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教育学练习题1
公共教育学精华试题(有答案)

公共教育学试题一、选择(下列每题后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题1分,1×40=40分)1.()被人们看作是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开始。
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B洛克的《教育漫话》C卢梭的《爱弥尔》 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2.教育是年轻一代成长和社会延续与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为一切社会所必需,与人类社会共始终。
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具有()。
A生物性 B永恒性 C历史性 D阶级性3.普通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
A幼儿教育 B中、小学教育 C高等教育 D职业技术教育4.广泛意义上的教育目的存在于()活动之中。
A家庭教育 B社会教育 C学校教育 D一切教育5.对人的身心发展来说,学校教育是一种()环境。
A宏观的 B间接的 C一般的 D特殊的6.在进行教育活动之前对教育要实现的结果或要达到的标准的预测或规定是:()A.教学大纲B.教育目的 C.教育预测 D.教学目标7.()是现代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它的出现在教育史上是一大进步。
A课堂教学 B复式教学 C开放教学 D电化教学8.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知与行的统一,就是()。
A理论加实践 B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C读书加劳动 D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统一9.备课时,教师要按顺序写出()三种教学计划。
A.课时计划、单元计划、学期计划 B.学期计划、单元计划、课时计划C.单元计划、课时计划、学期计划 D.学期计划、课时计划、单元计划10.教师把实物、教具呈示给学生看,或者向学生作示范性实验,使学生通过直接感知,从而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方法,叫做()。
A.参观法 B.实验法 C.演示法 D.练习法11.在直观性教学手段中,()是最为便利和最为经济的直观手段。
A.实物直观 B.模拟直观 C.语言直观 D.课件12.李小林私拿水果摊上的一只苹果,经同学揭举,被老师叫到了办公室。
老师问道:“李小林,你私拿别人的东西,这已经是第几次了?”李小林低着头回答:“第五次了”。
公共教育基础试题及答案

公共教育基础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的本质属性是()。
A. 社会性B. 阶级性C. 经济性D. 政治性2. 教育的起源是()。
A. 神话起源说B. 生物起源说C. 心理起源说D. 劳动起源说3. 教育的“三要素”包括()。
A.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B.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环境C.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方法D.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目标4. 教育的“四功能”包括()。
A. 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塑造人格、服务社会B. 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塑造人格、促进经济发展C. 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塑造人格、促进文化传承D. 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塑造人格、促进社会进步5. 教育的“五育”包括()。
A.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B.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科学教育C.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艺术教育D.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创新教育6. 教育的“六艺”包括()。
A. 礼、乐、射、御、书、数B. 礼、乐、射、御、书、画C. 礼、乐、射、御、书、棋D. 礼、乐、射、御、书、舞7. 教育的“七项基本原则”包括()。
A. 教育的公平性、全面性、发展性、多样性、创新性、实践性、开放性B. 教育的公平性、全面性、发展性、多样性、创新性、实践性、灵活性C. 教育的公平性、全面性、发展性、多样性、创新性、实践性、持续性D. 教育的公平性、全面性、发展性、多样性、创新性、实践性、稳定性8. 教育的“八项基本任务”包括()。
A.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智力、体质、审美、劳动、创新、实践、社会交往能力B.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智力、体质、审美、劳动、创新、实践、自我管理能力C.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智力、体质、审美、劳动、创新、实践、团队协作能力D.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智力、体质、审美、劳动、创新、实践、领导能力9. 教育的“九大核心素养”包括()。
A. 语言素养、数学素养、科学素养、技术素养、人文与社会素养、艺术素养、健康素养、环保素养、信息素养B. 语言素养、数学素养、科学素养、技术素养、人文与社会素养、艺术素养、健康素养、环保素养、经济素养C. 语言素养、数学素养、科学素养、技术素养、人文与社会素养、艺术素养、健康素养、环保素养、文化素养D. 语言素养、数学素养、科学素养、技术素养、人文与社会素养、艺术素养、健康素养、环保素养、国际素养10. 教育的“十大基本理念”包括()。
公共教育基础知识的试题和答案

公共教育基础知识的试题和答案
一、选择题
1. 公共教育的目标是什么?
- A. 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 B.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 C. 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
- D. 培养学生的体育水平
- 正确答案:B
2. 公共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 A. 语文、数学、英语
- B.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艺术
- C. 体育、音乐、美术
- D. 所有选项都正确
- 正确答案:D
3. 公共教育的普及程度与哪些因素相关?
- A. 政府投入
- B. 社会发展水平
- C. 家庭经济条件
- D. 所有选项都正确
- 正确答案:D
二、填空题
1. 公共教育是指由政府提供的普及性教育。
普及性教育。
2. 公共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综合素质。
三、简答题
1. 简要解释什么是公共教育。
公共教育是指由政府提供的普及性教育,旨在为全体公民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成为具有良好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2. 公共教育的重要性是什么?
公共教育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促进社会公平:公共教育可以为所有人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减少教育资源的不平等现象,促进社会公平。
- 培养综合素质:公共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关
注学术成绩,还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等。
- 促进社会发展:公共教育提供高素质的人才,促进社会的经济、科技和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发展。
以上是关于公共教育基础知识的试题和答案。
公共教育学练习题

公共教育学练习题一、判断题1、在我国,一般认为“教育”概念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一句。
2、我国所有的教育学教材和著作都一致将“教育”概念定义为:“教育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3、“全民教育”概念就是“终身教育”加上“学习化社会”4、《学记》是我国古代最早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成体系的古代教育学作品。
5、本教材所指称的“教育功能”是指教育活动和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6、不能将教育功能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7、教育的社会功能必须通过教育的个体功能才能实现,因此,教育的个体功能优先于教育的社会功能。
8、教育的社会功能并不包括“教育促进政治民主化的功能。
9、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课程标准以及教学目标之间具有共通性和一致性。
10、教育目的并不能成为教育评价、课程评价以及教学评价的根本依据。
11、教育目的的确定应该以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二者兼照顾的和谐取向。
12、不同民族和文化背景下所确立的各国教育目的在理论上不可能找到共识。
13、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
14、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是沿着小学、中学、大学这样的顺序建立起来的。
15、单轨制、双轨制、混合制是任何一个国家都必然经历的三个阶段。
16、我国的学制先后以日本学制和美国学制为蓝本。
17、中国古代官学中的“博士”、“祭酒”、“助教”、“直讲”、“典学”、“司业”、“学正”、“学录”、“监丞”、“典薄”、“典籍”、“掌馔”等都是专职教师的称谓。
18、德国教师的从业标准除了学历要求、完成一定的教育课程、获得相应的教师资格外,还包括:试用1年半-2年,试用结束后参加第二次国家考试。
19、中国目前不是《儿童权利公约》的缔约国。
20、民主、平等、公正、相互尊重不应该成为处理教师与学生关系的基本原则。
21、在英语国家中,课程()一词出现在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
公共教育学试题答卷一

精心整理公共教育学试卷一一、单向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1.教育的直接和首要目标是(A)A.影响人的身心发展B.促进社会发展C.提高人的素质D.促进人类和谐2.人类社会第一部以教育为专门研究对象的着作(D)A.《教育学》B.《民主主义与教育》C.《普通教育学》D.《大教学论》3.教育的出发点是(D)。
A.社会B.学校C.家庭D.人4.在一定的前提下,对个体的发展中起着相对的主导作用的是(A)。
A.学校教育B.家庭教育C.社会影响D.自学5.“按教育规律办事”的前提是(A)。
A.认识教育规律B.认识客观事物C.利用教育规律D.发挥主观能动性6.探讨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是关于(D)问题。
A.教育政策B.教育制度C.教育艺术D.教育目的7.为实现一定时期的教育目的而规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是(A)。
A.教育方针B.教育制度C.教育艺术D.教育目的8.雅典教育中“缪司”是指(C)。
A.体育B.德育C.智育和美育D.教育场所9.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强大动力是(B)。
A.教育需要B.教育理论的创新C.学校发展D.教育政策10.学校教育职能的主要实施者是(B)。
A.领导B.教师C.学生D.校长11.标志我国师范教育的开始的文件是(D)。
A.《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B.《国家为21世纪的教师作准备》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D.《钦定学堂章程》12.教育活动的核心是(B)。
A.教师B.课程C.学生D.教材13.在学校教育中,处于中心地位的是(A)。
A.教学B.领导C.实践活动D.党团活动14.教师中心说的理论体系的构建者是(B)。
A.杜威B.赫尔巴特C.布鲁纳D.昆体良15.教学过程结构的实质是(C)。
A.空间结构B.三维结构C.时间结构D.立体结构16.教学方法概念的基点是(A)。
A.教学目标B.教学内容C.教学原则D.教学过程17.下列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是(C)。
公共教育学练习题1

第1页,共8页第2页,共8页任课教师签名: 命题教师签名:系主任签名: 主管院长签名:湛江师范学院2011年- 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期末练习题(1) 考试科目: 公共教育学一、一、(对下列各题判断对错,正确的请在其题后的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每小题1分,计10分)1.《论语》是我国古代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
( )2.教育的构成要素是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影响。
( )3.教育理论是学校起作用,对家庭教育无价值。
( )4.只要教育得法,人人都可以成为歌唱家、科学家、诗人。
( )5.学校教育产生于原始社会。
( )6.教育只能适应学生发展而不能促进其发展。
( )7.当代中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 ) 8.实验教育学所强调的定性研究成为20世纪教育学研究的一个基本范式。
( )9.老鹰教雏鹰学习飞行和学觅食,这就是教育。
( )10.人具有自然属性、精神属性和社会属性。
(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有四个选项,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内。
每题1分,计10分)1.最早提出班级授课制的是捷克教育家 ( )A 杜威B 夸美纽斯C 卢梭D 洛克2.把人的价值看成高于社会价值,把人作为教育目的根本所在的思想是 ( )A 神学教育目的论B 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C 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论D 国家本位教育目的论3.西方启发式的思想源头是古代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提出的 ( )A 产婆术B 骑士教育C 琴弦教育D 和谐教育4.人力资本理论的奠基人是美国经济学家 ( )A 达林B 舒尔茨C 帕斯通D 卡拉贝尔5.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卢梭提出的教育思想是 ( )A 科学教育B 绅士教育C 骑士教育D 自然教育6.“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说明教育的 ( ) A 经济功能 B 政治功能 C 文化功能 D 人口功能7.前苏联杰出教育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是 ( )A .最近发展区理论B .多元智能理论C .一般发展理论D .心理发生理论8.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提出了著名的 ( ) A 儿童中心论 B 教师中心论 C 绅士教育论 D 泛智教育论 9.“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体现了人的发展的 ( ) A 遗传作用 B 教育作用 C 主观能动作用 D 境作用 10.我国现行的中小学“六三三”制起始于 ( ) A 1922年的壬戌学制 B 1902年的壬寅学制 C 1904年的癸卯学制 D 1951年的新中国学制 三、简答题(每小题5,计15 1.举例说明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2.请列举教育民主化的十种表现。
公共教育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

公共教育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1 单选题1.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A. 传授知识B. 培养能力C. 传递文化D. 全部都是答案:D2. 以下哪项不是我国教育的基本原则?A. 全面发展B. 因材施教C. 公平竞争D. 团结协作答案:C1.2 多选题1.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A. 提高个人素质B. 促进社会发展C. 培养创新能力D. 传承文化答案:A, B, C, D2. 教育的方法有哪些?A. 讲授法B. 实践法C. 探讨法D. 全部都是答案:D二、判断题1. 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础,这个说法正确。
()答案:正确2. 素质教育就是不要学生刻苦学习,这个说法错误。
()答案:错误三、简答题1. 请简述教育的定义及其基本功能。
答案:教育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传授知识、技能、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以促进个体的成长和发展。
教育的基本功能包括: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传递文化、促进个体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等。
2. 请列举我国教育的基本原则。
答案:我国教育的基本原则包括: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团结协作、尊师重教等。
四、案例分析题1. 请分析以下案例,并回答问题。
案例:小明在课堂上总是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开小差,学习成绩不理想。
问题:作为教师,应该如何帮助小明提高学习成绩?答案:作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帮助小明提高学习成绩:1) 关注小明的兴趣爱好,激发他的学习兴趣;2) 调整教学方法,让课堂更生动有趣,吸引小明的注意力;3) 布置适量的作业,帮助小明巩固所学知识;4) 与小明家长沟通,共同关注小明的学习情况,形成家校合力;5) 给予小明鼓励和关爱,提高他的自信心。
以上题库及答案仅供参考,实际考试或使用时请以官方发布的资料为准。
公共教育学试卷一

公共教育学试卷一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公共教育学试卷一一、单向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1.教育的直接和首要目标是(A)A.影响人的身心发展B.促进社会发展C.提高人的素质D.促进人类和谐2.人类社会第一部以教育为专门研究对象的着作(D)A.《教育学》B.《民主主义与教育》C.《普通教育学》D.《大教学论》3.教育的出发点是(D)。
A.社会B.学校C.家庭D.人4.在一定的前提下,对个体的发展中起着相对的主导作用的是(A)。
A.学校教育B.家庭教育C.社会影响D.自学5.“按教育规律办事”的前提是(A)。
A.认识教育规律B.认识客观事物C.利用教育规律D.发挥主观能动性6.探讨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是关于(D)问题。
A.教育政策B.教育制度C.教育艺术D.教育目的7.为实现一定时期的教育目的而规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是(A)。
A.教育方针B.教育制度C.教育艺术D.教育目的8.雅典教育中“缪司”是指(C)。
A.体育B.德育C.智育和美育D.教育场所9.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强大动力是(B)。
A.教育需要B.教育理论的创新C.学校发展D.教育政策10.学校教育职能的主要实施者是(B)。
A.领导B.教师C.学生D.校长11.标志我国师范教育的开始的文件是(D)。
A.《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B.《国家为21世纪的教师作准备》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D.《钦定学堂章程》12.教育活动的核心是(B)。
A.教师B.课程C.学生D.教材13.在学校教育中,处于中心地位的是(A)。
A.教学B.领导C.实践活动D.党团活动14.教师中心说的理论体系的构建者是(B)。
A.杜威B.赫尔巴特C.布鲁纳D.昆体良15.教学过程结构的实质是(C)。
A.空间结构B.三维结构C.时间结构D.立体结构16.教学方法概念的基点是(A)。
公共教育基础试题和答案详解

公共教育基础试题和答案详解
一、选择题
1.1 单选题
1. 下列哪项是公共教育的核心目标?
A. 传授知识
B. 培养能力
C. 提高分数
D. 社会化
答案:D
2. 以下哪个理论认为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A. 行为主义
B. 建构主义
C. 精神分析
D. 社会学习
答案:B
3. 下列哪个不是公共教育中常用的评价方式?
A. 平时成绩
B. 期中考试
C. 末考
D. 比赛
答案:D
1.2 多选题
1. 公共教育中,教师需要关注的学生的需求包括:
A. 知识需求
B. 情感需求
C. 社交需求
D. 学术需求
答案:A, B, C
2. 公共教育中,教学方法包括:
A. 讲授法
B. 实践法
C. 探究法
D. 考试法
答案:A, B, C
二、简答题
1. 简述公共教育的目标是什么?
答案:公共教育的目标是通过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分数、实现社会化,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成为有用的社会人才。
2. 简述公共教育中,教师的角色是什么?
答案:在公共教育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引导者、评价者,也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辅导者、支持者和伙伴。
三、案例分析题
1. 学生小王在数学学习中遇到了困难,他应该怎么做?
答案:小王应该主动寻求帮助,如向老师请教、与同学讨论、
利用网络资源等。
同时,他需要调整学习方法,例如通过多做练习、提前预习、总结归纳等方式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以上是关于公共教育基础试题和答案的详解,希望能帮助您更
好地理解和掌握公共教育的相关知识。
教师招聘考试题公共教育学.心理学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教师招聘考试题公共教育学.心理学考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在下列每题的空白处填上正确的字词,每空1分,共17分)1、杨贤江写的《》,是我国第一本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2、教育的本质是()。
3、我国封建社会的教育内容是()、()。
4、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是()。
5、()的教学组织形式是由夸美纽斯正式提出并推行的,1862年我国在()首先执行了这个制度。
6、1903年颁布的(),是中国最早实行的近代学制。
7、普通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的一般原理和中、小学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是师范学校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是()相结合的学科。
8、义务教育,也叫(),是由国家用立法形式确定下来强制实行的国民基础教育。
9、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10、教学手段就是指教师和学生进行()以及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
11、现场教学和个别指导是中小学教学的()。
12、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是备课、上课、()、作业批改(成绩考核)四个环节组成。
13、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是()渗透德育。
14、我国中小学的教学内容,具体体现在中小学各类()和各科课程标准、教科书之中。
15、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二、选择题(下列四项备选答案中有一项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2分,共26分)16、“长善救失”、“教学相长”的教学思想是由()首先提出的:⑴《论语》⑵《孟子》⑶《学记》⑷《劝学篇》西欧最早出现的教育专著是():⑴《大教学论》⑵《论演说家的教育》⑶《普通教育学》⑷《我的教育信条》18、“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教学思想是由()提出的:⑴赞科夫⑵巴班斯基⑶苏霍姆林斯基⑷凯洛夫19、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是():⑴和谐教育思想⑵教学过程最优化⑶教学发展观⑷全面发展观20、我国最早的学校教育机构是():⑴痒⑵序⑶校⑷学21、讲授法的基本方式包括():⑴讲述、讲解、讲读、讲演⑵讲述、讲解、报告、讲演⑶讲读、讲演、讲评、讲述⑷讲述、讲解、讲评、报告2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⑴教育的性质⑵教育的方法⑶教育的效益⑷教育的规模23、普通中小学教育的性质是():⑴做人教育⑵职业教育⑶基础教育⑷专业教育24、中小学的“双基”教学是指():⑴基础知识,基本技能⑵基本理论,基本技能⑶基础知识,基本理论⑷基础理论,基本原理25、德育在青少年学生的发展中具有():⑴积极作用⑵影响作用⑶制约作用⑷导向作用26、班主任在班集体的发展中起():⑴主导作用⑵主动作用⑶领导作用⑷能动作用27、良好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是():⑴有明确的奋斗目标⑵有健全的组织系统和领导核心⑶形成了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⑷有严格的规章制度与纪律28、教师的劳动价值主要体现在教育劳动的():⑴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⑵主体价值⑶创造价值⑷教育价值三、简答题(共32分)29、为什么说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6分)30、简述教育对发展生产力的作用?(6分)31、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8分)32、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基本因素有哪些?(6分)33、什么是教学?教学的任务是什么?(6分)论述题(34、36两题任选一题,35题必做,共25分)34、学习教育学有何意义?(11分)35、为什么说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科学地解决了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矛盾?(14分)36、在教学中如何贯彻启发性原则?(11分)要求:①论述要观点正确,论据充分,条理清楚;②论述要理论联系实际;③每题字数不得少于200字。
公共教育学试题10套 答案

公共教育学试题(十四)一、选择(下列每题后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题1分,1×40=40分)。
1.( A )是我国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教育文献,它比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撰写的《论演说家的教育》一书早300余年。
A.《学记》B.《论语》C.《童蒙须知》D.《小学》2.1806年,德国赫尔巴特(J.F.Herbart)出版的(B )一书被誉为教育学独立的标志。
A.《教育学》B.《普通教育学》C.《论演说家的教育》D.《新教育大纲》3.从学校教育的产生看,学校这种专门的教育组织和活动形式首先出现在(B )。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4.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C.letourneau)是( B )教育起源说的代表人物。
A.神话起源说B.生物起源说C.心理起源说D.劳动起源说5.在教育的两大功能中,教育的(A )功能是其本体功能,是核心功能。
A.个体B.政治C.社会D.文化6.“教学相长”思想出自我国古代哪部典籍:(D )。
A.《大学》B.《中庸》C.《论语》D.《学记》7.中国近代史上由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是(A )于1904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
A.清政府B.北洋政府C.武汉国民政府D.南京国民政府8.(A )教育本质观认为,教育属于上层建筑,通过培养人为社会的政治经济服务。
A.上层建筑说B.生产力说C.社会实践说D.特殊范畴说9.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A )。
A.教育的性质B.教育的方法C.教育的效益D.教育的规模10.普通中小学的教育性质是(B )。
A.义务教育B.基础教育C.初等教育D.普及教育11.在进行教育活动之前对教育要实现的结果或要达到的标准的预测或规定是:(B )。
A.教学大纲B.教育目的C.教育预测D.教学目标12.从主导价值来看,体现国家意志的课程是:( B )。
A.校本课程B.地方课程C.国家课程D.综合课程13.普通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 B )。
《公共教育学》试卷(A)参考答案

一、辨析(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每小题5分,共20分)1、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参考答案:对。
教学有方法,但无固定的方法,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教学方法。
2、班级就是班集体。
参考答案:该说法是错误的。
因为班级与班集体是两个完全不同而且容易混淆的概念。
在一个教室里学习但关系不是很密切的一群学生,仅仅只能算作一个班级,这个组织有序的班级仅仅提供了班集体发展的基础,而班级要发展成为一个班集体,还需要班主任与班级同学的共同努力,并要经过一定的时期,随着共同活动的增多以及班主任工作的开展,班级组织机构即班委的建立,共同目标的确立,班级同学的关系逐渐融洽,同学们对班级产生认同感和归宿感,并形成了自己班级的班风与学风,有了自己班级的特点,这时候的班级才能够称得上是一个班集体。
3、在课堂中,师生保持“零距离接触”,学生回答教师的问题,做教师要求做的事,只要有这种共同活动就是师生互动。
参考答案:显然,这种认识是肤浅的,这将使师生互动流于形式。
作为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师生互动旨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起来,不仅要让他们“在思维”,更要让他们“会思维”。
有问必答,有求必应,有时是积极思维的表现。
由此可见,师生互动并不仅仅是一种教学形式,其实质是教学原则和教学思想的体现。
因此,广义地讲,凡是能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来完成认识上两个飞跃的各种教学活动和措施都可以看成是师生互动。
4、教育就是指学校教育。
参考答案:错。
1.就教育的最一般意义而言,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2.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
但作为区别于其他社会活动的广义教育,则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社会活动。
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公共教育学练习题(一)_202004192048031

公共教育学练习题(一)一、判断题(对下列各题判断对错,正确的请在其题后的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提出教育为人的完美生活做准备的提出者是英国教育家杜威。
(F )2、教育的构成要素是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影响。
( T )3、教育理论是学校起作用,对家庭教育无价值。
(F) 4、《论语》是我国古代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
(F) 5、学校教育产生于有阶级的奴隶社会。
(T) 6、古希腊三杰是指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
(T) 7、实验教育学的定量研究成为 20 世纪教育学研究的一个基本范式。
(T) 8、提出传统“三中心”的教育家是美国杜威。
(F) 9、教育能够促进人力资本的优化。
(T) 10、教师的根本任务就是传达授业解惑也。
(F)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有四个选项,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内。
)1、我国古代开办私学、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家是 (A) A 孔子 B 孟子C 荀子D 朱熹2、最早提出班级授课制的是捷克教育家 (B) A 杜威 B 夸美纽斯C 卢梭D 洛克3、被誉为西方教育思想史上的三大里程碑是《理想《爱弥儿》和 (A ) A C 《民主主义与教育》 D 《教育漫话》4、标志着科学教育学诞生的《普通教育学》一书的作者是德国教育家 (D ) A 夸美纽斯 B 第斯多惠C 杜威D 赫尔巴特 5、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提出了著名的 (A ) A 儿童中心论 B 教师中心论C 绅士教育论D 泛智教育论6、提出现代终身教育思想的是法国成人教育专家 (A ) A 保罗·朗格郎 B 布鲁纳C 斯普朗格D 梅伊曼7、把人的价值看成高于社会价值,把人作为教育目的根本所在的思想是(C ) A 神学教育目的论 B 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C 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论D 国家本位教育目的论8、我国现行的中小学“六三三”制起始于 (A ) A 1922 年的壬戌学制 B 1902 年的壬寅学制C 1904年的癸卯学制D 1951年的新中国学制9、由学校自行确定和组织的实施的课程属于 (C ) A 国家课程 B 地方课程C 校本课程D 整合课程10、“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体现了人的发展的 (D ) A 遗传作用 B 教育作用C 主观能动作用D 环境作用11、教育史上两大对立学派传统教育派与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D )A 凯洛夫与赫尔巴特 C 夸美纽斯与杜威C 杜威与卢梭D 赫尔巴特与杜威12、提出“五育并举”的是我国近代教育家(C )A 陶行知B 凯洛夫C 蔡元培D 王国维13、在教育中搞“一刀切”、“一锅煮”违背的个体身心发展规律是(D )A 顺序性B 阶段性C 不平衡性D 个别差异性14、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就是(A )A 上课B 备课C 说课D 评课15、从作用的呈现形式看,教育功能分为(A )A 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B 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C 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D 政治功能和经济功能三、名词解释题1、学校教育(P7):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以影响入学者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其解答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其解答
一、选择题
1. 下列哪项是教育的本质属性?
A. 发展性
B. 传递性
C. 目的性
D. 育人性
{content}
答案:D. 育人性
2.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 教育现象
B. 教育过程
C. 教育方法
D. 教育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content}
答案:D. 教育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3. 下列哪种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A. 启发式教学
B. 被动式教学
C. 灌输式教学
D. 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content}
答案:D. 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二、填空题
1. 教育的本质是________,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content}
答案:实践活动
2. 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表明,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________。
{content}
答案:主动学习
3. 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观认为,教学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以________为中心”。
{content}
答案:学习者
三、判断题
1. 教育的本质属性是传递知识。
{content}
答案:错误
2. 教学过程中,教师只需传授知识,无需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
{content}
答案:错误
3. 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观认为,教学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
“以学习者为中心”。
{content}
答案:正确。
公共教育学试题10套

A.清政府 B.北洋政府 C.武汉国民政府 D.南京国民政府
8.(A )教育本质观认为,教育属于上层建筑,通过培养人为社会的政治经济服务。
A.
3.从学校教育的产生看,学校这种专门的教育组织和活动形式首先出现在( B )。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4.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C.letourneau)是( B )教育起源说的代表人物。
A.神话起源说 B.生物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5.在教育的两大功能中,教育的(A )功能是其本体功能,是核心功能。
A.个体 B.政治 C.社会 D.文化
6.“教学相长”思想出自我国古代哪部典籍:( D )。
A.《大学》 B.《中庸》 C.《论语》 D.《学记》
7.中国近代史上由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是( A )于1904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
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教育文献,它比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撰写的《论演说家的教育》一书早300余年。
A.《学记》 B.《论语》 C.《童蒙须知》 D.《小学》
2.1806年,德国赫尔巴特(J.F.Herbart)出版的( B )一书被誉为教育学独立的标志。
A.《教育学》 B.《普通教育学》 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新教育大纲》
公共教育基础知识测验及答案

公共教育基础知识测验及答案一、选择题1. 公共教育的目的是什么?A. 传授知识B. 培养能力C. 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并重D. 培养社会适应能力答案:D2. 公共教育的主要方式是什么?A. 课堂教学B. 实践教学C. 网络教学D. 社会教学答案:A3. 公共教育的评价方式是什么?A. 考试B. 论文C. 课程作业D. 综合评价答案:D二、简答题1. 公共教育的目标是什么?公共教育的目标是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答案:公共教育的目标是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2. 公共教育的原则是什么?公共教育的原则包括:公平性原则、普及性原则、终身性原则、全民性原则和实用性原则,这些原则共同构成了公共教育的基本框架。
答案:公共教育的原则包括:公平性原则、普及性原则、终身性原则、全民性原则和实用性原则,这些原则共同构成了公共教育的基本框架。
三、案例分析题请分析以下案例,并回答问题。
案例:小明在公共教育课程中学到了关于环保的知识,他参与了一次环保实践活动,通过实际行动,他对环保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1. 公共教育如何帮助学生将知识应用于实践?公共教育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答案:公共教育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页,共8页
第2页,共8页
任课教师签名: 命题教师签名:
系主任签名: 主管院长签名:
岭南师范学院2015年- 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 期末练习题(1) 考试科目: 公共教育学
一、
(对下列各题判断对错,正确的请在其题后的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每小题1分,计10分)
1.《论语》是我国古代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
( F )
2.教育的构成要素是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影响。
( T )
3.教育理论是学校起作用,对家庭教育无价值。
( F )
4.只要教育得法,人人都可以成为歌唱家、科学家、诗人。
( F )
5.学校教育产生于原始社会。
( F )
6.教育只能适应学生发展而不能促进其发展。
( F )
7.当代中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 T )
8.实验教育学所强调的定性研究成为20世纪教育学研究的一个基本范式。
( T ) 9.老鹰教雏鹰学习飞行和学觅食,这就是教育。
( T )
10.人具有自然属性、精神属性和社会属性。
( F )
二、
单项选择题(每题有四个选项,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内。
每题1分,计10分)
1.最早提出班级授课制的是捷克教育家
( B )
A 杜威
B 夸美纽斯
C 卢梭
D 洛克
2.把人的价值看成高于社会价值,把人作为教育目的根本所在的思想是 ( C )
A 神学教育目的论
B 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
C 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论
D 国家本位教育目的论
3.西方启发式的思想源头是古代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提出的 ( A )
A 产婆术
B 骑士教育
C 琴弦教育
D 和谐教育
4.人力资本理论的奠基人是美国经济学家 ( B )
A 达林
B 舒尔茨
C 帕斯通
D 卡拉贝尔
5.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卢梭提出的教育思想是 ( D )
A 科学教育
B 绅士教育
C 骑士教育
D 自然教育 6.“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说明教育的 ( B ) A 经济功能 B 政治功能
C 文化功能
D 人口功能
7.前苏联杰出教育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是 ( A )
A .最近发展区理论
B .多元智能理论
C .一般发展理论
D .心理发生理论 8.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提出了著名的 ( A ) A 儿童中心论 B 教师中心论 C 绅士教育论 D 泛智教育论 9.“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体现了人的发展的 ( D ) A 遗传作用 B 教育作用 C 主观能动作用 D 环境作用 10.我国现行的中小学“六三三”制起始于 ( A ) A 1922年的壬戌学制 B 1902年的壬寅学制 C 1904年的癸卯学制 D 1951年的新中国学制 三、简答题(每小题5,计15分) 1.举例说明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2.请列举教育民主化的十种表现。
第3页,共8页 第4页,共8页
装订线内不许答题
3.联系实际说明教育的文化功能有哪些?
四、名词解释题(每小题3, 计15)
1、学校教育:
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者根据社会和学生发展的需要有目的、有计
划、有组织的对学习者施加影响,促使其身心得到发展的全部活
动的总和。
2、教育法规:
教育法规是教育方面的法律、法令、条例、规定、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的总称,是国家 管理教育的基本依据。
教育法规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
广义的教育法规包括国家权力机关制定和认可的教育法律、国家行政机关制定的教育行政法规和规章、地方权力机关和地方行政机关制定的地方性教育法规和规章以及其他法律中有关教育的条款等。
狭义的教育法规主要指教育法律,即由国家权力机关制定或者认可的规范性文件。
3、终身教育:
终身教育(lifelong education ) 人们在一生各阶段当中所受各种教育的总和,是人所受不同类型教育的统一综合。
包括教育体系的各个阶段和各种方式,既有学校教育,又有社会教育;既有正规教育,也有非正规教育。
主张在每一个人需要的时刻以最好的方式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4、教学原则:
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它既指教师的教,也指学生的学,应贯彻于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和始终。
5、班级授课制:
班级授课制是学生按大致相同的年龄和知识程度编成班级,教师按照课程规定的目标和内容,以及固定的教育时间表规定的时间和固定的场所,面对全班学生进行的一种集体教学形式。
五、辨析题(每小题10分, 计20分) 1.“人的智慧80%决定于基因,17%决定于训练,3%决定于偶然因素,”这种观点对吗?请用教育原理加以说明。
2.教育只有正向功能,没有方向功能。
六、材料分析题(每小题15分,计30分)
1.“你学习不好,戴绿领巾,我才是真正的红领巾……”西安市
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门口,两个放学的孩子嬉闹起来,来接佩戴
绿领巾孩子的家长的表情尴尬。
这个学校为部分学生发放绿领
巾,要求这些学生进行佩戴。
据该校教师解释称,学习、思想品德表现稍差的学生没有红领巾,所以该校便为这部分学生发放了绿领巾以资激励。
你认为这种做法对吗?请用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分析此案例。
第5页,共8页
第6页,共8页
当年曾闻名大江南北的“东方神童”魏永康从中科院肄业回到老家。
据说这个“神童”四岁开始读小学,三年时间完成了小学六年的课程,在八岁时,他进入中学学习,13岁开始读国家重点大学-湘潭大学,17岁就考上了中科院的硕、博连读。
可是尽管他智力超群,但是各方面的机能却非常短缺,他的自理能力也特别差。
上大学时,魏永康从未自己洗过衣服和袜子,陪读的母亲从来也没有要求他洗过,洗头都是母亲给他洗的。
在“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母亲眼里,只有学习才是最重要的。
他的母亲经常跟他讲:这些事不会做不要紧,将来读博士毕业,当上科学家后,可以请保姆帮忙,只要专心搞他的事业就行了。
在魏永康的成长过程中,由于母亲的陪读和严格的监督下,他缺乏了自己的空间,没有时间和同学们进行接触,所以一天天长大成人的他,却不懂得如何跟周围的人交往和交流。
由于长期生活不能自理,并且知识结构不适应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的研究模式,已经上了三年研究生的魏永康,最后被中科院退学回家了。
2.请列举我国应试教育的现象,并根据教育目的理论加以分析我们该如何应对?
题
答
许
不
内
线
订
装第7页,共8页第8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