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解读共35页文档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解读
05
CATALOGUE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的意义与影响
对患者的影响
提高疾病认知
帮助患者了解慢性乙型肝炎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 方法,提高自我管理和预防意识。
规范治疗流程
为患者提供科学、规范的治疗方案和建议,减少治疗不当或延误治 疗的风险。
增强治疗信心
通过提供专业、权威的疾病信息和治疗方法,增加患者对治疗的信 心和依从性。
分类
根据病情轻重可分为轻度、中度 和重度慢性肝炎。
流行病学
01
02
03
传染源
乙肝病毒携带者和慢性乙 型肝炎患者是主要传染源 。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和性 接触传播。
易感人群
未感染乙肝病毒的人群均 易感。
临床表现
症状
常见症状包括乏力、食欲 不振、恶心、厌油、腹胀 等。
体征
肝大,质地中等或充实感 ,表面光滑,边缘钝而不 整齐,呈中等硬度,有轻 度压痛。
影像学检查
B超检查
观察肝脏形态、大小及实质回声,发 现肝脏占位性病变及门静脉高压表现 。
CT和MRI检查
进一步明确肝脏形态及占位性病变, 有助于发现微小病灶。
病理学检查
肝组织活检
通过肝脏穿刺获取肝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检查,明确肝脏炎症及纤维化程度。
肝组织免疫组化
用于鉴别慢性肝炎与肝硬化,评估肝脏病变程度及预后。
03
CATALOGUE
慢性乙型肝炎的诊断
实验室检查
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
HBV DNA检测
包括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抗体、e抗 原、抗体等,用于确定是否感染乙肝 病毒。
定量检测乙肝病毒复制水平,评估病 毒传染性及抗病毒治疗效果。
2024年乙型慢性肝炎防治全方位指南
2024年乙型慢性肝炎防治全方位指南乙型慢性肝炎(CHB)是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全球有超过2.5亿人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HBV)。
在中国,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数据,截至2018年底,中国有约1亿人口感染了HBV。
本指南旨在提供一份全面、实用的乙型慢性肝炎防治指导,包括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途径、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
1. 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途径乙型肝炎病毒主要通过以下途径传播:- 血液传播:如共用针具、输血、手术等;- 母婴传播:如分娩过程中、母乳喂养等;- 性传播:与HBV感染者发生无保护性行为。
2. 乙型慢性肝炎的诊断乙型慢性肝炎的诊断主要依据以下标准:- 血清HBsAg阳性持续超过6个月;- 血清HBV DNA水平高于检测限;- 肝功能异常或肝脏组织学检查显示慢性肝炎病变。
3. 乙型慢性肝炎的治疗乙型慢性肝炎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3.1 药物治疗乙型慢性肝炎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病毒治疗、免疫调节治疗和抗纤维化治疗等。
3.1.1 抗病毒治疗抗病毒治疗是乙型慢性肝炎治疗的关键,目前常用的抗病毒药物有核苷酸类似物(如拉米夫定、恩替卡韦等)和干扰素(如普通干扰素和聚乙二醇干扰素等)。
3.1.2 免疫调节治疗免疫调节治疗主要用于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机体对HBV的免疫力,常用的药物有免疫球蛋白和胸腺肽等。
3.1.3 抗纤维化治疗抗纤维化治疗主要用于防止肝脏纤维化的进展,常用的药物有肝素和肝纤维化抑制药等。
3.2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主要用于治疗乙型慢性肝炎引起的严重并发症,如肝硬化、肝癌等。
常用的手术治疗方法有肝移植和肝脏切除等。
4. 乙型慢性肝炎的预防乙型慢性肝炎的预防主要包括疫苗接种、血液制品筛选、安全性行为等。
4.1 疫苗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主要用于新生儿和儿童接种。
乙型慢性肝炎防治全文指南(2024年版)
乙型慢性肝炎防治全文指南(2024年版)目标本指南的目标是为了提供乙型慢性肝炎的防治指导,以减少乙型慢性肝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预防措施1. 推广疫苗接种:积极宣传乙型肝炎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鼓励人们按照国家免疫程序接种疫苗。
2. 提高公众认知:通过媒体宣传和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乙型慢性肝炎的认识,加强个人卫生惯的养成。
3. 加强卫生监管: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和医疗机构感染控制,防止乙型慢性肝炎的传播。
诊断和治疗1. 早期诊断:建立乙型慢性肝炎的筛查机制,提高早期诊断率,尽早开始治疗。
2. 个体化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病史,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改变。
3. 定期随访: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定期进行随访,监测病情变化和药物疗效,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公众教育和宣传1. 健康教育活动:开展乙型慢性肝炎的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乙型慢性肝炎的认识和防护意识。
2. 媒体宣传:利用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媒体渠道,传播乙型慢性肝炎的预防和治疗知识,提高公众关注度。
3. 社区活动:组织社区健康讲座、义诊等活动,提供乙型慢性肝炎的相关知识和服务。
数据收集和研究1. 数据收集:建立乙型慢性肝炎的监测和报告机制,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治疗情况和疫苗接种情况等数据。
2. 研究和评估:开展乙型慢性肝炎的研究,评估防治措施的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为制定更好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结论本指南提供了乙型慢性肝炎的防治全文指南,包括预防措施、诊断和治疗、公众教育和宣传、数据收集和研究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积极推广疫苗接种、加强公众教育和宣传、提高早期诊断率等措施,我们有望降低乙型慢性肝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注意:以上内容为研究者根据专业知识和经验提供的建议,具体实施需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医疗实践准则。
)。
2023年全文版乙型慢性肝炎防治指南
2023年全文版乙型慢性肝炎防治指南概述本文档旨在提供2023年全文版乙型慢性肝炎的防治指南。
乙型慢性肝炎是一种常见的肝病,对公众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本指南将提供预防、诊断和治疗乙型慢性肝炎的指导意见,以帮助医务人员和公众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该疾病。
预防乙型慢性肝炎- 推广疫苗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乙型慢性肝炎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推广疫苗接种可以帮助减少乙型慢性肝炎的发病率。
- 加强健康教育:通过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乙型慢性肝炎的认识和了解,以促进个人和社会的防护意识和行动。
乙型慢性肝炎的诊断- 临床症状:乙型慢性肝炎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乏力、食欲不振、肝区不适等。
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症状进行初步判断,并及时进行相关检查。
- 实验室检查:通过检测患者的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如乙肝表面抗原(HBsAg)等,可以确定乙型慢性肝炎的诊断。
乙型慢性肝炎的治疗- 抗病毒治疗:对于确定为乙型慢性肝炎的患者,抗病毒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病毒复制情况,选择合适的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
- 支持性治疗:除了抗病毒治疗外,医务人员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支持性治疗,包括补充营养、保护肝功能等。
注意事项- 避免饮酒:乙型慢性肝炎患者应避免饮酒,以减轻肝脏负担,促进康复。
- 避免使用肝损伤药物:患者在治疗期间应避免使用具有肝脏损伤风险的药物,如某些解热镇痛药等。
以上是2023年全文版乙型慢性肝炎防治指南的内容,旨在帮助医务人员和公众更好地了解和防治乙型慢性肝炎。
请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实际操作,并遵循相关法律法规进行防治工作。
请注意,本文档中的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法律依据。
如需具体指导,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3)解读(1)全
预防
▲推荐意见4:新生儿在出生12h内接种了HB1G和乙型肝炎疫苗后,可接受HBsAg阳性母亲的哺乳(Bl)。
▲推荐意见5:对于未接种或未完成全程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的儿童,应及时进行补种。第1剂与第2剂间隔时间应>28d,第2剂与第3剂间隔应>60d(Al)。
▲推荐意见6:对3剂免疫程序无应答者,可再接种1剂60或3剂20|ig乙型肝炎疫苗,并于完成第2次接种程序后1〜2个月时检测血清抗-HBs,如仍无应答,可再接种1剂60pig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A1)。
(2)应立即检测HBsAg、HBVDNA,3〜6个月后复查(Al)o
(3)如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并有应答者,且已知抗-HBs阳性(抗-HBs^lOmIU/ml)者,可不再注射HBIG或乙型肝炎疫苗。如未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或虽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但抗-HBs<10mIU/ml或抗-HBs水平不人共用牙具、剃须刀、注射器及取血针等,禁止献血、捐献器官和捐献精子等,并定期接受医学随访;其家庭成员或性伴侣应尽早接种乙型肝炎疫苗。
预防
可再接种1剂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未感染过HBV的妇女在妊娠期间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安全的"人除按常规程序接种外,加速疫苗接种程序(0、1、2个月程序)已被证明是可行和有效的(2)管理传染源:对首次确定的HBsAg阳性者,如符合传染病报告标准的,应按规定向当地报告,并建议对其家庭成员进行血清HBsAg、抗-HBs和抗-HBc检测,对易推荐意见7:意外暴露于HBV者可按照以下方法处理:感者接种乙型肝炎疫苗。
二、病原学
HBV整合被认为与HBsAg持续表达和HCC发生密切相关HBV至少有9种(A型至I型)基因型和1种未定基因型(J型)12人我国以B基因型和C基因型为主。HBV基因型与疾病进展和干扰素a治疗应答有关。HBV突变率较高,逆转录酶区的突变多与核苷(酸)类似物(NAs)耐药有关,前S/S区、基本核心启动子区、前C/C区的部分突变可能与发生急性肝功能衰竭和HCC有关。
中国慢性乙肝防治指南
2/28/2024
24
第25页/共73页
八、病理学诊断
• 免疫组化法检测可显示肝细胞中有无HBsAg和HBcAg表达。HBsAg胞浆弥漫型和胞 膜型,以及HBcAg胞浆型和胞膜型表达提示HBV复制活跃;HBsAg包涵体型和周边 型及HBcAg核型表达则提示肝细胞内存在HBV
• 慢性乙肝肝组织炎症坏死分级(G)、纤维化程度分期(S),可参照2000年<病毒性 肝炎防治方案>;国际上常用Knodell HAI评分系统
2/28/2024
21
第22页/共73页
六、实验室检查
• HBV DNA、基因型和变异检测 - HBV DNA定性和定量检测:反映病毒复制的情况 - HBV基因分型:基因型特异性引物PCR法、限制性 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线性探针反向杂交法、
PCR微量板核酸杂交酶联免疫法、基因序列测定法
- HBsAg耐药突变株检测:HBV聚合酶区基因序列分 析法、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荧光实时 PCR法、线性探针反向杂交法等
2/28/2024
25
第26页/共73页
介绍:H & E染色病理切片
2/28/2024
P P
V
肝小叶 中央静脉 肝细胞索
门管区
中度慢性乙型肝炎
A/G EP(%) PTA(%)
轻度
中度
重度
≤3×ULN 3-10×ULN >10×ULN
17.1-34.2 34.2-85.5 >85.5
≥35
33-34
≤32
1.5-1.3 1.2-1.0
≤0.9
≤21
22-25
>26
79-71
70-61
60-40
WHO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解读(全文)
WHO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解读(全文)世界卫生组织(WHO)在第24届亚太肝病学会(APASL)年会上正式对外发布《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预防、护理和治疗指南》[1](Guidelines for the prevention, care and treatment of person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infection)(简称"WHO指南")。
这是WHO有史以来发布的首部慢性乙型肝炎(CHB)防治指南。
WHO全球肝炎项目(Global hepatitis programe) Wiktor教授介绍了指南制订的背景。
全球约有2.4亿人携带乙型肝炎病毒(HBV),非洲和亚洲感染率最高,每年死于乙型肝炎相关性疾病的患者约65万例,其中大多数死亡患者发生在中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
近10年来,CHB抗病毒治疗取得了较大进展,但CHB是一种免疫缺陷性疾病,目前应用的核苷(酸)类药物主要为抑制病毒复制,其免疫调节功能有限,无法彻底清除肝细胞内的cccDNA,不能根治疾病。
因此WHO 指南明确阐述了抗病毒治疗的目的,即通过抗病毒治疗阻止疾病进展为肝硬化、失代偿期肝硬化、终末期肝病和肝细胞癌(HCC),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命,这和近年国内外发布的CHB防治指南的精神基本一致[2,3,4,5]。
WHO指南与近年欧美国家发表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不同之处在于:WHO指南更关注医疗手段在全球范围内的可及性,特别是对许多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患者的简易诊断方法和有效治疗药物的可及性,确定哪些患者需要治疗,应用什么药物治疗以及对乙型肝炎患者的长期监测等问题,提出了简便、易行的指导意见。
所阐述内容证据等级分为高、中、低、极低四级,推荐程度等级分为强烈推荐、有条件推荐二级。
本文对其中有关CHB抗病毒治疗的主要内容进行解读。
1 抗病毒治疗的对象1.1 优先治疗对象WHO指南提出,需要优先治疗的对象是有代偿期或失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证据[或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血小板(PLT)比值指数(APRI)>2]的CHB患者(包括成人、青少年和儿童),无论其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HBeAg状态,HBV DNA水平如何(强烈推荐,中等质量证据)。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全文版指南(2024)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全文版指南(2024)1. 概述乙型肝炎病毒(HBV)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性肝炎,可导致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
据估计,全球约有2.5亿人感染了HBV,其中约7000万人发展成慢性乙型肝炎(CHB)。
为了降低CHB的发病率、减少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本指南提供了一套全面的防治策略。
2. 诊断2.1 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应包括:- 血清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检测- 肝功能指标(ALT、AST、ALP、TBil等)- 血清HBV DNA定量检测- 肝硬化、肝癌相关指标(AFP、肝脏超声等)2.2 临床诊断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可作出如下诊断:- 慢性乙型肝炎:血清HBsAg阳性,HBV DNA水平较高,伴有肝功能异常-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血清HBsAg阳性,HBV DNA水平较低,无明显肝功能异常- 肝硬化:肝脏超声提示肝硬化特征,或组织学检查证实- 肝癌:AFP水平升高,肝脏超声或其他影像学检查发现占位性病变3. 防治策略3.1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对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如无明显肝功能异常,可不予特殊治疗。
但需定期监测肝功能、HBV DNA水平和肝脏超声,必要时进行抗病毒治疗。
3.2 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主要包括抗病毒治疗、保肝治疗和抗纤维化治疗。
3.2.1 抗病毒治疗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型肝炎的关键,常用药物有核苷酸类似物(如拉米夫定、恩替卡韦等)和干扰素。
治疗目标为HBV DNA降至检测不到水平,HBeAg转阴或消失,HBsAb产生。
3.2.2 保肝治疗保肝治疗旨在改善肝功能、减轻肝脏炎症,常用药物有双环醇、水飞蓟素等。
3.2.3 抗纤维化治疗抗纤维化治疗目的是减缓或逆转肝纤维化进程,常用药物有肝素、甲状腺素等。
3.3 肝硬化和肝癌的防治对于肝硬化和肝癌,需综合考虑病因、病情严重程度和患者整体状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完整版
C低质量
进一步研究很有可能影响该疗效评估结果,且该评估结果很可能改 变
推荐等级
1 强推荐
充分考虑到了证据的质量、患者可能的预后情况及治疗成本而最终 得出的推荐意见;
2 弱推荐
证据价值参差不齐,推荐意见存在不确定性,或推荐的治疗意见可 能会有较高的成本疗效比等,更倾向于较低等级的推荐
本指南中的证据等级分为A、B和C 三个级别,推荐等级分为1和2级别(根据GRADE分级修订)
16 应答不佳或部分病毒学应答 (suboptimal or partial virological response)-Nas抗病毒治疗中依从 性良好的患者,治疗24周时HBV DNA较基线下降幅度>2 log10 IU/mL, 但仍然可以检测到。
17 病毒学应答 (virological response)—治疗过程中,血清HBV DNA低于 检测下限。
18 病毒学突破 (virological breakthrough)—Nas治疗依从性良好的患者, 在未更改治疗的情况下,HBV DNA水平比治疗中最低点上升1个log值, 或一度转阴后又转为阳性,并在1个月后以相同试剂重复检测加以 确定,可有或无ALT升高。
一、术语
19 病毒学复发(Viral relapse)-获得病毒学应答的患者停药后,间隔1 个月两次检测HBV DNA均>2000 IU/mL。
二、流行病学和预防
5岁以下人群HBsAg阳性率降至1%以下
这些数字的变化反映了中国慢性乙型肝炎控制的最新的结果,也是 一个伟大的成就,中国已经从乙型肝炎病毒高流行区进入中度流行区。
Liang XF, et al. Vaccine 2009; 27 : 6550–7
二、流行病学和预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拉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