中国航发工作会:2020年狠抓重点型号研制

合集下载

【优选】“两机”重大专项全面启动PPT文档

【优选】“两机”重大专项全面启动PPT文档
专项。 今年以来,多项支持高端装备制造业的 陆续出台, 在 红利的促进下,五大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带也在加速 成型。业内预计,随着后续 和措施的落地,高端装备制 造业将迎来“十三五”
发展机遇期。 发力 “两机”专项获 力挺 作为已经立
项的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项目,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重 大专项的进展情况备受关注。苗圩介绍,“十三五”期 间我国将全面启动实施航空发动机
中。据多家第三方市场机构预测,仅能源电力行业,燃 气轮机的国际需求就高达5000亿美元,如果考虑到船舶 和制造业等领域的需求,整个市场规模有望突破万亿美 元大关。 招商证券等券商研报指出
,随着“两机”专项行动的启动,我国航空发动机和燃 气轮机产业将加速发展,并有望在未来打破巨头垄断进 入国际市场。此外,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产业的做大 做强,也将进一步增强我国高端装备制造
列 措施,进一步推进高端装备制造业健康发展。有望于
年底出台的《战略新兴产业“十三五”规划》将聚焦轨 道交通、海洋工程、航空航天等多个高端装备制造业领 域的“十三五”发展,为上述重点高
端装备制造业勾画出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此外,国家 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还将按计划于 年,发布
新版本的《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新版 技术路线图将在技术领域对多
个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做出指引,以此确保产业的技术 领先性。 聚合 多个产业带加速成型 在 红利的促进下,
我国高端装备产业发展势头良好,除了技术水平不断提 升,重点产品不断涌现外,多个
领域,主要研发大涵道比大型涡扇发动机、中小型涡扇/
涡喷射发动机、中大功率涡轴发动机等重点产品;燃气 轮机专项的主要目标为, 年实现F级300MW燃机自主研 制,2030年实现H级
400MW燃机自主研制。 由于涉及众多制造业领域,并且 国内国际市场需求巨大,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产业在 全球制造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国家制造强国建设 战略咨询委员会公布的报告预测,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_企业报告(业主版)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_企业报告(业主版)

项目名称
TOP1 A220 通用测试段
中标单位
中标金额(万元) 公告时间
中航工程集成设备 有限公司
285.5
2022-04-18
TOP2 TOP3
数字温度测量仪(A156)-结果 成 都 金 知 丽 科 技 有
公告
限公司
数字温度测量仪初稿(A156)
成都金知丽科技有 限公司
221.8 211.8
2023-02-02 2023-01-29
TOP4 TOP5 TOP6 TOP7 TOP8
压力传感器中标公告
沈阳韦思特电子有 限公司
加速度传感器、差分电荷放大器 厦门乃尔电子有限 及相关配套电缆(A156)中标公告 公司
脉动测试系统-传感器及放大器 (A156)【重新招标】-成交结 果公告
西人马联合测控(泉 州)科技有限公司
振动测试系统--振动传感器-结果 香 港 金 源 科 技 有 限
备-结果公告
有限公司
530.0
2022-05-24
TOP5 高温焊接应变片中标结果公示
沈阳艾森自动化仪 表有限公司
482.3
2023-01-04
TOP6
A640 高温磁浮轴承试验器-结果 郑 州 机 械 研 究 所 有
公告
限公司Biblioteka 469.62022-09-20
TOP7
露天台二期起重设备采购中标公 奥力通起重机(北京)
公告
公司
2022-378647 压力传感器盒
厦门乃尔电子有限 公司
163.6 105.0 21.0 14.3
\
2023-01-04 2023-02-02 2023-02-03 2022-06-17 2023-01-04

2020年12月 关于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2020年12月 关于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2020年12月关于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摘要:一、背景及意义二、发展目标三、主要任务四、政策举措五、预期效果正文:近年来,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国务院于2020年12月发布了《关于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本意见旨在指导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方向,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国际竞争力。

一、背景及意义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成为各国争夺科技制高点、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领域。

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具备一定基础,但仍存在创新能力不足、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等问题。

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对于提升我国科技实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发展目标根据意见,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目标分为两个阶段:1.到2025年,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结构优化,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逐步增强。

2.到2035年,高端装备制造业整体实力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主要任务1.加强创新能力建设:提高研发投入,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建设一批产业技术创新平台。

2.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聚焦重点领域,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3.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延伸,提高高端装备产品附加值,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4.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加强质量管理,提高产品可靠性和稳定性,提升售后服务水平。

5.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扩大高端装备产品出口,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四、政策举措1.财政支持:加大对高端装备制造业的研发投入、产业政策引导等支持力度。

2.税收优惠:对高端装备制造业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税收优惠政策。

3.金融支持:鼓励金融机构为高端装备制造业提供贷款、股权投资等多元化融资服务。

4.土地和人才政策:优先保障高端装备制造业项目用地,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

把握形势划出重点,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把握形势划出重点,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2020中国发展观察宏观把握形势划出重点,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本刊记者 高妍蕊12月16日,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会议总结2020年经济工作,在分析研判当前形势的基础上,为明年经济工作作出部署,为“十四五”开局划出重点。

会议指出,2021年将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做好经济工作意义重大。

中央对当前形势做出了怎样的重大判断?如何在新冠肺炎疫情和外部环境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的情况下,继续牢牢把握经济工作主动权?又将做出哪些政策部署?对此,《中国发展观察》杂志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了深度解读和探讨。

“十三五”圆满收官,成绩可载入史册2020可谓是惊心动魄的一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受此影响,一季度G D P同比下降6.8%,创下自1992年公布季度数据以来的首次负值。

随着我国对疫情的有效控制,以及中央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不断加码,二季度我国经济快速由负转正,恢复至3.2%的增长率,三季度进一步走高至4.9%,而四季度则有望继续回升。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说,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的复杂背景下,我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同时也为“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画上了句号。

2020年,三大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就,科技创新取得重大进展,改革开放实现重要突破,民生得到有力保障。

这些成绩来之不易,历经艰难险阻,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的环境下,我国取得这样的成绩是可喜可贺的。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研究员刘向东表示,中国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

一是中国率先实现复工复产,着力稳定住产业链供应链。

在全球疫情大流行时,作为世界工厂,中国不仅为全球提供重要防疫物资和日用商品,而且也是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引擎。

二是中国在稳妥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努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继续推进深化改革和全方位开放等重要任务,并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全方位开放经济体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南航大参与国家航天事业的故事

南航大参与国家航天事业的故事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我国重要的航空、航天领域的科研机构之一,近年来积极参与国家的重大工程项目,为我国的航空航天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以下是一些关于南航大参与国家航空航天事业的例子:
1. 2020年11月24日,南航大学为嫦娥五号探测器提供了关键技术和设备支持,成功助力嫦娥五号任务的成功实施;
2. 南航大参与了中国第一架国产大型客机C919的研发工作,为其提供了关键技术和设备;
3. 2020年12月16日,南航大为长征八号运载火箭发射任务提供了技术支持,助力火箭成功发射;
4. 南航大承担了国家重大专项“新型飞行动力推进系统”等多项国家重大项目;
5. 2021年7月23日,南航大为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提供了关键技术保障和支持。

这些都是南航大在国家航空航天事业方面的重要成果,充分展示了南航大的实力和成就。

YF77氢氧发动机就足以满足未来中国火箭的研制使用需要

YF77氢氧发动机就足以满足未来中国火箭的研制使用需要

吃透YF77氢氧发动机就足以满足未来中国100年的巨型火箭研制使用需要俄罗斯的联盟5火箭(最后的名字到底叫什么都只是一个技术性问题)最后抛弃氢氧上面级也算是有“自知之明”,俄罗斯人的氢氧发动机“科技树”已经中断了三十多年,加之国家又穷又弱,俄罗斯人实际上已经没有经济实力重拾氢氧发动机的科技树。

但由于RD170、RD180煤油发动机实力强大,即使没有使用氢氧上面级火箭,俄罗斯要“堆出”一款LTO 运力15至20吨区间的中间运力型火箭来还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现在非常重要的因素是美国的猎鹰9H与“新艾伦”火箭的“完全可重复使用版本”的GTO运力也都处于13至15吨位的区间,折算为LTO运力也是处于8至11吨的区间。

这就意味着未来美国的两款主力商业运载火箭(可重复使用版本)也只能够发射下联盟载人飞船、进步货运飞船、龙式货运飞船与天鹅座货运飞船级别的载荷进入NRHO轨道。

而“一次性”使用的火神与“欧米伽”这两款火箭的LTO运力也一样是处于是8至11吨左右的区间。

因此,高凉陈君认为未来NRHO国际深空站的人员常驻规模与最终运行轨道现在由于参与建设与运营的各款主力火箭的运力开始明朗化,也逐渐“固定”下来了。

至于登陆月球表面的载人登月舱的规模大小,也就只能够由SLS火箭运力的大小来确定,如果美国政府未来20年内决定不再研制SLS火箭的“第二阶段升级版本”,美国人未来也只能够实现阿波罗飞船级别的载人登陆任务,再大的规模就难以进行。

当然,由于通过NRHO深空站“中转与集合”来实施载人登月任务,俄罗斯、欧洲与日本都能够实实在在地贡献到自己的力量。

由其是俄罗斯人的联盟载人飞船与进步货运飞船也真正能够用于NRHO国际深空站的日常运营使用。

因此未来20、30年内,美国及其国际伙伴至少每年能够维持1次(乃至3次)的月面载人登陆飞行。

至于建设月面驻人科学考察基地,那怕是美国、俄罗斯、欧洲与日本联手,估计时间也要拖到2050年之后才会真正上马实施进行。

中国航发动研所简介

中国航发动研所简介

中国航发动研所简介
中国航发动研所成立于1968年3月,是我国唯一集型号研制及预先研究于一体的中小型航空发动机及直升机传动系统研
究发展基地。

研究所位于交通便利、风景秀丽的“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和“长株潭”一体化主体城市——湖南省株洲市,2016年6月,株洲被评为中国最具幸福感的城市之一,研究所目前承担了40多个航空发动机和直升机传动系统等重点型号研制任务。

研究所是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培养权的
单位,设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湖南省院士工作站,拥有一支专业配套、结构合理、具有较强研发实力的科技人才队伍: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50余人,国家级、省部级专家60余人,高级工程师及以上人才近550人,博士和硕士学历人才近1000人。

建所以来,研究所按照“探索一代、预研一代、研制一代、生产一代、保障一代”的思路,研制了我国第一型取得中国民航总局型号合格证的涡桨发动机、我国第一型严格按国军标要求自主研制并交付使用的涡扇发动机、我国第一型自主创新研制且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涡轴发动机,完成了30多型航空动力装置的设计定型/鉴定。

研究所先后获专利授权500余项,国家、省部级科学技术奖300余项,其中“玉龙”发动机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是我国航空发动机单独申报取得的最高国家级奖项。

中国航发动力所总体设计三部

中国航发动力所总体设计三部

中国航发动力所总体设计三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总体设计部(以下简称三部)隶属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成立于19XX年4月26日,是我国国防科技工业体系的核心研发单位,主要承担飞航产品及无人机系统的总体设计、系统集成、试验验证与售后服务任务。

三部下设12个机关部门、19个研究室及1个控股公司,现有职工1100余人,高级职称以上技术人员超过30%,设有1个博士后工作站、8个硕士学位授予点,先后培养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国家级专家58人次、省部级专家49人次,成为航天人才成长的沃土。

三部以“科技强军、航天报国”为使命,大力发展飞航技术,经过50余年的励精图治,形成了先进的多平台、多用途、近中远程覆盖的飞航产品总体设计和试验验证能力,通过了国家一级保密资格认证、军工产品质量体系认证、军用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三级认证、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获得了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装备承制单位注册证书,全面具备了承担国家重点航天产品研制任务的能力和资质。

三部坚持“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核心价值观,着力发展高科技航天装备,成功走出了一条“仿制改型-自行设计-自主创新”的发展之路。

先后成功研制出3大系列、10余个小系列、40余型性飞航产品,所研制的产品整体性能国内领先,部分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我国航天产品领域的多项空白。

“十五”以来,三部先后承担了多个国家重点型号的预研、研制、生产任务,这些产品性能先进,代表了目前我国飞航产品研制的最高水平。

在某项国家重点工程中,三部承担了技术抓总任务,引领国内优势单位向着科技高峰最璀璨的那颗明珠发起冲锋。

三部秉承“求实创新、引领飞航”的企业精神,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985年以来,三部累计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奖励近300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3项、一等奖7项、创新团队奖1项,国防科技进步特等奖3项,先后获得载人航天贡献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文明单位、全国质量奖、国家级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等多项荣誉,为我国航天技术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航发工作会:2020年狠抓重点型号研制
中国航发工作会:2017年狠抓重点型号研制
1月9日,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以下简称“中国航发”)2017年工作会在京召开,总结2016年工作,分析面临形势,部署2017年
重点任务。

会议指出,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
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是集团推进“两机”专项实施,
加快自主创新转变,攻克航空动力瓶颈的关键一年,集团面临着前
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正处于奋力攻关、夯实基础的关键期,深化
改革、提质增效的攻坚期,提升能力、加速发展的机遇期,呈现
“三期交织”的催人奋进之“势”。

会议号召中国航发集团广大干部职工认清形势,因势而谋,清醒认识集团当前面临的严峻形势;把握大势,顺势而为,充分认识航空
发动机自主研发基础正在加快夯实的良好趋势;鼓足勇气,乘势而上,牢牢把握国家高度重视和“两机”专项全面实施的重大优势。

就2017年重点任务来看,中国航发集团将狠抓重点型号研制与“两机”专项实施,确保科研生产任务全面完成;狠抓改革调整,确
保管理架构进一步理顺;狠抓成本工程,确保经济运行质量持续向好;狠抓从严治党,确保党的建设得到全面加强。

会议强调,2017年中国航发集团将采取重要举措,确保全年任
务完成。

具体包括:实施创新驱动,瞄准建设创新型集团,夯实基
础研究,强化预先研究,推动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坚持质量制胜,
加强型号质量问题整治,强化质量管控能力,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推进质量文化建设,推动质量保证实现新提升;注重人才强企,打造
务实担当的干部队伍,加强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推进劳动用工
与薪酬分配制度改革,加强人力资源开发,推动队伍建设取得新成效;强化科学管理,加强科研生产管理,加快运营管理体系建设,推
动科研生产管理迈上新台阶;深化开放合作,坚持军民融合,深化国
际合作,推动军民融合形成新格局;夯实管理基础,加强条件建设,加快信息化建设,强化风险管控,推动管控能力得到新加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