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公开课教案:身高比一比

合集下载

大班科学教案身高比一比精选

大班科学教案身高比一比精选

大班科学教案身高比一比精选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课节选自大班科学教材《科学探究与应用》第五章,主题为“身高比一比”。

通过观察和比较,让幼儿了解和感知身高的差异,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观察和比较身高的能力,让幼儿能够用语言描述身高的差异。

2.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让幼儿在小组活动中共同完成身高比较的任务。

3. 培养幼儿的自信心,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到自己的优势和成长。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能够用语言描述身高的差异,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比较能力。

难点:让幼儿在小组活动中共同完成身高比较的任务,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测量身高的尺子、记录身高的表格、贴纸等。

学具:每个幼儿准备一张自己的身高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幼儿站在墙边,用尺子测量自己的身高,并记录在表格上。

2. 例题讲解:教师展示一张身高卡片,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卡片上的身高差异。

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身高的高低、长短等。

3. 随堂练习:让幼儿分成小组,互相测量身高,并用语言描述身高差异。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幼儿的测量方法和描述方式。

4. 小组活动:让幼儿在小组内共同完成身高比较的任务。

教师提供贴纸作为奖励,鼓励幼儿积极参与。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身高比一比1. 身高的高低2. 身高的长短3. 身高的差异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测量家人的身高,并用语言描述身高差异。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每个幼儿都能够积极参与测量和比较身高的活动?他们是否能够用语言描述身高差异?是否有幼儿在团队协作中表现出困难?拓展延伸:可以让幼儿进一步探索身高的影响因素,如遗传、营养等。

也可以组织一次身高知识竞赛,让幼儿通过游戏的方式进一步巩固身高知识。

大班科学教案身高比一比精选

大班科学教案身高比一比精选

大班科学教案身高比一比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我们自己和我们的世界》第三节《身高比一比》。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认识身高,学习如何比较身高,了解身高与年龄、营养等方面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知道身高是一种身体特征,能够正确表达自己的身高。

2. 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比较身高,并能进行基本的身高比较。

3. 了解身高与年龄、营养等因素的关系,培养关注身体健康的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身高比较的方法,身高与年龄、营养等方面的关系。

教学重点:学会正确表达自己的身高,进行简单的身高比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身高尺、米尺、直尺。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比一比,谁更高”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身高的差异。

2. 讲解身高概念(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身高尺、米尺等工具,引导学生认识身高,学会如何正确表达自己的身高。

3. 学习身高比较方法(10分钟)(1)教师演示使用米尺、直尺进行身高比较的方法。

(2)学生分组,用米尺、直尺进行身高比较,并记录结果。

4. 例题讲解(15分钟)教师出示例题:“小明的身高是1米,小红的身高是1.2米,小华的身高是0.9米。

请同学们用刚才学到的方法,比较一下他们的身高。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并强调身高与年龄、营养等方面的关系。

5. 随堂练习(10分钟)六、板书设计1. 身高概念2. 身高比较方法3. 身高与年龄、营养等方面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用身高尺测量自己的身高,并记录下来。

(2)与家人或同学比较身高,填写身高比较表格。

2. 答案:(1)学生完成身高测量,记录结果。

(2)身高比较表格如下:姓名身高(米)甲 1.2乙 1.0丙 0.8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讲解、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身高的概念和比较方法,以及身高与年龄、营养等方面的关系。

大班科学教案身高比一比教案及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教案身高比一比教案及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教案身高比一比教案及教学反思
1. 教案概述
1.1 教学目标
通过这节课,学生应该能够:
1.了解身高比一比的概念和意义;
2.认识到身高比一比的应用;
3.学习测量身高的方法。

1.2 教学内容
1.身高比一比的概念和意义;
2.身高测量方法;
3.身高比一比的应用。

1.3 教学重点
1.身高比一比的概念和意义;
2.测量身高的方法。

1.4 教学难点
如何让学生思考身高比一比的应用。

2. 教学过程
2.1 导入环节
利用不同的身高让学生感受身高的差异,让学生思考身高的重要性。

2.2 正文环节
1.身高比一比的概念和意义:
这个环节能够通过简单的例子来让学生认识到身高比一比的概念和意义。

2.身高测量方法:
这个环节可以利用测量尺等工具,来让学生通过实践测量自己和同学的身高,并进行身高比一比的运算。

3.身高比一比的应用:
这个环节可以让学生进行丰富的活动来让他们意识到身高比一比的应用。

例如,按照身高排队,显示身高数据等等。

2.3 结束环节
在这个环节,要让学生意识到身高比一比的应用和身高测量方法。

3. 教学反思
在这堂课上,身高比一比的概念和意义比较轻松易懂。

测量身高的方法需要学
生利用测量尺等工具来操作,因此,需要老师讲解并让学生通过实践来提高自己的测量技能。

在身高比一比的应用上,进行了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通过身高数据进行比较和排序,激发了他们的兴趣。

需要加强的是让学生思考身高比一比的应用场景,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大班科学领域教案《身高比一比》

大班科学领域教案《身高比一比》

大班科学领域教案《身高比一比》一、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和选择足以测量身高的工具。

2.能够使用测量工具测量身高,并记录数据。

3.能在小组内进行身高比较并进行数据分析。

4.能够使用所学知识进行推断和解释。

二、教学内容1.工具和技能:尺子、量角器的使用。

2.测量身高:认识各种测量身高的方法。

3.身高比较:分组比较身高,小组内讨论身高数据。

4.数据分析:利用图表展示身高数据。

5.知识推断:探究身高与年龄、性别、家庭环境等因素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1. 打破冰通过简单的活动打破冰,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2. 学习知识1.让学生观看相关视频或展示工具,让学生认识和选择测量身高所需的工具和技能。

2.让学生进行身高测量,记录数据,然后将数据输入电子表格中,进一步了解身高数据的组织和分析。

3.鼓励学生在小组内比较身高数据,讨论数据的含义和展示方法。

3. 培养技能1.学生使用测量工具对自己的身高进行测量,同时也可以测量同桌或身边的同学。

2.学生将测量所得的数据输入电子表格中,将数据通过制作柱状图或折线图进行展示。

3.学生使用所学知识推断和解释观察到的数据。

4. 总结归纳1.让学生回归教学目标,对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进行回顾。

2.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对自己学到的知识做一个总结。

四、教学评估1.学生能够正确地测量身高和记录数据。

2.学生能够在小组内比较身高数据,并利用图表展示身高数据。

3.学生能够使用所学知识进行推断和解释。

五、教学延伸1.让家长一起参与,可将此任务作为家庭作业并要求家长的介入。

2.与其他学科进行联动,如数学辅助测量、语文辅助撰写实验报告。

大班科学教案:身高比一比(精选9篇)

大班科学教案:身高比一比(精选9篇)

大班科学教案:身高比一比大班科学教案:身高比一比(精选9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身高比一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科学教案:身高比一比篇1教学目标:1、了解身高、体重的含义,尝试用多种方法比较身高、体重。

2、大胆的与同伴分享交流自己的比较方法。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4、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重难点:尝试用多种方法比较身高、体重教学准备:幼儿用书(数学)白纸、笔人手一份;测量用的木棍、绳子与保健老师联系,告知活动的意图,获得配合重点与难点活动过程及指导策略:(一)测量并记录身高、体重。

1、交流自己对身高和体重的已有认识。

(丰富词语:身高、体重)带幼儿至保健室,测量身高、体重,幼儿记录,教师也记录。

(保健教师依次按次序给每个幼儿测量,大声报出幼儿的身高和体重,请幼儿自己记录在纸上。

)检查记录结果,交流记录方法。

2、哪个数字表示身高?哪个数字表示体重?应该怎么记录?记录有错误的幼儿再次测量记录。

(引导幼儿辨认两位数和三位数,并区分左右进行记录,知道数字从左至右写。

)(二)小组成员相互比较身高与体重,教师巡回了解信息。

1、提出要求:比比小组里谁最高,谁最矮,谁最轻,谁最重。

2、鼓励幼儿尝试用各种方法进行比较,教师尽量为幼儿提供所需物品。

(三)交流整理比较的方法。

1、实物比较的方法:逐个站立比较高矮;相互抱抱感觉轻重等。

2、测量比较的方法:用绳子量身高,看谁的绳子最长等;称称体重,比比谁最重。

3、数字比较的方法:比较体重的数字(两位数),先从左边的数字比,如果一样,就比比右边的数字,哪个大就是哪个重;两个数字都不一样就用减法算一下等。

教学反思:幼儿园科学活动强调的是孩子借助于教师的指导和自身所从事的活动,对身边的事物进行操作和感知,不断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

大班科学领域教案《身高比一比》

大班科学领域教案《身高比一比》

大班科学领域教案《身高比一比》教案名称:身高比一比教案时间:1课时(40分钟)教案目标:1. 让学生了解身高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身高。

2. 培养学生观察、测量和比较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和团队精神。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教学准备:1. 板书:身高比一比2. 身高测量工具:尺子、卷尺3. 名牌或贴纸,用于写上学生的名字4. 身高比一比的数据表格教学过程:引入活动(3分钟):1. 引导学生讨论身高的概念,征求他们对身高的看法,了解学生对身高的认知。

2. 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班上谁最高?”让学生展示自己对身高的观察和判断。

探究活动(25分钟):1. 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名组长,组长负责记录组员的身高。

2. 小组成员依次测量并记录自己的身高,可以使用尺子或卷尺进行测量。

3. 将每个学生的身高记录在数据表格上。

4. 小组内成员比较身高的高低,找出最高的学生和最矮的学生。

讨论总结(7分钟):1. 由每个小组的组长向全班汇报最高和最矮学生的身高。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不同身高的人呢?身高和什么因素有关?3. 引导学生探究身高与基因、营养和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关系,以及人类身高分布的特点。

4. 学生展示自己的思考和发现,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拓展活动(5分钟):1. 学生自由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身高差异较大的成员,以他们的身高为基准,测量和比较其他组员的身高。

2. 小组成员交流和分享自己的测量结果,并总结出比较身高的方法和技巧。

课堂小结(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本次探究活动,总结了解身高的重要性和测量身高的方法。

2. 强调合作和团队精神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活动,学会倾听他人的观点和尊重他人的意见。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主动参与测量和比较身高的活动,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测量和比较的能力。

学生能够通过比较身高的差异,认识到不同人的身高是因为基因、营养和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身高比一比》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身高比一比》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身高比一比》教学背景大班是幼儿园最后一个年级,是处于幼儿阶段智力和生理发展的高峰期。

在这个阶段,儿童对世界的认识和了解越来越深刻。

因此,科学是幼儿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次教学旨在让幼儿通过身高比较的方式,了解身高的概念,并培养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幼儿的眼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1.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身高的概念和单位;2.能够使用简单的工具比较不同的身高;3.能够发现并描述不同的身高特点;4.培养幼儿的观察、分析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1.身高测量工具:测量尺、墨竹锤、钢尺等;2.比较身高的工具:卡片、剪刀、胶水等;3.教学辅助工具:评论板、白纸、彩笔等;4.安全措施:教室内应设置安全提示牌,防止幼儿在移动时出现危险。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认识身高活动一:抓着试试1.给每个幼儿发一米长的绳子,并告诉他们这个东西叫什么(测量尺),并询问他们知道什么可以用来测量身高吗?2.要求幼儿将自己的测量尺垂直于地面,抓住自己的耳朵并在纸上勾出身高。

3.回收绳子,让幼儿观察和比较自己的“身高”,并进行讨论。

活动二:学习仪表1.通过演示仪表法的使用来向幼儿介绍度量身体的单位。

2.教授测量身高的单位,如“米”、“厘米”等,并进行练习。

第二课时:比一比身高活动一:比较身高1.将幼儿分成小组,让每组由两名幼儿互相比较身高。

2.配发测量工具,并告诉幼儿如何测量身高并记录。

3.通过观察记录身高,并置于排列顺序,并通过观察比较身高和排列顺序。

活动二:制作比较形象1.要求幼儿使用剪刀和卡片将各个幼儿的比较结果制作成形象,并利用评论板对比较结果进行分析。

2.引导幼儿通过比较了解身高对人的影响,机会、责任、成就等。

教学活动活动一:抓着试试活动目的1.督促幼儿能够掌握身高的概念和如何测量。

2.激发幼儿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活动步骤1.依次发放每个幼儿测量尺。

2.向幼儿示范正确的使用方法,并给他们30秒的时间计算自己的身高。

大班科学优质教案身高比一比精选

大班科学优质教案身高比一比精选

大班科学优质教案身高比一比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科学教育教材《身边的科学》第四章《量的比较》第三节《身高比一比》。

主要内容是让幼儿通过实践活动,了解身高这一量的概念,学会比较身高,并能够运用比较结果进行简单的推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掌握身高的概念,理解身高是一个可以比较的量。

2. 培养幼儿运用比较方法,比较自己与同伴的身高,提高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引导幼儿运用身高比较结果,进行简单的推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身高比较的方法,运用比较结果进行推理。

重点:掌握身高的概念,学会比较身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身高测量尺、挂图、卡片等。

2. 学具:小木棒、绳子、直尺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排队,观察队伍中的身高差异。

提问:“为什么有的小朋友站得高,有的站得低呢?”2. 教学内容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挂图、卡片等教具,讲解身高的概念。

讲解身高比较的方法,如直接比较、工具比较等。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身高测量尺,演示如何测量身高。

讲解如何用比较结果进行简单推理。

4. 随堂练习(5分钟)幼儿分组,用小木棒、绳子、直尺等学具,测量自己与同伴的身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评价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身高的概念及比较方法。

2. 身高比较的简单推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测量家人或同伴的身高,记录在表格中,并比较身高。

答案:根据实际测量结果填写。

2. 作业题目:运用身高比较结果,进行简单推理。

答案:例如,同伴A比同伴B高,那么同伴A的脚可能比同伴B的脚长。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让幼儿观察生活中的身高现象,如植物的高低、建筑物的不同高度等,培养幼儿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讲解。

2. 教学目标的设定。

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

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

大班科学活动身高比一比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身高比一比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身高比一比教案活动背景在大班科学教学中,身体的发育和生长是一个重要的话题。

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身体生长的差异,我们安排了一次“身高比一比”的活动。

本活动旨在让幼儿懂得不同的运动习惯、营养和生活环境等都会影响身体的生长发育,同时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启发他们对自己身体的认知。

活动准备与实施活动准备•准备一系列有关身体生长的图书,如《我是谁》、《成长日记》等;•准备一个身高测量仪;•准备一张大的纸板,用于记录幼儿测量数据;•准备七个装满不同物品的盒子,例如石头、泡沫、球等;•准备纸和笔。

活动实施1.引导幼儿进行班内身高测量,将测量结果记录在大纸板上。

2.放置七个盒子,并邀请幼儿一个一个地从盒子中选取一个物品,然后将物品按照自己的喜好放到纸板上的相应位置上。

同时,引导幼儿思考并回答一些问题,例如:多高的人比较容易拿重的东西?高矮与体能和健康有什么关联?3.在幼儿记录完所有数据之后,老师可以将他们的身高与物品的分布进行整理和分析。

可以引导幼儿提出各种不同的结论,例如:跑步会使人变高;吃蔬菜水果会帮助促进身体的生长等等。

4.结束活动后,老师可以与幼儿讨论所得出的结论,进一步引导幼儿认识到生长与生活习惯、营养等因素的关系。

教学反思在此次科学活动中,每个幼儿都能够得出自己的结论,这不仅能够增强幼儿的自学能力,还能够激发他们对真相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

同时,收集测量数据的过程也能够帮助幼儿学会如何分类、组织信息,提高观察和比较物品特征的能力。

此外,安排本活动也能够帮助幼儿了解科学的课程内容,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快乐和成就感。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活动所得出的结论并不意味着其科学性和严谨性。

因为结论是根据活动中测量的数据和幼儿们的经验、想象力以及解释方式来标定的,不同的幼儿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强调让幼儿用科学思维去解决实际问题,正确理解科学菌落的应用与局限性。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比一比 - 科学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比一比 - 科学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比一比 -科学教案一、活动目标(一)在互相比较的过程中,关注自己与他人身体的异同。

(二)初步了解尺和秤的使用方法,感知数字大小与高矮轻重的关系。

(三)快速积极思考,尝试使用各种方法获胜。

二、活动准备物质准备:木制长桌子2张、PPT、称、尺子三、活动过程:(一)比较的游戏1.师: 我们今天来比赛,比比你们的身体,身体可以比什么?高和……?还能比什么?胖和……?或者可以说是重和……?你们已经把今天比赛的项目都猜出来了,我们今天一共有四项比赛,分别是高矮重轻。

(二)比赛规则:规则一,每一项比赛每一组只能派一名选手来参赛。

规则二,比赛的选手必须是你们组里的人自己商量选举出来的,不是我选的,也不是他自己说的算的,是组里都同意的,明白了吗?就这两个比赛规则,我们现在可以开始了吗?(三)身体的比较1.出示ppt(高)比谁高师: 商量一下,看谁上来比高?你们商量一下!为什么派他?告诉我该怎么比高?(幼儿背靠背比高,选出最高者)2.谁能更高师:这样比没有什么意思,今天所有的比赛,老师允许你们赖皮。

想想,有什么方法可以比他更高?3.测量高度师: 请一个工具来帮助我们判断谁获胜了。

(出示卷尺)4.小结: 关于长短,尺子能告诉我们一个更准确的答案。

5.出示ppt(矮)比谁更矮师: 这次商量一下比矮你们选谁,怎么样能变得比别更矮。

给你们两分钟时间。

(幼儿尝试并进行比赛)6.出示ppt(重)谁更重师: 该怎么比重呢?(第一遍尝试,幼儿站上去比赛)师:有什么方法可以让自己的身体变得更重呢?(第二遍可以带上物品去称重)7.小结: 秤可以告诉我们一个物体具体有多重。

8.谁更轻师: 有什么方法可以让自己在秤上"变轻"呢?9.小结: 可以使自己的重量转移到其他地方去来让秤上的数字变小。

(三)还能怎么比。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身高体重比一比》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身高体重比一比》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身高体重比一比》一、教案概述•教学目标:本次教学的目标是引导学生理解身高和体重的关系,通过比较身高和体重的比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比较能力。

•适用年龄:本教案适用于大班学生。

•教学时间:本次教学计划耗时40分钟。

二、教学内容1. 引入活动•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你们有没有注意到身边的人的身高和体重之间有什么关系?我们来一起探索一下吧!2. 实践活动•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一名同学作为记录员。

•每个小组从班级中随机选择5名同学,测量他们的身高和体重,并记录在表格中。

•学生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出每个同学的身高体重比,填写在表格中。

3. 分析比较•学生小组讨论并比较同学们得到的身高体重比。

观察是否有一些模式和趋势?•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身高较高的同学的体重是否也较重?–身高较矮的同学的体重是否也较轻?–有没有一些同学身高和体重的比例较为接近?4. 总结和归纳•教师带领学生总结和归纳他们的观察结果,并进行讨论。

同时,教师可以给出一些提示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身高和体重之间是否存在固定的关系?–身高和体重之间的比例是否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何利用身高体重比进行判断和评估?三、教学反思通过本次的教学活动,学生们对身高和体重之间的关系有了深入的了解。

他们通过实践活动,锻炼了观察、记录和比较的能力。

同时,他们也了解到身高体重比并不意味着身高较高就一定体重较重,或者身高较矮就一定体重较轻。

每个人的身高体重比都有一定的差异,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通过类似的活动拓展学生的思维和观察能力。

通过观察和比较,学生将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身高体重比的概念,培养科学思维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总之,本次教学活动不仅增加了学生对科学的认识和兴趣,也加强了他们的合作和探究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大班科学身高体重比一比教案反思

大班科学身高体重比一比教案反思
意见。
教学资料分析
对教师提供的教学资料、教案、 课件等进行分析,评估其科学性
、规范性和实用性。
教学效果与质量评价结果呈现
1 2
综合评价
根据以上评价标准和方法,对大班科学“身高体 重比一比”课程的教学效果和质量进行综合评价 。
改进意见
根据评价结果,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意见和建议, 帮助教师进一步完善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
实施过程
通过引导幼儿观察和比较不同物品的重量和长度,让幼儿亲身感受物体的重量 和长度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实验和讨论,帮助幼儿理解身高和体重之间的比例 关系。
教学手段应用及效果评估
教学手段
本次教案采用了多媒体教学、实物展示、幼儿操作等多种教 学手段。
效果评估
通过多媒体教学和实物展示,能够更加直观地向幼儿展示身 高和体重的比例关系,同时通过幼儿操作,能够让幼儿亲身 感受物体的重量和长度之间的关系,加深幼儿的理解和记忆 。
使幼儿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互动环节丰富
03
通过多种形式的互动环节,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激发了
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本节课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时间安排不够合理
由于课程内容较多,时间安排稍显紧张,导致部分环节不够充分 。
幼儿操作环节指导不够细致
在幼儿操作环节,教师的指导不够细致,部分幼儿无法独立完成任 务。
改进意见和建议
改进意见
在本次教案中,可以进一步加强对幼儿操作环节的引导和指导,帮助幼儿更好地 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建议
可以在教案中增加一些与生活实际相关的例子,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 识。同时,也可以在教案中增加一些趣味性的元素,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 性。
03

大班科学身高体重比一比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身高体重比一比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身高体重比一比教案【含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身高与体重之间的关系;2.让学生掌握测量身高和体重的方法;3.让学生学会用计算器计算身高体重比值;4.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

教学资源1.测量身高的工具:卷尺、墙角器、粘贴纸;2.测量体重的工具:体重秤;3.计算器。

教学内容及步骤第一步:引入通过一段视频或图片展示身高与体重的比例关系,让学生认识到“肥胖”、“偏瘦”、“正常身材”等概念。

引导学生思考,“身高和体重之间是否有一定的关系?”第二步:测量身高1.让学生排成一排,面向墙站立。

2.用墙角器测量每个学生的身高,让学生将身体靠在墙上,头部贴着墙角器,在没有穿鞋的情况下,将身高数值粘贴在纸上。

3.让学生自己相互帮忙记录身高数值,并对自己的身高数值进行观察和思考。

第三步:测量体重1.让学生一个一个上秤,测量每个学生的体重,并将体重记录在纸上。

2.让学生自己相互帮忙记录体重数值,并对自己的体重数值进行观察和思考。

第四步:计算身高体重比值1.引导学生使用计算器,计算每个人的身高体重比值:“体重÷身高”,并记录下来。

2.让学生自己相互帮忙计算比值,并对自己的比值进行观察和思考。

第五步:分析并进行讨论1.将所有学生的身高体重比值收集起来,并对比分析,让学生观察“最高”、“最低”、“平均”值等。

2.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身高体重比值相差很大的学生可能存在健康问题?为什么有的身高矮小的学生体重却比一些高个子学生还重?为什么有些学生身高体重比值正常却看起来“胖子”?3.让学生在分析的过程中发现其中的问题和矛盾。

第六步:总结引导学生结合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反思。

一个人身高体重比值正常,不一定就是健康的,因为健康和体格的平衡相互联系,只有平衡才是健康的。

教学反思1.教案中的测量身高和体重的步骤非常重要,需要特别注意仪器的准确使用和数据的统计和记录。

2.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跳出传统的认知框架,提高科学素养。

大班科学精品教案身高比一比精选

大班科学精品教案身高比一比精选

大班科学精品教案身高比一比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我们身体的变化》,具体内容为“身高比一比”。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身高的概念,掌握比较身高的方法,并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合作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道身高的概念,了解身高是人体生长发育的一个方面。

2. 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如尺子、绳子等)进行比较,并能用语言描述比较结果。

3.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合作的能力,激发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使用工具进行比较,并准确描述比较结果。

重点:了解身高的概念,掌握比较身高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身高尺、绳子、贴纸等。

学具:每组一把尺子、一根绳子、若干贴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邀请一位幼儿到讲台前,与教师比较身高。

(2)讨论:为什么他们的身高不一样?什么是身高?2. 例题讲解(10分钟)(1)介绍身高的概念。

(2)展示如何使用尺子、绳子进行比较。

(3)讲解如何用语言描述比较结果。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幼儿分组,每组使用尺子、绳子进行比较。

(2)记录比较结果,并用语言描述。

(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疑问。

(1)每组汇报比较结果。

(2)讨论:为什么我们的身高不一样?身高与什么因素有关?5. 游戏环节(5分钟)(1)身高排序游戏:幼儿按身高从矮到高站成一排。

(2)比比谁最高:邀请两位幼儿进行身高比赛。

六、板书设计1. 身高的概念2. 比较身高的方法3. 语言描述比较结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与家人比较身高,记录比较结果。

2. 答案: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幼儿对身高的概念和比较方法掌握较好,但在语言描述方面还需加强。

2. 拓展延伸:(1)讨论:身高与遗传、营养、运动等因素的关系。

(2)家庭作业:观察家人的身高,探讨身高与年龄、性别的关系。

(3)后续活动:开展有关身体其他方面的比较活动,如体重、视力等。

幼儿园大班公开课教案:身高比一比

幼儿园大班公开课教案:身高比一比

幼儿园大班公开课教案:身高比一比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健康成长》单元第二章节“身体的变化”。

主要内容是通过比较游戏,让幼儿认识和理解身高的概念,并能够比较自己和同伴的身高差异。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认识身高这一身体特征,并理解身高会随着成长而变化。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比较能力,学会用身高作为评价标准。

3. 加强幼儿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通过实践操作,理解身高的概念,并能够比较自己和同伴的身高。

难点:让幼儿学会用身高作为评价标准,并在游戏中体会到身高差异带来的乐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米尺、贴纸、画纸、彩笔。

学具:每个幼儿一份身高测量表、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请几位幼儿站起来,比较他们的身高,让幼儿观察身高差异。

2. 讲解身高概念(10分钟):教师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讲解身高的概念,身高是身体的长度,是从脚底到头顶的距离。

3. 身高测量实践活动(10分钟):每个幼儿拿一份身高测量表,自行测量身高,并用彩笔在身高测量表上标记。

4. 比较身高差异(5分钟):教师邀请几名幼儿站在一起,比较他们的身高,让幼儿观察和理解身高差异。

5. 身高比较游戏(10分钟):教师将幼儿分成几个小组,开展身高比一比的的游戏,要求每个小组成员互相比较身高,并选出最高的小组成员。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身高概念、身高测量、身高比较、身高重要性。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测量家人的身高,并用彩笔在身高测量表上标记。

2. 答案:幼儿需提供家人的身高数据,并正确标记在身高测量表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需对本次公开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包括幼儿的参与度、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教学方法的适用性等方面。

2. 拓展延伸:教师可根据幼儿的身高数据,开展一次主题教育活动,让幼儿了解身高与健康的关系。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解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身高概念的认识和身高比较的实践操作展开。

大班数学教案身高比一比

大班数学教案身高比一比

大班数学教案身高比一比教学目标•通过比较身高,培养大班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培养学生观察、分类和统计的能力。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分享的精神。

教学准备•学生身高记录表格(可提前制作好,打印或手写)•身高测量工具(如卷尺或测量仪)•笔和纸•比较符号卡片(“>”、“<”、“=”)•针对不同学生的奖励和鼓励物品(如贴纸、小奖品等)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身高比一比的概念(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比较身高的概念。

可以使用图示或示意图来说明,引导学生理解“比较”的概念。

第二步:测量学生的身高(1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按照队列的顺序测量身高。

为了节省时间,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一个学生担任记录员,其他学生依次测量身高,并将数据告知记录员。

记录员将数据填写在身高记录表格中。

第三步:数据整理与分析(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将收集到的身高数据整理成一张表格或图表,让学生观察并讨论身高的分布情况。

教师可以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例如:“谁是最高的同学?”、“谁是最矮的同学?”、“身高相差最大的两个同学是谁?”等等。

第四步:进行身高比较(15分钟)教师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两位学生进行身高比较。

学生们使用比较符号卡片来表示两位学生的身高关系(“>”、“<”、“=”)。

每个小组将自己的比较结果写下来,并反馈给教师。

第五步:小组分享与讨论(10分钟)教师将不同小组的比较结果进行集体分享与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比较结果背后的原因和规律。

学生们可以共同讨论和比较各小组的比较结果,并与整理的数据进行对比。

第六步:总结与归纳(5分钟)教师帮助学生总结教学内容,强调身高比一比的重要性以及通过比较身高可以培养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扩展活动•学生们可以自行提出其他可以比较的事物,并通过比较来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学生们可以在家中组织家庭成员的身高比较活动,将结果记录下来并上交给老师。

大班科学教案身高比一比精选

大班科学教案身高比一比精选

大班科学教案身高比一比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教材《幼儿科学探索》第四章《比较与测量》第三节《身高比一比》。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引导幼儿用目测、排列、测量等方法比较身高;让幼儿了解身高的概念,掌握比较身高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身高的概念,知道身高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差异。

2. 培养幼儿用目测、排列、测量等方法比较身高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探究、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比较身高的方法,如目测、排列、测量等。

难点:让幼儿理解身高的概念,能灵活运用比较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身高尺、幼儿用书、卡片、磁性教鞭。

学具:直尺、绳子、幼儿用书。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比身高”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身高的差异。

2. 目测比较(5分钟)教师出示两张身高不同的卡片,让幼儿通过目测判断哪张卡片上的人高。

3. 排列比较(5分钟)教师将全班幼儿分成小组,让幼儿用排列的方法比较组内成员的身高。

4. 测量比较(10分钟)教师示范使用身高尺测量身高,并指导幼儿用直尺或绳子测量自己的身高。

5.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出示幼儿用书上的例题,讲解比较身高的方法。

6.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幼儿用书,让幼儿完成书上的练习题。

六、板书设计1. 身高的概念2. 比较身高的方法:目测、排列、测量3. 例题及解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小朋友用自己的方法比较家庭成员的身高,并将结果画在纸上。

(2)用直尺或绳子测量自己和好朋友的身高,并记录下来。

2. 答案:(1)家庭成员身高比较图。

(2)自己和好朋友身高的测量记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在本节课中注意引导幼儿用多种方法比较身高,让幼儿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2. 课后可组织幼儿进行“家庭身高调查”,让幼儿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3.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思考,除了身高,还有哪些特征可以用来比较人与人之间的差异。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身高体重比一比》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身高体重比一比》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身高体重比一比》教学目标1. 知道身高体重比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培养观察能力,能观察能够分辨轻重。

3. 培养测量能力,能合理使用测量工具(尺子、体重秤)。

4. 发现事物间的相互关系,培养分析推理能力。

5. 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

6. 养成有效交流、合作的习惯。

教学方法设计活动实践,通过活动和比赛达到教学目标。

教学准备1. 尺子、体重秤、纸笔等。

2. 准备一些小球、石块等同体积的物品,作为测量体重用品。

3. 准备一些不同重量等级的物品,例如豆子、玻璃球等,用于进行比较。

课程详细1. 导入让学生自由活动,教师带领学生欣赏计算机中文字母,然后感受字体大小,细节影响质量,引导学生认为,把一些生活中应该测量的东西比较一下才能确定大小。

2. 学习身高体重比介绍身高体重比的概念,并告诉学生该如何测量身高和体重。

挑选几个学生进行身高、体重和身高体重比的认识和计算演示,并要求学生自己动手测。

3. 比较轻重让学生轮流举起不同的同体积物品并比较,看是否有一些小物品比大物品重。

接下来,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实测体积相同时的不同物品的体重比较,找出物品的不同重量等级,由此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4. 体育锻炼让学生按身高体重比分为不同的组,进行合理的体育锻炼,锻炼时间设定在15分钟,计时,看哪个组耗时更短。

5. 总结老师带领开展学生发言交流,总结学习结果并提出问题,有问题的学生可进行再次测量,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认识,本节课后,教师将课堂整理出PPT,让学生自主访问和回顾。

教学反思此节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了解身高、体重和身高体重比的概念,并培养测量、观察和比较等方面的技能,同时,还要让学生体验身体运动的乐趣,培养健康生活的概念。

通过整个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充分自主掌控,在活动之间自由游荡,并且当他们自己意识到他们需要更多的面包屑时,教师会为他们提供。

此外,该课程也是在知识与实践中相互结合的,学生在比较物品重量和计算身高体重比时进行了有效交流和合作。

大班科学教案《身高比一比》

大班科学教案《身高比一比》

大班科学教案《身高比一比》教学目标在本节课中,学生将能够理解身高这一概念,并通过观察、比较不同学生的身高,学会用一些简单的单位(例如米、厘米、尺寸)来表达身高。

教学内容本节课将主要涵盖以下内容:1.身高的概念和意义2.身高的量化表示3.身高比较和分组教学步骤1. 学生出示各自的身高首先,老师会要求学生排队按照从高到矮的顺序站好,然后让他们出示自己的身高。

在此过程中,老师会鼓励学生用一些简单的身高计量单位来描述他们的身高,并帮助学生理解身高所代表的意义(例如年龄、性别、遗传等因素)。

2. 组织身高比较活动接下来,老师会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他们用尺子和卷尺等工具来量测彼此的身高,并将结果记录在一个表格上。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老师也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组别,或者在组别中随机配对。

3. 制作身高柱状图根据记录下来的身高数据,老师将通过使用手工制作或者电脑绘图软件等方式,为学生制作一个身高柱状图。

在此过程中,老师会要求学生在图表中标注出自己的身高和他们所属的组别,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身高之间的差异和联系。

4. 分析身高数据和寻找规律通过观察和分析身高柱状图,老师帮助学生寻找身高数据的规律和趋势,并引导学生探讨一些可能影响身高的因素,例如遗传、生活习惯、营养等。

同时,老师也可以通过与学生讨论一些有趣的身高数据,例如全球平均身高、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身高差异等,来帮助学生拓展视野。

教学评价在本节课中,老师将使用以下评价工具来对学生进行评价:1.学生学习笔记或完成的练习题等2.学生在班内讨论的积极参与和合作3.学生参加身高比较和制作身高柱状图的表现和能力教学小结本节课通过让学生观察、记录和比较身高数据,以及通过制作身高柱状图和讨论数据的规律和趋势,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身高概念和用简单的单位来量化身高数据。

本节课旨在提高学生的观察、记录、分析和交流能力,同时也希望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世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公开课教案:身高比一比
教学目标:
1、了解身高、体重的含义,尝试用多种方法比较身高、体重。

2、大胆的与同伴分享交流自己的比较方法。

重难点:
尝试用多种方法比较身高、体重教学准备:
幼儿用书(数学)白纸、笔人手一份;测量用的木棍、绳子与保健老师联系,告知活动的意图,获得配合重点与难点
活动过程及指导策略:
(一)测量并记录身高、体重。

1、交流自己对身高和体重的已有认识。

(丰富词语:身高、体重)带幼儿至保健室,测量身高、体重,幼儿记录,教师也记录。

(保健教师依次按次序给每个幼儿测量,大声报出幼儿的身高和体重,请幼儿自己记录在纸上。

)检查记录结果,交流记录方法。

2、哪个数字表示身高?哪个数字表示体重?应该怎么记录?记录有错误的幼儿再次测量记录。

(引导幼儿辨认两位数和三位数,并区分左右进行记录,知道数字从左至右写。


(二)小组成员相互比较身高与体重,教师巡回了解信息。

1、提出要求:比比小组里谁最高,谁最矮,谁最轻,谁最重。

2、鼓励幼儿尝试用各种方法进行比较,教师尽量为幼儿提供所需物品。

(三)交流整理比较的方法。

1、实物比较的方法:逐个站立比较高矮;相互抱抱感觉轻重等。

2、测量比较的方法:用绳子量身高,看谁的绳子最长等;称称体重,比比谁最重。

3、数字比较的方法:比较体重的数字(两位数),先从左边的数字比,如果一样,就比
比右边的数字,哪个大就是哪个重;两个数字都不一样就用减法算一下等。

(来源:屈老师教案网)
屈老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