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05444教学文稿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
外国文学史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湖畔派诗人:指十九世纪开创浪漫主义的一个流派,主要代表有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由于他们三人曾一同隐居于英国西北湖区,以诗赞美湖光山色,所以有“湖畔派诗人"之称.湖畔派诗人起初同情法国革命进而逃避现实,迷恋过去,美化中世纪的宗法制,幻想从古老的封建社会中去寻找精神的安慰与寄托.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的抒情歌谣集为浪漫主义奠基之作.华兹华斯为诗集再版时撰写的序言,成为英国浪漫主义宣言.2.拜伦式英雄:在拜伦的作品,特别是东方叙事诗中塑造的一系列个人主义反叛者的形象,既表现了诗人的反抗精神,也反映了诗人高傲的性格和忧郁苦闷的情绪,因而叫“拜伦式英雄”.这些反叛者才能出众,出于个人的原因起来反抗国家的强权,社会秩序和宗教道德,他们既不满现实,又找不到出路.他们个个热情勇敢、追求个人自由、意志坚强、骄傲孤独、心怀人间悲哀而不惜同命运抗争,最终一般以失败、死亡告终.代表人物:海盗中的康德拉.3..多余人:19世纪俄国文学中描绘的贵族知识分子典型.特点是出身贵族,生活环境优越,受过良好教育.他们虽有高尚的理想,却远离人民;虽不满现实,却缺少行动,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心仪西方的自由思想,也很不满俄国的现状,又无能为力改变这种现状,又不与底层人民相结合以改变俄国的现状.第一个多余人形象是在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里的主人公奥涅金,名称来自于屠格涅夫多余人日记.多余人的形象包括莱蒙托夫笔下的毕巧林、屠格涅夫笔下的罗亭.4.小人物:特指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在社会中处于底层,生活困苦,地位卑微,但又逆来顺受,安分守已,性格懦弱,胆小怕事,成为那些大人物统治的牺牲者,是被剥削、被欺凌的典型形象.作家对他们寄予同情与怜悯,并通过这类形象批判沙皇专制制度.普希金驿站长开了俄国文学描写“小人物”的先河.果戈理的中篇小说彼得堡故事深化了普希金描写小人物的主题,代表作是外套狂人日记.陀思妥耶夫斯基穷人则使这一主题又有新发展.5.复调小说:复调小说是前苏联学者巴赫金创设的概念,他借用这一术语来概括托斯妥耶夫斯基小说的诗学特征,以区别于独白型的已经定型的欧洲小说模式.陀的作品中有众多各自独立而不融合的声音和意识,每个声音和意识都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这些多音调并不要在作者的统一意识下展开,而是平等地各抒己见.每个声音都是主体,议论不局限于刻画人物或展开情节的功能,还被当作是另一个人的意识,即他人的意识,但并不对象化,不变成作者意识的单纯客体.小说具有对话性.6.冰山原则:海明威在他的纪实性作品午后之死中,把文学创作比做漂浮在大洋上的冰山.所谓“冰山原则”,就是用简洁的文字塑造出鲜明的形象,把自身的感受和思想情绪最大限度的埋藏在形象之中,使之情感充沛却含而不露、思想深沉而隐而不晦,从而将文学的可感性与可思性巧妙的结合起来,让读者对鲜明形象的感受去发掘作品的思想意义.简洁的文字、鲜明的形象、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是构成”冰山原则”的四个基本要素.7.象征主义:19世纪中叶产生于法国,20世纪在欧美广泛流行,是象征主义思潮在文学上的体现,也是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核心分支.强调主观、个性,以心灵的想象创造某种带有暗示和象征性的神奇画面,不再把一时所见真实的表现出来,而通过特定形象的综合来表达自己的观念和内在的精神世界.在形式上则追求华丽堆砌和装饰的效果.法国诗人波德莱尔恶之花是象征主义的开山之作.后期象征主义诗人的主要代表是保尔·瓦雷里.8.表现主义:20世纪初产生于德国,尔后蔓延到欧美各国,是一个有广泛影响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表现主义文学善于透过事物的表象,展现内在的本质,从人的外部行动揭示内在的灵魂;善于直接表现人物的心灵体验,展现内在的心灵冲动.表现主义的流行是对注重外在客观事实描写的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的反叛,对其他现在主义流派产生了影响.其戏剧和诗歌的成就最为突出,代表作家有卡夫卡、奥尼尔、斯特林堡.9.超现实主义:是两次世界大战从法国流行到欧美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从达达主义发展而来,试图将文艺创作从理性的樊篱中解放出来,使之成为一种自发性的心理活动过程,以表现一种更高度真实的“现实”,即“超现实”.具有以下特征:强调表现超理性、超现实的无意识世界和梦幻世界;主张用纯精神的自动反应进行文学创作,广泛使用“自动写作法”“梦幻记录法”,具有晦涩艰深的风格;追求离奇神秘的艺术效果.对后来的荒诞派、黑色幽默、魔魂现实主义都有影响.代表作家布勒东、阿拉贡.10.意识流小说:是20世纪流行于英法美等国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意识流小说不重视描摹客观世界,而着力于表现人的内心真实,特别是着力于表现人的意识流程,从而打破了传统小说的叙事模式和结构方法,用心里逻辑去组织故事.在创作技巧上,意识流小说大量运用内心独白、自由联想和象征暗示的手法,语言、文体和标点等方面都有很大创新.意识流的创作方法以后被现代主义作家广泛采用,成了现在小说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代表:乔伊斯尤利西斯.11.存在主义文学:存在主义文学是二十世纪先出现在法国,而后流行于欧美的一种文艺思潮流派,是存在主义哲学在文学上的反映.其基本观点: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但倡导人们通过“自由选择”去面对荒诞的现实和痛苦的人生,从而实现人的自我价值.这些作品大多数处理的是重大的哲理、道德和政治题材,重思想,轻形式,强调逻辑思维和哲学思辨.存在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有萨特的小说恶心、哲理剧禁闭和加缪的小说局外人等.12.荒诞派戏剧: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法国尔后波及欧美的反传统戏剧流派,是寻在主义哲学在戏剧领域中的表现,由马丁.艾思林的荒诞派戏剧而得名.荒诞派戏剧家提倡纯粹戏剧性、通过直喻把握世界,他们放弃了形象塑造与戏剧冲突,运用支离破碎的舞台直观场景、奇特怪异的道具、颠三倒四的对话、混乱不堪的思维,表现现实的丑恶与恐怖、人生的痛苦与绝望,达到一种抽象的荒诞效果.代表作家有尤奈斯库、贝克特等人.13.黑色幽默:20世纪60年代流行美国的一个文学流派.思想上,深受存在主义哲学影响,关注现实,对现实的荒诞有一种深沉的痛苦和恼怒.所谓黑色幽默,就是阴郁的幽默,绞刑架下的幽默,以表面的轻松、调侃、玩世不恭其实是无可奈何的语调叙述沉郁而可怖的故事,从而产生荒诞不经、滑稽可笑的喜剧效果.主人公往往是性格乖僻的“反英雄”.情节结构具有非逻辑性.代表作有海勒第二十二条军规品钦万有引力之虹.14.魔幻现实主义:形成于拉丁美洲60年代取得辉煌成绩.魔幻现实主义作家关心祖国和人民的命运,作品具有丰富的社会生活.基本主题都来自现实生活,但被作家改变了本来面目而披上了一层神秘色彩;同时,作家又大量引入各种超自然的力量,从而创造出一种扑朔迷离的新现实,但他们在小说中变现实为魔幻却有不失其真.深刻的寓意,非凡的艺术造诣,鲜明的民族色彩和广泛的群众性,使它做到了高雅和大众化的结合.代表:马尔克斯百年孤独.15.垮掉的一代: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出现在美国,是一群松散结合在一起的年轻人,唯一共同之处就是对社会公认的一切都抱背道而驰的态度.基本特征:思想倾向上深受欧洲存在主义影响;艺术上追求无节制的自我放纵,作品结构无拘无束乃至杂乱无章,语言粗俗甚至粗鄙.虽然有大量不健康因素,但通过他们的眼光可以加深对当代美国社会的理解,粗犷自然的风格在当代美国文学中也留下了影响.代表:凯鲁亚克在路上金斯堡嚎叫.16.约克纳塔法世系:福克纳的很多小说都设在这个虚构的约克纳帕塔法郡Yoknapatawpha County中,原型是他故乡所在的拉斐特郡Lafayette.约克纳帕塔法是福克纳作品的标志,是文学史上有名的虚构地点之一17.托尔斯泰主义:在托尔斯泰的思想中,除了对现实的无情批判以外,还热切鼓吹悔罪、拯救灵魂、禁欲主义、“勿以暴力抗恶”、“道德自我完善”等观点,宣扬一种属于托尔斯泰自己的宗教“博爱”思想,人们称之为“托尔斯泰主义”. 托尔斯泰主义:道德的自我完善,不以暴力抗恶,博爱.18.忏悔贵族:“忏悔贵族”的共性在于孜孜不倦地探索生活意义,愤愤不平地揭露统治阶级的腐朽道德和社会的残酷无情,苦苦思考农村破产农民贫困的原因,寻找贵族出路,寻求接近人民的图景,具有道德感情的纯洁性.这些人物无不打上俄国社会发展印记,同时也包含了作家本人思想探索过程.19.梅塘集团:十九世纪后期法国以左拉为首的自然主义文学集团,因短篇小说集梅塘之夜而得名.一八七九年夏,自然主义流派作家阿莱克西、赛拉尔、爱尼克、雨依斯曼和莫伯桑,某夜聚会于左拉的梅塘别墅,商定各写一篇以普法战争为背景的小说,汇总以后以梅塘之夜之名出版.次年四月,梅塘之夜问世.六人中当时最默默无闻的莫伯桑却因其羊脂球而受到一致称赞.此后左拉等六人即被称为“梅塘集团”.20.迷惘的一代:迷惘的一代TheLostGeneration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一个文学流派.20年代初,侨居巴黎的美国作家格·斯泰因对海明威说:“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海明威把这句话作为他第一部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的题词,“迷惘的一代”从此成为这批虽无纲领和组织但有相同的创作倾向的作家的称谓.。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
1.荷马史诗是古希腊社会从原始社会制向奴隶制过渡时期的产物,包括《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两部,相传为公元前9-8世纪时的盲诗人荷马所作,实际是古希腊人以远古的特洛亚战争为依据,用神话的观点长期口头创作的结晶。
史诗的基本内容是通过描写特洛亚战争和人与自然的斗争,歌颂部落英雄们的智慧和力量以及集体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同时也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经济、政治、军事、宗教、风习以及古希腊人的生活和思想意识。
史诗也运用了高超的艺术技巧,较早地蕴含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创作方法的因素。
荷马史诗充满了浓厚的宿命论思想,人与人之间的斗争成为神与神之间斗争的缩影。
荷马史诗塑造了一系列的英雄人物,结构巧妙,布局完整,比喻丰富。
它不仅是欧洲文学史上最早的优秀作品,也是研究希腊早期社会的重要文献。
2.俄林波斯神系希腊神话中居住在俄林波斯山,以宙斯为众神之王的神的大家庭的故事。
宙斯是雷电神,他的兄弟波塞冬是海神,哈台斯是冥王,神后赫拉是婚姻生育神。
宙斯的子女中,阿波罗是日神,阿特米斯是月神,阿瑞斯是战神,赫淮斯托斯是匠神,雅典娜是智慧之神,阿弗洛狄忒是爱神。
他们组成了一个高度组织化、纪律化的社会,反映父权制社会时期的生活。
3. 新喜剧新喜剧是“希腊化时期”的一种文学体裁,又称世态喜剧。
以描写爱情故事和家庭关系为主要内容,主要角色是农夫、鞋匠、医师、食客、士兵、艺妓和家奴等。
情节曲折,风格雅致,讽刺生动,注重劝善说教。
代表作家是米南德。
4. 教会文学是中世纪欧洲盛行的文学。
它取材于《圣经》,体裁有圣经故事、圣徒传、祷告文、赞美诗、圣徒言行录、梦幻故事、奇迹故事、宗教剧等,作者主要是教会僧侣;创作目的是宣传基督教教义,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主要内容是赞美上帝的权威和歌颂圣徒的德行,宣扬禁欲主义和来世主义思想;手法上以梦幻、寓意和象征为主。
它脱离现实生活,缺乏深刻的思想性和真实性,艺术性较差,公式化、概念化的倾向严重。
5. 骑士文学是11—12世纪的欧洲中世纪随骑士制度的形成而出现的一种贵族文学,是封建世俗文学的主要成就,以法国为最盛。
外国文学史必背名词解释说课材料
外国文学史必背名词解释说课材料在学习外国文学史的过程中,掌握一些关键的名词解释是理解和分析文学作品、文学现象的基础。
以下为大家梳理了一些必背的名词解释,希望能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古典主义古典主义是 17 世纪流行于欧洲特别是法国的一种文学思潮。
它在政治上拥护中央集权,主张国家统一;在思想上崇尚理性,强调人的行为应受理性支配;在艺术上遵循古典规则,要求艺术形式规范、严整、和谐。
古典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有法国的高乃依、拉辛和莫里哀等。
高乃依的《熙德》是古典主义悲剧的奠基之作。
拉辛的作品以心理分析细腻著称,代表作有《安德洛玛克》。
莫里哀是古典主义喜剧的杰出代表,其作品《伪君子》讽刺了教会的虚伪和丑恶。
二、浪漫主义浪漫主义兴起于 18 世纪末到 19 世纪初,是对古典主义的反拨。
它强调个人情感和想象的表达,追求自由、平等和个性解放,崇尚自然,反对工业文明和城市生活对人性的压抑。
英国的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拜伦、雪莱等是这一思潮的代表人物。
华兹华斯的《抒情歌谣集》开创了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新时代。
拜伦的《唐璜》以辛辣的讽刺和奔放的情感展现了浪漫主义的魅力。
雪莱的《西风颂》以其激昂的旋律和对未来的憧憬成为浪漫主义的经典之作。
德国的浪漫主义文学也有重要影响,如霍夫曼的小说充满了奇幻和神秘的色彩。
三、现实主义现实主义于 19 世纪 30 年代兴起,强调真实地反映社会现实,关注社会问题和普通人的生活。
它注重细节描写,追求客观、冷静的叙述方式,力图揭示社会的本质和规律。
法国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发源地,司汤达的《红与黑》、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是现实主义的经典之作。
司汤达通过于连的形象揭示了法国社会的黑暗和阶级矛盾。
巴尔扎克通过众多人物和情节展现了法国社会的全貌,是现实主义的一座丰碑。
英国的狄更斯、俄国的托尔斯泰等也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巨匠。
狄更斯的《双城记》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描绘了社会的动荡和人性的善恶。
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通过对战争和家庭生活的描写,展现了俄罗斯社会的广阔画卷。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1、教会文学作者是僧侣,又称僧侣文学,适应基督教会的需要而产生。
其目的是为了宣传基督教教义,歌颂上帝权威,大多取材于圣经,内容多描写上帝万能、圣母奇迹、圣徒布道和圣徒苦修等。
在艺术上,经常采用梦幻故事的形式和寓意、象征的表现手法,对整个中世纪欧洲文学产生可广泛的影响。
教会文学包括:圣经故事、圣徒传、赞美诗、祈祷文和宗教剧等。
2、骑士文学产生于12-13世纪的封建社会的全盛时期,是世俗贵族阶级的文学,它是中世纪骑士制度盛行的产物,作者为骑士。
内容主要描写骑士行侠冒险的经历和对贵妇人的爱情,宣扬“忠君、护教、行侠”的骑士精神,反映骑士阶层的生活理想,具有反对禁欲主义、追求现实生活和世俗享乐的积极意义,代表中世纪世俗文学的主要成就。
包括骑士抒情诗和骑士传奇。
3、城市文学市民创作的文学,又称市民文学。
产生于欧洲城市兴起的11世纪至12世纪,在民间创作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主要描写市民的日常生活,站在市民的立场赞扬市民的机智聪明,表达对封建领主和僧侣的不满,反映了处于萌芽中的资产阶级的精神特征,具有明显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倾向和浓郁的现实主义色彩。
语言质朴幽默,风格生动活泼,创作手法以讽刺为主,也采用象征寓意等表现手法。
体裁有韵文故事、讽刺故事诗、抒情诗和市民戏剧等。
《列那狐传奇》为代表作品。
4、英雄史诗与谣曲英雄史诗产生于8-12世纪,由人民集体创作。
主要反映重大的历史事件,歌颂杰出英雄的事迹,表现主人公的忠君爱国和笃信宗教的高尚品质。
五大英雄史诗:英国《贝奥武甫》、法国《罗兰之歌》、西班牙《熙德之歌》、俄国《伊戈尔远征记》及德国《尼伯龙根之歌》。
谣曲是一种故事性的诗歌,它是在民间口头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主要描写生活的悲剧或历史题材为主,也包括神话传说,还有一部分反映农民与封建主的斗争。
在艺术上,这些作品大多风格雄浑壮伟,情节曲折生动,语言朴实自然,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现实主义色彩。
外国文学史部分名词解释
部分名词解释1、荷马史诗:又称“英雄史诗”,是古希腊文学辉煌的代表,被看作是欧洲叙事诗的典范。
相传是由一个名叫荷马的游吟诗人所作,故称荷马史诗,包括《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两部,各为24 卷。
它们都是以特洛亚战争为题材,记载了古希腊先民在与异民族和大自然的斗争中所创造的英雄业绩。
其中《伊利昂纪》叙述了古希腊人征服特洛伊人的经过,描写阿喀琉斯的愤怒及战争最后51 天内发生的事件。
《奥德修纪》描写参加特洛伊战争的希腊英雄奥德修斯在班师途中迷失道路、辗转漂流了10 年重返故乡的经过及其沿途所见所闻。
荷马史诗通过塑造一系列个性鲜明、英勇善战、拥有无穷力量和智慧的英雄人物,歌颂了希腊全民族的光荣史迹和勇敢、正义、无私、勤劳的品质,讴歌克服一切困难的乐观主义精神,肯定人与生活的价值。
荷马史诗语言质朴,比喻奇特,情节生动,形象鲜明,结构巧妙,是世界文学中的经典作品,远古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其影响深深渗透到希腊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对后来的世界文学产生了巨大的、深远的影响。
2、《俄狄浦斯王》:是索福克勒斯癿代表作,以希腊神话中忒拜王室的敀亊为题材,紧紧围绕俄狄浦斯杀父娶母的预言和寻找凶手这两条线索展廹。
这是一部十分悲惨的剧作,主要表现的是人与命运的冲突,英雄人物在面对厄运时显示了人的精神的神圣崇高。
剧作结构复杂而严谨,亚里士多德认为该剧是希腊悲剧的典范。
3、《神曲》:是但丁在放逐期间写的一部长诗,是他经过长期酝酿和构思,经历10多年之久的忧愤之作,是诗人的代表作。
《神曲》直译为《神圣的喜剧》,原题为《喜剧》。
《神曲》分为三部:《地狱》《炼狱》《天堂》、、采用了中世纪流行的梦幻文学的形式,描写了一个幻游地狱、炼狱、天堂三界的故事。
是一部充满隐喻性、象征性,同时又洋溢着鲜明的现实性、倾向性的作品。
4、“福斯塔夫式背景”:是恩格斯在给拉萨尔的信中提出的。
它是指人物生活的典型环境,来源于莎士比亚的历史剧《亨利四世》,其中的福斯塔夫是一个充满喜剧色彩的典型形象,他是封建关系解体时期的破落骑士,一个专靠吹牛撒谎、招谣撞骗过日子的典型。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
1、大学才子派:1.是在莎士比亚之前。
“大学才子”对当时活跃于英国戏剧界的一批青年知识分子的统称,他们大多受过教育,具有人文主义思想。
他们的戏剧创作和演出活动为莎士比亚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2.马洛:是莎士比亚前英国戏剧界最重要的人物,也是英国文艺复兴戏剧的真正创始人。
代表作《浮士德博士的悲剧史》。
2、福斯塔夫式的背景:1.在莎士比亚第一时期的《亨利四世》中作者塑造了个最成功的喜剧形象:福斯塔夫,他是个封建没落骑士的典型。
2.作品通过人物生活的“五光十色的平民社会”的描写,为主人公活动提供了一幅广阔的“福斯塔夫式”的背景。
3、文艺复兴:是14-17世纪初欧洲一系列新兴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的总称。
它以发掘、整理和研究古希腊罗马的文化遗产、复兴古典文化为标志,并借此反对封建观念和中世纪宗教教义的束缚,建立适应新兴资产阶级的新思想新文化。
文艺复兴开辟了欧洲历史上的新纪元,是西方近代文化的开端。
它的指导思想是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
4、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斗争中形成的思想体系,也是这一时期进步文学的中心思想。
主要内容表现在:用人权反对神权,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在政治思想上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
其中以人为本的思想和理性精神来自古希腊罗马文化,其平等、博爱的思想来自基督教精神,因此人文主义可以说是古代文化与中世纪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5.多余人:19世纪俄国文学中描绘的贵族知识分子典型。
特点是出身贵族,生活环境优越,受过良好教育。
他们虽有高尚的理想,却远离人民;虽不满现实,却缺少行动,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心仪西方的自由思想,也很不满俄国的现状,又无能为力改变这种现状,又不与底层人民相结合以改变俄国的现状。
第一个多余人形象是在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里的主人公奥涅金,名称来自于屠格涅夫《多余人日记》。
多余人的形象包括莱蒙托夫笔下的毕巧林、屠格涅夫笔下的罗亭。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奥林匹斯神系”古希腊神话中以宙斯为中心的神的家族,因居住于奥林匹斯山上而得名。
该神系的组织形式是一个大家庭,以家长为中心,大家同吃同住同议事,共同决定人类的命运和世界的进程。
主要有主神宙斯、神后赫拉、太阳神阿波罗等。
这些神的特点是与人同形同性,奥林匹斯神系反映的则是父系氏族社会到奴隶社会的情况。
2、 城市文学又叫市民文学,是欧洲中世纪的一种文学形式。
是在民间文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表现市民思想愿望的世俗文学。
内容上往往通过现实题材表现反封建、反教会主题,抨击封建阶级和僧侣阶层的贪婪、暴虐和愚蠢,表现市民的智慧和勇气。
艺术上采用讽刺手法;代表作有《列那狐传奇》等。
3、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欧洲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是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武器。
其思想核心是:以人性反对神性。
以此为核心,其基本内容是:一.以人性反对神性;二.以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
认为人有追求财富、荣誉和爱情、充分发挥个人才智的权利;三.以理性反对蒙昧主义。
四.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
人文主义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要求,体现了一个新时代的时代精神。
4、大学才子派大学才子派是文艺复兴时期在莎士比亚之前活跃在英国剧坛的一批受过大学教育的人文主义剧作家。
他们富有才华,并锐意创新,代表剧作家有约翰·李利、基德、罗伯特•格林和马洛等。
其中以马洛的成就最高,对莎士比亚的影响最大,代表作《浮士德博士的悲剧》等。
大学才子派不是一个统一的文学派别,但为英国戏剧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为莎士比亚的创作铺平了道路。
5、流浪汉小说是16世纪中叶西班牙流行的一种独特小说形式。
它以描写中下层人民生活为中心,主人公多是无业游民,并往往采用第一人称,以自传的形式描写主人公的所见所闻,以人物流浪史的方式结构小说, 广泛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
流浪汉小说已初具近代小说的规模,对近代欧洲小说的发展特别是对长篇小说的人物描写和结构模式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外国文学史是指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学作品的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记录。
它记录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作家和作品,反映了不同时期的文化和社会背景。
以下是一些关于外国文学史的重要名词的解释。
1. 古代文学:这指的是在人类历史上早期产生的文学作品。
古代文学包括了古代希腊文学、古代罗马文学、古代埃及文学、古代中国文学等等,是文学发展的早期阶段。
2. 中世纪文学:中世纪文学是指中世纪时期(公元5世纪至15世纪)的文学作品。
它可以包括中世纪欧洲文学、阿拉伯文学等各个地区的文学。
3. 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指自14世纪末至17世纪的欧洲,文学、艺术和科学等领域出现了巨大的变革和发展。
文艺复兴是对中世纪文化的一次重大突破,代表了人类对自由思想和艺术表达的追求。
4. 古典文学:古典文学指的是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文学作品。
这些作品被视为经典,对西方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括希腊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以及罗马的《埃涅阿斯纪》和《卡利古拉》等。
5. 浪漫主义:浪漫主义是19世纪的一种文艺思潮,强调个人感受、自由和情感的追求。
浪漫主义文学作品常常包含激情、自然和民族主义等元素,如英国的拜伦、德国的歌德以及法国的维克多·雨果等。
6. 现代主义:现代主义是20世纪初至中期的一种文学运动,强调对传统形式和价值观的挑战。
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常常采用独特的叙述技巧和非线性结构,如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和弗吉尼亚·伍尔夫的《至灯塔》等。
7. 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后半叶的一种文学流派,强调对现代主义思想的批判和对多元性的接受。
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常常包含自传性质、互文性以及对权威和真实性的怀疑,如约瑟夫·海勒的《保镖》和唐·德里罗的《编设》等。
8. 抒情诗:抒情诗是一种表达诗人情感和感受的诗体,强调诗人的主观情感和审美体验。
抒情诗在古代和现代都有出色的代表作品,如希腊的萨福、英国的约翰·济慈和美国的艾米莉·狄金森等。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
4.“百科全书派”:18世纪中叶,法国启蒙运动发展到成熟阶段,形成强大的声势,而且大大加强了它的革命性和战斗性。老一辈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还在继续活动,他的反封建的战斗立场比前一时期更加鲜明,新一代思想家卢梭、狄德罗等以更加激进的面貌出现。这一时期启蒙运动的成就集中表现在编纂《百科全书》上,法国的启蒙思想家也因此被人成为”百科全书派“。
11.社会问题剧:指挪威作家易卜生在1868年并8O年代创作的一组戏剧:主要有《青年同盟》、《社会支柱》、《玩偶之家》、《群鬼》、《人民公敌》。这些作品涉及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法律、宗教、道德、家庭、妇女、教育等多方面的问题,贯穿着强烈的批判精神。
13.托尔斯泰主义:在托尔斯泰的思想中,除了对现实的无情批判以外,还热切鼓吹悔罪、拯救灵魂、禁欲主义、“勿以暴力抗恶”、“道德自我完善”等观点,宣扬一种属于托尔斯泰自己的宗教“博爱”思想,人们称之为“托尔斯泰主义”。
1.荷马史诗——包括《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是古希腊最早的两部史诗,一般认为是吟颂诗人荷马所作,故称荷马史诗。这两部史诗描写发生于公元前12世纪的特洛亚战争,各分二十四卷,反映了氏族制度趋于瓦解,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广泛的社会生活,塑造了一系列英雄形象,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和艺术成就。
2.教会文学——是中世纪欧洲盛行的正统文学,取材于《圣经》,体裁有圣经故事、圣徒传、祷告文、赞美诗、宗教剧等,主要作者是教会僧侣,主要内容是赞美上帝的权威和歌颂圣徒的德行,宣扬禁欲主义和来世主义思想,手法以梦幻、寓意和象征为主。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
3、古典主义──17世纪产生于法国、流行欧洲达两个世纪之久的一种文艺思潮,因其以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学为典范而得名。
作为法国专制王权的产物,古典主义在政治上拥护王权,强调克制个人感情,维护国家统一;在思想上崇尚理性;在艺术上提倡摹仿古典,重视规则,大量从古代文学中选取题材;艺术形式上对各种体裁有严格界定,如禁止混淆悲剧体裁和喜剧体裁,剧本创作须遵守“三一律”等。
古典主义的主要成就是悲剧和喜剧。
代表作家有高乃依和拉辛等。
4、三一律──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者制定的戏剧创作法规,是法国古典主义作家为戏剧创作制定的一条规则时间、地点、情节的统一,即一个剧本的时间只能限制在24小时之内,只能有一个地点、一个中事件。
三一律可以便戏剧的情节高度集中,结构紧凑,矛盾突出;但到了后来则成了束缚戏剧创作的清规戒律,终于被浪漫主义赶下历史舞台。
(“三一律”,即时间、地点、情节的整一律。
“三一律”规定一出戏只能有一条情节线索,剧情只能发生在同一地点,时间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
“三一律”的积极作用在于使戏剧结构严谨、情节集中,冲突能迅速展开,达到高潮;但同时它又容易束缚剧作家的手脚,导致人物形象公式化、概念化,削弱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5、巴罗克文学──又称“矫饰文学”,流行于17•世纪欧洲的表现贵族阶级思想情趣的形式主义文学流派,如意大利的“马里诺诗派”,西班牙的“冈果拉诗派”等。
巴罗克文学追求虚无混乱的思想感情、艰涩的词藻和神秘隐晦的诗风。
(“巴洛克”一词来自葡萄牙语barocco,原指一种形状不规则的珍珠,后来被用来形容一种建筑风格和文学风格,它与严整、匀称、和谐相对立。
巴洛克文学起源于16世纪的意大利、西班牙,在17世纪的法国达到高峰,同时流行于西欧,因风格与巴洛克式艺术相像而得此名。
它是一种贵族形式主义文学,主张文学为少数有文化修养的人创作。
这类作品追求形式,内容空虚,语言雕琢浮夸。
意大利的马利诺、西班牙的贡哥拉主义、法国的伏瓦蒂尔等等,都是巴洛克文学的代表。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名词解释1、阿那克瑞翁体阿那克瑞翁的诗主要歌颂生活的乐趣和欢乐的爱情,赞美贵族社会的游宴生活。
风格清新,语言优美,形式完整,被称为“阿那克瑞翁体”。
2、《伊索寓言》《伊索寓言》相传为公元前6世纪的奴隶伊索所作,故称《伊索寓言》。
现在流传的是后人整理的,所收篇目三百余篇。
其中绝大部分是古希腊的民间口头创作,有些故事还可能来自非洲、亚洲等地。
《伊索寓言》主要反映奴隶制社会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是劳动人民生活教训和斗争经验的总结。
3、新喜剧新喜剧是一种不同于古典时期旧喜剧的新型喜剧。
它不谈政治,以描写爱情故事和家庭关系为主要内容。
又称世态喜剧。
剧中的主要角色是一些新的人物类型,如农夫、鞋匠、医师、家奴等。
新喜剧情节曲折、风格雅致、讽刺生动,注重劝善说教。
最著名的作家是雅典的米南德。
他写过100多部喜剧,流传下来的只有《恨世者》和《萨摩斯女子》两部。
其喜剧结构紧凑、情节曲折、人物性格鲜明。
他的创作对罗马的戏剧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并通过罗马喜剧家普劳图斯和泰伦斯的改编,对后世欧洲的喜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4、荷马史诗荷马史诗包括《伊利昂纪》《奥德修纪》,是古希腊最早的两部史诗,相传由诗人荷马所作,故称荷马史诗。
荷马史诗以特洛伊战争为背景,广阔的描绘了由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希腊的社会生活和人民的精神面貌。
对当时的社会形态、思想观念、宗教活动、田园耕作、体育竞技、家庭生活、商品交换、风俗礼仪等,都做了生动的描绘,被视为古希腊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5、《俄狄浦斯王》《俄狄浦斯王》是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以希腊神话中关于忒拜王室的故事为题材。
这是一部十分悲惨的剧作,主要表现的是个人意志与命运的冲突。
亚里士多德认为《俄狄浦斯王》是“十全十美的悲剧”,是希腊悲剧的典范。
剧中的悲剧冲突、悲剧性格和悲剧效果集中表现了希腊悲剧的特点。
这部剧作结构复杂,布局严密巧妙,一环扣一环。
作者从追查凶手这事入手,紧紧围绕俄狄浦斯“杀父娶母”的预言和寻找凶手这两条线索展开,采用倒叙的手法,把事情的原委通过两条线索的发展与交叉交代清楚,并逐渐把剧情推向高潮,产生了强烈的悲剧效果。
外国文学史常考名词解释
外国文学史常考名词解释外国文学史是研究外国文学历史、文学流派、作家作品、文学现象等的学科。
在现代西方文学史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常考名词,这些名词不仅代表着外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概念和事件,也是备考时必须掌握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介绍外国文学史中的一些常考名词及其解释,并对其进行拓展。
1. 文艺复兴(Renaissance)文艺复兴是15世纪到17世纪初在欧洲兴起的一场文化运动,旨在恢复古希腊和罗马时期的艺术和文化。
文艺复兴是西方文学史上的重要时期之一,其主要特点是强调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追求艺术和科学的高度成就。
2. 巴洛克(Baroque)巴洛克是17世纪末到18世纪初欧洲文化艺术风格的代表,其特点是装饰华丽、丰富夸张、富于戏剧性和动态感。
巴洛克文学主要流行于意大利、德国和西班牙等地区。
3. 浪漫主义(Romanticism)浪漫主义是19世纪初兴起的一种文学风格,强调情感、自然和个性,反对古典主义和现实主义。
浪漫主义文学主要流行于英国、法国和德国等地区。
4. 现实主义(Realism)现实主义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兴起的一种文学风格,强调客观性和描写的准确性,重视人物内心的体验和感受。
现实主义文学主要流行于美国和欧洲等地区。
5. 象征主义(Symbolism)象征主义是一种文学流派,强调符号和象征的作用,用符号来表现人物内心的情感和思想。
象征主义文学主要流行于法国和西班牙等地区。
6. 现代主义(Modernism)现代主义是20世纪初兴起的一种文学风格,其特点是追求结构严谨、技巧高超的文学作品,反对传统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
现代主义文学主要流行于美国和欧洲等地区。
7.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后期兴起的一种文学风格,其特点是对现代主义文学进行批判,反对现代性和科学化的思维。
后现代主义文学主要流行于美国和欧洲等地区。
除了以上常考名词外,外国文学史中还有许多其他重要的概念和事件,如启蒙运动、宗教改革、民族主义运动、殖民主义、文化多元化等。
外国文学史 名词解释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集合1.史诗:古代民间文学的一种体裁,通常指以传说或重大历史事件为题材的古代长篇民间叙事诗,史诗主要歌颂每个民族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克服自然灾害,抵御外侮的斗争及其英雄业绩。
特点:题材重大,格调庄严,结构宏伟,语言琅琅上口,充满丰富的隐喻。
2.骑士文学:是欧洲中世纪随骑士制度形成而出现的一种贵族文学,是世俗文学的主要成就。
它反映的是骑士阶层的生活习俗和思想感情。
骑士文学最发达的地方是法国。
主要体裁:骑士抒情诗和叙事诗(传奇),主题:冒险。
宗教,爱情。
代表作有《破晓歌》、《亚瑟和他的圆桌骑士》。
3.文艺复兴:14到16世纪欧洲兴起的一场以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解放运动。
包括复兴古典文化与宗教改革两种形式,以人文主义思想为武器,旨在摧毁旧道德,建立新的道德体系。
它促进了西方社会的发展与人的解放与自由,推动了文化艺术繁荣,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道德混乱。
4.人文主义: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形成的一种资产阶级思想体系。
它提倡用人权反对神权,用知识反对蒙昧,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
5.古典主义:17世纪产生于欧洲的一种文艺思潮,在理论与实践上都以古希腊、罗马文艺为典范,因而有“古典主义”之称,亦称“新古典主义,最兴盛的地方是法国。
它是资产阶级与王权的妥协产物,以为王权服务为宗旨,注重理性,强调自我克制,遵循“三一律”。
19世纪被浪漫主义文学取代,代表人物为:高乃依、拉辛、莫里哀。
6.三一律:古典主义戏剧的基本规则,强调戏剧演出的时间、地点、情节的统一,即——一出戏只能表现一个事件/情节,只能表现出一天发生的事件,只能表现同一地方发生的事件。
使古典悲剧具有了明晰、精炼、紧凑的优点,束缚了作家的创造性。
7.启蒙运动:它是18世纪全欧性的资产阶级反教会思想革命运动,是文艺复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和发展。
始于英国,形成于法国并影响全欧洲。
因为强调理性——用知识启发人的头脑,使人摆脱蒙昧,因此叫作“启蒙运动”。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1. 古典文学:指古代时期的文学作品,如古希腊的荷马史诗、古罗马的维吉尔史诗等。
2. 文艺复兴:指在14世纪至17世纪期间欧洲发生的一系列艺术、文化、思想的变革和复兴。
此时期的文学作品突破了中世纪的束缚,对古代文化进行了重新发掘和研究。
3. 浪漫主义:19世纪早期兴起的一种文学思潮,强调个人情感、想象力和对自然、历史的热爱。
浪漫主义文学作品以情感激动、情节曲折、描写奇异景物和讲述英雄传奇为特点。
4. 现实主义: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兴起的一种文学思潮,强调对现实生活的客观描写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现实主义文学作品通常以真实情节、真实人物和细腻描写为特点。
5. 象征主义: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兴起的一种文学思潮,追求表达和揭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意象。
象征主义文学作品常常以象征和隐喻的手法来探索人类的心灵世界。
6. 现代主义:20世纪初至中期兴起的一种文学思潮,对传统的艺术形式进行质疑和颠覆,追求表达个人主义、独立思考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抗。
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常常以流散的叙述结构、非线性的时间表达和自我意识的描写为特点。
7. 后现代主义:20世纪后半叶兴起的一种文学思潮,对现代主义的理念进行批判和超越,强调多元性和不确定性。
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常常以碎片化的叙事结构、混合不同文体和在意义上的不固定性为特点。
8. 洛可可: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兴起的一种文化风格,以轻盈、柔和、优雅为特点。
洛可可文学作品常常以情感细腻、描写精美和追求奢华的生活方式为特点。
9. 自然主义: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兴起的一种文学思潮,将文学视为一种科学研究,以客观、详实的描写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为特点。
自然主义文学作品通常以生活的边缘群体、贫苦人民和社会问题为题材。
10. 启蒙运动:18世纪欧洲发生的一场理性主义思潮,强调人类理性思维的重要性和对传统观念的批判。
启蒙运动的文学作品通常以逻辑论证、倡导人权等为特点。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汇总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汇总外国文学史涉及众多名词和术语,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解释一些常见的名词,以便更好地理解外国文学史的相关内容。
1. 文学史(Literary History),文学史是指记录和研究文学发展历程的学科,它包括不同时期、地区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流派、风格、作家及其创作背景等内容。
2. 浪漫主义(Romanticism),浪漫主义是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盛行于欧洲的一种文学艺术运动,强调个人情感、对自然的热爱、对历史和传统的怀旧,以及对超自然和神秘的追求。
3. 现实主义(Realism),现实主义是19世纪中叶兴起于欧洲的一种文学艺术流派,强调对社会现实的客观描写和分析,注重对日常生活和社会问题的关注。
4. 自然主义(Naturalism),自然主义是现实主义的延伸,强调人类行为受到生理、心理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作品呈现出对人类命运的悲观态度。
5. 象征主义(Symbolism),象征主义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在法国兴起的一种文学艺术运动,强调通过象征和隐喻来表达内心情感和精神世界。
6. 现代主义(Modernism),现代主义是20世纪初兴起于西方的一种文学艺术潮流,强调对传统形式和价值的颠覆和挑战,追求表现形式上的创新和思想上的超越。
7.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后期兴起的一种文学艺术思潮,强调对现代主义的批判和超越,注重叙事的多样性、真实性的怀疑和对权力结构的挑战。
8. 文艺复兴(Renaissance),文艺复兴是指15至16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强调对古典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对人文主义思想的追求,对艺术和文学的热爱和重视。
以上是一些外国文学史中常见的名词解释,希望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外国文学史的相关内容。
外国文学史下的名词解释
外国文学史下的名词解释外国文学史是一门研究外国文学发展历程和作品特点的学科,它记录了各个时期的文学作品、流派和作家,为我们了解外国文学的演变提供了重要资料。
在这个主题下,我将解释一些外国文学史中常见的名词,带您一起领略文学的风采。
抒情诗(Lyric Poetry)抒情诗是一种表达个人感情和情绪的诗歌形式。
它源于古希腊,最早在古希腊的歌唱、吟咏中形成。
抒情诗强调个人内心情感的表达,通过对生活中的情感体验和感受的描绘,传达出作家内心的真实感受。
浪漫主义(Romanticism)浪漫主义是19世纪兴起的一种反对启蒙主义理性主义的文艺运动。
浪漫主义强调个人感受和情感体验,追求超越理性的情感与想象力的自由发挥。
浪漫主义文学作品常涉及个人爱情、自然景色、幻想与幻梦等主题,凸显了作家个人的情感体验和灵魂世界。
现实主义(Realism)现实主义是19世纪后半叶兴起的一种文学流派,它强调对现实生活的客观描写和真实再现。
现实主义以生活中的普通人和普通事为创作对象,力图真实地揭示社会生活的真相和人物的性格特点。
现实主义作品追求真实、客观和精确的描写方式,以及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现代主义(Modernism)现代主义是20世纪初兴起的一种文学和艺术运动。
它在形式上推崇创新与实验,拒绝传统的表达方式和艺术规范。
现代主义作家关注内心体验、自我意识和意识流等现象,倾向于破坏线性故事结构,并探索主观意识和人类存在等抽象主题。
魔幻现实主义(Magical Realism)魔幻现实主义是拉丁美洲文学中的一种独特形式,它将奇幻的元素融入现实世界,创造出一种超越现实的奇特氛围。
魔幻现实主义作品中常常出现超自然现象、梦幻景象和神秘事件,这些元素与现实生活巧妙地交织在一起,既让读者感受到奇幻的魅力,又展现了日常生活中的一种特殊存在。
传记小说(Biographical Novel)传记小说是以真实人物的生平故事为基础创作的小说。
它不同于传记著作,更注重对人物内心世界、心理状况和情感经历的描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05444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荷马史诗:包括《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是古希腊最早的两部史诗,一般认为是吟颂诗人荷马所作,故称荷马史诗。
这两部史诗描写发生于公元前12世纪的特洛亚战争,各分二十四卷,反映了氏族制度趋于瓦解,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广泛的社会生活,塑造了一系列英雄形象,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和艺术成就。
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塞》两部分,各有24卷,均以特洛依战争为背景。
《伊利亚特》写战争本身,描写阿喀琉斯的愤怒及战争最后51天内发生的事件;《奥德塞》写希腊英雄奥德修斯在战争结束后回返家乡的经历。
荷马史诗的主题是歌颂希腊全民族的光荣史迹,赞美勇敢、正义、无私、勤劳等善良品德,讴歌克服一切困难的乐观主义精神,肯定人与生活的价值。
荷马史诗充满了浓厚的宿命论思想,人与人之间的斗争成为神与神之间斗争的缩影。
荷马史诗塑造了一系列的英雄人物,结构巧妙,布局完整,比喻丰富。
它不仅是欧洲文学史上最早的优秀作品,也是研究希腊早期社会的重要文献。
三联剧──又称三部曲,古希腊悲剧中最妆的固定格式,•指情节连贯,内容相关的三部悲剧。
它们既有相对独立性,有各自的剧名,能独立成篇,又有内在联系,可合成一组悲剧,有总的剧名,表达统一的主题。
后成为三部内容各自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文学作品的统称。
荷马问题──关于《伊利亚特》和《奥德修纪》的作者和史诗形成的问题,自古以来就众说纷纭。
古希腊的希罗多德、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历史学家和哲学家都肯定它们为荷马所作,但与同时,也有人对荷马的出生地点、生活年代和诗歌创作提出了疑问。
18世纪之前,文学史家虽然注意到了上述疑问,但并不否认两部史诗系荷马所作。
1795年以后,德国学者沃尔夫等发表专著,指出荷马史诗并非一人所作,于是引起西方学者的长期争论,从而形成了著名的“荷马问题”。
骑士文学──中古欧洲的一种封建世俗文学,•它鲜明地反映了封建主阶级的意识,繁盛在12─13世纪。
骑士文学分骑士抒情诗和骑士叙事诗两大类,前者以南法普罗旺斯为中心,主要写骑士对贵妇人的爱和崇拜,以《破晓歌》最为著名;后者以北法为中心,主要写骑士为获得荣誉和爱情所进行的各种冒险活动,流传最广的是亚瑟王与他的圆桌骑的故事,如《特里斯丹和绮瑟》。
骑士叙事诗有一定的反封建、反禁欲主义的意义,在艺术手法上也为近代长时代。
文艺复兴:是14-17世纪初欧洲一系列新兴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的总称。
它以发掘、整理和研究古希腊罗马的文化遗产、复兴古典文化为标志,并借此反对封建观念和中世纪宗教教义的束缚,建立适应新兴资产阶级的新思想新文化。
文艺复兴开辟了欧洲历史上的新纪元,是西方近代文化的开端。
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斗争中形成的思想体系,也是这一时期进步文学的中心思想。
主要内容表现在:用人权反对神权,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在政治思想上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
其中以人为本的思想和理性精神来自古希腊罗马文化,其平等、博爱的思想来自基督教精神,因此人文主义可以说是古代文化与中世纪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人文主义──19 世纪西方史学家对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总称。
中世纪以后,城市兴起,出现了一些市民开办的世俗学校。
这些学校开设了一些与神学、经院哲学相对抗,以人和自然为研究对象的人文学科,而当时那些研究古代文化遗产和世俗学科的具有新思想的学者,被后人称为人文主义者。
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用人性论反对以神和禁欲主义为基本内容的反动世界观。
人文主义文学: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兴起的资产阶级进步文学的指导思想。
因此这种新型文学被称为人文主义文学。
它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顺应时代迅速发展,成为欧洲文学的主流。
它具有反封建反教会的进步倾向,抛弃中世纪的象征与梦幻,直接具体的描写社会反映时代,丰富了欧洲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同时还具有民族特色,创作中体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绪;人文主义文学扩大了传统文学的体裁为后世欧洲文学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基础。
流浪汉小说:产生于16世纪中叶,它受中世纪市民文学的影响,以城市下层人物的活动为中心,从城市下层人物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社会上的种种丑恶。
以人物流浪史的形式,幽默俏皮的风格,简洁流畅的语言,一般采用第一人称、自传体的形式,描写流浪主人公的所见所闻,广泛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
对欧洲近代长篇小说产生深远影响。
代表作为西班牙无名氏的《小癞子》。
大学才子派:在莎士比亚之前,“大学才子”是对当时活跃于英国戏剧界的一批青年知识分子的统称,以马洛为首、包括格林、基德、•李雷在内的人文主义诗剧派别。
他们大多受过教育,具有人文主义思想。
精通西欧各国的文艺复兴文学,对戏剧颇有创新,他们的戏剧创作和演出活动为莎士比亚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其中马洛是莎士比亚前英国戏剧界最重要的人物,也是英国文艺复兴戏剧的真正创始人。
七星诗社:七星诗社是16世纪法国文艺复兴的诗歌流派。
由7个人文主义者组成,代表人物龙沙。
具有贵族倾向。
他们的诗歌肯定现实生活,歌颂自然和爱情。
七星诗社的主要贡献是诗歌语言改革和诗歌理论的进步主张。
1549年杜贝莱执笔《保卫和发扬法兰西语言》,它是七星诗社宣言书,法国文学史第一部文艺批评论著。
在语言方面提出要统一民族语言,保卫民族语言,用法语写作。
在诗歌创作理论方面,提出要建立民族文学,创作大型史诗莎士比亚化: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是欧洲现实主义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马克思、恩格斯十分重视莎士比亚在戏剧发展史上的作用,主张要借鉴莎士比亚的创作经验。
所谓“莎士比亚化”,就是要求作家善于从现实生活出发,给作品中的事件和人物提供真实而富有时代特点的典型环境,塑造个性化的人物形象,深刻地反映现实生活。
十四行诗──本是中古欧洲民间流行并用于歌唱的一种短小诗歌,彼特拉克将之独创成一种抒情诗体,音译为“商簌体”。
文艺复兴时期,这种诗体被广泛运用。
福斯塔夫式的背景:在莎士比亚《亨利四世》中作者将阶级纷争与广阔的社会背景有机的组织在一起,描写了以封建没落骑士福斯塔夫为中心的“五光十色的平民社会”的动荡不宁的生活画面,被恩格斯称为福斯塔夫式的背景。
福斯塔夫式的背景──恩格斯对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特点的理论概括。
在莎士比亚笔下,福斯塔夫是一个封建关系解体时期的破落骑士,作者以他为中心,再现了五光十色和平民社会,给历史剧中帝王将相的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从而广阔而深刻地再现了文艺复兴时期英国历史变革时期的政治经济状况、生活风习以及阶级关系的变化。
埃斯库罗斯:被誉为“古希腊悲剧之父”,是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之一。
相传他创作了70部悲剧,留存下7部,代表作为《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他对希腊悲剧艺术做出了重大贡献,把演员从一个增加到两个,加强了对话部分,在演出技巧上也做了不少改革。
其悲剧风格庄严崇高,抒情气氛浓,但情节较简单,人物性格一般没有发展。
《俄底浦斯王》:是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以希腊神话中关于忒拜王室的故事为题材,紧紧围绕俄底浦斯杀父娶母的预言和寻找凶手这两条线索展开。
这是一部十分悲惨的剧作,主要表现的是人个意志与命运的冲突,英雄人物在面对厄运中显示了人的精神的神圣崇高。
剧作结构复杂而严谨,亚里士多德认为该剧是希腊悲剧的典范。
阿里斯托芬:被誉为“喜剧之父”。
他留下的完整剧本有11部,代表作为《阿卡奈人》,他的喜剧涉及当时许多重大的政治和社会问题,对战争与和平问题尤其关心。
其喜剧手法夸张,妙趣横生,在嬉笑怒骂中表达了严肃的主题,被恩格斯称为“有强烈倾向的诗人。
”教会文学──欧洲中世纪为封建教会服务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作者大多为僧侣,亦称“僧侣文学”。
主要内容是赞美上帝的权威和歌颂圣徒的德行,宣扬禁欲主义和来世主义思想。
题材大多取自《圣经》,主要体裁有圣经故事、圣徒传、祈祷文、赞美诗、宗教剧、奇迹剧等。
一般采用梦幻的形式以及象征、寓意的手法,因而存在着公式化、概念化的缺点。
英雄史诗:分前期和后期。
前期英雄史诗形成于中世纪初期,具有较浓的神魔色彩和巫术气氛,著名的有《贝奥武甫》、《埃达》等,歌颂部落英雄的光荣事迹。
后期英雄史诗形成于封建国家逐渐形成的中世纪中期,中心主题是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
主要作品有法国的《罗兰之歌》,西斑牙的《熙德之歌》,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俄国斯的《伊戈尔远征记》。
城市文学:反映中世纪城市和新兴市民阶层思想愿望的文学,取材于现实生活,揭露封建主和僧侣的暴虐、愚昧和虚伪,赞颂市民的才智,主要创作手法是讽刺,体裁有韵文故事、讽刺故事诗、抒情诗和市民戏剧等。
代表作有法国的《列那孤的故事》,通过动物间的斗争反映城市内部各阶层间的矛盾冲突。
彼特拉克:是意大利人文主义文学的先驱,代表作《歌集》歌颂诗人的爱情,表达作者追求世俗生活的幸福观。
《歌集》创造性地运用了意大利民歌的十四行诗体,使之成为欧洲诗歌中的一种新诗体。
《十日谈》:是意大利作家薄伽丘的代表作,宣扬“幸福在人间”的现世理想,反对禁欲主义,用冷嘲热讽的手法揭露腐败的罗马教廷。
作者运用框形构,把100个故事编织起来,构成完整统一的整体,为意大利散文奠定了基础。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早期创作中一部具有强烈反封建意识的爱情悲剧。
青年男女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了争取自由幸福,不惜以生命殉情,最终使家族世仇得到和解,这是一曲爱情的赞歌荷马史诗中心与人物内容:《伊利亚特》《奥德赛》古希腊最早的两部史诗。
一般认为是荷马所作,故合称“荷马史诗”。
以特洛伊战争为背景。
《伊》讲述战争第10年最后51天中的事,描写部落战争中的英雄。
“阿喀琉斯的愤怒”是其主题。
《奥》写主人公奥德修10年漂泊最后40天内的事。
两部史诗反映的基本思想是:颂扬人在和自然及神斗争的过程中,人的奋斗精神,进取精神和人的决定因素。
也反映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等各方面情况。
颂扬了在奴隶制初期形成的这种新的家庭生活伦理道德风尚及一夫一妻制。
结构紧凑、安排巧妙;人物性格塑造立体多元;诗句流畅、自然优美,比喻生动,后人赞誉“荷马式的比喻”。
启蒙主义:18世纪初资本主义经济增长,反封建斗争发展,从社会历史的递变以及文学自身发展的两方面看,资产阶级都需要一种足以表现他们思想感情和理论主张的文学使其成为锐利的思想武器,于是欧洲文坛诞生了启蒙主义文学。
它有鲜明的倾性,要求文学为现实服务。
属于资产阶级性质文学思潮,反对国王,宣传启蒙思想。
把第三等级的资产阶级和平民作为主人公来正面歌颂。
创造性地运用了多种形式的文体:正剧、哲理小说等。
代表作家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狂飙突进运动:18世纪中叶德国启蒙运动在英法影响下兴起,发生了一次声势浩大的全国范围的文学运动,名称来源于克林格尔同名剧本《狂飙突进》。
它推崇天才,主张个性解放,强调民族意识,具有反封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