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共同富裕道路说课稿
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教案[5篇]
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教案[5篇]第一篇: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教案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分配制度和分配原则;⑵了解什么是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但实现共同富裕需要一个过程;⑶知道“四个尊重”。
2.能力目标:⑴从我国多层次生产力水平出发,理解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和分配原则的必要性;⑵结合我国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地理位置等方面的情况,体会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的道理;⑶从激发社会活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角度,明确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的现实意义。
⑷培养学生运用全面的发展的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⑴认同现阶段我国基本分配制度,自觉做到“四个尊重”;⑵使学生理解部分先富的政策,懂得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各族人民应互帮互助,并积极投身到扶贫帮困的宣传活动中去。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⑴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⑵什么是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需要一个过程,先富和共富的辩证关系。
教学难点:先富与共富的辩证关系。
教法指导:讲授法和问题教学法教学过程:活动一:⑴利用多媒体给出两组图片:第一组是华西村及其富裕的人们;第二组是贫穷的人和贫穷的孩子以及因贫穷而买不起药和上不起学的漫画。
【提出问题】:对比这两组图片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我们国家还存在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有些地区和人们比较富裕,有些地区和人们仍然没有摆脱贫困与落后,我们这个社会还存在贫穷的人。
⑵文字材料:我国现阶段贫困人口绝对数量依然庞大,到2005年末,全国绝对贫困人口还有2365万,初步解决温饱但还不稳定的农村低收入人口为4067万。
这些贫困人口分布在生产生活条件极差的地区,市场经济发育程度低,人力资源严重不足,收入来源匮乏,极易返贫,是我国扶贫工作面临的最大挑战。
结合多媒体介绍十六届六中全会(2006年10月8日召开)的主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人教版九年《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word教案1
人教新课标版初中九年级3.7.2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教案教学目标认知目标:知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能力目标:使学生更加理解我国的政治制度,增强对社会主义制度的热爱。
教学重点: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教学难点: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教具:有关图片和资料教学过程:[复习提问,导入新课]:现阶段我国的公有制经济都包括那些新式?非公有制经济又包括哪些新式?它们分别起什么作用?(学生回答,教师归纳)[讲授新课]二、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板书)1、先富带后富,共奔富裕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必须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与此相适应,我们还必须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是由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
按劳分配有助于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劳动效率的提高。
这和市场经济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是一致的。
那么,其它分配方式有哪些呢?如: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入股分红、银行利息等。
(1)、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板书)实现共同富裕并不是同步富裕、同时富裕。
在中国这样一个地大物博、地区差异较大的国家,要想实现同步富裕、同时富裕是不可能的。
也正是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发挥地区的优势,才使我们创造出很多奇迹。
如;上海的蒲东。
今天的蒲东,名列“神州第一”的地方不胜枚举,有些还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一”。
这些第一成为蒲东奇迹最突出的代表。
1、亚洲第一塔------上海东方电视塔。
2、中国第一个金融贸易区------蒲东陆家嘴金融贸易区。
3、中国最大的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
4、中国最高的摩天大厦------金融大厦。
中国最大的中美合资企业------上海通用汽车公司。
A、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同时富裕,是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然后带动和帮助其他人走共同富裕的道路B、邓小平的“两个大局”思想:20世纪80年代中期,邓小平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思想:一个是东部沿海地区加快对外开放,使之较快地发展起来,中西部要顾全这个大局;另一个是当发展到一定时期,就要拿出更多的力量帮助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东部地区也要服从这个大局。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1.2《走向共同富裕》说课稿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1.2《走向共同富裕》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走向共同富裕》是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我们向往公平》后的一个重要内容。
这一课旨在让学生理解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和体现,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
教材通过理论阐述、实例分析、活动探究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共同富裕的重要性,理解共同富裕与公平的关系,培养学生追求共同富裕、实现公平正义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一定的了解。
但共同富裕的概念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活动,帮助学生深化理解。
此外,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接触到一些关于公平、贫富差距等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有自己的看法和认识,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共同富裕的概念,认识共同富裕的重要性,理解共同富裕与公平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追求共同富裕、实现公平正义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共同富裕的概念和重要性。
2.难点:共同富裕与公平的关系,如何实现共同富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图片等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引入共同富裕的主题。
2.讲解共同富裕的概念和意义:利用教材内容,讲解共同富裕的概念,阐述共同富裕的重要性。
3.分析共同富裕与公平的关系: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共同富裕与公平的密切关系。
4.探讨如何实现共同富裕:小组讨论,让学生提出实现共同富裕的建议和措施。
5.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共同富裕的重要性,激发学生为实现共同富裕而努力奋斗的决心。
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教案
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共同富裕的含义和意义。
2. 让学生了解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方针政策和途径。
3.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和价值观,激发学生为实现共同富裕而努力奋斗的信心和决心。
二、教学重点:1. 共同富裕的含义和意义。
2. 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方针政策和途径。
三、教学难点:1. 共同富裕的实现方式和手段。
2. 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共同富裕的含义、意义和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方针政策。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共同富裕的实现方式和手段。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和价值观。
五、教学内容:1. 共同富裕的含义和意义1.1 讲解共同富裕的概念1.2 阐述共同富裕的意义2. 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方针政策2.1 讲解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方针2.2 分析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具体政策3. 共同富裕的实现方式和手段3.1 讲解共同富裕的实现方式3.2 分析共同富裕的实现手段4. 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和价值观4.1 讨论如何树立正确的财富观4.2 讨论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5. 激发学生为实现共同富裕而努力奋斗的信心和决心5.1 讲解共同富裕的美好前景5.2 引导学生树立奋斗的目标和信念六、教学活动设计: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关于共同富裕的短视频,引发学生对共同富裕的兴趣和思考。
2. 讲解共同富裕的含义和意义:引导学生理解共同富裕的概念,并阐述其重要性和意义。
3. 分析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方针政策:让学生了解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方针和具体政策。
4. 讨论共同富裕的实现方式和手段:分组讨论,每组分析一种实现方式和手段,并分享给全班。
5.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和价值观: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和价值观。
6. 总结和展望: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展望共同富裕的美好前景。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参与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走向共同富裕》说课稿1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走向共同富裕》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走向共同富裕》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的一节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共同富裕的含义、意义以及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现状和措施。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图片和数据,引导学生认识共同富裕的重要性,理解我国在实现共同富裕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认知能力,对我国的基本国情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共同富裕这一问题上,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误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共同富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共同富裕的含义、意义,了解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现状和措施。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培养他们为实现共同富裕而努力奋斗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共同富裕的含义、意义,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现状和措施。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共同富裕,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数据等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我国经济发展的视频,引出共同富裕这一主题。
2.讲授新课:分别讲解共同富裕的含义、意义,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现状和措施。
3.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典型的共同富裕案例,让学生了解共同富裕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谈谈自己对共同富裕的认识和看法。
5.情景模拟:设置一些与共同富裕相关的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提出解决办法。
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说课稿.
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说课稿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是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七课第二框(书第93页到第95页)的内容。
主要学习我国现阶段基本分配制度,理解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于人民的必要性,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学生通过学习相关知识,认识到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制度和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明确财富的创造和社会的发展有赖于劳动,知识,科技和人才。
学好本框题将会为以后的学习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
因此,本框题在九年级思想品德课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九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分配制度;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2、能力目标:体会共同富裕是一个先富带后富、共奔富裕路的过程;体会“在分配中,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的辩证统一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从促进生产力发展、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角度,认同“确立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财富的创造和社会的发展有赖于劳动、知识、科技等角度,培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意识。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教学重点: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重点的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教育,增强公民的责任意识,教学难点:理解“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难点的依据:由于对这一问题关注不够,因而对教师和学生来说,教与学都有一定的难度。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框题设定的教学目标,四、学情分析:学生对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已有所了解,但对知识的理解不够全面,不够系统,运用不够熟练,本节内容相对又比较抽象,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
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教案
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教案背景介绍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关键的一年。
在这一年,全国人民一心一意、众志成城,打赢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全面战争。
同时,我国经济保持了稳定增长,特别是在扶贫攻坚上取得了历史性的胜利。
目前,我国正处于从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的关键时期,而共同富裕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根本要求。
在这个背景下,加强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的教育宣传和教育工作势在必行。
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了解到:•什么是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如何实现的•个人对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的责任教学内容什么是共同富裕共同富裕,就是全体人民共同享有发展成果的过程和平台。
也就是说,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的人民,不管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不管是什么民族、什么宗教信仰,都应该享受到现代化建设所带来的发展成果。
通过共同富裕,我们可以消除贫富差距,使整个社会更加和谐、稳定、繁荣。
共同富裕是如何实现的共同富裕的实现需要广大人民共同努力,需要政府给予支持和保障,也需要企业和社会组织的积极参与。
首先,政府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领域加大投入,提高质量,优化结构。
政府还应该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以保障全体人民同享发展成果。
其次,企业应该诚信守法,加大技术创新,改进经济模式,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推动共同富裕实现。
最后,整个社会还需要广泛参与,响应国家战略、支持政府决策、积极做好自身工作,以推动整个社会实现共同富裕。
个人对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的责任作为一个个体,每个人都有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责任。
只有努力工作,提高自身素质,才能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此外,每个人还需要积极参与志愿服务,为实现共同富裕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学方法•讲解:教师对本课内容进行详细的讲解•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如何配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观看视频:播放相关视频,引导学生感受共同富裕的方式和效果总结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通过不断的努力,我们一定能够实现这个目标。
第四课 第二框 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高二政治教案.doc
加殷实。
经过这个阶段的建设,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
会主义国家。
巩固总结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跨入新世纪,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板书设计
二、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
1、先富带后富共奔富裕路
1)分配制度
2)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2、共享建设成果同绘宏伟蓝图
1)实现宏伟目标的战略部署——“三步走”
2)小康水平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布置作业
自己家乡是否已经达到小康标准。
如果没有,想一在哪些方面还存在问题?并发表看法。
九年级政治《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说课稿
九年级政治《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说课稿九年级政治《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说课稿九年级政治《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说稿各位领导、同事:下午好,今天我说的题目是《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
以下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效果预测、教学反思七个方面进行讲解。
初中思想品德共安排了4块内容(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国情)本节内容属于国情部分。
项目主要内容依据说教材(一)地位作用本是人教新标2001版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材第三单元的重点内容。
在第三单元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在了解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当前的分配制度明确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学好本对于理解构建和谐社会与全面小康有深远的意义。
根据教材的内容编排(二)三位一体目标1、核心素养:政治认同:学生能够认同我国基本的分配制度;支持与理解国家为实现共同富裕的各项政策与战略。
公共参与:努力学习,自觉加入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队伍中2、情感态度价值观:拥护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分配制度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3、能力目标:写出现阶段的基本分配制度;确认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懂得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理解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泉充分涌流造福人民的必要性,体会我国为人民的创业创造条。
4、知识目标: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了解共同富裕的内涵,知道不同阶段共同富裕所具有的不同内容;让创造财富的泉涌流。
根据《广州市初中思想品德学科学业质量评价》并结合学科核心素养以及学生的特点确定三维一体目标。
2016年出台学生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学生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因此将核心素养放在了首位(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泉充分涌流,国家提出的“四个尊重”难点:懂得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逐步的过程结合初中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四)时及教具:一时、多媒体、黑板内容不多,一时足够。
内容理论且抽象,需要通过案例、图片、示意图、题型训练突破。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走向共同富裕》教学教案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走向共同富裕》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共同富裕的含义和意义,认识到实现共同富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目标。
2. 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当前贫富差距的现状,认识到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民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共同富裕的含义和意义2. 我国当前贫富差距的现状3. 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措施4. 青少年如何为共同富裕做贡献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共同富裕的含义、意义及实现途径。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认识我国当前贫富差距的现状,并激发学生为共同富裕做贡献的热情。
四、教学方法1. 情景模拟:通过设置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共同富裕的重要性。
2.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贫困地区和富裕地区的差距,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贫富差距问题。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共同富裕的实现途径,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4. 演讲比赛:举办共同富裕主题的演讲比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道德素养。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部分地区贫富差距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共同富裕的思考。
2. 讲授新课:(1) 讲解共同富裕的含义和意义,让学生明白共同富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目标。
(2) 分析我国当前贫富差距的现状,让学生了解贫困地区和富裕地区的生活差距。
(3) 讲解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措施,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
3. 课堂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富裕的实现途径,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互动交流。
4. 演讲比赛:举办共同富裕主题的演讲比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道德素养。
6.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思考如何为共同富裕做贡献。
六、教学评价1. 评价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理解共同富裕的含义和意义,认识我国当前贫富差距的现状,了解实现共同富裕的措施,并能够关注社会、关注民生,提出自己为共同富裕做贡献的想法。
走共同富裕道路说课稿
走共同富裕道路说课稿走共同富裕道路说课稿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作者收集整理的走共同富裕道路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走共同富裕道路说课稿1一、对教材的认识《走共同富裕道路》是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七课关注经济发展第二框的内容,这是本课的又一个重点。
是课程标准中要求必须掌握的内容。
产品如何分配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也关系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目前的经济制度决定的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既实现自身价值又能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涌流,同时也能体现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二.对学情的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框题内容是会遇到由于教材知识过于抽象,离学生生活较远而导致对这一部分知识理解上会有难度。
所以我准备以鲜活、生动的人物、事例为突破口,结合吴仁宝等先进人物、新农村建设以及“西部开发”、“振兴东北”、“中部崛起”及“东部跨越”中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等体会共同富裕。
结合国家及本地区的科技创新事例、创业故事了解“四个尊重”,让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涌流。
来引导同学们体会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我们应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进取,努力创业,实现自身的价值。
从而达到对本课知识的理解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思考。
三.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的总体教学思路是教师导学、学生自学、学生质疑、展示点拨、实践巩固五环节构成,力求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具体如下:㈠导入新课:从学生生活入手,以城乡学生在生活、教育中的巨大反差对比让学生认识到城乡、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我们需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实现导入新课。
㈡教学过程:通过以四个问题的形式将教学过程分为四个板块: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现阶段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什么?学生找出答案比较容易,但对分配制度中“健全劳动、技术、管理、资本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的制度”理解有困难,所以我通过四个事例(投影4)帮学生理解这些生产要素的意思,完成教学目标。
《走向共同富裕》说课稿
《走向共同富裕》说课稿各位老师好,下面我向大家介绍第一单元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第二框《走向共同富裕》的教学设计思路。
一、教学目标本课内容围绕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及其解决展开,逻辑性强。
据此, 本框设置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道并理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认识到发展中面临的现实挑战。
2.了解我国经济发展现状,认识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些问题。
3.理解实现共同富裕的内涵和意义,了解共享发展理念,了解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知道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举措及意义。
4.增强政治认同,增强公共参与的责任感。
二、教材分析(—)内容分析本框是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的第二框。
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认识国情,爱我中华”,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知道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一项重要要求。
(二)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了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及解决措施。
教学难点:提升辩证看待问题的能力,感受乡村振兴战略和民生政策的意义,增强责任感。
三、学情分析学生步入九年级,生活与社会经验更加丰富,批判思维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进一步提升,开始有独立自主的判断。
比如,针对这一框的内容,学生能够认可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也能够感受到党和政府所采取的一系列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措施。
但是社会发展中的负面现象也往往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在他们内心形成矛盾与冲突。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同学们对共同富裕的目标和重要性都相当认可,但部分同学对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只有表面的认识,也并不愿意主要投身于乡村振兴事业。
因此,在本节课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以小见大,感受新时代社会矛盾的变化和体现,感受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举措,并学会辩证看待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榜样的学习,增强学生为实现共同富裕而奋斗的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设计过程通过学生自我探究,对中国经济发展有初步的认识,从而引出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教案
义务教育基础课程初中教学资料《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 •说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分配制度;2.理解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3.—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二)能力目标1.结合我国生产力水平、教育科学文化水平、地理位置等方面的情形,体会共同富裕是一个先富带后富、共奔富裕路的过程;2 .从有利于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这两方面,体会“在分配中,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的辩证统一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从促进生产力发展、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角度,认同“确立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2.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财富的创造和社会的发展有赖于劳动、知识、科技等角度,培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意识。
教学重点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教学难点共同富裕与同步富裕;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教学方法比较探究式、体验与感悟法教学媒体多媒体及通用环境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与结构【课前准备】请教师课前部署学生了解自己家里多样化的收入来源,思考与之相关的分配问题,为创设教学情景做铺垫。
【导入新课】邓小平说:“在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一是共同富裕。
”那么,什么是共同富裕?如何实现共同富裕?这是我们这节课要了解的问题。
【讲授新课】1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其内容和最终目的是什么呢?师点拨:坚持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其最终目的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2 、新授板: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一、先富帮后富,共奔富裕路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家庭的经济收入主要来自什么?引导学生回答:公有制经济中通过按劳分配获得的工资、奖金等;个体劳动者纳税后的收入;把钱存进银行获取利息;购买国债增值;出租房屋收取租金;外出打工;买福利彩票中奖等。
初中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说课稿1.2 走向共同富裕
1.2《走向共同富裕》说课稿一、教学分析1教材分析:本框包括俩目:第一目“改革进行时”,第二目“共享发展成果:主要启发学生了解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分配制度和分配原则知道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体会共同富裕是一个先富带后富、共奔富裕路的过程。
理解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人民的必要性。
明确财富的创造和社会的发展有赖于劳动、科技和知识。
2.学情分析:本课学习中,学生通过已有的认知能够列举出我国发展中存在的部分典型问题,如环境、住房、收入差距过大等问题,运用已有分析能力能够推断出这些问题所产生的影响,从而产生对如何解决问题,即如何共享发展成果的学习的渴望。
但对本课知识的理解学生还有一定的困难,教师需要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能力,把握授课深浅的尺度。
二、教学过程【教师导语】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努力,从上个世纪我们摆脱了被压迫的命运,到今天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靠的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民的努力。
我们要团结一心,让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学习目标】1了解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充分认识坚持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了解共享发展成果的措施和意义。
3.通过所学知识,正确认识我国的经济改革措施,学会处理正常的经济关系。
4.关心改革,树立改革精神,追求共同发展,自觉为实现共同富裕添砖加瓦。
学习重点:坚持改革开放的重要性,共享的发展理念。
学习难点:实现共同富裕的意义。
【自学检测】1.改革进行时(1)我国过去40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的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O(2)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和的矛盾。
(3)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发展阶段。
(4)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不平衡、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5)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2.共享发展成果(1)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我们党和政府始终坚持以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2)人民对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第五册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什么是共同富裕,理解让一部分人和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以及“先富”和“共富”的关系。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全面的发展的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觉悟目标:使学生理解部分先富的政策,懂得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各主族人民应互帮互助,并积极投身到扶贫帮困的宣传活动中去。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什么是共同富裕,先富和共富的辩证关系教学难点:先富与共富的辩证关系教法指导:讲授法和问题教学法教具准备:搜集有关扶贫帮困的例子,投影片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前面的学习,知道了我国现阶段实行什么样的分配制度。
在这种分配制度下,提倡效率优先、鼓励收入拉开差距,而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一方面是鼓励拉开差距,一方面是强调共同富裕,这两句话有无矛盾?到底什么是共同富裕?怎样实现共同富裕?这些便是今天要解决的问题。
新课讲授(一)先富带后富,共奔富裕路我们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同时,还应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1走共同富裕道路,教案
2.1走共同富裕道路,教案篇一:粤教版九年级思品2.1走共同富裕道路教案第二单元共同富裕社会和谐2.1走共同富裕道路一、教学分析(一)内容分析主要内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意义;我国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共同富裕的内涵;共同富裕的内容、范围和实现途径;我国如何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促进城乡共同繁荣,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二)教情分析1.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共同富裕;如何逐步实现共同富裕?2.教学难点:我国如何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3.课时安排:3课时。
4.目标要求:(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感受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中的发生巨大变化,了解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
这对学生正确对待历史,认清现实,初步培养学生的市场经济意识,形成求实向上、积极进取的价值观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同时使学生明白:社会主义制度只有不断地自我完善和发展,才能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而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知道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认同社会主旋律,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关爱社会的意识和集体主义思想,树立共同富裕观念,增强历史使命感。
(2)能力目标:增强阅读理解能力,能够阅读理解本课基本内容;提高正确表达能力,特别是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和“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等问题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对时事政治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
(3)知识目标:识记: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理解: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意义;共同富裕的内涵;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
苏教版九年级政治第10课 走共同富裕道路教学设计
苏教版九年级政治第10课走共同富裕道路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共同富裕道路的内涵和基本要求;2.理解共同富裕道路对于国家、社会和个人的重要意义;3.培养学生的国家观念、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苏教版九年级政治第10课走共同富裕道路三、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问题导入,让学生对共同富裕道路有一个初步了解。
问题:你知道什么是共同富裕道路吗?你认为共同富裕道路对于我们国家和社会的意义是什么?第二步:概念解析(15分钟)师生共同讨论共同富裕道路的内涵和基本要求,并解析相关概念。
概念解析: - 共同富裕道路:指通过不断发展生产力,推动经济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
- 内涵要点:促进经济发展、实现普惠政策、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等。
- 基本要求: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社会公平正义。
第三步:案例学习(30分钟)选择一个具体的案例进行学习和探讨,让学生理解共同富裕道路对于国家、社会和个人的重要意义。
案例:某村庄农民合作社的发展步骤: 1. 学生阅读并分析该案例,了解该合作社诞生的背景、发展过程以及带来的影响。
2. 学生讨论并总结该案例中涉及到的共同富裕道路的要素和实践经验。
3. 学生结合案例讨论共同富裕道路对于国家、社会和个人的重要意义,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第四步:小组合作(25分钟)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具体领域(例如教育、医疗、环境保护等),探讨该领域如何实现共同富裕道路,提出具体的举措和方案。
步骤: 1. 学生自主分组,确定研究领域。
2. 学生小组讨论、研究并撰写小组报告,介绍该领域实现共同富裕道路的方式和建议。
3. 学生小组展示报告,其他学生提出问题和意见,并进行讨论交流。
第五步:课堂总结(5分钟)教师进行课堂总结,强调共同富裕道路对于国家、社会和个人的重要性,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共同富裕道路说课稿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说课稿
教材分析:
㈠课程标准依据
[1]感受身边得变化,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改革开发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国家、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
[2].知道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理解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于人民的必要性,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3].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理解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使命感。
㈡教学具体内容:
⑴主要阐述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⑵党的“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方针。
⑶了解现阶段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及意义;理解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
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了解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本课包括“主题词”、“探究园”、“国情导读”、“实践与评价”、“阅读与感悟”五个板块。
“主题词”揭示了本课主要内容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小康社会、共同富裕。
“探究园”个案探讨讲述海尔从一个亏损的小厂发展成为世界百强企业的变迁史,通过提问让学生思考探讨海尔这样的企业成功的原因。
“国情导读”共安排了三个子栏目。
第一目;“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二目;“让一切财富充分涌流”第三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实践与评价”设置了一个调查与分析的活动让学生对照全面小康的“1项具体指标”,调查自己所在区的情况,找一找还有哪些差距。
“阅读与感悟”提供两个材料:一个是“苏州实践:小康概念的萌生”;另一个材料是“‘共同富裕’造就大华西”。
二教育教学的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
识记:全面小康社会的表现;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我国已经进入市场经济国家的行
列;“三步走”战略。
理解: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意义;“四个尊重”方针;共富与先富的关系;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的区别;我国目前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2.能力目标
增强阅读理解能力,能够阅读理解本课基本内容;提高收集、分析、研讨相关经济案例的能力;提高正确表达能力,特别是关于“三步走”、“共富”与“先富”、“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等问题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对时事政治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了解我国目前的小康社会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在保持高度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的同时能客观看待现实,保持清醒的头脑。
知道我国正处在全面小康社会的历史阶段,认同社会主旋律,保持高度的爱国热情和主人翁意识,增强历史使命感。
认同“四个尊重”方针,确立劳动光荣的观点,培养创新意识,努力学习,立志成才。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⑴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⑵“如何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⑶“总体富裕”和“全面小康”;
⑷“让一切财富源泉充分涌流”。
2.教学难点:
⑴“让一切财富源泉充分涌流”;
⑵“先富”和“后富”
突破重、难点的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调查研究、教师引导
二、学生分析:
针对的问题:
对“市场经济、小康社会、共同富裕”的理解,学生在思维水平上有一定难度,他们的知识背景过于单薄,也需要布置他们去收集和了解一些相关情况。
2当今社会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科技、教育人才劳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初中生对事物的认识很不成熟,感性而又片面。
2、学生的需要:
⑴中学生生活在社会中认清国情是树立公民意识的需要这有利于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和自觉关心社会责任感。
⑵九年级学生比较关心国家大事,忌讳理论说教,
灌输,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这一兴趣特点,以学生喜见乐闻的形式呈现,加深对国情的了解。
⑶加强科技教育重要性方面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它们的作用,正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种积极追求,是学生的需要,有助于他们珍惜受教育的机会,认真完成学业,把思想具体落实到行动中,这对于学生健康成长十分必要。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