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基本模式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我就反复地表扬学生 , 给他们信心 ,
让他们知道在老 师心 中他 ( ) 她 永远 都是最 棒 的。让 他 们 勇 于表现 自己 , 与到课 堂教学 中。运 用这种充 满人 文关 参
5 4
维普资讯
四 川 工 程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后, 小男孩的心情 又是怎样的 呢?
生命活力 、 问题探索 、 知识魅力 的课堂 。让每一个学 生的个
性都获得充 分发展 , 培养 出丰富多彩的人格 , 健康地去接受
社会的选拔 和挑战。阅读 是语文课程标准中极其重要的学
习 内容 ,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 的核心部 分 , 是人的生存
与发展之需 。
应如何道歉。在情境 中提 出问题 , 发好奇 心。好奇心 是 引 兴趣的先导 , 是人类认 识世界的动力之一 , 对于形成 动机有 着重要作用。富有创新精 神的人往往有着强烈的好奇心。
师: 真不错 !了不起 。我们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
生( ) 我为你骄傲 。 齐 :
师 : 棒 了 !我 为 你 们 骄 傲 ! 大
探究性问题情境 , 这就为儿童创新 动机的激发提供了契机。 结合儿童的这些特点 , 我做 了如下尝试 :
说服力 。比如 , 教师让 学生 回答伺题 , 学生 多数 比较 紧张 , 教 师应用亲切的语言告诉学生 “ 不要 慌 , 子大些 , 了也 胆 错
没关 系。 尤其 是 学 习有 困 难的 学生 更 要给 予 热情 的语 : ”
S p 2 06 e 0
●新课 改新课 标研 究与 实践
浅 谈 新 课 程 标 准 下 小 学 语 文 阅 读 教 学
王 涛
( 雒城 -/ , j 四川 广汉 6 80 ) , 130 课 堂是学生学 习的阵地 , 课程标准 下的小学语文 阅 新 读 教学 的课 堂应该是怎样的课堂呢?新课 程标 准下的教育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分析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分析摘要:在当前《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要求下,在实践教学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才能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参考。
为了能够把学生作为主体,展开课堂教学行为需有效调动小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并能够与教师产生互动和共鸣。
为降低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阻碍,教师一定要在现阶段的教学中就阅读教学的优化加以探讨,从而不断改善阅读教学效果,实现效能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教育;2022新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进行了优化,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理想的状态是如果能够用更少的人力资源和时间成本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率,那么就能获得最优的教学成果,并且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
故此,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上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希望能够通过合理运用教材中的内容,在最短的时间之内促进学生学习和进步。
为了能够使学生意识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意义,并且能提升教学效果,教师应探索切实有效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强调阅读教学的意义。
一、小学阶段中阅读教学的重要作用(一)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要想使学生的语文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首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培养良好的语文写作兴趣。
随着新的课程建设发展,为了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需要对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方式进行有效的替换。
语文阅读教学能够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这是因为学生通过阅读教学可以了解很多具体的故事,并且能够从中获得情感上的特殊体验。
这对于小学生而言,是一种比较新奇的体会,而且也能使其更加了解世界的运转规律和人际交往之间的关系,从而能够使学生在主动和积极的心态引导之下读更多的文章。
(二)促进语文教学中学生的有效学习教师可以通过读一句诗歌、一句话检验学生的语文能力,从而使小学生对其的阅读能力达成一种天然的反馈。
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小学阶段中的语言学习。
目前,小学生已进入语文学习的基础阶段,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掌握语文的规则,掌握生字词的深刻意义,从而加深他们的理解能力,促进他们的阅读能力。
2023最新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教育部部编版
2023最新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教育部部编版一、引言2023年,教育部发布了最新的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该标准对小学语文教学进行了全面的调整和改革。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该标准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二、课程目标新课程标准明确了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
通过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三、课程内容新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的课程内容进行了重新编排和划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语言文字包括汉字的认读和书写、词语的理解和运用等方面。
通过系统训练,提高学生的汉字识别能力和书写能力。
2. 听说读写着重培养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口头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通过大量的听说读写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3. 阅读理解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包括文字理解能力、信息获取能力、推理判断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通过丰富的阅读材料,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技巧。
4. 写作表达通过写作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提高他们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注重写作过程的规范和写作成果的质量。
5. 文学欣赏引导学生欣赏和理解优秀的文学作品,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思想境界。
四、教学方法新课程标准强调活动性和探究性的教学方法,鼓励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注重任务性教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能力。
五、评价体系新课程标准推崇综合评价的体系,注重评价过程和评价结果的综合性。
通过多种评价手段和形式,全面了解学生的语文学习状况,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六、2023最新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教育部部编版是对小学语文教学的一次重大调整和改革。
通过新的标准,我们将培养出更多具有良好语文素养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学生,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基本模式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基本模式教学模式是反映特定教学理论逻辑轮廓,为实现某种教学任务的相对稳定而具体的教学活动结构。
根据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活动中,重点培养感受、理解、欣赏、评价和运用能力。
因而,我们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遵循“以学生为主体”这一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构建“树立形象→自主感悟→升华情感→积极拓展”的基本模式。
一、树立形象。
阅读课伊始,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图画或多媒体课件再现与课文有关的情境,使学生再现表象或形成新表象,产生各种不同的情感体验(如审美感、理智感、道德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驱动学生的学习需要,产生强烈的愿望去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初步感悟课文的思想感情。
学生按课文顺序进行朗读或默读,要求所有学生能够达到正确、连贯地朗读课文。
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把握课文内容及其表达顺序,对课文形成一些初步的印象和感受,情感受到一定触动。
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引导、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示学习方法,并提出恰当的自读要求,帮助学生整合问题,使问题准确、有价值。
教师要注意加强个别指导,给学困生一些帮助,人人都有参与的机会,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使学生沉浸在主动探求新知的愉悦之中。
二、自主感悟。
这一环节是阅读教学的关键环节,教师要努力创设民主、和谐、宽松的氛围,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学习,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
1、自读自悟,小组交流。
引导学生选择文中给自己留下印象最深或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认真阅读体会,加以感悟。
教师也可以提出宽泛的话题,选择那些具有一定挑战性、开放性、探索性的问题,留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个别学习,独立思考,有比较充裕的时间读、思、画、批,形成自己的思想与认识,整理自己的思维,做好与小组成员交流的准备。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每个学生在小组中向其他人说明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其他成员对其发言进行评价,每个人都有充分的交流和表现机会,小组内确定中心发言人,每次合作学习轮流担当此任。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基本流程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基本流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流程包括“初读课文,畅谈收获——合作探究,解读文本——巩固梳理,拓展应用”。
这一流程可以在一至三节课中完成,具体取决于文章的篇幅和难度。
对于篇幅较短、语言简练的文章,可以在一节课中完成;而对于篇幅较长、难度较大的文章,需要两至三节课的时间。
在两节课的教学中,后两个流程可以分别在第一节和第二节课中进行,以保持结构的完整性。
第一节课的教学流程包括:激趣导课,揭示课题;初读交流,整体感知;细读理解,品味感悟;拓展升华,归纳总结。
导课有两种方式:间接导课和直接导课。
间接导课可以采用故事、谜语、预、歌曲、画面、游戏、疑问等方式,以创设教学情景,提出研究课题,并板书课题。
直接导课则直接明确研究内容,提出研究要求,进行新课研究。
初读交流阶段是整个阅读教学中“初读课文,畅谈收获”的环节。
通过初读,学生可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留下初步的印象。
该阶段需要经历以下几个环节:(1)读课文,找生字,指导学生识字、写字;(2)读课文,指导学生正确、流利、通顺地朗读;(3)谈收获,提出问题,初步把握课文要点及主要内容。
细读理解阶段是阅读教学基本式中的“合作探究,解读文本”环节。
在这个阶段,学生需要与同伴合作,共同解读课文,理解词语、句子、段落和篇章的意义,探究作者的意图和思想感情。
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巩固梳理阶段是阅读教学基本式中的“巩固梳理,拓展应用”环节。
在这个阶段,学生需要对所学内容进行梳理和巩固,总结文本的主要内容和思想,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同时,还需要进行拓展应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应用能力。
在第三阶段的第四环节中,我们已经对课文进行了深入的阅读和理解。
在第二课时中,我们将进一步拓展和升华这些内容,以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在本课时的第一环节中,我们将进行一些拓展活动,以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新课标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与对策
一、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小学生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它能够提高小学生的文学素养,使小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的同时,还使小学生的知识面变得更宽广,拓展了小学生语文知识积累量,使小学生的思维发生扩散,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认知能力。
教师的阅读教学方法的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小学生语文成绩的好坏,因此,教师应运用科学的阅读教学方法,并且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现有认知水平进行合理教学,正确引导学生,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教学习惯,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
[1]二、《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相关规定1.阅读理念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使学生获得一定的情感体验,即要求教师应引导学生有感情地阅读课文内容。
在阅读中,教师不应把自己的思维方式强加给学生,限制住学生的想象力,而应该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对课文的内容形成独特的理解和感悟。
另外,应教导学生注重积累,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知能力。
并将多种阅读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使用探究性的阅读方式进行阅读,摒弃接受型阅读方式,增强学生独立阅读的欲望。
2.阅读目标与内容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能够实现自主阅读,即老师没有教,学生就已经阅读过了。
我们知道,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无论老师教得多么好,学生如果不自觉,阅读教学的效果永远不会提高。
相反,一旦学生发挥出自主性,教学的效果就会事半功倍。
3.突出多读,重视积累(1)遍数多。
“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这句话不无道理,多读才能使印象加深。
阅读遍数越多,对文章的理解就会越深刻,读的多了,自然就记住了,根本不必一字一句地死记硬背。
“多读”,还指多多地朗读,同时也强调了诵读。
我国古代语文学习的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诵读,诵读相较于朗读来说更强调个人的体验。
(2)数量多。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9年间的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其中,小学时期阅读量标准是145万字以上。
具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5万字以上,第二阶段40万字以上,第三阶段100万字以上。
(完整版)六年级人教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完整版)六年级人教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完整版】六年级人教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在小学六年级语文课程中,人教版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阐述这一课程标准的内容。
一、课程目标及框架人教版新课程标准的设计中,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发展需求和语文素养培养。
通过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听说等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增加他们的阅读和理解能力,以及对语文常识的学习和应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在语文课程中,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选取富有深度和广度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还能拓展他们的知识面。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写作训练来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另外,利用多媒体技术,设计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三、评价方法与要求在新课程标准中,评价不仅仅注重学生的语言水平,还注重学生的学习习惯、思维品质以及综合素养的培养。
通过个人口头表达、课堂参与、作品展示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实际动力。
四、与其他学科的联动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与其他学科的知识相互渗透、相互促进,通过跨学科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知识的应用意义。
例如,在历史学科中学习了古代文学作品,语文课堂可以拓展相关的文学知识,增加学生对于历史的理解和认识。
五、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如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压力过大等。
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可以采用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如听写比赛、朗诵比赛等;同时,也要注意合理分配学习任务,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保证他们能够在舒适的学习状态下进行知识的吸收和消化。
六、教师的角色与能力提升在新课程标准中,教师的角色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教师需要通过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不断吸取新知识,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和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指导。
2023年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2023年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1. 引言本文档旨在介绍2023年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新课程标准的制定旨在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水平,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阅读能力。
2. 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语文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使他们能够进行简单的文章写作;-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使他们能够进行简单的演讲和表达。
3. 教学内容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语言文字知识的研究,包括字词、句子和篇章的研究;- 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包括儿童文学和经典名著的阅读;- 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的培养,包括阅读文章的理解、分析和评价;- 写作能力的培养,包括叙事、说明和议论文的写作;- 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包括演讲和表达的训练。
4. 教学方法新课程标准鼓励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
教学方法可以包括以下几种:- 课堂讲授:教师通过讲解、示范和讨论等方式,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和技能;- 小组合作: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合作研究,互相讨论和交流,提高语言表达和合作能力;- 阅读实践:学生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文章,提高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写作训练:学生通过写作练,提高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演讲和表达:学生通过演讲和表达训练,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5. 评价方式新课程标准鼓励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以全面评价学生的语文水平。
评价方式可以包括以下几种:- 作业评价:通过批改学生的作业,评价他们的语文表达能力和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测验评价:通过定期测验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能力,评价他们的研究进展;- 项目评价:通过学生的项目作品,评价他们的语文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口头评价:通过学生的口头表达,评价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6. 总结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将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水平,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阅读能力。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阅读教学
把握确定教学目标的主要策略
2、有机整合 1)目标设计的误区 2)目标整合的思路
课例一: 《穷人》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与能力: 1、学习12个生字,掌握“舒适、抱怨”等15个词语。 2、学习默读批注,提高默读的能力。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桑娜、渔夫的勤劳、淳朴。 4、体会心理描写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1、学习默读批注的方法。 2、学习心理描写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学习桑娜和渔夫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好品德。 2、体会人物内心感情的变化。
取舍内容。
关于阅读的具体教学建议
1、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2、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
和评价的能力。 3、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
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 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4、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
关于阅读的具体教学建议
默读。 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
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
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 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5.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 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6.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 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7.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 (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课例二: 《白杨》第二课时教学目标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揣摩优美语句,体会句子的深刻含义。 3、感受爸爸的心愿,体会边疆建设者扎根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基本模式教学内容
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基本模式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基本模式:1、“精读课文”的教学基本模式:“初读课文,畅谈收获——合作探究,解读文本——巩固梳理,拓展应用”。
2、“略读课文”的教学基本模式:“自读—交流—积累(拓展)”。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基本模式解读:(一)“精读课文”的教学基本模式解读:精读课文的教学基本式(常式),即“初读课文,畅谈收获——合作探究,解读文本——巩固梳理,拓展应用”,这是小学精读课文教学的一种常用流程。
该流程可以用一课时完成也可以用二、三课时完成,具体讲:篇幅短小语言精练优美的文章可用一课时完成(一课时即能体现出精读课文的教学基本式);篇幅较长又难懂的课文可用二至三课时的时间进行教学,但原则上以两课时为主,在两课时的教学中基本式的后两个流程可以有机地分散到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中,为保持结构的完整性最后一个流程也有可能在第一课时中体现,这要视情况而定。
第一课时的教学流程:激趣导课,揭示课题——初读交流,整体感知——细读理解,品味感悟——拓展升华,归纳总结。
1、激趣导课,揭示课题。
导课的方式有两种:一是间接导课,二是直接导课。
间接导课,即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提出所要学习的课题,并板书课题。
间接导入的方式很多,譬如,故事导入法、谜语导入法、预习导入法、歌曲导入法、画面导入法、游戏导入法、疑问导入法等等。
前六种导入法其导入要和教学内容有关,是对教学内容的一种铺垫和衬托;游戏导入法可以和教学内容无关,目的是通过师生之间的游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达到快乐学习的境界。
直接导课,即开门见山直接明确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提出学习要求,学习新课。
说明:教学中采用哪种导入方式,要结合教学内容而定,切忌生搬硬套。
2、初读交流,整体感知。
该阶段为阅读教学基本式中的“初读课文,畅谈收获”环节,初读的目的是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让课文的内容能够在学生脑海中留下初步的印象,由初读到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需要经历以下几个环节:(1)读课文,找生字,指导学生识字、写字。
认真学习新《语文课程标准》搞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阅 读 教 学 只停 留在 感 知 的层 面 钡 悟 即领 会 , 略 事 能 力 , 重 情 感 体 验 . 较 丰 富 的 积 累 , 成 良好 的语 钡 注 有 形 物 而 有 所 体 会 。领 悟不 是 教 师 讲 Ⅲ来 的 、 …米 的 ,^ 教 『 感 ” 】 并在 各 阶 段 的 阅 读 教学 中均 有 具 体 的训 练 和 积 是 靠 朗读 来 体验 的 。 过 朗读 . 以调 动 学 生 学 习 的积 累” 通 可 要求 。 积 累”就是 多读 多实践 。这 是 以前 历次 教 学 极 性 . 语 文教 学 谋 壹 充满 活 力 . 使 同时 还 可 以 莨展 学 生 夫纲 从未提 过 的 “ 累 不仅扎: 了传 统 教学 的精 华 . 积 集 的 语 言 . 发 学 生 的 想象 力 。 激 习得 是 学 生 学 到 r某种 知 叉注 意 了新世 纪 对人 才的 要 求 。 识、 方法 、 能 。 过 课 堂 J的 朗读 和 领 悟 . I受 到 j 技 通 : 学 - 语 文 谋就 是 学 生 的 语 言 实 践 课 。 学 生 正 是 通 过 阅 读学 会 读 书 , 过 习 作 学 会作 文 。过 去 . 通 我们 过 分 重 视 学 巾, 生的语言 实践活动太少 了. 维活动也根少 , 学 思 课文 内容 讲 得 太 多 太深 . 又远 离 学 生 的 生 活 实 际 . 言 语
一
是 因 为 在学 习活 动 中产 生 了 内在 的 积极 性 ,而 大 多带 有 为 得 到 老 师 的好 评 和 表 扬 。 如 , 生 生合 作 学 习方 又 在
、
朗 读 是 胡 读 教 学 的 主 线
新 《 标 》在 各 阶 段 日标 的 阅 读 要 求 中 均 有 “用 面 . 课 只有 小 组 讨 论 一种 形 式 . 且 讨 论 时 间 仓 促 , 论 而 讨 普 通 话 正 确 、 利 、 感 情 地 朗读 课 _ 流 有 丈”。 阅 读 教 学 随 无 结 果 ; 师生 问的 合作 在 某 些 课 堂上 只是 教 师 与某 几 抓 住 阅 ”和 “读 ”。 阅 ”即看 . 际 上 是在 “ ” “ 实 心 读 个 学 生 的对 话 . 来面 向全 体学 生 。 学 生 的质 疑 . 而 也未 的 过 程 。 “ ” 一 般 指 看着 文字 读 出 声音 来 。无 论 足 能 通 过 教 师 的指 点 , 由学 生 自 己查 阅有 关 资 料 而 探 究 读 “鲥 ”还 是 “ ” 读 都 是 学 生 的 学 习 活动 。 思我 们 过 土 下 l , 是 由教 师 和盘 托 山 。 反 土 而 自主 、 作 、 究学 习在 阅 合 探 的 教 学 . 读 教学 实 际上 是 教 师 设 计 好 问题 . 生 回 答 读 教 学 中 的 真 正落 实 需 要 教 师 不仅 要 从 教 学 观 念 阅 学 的 过 程 。课 堂 上 学 生 围着 教 9 转 ,不 需要 有 自己的 思 进 行 改 变 . 时 还 需努 力改 进 教 学 方 法 市 同 维 。如此 被 动 地 学 习 , 能培 养 学 生 的能 力 不 读 教 学 三 、 言 训 练 和 语 言积 累是 阅读 教 学 的 重 点 语 过 程 实 质 上是一 个 感 知一 领 悟一 习得 的过 程 。过 去韵
新课程阅读教学模式初探
摘
要: 探索新课程理念下阅读教学 的教学 基本模式 及其在 实践 中的 运用, 使阅 读教学 真正 做到 生动活
泼、 求真求实、 合理高效, 从而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 关键词: 新课程; 阅读教 学; 模式 � � � 中图分类号: � � 2 3.2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1 2 332(2 00 ) 01 0 13 � 01 � � 教学模式是根据 一定 的教学 思想 或理论 而形 成的师 生 在教学过程中遵循 的比 较稳定 的教 学程 序或结 构。阅读 教 学作为小学语文教 学的主 要内 容, 当然也 有其 自身 的模式。 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我们必须摈弃以 教师为主 体的 阅读课 “理解型” 教 学模式, 构 建以 学生为 主体 的突 出感悟、 质疑和运用能力的新型阅读教学模 式。当然, 教师在教 学实 践中既要掌握反映新课程理念和语文 教学规律的 新型模式, 同时 还要 根据 教材、 学 生等 因素, 灵活 运用 各种 教学 方法。 行之有效的阅读教学 模式 主要包 括: 基本 型 (综合 型) 、 感悟 型和问题导向型。 一、基本型 (综合型) 教学模式 其实施步骤如下: 创设情境, 自 读自 悟。这是 阅读的 开始 阶段, 其 基本 任 务是通过生动的语言、 图画或多媒体课件再现 与课文有 关的 情境, 使 学生再现表象或 形成 新表象 , 产 生各 种不 同的情 感 体验 (如审 美感、 理智感、 道德感) , 产生强烈的 愿望去阅 读课 文, 了解 课文大意, 初步感悟课文的思想感情。 读读议议, 披 文入 情。这是比 较深 入的 阅读 阶段, 其基 本任务是进入课文局部, 从语言文字和思想内 容的结合 上对 课文作比较深入的领会。其重点是对词 和句的把 握, 并 形成 良好语感。其关键是主动积极地进入语 言情境, 受到情 感熏 陶。其基本做法是以段为单位, 读读、 议议、 讲讲。 质疑问难, 合 作探究。 这是最 深入 的阅 读阶 段, 其基 本 任务是通过学生质疑 问难以 及师 生合作 和生 生合作 的形 式 解决问题, 从语言文 字和思想内容的结合上对 课文作更加 深 入的探究, 培养学 生的独 立思 考能力、 创 新意 识和人 际交 往 能力。其关键是学会读书找疑、 互相质疑和合作解疑。 联系生活, 积 累运用。 这是阅 读教 学的总 结、 运 用和 拓 展阶段, 其基本任务 在于 联系生 活创 设语 言运用 的情 境, 达 的。其关键是落实语感的积淀工作, 以及学会 通过语文实 践 提高语感能 力。但 是上 述阅 读教学 的基 本型模 式只 是一种 一般形式, 是一种 “ 常式” , 不是一 成不 变的 僵化程 式。张志 公先生曾说过: 好的 模式同 科学 方法 有联系, 它 体现 着一定 的规律性。我们要善于运用模式, 这就 是既掌握 模式的基本 精神, 又不 拘泥 于模 式, 根 据教 材和 学生 的实 际活 用模 式。 也就是说, 我们对一般模式的运用 要因文而异、 因人 而异, 探 求 “常式” 中的 “变式” 。在实 践中 应注 意: (1) 四 个阶 段的 先 后次序不必固定化, 可 根据 实际 需要 灵活 变动。 ( 2) 四个 阶 段不必平均使用力量, 可以 根据 实际 需要 有重 有轻。 ( 3) 可 根据实际情况以完成某一阶段的任务 为主要目标, 并以 此为 主线改造 “常式” 的教学程式, 呈现明显的 “变式” 。 二、 感悟型教学模式 经过多年教学实 践, 不少 教师认 为文 学性较 强的 课文、 古诗词和儿童诗歌, 应以培养学生审美体验能 力和语感 能力 为重点, 称感 悟型教学模式。其教学结构如下: 感悟准备 阶段。本 阶 段主 要 任 务是 唤 起情 绪, 激发兴 趣, 提取知识。教师可借助音乐、 图片、 课件及 教师生动的 语 言描述将学生 带入 课 文所 描绘 的 境界, 并 联 系学 生生 活 实 际, 或已有经验, 唤起学生主动求知的欲 望, 让 学生带着 高昂 的情绪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 读书领悟阶段。 这一阶 段是 教学过 程的 主体。 主要 包 括以下几个步 骤: ( 1) 读 懂课 文, 整体感 知; (2 ) 创 设情 境, 引 发内心体验; (3) 适当补 充, 丰富 内心体 验; ( 4) 联 系生 活, 巩 固内心体验。 感悟形成阶段。在学生理解课文内 容的基础 上, 可 让学 生用自己的话说诗意, 为 古诗 配画, 用自 己喜 欢的方 式表 演 诗歌或课文中的情境, 或仿写小诗等。 三、 问题引 导型教学模式 此模式主要运用于常识性课文、 说理性较 强的文艺性 课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能力需要注重学生的实际应用和实践操作。
同时,语文教育也应该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鼓励他们在语文研究中发挥自己的特长和才能。
三)强调跨学科和综合素养的培养语文教育不仅仅是研究文字和语言,更是涉及到各个领域的知识和能力。
因此,语文课程应该注重跨学科和综合素养的培养,帮助学生在语文研究中掌握各种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提高综合素质和跨学科能力。
四)注重个性化和差异化教育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拥有不同的研究特点和能力水平。
因此,语文教育应该注重个性化和差异化教育,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适合自己的教育。
三、课程目标和要求一)语言能力方面1.掌握基本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知识,能够正确地使用汉语语言。
2.具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各种类型的文本,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文本分析和评价。
3.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能够运用语言进行简单的写作和表达。
4.具有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口头表达和交流。
二)思想道德方面1.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跨学科能力。
3.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凝聚力。
三)科学文化素养方面1.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
2.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现代技术应用能力,使他们能够熟练地运用现代技术进行信息搜集和处理。
四、教学内容和方法一)教学内容1.语音、词汇和语法知识的研究。
2.各种文本类型的阅读理解和分析。
3.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4.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5.科学文化知识的研究和应用。
6.信息素养和现代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研究和发现知识。
2.合作研究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多媒体教学法,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教学。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学习方法与技巧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学习方法与技巧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课程也进行了全面的调整和改革。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在教学方法上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和指导。
本文将介绍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学习方法与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新的教学要求。
一、培养阅读兴趣与习惯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本技能,也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学生在学习语文时,应该培养起阅读的兴趣和习惯。
首先,要选择适合自己阅读水平的书籍,不论是课内教材还是课外读物,都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其次,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做一些记录和总结,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内容。
最后,与同学或老师进行交流讨论,分享阅读心得和体会,促进相互学习和进步。
二、注重积累和运用词汇词汇是语文学习的基础,也是语言表达的核心。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鼓励学生积累和运用丰富的词汇。
学生可以通过多读书、多背诵诗歌和经典文章来扩大词汇量。
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借助词典和学习工具书,查找生字和理解词义。
同时,在写作时要注意选词准确,灵活运用各种词汇,使自己的表达更具魅力和准确性。
三、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对阅读理解能力的要求。
学生在进行阅读时,要注重理解和思考文章的中心思想、主旨和要点。
可以通过标记关键词、划下重要句子等方式,帮助自己更好地掌握文章的含义。
另外,还可以进行提问和答题练习,培养分析和推理能力,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水平。
四、多做练习和作文语文学习需要不断的练习和实践,通过大量的练习和作文,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处理能力。
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作文题目进行练习,例如描述自然风景、描写人物形象等。
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思路清晰、结构合理,注重语法和标点的正确运用。
同时,可以请老师或同学进行审阅和提出改进意见,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五、利用多媒体资源辅助学习在信息时代,利用多媒体资源可以有效地辅助语文学习。
学生可以通过观看优质的教学视频、听听名家的讲座和演讲,从中获取更多的语文知识和经验。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基本模式
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基本模式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基本模式:1、“精读课文”的教学基本模式:“初读课文,畅谈收获——合作探究,解读文本——巩固梳理,拓展应用”。
2、“略读课文”的教学基本模式:“自读—交流—积累(拓展)”。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基本模式解读:(一)“精读课文”的教学基本模式解读:精读课文的教学基本式(常式),即“初读课文,畅谈收获——合作探究,解读文本——巩固梳理,拓展应用”,这是小学精读课文教学的一种常用流程。
该流程可以用一课时完成也可以用二、三课时完成,具体讲:篇幅短小语言精练优美的文章可用一课时完成(一课时即能体现出精读课文的教学基本式);篇幅较长又难懂的课文可用二至三课时的时间进行教学,但原则上以两课时为主,在两课时的教学中基本式的后两个流程可以有机地分散到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中,为保持结构的完整性最后一个流程也有可能在第一课时中体现,这要视情况而定。
第一课时的教学流程:激趣导课,揭示课题——初读交流,整体感知——细读理解,品味感悟——拓展升华,归纳总结。
1、激趣导课,揭示课题。
导课的方式有两种:一是间接导课,二是直接导课。
间接导课,即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提出所要学习的课题,并板书课题。
间接导入的方式很多,譬如,故事导入法、谜语导入法、预习导入法、歌曲导入法、画面导入法、游戏导入法、疑问导入法等等。
前六种导入法其导入要和教学容有关,是对教学容的一种铺垫和衬托;游戏导入法可以和教学容无关,目的是通过师生之间的游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达到快乐学习的境界。
直接导课,即开门见山直接明确学习的容,板书课题,提出学习要求,学习新课。
说明:教学中采用哪种导入方式,要结合教学容而定,切忌生搬硬套。
2、初读交流,整体感知。
该阶段为阅读教学基本式中的“初读课文,畅谈收获”环节,初读的目的是整体感知课文容,让课文的容能够在学生脑海中留下初步的印象,由初读到整体感知课文容需要经历以下几个环节:(1)读课文,找生字,指导学生识字、写字。
小学语文教学基本模式
小学语文教学基本模式1、写人(记事、小小说)类2、科学说明文类3、寓言故事类4、童话(神话类)5、诗歌类(含古诗、近现代诗歌)6、文言文类7、写景状物类8、游记类9、抒情散文类10、叙事散文类11、哲理散文类12、低年级阅读教学13、作文指导课14、作文评改课15、作文鉴赏总结课16、口语交际课17、写字指导课18、作业、考试讲评课19、汉语拼音教学小学语文教学基本模式之一写人(记事、小小说)类课文基本教学模式一、简单介绍人物(事件)背景,导入新课(初步理解人物,为体会人物特点作好铺垫)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人物事件(随之完成理解生字新词、读通课文、理清课文主要脉络任务,为局部精读作好铺垫)三、局部精读,引领体会人物特点。
(引领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性格特点及心理品质,掌握读书方法)四、自由读书,自主体会人物特点。
(组织交流读书收获,加深对人物特点理解,练习使用读书方法)五、总结课文、完善人物形象特点,揭示记叙方法。
(在总结完善人物特点的基础上,引发学生领悟发现写人的方法与技巧,为读写结合作好铺垫)六、质疑问难,深化理解。
(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扎实读书的好习惯,加深理解人物特点)七、诵读积累,激发共鸣。
(对优美的人物描写片断实行感情诵读直至成诵,激发学生与课文人物内心共鸣,同时为模仿写人作好铺垫)八、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完成写字任务及重点词句练习任务,人物或事情细节描写小练笔,培养写人技能,实现读写结合)备注:八个环节一般可分两个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完成前五个环节,第二课时完成后三个环节,拓展应用可安排课后练习,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做适当调节。
小学语文教学基本模式之二科学说明文课文基本教学模式一、联系事物,激趣导课。
(“事物”指文中要说明的事物)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知识要点。
(概要理解文章是介绍了哪些方面的知识,完成理解生字、新词任务及读通课文任务)三、局部精读,深入理解科学知识。
(抓住重点局部引领学生理解相关的科学知识,为掌握说明方法做好铺垫)四、自由读书,自主体会科学知识。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之我见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教学任务,对学生阅读综合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然而,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着一些比较明显的教学问题,影响整体教学素养的提升,因此如何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成为目前最为重要的教学任务之一。
新课程标准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作出了详细的规划和分析,从不同学年段学生的学习出发,创建轻松和谐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环境,为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首先,传统教育教学理念下,一些语文教师对语文阅读教学的认知比较片面,认为阅读教学就是针对教材内容按计划进行教学,只要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就能够收获相应年级段的知识,忽略了课外阅读对学生的影响,因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一直比较低。
其次,针对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而言,教师采用的阅读教学方式比较单一,一般都比较偏向于讲述式或者简单的师生互动形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也影响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
最后,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缺乏足够的实践活动机会,没有将语文知识与生活实践联系在一起,因此学生的实践意识也没有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重要性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的开展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正确把握语文学科的基本素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模式,努力为学生创建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充分融入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过程中。
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吕淑湘先生曾经说过,语言知识的学习并不是学习某一套知识,而是学习一种技能。
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而不是让学生单纯进行课文的背诵和记忆。
因此,在未来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用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从课堂内外引导学生正确阅读,掌握一定的阅读技能,促进学生阅读综合能力的提升。
三、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一)更新教学理念,重视阅读兴趣阅读是一项主动性较强的活动,被动阅读起不到良好的教育教学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基本模式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基本模式:1、“精读课文”的教学基本模式:“初读课文,畅谈收获——合作探究,解读文本——巩固梳理,拓展应用”。
2、“略读课文”的教学基本模式:“自读—交流—积累(拓展)”。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基本模式解读:(一)“精读课文”的教学基本模式解读:精读课文的教学基本式(常式),即“初读课文,畅谈收获——合作探究,解读文本——巩固梳理,拓展应用”,这是小学精读课文教学的一种常用流程。
该流程可以用一课时完成也可以用二、三课时完成,具体讲:篇幅短小语言精练优美的文章可用一课时完成(一课时即能体现出精读课文的教学基本式);篇幅较长又难懂的课文可用二至三课时的时间进行教学,但原则上以两课时为主,在两课时的教学中基本式的后两个流程可以有机地分散到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中,为保持结构的完整性最后一个流程也有可能在第一课时中体现,这要视情况而定。
第一课时的教学流程:激趣导课,揭示课题——初读交流,整体感知——细读理解,品味感悟——拓展升华,归纳总结。
1、激趣导课,揭示课题。
导课的方式有两种:一是间接导课,二是直接导课。
间接导课,即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提出所要学习的课题,并板书课题。
间接导入的方式很多,譬如,故事导入法、谜语导入法、预习导入法、歌曲导入法、画面导入法、游戏导入法、疑问导入法等等。
前六种导入法其导入要和教学内容有关,是对教学内容的一种铺垫和衬托;游戏导入法可以和教学内容无关,目的是通过师生之间的游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达到快乐学习的境界。
直接导课,即开门见山直接明确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提出学习要求,学习新课。
说明:教学中采用哪种导入方式,要结合教学内容而定,切忌生搬硬套。
2、初读交流,整体感知。
该阶段为阅读教学基本式中的“初读课文,畅谈收获”环节,初读的目的是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让课文的内容能够在学生脑海中留下初步的印象,由初读到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需要经历以下几个环节:(1)读课文,找生字,指导学生识字、写字。
(2)读课文,指导学生将课文读正确、流利、通顺。
(3)谈收获,提问题,初步把握课文要点及主要内容。
说明:第一,(1)环节中要让学生通过初读课文,找出本课的生字、新词,通过借助拼音、查字典、问同学问老师等方式,正确认读生字新词,了解部分生字新词的意思;还要根据课文篇幅的长短、生字新词的多少适当设计组词造句、记忆字型、指导写字的环节;检查学生识字情况的方式方法要灵活多样。
第二,(2)环节要体现出“过程性和指导性”地有机结合,教师在检查学生读书时不能停留在学生读完全文后纠正“字音对错和通顺不通顺”上,应让学生按自然段去读,在学生读地过程中,教师以及学生应注意倾听读者的读书情况,发现问题随时解决。
遇到难读的句子或长句子教师要通过范读指导学生将句子读通顺流利。
第三,(3)环节主要是验证学生读书的效果。
这一环节重在鼓励学生积极谈收获,敢于提出不明白的问题。
学生的收获,可以是对字词句的理解,可以是对教学内容的感悟等:低年级学生谈收获可以让学生说说认识的生字新词,并且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了解的,对一些浅显的童话、寓言、故事,学生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可以让他们交流自己感受和想法;中年级可以交流对词句的理解及方法,交流对课文内容的初步把握;高年级可交流对词句的正确理解,掌握文本的主要内容。
教师要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初步掌握课文的要点及主要内容。
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是不懂的词句,可以是对内容的困惑等等。
学生的收获如果能触及到课文的主旨教师要及时进行提炼板书;学生的问题如果非常简单可当时解决,如果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则要板书出以待后续解决;如果学生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教师则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学习。
该环节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倾听学生的收获和问题,以便顺学而导,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铺垫。
此外才该环节还要注意年级特点:低年级侧重引导学生有提出问题的兴趣、能够发现问题和敢于提出问题;中、高年级重在引导学生善于提问,能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第四,(1)、(2)、(3)三环节还可以进行整体教学,即,读书——识字——感知内容一体化,让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随文识字随文感知内容。
第五,低年级暂不安排把握课文要点及主要内容;进入中高年级后,对(1)、(2)两项要求主要通过课前预习及课堂反馈予以落实。
3、细读理解,品味感悟。
该阶段为阅读教学基本式中的“合作探究,解读文本”环节,细读理解的目的是在学生初读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抓住文章的重点章节,进一步品读语言文字,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该阶段是教学的重点,包括以下3个环节:(1)梳理初读情况,根据实际情况,找准“切入点”。
(2)师生合作探究,理解重点内容,解决疑难问题。
(3)品读语言文字,体验思想情感,积累语言材料。
说明:第一,(1)环节的主要任务是找到导入细读理解阶段的切入点,教学时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要顺承第二阶段中的第(3)环节,要在第(3)环节的基础上梳理学生读书的收获和不明白的问题;二是根据学生的收获和不明白的问题梳理出导入学习重点章节的切入点。
第二,(2)环节是解决重点克服难点的关键环节,该环节的设计要注意以下四点:一是要进一步明确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二是要突出重点句段的学习;三是要设计语言文字的训练项目,达到文意兼得;四是要采取多种方法理解重点句段,譬如,可采取读议法、读画法、表演法、以问促读法、理解感悟法、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重点句段,进一步掌握课文的要点、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第三,五是要注重朗读的指导,要指导学生读出感情,在指导的过程中要看到学生由读不好到读好的过程,要看到学生由理解不深到有所理解的过程,要看到学生由不会学到会学的过程;六是在该环节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适时适度补充教学内容,扩充教学资源。
第三,第(3)环节是对第(2)环节的效果验证,看学生是否能通过朗读,感悟品味到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篇幅较长的文章可以读重点段落,反之可读全文,感情比较浓厚的课文可以配以音乐进行烘托渲染,朗读要达到以情激情的效果。
第四,在(2)(3)环节的教学中,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要根据文本和年级特点,将默读、小声读、有感情的朗读、分角色读、速读、略读、浏览等读的不同方式分散到教学的各个环节,让读贯穿教学的始终;二是要根据读书的主体及文本内容,将个人读、小组读、全班起读、师生领读、范读等读的不同形式,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三是(2)环节在低年级教学中不必突出重点段落的学习,也不要安排让学生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要让学生在读好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并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4、拓展升华,归纳总结。
说明:该环节的主要任务是归纳总结,教学时注意以下两点:第一,要根据实际情况在第三阶段(3)环节的基础上,进行适当拓展,低年级可安排一些表演性的活动,中高年级可安排一些阅读拓展活动。
第二,要做好归纳总结。
一是进一步总结学生的学习情况,重在表扬激励;二是进一步梳理学习内容,提升主题;三是布置作业,明确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
第二课时的教学流程:复习导入,明确内容——领悟表达,积累运用——归纳总结,课外延伸。
1、复习导入,明确内容。
第二课时的教学导入主要是起到一个承接上课时连接下课时的过渡作用,主要包括以下两个环节:(1)复习巩固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
(2)明确本课时的教学内容。
说明:第一,在(1)环节的教学设计中,要注意以下四点:一是检查学生对课文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二是检查学生的读书背诵情况;三是提问上节课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四是检查上节课所布置的作业。
导入时要选取一至两个方面作为导入的内容,不可面面俱到。
第二,要根据第一课时学生学习掌握的情况及教材中的教学内容确定本课时的教学内容。
2、领悟表达,积累运用。
本阶段是基本式“合作探究,解读文本”阶段的继续和补充,是继引导学生把握课文要点、主要内容及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基础上的一次提升,其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从“思想内容中”走出来,进一步理解语言文字是怎样组织运用的,并形成语言积累。
该阶段是教学的重点,包括以下3个环节:(1)学习表达,巩固积累。
(2)适度拓展阅读,扩大学生视野。
(3)进行综合练习,开展实践活动。
说明:第一,在(1)环节的教学设计中,要注意以下四点:一是要在熟读(背诵)课文形成积累的基础上,梳理学习内容,进一步明确课文的主旨,提升学生的价值观;二要进一步突出重点句段,让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通过语言文字表达主题思想的。
第二,(2)环节中阅读的材料可以是学生搜集的也可以是教师搜集的,无论是谁收集的一定要和教学内容有关,通过以一篇带多篇的阅读形式,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
第三,(3)环节中的综合练习和实践活动以迁移运用为主,该环节可根据教学内容安排写字练习、读写结合的片段练习以及辩论、表演等活动。
第四,在该阶段要注意把握各年级段的特点:低年级以了解词句的意思和感受课文内容为主;中年级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为主;高年级主要从文体、表达顺序、关键词句去体悟课文的思想感情,把握表达的方式和方法,体会表达效果。
3、归纳总结,课外延伸。
说明:该阶段为第二课时教学流程的最后一个环节,其主要任务:一是就学生对正篇文章学习情况进行总结,明确优点,提出努力方向;二是布置实践性活动,向课外延伸(即,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譬如,搜集阅读和文本相关的学习资料、编演课本剧等)。
(二)“略读课文”的教学基本模式解读:“略读课文”的教学基本式(常式),即“自读—交流—积累(扩展)”。
在此基础上,根据课文的不同特点及学生的实际,还可采用若干个便于操作的具体的教学模式(变式),如自主选择式、质疑解疑式、重点阅读式、自测互评式等。
提倡用一课时的时间进行教学。
基本式:自读—交流—积累(扩展)即先由学生充分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然后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或交流自读体会,或就课文的内容、写法展开讨论;最后视课文的特点安排积累、扩展、延伸方面的练习或实践活动。
通过这三个阶段的学习,使略读课文的教学达到以下基本教学要求:第一,概览全文,了解大意;第二,捕捉、交流重要信息;第三,有针对性地积累语言,或向课外扩展延伸。
自读阶段是学生独立阅读的实践机会。
我们对略读课文理解的要求不宜过高,但对默读速度的培养应予以重视。
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略读、浏览能力,培养学生在阅读中迅速捕捉信息的能力。
交流阶段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的合作学习。
这个阶段,重在交流自读的收获,讨论自学中遇到的某些问题,从中既可以展示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又可以相互学习、相互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