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应用题研究报告(一)
六下数学研究报告
六下数学研究报告一、引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数学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购物、计算工资,还是解方程式和求解不等式,我们都在不断地运用数学。
而到了六年级,学生已经熟悉了许多数学概念,包括数、运算、图形、测量等等。
然而,对于如何更好地将这些概念应用于实际情境中,六年级学生可能仍存在一些困惑。
因此,本次研究旨在通过调查和分析,总结出六年级学生在数学应用方面的现状,并提出一些有效的应用策略。
二、文献综述过去的研究表明,许多六年级学生在数学应用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他们可能无法将学过的数学概念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联系起来,或者无法找到合适的策略来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
这种情况往往会导致学生对数学失去兴趣,甚至产生恐惧感。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对六年级学生和他们的数学教师进行调查。
问卷调查主要关注学生对数学应用的看法,而访谈则侧重于了解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困难。
同时,我们还参考了相关文献,对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
四、结果与讨论1. 学生在数学应用方面的表现:大部分学生能够基本掌握学过的数学概念,但在将数学应用于实际问题时,他们常常感到困惑。
他们不知道如何选择合适的数学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或者如何将数学公式与实际问题相匹配。
2. 有效的应用策略: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我们发现了一些有效的应用策略。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案例教学,将实际问题引入课堂,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其次,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互相分享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和方法,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学生可以通过反复练习,加深对数学公式的理解,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五、结论总的来说,六年级学生在数学应用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但他们可以通过有效的应用策略来提高自己的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案例教学、小组讨论和反复练习等方法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同时,学生也应该积极寻求帮助,与教师、同学交流,共同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六、建议1.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引导学生将学过的数学概念与实际问题相结合。
小学数学课题研究报告范文
小学数学课题研究报告范文《小学数学课题研究报告》研究背景:数学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数学素养的重要手段。
然而,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方法的不同,数学学习存在着种种问题,如学习兴趣不高、数学思维能力不足等。
因此,需要对小学数学课题进行深入研究,以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产生积极影响。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小学数学课题对学生数学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设计合理的数学课题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能力。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了实地观察、问卷调查和数学课题设计等方法。
首先,通过实地观察不同年级的数学课堂,了解学生对数学课题的反应和学习情况;其次,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态度和学习方法;最后,设计了一系列涉及数学课题的课堂活动,并观察学生的表现并收集相关数据。
研究结果:通过研究发现,合理设计的数学课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学生们在进行数学课题的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思考、合作探讨,有效提高了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外,许多学生在课题中表现出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
研究结论:小学数学课题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具有积极的影响,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数学学习兴趣和能力。
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设计针对学生学习特点的数学课题,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效果。
研究建议:为了更好地利用数学课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教师可以不断尝试设计新颖的数学课题,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学校和家长也应该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数学学习机会和资源,共同努力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对小学数学课题的影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相信这对于未来的小学数学教育将有积极的启示和推动作用。
小学数学调研报告范文
小学数学调研报告范文《小学数学调研报告》为了了解小学生数学学习情况及其存在的问题,我们对某小学的一年级至三年级的学生进行了数学学习情况的调研。
调研范围涵盖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知识掌握情况、数学学习难点以及家长对孩子数学学习的关注程度等方面。
首先,我们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进行了调查。
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并不是特别感兴趣,认为数学是一门枯燥的学科,缺乏趣味性。
这说明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学习态度,增加数学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其次,我们对学生的数学知识掌握情况进行了调查。
结果显示,一部分学生对基础数学知识掌握较为薄弱,例如加减法运算、数字的认知等。
这表明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更加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提升,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困难并给予帮助。
另外,我们也调查了学生对数学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和难点。
结果显示,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于数学题目的解题方法和步骤理解不够清晰,以及对于一些概念的掌握不够牢固。
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中注重解题方法的讲解和概念的深入理解,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难点。
最后,调研中还对家长对孩子数学学习的关注程度进行了调查。
结果显示,大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数学学习并不是特别关注,很少有家长会在家给孩子辅导数学学习。
因此,教师需要与家长加强沟通,提高家长对孩子数学学习的重视程度,共同关注孩子的数学学习情况。
综上所述,本次调研结果显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不高,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固,存在学习困难和难点,以及家长对孩子数学学习的关注程度低等问题。
教师需要根据调研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改进,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同时也需要与家长加强沟通,共同关注孩子的数学学习情况,提高孩子的数学学习成绩。
小学数学动手作业方案研究报告
小学数学动手作业方案研究报告
研究目标
本研究报告旨在探讨小学数学动手作业的方案,以提供简单而
没有法律复杂性的策略,帮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同时提高数学能力。
研究方法
通过分析小学数学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能力,我们提出了
以下动手作业方案:
1. 实践任务:给学生提供实际问题,让他们利用数学知识解决
问题,如测量家中物品的长度、重量等。
2. 游戏活动:设计数学游戏,让学生在娱乐中研究,如数独、
数字连连看等。
3. 视觉辅助:使用图表、图形等可视化工具,帮助学生理解数
学概念,如绘制柱状图、折线图等。
4. 团队合作:让学生分组合作完成数学任务,培养他们的合作
意识和沟通能力。
实施建议
为了确保动手作业方案的有效实施,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 教师角色:教师应充当指导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
2. 适应不同水平:根据学生的数学水平和能力,提供不同难度的动手作业,以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
3. 定期反馈:教师应定期评估学生的动手作业,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
4. 创意激发:鼓励学生在动手作业中展现创意,尝试不同的解决方法,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结论
通过采取以上动手作业方案,我们可以帮助小学生提高数学能力,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学生的研究特点和需求不同,教师应灵活运用这些方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小学数学试题分析和试卷分析总结报告
小学数学试题分析和试卷分析总结报告1. 背景介绍小学数学试题分析和试卷分析是对小学生数学学习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和评估的重要手段,通过统计和分析小学数学试题和试卷,可以发现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辅导和提高。
2. 试题分析2.1 单选题分析在小学数学试题中,单选题通常涉及基础知识点的考察,如加减乘除、几何图形等。
通过单选题的分析可以了解学生对基础知识点掌握的情况,是否存在疏漏或错误理解。
2.2 多选题分析多选题往往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综合运用能力,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推理与思维能力。
通过多选题的分析可以了解学生知识点连接和拓展的程度。
2.3 计算题分析计算题主要考察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运算技巧,通过计算题的分析可以了解学生在数学运算过程中存在的错误和漏洞,帮助他们提高计算效率和准确性。
3. 试卷分析3.1 难易度分析通过对试卷整体难易度的评估,可以了解学生在整体水平上的掌握情况,帮助老师进行差异化教学,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和指导。
3.2 知识点覆盖分析试卷中涉及的知识点覆盖情况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全面掌握程度,通过对知识点覆盖情况的分析可以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3.3 错题分析对学生在试卷中犯错的题目进行详细分析,找出学生容易犯错的原因和规律,有针对性地进行巩固和提高。
4. 总结与建议通过小学数学试题和试卷的分析,可以全面了解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针对性的提高方法和建议,并结合家长和学校的配合,共同助力学生数学学习的提高。
结语数学是小学生学习中的重要科目,通过认真的试题分析和试卷分析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数学学习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数学小课题研究
小学数学小课题研究-----以生活经验为基础,以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探索应用题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动因从教以来深深感觉到,应用题对小学生来说是一大难点,多数学生读完题不知从何下手,面对题目一筹莫展,再者传统的应用题由于题目内容陈旧,答案唯一,而且解题方法程式化。
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和掌握了应用题的结构及基本解题方法,但缺少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没有解决问题的欲望,不能很好地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其实,应用题的内容都来源于现实生活,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干,所以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探索应用题,是学会解应用题的关键。
密切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不仅可以发展学生思维素质,而且在学习和应用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到“数学有趣”、“数学合理”、“数学有用”,从而增强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让小学生学会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感受数学的合理性,利用生活中的经验解决应用题,达成数学学习与生活经验的和谐同步。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必须建立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新课程标准的这一要求揭示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关系,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数学又为实际生活服务,这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小学数学是数学教学的基础,如何把枯燥的数学教学生活化,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课堂化,化抽象的数学为有趣、生动、易于理解的事物,变得生动、有趣、贴近生活,这对学生解决应用题难尤为重要。
目前,现行使用的人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由于受地域、生活环境、经济基础等因素的影响,它的普适性相对较差,特别是对我们这些小县城和农村的学校来说,教科书中例题以及应用题所呈现的知识环境学生几乎是没有见到过,感到非常的陌生。
根据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我们走进小学数学课堂,走近小学数学教师,发现教师们在挖掘与合理利用课程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方面来讲解应用题以及学生练习探索应用题还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
特别是在如何将教材内容转化为学生生活实际,给学生呈现一个愿学、易学,并能促进其全面发展的鲜活的教学内容,构建具有本地特色、学校特点、乡土气息浓厚的小学数学教材方面还十分困难。
小学数学应用题典型例题(一)(含答案解析)
小学数学应用题典型例题(一)(含答案解析)1、已知一张桌子的价钱是一把椅子的10倍,又知一张桌子比一把椅子多288元,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各多少元?解题思路:由已知条件可知,一张桌子比一把椅子多的288元,正好是一把椅子价钱的(10-1)倍,由此可求得一把椅子的价钱。
再根据椅子的价钱,就可求得一张桌子的价钱。
答题:解:一把椅子的价钱:288÷(10-1)=32(元)一张桌子的价钱:32×10=320(元)答:一张桌子320元,一把椅子32元。
2、3箱苹果重45千克。
一箱梨比一箱苹果多5千克,3箱梨重多少千克?解题思路:可先求出3箱梨比3箱苹果多的重量,再加上3箱苹果的重量,就是3箱梨的重量。
答题:解:45+5×3=45+15=60(千克)答:3箱梨重60千克。
3、甲乙二人从两地同时相对而行,经过4小时,在距离中点4千米处相遇。
甲比乙速度快,甲每小时比乙快多少千米?解题思路:根据在距离中点4千米处相遇和甲比乙速度快,可知甲比乙多走4×2千米,又知经过4小时相遇。
即可求甲比乙每小时快多少千米。
答题:解:4×2÷4=8÷4=2(千米)答:甲每小时比乙快2千米。
4、李军和张强付同样多的钱买了同一种铅笔,李军要了13支,张强要了7支,李军又给张强0.6元钱。
每支铅笔多少钱?解题思路:根据两人付同样多的钱买同一种铅笔和李军要了13支,张强要了7支,可知每人应该得(13+7)÷2支,而李军要了13支比应得的多了3支,因此又给张强0.6元钱,即可求每支铅笔的价钱。
答题:解:0.6÷[13-(13+7)÷2]=0.6÷[13—20÷2]=0.6÷3=0.2(元)答:每支铅笔0.2元。
5、甲乙两辆客车上午8时同时从两个车站出发,相向而行,经过一段时间,两车同时到达一条河的两岸。
由于河上的桥正在维修,车辆禁止通行,两车需交换乘客,然后按原路返回各自出发的车站,到站时已是下午2点。
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一)归一问题
.
1、归一问题 7、相遇问题 13、时钟问题 2、归总问题 8、追及问题 14、盈亏问题
19、“牛吃草”问题 25、构图布数问题
20、鸡兔同笼问题
26、幻方问题
3、和差问题 9、植树问题 15、工程问题
21、方阵问题
27、抽屉原则问题
4、和倍问题 10、年龄问题 16、正反比例问题 22、商品利润问题
• 解:先求1辆卡车一次能运货物多少吨, 再求增加6辆后,能运货物多少吨。 这是一道正归一应用题。
• 综合算式:
•
192÷24×(24+6)=240吨
.
• 例5、 张师傅计划加工552个零件。前5天加 工零件345个,照这样计算,这批零件还要 几天加工完?(这是一道反归一应用题。)
• 列综合算式: • ( 552-345) ÷( 345÷5)=3(天) • 或 552 ÷ ( 345÷5)-5=3(天)
路: • 3×5=15 • 最后求要增加多少人。.
例9、用两台水泵抽水。先用小水泵抽6小时, 后用大水泵抽8小时,共抽水624立方米。已 知小水泵5小时的抽水量等于大水泵2小时的 抽水量。求大小水泵每小时各抽水多少立方 米?
• 解法一: 根据“小水泵5小时的抽水量等
小学数学调研报告
小学数学调研报告随着社会发展,数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学科之一。
小学阶段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如何让小学生学好数学,需求调研和总结经验。
本文将探讨小学数学调研的情况及建议。
一、数学学习情况1.1 学习习惯随机抽取部分小学生调查的结果发现,50%的学生习惯于唯一自己作业,25%会寻求同学的帮助,还有25%的孩子常会向老师请教。
从一个方面说明了小学生在学习上喜欢独立思考,且具备团队协作精神。
但是,在作业上存在问题的孩子可能会放弃,影响学习的效果。
1.2 学习兴趣数学学习一直被认为是需要大量记忆的知识,而相对的可能会降低学习的热情。
调查结果显示,小学生对数学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60%的小学生认为数学有趣,值得一学。
其中,小学生在观察、解决问题、较量、推理等方面的天赋发挥较好,学习效率较高。
二、数学教育建议2.1 教育方式在数学教育上,适当的探索性学习方法是很有必要的,从实践中获取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尤其是小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有更多机会实现知识的亲身体验,建立知识的连贯性。
2.2 教学内容首先应该先从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让学生能掌握和应用最浅显易懂、具有相对可操作性的知识,依据这样逐渐掌握复杂的知识。
在中小学教育过程中,大部分数学内容都是相对单一、简单易懂的,适合小学生阶段的错综复杂的思维了解,加强初中、高中等阶段的数学学习预备。
2.3 教材选择小学生群体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不太适合接受理论性、抽象性浓厚的知识,因此在教材选择上,易于理解的内容需要重点去考虑,流畅、简明明了的描述方式比较适合小学生的学习需求。
总结调研结果表明,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存在许多可改进的空间,四年级左右的阶段对于未来的学习能力、方向选择意义重大,在这个阶段,关注小学生的情感体验更为重要,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在教育方式、教学内容、教材选择等方面下功夫,更好地帮助小学生优秀地完成数学学习,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数学分数,也会增强他们日后工作中的操作能力。
小学数学 比例应用题(一).教师版
工,若干天后,甲完成的工作量是乙未完成的工作量的二分之一,乙完成的工作量是丙未完成
的工作量的三分之一,丙完成的工作量等于甲未完成的工作量,则甲、乙、丙队的工作效率的
比是多少?
【考点】比例应用题
【难度】4 星
【题型】解答
【关键词】2007 年,华杯赛,总决赛
【解析】根据题意,如果把 A 工程的工作量看作1,则 B 工程的工作量就是 2 , C 工程的工作量就是 3 .
【例 9】 一项公路的修建工程被平均分成两份承包给甲、乙个工程队建设,两个工程队建设了相同多的
一段时间后,分别剩下 60% 、 40% 的任务没有完成,已知两个工程队的工作效率(建设速度)
之比 3 :1 ,求这两个工程队原先承包的修建公路长度之比.
【考点】比例应用题
【难度】3 星
【题型】解答
【解析】 (法一)甲工程队以 3 倍乙工程队建设速度,仅完成了 40% 的承包任务,而乙工程队完成了 60% ,
一、比和比例的性质
性质 1:若 a: b=c:d,则(a + c):(b + d)= a:b=c:d; 性质 2:若 a: b=c:d,则(a - c):(b - d)= a:b=c:d; 性质 3:若 a: b=c:d,则(a +x c):(b +x d)=a:b=c:d;(x 为常数) 性质 4:若 a: b=c:d,则 a×d = b×c;(即外项积等于内项积) 正比例:如果 a÷b=k(k 为常数),则称 a、b 成正比; 反比例:如果 a×b=k(k 为常数),则称 a、b 成反比.
9 50
;所以,丙组中男、女会员人数之比为
1 10
:
9 50
5:9
.
小学数学课例研究报告范文
小学数学课例研究报告范文一、引言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小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加强教师对于数学课程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的研究,本文对一堂小学数学课进行了深入观察和分析,旨在总结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本报告将以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课堂环境的准备、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策略的选择以及评价和总结。
二、课堂环境准备在课堂环境准备上,教师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创造一个积极、鼓励和互动的学习氛围。
首先,教室内的物品布置整齐、有序,并贴满了学生们完成的数学作业与数学题目的图纸。
其次,教师在课堂前准确地准备好了所需的教学材料,包括数学题目、活动工具和学生作业。
最后,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行为和规则进行了明确的说明,并提供相应的奖励和惩罚机制。
三、教学目标设定教学目标的设定对于课堂教学的效果至关重要。
在本堂课中,教师的教学目标包括:帮助学生理解数学运算的概念和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促进学生的社会交往和合作能力。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探究精神,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法。
四、教学策略选择在教学策略的选择上,教师灵活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首先,教师采用了直观教学法,通过物质的实际操作和观察,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
其次,教师倡导合作学习,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解决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此外,教师还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设置自主探究的任务和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最后,教师注重多元评价,采用了讨论、问答、小组活动等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方法。
五、评价和总结通过观察和分析,本文认为这堂小学数学课例的教学效果良好,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教学环境准备充分,课堂秩序井然;教师运用了多种教学策略,满足了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教学过程中充满了活动和互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高。
小学数学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篇一:小学数学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法研究>课题结题报告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研究是县级一般课题,在县教研室的关心、支持、指导下,于2013年5月启动,已进行了一年多时间的实验,我们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顺利的完成了预期的研究计划,达到了预期研究目标,实验工作具有代表性、可行性的特点。
现将本课题的研究情况总结汇报如下:一、课题的提出国家《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指出: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向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转化。
基础教育长期形成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主要以静听、静观、静思的方式进行学习,处1于被动地位,其活动形式主要是大脑机械记忆的活动。
在这种方式下造成学生以个体学习为主,相互竞争,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实践性,缺乏群体的合作性,学习无兴趣,无动力,不会学习,不会关心,不会交往,自我封闭等等,影响了学生全面、健康、主动地发展,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013年,在县教研室指导下,我校申报了“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研究”这一课题,并批准为县级一般课题,试图通过研究、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保证新课程的实施效果。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一)课题研究的目的1、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局面、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
2、引导学生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 的新的学习方式。
3、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4、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合作精神,主动探索、学会学习,成为二十一世纪的主人。
5、通过研究,改变教师的传统课堂教学思维方式,力求掌握符合此种学习方式的一般操作模式,使课堂教学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符合培养现代新人成长的律。
2(二)课题研究的意义改善学习方式是课改目标之一,课程改革是一项关系到几亿人、几代人生命质量的宏大工程。
图式表征在小学应用题解决问题中的应用(1)
第一章绪论1.1 研究背景随着科技发展与数学学科本身的不断发展,数学应用越来越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之中。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既是教学的重要目的,又是促进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数学知识的需要,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掌握探求问题的方法。
而数学问题解决中最主要、最直接的形式就是数学应用题解决。
应用题学习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教学内容。
小学生解决应用题的水平不仅代表了他们掌握、理解数学基础知识的水平,也代表了他们应用己有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关于小学生数学应用题解决的研究课题越来越受到数学教育工作者和心理学研究者的重视。
根据自己的学习和实习经历发现学生们的家庭作业通常需要解大量的应用题,然而学生的解题能力并没有随着习题量的增加而增长。
而且应用题的解决很多小学生普遍认为比较难,究其原因,一方面有应用题本身方面的原因,如应用题的抽象性、概括性,应用题解决需要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等。
在应试教育的大前提下,教师往往把能力培养形式化,实行填鸭式教学,只是让学生简单地记忆、模仿。
而很多学生也只是埋没于题海战术之中,机械做题,只知道“是什么”,而不知“为什么”,不善于总结。
另一方面小学生对应用题的认识通常是先入为主,主观意识里认为应用题的解决比较困难,结果导致小学生比较害怕解决应用题这类题目。
笔者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还发现问题表征在小学生应用题解决问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正确的表征是解决问题的必要前提,在错误的或者不完整的问题空间中进行搜索,是不可能正确地解决问题的,而且一个好的问题表征将会导致高效率的解决问题。
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在应用题解决问题中,小学生常用画图表的方式来表征问题,因此图式表征在应用题解决问题中的应用将会对小学生应用题的解题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尽管国内外关于数学应用题解题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多方面的成果,但这些研究仍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经验式的总结研究占很大比例。
中级小学生应用题审题能力培养研究报告结题报告
中年级小学生应用题审题能力的培养研究一、课题的提出。
1、研究背景数学是锻炼思维的体操,应用题更是培养思维良好品质的有力工具。
在小学阶段,应用题是非常重要的教案内容,对培养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材中已不再单独设立应用题教案的章节,而是把它渗透到各个数学领域的学习中,这就对我们教师头脑中长期存在的对应用题的传统认识提出了挑战。
我们的一些教师在应用题教案中往往仅注重解题方法的指导,而忽视对学生审题习惯与能力的培养。
而我们的学生在解答应用题时,往往“一读而过”,见题就列式,不少学生常因审题不细、思维不清而造成解题的错误。
老师们普遍反映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差强人意。
在这种背景下,因此我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
2、研究的意义<1)本课题将探讨研究培养学生应用题审题能力的有效方法、途径、策略,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
<2)通过课题研究有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及智力发展,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教育教案质量,具有现实意义。
二、课题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1、对本校中年级学生的现有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进行调查,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从中找出影响解题能力的因素;2、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寻找有效的教案突破口和教案训练方法和策略,提高学生对应用题的审题分析能力。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以点带面,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课题研究的对象本校三、四年级的学生四、研究的方法1、文献资料法2、调查分析法3、行动研究法4、个案研究法5、经验总结法五、课题研究的主要阶段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8年12月——2009年2月)1、深入学习有关文献资料,积累与本课题有关的材料、经验总结等作为研究借鉴。
2、调查分析,了解学生对待应用题的态度和解题现状,并分析原因。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09年3月——2009年10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立足日常学习生活,探索提高学生应用题审题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研究报告: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优化
研究报告: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优化1. 引言本研究报告旨在探讨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优化方法。
数学作业对学生的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设计优质的数学作业对于学生的效果至关重要。
本报告将提出一些简单且没有法律复杂性的策略,以帮助小学教师优化数学作业的设计。
2. 简化题目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我们建议简化数学作业题目。
题目应该清晰明了,避免使用复杂的语言和难以理解的术语。
同时,题目的难度应该适当,既不过于简单以致于失去挑战性,也不过于复杂以致于让学生感到困惑。
3. 清晰的指导数学作业应该附带清晰的指导,以帮助学生正确地完成作业。
指导应该包括解题步骤、示例和提示,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案。
此外,指导还应提供必要的公式、定义和概念,以便学生能够正确地应用知识。
4. 多样化的题型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作业应包含多样化的题型。
除了传统的计算题,还可以添加一些应用题、推理题和解决问题题目。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和逻辑思维。
5. 鼓励合作数学作业设计中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合作。
合作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通过组队或合作讨论,学生能够从彼此的经验和观点中,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6. 反馈和评价为了帮助学生改进和提高,数学作业应该提供及时的反馈和评价。
教师可以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并给予具体的建议和指导。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讨论或展示,让学生分享他们的解题思路和答案,从而互相和提高。
7. 结论通过优化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可以提高学生的效果和兴趣。
简化题目、清晰的指导、多样化的题型、合作以及及时的反馈和评价都是优化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策略。
小学教师可以根据这些策略来设计更好的数学作业,以促进学生的数学和发展。
小学数学课题研究报告
精心整理小学数学课题研究报告小学数学课题研究报告本学期,有四个课题要结题,分别是朱春燕《小学数学开放性问题设计的研究》,肖烈《小学高段学生“日记竞赛”的实践研究》,齐丽琴《小学生语文阅读习惯培养的研究》,陆立军《农村小学奖。
有可无的“滋补品”,而是与课内阅读同样重要的“正餐”。
在多年的教学中,我们也能看到,语文能力强的小学生,几乎都从长期的课外阅读中受过益。
所以现在我们的语文老师总是十分重视并鼓励学生多读文学作品及其他有益、健康的读物。
但同时我们又发现现在的农村小学生多数不爱课外阅读,而且在有限的阅读过程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诸多不良的习惯。
这些现状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终身阅读习惯的培养产生较严重的负面影响。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我们有必要探寻农村小学生不爱阅读及课外阅读过程中的不良习惯的客观因素和心理基础,并探索行之有效的矫正方法,以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外阅读中去,最终使农村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二、研究目标探寻农村小学生不爱看课外书及课外阅读过程中的不良习惯的客观原因、心理基础,并探索行包括: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0.3至2011.6)1、根据课题方案,在理论指导下实践。
2、每个学期召开研讨会,汇报信息,总结交流经验,加强调控,不断改进实施策略。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1.9至2012.1)整理、分析研究结果,撰写研究报告,展示研究成果。
七、课题组人员情况及分工姓名成员情况分工陆立军小学高级教师。
多年担任小学语文教学。
几次在富阳市论文比赛中获得一、二、三等奖。
组长。
负责课题的全面实施,课题方案及研究报告的执笔,并指导和参与课题的实践。
姚清波小学高级教师。
多年担任小学语文教学。
曾分别在富阳市、浙江省、全国论文比赛中获奖。
成员。
负责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并参与课题的实践。
包利芬小学高级教师。
担任小学语文123“小学数学开放性问题设计的研究”课题设计方案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义务教育数学新课程标准》大纲中要求:教师要充分发挥创造性,依据学生的年龄特性和认知水平,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契机,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理解数学问题的提出,数学概念的形成和数学结论的获得,以及数学知识的应用。
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解题障碍研究报告
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解题障碍的研究摘要:笔者通过对小学生分数应用题解题思路的分析以及学生解题障碍因素,通过合理的引导与实际问题的结合,循序渐进的帮助学生更为合理的探究和寻求合理的解决方案与思路,从而在提高分数应用题的教案效果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建立数学学习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积极性和兴趣。
关键词:小学数学。
分数应用题。
学习积极性。
自信心引言我国传统的义务教育本身过于强调数学学习的功利性或是着重考虑了考试成绩,而忽略了对于小学生综合能力以及自身学习兴趣的培养与考量。
随着我国新世纪以来的课程改革,再次强调了小学数学教案本身:“要使学生受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形成应用数学的意识。
”数学教案要逐步回归其本质,从过去过于注重理论教案层面转变的实践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注重对于学生综合素质与解题能力的提升。
分数作为小学教案中较为复杂的题目,教案从小学4年级起直到小学六年级结束。
分数的解题对于现代小学生而言由于数字本身的分拆和分数形式,从而对于其自身的解题思路、仔细程度以及逻辑性都有较高的要求,特别是分数应用题更是考察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
因此,若能够将这一点突破,对于学生自身的自信心以及未来的数学学习兴趣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可以帮助他们在未来的发展以及数学学习中积累信心,提升自我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
一、计算操作障碍的成因分析与教案对策1.1 成因分析1.1.1计算观念转变的影响计算,不仅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本技能,也是学习其他自然学科的必备工具。
的那是,现有的教材中往往过于重视学生的思维训练而忽略其计算能力,特别是精细计算的培养,新课标下的数学教材省去了老版教材中难、繁、杂的计算步骤。
由此无疑造成了学生虽然有良好的逻辑能力以及解题思路,但是其本身的计算能力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而将。
同时,由于分数本身的解题以及运算要远远高于整数,从而造成学生在具体解题中的计算错误。
1.1.2分数计算本身的特点整数<这里是指非负整数)是人类自古以来最早能够掌握的计数工具,也是小学生从记事起接触的最早的一个数集。
小学数学方案研究报告结题报告
个人资料整理仅限学习使用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研究结题报告开福区国庆小学数学课题组一、课题的提出在数学教学设计中,作业是学生进行学习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学生数学观点的形成、数学知识的掌握、数学方法与技术的获取、学生智力和创新意识的培育,都离不开作业这一基本活动,跟着新课程的不停深入,大多半教师都比较重视讲堂教学设计的改革,教学设计观点、教学设计形式和教学设计水平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但是,怎样以新课程标准为依照,设计新式的数学作业来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能力,关注的其实不多,大多半教师仍旧部署一些形式单调、陈腐、缺乏应意图识的题目,学生仍旧逗留在以“练”为主的机械式的作业模式中,这些以计算题和应用题为主的习题,缺乏开放性,不可以从多方面检查和训练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利于能力的培育,有的应用题甚至就是机械地鉴别、模拟,不是真切意义上的应用,学生看不到数学识题的实质背景,也不会经过数学化的手段解决实质问题,这类缺乏情味的作业形式已经压迫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创建性,这对学生成立踊跃的、健康的数学观极为不利。
所以,我们不只要关注讲堂,更要关注作业的设计,数学作业应将触角伸向小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改变作业的形式,将作业设计与小孩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及其余各科的学习活动联合起来,构成一个和睦的学习整体,充足调换学生造作业的踊跃性,让学生在达成数学作业的过程中享遇到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的快乐。
在外国,作业研究是比较活跃的研究领域,美国学者库柏在二十世纪八十年月末第一版了专著《家庭作业》,将作业的功能与作用进行了研究。
同时,英国中小学生课程作业形式的改革,对我们也很有启迪意义,它主要有实践作业、书面作业、口头、听力作业、表演作业等四种种类,很受学生欢迎。
在国内,特别是提出“减负”后,固然有许多教师进行过有关家庭作业的设计研究,但缺乏成系统的研究。
从本课题组的研究成员来看,这是一支研究能力强,构造合理的队伍。
固然有人员的调换,可是我们向来坚持研究,目前课题构成员均拥有本科学历,教改意识激烈,有论文在国家、省、市级以上交流、获奖或发布。
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单位”1“) 专题讲解
1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单位”1“)专题讲解一、分数应用题主要讨论的是以下三者之间的关系。
1、分率: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这几分之几通常称为分率。
2、标准量:解答分数应用题时,通常把题目中作为单位“1”的那个数,称为标准量。
(也叫单位“1”的数量)3、比较量:解答分数应用题时,通常把题目中同标准量比较的那个数,称为比较量。
(也叫分率对应的数量)二、分数应用题的分类。
(三类)这类问题特点是已知一个看作单位“1”的数,求它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它反映的是整体与部分之间关系的应用题,基本的数量关系是:2、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这类问题特点是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数量,求单位“1”的量。
基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这类问题特点是已知两个数量,比较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解这类应用题用除三、分数应用题的基本训练。
1、正确审题训练。
正确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前提。
这里所说的审题,首先是根据题中的分率句,能准确分清比较量和单位“1”的量(看分率是谁的几分之几,谁就是单位“1”的量)。
会把“比”字句转化成“是”字句;第三是能将省略式的分率句换说成比较详细的句子的能力。
2、画线段图的训练。
线段图有直观、形象等特点。
按题中的数量比例,恰当选用实线或虚线把已知条件和问题表示出来,数形结合,有利于确定解题思路。
3、量、率对应关系训练。
量、率对应关系的训练是解较复杂分数应用题的重要环节。
通过训练,能根据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发挥联想,找出各种量、率间接对应关系,为正确解题铺平道路。
如:一批货物,第一次运走总数的15,第二次运走总数的14,还剩下143吨。
(1)把货物的总重量看做是:单位“1”(2)第一次运走的占总重量的:(3)第二次运走的占总重量的:(4)两次共运走的占总重量的:(5)第一次比第二次少运走的占总重量的:(6)第一次运走后剩下的占总重量的:(7)第二次运走后剩下的占总重量的:(8)剩下143吨(数量)占总重量的:(分率)4、转化分率训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应用题的研究(一>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中应用题的内容及编排的基本情况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室王永春
一、基本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案大纲(试用>》(以下简称义教大纲>是原国家教委于1992年颁布的。
义教大纲根据九年义务教育的性质和任务、社会和科技发展的需要及学生的接受能力对应用题的内容进行了一些改进,主要
有以下两点。
1. 适当降低难度。
义教大纲对应用题教案内容明确规定:整数、小数应用题最多不超过三步,四步应用题(只限于容易的>作为选学内容;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以一、两步计算的为主,最多不超过三步(只限比较容易的>。
2. 加强联系实际。
义教大纲强调“应用题要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一是应用题本身的内容要联系实际,二是扩大了联系实际的范围,如在
百分数应用题中增加了利息的计算等。
义教大纲对五年制小学各年级应用题的教案内容和教案要求列表如下。
教案内容教案要求
一年级比较容易的加法、减法和乘
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
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解答比较容易的
加、减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
知道题目中的
条件和问题,会列出算式,注明得数的单位
名称,口述答案。
二年级加、减、乘、除法一步计算
的应用题。
比较容易的两步计算的应用
题。
会解答加、减、乘、除一步计算的应用题。
初步学会口述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会书写
答案。
会分步列式解答比较容易的两步计算
的应用题。
三年级常见的数量关系。
列综合算
式解答两步和比较容易的三
步计算的应用题。
掌握常见的数量关系。
会列综合算式解答两
步计算的应用题和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的应
用题。
初步学会口述解题思路。
四年级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相遇
问题。
列综合算式解答三步
计算的应用题。
*比较容易的四步计算的应
掌握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会列综合算式解
答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初步学会列方程解应
用题。
能初步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
用题。
的实际问题。
五年级分数四则应用题(包括工程
问题>。
百分数的实际应用
(包括发芽率、合格率、利
息的计算>。
比例尺,按比
例分配。
会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最多不超过三
步>。
会用比例的知识解答基本的应用题。
会
看地图上的比例尺。
进一步提高用算术方法
和用方程解应用题的能力。
会有条理地说明
解题思路。
二、人教版教材中应用题的编排结构及特点
1. 应用题的结构
人教版教材是根据义教大纲对小学数学应用题教案内容和教案要求的规
定,贯彻把数学的逻辑顺序同儿童的认知发展顺序相结合的编写原则,按照应用题数量关系的繁简,分析推理的难易以及应用题内容之间的联系,对小学数学应用题进行编排的。
并且注意加强应用题与小学数学其他各部分知识间的联系,使它们螺旋上升,循序渐进,互相配合,互相促进。
义务教材与原通用教材比,调整了应用题的编排体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
个方面。
(1>一步应用题采取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原则编排,并注意与计算适当配
合。
①与计算概念有紧密联系的一步应用题,结合四则运算的意义进行分散编排,使学生理解算理,掌握解答方法。
如求和、求差、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除法中的两种分法等应用题,都是这样编排的。
②比较两数多少的应用题,有计划地分组出现。
比较两数多少的简单应用题包括“两数相差多少”、“比多”、“比少”等应用题,原来分散在一、二年级编排。
这几种应用题实际上有着相似的数量关系,因此现在集中在同一册,适当靠近,以便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它们在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上的联系,从而较顺利地掌握解答方法。
③逆思考的一步应用题分散编排。
逆思考的一步应用题有一个条件是反叙的,需要学生进行逆向思考,分析数量关系难一些。
因此,教材采取分散编排的方法,以便学生逐步掌握。
在进行分散编排时,也注意与已学的有关的应用题进行联系和对比。
④为学习两步应用题做准备。
在安排一步应用题时,有计划地编排了给叙述不完全的应用题提问题、填条件及连续两问的应用题,以便加深学生对所学的应用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的
理解,为学习两步应用题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