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城市化进程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要]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生产力要素不断重新配置和合理组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在农村。因此,搞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把农民有效地从土地经营上解放出来,降低土地经营成本,增加农民收入,是农民奔小康的根本问题。在未来一个时期,我市经济发展是否能实现跨跃式发展,是否有一个稳定社会形势,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民就业增收问题是一个关键,而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

任何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过程都是非农产业发展的过程,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减少的过程,是城市化的过程。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农村剩余劳动力多途径地向外转移在我国建设全面小康,实施第三步发展战略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当前,“三农”问题深为各级领导所重视,新一届青岛市委、市政府也把“三农”问题作为政府工作的重点之一,而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解决农民问题,桥梁则是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一、我市农村劳动力基本状况

城乡人口与农村劳动力。青岛市目前有720万人人口,非农人口240万人,占全部人口的34.3%;农村人口480万人,占65.7%。农村劳动力254.08万人(男/女劳动力比例为

63.7:46.3),约占全部劳动力的61%。

农村人口和农村劳动力的就业与生活状况,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全市社会经济发展和全面小康进程。

农村劳动力产业分布与就业结构:据抽样调查,2002年我市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村劳动力119.98 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7.2%。其中,从事农业的劳动力99.65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9.2%。第二产业从业劳动力80.18万

人,所占比重为31.6%;第三产业从业人员53.92万人,所占比重为21.2%。

农村劳动力剩余。2002年末,青岛市拥有耕地面积681.75万亩,农村劳动力人均耕地面积为2.68亩,远低于全国农村劳动力人均4.2亩的耕地面积。在现有生产力水平下,若按一个农村劳动力可耕种10亩地计算,大量农村劳动力沉淀于耕地上。通过对我市产业结构效益指数测算,目前全市农村剩余劳动力约有50万人。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特点

农村劳动力转移总的趋势是一个由低收入行业、产业向高收入行业、产业转移,由乡村向城镇转移,由经济落后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转移的过程。

我市近几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呈现如下特点:

(一)转移速度逐年加快。近几年,我市外出打工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村劳动力呈逐年增加之势。据统计:2000年、2001年、2002年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分别是8.2万人、10万人、12.48万人。

主观上是因为我市农业生产收入水平与经营效益处于比较劣势,农业生产对农民吸引力逐渐减少;客观原因是农村非农产业、园区经济等发展较快,失地农民增多被动性转移力度加大。

(二)劳动力转移区域特点明显。从目前农村劳力转移流动的范围看,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表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大部分还是在较小范围内低层次的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半径偏小,出省就业的比重较低。2002年我市在外打工的农村劳动力121万人,九成在青岛辖区内。据抽样调查,2002年转移的农业劳力中,在本乡镇范围内就业的人数约占75.9%;在乡镇以外就业的占24.1%左右。其中,17.9%在县市内,5.7%在地级市内,出省的仅占0.05%。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我市经济相对发达,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对农村劳动力吸纳力度加大;另一方面是因为我市农民尚存有小富即安的小农意识,农民恋土恋乡的观念、意识需要进一步更新。

(三)外出就业劳动力日趋稳定。近几年我市农村劳动力在第一产业从业的比重基本稳定在50%左右,在本县以外就业的人数,每年则基本稳定在13万人的规模上;在二、三产业就业的劳动力虽有增加,但变化不大,表明农村劳动力就业在一定时期内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四)转移劳动力集中在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和零售、餐饮服务业。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总的来说是利用优势、开发资源,多业并举,全面转移。具体讲,第三产业发展最快,转入的劳力最大;第二产业中,建筑业转入的劳力较多,出县、出省的主要是从事建筑业,其次是商业、饮服业三个行业。转移农村劳动力从事兼业经营,保留了责任田或口粮田占相当一部分。

2002年,我市转移劳动力从事第二产业的人员占62.1%。其中,工业的人员占47.2%,从事建筑业的人员占14.9%。从事第三产业人员占37.8%。其中,从事交通运输业的人员7.9%,从事零售贸易、餐饮业人员占18.2%。

(五)转移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相对较高,中青年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体。农村劳动力的素质高低与其能否较快转移有着密切关系,外出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明显高于农村劳动力整体水平,文化素质越高,转移的比重越大,流动的区域越广。从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调查看,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早晚和比重依次为:一是手工匠人、二是村组干部、三是复退军人、四是有文化的一般农民。

在外出打工的农村劳动力中,中青年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体,据抽样调查,各年龄段转移劳力的比重是:16-30岁占40.2%;31-40岁占35.9%;41-55岁占22.1%;55岁以上占

1.8%。中青年身体素质好、思想开放,实现自身价值的愿望强烈,敢于冒风险、走出去,成为转移农村劳动力的主要力量。

三、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实性与必要性

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做好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对于稳定农村经济,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对于实现青岛经济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性与必要性。

(一)优化农业资源,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关键所在

从全国看,我国有5亿农村劳动力,19.3亿亩耕地,专家估计,目前每个农民约可耕种10亩耕地,在土地上闲置下来的农村劳动力约有3亿。农村劳动力经过多年的转移,其中约有2亿农村转移到非农产业,则目前全国存在1亿隐性失业的农村劳动力。

从我市看,近几年随着园区经济的发展,耕地逐年减少,2000年、2001年、2002年我市耕地面积分别为:716.25万亩、701.1万亩、681.75万亩,农村劳动力人均占有耕地2.85亩、2.76亩、2.68亩。我市约有50万农村劳动力闲置,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成为劳动就业压力的总根源,如不能有效地转移到非农产业,农民增收目标就难以实现。

因此,妥善地解决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方向问题,有效地化解随着失地农民增多加大的农村劳动力就业潜在压力,将对全市经济工作和社会稳定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全面建设小康,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近几年,我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逐步拉大。1998-2002年,我市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8%,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7.1%。2002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4195元,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8721元,城乡居民的收入比扩大到2.1:1。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呈逐渐拉大趋势。

一方面,农业对农民增收的贡献在逐渐减少。1998-2002年我市农民从第一产业得到收入的比重分别为60.9%、58.5%、57.6%、54.8%、49.9%。现阶段尽管农业收入仍然是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已不再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