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中考化学九上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真题精选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单元测试卷 (包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单元测试卷 (包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 在水转化为水蒸气的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A.分子间距B.分子大小C.分子数量D.原子大小2. 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3. 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表示原子的是( )4.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B.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C.元素的核电荷数D.原子的核外电子数5. 有关分子、原子和离子说法错误的是()A.分子的质量和体积不一定比原子大B.电解水过程中最小的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C.同种分子构成纯净物,不同种分子构成混合物D.离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分子之间没有相互作用6.R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9,原子核中有20个中子,R原子的阳离子带有1个单位的正电荷,则此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总数为()A.18 B.19C.20 D.177. 对以下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分析错误的是()A.①②属于同一种元素B.①④的化学性质相似C.①得到电子可形成③D.②③表示不同种离子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两粒子属于同种元素,则它们的质子数一定相等B.如果两粒子质子数相等,则它们属于同种元素C.一种元素不可能包含多种原子D.两粒子核外电子数相同,它们一定属于同种元素9. 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Na+的是()10. 最近科学家使用普通氧分子和带正电的氧离子制造出含四个氧原子的新型“氧分子”(O4)。

针对以上事实,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O4和O2的化学性质相同B.一个O4分子中含有2个O2分子C.O4是一种混合物D.O4和O2都是由氧元素组成的11. 从分子和原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事实,其中不正确的是()A.品红在水中扩散——分子在不断运动B.物体的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发生变化C.氧化汞分解成汞和氧气——分子还可以再分D.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12. 下列关于原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原子的质量主要是由原子核的质量决定的B.核外电子在原子核外的空间里作高速运动C.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呈电中性D.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也可以构成物质13. 某元素原子失去1个电子后形成的粒子与Ne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元素位于周期表第2周期B.该粒子为阴离子C.该粒子核电荷数为10D.该粒子为Na+14. 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题(含答案)
D.离子是原子失去电子后生成的粒子
14.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说明: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
A.图示中共有4种物质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图示中的反应物都是单质D.该图示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15.关于相对原子质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它的国际单位制单位为“1”
(1)图1方框中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
(2)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
(3)图2横线上的数字是_______。
(4)下列说法中,图2不能直接获得的信息是________________。
①核电荷数②相对原子质量③电子层数④中子数
三、推断题
21.有A、B、C、D四种元素,A的单质是密度最小的气体,B的倒数第二层电子数占电子总数的1/4,C的阳离子C+比B原子多2个电子,D和C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D-结构与氩原子结构相同,则
(1)A是什么元素_______?
(2)请画出D原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
(3)A元素与B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什么_______?
22.有A、B、C、D四种元素,A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B元素原子第三电子层比第二电子层少一个电子,C元素的原子得到2个电子以及D元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形成的离子均与氖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请回答下列问题:
参考答案
1.B2.D3.B4.D5.D6.C7.B8.C9.B10.C11.C12.C13.C14.A15.A
16.2PAl3+SO317得到元素的最高正价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17.二氧化碳分子氯离子和钠离子
18.(1)O2(2)③(3)Mg3N2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综合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综合测试卷(附答案)
7、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A.铜B.氧气C.氯化钠D 氢氧化钙
【答案】B
【解析】A、铜由铜原子构成,故不符合题意;
B、氧气由氧分子构成,故符合题意;
C、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故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钙由钙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汤姆森和卢瑟福都对现代原子结构理论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论述中,不属于他们两人共同观点的是( )
故选B。
9、中国科研团队首次证实了天然铀单质的存在,用于核电工业的一种铀原子中含有92个质子和143个中子,有关该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属于金属元素 B.电子数为92 C.核电荷数为92 D.相对原子质量为143
【答案】D
【解析】A、铀属于金属元素,故说法正确;
B、在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所以铀电子数为92,故说法正确;
10、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其中不合理的是( )
A.花香四溢——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水烧开后把壶盖顶开——分子体积变大
C.1滴水中大约有 个水分子——分子很小
D.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复原—来自分子之间有间隔11、核电荷数多于核外电子数的粒子一定是( )
A.分子B.原子C.阴离子D.阳离子
12、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表示阴离子的是( )
D、因为原子内所带的正负电荷数相等造成不显电性,故D错。
故选C。
5、“加铁酱油”“高锌奶粉”“富硒茶叶”中,“铁、锌、硒”指的是( )
A.单质B.元素C.金属D.维生素
【答案】B
【解析】物质是由元素组成,加铁酱油、高锌奶粉、富硒茶叶中的“铁”、“锌”、“硒”指的是元素,不是单质、金属和维生素。故选B。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经典题(含答案解析)(3)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经典题(含答案解析)(3)

一、选择题1.下列结构示意图表示阴离子的是A .B .C .D . C解析:CA 、由图可以得知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0,核外电子数为10,故表示的是氖原子,故A 错误;B 、由图可以得知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1,核外电子数为11,故表示的是钠原子,故B 错误;C 、由图可以得知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6,核外电子数为18,故核外电子数大于核电荷数,故该图表示的是硫离子,故C 正确;D 、由图可以得知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7,核外电子数为17,故表示的是氯原子,故D 错误。

故选C 。

2.与铵根离子(+4NH )具有相同质子数和电子数的粒子是( )A .+NaB .-OHC .2H OD .LiF A 解析:A+4NH 中N 原子的质子数为7,H 原子的质子数为1,所以+4NH 的质子数为11,电子数=11-1=10;A .+Na 中质子数为11,电子数=11-1=10,符合题意;B .-OH 中O 质子数为8,H 原子的质子数为1,所以-OH 质子数是9,电子数=9+1=10,不符合题意;C .2H O 中O 质子数为8,H 的质子数为1,所以2H O 质子数=12+8=10 ,分子中质子数=电子数,故其电子数也为10,不符合题意;D .LiF 中Li 质子数为3,F 的质子数为9 ,所以LiF 质子数=3+9=12,分子中质子数=电子数,故其电子数也为12,不符合题意。

故选A 。

3.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对学习化学十分重要。

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 .香水挥发﹣﹣分子在不断运动B.水蒸发由液态变成气态﹣﹣水分子发生改变C.液氧与气态氧气都能支持燃烧﹣﹣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D.10mL 水与 10mL 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 20mL﹣﹣分子间有间隔B解析:BA、香水挥发,是因为香水中物质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运动到空气中,故选项解释正确。

B、水蒸发由液态变成气态,是因为水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水分子没发生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经典习题(含答案解析)(1)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经典习题(含答案解析)(1)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经典习题(含答案解析)(1)一、选择题1.如图是一些微观粒子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①和④在元素周期表中属于同一族B.示意图中只有③和⑥是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离子C.②和⑤能形成AB2型的化合物D.①和④的化学性质相似2.下列物质中肯定为纯净物的是A.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B.只由氢,氧元素组成的物质C.只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D.洁净的空气3.如图所示的是氧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硫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氧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B.硫属于金属元素C.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gD.一个硫原子有16个质子4.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A.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则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但只含一种元素的不一定是单质C.同种元素的粒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所以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D.催化剂在化学变化前后质量不变,则在化学变化前后质量不变的一定是催化剂5.已知A-、B2-、C+、D2+、E3+五种简单离子的核外电子数相等,则它们对应的核电荷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A>B>C>D>E B.B>A>C>D>EC.C>D>E>A>B D.E>D>C>A>B6.现有质量相同的铁、铜、银三块金属,其中所含原子个数最多的是(铁、铜、银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56、64、108)()A.铁B.铜C.银D.一样多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氯化氢是由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氯原子构成的B.酒精 + 氧气−−→水+ 二氧化碳,属于分解反应C.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原子的核外电子数D.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发生变化8.“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糖水是混合物——含有不同种分子;②水变为水蒸气时体积变大——水分子体积变大;③电解水属于化学反应——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④水与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的构成不同;⑤氧气和臭氧(O3)的质量相同——所含分子数目相同;⑥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断运动A.①②③⑤B.③④⑤⑥C.①③④⑥D.①④⑤⑥9.下列客现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A.NaOH溶于水放热——离子扩散过程吸收的热小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B.金属很难被压缩——分子间没有间隔C.过氧化氢溶液是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D.白磷、红磷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磷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10.如图是硫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对硫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硫原子第一电子层有6个电子B.硫原子核内有16个质子C.硫原子最外层电子的能量低于第二层电子的能量D.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形成阳离子二、填空题11.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维方式(1)构成氢气的粒子是______(填“氢分子”或“氢原子”)。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典型例题(带答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典型例题(带答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典型例题单选题1、如图是几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根据图示判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B元素属于金属元素B.A与C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C.C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两个电子形成阳离子D.B、C、D元素位于同一周期答案:BA、B质子数为11,属于钠元素,属于金属元素,A正确。

B、A为稀有气体氦原子结构示意图,化学性质稳定,C最外层2个电子,容易失去两个电子,A与C元素不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B错误。

C、C原子最外层2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两个电子形成阳离子,C正确。

D、B、C、D元素原子都是核外三个电子层,位于同一周期,D正确。

故选:B。

2、制造北斗三号卫星使用了钛合金材料,钛原子的质子数为22,相对原子质量为48,则钛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22B.48C.70D.26答案:A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22。

故选A。

3、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

下图是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钛原子的电子数为22B.钛为非金属元素C.钛原子的中子数为22D.钛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g答案:AA、根据图示信息可知,钛原子内质子数、原子序数、核电荷数、电子数均为22,符合题意;B、根据图示信息可知钛元素名称偏旁为金字旁,故属于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C、根据图示信息可知钛原子中子数为48-22=26,不符合题意;D、相对原子质量单位为“1”,通常省略不写,而不是“g”,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工具。

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元素周期表的化学家是A.拉瓦锡B.道尔顿C.门捷列夫D.阿伏加德罗答案:CA、拉瓦锡首先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故A错误;B、道尔顿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原子学说,故B错误;C、门捷列夫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故C正确;D、阿伏加德罗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分子的概念,并创立了分子学说,故D错误;故选C。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综合检测题新版新人教版(含参考答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综合检测题新版新人教版(含参考答案)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三单元检测题(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兰州中考)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A )A.质子数不同 B.核外电子数不同 C.中子数不同 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2.(邵阳中考)人们能闻到黑米饭浓浓的香味,主要原因是( C )A.分子之间有间隔 B.分子的体积很小C.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D.不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3.对“原子的构成”同学们有以下认识,其中错误的是( A )A.原子核的质量和电子的质量相差不大B.核外电子在离核远近不同的区域中运动C.原子由居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D.原子核的体积与整个原子的体积相比要小很多4.(河北中考)压缩气体可使气体液化,气体液化后( D )A.分子的质量变大 B.分子的体积变小C.分子的数目减少 D.分子的间隙变小5.(益阳中考)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对学习化学十分重要。

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B )A.品红在水中扩散——分子在不断运动B.水蒸发由液态变成气态——水分子发生改变C.一氧化氮与二氧化氮化学性质不同——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D.10 mL水与10 mL乙醇混合后体积小于20 mL——分子间有间隔6.(常州中考)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A )A.氢气 B.水银 C.氯化钠 D.金属镁7.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如用“”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如图四种变化中能体现“水蒸发”的微观本质的是( B )A B CD8.(济宁中考)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C )A.分子、原子、离子都是在不断运动的粒子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一种粒子C.分子、原子、离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 D.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9.思维导图有助于建构知识,如图是小金建立的有关物质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的思维导图,其中“▲”应填入的是( A )A.原子 B.中子 C.电子 D.质子10.(曲靖中考)我国的稀土储量居世界第一位。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卷(附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核心知识1. 构成物质的微粒1.(2022·江苏泰州中考)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A.锌B.氮气C.石墨D.氯化钾2.(2022·河南中考)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下列都由离子构成的一组物质是()A.氯化钠、硫酸铜B.水、干冰C.金刚石、氧化汞D.氦气、氨气3.(2022·江苏苏州中考)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A.金B.金刚石C.干冰D.氯化钠4.(2022·四川攀枝花中考)下列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A.氯化钠B.金刚石C.干冰D.银5.(2022·辽宁鞍山中考)下列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A.金刚石B.氯化钠C.氢气D.铜核心知识2.微粒的性质6.(2022·湖北襄阳中考)端午节是我国传统佳节,有佩带香囊的习俗。

很远就可以闻到香囊的香味,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A.分子不断运动B.分子很小C.分子有间隔D.分子不可分7.(2021·辽宁鞍山中考)2000L的氧气加压后能装入容积为20L的钢瓶中,用分子观点解释正确的是()A.分子的体积变小了B.分子间间隔变小了C.分子的质量变小了D.分子的数目变少了8.(2022·湖南益阳中考)水蒸发为水蒸气后所占体积变大,这一事实说明()A.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B.水分子的体积变大C.水分子的数目增多D.水分子的质量增加9.(2022·山东临沂中考)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不合理的是()A.品红在水中扩散,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B.水受热变为水蒸气体积变大,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将氧气压缩贮存于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D.H2在Cl2中燃烧生成HCl,说明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改变10.(2022·广西河池中考)下列事实从微观角度来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A.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B.氧气压缩为液氧——氧分子的体积变小C.湿衣服在太阳下容易晒干——温度越高,水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D.过氧化氢与水的元素组成相同而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核心知识3.微粒结构示意图11.(2022·湖南株洲中考)如图为某元素的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第三单元
构成物质的微粒
1.(2015云南13题)下列粒子中,不能直接构成物质的是( A )
A.电子B.原子
C.分子D.离子
2.(2015曲靖7题)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A.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不能再分
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C.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
D.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3.(2013曲靖5题)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离子及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B ) A.氧分子是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B.原子不可再分
C.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D.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用分子的性质解释常见现象
1.【2015云南27(2)题】下列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重要实验。

请回答:实验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2)B
__
石蕊溶液变为红色
__。

2.(2014云南8题)下列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B )
A.氨水挥发——分子不断运动
B.将二氧化碳气体制成干冰,体积变小——分子体积变小
C.18 g水中大约有6.02×1023个水分子——分子的质量很小D.50 mL酒精和50 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 mL——分子间有间隔3.(2015昆明10题)湿衣服经过晾晒就能变干的原因是( A )
A.分子在不停运动 B.分子的体积很小
C.分子间有间隔
D.分子的质量很小
4.(2013昆明19题)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 B )
A.端午时节粽子飘香——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干冰升华变为气体,所占体积变大——气体分子变大
C.晴天湿衣服比阴天干得快——晴天气温高,分子运动速率快D.6000 L氧气加压后可装入容积为40 L的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隔5.【2015曲靖25(2)题】今年“五一”假期,中学生小红随爸爸、妈妈到野外郊游。

(2)一路上他们闻到阵阵花香的原因是分子在不停运动。

微粒结构示意图(原子和离子) 1.(2015云南15题)下图为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以下对相关粒子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C )
A.①②属于同种元素B.②④具有相对稳定结构
C.①③都容易失去电子D.②④形成的化合物为NaCl 2.(2014云南13题)如图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该原子的质子数为12
B.该原子的核外有三个电子层
C.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2
D.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2个电子
3.(2015昆明17题)如图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下列有关该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A.质子数为17B.中子数为17
C.最外层有2个电子D.易得电子形成阳离子4.(2013昆明8题)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粒子属于( A )
A.原子B.阳离子
C.阴离子D.分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