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理解训练---论述类、实用类阅读理解技能检测性评估
高一上学期入学测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高一上学期入学测试语文试题考生须知:1.本卷共7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实用类文本(10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有人说到“经”,便有意无意地把它等同于“经典”,而提起“中国经典”,就转换成“儒家经典”,这种观念有些偏狭。
中国经典绝不是儒家一家经典可以独占的,也应当包括其他经典,就像中国传统是“复数的”传统一样。
首先,中国经典应当包括佛教经典,也应当包括道教经典。
要知道,“三教合一”实在是东方的中国与西方的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不同的地方之一,也是古代中国政治世界的一大特色。
即使是古代中国的皇帝,不仅知道“王霸道杂之”,也知道要“儒家治世,佛教治心,道教治身”,绝不只用一种武器。
因此,回顾中国文化传统时,仅仅关注儒家的思想和经典,恐怕是过于狭窄了。
即使是儒家,也包含了相当复杂的内容,有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有重视宇宙天地秩序的早期儒家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
应当说,在古代中国,关注政治秩序和社会伦理的儒家,关注超越世界和精神救赎的佛教,关注生命永恒和幸福健康的道教,分别承担着传统中国的不同责任,共同构成中国复数的文化。
其次,中国经典不必限于圣贤、宗教和学派的思想著作,它是否可以包括得更广泛些?比如历史著作《史记》《资治通鉴》,比如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字》,甚至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那些名著佳篇。
经典并非天然就是经典,它们都经历了从普通著述变成神圣经典的过程,这在学术史上叫“经典化”。
没有哪部著作是事先照着经典的尺寸和样式量身定做的,只是因为它写得好,被引用得多,被人觉着充满真理,又被反复解释,有的还被“钦定”为必读书,于是,就在历史中渐渐成了被尊崇、被仰视的经典。
因此,如今我们重新阅读经典,又需要把它放回产生它的时代里面,重新去理解。
2021年高考语文新高考二卷
2021年高考语文新高考二卷一、现代文阅读部分。
1. 论述类文本阅读。
这论述类文本一上来就有点烧脑呢。
它就像一个严肃的老学究在跟你讲大道理。
那些概念呀,比如什么文化传承、创新之类的,层层叠叠。
不过呢,只要你静下心来,就像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地去理解。
它会先提出个观点,然后再找各种例子、数据或者名人名言来论证。
咱得学会抓住关键句,像“因此”“所以”“然而”这些词后面的句子,往往就是重点。
比如说,有的文章在讲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新发展,那你就得搞清楚传统和现代是咋个衔接起来的,是通过科技手段呢,还是人们观念的转变呢?2. 实用类文本阅读。
实用类文本就相对接地气一点啦。
就好像是看新闻报道或者产品说明书的感觉。
可能是关于某个企业的发展、某种社会现象的调查之类的。
这里面的数据特别多,你可不能被那些数字给弄晕咯。
要学会从数据里找规律,找趋势。
比如说,给你一个关于某行业就业人数逐年变化的数据表格,你得能看出是增长还是下降,是稳定还是波动很大。
而且,实用类文本的语言比较直白,但是有时候也会有一些专业术语,像什么“产业链”“附加值”,这时候就需要咱平时多积累一些知识,不然就会像听天书一样啦。
3. 文学类文本阅读。
文学类文本那可就像是走进了一个奇幻世界。
小说或者散文,都充满了作者的小心思。
读小说就像看一场电影,要关注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和环境描写。
人物就像电影里的主角配角,他们的性格、行为、语言都能反映出很多东西。
情节呢,就像电影的剧情走向,有起有伏才精彩。
环境描写就像是电影的布景,烘托气氛的。
比如读到一篇描写乡村生活的小说,那田野里的景色描写,可能就暗示着乡村的宁静和人们内心的淳朴。
读散文呢,就像是跟作者一起漫步在思想的花园里,他的情感就像花园里的花朵一样,有的娇艳欲滴,有的淡雅清新,咱得顺着作者的思路去感受他的喜怒哀乐。
二、古代诗文阅读部分。
1.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就像是穿越回古代去听古人说话一样。
那些之乎者也的,一开始真的很让人头疼。
2024年高考语文实用类评分细则
一、任务型阅读(15分)
本题共分为三个小题,每小题5分。
1.概括主旨要点
2.选择恰当词语
3.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二、阅读理解(30分)
本题共分为三个选项,每个选项10分。
1.段落理解(共5个小题)
2.信息匹配(共5个小题)
3.主旨概括(共2个小题)
三、运用综合技能解决问题(10分)
本题共分为两个小题,每小题5分。
1.根据材料内容回答问题
2.给出理由或评价
四、写作(45分)
本题共分为三个小题,每小题15分。
1.信息归类整理
2.图表作文
3.随笔式自由作文
五、语言基础运用(40分)
本题共分为两个小题,每小题20分。
1.词汇运用(共10个小题)
2.语法填空(共10个小题)
六、短文改错(20分)
本题共分为四个小题,每小题5分。
七、书面表达(40分)
1.提纲式作文(20分)
2.随笔式作文(20分)
以上是2024年高考语文实用类评分细则的大致分值分布。
具体的评分细则可能根据省份和不同的高考考试机构有所不同。
请考生在备考阶段认真复习相关知识,并严格按照考试要求进行答题。
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2024届高三语文上学期9月诊断性试卷及答案详析
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2024届高三语文上学期9月诊断性试卷2023-09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如果人们追求更高的专注力和读书效果,就会选择到图书馆去阅读,因为图书馆是个人行为受到限制的公共场所,可以避免个人在家阅读时注意力分散或者被别的事务所影响。
另外,在图书馆中,素不相识的读者聚在一起阅读会形成独特而浓烈的阅读氛围,这种氛围有助于阅读者抑制自己的活跃行为,聚精会神且长时间地阅读。
情境的重要影响很难从几个具体方面的列举中被穷尽,尽管人们并不能清晰地了解究竟是什么具体的因素影响了阅读——认知的效果,但当他们面临紧迫的阅读学习任务,比如重要的大型考试时,他们会选择在书房中或者图书馆中啃书本,并努力抵抗屏阅读①对他们注意力加以分散的诱惑。
当人们尝试着把纸质书换成电子书时,就不难发现,纸质阅读过程中身体上的伴随动作会因为媒介的物质技术形态的原因而无法实施,像弹拨书页、画线条、做批注或者将书籍卷起来握在手上之类的行为都无法在电子阅读器上实施,因此阅读电子书的思维状态与阅读纸质书的状态并不相同。
当然,几乎也不会有人郑重其事地、带有仪式感地阅读电子书,至于网页浏览、平板电脑的使用等屏阅读行为,更不会有严肃的仪式感,相反这些阅读活动通常与轻松、娱乐、休闲以及见缝插针地打发时间的心态有关。
而且它们也有属于它们的使用场景,也会形成相应的身体图式。
例如手机的阅读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无论是适合阅读的场景,如交通工具上或者公园座椅上;还是不适合阅读的场景,如车水马龙的大马路上或者亲朋好友聚餐时的餐桌上。
手机用户都会显现使用手机的身体姿势,并形成相应的身体图式。
手机读者会不定期地掏出手机阅读,即便在没有手机提示信号的情况下,他们也会习惯性地不时掏出手机进行浏览或阅读。
与这种分散的注意力的习惯相应的,是在阅读纸质书籍时很难集中精力,经常掏出手机阅读或把玩。
高考必刷题语文1答案与解析
高考必刷题语文1答案与解析争分夺秒巧复习,勤学苦练创佳绩。
高考加油!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高考必刷题语文1,仅供大家参考!高考必刷题语文1第Ⅰ卷阅读题(79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溯源于顾炎武《日知录》卷十三的“正始”条,其本义是指整个社会道德沉沦,即使普通民众都应当奋起救赎。
顾炎武区分了两种情形:亡国和亡天下。
他认为前者不过是改朝换代,后者则是如孟子所说,仁义之途被堵塞,社会沦落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的境况。
文中反映出对当时知识界空谈误国又屈膝侍清的愤慈。
他最后感叹说:“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
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1915年,梁启超有感于民国政府与日本签订不平等条约的屈辱,写下《痛定罪言》一文,旨在唤醒人们在指责政府无能的同时也当作深入的自我检讨。
文章题目表明不仅是痛定思痛,而且是在自我反省。
他认为欲雪国耻,关键在于“我辈之自新”:“斯乃真顾亭林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也。
”显然,梁启超对顾炎武的观点做了创造性的发挥。
不同于顾炎武,他所讲的“天下”实指国家,“兴亡”也是指国家的振兴与危倾;“匹夫”主要指习惯称为“士大夫”的知识界人士;“责任”是指通过政治上的社会改良以救亡图存,包括整军、理财、劝工、兴学和议政等。
形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观念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于《周易》《大学》《中庸》等典籍,不过以孟子之学最为集中。
顾、梁二人在论述自己的观点时都尊崇孟子的思想并直接援引孟子的言论,这绝非巧合。
究其原因,主要为四个方面。
首先是天下情怀。
孟子认为任何个体既然居天下之广居,就应该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这既关乎道德,也关乎政治。
其次是民本思想。
孟子明确提出“民为贵,社程次之,君为轻”,这样的观点出现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实在是振聋发馈。
再次是主人意识。
2022浙江高考语文阅读题逛
2022浙江高考语文阅读题逛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诗书礼乐到钟鼎彝器,博大精深的古典文化,素来为国人所津津乐道。
然而一到谈及传统建筑,多数人不是一脸茫然,便是心怀遗憾。
保存下来的古建筑本就不多,往往还被岁月剥去了光彩,有几分“土里土气”,相形之下,欧洲古建筑遍地开花,如风光片里古堡的坚固伟岸、教堂的华丽炫酷,让人如何与之一较高下?此言差矣。
以中西古建筑最显著的对比,即材料上的土木和砖石为例。
乍看之下,木质建筑简朴,易朽,扁平,似乎很难与巍峨高耸的石头教堂一争高下。
有人把这归咎于古人的技术不行,或材料短缺。
但事实上,中华大地并不缺石材,古代冶金技术的世界领先,石料开采加工的器具也更先进。
同时,老祖宗们并非完全不用石料修筑,譬如陵墓,在他们看来,才是该用石头堆砌的。
而从秦汉陵墓的空间布局、工程结构之精妙来看,早在那个时代,我们的砖石建筑就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
因此,对于砖石建筑,古人“非不能也,乃不为也”。
就像中国传统绘画对散点透视的情有独钟一个样,形式和质料上的偏好,其实是一种文化选择。
追根溯源,审美偏好的出发点,还取决于人与环境的相处方式。
欧洲建筑多以石砌,呈竖向耸立之势,以求“飞升天国”的不朽。
而中国建筑的外部形态,基本是横平舒展,寄寓着华夏先民对土地的依恋。
在中国古人心中,石头冰冷坚硬,缺乏生气,太过疏离自然,至于寻常起居,则一定要置身于“生生之气”的土木之中,以求“天人合一”的居住理想。
中西建筑在文化体系中的“地位”也不尽相同。
在西方,建筑是主要的文化载体,法国作家雨果就曾说过,“建筑是石头的史书”,一切艺术门类都须为建筑服务,绘画之,雕刻之,咏叹之,摹写之,以图将其打造为“高大上”的永恒纪念碑。
而古老的东方中国就不这么看了:文字才是千古之承载,不朽之盛事。
相比于文字上的“理想主义”,中国人在对待建筑上体现出了充分的“实用主义”态度。
论述类实用类文本阅读 主观性题目
必定要逃空谷,也不必定学佛家静坐参禅。
静与闲也不同。许多闲人不必都能领略静中趣味,而能领略静
中趣味的人,也不必定要闲。在百忙中,在尘市喧嚷中,偶然 丢开一切,悠然遐想,心中便蓦然似有一道灵光闪烁,无穷妙 悟便源源而来:“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日本 人小林一茶有一首俳句:“不要打哪,苍蝇搓他的手,搓他的
为“天才区段”的这个区域可以有意识地被激活,从而“定
做”一些天才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和艺术家。
分析概念类题目,可以从分析概念出现的段落入手。 材料有三句话组成,第一句是这则材料的总说,陈述了一
件事实,通过人工可以把一个人变成天才;第二句借用一
位科学家的话说明第一句话;第三句具体说明“把一个人 变成天才”的具体方法。问题的提问是在第三句。从第三 句可以看出,“定做”的意思是可以通过医疗手段把“天 才区段”激活,让人成为聪明人。因此,“定做”的本质
脚呢。”懂得这一句诗,便懂得我所谓静趣了。
(选自朱光潜《谈美书简·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有删改) 作者所说的“静趣”的含义是什么?(2分)
(一)解题思路要清晰
“静趣”这一概念是在文章的最后一段提出,那最后一 段就是本题的答题区间。要正确回答出“静趣”的含义,需 要搭个桥,那就是理解日本人小林一茶的这句诗,同时要联 系上文作者所谈的“静”的含义以及“在百忙中,„„无穷 妙悟便源源而来”这句话,把这些内容概括出来即是本题答 案。解答此题的关键就是由“静趣”一词,逐层搭桥,找到
是时时处在“非我”的包围影响中的“我”。所谓“非我”,
就是“我”以外的一切人以及包围着“我”的客观现实。 ③文学艺术总应该是生活现实的反映,而不能只是作者 的自我表现。但文学艺术的反映,不同于其他形式的反映,它 必须是具体的、形象的反映。不使自己化为张三李四,不感受
高三论述类文本+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项三及答案
高三论述类文本+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项三及答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论述类文本+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项三(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 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院落是中国古代建筑群体布局的精神内核,它是由屋宇、围墙、走廊围合而成的内向性封闭空间。
从夏代的宫殿遗址中,可以看出当时的建筑就已经呈现出一种封闭庭院的面貌。
在夏代至商代早期这种形式就开始走向定型,一直到明清时期大到皇家宫殿、寺庙、小至百姓住宅,大多采用这种几乎唯一的形式。
2中国传统建筑院落的形式结构,蛰伏着封建儒家思想的灵魂。
而占中国传统文化主流的儒家思想的根基在于“礼”。
“礼者,天地之序也。
”儒家不但强调礼,而且重视“乐”,主张“礼乐”并举。
体现在建筑上,“礼乐”秩序要求建筑空间寄寓伦理,利用差序格局来分尊卑关系,方位上讲究主从关系。
建筑围合的“院”是“乐”的艺术升华。
这里,建筑是“礼”,庭院是“乐”,二者相得益彰。
3合院作为集合体,对内是封闭的、凝聚的,对外是排斥的、抗拒的。
人们对外界的流动性降到最低,而这种以院落为中心组合起来的建筑满足了一个家族共居生活的各种功能需求,并且分区明确,就仿佛是一个微型的宇宙,万事俱备、伦理有序。
传统院落式建筑符合当时的人们的生活习惯。
因此,以“家庭”为单位对外封闭的中国合院格局,是这种传统的居住习惯与建筑形式相结合的产物。
行为心理学表明,人类对自身所处环境范围内进行限定是一种心理需求。
中国传统合院建筑是以高墙围合起的建筑空间,与外界隔绝,阻断了外界的喧嚣,营造出宁静、安全、洁净、私密、休憩、愉快、生态、景观的生活环境。
同时也是一种能够提供明确、稳定的空间环境,给人心理以充分安全感和领域感的空间形态。
所以说,它不仅是人们组织生活起居的核心空间,也成为人们在居住空间内与天与自然对话的场所。
4虽然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由房屋或围墙围合而造成了封闭性,但这只是一种在形式上的现象,实际上这种围合反而增加了院落建筑内部的许多情趣。
现代文阅读理解训练--论述类、_a32c
现代文阅读理解训练--论述类、实用类教学案高三2011-02-20 14:53现代文阅读理解训练--论述类、实用类教学案第二讲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知能演练场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人类文明的健康发展必然要伴随着不断的启蒙,然而,事情却并非如此简单。
因为在20世纪,先是有人宣判启蒙思想因其资产阶级属性而“过时”或“腐朽”,接着又有人从后现代的立场上通过对现代性的批判和解构而告别启蒙。
这就使启蒙是否需要成为一个必须回答的问题。
那么,启蒙是否需要?就今日中国现实而言,启蒙无疑是一个迫切的任务。
就中国历史而言,它是一个没有完成就被打断的历史任务。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启蒙精神虽然长期被湮没和遗忘,但这并不证明中国不需要启蒙。
现代化的种种挫折都在提醒着我们:在现代化进程中,启蒙的任务是不可逾越的。
因为人的解放这一目标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将其超越,只要这一目标还没有实现,历史就必须进行补课。
众所周知,世界上许多国家在历史上都曾有过专制主义与蒙昧主义,但中国的这种传统观念特别悠久而深厚。
一些人认为20世纪中国的悲剧在于激进主义,但必须注意的是,在这段历史上,无论出现过多少过激事件,也无论它激进到何种程度,都没有超出传统的模式,因而也没有冲破传统的模式。
虽然传统的确在发生变化,年轻人身上已经很少见到“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之类的礼教影响,但以政治伦理为中心的传统文化阴影却依然笼罩着中国人的精神。
面对刚刚过去的历史,我们无法否认中国传统中的专制主义与蒙昧主义仍然根深蒂固。
在这种情况下,正如有识之士所指出的:“如果我们不能继承‘五四’先贤的志业,进行持久的、全面的、认真的启蒙,历史不但已经重复了,而且还不是没有可能再重复,至少至今还没有能看到足以防止的保证。
”1.对“在现代化进程中,启蒙的任务是不可逾越的”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在现代化进程中,由于传统发生了变化,因而启蒙的任务是不可能完成的。
B.“启蒙”在现代化进程中,不能使中国向着健康的方向演进,因为中国传统特别悠久深厚。
高考语文培优专题-论述类文本阅读
(一)
全国课标卷现代文阅读整体规制
序号
㈠
㈡
㈢
赋分
9分
12分
15分
文本类型 论述类文本 实用类材料 文学类作品
检索阅读
123
45
加工阅读
6
789
文本阅读要求
低
中
高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红色字为选择题目
全国新高考卷现代文阅读整体规制
序号
㈠
赋分 文本类型 检索阅读
19分
实用类材料 科技类小品
123
加工阅读
45
D、判断的实质是:“确是被挖掘到的世界的 一个新的方面”这一假设条件可以去掉。
思考
理解
落实
免疫缺陷病的病因以及分类
免疫系统失控 可能导致疾病
超敏反应的诱 因和表现类型
自身免疫病病 因和治疗现状
免疫缺陷病的 病因以及分类
过强 受损
据题精答——检索类阅读选择题目 排除干扰,认清实质
①检索一:在选项中择定“定位”的关键词语,在文 本中检索与之照应的词语,据此确定选项的照应句; ②检索二:对照选项和照应句,检索比照二者有差异 的表述,可以接受的是正确选项,否则是错误选项; ③做判定:对照中,自觉检索生活和语文积淀,调动 联想和推断能力,用以快速、准确判定选项的误点。
例2 · 选择题目
下列有关“美”的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美在科学研究领域中应该是先验的规定。 B、美是探求理论物理学中重要结果的一个指导原则。 C、美和真在科学研究领域中有时是可以统一的。 D、经受住实验和时间考验的探索才是美的。
下列有关“美”的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美在科学研究领域中应该是先验的规定。
精品解析: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2-2023学年新高三零诊模拟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通过对机器写作时代科幻小说创作的分析,证明了人工智能算法能生成逻辑性强的故事。
B.文章第三段以刘慈欣的“宇宙社会学”为例,论证了世界建构是创作科幻作品的核心依托。
材料二:
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我们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是敌对的,互相冲突的,一种利益必须消灭另一种的;人类的天性本来就是这样的: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
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著名的学者、大哲人、卓越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无疵的伟大人物。
历史承认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人物;经验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宗教本身也教诲我们,人人敬仰的理想人物,就曾为人类牺牲了自己——有谁敢否定这类教诲呢?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再者,如果一个作品中引入了若干项设定,这些设定之间还应该彼此协调、相互支撑,这就是所谓的世界建构。可以说,在科幻作品中,世界建构是与情节设计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的一项整体性架构,是体现科幻作品惊奇感的核心依托。对于作品所涉及的新奇世界的设计,在凸显其惊奇性的同时,也要注重其科学性和逻辑性,同时还要使其与故事情节、人物等要素相贴合。因此,世界建构是大部分科幻作品中作者创造性的集中体现,而这显然也是当前所有机器写作模型包括叙事生成模型所无法完成的。
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2024年1月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2024年1月测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所谓“搭子社交”,就是指通过社交平台或应用程序,以寻找共同兴趣、目标或者活动为前提的社交方式。
“搭子”社交覆盖了诸多领域,例如“饭搭子”“旅游搭子”“羽毛球搭子”等。
年轻人通过不同类型的“搭子”探索并创造属于自己的社交网络,满足了个人在不同生活方面的社交需求。
搭子社交的目标是通过提供精准的陪伴,满足用户在特定领域中的社交需求。
一方面,通过搭子社交,人们可以参与到各种有趣的活动中,拓宽自己的社交圈子,结交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另一方面,在这里,人们可以找到更多同样喜欢某一活动或话题的人,相互交流经验、分享资源,进一步提升各自的技能和知识水平。
在过度社交化的时代,人们正在经历“熟人社交倦怠”。
人们常常采取各种“断连”的方式来逃避过度连接的社会环境。
“反连接”并不是指无条件断绝一切关系,而是断绝特定情境下可能给个体带来过大压力和负担的关系,使个体重新获得必要的私人空间、时间和自由。
年轻人在建立搭子关系时,通常会选择避开当前的圈子,与陌生人建立联系。
因此,他们更加注重搭子关系的实用性,保持一定的社交距离,通过默契的距离感的维持,双方可以轻松地待在自己的舒适区,无需假装熟悉或频繁互动。
对于在大城市奋斗的年轻人来说,父母的关怀往往受到地理距离的限制,朋友之间需要“跨越半个城市或者多个时区”才能见面,而爱情也并不容易获得。
因此,年轻人常常会面临孤独的时刻,需要独自进行一些活动来填补这种空虚感。
年轻人倾向与陌生人进行社交,可能是因为他们更有动力去寻找新的人际关系,以满足他们的社交需求、开拓个人发展的机会,并获得新的信息和资源。
可以说,搭子社交之所以流行,是因为它成为了传统固定关系的补充。
(摘编自腾讯媒体研究院2023-09-08《“搭子”社交:一种特定情境下的精准陪伴关系》)材料二:中国传统社会具有安土重迁、世代稳定的特点,在日常的生产劳作中,形成了以差序格局为基础的熟人社会。
高考卷语文真题及答案解析
高考卷语文真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今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前景。
我们要加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
A. 文化自信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唯一力量。
B. 文化自信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C. 文化自信是推动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根本动力。
D. 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
2. 根据材料一,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华文明延续的要求?()(3分)A. 薪火相传、代代守护B. 与时俱进、推陈出新C. 坚持文化自信D. 依赖外部力量3. 下列关于文化精神弘扬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3分)A. 要弘扬跨越时空的文化精神。
B. 要弘扬超越国界的文化精神。
C. 要弘扬富有永恒魅力的文化精神。
D. 要弘扬失去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文学逐渐成为文学创作的重要领域。
网络文学以其独特的创作方式、传播途径和审美趣味,吸引了大量年轻读者。
然而,网络文学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内容质量参差不齐、抄袭现象严重等。
如何提高网络文学的质量,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4. 网络文学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4分)A. 创作方式单一B. 传播途径狭窄C. 内容质量参差不齐D. 抄袭现象严重A. 网络文学已经取代了传统文学。
B. 网络文学只受年轻人欢迎。
C. 网络文学是文学创作的重要领域。
高中语文练习题 2023年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高考语文适应性试卷
2023年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高考语文适应性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1.(9分)阅读下文,回答下列各题。
传统孝道与现代孝道每个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都要解决“老有所养”的问题。
我们民族是“导民以孝,以孝侍亲”,以孝文化作为解决养老问题的思想基础。
面对今日中国“银发社会”浪潮到来之挑战,应着力推动传统孝道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现代孝道筑强我国养老保障制度。
传统孝道主张养老敬老。
孝老敬亲是中国人伦道德的根本,它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伦理思想资源。
“善事父母”是孝文化最基本的要求。
这首先指“能养之孝”。
孔子说:“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要求“事父母,能竭其力”;在“能养之孝”的基础上,孔子提出“敬亲之孝”。
他说,“今之孝者,是为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那么,怎么才算敬养,怎么才算孝子之行呢?《孝经》中提出来了“五备”:“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也,然后能事其亲。
”现在社会的深刻变化,引发了传统孝道现代转化的必要性。
首先,生产方式的改变引发家庭关系变化。
我国古代社会以农业生产为基本生产方式,春种夏管,秋收冬藏,处理生产生活中的问题主要靠经验,而人越老所掌握的知识越多,越值得社会尊重,故而老人在家庭生活中处于支配地位。
但在生产方式发生重大变革的现代社会,当晚辈的知识结构、资源财富、权力地位都超越长辈时,他们在家庭中的“话语权”便会加大,而老人们的地位难免会“边缘化”。
其次,民主政治取代封建孝治。
在封建社会中,统治者为要求臣子对自己尽“忠”而鼓吹百姓们行“孝”,“忠孝”也成为当时最高的道德评价标准。
而在当今社会中,古时的“父母官”变成了当今的“人民公仆”;那时的“子民”“草民”,而今变成了“公民”“国家的主人”;执政党的理念,也转变为各级干部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高考非连续性文本(论述类、实用类文本)阅读
层进式 对照式 总分式 并列式
论述内容由此及彼、由浅入深 使用对比的手法论证 一般有“总—分—总”“总—分”“分-总”等形式 用几个分论点来论述中心论点
考生阅读论述类文本时,要确定“论”的具体内容,把握每个分论点的具体 内容以及分论点之间的关系等,从篇章结构出发,分析文本在结构上有何特点。
2020高考模厚情感和美好理想而显得富有诗意,可以称之为
诗化的人物。
孙犁抒情绝少像五四时期郁达夫那样直抒胸臆,而是以间接传达的
方式,将情感充分客观化,融感情于景物和人物描写之中,移情入景, 物我交融,因而他的小说生成了一个又一个别有韵致的意境。小说与诗 毕竟是两种不同文体,在营造意境方面二者是有差别的:诗是抒情文体 ,在一首诗中,意境是统一的、自足的;而小说是叙事文体,人事过程 的展现必须以场面的递进为背景,小说的意境是通过场面来显示的。叶 圣陶先生曾明确指出:“意境不仅指一种深善的情旨,同时还要配合一 个活生生的场面,使那情旨化为可以感觉的。”孙犁的许多小说往往就 是由几个场景连缀而成,而意境就是在一定的场景中刻意创造的。正是 内在于小说深层的诗情诗境,将缺少时间规定性的生活片段连缀贯穿起 来,使得孙犁小说呈现出形散而神聚的散文之美。
它通过分析事理,揭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证明论点。 因果论证可以用因证果(或以果证因),还可以因果互证。
引用名家名言等作为论据,引经据典地分析问题,说明道理的 论证方法。
(二)论述类文本的结构 论证过程实质是论述类文本的结构安排。论述类文本的基本结构一般由“引论、本 论、结论”三部分组成。常见的形式有: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同样需要对文本有一个整体把握,进而快速准确捕捉 住新闻事件关键要素(指人物,事情的起因、发展、结果,以及表达出来的 观点态度等)。因为原因探究、事件概括、异同比较等各种题型,基本上都需 要涉及有关事件关键要素的知识点。非连续性文本虽然在其形式上表现为事 件之间的“断”,但是不同材料之间的不同事件之间却是存在着必然的 “联”。事件之间的“联”来自于事件内部要素间的“沟通”。阅读时需要 把事件中隐藏着的各个关键要素找出来,进而能居高临下,更好地结合关键 要素解决问题。
(论述类 文学类 实用类)文本阅读(单选、双选、主观题)答题技巧及模板
◆ ◆ ◆ ◆ ◆现代文阅读(35分,用时40分钟)(论述类+文学类+实用类,题型单选+双选+主观)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3小题,选择题型】,文本更倾向于议论,如学术论文等。
(12分钟,阅读6分钟,做题6分钟) 1.读懂文章认真通读文章1-2遍,整体把握。
理清如下要点:文章的话题(或观点)是什么;该观点是从那几个方面进行论证的(或者有那几个分论点)?文章各个段落讲什么,段落间的逻辑关系是什么。
各段落的观点和论据分别是什么?2.科学答题 (1)认真勾画题干关键词, 如加引号引用原文中的词句和“原因”“结果”“具体表现”等,还有否定词“不”。
如果题干上有关于引用的原文词句的问题,如“关于‘XX ’的说明”“不能表明‘XXXXXX’的原因”等,首先需要从四个选项中做“答非所问”的筛选和排除。
(2)对题干上表示问题性质的词语“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分析和推测(推断)”要区分。
“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最简单的题目,需要的就是对照理解,往往一个选项就对照文中一个点。
“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较难的题目,往往一个选项就对照文中一个段落或者几个点,除了对照理解,还要概括分析。
“分析和推测(推断)”:主要考查逻辑关系,注意无中生有和因果适当。
(3)根据勾画的关键词,将选项逐一在文中锁定对应的信息源区域。
需要注意的是一些题目会出现一个选项在文中有多个对应的信息源区域。
注意文字表述上区别越细微越要小心。
(4)勾画找到的对应文字,尤其注意文中对应文字至少是一个完整的句子。
然后作比对,圈点相异处,然后仔细辨析。
(勾画圈点的文字要在旁边标上题号和选项番号) (5)注意如下词语和说法:A表示范围、程度的词语:全部、都、一些、部分、相关、所有、人人、每个、必须、一定、严重、非常、可能、似乎……B表示时间、空间的词语:已经、将要、正在、完成、结束、成功……C表示指代的词语:之、其、这、那、这些、那些、此、哪……D表示肯定、否定的词语:没有、无、无非、拒绝、妨碍、防止、肯定……E表示各种逻辑关系的词语:因果关系、转折关系、条件关系、假设关系、并列关系、递进关系。
中职语文对口升学一轮复习测试题:现代文阅读(四)
中职语文对口升学一轮复习测试题: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2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历史不可娱乐化仲言①近些年,历史类的图书和影视剧迅速蹿红。
先是由名著改编的历史剧热播,进而是宫廷戏、武打戏搬上荧屏,后来是历史类图书热销,再后来就是"百家讲坛"解读历史的学者备受追捧,居高的收视率、海量的印数和直线上升的知名度表明,"历史"似乎炙手可热。
②回望历史,鉴往知来,从先贤的成败得失和传统文化典籍中汲取历史的智慧和营养,无疑是一种理性的回归和历史的进步。
然而,与历史热相伴的"娱乐化"倾向,需要引起高度关注。
有人称孔子是"怀抱理想,在现实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园"的"丧家狗";有人推论李白是"大唐第一古惑仔";有人把梁山泊义士比附成危害社会稳定的恐怖分子;有人笔下岳飞成了大宋奸臣,秦桧反成了忠相;有人从刘备无义、关公好色一路骂来,诸葛亮成为中国历史上"最虚伪的男人";近期又有解梦派从《红楼梦》中"考证"出:"雍正皇帝是被曹雪芹毒杀的。
"他们迎合某些猎奇的文化消费需求,打着学术的旗号,凭空臆想出一些阴暗、无稽、荒诞甚至情色的"历史"故事,用哗众取宠的惊人之语亵渎先贤,推翻历史定论,颠覆传统价值观念。
③对于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评价,当然有个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不同时期不同人群对同一事件做出不同评价也是正常的。
然而,历史科学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过程中,创造和积累的实践经验、理论建树及思维方法的百科全书,被马克思、恩格斯称之为:"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
"它只有从历史事实出发,才能从复杂进程中找到历史发展的规律,成为人类认识过去的镜鉴,走向未来的基石。
历史题材创作固然可以宽松些,不必严格考证某些历史细节的真伪,但艺术的虚构也不能违背基本的历史史实,只能在尊重史实基础上寻找历史与艺术的契合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文阅读理解训练---论述类、实用类阅读理解技能检测性评估高三2011-03-14 22:58现代文阅读理解训练---论述类、实用类阅读理解技能检测性评估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动时期。
随着该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的理念也逐渐趋于成熟。
其成熟的重要标志,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和”与“同”两个范畴的对举;二是“和实生物”与“和而不同”这两个重要命题的提出。
“和”与“同”两个概念的对举,是由西周末年郑国的史官史伯提出来的。
据《国语·郑语》,郑桓公问史伯:“周其弊乎?”史伯回答说:“恐怕要必然走向衰败”。
衰败的主要原因,是周的统治者“去和而取同”,即没有处理好“和”与“同”的关系,一味地追求“同”而抛弃“和”。
在史伯看来,“和”与“同”是内涵不同的两个概念。
“和”是“以它平它”,即不同的东西相加所形成的共同体;而“同”则是“以同裨同”,即相同的东西再加上相同的东西,无论加多少,最后还是绝对的单一体。
因此,“和”体现的是由不同因素构成的事物多样性的统一,而“同”则是由相同因素构成的事物单一性的简单同一。
多样性的统一,能够使这个共同体“丰长而物归之”,即丰富、发展并生成新东西。
而单一性的简单同一,则只能是“同则不继”。
《说文》:“继者,续也。
”因此,“不继”则为“绝”,即不能产生任何新东西,从而使单一的同一体走向衰亡和灭绝。
史伯认为,这样的道理随处可见:如“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
一种声音构不成动听的音乐,一种颜色构不成美丽的图画,一种味道构不成美味佳肴,一种事物则无从比较。
可见,“和”与“同”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一对范畴,只有在两者对举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理解“和”的内涵,这体现了中国哲学的和谐理念所包含的辩证思维逻辑。
“和”是万物生成发展的根据,也是事物存在发展的内在动力,这也就是史伯提出的“和实生物”这一命题的确切涵义。
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晏婴,发挥了史伯提出的“和实生物”的思想,进一步扩展和深化了“和同之辨”的内容。
据《左昭·二十年》载:晏婴在回答齐景公“和与同异乎”的问题时,明确指出“和与同异”。
他认为,“和”好比做羹汤或弹奏音乐,只有“济其不及,以泄其过”,方能成为美味佳羹或动听的乐曲。
如果一味地“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搏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
晏婴以五味相济、五音相和的例子来说明“和同之异”“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即后来儒家所谓的“中庸”。
意谓如果一道羹汤味道太淡,就增加调料,如果太浓,就加水冲淡。
这样才能使汤的味道平正适中而增加食欲。
如果用清水去调剂清水,谁还能去喝它呢?也如同琴瑟,如果老是弹一种音调,谁还能听它呢?由此晏婴得出一个结论:“同之不可也如是。
”春秋末期,处于社会急剧分化、急剧变动中的孔子,继史伯、晏婴等思想家的“和同之辨”,更明确地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即后来所称的“和而不同”的哲学命题,把殷周以来蕴涵在六经之中丰富的“和”的思想资源,引进到儒家的思想体系之中,从而进一步启发了先秦诸子对“和”的深入讨论,遂使“和”或和谐理念成为中华文化的公共话语,并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取向。
9.根据文意,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3分)A.史伯提出“和”与“同”两个概念,标志着“和”的理念趋于成熟。
B.史伯认为周必然走向衰败的主要原因是周的统治者“去和而取同”。
C.“和同之辨”体现了中国哲学的和谐理念所包含的辩证思维逻辑。
D.晏婴说“济其不及,以泄其过”的意思是“如果一道羹汤味道太淡,就增加调料,如果太浓,就加水冲淡”。
E.孔子提出的“和而不同”的哲学命题反应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取向。
10.下列行为,符合“和谐理念”的一项是(3分)A.与同学称兄道弟,经常投其所好,尽量不给他提意见,彼此相安无事,一团和气。
B.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1990年代苏联解体,以美国为主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主的社会主义阵营进行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
C.伊朗落选的总统候选人穆萨维及其支持者,号召民众继续不顾政府禁令,参加原订于6月17日13时30分在德黑兰举行的“没有口号的沉默”新游行。
D.1917年,蔡元培任北大校长后,聘请左派和激进派人士李大钊、陈独秀当教授,也请来身穿马褂、拖着一条长辫的复辟派人物辜鸿铭来教英国文学。
11.“和”的理念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取向,经历了怎样的过程?(6分)A.殷周时期积累了丰富的“和”的思想资源,可见,“和”是事物存在发展的内在动力。
B.西周末年史伯提出“和”与“同”对举和“和实生物”命题。
C.春秋时晏婴扩展和深化了“和同之辨”体现“中庸”思想;春秋末期,孔子明确提出“和而不同”,将“和”的思想引进到儒家的思想体系中。
D.先秦诸子对“和”进行了深人讨论,使“和”成为中华文化的公共话语。
答案:9A 10D 11二、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12分。
其中,选择题6分,每小题3分;简答题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大作家是时代的产儿。
恩格斯在谈到文艺复兴时有这样一段话:“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的时代——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是的,在笔和剑并用的文艺复兴时代,就会有但丁、莎士比亚;在理性的光芒照耀着的启蒙时代,就会有伏尔泰、狄德罗和卢梭。
我国的屈原、李白、杜甫、关汉卿、曹雪芹,在他们各自的时代里,也都是出类拔萃的人物。
大作家的出现,往往不是孤立的。
在他的同时,或稍前,或稍后,总有一批才华横溢的作家围绕着他,宛若群星之与北斗,相互辉映着,布成灿烂的星空。
盛唐诗坛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
在短短的五十余年里,不仅涌现了李白、杜甫这两位伟大的人物,而且有孟浩然、王之涣、王昌龄、王维、岑参等优秀的诗人。
正像李白所描写的:“群才属休明,乘运共跃鳞,文质相炳焕,众星罗秋曼。
”元杂剧的兴盛,也不是一两个作家的努力造成的,翻开《录鬼簿》,我们可以看到在元大都围绕着关汉卿和王实甫,集中了白朴、杨显之、纪君祥、康进之等许许多多才情豪健的剧作家,他们一时并出,各骋骥碌,终于掀起中国戏剧的高潮。
在一段时间内,以一两个大作家为代表,一辈优秀作家集中出现,形成文学创作的高潮;若干年后,又有一辈作家同时涌现,形成另一个高潮,这是文学史上带有规律性的现象。
文学的繁荣,同社会经济的高涨、社会生活的安定有很大的关系。
譬如,宋代汴京和杭州的‘‘说话”,元代大都的杂剧,它们的兴盛就是由城市经济的发展促成的。
在战乱和饥馑的年代,也可能出现优秀的作家,但他们往往在前一个相对安定的时期就打好基础了。
杜甫的多数作品写于“安史之乱”以后,然而之前他已经是一个成熟的诗人。
唐末五代,黄河流域战火不息,只有在比较稳定的西域和南唐,才可能聚集一批词人,发展了词这种新的文学体裁。
文学的繁荣,还要有一种能够激励作家从事创作的艺术气氛。
思想需要砥砺,艺术需要切磋,没有同时代的作家的互相启发、交流和竞赛,大作家的文思之泉也会枯竭。
李白性格傲岸,但对比他年长十二岁的孟浩然却十分钦佩:“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杜甫早期的诗歌,就处在李白浪漫主义的影响下,直到进入长安以后,他才形成自己的风格。
白居易、元稹之间的唱和形成新乐府运动;苏轼对黄庭坚、秦观等人的培养和奖掖繁荣了北宋的诗坛。
这说明文学的繁荣是多么需要一种良好的艺术气氛!(选自袁行霈《时代、作家和文学繁荣》,有删改)13.下列表述完全不属于大作家产生条件的一项是A.恩格斯告诉我们:文艺复兴是一次前所未有的伟大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多才多艺、学识渊博的巨人的时代。
B.一个时代文学的成就,取决于代表作家的水平,李白、杜甫两位伟大的诗人让盛唐短短的五十余年在文学史上熠熠生辉。
C.白朴、杨显之等一批才华横溢的剧作家围绕着关汉卿和王实甫,一时并出,相互辉映,布成中国戏剧灿烂的星空。
D.自居易、元稹相互唱和,砥砺切磋,营造了浓厚的艺术创作氛围,形成影响极大的新乐府运动。
答:13.B/注意B项中的“取决于,’这几个关键字,它表明该句强调的是衡量时代文学成就的标志,因而属于“答非所问”类错误。
1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A.时代、作家和文学繁荣关系十分密切。
时代造就了大作家,大作家又带领同时代优秀作家促进了文学的繁荣。
B.笔剑并用的文艺复兴时期,理性光芒照耀着的启蒙时代,分别产生了但丁、莎士比亚、伏尔泰等文学巨匠,他们的作品也折射出时代的光辉。
C.繁荣了北宋诗坛的苏轼、黄庭坚、秦观等人,相互启发、交流和竞赛,文思泉涌,佳作迭出,并形成各自的艺术风格。
D.文学的繁荣由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决定,因此,战乱和饥馑的年代能为作家提供较多的素材,因而必然会有优秀作家的产生。
答:14.D/D项错把“或然(可能)”当成“必然”错误。
原文是“在战乱和饥馑的年代,也可能出现优秀的作家,但他们往往在前一个相对安定的时期就打好基础了”。
15.[清]赵翼有“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意思是国家的破碎动乱,往往在诗人敏感的心里激起波澜万顷,进而成就一批诗人和作家。
本文中作者的相关观点与它是否相同?请简要谈谈。
(6分)答:15.(1)本文中作者的相关观点与清代赵翼“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所传达的观点不相同。
(答“不尽相同,记1分)。
(2分)(2)理由主要在第三段(1分),作者认为“文学的繁荣,同社会经济的高涨、社会生活的安定有很大的关系”。
(2分)并列举了宋代汴京和杭州的“说话”,元代大都的杂剧,和杜甫、唐末五代词等多个例子予以了说明。
(1分)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12分)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
在西方文论里恐怕还难以找到一个与它相当的概念和术语。
人或以为“意境”一词创自王国维,其实不然。
早在王国维提倡意境说之前,已经有人使用意境一词,并对诗歌的意境作过论述。
研究意境固然不能抛开王国维的意境说,但也不可为它所困。
从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实践出发,联系古代文艺理论,我们可以在广阔的范围内总结古代诗人创造意境的艺术经验,探索古典诗歌表现意境的艺术规律,为今天的诗歌创作和诗歌评论提供有益的借鉴。
意境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足以使读者沉浸其中的想象世界。
但是,所谓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的交融,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情景交融或意境相加。
情景交融,这四个字本没有什么不好,也许因为用滥了,反给人以肤浅的感觉。
我所说的“主观情意”,不只是“情”,而是包括了思想、感情、志趣、个性等许多因素。
所以我有时索性用“情志”这个提法。
我所谓“物境”也不等于“景”,“景”只是“物境”的一种,这是常识:无须赘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