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4智力动机情绪人格
人格心理学必考点
人格心理学整理的东西一、概念解释1、人格:个体内在的行为上的倾向性。
它表现一个人在不断变化中的全体和综合。
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持久的自我,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予人特色的身心组织。
2、集体无意识:是由荣格提出的。
指在个体生命的开始,每一个民族的成员具有某些共同的原始意念的思想,它是在种族进化和人类历史发展中所积累的心理上的沉淀物,由遗传的神经模式决定。
3、社会兴趣:是由阿德勒提出的。
指人类和谐生活、相互友好的先天潜源。
4、特质:由奥尔波特提出的。
是一种动机心理结构,一种先前倾向,使许多刺激在机能上等值。
5、机能自主:由奥尔波特提出的。
是指一个成人现在进行某一活动的原因不是他原来要求行动的那些原因。
7、自我强化(自我调整):是由班杜拉提出的。
指个体根据自己内在的标准和对外界环境强化的预期进行自我称赞或自我责备,以调整自己行为的过程。
(即:自定标准奖惩自己。
)8、强化:是指利用强化物诱使某一操作行为的概率增加的过程。
9、替代强化:观察榜样(别人的行为)受到的强化,并非亲身经历的强化。
10、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相信自己能成功地做出某种行为的主观体验。
11、自我实现:是由马斯洛提出的。
就是要求充分发挥个人的潜力和才能,对自身内在本性的更充分地把握和认可,是朝向个人自身统一,完整和协调的一种倾向。
12、自我:在罗杰斯看来,自我是指个体对自己心理现象的全部经验。
是现象场中与个体自身密切相关的部分。
13、自我实现趋势:个体与生俱来的一种生存成长和促进其自身发展的需要。
14、机能评估过程:个体根据是否能够维持和提高自身来对自己的经验进行评估的过程。
人格: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的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心身组织。
是心理学家用来界定自己从事研究的某一个范围,反映了心理学家从不同的侧面对人格系统所作的描述。
医学心理学-个体心理(人格)
③动机必须有目标;动机要求活动(生理、心 理、行为活动)
④动机可视为行为发生的内部原因,但不属于自 变量,也不属于因变量,是两者之间的中间变量。
(二)、动机产生的条件:
1.需要是引起动机的内在条件,动机是需要的具体表现。 2.诱因是引起动机的外在条件。凡是能够诱发个体动机的刺
“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说明人的个性具有 相对的稳定性。
(四)生物性与社会性
马克思指出的:人格“不是人的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 的本性,而是人的社会特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人民出版社1972,第270页)。 人是生物实体和社会实体的统一体。在人格形成和发展中, 既要受到生物因素的制约,又要受到社会因素的制约。个 体的遗传因素为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前提,但起决定 作用的是社会历史条件和所处社会地位的制约。
㈢ 稳定性和可塑性
在个体的生活中那种暂时的偶然表现出来的 特征不是个性特性,只有比较稳定的、在行为 中经常表现出来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才是一 个人的人格特征。人格并不是天赋的,主要是 在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下形成的,它一经形 成就比较稳固,但是复杂的现实生活、后天环 境和教育的改变同样会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变化。
多因素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和 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都不可能是完全相同的,然而人 的人格的独特性并不排斥人与人之间在心理上的共同 性,即某些人具有的共同的典型特征。由于共同的社 会文化影响,同一民族、同一国家、同一群体在个性 特征方面都具有共同性。
这也是“个性与共性”差异:独特性体现个体之间人 格不同。民族之间也存在差异,但同一民族之间,存 在一些共同的人格特征。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1.理论提出: 马斯洛是 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的主要 创始人。1943年他提出了 需要层次论,他认为人类 主要有五种基本需要,这 五种基本需要是由低层次 向高层次发展的,并彼此 联系形成一个系统。
本科心理学形成性考核作业答案
心理学作业成1(1--3)一、名词解释1、个体心理P2个体所具有的心理现象称为个体心理。
一般分为认知、动机与情绪、能力与人格三部分。
2、认知P2认知是们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的心理的最基本的过程。
3、观察法P10是一种在自然条件下,对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计划、有系统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发生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
4、实验法P是一种有控制的观察。
是在控制条件下,操作某种变量的变化对其他变量所产生的影响。
5、意识P25意识包括三层含义:1)意识是一种觉知;2)意识是一种高级的心理机能;3)意识是一种心理状态。
6、注意P31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7、催眠P45是由催眠师诱导而出现的一种介于清醒与睡眠之间的、类似睡眠又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
8、感觉P50是人们认识和理解外部世界的最初阶段。
是一种较为简单和低级的心理现象。
在感觉过程中个体只能对事物的某些初级牲做出反映。
9、知觉P60人们通过感官获得外部世界的信息,经过头脑的分析与解释后,产生对事物的整体认识,这就是知觉。
知觉是源于感觉但又高于感觉的心理过程。
10、绝对阈限P51心理物理学家将那种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称为感觉的绝对阈限。
11、韦伯定律P53是德国生理学家韦伯提出的,其核心观点是:引起最小可觉差的刺激变化量和原刺激强度的比值是一个常数。
即感觉的差别阈限随原来刺激量的变化而变化,而且表现为一定的规律性,用公式来表示,就是△I/I=K,其中I为原刺激量,△I为此时的差别阈限,K为常数,也被称作韦伯比例或韦伯分数。
12、似动P71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位置变化。
13、三色论P57三色论认为,有三类视锥细胞,分别对红、绿和蓝这三种不同波长的光敏感。
当它们受到不同波长的光刺激时,在心理上就会产生不同的颜色感觉。
红、绿、蓝是基本的颜色感觉,其他颜色都是由这三种颜色组成的。
设计心理学4-个体的行为发展、动机和情绪
4-1-1儿童画
人的发展是一个整体,皮亚杰主张所谓的领域一 般化(domain-general approach)发展理论: 决定儿童发展的是逻辑思维能力,因为逻辑具有 一般性,它影响着智力行为的每一个方面
4个主要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0—2岁)是感知运动阶段,儿童学习掌握空 间、时间和因果关系; 第二阶段(2-7)是前运算阶段,儿童的言语和概念以惊 人的速度发展 第三阶段(7—11岁)是具体运算阶段,儿童开始发展他 们解决问题的方式,这种方式中最本质的成分是操作内 部表象的能力; 第三阶段(11—少年期末)是形式运算阶段,儿童的思 维加工中开始出现逻辑成分。
假装游戏
假装游戏在意识能力发展理论中具有重要作用。 假装游戏体现了所谓转换代替,即用一个东西代 替另一个东西(如用香蕉代替电话),也可以看 作是一种表象操作 。
智力现实性
所谓智力现实性是从印象主义到立体主义,画家 发现视觉对象的分离效果和多义性后,获得的另 一种真实。儿童画中恰恰是一种智力现实性 。
以自我为中心
儿童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他们并不只是从一个角 度作画。儿童画与原始部族人的画之所以充满了 一般性(智力现实性)和未经变形的形状,恰恰 是因为,他们画的是“自己感知到的东西”,是 以自我为中心的东西。
• 感知运动阶段:儿童在活动中形成了一些低级的 行为图式,并以此来适应外部环境和进一步的探 索外界环境,其中手的抓取和嘴的吸吮是他们探 索周围世界的主要手段。
–反射(reflexes):接触新生儿的嘴唇,他将开始吮 吸;把你的手放在婴儿的手掌中,他将会抓紧
–客体永存性:9~12个月时获得,即儿童必须认识到物
– 假设演绎推理的能力
儿童画
皮亚杰儿童绘画的两个方面感兴趣,一是绘 画传达的信息,二是所画的空间关系。对于第 一个方面,阿恩海姆主张“儿童们画的就是他 们看见的”。
心理学智力动机情绪人格
智力理论
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论
斯皮尔曼认为智力由一般因素和特殊因素两个部分组成。
弗朗西斯·高尔顿的遗传论
高尔顿认为智力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个体之间的智力差异主要是 由于遗传差异造成的。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认为智力发展是认知发展的一个方面,个体通过与环境的相 互作用来发展智力和认知能力。
02
动机
动机的定义
动机:指激发和维持个体进行 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 的内部动力。
动机是一种内在的心理过程, 它能够驱动个体产生某种行为 或行动,并维持这种行为或行 动以达到某个目标。
动机是推动个体行为的最直接 和最活跃的心理因素。
动机的来源
需要
个体内部感到缺乏而力求获得 满足的心理倾向。
刺激
外部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如食 物的香味、美丽的风景等。
社会交往
情绪可以促进人们的社交互动 和沟通,帮助人们建立和维护 人际关系。
04
人格
人格的定义
总结词
人格是个人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包括个性、情感、价值 观、动机和行为方式等。
详细描述
人格是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个体的内部心理特征 ,这些特征影响了个体的行为、思考和情感反应。人格是一个相 对稳定的结构,尽管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发生变化,但通常不会 在短时间内发生重大改变。
人格理论
总结词
心理学中存在多种人格理论,如类型理论、特质理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和认知理论等。
详细描述
人格理论是心理学中用来解释和预测人格结构和行为的 多种模型。类型理论将人格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如外向 型和内向型、理性型和感性型等。特质理论强调个体之 间的差异,认为人格特质是稳定而持久的个体差异。认 知理论则认为人的行为和思维模式是由其认知过程和信 息处理方式决定的。这些理论为我们理解人格提供了不 同的视角,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和 心理特征。
心理学情绪、人格、气质、性格、能力、需要与动机
要辩证看待挫折两面性,变不利为有利,化消极为 积极,促使挫折向积极方面转化。
归因理论
• 试图解释自己或他人行为的原因。 • 韦纳的归因理论: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
是人们解释成功或失败知觉到的四种主要原因。 • 这四种主要原因分成控制点、稳定性、可控性三
• 识别他人的情绪是移情能力的体现。
• (五)处理人际关系
• 能够调控他人的情绪是把握人际关系技巧的核心 。
情绪调节(调适)
• ①转移注意力:将注意从引起不良情绪的事件中移开,集 中注意于其他事件,避免不良情绪体验。
• ②情境调节:改变生活环境和自身形象等,通过享受生活 使自己振奋。
• ③认知调节:改变不合理的认知 • 助人或设法取得一个小小的成功等,换个角度看问题等。 • ④行为调节:通过抑制自己的不良行为来调适不良情绪。 • ⑤合理宣泄 • 哭--适当的哭一场。 • 喊--痛快地喊一回。 • 诉--向亲朋好友倾诉衷肠。 • 动--进行剧烈的运动。
• 1、人格结构 人格是一个整体,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组成。 • 2、人格发展 性本能是人心理发展的基本动力。
1、人格结构
• 本我(生物我)无意识层面,遵循快乐原则; • 自我(现实我)意识层面,遵循现实原则; • 超我(理想我)包含良心和自我理想,遵循道德原则。
返回
2、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1)口唇期(0—1岁) (2)肛门期(1—3岁) (3)性器期(3—6、7岁) (4)潜伏期(6、7岁—12岁) (5)青春期(12—20岁左右)
美感
最根本的是爱国感、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根据自己的审美标准对客观事物、人的 行为以及艺术作品予以评价产生的情感 体验。
心理学第四章 人格
抑郁质
弱。感受
性高,耐 受性低。 极端内向, 多疑多虑, 敏感,孤 僻。
如何看待气质类型?
稳定性与可塑性 没有好坏之分 不决定一个人成就的高低,但能影响工 作效率。 影响性格形成的难易,影响对环境适应 的难易。 影响健康
三、性格
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 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
父母的态度对孩子人格的影响
父母的态度 支配的 干涉的 孩子的人格
消极的、缺乏自主性、依赖 的、顺从的
臆病、神经质、被动的、幼 稚的
娇宠的 拒绝的
不关心的 专横的 民主的
任性、放肆、幼稚、神经质、 温和 自我显示、冷淡、乱暴的
攻击的、情绪不安定的、冷 酷的、自立的 反抗的、情绪不安定的、依 赖的、服从的 合作的、独立的、坦率的、 社交的等
二、动机的定义
(一)动机的定义
是指激发、维持、调节人们从事某种活动,并引导活动 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在动力。
(二)动机的功能
1、激活功能 2、指向功能 3、调节与维持功能
三、动机的产生
内部的需要;外部的诱因。
四、动机的种类
(一)性质:生理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
1、生理性动机 也称驱力,以个体的生物学需要为基础。 2、社会性动机 是人类所特有的,以人的社会文化需要为基础。
耶基斯—多德森定律
动机与工作效率的关系
主要观点:
– ①总体而言,动机越强,效果越好。
– ②具体活动,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是一
种倒U形曲线关系。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 于任务的完成。
– ③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它
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变化。较容易的任务中, 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 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普通心理学(彭聃龄第4版笔记)
普通心理学(彭聃龄)知识结构版第一编——绪论第一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第一节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一、个体心理: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不可割裂互相联系依存。
(一)认知:指人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是人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语言等。
(二)动机和情绪:动机:支配人的认知和行为,是指推动人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以目标的内部动力。
动机的基础是人类的各种需要,即个体在生理上和心理上的某种不平衡状态。
情绪:在认知的基础上产生,又对认知产生巨大的影响,成为调节和控制认知活动的一种内在因素。
意志:自觉地确定目的并为实现目的而自觉支配和调节行为的心理过程。
意志与认知、情绪有密切关系。
(三)能力和人格:在信息加工过程中,稳固而经常出现的心理特性叫个性心理特征或个性。
包括能力和人格两方面。
二、个体心理现象与行为:行为是有机体的反应系统。
它有一系列反应动作和活动构成。
行为不同于心理,但又和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
行为总是在一定的刺激下产生的,而且引起行为的刺激常常通过心理的中介而起作用。
人的行为的复杂性是由心理活动的复杂性引起的。
主观世界的情况不同,对同一刺激的反应常常是不一样的,有机体内部状态不一样,对同一事物的反应也可能不一致,因此不理解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就难以理解他的外部行为反应。
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心理学研究的一条基本法则就是通过外部行为推测内部心理过程。
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学有时也叫做研究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科学,即通过对行为的客观记录、分析和测量来揭示人道心理过程的规律。
三、个体意识与无意识:人和动物都有心理,但人的心理不同于低等动物的心理,它具有意识的特点。
意识极其复杂因此有人称它是“人类最后一个难解的谜”。
人的意识是由人的认知、情绪、情感、欲望等构成的一种丰富而稳定的内在世界,是人们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内部资源,这是人的意识的第一个特点。
人格心理学考试范围
一、名词解释:1.人格: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心身组织。
2.自我防御机制:指一些为保护自我免受冲突、内疚或焦虑之类的潜意识反应3.集体潜意识:指人类在种族进化中所遗留下来的心灵印象,它由原型所组成,是对外在世界作适当反应所需的潜能。
它并不是属于个人的,而是属于人类全体的、普遍存在的。
它在每一世代只增加极少的变异,是个体始终意识不到的心里内容。
4.原型:那些经历许多世代一直保持不变的经验累积于心中的结果,是一种对世界某些方面进行反应的先天倾向,是集体无意识的元素和主要内容。
5.人格面具:“公众我”,个体用来应付社会习俗和传统要求,在公共场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公开人格,是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的分界点。
6.阿尼玛:是在男性无意识中起着一种基本的或原始意象作用的女性特征的表现。
7.阿尼姆斯:是在女性无意识中起着一种基本的或原始意象作用的男性特征表现。
8.阴影:是指人格的最内层、具有动物性的低级的种族的遗传,包括一切不道德的欲望、情结和行为,类似于弗洛伊德所说的“本我”,它是本性中的原始部分。
9.自身:集体潜意识中的核心原型,是原型中的原型,促使人格统一、平衡和稳定的原动力。
10.追求优越:是每个人奋力追求的目标,包含更加完美的发展、成就、满足和自我实现。
11.生活格调:每个人试图获得优越的独特手段,她决定了个人重视和忽视生活的哪些方面以及如何重视和忽视,还有个人未来的目标和以何种手段和方式去追求目标,表现了一个人人格的整体性和独特性。
12.创造性自我:人格中的自由成分,使得个体能在可供选择的生活格调和追求目标之间进行选择。
13.社会兴趣:不仅是一种情感,而且也是一种对生活的评价态度,一种用他人的眼睛去看的能力。
14.特质:人在不同时间和情境中都保持的行为一致性,它表现出特征化的相当持久的行性,代表广泛的行为倾向15.首要特质:个人生活中具有渗透性占优势的特质,是无时不在的倾向,每个行为都可追述到其影响。
心理学知识整理
心理学知识总结心理学概述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
心理过程是一种动态过程,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3、人格是表现在一个人身上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是一个人总的精神面貌,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稳定的差异特征。
4、普通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的关系、教育心理学的关系普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基础学科或总学科,它阐明心理现象中各种最基本的事实和最一般的问题,探索心理活动的普遍规律,它是一门理论学科。
发展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个体生命全程中身心变化的特点与规律,探究各年龄段的心理特点,它也是一门理论学科。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在教育工作中学生的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用以指导教育和教学,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它既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也是一门应用学科。
(5)心理学的产生、独立与发展(选择)(1)构造主义: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等。
主张应该研究意识,主张采用内省的方法分析意识的内容和构造,主张人的心理是由不同的元素构成。
(元素主义)(2)机能主义:代表人物詹姆士、杜威等。
机能主义也是主张研究意识,但他们反对构造主义把意识看成心理元素的集合,而是看成川流不息,持续不断的过程,即意识流。
(3)行为主义:代表人物华生、斯金纳等。
由于影响力大,学者众多,被称为心理学“第一势力”。
行为主义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反对内省,主张采用实验方法进行客观研究;研究强化效应。
(4)格式塔学派:代表人物韦特海默、考夫卡、苛勒等。
格式塔学派被称为完型学派。
此学派反对把意识分析为不同的元素,认为心理是一个整体,整体不能单纯作为各部分之和。
(5)精神分析:代表人物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学派重视对异常心理和无意识的研究,认为心理是一个整体,整体不能单纯作为各部分之和。
(6)人本主义: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等。
该学派猛烈冲击了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学派,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人本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好的,人人都渴望潜能充分发挥,最终得到自我实现。
2021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心理学作业4形考任务答案
2021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心理学作业4形考任务答案心理学作业4(第10~第12 章)一、名词解释(每个 2 分,共20 分)1. 人格答: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的统合模式,这个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通俗地说,人格就是让个人在不同情境中和不同时期都保持一贯的心理品质。
2.气质和性格答:气质指的是人心理活动动力方面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性格是指个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上的心理特征。
3.认知风格答:也称认知方式,是指个体在认知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习惯化的信息加工方式。
4.自我概念答:一个人对自己的身体状况、行为特点、人格特征、社会角色、社会关系和思想观念诸多方面的看法和观念的总和。
5.社会刻板印象答:是指人们对某一类人产生的概括而固定的看法。
6.亲社会行为答:是指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包括分享、合作、助人、安慰、捐赠等。
7.从众答:是由于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压力而导致的行为或行为变化。
也就是说个人在群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观点,转变为采纳大多数人的看法。
8.心理健康答:世界卫生组织2005年将心理健康定义为“一种良好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体认识到自己有能力应对正常的生活压力,有能力从事富有成效的工作,并且能够为自己所处的社区作贡献”。
9.适应性障碍和人格障碍答:适应性障碍是一种以情绪障碍为主的主观痛苦体验或情绪紊乱状态,同时伴有适应不良行为或生理功能障碍。
当个体所特有的人格特征持久而显著地偏离正常,并由此引起较严重的痛苦状态或明显影响社交和职业功能时,就是一种人格障碍。
10.心理辅导答:心理辅导主要在学校中进行,由心理辅导者与来访者之间建立一种具有咨询功能的融洽以帮助来访者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克服成长中的障碍、充分发挥个人潜能。
二、简答题(每题 4 分,共44 分)1. 人格有哪些特性?狭义的人格结构主要由哪些成分组成?答:特性: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独特性与共同性的统一;稳定性与可变性的统一;独立性与整体性的统一。
心理学 人格
第八章人格人格: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人格的多种本质特征:1.独特性:(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一个人的人格是在遗传、成熟、环境、教育等先天后天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
不同的遗传、生存、教育环境,形成各自独特的心理特点。
2.稳定性:(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一个人的某种人格特点一旦形成,就相对稳定下来。
其稳定性还表现在,人格特征在不同时空下表现出一致性的特点。
3.统合性:人格由多种成分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受自我意识的调控。
4.复杂性:(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人的行为表现出多元化、多层面的特征。
5.功能性:(一个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命运)人格是一个人生活成败、喜怒哀恨的根源,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命运。
人格结构1.知—情—意系统心理过程包括:认知、情绪情感、意志过程,是人们都具有的共同心理现象,但每个人在这三大过程中表现各不相同,这种个体差异现象是人格的成分。
2.心理状态系统:某一时刻或某段时间内相对稳定的心理活动背景。
包括意识状态、注意、情绪状态、疲劳状态等。
这些状态直接影响到心理活动的差异性。
3.人格动力系统:决定并制约人的心理活动的进行、方向、强度、稳定水平的结构。
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价值、世界观等。
价值观形成后,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并对人格起控制作用。
4.心理特征系统:包括能力、气质、性格三种成分。
能力方面,自然科学家表现认知能力强,社会活动家人际交往能力强。
气质方面,有人暴躁,有人温和。
性格方面,有人正直,有人阴险。
5.自我调控系统:以自我为核心的人格调控系统,主要作用是对人格的各个成分进行调控,保证人格的完整统一和谐。
属于人格中的内控系统或自控系统。
包括:①自我认识: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自我调节的重要条件)。
②自我体验: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表现,是伴随自我认识而产生的内心体验。
心理学个性心理
具体性
自我效能针对特定任务或目标,不同任务或 目标的自我效能可能存在差异。
可塑性
自我效能可以通过实践、经验、社会反馈等 方式进行改变和调整。
动力性
自我效能可以激发个体的积极性和行动力, 促使个体努力追求目标。
自我概念与自我效能对行为的影响
自我概念影响行为
个体根据自我概念来认识和评价自己,从而影响其行为选择和表现。例如,如果个体认为自己具有领导才能,可能会 更倾向于承担领导角色。
极端;动力性是指情绪与情感对个体的行为和心理活动具有推动或阻碍作用。
情绪的种类与特点
基础情绪
复合情绪
快乐、悲伤、愤怒、恐惧和惊讶是常 见的五种基础情绪。快乐是一种正面 的情绪体验,悲伤则是一种负面的情 绪体验,愤怒是由于个体受到不公正 对待而产生的情绪,恐惧是由于个体 面临威胁或危险而产生的情绪,惊讶 则是个体遇到意外事件时的情绪反应 。
职业发展
人格心理学可以帮助个人了解自己 的职业发展需求和方向,从而制定 个性化的职业发展计划。
人格心理学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
心理咨询师需要了解求助者的个性特点,以便更好地理解其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治疗 方案。
人格心理学为心理咨询师提供了理论支持,帮助其更好地理解求助者的心理需求和 行为模式。
心理咨询师需要运用人格心理学的知识来评估求助者的心理状况,并制定个性化的 心理咨询方案。
性格的类型与特点
类型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性格分为多种类型。例如,根 据心理机能分为理智型、情感型和意志型;根据心理活动的 倾向性分为外向型和内向型;根据个体独立性程度分为顺从 型和独立型等。
特点
每种性格类型都有其独特的特点。例如,理智型的人通常善 于思考、分析,情感型的人则富有同情心、情绪化,外向型 的人开朗、热情,内向型的人则沉静、内敛。
情绪智力理论
精品课件
第一节 萨洛维和梅耶情绪智力的能力理 论及发展
Mayer和Salovey (1997)对最初的定义进行了修 订,强调情绪智力是一种与认知活动有关的心理 能力,并提出情绪智力的四因素模型,这是一个 层级模型,其中包含的四种能力依次发展,前一 种能力成为后一种能力发展的基础。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第三节 巴让情绪智力的人格特质理论及 发展
Bar-on认为上述15种子成分是个人应对生活的能 力和个人总的情绪幸福的决定因素。在这一模型 基础上,他还编制了情商量表(EQ-i)。
McCrae( 2000)发现Bar-on指的情绪智力大部分 可以归到大五人格模型之中,他的情绪智力维度 并不能构成一个同质性的概念。
精品课件
第三节 巴让情绪智力的人格特质理论及 发展
Bar-on (2000)认为情绪智力是影响个体有效应 对环境需要和压力的一系列非认知的实际能力、 潜在能力和技巧。
具体内容包含个体内部能力、人际能力、适应性 能力、压力管理能力、一般心境能力五大维度。
精品课件
第三节 巴让情绪智力的人格特质理论及 发展
精品课件
——艾宾浩斯
第一节 萨洛维和梅耶情绪智力的能力理 论及发展
Mayer & Salovey (1990)首次提出将情绪智力作为一 种独立的智力成分,提出了情绪智力的三因素模型。 他们一直在智力的框架内研究情绪智力,并对其理论 不断修正,其模型为能力模型。
情绪智力是一种认识情绪意义和它们关系的能力、利 用知识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利用情绪促进认知 活动的能力(Salovey & Mayer,1990,2001)。
精品课件
第四节 情绪智力三维结构理论
心理学第四章 个性发展与教育
心理学第四章个性发展与教育第一节需要、动机与兴趣一、需要概述(一)需要及其种类1.需要的概念: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是有机体自身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
2.需要的种类:根据需要的起源,分为先天的生理性需要和后天的社会性需要;根据需要的对象,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1.基本内容:缺失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成长需要(求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2.评价:是一种较为完备的需要理论,对需要的实质、结构、归属及作用都做了系统的探讨,对进一步研究“需要”这一课题,建立科学理论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也存在明显的不足:(1)强调需要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而没有认识到高级需要对低级需要的调节作用;(2)人的需要不仅具有社会性,而且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结果,马斯洛错误地把人的需要的发展及实现看作是人类生物特性的发展和实现;(3)他的需要层次理论缺乏客观测量指标,缺乏实验支持;(4)他的自我实现理论是个人主义的,没有与社会需要相结合。
二、动机概述(一)动机的概念:动机是激发和维持有机体的行动,并使该行动朝向一定目标的心里倾向或内部驱力;(二)动机的种类:1.生理性动机;2. 社会性动机:两个层次(1)比较原始的三种驱使力:好奇心、探索与操作;(2)人类特有的成就动机、学习动机、权利动机和社会交往动机等。
(三)动机的功能:激活、指向、维持和调节(强化)功能三、兴趣概述(一)兴趣及其种类1.兴趣的概念:人对事物的一种认识情绪,伴随着积极的情绪体验,对个体活动,特别是对个体的认知活动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具有定向和动力功能。
2.兴趣的种类:(1)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2)中心兴趣和广阔兴趣;(3)个体兴趣和情境兴趣。
(二)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1.通过各种活动发展学生的兴趣;2. 通过提高教学水平,引发学生的兴趣;3. 引导学生讲广泛兴趣与中心兴趣结合起来;4. 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5. 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6. 通过积极的评价使学生的兴趣得以强化;7. 充分利用原有兴趣的迁移。
《心理学》第三、四章 情绪、个性心理+解析
心理学第三章情绪、情感和意志一、单项选择题1.小明在没有任何监督的情况下独立完成了作业并预习了下一课,然后才出去玩耍,这反映了小明意志的()。
A.安定性B.果断性C.独立性D.自制性2.某学生学习成绩差,却经常购买各种名牌消费品,以求得心理上的满足。
该生的这种心理防御方式属于()。
A.升华B.补偿C.压抑D.转移3.一般而言,羞耻感和自尊心属于()。
A.道徳感B.美感C.理智感D.心情4.小斌非常喜欢绘画,同时也十分喜欢跳舞,但是因为课程紧,闲余时间不多,参加了绘画培训班就不能参加舞蹈培训班,参加了舞蹈培训班就不能参加绘画培训班,对此他犹豫不决,这属于()。
A.双趋冲突B.趋避冲突C.双避冲突D.多重趋避冲突5.“化悲痛为力量”是以下哪种心理防御机制的表现()。
A.升华作用B.退化作用C.合理化作用D.投射作用6.正常行驶的汽车遇到意外故障的时候,司机紧急刹车,此时他产生的紧张的情绪体验属于()。
A.激情B.心境C.应激D.热情7.某学生堂到老师批评后,把怒气和不满情绪发泄到同学身上,这种行为体现了学生情绪的()。
A.移置B.反向C.文饰D.投射8.情绪和情感对内驱力起着放大和增强的作用,适度的情绪兴奋,可以使人的身心处于活动的最佳状态,进而推动人们有效地完成工作和学习任务。
这说明情绪和情感具有()。
A.组织功能B.动机功能C.感染功能D.健康功能9.小雪非常喜欢印象派的绘画作品,当她看到印象派的代表作《草地上的午餐》《日出·印象》时,顿时心中非常喜悦。
小雪此时的情感属于()。
A.道徳感B.理智感C.美感D.成就感10.“见花落泪,见月伤心,良辰美景也有一种无可奈何之感。
”这种情绪状态属于()。
A.心境B.激情C.应激D.适应11.()是指能够完全自觉、灵活地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言行的品质。
A.意志的果断性B.意志的自觉性C.意志的自制性D.意志的坚韧性12.对缺乏信心和决心的学生,应注重培养其意志品质的()。
心理学概要
(4)定型效应也称社会刻版印象,是人们不自觉地根据自己对某一类人的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来评价他人。如,人们总是认为女孩子就应该文静,男孩应该活波而勇敢。由于刻板印象只凭一时偏见或道听途说而形成的。因此,绝大多数刻板印象是错误的,甚至是有害的。
6、教育心理学
主要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心理活动规律,揭示教育过程和心理发展的关系,把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应用到教育实践中。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受教育者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心理的个别差异,道德品质的形成,教育者应有的心理品质等。可见,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直接关系到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的重大任务。
7、恋爱心理学
二、心理学家在做什么
下面简单介绍七个心理学研究领域。
1、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个体社会心理现象指受他人和群体制约的个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群体社会心理现象,是指群体本身特有的心理特征。以下简要介绍社会心理学中比较有趣的三方面内容。
从众
从众是指人们采纳群体其他成员的行为和意见的倾向。有的领导意见本是错误的,有些员工由于惧怕反对而对自己今后不利,而违心地投了赞成票,结果后面的人都跟着投了赞成票。
3、人格心理学
我们所熟知的性格仅仅是人格的一个方面。人格是个人内在的动力组织及其相应的行为模式的统一体。人格具有四个特性:独特性、稳定性、统合性和功能性。著名的“大五”人格理论是当代人格心理学的新型特质理论,包括:E(Extraversion):外向、有活力、热情;A(Agreeableness):愉快、利他、有感染力;C(Conscientiousness):公正、拘谨、克制、尽责;N(Neuroticism):神经质、消极情绪、神经过敏;O(Openness):直率、创造性、思路开阔。这五个因素的第一个英文字母可组成“OCEAN”一词,表示“人格的海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1/14
心理学4智力动机情绪人格
第一节 智力概述
2、广义的能力概念:
v 能力是“所能为者” v 能力是“可能为者”
3、能力的分类:
v 一般能力:从事各类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基本 能力。
v 特殊能力:在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能力。
2020/11/14
心理学4智力动机情绪人格
第一节 智力概述
3、能力的分类:
❖稳定发展
❖早熟
❖晚熟
2020/11/14
心理学4智力动机情绪人格
第一节 智力概述
2、智力的团体差异 (1)性别差异
v 总体水平无显著差异 v 智力构成上有差异
n 在空间能力上存在性别差异,而且差异随年龄而增大 n 在数学能力上存在性别差异, n 在言语能力上女性优于男性
(2)职业差异: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 (3)种族差异
第二节 智力的理论
(6)晶体智力处理学过的、见过的问题。 (7)发展趋势
2020/11/14
心理学4智力动机情绪人格
第二节 智力的理论
3、智力多因素论 (1)由美国心理学家塞斯顿,应用了因素分
析法;
(2)智力由七种彼此无关的原始能力或因素 构成;
(3)但后来的研究表明,七种因素之间并非 完全独立,中间存在共同的成份。
度有几个水平。
v 内容:视、听、符号、语义、行为
v 操作:评价、聚合思考、发散思考、记忆、认知
v 产物:单位、类别、关系、系统、转换、应用
(3)每个维度有若干水平,因此,在理论上可分为150 种智力。
2020/11/14
心理学4智力动机情绪人格
第二节 智力的理论
,基因是遗传的基本单元。 (一)家庭谱系研究 (二)双生子研究 (三)父母亲与亲子女、养子女的相关程度
2020/11/14
心理学4智力动机情绪人格
第四节 智力的影响因素
二、家庭环境对智力的影响
1、养父母与养子女之间略有相关,可将之归于后天 环境的影响。
2、子女从条件差的家庭到条件好的家庭,智商会有 所提高,大约提高10至12分左右。
心理学4智力动机情绪人 格
2020/11/14
心理学4智力动机情绪人格
第一节 智力概述
一、能力
1、定义: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 成所必须的个性心理特征,它在人的行为活动中表现 出来,并保证活动的顺利完成。
v 能力是完成活动的必要前提,又在人的活动中表 现出来;
v 能力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且是完成活动所必需 的,但是活动中表现出的个性心理特征并不完全 是能力;
智力是能力的一种。
“良好而持久的动机可以弥补IQ上的缺
陷。”
2020/11/14
心理学4智力动机情绪人格
第一节 智力概述
三、智商与智力差异
(一)智力测验的报告分数
1、心理年龄:比内智力测验 2、比率智商:IQ=MA/CA*100,其主要问题是只
适用于儿童,而不适合成人智力水平的表示。
3、离差智商: IQ=100+15Z, Z=(X-M)/S, 意义是可以表示个体智力水平在同龄团体中的
(3)流体智力是指一般的学习和行动能力,由速度、 能量、快速适应环境的能力组成,指一般推理能力、 记忆广度、抽象思维、信息加工速度等。
(4)晶体智力指已获得的知识、技能,由词汇、社 会推理、问题解决等测验组成。
(5)流体智力主要解决新知识学习、新问题解决, 受遗传素质影响。
2020/11/14
心理学4智力动机情绪人格
2020/11/14
心理学4智力动机情绪人格
第一节 智力概述
3、差异的原因
v 遗传因素(同一团体内部) v 后天环境(不同团体) v 智力测验的文化公平性
2020/11/14
心理学4智力动机情绪人格
第二节 智力的理论
一、智力的因素论
1、二因素论:
(1)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提出。
(2)根据完成智力作业时成绩的相关程度,提出能 力由一般因素和特殊因素两种因素构成。
v 认知能力 v 操作能力 v 社交能力
v 模仿能力 v 创造能力
2020/11/14
心理学4智力动机情绪人格
第一节 智力概述
二、智力
智力是一种综合认识能力,包括学习能力、 适应能力、抽象推理能力,是个体在遗传基础 上,受外界环境影响而形成的,在吸收、存储 和运用知识经验以适应环境的活动中得到现。
相对位置。
2020/11/14
心理学4智力动机情绪人格
第一节 智力概述
(二)智力差异
1、智力的个体差异
(1)定义:个体与个体之间在智力特征上的差异。
(2)智力发展水平的差异:服从正态分布。
(3)智力结构的差异:如有的人记忆力特别好,有 的人言语能力特别好,有的人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强。
(4)智力发展过程差异:
2020/11/14
心理学4智力动机情绪人格
第二节 智力的理论
2、PASS模型
计划p 同时性加工s— 继时性加工系统s
注意—唤醒系统(A)
2020/11/14
心理学4智力动机情绪人格
第三节 智力测量
1、信度:测量的可靠性,多次测量结果的一 致性,用两次测结果的相关系数表示。
2、效度:一个测验对它所要测量特性准确测 量的程度。
3、早期干预的确能够提高儿童智力,不过提高作用 是有限的,其促进作用会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弱。
3、常模;解释测验结果的参照指标,由测量 结果的统计平均值表示。其作用是:原始分 数与常模团体相比较,解释他在常模团体中 的相对位置。表示方法有百分位系统和标准 分数系统。
2020/11/14
心理学4智力动机情绪人格
第四节 智力的影响因素
一、遗传因素对智力的影响 遗传是父母把自己的性状结构和机能特点传给
(3)一般因素与特殊因素相互联系,其中一般因素 是关键。
v 算术作业所需特殊因素:数概念 v 几何作业所需特殊因素:空间关系 v 语文作业所需特殊因素:言语能力
2020/11/14
心理学4智力动机情绪人格
第二节 智力的理论
2、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
(1)卡特尔提出
(2)一般因素可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
2020/11/14
心理学4智力动机情绪人格
第二节 智力的理论
二、多元智力理论
v 加德纳 v 言语智力 v 逻辑数学智力 v 空间智力 v 音乐智力 v 身体运动智力 v 人际关系智力 v 内省智力
2020/11/14
心理学4智力动机情绪人格
第二节 智力的理论
三、智力结构论 (1)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提出 (2)智力可分为三个维度,内容、操作和产物,每个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