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研究

合集下载

“微时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微时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互联网是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途径 ,随着信 息技术 的飞速发展 , 以微博作为传播媒介代表 , 以短小精炼 作为文化传播特征 的 “ 微”事物如雨后春笋登上互联 网舞
习积极性不高 , 在就业时往往处于被动状态 。 3 . 工作地域的选择 。 很多大学生在就业时 , 表现出强烈 的地域选择趋向 , 往往亲睐于家乡的单位或者是 留在大学 所在的城市。北方的学生执意去北京工作 ,西南地区的学 生执意留在西南 , 东南沿海一带几乎没有学生愿意去 。然 而交通土建类专业由于行业特点 , 经常是公司总部在 固定 的城市, 而工作地点随着施工项 目的改变而改变 , 一般是在
2 0 1 4年 3月 第 1 0期
教 育 教 学 论 坛
E DU CA TI ON TEA CH I N G F ORU M
Ma r . 2 O1 4 N 0. 1O
“ 微 时代” 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杨 霞
湖州 3 1 3 0 0 0 ) ( 湖州师范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浙江
台, 越来越多的事物被冠以“ 微” 的名号 , 从微博 、 微信 、 微小
说、 微 电影 、 微营销 、 微旅行 , 到最近炙手可热的微公益 、 微
政务 , 让现代 中国悄然进入 了一个信息传播速度更快 、 传播
外市场 , 亦或是扩大业务范围, 投资全新领域 。这样才能招 聘更多的学生 , 极大缓解交通土建类大学生的就业困难 。
当一部分大学生投身到报考公务员或事业单位 的大军 中, 尤其是边疆等生源地 的学生表现的最为明显。有的学生考 年考不上 , 接着再考 , 直到考上为止 。但是公务员和事业 单位名额相 当有限 , 落榜后准备找工作 的学生又错过招聘 的高峰期 , 找一个 自己满意的单位就更加地 困难 了。 5 . 想 出国留学的学生增多 。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人们 的思想意识逐步提高 , 各国高校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 同 时, 随着经济 的发展 , 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了, 学生中家庭条 件好 的大有人在 , 家长 为了孩子有个更好 的前程 和更广阔 的发展 , 他们趋 向于将子女送到国外深造 , 接收国外先进的 教育 , 但是直到毕业都没成功申请到学校 , 同样影 响了学校 毕业生的就业率。 、 二、缓解高等工科院校交通土建类专业大学生就业困 难的对策 1 . 政府干预。国家干预亦称宏观调控( M a c r o — e c o n o m i c C o n t r o 1 ) , 是政府对 国民经济的总体管理 , 是一个 国家政府 特别是中央政府 的经济职能 。它是 国家在经济运行 中, 为 了促进市场发育 、 规范市场运行 , 对社会经济总体的调节与 控制。 国家干预主要表现为: 国家利用经济政策、 经济法规、 计划指导和必要的行政管理 , 对市场经济的有效运作发挥 调控作用。 政府应采取宏观调控手段 , 发展经济 , 改革制度, 保障就业 , 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大力发展交通建设 , 只有 这样 , 交通土建类行业才可能容纳更多的新增劳动力 , 才能 扩大就业 , 从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 的问题。 2 . 单位开拓市场。 施工单位应该努力开拓市场 , 包括海

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促进思想政治工作

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促进思想政治工作

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促进思想政治工作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是两项不同的工作,但在实际操作中又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许多方面都是相通、相融甚至相同的。

校园文化是学校经过长期发展,积淀而形成的共同价值取向,也是一所学校自然环境与人文风貌进步程度的集中体现,它涵盖办学思想、群体意识、规章制度、行为规范、教育教学成绩等管理和育人的各个层面。

校风、教风、学风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旦形成优良的“三风”,它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全体师生,在长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三风”建设是学校长期的基础性工作任务,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要靠长期不懈的建设和积累才能逐步形成。

校园文化既不是人云亦云,也不是无根之水,更不是构建世外桃源,校园文化必须建立在学校的、社会的、历史和现实发展基础之上的。

校园文化必须结合本土的文化,符合学校的实际。

将思想政治工作植根于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将其作为有力的抓手,发挥其强大的优势,建设和谐校园。

一、优化校园环境,营造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文化氛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社会经济、文化生活内容日益丰富,尤其是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各种通讯手段不断更新,学校了解社会的视野越来越开阔,这一方面给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新的契机和活力。

另一方面,也使一些心理不成熟的学生深受社会生活的负面影响,误入人生观、世界观的歧途。

如出入“电脑屋”迷恋游戏机,就使一些学生荒废学业,甚至走向“不可救药”。

这样,势必给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因此,适应新时期经济文化特点,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营造一种强烈的校园文化氛围和建立一整套科学的育人运行机制。

这实质上就是良好的校风建设。

校园文化环境是一种精神,一种氛围,她以独特的教育手段和文化内涵,教育、引导、激励着师生的思想和行为,使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融于校园之中,及至师生心灵深处。

例如:高高飘扬的国旗校旗,警示师生行为的名言警句,启迪学生心灵的大幅标语,无不以他的直观性和渲染力,时时刻刻教育和影响着学生,使他们心灵净化、行为规范、充满朝气和活力。

微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微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微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摘要】微文化的便捷性、个体性和超强交互性等传播特点契合了大学生的发展需要,赢得了大学生群体的喜爱。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借力微文化,把握大学生思想动态,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提升时效性,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关键词】微文化;特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借力;创新微文化是一种新兴的网络文化形式,网络时代的快节奏和即时性酝酿了微文化的产生,这种日渐渗透的微文化也正一步步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微文化的出现使自媒体时代的人们有了更多自主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空间,获得了更大的话语自由。

党的十八大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体现了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要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

”目前,微文化的表现形式在不断的增加,并开始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当然也深入影响了处在文化前沿的大学生思想和个性发展,这就为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开拓了新的视角和方向。

一、微文化的表现与传播2011年12月8日,由两岸媒体主办的“2011海峡两岸年度汉字评选”揭晓,“微”字以40多万票当选为年度汉字。

[1]微的字面意思就是“微小、轻微”的意思,微文化,是在微博这一网络平台的产生和普及后而衍生出来的注重向个体和微观发展的文化现象,即“微文化是从微型博客启始的,是以微博为代表而不局限于微博形式的以书面或口头方式表达的‘微言文化’”。

[2]微文化不仅仅局限在我们常用的微博所表达的内容上,还包括短小精悍却意味深长的微小说、短时间能表达一个完整故事情节的微电影、还有能洞穿人心理的微表情,以及诸如“微时代”、“微哲学”、“微公益”、“微关怀”、“微”等等,这些和“微”有关的概念逐渐进入网民的视野,它就是“微文化”。

随着微文化的发展,它的内涵和界定也在不断的拓展,所具备的价值特点的多样性也日益突出。

微文化作为一种微小的文化载体,因网络而繁荣,因此它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除兼容了网络媒介的即时性、开放性和海量性等特点外,它的便捷性、个体性和交互性等特点更加的突出。

“微时代”网络传播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微时代”网络传播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器、 移 动终端 等 多个 平 台上, 有 多 种 商 业 模 式 并
存, l 2 较 之 以往的 网络传 播 平 台它 主 要 有 以下 三 大
新特性 : 第一 , 便 捷开 放性 。有人说 , 微博 1 4 0个 字 的限
功能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提供了信息
交流 、 互 动 学 习 的 新 平 台, 并 且 也 给 高 校 学 生 提 供 了 自我释 放 , 排 遣抑郁 , 意 见发表 的广 阔空 间 。二 是微博 为高 校思 想政 治 教 育 工作 开 辟 了新 途 径 , 突
制将平 民和莎士 比亚拉 到 了 同一 水 平 线 上 , 从 而 促 使大量 原 创 信 息 井 喷 式 爆 发 , 加 之 微 博 和 手 机 的 “ 联姻 ” , 使 得这些 信息可 以随 时 随地 的 发布 到 网络 上, 从 而 大大增 强 了微博 使用 的便 捷性 。 第二, 创新 交互性 。这是 一种 全新 的交互 方式 ,
相 关理论 对“ 微 环境” 下 高校 思 想政 治教 育 工作 的应 对措 施 进行 探 究 已成 为教 育界 又 一崭 新课 题 。 文 章 试 图通 过 网络 传播理 论 中的“ 把 关人 ” 理论 、 “ 议 程设 置功 能” 理论 、 “ 受众” 理 论 等 对“ 微 环境 ” 下的 高
博 网络 生态环 境下 , 高校思想 政 治教育 “ 危” 与“ 机” 并存 , 高 校思想 政治教 育者 掌握 网络传 播理论 , 并努
力运用 这一 理 论 武 器 找寻 应 对 “ 微 时代 ” 高 校 网 络 思 想政 治教育 的措施 已成 为 当务 之急 。

些 突发性 事件甚 至 全 球性 的大 事 件 , 微 博 都 可 能 是 发 出这 一新 闻 的第 一平 台 。其 原创性 和及 时性 之强 超 越 了之前任 何一 种传播平 台。 ( 二) 微博 对 高校 思 想政 治教 育的影 响

微时代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与思考

微时代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与思考

高校是青年人最为广泛集 中的地方 , 高校大学生毫无疑问成为
微 时代 的主力军 和传播者 。根据 中国互联 网络信息 中  ̄ , ( C N N I C ) 发 布的《 第2 8 次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显示 , 截至 2 0 1 1 年6 月3 1 E t , 中国网民规模达到 4 . 8 5 亿人, 其 中使用 手机上 网人数 为3 . 1 8 亿, 网 民当中青 年大学生 比例最高 , 达到 2 9 . 9 %t ” 。而截至
微时代 是 以微博 作为传播 媒介代 表 , 以短小 、 精炼 、 迅速 、 便 捷 等作为文化传播特 征的时代 , 其 中以微 信息 、 微社 区、 微媒体为 代表, 包括微 博 、 微信 、 微小说 、 微 电影 、 微 旅游 、 微事物 等。其类 似 于病 毒复 制 的 “ 1 - N — N ” 的几何 式传 播模式 和分 享 , 对一 些社 会 热点事件在传播过程 中造成 的冲击力和震撼力 , 已有 目共睹 。 作 为对时代变革最敏感 的青年大学生 , 在 强大的以互联 网为平 台 的微时代 面前 , 无疑是 对微时代 有着最直接 感触 的群 体 , 高校校 园已经无可 回避 的成 为了微时代最直观 、 最鲜 明的平台和载体 。
2 0 1 2 年6 月底 , 中国微博用户数达 到2 . 7 4 亿, 网民使用微博 的比例
过半 , 达5 0 . 9 %, 而在 1 9 岁及 以上 中国青年 网民中 , 微 博用户的渗透
地发挥其作用 。如微博可 以成为思想教育平 台、 就业信息发布平 台、 师生交 流平 台、 班级管理平 台 、 心理 健康教育平 台、 专业 知识 交 流平台等等 。身处微时代 的大学生们通常更乐 于接受这些 他 们早 已习惯 了的平 台所传递 的信息 。在这些崭新 的平 台上 , 教育 工作 者可 以通过 大学生喜 闻乐见 的微博 、 微信等形式 , 将思想 政

浅谈校园文化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

浅谈校园文化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

浅谈校园文化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文件中明确指出:“拓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大力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

这充分说明校园文化活动发挥的重要作用已经得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及广大学生的充分肯定,它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这些年来,许多工作者,把研究重点投向了校园文化活动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方面,得出的普遍结论是:校园文化活动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载体,是校园生活多样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是增强和提高师生运用思想、知识、能力的重要实践方式,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高质量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仅能促进对大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还能对思想政治教育有重大促进作用。

所以本文的研究内容在实践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1 高校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现状(1)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相对单调。

常搞的文体活动年年没有新颖性和突破性,学生经常是被动性甚至是强迫性的参与,而且,目前校园文化活动中娱乐文化的比重过高,与专业知识有关联的活动比较少,就算是开展学生科技活动,主要也是专业教师和学生工作老师负责策划,布置学生被动去做,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和创造的机会。

久而久之广大学生对此早已失去了新鲜感,学生尤其是高年级学生不愿意参与校园文化活动,不能借此机会切实起到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2)学校和专业教师对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视程度不够高。

由于对校园文化活动内涵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准确,对基于校园文化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到位,有些老师认为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是学生自己的事情,与自己没有多少关系,专业教师与其他行政人员很少参与。

还有的老师甚至还认为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对正常教学秩序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是浪费时间,是搞花架子等等,因而失去了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机会。

微文化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微文化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微文化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收稿日期:2018-10-26项目名称:2018年重庆文理学院校级教改项目立项课题:新媒体矩阵下三类微思政课堂平台整合利用研究(编号:180116)作者简介:胡在东(1981-),男,重庆江津人,重庆文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高校学生教育管理。

目前,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微文化成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崭新载体,微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广阔的、数字化的网络空间,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拓宽了大学生的认知方式,满足了大学生丰富的文化需求,增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微文化的科学内涵和主要特点微文化是指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微博、微信、微电影等以“微”为主题的发展形式出现的,人类所创造的所有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1]。

从狭义的角度看,“微文化”指的是一种进入个人互联网时代后逐渐形成并随着科技的发展迅猛发展的注重个体和微观以主体性、平等性为核心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的精神现象[2]。

微文化是在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的一种新形态,具有表现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独特的特点。

微文化的主要特点:一是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

微文化信息的发布和接收不受地域、时间、内容的限制,信息量囊括全世界范围,大家只需登录微博、微信、微APP 等微媒体,随时随地就可以获取、发布、关注和评价海量的微信息。

二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微文化的传播采用视频、图片、文字等形式呈现作者的意图,不受数量、内容、地域的限制,还可以实现微文化信息资源的共享。

三是实效性。

微文化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平台,可以使信息传递及更新突破时空限制,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二、微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微文化借助网络技术传输信息和网络资源,能够打破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空间限制,使师生之间可以通过微平台随时随地进行沟通和交流,有助于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

“两微一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设中的作用

“两微一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设中的作用

“两微一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设中的作用方麒琛如今,随着现代通讯工具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学生接受信息和教育的方式也在潜移默化地发生着改变。

“两微一端”中“两微”即微博和微信,“一端”就是新闻客户端。

本文通过对“两微一端”在高校发展的现状和主要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得出“两微一端”存在有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思想政治建设中发挥作用不理想等问题。

导致问题的原因有缺乏有效的监管、思想教育者的素质满足不了“两微一端”发挥作用的要求、部分高校缺乏对网络技术平台的建设的重视。

综合分析后提出以下对策:加强对“两微一端”的监管,并推进制度建设、提高思想教育者有效利用“两微一端”教育方法的能力、建设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技术平台。

期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对“两微一端”如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建设性作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1“两微一端”在高校发展的现状目前,武汉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广州商学院等众多高校纷纷开通了官方的微博和微信,通过微博、微信传播正能量,引领大学生们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展示了高校的新形象,具有受众范围更大、自主性更强、更具舆论引导力的特点,弥补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不足,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同时,通过微博、微信的交互性,促进了学校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激发了大学生们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热情,使其积极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言献策,受到了教师和在校大学生们的一致好评。

“两微一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设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宣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阵地。

2“两微一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所面临的问题和原因分析2.1“两微一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2.1.1 存在有违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信息在这个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大学生们每时每刻都接受着来自网络上的各种信息,也潜移默化地被这些信息所影响。

部分大学生由于不具备一定的自控力、辨别力和选择力,在面对信息洪流时,往往容易迷失自我,出现道德滑坡、行为失范等。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
02
CHAPTER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机制
丰富教育资源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通过提供多样化的文化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鲜活的教育资源。
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坚持正确价值观,形成积极向上的校园风气。
引导正确价值观
思想政治教育鼓励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积极探索新的文化形式和表达方式,推动校园文化的创新发展。
04
CHAPTER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发展
文化差异与冲突
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如文化背景、校风传统、学科特色等,这给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互动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教育理念与方法的更新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可能已不完全适应,需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方法,以更好地与校园文化建设相融合。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概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机制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实践
目录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发展结语
01
CHAPTER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概述
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学校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等多个方面,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加强与其他学科领域的交叉研究,借鉴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拓展研究的视野和深度。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缺乏深度融合
部分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缺乏深度的融合,导致两者之间的互动效果不尽如人意。

试谈优秀网络视频文化对思政工作的积极影响

试谈优秀网络视频文化对思政工作的积极影响

试谈优秀网络视频文化对思政工作的积极影响优秀的网络视频文化对思政工作的积极影响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网络视频文化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

在这个新媒体时代,网络视频不仅是娱乐和消遣的方式,更成为了宣传思想和价值观的重要渠道。

优秀的网络视频文化通过传播正能量、引导正确思想和价值观念,对思政工作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试谈优秀网络视频文化对思政工作的积极影响。

优秀的网络视频文化能够加强思政工作的触达范围。

传统的思政工作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和宣传栏等形式进行,受众范围有限,表达形式单一。

而网络视频文化具有横跨地域、快速传播的特点,可以让思政工作更好地触及到更广泛的受众群体。

通过网络视频,可以将思政工作的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和参与。

这样一来,思政工作的影响力和感染力能够得到进一步提升,更好地引导和影响社会风气。

优秀的网络视频文化能够促进思政工作的内容创新。

传统的思政工作形式往往比较呆板和枯燥,内容大同小异,难以引起受众的共鸣和兴趣。

而通过网络视频,可以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现思政工作的主题和内容,提高了宣传形式的多样性和趣味性。

尤其是一些优秀的微电影、纪录片等,更能用鲜活的故事和形象的艺术手法将思政工作的内容生动地展现出来,让受众更易于接受和理解。

这种新颖的宣传形式和创新的内容呈现方式,使思政工作更具亲和力和感染力。

优秀的网络视频文化能够促进思政工作与时俱进。

网络视频具有快速传播和更新的特点,可以更及时地宣传和传播最新的思政工作内容和成果。

通过网络视频,可以把一些新鲜、有趣,又具有思想内涵的素材及时传递给受众,引发观众思考和反思。

网络视频也可以使思政工作紧跟时代潮流,及时关注和回应社会上的热点问题,提出新的观点和思路。

这种时效性和新颖性使思政工作更贴近人民生活和社会实践,更有利于引导受众进行价值观念的更新和提升。

优秀的网络视频文化还能够促进思政工作与受众群体的互动。

传统的思政工作往往是“上位者”向“下位者”灌输思想观念,形式上较为单一,缺乏与受众的互动与沟通。

微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微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信息 、 抒 发 感 情。微 博 的 出现 , 让 每一 个大 学 生都 有 了展 示 自 己的 使其大 量原创 性 内容 得 以涌现 。 2 0 1 1 年1 2月 8日 , 由两岸 媒体 主 办 的 “ 2 0 1 1 海 峡两岸 年 度 汉 舞台 , 字评 选 ”揭晓 , “ 微 ”字 以 4 0多 万票 当选 为 年 度汉 字 。Ⅲ微 的字 2 、 微 文化契合 了大学生心 理发展 的需要
1 、 便捷性
构, 其 中 既有 较低 层 次 的生理 和 物 质需 要 , 也有 较 高层 次 的 精神 文
化追求。微博的交流没有面对面的尴尬, 操作方便快捷, 不受时间、 空间和 载体 的 限制 , 大学 生群体 可 以通过 微博 充分 实现 自 己的精 神
需要 , 既可 以在 微博世 界 中享 受思想 的 熏陶 、 知识 的启迪 , 也 可 以从
形 式 的 以书面 或 口 头方 式表 达 的 ‘ 微言 文 化 … 。口 微 文 化不 仅 仅 局 限在 我们 常用 的微博 所表 达 的内容 上 , 还 包括 短小 精悍 却意 味深 长 的微 小 说 、 短 时间 能表 达一 个 完整 故 事情 节 的微 电影 、 还 有 能洞 ’ 穿 人心理 的微表 情 , 以及诸如 “ 微 时代 ” 、 “ 微哲 学 ” 、 “ 微公益 ” 、 “ 微 关怀” 、 “ 微 ”等 等 , 这 些和 “ 微 ”有 关的概 念逐 渐进入 网民 的视野 , 它就是 “ 微文 化 ” 。随着 微文 化 的发 展 , 它 的内 涵和 界 定也 在不 断 的拓展 , 所具备 的价值 特点 的多样性 也 日益突 出。 微文 化作 为一 种微 小 的文 化 载 体 , 因网 络而 繁 荣 , 因此 它 带有 鲜 明的 时代 特色 , 除 兼 容 了网络 媒 介 的即 时性 、 开放 性 和 海量 性等 特点外 , 它 的便捷性 、 个体 性和交 互性等 特点 更加的突 出 。

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大学生微阅读的调查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大学生微阅读的调查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大学生微阅读的调查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背景介绍部分旨在探讨大学生微阅读在当下社会背景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也提出研究的现实意义。

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大学生微阅读所带来的影响也越来越深远。

了解大学生微阅读的概念与特点,分析大学生微阅读的现状,探讨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大学生微阅读的重要性,以及研究大学生微阅读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对于促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观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围绕这些问题展开研究,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2 研究意义大学生微阅读是当前大学生群体中一种新兴的阅读方式,通过短篇幅、碎片化的阅读,来获取知识、提升素养。

在当前信息爆炸的时代,大学生微阅读不仅扩大了他们的知识面,而且提高了他们的信息获取效率。

在这种背景下,对大学生微阅读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至关重要的。

研究大学生微阅读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和影响,可以更好地了解大学生群体的阅读习惯和思想观念,为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在理论上,通过深入探讨大学生微阅读的特点和现状,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实施提供新的视角和路径。

在实践上,加强大学生微阅读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他们的文化自觉和社会责任感。

深入研究大学生微阅读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与影响,对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大学生微阅读的现状与问题,并分析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通过深入研究大学生微阅读的概念、特点和现状,可以更好地认识当前大学生的阅读现状及问题,为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路径。

通过探讨如何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的大学生微阅读引导,可以为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养提供有效途径,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究

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究
Va l ue Eng i n e e r i n g
・2 工作探究
Ex p l o r a t i o n o n Un i v e r s i t y I d e o l o g i c a l a n d P o l i ic t a l Ed u c a i t o n Wo r k i n Mi c r o Er a
迎 。 现 代 化 的 网络 成 为 学 生 了解 世 界 、 体 验 生活 、 信 息 交 流、 休 闲娱 乐 的主 要 工 具 。
1 . 2微时代 的特点
1 . 2 . 1信 息传 播 速 度 快 微 时 代 人 们 的信 息 交 流 平 台 更 加 方 便 快 捷 , 利 用 微 博 、 人 人 、 微 信 等 信 息 交 流 媒 介 沟 1 微 时代的 内涵与特点 通, 获取信息 , 尤 其 是 公 共 平 台进 行 的品 牌 推 广 、 活 动 营销 等 方 式越 来 越 普 遍 , 人 们 利 用 公 共 平 台 了解 信 息 , 微 时 代 作 者简介 : 李 智超( 1 9 8 7 一) , 男, 吉林通 化人 , 工作 于 吉 林 农 业 大 信 息 交 流 工 具 基 本 具 有 转载 、 评 论 的功 能 , 使 人 们 的 内 心 学人 文 学 院 , 硕 士研究生 , 助教 , 研 究 方 向 为 思 想 政 治
是 固步 自封 的 时代 , 多 元 文化 相 互 渗 透 产 生 的 混 合 文 化 层 主要特征 的信息传 播新时代。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 , 早在 游戏开 心农场里通过虚拟 出不穷 , 学生 世界观 、 人 生观、 价值观 呈现 多元化 , 学生 的 人们 的工作压 力随着增加 , 思 想 变化 出 现 新 情 况 、 新 问题 。 高校 学 生 思 想 政 治 素 质 关 的小行 为获得减压 效果奠定微时代的到来 , 微 薄率先开启 微博访谈 、 微博打假 等 已将人们 悄然 带入 网 系到高 等教育 的质量 , 关系到 国家的发展 , 民族的命运。 社 微 时代大 门 , 0 1 1 年 发 布 的 中 国 语言 生 活 状 况 会环 境的变化 , 除 了经 济 的 飞 速 发 展 , 还 应 注 意 现 代 化 的 络 微 时代 ,根 据 教 育 部 2

微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路径研究

微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路径研究

188思想政治教育微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路径研究大学生是一个即将要踏入社会的群体,但是如果没有扎实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容易被社会上不良因素误导,因此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随着“微时代”的发展进行不断的创新不断的改革,把握新时代的特征,创新新教学方式,全方面发展和完善新型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进行改变。

下面就微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路径研究,进行相关研究和探讨。

微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研究阐述微网络环境表现形式。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现在人们的生活环境可以被称为微网络环境,微时代之风。

以及蔓延日常离不开微工具的使用,常见的有微博、微公益、微信、微管理、微小说、微电影等。

微博和微信几乎是每一位成年人每天都会接触到的工具,通过微博微信去获取时事热点、去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

微公益也是这几年非常流行的献爱心方式,在网络就上就可以进行募捐、集资给需要帮助的人,多种“微”字号的新事物的到来,使人们的生活节奏变快了。

微网络环境的基本特点。

微网络下的信息传播相比传统信息传播更便捷、更速度、更迷你,加剧了时代的发展传播便捷。

随着时代不断地发展,互联网和高科技已经完全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日常如果需要获取什么知识或者信息,只需要动一动手指在互联网上进行搜索,就可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传播方式更迷你。

在以前如果想要传播什么信息都需要用喇叭广播、登报纸、收音机等多种笨重地方式进行传播,但是在微网络环境下,传播信息只需要一张小小的芯片,就可以将信息快速广泛地传播,使媒介变得更迷你。

传播更及时。

在以前想要给某某某传播信息,都需要去邮局以寄信的方式进行传播,需要好几天才能被看到。

但是在微网络环境下可以通过微工具随时随地,无时无刻地将自己发生的事情、想要说的事情或者正在发生的事情进行传递。

传播理念个性化。

微网络环境下在主体大众化的基础上,更加强调传播理念的个性化,充分尊重个体[2],改变了传统“被传播”的现象,在微网络环境下群众在物质上和学习上更加的自由,在交际和交流上更加的自主。

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

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

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摘要】这篇文章旨在研究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与对策,并探讨其意义和影响。

文章介绍了微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然后分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并探讨了建立有效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以及创新教育手段和方法的重要性。

结论部分评估了对策的有效性,并展望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参考,同时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指导。

【关键词】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当今社会,随着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的普及和影响力的增强,微文化已经成为年轻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大学生群体更是微文化的重要参与者和受众。

微文化的快速传播和便捷交流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全新的影响和挑战。

微文化中无数信息的碎片化、大众化特点与大学生参与的互动实时性,使得大学生在思想观念、政治态度等方面更容易受到外部信息的影响和干扰。

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相比,微文化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更为复杂和严峻的形势。

针对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需要深入探讨其影响机制、存在困境以及有效对策,以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对研究背景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把握微文化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和问题,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1.2 研究意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当前社会转型期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栋梁,其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将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而在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研究和对策探讨具有重要意义。

深入探讨微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当代大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和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制定思想政治教育方针和策略。

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矛盾和不足,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实用性。

“微时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微时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微时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与对策研究于涛赵旭河北金融学院【摘要】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微博”、“微信”为媒体的新型信息传播方式的产生,吸引了大学生群体的广泛关注和普遍喜爱,同时也形成了新的信息交互时代—“微时代”。

“微时代”的到来不仅提供了更加便捷的信息交流平台,也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全新的工作挑战和要求。

【关键词】“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物联网的逐步发展健全,各种信息的传递与交流变得更加的简便、快捷。

在这场信息化大潮中,大学生不但成为信息的接收者、传播者,也成为观念的塑造者和被塑造者。

尤其是微博、微信、微公益、微小说、微电影等一系列网络新媒体的出现,不但宣告了“微时代”的来临,也改变了信息交流、人际沟通、社会行为的方式。

进而改变了思想政治工作的舆论环境、文化环境、社会心理环境,给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挑战。

一、“微时代”的特征分析在“微时代”的各种媒体中,微博和微信是深受大学生最喜爱的交流媒介。

微博,即微博客的简称,它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其用户可以通过WEB、WA。

以及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

微信是一款通过网络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的即时通讯工具,用户可以通过微信与好友进行形式上更加丰富的类似于短信、彩信等方式的联系,与传统的短信沟通方式相比,更灵活、更快捷、更智能。

与传统的传播媒体以及网络媒体相比,“微时代”具有更加鲜明的特征:1.信息传播渠道多样化。

他们可以通过特定门户网站、特定的微博客户端、手机客户端等多种方式,随时随地登录微博发布、接收各种信息。

如此方便快捷的新型媒体能够受到大学生的热烈追捧也就不足为奇了。

2.信息传播快捷方便,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每条微博内容有限,数十字就能更新状态、讨论问题、发__________表内心感受,这就使得发表者可以随时随地更新自己的微博内容。

微文化的传播与大学生政治素养提升

微文化的传播与大学生政治素养提升
进行个 人陈述 , 以确保考 评 的公正和 公开 。如此 ,通 过 [ 3 ] 鲁毅光. 高等特殊教育管理工作探讨 [ J ] . 继续教育研究,
稳定管 理工作人 员 的队伍,便可 以留住优 秀 的人 才,也
特殊教育学校 的发展 。
三 、 结 语
2 0 1 1( 3 )
吸 引更 多 的人才 走入 管理 岗位 ,提升管 理的效率 ,促 进 【 4 ] 王艳玲.把爱与责任贯穿到特殊教育 改 革发展的始终 [ J 】 .
6 4 . 6 % ,家庭经济 情况 良好 以上 的 占 8 0 . 4 % , 曾担任 过学 兹曼在 《 娱乐至 死》里提 出的大众媒介 开始娱 乐化 的情
生干部 的占 6 0 . 4 % 。
况类似 ,信息 为 了能够 得 到更多人 的接受 和关注 ,信 息
调研结果显示 ,有效样本 7 5 4 人全部 开通 了微博 ,开 的制作 者就会考 虑 到信 息接 受者得 需求,使得 整个信 息 通 了半年 一 1 年 的最 多,其 次是 1 年一 2 年 。使 用频 率 以 的传播 过程变得 娱 乐化 ,从而 削减微博 等新媒 介 的政 治 每天或 1 - 2天登陆最多 ,很少使用 占 2 4 . 3 % ,一有 空闲就 传播 功能 。因此 ,微文 化 的不正确 引导 ,会将 大 学生 的 刷 新动态 占 1 8 . 3 % 。微博关注 了 5 0 人 以下 的最多 ,其 次 满腔政 治热情 消解 为 “ 原来 世界是 如此娱 乐、政 治家是
容、特 点和 性质来进 行建立 ,要对工作 进行 定性评价和 参考文献 : 定量评 价,客观全 面地反 映 出管理 人员 的业 务能 力。而 [ 1 ] 孟万金.支持特殊教育 共创幸福美好未来一一学> - j - 贯 根据实 际情况 ,可 以采取 定期考评 的形式 ,对 平 日的管 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开创特教新局面 [ J ] . 中国特殊教育,

“双微舆情”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研究

“双微舆情”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研究

( 一) 参与主体的 广泛性和特殊性
空 间, 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提出 了更高的要求 。 ( 三) “ 双微舆 情” 的 广场效应促 使 大学 生网 民的参与 热情 高
涨, 网络 影 响 力 大 增 倒 逼 思 想 政 治 教 育理 念 变革
根据在河北省几所高校 的调查 结果 , 有9 6 . 7 8 % 的同学表示 应 用过微博或者微信 , 7 4 2 5 % 的同学 日使用微博 或微信 的时 间超 过
造成舆论“ 一 边倒 ” 的被 动局 面。网络影 响力 倒逼 思想政 治 教育
者转变教育理念 , 变 被 动应对 为 主动 引导 , 变 严格 管制 为互 动交
几 乎 出现 了“ 人 人刷 微博 、 个 个挂微 信 ” 的普 遍 现 象 , 由微 博 、 微 信 带 来 的“ 双微舆 情 ” 已成 为高校舆 情 的重要 途径 。在 “ 双微舆 情 ” 视域下, 高 校 的思 想政 治教 育工作 面 临着 多重挑 战。 因此 , 教 育 者应 在 思 想上 和 行 动上保 持 与 时俱 进 , 主动 出击 , 有 效 创造 和 合理 引导“ 双 微舆 情 ” , 切

项重要课题 。

热点事件加上一种情绪化 的反应 , 很容易一呼百应 , 成 为点燃舆情 的导火索 , 使 信息 传 播实 现 “ 核 裂变 ” 般 的释 放。这种 瞬 息 万 变
的、 强度巨大的网络舆情 , 严重挤压 了思想政 治教 育应 对的时 间和

高校“ 双微舆情” 的主要特征

些热点 、 焦 点问题所持的有较强影响力 、 倾 向性 的言论 和观点 。 高 校是“ 双微舆情 ” 的聚焦 点和 热源地 , 适 时做好 舆情 引导 、 增 强思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微 文化 ” 对 高 校 思想 政 治 工作 的影 响研 究
王 坤 成 艽 荣
摘 要 :信 息化 时代 的来临,网络发展迅速 ,网络 时代 的快节奏和即时性 酝酿 了微文化 的产生, 同时正 因为网络 聚集的微 力量数 量惊 人 ,这种 日 渐渗透 的微 文化也 正一 步步改变着人们 的生活。并随着麦氏 “ 微 即温暖” 理论的应用,一 个良好 的社会 环境可望形成 。大学生 作 为微 文化 主要 的应 用人群 ,是一个不容忽视 的群体。本 文结合微 文化 与高校大 学生的思想政 治教育 为 出发 点 ,从 多方面来研 究 “ 微 文 化 ”对 高校 思想政 治教 育的利 与弊 ,并提 出相 关建议 。 关键词 :微 文化 ;高校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 育

着眼政治工作的时代主题 ,就信息网络时代思想政 治教育怎么抓 、如何 用力等问题进行研讨培训 ,催生 出将政治工作传统优势 与信息技术 真融 深合的生动景象。成都 军区联勤部用 网络激活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事 例很 好地表现 出网络在思想 政治教育 中的突 出地位 。
二 、微 文 化 对 高校 思 想政 治 教 育 影 响 的 利 与 弊 ( 一 ) 微 文化 对 高校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的 积极 影 响 1 .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灵活 、方便

( 一 ) 微 文化 的概 念
微文化概念的最早 提 出是一个 叫 “ 微 ” 乐 队的主 唱麦子 ,乐 队通 过演 出传播 自己最初的微文化理念 ,后来乐队成员麦子发表 了大量 的文 章和诗歌 ,论述和传播了 “ 微 思想” ,在全 国产生 了一定 的影响力 。微 文化作 为一 种文化现象的理论 支点是 “ 微哲 学” 。“ 微 哲学 ”被誉 为东 方第 三大哲 学体系 ,是人 类进入 2 1世纪后 所 出现 的最具人 文关怀 的哲 学体系。网络时代的快节 奏感和及时性酝酿了微文化 的产 生 ,微文化是 种凝聚的力量 ,正在一步步改变 了人们的生活 。 ( 二) 思想政 治教 育的概 念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 、政治观点 、道 德规 范 ,对其成员施加有 目的 、有计划 、有组织的影 响,使 他们形成符 合一 定社会 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 思想政治教育是中 国精神文 明建设 的首要 内容 ,也是解 决社会矛盾 和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 。思想政治教育既十分重要 ,又相 当难做 ,尤其 是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 ,中国的思想 政治工作 存在着 相对疲 软 的状 况 , 很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造成思想政治工作不力 的原 因很多 ,但其 中重要的一个原因是长期 以来我们忽略 了人格教育及培养 。人格教育是
前 言
随着 网络 的 日益发达 ,今天 ,我们 已经进入了一个名副其实的 “ 微 时代 ” 。微博 、微信 、微 贷 、微 电影 、微小说 、微媒体 、微广告 、微支 付 、微管理 、微投 资……所有这些 以去中心化 、碎片化 、零散化 、即时 化为特征 的新兴文化形态 、传播方式乃 至经济 活动形态 、生 活形 态 ,已 经在潜移默化 中重新定义 了我们 的生活 。可以说 , “ 微 ” 已经成为 理解 我们这个时代 的一个关键词 。比如微 电影渐渐成 为大众 喜欢 的一种 主流 电影观看模式 。在 与腐败 斗争的过程中 ,习近平总书记对新 时期 廉政文 化提 出了一 系列指示精神 。而在 去年举 行的大国廉政系列微 电影 活动是 通过一个个 中国历史上 的廉 政人 物故事 ,解读 中国廉 政文化 的精 神 ,发 掘 中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传统文化智慧 ,提供 可以借 鉴的文化历史 经验 ,向观众传播 廉洁 奉公 、清 白做人 的中国传统美德 和高尚情 操。这些微 电影在大学 生群体 中进行 展播 ,必将 能够对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很大的推动 作用 ,因为 微 电影本身代 表的不仅仅 是一种 廉政的精神 ,更多的是带来 的一 种社会 新风气 ,使 同学们对 于社会 对党 有一种新的认 识。因此可 以说这 种 日渐 渗透 的微文化也正 一步 步改变 着人 们 的生活 。微文 化是一 种 积聚 的力 量 ,通过一些看似微不足道 的行 为,不 经意却 改变了人们 的生活 ,微 电 影通过简单 的几十分钟 的故 事记叙 可以让 我们 更能简单地理解某 些社会 上更 真实的故事 ,能够很 快的完成对某个事件的完整报道 和传播 ,也能 够记 录一个 普通人 生活中的所有 点滴 ,让每一位大学生能够从 心底感受 每一份 纯真的爱 ,当然也 能感受到社会 的残酷。 微 文 化对 高 校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理 论 探 究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的 基 础 ,没 有 这 个 基 础 ,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就 犹 如 无 根 的 浮 萍 ,总 是 漂 流 在 人 的思 想 表 面 而 不 能 深 入 下 去 。 ( 三 )微 文 化 与 思 想政 治 教 育 之 间 的 影 响 关 系
新媒体的发展使大学生能够在任何时间 以任何方式访 问 网络 ,通 过 各种渠道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联 ,即时 分享他们 对某件 事情 的真实看 法。 如今 Q Q 、微信 等多媒 体 ,已成为 网络传播 最活跃 的主体 ,正是 由于这 些媒体发布信息快速 ,信 息传播 速度快 ,从 而让广 大网络群 体所喜 爱。 这些新媒体 已经融人到 日常生活 中,尤其是对 当代大学生 产生 了重要 的 影响 ,从而能够进一步影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活动 。从而 对思想政 治教 育提供一个很好的途径 。网络信息时代 ,你是否真正知 网懂 网用 网?举 个简单的例 子 ,成都军 区联 勤部 今年 举办 的 “ 政 治 干部 网上 培训 ” 活动 ,在各级政治干部 中掀起一轮头脑风暴 。从雪域 高原 的天路兵 站到 彩云之南的深 山仓库 ,分撒 千里 的各 级政 治干 部 “ 网聚” 一 堂 ,大 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