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高台多悲风
古诗杂诗·高台多悲风翻译赏析
古诗杂诗·高台多悲风翻译赏析《杂诗·高台多悲风》作者为东晋诗人曹植。
其古诗全文如下: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
之子在万里,江湖迥且深。
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
孤雁飞南游,过庭长哀吟。
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
形影忽不见,翩翩伤我心。
【前言】《杂诗·高台多悲风》是曹植写的一首怀念远别亲友的诗。
所以这首诗很容易引起共鸣,富有典型性与现实性。
【注释】①北林:泛指树林。
《诗经·秦·晨风》有“郁彼北林”句,作为怀念君子的起兴。
②之子:那个人,指所怀念的人。
③方舟:两船并在一起。
极,至,到达。
难任,难以承担。
这四句是说我所怀念的那个人远在万里之外,中间隔着大江大湖,连远航的方舟也难以到达,离别的愁苦真是使人难于承受。
④翘:思仰头而思,形容思念之切。
这句是说:很想托南飞的孤雁给他带个音信。
⑤景:通影。
形景指孤雁的形影。
【翻译】高台上常常吹着悲风,早晨的太阳照着北林。
我怀念的人在万里外,大江大湖很远很深,这舟船哪能顺利到达?实难安置我怀念的心。
掠过庭院南飞的孤雁,长声哀吖真使人伤神。
抬头望着孤雁,我在想——托你带个信给远地的人。
孤雁不理睬地飞过去了,飞动的影子更使我伤心。
【赏析】这是一首怀念远别亲友的诗。
虽然作者和这一亲友的远别,或许是有统治者内部矛盾这一特殊原因,但在汉末魏初那个动乱流离的年代,远别而不能团聚,甚至不能相见,实是普通现象。
所以这首诗很容易引起共鸣,富有典型性与现实性。
这首诗开头“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实属景语,并无影射比喻之意。
而“高台多悲风”亦属秋景。
登高是因为要眺望远处,所以是思念远方的人;而时值秋令,亭台越高那么风自然就会越凄厉,登亭台的人于是就因为风急而越感受到心情的沉重悲哀。
这一句简括凝炼,开后人无数法门。
直是把此一句衍化为五十六字的长诗。
所以曹植这五字能成为名句的原因,正因为这虽然作为景语,其实是寓意深情。
接下来的第二句“朝日照北林”,本来也是属于景语,但是却化用《诗·秦风·晨风》之首章。
魏晋南北朝诗句
《嵩里行》曹操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2《短歌行·其一》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短歌行·其二》曹操周西伯昌,怀此圣德。
三分天下,而有其二。
修奉贡献,臣节不隆。
崇侯谗之,是以拘系。
后见赦原,赐之斧钺,得使征伐。
为仲尼所称,达及德行。
犹奉事殷,论叙其美。
齐桓之功,为霸之道。
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一匡天下,不以兵车。
正而不谲,其德传称。
孔子所叹,并称夷吾,民受其恩。
赐与庙胙,命无下拜。
小白不敢尔,天威在颜咫尺。
晋文亦霸,躬奉天王。
受赐珪瓒,秬鬯彤弓。
卢弓矢千,虎贲三百人。
威服诸侯,师之所尊。
八方闻之,名亚齐桓。
河阳之会,诈称周王,是其名纷葩4《步出夏门行·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5《步出夏门行·龟虽寿》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6《燕歌行》曹丕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
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何为淹留寄他方?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7《杂诗·其一》曹丕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
描写太阳的经典古诗句(7篇)
描写太阳的经典古诗句(7篇)关于太阳的诗句篇一no.1 明日映天,甘露被宇。
——阮籍《咏怀诗十三首》no.2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曦。
——《汉·乐府诗》no.3 壮士挥戈回白日,单于溅血染朱轮。
——王翰《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no.4 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
——李白《采莲曲》no.5 波弄日光翻上栋。
窗含烟景直浮空。
——唐寅《题碧藻轩》no.6 旁映白日光,缥缈轻霞容。
——常建《第三峰》no.7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佚名《陌上桑》no.8 日光赤色照未好,明月暂入都交加。
——韩愈《悼李花》no.9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王维《汉江临眺》no.10 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毛泽东《菩萨蛮·大柏地》no.11 徙倚霜风里,落日伴人愁。
——袁去华《水调歌头·定王台》no.12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李绅《古风二首/悯农二首》no.13 寒日萧萧上琐窗,梧桐应恨夜来霜。
——李清照《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no.14 烟中列岫青无数,雁背夕阳红欲暮。
——周邦彦《玉楼春》no.15 愿揽羲和辔,白日不移光。
——阮籍《咏怀八十二首》no.16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朱熹《春日》no.17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no.18 戈船破浪飞,铁骑射日光。
——陆游《江上对酒作》no.19 草木行列,烟消日出。
——苏辙《黄州快哉亭记》no.20 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
——王维《送邢桂州》no.21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柳宗元《小石潭记》no.22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寇准《咏华山》no.23 重冈北面起,竟日阳光留。
——杜甫《寄赞上人》no.24 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
——杜甫《秋兴八首》no.25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李觏《乡思》no.26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课件:第三单元 第7课 短歌行
高中语文 必修上册 第三单元 第7课 短歌行
建安文学 文学史上的建安时期,指建安至魏初的一段时间。建安文学的成就是多方面的, 最突出的是诗歌方面。建安时期,五言诗繁盛,这时期的诗坛可谓群星璀璨,代表 诗人有“三曹”(曹操、曹丕、曹植),“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幹、 阮瑀、应玚、刘桢)和女诗人蔡琰。他们继汉乐府之后,打破汉代文人诗歌消沉的 局面,掀起文人诗歌创作的高潮。他们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创作的 诗歌反映了丰富的社会生活,表现出新的时代精神,具有“慷慨悲凉”的独特风格, 并且形成了“建安风骨”这一传统。同时,他们普遍采用新兴的五言形式,奠定了 五言诗在文坛上的地位。
高中语文 必修上册 第三单元 第7课 短歌行
写作背景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战祸连年,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人民饱尝流离的痛苦, 面临死亡的威胁,中原地区尤为严重。那时,人心思治,尽快结束纷争的局面是 大势所趋。曹操顺应时代的潮流,肩负起完成统一大业的重任。曹操领兵南征北 战,“挟天子以令诸侯”,渴望统一天下。然而,他虽高标“唯才是举”,却又 叹人生苦短,人才难求。
高中语文 必修上册 第三单元 第7课 短歌行
思考2:第一层(1 ~ 8 句)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明确:开头四句,抒发了诗人对生命有限这个自然现象的无限感慨。 诗句带有感伤苍凉的情调,在这样的氛围里,诗人慷慨高歌,以美酒 浇愁,寄托忧思。“忧思”是全诗之脉,而全诗抒写的正是诗人未能 建功立业、统一天下的“忧思”,这“忧思”既解释了前面痛苦感叹 的原因,又为后文埋下了伏笔。于是,诗人面对当时天下纷争、社会 动乱的现实,寻找着解决的办法,这就揭开了下面广纳贤才的章节。
高中语文 必修上册 第三单元 第7课 短歌行
题目解说
诗90首
1、《短歌行》曹操魏晋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晏,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2、《杂诗七首其一》曹植高台多悲风。
朝日照北林。
之子在万里。
江湖逈且深。
方舟安可极。
离思放难任。
孤雁飞南游。
过庭长哀吟。
翘思慕远人。
愿欲托遗音。
形影忽不见。
翩翩伤我心。
3、《夏日南亭怀辛大》孟浩然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4、《月夜忆舍弟》年代: 唐作者: 杜甫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避,况乃未休兵。
5、《邯郸冬至夜思家》年代: 唐作者: 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6、《同李十一醉忆元九》白居易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筹。
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
7、《暮江吟》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8、《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9、《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柳宗元破额山前碧玉流,骚人遥驻木兰舟。
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苹花不自由。
10、《书愤》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11、《渔翁》柳宗元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12、《闲居初夏午睡起》杨万里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描写太阳的诗句(通用6篇)
描写太阳的诗句(通用6篇)描写太阳的诗句篇一1、日近觚棱,秋渐满蓬莱双阙。
——严羽《满江红·送廖叔仁赴阙》2、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
——李清照《念奴娇·春情》3、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王昌龄《长信怨》4、江东大道日华春,垂杨挂柳扫清尘。
——萧子显《春别诗四首·其三》5、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李觏《乡思》6、日影渐斜人悄悄,凭暖栏杆,目断游丝袅。
——高鹗《苏幕遮·送春》7、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
——王维《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8、落日无人松径里,鬼火高低明灭。
——萨都剌《念奴娇·登石头城次东坡韵》9、残日东风,不放岁华去。
——吴文英《祝英台近·除夜立春》10、炎炎日正午,灼灼火俱燃。
——韦应物《夏花明》11、燕垒雏空日正长,一川残雨映斜阳。
——汤允绩《浣溪沙·燕垒雏空日正长》12、溪态澄明初雨毕,日痕清淡不成霞。
——宋祁《九日置酒》13、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曾巩《咏柳·乱条犹未变初黄》14、何日更重游!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白居易《忆江南词三首》15、日暮秋烟起,萧萧枫树林。
——戴叔伦《过三闾庙》16、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
——李白《白马篇》17、月落溪穷清影在,日长春去画帘垂。
——吴文英《浣溪沙·题李中斋舟中梅屏》18、觉来红日上窗纱,听街头卖杏花。
——王元鼎《醉太平·寒食》19、春态浅,来双燕,红日渐长一线。
——和凝《喜迁莺·晓月坠》20、春日迟迟春草绿,野棠开尽飘香玉。
——李洞《绣岭宫词》21、岁阴向晚,日夕空屏营。
——张九龄《秋晚登楼望南江入始兴郡路》22、何时收拾耦耕身?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
——苏轼《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23、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
——李白《长相思·其二》24、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有关太阳的诗句古诗
有关太阳的诗句古诗导读:1、茫茫江汉上,日暮欲何之。
——刘长卿《送李中丞之襄州》2、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3、日出雾露馀,青松如膏沐。
——柳宗元《晨诣超师院读禅经》4、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
——曹植《杂诗六首·其一》5、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卢梅坡《雪梅·其二》6、欲偿白帝宜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曹雪芹《薛宝钗咏白海棠》7、霜轻未杀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
——白居易《早冬》8、凝云鼓震星辰动,拂浪旗开日月浮。
——许浑《汴河亭》9、窗雨阻佳期,尽日颙然坐。
——孙光宪《生查子·窗雨阻佳期》10、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曾巩《咏柳·乱条犹未变初黄》11、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
——李白《白马篇》12、春恨最关情,日过阑干曲。
——晏几道《生查子·落梅庭榭香》13、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14、日轮驻霜戈,月魄悬雕弓。
——高適《塞下曲》15、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杜甫《赠花卿》16、燕垒雏空日正长,一川残雨映斜阳。
——汤允绩《浣溪沙·燕垒雏空日正长》17、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李颀《古从军行》18、诗书塞座外,日昃不遑研。
——陶渊明《咏贫士》19、汀洲采白苹,日落江南春。
——柳恽《江南曲》20、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许浑《谢亭送别》21、书剑时将晚,丘园日已暮。
——孟浩然《田园作》22、日月常悬忠烈胆,风尘障却奸邪目。
——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23、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王昌龄《塞下曲·饮马渡秋水》24、白日何短短,百年苦易满。
——李白《短歌行》25、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辛弃疾《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26、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堕楼人。
——杜牧《金谷园》27、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
建安风骨的特点
建安风骨的特点原标题:建安风骨的三个特点:内容充实,个性鲜明,“悲”与“慷慨”并存建安是东汉最后一个皇帝汉献帝的年号,当时活跃的诗人主要有:三曹和建安七子,其诗歌表现出强烈的情感力量,后代称他们的诗歌风格为“建安风骨”。
那究竟什么是“建安风骨”呢?后代对此解说不一,但大致上比较统一的认识是:“风”是指诗歌内在的强烈的精神感染力,它源于内容的充实和情感的深挚,但并非指内容和情感自身。
“骨”是指文章表现出来的刚健有力的特征,具体表现为语言的准确、简练和明晰。
结合建安诗词来理解的话,“建安风骨”主要有以下的三个特点:一、内容充实丰满:言之有物,述之有感,论之有思,行之有术。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民不聊生,目睹这一现状的静安诗人们,用他们的笔,用他们的心去书写了这个社会的真情实景,和他们的真情实感。
王粲的《七哀诗》则说:“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
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
”和陈琳的《饮马长城窟行》:“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
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
”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写出了战乱给百姓带来的痛苦,和诗人对此现象的深刻思索。
生逢乱世是人之不幸,建安诗人悲天悯人,诗作中流露出了对于人民的同情。
其二是体现了高扬的政治理想。
如曹操心中理想的社会在他的诗作中就已经明确的勾勒出来了,在《步出夏门行·冬十月》中就提到了“钱镈停置,农收积场。
逆旅整设,以通贾商。
”这就是曹操所设想的场景,也是他为之奋斗的政治理想,天下大治四海升平的社会面貌。
曹植的《杂诗六首》抒发了他意欲赶赴边疆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烈士多悲心,小人偷自闲。
国雠亮不塞,甘心思丧元”,“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
”但是事与愿违,曹植被曹丕和曹叡猜忌,尽管他有报国的雄心壮志,但穷其一生都无法实现。
其三是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和对人生价值的积极追求。
曹操在《龟虽寿》中就说:“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成雾,终为土灰。
”借以感叹生命的短暂,但曹操并不因为人生的短暂而灰心丧气,他感叹生命短暂的目的是为了说在短暂的生命中,要去追求更大的人生价值,发掘自己更大的潜力。
关于渴望人才的古诗
关于渴望人才的古诗1. 《短歌行》东汉·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䜩,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2. 《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清·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3. 《马诗二十三首·其五》唐·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4. 《登科后》唐·孟郊昔日齷齪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5. 《杂诗七首·其一》魏晋·曹植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
之子在万里,江湖迥且深。
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雁飞南游,过庭长哀吟。
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
形影忽不见,翩翩伤我心。
6. 《南园十三首·其五》唐·李贺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7. 《野田黄鹤楼》唐·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8.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9. 《夜雨寄北》唐·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0.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唐·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描写太阳的诗句优秀6篇
描写太阳的诗句优秀6篇描写太阳的诗句篇一1、太阳初出光赫赫,千山万山如火发。
2、日出柴门尚嬾开,绿阴多处且徘徊。
3、九十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
4、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5、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6、碧天似水元非水,碧水如天不是天。
7、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8、旭日朝霞唤百川,晓风拂柳戏红莲。
9、日头欲出未出时,雾失江城雨脚微。
天忽作晴山卷幔,云犹含态石披衣。
10、白日地中出,黄河天外来。
11、日出两竿鱼正食,一家欢笑在南池。
12、日出之美,胜在宁静。
日出之灿,美在人间。
13、日出东方隈,似从地底来。
14、东方日出啼早鸦,城门人开扫落花。
15、秦川朝望迥,日出正东峰。
16、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17、早起见日出,暮见栖鸟还。
18、日出雾露馀,青松如膏沐。
19、天际霞光入水中,水中天际一时红。
20、日出扶桑一丈高,人间万事细如毛。
21、绝壑春林映绿,半山晓雾迷红。
22、朝出扶桑来,莫入虞渊去。
胡不缓驰驱,百岁一朝暮。
23、不知万丈寒光底,却到青冥是几重。
描写太阳的诗句篇二1、竹里缲丝挑网车,青蝉独噪日光斜。
2、重冈北面起,竟日阳光留。
3、柘袍临池侍三千,红妆照日光流渊。
4、运偶不同他往日,老来自在见功夫。
5、月与太阳合朔时,阳乌飞上桂树枝。
6、阴阴日光淡,黯黯秋气蓄。
7、阳光满前户,雪水半中庭。
8、晓连星影出,晚带日光悬。
9、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10、叹息西窗过隙驹,微阳初至日光舒。
11、太阳夙夜降。
少阴忽已升。
12、太阳岂我偏,檐影为蔽亏。
13、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14、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
15、日光微漏潭见底,水气上薄云成堆。
16、日光赤色照未好,明月暂入都交加。
17、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18、浅溪受日光炯碎,野林参天阴翳长。
19、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20、旁映白日光,缥缈轻霞容。
21、沐日光华还浴月,我欲乘桴。
“朝读经典”七年级诵读诗篇(共30篇)
“朝读经典”七年级诵读诗篇(共30篇)1短歌行曹操对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明月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译文】面对美酒当高歌,人生短暂能几何?生命流逝似朝露,荒废时日实在多!慷慨悲歌歌一曲,心中忧愁对谁说。
愁肠百结何和以解,只有美酒可开怀。
莘莘学子青青衣,恢悠悠思慕在心中。
盼望你们来相助,徘徊沉吟到如今。
鹿鸣声声食野草,我弹琴瑟待嘉宾。
明月高高如何攀。
月明星稀乌南飞,绕树三圈栖何枝?2杂诗七首●其一曹植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
之子在万里,江湖迥且深。
方向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雁飞南游,过庭长哀吟。
翘思幕远人,愿欲托遗音。
形影忽不见,翩翩伤找心。
【译文】高台上常常吹着悲风,早晨的太阳照着北林。
我怀念的人在万里外,大江大湖很远很深。
这舟船哪能顺利到达?实难安置我怀念的心。
掠过庭院南飞的孤雁,长声哀吖真使人伤神。
抬头望着孤雁,我在想――托你带个信给远地的人。
孤雁不理睬地飞过去了,飞动的影子更使我伤心。
3夏日南亭怀辛大孟浩然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弾,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译文】夕阳忽然间落下了西山,东边池角明月渐渐东上。
披散头发今夕恰好乘凉,开窗闲卧多么清静舒畅。
清风徐徐送来荷花幽香,竹叶轻轻滴下露珠清响。
心想取来鸣琴轻弹一曲,只恨眼前没有知音欣赏。
感此良宵不免怀念故友,只能在夜半里梦想一场。
4月夜忆舍弟杜甫戈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译文】戊楼响过更鼓,路上断了行人形影,秋天的边境,传未孤雁悲切的鸣声.今日正是白露,忽然想起远方兄弟,望月怀思,觉得故乡月儿更圆更明。
论建安诗歌中的_悲风_意象
论建安诗歌中的“悲风”意象吴建辉,马 林(中南大学文学院,湖南长沙410083) 摘 要: 建安诗歌中运用风这个外物景象较多,而且都着上了诗人强烈的悲凉慷慨之情,由此构成“悲风”意象。
建安诗歌的“悲风”意象具有抒情的多样性和形象性特征。
这一意象的形成与建安时期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和审美追求密切相关。
“悲风”意象是建安文学的特色之处,也是建安风骨的体现。
关键词: 建安诗歌;悲风意象;形象内涵;审美特征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154(2007)06-0091-04 建安诗歌描写物象有一突出现象即多用“风”词,且多与“悲”意相关,由此形成一种特殊的文学意象。
检阅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收录“三曹”和“建安七子”诗歌,包括残篇270多首,诗中出现“风”一词的达59首,约占总数的1/5强。
本文试通过对以上诗歌的具体分析,揭示“悲风”意象的艺术内涵,由此昭示建安文学之特色。
一 “悲风”意象的情感体现建安时代是一个铸造悲剧人物的时代,悲剧精神的表达成了建安诗歌中的主旋律。
曹操那首被称为“汉末实录”的《蒿里行》形象地记载了建安时期的局势,军阀“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导致“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的惨烈局面。
动乱的时世,撞击着志士之心,严酷的现实,弹奏出慷慨悲昂之歌。
刘勰《文心雕龙·时序》曰:“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多气也。
”精确地概括了建安文学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表现特征。
在情感体现上,建安诗歌以“风”抒情主要表现出以下方式。
(一)以“悲”状风,直抒悲情《文心雕龙·乐府》谈“魏之三祖”曰:“观其北上众引,秋风列篇,或述酣宴,或伤羁戍,志不出于淫荡,辞不离于哀思。
”“辞不离于哀思”可谓整个建安诗歌的基调。
动荡的时代在他们心里留下了太多的创伤与悲痛,诗人们直接给风染上“悲”情色彩。
强烈的主观情感发展到一定程度引起了情感的转移,诗人移情入景,客观物象也笼罩着浓烈的情感色彩,“悲风”意象由此构成,它直接表露了诗人的悲苦之情。
建安诗人诗歌的特点
建安诗人诗歌的特点建安诗人诗歌的特点建安时期的文学作品,诗歌最为突出,建安诗歌是从汉乐府和“古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些著作表现了时代精神。
建安诗歌的时代风格三国两晋,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它之前的两汉时期,文坛上占据重要地位的是辞赋,诗歌大多是乐府民歌,文人创作不多.进入三国以后,文人创作的重点转向了诗歌,诗歌在文坛上的地位逐渐与辞赋并重,蓬勃发展.三国两晋时期的诗歌,曾出现了几次创作高潮.依次是三国前期的建安,三国后期的正始,西晋的太康及西晋和东晋之交;其中尤以建安为最盛,成就也最大.以“三曹”、“七子”为代表的建安诗人们,继承和发扬了汉乐府诗“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传统,他们诗的内容,对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作了深入广泛的反映,产生了一些“诗史”式的作品.曹操、王粲、曹植、蔡琰等都有一些描写汉末战乱造成的社会大破坏、同情人民所受深重灾难的优秀诗篇,如《薤露行》《蒿里行》、《七哀诗》、《送应氏》、《悲愤诗》等.这些诗作,“感伤乱离,追怀悲愤”(范晔《后汉书·董祀妻传》),写得很有深度.建安诗歌既吸取了汉乐府民歌长于叙事的传统,又发展了“古诗”在抒情方面的优点,使诗歌的功能更趋全面.建安诗歌还在汉诗质实朴素的基础上加之以采润,形成了“以情纬文,以文被质”(《宋书·谢灵运传论》)的风貌,使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达到了和谐的结合.建安诗歌还形成了慷慨悲壮的时代风格,程度不等地贯穿于建安诗人的创作中.究其成因,同汉末以来的社会动乱有着直接关联.建安诗歌体裁多样化.曹操的四言诗如《步出夏门行》、《短歌行》等,是《诗经》以来少见的佳作.五言诗在建安年间进入了全盛时期,技巧上比东汉有了长足的进步.是当时诗人们采用得最多的体裁,其中尤以曹植作品最为纯熟.他的五言诗“骨气奇高,词采华茂”(钟嵘《诗品》卷上),或叙事状物,或抒情述志,极为得心应手.其代表作有《赠白马王彪》、《杂诗》6首、《送应氏》等.文人七言诗也兴起于建安时期.曹丕的《燕歌行》,通体七言,是诗歌史上较早的比较完整而成熟的七言作品.在它出现之后,整个三国两晋长达 200年的时间里,继作者几乎寥寥,只有缪袭、韦昭、傅玄等曾写过少数几篇以七言为主的诗.其原因是由于当时一般文人对七言这种来自民间的诗体存有相当成见,认为它“体小而俗”(傅玄《拟四愁诗序》)的缘故.建安又是文人乐府诗的发达时期,“借古乐府写时事,始于曹公”(沈德潜《古诗源》).曹操今存20余首诗全部是乐府体,“建安七子”和曹丕、曹植兄弟也有大量乐府诗.文人写作乐府诗,从此成为传统,沿袭不衰.正始诗歌的主要作者是阮籍、嵇康.当时正是司马氏父子擅权的年代,政治情势十分险恶.阮、嵇对司马氏都持批评态度,他们在诗歌创作中对黑暗现实都有所揭露,他们继承了建安诗歌重现实的传统.不过由于客观政治处境的限制,他们往往使用比较曲折的方式来表示对现实的不满和反抗.尤其是阮籍,他的《咏怀诗》“志在刺讥”(李善注引颜延之《庭诰》语),却写得相当隐晦,以至“厥旨渊放,归趣难求”(钟嵘《诗品》卷上).这与他比较软弱的政治态度是一致的.随着玄学的兴起,正始诗歌中开始出现玄理,当时虽不居主流,但成为后世玄言诗的滥觞.在体裁上,正始诗歌以五言为主.阮籍的《咏怀诗》今存五言82首,四言13首.它们在抒述情志的深度上,在描写复杂曲折的内心活动上,以及在运用比兴手法上,都取得了很大成功,是中国诗歌史上的第一部内容丰富、规模较大的个人抒情五言组诗.嵇康在四言诗方面造诣也颇高.太康诗人主要有三张(张华、张载、张协;一说张载、张协、张亢)、二陆(陆机、陆云)、两潘(潘岳、潘尼)、一左(左思),还有傅玄等.他们生活在全国得到短暂统一、门阀势力臻于极盛的时期,不少人以攀附权贵为手段去获取政治上的地位,因此有些人的诗歌较少反映社会现实,内容浮浅者居多.在艺术表现上,他们大多追求辞藻的华美,开了中国诗歌史上雕琢堆砌的风气,尤以陆机、潘岳为最.太康诗人中成就较高的是左思和张协.左思的《咏史诗》8首,借古人古事寄托自己的怀抱,对堵塞贤路的士族门阀社会表示愤慨,在当时诗坛上,表现了独具的“风力”.张协的《杂诗》也抒发了自己的“高尚”“心曲”,批评“流俗”的“昏迷”.在诗风上,左思骨力苍劲,张协辞采华净,都与时尚有所不同.西晋东晋之交的`诗人,以刘琨、郭璞为代表.他们都生活于乱世,并直接卷入社会矛盾大旋涡中,因此诗篇的现实色彩颇为浓厚.刘琨抒写自己在孤身救国逆境中的感受,“善为戾之词,自有清拔之气”(钟嵘《诗品》);郭璞以游仙方式含蓄地表现自己感时惧祸,向往“高蹈”、“遗世”的心情.这些都是上承建安、正始之余绪,而与太康诗风有所不同的.但刘琨、郭璞的生活经历和思想志趣毕竟具有独特性,他们的清刚俊逸之气,未能扭转诗坛流俗.永嘉之后,东晋时期盛行玄言诗,这是当时士族耽溺享乐、以玄学作自我迷醉的风气的反映.玄言诗作者有孙绰、许询等.他们以诗歌阐述玄理,淡乎寡味,“皆平典似《道德论》”(《诗品序》),成就不高.东晋末陶渊明的出现,使诗坛大放光彩.陶渊明亲身体验过当时官场中的黑暗情状,对上层统治集团的腐朽本质有一定了解.他以弃官行动表示了洁身自好的决心,并在村居生活中与劳动人民建立了真挚感情.他的诗歌,表现了对官场污浊风气的憎恶和对田园劳动生活的赞美.在艺术风格上,他的诗自然真朴,言近旨遥,平淡而有思致.这些都使陶渊明成为中国诗歌史上最优秀的诗人之一.在诗歌体裁上,陶渊明以五言为主,代表作有《归园田居》、《饮酒》、《拟古》等;他亦擅长四言,佳篇有《停云》、《归鸟》等.然而,陶渊明在当时却颇不为人所重,诗坛的总的风气也不因他而有所改变.此后整个南北朝时期,诗歌仍沿着华艳靡弱和注重形式表现的方向在演进变化.浓郁的悲剧色彩东汉末年的动乱,即使建安文人饱受乱离之苦,也激起他们的政治热情,建功立业、扬名后世,成为他们共同的追求。
《短歌行》课时规范练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部编版高中语文教科书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第7课《短歌行》课时规范练一、一语言文字运用(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建安是一个解放的时代,①,这艰苦由于这时代是出现在一个兵荒马乱的废墟之上的,这艰苦又由于这时代还缺少一种保证这个解放的有效的经验,因为一切都似乎是草创的。
一种荒凉高亢的歌声——“惊风飘白日”“高台多悲风”,就是建安风骨的基调。
而盛唐时代是出现在百年来不断上升的和平繁荣的发展中,是有了几百年来成熟了的封建社会中民主斗争的方式,它是一个进展得较为顺利的解放中的时代,一种春风得意一泻千里的展望。
所谓“天生我材必有用”“黄河之水天上来”“大道如青天”“明月出天山”,这就是盛唐气象与建安风骨,同为解放的歌声,而又不全然相同的地方。
当然,为保证并发展这一解放的高潮,就得不断地斗争,就不得不有能禁得起艰苦考验的风骨,建安风骨因此是具备在盛唐气象之中的,也是盛唐气象的骨干。
② ,盛唐气象是不可能出现的,这就是为什么陈子昂高倡风骨在诗歌史上具有那么重大的意义,也就是李白之所以赞美“建安骨”的根据。
③ ,还有丰实的肌肉,而丰实的肌肉也就更为有力地说明了这个“骨”。
1.下列各句中,与画横线处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这些高耸的树望久了,自己的灵魂有些担当不起,感到悚然。
——但是,这种树本来是异乡的,移植到这里来并不久。
B.娜拉——娜拉——,咱们的家多可爱,多舒服!你在这儿很安全,我可以保护你,像保护一只从鹰爪子底下救出来的小鸽子一样。
C.这里也可以看到某人新得到的奇珍——一个出土的玉扇坠儿,或三彩的鼻烟壶。
这真是个重要的地方,简直可以算作文化交流的所在。
D.毛泽东同志对中国革命发展趋势做了深刻总结:“斗争,失败,再斗争,再失败,再斗争,直至胜利——这就是人民的逻辑。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3小题)A.不容小觑风生水起厉兵秣马流光溢彩B.不容小觑声名鹊起戎马倥偬熠熠生辉C.非同小可风生水起戎马倥偬流光溢彩D.非同小可声名鹊起厉兵秣马熠熠生辉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通过曹操对汉乐府的改造,增强了乐府音乐的创作领域与艺术表现力,这对清商乐的形成乃至中国音乐史的走向,均产生了深远影响。
曹植诗歌中风的意象分析
在中国古诗中,风是最常用到的意象之一。
因为风具有疾缓与冷暖这双重特征,所以诗人往往由自己的性情处境,在它身上赋予不同的含义。
而不同的风也往往给人截然不同的感受。
如缓而暖的春风,让人欣然放松,便有“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傲然得意之情。
如夏日雷电交加之时的疾风,有“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的紧张气氛。
又如秋风瑟瑟吹来之时,总让人感觉到“草木摇落而变衰”的萧瑟悲凉之感。
历史上的每一位诗人,都或多或少地受到这多变的风的影响。
曹植是建安文学的集大成者,在两晋南北朝时期,他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
南朝大诗人谢灵运更是赞许有佳:“天下才共一石,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在他的作品中,风这一意象也是频频出现。
曹植的一生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半生生活丰裕人生得意,诗歌多有一种少年狂气。
建安25年,曹操病逝,曹丕继魏王位,不久称帝。
曹植的生活从此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从一个过着优游宴乐生活的贵公子,变成处处受限制和打击的对象。
因此,曹植的文风也在后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曹植的人生理想并不是当一个安富尊荣的文人。
而是身负“弘道济世”的理想。
但魏时因鉴于汉时王室乱权的后果,不许王室参政,曹植也受到了曹丕的不断猜忌。
几度上表也未被准许参政,这也使曹植的后半生都处在郁郁不得志的苦闷和被流放的漂泊感中。
在悲情人生的体悟下,“风”的意象,曾多次出现。
因此,子建诗中的“风”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是和风、清风、柔风,而是“惊风”“悲风”“回风”等充满劲疾与肃杀之气的风。
这些“风”意象的内涵是与曹植个人遭遇与情感历程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人生短暂,功业难成的叹息建安至魏晋时期,文人崇尚老庄玄学,更加关注生命人生。
在曹植的后半生中,政治上受到严重打击。
他无法实现自己建功立业的理想,然而时间的流逝却让年华老去,不禁使他产生了对生命的感叹。
而在这一感叹中,曹植频繁地运用了“悲风”、“惊风”、“凉风”这些意象用来起兴和比喻。
浅析曹操诗歌艺术特色及影响
. 写作提纲……………………………………. 开题报告……………………………………. 内容提要……………………………………. 关键词………………………………………. 正文…………………………………………. 参考书目……………………………………写作提纲一、序论在中国文学史上,能同时以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身份占一席之地者)地寥若畏星,曹操以其仅存地余首诗歌、余篇文章,形成独特地节术风格,构成“建安风骨”,对后代诗人诗歌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是非常难得地.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二、正文、曹操诗歌三大艺术特色①悲凉慷慨地艺术特征;②雄劲奋发地艺术风格;③质朴明快地诗歌语言.、曹操诗歌艺术风格形成原因①所处时代地重大影响;②与作者经历、地位、世界观息息相关;③继承了汉乐府民歌风格;④与戎马生涯急促写就有关.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曹操诗歌风格地重大影响①对“建安风骨”地形成起显著作用;②对后代诗歌评论与创作影响深远.三、结论曹操独特地诗歌艺术风格值得学习,其风格影响重大深远,不可泯灭.开题报告、作者姓名、学科门类、研究方向及年级、汉语言文学、中国古典文学,秋,汉语言本科、导师姓名与职称;郑乐农中教高级、研究题词;曹操诗歌风格及影响、选题缘由、目地和意义中国文学史上,能同时被称之为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地人物为数寥寥,而曹操凭其仅存地四十余篇散文,十十余首诗歌,及其卓越地军事、政治才能,同时拥有这三顶桂冠,年少时曾读其《短歌行》,感受颇深,故对其诗歌甚感兴趣,特撰本文对其诗歌风格及影响聊发一孔之见.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选题及研究背景诗言志.诗风即人风.研究曹操不多地诗作,或许更好把握、分析曹操地志向、胸怀及抱负,也更加清楚诗作文章均不多地曹操,能被后人赞称为文学家地原因究竟是什么.曹操地文章实在难找,而手头却有不少曹操诗作.于是,且走进曹操诗中,去品读诗作,咀嚼体味,鉴赏诗风,窥视这一枭雄地内心世界吧!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研究方法、措施和步骤收集、查找有关曹操及其诗歌、文章有关资料进行仔细阅读分析,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准备情况本人查阅《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主编)《文学品》《诗品论》《唐诗三百首》《文心雕龙》等资料.、预期目标撰写此文,意在让人们了解到,曹操确实是一个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其诗歌风格及影响足以证明他是当之无愧地文学家.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具体进度和时间年月开始收集资料年月—月阅读、整理读书笔记年月—月列出提纲并进行写作年月日完成初稿年月日完成修改稿年月日定稿浅析曹操诗歌艺术特色及影响李小敏内容提要:曹操是东汉末年著名地政治家、军事家,其雄才大略在存数不多地诗文中亦有典型表现,研究曹操诗歌地三大艺术特点形成原因及对“建安风骨”产生地重大影响,多层次、多角度地了解,认识历史上具有代表性地一代枭雄地性格、精神和形象,一定能获得更深地体会.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关键词:曹操诗歌特色建安风骨影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是曹操于公元年乌桓经过河北碣不山时抒发地不甘衰老、积极奋发地凌云壮志.一代枭雄曹操不仅是个出色地政治家、军事家,而且是个很有风格、很有建树、很有影响地诗人,尽管存诗仅余首.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一翻开《曹操集》,往往被诗歌所吸引.曹操诗歌地鲜明特点是悲凉慷慨.悲凉慷慨地艺术特色,实为建安时代许多作家所具有,但我们认为在曹操地诗歌中却体现得最为突出.例如他地《短歌行》乃是脍炙人口地诗篇:“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幽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当你情不自禁地吟诵此诗时,你会马上联想到赤壁之战,曹操打了败仗,形成三国鼎立地局面.此后曹操虽多次用兵,均无显著成效.曹操此诗乃是晚年之作.由于战争失利,军事上受挫,统一大业难以实现,诗人感到年华易逝,壮志难酬,所以从内心深处发出“人生几何”和“去日苦多”地慨叹,呈现出极浓重地悲凉气氛.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反映曹操悲慨风格地还有《苦寒行》.此诗为曹操于建安十一年(公元—)春,亲率大军征高干时所作.诗人细致地描写了路难行,沿途人烟稀少,却到处都是熊、虎地啼叫声等等景象,由此而抒发征战争地哀叹.“北风声正悲”,突出了征战地悲苦.“延颈长叹息”“直抒胸臆,刻画出远行征战者无可奈何地哀愁.此时天色己晚,人饥马困,无处宿营,连喝稀饭都极为困难.诗人于诗中写了“悲彼《东山》诗,悠悠使我哀”两句,使全诗地悲慨气氛达到顶点.陈延杰指出:“备言冰雪溪谷之苦,尤为悲凉者也”(《诗晶注》卷下),较为准确地抓住曹操在此诗中表现地悲凉风格地特色.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曹操诗地悲凉风格,不仅体现在他地为人们所熟知地以征战为题材地作品中,同时也表现在他地游仙诗中.曹操地游仙诗,均为晚年所写,约占其遗留至今地全部诗篇字数地一半.诗人一方面幻想用游仙手段延长寿命;另一方面,又清楚地知道,死亡乃是不可抗拒地规律,为此他地思想常常处于矛盾之中.《精列》一诗中地“年之暮奈何,时过时来微”,就是充分反映出他地这种思想矛盾.又如《秋胡行》第二首,诗人写他“思得神药”,延长寿命,好实现统一.诗中地“不戚年往,忧世不治”,即不忧虑年岁己老,只忧虑社会混乱,因而发出感叹.诗人地此种感叹,贯穿在他地大部分游仙诗中.钟蝾指出:“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诗品》)正好点出曹诗悲凉慷慨地艺术风格.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曹操地诗在艺术上虽有悲凉气氛,但使人读后总感到有一股令人上进和奋发之力.所以,雄劲又是曹操诗歌风格地另一特色.例如《短歌行》第一首:“……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作者在诗中表现地忧愁是深切地.这种忧愁与李煜地“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地忧愁,表面上好象有相似处,但李煜地这首词,读后使人看不到前途,只能增加感伤,而曹操地“忧”,却能激发你地进取心,为干一番事业而努力.尤其诗是地结尾用周公为了事业“一饭三吐哺”(《史记·鲁周公世家》)地典故,更增加了人们地奋发之力.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在曹操诗歌中最能体现雄劲风格者,是他地《龟虽寿》:“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面;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此诗曾被历代称为“老骥之歌”.它地艺术魅力和美学价值在于,青年入读了它,要学习身老志不衰地顽强进取精神;中年人读了它,则要珍惜年富力强地时光,干一番事业;老年人读了它,要以曹操为榜样,身老心不老,临死前也要干出一番事业来.曹操死后一千几百年,多少有志地老年人把此诗当做座右铭!难怪敖器之论及曹操诗时指出:“魏武帝如凼燕老将,气韵沈雄”.(《敖陶孙诗评》)“沈雄”二字评得好,它既括了曹操地为人,同时也准确地概括出曹操诗地风格特色.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曹操诗歌地另一特色是质朴.这个质朴地艺术风格较明显地表现在运用不假雕琢地语言写诗.曹操地艺术特点是用质朴明快地语言抒写其胸襟,使人读其诗如见其人.例如《对酒》诗:“对酒歌,太平时,吏不呼门.王者贤且明,宰相股肱皆忠良.咸礼让,民无所争讼.三年耕有九年储,仓谷满盈……犯礼法,轻重随其刑.路无拾遗之私.囹圈空虚,冬节不断.人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作者在诗中描绘他政治理想地蓝图.他希望通过“王者贤且明”地途径,达到“太平盛世”.曹操在描绘其理想时,完全用口语入诗,绝少用华美词藻.我们毫不夸张地说,现存曹操地诗,基本上都是曹操诗歌质朴地风格,还表现在写诗时采用白描手法,基本上不用比兴.由于他直抒胸臆,流露出真情实感,使人们感到曹操地诗朴实可亲.在这方面曹植与其父相比较,则有显著不同.曹植诗多用比兴.例如《杂诗》六首、《白马篇》、《美女篇》等,都是此类作品.《杂诗》其—云:“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迥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雁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景忽不见,翩翩伤我心心.”此诗为怀人之作.由于作者运用比兴,使读者不能准确地指出所怀念之人是谁、(前入猜测所怀念者为曹彪).可见曹植比兴手法地运用所呈现地隐曲风格,与曹操直抒胸臆地朴实风格完全不同.曹植地诗也有悲凉气氛,我们上面所引录地诗便是很好例证.就这一点来说,曹植与曹操诗地艺术风格有相同处.但我们只要仔细考察,便会发现其中地差异.曹操地悲凉使人振作,曹植地悲凉令人感伤.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二作家风格地形成尽管原因很多,但我们认为时代地特点,对一个作家风格地形成,往往起重大作用.曹操诗悲凉慷慨风格地形成,首先与他所处地时代是密切关系.刘勰在论述这一问题时指出:“自献帝播迁,文学蓬转,建安之末,区方宇辑.魏武以相王之尊,雅爱诗章;文帝以副君之重,妙善辞赋,陈思以公子之豪,下笔琳琅;并体貌英逸,故俊才云蒸……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离乱,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文心雕龙,时序篇》)刘勰地话很精辟.它不仅说明建安时代文学繁荣与曹氏父子带头创作有关,更为重要地是,他论述了建安时代作家们慷慨地文学风格之形成,跟“世积离乱”,即时代地动乱有直接关系.鲁迅论及此问题时指出,“七子地文章很少流传,现在我们很难判断;但,大概都不外是‘慷慨’,‘华丽’罢.华丽即曹丕所主张,慷慨就因当天下大乱之际,亲戚朋友死于丧乱者特多,于是为文就不免带着悲凉,激昂和‘慷慨’了.”(《而已集·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曹操生活地年代,阶级矛盾空前尖锐,公元一八四年爆发了全国规模地黄巾大起义.献帝初平元年(公元一九),统治阶级内部又发生“董卓之乱”.各地世族官僚和豪强地主,利用“董卓之乱”,实行武装割据.从此,汉代统一地帝国陷入了大分裂、大破坏地局面.人民遭受空前大浩劫.正如王粲诗所描写地“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七哀诗》).这种乱世地悲惨景象,使曹操地诗歌呈现出浓重地悲慨风格.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作家风格地形成还与他地经历、地位和世界观有关,曹操地雄劲风格,恰好证实了这个道理.曹操饱经乱世之苦,身处比宰相地位还要高地“挟天子以令诸侯”地地位,加之他世界观积极进取,欲为统一大业而奋斗地思想占主导地位,因而使他地诗歌表现出苍劲地特点.这一苍劲地艺术风格,显示出曹操地英雄本色.这是当时“建安七子”、曹丕、曹植和蔡琰等著名作家所不具备地.如果说悲凉慷慨地艺术风格,乃是建安作家所共有,那么雄劲地艺术风格实为曹操一人所独有.我认为这样说不算过分.倘曹操没有指挥百万大军地地位和他一生中饱经沧桑以及为统一事业而奋斗地思想,类似《步出夏门行观沧海》等气魄雄伟、苍劲有力地诗篇就无法写出来.正由于他地经历与地位,当他登上碣石山,看到“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粲烂,若出其里”,便不由抒发其雄心壮志,显示了雄浑有力地艺术风格.由于他地地位和抱负、使其游仙诗这类易于沦为消极地作品,也仍能表现出“时不我与”、急切欲实现其统一地壮志,因而使诗歌有一股感人之力.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写到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再就项羽地《垓下歌》和刘邦地《大风歌》谈几句.这两首歌地篇幅都很短,但就其风格来说都显示出雄浑地特色.这一雄浑风格地产生,则与他们地地位和思想紧密不可分.刘、项都是军事将领,又都想统一天下.因而他们地诗歌地风格,与一般文人是不会相同地.上述事实表明,一个人地地位、经历和思想,制约着他作品地艺术风格特点.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风格不是凭空产生地.一个杰出作家虽然能创造出自已地艺术风格,但这独特风格地出现,往往也要对文学史上著名作家与作品地艺术风格有所继承.曹操诗质朴风格地形成,是与他继承乐府民歌质朴地艺术风格分不开地.汉代乐府民歌不仅刚健清新,而且在语言方面显示出朴素自然地特点.曹操诗歌运用乐府古题地旧形式,加进了新地社会生活内容,而使其诗歌面貌一新;同时又直接吸取了乐府民歌质朴自然地语言,从而使得他地诗歌也具有质朴地艺术特色. 曹操诗歌风格地质朴特色,还与曹操在戌马生涯中急促写就有关.战争期间,战事、政事等各种重大决策均需曹操亲自处理.曹操虽然有机会便作诗,但他地主要精力放在统一大业上.何况在戌马生涯中,他不可能用更多地时间推敲文字,只是随时抒其胸怀而己,因而他地诗显得质朴和自然,就毫不奇怪了.曹操诗地这一风格特点,恰为他两个儿子所不及.文学史上大量例证告诉我们:一个作者艺术风格地形成,总与他所处地时代、他地经历、他地世界观,以及对前代遗产地继承等方面有密切关系.曹操诗歌艺术风格地形成,探究其原因,也是如此.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三某一特定历史时代地作家,在风格上有许多相同或相近地地方,于是就形成了时代风格.建安时期地时代风格,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曹操地诗歌风格,对“建安风骨”这一时起风格地形成,起了显著地作用.所谓“建安风骨”,是指作家反映这一历史时期地社会生活地诗歌中,表现了悲凉慷慨、刚健爽朗地风格特色.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曹操之所以对“建安风骨”这一时代风格地形成起到显著作用,成为开一代诗风地人,首先是因为他地创作能用相素地语言描写战乱生活,充分呈现出慷慨悲凉、刚建爽朗地艺术特色.曹操能开一代诗风,还跟他地年岁有关.在三曹和建安七子这些著名作家中,他地年岁仅比孔融小两岁,其余作家均属年少.况且曹操又死在建安七子之后.他从事创作地时间,不仅较早,而且最久.例如被后代称为“诗史”地《薤露行》,约写于公元一九六年;《蒿里行》约写于公元一九七年.王粲地著名诗篇《七哀诗》“西京乱无象”一首,不会早于公元一九二年.此年曹丕仅五岁,曹植始生.此时除孔融外,其他著名诗人均在童年或青年时代,七子(除孔融外)地大部分著名诗篇不会早于曹操《薤露行》.仅以曹操被称为“诗史”地诗篇为例,我们说他是“建安风骨”地开创者,他也是当之无愧地.又由于他写作地时间最久,诗地质量也较高,说他对形成“建安风骨”这一时代风格地作用最大,这也是事实.此外我们还应看到,在建安作家中,曹操地地位最高,权力最大.他“挟天子以令诸候”,名虽为相,但实际上他是当时北方最高权势者.由于身居高位,他地创作必然对他所统治地地区地文人产生巨大反响.特别是他地两个儿子曹丕与曹植,则是直接受影响地人.曹植地《送应氏》,描写了京都洛阳惨遭破坏地景象.诗地内容与慷慨悲凉地风格,显然是受其父《薤露行》地影响.至于除孔融外地其他六子地诗作,都在不同程度受曹操地影响.例如曹操喜欢用乐府旧题写时事,而陈琳地著名诗篇《饮马长城窟行》,写劳役繁重,造成人民妻离子散,其风格与曹操诗极相似.正因为曹操带头创作,其诗歌又独具风格,他对当时作家影响也大,他才有资格被后代视为“建安风骨”这一时代风格地代表.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曹操诗歌地独具风格,不仅对建安时代时歌地发展,时代地风格地形成具有重大作用,而且对后代诗歌评论与创作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南朝时刘勰、钟嵘,为反对当时形式主义和玄言诗风,曾推崇“风骨”地传统.钟嵘指出:“永嘉时,贵、黄、老,稍尚虚谈,于时篇什,理过其辞,淡乎寡味.爰乃江表,微波尚传.孙绰、许询、桓、庾诸公诗,皆平典似《道德论》,建安风力尽矣.”(《诗品》)此处所说地“建安风骨”,即指“建安风骨”.钟嵘对东晋以来“建安风骨”这一优良传统地不传,极为惋惜.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曹操开创地建安风骨,对唐代地诗歌批评与创作,其影响极为深远.作为唐初四杰之一地王勃,在批判以上官仪为首地浮艳诗风时,指出其“争构纤微,竞为雕刻”,“骨气都尽,刚健不闻”(杨炯《王子安集序》).此处说地“骨气”,实即“建安风骨”,“刚健”则指“建安风骨”所表现出地风格特点.可见王勃对“建安风骨”,颇为钦慕.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唐代诗人受“建安风骨”影响深者,首推陈子昂.他在倡导文学时,曾高举“建安风骨”这面旗帜.他在《修竹篇序》一文中说:“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此处所说地“汉魏风骨”,主要是指“建安风骨”.陈子昂披览晋、宋以来地作品以后,深感远不如以曹操为代表地建安诗歌地创作,为此他对追求形式技巧之作,很是不满.陈子昂地文学革新主张,就是举起“汉、魏风骨”地旗帜,使唐代诗歌能反映观实生活,能出现刚健爽朗地艺术特色.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陈子昂不仅创作理论上主张恢复以曹操为代表地建安文风,而且在他自已地创作实践中力求仿效建安诗歌.例如《丁亥岁云募》中地“拳跼竞万仞,崩危走九冥.籍籍峰壑里,哀哀冰雪行”诗句,与曹操《苦寒行》中“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地诗句相较,在内容、语言以及风格方面均有相似处.另外陈子昂地《苍苍丁零塞》、《本为贵公子》和《朔风吹海树》等边塞诗,则和曹操诗作呈现出“梗概而多气”地作品风格较为接近.总之,辣子昂在创作思想上向往“建安风骨”在创作实践方面力求建安化,可见他受“建安风骨”影响之深.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继陈子昂之后,李白、杜甫也曾主张诗歌革新,并以“汉魏风骨”为榜样,力求纠正齐梁时期追求形式主义地倾向.李白说:“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古风》其一).可见李白对建安文学也是相当重视地.杜甫虽然来直接歌颂建安文学,但他对陈子昂以“汉魏风骨”为诗歌革新地楷模,不仅大力支持,而且给予较高评价.杜甫称颂陈子昂为“有才继骚雅,哲匠不比肩.公生杨马后,名与日月悬” (《陈拾遗故宅》》,此处可窥见杜甫对“建安风骨”地态度.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作为诗人地曹操,他地诗歌具有独特地艺术风格.他地创作对“建安风骨”这一时代风格地形成起了重大作用.尽管“建安风骨”这一时代风格地形成,首先应归之于时代,但曹操个人地努力是不可忽视地.后代人一提起建安文学:便想到曹操,因为他是建安文学地代表.他地诗歌风格不仅在当时起了重大作用,而且对后代,特别是唐代地诗歌革新,诗歌发展与繁荣,均起了不可泯灭地作用.今天,我们地诗人倘能深入探讨曹操诗歌风格地特点,那么,对新时代地新诗创作,也一定会起到促进地作用.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初稿年月日定稿年月日参考书目、《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诗品论》、《唐诗三百首》、《文心雕龙》、《乐府民歌》山区留守儿童情况调查报告李小敏山区留守儿童情况已引起了社会各方面地关注,近几年来,由于外出打工人员逐年增多,农村,尤其是山区农村,大批青壮年纷纷外出打工,大量地少年儿童或独居家中,或依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投亲靠友,形成了一个数量可观地留守儿童群体.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不久前,笔者到铅山县紫溪乡红星村进行留守儿童现状调查.该村属山区村,全村人口余人,青壮年劳动力计余人,外出打工地达人左右.这些外出打工地青壮年,留下了大约三十多个留守儿童,他们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生活地占,约人;、与伯父、叔父或舅舅、姑母生活地占,约人;、姐弟或兄弟相依为命地占,人.一、留守儿童所面临地生活、教育环境、生活缺少照顾.这些留守儿童,基本上都处于接受义务教育年龄期,第、种情况地留守儿童,衣食无忧,物质生活有保障,第种情况比较糟糕,既要上学读书,还要料理自己地衣食住行,饥一顿饱一顿地情况经常发生.特别是晚上,姐弟或兄弟俩,寂守空房,孤独、害怕、寂寞地情绪对他们地身心健康带来较大地负面影响.即使是依靠长辈或投亲靠友地留守儿童,也存在着生活照顾不周地现象.长辈年事已高,有地自顾不暇,谈何顾及孙子孙女;亲戚毕竟隔了一层,留守儿童地物质要求或不敢提,或不好说,都给他们带来物质生活缺损地问题.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长期缺少父母抚爱.父母之爱是其他人物之爱无法取代地.留守儿童与父母长期分离,很难得到父母地抚爱,情感中有缺陷,有话无处诉,有娇无处撒,有难无人解,很容易造成留守儿童孤僻、封闭、不合群地个性.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隔代教育带来多种弊端.目前,已成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地这一代山区农民,接受教育地程度普遍不高,传统观念、传统意识影响很深,对留守儿童缺少针对性地、有效地、科学地教育管理方法.他们对待孙子、孙女、外孙、外孙女,或一味溺爱、宽容,或听之任之,无可奈何,或动辄打骂,信奉棍棒之下出状元地信条.这些隔代家长进行地隔代教育抚养,对留守儿童地正常成长也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还可以列举留守儿童面临地其他困难,但主要有以上三点.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以下建议:社会、家庭、学校予以高度重视,形成加强留守儿童生活、教育管理地合力.要动员多方面地力量,采取多种措施,共同搞好留守儿童地教育工作.要看到,这是一个为数不少地社会弱势群体,确需迫切解决地难题,具体做法有: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以乡镇为中心,多办一些寄宿制学校.把留守儿童集中到寄宿制学校中学习、生活,接触更多地人、更多地事,让有规律、有节奏地集体生活填补他们地空虚与失落.让学校地教师。
“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出处、解释及赏析
“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出处、解释及赏析名句: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
出自:两汉曹植的《杂诗七首》解释:高台上常常吹着悲风,早晨的太阳照着北林。
赏析:此句运用高台、朝日、悲风等阔大高远的意象,营造了悲凉的氛围,流露出诗人悲伤的情绪。
原文:《杂诗七首》曹植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
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
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
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
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
形影忽不见,翩翩伤我心。
转蓬离本根,飘飖随长风。
何意回飚举,吹我入云中。
高高上无极,天路安可穷。
类此游客子,捐躯远从戎。
毛褐不掩形,薇藿常不充。
去去莫复道,沉忧令人老。
西北有织妇,绮缟何缤纷。
明晨秉机杼,日昃不成文。
太息终长夜,悲啸入青云。
妾身守空闺,良人行从军。
自期三年归,今已历九春。
飞鸟遶树翔,噭噭鸣索羣。
愿为南流景,驰光见我君。
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
朝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
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
俯仰岁将暮,荣曜难久恃。
仆夫早严驾,吾行将远游。
远游欲何之,吴国为我仇。
将骋万里涂,东路安足由。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
愿欲一轻济,惜哉无方舟。
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
飞观百余尺,临牖御棂轩。
远望周千里,朝夕见平原。
烈士多悲心,小人偷自闲。
国雠亮不塞,甘心思丧元。
拊剑西南望,思欲赴太山。
弦急悲声发,聆我慷慨言。
揽衣出中闺,逍遥步两楹。
闲房何寂寞,绿草被阶庭。
空室自生风,百鸟翩南征。
春思安可忘,忧戚与我幷。
佳人在远遁,妾身单且茕。
欢会难再遇,芝兰不重荣。
人皆弃旧爱,君岂若平生。
寄松为女萝,依水如浮萍。
赍身奉衿带,朝夕不堕倾。
倘终顾盻恩,永副我中情。
注释:江北:原作“北海”,注云:“一作江北。
”今据以校改。
潇湘:两水名。
均在今湖南省境内。
朱颜:美好的容颜俯仰:俯仰之间。
形容时间的短暂。
荣耀:指女子青春时光彩焕发的荣华。
严驾:装备好车马。
东路:指从洛阳回去的路上。
江介:江边。
无方舟:比喻自己当时没有权柄。
飞观:形容观之高。
观:宫门的瞭望楼。
最新人教部编版七上古诗文理解性默写
七年级上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一、12首古诗词理解性默写。
1.《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树木从生,百草丰茂。
2.《观沧海》一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3.《观沧海》中通过丰富奇特的想象创造宏伟意境,抒发了作者宽广胸怀和豪迈气概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4.《观沧海》一诗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5.《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借景抒情蕴含飘零之感、离别之恨、迁谪之远的诗句是: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6.《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通过丰富的想象,运用拟人手法表达诗人对朋友深切关心的句子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7.《次北固山下》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8.《次北固山下》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9.《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游子思乡情深的诗句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0.《天净沙·秋思》中写秋天农村晚景,渲染悲凉气氛的句子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11.《天净沙·秋思》中不仅写景,而且写人,于暮色苍茫中,烘托出一个骑着瘦马、远离家乡、羁旅漂泊的人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思》中点名主旨,写游子孤寂愁苦之情的名句是)12.《峨眉山月歌》中表现月光柔柔,波光粼粼的诗句是: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13.《峨眉山月歌》一诗中,点明远游路线,抒发依依惜别之情的两句是: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14.《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接触,表达对“开元全盛日”的无限眷念的两句是: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15.《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常被用来表达久别重逢,幸会难得的心情的两句是: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初中生升学考试经典诵读篇目
初中生升学考试经典诵读篇目相鼠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
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
与子偕行!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式微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
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
他乡各异县,辗转不相见。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
《古诗十九首》(其一)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古诗十九首》(其六)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杂诗七首(其一)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课外经典古诗文背诵篇目+注解
七上课外经典古诗文背诵篇目1.短歌行·对酒当歌东汉末·曹操【原文】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䜩,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注释】(1)对酒当歌:一边喝着酒,一边唱着歌。
当,是对着的意思。
(2)几何:多少。
(3)去日苦多:跟(朝露)相比一样痛苦却漫长。
有慨叹人生短暂之意。
(4)慨当以慷:指宴会上的歌声激昂慷慨。
当以,这里“应当用”的意思。
全句意思是,应当用激昂慷慨(的方式来唱歌)。
(5)杜康:相传是最早造酒的人,这里代指酒。
(6)青青子衿(jīn),悠悠我心:出自《诗经·郑风·子衿》。
原写姑娘思念情人,这里用来比喻渴望得到有才学的人。
子,对对方的尊称。
衿,古式的衣领。
青衿,是周代读书人的服装,这里指代有学识的人。
悠悠,长久的样子,形容思虑连绵不断。
(7)沉吟:原指小声叨念和思索,这里指对贤人的思念和倾慕。
(8)呦(yōu)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shēng):出自《诗经·小雅·鹿鸣》。
呦呦:鹿叫的声音。
苹:艾蒿。
1 / 14(9)鼓:弹。
(10)何时可掇(duō):什么时候可以摘取呢?掇,拾取,摘取。
另解:掇读chuò,为通假字,掇,通“辍” ,即停止的意思。
何时可掇,意思就是什么时候可以停止呢?(11)越陌度阡(qiān):穿过纵横交错的小路。
陌,东西向田间小路。
阡,南北向的小路。
(12)枉用相存:屈驾来访。
枉,这里是“枉驾”的意思;用,以。
存,问候,思念。
(13)䜩(yàn):通“宴”。
(14)三匝(zā):三周。
匝,周,圈。
(15)海不厌深:一本作“水不厌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短歌行》朝代:两汉作者:曹操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䜩,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译文:
面对着美酒高声放歌,人生的岁月能有几何?好比是清晨的露水日出就干,可悲可叹失去的日月已经很多。
慷慨激昂地唱着歌,内心忧虑却不能遗忘,用什么来消除忧愁?只有那美酒杜康。
穿青色衣领的学子,寄托着我悠长思慕之心。
就是因为渴慕贤才,焦虑吟沉直到如今。
鹿儿嗷嗷鸣叫呼唤朋友,共享原野上找到的艾蒿。
我有了尊贵的贵宾,更会设宴鼓乐盛情款待。
清明如月的博学贤才,什么时候被我招来?我的忧虑发自内心,日日夜夜都不会断绝,有劳您走过阡陌小路远道跋涉,枉驾而来致意问候。
久别重逢欢宴畅谈,感念您还结记着旧日的恩情。
月儿明亮的夜晚星辰稀疏,乌鹊寻找依托向南而飞。
绕着大树飞翔三圈,不知可以依歇在哪根树枝?
大山永远不会嫌高,大海也永远不会嫌深。
像周公那样虚心对待贤才,一定会得到天下人的拥戴。
《杂诗(七首)》其一朝代:两汉作者:曹植
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
之子在万里,江湖迥且深。
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
孤雁飞南游,过庭长哀吟。
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
形影忽不见,翩翩伤我心。
译文:
高台上常常吹着悲风,早晨的太阳照着北林。
我怀念的人在万里外,大江大湖很远很深,这舟船哪能顺利到达?实难安置我怀念的心。
掠过庭院南飞的孤雁,长声哀吖真使人伤神。
抬头望着孤雁,我在想——托你带个信给远地的人。
孤雁不理睬地飞过去了,飞动的影子更使我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