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合集下载

骨伤科精深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2017)19个住院病种

骨伤科精深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2017)19个住院病种

骨伤科精深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2017)19个住院病种

骨伤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2017)

1、锁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2、肱骨外科颈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3、肱骨髁上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4、孟氏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5、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6、股骨颈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7、股骨粗隆间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8、外伤性髋关节后脱位中医临床路径

9、膝痹病(膝关节骨关节病)中医临床路径

10、骨蚀(儿童股骨头坏死)中医临床路径

11、骨蚀(股骨头坏死)中医临床路径

12、胫腓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13、跟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14、踇外翻中医临床路径

15、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

16、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临床路径

17、单纯性胸腰椎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18、腰痛病(退行性腰椎滑脱症)中医临床路径

19、附骨疽(慢性骨髓炎)中医临床路径

锁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一、锁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锁骨骨折(TCD编码:BGG000、ICD-10编码:S42.001)。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

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及《中医正骨学》第二版(董福慧等主编,人民卫生,2005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2009 年)。

2.疾病分期

(1)早期:伤后2周以。

(2)中期:伤后2周~4周。

(3)晚期:伤后4周以上。

3. 分型

青枝型骨折

横断型骨折

粉碎型骨折

4.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锁骨骨折诊疗方案”。

桡骨远端骨折 临床路径

桡骨远端骨折 临床路径

桡骨远端骨折临床路径

一、桡骨远端骨折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桡骨远端骨折

非手术治疗

(二)诊断依据。

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1.病史:外伤史。

2.体检有明确体征:患侧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

3.辅助检查:腕关节X线片显示桡骨远端骨折。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出版社)

1.明确诊断,第一诊断为桡骨远端骨折

2.适合保守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7-9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桡骨远端骨折。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外伤引起的单纯性、新鲜闭合性桡骨远端骨折,有闭合复位外固定适应症。

4.除外病理性骨折。

(六)术前准备0-7天。

1.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

(2)肝肾功能、血糖;

(5)腕关节正侧位X线片(必要时CT);

(6)胸片、心电图。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

(1)超声心动图、血气分析和肺功能(高龄或既往有心、肺部病史者);

(2)腕关节三维CT检查、踝关节MRI;

(3)有相关疾病者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

(十)出院标准。

1.体温正常,常规化验指标无明显异常。

2.患肢无明显肿胀,患肢末梢血运好。

3.术后X线片证实复位固定满意。

4.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优势病种及临床路径

优势病种及临床路径

桡骨远端骨折回医临床路径

标准住院日为≤14天

单纯性胸腰椎骨折回医临床路径

标准住院日为≤35天

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回医临床路径

标准住院日为≤21天

踝部骨折回医临床路径

标准住院日为≤30天

跟骨骨折回医临床路径

标准住院日为≤28天

桡骨远端骨折临床路径及表单

桡骨远端骨折临床路径及表单

桡骨远端骨折临床路径

一、桡骨远端骨折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桡骨远端骨折(ICD-10:S52.501,S63.004)行桡骨钢板内固定术(ICD-9-CM-3:78.53005)。

(二)诊断依据。

根据《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临床医学专用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1.病史:外伤史。

2.体格检查:患肢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畸形,反常活动。

3.辅助检查:X线检查发现桡骨远端骨折。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1.年龄在16岁以上。

2.X线显示为不稳定骨折,复位后位置欠佳

3.伤前生活质量及活动水平,全身状况允许手术。

4.首选钢板螺钉内固定,也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其他治疗方式。

(四)标准住院日为≤16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S5

2.501,S6

3.004桡骨远端骨折疾病编码。

2.外伤引起的单纯性、新鲜桡骨远端骨折。

3.除外病理性骨折。

4.除外合并其他部位的骨折和损伤。

5.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7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镜检;

(2)电解质检查、肝功能测定、肾功能测定、凝血功能检查、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

(3)胸部X线平片、心电图;

(4)骨科X线检查。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CT检查、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超声心动图等。

中医临床路径在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中医临床路径在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李 晓 菊 武胜 县 中 医院 ( 1 武 胜 6 80 ) 9) 1 34 0
【 要】 目的 探讨 中医临床路径在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健康教 育中的应 用效果。方法 随机抽 取 1o例( 为试验组与对照 摘 0 分
两组)桡 骨远 端骨折 患者 , 收集、 整理、 分析资料。结果 通过 对比分析 , 进入 中医临床路径组 患者住 院天数缩短 、 费用 明显 降低 、 并发 症发 生率明显减 少、 满意度 明显增加。结论 中医临床路径在桡骨远端骨折 惠耆的健 康教 育 中的应 用效果好 , 以提 高护理质量与护 可 理满意度 , 从而促进 患者早 日康复 , 值得在 临床推 广应 用。 【 关键词】 中医临床路 径; 桡骨远 端骨折 ; 健康教 育 ; 应用研 究
t n o a da c nu in i a da t p n n . i f c r ic o t so w t c r ic r o iI Am Hc r , o h o at J 1 9 1 1 3 8—3 2 9 6, 3 : 0 1.
[ ] e n h sG , aa k ksM, a m A,t 1 N r a eet o a 8 V h a o C K ri a i s S l e a. om l l er i cr -
Tr dii na i s e c n ln c lpa hway i t e dit a usf acur ate s i t e e c o t e app ia i n he h alh a to lCh ne e m dii e ci i a t n h salr di r t e p int n her s ar h n h lc to oft e t

骨伤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19个住院病种

骨伤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19个住院病种

骨伤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2021〕

1、锁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2、肱骨外科颈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3、肱骨髁上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4、孟氏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5、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6、股骨颈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7、股骨粗隆间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8、外伤性髋关节后脱位中医临床路径

9、膝痹病〔膝关节骨关节病〕中医临床路径

10、骨蚀〔儿童股骨头坏死〕中医临床路径

11、骨蚀〔股骨头坏死〕中医临床路径

12、胫腓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13、跟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14、踇外翻中医临床路径

15、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

16、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临床路径

17、单纯性胸腰椎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18、腰痛病〔退行性腰椎滑脱症〕中医临床路径

19、附骨疽〔慢性骨髓炎〕中医临床路径

锁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一、锁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锁骨骨折〔TCD编码:BGG000、ICD-10编码:S42.001〕。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及【中医正骨学】第二版〔董福慧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21 年〕。

2.疾病分期

〔1〕早期:伤后2周以内。

〔2〕中期:伤后2周~4周。

〔3〕晚期:伤后4周以上。

3. 分型

青枝型骨折

横断型骨折

粉碎型骨折

4.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锁骨骨折诊疗方案〞。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2016年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

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桡骨下端骨折的患者。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桡骨远端骨折(TCD 编码:BGG00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桡骨下端骨折(ICD-10 编码:)。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

(中华医学会编着,(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年)。

2.疾病分期

(1)早期:伤后2周以内。

(2)中期:伤后2周~4 周。

(3)晚期:伤后4周以上。

3.分型

(1)无移位型

(2)伸直型

(3)屈曲型

(4)半脱位型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桡骨远端骨折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桡骨远端骨折。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桡骨远端骨折(TCD 编码:BGG000)和桡骨下端骨折(ICD-10 编码:)的患者。

2.外伤引起的单纯性、新鲜闭合桡骨远端骨折,有闭合复位外固定适应证。

3.除外以下情况:

(1)桡骨远端骨折无移位者;

(2)并发血管神经损伤者;

(3)局部肿胀严重者;

(4)患处严重皮肤疾病者;

(5)合并其他无法耐受闭合复位外固定治疗的疾病(如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癫痫)等。

4.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骨伤科中医临床路径

骨伤科中医临床路径

骨伤科中医临床路径

骨伤科中医临床路径

目录

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 (91)

单纯性胸腰椎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96)

附骨疽(慢性骨髓炎)中医临床路径 (101)

骨蚀(股骨头坏死)中医临床路径 (106)

骨蚀(儿童股骨头坏死)中医临床路径 (112)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117)

锁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122)

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临床路径 (127)

踇外翻中医临床路径 (132)

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颈椎病(神经根型)的患者。

一、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项痹病(TCD 编码:BGS000)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颈椎病(ICD-10 编码: M47.221+G55.2*)

(神经根型)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参照2009 年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

2.疾病分期

(1)急性期

(2)缓解期

(3)康复期

3.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诊。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

疗方案”

临床常见证型:风寒痹阻证

血瘀气滞证痰湿

阻络证肝肾不足

证气血亏虚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诊。

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1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

必须符

病(神经根型颈(TCD 编码: BGS000、ICD-10 编码: M47.221+G55.2*)的患者。 2.门诊治疗疗效不佳者。 3.患者同时并发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 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4.有以下情况者不能进入本路径: (1)有手术指征者 (2)合并发育性椎管狭窄者(椎管比值=椎管矢状径/椎体矢状径<0.75) (3)治疗部位有严重皮肤损伤或皮肤病者 (4)曾经接受颈椎手术治疗或颈椎畸形者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一、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1、第一诊断为桡骨远端骨折(TCD:BGG000骨折病,ICD10:S52.501桡骨下端骨折);

2、行桡骨远端骨折闭合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术(ICD9:79.123前臂骨折闭合性复位术伴固定术)。

(二)诊断依据。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桡骨远端骨折诊疗方案》(见附件)。

1、疾病诊断

(1)病史: 有外伤史,多为间接暴力所致;

(2)主要症状及体征:伤后腕部出现疼痛,肿胀,压痛明显,腕部活动功能障碍;有移位者可见畸形,触之可有骨擦感。

(3)X线摄片检查可见:桡骨远端骨折块向背侧或掌侧移位,骨折端成角,桡骨压缩嵌插短缩,或可见骨折块移位合并桡腕关节半脱位。

2、证候分型

(1)无移位型:骨折无移位,或可为轻度嵌插骨折,腕关节轻度肿胀,无明显畸形,折端有环形压痛,纵轴叩击痛,前臂旋转功能障碍。

(2)伸直型:远端向背侧移位,前臂下端呈“餐叉样”畸形,腕背侧可扪及骨折远端骨突。

(3)屈曲型:远折端向掌侧移位,腕关节掌侧可扪及骨折远端骨突,畸形与伸直型相反。

(4)半脱位型:桡骨远端背侧或掌侧缘骨折,合并腕关节半脱位,腕关节肿胀,畸形。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桡骨远端骨折诊疗方案》(见附件)。

1、诊断明确,为单纯新鲜闭合桡骨远端骨折;

2、全身或局部状况允许闭合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编码TCD:BGG000、ICD10:S52.501的桡骨远端骨折;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预防措施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 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及时发现骨质疏松等骨病,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避免摔倒和碰撞:加强自身平衡能力锻炼,注意环境安全 及时治疗骨折:桡骨远端骨折后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
保健知识
保持正确的姿势, 避免长时间维持同 一姿势,如久坐、 久站等。
闻诊:听患处关节活动时的声 音,判断是否有异常摩擦音等
问诊:询问患者是否有其他伴 随症状,如发热、恶心等
评估方法
望诊:观察骨折部位及周围组织的颜色、肿胀程度、畸形等 触诊:触摸骨折部位及周围组织的压痛、异常活动等 闻诊:听骨折部位及周围组织的异常声音,如骨擦音等 问诊:询问患者的疼痛程度、受伤情况、治疗经过等
疗效评价
治愈:骨折愈合, 功能完全恢复
显效:骨折愈合, 功能大部分恢复
有效:骨折愈合, 功能部分恢复
无效:骨折未愈 合,功能无改善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康复与护理
康复训练
早期康复训练:在骨折愈合的早期阶段,进行轻度活动和按摩,以促进血 液循环和关节灵活性恢复。
中期康复训练:随着骨折愈合的进展,逐渐增加活动量和强度,进行关节 屈伸、旋转等运动,以促进肌肉力量和关节稳定性的恢复。
单击添加章节标题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诊断与评估
诊断标准
病史:有外伤史, 如跌倒、撞击等
症状:腕关节疼 痛、肿胀、活动 受限

骨伤科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

骨伤科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

□尿常规 □心电图
□肾功能
□凝血功能
□胸部透视或胸部 X 线片
□复位后复查 X 线片
□其他:
长期医嘱 □骨伤科常规护理 □分级护理 □普食 □中药辨证施治
临时医嘱 □对异常检查结果进行评估,必要 时复查
主要 护理 工作
病情 变异 记录
□入院介绍 □入院健康教育 □介绍入院检查前注意事项 □按照医嘱执行诊疗护理措施 □完成麻醉前各项护理操作(必要时) □观察肿胀、疼痛、末梢血循、夹板松紧 度等情况及护理 □指导功能锻炼 □夜间巡视 □无 □有,原因: 1. 2.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桡骨下端骨折的患者。 一、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桡骨远端骨折(TCD 编码:BGG00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桡骨下端骨折(ICD-10 编码:S52.501)。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 疗效标准》(ZY/T001.9-94)。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 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年)。 2.疾病分期 (1)早期:伤后 2 周以内。 (2)中期:伤后 2 周~4 周。 (3)晚期:伤后 4 周以上。 3.分型 (1)无移位型 (2)伸直型 (3)屈曲型 (4)半脱位型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桡骨远端骨折诊疗方 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桡骨远端骨折。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桡骨远端骨折(TCD 编码:BGG000)和桡骨下端骨折 (ICD-10 编码:S52.501)的患者。 2.外伤引起的单纯性、新鲜闭合桡骨远端骨折,有闭合复位外固定适应 证。

中医优势病种 外科

中医优势病种 外科

附件3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

一、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桡骨远端骨折(TCD编码:BGG00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桡骨远端骨折(ICD-10编码:S52.501)。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2.疾病分期

(1)早期:伤后2周以内。

(2)中期:伤后2周~4周。

(3)晚期:伤后4周以上。

3.分型

(1)无移位型

(2)伸直型

(3)屈曲型

(4)半脱位型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桡骨远端骨折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桡骨远端骨折。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桡骨远端骨折(TCD编码:BGG000)和桡骨远端骨折(ICD-10编码:S5

2.501)的患者。

2.外伤引起的单纯性、新鲜闭合桡骨远端骨折,有闭合复位穿针固定适应证。

3.除外以下情况:

(1)桡骨远端骨折无移位者;

(2)并发血管神经损伤者;

(3)局部肿胀严重者可能需手术减张治疗者;

(4)患处严重皮肤疾病影响局部手术者;

(5)合并其他无法耐受闭合复位外固定治疗的疾病(如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癫痫)等。

4.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完整word版)2016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完整word版)2016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2016年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

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桡骨下端骨折的患者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桡骨远端骨折(TCDS 码:BGGOO 。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桡骨下端骨折(ICD-10编码:S52.501。 (二)诊断依据 1. 疾病诊断

( 1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 准》( ZY/T001 .9-94 )。

( 2 2.疾病分期

) ( 1 )早期:伤后 2周以内。

(2) 中期:伤后2周〜4周

(3) 晚期:伤后 4周以上。 3.分型 ( 1 )无移位型 ( 2 )伸直型 ( 3 )屈曲型 ( 4 )半脱位型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桡骨远端骨折诊疗方案” 1 .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桡骨远端骨折。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 标准住院日为w 14天。 (五) 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桡骨远端骨折(TCD 编码:BGGOOO 和桡骨下端骨折(ICD-10编 :S5

2.501 )的患者。 2. 外伤引起的单纯性、新鲜闭合桡骨远端骨折,有闭合复位外固定适应证。

(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 卫生出版社, 2009年)。

临 床 诊

3.除外以下情况:

(1)桡骨远端骨折无移位者;

(2)并发血管神经损伤者;

(3)局部肿胀严重者;

(4)患处严重皮肤疾病者;

( 5)合并其他无法耐受闭合复位外固定治疗的疾病(如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癫痫)等。

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在缓解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患肢肿胀时间及预防并发症中的作用

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在缓解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患肢肿胀时间及预防并发症中的作用

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在缓解桡骨远端骨折

患者患肢肿胀时间及预防并发症中的作

摘要目的探究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在缓解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患肢肿胀时间以及预防并发症中的效果。方法在2020年1月至2020年8月期间,选择我院接受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共计76例,将上述患者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分成两组,一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为常规组,另一组患者接受中医临床护理路径,为中医组。比较两组患者患肢肿胀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比结果表示,中医组患者患肢肿胀消退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住院费用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中医护理临床路径有助于缩短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患肢肿胀时间,同时又可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中医护理临床路径;患肢肿胀时间;并发症

护理临床路径指的是根据某种疾病、手术方式、诊断结果制定的治护模式,有助于护理人员按照标准化护理流程给予患者精神的呵护和照料[1]。本次研究中的中医护理临床路径是富有祖国医学特色的护理模式,相关调查数据表示,桡骨远端骨折是一种多发于中老年和青壮年群体的常见骨折类型,若患者骨折以后未及时接受合理的护理干预,则有可能引发肿胀、感染等诸多并发症,从而增加患者的痛苦,浪费医疗资源。鉴于此,本文特将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应用于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并分析应用效果,现进行如下报道。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选我院2020年1月--2020年8月期间收治的76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成常规组和中医组。前组共计38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有20例,女性患者有18例,年龄范围为38--76岁,平均(51±2.48)岁。后组同样有38例患者,组内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数量均等,各有19例,年龄范围为37--78岁,平均(52±3.04)岁。对比两组患者资料,差异表明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继续对比。

桡骨远端骨折实施中医临床路径对护理质量的影响

桡骨远端骨折实施中医临床路径对护理质量的影响

桡骨远端骨折实施中医临床路径对护理质量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4-04-18T10:47:09.20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38期供稿作者:卜力亚[导读] 桡骨远端骨折是发生在桡骨远端,距关节面3cm 以内的骨折[2],多可采用手法复位夹板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

卜力亚( 长沙市中医院长沙市八医院湖南长沙 4 1 0 0 0 2 )

【摘要】目的探讨在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中实施中医临床路径对提高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0 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及对照组各 60 例,实验组采用中医临床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比较2 组的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在护理满意度、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实施临床路径可以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度和满意度,有效的促进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护理质量。【关键词】临床路径桡骨远端骨折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R2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8-0190-02 临床路径是指医疗健康机构的一组多学科专业人员(包括医师、临床医学专家、护士以及医院管理者)共同制定的、针对某一特定的疾病或手术的、标准化的照顾计划[1]。桡骨远端骨折是发生在桡骨远端,距关节面3cm 以内的骨折[2],多可采用手法复位夹板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本科自2009 年以来,采取临床路径护理桡骨远端骨折夹板外固定患者,取得满意的效果。

2013上半年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路径分析与方案改进

2013上半年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路径分析与方案改进

2013年上半年实施中医临床路径

分析及改进方案桡骨远端骨折

2013年,在总结既往经验以及学习新的知识基础上,我们的桡骨远端骨折诊疗方案取得了新的突破,这也是对既往成果的补充。为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优化及改进桡骨远端骨折的中医临床路径,结合临床统计资料,我们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方法。

一、病人资料及成果:

2013年上半年桡骨远端骨折病人总数29人,均为住院治疗,其中23人进入本路径,23例中男10例,女13例。平均年龄(65±12.2)岁,单侧病变22例,双侧病变1例。住院治疗5天-14天不等。经以上改进治疗方案及时用于临床治疗后,优15例,良6例,差1例。取得显著疗效,总有效率95.7%,患者平均住院天数:5 -14天,与上年相比有所缩短。平均费用:约3900元,与上年相比有所减少。

综上,对于桡骨远端骨折单病种治疗,目前认为不管有无明显移位,也不管采用何种治疗方式,伤后都应早期及时复位提高治愈率,延迟复位致畸率和手术率明显升高。经改进治疗方案及时用于临床治疗后,能取得显著疗效:明显缩短患者早期腕关节肿胀、疼痛时间;明显改善腕关节功能改善情况;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

二、治疗难点及改进措施:

难点:患者骨折愈合拆除小夹板外固定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关节

僵硬及功能受限,目前我科正在研究石膏夹板固定与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优缺点。

解决措施:a、维持有效外固定,保技束带松紧适度,以来回移位1cm为宜;b、改进固定方式。c、骨折整复固定2-3周后,可于患手掌、背及手指处行拿法、指揉法、理筋手法以消散瘀肿。拆除夹板后可于伤处行分筋、指揉、摇腕手法,以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作者:————————————————————————————————日期:

2016年桡骨远端骨折中医

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桡骨下端骨折的患者。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桡骨远端骨折(TCD 编码:BGG00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桡骨下端骨折(I CD-10 编码:S52.501)。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 准》(ZY/T001.9-94)。 (

2)西医诊断标准:参

照《

——骨科

(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 卫生出版社,2009 年)。

2.疾病分期 (1)早期:伤后 2 周以内。 (2)中期:伤后 2 周~4 周。 (3)晚期:伤后 4 周以上。 3.分型 (1)无移位型 (2)伸直型 (3)屈曲型 (4)半脱位型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桡骨远端骨折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桡骨远端骨折。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桡骨远端骨折(TCD 编码:BG G000)和桡骨下端骨折(ICD-10 编码:S52.501)的患者。 2.外伤引起的单纯性、新鲜闭合桡骨远端骨折,有闭合复位外固定适应证。

3.除外以下情况:

(1)桡骨远端骨折无移位者;

(2)并发血管神经损伤者;

(3)局部肿胀严重者;

(4)患处严重皮肤疾病者;

(5)合并其他无法耐受闭合复位外固定治疗的疾病(如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癫痫)等。

4.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

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

(2)尿常规

(3)凝血功能

(4)肝功能、肾功能

(5)心电图

(6)胸部透视或胸部X线片

(7)骨折部位X线片检查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骨折部位C T、MRI,骨密度测定等。

(八)治疗方法

1. 手法整复、外固定

2. 药物治疗

3. 康复治疗

4.并发症的防治

5. 护理

(九)出院标准

1.病情稳定,局部肿痛好转,X 线片复查达到功能复位标准,外固定稳定。

2.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并发症。

3.初步形成具有中医特色的个体化的康复方案。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病情加重,需要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

2.复位后关节面塌陷大于 2mm,或稳定性差,复位后桡骨长度、生理角度等仍有持

续丢失者,需行手术治疗,退出本路径。

3.合并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症等,住院期间病情加重而需要特殊处理, 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4. 出现张力性水疱、压迫性溃疡、皮肤过敏、骨筋膜室综合征等并发症,轻者会导致延期治疗,重者退出本路径。

5.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的执行,退出本路径。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桡骨远端骨折(TCD 编码:BGG000)和桡骨下端骨折(ICD-10 编码:S52.501)患者姓名:ﻩ性别:ﻩ年龄:ﻩ门诊号: 住院号:ﻩ住院日期:

年月日ﻩ出院日期:年月ﻩ日

标准住院日≤14 天ﻩ实际住院日: ﻩ天

时间ﻩ年月日

(第1天)ﻩ年月日(第2天)

主要诊疗工作□询问病史、体格检查

□下达医嘱、开出各项检查单

□完成首次病程记录

□完成入院记录

□完成初步诊断

□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必要时)

□臂麻或局部麻醉(必要时)

□闭合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必要时在 X 线透

视下进行复位)

□骨折复位评估,如需要再次复位,由上级医

师完成

□密切观察、防治并发症,

□与家属沟通,交代病情及注意事项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及记录

□骨折复位评估

□观察血运、感觉、功能活动、夹板松

紧度等情况

□完成各项辅助检查

□向患者或家属交代病情和注意事项

□相关科室会诊与治疗(必要时)

重点医嘱长期医嘱

□骨伤科常规护理

□分级护理

□普食(或臂麻后 6 小时普食)

□中药辨证施治

临时医嘱

□血常规□尿常规

□肝功能ﻩ□心电图

□肾功能□凝血功能

□胸部透视或胸部X线片

□复位后复查 X 线片

□其他:

长期医嘱

□骨伤科常规护理

□分级护理

□普食

□中药辨证施治

临时医嘱

□对异常检查结果进行评估,必要时复

□拍片复查,必要时骨折再次整复

主要护理工作□入院介绍

□入院健康教育

□介绍入院检查前注意事项

□按照医嘱执行诊疗护理措施

□完成麻醉前各项护理操作(必要时)

□观察肿胀、疼痛、末梢血循、夹板松紧度等

情况及护理

□指导功能锻炼

□夜间巡视

□按医嘱进行治疗

□中医情志疏导、健康教育与生活护理

□饮食指导

□观察肿胀、疼痛、末梢血循、夹板松

紧度等情况及护理

□指导功能锻炼

□夜间巡视

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责任护士签名医师签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