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超声对非哺乳期乳腺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非哺乳期乳腺炎的超声学特征分析
非哺乳期乳腺炎特指婴儿期、青春期、绝经期及老年期等时期发生的乳腺炎症[1]。
患者疾病分型包括乳房肿块型(病变乳房出现肿块,可伴疼痛或无痛,肿块表层皮肤红肿)、急性乳房脓肿型(乳房突然出现红肿、发热及脓肿,但患者全身性炎症反应较轻)和慢性瘘管型(该种分型与患者反复发作有关,出现的瘘管可与乳房输入管道连通,并导致患者出现反复流脓或炎症性肿块,疾病可能经久不愈,严重者还可能导致乳房变形)[2-3]。
本病症状并不典型,因而极易被误诊为乳腺癌等病[4]。
为分析探讨非哺乳期乳腺炎的超声学特征,并分析超声技术在本病中的诊断价值,本研究选取112例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进行探讨。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6月—2019年6月于潮州市妇幼保健院治疗的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112例,共计121个包块;同时选取乳腺癌患者120例作为对照,共计165个包块。
纳入标准[5]:(1)均经病理学确诊;(2)均为女性,年龄>18岁;(3)在我院行超声检查;(4)临床资料保存完整。
排除标准[6]:(1)合并有其他恶性肿瘤;(2)影像图像不清晰。
非哺乳期乳腺炎与乳腺癌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见表1。
器,探头频率为7.0~10.0MHz ,检测时嘱咐患者仰卧,暴露胸部,对乳腺各象限及腋窝淋巴进行扫描。
优先二维观察包块位置、大小、边界及内部情况,随后对肿块及周围血流情况进行观察,并检测患者腋窝淋巴结情况。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2.0软件,计量资料采用x 依表示,两组间差异比较使用独立样本t 检[作者简介]陈蔓青(1978-03~),女,广东潮州人,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乳腺外科。
E-mail:****************非哺乳期乳腺炎的超声学特征分析陈蔓青1吴春山2曾灿艺1马小滨11潮州市妇幼保健院乳腺外科(广东潮州521000)2潮州市中心医院超声科(广东潮州521000)·技术交流·Technique Communication ·验,计数资料比较使用χ2检验。
非哺乳期乳腺炎的超声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
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平方值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则采用百分比表示,行卡方检验,(P<0.05)表示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60例急症患者病理结果显示,异位妊娠20例,急性盆腔炎18例,流产12例,黄体破裂10例,其对照组的误诊或漏诊共计8例,诊断符合率为73.3%(22/30);观察组的误诊或漏诊共3例,诊断符合率为90.0%(27/30)。
由此可以看出,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诊断符合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针对妇产科急诊患者的疾病类型而言,其最为常见的就是急腹症,这种症状具有发病急、病情进展较快等特点,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异常阴道出血及腹痛等,如若患者患上此症状没有及时的得到有效的救治,就会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救治的过程中,必须要尽快明确患者的病因,从而为患者进行相应的治疗。
超声诊断通过影响学检查,可明显的探查到患者的卵巢情况、子宫情况等生殖器内部情况,从而医务人员就跟依照所获得的影像结果,及时的做出正确的鉴别诊断。
临床常见的妇产科急症包括异位妊娠、急性盆腔炎、胎盘早期剥离、滋养细胞疾病等,病情复杂多变,发病突然,发展迅速,极易出现不同类型的并发症。
因此,临床对妇产科急症的诊断率较低,同时诊治工作也受到了不小的阻碍。
在现阶段的临床诊断中,超声技术是首先的诊断方式,其可有效检查并确定疾病的症状部位,从而通过对症状的分析来做出诊断。
以滋养细胞疾病为例,葡萄胎是滋养细胞疾病中常见的疾病,一旦出现就可能会造成患儿出现死亡或者畸形,超声检查的应用,能够提高临床对疾病的诊断群确率,误诊率较低,葡萄胎在超声检查的图像中,会显示出子宫明显肿大的情况,宫腔中没有胎儿,还会出现面积大小不一的的蜂窝状的暗区。
一般情况下,超声诊断在妇产科急诊中的应用主要在:异位妊娠、急性盆腔、滋养细胞疾病和卵巢囊肿蒂扭转、黄体破裂等,其中异位妊娠的发病率最高,病情最为严重。
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对非哺乳期乳腺炎的诊断价值
12 方法 .
使用 EA T U一5 l DS N80 S O EA 和 V I 0彩色多普 l O 0 E
勒超声仪 。探头频率 5—1MH 。患者仰 卧位 , 0 z 纵横 十字交
叉扫查 双乳 , 先二维超 声观察 肿块部 位 、 大小形 态 、 界包 边
膜 、 块 内 部 , 后 彩 色 多 普 勒 超 声 检 查 ( D I观 察 肿 块 周 肿 然 C F)
弱 回声 。其 中 I 例还表现为多发低 回声肿块 , 1 另 例病期较 长者表现为全乳弥漫性 肿块及弱 回声斑 。
32 非哺乳期乳 腺炎的彩色多普勒表现 . 非哺乳期乳腺炎
边及 其内部 的血流分布 、 目, A l 方法分 级 : 为无 数 按 dr e 0级 血流 ; 级 为点状 、 I 短棒状血流 ;I l级为一个 断面上 1 ~2条 血管, 其长度 <病灶 的半径 ;I I级为 3 以上血管或 弥漫性 条 网状血流 。测定 收缩 期 峰值 流 速 ( m x , 力 指数 ( I 。 V a)阻 R ) 图像及数据作记录 。
内缺乏血流信 号 , 周边血流多为低速 低阻性血流 ; 而乳 腺癌
表现为低回声 内有穿人性血 流且 多为 高速高阻性血 流。非 哺 乳 期 乳 腺 炎 与乳 腺 腺 病 的超 声 鉴 别 点 在 于乳 腺 腺 病 多 发
生于生育期女性 , 双侧多发病灶 , 肿块 回声低 而 内部结构 相
对清楚 , 内血 流较少测 及 。对 超声无 法诊 断 的患者应 采 块 用细针穿刺抽吸细胞学 检查 或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 。
维普资讯
・ 3 ・ l 0
堑堑堕 匿堂
堡1 第 1卷第 1 月 o 期
彩色 多普 勒超 声显像对非哺乳期乳 腺炎的诊断价值
超声联合钼靶检查对非哺乳期乳腺炎的诊断价值
超声联合钼靶检查对非哺乳期乳腺炎的诊断价值乳腺炎是乳腺局部炎症的一种,常见于孕哺乳期妇女。
但是,也有些非哺乳期女性也会出现乳腺炎。
针对非哺乳期乳腺炎的诊断,超声联合钼靶检查是一种常用的诊断方法,本文将对其诊断价值进行阐述。
一、超声检查的诊断价值超声检查是无创的诊断方法,通过音波在人体内的传播和反射,形成影像,对乳腺炎进行诊断。
对于非哺乳期乳腺炎的诊断,超声检查可以发现乳腺组织中是否存在异常结节或肿块。
同时,超声也可以观察乳腺的血流情况,通过血流信号的强度和方向,可以判断是否存在乳腺感染。
此外,超声还可以通过对乳房内部的温度变化进行研究,判断乳腺炎的程度和范围。
超声检查准确率高,成本较低,在非哺乳期乳腺炎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钼靶检查是一种常见的放射性检查方法,可以通过对乳腺的X光辐射成像,观察乳腺内部是否存在肿块、结节等异常。
钼靶检查的优势在于可以清晰地显示乳腺内的分布情况,可以精确定位病灶。
此外,钼靶检查还可以检查乳头是否有溢液现象,对炎症程度进行评估。
但是,钼靶检查的缺点在于其放射性较强,对身体健康造成较大影响。
超声联合钼靶检查可以将两种检查方法的优点结合起来,提高诊断准确率。
超声可以明显地显示乳腺内的异常血流、结节、肿块等,而钼靶检查可以清晰地显示乳腺内部的分布情况,结合起来可以得到更加精确、全面的判断。
此外,超声联合钼靶检查还可以确定病变的大小、数量和位置,为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在非哺乳期乳腺炎的诊断中,超声联合钼靶检查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可以得到更加精确、全面的判断,对患者的治疗和康复都具有积极作用。
非哺乳期乳腺炎的超声诊断价值
腋窝淋 巴结反应性肿大 , 常误诊 为其他 就 诊 , 1 4例 因乳 腺 肿 胀 就诊 , 2例 因乳 晕 值 流 速 及 阻力 指 数 , 采用 A l d e r 半 定 量法
乳 腺 疾病 而影 响其 治疗 。 本 文 分 析 经病 区瘙痒就诊, 5例为体检发现 , 其 中 6例 分级 : 0 级 为无 血 流 ; I 级 为 点状 血流 ; I I 理证 实 的 5 6 例热、 痛 等 炎 性症 状 。全 部 病 级 为一个断面上 1~ 2条血管 ; I I I 级为
采用 P h i l i p H DI 5 0 0 0 、 巴结 、 淋 巴结 内部 回 声及 血 流 分 布情 况 。
2 结 果
Ac u s o n S e q u o i a 5 1 2 、 AL O K A a l 0超 声
1 . 1 一般资料
应用高频线阵探头 , 频率为 7 . 5 收集 2 0 0 7年 5月至 诊断仪 ,
e e 创 正常时间 ( d )
l 周后血p . H CG 包块缩小
药物不 良
生 出版 社 , 2 0 0 8 : 1 1 5 .
— F 降> l Y / o[ 椤 创 > 3 1 Y , 4 e 创 反应 [ { e 创
[ 2 ] 陈新谦, 金有豫, 汤光新 编药物学[ M] . 第l 6
~
1 0 MHz , 肿 块 较大 而 需 观 察肿 块 全 貌 2 . 1 二 维 声像 图表 现
病 变区域大 小不
作者单位 : 3 1 5 0 1 0 宁波 , 宁波市第二 时 , 选用 5 MHz凸阵 探 头 。 患者 取 仰 卧 等 , 1 . 0 ~5 . 7 c m, 无 明确 包膜 回声 , 大 多形
探索乳腺超声对非哺乳期乳腺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效果
48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年5月 第2卷第10期的主要原因,且由于形成畸形原因较多,畸形胎儿数量也呈逐渐递增趋势。
因此,产前做好胎儿畸形筛查工作,对降低胎儿畸形出生率有着重要意义[3]。
CT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均为临床诊断胎儿畸形的主要应用手段,因CT 检查只对胎儿骨骼发育异常有着良好诊断效果,故存在一定局限性,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清晰反映出胎儿畸形情况,应用效果显著[4]。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1964例产妇超声检查中共筛查出胎儿畸形60例,畸形率为3.05%,与实际临床诊断结果无明显差异,表明将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应用于胎儿畸形筛查中可明显观察到胎儿发育情况并对畸形类型进行较为准确的判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超声检查为孕中期胎儿畸形常使用筛选方式,适用于对胎儿各脏器及器官的检查,尤其是肢体血管、浅表性器官等,在诊断胎儿畸形中有着较高准确性[5]。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胎儿畸形筛查的重要意义可归为以下几点:(1)能够准确测量胎儿头臀径,有利于判断出具体孕周,同时可预测出预产期;(2)通过检查静脉导管血流频谱,能够测量出颈部透明层及鼻骨厚度;(3)可对异位妊娠及病理妊娠进行有效筛查,进而明确妊娠情况,并检查出胎儿是否存活;(4)能够明确出绒毛性质,进而判断是否为多胎;(5)可全面检查出胎儿整体结构,有利于判断出是否存在颜面部、神经系统、肢体及心脏畸形[6]。
综上所述,将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应用于妊娠中期胎儿畸形筛查中,可清晰显示出胎儿畸形情况,能有效提高筛查准确性,有利于降低新生儿出生畸形率以及死亡率。
【参考文献】[1]刘惠卿.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胎心电子监护对胎儿结局的预测价值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4,14(05):685-686. [2]宋海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确诊胎儿畸形方面的意义及其临床应用价值[J].医学综述,2014,20(12):2290-2291. [3]王烨,刘芳,魏敏,等.超声标准切面在中孕期胎儿畸形筛查中的应用[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4,36(11):1266-1269.[4]伊春花,王涛,刘维佳,等.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基层医院胎儿畸形筛查中的应用价值[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4,35(05):127-130.[5]弓瑜.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孕中晚期胎儿心脏畸形筛查中的临床价值[J].陕西医学杂志,2017,46(10):1449-1450. [6]王美红,黄安茜.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单脐动脉合并胎儿先天性结构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4,24(01):150-152.当前,我国的非哺乳期乳腺炎发生率依然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乳腺超声对非哺乳期乳腺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乳腺超声对非哺乳期乳腺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摘要目的探讨乳腺超声对非哺乳期乳腺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方法100例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均采用Aloka α10型彩色超声设备进行检查,观察其诊断效果。
结果在乳腺超声影像上100例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均发现存在异常回声区。
其中,64例(64.00%)患者乳腺肿块边界较清楚,36例(36.00%)患者均存在乳腺肿块边界完全不清晰或者部分不清晰现象。
患者乳腺肿块直径7~40 mm。
有31例(31.00%)患者被检查出存在Ⅰ级血流信号现象,49例(49.00%)患者被检查出存在Ⅱ级血流信号现象,20例(20.00%)患者被检查出存在Ⅲ级血流信号现象。
利用乳腺超声进行诊断后,成功检查出非哺乳期乳腺炎87例,检查准确率为87.00%。
结论在非哺乳期乳腺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乳腺超声检查具有准确率高、检查速度快、无创伤且可多次重复检查等优点,可以作为非哺乳期乳腺炎诊断的首选方式。
关键词乳腺超声;非哺乳期乳腺炎;鉴别诊断近年来,随着孕期和产褥期卫生知识的普及,哺乳期乳腺炎的发病率已呈下降趋势,而非哺乳期乳腺炎则呈上升趋势[1],非哺乳期乳腺炎(non-lactating mastitis,NLM)是指发生在非哺乳时期,由细菌侵入到乳腺组织中而引发的一种乳腺疾病,包括婴儿期、青春期、绝经期和老年期。
各个生理时期均可发生乳腺炎症[2]。
婴儿期及青春期的乳腺炎常系体内激素的失衡,出现乳房肿胀、隐痛,或出现结节,是一种非细菌性,有自限与自愈过程的炎症表现。
非哺乳期乳腺炎则是指成人非哺乳期的乳腺炎过程,由于非哺乳期乳腺炎无明显病症,因此常被误诊为其他类型的乳腺疾病[3]。
随着超声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乳腺超声在非哺乳期乳腺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4]。
在此背景下,本文结合对本院2014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100例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的治疗资料与相关文献资料,分析乳腺超声的临床应用方式、方法以及取得的诊断效果,报告如下。
非哺乳期乳腺炎的超声特点分析
[ 4 ]Z i n z a n i P L , Mu s u r a e a G, A l i n a r i L , e l a 1. P r e d i c t i v e r o l e o f
p o s i t r o n e mi s s i o n t o mo g r a ph y i n t h e o u t c o me o f pa t i e n t s wi t h f o l —
4 7 %; 钙化 9例 , 占1 5 %; 超声符合 2 5例 , 占4 2 %。另外 7例 伴 有乳管扩 张 。其 中 1例扩张 的乳管 内见 弥漫性点状 沉积 物 。2 1 例有腋下 淋巴结 , 其 中 9例呈皮 质增厚 的靶环状 , 5例
瘤 骨转 移的诊 断 , 2种 显像 的灵敏 度 、 特异 性及准确性 差异
无 统计学意义 , 与国内一些同类研究结果一致¨ 4 ] 。
参 考 文 献
[ 1 ]J u w e i d M E , S t r o o b a n t s s , H o e k s t r a O S , l e a 1 . U s e o f p o s i t r o n e m i s
特 异性 明显 高于 唧 MD P全 身骨 显像 ,但诊 断灵敏 度较 9 9 T c m _ MD P全身骨显像减低或相似 。 在本研究 中, 对 于恶性肿
[ 3 ]J e r u s a l e m G , Wa d a n d V , N a j j a r F , e t 1 a . Wh o l e — b o d y F - F D G
2 95 .
( 收 稿 日期 : 2 0 1 4 — 0 4 — 1 1 )
探索乳腺超声对非哺乳期乳腺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效果
探索乳腺超声对非哺乳期乳腺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效果目的分析乳腺超声对非哺乳期乳腺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效果。
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接收的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乳腺超声检查,对其诊断效果进行分析。
结果在乳腺超声影像中显示,68例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均出现异常回声区,其中,40例(58.82%)患者乳腺肿块边界较为清楚,28例(41.18%)患者的乳腺肿块边界不清晰,或者部分不清晰现象。
患者的乳腺肿块直径为7~40 mm。
其中,20例(29.41%)患者经检查为Ⅰ级血流信号现象,32例(47.06%)患者经检查为Ⅱ级血流信号现象,16例(23.53%)患者经检查为Ⅲ级血流信号现象。
通过乳腺超声诊断后,成功检查为非哺乳期乳腺炎60例,检查准确率为88.24%。
结论对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实施乳腺超声检查,具有检查准确率高、无创伤、检查速度快、可重复检查等优势,通常为非哺乳期乳腺炎实施诊断的首选方式。
标签:乳腺超声;非哺乳期乳腺炎;鉴别诊断随着产褥期以及孕期相关卫生知识的不断普及,哺乳期发生乳腺炎的发病率逐渐下降,但是,非哺乳期发生乳腺炎的发病率却呈现上升趋势[1]。
非哺乳期乳腺炎通常是指在成人非哺乳期的乳腺炎发病过程,由于非哺乳期发生乳腺炎无显著的病症,因此,在临床诊断中经常会被误诊为其他的乳腺病症。
随着超声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非哺乳期乳腺炎病症的诊断以及鉴别过程中,逐渐被广泛应用。
为此,我院选取接收的68例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对其实施乳腺超声检查,对其诊断效果进行分析,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接收的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病情均已经过病理检测确诊,并收集到患者的完整的治疗资料,所有参与本次研究患者及其家属均对试验目的、过程、影响等状况知情,并在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的状况下,实施后续研究。
探讨乳腺超声对非哺乳期乳腺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探讨乳腺超声对非哺乳期乳腺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作者:任晓璐王亚城张树清来源:《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0年第14期【摘;要】;目的:探讨非哺乳期乳腺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乳腺超声的应用价值。
方法:本次71例研究对象均为本院收治并经病理确诊的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收治时间为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所有患者均进行乳腺超声检查,将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乳腺超聲诊断准确率为95.77%,与病理诊断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超声影像特点为:乳腺组织内可见实性回声,形态不规则,病灶边缘清晰,内部有不均匀低回声,血流信号丰富;以乳腺外上象限为主,少数影像为形状不规则、边缘模糊。
结论:非哺乳期乳腺炎诊断和鉴别诊断中乳腺超声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具有分辨率高、重复操作、操作方便、无创伤、无痛苦等特点,而且超声影像特点典型,诊断准确率高,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乳腺超声;非哺乳期乳腺炎;乳腺增生;乳腺癌文章编号:WHR201910055乳腺炎是成年女性较为多见的疾病,是细菌侵入乳腺组织,造成急性化脓性感染所致,在临床中哺乳期女性有着较高的患病率[1],不过随着产前教育、乳房保健知识的普及,已经降低了哺乳期女性乳腺炎的患病率,但是在非哺乳期女性中患病率还是居高不下。
患病后患者主要呈现乳房结节、隐痛、肿胀等表现,缺乏典型性且隐匿,容易误诊为其它乳腺疾病,耽误治疗[2]。
因此,及时、准确的鉴别诊断对治疗有着重要意义,本次研究围绕乳腺超声诊断鉴别的应用价值展开,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从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前来本院就诊的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中筛选71例为研究对象。
年龄最大者62岁、最小者22岁,年龄平均为(38.46±6.72)岁。
其中39例有妊娠史,均存在不同程度乳头溢液、乳房隐痛、肿胀、肿块等症状。
所有患者均处于非哺乳期,经病理诊断为乳腺炎。
超声联合弹性成像在鉴别非哺乳期乳腺炎和乳腺癌中的诊断价值
超声在乳腺癌和非哺乳期乳腺炎中的临床价值
冤 ・
Ap iZ Z, O . U NO 1 r U1 V I , .0 l 1
表2 临床 症状 对 比
①临床 症状 评 分 :胃部不 适 消失 为0 ;轻 度不 适 ,可 耐受 为 1 分 分 ;不适对 生活造成 影响 为2 ;不 适严重影 响生活为 3 。②溃疡情 分 分 况:有效为进入愈 合期和瘢 痕期的病患 ;无 效为活动期病 患。 1 数据统计 . 4 使 用S S 软 件 (8 版 )进行数据 统计 ,检 验分析 时根据 资料选 PS 1. 0
探头频 率 7  ̄ 0 z . 1 Mh 。 5 1 . 3方法
非 哺乳期乳腺 炎及乳腺 癌在治疗 方案及 预后截 然不 同 ,术前诊 断 率 较低 ,非 哺乳期乳腺 炎超声表 现多样 ,很 多二维 声像 图及 彩色 多普
势。非哺乳期年期 。
Ⅱ :中量 血流 ,可见 1 级 条主 要血管 ,其 长度超 过肿块 的半 径或 同时 见2 3 ~ 条小血 管 ;Ⅲ级 :丰富血 流,可见4 以上血管 ,或血管相 连通 条
交织成 网状 。
2结
果
乳腺癌 6例 ,超声 诊断 6例 ,符合 率为9 . 4 0 3 %;非哺 乳期乳腺 炎 8
1资料 与 方法
1 l一般 资料
2例 ,超 声诊断 1例 ,符 合率 为8 . 3 9 26 %。常规 扫查双 侧腋 窝 ,6例 乳 4
腺癌患者 中发现 1 N患 者双 侧腋 窝有淋 巴结 ,2 例 患者患侧腋 窝有淋 7 5
乳腺癌患者 6例 ,女 性 ,年龄 3 ̄ 3 ,平均4 . 。非 哺乳期乳 4 79 岁 78 岁 腺 炎患者2 例 ,女 性 ,年龄2- 5 ,平均3.岁。全部病例 均经手术 3 35岁 5 7 或活检病理 证实 。 1 . 2仪器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和非哺乳期乳腺炎性肿块鉴别诊断的价值分析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 020年2月第4卷第3期(;匾学影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和非哺乳期乳腺炎性肿块鉴别诊断的价值分析周春华(澜沧县人民医院超声医学科云南澜沧 66 5699 )【摘要】目的:探讨对乳腺癌以及非哺乳期乳腺炎性肿块患者拟定彩色多普勒超声方案并应用后获得的鉴别诊断 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4月一2019年5月收治的62例乳腺癌患者以及65例非哺乳期炎性肿块患者作为实验 对象;分别设为A1组(乳腺癌组)以及A2组(非哺乳期炎性肿块组);就所有乳腺疾病患者于临床均拟定彩色多普 勒超声方案展开疾病诊断,并且就诊断结果同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以明确各乳腺疾病患者诊断符合率。
结果:对 于62例乳腺癌患者完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后发现,2例患者患有乳腺增生结节疾病,60例患者患有乳腺癌疾病,最终符合率以及误诊率分别为96. 77%以及3.23%;对于65例非哺乳期炎性肿块患者完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后发现, 2例患者患有纤维腺瘤疾病,63例患者患有非哺乳期炎性肿块疾病,最终符合率以及误诊率分别为96. 92%以及3. 08%; 最终发现A1组乳腺癌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符合率同A2组非哺乳期炎性肿块患者比较差异不明显(P > 0.05)。
结论:乳腺癌以及非哺乳期乳腺炎性肿块患者在接受临床诊断期间,彩色多普勒超声方案的拟定与应用,利于各乳腺 疾病之间的准确鉴别,从而对于乳腺癌以及非哺乳期乳腺炎性肿块疾病的早期确诊与治疗提供依据,利于乳腺疾病患 者的有效治疗以及早期转归。
【关键词】乳腺癌;非哺乳期乳腺炎性肿块;彩色多普勒超声;符合率【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近年来,乳腺疾病患者例数增加程度较为显著,尤其 以乳腺癌以及非哺乳期乳腺炎性肿块疾病所占比例较高[1]。
对于乳腺癌疾病而言,其对女性生命健康造成的威胁 尤为显著,对于非哺乳期乳腺炎肿块疾病而言,在特异性 方面较为缺乏,从而误诊率较为显著,对此,临床拟定有 效方案展开两种乳腺疾病的针对性诊断意义显著®。
超声影像对非哺乳期乳腺炎与乳腺癌的鉴别诊断和指导治疗价值
超声影像对非哺乳期乳腺炎与乳腺癌的鉴别诊断和指导治疗价值刘华平叶军胡波陈福建(赣州市妇幼保健院,江西赣州341000)G6PD 基因突变谱具有两大鲜明特点,即种族特点与地域特征,至今为止,中国人已经鉴定了31种基因突变。
赵颖[4]等报道在广东省进行的一次筛查中,共筛查8144人,G6PD 缺陷患者为343人,发病率为4.2%。
胡韦维[5]等报道广西是我国G6PD 缺陷的高发区,据卢桂森报道其发生率为15.7%。
现在我国已报道的有20多种G6PD 基因突变型,即:G1388A ,G1376T ,A95G ,G392T ,C1024T ,C592T ,G871A ,C1311T ,C1387T ,G1381A ,C1360T ,C1004T ,A835T ,A835G ,C519T ,T517C ,A493G,G487A 及两种复合突变NT1376G →T/NT1388G →A 和NT1311C →T/IVS93C →T 复合突变型。
现已发现引起中国人G6PD 缺乏症的主要突变有三种,占已知基因突变的60%~85.0%。
广州及广西两区除以上三种常见突变外,还有两种较常见的点突变G392T 、C1024T 及三种较广泛存在的点突变C592T 、G871A 、C1311T [6]。
与本研究结果相似。
笔者建议:①婚育人群孕前普查:作为一种遗传性的代谢缺陷,G6PD 缺乏症多伴随不完全显性遗传。
通过开展基因突变检测,可清楚地划分基因因子,并对其进行合理分类,可区分杂合子(男性与女性),杂合子(单纯与双重),评估患儿风险,更好地避免出生缺陷发生。
②新生儿检测:若新生儿长时间为病理性黄疸,会导致其出现G6PD 缺乏症,50.0%G6PD 缺乏症可发生新生儿黄疸,其中12.0%会发展为核黄疸。
③鉴别诊断血液疾病,按照患者的病症,辨别症状。
患儿多存在急性贫血,一旦未能及时处理,将会出现严重后果。
综上所述,基因检测可及早明确诊断,及早采取预防措施,控制诱因,从而避免G6PD 缺乏症引起的病症及后遗症,减少患者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有利于临床选择最佳治疗方案,降低出生缺陷,提高人口素质。
超声联合钼靶检查对非哺乳期乳腺炎的诊断价值
超声联合钼靶检查对非哺乳期乳腺炎的诊断价值
乳腺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特别是在哺乳期妇女中。
但是,也有一些非哺乳期妇
女也会患上非哺乳期乳腺炎。
由于症状比较类似,所以非哺乳期乳腺炎的诊断相对来说比
较困难。
因此,为了提高非哺乳期乳腺炎的诊断准确率,近年来医学界开始采用超声联合
钼靶检查进行诊断。
本文将探讨超声联合钼靶检查对非哺乳期乳腺炎的诊断价值。
一、超声检查
妇科超声检查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检查方式,它通过超声波的作用,对人体内的器官进
行观察和检查。
在诊断非哺乳期乳腺炎时,超声检查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由于非哺乳期
乳腺炎的症状比较复杂,有些患者甚至会感觉到乳房下垂等现象,超声检查可以帮助医生
更加清晰地观察到患者乳房内的器官情况,进一步排除肿瘤等器官异常情况,有助于更加
明确的诊断非哺乳期乳腺炎。
二、钼靶检查
钼靶检查是一种常用的放射学检查方法,它可以通过X射线的作用,对病变组织及周
围组织进行检查,以便明确病灶的部位、形态、大小、密度等情况,细节显著。
对于非哺
乳期乳腺炎的诊断,钼靶检查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为钼靶检查可以帮助医生更加清
晰地看到患者乳腺内的情况,有助于精准地分辨是乳腺疾病还是肿瘤等其他疾病。
这对于
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来说,更加重要,因为非哺乳期乳腺炎的症状容易与其他乳腺疾病混淆。
总体而言,超声联合钼靶检查对于非哺乳期乳腺炎的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有兴
趣的医生可以参考以上的信息,结合自身的临床实践经验,进一步提升对该病的诊疗水平,以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乳腺超声对非哺乳期乳腺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乳腺超声对非哺乳期乳腺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王翠霞;王海涛;王方【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15(7)32【摘要】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breast ultrasound for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value of lactation mastitis. Methods 80 cases of pathological diagnosis of non lactation mastitis patients by using breast ultrasound diagnosis related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3 to February 2015. Results 80 cases of non lactation mastitis patients after breast ultrasound diagnosis for 72 cases of mastitis and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was 90.0%, misdiagnosis 5 cases of hyperplasia of mammary glands, misdiagnosis for 3 cases of breast cancer. Conclusion For non lactation mastitis patients with breast ultrasound diagnosis has specific imaging findings.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rate is higher,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linical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breast diseases.%目的:探究乳腺超声对非哺乳期乳腺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对非哺乳期乳腺炎的诊断价值.
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对非哺乳期乳腺炎的诊断价值[ 08-08-15 16:47:00 ] 编辑:studa20作者:金桂龙丁之玮郭玉霞赵湘湘蒋阳平王云忠【关键词】彩色多普勒作者回顾性分析本院2003年1月至2006年6月非哺期乳腺炎22例的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特点,旨在提高其诊断率。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2例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年龄24~59岁。
可触及乳腺肿块22例26个,其中无痛性肿块14例,疼痛性肿块8例;右侧10例,左侧12例;外上象限10例,内上象限2例,内下象限3例,乳晕区5例,多发病灶2例;伴乳头内陷3例,乳头溢液2例,腋窝淋巴结肿大4例。
1.2 方法使用ESAOTE AU-5和MEDISON 8000彩色多普勒超声仪。
探头频率5~10MHz。
患者仰卧位,纵横十字交叉扫查双乳,先二维超声观察肿块部位、大小形态、边界包膜、肿块内部,然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CDFI)观察肿块周边及其内部的血流分布、数目,按Adler方法分级:0级为无血流;Ⅰ级为点状、短棒状血流;Ⅱ级为一个断面上1~2条血管,其长度<病灶的半径;Ⅲ级为3条以上血管或弥漫性网状血流。
测定收缩期峰值流速(Vmax),阻力指数(RI)。
图像及数据作记录。
2 结果22例患者中术前诊断为乳腺炎13例、乳腺癌或乳腺癌可疑5例、乳腺病3例、纤维腺瘤1例。
手术病理诊断:慢性乳腺炎10例,浆细胞性乳腺炎5例,肉芽肿性乳腺炎4例,乳腺脓肿3例。
超声检出26个病灶,肿块大小1.7cm×1.0cm~5.9cm×2.2cm;若将肿块横纵比分为三级,则横纵比<1.2者4例,1.2~1.5者5例,>1.5者13例。
肿块形态均不规则或欠规则,均无明确的包膜回声,其中边界不清楚者18例;内部表现为中低回声的肿块3例,以低回声为主的肿块伴内部更低回声斑15例,乳晕下斑片状低回声4例;伴有腋下肿大淋巴结6例,表现为扁圆形,边界清楚,淋巴结门结构基本清楚。
超声弹性成像鉴别乳腺癌和非哺乳期乳腺炎
超声弹性成像鉴别乳腺癌和非哺乳期乳腺炎吴君【摘要】目的对非哺乳期乳腺炎与乳腺癌予以常规超声结合弹性成像,以此分析常规超声结合弹性成像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和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非哺乳期乳腺炎病灶(20个)、乳腺癌病灶(180个)的超声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金标准为病理检查结果,以此对比常规超声结合弹性成像、单一常规超声诊断非哺乳期乳腺炎的结果准确性.结果常规超声结合弹性成像诊断非哺乳期乳腺炎的诊断准确率高于单一常规超声诊断的准确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哺乳期乳腺炎病灶的超声表现为后方回声减弱、存在微钙化且内部有Ⅱ~Ⅲ级血流信号,并且非哺乳期乳腺炎病灶的超声弹性成像评分在4分之上的比率更高于乳腺癌病灶的比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超声结合弹性成像诊断乳腺炎和乳腺癌的符合率分别为90.00%(18/20)、98.89%(178/1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超声结合弹性成像对诊断非哺乳期乳腺炎与乳腺癌之间有显著的鉴别价值,常规超声结合弹性成像可以有效鉴别乳腺炎和乳腺癌.【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19(011)011【总页数】3页(P80-82)【关键词】常规超声;弹性成像;非哺乳期;乳腺炎;乳腺癌;诊断【作者】吴君【作者单位】湖北科技学院附属浠水医院超声科,湖北浠水 438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非哺乳期乳腺炎属于发生率和复发率均高的一种临床常见病症,该病症的临床表现十分复杂且多样,且患者的病程期间较长,发病原因大多不明确。
有研究资料显示,非哺乳期乳腺炎的发生与乳头内陷、乳管阻塞、乳管扩张、自身免疫反应、乳管开口畸形等众多因素有关[1-2];非哺乳期乳腺炎的超声特点由于与乳腺癌之间存在较高相似性,所以该病症发生误诊的概率也极高。
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诊断乳腺癌与非哺乳期乳腺炎性肿块的准确性评价
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诊断乳腺癌与非哺乳期乳腺炎性肿块的准确性评价摘要:目的探究乳腺癌以及非哺乳期乳腺炎性肿块患者在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方案后所获得的诊断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自2019年12月~2021年12月收治的62例乳腺癌患者资料以及65例非哺乳期炎性肿块患者资料作为探究对象。
乳腺癌患者设置为A1组,非哺乳期炎性肿块患者设置为A2组。
借助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模式进行疾病情况的确认,根据诊断结果并研究病理检查结果,判断诊断合格率。
结果 A1组诊断出2名乳腺增生结节疾病、60名患者患有乳腺癌疾病,符合率、误诊率为96.77%、3.23%。
A2组诊断出2名患者患有纤维腺瘤疾病、63名患者患有非哺乳期炎性肿块疾病,符合率、误诊率为96.92%、3.08%。
数据的差异不明显,P>0.05。
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模式可有效诊断乳腺癌、非哺乳期乳腺炎性肿块疾病,准确率高,有利于确诊并进行后续治疗。
P<0.05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诊断;乳腺癌与非哺乳期乳腺炎性肿块;准确性评价近些年来,乳腺疾病的发病率变得越来越高。
为了快速确诊,提高治疗疗效,可选择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模式。
在临床上,这种诊断方法已经拥有了诸多经验。
通过探讨其对于乳腺癌以及非哺乳期乳腺炎性肿块的诊断效果,希望能够帮助患者尽快确诊,避免病症恶化[1]。
本次试验也通过对相关病例进行研究,希望得出有效结论。
现试验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数据情况选择我院自2019年12月~2021年12月收治的62例乳腺癌患者资料以及65例非哺乳期炎性肿块患者资料作为探究对象。
乳腺癌患者设置为A1组,非哺乳期炎性肿块患者设置为A2组。
A1组患者均为34 岁~78岁,平均值:(46.18±4.92)岁。
A2组患者均为36岁~ 79岁,平均值:(46.11±4.89)岁;两组患者各资料无明显差异(P> 0.05)。
1.2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患者都进行了病理检,确诊疾病;患者都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愿意进行调查;伦理委员会已经批准此次试验调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腺超声对非哺乳期乳腺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陈海清曹强仙江凤莹
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7年第19期
【摘要】目的探讨乳腺超声对非哺乳期乳腺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方法 100例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均采用Aloka α10型彩色超声设备进行检查,观察其诊断效果。
结果在乳腺超声影像上100例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均发现存在异常回声区。
其中, 64例(64.00%)患者乳腺肿块边界较清楚,
36例(36.00%)患者均存在乳腺肿块边界完全不清晰或者部分不清晰现象。
患者乳腺肿块直径7~40 mm。
有31例(31.00%)患者被检查出存在Ⅰ级血流信号现象, 49例
(49.00%)患者被检查出存在Ⅱ级血流信号现象, 20例(20.00%)患者被检查出存在Ⅲ级血流信号现象。
利用乳腺超声进行诊断后,成功检查出非哺乳期乳腺炎87例,检查准确率为87.00%。
结论在非哺乳期乳腺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乳腺超声检查具有准确率高、检查速度快、无创伤且可多次重复检查等优点,可以作为非哺乳期乳腺炎诊断的首选方式。
【关键词】乳腺超声;非哺乳期乳腺炎;鉴别诊断
DOI:10.14163/ki.11-5547/r.2017.19.026
近年来,随着孕期和产褥期卫生知识的普及,哺乳期乳腺炎的发病率已呈下降趋势,而非哺乳期乳腺炎则呈上升趋势[1],非哺乳期乳腺炎(non-lactating mastitis, NLM)是指发生在非哺乳时期,由细菌侵入到乳腺组织中而引发的一种乳腺疾病,包括婴儿期、青春期、绝经期和老年期。
各个生理时期均可发生乳腺炎症[2]。
婴儿期及青春期的乳腺炎常系体内激素的失衡,出现乳房肿胀、隐痛,或出现结节,是一种非细菌性,有自限与自愈过程的炎症表现。
非哺乳期乳腺炎则是指成人非哺乳期的乳腺炎过程,由于非哺乳期乳腺炎无明显病症,因此常被误诊为其他类型的乳腺疾病[3]。
随着超声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乳腺超声在非哺乳期乳腺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4]。
在此背景下,本文结合对本院2014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100例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的治疗资料与相关文献资料,分析乳腺超声的临床应用方式、方法以及取得的诊断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取2014年2月~2017年1月进入本院接受非哺乳期乳腺炎检查的100例患者,病情已通过病理检测确诊,并且可以收集到患者完整检查和治疗资料,为确保研究的规范性、伦理性以及符合相关组织机构的要求,在研究开展前均与所有参与本次科学试验观察的患者或其家属进行了试验目的、过程、对患者影响等情况的说明,在获得患者
及其家属自愿同意的情况下开展后续研究。
排除存在药物过敏、患有免疫性疾病、精神疾病等情况的患者。
患者年龄22.5~35.5岁,平均年龄(26.7±2.9)岁。
1. 2 方法采用Aloka α10型彩色超声设备,设定的探头频率为10 MHz。
引导患者仰卧以充分显露腋窝与胸部,对患者行腋窝淋巴结与乳腺检查。
根据超声二维图像分析病灶的形态、大小、位置等信息。
1. 3 评价标准[5] 本文从非哺乳期乳腺炎超声检查声像图特点以及诊断准确率等角度进行评估。
其中,利用Adler方法对病灶血流信号进行分级。
其中, 0级表示未在肿块内检查出血流信号;Ⅰ级表示在肿块内检查出少量血流信号;Ⅱ级表示在肿块内检查出中量血流信号;Ⅲ级表示在肿块内检查出大量血流信号。
2 结果
2. 1 超声检查声像图特点通过对超声检查声像图进行分析可知,在乳腺超声影像上100例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均发现存在异常回声区。
其中, 64例(64.00%)患者的乳腺肿块边界较清楚, 36例(36.00%)患者均存在乳腺肿块边界完全不清晰或者部分不清晰现象。
患者乳腺肿块直径7~40 mm。
有31例(31.00%)患者被检查出存在Ⅰ级血流信号现象, 49例(49.00%)患者被检查出存在Ⅱ级血流信号现象, 20例(20.00%)患者被检查出存在Ⅲ级血流信号现象。
2. 2 诊断准确率利用乳腺超声进行诊断后,成功检查出非哺乳期乳腺炎87例,检查准确率为87.00%。
其中,正确检查出慢性乳腺炎44例,肉芽肿性乳腺炎24例,浆细胞性乳腺炎19例。
3 讨论
我国是非哺乳期乳腺炎高发国家,发病群体集中在20~
40岁,发病初期患者无明显不适感,因而容易被患者忽略。
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会有乳房肿胀感,因此,患者多以乳房肿块就诊。
目前,非哺乳期乳腺炎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一般认为患者的乳头发育缺陷是主要诱因[6]。
此外,其他因素的作用也会共同导致该病的发生。
由于非哺乳期乳腺炎初期的临床症状不显著,因此容易造成误诊。
本病病因不明,正常状态下,仅于乳腺导管开口处覆盖鳞状上皮,导管扩张的鳞状上皮可覆盖于导管内壁,其角化碎屑及脂质分泌物可以阻塞管腔,刺激管壁产生炎症反应,异常可能是乳头内陷或畸形,因导管开口的异常、狭长或扩张,继发炎症感染,外伤性脂肪坏死也有可能,其中最为重要可能为厌氧菌的特殊感染[7]。
在传统的治疗模式中要提高对非哺乳期乳腺炎的诊断准确率,可以通过穿刺活检的方式来进行。
但是,这种方式对患者会造成一定的创伤,从而使得患者在心理上与生理上产生拒绝。
而乳腺超声检查的出现一方面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另一方面也不会引起患者的抗拒。
乳腺超声具有快速、无创伤等优点,因此,在临床上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8]。
本文研究显示,在乳腺超声影像上100例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均发现存在异常回声区,患者乳腺肿块的直径在7~40 mm。
非哺乳期乳腺炎和乳腺癌在病灶血流分布方面均可表现为丰富的血流信号。
本文研究显示,有31例(31.00%)患者被检查出存在Ⅰ级血流信号现象, 49例
(49.00%)患者被检查出存在Ⅱ级血流信号现象, 20例(20.00%)患者被检查出存在Ⅲ级血流信号现象。
因此,超声检查也可以通过对血流信号的检测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在判断不同检查诊断方式对非哺乳期乳腺炎确诊所具有的效果时,确诊的准确率是最为重要的参考标准。
利用乳腺超声进行诊断后,成功检查出非哺乳期乳腺炎87例,检查准确率为87.00%。
由此可知,采用乳腺超声诊断方式在非哺乳期乳腺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
有学者在其研究中指出利用乳腺超声可以以无创伤的方式,准确检查出患者是否出现非哺乳期乳腺炎,从而为后续的治疗提供参考资料[9, 10]。
因此,作者提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医院应当建议患者优先选择用乳腺超声进行检查。
综上所述,在非哺乳期乳腺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乳腺超声图像能够较好发现病灶的异常回声区并借助对血流信号的检测提高鉴别诊断的准确率;同时,乳腺超声检查具有速度快、无创伤且可多次重复检查等优点,可以作为非哺乳期乳腺炎诊断的首选方式。
参考文献
[1] 王翠霞,王海涛,王方.乳腺超声对非哺乳期乳腺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 7(32):49-51.
[2] 陈芳,孙健.超声对非哺乳期乳腺炎的鉴别诊断价值.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3, 15(12):875-876.
[3] 常群英,袁志红,杨春梅.高频超声对非哺乳期乳腺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中国农村卫生, 2013(5):61-62.
[4] Ma Y, Li G, Li J, et al.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Superb Microvascular Imaging (SMI)in Detecting Blood Flow Signals of Breast Lesions. Medicine, 2015, 94(36):e1502.
[5] 廖春雁,陈圆圆,曾健,等.常规超声结合弹性成像对非哺乳期乳腺炎与乳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16, 32(1):16-18.
[6] 范光荣,陈翠芬,朱志军,等.磁共振表观扩散系数对非哺乳期乳腺炎和乳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临床放射学杂志, 2015, 4(4):544-547.
[7] D'Avila FB, Limberger RP, Fröehlich PE. Cocaine and crack cocaine abuse by pregnant or lactating mothers and analysis of its biomarkers in meconium and breast milk by LC-MS-A review. Clinical Biochemistry, 2016, 49(13-14):1096-1103.
[8] 伍芸,刘泽宇.超声BI-RADS分级与传统方式对于NLM诊断价值的比较分析.西南国防医药, 2015, 25(12):1328-1331.
[9] 叶旭,陈小霜,黄丹凤,等.超声对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与乳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16, 25(9):790-794.
[10] 姚瑶,李新华.超声联合弹性成像在非哺乳期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癌症进展, 2016, 14(7):667-670.
[收稿日期:2017-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