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 位似图形的概念及画法
《位似》相似(第1课时位似图形的概念及画法)
未来学习和探索的建议
深入学习位似图形的相关 性质和理论,加强对位似 图形的理解和掌握。
通过练习和实践,提高绘 制位似图形的技能和能力 ,熟练掌握各种绘制方法 和技巧。
积极寻找和解决实际问题 ,尝试将位似图形的理论 和方法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提升实践能力和综合素 质。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4. 连接对应点
将新位置上绘制的对应点用直线连接起来,形成位似图形 。
不同类型的位似图形的画法示例
1. 位似三角形
在绘制位似三角形时,可 以通过确定三个顶点的对 应点来绘制位似三角形。 注意保持三角形的形状和
大小比例。
2. 位似矩形
对于位似矩形,需要确定 矩形对角线上的两个端点 的对应点,然后连接对应
应用优势
位似图形在建筑设计、绘图和工程领域等方面有很大的应用优势。通过位似变换,可以方便地将一个图形按照一 定比例进行放大或缩小,从而适应不同的需求和场景。同时,位似图形的性质也使得在计算距离、角度等几何要 素时更加简便和高效。
04
练习题与实例分析
针对位似图形画法的练习题
01
02
03
练习1
已知一个三角形,利用位 似图形的概念,画出与其 相似且位似中心在指定点 的三角形。
《位似》相似(第1课时位似图 形的概念及画法)
汇报人:文小库
2023-11-17
CONTENTS
• 位似图形概念引入 • 位似图形的画法 • 位似图形的性质与特点 • 练习题与实例分析 • 总结与延伸思考
01
位似图形概念引入
定义和基本概念
定义
位似图形是指两个图形对应点连线交于一 点,且对应线段长度的比相同的图形。
点即可绘制位似矩形。
中考复习 27.3 第1课时 位似图形的概念及画法
27.3 位似第1课时位似图形的概念及画法教学目标1.了解位似图形及其有关概念,了解位似与相似的联系和区别,掌握位似图形的性质.2.掌握位似图形的画法,能够利用作位似图形的方法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重点、难点1.重点:位似图形的有关概念、性质与作图.2.难点:利用位似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一.创设情境活动1 提出问题:生活中我们经常把自己好看的照片放大或缩小,由于没有改变图形的形状,我们得到的照片是真实的.思考:观察图27.3-2图中有多边形相似吗?如果有,那么这种相似什么共同的特征?图27.3-2活动:学生通过观察了解到有一类相似图形,除具备相似的所有性质外,还有其特性,学生自己归纳出位似图形的概念:如果两个图形不仅是相似图形,而且是每组对应点连线相交于一点,对应边互相平行,那么这样的两个图形叫做位似图形.这个点叫做位似中心.这时的相似比又称为相似比.(位似中心可在形上、形外、形内.)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利用位似,可以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活动2 提出问题:把图1中的四边形ABCD 缩小到原来的21. 分析:把原图形缩小到原来的21,也就是使新图形上各顶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与原图形各对应顶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之比为1∶2 .作法一:作法二:作法三:三、课堂练习1下列图中的两个图形不是位似图形的是( )A .B .C.D.2下列四图中的两个三角形是位似三角形的是()A.图(3)、图(4)B.B.图(2)、图(3)、图(4)C.C.图(2)、图(3)D.D.图(1)、图(2)3.如图,三个正六边形全等,其中成位似图形关系的有()A.0对B.1对C.2对D.3对。
2023年北师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1课时 位似图形的概念及其画法
►为你理想的人,否则,爱的只是你在他身上找到的你的影子。 ►有时候,我们愿意原谅一个人,并不是我们真的愿意原谅他,而是我们 不愿意失去他。不想失去他,惟有假装原谅他。不管你爱过多少人,不管 你爱得多么痛苦或快乐。最后,你不是学会了怎样恋爱,而是学会了,怎 样去爱自己。
►Suffering is the most powerful teacher of life. 苦难是人生最伟大的老师。 ►For man is man and master of his fate. 人就是人,是自己命运的主人。 ►A man can't ride your back unless it is bent. 你的腰不弯,别人就不能骑在你的背上。
探究新知
A B
如图,是两个相似五边形,设 直线AA′与BB′相交于点O,那么直
E
线CC′,DD′,EE′是否也都经过点O?
C
有什么关系?
D
A′ B′
E′ C′ D′
OA ,OB ,OC ,OD ,OE OA OB OC OD OE
根据测量可以得出
O
OA = OB = OC = OD = OE OA OB OC OD OE
1.将两根等长的橡皮筋系在一 起,连接处形成一将系在一起的橡皮筋的一端 固定在定点,把一支铅笔固定 在橡皮筋的另一端.
4.拉动铅笔,使两根橡皮筋的结 点沿所选图形的边缘运动,当 结点在已知图形上运动一圈时, 铅笔就画出了一个新的图形. 这个新图形与已知图形形状相同.
使它与△ABC位似,且相似比为2.
A′
取点A, B,C,使 OA′ = OB′ = OC′ =2 OA OB OC
B′′
A
C′′
O
C
2023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七章相似27.3位似第1课时位似图形的概念及画法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课后拓展
1.拓展内容:
-阅读材料:《数学的故事》中关于几何变换的起源和发展,了解位似变换在数学史上的地位。
-视频资源:寻找与位似图形相关的教学视频,如介绍位似变换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应用实例。
-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位似图形,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鼓励学生针对位似图形的特定性质或应用进行深入研究,撰写研究报告,培养探究精神。
-教师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如推荐阅读材料、解答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遇到的疑问等。
-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课后讨论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研究成果,促进交流与合作。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位似图形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如使用几何画板绘制位似图形,演示位似的基本原理。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2.位似比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3.位似图形的画法,包括位似中心、位似向量、位似图形的作图方法;
4.应用位似变换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将结合新人教版教材,以生活实例为导入,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会位似图形的特点,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从而提高解决几何问题的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以下数学核心素养:
2023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七章相似27.3位似第1课时位似图形的概念及画法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学校
授课教师
人教版最新九年级数学下册27.3 第1课时 位似图形的概念及画法教案
27.3 位似第1课时位似图形的概念及画法1.了解位似图形及其有关概念,了解位似与相似的联系和区别,掌握位似图形的相关知识;(重点)2.掌握位似图形的画法,能够利用作位似图形的方法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难点)一、情境导入生活中我们经常把自己好看的照片放大或缩小,由于没有改变图形的形状,我们得到的照片是真实的.观察图中有多边形相似吗?如果有,那么这种相似有什么共同的特征?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位似图形【类型一】判定是否是位似图形下列3个图形中是位似图形的有()A.0个B.1个C.2个D.3个解析:根据位似图形的定义可知两个图形不仅是相似图形而且每组对应点所在的直线都经过同一个点,对应边互相平行(或共线),所以位似图形是第一个和第三个.故选C.方法总结:判断两个图形是不是位似图形,首先要看它们是不是相似图形,再看它们对应顶点的连线是否交于一点.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1题【类型二】确定位似中心找出下列图形的位似中心.解析:(1)连接对应点AE 、BF ,并延长的交点就是位似中心;(2)连接对应点AN 、BM ,并延长的交点就是位似中心;(3)连接AA ′,BB ′,它们的交点就是位似中心.解:(1)连接对应点AE 、BF ,分别延长AE 、BF ,使AE 、BF 交于点O ,点O 就是位似中心;(2)连接对应点AN 、BM ,延长AN 、BM ,使AN 、BM 的延长线交于点O ,点O 就是位似中心;(3)连接AA ′、BB ′,AA ′、BB ′的交点就是位似中心O .方法总结:确定位似图形的位似中心时,要找准对应顶点,再经过每组对应顶点作直线,交点即为位似中心.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后巩固提升” 第2题【类型三】 画位似图形按要求画位似图形:(1)图①中,以O 为位似中心,把△ABC 放大到原来的2倍;(2)图②中,以O 为位似中心,把△ABC 缩小为原来的13. 解析:(1)连接OA 、OB 、OC 并延长使AD =OA ,BE =BO ,CF =CO ,顺次连接D 、E 、F 就得出图形;(2)连接OA 、OB 、OC ,作射线CP ,在CP 上取点M 、N 、Q 使MN =NQ =CQ ,连接OM ,作NF ∥OM 交OC 于F ,再依次作EF ∥BC ,DE ∥AB ,连接DF ,就可以求出结论.解:(1)如图①,画图步骤:①连接OA 、OB 、OC ;②分别延长OA 至D ,OB 至E ,OC 至F ,使AD =OA ,BE =BO ,CF =CO ;③顺次连接D 、E 、F ,∴△DEF 是所求作的三角形;(2)如图②,画图步骤:①连接OA 、OB 、OC ,②作射线CP ,在CP 上取点M 、N 、Q 使MN =NQ =CQ ,③连接OM ,④作NF ∥OM 交OC 于F ,⑤再依次作EF ∥BC 交OB 于E ,DE ∥AB 交OA 于D ,⑥连接DF ,∴△DEF 是所求作的三角形.方法总结:画位似图形的一般步骤为:①确定位似中心;②分别连接并延长位似中心和能代表原图的关键点;③根据位似比,确定能代表所作的位似图形的关键点;④顺次连接上述各点,得到放大或缩小的图形.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后巩固提升”第7题【类型四】 位似图形的实际应用在放映电影时,我们需要把胶片上的图片放大到银幕上,以便人们欣赏.如图,点P 为放映机的光源,△ABC 是胶片上面的画面,△A ′B ′C ′为银幕上看到的画面.若胶片上图片的规格是2.5cm ×2.5cm ,放映的银幕规格是2m ×2m ,光源P 与胶片的距离是20cm ,则银幕应距离光源P 多远时,放映的图象正好布满整个银幕?解析:由题中条件可知△A ′B ′C ′是△ABC 的位似图形,所以其对应边成比例,进而即可求解.解:图中△A ′B ′C ′是△ABC 的位似图形,设银幕距离光源P 为x m 时,放映的图象正好布满整个银幕,则位似比为x 0.2=22.5×10-2,解得x =16.即银幕距离光源P 16m 时,放映的图象正好布满整个银幕.方法总结:在位似变换中,任意一对对应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之比等于对应边的比,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类型五】 利用位似的性质进行证明或计算如图,F 在BD 上,BC 、AD 相交于点E ,且AB ∥CD ∥EF ,(1)图中有哪几对位似三角形,选其中一对加以证明;(2)若AB =2,CD =3,求EF 的长.解析:(1)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以及位似图形的性质得出答案;(2)利用比例的性质以及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出BE BC =EF DC =25,求出EF 即可. 解:(1)△DFE 与△DBA ,△BFE 与△BDC ,△AEB 与△DEC 都是位似图形.理由:∵AB ∥CD ∥EF ,∴△DFE ∽△DBA ,△BFE ∽△BDC ,△AEB ∽△DEC ,且对应边都交于一点,∴△DFE 与△DBA ,△BFE 与△BDC ,△AEB 与△DEC 都是位似图形;(2)∵△BFE ∽△BDC ,△AEB ∽△DEC ,AB =2,CD =3,∴AB DC =BE EC =23,∴BE BC =EF DC=25,解得EF =65. 方法总结:位似图形上任意一对对应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之比等于相似比.位似图形的对应线段的比等于相似比.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后巩固提升”第6题三、板书设计位似图形的概念及画法1.位似图形的概念;2.位似图形的性质及画法.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便于学生理解位似图形的特征,应注意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猜想、试验等方式获得感性认识,然后通过归纳总结上升到理性认识,将形象与抽象有机结合,形成对位似图形的认识.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充分放给学生,在每一环节及时归纳总结,使学生学有所收获.。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27.3第1课时位似图形的概念及画法教案及教学反思
27.3 位似第1课时位似图形的概念及画法1.了解位似图形及其有关概念,了解位似与相似的联系和区别,掌握位似图形的相关知识;(重点)2.掌握位似图形的画法,能够利用作位似图形的方法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难点)一、情境导入生活中我们经常把自己好看的照片放大或缩小,由于没有改变图形的形状,我们得到的照片是真实的.观察图中有多边形相似吗?如果有,那么这种相似有什么共同的特征?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位似图形【类型一】判定是否是位似图形下列3个图形中是位似图形的有( )A.0个 B.1个 C.2个 D.3个解析:根据位似图形的定义可知两个图形不仅是相似图形而且每组对应点所在的直线都经过同一个点,对应边互相平行(或共线),所以位似图形是第一个和第三个.故选C.方法总结:判断两个图形是不是位似图形,首先要看它们是不是相似图形,再看它们对应顶点的连线是否交于一点.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1题【类型二】确定位似中心找出下列图形的位似中心.解析:(1)连接对应点AE、BF,并延长的交点就是位似中心;(2)连接对应点AN、BM,并延长的交点就是位似中心;(3)连接AA′,BB′,它们的交点就是位似中心.解:(1)连接对应点AE、BF,分别延长AE、BF,使AE、BF交于点O,点O就是位似中心;(2)连接对应点AN、BM,延长AN、BM,使AN、BM的延长线交于点O,点O就是位似中心;(3)连接AA′、BB′,AA′、BB′的交点就是位似中心O.方法总结:确定位似图形的位似中心时,要找准对应顶点,再经过每组对应顶点作直线,交点即为位似中心.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后巩固提升” 第2题【类型三】 画位似图形 按要求画位似图形:(1)图①中,以O 为位似中心,把△ABC 放大到原来的2倍;(2)图②中,以O 为位似中心,把△ABC 缩小为原来的13. 解析:(1)连接OA 、OB 、OC 并延长使AD =OA ,BE =BO ,CF =CO ,顺次连接D 、E 、F 就得出图形;(2)连接OA 、OB 、OC ,作射线CP ,在CP 上取点M 、N 、Q 使MN =NQ =CQ ,连接OM ,作NF ∥OM 交OC 于F ,再依次作EF ∥BC ,DE ∥AB ,连接DF ,就可以求出结论.解:(1)如图①,画图步骤:①连接OA 、OB 、OC ;②分别延长OA 至D ,OB 至E ,OC 至F ,使AD =OA ,BE =BO ,CF =CO ;③顺次连接D 、E 、F ,∴△DEF 是所求作的三角形;(2)如图②,画图步骤:①连接OA 、OB 、OC ,②作射线CP ,在CP 上取点M 、N 、Q 使MN =NQ =CQ ,③连接OM ,④作NF ∥OM 交OC 于F ,⑤再依次作EF ∥BC 交OB 于E ,DE ∥AB 交OA 于D ,⑥连接DF ,∴△DEF 是所求作的三角形.方法总结:画位似图形的一般步骤为:①确定位似中心;②分别连接并延长位似中心和能代表原图的关键点;③根据位似比,确定能代表所作的位似图形的关键点;④顺次连接上述各点,得到放大或缩小的图形.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后巩固提升”第7题【类型四】 位似图形的实际应用在放映电影时,我们需要把胶片上的图片放大到银幕上,以便人们欣赏.如图,点P 为放映机的光源,△ABC 是胶片上面的画面,△A ′B ′C ′为银幕上看到的画面.若胶片上图片的规格是2.5cm ×2.5cm ,放映的银幕规格是2m ×2m ,光源P 与胶片的距离是20cm ,则银幕应距离光源P 多远时,放映的图象正好布满整个银幕?解析:由题中条件可知△A ′B ′C ′是△ABC 的位似图形,所以其对应边成比例,进而即可求解.解:图中△A ′B ′C ′是△ABC 的位似图形,设银幕距离光源P为x m 时,放映的图象正好布满整个银幕,则位似比为x 0.2=22.5×10-2,解得x =16.即银幕距离光源P 16m 时,放映的图象正好布满整个银幕.方法总结:在位似变换中,任意一对对应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之比等于对应边的比,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类型五】 利用位似的性质进行证明或计算如图,F 在BD 上,BC 、AD 相交于点E ,且AB ∥CD ∥EF ,(1)图中有哪几对位似三角形,选其中一对加以证明;(2)若AB =2,CD =3,求EF 的长.解析:(1)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以及位似图形的性质得出答案;(2)利用比例的性质以及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出BE BC =EF DC =25,求出EF 即可.解:(1)△DFE 与△DBA ,△BFE 与△BDC ,△AEB 与△DEC 都是位似图形.理由:∵AB ∥CD ∥EF ,∴△DFE ∽△DBA ,△BFE ∽△BDC ,△AEB ∽△DEC ,且对应边都交于一点,∴△DFE 与△DBA ,△BFE 与△BDC ,△AEB 与△DEC 都是位似图形;(2)∵△BFE ∽△BDC ,△AEB ∽△DEC ,AB =2,CD =3,∴AB DC =BE EC=23,∴BE BC =EF DC =25,解得EF =65. 方法总结:位似图形上任意一对对应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之比等于相似比.位似图形的对应线段的比等于相似比.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后巩固提升”第6题三、板书设计位似图形的概念及画法1.位似图形的概念;2.位似图形的性质及画法.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便于学生理解位似图形的特征,应注意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猜想、试验等方式获得感性认识,然后通过归纳总结上升到理性认识,将形象与抽象有机结合,形成对位似图形的认识.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充分放给学生,在每一环节及时归纳总结,使学生学有所收获.。
第1课时 位似图形的概念及画法
如果∆OAB和 ∆OCD是位似图形,那么 C AB∥CD吗?为什么?
A
解:AB∥CD.理由是: ∆OAB和 ∆OCD是位似图形,
∆OAB∽ ∆OCD ∠OAB=∠C
O
B
D
AB∥CD.
• 作出下列位似图形的位似中心:
作出下列位似图形的位似中心
利用位似,可以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
例如,要把四边形ABCD缩小到原来的1/2, 1. 在四边形外任选一点O(如图), 2. 分别在线段OA、OB、OC、OD上取点A'、B'、 C'、D',使得 OA' OB ' OC ' OD ' 1 3. 顺次连接点A'、B'、C'、D',所得四边形 A'B'C'D'就是所要求的图形.
A B A' B' C' O D' C D
OA
OB
OC
OD
2
探究
对于上面的问题,还有其他方法吗?如果在四边形外 任选一个点O,分别在OA、OB、OC、OD的反向延长线上 取 A‘ , B’ 、 C‘ 、 D’ ,
OA ' OB ' OC ' OD ' 1 使得 呢?如果点O取在 OA OB OC OD 2
1. 判断下列各对图形是不是位似图形.
(1)正五边形ABCDE与正五边 形A′B′C′D′E′; 是
(2)等边三角形ABC与等 边三角形A′B′C′. 是
思考:是否相似图形都是位似图形?
判断下面的正方形是不是位似图形?
A D
不是
E (1) B C G F
初中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优质说课稿27-3第1课时《位似图形的概念及画法》
初中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优质说课稿27-3 第1课时《位似图形的概念及画法》一. 教材分析《位似图形的概念及画法》是人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第27-3课时的一节课程。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相似图形的性质和判定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进一步深化和拓展相似图形知识的重要环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位似图形的概念、性质和画法,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相似图形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位似图形的概念和画法,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实践活动来逐步理解和掌握。
同时,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参差不齐,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给予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指导和帮助。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位似图形的概念、性质和画法,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和思考,学生能够培养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位似图形的概念、性质和画法。
2.教学难点:位似图形的性质和画法的理解和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和探究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合作交流。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几何画板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位似图形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他们对位似图形的兴趣和好奇心。
2.概念讲解:通过具体实例和几何画板演示,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位似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3.实践活动:让学生分组合作,进行实际操作和画图,巩固位似图形的画法。
4.总结提升:通过问题讨论和思考,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位似图形的概念和性质。
5.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7.3 第1课时 位似图形的概念及画法
知识要点 位似图形
内容
概念 定义:两个多边形不仅相似,而且对应顶 点的连线相交于_一__点__,对应边_互__相__平__行_ _(_或__共__线__)_,像这样的两个图形叫做位似图 形.这个点叫做_位__似__中__心__.
性质 任意一对对应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之比等 于__相__似__比__.
内容
画法 一般步骤: ①定_位__似__中__心___; ②分别连接并延长位似中心和能代表原图 的__关__键__点____; ③根据相似比,确定能代表所作的位似图 形的___关__键__点___; ④顺次连接上述各点,得到放大或缩小的 图形.
对应点在位似中心异 对应点在位似中心
基本 侧:
同侧:
第二种,如图 b, ①连接 OA、OB、OC; ②分别延长 AO 至 D′,BO 至 E′,CO 至 F′,使 OD′=2AO, OE′=2BO,OF′=2CO; ③顺次连接 D′、E′、F′得到△D′E′F′,△D′E′FE∥AB,CE=2BE,则△ABC 与△DEC 是以点__C____为位似中心的位似图形,其相似比为 __3_∶__2___.
4.找出下列位似图形的位似中心. 解:如图所示.
5.按要求画位似图形并写出作图步骤:如图,以 O
为位似中心,把△ABC 放大到原来的 2 倍.
解:第一种,如图 a, ①连接 OA、OB、OC; ②分别延长 OA 至 D,OB 至 E,OC 至 F, 使 AD=OA,BE=BO,CF=CO; ③顺次连接 D、E、F 得到△DEF,△DEF 就是所 求作的三角形.
模型
(1)判断两个图形是不是位似图形,首先要 解题 看它们是不是相似图形,再看它们对应顶 策略 点的连线是否交于一点.(如T1)
27.3 第1课时 位似图形的概念及画法
27.3 位似第1课时位似图形的概念及画法教学目标1.了解位似图形及其有关概念,了解位似与相似的联系和区别,掌握位似图形的性质.2.掌握位似图形的画法,能够利用作位似图形的方法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重点、难点1.重点:位似图形的有关概念、性质与作图.2.难点:利用位似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一.创设情境活动1 提出问题:生活中我们经常把自己好看的照片放大或缩小,由于没有改变图形的形状,我们得到的照片是真实的.思考:观察图27.3-2图中有多边形相似吗?如果有,那么这种相似什么共同的特征?图27.3-2活动:学生通过观察了解到有一类相似图形,除具备相似的所有性质外,还有其特性,学生自己归纳出位似图形的概念:如果两个图形不仅是相似图形,而且是每组对应点连线相交于一点,对应边互相平行,那么这样的两个图形叫做位似图形.这个点叫做位似中心.这时的相似比又称为相似比.(位似中心可在形上、形外、形内.)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利用位似,可以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活动2 提出问题:把图1中的四边形ABCD 缩小到原来的21. 分析:把原图形缩小到原来的21,也就是使新图形上各顶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与原图形各对应顶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之比为1∶2 .作法一:作法二:作法三:三、课堂练习1下列图中的两个图形不是位似图形的是( )A .B .C.D.2下列四图中的两个三角形是位似三角形的是()A.图(3)、图(4)B.B.图(2)、图(3)、图(4)C.C.图(2)、图(3)D.D.图(1)、图(2)3.如图,三个正六边形全等,其中成位似图形关系的有()A.0对B.1对C.2对D.3对。
位似图形的定义,画法及其计算
D
C
A
平行或在一条直线上 对应线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与拓展
1.如图,已知△ABC和点O.以O为位似中心,求作 △ABC的位似图形,并把△ABC的边长扩大到原来的两倍. A' .
A
O. B B’ C C’
OA:OA’ =OB:OB’ =OC:OC’= 1:2
A B C D G F E● NhomakorabeaP
G′
F′
A′
C′
B′
顺次连接点A′, B′, C′, D′, E′, F′,G′,所得到的图形(向下的 箭头)就是符合要求的图形。
观 察
它们相似的共同 点是什么?
其中相似图形的 共同点是什么?
概念与性质
1.位似图形的概念
如果两个图形不仅相似,而且每组对应点所在的
直线都经过同一点,对应边互相平行,或者在同一 条直线上,那么这样的两个图形叫做位似图形,这 个点叫做位似中心. 相似 对应点的连 线相交一点 对应边平行或 同一条直线上
思考:是否相似图形都是位似图形? 位似图形都是相似图形吗?
想一想
判断下面的正方形是不是位似图形?
A D
不是
E (1) B C F G
显然,位似图形是相似图形的特殊情形.相似图形不 一定是位似图形,可位似图形一定是相似图形
思考:位似图形有何性质?
学习应用
如何把三角形ABC放大为原来的2倍 E ?
B O C A F D O F E 位似中心 对应点连线都交于____________ B
性质:两个位似的图形上每一对对应点都与位似中心 在一条直线上,并且新图形与原图形上对应点到位似 中心的距离之比等于相似比
第1课时 位似图形的概念及画法(教案)
课题:相似三角形的判定(1)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27.3位似第1课时位似图形的概念及画法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掌握位似图形的定义、性质及画法.2. 掌握位似图形与相似图形的区别和练习.【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思考及动手操作等过程,锻炼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通过对位似图片的观察,欣赏,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审美意识.【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位似图形的定义,性质及画法.【教学难点】位似图形的多种画法.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下面这些相似的图形,它们有什么特征呢?【教学说明】通过所展示的几幅美丽图片的观察,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增强审美意识,又能通过相似图形的这种特殊位置关系初步感受位似图形教学时,教师应着重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相似图形所具有的特殊位置关系,可逐个进行剖析.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问题 如图,图中有多边形相似吗?如果有,那么这些图形有什么特征 ?【教学说明】让学生相互交流,共同发现,然后选取代表发表自己的观点,认识位似图形.【归纳结论】位似图形: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顶点相交于一点,对应边互相平行,这样的两个图形叫做位似图形.位似图形的特征:(1)位似图形必定是相似图形(反过来就不一定成立);(2)位似图形的对应顶点连线(或延长线)必相交于同一点,对应边互相平行;(3) 位似图形的对应边的比称为位似比,对应顶点连线(或延长线)相交的那个交点称为位似中心.)利用位似,可以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三、典例精析,掌握新知例1如图,指出各组图形中的两个图形是否是位似图形,如果是位似图形,请指出其位似中心.【教学说明】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怎样判别两个图形是位似图形的方法,然后由学生自主探究,相互交流获得结论.显然(1)、(2)、(3) 中的两个图形都是位似图形,其位似中心分别为A,A,P,而(4)中两个正方形就不是位似图形,因为对应点的连线不能相交于同一点,即点O并不是对应点连线的交点.通过本例的处理可加深学生对位似图形及其性质的理解.解答过程略.例2 如图所示的是一个四边形ABCD,请将它缩小为原图的.【分析】将一个图形缩小的原图的,即是要新图形各个顶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与原图中各对应顶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之比为1:2,因而只要在同一平面内确定了某一点为位似中心的话,就一定能得到缩小后的四边形.而选取某一点为位似中心时,这点可在两个图形的外部,中间或它们的内部几种不同情形,我们不妨按三种不同情形来进行画图,试试看.解作法一:(1)在四边形ABCD的外面任取一点0(如图①所示)(2) 过点O分别作射线OA、OB、OC、OD;(3) 分别在OA、OB、OC、OD上截取点A',B’,C’,D’,使得====;(4) 顺次连接A’,B’,C’,D’,所得的四边形A’B' C’D’就是将四边形ABCD缩小后的图形,且其位似比为作法二:(1)在四边形ABCD外任取一点O (如图②)(2)作射线OA、OB、OC、OD;(3)分别在射线OA,OB,OC,OD的反向延长线上取点A’ ,B’ ,C’,D’ ,使====;(4)顺次连接A’,B’,C’,D’,则四边形A’B’C’D’ 也是四边形ABCD 缩小的图形.作法三:(1)在四边形ABCD的内部任取一点O (如图③)(2)连OA、OB、OC、OD;(3)分别在OA,OB,OC,OD上截取点A’ ,B’ ,C’,D’ ,使====;(4)顺次连接A’,B’,C’,D’,则四边形A’B’C’D’ 是将四边形ABCD 缩小的图形.【教学说明】对上述三种作图方法,教师可选讲其中一种,另两种方法在稍作提示后应留给学生完成,让学生积极参与,动手实践,在实践中增长知识,获取技能.四、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 如图,△OAB 和△OCD 是位似图形,AB / /CD 吗?为什么?2. 如图,以O为位似中心,画出将△ABC放大为原来的两倍的图形.【教学说明】这两道小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相互交流.教师巡视,适时参与讨论,设计,进一步加深学生理解和掌握位似图形的定义和性质.在完成上述题目后,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创优作业中本课时的“名师导学”部分.五、师生互动,课堂小结1. 位似图形和相似图形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请说说看;2. 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可以利用位似得到. 你认为画出一个图形的位似图形的关键是什么?通常有几种可能?【教学说明】师生共同回顾,对所学过知识进行反复梳理,加深认识.1.布置作业:从教材P51习题27.3中选取.2.完成创优作业中本课时的“课时作业”部分.教学反思本课时教学通过创设'清境让学生感受了位似的概念,接着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会了位似图形的作法.在教学时,应注意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与交流,并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初中数学第1课时 位似图形的概念及画法
问题2:从左图中我们可以看到,△OAB∽△OA' B',
则 OA OB AB , AB∥A' B '. 右图呢?你得到了什么? OA' OB ' A' B '
归纳探究 1.位似图形是一种特殊的相似图形,它具有相似图形 的所有性质,即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相等.
2.位似图形上任意一对对应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之比 等于相似比.(位似图形的相似比也叫做位似比) 3.对应线段平行或者在一条直线上.
3.位似分为内位似和外位似,内位似的位似中心在连接 两个对应点的线段上;外位似的位似中心在连接两个图形( B )
A
B
C
D
2.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为( B ) ①位似图形一定是相似图形; ②相似图形一定是位似图形; ③两个位似图形若全等,则位似中心在两个图形之间; ④若五边形ABCDE与五边形A′B′C′D′E′位似, 则其中△ABC与△A′B′C′也是位似的,且位 似比相等. A.1 B.2 C.3 D.4
解:①作射线OA 、OB 、 OC ,
②分别在OA、OB 、OC 上
B'
取点A' 、B' 、C' 使得
B
③顺次连接A' 、B' 、C'
就是所要求图形.
O
A C
A' C'
课堂小结
位似图形的概念 位似的概念及画法 位似图形的性质
画位似图形
做一做
如图,四边形木框ABCD在灯泡发出的光照射下形成的
影子是四边形A′B′C′D′,若OB∶O′B′=1∶2,则四边形
ABCD的面积∶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