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古诗诵读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经典古诗文诵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经典古诗文诵读教学的有效策略经典古诗文是中华文化的精髓,通过诵读古诗文,可以感受到历史的沉淀,领悟到人生的哲理,培养文学修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是我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想真正做好经典古诗文的诵读教学,需要有一些有效的策略。
本文将就经典古诗文诵读教学的有效策略进行探讨,希望对相关教学工作者和学生有所帮助。
一、注重选材要想进行经典古诗文的诵读教学,首先要注重选材。
经典古诗文数不胜数,有的涉及历史典故,有的蕴含哲理智慧,有的反映生活百态,选材时要注重挑选那些富有思想性和艺术性的诗文,既能吸引学生,又能让学生在诵读中得到启迪和感悟。
选材时要考虑学生的年龄和语言水平,不能选用太过晦涩或太过简单的诗文,而应选择那些既有一定难度,又能引发学生共鸣和思考的诗文。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材,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参与选材过程,增加他们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二、激发兴趣经典古诗文诵读教学最大的挑战之一就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
因为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古诗文可能并不容易理解,也不容易引起他们的共鸣。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用一些真实的故事或者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来引入诗文,让学生对诗文产生认同感;可以进行跨学科的教学,比如通过历史、地理、美术等学科,让学生了解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增加他们的兴趣和理解;还可以通过一些趣味性的活动,比如诗歌朗诵比赛、诗词接龙游戏等,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诗文的魅力。
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学习中愿意投入和学习。
三、注重理解经典古诗文诵读教学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理解。
古诗文通常比较晦涩,需要学生有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他们逐渐领会古诗文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理解其中蕴含的意境和情感,感受其中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厚重。
可以通过解读诗文中的比喻、修辞手法、句法结构等,让学生逐步领会其中的奥妙;也可以通过文学赏析、情感体验等方式,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感受诗文的内涵。
[整合]古诗文诵读诗歌朗诵活动方案共5篇
为迎合学院本月主题“我爱我的祖国”,硅湖学院广播站策划举办一次校园朗诵比赛。
主要通过演讲的交流,从心里上激发和增进同学们对祖国热爱的共鸣.
二、活动目的:1、 有利于加强学生的爱国热情, 进一步增强同学们的好好学习,团结拼搏的精神;
2、增强同学们的自信心,自豪感。繁荣校园文化,展示了硅湖学院学子的风采和崭新形象;
5、在班级中举行诗歌朗诵会,组织学生评委选出优秀诗歌朗诵者名单;
6、请老师或学生给获奖的同学颁奖;
7、将学生选出的部分优秀诗歌贴于班级布告供其他学生欣赏;
8、请获奖同学以座谈会的形式畅谈自己的对诗歌欣赏的感受。
古诗文诵读活动方案
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广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我校拟举办“古诗文诵读”活动,方案如下:
1、 低段目标:能准确、流利诵读诗歌或童谣,做到正腔圆,富有韵律。学会在规定时间内准确无误背诵有关篇目,并做到精神饱满,乐于识记和背诵。注意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2、 中段目标:能准确、流利、富有感情诵读传统诗文或经典美文,做到情真意切,声韵悠长。初解诗文大意,富有想象力,能有兴趣地比赛背诵,有一定背诵速度,培养持之以恒的毅力和百折不饶的信心。
一、指导思想:
中华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传统给我们炎黄子孙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为弘扬和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培养一代新人,结合学校的养成教育和书香校园活动,开展“古诗文诵读”活动,努力将古诗文教育与培养学生良好习惯、高尚情操、优秀品格的人文教育有机地融合,着力打造新时代的优秀少年。
二、活动目的:
第三阶段:组织校内“古诗文诵读”竞赛活动。
七、实施要求:
1、想方设法,营造氛围。全体语文教师积极参与和投入该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想方设法,为学校营造书声琅琅的良好诵读氛围。
古诗文诗歌的朗诵方法_有哪些节奏或停顿的原则
如:吾/视其辙乱。(《曹刿论战》)
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2)动宾之间可停顿。
如:寻/张怀民(《记承天寺夜游》)
亲/贤臣,远/小人。(《出师表》)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岳阳楼记》)
今/南方已定。(《出师表》)
今/齐地/方千里。(《邹忌讽齐王纳谏》)
(7)古人有姓、名、字、封号、谥号、谦称、自称、别称、尊称、官名以及文体名称等后面可停顿。
如: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陈涉世家》)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陋室铭》)
陋室/铭。爱莲/说。出师/表。(铭、说、表均为古代文体)
很多古诗中都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学生可以从中得到人生的启迪,学会做人的道理,提高自我的品位和修养。
3、为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杜甫有一著名诗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在说读得书多了,写起文章来自然不费工夫了。当然我读书要讲究质量,只有多读书,认.读出情味。
情是作家跳动的心,情是文章勾人的魂,它就渗透在字里行间,学生若能透过字表,调动主观情感积极参与,与作者脉搏共振,心随文跳,情随文动,就能读出古诗文的儿女情,山水音,读出田园乐,童真趣,也就读出了古诗文的“经”,读出令人心动的动情点。教师只有找准每篇古诗文的动情点(是突破重点的关键),引导学生加以体味辨别,学生自己的情感才会与作者的情感共鸣,擦出耀眼的火花。
三.读出意味。
文言诗词是最袖珍、最精练的文学样式,它往往借助意象来渲染一种氛围,借助跳跃的诗行来表达一种意境。其和谐的音韵,或铿锵,或缠婉,或迭沓,或明快,或含蓄,只有朗读,反复咏唱,才能体味得到,只有读到了位,才能把眼前的方块文字,转化成一幅幅鲜活生动的画面。
有关于古诗朗读的方法
古诗朗读的方法有关于古诗朗读的方法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有助于理解古诗的内容,领悟只能意会而无法言喻的意境和韵味,是综合感受语言美、意境美的重要手段。
古诗朗读教学要抓准韵脚、节奏、语调等诸多要素,引导学生读好诗韵,读准诗意,读出诗境。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有关于古诗朗读的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诗朗读的方法篇1一、抓准韵脚,读好诗韵诗韵是古诗朗读中潜在的情感语气,它主要依赖于读准平仄音,表现好韵脚韵音等得以实现的。
因此要让学生明白,朗读古诗要想表现出诗韵,首先要将平仄音读正确,如《泊船瓜洲》中的“间”字是仄音jiàn ,如果读成平音jian,就会损伤音节的谐和效果。
其次要注意将各韵脚的音节读得正确中肯。
古诗中的绝句和律诗一般情况下奇数句不押韵,偶数句押韵,一押到底,不变韵。
朗读时对韵脚要恰当重读,非韵脚音读得轻佻一点儿,使上下句音节谐和对应,这样才能产生沁心感怀的韵味效果。
当然,对韵脚重读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泊船瓜洲》一诗的韵脚有四个:“间山、岸、还”,如果把这四个韵脚都重读了的话,就会使人感到重复乏味。
这时应根据诗意的表现需要,对“间、岸”给予恰当重读,而“山、还”的朗读力度应稍弱一点儿。
此外,诗歌朗读是介于读和唱之间的形式── 吟诵,为了更好地表现出诗的韵味,朗读时不能太短促,有的字音要适当拖长些,从整体上表现出古诗回环起伏、委婉动听的音韵美。
二、正确理解,读准诗意理解是朗读的基础。
只有正确理解内容,朗读才可能表情达意。
因此在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诗歌的意思后,必须引导学生读好古诗的节奏、重音及语调,准确表现诗意。
1、节奏:划分节奏的一般规律是:首先将句子分成前后两大部分,五言句分成“△△/△△△”形式,七言句分成“△△△△/△△△”形式,然后再根据结构、内容等具体情况,将后一部分三字划分成“△/△△”、“△△/△”或“△△△”停顿形式,有时七言句的前部分划分成“△△/△△”形式。
如《泊船瓜洲》一诗,可指导学生合理划分节奏并用符号加以表示: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浅析小学语文古诗文诵读教学有效性培养
浅析小学语文古诗文诵读教学有效性培养摘要:小学语文古诗词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不容小觑的一个知识点,还是我们了解古人生活的一个特殊方式。
古诗词蕴含着对人生的思考,能够丰富学生的思想感情,更正学生的三观,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本篇通过几个方面对语文古诗文诵读教学方式进行了几个方面的探寻,以提高学生和教师对古诗词诵读的重视。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诵读;教学方式在小学语文古诗词的诵读教学方式当中,有很多的不足之处导致学生无法深刻的理解古诗词的内容。
例如:有些老师只是简单的进行语文古诗学习,然后直接让学生去背诵古诗词。
学生根本没有理解诗中所要表达的情感,也不知道该如何运用这首诗。
对小学学生来说,古诗词是语文教学中最难的一部分,无法理解诗中的思想感情和意境。
小学的古诗词基本上都是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提高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还有爱国的诗文,学好古诗文有利于提高他们的思想。
1 提高学生对古诗词兴趣对于很多小学学生来说,诵读古诗词是一个非常乏味的事情,他们对学习古诗文的积极性不强。
总结来说有几个原因:不喜欢古诗文阅读;没有掌握学习古诗词的方法,导致学习起来困难而不想学习古诗。
首先教师应该营造一个读书的氛围,可以先放一些朗读者们朗诵的音频鼓励学生们多朗读,多积累。
在朗读的过程中读的好的同学应受到表扬,表现积极的同学也要受到表扬,让学生积极的比较起来。
再次,激发他们的想象能力,对于刚才朗读过的基础上,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然后把他们想象到的故事讲给其他学生听。
最后,教师对学生想象的的进行点评然后把这首诗的背景讲一下,让他们对整首诗有一定的了解。
因为学生会对课外的知识比较感性却,所以教师在讲古诗背景的的过程中讲述一些类似于这首诗的其他故事情境。
比如《悯农》我们在讲这篇古诗词时,可以穿插一些这个古诗的讲述视频,让学生对这首诗能够对此有更多的兴趣。
2 配乐诵读,以情感人,领略音韵美配乐诗朗诵是一种把文学、声音和音乐相结合的艺术理解方式和传播方式,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带领同学富有感情、抑扬顿挫地朗读诗词,并且提前配好优美且符合诗词主题的音乐,就可以让学生理解这首诗词的主要感情基调,学生朗读时还可以引发自己的情感共鸣,体会诗人或昂扬或低沉或欣喜或惆怅的情绪,这对理解古诗词是有重要影响的,单纯背诵过于机械化,理解以后再背诵就会变得更加轻易。
小学课间诵读古诗实施方案
小学课间诵读古诗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诵读古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情感修养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
在小学课堂上,通过诵读古诗,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培养情感,增强文化自信,也有助于增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二、实施目的。
1. 增强学生语文素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2. 培养学生的情感修养,增进对传统文化的认同;3.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缓解学习压力,增强学习兴趣。
三、实施内容。
1. 选取经典古诗。
在诵读古诗的过程中,应选取一些经典的古诗,如《静夜思》、《登鹳雀楼》等,这些古诗在内容上既有深刻的意境,又有优美的语言,适合小学生诵读。
2. 定期诵读时间。
每天安排10-15分钟的课间时间进行古诗诵读,可以选择在早读、午休或下午放学前进行,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古诗的魅力。
3. 诵读方式。
老师可以先朗读古诗,然后逐句解释诗句的含义,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情感,接着让学生跟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音语调。
4. 诵读评比。
可以设立古诗诵读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诵读兴趣和积极性,同时也可以通过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学习热情。
四、实施效果。
1. 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增强语言表达能力;2. 培养学生的情感修养,增进对传统文化的认同;3.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缓解学习压力,增强学习兴趣。
五、总结。
通过小学课间诵读古诗实施方案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情感修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是一项具有积极意义的教育活动。
希望全体教师和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共同推动古诗诵读在小学课堂上的实施,让传统文化之美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经典古诗文诵读教学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
经典古诗文诵读教学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古诗文是中华文化的精华,它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精神和历史传统,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经典古诗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它既能够增强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能够增强他们的情感认知和文化素养。
因此,经典古诗文诵读教学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经典古诗文具有独特的美感和优美的语言形式,可以激发小学生对于语言的热爱,促进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通过学习和朗读经典古诗文,可以让孩子们了解汉语的构造和表达方式,感受语言的魅力,提高语言运用的水平。
二、培养情感认知能力经典古诗文中所表现出的情感和思想是非常丰富的,它们往往通过深刻的描述和艺术手法,使人们产生共鸣。
通过学习经典古诗文,可以使孩子们在情感上增强对于生活的感悟和认知,了解人生的起起落落,感受生命的真谛,进而提高情感认知能力。
三、提高文化素养经典古诗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和诵读,可以让小学生逐渐领悟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神。
这不仅是提高小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让他们更好地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方式。
四、培养审美情趣经典古诗文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通过学习和诵读它们,可以让小学生在审美方面得到提高。
在诵读中,小学生可以感受到古诗歌中优美的韵律和语言表达的美感,培养他们的感性认知,进而提高审美情趣。
五、促进心理健康学习经典古诗文可以促进小学生的心理健康。
在经典古诗文中,往往表现出强烈的良心和正义感,这是对于小学生道德和人性观的补充和启蒙。
通过诵读经典古诗文,小学生可以感受到内心的平静和安宁,进而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
总之,经典古诗文诵读教学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是非常必要且重要的。
它不仅可以提高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情感认知能力、提高文化素养、培养审美情趣和促进心理健康。
因此,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必须重视对于经典古诗文的教学和诵读,让小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了解和认识自己的祖国,培养和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和文化自信心。
七年级语文下册 课外古诗词诵读 教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课外古诗词的诵读,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2. 提高学生的朗读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3.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古诗词,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
二、教学内容1. 诗词选材:根据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选取适合的古诗词进行诵读。
如《春晓》、《静夜思》、《登鹳雀楼》等。
2. 诗词解析:对每首诗词的作者、背景、意境等进行简要介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背诵所选古诗词。
2. 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古诗词的意境,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诗词的美。
2. 互动教学法:采用问答、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朗读教学法:注重学生的朗读训练,提高朗读水平。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诗词解析:对每首诗词的作者、背景、意境等进行简要介绍。
3. 朗读训练:让学生跟着老师一起朗读,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诗词的理解和感悟。
5. 展示环节: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朗读展示,其他组成员评价。
7.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背诵所学诗词,提高文学素养。
六、教学评价1. 采用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
2. 课堂表现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朗读水平、讨论表现等。
3. 课后作业评价:检查学生背诵诗词的情况,以及对诗词内容的理解。
4. 期末考试评价:设置有关古诗词的题目,测试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古诗词朗诵比赛,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和表演能力。
2. 开展古诗词知识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3. 推荐学生阅读其他经典古诗词,扩大阅读面,提高文学素养。
八、教学反思2.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优化教学内容。
3. 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如何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如何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鉴赏能力?怎么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鉴赏能力?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瑰宝,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情感和思想内涵。
但在当今时代,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鉴赏能力普遍相对较低,如何有效地提升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使其真正感受古诗词的魅力,是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培养语感,夯实基础古诗词是语言的艺术,理解和鉴赏的基础在于对语言的敏感度和理解能力。
因此,培养语感是提高学生古诗词学习效果的关键。
1. 注重诵读古诗训练:大声朗读、读背是培养语感、理解诗歌情感和意境的有效途径。
反复朗读,学生可以体会诗歌的节奏、韵律和意象,更深入地理解文本。
2. 讲解字词句段:古诗词语言精炼,每个字词都有其特定的含义和用法,理解字词才能解读诗歌。
教师应讲解诗歌中的重点词语、重要句子,并引导学生分析词语的含义,理解句子之间的逻辑顺序,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诗歌语境。
3. 拓展课外阅读:古诗词的学习不应局限于课本,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阅读其他古诗词作品,并结合相关历史、文化背景进行讲解,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升他们的语感。
二、全面解读,开掘内涵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和情感。
通过解读诗歌的内涵,学生才能真正领略古诗词的魅力。
1. 了解时代背景:每首诗歌都创作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下,理解当时的社会环境、政治格局、作者的经历和思想,才能更深入地解读诗歌。
2. 品析诗歌意象:古诗词中使用的意象蕴含着丰富的象征意义,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意象,理解意象的象征意义,从而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3. 体会作者情感:诗歌是抒情达意的艺术,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需要体会作者的经历和心理状态。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作者创作时的背景、经历、目的,明白作者的思想情感。
三、提升鉴赏能力,深度感悟古诗词的鉴赏需要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用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去体会诗歌的艺术魅力。
1. 引导学生思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认真思考诗歌的主题、情感、语言、写作技巧等方面,并通过讨论和交流,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古诗文诵读活动方案
古诗文诵读活动方案古诗文诵读活动方案1“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为使学生能从古诗文诵读中陶冶思想情操,提高审美能力,本学期我在学前班实施了《诵读古诗文》实施方案。
一、小学语文进行古诗文诵读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及价值寻思1、诵读经典古诗文能培养语感。
2、诵读经典古诗文能提高人文素养3、诵读经典古诗文能增加学习兴趣4、诵读经典古诗文能培养良好美感5、诵读经典古诗文能提高写作能力二、小学生古诗词诵读的实践探索(一)引导学生诵读古诗文的内容《小学生必背古诗词》、《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中华经典古诗文诵读》、《三字经》、《千字文》等。
(二)引导学生诵读古诗文的途径和方法开展早晚吟诵诗活动。
每日用早上十分钟时间读诗、词,解诗词;下午放学抽五分钟吟诵。
每周一二首诗词,一段《三字经》,教师及时抽查,让学生达到“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
另外,我根据儿童喜欢唱歌的特点利用歌曲的形式帮助他们来背诵,把一些要背的诗歌、韵文等填入孩子熟悉的曲谱里,让他们边唱边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样一学期下来能背二三十首诗,一部分《三字经》。
你看,课余时分他们常抑扬顿挫,甚至摇头晃脑,尽情抒发那些经典诗词。
(三)引导学生诵读古诗文的教学策略可以说,有了教师的创新教学,才有学生的创新学习。
古典诗词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让古典诗词教学插上创新的翅膀,让学生的创新能力与之一起高高飞翔,批判地吸收和创造性地继承,是我们语文教师责无旁贷的研究课题。
三、课题研究的初步效果“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多让孩子们诵读经典古诗文,不求追根寻底的理解,只要有大致的理会,模糊的了解即行,因为这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沉淀、累积。
长大以后,让他们随着生活经验,阅历的增加而逐步加深理解吧。
那一天的豁然开朗、恍然顿悟之后形成的东西就是现在人们津津乐道的人文素质,就是一辈子的概念。
当然,古诗词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要批判地吸收,创造性地继承,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体验诗意化的生活,迸发出澎湃的创造活力!古诗文诵读活动方案2一、活动思想:理想的教育应该重视让学生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在人类优秀文化遗产中净化自己的灵魂,升华自己的人格。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经典古诗文诵读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经典古诗文诵读研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典的古诗文诵读一直被视为重要的学习内容之一。
通过诵读古诗文,学生可以感受词句之美,体验文学之韵味,培养语文素养和审美情操。
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经典古诗文诵读进行研究,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古诗文诵读的意义1. 提高阅读能力。
通过反复诵读经典古诗文,学生能提高阅读速度、扩大阅读面积,增加对语言的敏感度和理解力。
2. 培养语感和修养。
古诗文诵读是一种美学的体验,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和修养,提高他们对语言的鉴赏能力。
3. 增加词汇量。
古诗文中蕴含了丰富的词汇和精彩的表达方式,通过诵读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记忆这些词汇,丰富自己的语言能力。
4. 传承文化传统。
经典古诗文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通过诵读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1. 课前导入。
通过引入相关的背景知识或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为学生打开学习的大门。
2. 合理选择诵读内容。
根据不同年级和学生的水平特点,选择与学生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相符的古诗文进行诵读,让学生能够轻松理解和感受其中的情感和意境。
3. 分层次教学。
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分层次进行教学,设置不同的难度和深度,确保每个学生成就感和学习动力。
4. 注重表达方式。
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朗读古诗文,注重语音语调的准确性和表达方式的恰当性,培养学生优美的语音表达能力。
5. 配合相关活动。
通过配合绘画、模仿表演或口头表演等活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古诗文的意境和情感,提高学习效果。
三、评价指标和方法1. 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通过录音或实际听课,评价学生朗读古诗文时是否准确把握语音语调,是否能够准确表达诗词的韵味和格调。
2. 理解和表达能力。
通过学生的口头表达或书面作业,评价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看是否能够正确理解古诗文中的意境、情感和含义。
3. 学习兴趣和参与程度。
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参与程度,评价学生对古诗文诵读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程度,看是否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诵读活动中来。
在古诗文教学中,朗读这一环节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朗读
在古诗文教学中,朗读这一环节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朗读和精读对古诗文教学来说,是行之有效的。
特级教师于漪说过“要反复朗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道的语言,读出情感,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
”可见朗读和精读是古诗文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方法。
一、朗读是细细体味古诗文情景和意境的钥匙。
现代人的生活已经失去了古代人创作语言文章的氛围,对古诗文的接触也极为不多,古文化的意境与习惯极少存在,要想返璞归真,重扬中华古代文化,就必须把古诗文的巧妙朗读运用于课堂教学。
只有反复地朗读,才能在无形中感悟古诗文的奥妙。
中国的古诗文都是很讲究声律的,而韵律与节奏又不是单纯的语言技巧问题,是和诗文所表达的情感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有什么样的感情,就会有什么样的语言节奏合音韵。
所以,诵读古诗文能够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良好语感,深切品味古诗文的优美情景和情感世界。
在古诗文的教学中,我们要通过对中国古诗文声律特点的把握,引导学生有感情的吟咏、诵读作品,深刻理解作品蕴含的情感。
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更加细心揣摩作品中的词句声语调中,融入自己的情感,声情并茂的朗读、吟咏,以充分体现出作品的音乐美、情韵美。
我在教同学们学习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时,我是这样指导学生进行朗读和精读的:1、朗读课文。
听读(扫除文字障碍)——自读——齐读。
指导:读准字音,吐字清晰,声音洪亮。
读出节奏,停顿正确;读出语气,读出感情。
设计意图:“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文言文的学习诵读是极其重要的,诵读是文言文教学的基本方法也是基本任务。
教会学生诵读文言文的方法。
2、自读课文,疏通文意。
形式:小组合作学习,结合课下注释疏通全文,圈点勾画出疑难词句,小组内质疑,记录不能解决的难题,全班讨论。
教师点拨,强调重点字词句。
设计意图:教会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而不是由老师灌输。
引导学生养成查工具书看课下注释的习惯,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的习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幼儿园古诗诵读教案:培养良好的口语表达和语感,助推幼儿全面成长
幼儿园古诗诵读教案:培养良好的口语表达和语感,助推幼儿全面成长古诗诵读是幼儿园阅读教育的重要一环,不但可以为幼儿创造愉悦的阅读体验,还可以让他们感受古诗的旋律和美感,培养良好的口语表达和语感,助推幼儿全面成长。
本文将介绍一些幼儿园古诗诵读教案,从学习目标、教学过程和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讲解。
一、学习目标1、培养幼儿的语感和音感,通过古诗诵读感受古诗的艺术魅力。
2、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让幼儿自信大胆地表达自己。
3、培养幼儿阅读兴趣,让幼儿喜欢阅读。
4、启发幼儿对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让幼儿积极主动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二、教学过程和方法1、选择课文选择经典的古诗,如《静夜思》、《七步诗》、《登高》、《春晓》等,适合幼儿的年龄段和能力水平,韵律优美,容易诵读。
2、教学方法古诗诵读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三种:模仿式、单调式、分解式。
模仿式是模仿老师的诵读,让幼儿模仿同样的语调、韵律和速度,锻炼口语表达和音感。
单调式是将一首古诗分成若干段,由幼儿跟读不同的段落,让幼儿掌握整首古诗的韵律和曲调。
分解式是将古诗分解成一个个短句或某些字词,让幼儿理解其中的含义,培养幼儿的阅读理解能力。
3、教学手段教学手段有视频教学、音频教学、朗诵比赛等。
视频教学可以通过幼儿园的电视机或电脑播放古诗,让幼儿跟随老师的诵读来模仿,效果较好。
音频教学是通过幼儿园的播放器播放古诗,让幼儿跟随音频先学说,后学理解,纠正发音错误,感受韵律美感。
朗诵比赛可以让幼儿在舞台上展示自己的天赋和才华,增强自信心,同时也让家长和师生们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共同感受古诗之美。
三、教学注意事项1、选择合适的时段教学古诗,如集体活动时间、课间操时间等。
2、老师应该带着幼儿体验诵读的过程,让幼儿感受到古诗的美,获得阅读的愉悦感。
3、老师可以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情境,让幼儿理解古诗中的词语或句子,加深印象,培养幼儿的阅读理解能力。
4、老师应该鼓励和赞扬幼儿的表现,给予小礼物或鼓励语言,增强幼儿的自信和参与热情。
古诗朗诵技巧
古诗朗诵技巧古诗朗诵技巧古诗文诵读教学要取得迷人的魅力,诵读的技巧与方法也要讲究。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古诗朗诵技巧,一起来看看吧,希望能够帮助到你!1、特定意境的营造营造与所诵读古诗文相应的特定意境,可以帮助学生快速进入所诵读作品的氛围,更能直觉地感性地让学生对作品有一个准确的第一印象。
特定意境的营造往往具有暗示性、提示性,它是让学生直达作品核心的一种有效方法,用这种方法,运用于教学,有较好的效果。
如《归去来兮辞》意境营造法,先奏出伴着鸟声水声、弥漫着田园气息的音乐作为背景,接着以“鸟鸣声婉转悦耳,音乐声悠扬动人。
这来自天籁般的声响,仿佛让人置身于美妙的让人忘掉一切的大自然的怀抱中……”导入以自然美抒情言志的话题,然后朗读回顾借自然美景来抒发心志的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描写月光荷叶的段落,再串起同样有月光荷叶意象的王维的《山居秋瞑》,接着以《山居秋瞑》是一个世外桃源所在的问答引出陶渊明,由此走进陶渊明。
接下来教学《归去来兮辞》中对自然美的诵读鉴赏,对所抒感情领悟变得更为顺理成章就得力于这意境的营造。
而且这种营造特定氛围时,注意把单篇诗文放入同样写此景此情的大背景中的方法,可使学生更全面更深刻的进行理解,感悟也就更深刻。
2、再现作品时辅助手段的运用为了更好地表现作品,再现作者心灵,借助各种辅助手段,可以使作品的感染力更具震撼性、更具冲击力,从而更深的打动人心,让人难以忘怀。
像我的《归去来兮辞》、《琵琶行》、《游褒禅山记》等古诗文教学,都用相应的音乐配音,而且又以多媒体画面配合,再配以现场诵读,教师读、学生读,这音乐、画面、人声的组合具有更为强烈的表达效果。
3、诵读技巧的把握①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要使诵读具有感染力,传达出自己的感受,传达出作品的神,关键的一点,是要把握好作品的感情基调。
就像你如果不了解白居易《琵琶行》中感伤的情感基调,就无法把离别之愁,琵琶声之悲,身世之悲,同病相怜之悲,触动自身坎坷之痛之悲,一层一层传达出来。
小学《培养学生诵读古诗文能力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培养学生诵读古诗文能力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在这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
尤其经典古诗文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
从古代的《诗经》到诸子百家的诗文,其知识之广泛,包容之博厚,辞章之精华,内涵之丰富,是任何一个民族都难以望其项背的。
它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璀璨明珠,不但是汉语言文字的典范和精华,而且更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格。
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有生命力的瑰宝,是人类社会长期积淀下来的思想、文化、精神的结晶,是民族文化的基石,是民族精神得以生发的深厚土壤,对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形成起着巨大的、不可缺少的作用,千百年来,已经成了我们民族精神约定俗成的教科书,成为一种长效的民族素质滋养剂。
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中国古典诗词内涵深刻,意存高远,也包含许多哲理,学一点古典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
党的十六大报告更强调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要建立“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可根据我们的调查,大部分学生对祖国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知之甚少,经典文化常识严重不足,甚至将经典诗句进行篡改到处流传,在学生中造成了消极的影响,究其原因,是缺乏对民族文化的积累和认识。
多年以来,由于受“应试”思想的影响,在古诗文教学中,教师过分过分强调实用知识的学习,对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没引起足够重视,结果造成一大批学生发展后劲不足。
“观乎人文,天下化成”,我国的古典诗文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文文化资源,有着博大的精神力量。
小学生正处在记忆黄金时期和人格形成时期,播下最好的种子,撒下最好的养料,为他们打下做人的底子,使其终生受益。
所以,我们倡导学习、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让民族精神的血液在一代一代人身上流淌,这是激活传统、继往开来的有力之举。
它可以让我们的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古诗词诵读 《念奴娇 过洞庭》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古诗词诵读《念奴娇过洞庭》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念奴娇过洞庭》。
(2)理解诗词中的关键词语和意象,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分析诗词的结构特点和艺术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词内容。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体会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和高尚的品质。
(3)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诗词的字词解释和意象分析。
2. 诗词的结构特点和艺术手法。
3. 诗人的思想感情和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1. 诗词中的生僻字词和古文知识。
2. 深入理解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时代背景。
3. 鉴赏古典诗词的方法和技巧。
1. 教师准备课件和教学素材。
2. 学生预习诗词,了解作者背景。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教师简要介绍诗人刘禹锡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1.2 学生齐读诗词,感受诗词的韵律美。
2. 诗词解析2.1 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诗词的结构特点和艺术手法。
2.2 学生自主学习,解读诗词中的关键词语和意象。
2.3 教师讲解生僻字词和古文知识。
3. 情感体验3.1 学生分组讨论,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4. 应用拓展4.1 学生进行诗词创作或仿写。
4.2 学生进行诗词朗诵和表演。
5.2 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
6. 作业布置6.1 学生背诵诗词。
6.2 学生完成相关练习题。
6.3 学生准备下一节课的讲解内容。
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合作探讨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诗词背诵、练习题和创作内容,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创作能力。
3. 学生自评和互评: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自我反思能力。
三年级语文教案古诗文诵读教学策略
三年级语文教案古诗文诵读教学策略古诗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通过诵读古诗文,不仅可以增进学生对文学的理解和欣赏,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情感。
在三年级语文教学中,如何设计有效的古诗文诵读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感悟其中的内涵,是每位语文老师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本文将从古诗文选材、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方面,探讨三年级语文教案中古诗文诵读教学的策略。
一、古诗文选材在三年级语文教学中,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和认知水平的古诗文是非常重要的。
古诗文选材应该注重情感共鸣和思想内涵,既要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又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可以选择一些简短、朗朗上口的古诗文,如《静夜思》、《春晓》等,让学生易于理解和记忆。
同时,也可以选择一些富有启发意义的古文,如《论语》中的经典段落,引导学生思考人生道理。
二、教学方法1. 听读结合:在古诗文诵读教学中,可以采用听读结合的方式。
首先,老师可以朗读古诗文,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韵律和节奏,然后再让学生跟读。
通过听读结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古诗文的意境。
2. 分段学习:针对较长的古诗文,可以采取分段学习的方法。
将古诗文分成若干段,逐段讲解,让学生逐步理解全文的意义。
同时,可以结合背诵训练,让学生逐段背诵,提高记忆和表达能力。
3. 情感体验:古诗文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教师可以通过情感体验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感悟诗文中的情感表达。
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情感朗诵等形式,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诗文的情感内涵。
三、评价方式在古诗文诵读教学中,评价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除了传统的笔试形式外,还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评价,如口头表达、朗诵比赛、情感表达等。
通过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可以全面地了解学生的诵读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综上所述,三年级语文教案中的古诗文诵读教学策略需要注重选材、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的综合运用。
只有通过精心设计和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古诗文诵读能力,培养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理解。
培养小学生语文朗读的能力
培养小学生语文朗读的能力培养小学生语文朗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对语文的热爱和理解。
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如何有效地培养小学生语文朗读的能力。
要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朗读能力,就需要从小就注重培养他们的兴趣。
在课堂上,老师可以通过诵读经典文学作品、诗词歌赋等形式,引导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也可以通过让学生参与朗诵比赛、朗读角逐等方式,激发他们对朗读的热情,从而让他们愿意主动去接触和学习语文朗读。
要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朗读能力,就需要重视课堂教学的有效引导。
老师可以通过引导和示范的方式,教会学生正确的朗读技巧和方法,比如音调、语速、停顿等。
也可以通过分层次的朗读训练,逐渐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老师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如播放录音、视频等,让学生模仿优秀的朗读表演,以便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朗读的技巧。
要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朗读能力,就需要结合家庭和学校的教育。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家长学校、家访等形式,向家长宣传语文朗读的重要性,鼓励家长在家里给孩子创造良好的朗读环境。
家长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给孩子读一些好书,或者和孩子一起朗读一些儿童文学作品,培养孩子对语文朗读的兴趣。
要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朗读能力,就需要注重个性化的指导。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问题,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帮助。
在朗读训练过程中,老师可以针对学生的问题,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有效的帮助和指导,从而提高他们的朗读水平。
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朗读能力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和个人的共同努力。
通过多种形式的培养和指导,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朗读水平,让他们在语文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希望每个小学生都能在语文朗读中找到乐趣,享受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真正的语文之星。
古诗诵读几种方法
古诗诵读几种方法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学新大纲推荐背诵的80首古诗词,都是历代名篇佳作,不仅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而且短小精悍,词句优美,韵律和谐,节奏性强,易读易记,特别适合小学生诵读。
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诵读古诗词,对于陶冶其情操,养审美能力,提高文化素养,显得至关重要。
在教学实践中,我主要尝试运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是熟读成诵法。
即让学生多读,可指导学生朗朗出声地诵读,低唱慢吟地诵读,也可不求甚解地诵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读多了,自然成诵。
如学习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首先是指导学生多读,反复地读,要读出诗的节奏和重音。
通过多读,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二是联系扩充法。
即将所学的'某一首古诗词,与其题材内容、表现手法相近的其他古诗词联系起来诵读,以形成一个知识组块。
如学习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可指导学生同时诵读其他有关咏柳的名诗,如杜牧的《柳》:数树新开翠影齐,倚风情态被春迷。
依依故国樊川恨,半掩村桥半掩溪。
罗隐的《柳》: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依不胜春。
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
杨万里的《新柳》: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
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
把这几首同一题材的诗歌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习,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并在对比诵读中强化了记忆效果,从而激起了学生读背古诗词的极大兴趣。
三是想象入境法。
即将诵读过程作为欣赏佳作的过程,边读边想象画面,把自己融入诗词的意境之中。
如学习《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可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想象农人艰辛劳作的情景。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熟读成诵,自然水到渠成。
有条件的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再现画面,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记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通过古诗诵读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作者:张凤张鹏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9年第46期
摘要:良好的朗读能力是学好语文的基础,也是学生获得语感的关键路径。
趣味且实效的朗读过程中,调动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发散思维,完成高阶的心智活动。
古诗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样也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难点,朗读作为学习古诗的第一步,必须引起充分重视。
那么如何通过古诗诵读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如何通过朗读理解古诗词、把握深刻内涵?这是本文研究的重点课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诵读朗读能力
根据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语文教学活动要指导学生“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古诗文作为我国经典文化的宝贵遗产,凝聚了人类智慧的精髓,富有音乐美、节奏美、和谐美与形式美的古诗词,活灵活现深刻的内涵,带来独特的艺术感染力,让学生汲取优秀文化营养的同时,更能获得美的享受。
那么对于小学生来说,如何才能透彻地理解古诗文,自然要从良好的朗读能力着手。
以下结合具体教学案例,谈一谈如何通过古诗诵读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1]
一、初步诵读,感受节奏美
初步诵读是深入朗读的基础环节。
考虑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他们的语文基本功薄弱、生活阅历有限,因此词汇积累不足,初次朗读最关键的就是扫清生僻字等朗读障碍,理顺文本信息。
为了维护孩子的朗读自信心,初读阶段要注重指导,有意识地渗透朗读方法,
首先,让孩子自己尝试读顺全诗,将不认识的字、词做好标记,再翻阅字典工具,标注拼音;而古诗中运用的通假字,教师也要适时点拨,便于理解;其次,指导诵读时要注意把握语句的停顿与断句,体会古诗的节奏,如五言诗多为“二一二”或“二二一”节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七言诗多为“二二一二”或“二二二一”节奏,“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只有平仄有序,才能读出优美的旋律,在抑扬顿挫的朗读中,感受作者表达的真情实感。
例如朗读孟浩然的《春晓》时,要求学生吐字清晰、节奏明确,语调轻缓柔和,表达对落花的惋惜。
尤其读到“晓”“鸟”和“少”时,适当延长声音,表达意味深长;而“花落知多少”,重读“落”字,传递情感。
[2]
二、开发想象,领略意境美
为了将学生带入古诗描绘的意境世界,深化古诗内涵的理解与把握,我们要创设生动、逼真的画面,以鲜明的形象激活学生的想象力,在思考与朗读中调动多重感官。
例如学习《题西
林壁》时,我提前准备了趣味的多媒体动画,启迪学生的思维。
并且在观看动画时,孩子们的脑海中也建立了一个直观、立体的感受:或近或远的景物、或动或静的空间、或浓或淡的色彩,一片危峰耸立、气势磅礴。
通过再现古诗场景,不仅激活了学生的联想与想象,也调动了有感情朗读的欲望,在朗读中感悟內涵,通过以声传情、声情并茂,“横看成岭侧成峰”的美景就在眼前,让学生深感心旷神怡、陶冶情操,细细品味诗歌的韵味。
此时切换画面,再次进入“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场景,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细致观察,在朗读中恍然大悟“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人生道理。
通过观察、思考、朗读,学生更直观地感受了古诗营造的境界,领悟作者表达的深刻哲理,这也正是朗读古诗的魅力所在。
三、用心吟唱,体验韵律美
古诗对仗工整、朗朗上口,适合小学生诵读吟唱。
在古诗诵读过程中,我们要启发孩子有思想、有感情地用心吟唱,潜移默化地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例如学习《望庐山瀑布》时,这首诗可谓是李白的经典之作,他以独特、别致的手法描写了形象、逼真的瀑布之景,直到今日仍为世人流传,具有极高的鉴赏价值。
在指导学生诵读时,先由教师示范吟唱,将他们带入诵读的状态,让他们仔细聆听老师吟唱的语气、语调、语速和节奏,在此基础上把握要领,再尝试根据自己的理解吟唱诗歌。
如“日照香炉生紫烟”的“生”应慢读、重读,把握节奏,这样才能让人感受香炉峰的烟雾云绕、缓慢上升;“遥看瀑布挂前川”“挂”字应重读,“瀑”字紧跟其后,仅轻于“挂”的读音,“挂”表达的是气魄,“瀑”则表明瀑布之大;“飞流直下三千尺”则要吐字响亮,突出“飞流直下”的磅礴气势和“三千尺”的夸张表现手法;“疑是银河落九天”此句是诗人的大胆想象,应重读“疑”,表现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惊叹之情。
[3]
四、把握语感,渗透情感美
良好的语感是培养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一环;在指导朗读时,我们要鼓励孩子们反复地诵读、反复地思考,让诗歌“活”起来,陶醉于古诗的意境中,产生情感共鸣。
例如学习张继的《枫桥夜泊》时,先指导学生通读全文,理顺思路,初步感受作者透过诗歌表达心目中的抑郁之情;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进一步通过文本对话,把握情感内涵。
在诵读过程中,要注重作者巧妙运用的“天”“眠”“船”等押韵字眼,把握声调呼应。
如“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为了营造“月落”“乌啼”“霜满天”的意境,体现诗人“对愁眠”的孤独与苦闷,朗读时声调要低沉、缓慢;而“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话锋一转就要适当提高语调,突出节奏感,宁静的夜半之时,寒山寺的“钟声”突然响起,这不禁让诗人的内心又增加了几分愁思。
小学生在有感情的诵读中,不仅营造了古诗的意
境,领悟了作者的情感,也能强化自身良好的语感能力,渗透作品蕴含的情感美,由此对古诗加深印象。
综上,高品质的古诗诵读,应让学生多朗读、多思考、多体会、多积累。
我们要遵循“授人以渔”的教育原则,在古诗诵读中多渗透朗读技巧、培养朗读能力。
通过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地训练,学生才能在有思想、有感情地朗读中把握古诗的审美内涵,深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夯实语文综合素质。
[1]朱倩闻.探究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经典古诗文诵读[J].语文课内外,2019,(27):31.
[2]陈梦洁.小学低年段学生古诗词诵读习惯培养的有效策略研究①[J].考试周刊,2019,(73):21-22.
[3]郝雪英.小学语文古诗课堂诵读的魅力与教学指导建议分析[J].新课程·小学,2019,(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