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3牛顿运动定律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一、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1.牛顿第一定律导出了力的概念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运动状态指物体的速度)又根据加速度定义:tv a ∆∆=,有速度变化就一定有加速度,所以可以说: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不能说“力是产生速度的原因”、“力是维持速度的原因”,也不能说“力是改变加速度的原因”。
)2.牛顿第一定律导出了惯性的概念 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这就是惯性。
惯性反映了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惯性大的物体运动状态不容易改变)。
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静止的物体有惯性,运动的物体也有惯性。
同一个物体,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用水平力推能推动;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用同样大小的水平力推没推动。
能不能说该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时的惯性小,在粗糙水平面上时的惯性大?不能,这里的力应该理解为合外力。
3.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理想化状态 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物体在不受任何外力时的状态。
而不受外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物体不受外力和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是有区别的,所以不能把牛顿第一定律当成牛顿第二定律在F =0时的特例。
二、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1.区分一对作用力反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 一对作用力反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的共同点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不同点有:作用力反作用力作用在两个不同物体上,而平衡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力反作用力一定是同种性质的力,而平衡力可能是不同性质的力;作用力反作用力一定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的,而平衡力中的一个消失后,另一个可能仍然存在。
2.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冲量和功 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同一个过程中(同一段时间或同一段位移)的总冲量一定为零,但作的总功可能为零、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
这是因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作用时间一定是相同的,而位移大小、方向都可能是不同的。
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
一、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又称惯性定律,指出“物体如果没有外力作用,或外力的合力为零,物体
就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还可以理解为: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它要么保
持原来的状态(包括速度为零的状态),要么不受力的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
)
2、质点的惯性系和非惯性系的判断方法,非惯性系的例子。
3、坐标系的选取和表示。
二、牛顿第二定律
1、牛顿第二定律又称运动定律,明确了力的概念,即:当物体受到外力(总的力)作用时,会产生加速度,且加速度的大小与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
力的方向相同。
用公式表达 F=ma。
2、等效力:将多个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合成为一力。
3、重力和重力的计算。
4、弹力和弹力的计算。
5、摩擦力和摩擦力的计算。
三、牛顿第三定律
1、牛顿第三定律又称作用-反作用定律,明确了力的相互作用联系。
指出“两个物体相互作用时,彼此之间的作用力与受力物体方向相反,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四、应用
1、在现实生活中,各种力的应用情况。
2、受力物体的运动情况。
综上所述,牛顿运动定律是物理学的基础理论之一,它揭示了物体的运动规律,对我们认
识和描述物体的运动过程有着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牛顿运动定律,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
物体的运动情况,更好地指导实际应用。
大学物理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四、几种实用的惯性系
1、地面参考系 ground reference frame
由于我们生活在地面上,地面是 一个最常用的惯性系。但只能说地面 是一个近似的惯性系,而不是一个严 格的惯性系,因为地球有自转角速度: 由于地球的自转,地球上的物体 有法向加速度。
1 7.3 105 rad s 1
2、地心参考系 earth's core
地心参考系相对地面参考系严格 些,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角速度:
2 2.0 107 rad s 1
3、日心参考系 sun's core
日心参考系相对地心参考 系更严格些,但太阳还绕银河 中心旋转:
3 8.0 1012 rad s 1
• 5、牛顿定律适用的范围是什么?什么是 惯性参考系? • 6、有人说:力是运动的根源,没有力就 没有运动,你是怎么理解的? • 7、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的力有哪 些?它们都属于基本力中的哪一种? • 8、有人说:人推车时只有作用力大于反 作用力时车才能被推动,且先有作用力, 后有反作用力。你认为呢? • 9、动量和动能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 “只要运动是匀速的,你无法从其中任何一个现象来确 定船是在运动还是停着不动.你跳向船尾也不会比跳向船头 来得远,虽然你跳在空中时,脚下的船底板向着你跳的反方向 移动.你把不论什么东西扔给你的同伴时,如果你的同伴在 船头而你在船尾, 你所用的力并不比你们两个站在相反位置 时所用的力更大.水滴将象先前一样,滴进下面的罐子,一滴 也不会滴向船尾,虽然水滴在空中时,船已行驶了相当距离."
(3) m
a 是什么力?
§3.3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Applications of Newton’s Laws of motion • 一、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范围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12讲 牛顿运动三定律
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
12讲牛顿运动三定律
一、学习目标
牛顿运动定律Ⅱ
二、自学填空
大一轮P39、P44
三、预习问题
1、1)对力和运动的关系,不同的科学家各自有哪些不同思考?出现了哪些重要方法?2)如何理解牛顿第一定律?
不是实验定律,是理想实验的外推;惯性的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不受力时物体运动
2、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有何区别?
3、什么是基本物理量和基本单位?一个等式成立包含哪些相等的要素?
4、1)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2)表达式中单位为何必须是国际单位制单位,K为什么取1?3)牛顿第二定律的特性?
矢量性;瞬时性;因果性、统一性;同一性;独立性;局限性
5、处理动力学两类问题的基本步骤。
6、整体法受力分析时,为何不分析内力?整体法是否只适用于两个物体的加速度相同的问题?
四、典型例题
《大一轮》P40例1例2高考题组1、P43例2跟踪训练2-1、P45典例即学即练
小结:
五、提升训练
A组
《大一轮》P46模拟题组1 《课时作业七》4、9《课时作业八》5、7
B组《课时作业八》10、11
六、课后反思。
第3章 动量.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守恒定律
F mg xsg g(ls xs)
B
l
mgx o
x
25
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建立运动方程: m d v g(ls xs)
dt
要求出速度与位置的关系式,利用速度定义式消去时 间
m dv v g(l x)
dx
lsv dv g(ls xs)d x
积分得到 lv2 2gl2 gl2
v 2gl gl
“大统一”(尚待实现)
19
二、力学中常见的力
▪万有引力及其分力—重力,电磁力,弹力和摩擦力 ▪按是否受其它作用的影响分 ▪主动力:引力、重力、静电力、洛仑兹力 ▪被动力:弹力、摩擦力 ▪按是否需要接触分:接触力和非接触力: ▪按作用效果分:压力、拉力、向心力、合力、分力:
20
§3.4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I Ixi Iy j Izk
Iy
t2 t1
Fy dt
mv2 y
mv1y
I z
t2 t1
Fz dt
mv2 z
mv1z
35
二 质点系的动量定理
t2
t1
t2
t1
( F1
( F2
F12 )dt F21 )dt
m1v1 m2v2
m1v10 m2 v20
质点系
F1
F12
m1
F2
mv2 dv
/
l
dt
v
θ
vdv gl sin θdθ
v0
0
v v02 2lg(cos 1)
FT
m( v02 l
2g
3g
cos
θ)
o
FT
en
etv
v0 mg
dv v dv
LK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
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第二节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学习目标:1、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意义2、知道什么是惯性3、知道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含义4、理解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理解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知识点预览:1、历史上关于力和运动关系的认识(1)亚里士多德的结论:(2)伽利略的观点:2、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2)意义:①指出了物体不受外力时的状态:;②揭示力与运动的关系,即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而是的原因。
3、惯性:(1)定义:(2)理解:①一切物体都具有②惯性是物体的固有性质。
4、力是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1)叫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
(2)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时,具有,所以,力是使物体产生的原因。
5、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自我检测:1、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惯性是指物体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B、只有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才具有惯性C、处于任何状态的物体都有惯性D、惯性是物体的属性,与运动状态和是否受力无关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牛顿第一定律反映的是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规律B、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运动状态保持不变是由于物体具有这样的性质,即惯性。
C、物体不受外力的作用时,总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D、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不一定受到外力作用3、如果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则该物体()A、速度方向一定发生了变化B、速度大小一定发生了变化C、加速度一定发生了变化D、速度大小和方向中至少有一个发生变化A、力是使物体产生速度的原因B、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C、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D、力是改变物体惯性的原因例题分析:例题1: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速度不断增大,表示物体必受外力作用B、物体向着某个方向运动,则在这个方向上必受力的作用C、物体的速度大小不变,则其所受的合外力必为零D、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则这个物体必不受外力作用例题2、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速度大的物体不能很快地停下来,是因为物体的速度越大,惯性也越大B、静止的火车启动时,速度变化慢,是因为静止的物体关系大的缘故C、乒乓球可以快速抽杀,是因为乒乓球的惯性小D、在宇宙中飞船中的物体不存在惯性。
漆安慎《力学》教案第03章 动量-牛顿运动定律
第三章 动量 牛顿运动定律
§3.2 惯性质量和动量
主要内容: §3.2.1 惯性质量 §3.2.2 动量·动量变化率和力 §3.2.3 牛顿运动定律 §3.2.4 伽利略的相对性原理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第三章 动量 牛顿运动定律
§3.2.1 惯性质量
1.两质点在气桌上的碰撞
经典力学
m = 常量
相对论力学
m
m0
1 v2 / c2
m0为静止质量,v 和 c 分别表示质点的运动速度和 真空中的光速.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第三章 动量 牛顿运动定律
§3.2.2 动量·动量变化率和力
1. 动量 定义: p m v 对任何两质点,有
m1v1 m2v2
v12 △v1 v22 △v2
m0 v
m m0
Δv0 Δv
Δv0 Δv
kg
m就是某物体“质量的操作型定义”其. 中m0的规定为: 1. 对宏观物体:取巴黎国际计量局中铂铱合金国际千
克原器为标准物体,规定其质量为 m0=1kg(千克),此 即国际单位质量的基本单位.
2. 对微观粒子:取原子质量单位(u),它是碳的同位素 12C原子质量的1/12.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第三章 动量 牛顿运动定律
§3.1 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参考系P.63
1. 什么是孤立质点?
2. 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3. 牛顿第一定律中说的静止或运动是以什么为参考系的?
4. 什么是惯性参考系( 简称惯性系)?
5. 太阳是惯性系吗? 绕银河中心转动 an 3108 cm s2
2. 牛顿第三定律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间有 F21 F12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物理(广东专版)
目 录
第1单元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
扫 清 认 知 障 碍 解 密 高 频 考 点
应用牛顿第三定律应注意的问题 (1)定律中的“总是”说明对于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
第二步:找突破口
已知两人水平拉力大小相等,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 质量大小可得出两人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关系,进而应用x 1 = at2比较两人运动的位移关系。 2
物理(广东专版)
目 录
第1单元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
扫 [ 解析 ]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甲对绳的拉力与绳对甲 清 认 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选项 A 错;因为甲和乙的 知 障 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故选项 B 错。设绳的张力为 F,根 碍
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故选B。 答案:B
知 能 综 合 提 升
物理(广东专版)
目 录
第1单元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
扫 清 认 知 障 碍 解 密 高 频 考 点
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1.惯性和惯性定律的区别
(1)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一种性质,与物体 是否受力、受力的大小无关。
专 题 归 类 探 究 知 能 综 合 提 升
抵消,不可叠加,
不可求合力
专 题 归 类 探 究 知 能 综 合 提 升
可以是同性质的力,也 一定是同性质的力 可以不是同性质的力
点
方向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物理(广东专版)
目 录
第1单元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
[例2]
如图3-1-4所示,甲、乙两
专 题 归 类 探 究 知 能 综 合 提 升
提示:物体A共受重力、斜面的支持力、挡板的弹力三个 力作用。重力的反作用力为物体对地球的引力,其平衡力为斜 面支持力与挡板弹力的合力;斜面的支持力的反作用力为 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其平衡力为重力垂直于斜面向下的分力; 挡板的弹力的反作用力为物体对挡板的压力,其平衡力为重力 沿斜面向下的分力。
(完整版)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
2 (4)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定是同种性质的力。(平衡力的性质呢?)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二力平衡的区别 内容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二力平衡 受力物体 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上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依赖关系 同时产生,同时消失相互依存,不可单独存在 无依赖关系,撤除一个、另一个可依然存在,只是不再平衡 叠加性 两力作用效果不可抵消,不可叠加,不可求合力 两力运动效果可相互抵消,可叠加,可求合力,合力为零;形变效果不能抵消 力的性质 一定是同性质的力 可以是同性质的力也可以不是同性质的力 三、牛顿第二定律 1、内容: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质量成反比,加速度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2、数学表达式:F合=ma 3、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1)瞬时性:牛顿第二定律揭示的是力的瞬时效果,即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与它的效果是瞬时对应关系,力变加速度就变,力撤除加速度就为零,注意力的瞬时效果是加速度而不是速度; (2)、矢量性:加速度的方向总是和合外力的方向相同的,可以用分量式表示,Fx=max,Fy=may,Fz=maz; (3)、同体性:F =m a是对同一物体而言的 (4)独立性:每个力的作用是独立的,物体的加速度是各力独立作用共同的结果 (5)、牛顿第二定律F=ma定义了力的基本单位——牛顿(定义使质量为1kg的物体产生1m/s2的加速度的作用力为1N,即1N=1kg.m/s2. 4、应用牛顿第二定律的解题方法 (1)合成法 若物体只受两个力作用产生加速度时,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合力.运用三角形的有关知识,列出分力、合力及加速度之间的关系求解. 例:如图所示,小车上固定着光滑的斜面,斜面的倾角为,小车以恒定的加速度向左运动,有一物体放于斜面上,相对斜面静止,此时这个物体相对地面的加速度是 。 解:1、分析受力 2、加速度的方向 3、合力的方向,合力的大小 4、列方程 a=gtanθ
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教案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考力和运动的综合题,重点考查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如为使物体变为某一运动状态,应选择怎样的施力方案;
二是联系实际,以实际问题为背景命题,重点考查获取并处理信息,去粗取精,把实际问题转化成物理问题的
能力。
§1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
一、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的内容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看,要求准确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加深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熟练掌握其应用,尤其是物体受力分析的方法;理
解牛顿第三定律;理解和掌握运动和力的关系;理解超重和失重。本章内容的高考试题每年都有,对本章内容
单独命题大多以选择、填空形式出现,趋向于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生活、科技、生产实际问题。经常与电场、
磁场联系,构成难度较大的综合性试题,运动学的知识往往和牛顿运动定律连为一体,考查推理能力和综合分
45
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教案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张建设编写
这个定律有两层含义: (1)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是物体的固有属性;物体的运动不需要用力来维持。 (2)要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即速度包括大小和方向)改变,必须施加力的作用,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 原因,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2.牛顿第一定律的几点说明 (1)物体不受外力是该定律的条件。 (2)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是结果。 (3)惯性: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 惯性是一切物体都具有的性质,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及受力情况无关。 惯性反映了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惯性大的物体运动状态不容易改变)。 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惟一量度。 (4)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物体在不受任何外力时的状态,而不受外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物体不受外力 和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是有区别的。 (5)牛顿第一定律成立的参考系是惯性参考系。 (6)应注意: ①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验直接总结出来的,是牛顿以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为基础,加之高度的抽象思维, 概括总结出来的,不可能由实际的实验来验证; ②牛顿第一定律不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特例,而是不受外力时的理想化状态。 例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得越快的汽车越不容易停下来,是因为汽车运动得越快,惯性越大 B.小球在做自由落体运动时,惯性不存在了 C.把一个物体竖直向上抛出后,能继续上升,是因为物体仍受到一个向上的冲力 D.物体的惯性仅与质量有关,质量大的惯性大,质量小的惯性小 解析: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仅由质量决定,与它的受力状况与运动状况均无关。一切物 体都有惯性。答案:D 例 2. 火车在长直水平轨道上匀速行驶,车厢内有一个人向上跳起,发现仍落回到车上原处(空气阻力不 计),这是因为 A.人跳起后,车厢内的空气给人一个向前的力,这力使他向前运动 B.人跳起时,车厢对人一个向前的摩擦力,这力使人向前运动 C.人跳起后,车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人下落后必定向后偏一些,只是由于时间很短,距离太小,不明显而 已。 D.人跳起后,在水平方向人和车水平速度始终相同 解析:人向上跳起,竖直方向做竖直上抛运动,水平方向不受外力作用,由于惯性,所以水平方向与车速 度相同,因而人落回原处。 答案:D 例 3.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一定不受外力的作用 B.物体的速度为零时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C.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一定受到外力的作用 D.物体的位移方向一定与所受合力方向一致 解析:物体不受外力时一定处于静止或匀速运动状态,但处于这些状态时不一定不受外力作用,所以 A 错; 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是看其受力是否为零,而不是看它的速度是否为零,如竖直上抛物体到达最高点时速度
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3.2_牛顿第二定律、两类动力学问题)讲解
2012年物理一轮精品复习学案:第2节 牛顿第二定律、两类动力学问题【考纲知识梳理】一、牛顿第二定律1、内容:牛顿通过大量定量实验研究总结出:物体的加速度跟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和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这就是牛顿第二定律。
2、其数学表达式为:m Fa =ma F =牛顿第二定律分量式:⎩⎨⎧==yy x x ma F ma F用动量表述:t PF ∆=合3、牛顿定律的适用范围:(1)只适用于研究惯性系中运动与力的关系,不能用于非惯性系;(2)只适用于解决宏观物体的低速运动问题,不能用来处理微观粒子高速运动问题; 二、两类动力学问题1.由受力情况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2.由运动情况判断的受力情况 三、单位制1、单位制: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一起组成了单位制。
(1)基本单位:所选定的基本物理量的(所有)单位都叫做基本单位,如在力学中,选定长度、质量和时间这三个基本物理量的单位作为基本单位: 长度一cm 、m 、km 等; 质量一g 、kg 等; 时间—s 、min 、h 等。
(2)导出单位:根据物理公式和基本单位,推导出其它物理量的单位叫导出单位。
2、由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一起组成了单位制。
选定基本物理量的不同单位作为基本单位,可以组成不同的单位制,如历史上力学中出现了厘米·克·秒制和米·千克·秒制两种不同的单位制,工程技术领域还有英尺·秒·磅制等。
【要点名师精解】一、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1、牛顿第二定律的“四性”(1)瞬时性:对于一个质量一定的物体来说,它在某一时刻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只由它在这一时刻所受到的合外力的大小和方向来决定.当它受到的合外力发生变化时,它的加速度随即也要发生变化,这便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瞬时性的含义.例如,物体在力F1和力F2的共同作用下保持静止,这说明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零.若突然撤去力F2,而力F1保持不变,则物体将沿力F1的方向加速运动.这说明,在撤去力F2后的瞬时,物体获得了沿力F1方向的加速度a1.撤去力F2的作用是使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由零变为F1,而同时发生的是物体的加速度由零变为a1.所以,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和合外力是瞬时对应的.(2)矢量性(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方向相同);合外力F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a的原因,反之,a是F产生的结果,故物体加速度方向总是与其受到的合外力方向一致,反之亦然。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复习
2、一个小球正在作曲线运动,若突然撤 去所有外力,它将( D )
A、立即静止下来; B、仍作曲线运动; C、作减速运动; D、作匀速直线运动。
资料第40页惯性的“相对性”
3、2001年2月11晚上,在中央电视 台“实话实说”节目中,为了揭露各种 歪理邪说,司马南与主持人崔永元合作 表演了“铁锤砸砖”节目。崔头顶8块砖, 司马南用一铁锤击打头顶上的砖.结果砖 被击碎,但崔安然无恙.据司马南讲,他 做第一次实验时头顶一块砖,结果被砸 昏了过去.请从物理学的角度定性解释上 述事实。
一对相互作用力一定是施力物体与受力物 体的位置对调,如:“马对车的拉力”与“车 对马的拉力”就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马对 车的拉力”的施力物体是马,受力物体是车 (“对”字后面的物体就是受力物体);而“车 对马的拉力” 的施力物体是车,受力物体是 马。
“马”对“车”的拉力
“车”对“马”的拉力
车与马的位置正好互换(就是受力物体与施力 物体的位置互换)。
3、一个人在地面用尽全力可以举起80kg的重 物;你能否想个办法让他举起120kg的重物?说一 说你的想法,并证明其可行性。
(三)单位制
记住中学学过的六个基本单位:千克、米、秒、 安培、摩尔、开尔文。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之图象问题
1.常见的动力学图象 vt图象、at图象、Ft图象、Fa图象、Fx图 象等. 2.图象类问题的实质是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 ,以牛顿第二定律F=ma为纽带,结合物体的受力 情况和运动情况,通过分析图象的轴、线、斜率、 截距、特殊点、面积所表示的意义来解决。
1、(2015·全国新课标Ⅱ)(多选)在一东西向 的水平直铁轨上,停放着一列已用挂钩链接好的车厢 。当机车在东边拉着这列车厢一大小为a的加速度向 东行驶时,链接某两相邻车厢的挂钩P和Q间的拉力 大小为F;当机车在西边拉着这列车厢一大小为 2 a
第三章 牛顿定律重点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例证3】(2011·深圳模拟)如图所示为杂技“顶竿” 表演的示意图:一人站在地上,肩上扛一质量为M的竖 直竹竿,当竿上一质量为m的人以加速度a加速下滑时, 竿对“底人”的压力大小为( ) 选B. A.(M+m)g B.(M+m)g-ma C.(M+m)g+ma D.(M-m)g
【解题指导】求解本题应把握以下三点:
答案:(1)0.2
(2)6 N
(3)46 m
【变式训练】(2011·杭州模拟)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 的小物体在固定的斜面上运动,若在不同的运动情况下给 物体m施加一竖直向下的恒力F,则物体m的运动情况可能 是( )
A.当m原来静止时,施力后将加速运动 B.当m原来加速运动时,施力后加速度将不变 C.当m原来减速运动时,施力后加速度将减小 D.当m原来匀速运动时,施力后仍做匀速运动
【例2】如图所示,mA=1kg,mB=2kg,A、 B间静摩擦力的最大值是5N,水平面光滑。 用水平力F拉B,当拉力大小分别是F=10N 和F=20N时,A、B的加速度各多大?
A B F
连接体的问题
【例3】一个质量为0.2 kg的小球用细线吊在 倾角θ=53°的斜面顶端,如图,斜面静止 时,球紧靠在斜面上,绳与斜面平行,不 计摩擦,当斜面以10 m/s2的加速度向右做 加速运动时,求绳的拉力及斜面对小球的 弹力.
【例2】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人站在自动扶梯上,扶梯 正以加速度a向上减速运动,a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求人所受到的支持力和摩擦力。
【答案】m(g-asin),方向竖直向上 macos,方向水平向左
牛顿定律的瞬时性问题
【例证3】(2010·全国高考Ⅰ)如图 所示,轻弹簧上端与一质量为m的木 块1相连,下端与另一质量为M的木 块2相连,整个系统置于水平放置的 光滑木板上,并处于静止状态.现将 木板沿水平方向突然抽出,设抽出木板的瞬间,木块 1、 2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1、a2,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有 选C ( ) A.a1=0,a2=g B.a1=g,a2=g C.a1=0, a m M g D.a1=g, a 2 m M g
牛顿第三定律
练习:
1、书本静止在桌子上.请分析书本受到哪几个力的作用?画
出受力示意图。 它们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各是什么? 这两个力是什么关系? 它们的反作用力各是什么力? FN 施:桌子 受:书本
FN
1、地球对人的重力 与人对地球的引力 2、地面对人的支持力 与人对地面的压力 3、地面对人的摩擦力 与人对地面的摩擦力 f
G
拔河比赛: 4 、有人认为拔河比赛中既然双方的作用力 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应该不可能分出胜负, 实际上却总有一方获胜,这是否违背了牛顿 第三定律?
解析: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的,A B两队在拔河时,无 论是相持阶段还是一队被另一队拉过来的过程中,A 队拉 B 队的 力与 B 队拉 A 队的力总是相等的. 为什么总有一队获胜呢? 关键在于地面对两者的最大静摩擦力不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四、牛顿第三定律
a
结论:
物体之间的作用力总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 物体有力的作用的同时,另一个物体对这一个物体也有 力的作用。
我们把其中一个力叫做作用力,另一个力就叫做
反作用力。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可以互换的。)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你的猜想是: 1、 2、 3、 4、
相 同 点
大小 方向 是否共线相反 共线 不一定相同 不一定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相同(同体) 两个力在同一物体上互 相抵消达到平衡的效果.
不 同 点
作用时间 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作用对象 不同(异体) 两个力在不同物体产 作用效果 生不同效果,不能抵消.
可得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特点:
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
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在基础型课程中我们已经知道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学习了牛顿运动定律后,我们在这一章里将进一步讨论牛顿定律的应用。
在力学中,只研究物体怎样运动而不涉及运动状态改变原因的分科,叫做运动学;研究运动状态改变和力的关系的分科,叫做动力学。
有了动力学知识,就可以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或者根据物体的运动情况,判断物体受力情况。
这样就能够创造条件来控制运动,使物体的运动符合人们的要求。
本章先介绍摩擦力的概念和它的性质,再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掌握力的正交分解法,隔离法等。
然后,应用牛顿运动定律去解决一些较为复杂的动力学问题。
同时将多种典型的问题进行归类,并适当地把研究一个物体的动力学问题,延拓到诸如连接体等多个物体的动力学问题,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A、滑动摩擦力摩擦力是一种常见的力,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及工程技术有密切关系,如图3 -1所示是两头驯鹿拉着两个站在雪橇上的人,在雪地上酣畅淋漓地滑行。
这里既要利用摩擦力,又要克服摩擦力。
在初中和高中基础型课程中已经多次涉及到摩擦力,但都没有说明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本节就要讨论这个问题。
一、滑动摩擦力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有时要克服摩擦力,有时要利用摩擦力。
例如各种车辆在前进时要克服摩擦力对车辆的阻碍作用,在制动时要利用这种阻碍作用。
我们把物体接触面间阻碍物体相对滑动的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我们先来研究一下: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大家谈滑动摩擦力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DIS实验】在铁架台上固定力传感器(如图3-2),将木块放在长板上,用细线连结木块与力传感器,应用计算机辅助系统,将图中的力传感器接到数据采集器的输入口。
点击实验菜单上“摩擦力的研究”。
显示屏上将显示记录表格和F f-F N坐标系。
点击“记录压力”,把物体压力图3-1记录到表格中,点击“开始记录”,同时拖动长板向左运动,F f -F N 坐标系上将出现物体受力图线,在力的图线上选择区域,则区域内力的平均值会自动记录到表格中,在木块上加砝码再做几次实验得出一组实验数据,更换粗糙的接触面,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再做实验,比较实验结果。
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
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守恒定律习题解答3.5.1质量为2kg的质点的运动方程为r=(6t2-10)i+(3t2+3t+10)j(t为时间,单位为s;长度单位为m)求证质点受恒力而运动,并求力的大小方向.解:运动学方程为恒矢量。
3.5.2质量为m的质点在Oxy平面内运动,质点的运动方程为r=acoswt i+bsinwt ja,b,w为正常数,证明作用于质点的合力总指向原点.解:运动学方程则与方向相反指向原点。
3.5.3在脱粒机中往往装有振动鱼鳞筛,一方面由筛孔漏出谷粒,一方面逐出秸杆,筛面微微倾斜,是为了从较低的一边将知杆逐出,因角度很小,可近似看作水平,筛面与谷粒发生相对运动才可能将谷粒筛出,若谷粒与得到面静摩擦系数为0.4,问得到沿水平方向的加速度至少多大才能使谷粒和得到面发生相对运动.解:摩擦力满足μmg ≤ ma则 a 至少为μg=0.4*9.8m/s2才能使它们发生相对运动。
3.5.4桌面上叠反放着两块木版,质量各为m1,m2,如图所示m2和桌面的摩察系数为μ2,m1和m2间的静摩察系数为μ1.沿水平方向用多大的力才能把下面的木版抽出来.解:研究对象分别为<m1><m2>坐标系:o-xy受力分析:m1: m2: 列方程坐标分量式①②③④联立解得:只有a2x≥ a1x 时,才能抽出。
3.5.5质量为m2的斜面可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斜面倾角为a,质量为m1的小球与斜面之间亦无摩察,求小球相对于斜面的加速度及其对斜面的压力.解:研究对象分别为<m1><m2>坐标系:o-xy受力分析:m1:m2:列方程坐标分量式①②③④由相对运动:投影:解得:3.5.6在图示的装置中两物体的质量各为m1,m2.物体之间及物体与桌面的间摩察系数都为μ.求在力F的作用下两物体加速度及其绳内张力.不计滑轮和绳的质量及轴承摩察,绳不可伸长.解:研究对象分别为<m1><m2>坐标系:o-x受力分析: m1:m2:列方程坐标分量式①②③3.5.7在图示的装置中,物体A,B,C 的质量各为m1,m2,m3且两两不相等,若物体A,B 与桌面间的摩擦系数均为μ,求三个物体的加速度及绳内的张力,不计绳和油轮质量,不计轴承摩擦.绳不可伸长.解:研究对象分别为<m1><m2><m3> 坐标系:o-xy 受力分析:m1:m2:m3:列方程T1= T1′= T2 = T2′= T 坐标分量式①②③辅助方程:(绳子的总长度一定)3.5.8天平左端挂一定滑轮,一轻绳跨过滑轮,绳的两端分别系上质量为m1,m2的物体(m1≠m2).天平右端的托盘内放有砝码.问天平托盘和砝码共重若干诸能保持天平平衡?不计滑轮和绳的质量及轴承摩擦,绳不伸长.解:研究对象分别为<m1><m2>坐标系:o-xm1:受力分析:m2:列方程坐标分量式①②绳不伸长,解得:于是天平左端受力大小为 2T右端的砝码和托盘重为:3.5.9跳伞运动员初张伞时的速度为,阻力大小与速度平方成正比:,人伞总质量为m,求的函数(提示:积分时可利用式.)解:,积分时变为则则则3.5.10一巨石与斜面因地震而分裂,脱离斜面下滑至水平石面之速度为v0,求在水平面上巨石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摩擦系数为(注:不必求v 作为t的显函数).解:在水平面上,t=0,则3.5.11棒球质量为0.14kg,用棒击棒球的力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设棒被击前后速度增量大小为70m/s.求力的最大值,打击时,不计重力.解:0 - 0.05s内:F=20Fmaxt0.05-0.08s内:F=Fmax(8-100t)冲量:=0.025Fmax+0.015Fmax=0.04 Fmax动量的增量:∴Fmax=245N3.5.12沿铅直向上发射玩具火箭的推力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火箭的质量为2kg,t=0时处于静止.求火箭发射后的最大速率和最大高度(注意,推力>重力时才起动).解:由动量守恒:F > mg 时才起动,,t = 4 s 时F = mg时间应从t > 4 s 开始。
11 第三章 第1讲 牛顿运动定律
3.【惯性的理解及应用】 (多选)如图,圆柱形玻璃容器内装满液体静置于水平面 上,容器中有a、b、c三个不同材质的物块,物块a、c 均对容器壁有压力,物块b悬浮于容器内的液体中,忽略a、c与容器 壁间的摩擦。现给容器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恒力,使容器向右做匀加速 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个物块将保持图中位置不变,与容器一起向右加速运动 B.物块a将相对于容器向右运动,最终与容器右侧壁相互挤压
返回
02
考点二 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及简单应用
(重难共研类)
【知识梳理】 1.牛顿第二定律 (1)内容: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跟它的质量成 _反__比__,加速度的方向跟 作用力 的方向相同。 (2)表达式:F=kma,其中k是比例系数。在质量的单位取千克(kg), 加速度的单位取米每二次方秒(m/s2),力的单位取牛顿(N)时,F=ma。
2.【惯性现象的应用】 如图所示,某同学朝着列车行进方向坐在车厢中,水平桌面上放有一 静止的小球。突然,他发现小球向后滚动,则可判断 A.列车在刹车 B.列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C.列车在做加速直线运动
D.列车的加速度在增大 C [小球突然向后滚动,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以判断列车相对小球 向前做加速直线运动,但无法判断列车的加速度变化情况,故ABD 错误,C正确。故选C。]
【针对训练】 1.【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的质量和速度大小的乘积成反比 B.物体所受合力必须达到一定值时,才能使物体产生加速度 C.物体加速度的大小与所受作用力中任意一个力的大小成正比
√D.当物体质量改变但其所受合力的水平分力不变时,物体水平加速
题后总结 1.惯性的两种表现形式 (1)物体在不受外力或所受的合外力为零时,惯性表现为使物体保持原 来的运动状态不变(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2)物体受到外力时,惯性表现为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惯性大, 物体的运动状态较难改变;惯性小,物体的运动状态较易改变。
第三章第一讲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
两人的冰刀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已知张丹在冰面
上滑行的距离比张昊滑行得远,这是由于
(
)
A.在推的过程中,张丹推张昊的力小于张昊推张丹的 力 B.在推的过程中,张丹推张昊的时间等于张昊推张丹 的时间
C.在刚分开时,张丹的初速度大于张昊的初速度
D.在分开后,张丹的加速度的大小大于张昊的加速度 的大小
[归纳领悟]
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比较 对应名称
比较内容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 的物体上 二平衡力 作用在同一物体 上
不
受力物体
同
点
相互依存,不能单独
依赖关系 存在,同时产生,同 时变化,同时消失
无依赖关系,撤
除一个,另一个 可依然存在
对应名称 作用力和反作 比较内容 用力
二平衡力
容器固定在一个小车上,在容器
中分别悬挂和拴住一只铁球和一
只乒乓球.容器中的水和铁球、 乒乓球都处于静止状态.当容器随小车突然向右运 动时,两球的运动状况是(以小车为参考系) ( A.铁球向左,乒乓球向右 )
B.铁球向右,乒乓球向左
C.铁球和乒乓球都向左 D.铁球和乒乓球都向右
解析:由于惯性,铁球相对于水向左偏,而因乒乓球的
[自主尝试] (试一试,能否做到正确解答)
错解1:对牛顿第三定律认识不清,认为两人相互作用的 时间关系不能确定,容易漏选B.
错解2:对牛顿第二定律运用不当,不能充分理解“两人
的冰刀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的含义,从而不能 正确分析两人加速度的大小,错误地根据“张丹在冰面 上滑行的距离比张昊滑行得远”而选择D.
上提的过程中,不计绳子的重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这桶水处于超重状态,所以绳子对桶的拉力大于桶对绳 子的拉力 B.人对绳子的拉力与绳子对桶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
物理竞赛 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
哪些参考系是惯性系呢? •只能靠实验来确定 •相对已知惯性系匀速运动的参考系也是惯性系 •目前惯性系的认识情况是
最好的惯性系:
FK4系 是由1535个恒星平均静止 位形作为基准的参考系
太阳
稍好点的惯性系:
一般工程上可用的惯性系 地球(地心或地面)
(2)非惯性参照系:
凡牛顿第一定律不成立的参照系统称为非惯性参 性系,一切相对于惯性参照系做加速运动的参照 系都是非惯性参照系。在考虑地球转动时,地球 就是非惯性系。 在非惯性系中,物体运动不遵循牛顿第二定律, 但在引入“惯性力”的概念以后,就可以利用牛 顿第二定律的形式来解决动力学问题了。
从地面上观察,小球将做与小 车同向的加速运动. 小车上观察,小球将相对于小 车静止.
因为小球在水平方向上受弹力作用,所以小球相对 于小车的静止不符合牛顿第二定律
(1)惯性参照系:
在这个参照系中观察,一个不受力作用的物体将 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样的参照系就 叫做惯性参照系,简称惯性系。由于地球在自转 的同时又绕太阳公转,所以严格地讲,地面不是 一个惯性系。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不考虑地球 的转动,且在研究较短时间内物体的运动,我们 可以把地面参照系看作一个足够精确的惯性系。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一)惯性系和非惯性系
问题1:在平直轨道上运动的火车中,有一张水平的 表面光滑的小桌子,桌上有一个小球,如图所示, 如果火车向前加速运动,以火车为参考系,小球做 什么运动?
以车厢为参考系, 小球向后加速运动
F
G
a a
FN
所以小球相对于小车的运动不符合牛顿第一定律.
问题2:如图2所示,用弹簧将小球固定于小车内 的光滑水平桌面上,当小车恒定加速度a做直线运 动时,从地面上观察,小球如何运动?从小车上 观察,小球如何运动?弹簧处于什么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进行定性分析v t1.(2012年全国新课标卷,14,6分)伽利略根据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和理想实验,提出了惯性的概念,从而奠定了牛顿力学的基础.早期物理学家关于惯性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是惯性B.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只能处于静止状态C.行星在圆周轨道上保持匀速率运动的性质是惯性D.运动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解析:①物体的惯性指物体本身要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或者说是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A 正确;②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B 错误;③行星在圆周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而惯性是指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不符合惯性的定义,C 错误;④运动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根据惯性定律可知,物体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一直运动下去,D 正确. 答案:AD.2.(2012年安徽理综,17,6分)如图所示,放在固定斜面上的物块以加速度a 沿斜面匀加速下滑,若在物块上再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F ,则( ) A.物块可能匀速下滑B.物块仍以加速度a 匀加速下滑C.物块将以大于a 的加速度匀加速下滑D.物块将以小于a 的加速度匀加速下滑解析:物块加速下滑,由牛顿第二定律mgsin θ-μmgcos θ=ma ,得a=g (sin θ-μcos θ).施加恒力F 后,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F )sin θ-μ(mg+F )cos θ=ma',得a'=g(sin θ-μcos θ)+(sin θ-μcos θ)=a+,因a>0,故a'>a,选C.答案:C.3.(2011年浙江理综,14,6分)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在冰面上“拔河”.两人中间位置处有一分界线,约定先使对方过分界线者为赢.若绳子质量不计,冰面可看成光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对绳的拉力与绳对甲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B.甲对绳的拉力与乙对绳的拉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若甲的质量比乙大,则甲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D.若乙收绳的速度比甲快,则乙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解析:①甲对绳的拉力与绳对甲的拉力应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所以A错误;②两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才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所以B错误;③因为绳子对甲和对乙的作用力大小相等,甲的质量大,则甲的加速度小,到分界线所用时间长,所以乙先过分界线,所以C正确;④此情况与收绳速度无关,所以D错误.答案:C.4.(2011年天津理综,2,6分)如图所示,A、B两物块叠放在一起,在粗糙的水平面上保持相对静止地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B受到的摩擦力( ) A.方向向左,大小不变 B.方向向左,逐渐减小C.方向向右,大小不变D.方向向右,逐渐减小解析:取A、B两物块整体研究,加速度水平向左大小不变.再隔离B物体,B在水=ma,所以B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平方向只受静摩擦力,据牛顿第二定律知Ff左,大小不变.故A正确,B、C、D错误.答案:A.本题考查整体法、隔离法在牛顿第二定律中的应用.用整体法的条件是:两物体有共同的加速度.一般情况下,先整体,后隔离,先整体求加速度,后隔离一个物体求某一力.正确进行受力分析是解题的关键.5.(2010年上海物理卷,11,3分)将一个物体以某一速度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设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不变,则物体( )A.刚抛出时的速度最大B.在最高点的加速度为零C.上升时间大于下落时间D.上升时的加速度等于下落时的加速度解析:①由牛顿第二定律得,物体上升过程中的加速度为a1=g+,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为a2=g-,所以上升时的加速度大于下落时的加速度,故D错误;②根据h=at2可知,上升时间小于下落时间,故C错误.③在最高点的加速度为g,B错误,A正确.答案:A.6.(2010年海南物理卷,8,4分)如图,木箱内有一竖直放置的弹簧,弹簧上方有一物块.木箱静止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且物块压在箱顶上.若在某一段时间内,物块对箱顶刚好无压力,则在此段时间内,木箱的运动状态可能为( )A.加速下降B.加速上升C.减速上升D.减速下降解析:①当木箱静止时,物块对箱顶有压力,则物块受到箱顶向下的压力FN,方向竖直向下.弹簧对物块有竖直向上的弹力F,由平衡条件有FN+mg=F,所以F>mg.②当物块对箱顶刚好无压力时,FN=0,而弹簧的压缩量没有变化,所以弹簧对物块的弹力没有变化,物块所受合外力为 F合=F-mg,方向竖直向上,即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因此木箱的运动状态可能为加速上升或减速下降,故B、D正确.答案:BD.7.(2010年山东理综,16,4分)如图(甲)所示,物体沿斜面由静止滑下,在水平面上滑行一段距离后停止,物体与斜面和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斜面与水平面平滑连接,图(乙)中v、a、f和s分别表示物体速度大小、加速度大小、摩擦力大小和路程.图(乙)中正确的是( )解析:①物体与斜面和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可知物体在斜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水平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即速度大小均匀变化,加速度大小分阶段恒定,故A、B错误.②设斜面与水平面夹角为θ,则物体在斜面上的摩擦力f1=μmgcos θ,在水平面上的摩擦力f2=μmg,即f1<f2,故C正确.③物体在斜面上做匀加速运动,路程随时间增加的越来越快,不可能均匀增加,故D错误.答案:C.8.(2011年天津理综,9(1))某同学利用测力计研究在竖直方向运行的电梯的运动状态.他在地面上用测力计测量砝码的重力,示数为G.他在电梯中用测力计仍测量同一砝码的重力,发现测力计的示数小于G,由此判断此时电梯的运动状态可能是.解析:砝码在电梯中受重力和测力计拉力作用,测力计拉力小于重力G,据牛顿第二定律知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电梯的运动状态可能加速下降,可能减速上升.答案:减速上升或加速下降利用牛顿运动定律进行定量计算1.(2012年四川理综,21,6分)如图所示,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与置于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物体接触(未连接),弹簧水平且无形变.用水平力F缓慢推动物体,在弹性限度内弹簧长度被压缩了x.此时物体静止.撤去F后,物体开始向左运动,运动的最大距离为4x.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则( )A.撤去F后,物体先做匀加速运动,再做匀减速运动B.撤去F后,物体刚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μgC.物体做匀减速运动的时间为2D.物体开始向左运动到速度最大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μmg(x-)解析:撤去F短时间内物体受弹簧弹力和地面的滑动摩擦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kx0-μmg=ma,知a先减小,故A选项错误,B选项正确;匀减速的位移为3x,加速度a=μg,所以t=,故C选项错误;物体达到最大速度时,a=0,即kx=μmg,x=,∴W克f =μmg· (x0-x),故D选项正确.答案:BD.本题要求学生能正确分析运动过程并能运用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加速度,对运动的分析及受力的分析要求较高.2.(2011年新课标全国理综,21,6分)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 1的足够长的木板,其上叠放一质量为m 2的木块.假定木块和木板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相等.现给木块施加一随时间t 增大的水平力F=kt (k 是常数),木板和木块加速度的大小分别为a 1和a 2,下列反映a 1和a 2变化的图线中正确的是( )解析:①开始F 较小达不到m 1、m 2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所以m 1、m 2一起保持相对静止地运动,具有相同加速度a=,②当F 达到m 1、m 2间最大静摩擦力后,m 1、m 2发生相对滑动,产生不同加速度,对木板m 1,a 1=恒定不变,对木块m 2:a 2==-μg ,因为>,所以A 正确.答案:A.3.(2011年北京理综,18,6分)“蹦极”就是跳跃者把一端固定的长弹性绳绑在踝关节等处,从几十米高处跳下的一种极限运动.某人做蹦极运动,所受绳子拉力F 的大小随时间t 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将蹦极过程近似为在竖直方向的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据图可知,此人在蹦极过程中的最大加速度约为( ) A.g B.2g C.3g D.4g解析:由F t 图象知,静止时,0.6F 0=mg ①当F=1.8F 0时,有最大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1.8F 0-mg=ma ② 由①②得a=2g. 答案:B.这是牛顿第二定律与F t 图象结合问题,把运动分析和受力分析结合进行逻辑推理,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4.(2011年福建理综,18,6分)如图,一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跨过定滑轮后,两端分别悬挂质量为m 1和m 2的物体A 和B.若滑轮有一定大小,质量为m 且分布均匀,滑轮转动时与绳之间无相对滑动,不计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设细绳对A 和B 的拉力大小分别为T 1和T 2,已知下列四个关于T 1的表达式中有一个是正确的.请你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通过一定的分析,判断正确的表达式是( ) A.T 1=B.T 1=C.T 1=D.T 1=解析:当m 1=m 2时,两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绳的拉力T 1=m 1g=m 2g ,由所给的选项验证可得C 正确. 答案:C.5.(2010年全国卷Ⅰ,15,6分)如图所示,轻弹簧上端与一质量为m 的木块1相连,下端与另一质量为M 的木块2相连,整个系统置于水平放置的光滑木板上,并处于静止状态.现将木板沿水平方向突然抽出,设抽出后的瞬间,木块1、2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 1、a 2.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则有( ) A.a 1=g ,a 2=g B.a 1=0,a 2=g C.a 1=0,a 2=g D.a 1=g ,a 2=g解析:木板抽出后的瞬间,弹簧弹力不能突变,木块1的受力与原来相同,所以a 1=0.木块2受自身重力和弹簧弹力,合力F=Mg+mg ,所以加速度a 2=g ,C 对.答案:C.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弹簧在木板抽出后的瞬间弹力不变.6.(2010年福建理综,16,6分)质量为2 kg 的物体静止在足够大的水平地面上,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大小视为相等.从t=0时刻开始,物体受到方向不变、大小呈周期性变化的水平拉力F 的作用,F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则物体在t=0到t=12 s 这段时间的位移大小为( )A.18 mB.54 mC.72 mD.198 m解析:①只有在拉力大于最大静摩擦力时,物体才会由静止开始运动.而Ffmax=μFN=μmg=0.2×2×10 N=4 N.②物体在各段时间内的运动情况为:0~3 s:F=Ffmax ,物体保持静止,则x1=0;3 s~6 s:F>Ffmax,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a== m/s2=2 m/s2,v=at=6 m/sx2=at2=×2×32 m=9 m6 s~9 s:F=Ffmax,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则x3=vt=6×3 m=18 m9 s~12 s:F>Ffmax,物体的初速度为6 m/s,以2 m/s2的加速度继续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x4=vt+at2=6×3 m+×2×32 m=27 m.③0~12 s内物体的位移为x=x1+x2+x3+x4=54 m,故B正确.答案:B.7.(2012年安徽理综,22,14分)质量为0.1 kg的弹性球从空中某高度由静止开始下落,该下落过程对应的v t图象如图所示.球与水平地面相碰后离开地面时的速度大小为碰撞前的3/4.设球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恒为f.取g=10 m/s2.求:(1)弹性球受到的空气阻力f的大小;(2)弹性球第一次碰撞后反弹的高度h.解析:(1)据v t图线得弹性球下落加速度a==8 m/s2由牛顿第二定律mg-f=ma联立代入数据得f=0.2 N.(2)由图知弹性球第一次到达地面时的速度大小为v 1=4 m/s ,据题意球离地速度v 2=v 1=3 m/s由动能定理-mgh-fh=-m联立代入数据得h==0.375 m.答案:(1)0.2 N (2)0.375 m8.(2012年北京理综,23,18分)摩天大楼中一部直通高层的客运电梯,行程超过百米.电梯的简化模型如图1所示.考虑安全、舒适、省时等因素,电梯的加速度a 随时间t 变化的.已知电梯在t=0时由静止开始上升,a t 图像如图2所示.电梯总质量m=2.0×103 kg.忽略一切阻力,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1)求电梯在上升过程中受到的最大拉力F 1和最小拉力F 2;(2)类比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对于直线运动,教科书中讲解了由v t 图像求位移的方法.请你借鉴此方法,对比加速度和速度的定义,根据图2所示a t 图像,求电梯在第1 s 内的速度改变量Δv 1和第2 s 末的速率v 2;(3)求电梯以最大速率上升时,拉力做功的功率P ;再求在0~11 s 时间内,拉力和重力对电梯所做的总功W.解析:(1)电梯向上做匀加速运动时拉力最大,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1-mg=ma 1所以F 1=mg+ma 1=2.0×103×(10+1.0) N =2.2×104 N电梯向上做匀减速运动时拉力最小,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F 2=ma 2故F 2=mg-ma 2=2.0×103×(10-1.0) N =1.8×104 N.(2)第1 s 内速度改变量Δv 1为a t 图像中所围的“面积” Δv 1=×1×1.0 m/s=0.5 m/sv 2=Δv 2= m/s=1.5 m/s.(3)电梯在第11 s 时速度达到最大,此时a=0, 拉力F=mg=2.0×104 Nv 11= m/s=10 m/s所求功率P=Fv 11=2.0×105 W 由动能定理,总功为: W=E k2-E k1=m-0=×2.0×103×102 J=1.0×105 J.答案:(1)2.2×104 N 1.8×104 N(2)0.5 m/s 1.5 m/s (3)2.0×105 W 1.0×105J9.(2012年重庆理综,25,19分)某校举行托乒乓球跑步比赛,赛道为水平直道,比赛距离为s.比赛时,某同学将球置于球拍中心,以大小为a 的加速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速度达到v 0时,再以v 0做匀速直线运动跑至终点.整个过程中球一直保持在球拍中心不动.比赛中,该同学在匀速直线运动阶段保持球拍的倾角为θ0,如图所示.设球在运动中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与其速度大小成正比,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不计球与球拍之间的摩擦,球的质量为m ,重力加速度为g. (1)求空气阻力大小与球速大小的比例系数k ;(2)求在加速跑阶段球拍倾角θ随速度v 变化的关系式;(3)整个匀速跑阶段,若该同学速度仍为v 0,而球拍的倾角比θ0大了β并保持不变,不计球在球拍上的移动引起的空气阻力变化,为保证到达终点前球不从球拍上距离中心为r 的下边沿掉落,求β应满足的条件. 解析:(1)在匀速运动阶段,有mgtan θ0=kv 0 得:k=.①(2)加速阶段,设球拍对球的支持力为N',有 N'sin θ-kv=ma ② N'cos θ=mg ③联立①②③解得:tan θ=+tan θ0.(3)以速度v 0匀速时,设空气阻力与重力的合力为F ,有 F=④球拍倾角为θ0+β时,空气阻力与重力的合力不变,设球沿球拍面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a',则 Fsin β=ma'⑤设匀速跑阶段所用时间为t,有t=-⑥球不从球拍上掉落的条件a't2≤r⑦联立④⑤⑥⑦解得:sin β≤.答案:见解析10.(2012年四川理综,24,19分)如图所示,ABCD为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轨道,AB 段光滑水平,BC段为光滑圆弧,对应的圆心角θ=37°,半径r=2.5 m,CD段平直倾斜且粗糙,各段轨道均平滑连接,倾斜轨道所在区域有场强大小为E=2×105 N/C、方向垂直于斜轨向下的匀强电场.质量m=5×10-2 kg、电荷量q=+1×10-6 C的小物体(视为质点)被弹簧枪发射后,沿水平轨道向左滑行,在C点以速度v=3 m/s 冲上斜轨.以小物体通过C点时为计时起点,0.1 s以后,场强大小不变,方向反向.已知斜轨与小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设小物体的电荷量保持不变,取g=10 m/s2,sin 37°=0.6,cos 37°=0.8.(1)求弹簧枪对小物体所做的功;(2)在斜轨上小物体能到达的最高点为P,求CP的长度.解析:(1)设弹簧枪对小物体做功为Wf,由动能定理得:Wf-mgr(1-cos θ)=m解得:Wf=0.475 J.(2)取沿平直斜轨向上为正方向,设小物体通过C点进入电场后的加速度为a1,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 θ-μ(mgcos θ+qE)=ma1小物体向上做匀减速运动,经t1=0.1 s后,速度达到v1,有v1=v+a1t1联立,解得:v1=2.1 m/s,该运动的位移为s1,有s1=vt1+a1电场力反向后,设小物体的加速度为a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 θ-μ(mgcos θ-qE)=ma2设小物体以此加速度运动到速度为0,运动时间为t 2,位移为s 2,则:0=v 1+a 2t 2,s 2=v 1t 2+a 2设CP 的长度为s ,有s=s 1+s 2 联立,解得:s=0.57 m. 答案:见解析11.(2012年浙江理综,23,16分)为了研究鱼所受水的阻力与其形状的关系,小明同学用石蜡做成两条质量均为m 、形状不同的“A 鱼”和“B 鱼”,如图所示.在高出水面H 处分别静止释放“A 鱼”和“B 鱼”,“A 鱼”竖直下潜h A 后速度减为零,“B 鱼”竖直下潜h B 后速度减为零.“鱼”在水中运动时,除受重力外,还受浮力和水的阻力.已知“鱼”在水中所受浮力是其重力的倍,重力加速度为g ,“鱼”运动的位移值远大于“鱼”的长度.假设“鱼”运动时所受水的阻力恒定,空气阻力不计.求:(1)“A 鱼”入水瞬间的速度v A ;(2)“A 鱼”在水中运动时所受阻力f A ;(3)“A 鱼”与“B 鱼”在水中运动时所受阻力之比f A ∶f B . 解析:(1)“A 鱼”在入水前做自由落体运动,有-0=2gH ① 得v A1=.②(2)“A 鱼”在水中运动时受重力、浮力和阻力的作用,做匀减速运动,设加速度为a A ,有F 合=F 浮+f A -mg ③ F 合=ma A ④ 0-=-2a A h A ⑤由题意:F 浮=mg ,综合上述各式得f A =mg ( - ).⑥(3)考虑到“B 鱼”的受力、运动情况与“A 鱼”相似,有f=mg( - )⑦B综合⑥⑦两式,得=.答案:见解析12.(2011年江苏卷,14,16分)如图所示,长为L、内壁光滑的直管与水平地面成30°角固定放置.将一质量为m的小球固定在管底,用一轻质光滑细线将小球与质量为M=km的小物块相连,小物块悬挂于管口.现将小球释放,一段时间后,小物块落地静止不动,小球继续向上运动,通过管口的转向装置后做平抛运动,小球在转向过程中速率不变.(重力加速度为g)(1)求小物块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2)求小球从管口抛出时的速度大小;(3)试证明小球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总小于 L.,解析:(1)设细线中的张力为FT=Ma①据牛顿第二定律:Mg-FT-mgsin 30°=ma②FT又M=km③解①②③式得:a=g.(2)设M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v,m射出管口时速度大小为v,M落地后m的加速度.为a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 30°=ma④由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有:v2=2aLsin 30°⑤-v2=2aL(1-sin 30°)⑥=(k>2).解④⑤⑥式得:v(3)小球做平抛运动:x=vt⑦Lsin 30°=gt2⑧由⑦⑧两式解得:x=L<L.答案:(1)g(2)(k>2)(3)见解析13.(2010年四川理综,23,16分)质量为M的拖拉机拉着耙来耙地,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时间t内前进的距离为s,耙地时,拖拉机受到的牵引力恒为F,受到地面的阻力为自重的k倍,耙所受阻力恒定,连接杆的质量不计且与水平面的夹角θ保持不变.求:(1)拖拉机的加速度大小;(2)拖拉机对连接杆的拉力大小;(3)时间t内拖拉机对耙做的功.解析:(1)拖拉机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s=at2,所以a=.(2)对拖拉机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设连接杆对拖拉机的拉力为Fcos θ=MaF-kMg-F解得F=[F-M(kg+)]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拖拉机对连接杆的拉力大小为F'=[F-M(kg+)].(3)拖拉机对耙做的功'scos θ=[F-M(kg+)]s.W=F答案:(1)(2)[F-M(kg+)](3)[F-M(kg+)]s超重和失重问题1.(2010年浙江理综,14,6分)如图所示,A 、B 两物体叠放在一起,以相同的初速度上抛(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A 对B的压力一定为零 B.上升过程中A 对B 的压力大于A 物体受到的重力 C.下降过程中A 对B 的压力大于A 物体受到的重力D.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A 对B 的压力等于A 物体受到的重力解析:A 、B 两物体在上升、下降过程中,加速度均为g ,两物体都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所以A 对B 的作用力为零,A 正确,B 、C 、D 错误. 答案:A.(2011年山东理综,24,15分)如图所示,在高出水平地面h=1.8 m 的光滑平台上放置一质量M=2 kg 、由两种不同材料连接成一体的薄板A ,其右段长度l 1=0.2 m ,且表面光滑,左段表面粗糙.在A 最右端放有可视为质点的物块B ,其质量m=1 kg ,B 与A 左段间动摩擦因数μ=0.4.开始时二者均静止,现对A 施加F=20 N 水平向右的恒力.待B 脱离A (A 尚未露出平台)后,将A 取走.B 离开平台后的落地点与平台右边缘的水平距离x=1.2 m.(取g=10 m/s 2)求: (1)B 离开平台时的速度v B .(2)B 从开始运动到刚脱离A 时,B 运动的时间t B 和位移x B . (3)A 左段的长度l 2.解析:(1)设物块B 平抛运动的时间为t ,由运动学知识得 h=gt 2①x=v B t ②联立①②式,代入数据得v B =2 m/s.③ 第(1)问共3分 赋分细则:1.①②两个式每答对一个式得1分.2.①式写成t=同样得1分.3.②式写成v B =同样得1分.4.在①②两个式没答对的前提下得出③式得1分;缺少①或②式,即使得出了③式,也不得③式的分.(2)设B 的加速度为a B ,由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知识得 μmg=ma B ④ v B =a B t B ⑤ x B =a B⑥联立③④⑤⑥式,并代入数据得t B =0.5 s ⑦ x B =0.5 m.⑧ 第(2)问共5分 赋分细则:1.④⑤两个式每答对一个式得1分.2.在④⑤两个式没答对的前提下得出⑦式得1分;缺少④或⑤式,即使得出了⑦式,也不得⑦式的分.3.写出⑥式得1分,其他求解x B 的运动学公式答对了同样得1分;得出了⑧式再得1分.通过高考阅卷统计分析,造成失分的原因如下:1.对牛顿第二定律理解不扎实,导致求物体的加速度时出现错误,错误地把④式写为F-μmg=ma B .2.误认为物体B 在A 的光滑段会运动,导致位移或时间出现多余部分.3.对物体位移的参照系理解错误,误认为两者的位移差为x B ,错误地把⑥式写为x B =v A t B +a A-a B.(3)设B 刚开始运动时,A 的速度为v 1,由动能定理得 Fl 1=M⑨设B 运动后A 的加速度为a A ,由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得,F-μmg=Ma A ⑩ l2+x B =v 1t B +a A联立⑦⑧⑨⑩式,并代入数据得l 2=1.5 m. 第(3)问共7分 赋分细则:1.写出⑨式得2分.将⑨式写为v 1=,或计算出v 1==2 m/s 同样得2分.或由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写出F=Ma 1和2a 1l 1=各得1分.2.⑩两个式每答对一个式得2分,式答对再得1分;⑩两个式不全对即使有式也不得分;通过其他方法求解l2的,答对了得5分.通过高考阅卷统计分析,造成失分的原因如下:1.对牛顿第二定律理解不扎实,导致求薄板的加速度时出现错误,错误地把⑩式写为F-μmg=(M+m)aA.2.出现的问题多数是由于考生对两物体运动过程中位移关系,时间关系分析错误所致.(1)薄板有两个加速过程,考生误认为薄板两个加速阶段的加速度相同,把式错误的写为l2=v1tB+-xB;(2)考生误认为薄板在第二个加速阶段的位移为l2,把式错误的写为l2=aA或l 2=v1tB+aA;(3)考生误认为物体和薄板运动时间相同,把式错误的写为l2=aAt2-aBt2.答案:见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