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轮复习:马克思主义

合集下载

高三历史必修一第一轮复习专题八学案

高三历史必修一第一轮复习专题八学案

专题八专题概述1、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发展两大阶段:①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到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创立到实践成功②1917年---今:社会主义从一国到世界多国2、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历程的特点:①从空想到科学;②由理论到实践;③由一国实践到世界多国实践。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一、课标学习要求:1.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

2. 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3.体会马克思、恩格斯的创造品质和奋斗精神,感受人类先进思想的精神感召力。

二、知识梳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概念: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思想体系,是无产阶级革命理论。

她包括三大组成部分:主义和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它阐明了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发展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固有矛盾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论证了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然性。

其中无产阶级专政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1、客观条件:(1)经济前提:----根本条件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但贫富差距扩大,资本主义制度弊端和固有矛盾日益暴露。

(第(2)阶级基础:欧洲的爆发,无产阶级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法国工人起义、英国运动、德意志工人起义)(3)理论基础:19世纪早期人类三大优秀理论成果;(英国的:提出了学说,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德国学:建立了主义和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法国: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此进行了借鉴,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2、主观条件;(伟大的友谊)(4)实践基础:马克思、恩格斯的主观努力:①理论研究与改造;②参与和总结工人运动的实践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沐浴全世界工人的阳光)1,标志:1842年《共产党宣言》——国际工人运动的2,主要内容:1)阐述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2)阐述了阶级斗争学说,指明了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用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3)阐述了无产阶级专政学说;4)阐述了无产阶级政党学说;5)提出了无产阶级国际团结的思想:“”3、意义:①标志着的诞生;②从此国际工运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发展起来,形成了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共产党宣言》的问世为什么会成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共产党宣言》第一次较为系统完善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部编版新高考) 第15讲 课题43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部编版新高考) 第15讲 课题43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课题43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课标要求通过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探索与革命实践,了解《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世界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历史条件(1)经济根源: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建立和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各种弊端日益暴露。

(2)阶级基础:19世纪三四十年代爆发的法国里昂工人武装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及德意志西里西亚织工起义,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3)理论基础: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4)实践基础: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研究与革命实践。

概念阐释卢德运动英国工人以破坏机器为手段反对工厂主压迫和剥削的自发工人运动。

相传莱斯特郡一个名叫卢德的工人,为抗议工厂主的压迫,第一个捣毁织袜机。

当时工人把机器视为贫困的根源,用捣毁机器作为反对企业主,争取改善劳动条件的手段。

2.诞生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1)主要内容①肯定了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作用。

②揭示了资本主义对工人阶级的残酷剥夺必将引起工人阶级反抗的社会现实,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

③宣告了无产阶级的伟大使命,阐明了共产党的性质、目的和策略原则。

(2)历史意义: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3.理论探索(1)撰写《资本论》①内容: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家剥削的秘密。

②意义:《资本论》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最重要的文献之一。

(2)创立唯物史观①科学地揭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辩证关系。

②鲜明地提出了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巨大作用。

图解历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4.影响(1)马克思主义成为西欧工人运动的指导思想,在东欧和东南欧的影响日益扩大。

(2)在亚洲、美洲,马克思主义是工人运动与民族民主运动重要的思想武器。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总结: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总结: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总结: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基本要求: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主要史实。

感受先进中国人传播马克思主义并勇于实践的精神。

发展要求:理解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1、开始传入(19世纪末20世纪初)⑴传入条件:①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队伍的壮大,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力。

②新文化运动为各种思潮的传入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③知识分子探索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爱国心。

⑵代表人物:①资产阶级改良派——梁启超:较早介绍马克思主义,并称马克思是社会主义的鼻祖。

②资产阶级革命派——朱执信:介绍马克思及其学说较详细。

③无政府主义者:也曾介绍马克思的学说和思想。

⑶宣传特点:阶级和历史的局限性导致他们不能科学理解马克思主义。

2、正式传播⑴主要原因:①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马克思主义成为强大的社会思潮。

②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和性质发生变化。

③对资本主义失望的知识分子急切寻求改造中国的新出路。

⑵代表人物:李大钊①李大钊号召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是举起社会主义大旗的第一人;②五四运动前:歌颂十月革命: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③五四运动后:宣传马克思主义:1919年5月《新青年》出版《马克思主义专号》,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3、广泛传播------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继续宣传马克思主义⑴组织学会:李大钊在北京创办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⑵通过论战:论战双方马克思主义者和基尔特社会主义者。

(最主要途径)①目的:为了同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划清界线,②焦点:革命道路和方法基尔特社会主义者: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否认中国有工人阶级,反对成立无产阶级政党。

马克思主义者:资本主义道路行不可行,只有发展社会主义才行得通。

③意义:通过论战进一步扩大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影响。

【考点释疑】近代前期中国思想界向西方学习的历程第一阶段——器物阶段(抵抗派和洋务派)1、时间: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2、主要内容:主要学习以船坚炮利为中心的西方物质文明,即“器物”变革;3、代表: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中体西用”);4、指导思想:“中体西用”;5、特点: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封建统治,挽救民族危机,开始“器物”阶段。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课件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课件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概念阐释】 空想社会主义 空想社会主义又称乌托邦社会主义,是产生于资本主义生产状况和阶 级状况尚未成熟时的一种社会主义学说,是现代社会主义思想的来源之 一。空想社会主义者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对未来的理想社会提出 许多美妙的天才设想,企图建立“人人平等,个个幸福”的新社会。但他 们都没有找到解决资本主义矛盾的正确途径。
——摘编自马克思《法兰西内战》
【思考 1】 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巴黎公社是怎样“显 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的。
提示:巴黎公社规定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对其进行监 督和罢免;公社在艰苦的条件下努力维护劳动者的利益。
史料二 巴黎公社革命时间如此短暂,但这并不影响其璀璨光芒。在 这个最早诞生社会主义思潮的国度,在这座伟大的文化名城,成立了人类 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的政权,这是马克思倡导的用暴力手段建立起来的 政权,这种开创性会让世人永远纪念巴黎公社革命,其伟大功绩将永存于 世。但不容回避的是这场革命是仓促而起的,是普法战争激化民族矛盾及 阶级矛盾所致,不成熟的革命者有一系列战略性的失误。
史料一 1867 年,马克思从伦敦出发前往德国汉堡,交付《资本论》 书稿。当时占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看法是,资本符合人的本性, 会永远存在。资本主义就是永恒的制度。马克思作为工人阶级的理论家, 在《资本论》中把资本主义制度到底是永恒的,还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作为他研究的一个主题。它不像《共产党宣言》那么激情澎湃,它不是斗 士的武器,它是思想的导师。作为对资本主义毫不留情的攻击者,《资本 论》如同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是经济学史上前所未有的颠覆性作品。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课程标准
核心概念
1.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以 空 想 社 会 主 义 、 “ 正 义 者 同 及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探索与革命 盟”“共产主义者同盟”、《共产党

高考历史一轮基础知识复习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 知识点解读

高考历史一轮基础知识复习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 知识点解读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知识点解读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马克思主义诞生:1、条件:经济基础——阶级基础——理论来源——主观努力——2、诞生:(内容)3、意义:二、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巴黎公社革命1、性质:2、失败原因:(1)客观:敌人的疯狂镇压。

(2)主观:①缺乏先进政党领导②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③没有发动广大农民,使无产阶级处于孤军奋战的境地④没有乘胜追击临时政府军队,给敌人喘息机会⑤没有同外省的革命者联合起来。

(3)根本原因——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时期,革命爆发是由于外部偶然因素,并非因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而爆发。

3、经验教训:(1)掌握一支足够的革命武装力量,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前提;(2)无产阶级必须彻底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才能建立公社式的无产阶级政权;(3)无产阶级必须与农民结盟,才能取得胜利;(4)革命取得胜利,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革命政党的正确领导。

4、意义:(1)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2)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3)巴黎公社失败的经验教训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宝贵财富(4)公社战士英勇不屈、视死如归的精神,永垂青史三、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一)俄国十月革命1、背景:(1)国际: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2)国内:经济——向帝国主义过渡,资本主义经济虽有发展但仍落后政党——思想——催化剂——2、经过:罗曼诺夫王朝——二月革命——四月提纲——七月流血事件——十月革命3、意义:(1)历史地位:(2)对俄国:(3)对世界: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鼓舞了各国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人民。

4、特点:(1)理论创新:列宁创立了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在一个落后国家取得胜利的学说,并通过十月革命得以实践。

(2)革命道路:城市包围农村(3)革命阶段:资产阶级某某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联(4)实现方式:由设想和平夺权到暴力革命夺取政权(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调整和创新1、战时共产主义和新经济政策:2、斯大林体制的建立:(1)形成原因:外部受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威胁,二战的战争策源地形成;内部受到相对落后的经济文化与历史传统的制约。

备考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讲义必修4第一课时代精神的精华考点3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备考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讲义必修4第一课时代精神的精华考点3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考点3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阶级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争取自由解放斗争的必定产物。

理论基础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科学基础自然科学前提: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社会科学前提: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等。

历史使命①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

它创建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同等、人人自由的志向社会指明白方向。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就是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

自从有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以无产阶级为代表的劳动群众就有了自己的精神武器,哲学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核心观点实践观点基本特征①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③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理论品质与时俱进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地位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建性运用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贡献精髓:实事求是。

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是、群众路途、独立自主。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形成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改革开放不同时期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

贡献其蕴含的丰富的哲学思想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重要贡献。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地位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贡献具有丰富的哲学内涵,为发展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易错辨析1.唯物主义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

(✕)辨析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发展的终结。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四单元课题四十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讲义含解析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四单元课题四十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讲义含解析

课题四十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一、新文化运动1.背景阵地3.内容: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4.新文化运动前期三大内容之间的关系(1)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内容,是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武器”。

(2)提倡新道德是民主与科学的前提,也是新文化运动的归宿。

(3)提倡新文学是民主与科学的传播载体,文学革命是宣传民主与科学的“手段”。

5.影响(1)积极影响:①新文化运动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性质),动摇了专制思想的统治基础(最大功绩),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②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促进了民众的觉醒。

③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对中国的政治、思想、伦理、文学、艺术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④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

⑤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

(2)局限性:①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否定和绝对肯定。

②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

③回避当时对军阀政府的实际斗争,也没有正面提出反帝的任务。

④从后来的中国历史来看,新文化运动并未根除中国根深蒂固的专制极权制度。

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原因(1)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2)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3)五四运动爆发,大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2.过程(1)第一阶段:马克思主义思想传入中国。

①1918年,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等文章,率先举起社会主义大旗。

②1919年,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2)第二阶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影响: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思想基础,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联]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继续。

[注]实质是鼓励各种观点在大学里自由发展,为资产阶级思想的宣传创造条件。

[拓]“新文化运动关心的问题大都不是国家和民族的问题。

高三第一轮复习第十五单元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高三第一轮复习第十五单元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第四部分 对接核心素养
1.唯物史观: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联系 的观点,看待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2.时空观念:认识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的时空特征,画知识时空 轴。 3.史料实证:运用课文提供的史料、图片并搜集资料,探究工业革命与马 克思主义的诞生的史实。 4.历史解释:通过史料、图片,理解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培养 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归纳知识的能力。 5.家国情怀:通过学习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认识生产力的发展 对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认识马克思统治(阶级矛盾) 2.成立:1871.3.18---5.28 第一个新型的工人阶级政权 3.措施:(1)政治: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行政机关和司法机构;废
除旧军队和旧警察,建立国民自卫军和治安委员会;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 公职人员。(2)经济:公职人员工资不得超过熟练工人的工资;工人合 作社管理工厂;八小时工作日 。 4.结果:失败 失败原因: (1)主观原因:没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缺乏工农联盟,没有取得
(四)历史意义1.理论上: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人民的、实践、不断发 展的开放理论,它创造性的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第一次创造了人 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始终站在时代
前沿。 2.实践上:指导着东欧、东南欧、亚洲、美洲民主运动。 3.组织上:马克思主义政党在世界各地建立和发展起来。 《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到科学 二.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一)第一国际成立 1.背景 :马、恩发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积极促进工人阶级 国际联合。 2.成立:1864年 伦敦 国际工人协会即第一国际 3.意义: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传播和国际工人运动进入新阶段。 (二)巴黎公社成立 1.背景:(1)普法战争法国战败(民族矛盾)

整合版一轮复习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整合版一轮复习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学习西方 技术Leabharlann 洋务运动大 趋 势
历 史 大 背 景
戊戌变法
学习西方 制度
辛亥革命
历史必修Ⅲ
知识梳 理
一、新文化运动 (前期) 1.兴起背景:经济 政治 思想文化 2.兴起概况:
标志 代表人物 指导思想 主要阵地 活动基地
3.内容: 三提倡三反对 4.评价: 性质 进步性 局限性 二、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新文化运动后期) 1.背景:外部原因 内部原因 2.概况: 十月革命后传入 五四运动后广泛传播 3.特点:内容 形式 推动者 4.影响:为五四运动及中共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 .(广东省2011届五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在新文化潮流的 冲击下,……有的女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 ‘烈女传’……(他们)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女性 婚姻自由。”这种现象的出现说明新文化运动( ) • A.动摇了传统礼教思想统治地位 • B.促进了科学文化的普及和繁荣 • C.树立了积极、进取的科学精神 • D.出现了比较偏激的社会思潮 • 解析:本题考查了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新文化运动猛烈地 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 人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中国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受到一 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 了有利条件。结合材料信息,新文化运动动摇了传统礼教 思想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人的思想得到 空前的解放。答案选A。 • 答案:A
阵地
代表人 物及其 贡献
阶段
前期
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愚昧与迷信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化,反对旧文学
宣传十月革命 、马克思主义
资产阶级性质 社会主义性质
后期
功绩
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 解放

2023版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五单元第1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课件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2023版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五单元第1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课件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三、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1.第一国际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发出了“全
背景 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伟大号召,积极促进工 人阶级的国际联合
建立 1864 年,国际工人协会在_伦__敦___成立,这就是历史 上的“第一国际” 第一国际的成立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国际工
意义 人运动进入新阶段
两大经验 阶级专政
(续表)
①必须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革命政 党的领导 两大教训 ②必须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争取广大人民 群众的支持
【史观阐释】巴黎公社的特点 (1)是巴黎人民的自治组织,不是全国性的政权形式。 (2)巴黎公社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是一个民主政权。 (3)巴黎公社是世界上第一个新型的工人阶级政权。 (4)巴黎公社革命的爆发具有偶然性,过程具有短暂 性,失败具有必然性,意义具有深远性,教训具有深刻性。
经触及资本主义私有制),这些措施体现了无
产阶级专政的性质
(续表) ①主观原因: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没有同外 省革命者取得联系;没有发动农民
从两大败 ②客观原因: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力量强大;资
因看结果 本主义正处于上升时期;无产阶级革命条件不 成熟(根本原因) 坚持暴力斗争;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实现无产
A.实行三权分立的原则 B.是社会主义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C.兼行行政权和立法权 D.是马克思主义政权建设的典型
解析:选 C。巴黎公社的十个委员会负责“制定法律, 并讨论决定一切大事,公社委员执行委员会的决定,并对 委员会和人民负责”,说明巴黎公社委员会统一行使行政 权和立法权,具有“议行合一”的特点,故 C 项正确。
2.(2021 年山东卷)巴黎公社革命后,欧洲各国政府“感 到有必要采取行动来对付危及秩序和文明的国际威胁。于 是,警察进行国际性合作,剥夺逃亡的公社社员作为政治 难民所应接受的保护地位”。这是因为( )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坚定革命必胜信念, 号召世界无产者联合。
(1)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断言社会主义必将取
代资本主义。
客观规律
(2)指出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 阶级斗争
(3)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建设社会主义、
共产主义社会。
无产阶级专政
(4)无产阶级要建立自己的政党。
无产阶级政党
第一次较为系统完善的阐述了马克 思主义基本原理。
——G·D·H·柯尔
从19世纪初,傅立叶先后发表了《全世界和 谐》等著作,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主 张以他设计的“和谐制度”来代替资本主义制 度。他理想的“和谐社会”,是由一个个有组 织的合作社组成,它的名称叫“法朗吉”。
傅立叶不主张使用暴力,他相信资本家或权 贵人物会帮助实现他的改良计划,为此,他刊 登广告,说他每天中午12点到下午1点在家接见 答应出资创办“法朗吉”的富翁,他等了12年 ,可是没有一个富翁来问津。
为人类开辟了一条社会主义的阳光大道, 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开展。
小结
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最基本的前提)
马 克
历 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登上政治历史舞台

(三大工人运动)
思条 主件
德意志古典哲学
义 的
理论基础: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实践基础:马、恩进行实践
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1848年)
但是这些模范社会将如何取代现存社会,他 们(空想社会主义者)从未认真考虑过,他们对 于从富裕的或有权势的资助人那里得到帮助这一 点抱有模糊的期望。
——《全球通史》
“无论是圣西门、傅立叶或是罗伯特·欧文,都根 本没有想到资本家和工人之间成为两个在经济上 对立的阶级,更没有想到实现他们的计划要牵涉 到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大规模斗争。”

【高考领航】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试题 1-5-1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人民版

【高考领航】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试题 1-5-1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人民版

"【高考领航】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试题 1-5-1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人民版 "一、选择题1.(山东师大附中高三第一次测试,15)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一武器的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

”这里的“武器”是指( )A.暴力革命B.代议制民主C.先进的生产力D.科学解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内容。

马克思描述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的过程是为了证明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合理性和必然性,生产相对过剩造成经济危机,社会所拥有的生产力已经不能再促进资产阶级文明和所有制关系的发展,从而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社会化的生产力),并产生了运用这种武器的人——无产阶级。

答案:C2.(浙江省温州八校高三9月联考,20)《西里西亚纺织工人》是德国著名诗人海涅的作品,书中写到“忧郁的眼里没有眼泪,他们坐在织机旁,咬牙切齿:德意志,我们在织你的尸布,我们织进三层诅咒——我们织,我们织!”作品中反映的欧洲早期工人运动发生在( )A.19世纪30年代B.19世纪40年代C.19世纪80年代D.20世纪20年代解析:本题考查国际工人运动。

根据题干信息“西里西亚”分析,在19世纪40年代德国的西里西亚爆发了织工起义。

答案:B3.(安徽省巢湖市高三期末质检,23)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理论的思想来源有( )①德国古典哲学②启蒙运动思想③英法空想④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A.①②③④ B.②③④[C.①②③ D.①③④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科学理论的思想来源不包括启蒙运动思想,故排除带有②的选项。

答案:D4.(浙江省宁波市十校高三联考,14)“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共产宣言》中的这句话,阐述了( ) A.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B.资本主义的腐朽本质C.无产阶级斗争的政学说D.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原则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A和B项属于资本主义的弊端;C项是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D 项属于自由发展原则,故正确。

2020版历史浙江高考新选考一轮复习讲义:专题四第12讲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俄国十月革命含答案

2020版历史浙江高考新选考一轮复习讲义:专题四第12讲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俄国十月革命含答案

第12讲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俄国十月革命考点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梳理·基础知识]一、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b)1.经济基础: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和固有矛盾日益暴露。

一是周期性经济危机,二是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矛盾尖锐。

2.阶级基础: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兴起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了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3.理论来源:马克思、恩格斯对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这些人类优秀思想成果加以改造和吸收。

4.主观努力:马克思、恩格斯深入工人运动,总结经验教训。

二、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和重大意义(c)1.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

2.意义(1)《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2)从此以后,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开展起来,形成了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突破·核心要点]要点一启蒙思想的发展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史料(2017·浙江11月选考节选)18世纪晚期,工厂制度出现了。

钟表、机器和车间的规定创造了新的劳动节奏。

产业工人一般每周工作6天,每天工作12至14小时。

他们还要面对时时刻刻的严格监督,打个盹或是和同伴说句话都不行。

男人、女人和孩子加紧生产,工资却很低,没有完成定额就要受到惩罚,无论是机器还是工序都没有考虑安全因素,因此早期的工人总是要面临发生事故致伤甚至致死的风险。

19世纪30年代,有学者一语揭破:“在这里,文明表现了它的奇迹,文明的人几乎变成了野人。

”——据[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等整理[读史用史] 18世纪后半期至19世纪上半叶,启蒙思想家倡导的社会理想与现实出现了强烈反差,这种反差不仅促使浪漫主义的出现,还影响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由史料概述这一时期欧洲社会“理想与现实”反差的主要表现。

提示:工人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高;工资低;风险大。

(2)结合所学,简述19世纪上半叶欧洲工人阶级和科学社会主义者在机器轰鸣声里的抗争与思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名词解释与定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名词解释与定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名词解释与定义一、社会形态社会形态是指人类社会历史上一定时期的经济结构和上层建筑的总和,是一种特定的社会组织形式。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社会形态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

二、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是指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工人创造的价值中超过其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剩余价值,也是剩余劳动创造的价值。

剩余价值是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结果,是资本主义经济基础的核心。

三、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指不同社会阶级之间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而进行的一种社会斗争形式。

在马克思主义中,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动力。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阶级斗争表现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四、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专政是指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无产阶级通过国家权力的机构对资产阶级实施的一种政治制度形式。

无产阶级专政的核心任务是保卫社会主义制度,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五、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指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社会制度充分保障人民享有各方面发展的权利,并提供相应的条件和环境,使人们得以在物质、精神、道德、文化等各个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六、生产力生产力是指人类在生产过程中所具备的技术力量、劳动力量和物质力量的总和。

在马克思主义中,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推动力,它决定了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

七、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来的社会关系,包括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关系是指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剥削关系和雇佣关系。

八、共产主义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也是社会主义的最高阶段。

共产主义社会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需分配的原则,消除了人与人之间的剥削和阶级对立,实现了人类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社会。

九、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一定社会条件下产生的对社会现象和社会规律的根本认识,包括哲学、政治学、经济学、道德学、宗教学等各种观点和学说。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无产阶级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1831、1834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1836-1848英国宪章运动 1844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失 败
证明了工人运动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3.思想基础: 19世纪早期人类三大优秀理论成果
马 德国古典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克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思 (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 主 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 义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的 斯密、大卫· 李嘉图) 三 (亚当· 大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科学社会主义 理 论 ([法] 圣西门、傅立叶 [英] 欧文) 来 马、恩是“19世纪人类三个最先进国家中三种主要思 源 想的继承人和天才的完成者”。(列宁) 马 克 思 主 义 的 三 大 组 成 部 分
——由空想到科学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1.经济前提: (工业革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根本条件)
贫富分化加剧;
工人政治权利极其有限;
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 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
为马克思考察、研究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重要条件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2.阶级基础: 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的三大工人运动
2012届 高三文科历史第一轮复习
世界近代史部分
(政治史)
人民版●必修一●专题八
第一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福 州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中
历史组 范永 才
请同学们阅读本专题导语部分:
思考1:解放人类的“阳光”是指什么? 社会主义或者共产主义 思考2: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经历了那三个阶段? 一. (空想到科学)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二. (理论到实践)国际工人运动的艰辛历程 三. (理想到现实)俄国十月革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缺乏与资本主义社会斗争的勇气 C.缺乏社会主义理想蓝图的构建 D.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不够彻底
(2014河南郑州一模)关于巴黎公社,马克思 认为,它是一个“高度灵活的政治形式,而一 切旧有的政府形式在本质上都是压迫性的”。 这说明巴黎公社 A.不具备无产阶级性质 B.是一个社会主义政权 C.可以作为无产阶级政府的方案 D.为“无产阶级专政”作了初步准备 √
“新和谐”公 社
1824年,欧文为了证明他理想中的“共产主义公社”的优越 性,在美国印第安纳州,以15万美元买下3万英亩土地,建立“新 和谐公社”进行实验。在“新和谐公社”中,生产、劳动、分配、 生活等均按欧文的共产主义原则执行。在这里,不要担心为富不 仁,也没有阶级压迫,儿童可以免费接受教育,药房免费配给药 品。 但是,新和谐公社四周仍然是资本的世界,它无法挡信外部 世界通过各种途径渗透到公社来的物质与精神的侵蚀。“新和谐 公社”维持了不到三年就瓦解了,这次实验使欧文几乎损失了他 的全部家当。

(2013湖北八市联考)1824年英国人欧文到美 国创办了“新和谐公社”,公社实行生产资料 公共占有、权利平等、民主管理等原则。但是4 年以后,“新和谐公社”即宣告了破产。“新 和谐公社”短暂的生命反映了 A.“新和谐公社”的出现是当时的经济和阶级 状 况发展的产物 B.欧文非常明确无产阶级的阶级使命 C.欧文对资本主制度的不满和对社会主义制 度的探索 D.资产阶级政府对无产阶级社会理想的极端 仇视
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固有矛盾使资本主
义社会无法继续发展生产力。 ③宣告无产阶 3. 无产阶级不仅是一个受苦受难的阶级,而且是 4.代替…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
级的历史使命 资产阶级的掘墓人,是新社会的创造者。
④昭示共产主 合体…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 义社会的原则 件。
经典论述
——(英)加里斯特· 琼斯
马克思主义真的改变世界了吗?请举例说明
初次实践——巴黎公社 首次变为现实——俄国十月革命
创造性发展——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马克主义的诞生为人类开辟了一条社 会主义的阳光大道。从此国际工人运动蓬 勃开展,形成不可抗拒的潮流。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巴黎公社
思考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的思想之所以被称为 “空想”的原因何在? 他们虽然有过变革社会的方案,但并不 期望和打算通过无产者的起义来实现社会变 革。实际上,他们几乎没考虑过自己精心制 作的蓝图如何才能付诸实践。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P532
没有认识到无产阶级是改造社会的巨大力量,没有 圣西门、傅立叶指望国王或者富人来投资建设他们 找到实现美好理想的真正动力。 设计的组织,这些希望都落空了。 ——岳麓版必修一第73页
马克思与恩格斯探讨
恩格斯深入工人群体
人类思想三大优秀成果
德意志古典哲学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科学社会主义 (辨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剩余价值学说)
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纲领—1848《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宣言》封面(1848年出版)
★ 三大独立工人运动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表明工人阶级已觉醒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工人运动需要科学理论指导 英国宪章运动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马克思中学毕业论文选读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幸福而劳动的职业,那么, 重担就不能把我们所压倒,因为这是为人类而献身。那时, 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 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是默默的,但她将永 恒地存在,并发挥作用。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 洒下热泪。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 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 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 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 废疾者,皆有所养。……是故谋 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外 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孔子《礼记·礼运》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
课标要求: (1)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 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2)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 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
《共产党宣言》手稿中的一页
1.主要内容
①肯定资本主
《共产党宣言》摘录 1.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100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
义的积极作用 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
还要多,还要大。
②揭示资本主
2.资本主义加速对工人阶级的剥夺,破坏财富生产
义的内在矛盾 者的生存条件;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和生
C.宣布彻底废除财产私有
√D.希望得到农村群众的支持
(2014湖北百校联考)19世纪初圣西门认为, 资本主义社会是一切罪恶的渊薮,社会进步的动 力是人的理性,应由“实业家”等有产者承担社 会改造的任务,建立一种“人人参加劳动,人人 平等地拿取自己报酬”的新社会。据此可知,圣 西门思想的重要缺陷是
√A.尚未认清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体验高考
(2011课标)1871年4月,巴黎公社发布文告 称,“你是受高利穷的短工和小所有 主……你们的劳动最好的一部分产品要给什么都 不干的人……巴黎愿意把土地给农民,把劳动工 具给工人”。发布该文告的主要意图是 A.号召工农群众迅速起义
B.进一步巩固工农革命联盟
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 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 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 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 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 性的了。
《宣言》有着惊人的预见性
(《共产党宣言》)虽然出版于 1848年,但我们现在经常谈到的全 球化、裁员、跨国公司、世界经济 朝这个或那个方向发展,所有这些 内容在书中都能找到,它有令人惊 讶的现实意义,任何其他文献都没 有这个力量。
19世纪初的欧洲社会怎么了?
19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是这样的: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弊端 日益暴露。 贫富分化、不公平不合理、甚至有些消极 和丑恶……
三 大 社 会 主 义 者
空 想
“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对于未来理想 社会消灭私有财产、消灭剥削、实施共同福 利等的美好描述,激发了人们的期待和向 往。” ——王青山《社会学概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