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萃取与蒸馏操作

合集下载

第三课时蒸馏与萃取

第三课时蒸馏与萃取

回顾关键步骤
用右手手心压住分液漏斗 玻璃塞,左手握住活塞部 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 用力振荡。边振荡边放气。
振 荡
静置、待液体分层后,将分液漏斗 上口的玻璃塞打开,或使玻璃塞上 的凹槽对准漏斗上的小孔,再将分 液漏斗下面的活塞拧开,使下层液 体慢慢沿烧杯壁流下
分 液
静 置
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分离方法? 它们 的适用范围、条件、操作步骤、仪器?
加入油
振荡后
水煮西红柿汤
有油西红柿汤
根据上面三个图,你能获得哪些信息呢?
根据上面三个图,你能获得哪些信息呢?
1、西红柿中的番茄红素(溶质)是红色的,溶解在了 溶剂中,所以溶液呈现红色。
2、以你的生活常识,水油互溶吗?谁的密度小?请举 例说明。
3、注意观察、对比1、2图,加入的油的量怎样?(相 对于水多还是少)
2、装液——将漏斗放置于铁架台的铁圈上,打 开玻塞,往漏斗中加入10mL碘的饱和水溶液和 4mL四氯化碳,盖好玻塞,。(提示:液体分两 层,上层显褐色,下层显浅红色。为什么?哪一 层为四氯化碳层?四氯化碳为无色澄清液体,为 什么两层都有色?)
3、振摇——右手压住分液漏斗的玻塞,左手握住活塞部分 (注意:左右手各手指的手势,要使左手能方便的打开、 关闭活塞。)将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摇,并打开活塞放气. 该操作要重复数次。 萃取剂多为有机试剂,易挥发,使漏斗中的压强增大,放气 是为防止漏斗中压强过大,使液体冲出。

植物油 上层

四氯化碳 (密度比水大,下层)

2、仪器:
——分液漏斗
分液漏斗
分液漏斗
分液时分液漏斗的使用:
1、检漏——(检验分液漏斗下端的活塞和上部 的玻塞是否漏水。检验方法:在漏斗中加入少量 水,静置一会,观察活塞是否漏水;将漏斗倒转 过来,静置一会,观察玻塞是否漏水。确认都不 漏水,即可选择该漏斗进行实验。)

高中化学蒸馏和萃取的教案

高中化学蒸馏和萃取的教案

高中化学蒸馏和萃取的教案
实验名称:蒸馏和萃取
实验目的:通过蒸馏和萃取实验掌握这两种分离技术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实验材料:
1. 水,甲醇,氯仿等实验用溶液
2. 蒸馏器,试管,冷凝器等实验仪器
实验步骤:
1. 蒸馏实验
(1)将实验溶液置于蒸馏瓶中。

(2)将蒸馏瓶与冷却水冷凝器连接好。

(3)加热蒸馏瓶中的溶液,控制火力,观察溶液的沸腾情况。

(4)收集蒸馏液,观察收集管中的液体。

2. 萃取实验
(1)将两种不相溶的溶液放入漏斗中。

(2)将萃取剂滴加入漏斗中的溶液中。

(3)轻轻地摇动漏斗,使两种溶液充分接触混合。

(4)将漏斗静置一段时间,待两种溶液分层后,打开下部阀门放出底层的溶液。

实验原理:
1. 蒸馏:利用液体的沸点不同,将液体混合物加热至液体沸腾,然后再以气体形式冷凝回液体的分离方法。

2. 萃取:利用萃取剂选择性溶解其中一种物质,达到物质的分离目的。

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操作时要小心谨慎,注意安全。

2. 蒸馏瓶与冷凝器连接处要严密,避免蒸气外泄。

3. 萃取剂的选择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注意可溶性和选择性。

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蒸馏和萃取实验,我们掌握了这两种分离技术的原理和操作方法,同时也了解了不同条件下的溶液分离效果的差异。

在今后的实验中,我们将进一步运用这两种技术,提高我们的实验技能和分析能力。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03蒸馏和萃取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03蒸馏和萃取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03蒸馏和萃取
蒸馏和萃取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手段,用于分离和纯化混合液中的有机
物质或无机物质。

蒸馏和萃取的主要原理是利用其分子的蒸气压和溶解度
差异,通过将混合液加热而实现的。

蒸馏和萃取这两项技术在化学实验中
都有广泛的应用,这里给出其基本操作方法。

1、蒸馏:
(1)准备蒸馏器。

所需的蒸馏器按照实验要求准备,如烧杯蒸馏器,长管蒸馏器等。

(2)装液体。

将要蒸馏的液体放入蒸馏器,利用常用的烧杯或切碎,均匀放入蒸馏器中。

(3)加热蒸馏。

将蒸馏器加热,用火焰或酒精灯等加热,使其升温,液体开始蒸发。

(4)收集液体。

当液体蒸发完毕后,将蒸馏物收集,利用烧瓶、双
管蒸馏器等蒸馏器,将收集到的液体收集到相应的容器中,即完成了蒸馏。

2、萃取:
(1)准备工作。

准备容器,要进行萃取的溶液,以及萃取液。

(2)加入萃取液。

将萃取液加入到溶液中,一般可以选择氯仿、石
油醚、乙醇、水等。

(3)搅拌萃取。

将混合液进行搅拌,使萃取液与溶液均匀混合,促
使有机物在萃取液中溶解。

(4)分离液体。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蒸馏和萃取)详解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蒸馏和萃取)详解

自主检测
2.将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的实验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分液漏斗使用前要检验是否漏水 B.萃取剂要求不溶于水,且比水更容易使碘溶解 C.注入碘水和萃取剂,倒转分液漏斗反复用力振荡后立即分液 D.分液时,打开旋塞,使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 出 解析:分液漏斗中的液体振荡后需要静置,分层后再分液。 答案:C
自主阅读
二、萃取和分液 1.原理
分离操作 萃取 利用物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 度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物质从它 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 出来的方法 用四氯化碳提取碘水中的碘 分液 把两种互不 相溶的液体 分开的操作 分离四氯化 实例 碳和水的混 合物
定义
自主阅读
2.实例(用CCl4萃取碘水中的碘) (1)加萃取剂。 用量筒量取10 mL碘的饱和水溶液,倒入分液漏斗,然后再注入4 mL四氯化碳,盖好玻璃塞,发现溶液分层。四氯化碳在下层。 (2)振荡萃取。 用右手压住分液漏斗口部,左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 过来振荡,使两种液体充分接触。
。 。


重难点
解析:(1)仪器的名称A为冷凝管;B为蒸馏烧瓶;C为锥形瓶。 (2)冷凝管的进出水方向一般是下进上出,所以冷却水应该 从c进入,从d流出。 (3)装置的连接顺序应是先下后上,从左到右。 (4)蒸馏过程中,在蒸馏烧瓶中加入少许碎瓷片的目的是防 止液体暴沸。 答案:(1)冷凝管 蒸馏烧瓶 锥形瓶 (2)c d (3)e—i,h—a—b—w (4)防止暴沸
重难点
重难点
成功体验1 海水淡化是海岛地区提供淡水的重要手段,所 谓海水淡化是指除去海水中的盐分以获得淡水的工艺过程 (又称海水脱盐),其方法较多,如反渗透法、水合物法、电渗 析法、离子交换法和压渗法等。下列方法中也可以用来进 行海水淡化的是( ) A.过滤法 B.蒸馏法 C.分液法 D.萃取法 解析:过滤、分液和萃取不能除去海水中的溶质。 答案:B

高中化学蒸馏与萃取实验操作口诀

高中化学蒸馏与萃取实验操作口诀

高中化学蒸馏与萃取实验操作口诀
蒸馏操作实验
隔网加热冷管倾,上缘下缘两相平。

需加碎瓷防暴沸,热气冷水逆向行。

解释:
1. 隔网加热冷管倾:" 冷管" 这冷凝管。

意思是说加热蒸馏烧瓶时要隔石棉网(防止蒸馏烧瓶因受热不均匀而破裂),在安装冷凝管时要向下倾斜。

2. 上缘下缘两相平:意思是说温度计的水银球的上缘要恰好与蒸馏瓶支管接口的下缘在同一水平线上。

萃取操作实验
萃剂原液互不溶,质溶程度不相同。

充分振荡再静置,下放上倒切分明。

解释:
1. 萃剂原液互不溶,质溶程度不相同:“萃剂”指萃取剂;“质”指溶质。

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在萃取操作实验中,选萃取剂的原则是:萃取剂和溶液中的溶剂要互不相溶,溶质在萃取剂和原溶剂中的溶解度要不相同(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要大于在原溶液中的溶解度)。

2. 充分振荡再静置:意思是说在萃取过程中要充分震荡,使萃取充分,然后静置使溶液分层。

3. 下放上倒切分明:这句的意思是说分液漏斗的下层液从漏斗脚放出,而上层液要从漏斗口倒出。

热气冷水逆向行:意思是说冷却水要由下向上不断流动,与热的蒸气的流动的方向相反。

萃取与蒸馏操作

萃取与蒸馏操作
实验序号
03
项目名称
萃取与蒸馏操作
学生学号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授课教师
实验时间
实验地点
有机化学实验室1验证□综合□设计□创新□
1、实验目的
1.掌握萃取的原理与操作技能。
2.学习分液漏斗的使用与保养。
3.通过蒸馏回收萃取操作中的有机溶剂。
二、实验原理
1.液液萃取原理:分配定律是液液萃取的主要依据。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混合溶剂中加入某种可溶性物质时,它能以不同的溶解度分别溶解于此两种溶剂中。
3.合并乙醚萃取液,放入 50ml 干燥的锥形瓶中,观察有无可见的水珠,如有可见水珠说明分液不彻底,应重新分液,将醚层转移到另一个干燥的锥形瓶中,加入 2g 无水硫酸镁,摇匀,塞好瓶塞放置 20min。
4.装好乙醚蒸馏装置,将干燥好的乙醚溶液转移到圆底烧瓶中,注意不要将干燥剂倒入圆底烧瓶,加入 2-3 粒沸石,用水浴蒸馏,直到无乙醚馏出,回收乙醚。
仪器:分液漏斗、电热套、圆底烧瓶、直形冷凝管、蒸馏头、温度计支架、温度计、石棉网、牛角管、锥形瓶、沸石等。
药品:10ml正丁醇水溶液、30ml乙醚、无水硫酸镁。
4、实验步骤
1.检查分液漏斗活塞是否密封,转动是否灵活,活塞口是否有堵塞物,直到符合使用要求。
2.量取 10ml 正丁醇水溶液,置于分液漏斗中,取 30ml 乙醚,分三次萃取正丁醇的水溶液,每次用 10ml 乙醚,注意充分振摇,体会萃取与分液的操作。
2.固液萃取:从固体混合物中萃取所需要的物质是利用固体物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来达到分离、提取的目的。通常用浸出法或利用索氏提取器提取固体物质。在萃取时要采取少量多次的原则。由分配定律可知,把溶剂分成几份作多次萃取要比用全部量的溶剂一次萃取的效果好,一般萃取 3 次即可满足要求。

“蒸馏、结晶、萃取”的操作注意事项

“蒸馏、结晶、萃取”的操作注意事项

“蒸馏、结晶、萃取”的操作注意事项江苏省如皋市江安中学 胡海鹏 226534“蒸馏、结晶、萃取”是利用有机物与杂质物理性质的差异将他们分离和提纯的基本方法,为了同学们更好地掌握它们,本人将这些实验操作中的注意点列出如下:1.蒸馏蒸馏是指把液体加热至沸腾,使液体变为蒸气,然后蒸气又重新冷凝成液体的过程。

这一过程可以把液体中所夹带的杂质除去而提纯液体。

蒸馏亦可看成是根据物质沸点不同,提纯物质的一种方法。

根据物质性质的不同,蒸馏的方法可分为常压蒸馏、减压蒸馏和分馏几种。

在蒸馏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 蒸馏烧瓶所盛液体,不得超过烧瓶容积的32,不得少于烧瓶容积的31。

② 蒸馏时不得将液体全部蒸干。

③ 测量蒸馏物沸点的温度计,其感温部位(如图:水银温度计的水银球)应位于支管口口部。

④ 冷凝管中水流方向下口进、上口出(如图),水流速度不必太快,只要能使蒸气在通过冷凝管后全部转化成液体即可。

⑤ 为防止蒸馏烧瓶中的液体暴沸,需向其中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

⑥ 如溜出物的沸点小于100℃,一般可用水浴加热。

⑦ 如果一次蒸馏要得到两种以上的液体,就叫分馏。

分馏的产品成分由温度计所示的不同温度来控制。

当盛接一种液体时,发现温度有明显的变化(无论热源给热多少,只要蒸馏出是同一种物质,温度计就不会有明显变化),说明第二种分馏物开始排出,于是盛接馏分的容器就要更换。

2.结晶:结晶是使固体物质从溶液中以晶体状态析出的过程,是提纯、分离固体物质的重要方法之一。

结晶的方法一般有2种:一种是蒸发溶剂法,它适用于温度对溶解度影响不大的物质。

沿海地区“晒盐”就是利用的这种方法。

另一种是冷却热饱和溶液法。

此法适用于温度升高,溶解度也增加的物质。

如北方地区的盐湖,夏天温度高,湖面上无晶体出现;每到冬季,气温降低,纯碱(Na 2CO 3·10H 2O)、芒硝(Na 2SO 4·10H 2O)等物质就从盐湖里析出来。

结晶的注意点:① 在蒸发过程中要不断搅拌,以免液滴飞溅。

萃取和蒸馏的区别

萃取和蒸馏的区别

萃取和蒸馏的区别蒸馏是一种热力学的分离工艺,它利用混合液体或液-固体系中各组分沸点不同,使低沸点组分蒸发,再冷凝以分离整个组分的单元操作过程,是蒸发和冷凝两种单元操作的联合。

与其它的分离手段,如萃取、过滤结晶等相比,它的优点在于不需使用系统组分以外的其它溶剂,从而保证不会引入新的杂质。

萃取,又称溶剂萃取或液液萃取,亦称抽提,是利用系统中组分在溶剂中有不同的溶解度来分离混合物的单元操作。

即,是利用物质在两种互不相溶或微溶的溶剂中溶解度或分配系数的不同,使溶质物质从一种溶剂内转移到另外一种溶剂中的方法。

广泛应用于化学、冶金、食品等工业,通用于石油炼制工业。

另外将萃取后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分开的操作,叫做分液。

固-液萃取,也叫浸取,用溶剂分离固体混合物中的组分,如用水浸取甜菜中的糖类;用酒精浸取黄豆中的豆油以提高油产量;用水从中药中浸取有效成分以制取流浸膏叫“渗沥”或“浸沥”。

虽然萃取经常被用在化学试验中,但它的操作过程并不造成被萃取物质化学成分的改变或说化学反应,所以萃取操作是一个物理过程。

萃取是有机化学实验室中用来提纯和纯化化合物的手段之一。

通过萃取,能从固体或液体混合物中提取出所需要的物质。

蒸馏可以分为有塔蒸馏和无塔蒸馏。

从世界蒸馏发展史看,3000--5000年前,酒类生产中,就有了分离提纯要求。

但长期酒的含量在15--20度左右,经历了无数发明家攻关,雏型分离装置面世,42--56度含量乙醇是一个提纯高峰,也就是现在白酒的含量范围。

200多年前,法国发明家采用蒸馏竖塔,生产出了95%含量乙醇,获得了蒸馏界的公认记录,30多年后,英国发明家在蒸馏竖塔基础上,发明了精馏塔,生产出了99--99.9%乙醇,第一次产生了“酒精”一词,含义是酒的精华。

甲醇或乙醇生产厂,林立的高20--120米,塔径0.3--13.5米蒸馏【精馏】塔,结构多样塔,均源于法国和英国发明家产品,蒸馏【精馏】塔最大年生产量可达5--30万吨,是有机溶剂主要提纯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品:10ml正丁醇水溶液、30ml乙醚、无水硫酸镁。
4、实验步骤
1.检查分液漏斗活塞是否密封,转动是否灵活,活塞口是否有堵塞物,直到符合使用要求。
2.量取10ml正丁醇水溶液,置于分液漏斗中,取30ml乙醚,分三次萃取正丁醇的水溶液,每次用10ml乙醚,注意充分振摇,体会萃取与分液的操作。
3.合并乙醚萃取液,放入50ml干燥的锥形瓶中,观察有无可见的水珠,如有可见水珠说明分液不彻底,应重新分液,将醚层转移到另一个干燥的锥形瓶中,加入2g无水硫酸镁,摇匀,塞好瓶塞放置20min。
2.固液萃取:从固体混合物中萃取所需要的物质是利用固体物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来达到分离、提取的目的。通常用浸出法或利用索氏提取器提取固体物质。在萃取时要采取少量多次的原则。由分配定律可知,把溶剂分成几份作多次萃取要比用全部量的溶剂一次萃取的效果好,一般萃取3次即可满足要求。
三、实验主要仪器与试剂
仪器:分液漏斗、电热套、圆底烧瓶、直形冷凝管、蒸馏头、温度计支架、温度计、石棉网、牛角管、锥形瓶、沸石等。
4.装好乙醚蒸馏装置,将干燥好的乙醚溶液转移到圆底烧瓶中,注意不要将干燥剂倒入圆底烧瓶,加入2-3粒沸石,用水浴蒸馏,直到无乙醚馏出,回收乙醚。
5.烧瓶中的残余液体称重,回收,计算回收率。
五、实验现象记录与结果

六、注意事项与分析讨论
注意事项:
1.分液漏斗中待液体分层后,将分液漏斗颈上的玻璃塞打开,再将分液漏斗下面的活塞拧开,使下层液体慢慢沿烧杯壁流下。
实验序号
03
项目名称
萃取与蒸馏操作
学生学号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授课教师
实验时间
2018.9.30
实验地点
有机化学实验室1
分组序号
同组人数
实验类型
验证□综合□设计□创新□
1、实验目的
1.掌握萃取的原理与操作技能。
2.学习分液漏斗的使用与保养。
3.通过蒸馏回收萃取操作中的有机溶剂。
二、实验原理
1.液液萃取原理:分配定律是液液萃取的主要依据。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混合溶剂中加入某种可溶性物质时,它能以不同的溶解度分别溶解于此两种溶剂中。
2.蒸馏是冷凝水的流向为由下而上;蒸馏时切记加沸石,沸石的作用是防止爆沸。
3.乙醚是一种低沸点有机溶剂,易挥发,不能明火,注意实验室要求通风良好。
教师评语:
签名:日期:
成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