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战守策教案
《教战守策》第二课时-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高二下学期语文课件(共24张PPT)
问题探讨
• 3.既然本文的主张是“教民战守”,那么在苏轼 看来应当如何来“教”呢?
“使士大夫尊尚武勇,讲习兵法;庶人之在官 者,教以行阵之节;役民之司盗者,授以击刺之 术。每岁终则聚于郡府,如古都试之法,有胜负 ,有赏罚,而行之既久,则又以军法从事。”
“民”大部分都是与官府有联系的人员,并且 有具体的学习步骤,循序渐进,自上而下,由缓 到严,着重一个“习”字,所谓“习而有素”也 。
里防守的民兵,宋仁宗时也多废弛,并没有认真的训练
,这就是“民不知兵”。由于军队的战斗力不强,北宋
在抵御辽和西夏的侵扰中软弱无力,屈辱妥协,每年需
要给辽和西夏大量的财物。苏轼认为,要从根本上改变
这种情况,就需要“教战守”,“使平民皆习于兵”,
这样既可加强边防, 又可节省国家军饷。
超级链接
苏轼提出的这种“教战守”的主张,就是古代所谓 “寓兵于农”的办法,在宋仁宗时,有不少人提出类似 主张,比如治平元年,宰相韩琦认为:“籍民为兵,数 虽多而赡至薄,一时不无小扰,终成长利。”宋仁宗接 受了这些建议,在陕西等地三丁选一,组成“乡弓手” ,按时进行军事训练,但也有反对这种做法的。如司马 光就表示反对,他认为这些乡弓手在训练时旗号鲜明, 进退有节,似乎真能打仗,但那只是演习而已,真正遇 到敌人,就瓦解星散。而且,农民本来就要负担正规军 的军饷,现在又三丁抽一去充当乡弓手,很是加重百姓 负担。(以上见《宋史.兵志》)
论三
西夏契丹的威胁-----战争不可避免
分析形势,重申重点
说明“教战守”的重要性
• 天下苟不免于用兵,而用之不以渐,使民于 安乐无事之中,一旦出身而蹈死地,则其为患必 有不测。故曰:天下之民,知安而不知危,能逸 而不能劳,此臣所谓大患也。
教守战策导学案(教师版)
教守战守策导学案(教师版)使用人:【学习目标】1、理解重点语句,梳理并积累文言基础知识2、理解文章教民习武、能战能守、以备外患的主张;理解作者居安思危、心忧天下、关心国事的襟怀。
3、分析文章援引史实、浅近设喻、对比、层层深入、多角度论证的说理方法。
【重点难点】1、解作者居安思危、心忧天下、关心国事的襟怀2、握文章要旨,学习从多角度论证的说理方法预习案教材助读—台前幕后,先睹为快导入:在北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积极实行变法的时候,苏轼曾经因政见不合,自请外调,相继在杭州等地任地方官。
其实这不能说明苏轼不关心朝政,早在宋仁宗嘉祐年间,苏轼就向进献了《教战守策》,根据当时战争必不可避免的形势,建议早做准备,以免发生不测之患。
这是很有远见的。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教战守策》吧!【知识链接】1.走近作者苏轼(1037-1101),北宋著名散文家、书画家、文学家、词人、诗人,是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
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他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苏”。
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词有《东坡乐府》。
2.解题策,即策谋、策略的意思。
古代的策文,主要有制策、对策和奏策三种。
制策又称策问,是朝廷选进士时所出的考问题目。
对策,则是士子根据所问而陈述的政见。
至于奏策,又称进策,不属于考试范围,是由臣子主动上陈的奏文。
本文是苏轼应制科考试时所写,是一篇对策。
宋朝以策论取士,制科是皇帝特诏举行的考试,应试者根据命题所作的论文即叫“策”。
“教战守”,意即要使老百姓在平时受到军事训练,以对付突发的战争。
(完整版)教战守策.doc
译文:这种祸患现在看不出来,但是将来会看出的。现在不给它想办
法,那以后就有无法挽救的危险了。
3、秋冬之隙,致民田猎以讲武,教之以进退坐作之方,
译文:秋冬农闲的时候,召集人民打猎借此教练武事,教他们学习前
进、后退、跪下、起立的方法。
4、卒有盗贼之警,则相与恐惧讹言,不战而走。
译文:一旦忽然传来盗贼的警报,就彼此惶恐,传布谣言,不战就逃
做比较,重在申说“能逸而不能劳”的危害,说理深刻而设喻浅近。
第六段进一步用教民讲武与“一旦将以不教之民而驱之战”作对比,
说明“教民讲武”的正确举措。
总结:
苏轼的这篇议论文,全文始终置疑着“教战守”这个中心,援引史实,纵论古今,层次分明,巧设比喻,逻辑严密,说理透彻;语文
言流畅,读来朗朗上口。 遣词造句每有新意。 善用对比,且各具情态。排比句式形象有力, 文章上下衔接自然。 论析时文笔纵横, 处处照应,层层深入,舒卷流畅,语意精警。
(1)畏之太甚,而养之太过(2)涉险而不伤。
(3)且夫天下固有意外之患也(4)天下分裂,而唐室固以微矣。A两个“而”相同,两个“固”也相同
B两个“而”不同,两个“固”相同
C两个“而”不同,两个“固”也不同
D两个“而”相同,两个“固”不同
6、翻译下列句子
(1)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在于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
刺之术”句式同。
(3).摘录本文中富含意蕴的语句并加以点评。
例句:今者治平之日久,天下之人骄惰脆弱,如妇人孺子,
不出于闺门。论战斗之事,则缩颈而股栗;闻盗典故之名,则掩耳而
不听。
点评:用妇人孺子暗嘲天下之人的“骄惰脆弱” ,别有意味。
论战则“缩颈而股栗”;闻盗贼之名,则作“掩耳”之状。语言形象
《教战守策》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教战守策》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教战守策》的文言文内容;(2)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和虚词的含义;(3)理解文中表达的观点和思想。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教战守策》;(2)学会分析文中的论据和论证方法;(3)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2)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精神;(3)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增强历史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1. 《教战守策》的文言文内容;2. 文中重要的实词和虚词的含义;3. 文中表达的观点和思想。
三、教学难点1. 文言文的理解和翻译;2. 分析文中的论据和论证方法;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教战守策》的背景和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文意,记录不懂的词语和句子。
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自主学习中的问题,分享学习心得。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讲解,重点讲解重要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分析文中的论据和论证方法。
5. 情感教育: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7. 课后作业:五、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2. 学生对文中重要词语和句子的理解程度;3. 学生分析文中的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4. 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情况;5. 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教战守策》中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2. 运用案例分析法,以具体的历史事件为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中的观点和思想;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4. 运用情感教育法,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教战守策复习学案
《教战守策》复习学案4.概括主题。
三、练习巩固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及至后世,用迂儒之议用:采纳B.是以区区之禄山一出而乘之乘:趁着,趁(机)C.今不为之计计:计谋D.则相与恐惧讹言,不战而走走:逃跑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在于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今天下屯聚之兵,骄豪而多怨B.战者,必然之势也以为天下之知战者惟我而已C.而人民日以安于佚乐以去兵为王者之盛节D.利害之际,岂不亦甚明欤? 惟其民安于太平之乐3.下列句子中能够说明作者主张保持练兵原因的句子的是 ( )①今不为之计,其后将有所不可救者②以去兵为王者之盛节③则其为患必有不测④使士大夫尊尚武勇,讲习兵法⑤战者,必然之势也⑥无故而动民,又挠以军法,则民将不安A.①②⑥B.②④⑤C.③④⑥D.①③⑤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作者举出先王和唐朝开元、天宝年间的事例,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太平时期也不可废弃武装的观点。
B.作者认为朝廷和西、北方面的强敌迟早会有一战,所以主张要保持武装力量。
C.作者认为当有战争时会出现让未受过训练的百姓作战的情况,所以应该从现在开始向各行业的人传授军事知识,甚至是盗贼,也要将他们收服,传给他们击战技术。
D.按照作者的观点,当时的士兵欺压百姓,骄傲蛮横,是因为他们自恃只有他们懂得作战。
所以如果全国习兵,也可以灭掉这些人的嚣张气焰。
1、这篇奏议的主要主张是什么?作者是针对什么情况提出这一主张的?明确:这篇奏议的主要主张是“教民战守”。
作者是北宋存在严重的外患而民“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这一情况提出的。
2、本文的论证方法主要有哪些?在文中分别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明确:本文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等。
第二、三段主要是援引史实、举例论证;第四段主要是浅近设喻,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
《教战守策》优质课件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教民习武,能战能守,以备外 患的主张,认识其对维护宋王朝的长治久 安的进步意义。
2.学习文章援引史实,浅近设喻,正反论 证,层层深入,从多角度论证的说理方法。
3.了解对策类文体的主要特点,体会文章 表达恳切而得体的特点。
了解文体
本文选自《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原题是《教战 守》,是苏轼在应制科举考试时…的
至:极、最(达到极点)
• 变:变化
生:发生
• 力作:奋力劳作
冲犯:冒着
• 轻:轻视
为:造成
• 今王公贵人,处于重屋之下,出则乘舆,风则袭裘, 雨则御盖。凡所以虑患之具,莫不备至。畏之太甚, 而养之太过,小不如意,则寒暑入之矣。是以善养 身者,使之能逸而能劳;步趋动作,使其四体狃于 寒暑之变;然后可以刚健强力,涉险而不伤。夫民 亦然。
论证分析(二)
农夫小民顶风冒雪-----获得免疫力 王侯贵人生活于安逸温饱之境-----常患疾病
设喻,正反论述,说明“养之太过”的危害。
比喻来自生活,使人觉得自然亲切,容易接 受。
乐天诗,东坡文,虽庸夫妇竖读之亦当 首肯。
------沈德潜
• 且夫天下固有意外之患也。愚者见四方之无事, 则以为变故无自而有,此亦不然矣。今国家所以奉 西北二虏者,岁以百万计。奉之者有限,而求之者 无厌,此其势必至于战。战者必然之势也。不先于 我,则先于彼;不出于西,则出于北。所不可知者, 有迟速远近,而要以不能免也。
• 他在文中主张国家在承平时也应懔怀居安思危的忧患 意识,让民众接受军事训练,学习战阵的攻防技能。
• 苏轼在权衡北宋的国策与国势后,而提出这般建言, 实是有为而发。尤其全篇陈言剀切,观点鲜明,析理 透辟,深中时弊,文中有喻有证,在明快斩截的逐层 论析中,语语精警,具有极强的说服力与感染力。
《教战守策》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教战守策》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教战守策》全文;(2)能够分析并解读文中重要的词句和段落;(3)能够理解并运用文中提到的战争策略和军事思想。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教战守策》的内容;(2)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法,运用文中提到的战争策略和军事思想;(3)通过比较研究、文献查阅等方法,了解《教战守策》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忠诚事业的情感;(2)培养学生勇于担当、善于思考的品质;(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竞争合作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教战守策》的文意理解和背诵;2. 文中重要词句和段落的解读;3. 战争策略和军事思想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1. 文中艰涩难懂的词句和段落的翻译和解读;2. 战争策略和军事思想在实际情境中的运用;3. 《教战守策》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教战守策》的文意、重要词句和段落;2. 案例分析法:分析战争案例,运用战争策略和军事思想;3. 角色扮演法:模拟战争情境,运用战争策略和军事思想;4. 比较研究法:查阅相关文献,了解《教战守策》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5. 小组合作法:分组讨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
五、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介绍《教战守策》的作者和背景,讲解文意和重要词句;2. 第二课时:解读段落,分析战争案例,运用战争策略和军事思想;3. 第三课时:角色扮演,模拟战争情境,运用战争策略和军事思想;4. 第四课时:比较研究,查阅相关文献,了解《教战守策》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5. 第五课时:总结学习内容,进行知识检测和背诵验收。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介绍《教战守策》的作者孙武及其时代背景,引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文意:详细讲解《教战守策》的文意,重点解析重要词句和段落,帮助学生理解文本。
教战守策学案(苏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教战守策学案(苏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1.了解苏轼的生平与影响。
2.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理解文章主旨。
3.了解对策类文体的主要特点,体会文章表达清晰而得体的特点。
4.梳理并积累文言基础知识。
过程和方法1.诵读文本,整体把握文章结构。
2.自主探究,理解重点语句。
3.分析文章援引史实、浅近设喻、对比、层层深入、多角度论证的说理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理解作者居安思危、心忧天下、关心国事的襟怀。
2.理解文章教民习武、能战能守、以备外患的主张,认识维护北宋王朝长治久安的进步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并掌握重点语句。
2.把握文章要旨,学习从多角度论证的说理方法。
3.学习并领悟“教战守”的“教”在全文中的贯穿作用。
教学时数:2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了解背景三、诵读课文,疏通文意1.自由诵读课文,做好圈点勾画。
2.阅读注释,疏通词句,初步理解课文。
3.再读课文,归纳各段段意。
第二、三段:第四段:第五段:第六、七段:4.概括主题。
明确:四、学习小结五、课后思考1.思考问题:这篇奏议的主要主张是什么?作者是针对什么情况提出这一主张的?2.再读课文,尝试概括本文的论证方法,并举例说明。
第二课时教学要点深入探究学习课文,理解并掌握重点语句,分析写作特点,扩展探究有关问题。
教学过程一、交流作业1.这篇奏议的主要主张是什么?作者是针对什么情况提出这一主张的?明确:2.本文的论证方法主要有哪些?在文中分别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明确:二、探究文本1.既然本文的主张是“教民战守”,那么在苏轼看来应当如何来“教”呢?明确:“使士大夫尊尚武勇,讲习兵法;庶人之在官者,教以行阵之节;役民之司盗者,授以击刺之术,每岁乡里则聚于郡府,如古都试之法,有胜负,有赏罚,而行之既久,则又以军法从事。
”2.图解“教民战守”之策。
“教”“授”注释:(1)“庶人之在官者”为特殊句式,“役民之司盗者”句式同。
(2)“教以行阵之节”为特殊句式,“授以击刺之术”句式同。
《教战守策》第一课时-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高二下学期语文课件语文课件PPT
• (三)(4)浅近设喻,正反论述,说明“养之 太过”的危害。
• (四)(5)分析形势,说明“教战守”的重要 • (五)(6-7)具体陈述“教战守”的主张和建
议。
• 清代学者沈德潜赞叹: • “乐天诗,东坡文,虽庸夫 妇竖之亦当首肯,此种是也。”
研习第一部分
• 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在于知安而不知 危,能逸而不能劳。此其患不见于今,而将见 于他日。今不为之计,其后将有所不可救者。
• 及至后世,用迂儒之议,以去兵为王者之盛 节。天下既定,则卷甲而藏之。数十年之后,甲 兵顿弊,而人民日以安于佚乐;卒有盗贼之警, 则相与恐惧讹言,不战而走。
• 等到后代,采用迂腐的儒生建议,把解除 军备当做君王的仁政德治,天下既然安定 了,就把装备武器收藏起来。几十年以后 ,装备武器都败坏不锋利了,人民一天一 天地习惯于安逸享乐的生活;一旦忽然传 来盗贼的警报,就彼此惶恐,传布谣言, 不战就逃跑了。
• 诗中描绘的春光明媚的景象,它既 是写景,又象征着当时全国人民奋 发有为,抗击病痛的动人气概。中 国人民的智慧和热情,势不可挡。
• 而现在,中国人民依然坚韧不拔、 团结一致和疫情作斗争。
• 就像这首诗歌告诉我们的,春风不
但吹来新绿,也定能看到希望。
教战守策
苏轼
• 教学目标
• 1、理解重点语句,梳理并积累文言基础知 识。
• 2、把握文章要旨,学习从多角度论证的说 理方法。
• 3、理解作者居安思危、心忧天下、关心国 事的襟怀。
了解文体 策——古代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 古代的策文分类: 1、制策(策问):朝廷选进士时所出的 考题 2、对策:士子根据所问而陈述的政见 3、奏策(进策):臣子主动上陈的奏文
• 写作背景
教战守策教案
教战守策教学目标1、理解重点语句,梳理并积累文言基础知识2、理解作者居安思危、心忧天下、关心国事的襟怀3、把握文章要旨,学习从多角度论证的说理方法一、专题解说奏议是古代臣吏进言、进谏和政论类文章的总称,这种文体可远推至《尚书》中记载的君臣言论。
秦汉以后所谓的奏、奏议、奏疏、奏对、奏状、奏札、对策、上书等皆可归入奏议的范围。
唐宋八大家都富有政治抱负,有的还是朝廷重臣,提出了影响深远的政治主张或变革方案。
他们的奏议能够清晰地分析形势,借鉴历史,陈述利害,提出对策,而其文字之中又充满了忠爱诚恳之心和淑世拯民之情,其为文务去陈言,直抒己见。
《教战守策》全文围绕“教战守”这个中心,援引史实,浅近设喻,正反论证。
文章姿态翩跹,引人入胜,论析时文笔纵横,处处照应,层层深入,舒卷流畅,语意精警,文采斐然,笔意充沛,说理透辟。
用古代策文既要明于治道,能提出高明的政治见解,又要文章写得好的标准衡量,此文堪称是一篇“志足文远”的对策。
学习奏议专题的文章,我们不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八大家的文学主张,更全面地了解他们的散文风格,而且可以看到他们身上极为可贵的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
二、知识点指津【考纲聚焦】《考试大纲》规定:考生须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其能力层级为B级。
【考点阐释】文言文翻译是考查考生文言文阅读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
一直以来是高考文言阅读的重点。
近年文言文段落或句子的翻译一直保持在10分。
因而,我们有必要加强文言文翻译能力的培养,掌握一些基本的文言文翻译技巧,以便更好地应对这一题型。
通常文言文翻译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
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逐字逐句落实到译文中去,尽量译出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尽可能保持一致。
所谓“意译”,就是根据原文表达的基本意思来进行翻译,不拘泥于字字句句的落实,甚至可以采用与原文差别较大的表达方式。
多年来,高考翻译题均要求考生采用直译的方式,只有在确实难以直译的情况下才酌情采用意译。
教战守策教案三
房山高级中学生态循环课堂教案高二语文第13周 05 总编号:33 主备人:李园林唐宋八大家散文教战守策(三) 苏轼一、教学目标1.巩固理解并掌握课文重点文言知识。
二、教学重难点1.巩固理解并掌握课文重点文言知识。
三、教学方法建议小组合作、探究质疑四、教学流程与教学方法设计1、阅读第一节(不看书本),完成下列小题(文科附加卷能力训练):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在于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此其患不见今而将见于于他日今不为之计其后将有所不可救者。
⑴请用斜线/给文言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限6处)。
(6分)果安在哉/在于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此其患不见于今/而将见于他日/今不为之计/其后将有所不可救者。
⑵该语段提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用自己的话表述)。
(3分)明确:出知安忘危、逸而不劳是当今大患。
⑶《〈伶官传〉序》的哪一句话能反映出该语段的中心论点。
(3分)明确: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2、归纳总结,文言积累:1.下列加点字中与“果安在哉”的“安”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哪里/安稳/安乐/习惯于)(3分)A.安得广厦千万间 B.风雨不动安如山C.知安而不知危 D.其心志安于斩刈杀伐之际而不慑2.解释、区分“区区”的含义:(形容小,数量少/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不值一提的/旧时谦辞,我)(3分)A.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贾谊《过秦论》):B.是以区区不能废远(《陈情表》):C.是以区区之禄山一出而乘之:D.区区向往之至(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3.下列加点字中与“是以善养身者”的“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D,慈善/好/善良/擅长、善于)(3分)A.恐恐然惟惧其人之不得善之利(《原毁》)B.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出师表》)C.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4.下列加点字中与“且夫天下固有意外之患也”的“固”意义相同的一项是(C,当然/安守/本来/顽固,坚固)(3分)A.而唐室固以微矣 B.君子固穷《论语》C.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D.吾心之固,固不可彻五、问题解决情况检测1.解释“致”的意思。
教战守策导学案苏教版最新版(可编辑修改word版)
《教战守策》导学案江苏省盱眙中学李淞教学目标.梳理并积累重要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能大致翻译课文。
.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理解文章主旨以及作者的主张,认识其的进步意义。
.把握文章要旨,学习从多角度论证的说理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重要实词和特殊句式。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作者的主张,认识其的进步意义。
.把握文章要旨,学习从多角度论证的说理方法。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由《赤壁赋》和《后赤壁赋》导入新课二、解题策-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古代的策文分类:1、制策(策问):朝廷选进士时所出的考题2、对策:士子根据所问而陈述的政见3、奏策(进策):臣子主动上陈的奏文补充:古代常见奏章战国时多称“书”奏:封建时代臣子对皇帝陈述意见或说明事情,议:用以论事说理或陈述意见,疏:臣子向帝王分条陈述的意见书,《谏太宗十思疏》表:多用于臣向君陈情祝贺,《陈情表》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上台展示学案。
.这篇奏议的主要主张是什么?作者是针对什么情况提出这一主张的?补充:写作背景北宋王朝到了仁宗赵祯时期,在承平的帷幕背后,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日益迅速地深刻化、尖锐化。
内部的农民起义;外边夏、辽气焰嚣张,不时内犯。
统治阶级当中一些较能正视现实、深谋远虑的人,便不断提出革新政治以自救的主张与要求。
以范仲淹为首的“庆历新政”就是这种趋势下的产物。
年轻的苏轼,很快地也投身于这个浪潮中了。
仁宗嘉祐六年(),二十五岁的苏轼应“制科”考试时所作的《进策》二十五篇,就集中地表现了苏轼的这种政治思想。
明确:这篇奏议的主要主张是“教民战守”。
作者是北宋存在严重的外患而民“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这一情况提出的。
.理清文章思路。
文章各段分别写什么?可分为几部分?明确:全文七段,可分为五部分(一)()开门见ft,表明观点:居安知危(二)(—)援引史实,正反论证,说明“兵之不可去”(三)()浅近设喻,正反论述,说明“养之太过”的危害(四)()分析形势,说明“教战守”的重要(五)()具体陈述“教战守”的主张和建议四、通读课文.解决学案第三题。
《教战守策》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教战守策》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教战守策》中的名句。
(2)能够分析并解读《教战守策》的文言文内容。
(3)能够运用《教战守策》中的策略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教战守策》的内涵。
(2)学会文言文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学会运用策略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敢于挑战自我的精神。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共同进步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课文简介:《教战守策》是北宋政治家、军事家苏轼的一篇兵书,主要分析了战争中的攻守关系,提出了“守为上,战为下”的军事策略。
2. 教学重点:(1)理解《教战守策》的文言文内容。
(2)分析《教战守策》中的策略思想。
(3)背诵《教战守策》中的名句。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介绍苏轼的背景,引发学生对《教战守策》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战守策》,理解文言文内容,体会策略思想。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互相解答疑问。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课堂讲解,深入剖析《教战守策》的策略思想。
5. 应用拓展:让学生运用《教战守策》中的策略思想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策略思维能力。
6. 课堂小结:7. 课后作业:(1)背诵《教战守策》中的名句。
(2)写一篇关于《教战守策》的心得体会。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教战守策》的文言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教战守策》中的策略思想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策略思维的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教战守策》原文。
2. 参考资料:关于苏轼和《教战守策》的相关介绍。
3.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教材内容和相关资料。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图片、音乐、故事等方式,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战守策》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教战守策》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教战守策》,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理解文中涉及的战争策略和军事思想。
1.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朗读、讨论、分析等方法,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提高文本解读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和平的价值观,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文本:《教战守策》全文2.2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文章中的战争策略和军事思想,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
2.3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联系实际,体会文章的启示。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课前准备:让学生预习课文,了解作者背景,查阅相关资料,为课堂讨论做好准备。
3.2 课堂导入:简要介绍《教战守策》的背景,引发学生对课文兴趣。
3.3 课堂讲解:分段讲解课文,深入分析战争策略和军事思想,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3.4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各自的学习心得,互相启发,共同提高。
3.5 课堂小结: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评价方法:采用课堂问答、作业批改、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评价。
4.2 评价内容: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战争策略和军事思想的掌握情况,以及在讨论中的表现。
4.3 评价目的: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学资源:教材《教战守策》,相关背景资料,战争策略和军事思想的相关书籍。
5.2 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白板,教学PPT。
5.3 教学环境:教室,图书馆,网络资源。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授课方式: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
6.2 教学环节:6.3 教学策略: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采用分层教学法,设置难度不同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在课堂上得到充分锻炼。
第七章:教学实践7.1 实践环节:组织学生进行战争策略和军事思想的实践活动,如角色扮演、战争游戏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认识。
教战守策(教师版)
教战守策(教师版)【学习目标】1、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理解文章主旨。
2、了解对策类文体的主要特点,体会文章表达清晰而得体的特点。
3、梳理并积累文言基础知识。
【学习重难点】1、理解并掌握重点字、词、句。
2、把握文章要旨,学习从多角度论证的说理方法。
3、学习并领悟“教战守”的“教”在全文中的贯穿作用。
【知识铺垫】1、在北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积极实行变法的时候,苏轼曾经因政见不合,自请外调,相继在杭州等地任地方官。
其实这不能说明苏轼不关心朝政,早在宋仁宗嘉祐年间,苏轼就向朝廷进献了《教战守策》,根据当时战争必不可避免的形势,建议早做准备,以免发生不测之患。
这是很有远见的。
北宋中叶以后,辽和西夏成为宋朝西北边境的严重威胁,随时可能发动侵扰。
但北宋统治者却依旧是醉生梦死、歌舞升平。
苏轼心忧天下,指出“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的危险性,从而论述教民战守的意义,提出了教民习武、能战能守、以备外患的主张。
本文在分析形势的基础上,见解精辟,表现了苏轼辅君治国、经世济民的政治远见,对维护宋王朝的长治久安,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2、策,即策谋、策略的意思。
古代的策文,主要有制策、对策和奏策三种。
制策又称策文,是朝廷选进士时所出的考问题目。
对策,则是士子根据所问而陈述的政见。
至于奏策,又称进策,不属考试范围,是由臣子主动上陈的奏文。
本文应该是一篇对策。
第一课时【课前预习】注音斩刈.yì迂.儒yū讹.言é豢.于游戏huàn钝眊.mào痿蹶..jué浸渍.zì狎.风雨xiá重.屋chóng【学习过程】(一)梳理课文阅读文章1-2节,回答问题。
实词解释讲武..教练武事斩刈杀伐之际.而不慑.情形,情况恐惧翻译在于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
译文:在于只知道安乐却不知道危难,能享受安逸却不能劳累吃苦。
使其耳目习于钟鼓旌旗之间而不乱,使其心志安于斩刈杀伐之际而不慑。
《教战守策》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文言文实词词义的推断方法一、自学引导(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文言实词的理解是江苏高考每年必考的内容。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包括三层意思:其一,“理解”一词体现文言文“阅读”方面的要求,告诉我们不考对词义的死记硬背,不在名词术语上做文章,而是着眼全篇,根据文意去感悟;其二,“常见”告诉我们,所考内容为文言文中出现频率较高或中学教材中经常涉及的实词,而不考那些生僻难懂的;其三,“文中”说明这些文言实词的含义是在上下文中体现出来的,而不是单纯字典的释义,须结合语境作判别。
具体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偏义、活用等语言现象。
《教学大纲》列出必须掌握的120个实词,可作为复习的指导。
(二)考查重点: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单音节词为主,也涉及双音节词;通常较为常见或在中学教材中出现过的;规定的120个实词为主,但近年有趋向生僻、加大难度的倾向。
二、推断文言实词词义的常用的方法:第一法:字形分析法(一)想想看:1.丰则贵籴(di),歉则贱粜(tiao)——“籴”、“粜”大家比较陌生。
可根据字形,推断为会意字,跟“粮食”有关,意思是买进粮食、卖出粮食。
2.冀得一归觐——“觐”虽比较眼生,但它是形声字,从形旁“见”上,猜出与“见”有关,可以解释为“拜见”。
汉字中的形声字占80%,形声字的形旁有表意的功能。
会意字则本身就表意。
(二)试试看:1.“有牧人御.众之才”()2.夜入其家,探其箧.,不使之知觉。
()3.迨诸父异爨.,东西多置小门。
()4.“彀.士十万人”()第二法:通假推断法(一)想想看: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2.风吹草低见.牛羊()3.张良出,要.项伯()通假是文言文的特殊语法现象之一,用了通假的词语从通假的角度去理解才符合语境。
通假字有同音和近音两种。
(二)试试看:1.崔家顾.人刺我,请以闻。
()2.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
()3.昌宗从旁趣.说(人名),使速言。
()第三法:结构观察法(一)想想看:1.奉之弥.繁,侵之愈急()2.曹操之众远来疲.敝()3.通五经,贯.六艺()4.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利用文言句法特点推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战守策教学目标1、理解重点语句,梳理并积累文言基础知识2、理解作者居安思危、心忧天下、关心国事的襟怀3、把握文章要旨,学习从多角度论证的说理方法一、专题解说奏议是古代臣吏进言、进谏和政论类文章的总称,这种文体可远推至《尚书》中记载的君臣言论。
秦汉以后所谓的奏、奏议、奏疏、奏对、奏状、奏札、对策、上书等皆可归入奏议的范围。
唐宋八大家都富有政治抱负,有的还是朝廷重臣,提出了影响深远的政治主张或变革方案。
他们的奏议能够清晰地分析形势,借鉴历史,陈述利害,提出对策,而其文字之中又充满了忠爱诚恳之心和淑世拯民之情,其为文务去陈言,直抒己见。
《教战守策》全文围绕“教战守”这个中心,援引史实,浅近设喻,正反论证。
文章姿态翩跹,引人入胜,论析时文笔纵横,处处照应,层层深入,舒卷流畅,语意精警,文采斐然,笔意充沛,说理透辟。
用古代策文既要明于治道,能提出高明的政治见解,又要文章写得好的标准衡量,此文堪称是一篇“志足文远”的对策。
学习奏议专题的文章,我们不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八大家的文学主张,更全面地了解他们的散文风格,而且可以看到他们身上极为可贵的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
二、知识点指津【考纲聚焦】《考试大纲》规定:考生须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其能力层级为B级。
【考点阐释】文言文翻译是考查考生文言文阅读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
一直以来是高考文言阅读的重点。
近年文言文段落或句子的翻译一直保持在10分。
因而,我们有必要加强文言文翻译能力的培养,掌握一些基本的文言文翻译技巧,以便更好地应对这一题型。
通常文言文翻译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
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逐字逐句落实到译文中去,尽量译出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尽可能保持一致。
所谓“意译”,就是根据原文表达的基本意思来进行翻译,不拘泥于字字句句的落实,甚至可以采用与原文差别较大的表达方式。
多年来,高考翻译题均要求考生采用直译的方式,只有在确实难以直译的情况下才酌情采用意译。
三、读书指导(一)A级:一读文本,扫除字词障碍导学提示:结合工具书、课后注释与同步导学练自主完成1、作者背景苏轼(1037-1101),北宋著名散文家、书画家、文学家、词人、诗人,是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
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他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苏”。
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词有《东坡乐府》。
北宋中叶以后,辽和西夏成为宋朝西北边境的严重威胁,随时可能发动侵扰。
但北宋统治者却依旧是醉生梦死、歌舞升平。
苏轼心忧天下,指出“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的危险性,从而论述教民战守的意义,提出了教民习武、能战能守、以备外患的主张。
本文在分析形势的基础上,见解精辟,表现了苏轼辅君治国、经世济民的政治远见,对维护宋王朝的长治久安,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2、文体介绍及解题:策是一种文体,可分为三类:(1)应诏陈言,称为对策(2)探视献说,称为进策(3)朝廷选进士时所出的考题,称为制策(策问)本文原为苏轼于宋仁宗朝,上时务策二十五篇之一。
选自《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原题是《教战守》。
作者苏轼针对腐败的宋王朝面临来自辽、夏的严重威胁,指出“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的危险性,从而论述教民战守的意义,并提出具体措施。
3、初读文章,做好圈点勾画,并整理字音(可自行添加生字)斩刈 yì讹 é豢 huàn顿眊 mào 痿蹶wěi jué浸渍zì狎xiá重屋chóng 舆 yú狃niǔ(二)B级:再读文章,整理文言文现象,并尝试翻译全文导学提示:结合工具书和课文注释,注意实词词义推敲的方法(引申、句式、语法等)1、通假字数十年之后,甲兵顿弊(钝)卒有盗贼之警(猝)奉之者有限,而求之者无厌(餍)2、词类活用在于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用作动词,享受安乐四方之民,兽.奔鸟.窜:名词作状语,像兽一样,像鸟一样天下之势,譬如一.身:数词作形容词,整个农夫小民,盛夏力...作,而穷冬暴露:名词作状语,在盛夏名词;作状语,用力轻.霜露而狎风雨:形容词作动词,轻视然后可以刚健强力,涉险.而不伤:形容词用作名词,危险之境今国家所以奉西北二虏者,岁.以百万计:名词作状语,每年所不可知者,有迟速远近....:用作名词,快慢远近的可能而人民日.以安于佚乐:名词作状语,每天风.则袭裘,雨.则御盖:名词作动词,刮风下雨岂不亦甚明.欤:形容词用作动词,明白3、古今异义(1)一旦..出身而蹈死地,则其为患必有不测。
古:投入、献身;挺身而出今:个人早期的经历或由家庭经济情况所决定的身份或阶层(2)不战而走.古:逃跑今:步行(3)盖尝试论之古:曾经试着今:试一试,试验(4)步趋动作,使其四体狃于寒暑之变;古:活动操作今:行为举动4、特殊句式此其患不见于今(状语后置)又挠以军法,则民将不安(状语后置)教之以进退坐作之方(状语后置)此臣所谓大患也(判断句)夫风雨、霜露、寒暑之变,此疾之所由生也。
(判断句)战者,必然之势也(判断句)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宾语前置)庶人之在官者,教以行阵之节(定语后置)役民之司盗者,授以击刺之术。
(定语后置)5、质疑疑难词汇(三)B级:三读文章,探究文本内容1、整体感知,分析本文的结构。
明确:居安思危(表明观点)——提出问题兵不可去(昔者先王/今之迂儒;安史之乱可证)天下之势,譬如一身(不可养之太过)战不能免(四方有事,西北二虏:奉之者有限,而求之者无厌)——分析问题“使”士大夫尊崇武勇、讲习兵法;“教”庶人之在官者以行阵之节;“授”役民之司盗者以击刺之术。
——解决问题总结: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2、这篇奏议的主要主张是什么?作者是针对什么情况提出这一主张的?明确:这篇奏议的主要主张是“教民战守”。
作者是北宋存在严重的外患而民“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这一情况提出的。
北宋中叶以后,辽和西夏成为宋朝西北边境的严重威胁,随时可能发动侵扰。
但北宋统治者却依旧是醉生梦死、歌舞升平。
3、既然本文的主张是“教民战守”,那么在苏轼看来应当如何来“教”呢?明确:“使士大夫尊尚武勇,讲习兵法;庶人之在官者,教以行阵之节;役民之司盗者,授以击刺之术,每岁乡里则聚于郡府,如古都试之法,有胜负,有赏罚,而行之既久,则又以军法从事。
”“使”士大夫尊尚武勇,讲习兵法“教”庶人之在官者以行阵之节“授”役民之司盗者以击刺之术4、本文的论证方法主要有哪些?在文中分别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明确:本文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等。
第二、三段主要是援引史实、举例论证;第四段主要是浅近设喻,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
在这几个段落中,无论是举例论证还是比喻论证,其中都有正反对比论证。
这既丰富了说理的角度和层次,也加强了说理的力度,使主张更容易为人接受。
5、概括主题。
(学案上没有)明确:文章针对当时国内习于安逸的状况,申述教民讲武的好处;并预测战争不可避免的危险形势,建议早做准备,以免发生不测。
文章开头提出:“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在于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
”意思是说:目前人民的祸患,究竟在哪里呢?就在于只知道安乐却不知道危难,能享受安逸却不能劳累吃苦。
这两句话的中心意思是说百姓之忧在于不能居安思危,在文中是中心论点。
苏轼针对当时的形势,在进策中提出“教民战守”的主张和具体建议,很有现实意义。
四、典题导航翻译句子(C级)导学提示:(一)基本方法:直译和意译。
(二)具体方法:留、删、换、补、调、贯。
(一)基本方法:直译和意译。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
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
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
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
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
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
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二)具体方法:留、删、换、补、调、贯。
“留”,就是保留。
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删”,就是删除。
把无意义或没必要译出的衬词、虚词删去。
“换”,就是替换。
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
将单音词换成双音词,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通假字换成本字……换言之,留的留下,删的删去,其他的都是“换”的对象了。
字字落实留删换“调”就是调整。
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
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补”,就是增补。
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主语谓语宾语介词等)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
“贯”指要根据上下文语境,灵活贯通地翻译。
当然对文言文翻译而言,我们首先要“直译”(留删换调补),在“直译”不能完成时,不得已才用“意译”,这个“贯”就是“意译”。
文从句顺调补贯(1)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在于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
患:祸患果:副词,究竟安在:即“在安”,在哪里?宾语前置句安:安乐危:危险逸:享受安逸劳:劳累现在百姓的祸患究竟在哪里呢?在于只知道安乐却不知道危难,能享受安逸却不能劳累吃苦。
(2)惟其民安于太平之乐,豢于游戏酒食之间,其刚心勇气,消耗钝眊,痿蹶而不复振。
是以区区之禄山一出而乘之,四方之民,兽奔鸟窜、乞为囚虏之不暇。
天下分裂,而唐室固以微矣。
惟:因为、由于安于:习惯于复:再痿蹶:腿脚麻痹区区:小小的乘:乘机兽:像禽兽一样,名词作状语,“鸟”亦之乞:乞求固:当然以:因为就是因为那时百姓习惯于太平生活的快乐,经常生活在酒食游戏里面,那坚强的意志和勇气逐渐减少以至于迟钝昏聩,腿脚麻痹而振作不起来。
因此小小的安禄山一旦乘机作乱,四方的人民就象鸟兽奔窜一样,求做囚犯和俘虏还来不及,国家分裂,而唐王朝当然因此而衰弱了。
五、学习报告【问题总结栏】六、巩固训练:见《同步导学》P130T1——9精品文档word文档可以编辑!谢谢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