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第一篇及译文

合集下载

《论语》全 篇朗读原文及译文

《论语》全 篇朗读原文及译文

《论语》全篇朗读原文及译文第一部分:论语原文及译文1. 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学习后反复地温习,这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这不是一件快乐的事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不生气,这不是一个君子吗?”2. 原文: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之事,不可为也。

”译文:有子说:“一个人要孝顺父母,孝顺兄长,又喜欢做违背上级的事,这种人是不可为伴的。

”3. 原文: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孔子说:“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你,应该担心你不了解别人。

”4. 原文: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动情色,很少有仁爱的。

”5. 原文: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

过则勿惮改。

”译文:孔子说:“君子不是有了权势就高傲自大,学识太固执。

要以忠诚与诚信为主,没有比自己优秀的朋友。

犯了错误就不要害怕改正。

”6. 原文: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译文:孔子说:“要以忠诚与诚信为主,没有比自己优秀的朋友。

犯了错误就不要害怕改正。

”第二部分:《论语》的讲解与深意《论语》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经典著作,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全书共20篇,其中包含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主张,以及他们对人生、政治、伦理等方面的思考和论述。

《论语》以其简洁、深刻的语言风格和精辟的思想内涵,对我国儒家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尊敬父母在《论语》中,孔子强调了对父母的尊敬和孝顺。

他认为,对父母要尽到孝道,这是做人的基本修养。

2. 学习的重要性孔子提倡学习,他认为知识能够使人改变命运,提高自身素质。

3. 朋友的重要性孔子认为,朋友在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朋友可以互相帮助,共同成长。

4. 仁爱之道《论语》中强调了仁爱之道,认为爱人、善待他人是做人最重要的品质。

5. 忠诚与诚信孔子强调忠诚和诚信的重要性,认为做人要讲信用,对人要忠诚。

国学经典《论语》全文及译文

国学经典《论语》全文及译文

【导语】《论语》是孔⼦及其弟⼦的语录结集,由孔⼦弟⼦及再传弟⼦编写⽽成,⾄战国前期成书。

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及其弟⼦的⾔⾏,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下⾯是⽆忧考分享的国学经典《论语》全⽂及译⽂。

欢迎阅读参考! 篇⼀ 1、⼦⽈:“学⽽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远⽅来,不亦乐乎?⼈不知⽽不愠,不亦君⼦乎?” 【译⽂】孔⼦说:“学了⼜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从远⽅来,不是很令⼈⾼兴的吗?⼈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个有德的君⼦吗?” 2、⼦⽈:“巧⾔令⾊,鲜矣仁。

” 【译⽂】孔⼦说:“花⾔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是很少有仁德的。

” 3、曾⼦⽈:“吾⽇三省吾⾝,为⼈谋⽽不忠乎?与朋友交⽽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曾⼦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为别⼈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4、⼦⽈:“君⼦⾷⽆求饱,居⽆求安,敏于事⽽慎于⾔,就有道⽽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 【译⽂】孔⼦说:“君⼦吃不追求饱⾜,住不追求安逸,做事灵敏,⾔谈谨慎,时时改正⾃⼰的错误,就算好学了。

” 5、⼦⽈:“不患⼈之不⼰知,患不知⼈也。

” 【译⽂】孔⼦说:“不怕没⼈了解⾃⼰,就怕⾃⼰不了解别⼈。

” 6、⼦⽈:“《诗》三百,⼀⾔以蔽之,⽈:‘思⽆邪。

’” 【译⽂】孔⼦说:“《诗经》三百(零五)⾸,⽤⼀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

’” 7、⼦⽈:“吾⼗有五⽽志于学,三⼗⽽⽴,四⼗⽽不惑,五⼗⽽知天命,六⼗⽽⽿顺,七⼗⽽从⼼所欲,不逾矩。

” 【译⽂】孔⼦说:“我⼗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岁,得知天命;六⼗岁,⼀听别⼈⾔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到了七⼗岁,便随⼼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

” 8、⼦⽈:“温故⽽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1-5篇全文及译文

论语1-5篇全文及译文

论语1-全文及译文《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是论语1-5篇全文及译文,欢迎阅读。

1、《学而篇》【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原文】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译文】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

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

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

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原文】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原文】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原文】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译文】孔子说:“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谨认真地办理国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诚实无欺,节约财政开支而又爱护官吏臣僚,役使百姓要不误农时”。

【原文】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译文】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

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原文】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国学经典《论语》全文及译文

国学经典《论语》全文及译文

国学经典《论语》全文及译文篇一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快乐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孔子说:“君子吃不追求饱足,住不追求安逸,做事灵敏,言谈谨慎,时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就算好学了。

”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孔子说:“不怕没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6、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

’”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为所欲为,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

”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孔子说:“复习旧知识时,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就可以靠着做老师了。

”9、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孔子说:“君子团结群众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团结群众。

”10、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孔子说:“读书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不读书,就无所的。

论语两则

论语两则

谢谢
• 孔子说:“参呀,我的学说有一个中心 思想贯穿其中。”曾子说:“是。” 孔子出去之后,学生们问曾子说:“这 话是什么意思?”曾子说:“先生的学说, 忠、恕两个字罢了。”
论语 第二则

子曰:“知者乐水, 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 静;知者乐,仁者寿。”
此章言智者和仁者的区别,同时指出智者和仁者的收获
译文
• 孔子说:“聪明人喜欢流动 的水,仁者喜欢稳重的山; 聪明人好动,仁者好静;聪 明人快乐,仁者长寿。”
其一 •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 之。”曾子曰:“唯。” 子出。门人问曰:“何谓 也?”曾子曰:“夫子之道, 忠恕而已矣!”
其二
• 子曰:“知者乐水,仁 者乐山;知者动,仁者 静;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第一则真心诚意为别人着想和做有利于别人的事不要让有害的事发生在别人身上译文孔子说


论语 第一则

子曰:“参乎! 吾道一以贯之。”曾子 曰:“唯。” 统贯 子出。门人问曰: “何谓也?”曾子曰: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 矣!” 真心诚意为别人着想和做有利于别人的事 不要让有害的事发生在别人身上
译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中小学必学经典国学《论语》第一篇之为政篇原文及翻译

中小学必学经典国学《论语》第一篇之为政篇原文及翻译

论语为政篇2.1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1)。

”【注释】(1)北辰:指北极星。

共:通“拱”,环绕。

【译文】孔子说:“以德治政,当政者就会像北极星一样安居其位,而众星都环绕着它。

”2.2 子曰:“诗三百(1),一言以蔽之(2),曰:‘思无邪(3)。

’”【注释】(1)诗三百:即《诗经》。

《诗经》共三百零五篇,“三百”举其整数。

(2)蔽:概括。

(3)思无邪:语见《诗经•鲁颂•马冋(jiōng)》,“思”原为语首助词,无义。

这里全句意谓思想感情纯正无邪。

【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无邪’。

”2.3 子曰:“道之以政(1),齐之以刑(2),民免而无耻。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3)。

”【注释】(1)道:引导。

政:政令法规。

(2)齐:整治。

(3)格:正。

【译文】孔子说:“用政令引导民众,用刑法制约民众,民众虽会免于犯罪,但没有羞耻心。

用道德引导民众,用礼教规范民众,民众有羞耻心,而且能自觉归正。

”2.4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1),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注释】(1)有:通“又”。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习,三十岁能立身于世,四十岁对世事不再有疑惑,五十岁懂得什么是天命,六十岁对听到的一切都深明其义,七十岁可随心所欲,却不会违反规矩。

”2.5 孟懿子问孝(1)。

子曰:“无违。

”樊迟御(2),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3),我对曰,无违。

”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注释】(1)孟懿子:鲁国大夫。

姓仲孙,名何忌,谥号懿。

(2)樊迟:孔子学生。

名须,字子迟。

御:驾车。

(3)孟孙:即孟懿子。

【译文】孟懿子向孔子问孝道。

孔子说:“不要违背礼。

”当樊迟为孔子驾车的时候,孔子告诉他说:“孟孙向我问孝道,我回答他不要违背礼。

”樊迟问:“这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活着,按照礼侍奉他们;父母去世,按照礼安葬他们,按照礼祭祀他们。

孔子《论语》全文及翻译

孔子《论语》全文及翻译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孔子说:“君子吃不追求饱足,住不追求安逸,做事灵敏,言谈谨慎,时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就算好学了。

”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孔子说:“不怕没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6、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

’”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

”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孔子说:“复习旧知识时,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就可以凭着做老师了。

”9、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孔子说:“君子团结群众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团结群众。

”10、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孔子说:“读书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不读书,就无所的。

”11、子曰:“由,诲女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全文注释、翻译、评析,慢慢细读

《论语》全文注释、翻译、评析,慢慢细读

《论语》全⽂注释、翻译、评析,慢慢细读《论语》全⽂注释、翻译、评析【本篇引语】《学⽽》是《论语》第⼀篇的篇名。

《论语》中各篇⼀般都是以第⼀章的前⼆三个字作为该篇的篇名。

《学⽽》⼀篇包括16章,内容涉及诸多⽅⾯。

其中重点是“吾⽇三省吾⾝”;“节⽤⽽爱⼈,使民以时”;“礼之⽤,和为贵”以及仁、孝、信等道德范畴。

【原⽂】1·1 ⼦⽈①:“学②⽽时习③之,不亦说④乎?有朋⑤⾃远⽅来,不亦乐⑥乎?⼈不知⑦,⽽不愠⑧,不亦君⼦⑨乎?”【注释】①⼦: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

《论语》书中“⼦⽈”的⼦,都是指孔⼦⽽⾔。

②学:孔⼦在这⾥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化典籍。

③时习:在周秦时代,“时”字⽤作副词,意为“在⼀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

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

“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

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④说:⾳yuè,同悦,愉快、⾼兴的意思。

⑤有朋:⼀本作“友朋”。

旧注说,“同门⽈朋”,即同在⼀位⽼师门下学习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

⑥乐:与说有所区别。

旧注说,悦在内⼼,乐则见于外。

⑦⼈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不知道什么。

缺少宾语。

⼀般⽽⾔,知,是了解的意思。

⼈不知,是说别⼈不了解⾃⼰。

⑧愠:⾳yùn,恼怒,怨恨。

⑨君⼦:《论语》书中的君⼦,有时指有德者,有时指有位者。

此处指孔⼦理想中具有⾼尚⼈格的⼈。

【译⽂】孔⼦说:“学了⼜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从远⽅来,不是很令⼈⾼兴的吗?⼈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个有德的君⼦吗?”【评析】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对此章评价极⾼,说它是“⼊道之门,积德之基”。

本章这三句话是⼈们⾮常熟悉的。

历来的解释都是:学了以后,⼜时常温习和练习,不也⾼兴吗等等。

三句话,⼀句⼀个意思,前后句⼦也没有什么连贯性。

但也有⼈认为这样解释不符合原义,指出这⾥的“学”不是指学习,⽽是指学说或主张;“时”不能解为时常,⽽是时代或社会的意思,“习”不是温习,⽽是使⽤,引申为采⽤。

论语第1篇原文及翻译

论语第1篇原文及翻译

论语第原文及翻译论语第1篇原文及翻译导语:《学而》是《论语》第一篇的篇名。

《论语》中各篇一般都是以第一章的前二三个字作为该篇的篇名。

《学而》一篇包括16章,内容涉及诸多方面。

其中重点是“吾日三省吾身”;“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礼之用,和为贵”以及仁、孝、信等道德范畴。

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论语第1篇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原文】1·1 子曰(1):“学(2)而时习(3)之,不亦说(4)乎?有朋(5)自远方来,不亦乐(6)乎?人不知(7),而不愠(8),不亦君子(9)乎?”【注释】(1)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

《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2)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3)时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

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

“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

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4)说:音yuè,同悦,愉快、高兴的意思。

(5)有朋:一本作“友朋”。

旧注说,“同门曰朋”,即同在一位老师门下学习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

(6)乐:与说有所区别。

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

缺少宾语。

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

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8)愠:音yùn,恼怒,怨恨。

(9)君子:《论语》书中的君子,有时指有德者,有时指有位者。

此处指孔子理想中具有高尚人格的人。

【译文】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原文】1·2 有子(1)曰:“其为人也孝弟(2),而好犯上者(3),鲜(4)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5)。

《论语》全文翻译_超级完美版

《论语》全文翻译_超级完美版
【原文】
1·4曾子①曰:“吾日三省②吾身。为人谋而不忠③乎?与朋友交而不信④乎?传不习乎?”
【注释】
①曾子:曾子姓曾名参(音shēn)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年,鲁国人,是被鲁国灭亡了的鄫国贵族的后代。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子出名。据说《孝经》就是他撰写的。
②三省:省(音xǐng),检查、察看。三省有几种解释:一是三次检查;二是从三个方面检查;三是多次检查。其实,古代在有动作性的动词前加上数字,表示动作频率多,不必认定为三次。
③时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④说:音yuè,同悦,愉快、高兴的意思。
⑤有朋:一本作“友朋”。旧注说,“同门曰朋”,即同在一位老师门下学习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
【注释】
①弟子:一般有两种意义:一是年纪较小为人弟和为人子的人;二是指学生。这里是用一种意义上的“弟子”。
②入:古代时父子分别住在不同的居处,学习则在外舍。《礼记·内则》:“由命士以上,父子皆异宫”。入是入父宫,指进到父亲住处,或说在家。
③出:与“入”相对而言,指外出拜师学习。出则弟,是说要用弟道对待师长,也可泛指年长于自己的人。
④谨:寡言少语称之为谨。
⑤□:音fàn,同泛,广泛的意思。
⑥仁:仁即仁人,有仁德之人。
⑦行有余力:指有闲暇时间。
⑧文:古代文献。主要有诗、书、礼、乐等文化知识。
【译文】
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论语学而篇第一原文

论语学而篇第一原文

论语学而篇第一原文学而第一,又称“学而”,是《论语》第一篇的篇名,主要讲“务本”的道理,引导初学者进入“道德之门”。

本篇共有十六章,内容涉及诸多方面。

其中重点是“吾日三省吾身”;“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礼之用,和为贵”以及仁、孝、信等道德范畴。

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

小大由之,有所不行。

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

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 《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学而篇译文:孔子说:“学的道理在合适的时机去实践(一说:学习知识以后,经常温习它),不也是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气,不也是品德上有修养的人吗?”有子说:“一个人如果孝顺父母,友爱兄长,却喜欢犯上作乱,这是很少见的;不喜欢犯上作乱,而喜欢造反的人更是没有的。

论语第一篇及译文

论语第一篇及译文

《论语》第一篇?学而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经常学习,不也喜悦吗?远方来了朋友,不也快乐吗?得不到理解而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2.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译文】有子说:“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却好犯上的人,少极了;不好犯上,却好作乱的人,绝对没有。

做人首先要从根本上做起,有了根本,就能建立正确的人生观。

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就是做人的根本吧!”3.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人,很少有仁爱之心。

”4.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提醒自己:工作是否敬业?交友是否守信?知识是否用于实践?”5. 子曰:“导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译文】孔子说:“治理国家应该事事认真,时时诚信,处处节约,关心群众,及时抓住发展机遇。

”6.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译文】孔子说:“年轻人应该孝顺父母,尊敬师长,认真诚信,广施爱心,亲近仁人志士。

能轻松做到这些,才可以从事理论研究。

”7.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译文】子夏说:“重贤轻色、尽心孝顺父母、尽力献身国家、交朋友言而有信的人,即使没有高等学历,我也认为他已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8.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译文】孔子说:“君子不稳重就不会有威严,经常学习就不会固执,一切要以忠信为本,不要结交不如自己的朋友,有错误不要怕改正。

”9.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译文】曾子说:“认真办理丧事、深切怀念先人,社会风气就会归于纯朴。

论语全文及白话译文(完整版).doc

论语全文及白话译文(完整版).doc

论语全文及白话译文(完整版)1.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试译:孔子说:“一边效法圣贤如何做人做事,一边适时实习诵习,不也高兴吗?朋友同学远道而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理解自己,心里却不怪人家,不也算个君子吗?”1.2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欤!”试译:有子说,“一个人能够孝顺爹娘,敬重兄长,却喜好违犯上司,那是少有的;不喜欢违犯上司,却醉心于捣乱,这样的人从来不会有。

君子抓根本,根本扎稳了,一切为人处世之道自然生发出来。

孝敬父母,尊敬哥哥姐姐,这就是仁的根本吧!”1.3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试译:孔子说:“花言巧语,貌似善良,缺德啊!”1.4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试译:曾子说:“我每天在三件事上反省自己:给人办事、出主意,是不是尽心尽力?跟朋友交往,是不是守信用?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做到了?”1.5 子曰:“道导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试译:孔子说:“领导一个有千辆兵车的公侯之国,就要兢兢业业工作,以取得信用;要节约官府开销,以爱养百姓;征用民力要注意天时。

”1.6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试译:孔子说:“弟子在家里对父兄孝悌,在外面对公卿忠顺,恭谨老实,博爱众人,亲近仁者。

这样子做好了,还有剩余精力,可以读点书。

”1.7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试译:子夏说:“尊敬贤人,连自己平时待人接物的态度也变好了;服侍父母,能竭尽全力;辅佐君长,能不惜身命;与朋友结交,说话算数。

做到了这几点,即使说没读过书,我却敢断定他有学问。

国学经典《论语》全文及译文

国学经典《论语》全文及译文

国学经典《论语》全文及译文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孔子说:“君子吃不追求饱足,住不追求安逸,做事灵敏,言谈谨慎,时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就算好学了。

”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孔子说:“不怕没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6、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

’”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

”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孔子说:“复习旧知识时,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就可以凭着做老师了。

”9、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孔子说:“君子团结群众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团结群众。

”10、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孔子说:“读书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不读书,就无所的。

论语全文及白话译文

论语全文及白话译文

论语全文及白话译文(完整版)1.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讪),不亦君子乎?”试译:孔子说:一边效法圣贤如何做人做事,一边适时实习诵习,不也高兴吗?朋友同学远道而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理解自己,心里却不怪人家,不也算个君子吗?”1.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欤!”试译:有子说,一个人能够孝顺爹娘,敬重兄长,却喜好违犯上司,那是少有的;不喜欢违犯上司,却醉心于捣乱,这样的人从来不会有。

君子抓根本,根本扎稳了,一切为人处世之道自然生发出来。

孝敬父母,尊敬哥哥姐姐,这就是仁的根本吧!”1.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试译:孔子说:花言巧语,貌似善良,缺德啊!”1.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试译:曾子说:我每天在三件事上反省自己:给人办事、出主意,是不是尽心尽力?跟朋友交往,是不是守信用?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做到了?”1.5子曰:道导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 作,以取得信用;要节约官府开销,以爱养百姓;征用民力要注意天时。

” 1.6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试译:孔子说:弟子在家里对父兄孝悌,在外面对公卿忠顺,恭谨老实,博爱众人,亲近仁者。

这样子做好了,还有剩余精力,可以读点书。

”1.7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试译:子夏说:尊敬贤人,连自己平时待人接物的态度也变好了;服侍父母,能竭尽全力;辅佐君长,能不惜身命;与朋友结交,说话算数。

做到了这几点,即使说没读过书,我却敢断定他有学问。

”1.8子曰:君子不重(zh ng),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试译:孔子说:君子不自重,就没有威信,学问就不扎实。

孔子《论语》全文及翻译

孔子《论语》全文及翻译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孔子说:“君子吃不追求饱足,住不追求安逸,做事灵敏,言谈谨慎,时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就算好学了。

”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孔子说:“不怕没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6、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

’”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

”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孔子说:“复习旧知识时,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就可以凭着做老师了。

”9、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孔子说:“君子团结群众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团结群众。

”10、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孔子说:“读书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不读书,就无所的。

”11、子曰:“由,诲女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原文译文全文

论语原文译文全文

《论语》原文及翻译第一篇:学而篇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

小大由之,有所不行。

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

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学而篇原文翻译: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说:“学到的东西按时去温习和练习,不也很高兴吗?有朋友从很远的地方来,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生气,不也是一位有修养的君子吗?”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孔子《论语》全文及翻译

孔子《论语》全文及翻译

论语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 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

”5、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 孔子说:“复习旧知识时,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就可以凭着做老师了。

”6、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 孔子说:“读书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不读书,就无所的。

”7、子曰:“由,诲女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 孔子说:“仲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种态度是明智的。

”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 孔子说:“见到贤人,要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

”9、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译文: 孔子说:“灵敏又好学,向比自己学问差的人请教时,不觉得没面子,所以称为‘文’。

”10、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 孔子说:“知道学习不如喜欢学习,喜欢学习不如以学习为快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第一篇?学而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经常学习,不也喜悦吗?远方来了朋友,不也快乐吗?得不到理解而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译文】有子说:“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却好犯上的人,少极了;不好犯上,却好作乱的人,绝对没有。

做人首先要从根本上做起,
3.”
4.【译
5.“治理国
6.”【译
7.
8.”【译文】孔子说:
9.
会风气就会归于纯朴。


10.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译文】子禽问子贡:“老师每到一个地方,就能了解到该地的政事,是求来的?还是人家自愿告诉的?”子贡说:“老师凭着温和、善良、恭敬、节俭、谦让的品德得来的。

老师的请求,与普通人的请求大概不同吧?”
11.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译文】孔子说:
“父亲在时世时看其志向,父亲死后看其行动,三年内不改父亲的规矩习惯,可算孝了。


12.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译文】有子说:“礼法的运用,以和为贵。

这是最美好的传统,适用于一切事情。

但仅知道‘和为贵’是不行的,违反礼法而讲‘和’是绝对不行的。


13.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译文】有子说:“信誉符合道义,才能兑现诺言;恭敬符合礼法,才能远离耻辱;任用可信赖的人,才会取得成功。


14.
已。


学了。


15.
者也。

“赐也,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