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教育管理规定
学校德育工作管理制度大全(例文19篇)
学校德育工作管理制度大全(例文19篇)学校德育工作管理制度大全篇11、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实施意见》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德育常规要求。
2、学校德育工作做到每学期有目标、有计划,做到月有重点,周有安排。
3、少先队总队部要根据学校德育工作总体规划,认真制订少先队计划,部署好少先队活动。
4、各班主任要根据学校和总队部计划认真制订班队活动,计划和班队。
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班队活动寓教于活动中,使队活动收到应有的效果。
5、由总对部负责建立学生干部培训,学习教育制度:(1)分期学习队的《章程》、《未成年人保护法》等;(2)每学期初组织队干部上岗培训,每月安排一次工作汇报和部署;(3)每学年分别举办一次法制教育,卫生保健教育,国防科技教育,交通安全教育等专题报告。
6、开展德育基地实践等教育活动:(1)每年暑假或春秋两季至少组织一次德育基地训练、参观、考察、学习等实践活动;(2)每学年至少有一次参加家乡建设义务劳动和公益劳动;(3)平时做好墙报、黑板报的定期刊出和“红领巾广播站”广播等工作。
7、班主任负责班级德育工作,应与学校、任课教师密切配合共同研究,认真抓好德育工作:(1)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家长会或家长座谈会;(2)每学年对每个学生至少有一次家访(做好家访记录);(3)每学期末向学校交一份班级德育工作总结;(4)班班设立一本“班级教育活动情况”登记簿。
8、认真上好思想品德课。
品德课教师要联系学生实际备好课,上好课,做到有辅导,有实践要求,有检查。
9、各学校教师要根据学科教材的特点,充分发挥课文内在思想性,寓教于学。
学校德育工作管理制度大全篇2学校的德育科研工作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核心,做好德育科学研究工作对于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为使此项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提高学校的德育科研水平,特制定如下德育科研管理制度:1.学校建立德育科研领导小组,领导组长由副校长张健担任,副组长由马芳芳担任,组员由各班主任老师组成。
师德师风管理的规章制度
师德师风管理的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和道德修养,规范教育教学活动,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学校全体教职工,包括教师、行政人员及其他教育工作者。
第三条师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准则,师风是教师职业品格的表现。
学校将以师德师风建设为基础,以提升教师综合素质为目标,倡导“道德、学识、文明”的教育教学风尚。
第四条学校将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对教职工进行相关教育培训,加强监督管理,确保教师的专业素养和道德修养。
第五条学校将建立健全师德师风管理机制,成立师德委员会,负责组织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落实具体措施。
第六条学校将设立师德师风档案,对每位教职工的师德表现进行记录,一年进行一次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奖惩。
第二章师德基本准则第一条教职工应当恪守职业道德准则,维护教育教学秩序,言行举止得体,言行举止端正,严守廉洁自律底线。
第二条教职工应当尊重学生,以身作则,做到言传身教,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三条教职工应当尊重同事,团结协作,互相支持,不搞小团体,不参与违规活动,维护学校的团结稳定。
第四条教职工应当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行动传播正能量,为全社会树立正确的榜样。
第五条教职工应当不断提升专业素养,积极参加相关培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不断追求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第三章师风管理措施第一条学校将建立师风考核制度,对教职工的师德表现进行定期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奖惩。
第二条学校将举办师德师风培训班,邀请专家学者授课,提高教职工的师德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第三条学校将定期组织教职工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培养教师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第四章师德师风建设奖惩办法第一条对于表现突出的教职工,学校将给予表扬奖励,树立榜样,激励更多教师为学校的发展做出贡献。
第二条对于违反师德师风准则的教职工,学校将进行严肃处理,包括批评教育、通报批评、调整工作岗位、停薪留职、辞退等处理措施。
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章制度(四篇)
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促进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提高其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制订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2.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3.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
4. 加强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成绩。
第三条中小学德育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1. 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2. 组织全体师生参与,共同推进德育工作。
3.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具体案例和实际活动进行教育。
4. 师生互动,树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第二章课内德育第四条中小学德育工作要通过课内教育,培养学生对正义、公平、诚信等道德价值的认识和理解。
第五条教育工作应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和心理特点进行因材施教,既注重学生的道德修养,又注重学科知识的学习。
第六条德育课程应包括以下内容:1. 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民族的自豪感。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
3. 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
4. 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
5. 研究性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6. 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第七条德育教材应选取经典著作和具有良好道德影响的文学作品,通过阅读和讨论,引导学生正确的思考和判断。
第三章课外德育第八条中小学德育工作要通过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第九条学校应定期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包括参观博物馆、社区服务等,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和了解。
第十条学校应开展各类群体活动,如班级团日、宿舍文化节等,促进学生的团结和合作意识。
第十一条学校应组织学生参与体育活动,通过体育竞赛和体育课程的开展,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
小学德育工作管理制度(3篇)
小学德育工作管理制度1. 目的小学德育工作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学校的德育工作,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促进学校全体师生的全面发展。
2. 管理机构小学德育工作由学校领导班子负责,设立德育工作小组,负责制定德育工作计划、组织实施及监督评估。
3. 德育目标小学德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合作意识、公民意识和创新精神,使之成为有德、有才、有品质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4. 德育内容小学德育的内容包括道德教育、公民教育、思想品德教育、行为规范教育等方面。
学校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制订相应的德育教材和课程。
5. 德育工作计划学校德育工作应编制年度德育工作计划,包括德育活动安排、德育主题教育、师德师风建设等内容,确保德育工作有效开展。
6. 德育评估学校应建立完善的德育评估机制,定期对德育工作进行评估,了解学生的道德发展状况和德育教学效果。
评估结果作为改进德育工作的依据。
7. 优秀德育工作表彰学校应设立优秀德育工作表彰制度,对在德育工作中取得显著成效的教师和学生进行表彰,激励更多的师生积极参与德育工作。
8. 家校合作学校应积极与家长进行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德育发展。
学校应定期与家长进行交流,共同探讨解决学生德育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9. 德育教师培训学校应定期组织德育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的德育理论和教育技能,使他们更好地履行德育工作的职责。
10. 管理制度的宣传和执行学校应通过学校网站、校园广播、家长会等渠道,宣传德育管理制度,让师生和家长了解德育管理制度的内容和要求,并严格执行制度的规定。
以上是小学德育工作管理制度的一些基本要求,具体实施中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完善。
小学德育工作管理制度(2)小学德育即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
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管理制度建设,对于学校贯彻《小学德育纲要》,落实教书育人、服务育人具有重要意义。
德育工作的目标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自己管理自己、帮助别人、为集体服务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关于德育教育的规章制度
关于德育教育的规章制度一、德育教育的意义德育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德育教育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感化的过程,通过教学活动、生活教育等方式,引导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真诚友善、诚实守信的品行。
2.培养学生的人格魅力。
通过德育教育,塑造学生自尊、自信、自律的人格魅力,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追求、有责任心的人。
3.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德育教育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增强学生的抗压能力,使他们能够积极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
4.引导学生自觉遵守社会规范。
德育教育是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的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行为准则和价值取向,做一个遵纪守法、遵守社会道德的合格公民。
二、德育教育的规章制度为了推动德育教育工作顺利开展,学校通常会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约束和引导学生的行为。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下典型的德育教育规章制度。
1.学校纪律规范学校纪律规范是对学生行为的约束和规范,包括学术诚信、遵纪守法、校园礼仪等内容。
学校会通过各种途径向学生传达这些规范,使学生自觉遵守,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例如,学校会制定关于考试作弊的规定,规定在考试中不得抄袭、抄袭、违规使用手机等行为,违者将受到相应的惩罚。
此外,学校还会规定校园内的各种活动礼仪,让学生在校园生活中互相尊重、互相关爱。
2.学生管理规定学校会制定学生管理规定,包括学生的学习、生活、出行等方面的管理办法。
这些规定不仅规定学生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还规定了学校和学生之间的权责关系,使学生在学校中有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例如,学校可能会规定学生在校内的作息时间、饮食安排、个人卫生等方面的管理规定,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此外,学校还会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管理,规定学生必须完成的学习任务、考试考核办法等。
3.学生奖惩制度学生奖惩制度是对学生行为的一种鼓励和惩戒机制,旨在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准则。
德育工作管理制度
德育工作管理制度1.引言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道德素养,使他们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的优秀人才。
为了确保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学校应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德育工作管理制度,对德育工作进行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
本文将围绕德育工作管理制度进行探讨。
2.制度目标德育工作管理制度的目标是规范学校德育工作的各项内容和流程,确保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并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品格和素质。
具体目标包括:明确德育工作的职责和任务、确立德育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指导思想、制定德育工作的程序和要求,构建完备的德育工作管理体系。
3.管理制度的内容(1)德育工作的组织与领导学校应建立德育部门,明确德育工作的领导体制和责任分工,制定德育工作的年度计划和细化实施方案。
德育部门应定期组织德育工作会议,及时总结和评估德育工作的进展情况,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改进。
(2)德育课程设置与教师培养学校应根据学生发展需求和课程资源,科学设置德育课程。
同时,学校还应加强对德育教师的培养和培训,提高德育教师的教学和辅导能力。
(3)德育活动与实践学校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开展多样化的德育活动和实践。
例如,组织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4)德育评价与反馈学校应建立科学的德育评价体系,定期对学生的品德和行为进行评估。
评价结果应及时反馈给学生和家长,提出具体改进意见,并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
4.管理制度的实施与监督(1)实施学校应积极推进德育工作管理制度的实施,确保德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各级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指导和督促,协助学校解决实际问题。
(2)监督学校应建立监督机制,定期对德育工作的开展进行评估和检查。
同时,学校还应鼓励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对学校德育工作进行监督,形成多方参与的监督体系。
5.管理制度的评估与改进学校应定期对德育工作管理制度的实施情况进行自我评估。
初中_德育工作制度
初中德育工作制度一、指导思想我国的教育方针明确规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全面发展,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工作的灵魂。
为了更好地落实这一指导思想,我们制定了本初中德育工作制度。
二、德育目标1. 培养学生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具备一定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3. 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具备适应社会发展的基本能力。
三、德育内容1. 政治教育: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2. 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明确个人成长的目标和方向。
3. 道德教育: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学会尊重他人,关心集体,具有良好的公民素养。
4. 法制教育: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法律意识,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学会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5. 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适应学校生活和社会发展。
四、德育途径1. 课堂教学:将德育内容融入各学科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受德育教育。
2. 主题教育活动:定期开展主题明确、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如升旗仪式、主题班会、节日庆祝等。
3. 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4. 心理健康教育:设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心理辅导,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5. 家校合作:加强家校联系,共同关注学生成长,发挥家庭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五、德育方法1. 启发引导: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情感教育:注重情感教育,以情育人,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
3. 榜样示范:发挥优秀学生的榜样作用,引导学生向他们学习。
4. 奖惩分明: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激励学生积极向上。
小学德育工作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小学德育工作管理制度范文是指为了加强和规范小学教师在德育工作中的责任和行为而制定的管理规定。
下面是一个示例:一、德育工作目标和任务1.1 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
1.2 任务:- 建立健全学生德育档案,记录学生的品德表现和成长情况。
- 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教育活动,如主题班会、德育课程等。
- 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品德。
- 做好学生处分和个别辅导工作。
二、德育工作组织和管理2.1 设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负责,成员包括班主任、德育科教师等。
2.2 定期组织德育工作会议,讨论德育工作计划和进展情况。
2.3 定期组织德育培训,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2.4 设立学生德育评价机制,评选优秀学生和优秀德育班集体。
三、德育工作责任和要求3.1 班主任是学生德育工作的主要责任人,要全面负责学生的品德教育和管理。
3.2 教师要做好学生德育工作的承担者和引导者,要做到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3.3 学校要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密切关注学生的品德发展情况,并及时给予指导和支持。
四、德育工作的评估和奖惩4.1 定期进行学生品德评估,评选出优秀学生和优秀德育班集体,并进行奖励。
4.2 对违反学校纪律和规定的学生,要及时处分,并进行个别辅导。
4.3 对于德育工作出色的教师,要给予表扬和奖励。
五、德育工作的监督和改进5.1 学校领导对德育工作进行定期监督和检查,保证德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5.2 教师要相互合作,互相监督,共同提高德育工作质量。
5.3 学校要积极吸纳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德育工作管理制度。
以上是一个常见的小学德育工作管理制度的示例,具体的制度内容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需要进行调整和完善。
小学德育工作管理制度范文(二)一、前言文明社会的建设离不开德育的培养,而小学是德育工作的基础阶段,对学生的素质培养起着关键的作用。
为了规范和有效推进小学的德育工作,制定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学校德育处管理制度(18篇)
学校德育处管理制度(18篇)学校德育处管理制度(通用18篇)学校德育处管理制度篇1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合格的"四有"人才,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实施教育,学校各部门紧密配合,发挥全体教师的教书育人作用,特制定如下制度:1、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制度。
2、建立升降国旗,重要集会唱国歌制度。
3、注意利用校会、班会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民主和法制教育、劳动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和理想教育制度。
4、注重开展重要纪念日德育阵地教育活动。
5、坚持不懈开展创文明班级,树校园新风的活动,端正我校的校风、班风和学风的制度。
6、坚持学生"评优"、"评先"均以思想品质优秀为标准制度。
7、重视加强思想品德课教学,联系实际对学生进行德育,各学科渗透德育因素制度。
8、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制度。
9、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制度。
10、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德育工作机制,定期家访举办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讲座制度,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11、建立、健全后进生转化制度,严控流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12、建立召开德育经验交流会制度,勇于进取,开拓创新,不断提高我校德育水平。
13、以上各项制度均纳入班级和教师考评细杂,确保组织实施。
学校德育处管理制度篇2一、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德育领导的小组,制定学校德育工作计划,组织开展学校德育工作。
二、组建以班主任、团队、政治课教师为骨干力量的德育工作队伍,在校长负责的管理体制下开展工作。
学校的全体教师职工都是德育工作者。
三、德育工作小组确定学校德育工作目标和任务,制定德育工作计划,并负责检查落实、督导和评估,组织好升国旗、时事教育等德育工作日常性工作,抓好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组建德育档案。
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管理制度
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管理制度一、目标与意义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管理制度是指学校通过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和教育方法,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管理与引导。
它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规范,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担当、有责任感的公民,同时也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教师角色与责任教师是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和引导者。
他们应该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和道德品质,能够成为学生的榜样和引路人。
教师应负责制定、落实和评估思想品德教育的计划和活动,通过善于发现和利用教育契机,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三、家庭和社会的角色与责任家庭和社会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对于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也应负有一定的责任。
家庭应该加强和学校的沟通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
社会应该提供良好的道德教育资源和环境,营造良好的道德风尚。
四、课程设置与实施学校要将思想品德教育融入到各个学科的课程中,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道德概念和行为准则。
同时,还要开设专门的思想品德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和自我认知能力。
五、宣传与教育活动学校应该定期组织各类宣传与教育活动,如主题班会、讲座、演讲比赛等,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宣传。
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六、日常管理制度学校还应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日常管理制度,包括行为规范、奖惩机制、心理辅导和矛盾解决等方面,以确保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能够得以有效实施。
同时,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管理,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为他们的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七、评价与考核学校应该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和考核体系,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全面评估。
评价和考核的重点应放在学生的道德行为和价值观的培养上,而不仅仅局限于学习成绩的好坏。
通过评价和考核,能够发现学生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进行帮助和指导。
八、积极引导与激励学校要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奋斗意识,通过激励机制,鼓励他们发展积极向上的品德特质,如勤奋、诚实、守纪律等。
德育常规工作制度
德育常规工作制度一、总则为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上级文件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制度。
二、德育工作目标1.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 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3. 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公民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4. 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能力。
三、德育工作内容1. 思想政治教育:开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时事政治教育,民族宗教政策教育等。
2. 道德品质教育:开展道德规范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传统美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
3. 法制和安全教育:开展法律法规教育、校纪校规教育、安全教育、防范邪教教育等。
4. 养成教育:开展文明礼仪教育、生活习惯教育、环保教育、志愿服务教育等。
5. 社会实践教育: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课外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等。
四、德育工作措施1. 健全德育工作机构: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分工,确保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2. 完善德育工作制度:制定德育工作计划,明确德育工作目标和任务,建立健全各项德育管理制度。
3. 加强德育队伍建设:选拔、培养、考核班主任和辅导员队伍,提高德育工作水平。
4. 落实德育工作责任制:明确各部门、各班级的德育工作职责,实行目标管理,确保德育工作有序开展。
5. 加强德育课程建设: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将德育内容融入各学科教学之中。
6. 开展丰富多样的德育活动:组织举办德育主题班会、德育实践活动、德育竞赛等,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德育实效。
7. 加强德育评价体系建设:完善学生德育评价标准,实行德育评价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
8. 加强家校社会协同育人:定期开展家长开放日、家长座谈会等活动,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发挥社会资源优势,共同推进德育工作。
五、德育工作考核与奖励1. 定期对德育工作进行考核:学校每学期对各部门、各班级的德育工作进行一次全面考核,评估德育工作成效。
德育活动规章制度大全内容
德育活动规章制度大全内容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学校德育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根据《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学校德育活动的宗旨是培养学生健康向上、品德美好、乐于助人的优秀品质,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第三条学校德育活动的基本任务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落实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四条德育活动应当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深入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五条学校德育活动的开展应当注重个性培养,兼顾集体教育,引导学生自觉自愿参与。
第六条学校德育活动应当遵循科学性、实用性原则,注重德育活动的系统性和综合性。
第七条学校德育活动的实施要充分发挥教师在德育工作中的主体作用,营造浓厚的德育氛围。
第八条学校德育活动应当充分发挥学生在德育工作中的参与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九条学校德育活动应当注重与家庭、社会的有效对接,形成共育格局。
第十条学校德育活动的开展应当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具体制定规章制度,并定期进行评估、调整。
第二章德育管理第十一条学校设立德育委员会,负责制定德育工作计划,组织德育活动,指导教师和学生开展德育工作。
第十二条学校德育工作要建立健全的责任体系,学校领导要加强对德育工作的指导与管理,落实德育主体责任。
第十三条学校要建立健全德育课程,将德育内容融入各门课程,实现全员全程育人。
第十四条学校要建立学生德育档案,对学生的德育表现进行记录和评价,建立奖惩机制。
第十五条学校要开展德育素养测评,用科学的方式评估学生的德育水平,并对评估结果进行分析,为进一步提高德育工作提供参考。
第十六条学校要设立德育督导组,定期对各班级和学生的德育工作进行检查与评估,为学校德育工作提供指导。
第十七条学校要开展德育专题研究,聘请专业人员对学生德育问题进行研究,提出科学的解决方案。
第十八条学校要建立健全德育资料库,收集学生的德育资料,为德育工作提供依据和支持。
中学德育常规管理制度(3篇)
中学德育常规管理制度是指中学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规范行为习惯而制定的一系列管理措施和规定。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学德育常规管理制度:1. 学生守则:学校制定一系列行为准则,要求学生们要遵守。
例如:尊重师长、团结友爱、着装整洁、不说脏话、不欺负同学等。
2. 课堂纪律:学校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规范制定了一系列规则,例如:不迟到、不早退、不说话打闹、不使用手机等。
违反规定的学生将受到相应的处罚。
3. 着装要求:学校规定学生要穿着整洁、体现学校形象的校服或统一的服装,禁止穿着违背社会道德和校规的服装。
4. 操行评定:学校根据学生的行为表现和品德评价,定期对学生进行操行评定,并将操行评价作为升学和获得荣誉的依据。
评定结果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升级和奖励。
5. 作息时间管理:学校规定学生的作息时间,包括起床、上课、午休、晚自习和就寝时间。
学生需要按照规定落实作息时间,并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
6. 保持卫生和环境整洁:学校要求学生爱护校园环境,保持卫生。
学生需要按时打扫教室、宿舍,保持校园的整洁和美观。
总的来说,中学德育常规管理制度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积极向上的行为习惯,并倡导学生自律自觉。
通过这些制度的落实,学校能够维持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
中学德育常规管理制度(2)是指针对中学生的行为规范和管理要求,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为目标的制度。
常见的中学德育常规管理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早操和升旗仪式:每天早晨,学校安排学生集体进行晨练和升旗仪式,培养学生早起、规律作息的习惯,并加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爱国主义教育。
2. 考勤制度:学校通过签到、考勤等方式,对学生的出勤情况进行管理,引导学生养成准时到校的习惯,并制定迟到、旷课等情况的处理办法。
3. 校园秩序管理:学校建立校园闲杂人员和车辆进出管理制度,加强校园监管,防止闲杂人员、车辆进校园扰乱秩序。
同时,学校也要制定校园内禁止吸烟、乱丢垃圾、乱涂乱画等行为的规定,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环保意识。
班级品德教育管理规范
班级品德教育管理规范一、目标导向班级品德教育管理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价值观,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规范管理,使每位学生在班级中养成积极向上、自律自强的品德,为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二、制定明确的纪律规范班级品德教育管理需要制定明确的纪律规范,明确学生在班级中的行为准则和要求。
例如,规定学生不能在上课或集体活动中随意打扰他人,不许说脏话或恶意诋毁他人等。
这些规范要经过学生参与和讨论,并由班级全体成员共同遵守。
三、建立奖惩机制建立奖惩机制是班级品德教育管理的重要方式之一。
对于表现良好、积极参与班级活动、乐于助人的学生,要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激发积极性。
而对于违反纪律、损害班级团结的行为,要进行相应的惩罚,以达到教育和警示的目的。
四、组织班级活动班级活动是班级品德教育管理的重要环节。
组织一些有意义的班级活动,如主题讨论、班会、集体行动等,可以增强学生的班级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集体意识。
五、加强班级文化建设班级文化是班级品德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在班级中树立一种积极向上、互助合作的文化氛围,鼓励学生发扬班级的传统,传递班级的正能量。
同时,通过班级文化建设,提升学生的自我认同感和归属感。
六、开展班级责任体验班级品德教育管理可以开展班级责任体验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责任的重要性和影响。
例如,组织学生轮流担任班级职务,让他们承担一定的班级事务,从而培养他们的责任心和领导能力。
七、家校合作班级品德教育管理需要家校合作共同开展。
家长要和学校保持密切联系,了解学生的学习和行为情况,共同制定并执行班级管理规范。
学校也要定期与家长沟通,传达班级管理的目标和要求,共同促进学生的品德教育。
八、引导学生参与公益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公益活动是培养他们社会责任感的有效途径。
组织学生参与一些公益志愿者活动,如义教活动、社区服务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到帮助他人的快乐和意义,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重要文献】关于高等学校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的若干规定
关于高等学校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的若干规定(1984年9月12日)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是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高等学校为加强和改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做了大量的工作,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是一项有效措施。
根据党的十二大关于加强共产主义思想教育的精神,教育部已于一九八二年十月发出(82)教政字012号《关于在高等学校逐步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的通知》。
目前,多数高等学校已先后开设这门课,并通过实践初步积累了一些经验。
但是,由于这是一门新设的课程,从内容到方法还需要进一步探索,使之逐步完善。
各地教育部门和高等学校应切实加强领导,积极抓好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的建设,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现就有关问题作如下规定:一、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的任务是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人生观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针对学生普遍关心的有关人生、理想、道德等方面的问题,给予有说服力的回答,帮助学生逐步树立共产主义人生观,培养共产主义的道德品质。
二、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的内容:教育部制订的高等学校《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学大纲》(试用本),对这门课的内容规定了基本要求,各校应根据大纲的要求,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确定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教学内容。
其顺序、进度都要从实际出发,还要根据形势的发展和新的情况,补充教学内容。
一定要注重教育效果。
《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学大纲》(试用本),将在进一步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修订,逐步完善。
三、教学原则1.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这是思想品德教育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
思想品德课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特别是要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正确运用有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人生观和共产主义道德的教育。
思想品德课必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同时要注意从理论上解决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
对于在大学生中有较大影响的某些资产阶级人生观的论点,要进行深入的剖析,帮助学生分清是非,提高认识。
五育并举规章制度内容
五育并举规章制度内容一、总则为了引导、教育、管理和监督全体师生,规范学校内部行为,维护校园秩序,促进学校的和谐发展,特制订本规章制度。
二、思想品德教育(一)坚持立德树人的办学宗旨,提倡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道德观念,倡导劳动、诚实、守时、守纪、尊老爱幼,倡导学生有志向、有品德、有素质。
(二)要求全体师生要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在校园内从事不良行为,不得参与违法乱纪活动。
三、学习教育(一)学生应当认真听课、做好笔记,按时完成作业,保持学习积极性。
(二)学生之间要互相尊重、团结合作,不得互相抄袭、作弊。
(三)老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学习,热情指导学生,给予学生适当的批评和鼓励。
(四)学校要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保障学生的学习权益,积极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四、身心健康教育(一)学校要注重学生身心健康,加强心理辅导工作,定期开展体检活动,帮助学生保持健康的身体。
(二)学生要注重锻炼身体,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不得沉迷于网络、游戏等不良娱乐活动。
(三)学校要定期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
五、文明礼仪教育(一)学校要积极倡导文明礼仪,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素质。
(二)学生要尊敬老师,团结同学,礼貌待人,不得打架斗殴,不得辱骂他人。
(三)学生要爱护校园环境,保持学校的卫生整洁,不得随地乱扔垃圾,不得损坏公共设施。
六、纪律管理(一)学校要建立健全的纪律管理制度,加强对师生的管理和监督。
(二)对于违反规章制度的师生,学校要按规定进行纪律处分,严肃处理,以示警示。
(三)学生要遵守校纪校规,不得违反学校规定,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七、奖惩制度(一)学校对优秀的师生要进行表扬奖励,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二)对违反规定的师生要进行批评教育,严格处罚,以达到惩戒目的。
八、监督检查(一)学校要建立监督机制,定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二)师生要相互监督,互相学习,共同促进学校的发展。
高校思想工作规章制度
高校思想工作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营造健康向上的学习和生活氛围,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高校思想工作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三条高校思想工作的原则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育人为本的理念,坚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方法。
第四条高校思想工作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使学生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强的道德品质、过硬的学术能力、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社会责任感。
第二章思想政治教育第五条高校要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全员参与原则,全方位、多角度地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第六条高校要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加强课堂教育,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
第七条高校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八条高校要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加强对学生思想动态的监测和研判,及时发现和解决思想问题,预防和化解意识形态风险。
第九条高校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民族观,增强文化自信和国家意识。
第三章思想政治引导第十条高校要建立健全思想政治引导体系,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导和心理疏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第十一条高校要加强对学生思想问题的及时排查和处置,建立健全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提供专业化的心理辅导和帮助。
第十二条高校要倡导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加强网络言论管控,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防范网络信息的负面影响。
第十三条高校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024年小学道德讲堂管理制度(2篇)
2024年小学道德讲堂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 为了全面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道德品格和行为习惯,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自我管理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 道德讲堂是小学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道德品格和行为规范的重要场所。
第三条: 道德讲堂的宗旨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推动学生自觉遵守校纪校规,培养他们自律、自爱、自强、自立、自主、自信的品质。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四条: 学校设立道德讲堂,并配备专职或兼职的道德教育教师,负责相关活动的组织和管理。
第五条: 学校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适宜的道德课程内容和教学计划,并定期组织道德讲堂活动。
第六条: 道德教育教师应具备较高的道德修养和教育教学水平,能够与学生进行深入的心灵沟通,引导他们正确看待自我、他人和社会。
第三章:活动内容第七条: 道德讲堂活动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方面:品德培养、行为规范、社会责任、思想道德修养等。
第八条: 道德讲堂活动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年级特点,灵活选取内容和形式,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第九条: 学校应鼓励学生参与道德讲堂的组织和实施,培养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并给予适当的表扬和奖励。
第四章:管理措施第十条: 学校应建立健全道德讲堂的考核机制,对道德教育教师进行绩效评估,督促其认真履行职责。
第十一条: 学校应定期召开道德讲堂专题会议,总结经验,深入交流,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第十二条: 学校应加强和家长的沟通联系,让家长了解道德讲堂的活动内容和效果,共同参与学生的道德教育。
第十三条: 学校应建立学生综合评价制度,将学生的道德品德和行为习惯纳入考核的重要内容,为学生成长提供有效的反馈和指导。
第五章:奖惩制度第十四条: 学校应建立奖惩制度,对在道德讲堂中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表扬和奖励;对违反课堂纪律和行为规范的学生进行批评和惩罚。
第十五条: 奖励措施包括但不限于:表扬信、奖状、奖品等;惩罚措施包括但不限于:批评教育、修正习惯、检讨行为等。
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管理制度
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管理制度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是现代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和全面发展。
为了有效管理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回答:制度的必要性、制度的内容、制度的实施、制度的评价、问题与挑战、改进措施以及制度的总结。
一、制度的必要性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涉及到师德师风建设、爱国主义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等多个方面,它关乎学生的思想品质和人生观的形成。
因此,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是对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有效指导和监督的必要手段。
二、制度的内容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管理制度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机构和职责、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考核与评价、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等。
三、制度的实施制度的实施是指将管理制度的内容付诸实际操作。
在实施过程中,应加强对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宣传和培训,提高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识。
同时,加强对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制度的有效运行。
四、制度的评价制度的评价是对管理制度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包括对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改进和提升的建议。
评价的核心是通过定期的绩效考核和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情况和效果,为制度的改进提供参考依据。
五、问题与挑战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和挑战。
例如,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要求可能因地区和学校的差异而存在差异,制度的一致性和适用性需要进一步加强。
此外,一些教师可能对教育改革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存在疑虑,制度的实施可能面临一定的阻力。
六、改进措施为了应对问题和挑战,有必要采取一系列的改进措施。
首先,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引导,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思想政治素质。
其次,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与教师和学生保持密切的互动和交流,增强对教师和学生的理解和支持。
此外,加强对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研究和实践探索,不断完善制度的内容和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想品德教育管理规定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管理制度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以《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标准为依据,制定此管理制度:一、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目标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主要通过生动活泼的校内外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公德教育、社会常识教育和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使其形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和基本的社会公德意识。
二、工作原则学校德育坚持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对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注意防止简单粗暴的行为,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三、各年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工作重点小学低年级(一、二年级)重点为实施道德准则或规范方面的目标,进行讲卫生、懂礼貌、孝敬父母的教育。
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劳动、卫生习惯。
小学中年级(三、四年级)重点为实施思想、政治、道德准则或规范方面的目标,进行尊敬老师、团结同学、爱惜粮食的教育。
培养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
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刻苦认真、不怕困难、虚心好问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高年级(五、六年级)重点为实施思想品德、心理发展的目标,进行人格教育和学习习惯、自理能力的培养和教育。
初步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增强遵纪守法的观念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培养学生专心踏实、勤奋好学的学习态度与主动、积极、认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培养学生自尊自爱、正直坦诚、宽厚待人、守信用、有毅力、勇于克服困难的个性心理品质。
四、管理措施1.优化校内外育人环境积极创造条件,让师生在整洁优美、富有教育意义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要充分发挥良好的校风、校纪对学生的激励和约束作用。
2.主题教育活动量化管理保证班队活动时间专时专用。
每学年,学校至少要组织主题教育校会或大队会2次;各班要积极组织主题班会或队会,每学年不少于4次。
3.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展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把教书育人列入教师岗位责任制的职责内容,作为评价教师工作、评聘教师职务、表彰奖励的重要依据之一。
对教书育人做出突出成绩的教师和优秀班主任进行表彰奖励。
4.做好学生品德的评定和优秀学生的评比工作以《小学生质量综合评价手册》的学生思想品德的评价内容和《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依据,每一学期期末由班主任负责,给学生写出操行评语,并组织全班学生评选三好学生、好儿童。
5.奖励与惩罚,表扬与批评相结合。
学校对三好学生、好儿童、优秀学生干部、进行表彰,对违纪学生进行批评和纪律处分。
???学生综合评价管理制度一、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和标准1.思想品德: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维护公德、关心集体、保护环境。
2.科学文化:有学习的愿望与兴趣,能运用各种学习方式来提高学习水平,有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反思的习惯;能够结合所学不同学科的知识,运用已有的经验和技能,独立分析并解决问题;具有初步的研究与创新能力。
3.身体健康:热爱体育运动,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具备锻炼健身的能力、一定的运动技能和强健的体魄,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4.心理健康:自信、自尊、自强、自律、勤奋;对个人的行为负责;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具有社会责任感。
做事持之以恒,积极与他人交往。
5.劳动技能:具有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主动参与家务劳动和公益劳动,认真上好劳动技能课,会使用常用的劳动工具,珍惜劳动成果。
二、综合评价的基本原则综合评价既应注意对学生、教师和学校的统一要求,也要关注个体差异以及对发展的不同需求,为学生成长、教师和学校有个性、有特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空间。
三、综合评价的工作程序学校应指导学生进行自我总结,完成自评;指导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互评;组织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对学生进行考核;协调家长参与考评;班主任进行综合评价;向学生和家长反馈评价结果;记入学生《小学生质量综合评价手册》。
四、综合素质评价的等级评定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包括综合性评语和等级两部分。
综合性评语是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予以整体描述,评语采用激励性的语言,客观描述学生的进步与不足,突出学生的特点、特长和潜能,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闪光点。
采用“优秀”(A)、“良好”(B)、“合格”(C)、“待合格”(D)四个等级。
五、学生本人及其家长对评价结果如有异议,学校应进行调研与处理,并可组织复评。
???主题教育活动管理制度1.学校要精心设计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荣誉感和责任意识。
2.少先队大队应利用传统节日、纪念日,结合教育形式,组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3.每学期每班(每中队)举行至少2次主题班队活动,少先队大队要举行1次大队活动。
4.班队活动,要在班主任或辅导员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组织开展。
要求准备充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人人参与,保证活动的实效性。
5.班队活动时间不得移作他用,对组织较好的班队活动,学校向全校推广。
6.要精心组织道德实践活动,参加社会实践,社区公益劳动等。
要充分利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记录学生的道德实践情况,保证德育实践活动的经常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7.班主任要将主题教育活动过程及时记录在《班主任工作手册》内。
???班级管理制度班级是学校实施德育工作的基层单位,班主任应组织成立班委会,实施班级的教育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全面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班委会的组成及班干部的职责1.班委会由班长、学习委员、劳动委员、体育委员、文娱委员、宣传委员组成。
2.班干部职责班长:负责班级全面工作,组织召开班委会,制订工作计划草案,做好班委会会议记录。
学习委员:负责沟通师生之间的信息,向有关部门反映学生对教学的意见,组织班级学生开展各类学习活动和基本技能训练。
劳动委员:负责班级责任区集体劳动的安排及监察并及时反馈信息。
体育委员:负责开展经常性的体育活动及组织参加各种体育比赛。
文娱委员:负责开展班级的文艺活动,丰富课余生活。
宣传委员:做好班级活动及黑板报的宣传工作,并及时宣传时事信息。
二、班级各项管理制度(一)学生课堂常规1.课前认真做好上课准备,学习用品要整齐安放在课桌指定的位置。
2.听见上课的预备铃后,尽快安静有秩序地进入教室,在自己的座位上静候教师上课。
教师走进教室,宣布上课后,班长发出“起立”口令,师生相互问好,在教师示意下,学生方可坐下。
3.迟到的学生在教师同意后,慢步轻声进教室,不得妨碍同学上课。
4.上课时,精神饱满,坐姿端正,自然挺胸,两手自然垂放,不做小动作,未经老师许可,不能随便离开座位和教室。
5.上课时要专心听讲,积极思考问题。
读书做到心到、眼到、口到。
努力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勇于提出问题,积极参加讨论。
发言、提问,要按规定的姿势举手,在教师指名后才能发言,发言时要姿势端正,声音响亮,语句完整,并注意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发言完毕即自动坐下。
6.对教师布置的作业要认真、独立完成,做到按时交作业。
遇到困难时,如果经过思考还是不懂,要主动请教师辅导。
作业要整洁,格式符合规范要求。
7.写字要严格保持“眼离书一尺,胸离桌一拳,握笔手指离纸一寸”的正确姿势。
8.下课时,教师宣布“下课”,班长发出“起立”口令,师生互道“再见”后,学生即可休息。
9.值日生应督促全体同学保持教室整洁,擦净黑板,为下一节课作好准备。
(二)班级环境管理制度1.班级环境要求(1)教室前黑板上方正中挂国旗。
(2)劳动、卫生等方面的工具一律摆放在教室卫生角统一整齐摆放。
(3)“课程表”、“作息时间表”、“值日生表”等贴在规定位置,要整洁美观,墙壁、讲台、课桌等不得乱贴、乱画。
(4)教室黑板报内容应每月更换一次,围绕当月主题;版面设计要有特色和创意,讲究艺术美。
(5)教室保持良好的通风和整洁。
2.值日班长(生)责任(1)监护班级各项环境设施、设备。
(2)开启和关闭教室里的灯、电扇和门窗。
(3)督促同学摆好课桌椅、保持整齐排列,负责讲台的清洁卫生,做到每节课后讲台保持洁净。
(三)班级公物保管制度1.教室内公物保管由班主任负责。
2.公物领借、归还应及时主动,并能严格按制度办事,不任意挪用其它教室公物。
3.班级公物师生应节约使用、安全运作,不损坏、勤擦洗。
4.公物应安放整齐、清洁美观、有条不紊。
5.公物有损坏应及时报告,按有关规定处理。
6.每学期由学校相关人员定期与不定期对各教室公物进行检查。
问题学生教育转化工作管理制度一、在教育转化问题学生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端正教育思想,坚持充分尊重、正面教育、活动中教育、依靠集体力量帮助教育的原则。
二、问题学生的教育、管理、转化工作以班级为基础,教职工全体参与。
三、对问题学生教育转化工作记录在案,以便分析研究,提高工作效果。
??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管理制度为增强学生自觉抵御不良信息的意识,营造健康的网络道德环境,现根据学生实际,特定如下制度。
1.利用信息课时间,加强上网学习的目的教育,教给学生正确搜集信息、使用信息的方法,充分领略上网的乐趣,同时要明确:不登录不熟悉的网站、不点击带有不良信息的网页。
2.教育学生在网上交流的过程中,要使用文明语言,充分体现小学生的文化素养。
3.教育学生上网时自觉遵守信息网络规则,按照老师的要求操做,不随意使用电脑,有维护电脑安全的意识。
4.教育学生掌握上网时间,最好每天不超过1小时;提高警惕性,防止迷恋网络游戏,保护自身健康,不荒废学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