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货交换与经济学

合集下载

1财政学与经济学

1财政学与经济学
Public Finance
财政学无疑是对个人与国家关系的 高深的讨论。没有比财政学更好的学 校教育课程了。
——捷克前总理 瓦茨拉夫·克劳斯 (Vaclav Klaus)
公元前1030年,犹太部落长期以来一直在没有中央政府的 状态下生活。《圣经》里有这样的记载,人们要求先知塞缪 尔(Samuel)‚像所有的国家一样,给我们一个能统治我们 的君主吧‛。塞缪尔描述了在君主统治下的生活情况,试图 以此打消犹太人的念头:在国王统治你们的时候,事态就会 这样:他会夺走你们的儿子,安排在他的身边,做他战车的 马车夫,跑在战车的前面。……他会夺走你们的女儿,替他 喷香水、做厨娘、烤面包。他会夺走你们的土地、你们的葡 萄园和你们的橄榄园,甚至夺走你们最好的园地,去赏赐给 他的仆人……他会强征你们十分之一的羊群:你们将沦为他 的奴仆。那时,你们将为自己有了国王而痛哭不已。 然而,犹太人没有被这令人沮丧的言语所震慑,‚人们 拒绝倾听塞缪尔的劝告,他们说:‘不,我们应该有一个国 王,那样我们才能像其他国家一样,国王会统治我们,走在 我们前面,带我们去战斗’。
经济制度
分配 交换 消费
非经济 制度
经济目标 公平 效率
财政学与经济学的关系
经济活动 经济学 资源配置
稀缺
有效 配置
市场
政府财 政系统
价值规律 无效 资金的 变有 筹集与 效 分配
财政现象 (Fiscal Phenomena)
每个人都可以感受到财政的存在。 在公立医院出生 接受疫苗接种 在公立学校接受教育 在公园里游玩 在公路上行走 领取失业救济金 领取养老保险
第一章 财政学与经济学 第二节 经济研究的基本要素与框架
一、经济人 (Economic people) 二、经济制度 (Economic System) 三、经济决策 (Economic Decision) 四、经济目标与经济结果 (Economic Target and Economic Outcome) 五、经济评价 (Economic Evaluation)

经济学原理(宏观部分)

经济学原理(宏观部分)

经济学原理(宏观部分)经济学原理是指在经济学范围内,对人类的各种经济现象和经济政策进行系统分析、阐述经济规律、解释经济现象的一般性原则和基本理论。

宏观经济学是指对整个经济体制和经济活动的总体分析、研究和预测。

以下将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出发阐述如下原理:一、经济增长原理经济增长是指经济总量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增加的过程。

在宏观经济学中,经济增长是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经济增长的原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劳动生产率增长和资本积累。

劳动生产率提高是指单位劳动力所创造的产品数量增加,主要通过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来实现。

资本积累是指企业和个人通过储蓄和投资来增加生产资本的数量,从而增加生产规模和产出量。

劳动生产率提高和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的双轮驱动力。

二、货币原理货币是现代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货币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主要是作为交易媒介、计算单位和价值储存器。

货币在经济中的发挥效用是在于货币的增长速度要和商品和服务的生产相匹配,因为货币的增长速度过快会导致通货膨胀,货币的增长速度过慢则会导致经济增长的乏力。

货币供应量的调整控制以及货币供应量的稳定,是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经济原则。

三、失业原理经济稳定增长不仅涉及到经济总量的增长和生产力的提高,还需要解决人民就业的问题。

失业原理是针对宏观经济中劳动力的失业现象的解释。

它分为结构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对应的是经济结构变化的改变,原职业岗位的消失、替代或改变,而没有相应的新的工种可以提供让失业的劳动力重新就业的机会;摩擦性失业则是就业空缺和求职工人之间信息沟通的问题,导致就业岗位需要的人员和找到工作的人员的时间、地域等方面上的错配。

减轻失业需要政府有针对性推出减税、扩大公共支出以及资本市场政策等多种措施。

四、通货膨胀原理通货膨胀是指物价水平在一段时间内持续上涨的过程。

通货膨胀来源主要是货币过量发行而货币需求不足引起的通货膨胀和供需失衡引起的通货膨胀。

第四讲-阿尔弗德.马歇尔《经济学原理》

第四讲-阿尔弗德.马歇尔《经济学原理》

经典著作
精彩语录
1.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财富的学问,同时也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世 界的历史是由宗教和经济的力量所形成的。
2. 政治经济学或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一般生活事务的学问;它研 究个人和社会活动中与获取和使用物质福利必需品最密切有关的那一 部分。
3. 政治经济学,或称经济学,是对一般经济生活中的人类进行研究 的一门学问;它所考察的是个人行动和社会行动的一部分,是同安居 乐业所必需的物质条件的获得和利用最紧密相关的那一部分。如此看 来,经济学一方面是研究财富的学问;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方 面,它是人类学的一部分。因为,除了宗教信仰之外,对人的特征产 生最多影响的,就是人的日常活动,以及由此获得的物质资源。
消费可以被看作是负的生产。正如人所能生产的只是效用一样,人 所能消费的也只是效用而已。
我们可以对劳动下这样的定义:劳动是任何心智或身体上的努力, 部分地或全部地以获得某种好处为目的,而不是以直接从这种努力中 获得愉快为目的。如果我们必须重新开始的话,除了那种不能有助于 所要达到的目的因而不生产效用的劳动之外,我们最好将一切劳动都 看作是生产的。
价值的概念与财富的概念是密切相关的, …… 因此,价值这个名词是相对 的,表示在某一地点和时间的两样东西之间的关系。
经典著作
生产、消费、劳动、必需品
人类所能生产和消费的只是效用,而不是物质本身。
人类不能创造物质的东西。诚然,在精神和道德的领域内人可以产 生新的思想;但是,当我们说他生产物质的东西时,他实在只是生产 效用而已;或换句话说,他的努力和牺牲结果只是改变了物质的形态 或排列,使它能较好地适合于欲望的满足。
但是,经济学却避免讨论有实际经验的人所不能忽视的许多政治问 题:所以,它是一种纯粹的和实用的科学,而不是一种科学和方法。 所以,用“经济学”这个有广泛意义的名词来说明它,比用“政治经 济学”这个意义较狭的名词更好。

经济学第九章货币需求理论

经济学第九章货币需求理论

2021/7/6 返回
经济学第九章货币需求理论
14
3、 两个货币需求方程式的比较 首先,剑桥方程式与交易方程式有明显的相似之处。如果设剑
桥方程式中的Y代表费雪交易方程式中的交易量T,那么, 不管人们保留货币是为了方便交易或是作为一种财富持有方 式,货币持有量总可以表示成交易量PT的某个份额。这时 M =KPY,同时MV=PT,所以有K=1/V。剑桥方程式中 的K不过是费雪方程式中V的倒数,即人们所保持的现金占 整个交易的比例。
2021/7/6 返回
经济学第九章货币需求理论
17
(三) 货币数量说在经济学发展史上的地位 货币数量说是一个发展历史悠久的货币理论,特别是近代的
货币数量说在经济学发展史上影响 巨大,它开创了研究货币需求的四个崭新视角: 第一,从货币对其持有者的效用来说,发展了研究经济主体
持币原因的货币需求动机理论; 第二,从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角度,发展了货币需求决定与
第一节货币需求概述第二节货币需求理论第三节中国的货币需求问题20188222返回第一节货币需求概述货币需求理论主要论述的是货币持有者保持货币的动机决定货币需求的因素和各种因素的相对重要性以及货币需求对物价和产出等实际变量的影响
第九章 货币需求理论
本章重点问题
1、现金交易数量说和现金余 额数量说的内容和比较。
2021/7/6 返回
经济学第九章货币需求理论
3
二、货币的需求函数 需求函数是表达货币需求量与决定货币需求的各种因素之间
的关系的方程式,通常将决定和影响货币需求的各种因素作为自 变量,而将货币需求本身作为因变量。其一般形式为:
Md= fX 1,X2, X ,n其中 X1,X2,X代n 表影响货币需求的各因素。

经济学说史名词解释

经济学说史名词解释

1、重商主义学派:产生于15世纪,全盛于16、17世纪,瓦解于17世纪下半叶,重商主义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商业资本家的世界观,他们把流通领域看成是发财致富的源泉,奉行以邻为壑的商业政策,突出了资本增殖的目的,强调了国际贸易的重要性。

对货币的起源和性质缺乏深刻认识,也片面夸大了货币的作用。

2、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17世纪中叶至19世纪30年代初,是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学说体系的出现和数学方法的兴起和自由主义思想的出现,反映英国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经济思想。

3、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在17世纪末和18世纪,完成于19世纪30年代初。

是对资本主义生产的第一个系统的理解。

它对政治经济学这门科学的创立和发展起过重大的作用。

4、重农主义学派:重农学派是十八世纪50~70年代的法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学派。

它以自然秩序为最高信条,视农业为财富的唯一来源和社会一切收入的基础,认为保障财产权利和个人经济自由是社会繁荣的必要因素。

重农主义是第一个对资本主义生产进行分析,并把资本所得以生产的那些条件、当作生产的永恒自然规律来表述的体系。

5、古典经济学派:17世纪中叶产生,19世纪初完成,它反对封建制度,提倡自由放任,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作了初步科学分析,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和阶级间利益对立。

但把资本主义看作永恒的生产方式,没有认识其历史的局限性。

6、历史学派: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初期在德国占主流的经济学流派。

它强调经济发展的历史性和国民经济的整体性,反对古典经济学派的抽象法和对经济的孤立研究,代表当时德国产业资本的利益。

7、新历史学派: 形成于19世纪70年代以后,基本观点:继续宣扬经济发展阶段论、强调心理因素和伦理道德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法律对经济有重大的制约作用,鼓吹国家的超阶级性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决定作用。

其主要观点和旧历史学派基本一致,不过在运用历史归纳法上更趋于极端,同时更加强调论理道德和法律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作用,更加鼓吹阶级调和与自上而下的社会改良。

货币经济学

货币经济学

金银复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是金、银两种铸币同时作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金银二者都作为主币流通,可以自由铸造、都有无限法偿能力。

金银复本位制经历了平行本位制、双本位制和跛行本位制。

平行本位制,金币和银币按照各自的市场价值所确定的比例进行交换。

在双本位制下,国家以法律规定金银之间的固定比价,金币和银币按法定比价进行流通和交换,出现“格雷欣法则”下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格雷欣法则: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当一个国家同时流通两种实际价值不同,但法定比价不变的货币时,实际价值高的货币(良币)必然被人们熔化收藏或输出而退出流通,而实际价值低的货币(劣币)反而充斥市场。

跛行本位制:金银都是本位币,但国家规定金币能自由铸造,银币不能自由铸造,并限制每次支付银币的最高额度,金币和银币按法定比价交换。

金本位制按基本货币单位兑现黄金的情况不同,可分为三种类型: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1. 典型的金本位制——金币本位制(1)特征:①金铸币可以自由铸造②金币可以自由流通,辅币和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为金币。

③黄金可以自由输出入金本位制是一种稳定的货币制度:首先,金币的自由铸造和熔毁是为了保证金币价值与黄金价格的一致性;其次,黄金的自由输出入,可以保持国内的黄金价格与国外黄金价格维持同一水平,有助于保持货币汇率稳定。

2)金币本位制的优缺点①优点:金币本位制是一种比较稳定的货币制度。

它保证了本位币的名义价值与实际价值相一致,国内价值与国际价值相一致,自动调节国内货币流通和保持外币行市的相对稳定,并具有货币流通的自动调节机制。

②缺点:金币本位制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也有不稳定因素,造成运行困难,主要表现在:返回首先,黄金数量的增加受生产的限制,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货币供给增加的要求,这是金币本位制不能维持的客观原因;其次,金币流通以后,往往会因为磨损而使重量减轻,从而浪费大量黄金;最后,贸易管制以及外汇管制的实施,使黄金的自由输出入受到限制,使黄金流动保持对外汇率稳定及调节国际收支的作用受到削弱。

微观经济学交换理论

微观经济学交换理论

22
交易成本
• 交换的产生和发展是受到分工与专业化所产生的 生产率和交易成本的制约的
• 而生产的分工与专业化和劳动生产率的变动,以 及新的交易成本更低的交换机制和经济组织的出 现与更替又推动着交换的不断发展
• 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制度就在这样的不断过程 中得到了不断地发展。
23
作为基准的完美市场理论
微观经济学交换理论
2
本章概要
• 自愿交换的利益 • 单纯交换——埃奇沃斯方框图 • 帕累托效率 • 核和竞争均衡 • 交易成本 • 福利经济学的两个定理
3
自愿交换的利益
• 交换的好处:
▫ 促进和改善资源配置(消费资源的配置和生产资源 的配置)效率;
▫ 促进和发展劳动分工与专业化,提高经济活动的效 率;
▫ 斯密式增长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4
自愿交换的利益
• P. 145图8.1(a)没有交换时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与无 差异曲线
• P. 145图8.1(b)有了交换和货币,先是收入,然后 是预算线与更高的无差异曲线相切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5
自愿交换的利益
• P. 147图8.2(a)和(b) • 如果有不同的比较优势,货币和交换将使得总产
10
Efficie1n0Fcy in ExchangeKaren’s Food 6C
James’s Clothing
A: UJ1 = UK1, but the MRS is not equal. All combinations in the shaded
area are preferred to A.
▫ 图中的每一点代表社会财富在两个成员之间的某一 种配置
单纯交10换F ——埃奇沃斯4F方凯3伦框F的食图物

经济学1第一章经济学导言

经济学1第一章经济学导言
技术效率、配置效率、动态效率
生产可能性曲线
☺一个社会无法拥有他想要
生产可能性边界
拥有的一切东西,这要受 到资源及可利用的技术的
制约。☺当社会生产效率的充
Y E
分就业状态,当处在生产可
C●
能性边界以内时,表示社会 未能充分利用资源,即存在
闲置资源,也就是存在失业.
实证分析:研究经济运行过程本身的内在规律,并根 据这些规律分析和预测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它通过 研究要回答“it is…”.
规范分析: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某些标准 作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标准,并研究如何才能符 合这些标准,它要回答“it should be…”.
(一)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经济学1第一章经济学导言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第一章 导 言
一、经济学的对象 二、经济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三、象经济学家那样思考问题
因。
(4)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的联系
1.整体与整体由以构成的个体之间的关系。
2.两者是互为前提互相补充的。
3.使用同样的分析方法。
4.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二、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一)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 (二)边际分析 (三)均衡分析 (四)经济模型
(一)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关于理性人的假设
广义而言理性指的是一种行为方式,他同 在给定条件或约束下最有效地实现预期目标相 关。具体地讲,理性大致有以下三项内容: (1)存在一组可供选择的备选或替代方案; (2)每一种方案均对应着某种特定的预期净 收益或满足程度或目标实现程度; (3)人们总是选择那个能够带来最大预期净 收益的方案。 (西蒙,1964)

西方经济学说史教学课件 第1章古希腊、古罗马的经济思想

西方经济学说史教学课件 第1章古希腊、古罗马的经济思想
(2)货币的职能:购买手段、贮藏手段(如 白银)
21
4.国家财富职能观
• 针对雅典贡赋减少的现状,他提出了增加 政府财政的主张:
(1)鼓励吸收移民,增加人头税。 (2)提高商人的社会地位。 (3)国家投资基础商业结构。 (4)国家投资规模递增行业。
8
二、物物交换的荷马时代
• 时间: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8世纪 • 背景: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私有制出现、阶
级分化、出现一系列城邦国家,其中最典型的是 雅典和斯巴达。 • 代表:荷马著《荷马史诗》 • 主要观点: (1)财富占有:以家畜多寡来衡量 (2)“市场”由领会场所变为财货交换地。 (3)物物交换中,一般等价物出现,如家畜。
• 第二:重视农业,轻视工商业和手工业,并从奴隶主立场 出发论证社会分工。
• 第三,对商品经济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 第四,承认小商业存在的必要性,反对大商业和放贷取息,
严厉谴责高利贷,认为用货币增殖货币的行为是不自然的。
6
第一节公元前6世纪及前期古希腊的 经济思想
一、公元前6世纪及以前的古希腊社会 • 古代希腊是西方奴隶制文明的发源地。 • 古代希腊时期形成的文化对后来西方文化产生
了极大的影响。西方最早出现的经济学说也产 生于古代希腊。 • 公元前11—前8世纪,古代希腊从原始公社制 度向奴隶主所有制时代过渡,史称“荷马时 代”。古代希腊早期的经济思想就见于此时的 两部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中。
7
一、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社会
(一)荷马时代—物物交换 (二)赫西俄德—市场经济观念 (三)梭伦时代—经济运行法制化的先声
• 约写作于公元前387—前371年之间,是用记录 苏格拉底和别人对话的形式写成的。
• 色诺芬在这本书中最早使用了“经济”一词, 其原意为“家庭管理”,因此他所谈论的经济 是家庭经济。管理家庭经济的学说,就是奴隶 主阶级的经济学说。

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和主流经济学的区别之十一---资本理论

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和主流经济学的区别之十一---资本理论

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和主流经济学的区别之十一---资本理论为了介绍奥地利学派和主流经济学关于资本理论的区别,笔者插叙了一篇《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和主流经济学的区别之插叙---万千毁誉话资本》指出了经济学意义上资本的真正含义是资本品。

货币形态的资本只是意味着借助货币这种交易媒介,可以在市场上寻购一定数量的资本品。

二者对于资本定义的范围有一定区别,但是对于资本的真正含义并没有本质区别。

二者真正的区别在于如何理解资本品。

特别是货币资本作为会计核算的方便手段逐渐被人们熟知和使用,使得二者的理论分歧模糊了。

一、主流经济学如何看待资本一是资本是同质的。

尽管主流经济学根据资本的流动性大小区别了固定资本---主要指厂房、机器设备等和流动资本---主要指货币资本。

这种区别体现了资本的一定异质性,但整体来讲还是认为资本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同质性。

其增加或减少具有明确的意义。

如芝加哥学派创始人弗兰克.奈特就认为:无数种生产要素,它们在经济上并无重大差异。

如果以货币形态作为资本投入,这种同质性更为明显。

二是一种财货是否成为资本主要取决于该种财货的物理属性。

如大型机器设备,必然是资本品;而一些财货根据其物理属性只是消费品,如儿童玩具等。

三是资本是一定量的概念。

如,美国第一位数理经济学家欧文.费雪把资本定义为:任何时刻都存在的财富存量。

体现为一种基金的总量。

可以用计数的方法分门别类统计资本总量。

如一座厂房、三台设备等等,如果用货币对这些资本品进行估价,更容易计算出资本总量。

二、奥地利学派如何看待资本一是资本是异质的。

因为资本品的外在表现形式千差万别,形态各异。

仅仅区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未免肤浅。

当然更重要的不在于此。

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路德维希·拉赫曼指出:资本异质性在经济学上的真正意义在于每个资本品都只能用于有限数量的用途。

同时资本的最佳用途只是在其拥有者对于当前的环境下用于最有利可图的用途。

如果环境发生变化,一些资本由于无法转换用作它途,也就丧失了资本的性质。

政治经济学 第3章

政治经济学  第3章

(3)短期资金的国际移动 若一国发生资本内流,该国货币汇率会趋于上浮,反之,汇率 下浮。
(4)一国的货币政策 降低利率,会引起国内的短期资本外流。相反,提高利率,将 促其汇率上浮。
(5)外汇储备 外汇储备少,则表明外币需求增加,外币相对增值,一国的汇 率将上浮。反之,一国的汇率将下浮。
(6)财政状况 如果一国的财政预算出现巨额赤字,这表明政府支出过度,通 货膨胀和经常项目收支状况将进一步恶化,结果汇率就会自动下浮; 反之,汇率将自动上浮。
3.贮藏手段 贮藏手段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当作独立的价值形式和社会财 富贮藏起来的职能。 货币是一般等价物,谁拥有货币谁就能够自由地购买商品,这 样货币便成了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货币的这种性质引起了人们贮 藏货币的欲望。执行贮藏手段职能的货币必须是足值的金属货币。 货币贮藏能够自发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
3.一般价值形式 随着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的进一步发展,逐渐从许多商品中 分离出公认的一般等价物,人们可以用它来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 交换中所有商品的价值都由这一商品来表现,从而使扩大的价值形 式发展为一般价值形式。用公式表示:
一般价值形式的出现,是价值形式的重要发展。这个变化不是 简单的等式位移,而是价值形式发生了质的飞跃。商品的交换方式 已由物物直接交换变为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间接交换。商品生产 者只要把自己的产品换成一般等价物,其劳动就获得了社会承认。 不过,仍然存在着不足之处,一般等价物还没有固定在某一种商品 上,它因时因地而异。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等价物终于固定在最 具优势的贵金属——金银身上。
存款货币是信用货币的另一种重要形式。存款货币是指能够发
挥货币作用的银行存款,主要是指能够通过签发支票办理转账结算
的活期存款。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货币出现了。电子货币是指应 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贮存、转账、购买和支付。在支付时,既不需要 现金也不需要支票,只需要出示这些卡片,并通过计算机程序进行

经济学说史名词解释

经济学说史名词解释

亚里士多德的生财之道:一种是家务管理,即把大自然提供的生活资料安排好,积累对家庭具有使用价值的财富,取得这些财富是为满足消费,人的消费有一定限度,因而这种财富是有限的,合乎自然的;一种是“货殖”,即无限制地追求货币增殖,目的是增加货币,是无限的、违反自然的公平价格:最初出现于罗马法和罗马法学家的著作中,是用来指定某时期内不受市场变动影响的价格,大多数从事交换的人是按这个价格进行买卖。

他们所说的这种公平价格实际上是平均价格,即大体上与价值相符的价格。

货币差额论:早期重商主义又称为货币差额论,又称重金主义或货币主义。

重金主义:注重资本的原始积累。

贸易差额论:晚期重商主义的主要学说。

强调一国应使贸易输出超过输入,形成有利的差额,即顺差,才能增加本国的金银财富。

重工主义:西欧一些主要国家的晚期重商主义者,支持国家采取扶植和鼓励发展制造出口商品的工场手工业,又把晚期重商主义称为重工主义。

早期与晚期重商主义:早期重商主义产生于15--16世纪,在对外贸易上强调少买,严禁货币输出国外,力求用行政手段控制货币运动,以贮藏尽量多的货币,因而又被称为货币差额论。

晚期重商主义盛行17世纪上半期,强调多卖,主张允许货币输出国外,认为只要购买外国商品的货币总额少于出售本国商品所得的货币总额,就可以获更多的货币。

晚期重商主义为保证对外贸易中的出超,采取保护关税的政策。

由于晚期重商主义力图控制或调节商品的运动并发展工场手工业,又被称为贸易差额论。

配第的价值论和地租论:第一次有意识地把商品价值的源泉归于劳动。

配第把地租归结为农业工人生产的全部剩余产品,即全部农产品中扣除工资和种子等生产费用以后余下的由剩余劳动体现的剩余产品。

休谟的货币数量论:一切东西的价格取决于商品与货币之间的比例,任何一方的重大变化都能引起同样的结果——价格的起伏。

商品增加,价格就便宜;货币增加,商品就涨价。

反之,商品减少或货币减少也都具有相反的倾向。

诺思和马西的利息论:正如土地所有者出租他的土地一样,这些资本所有者常常出借他们的资金;像出租土地得到的地租一样,他们从中得到叫作利息的东西,所谓利息不过是资本的租金罢了。

经济学中的市场与价格

经济学中的市场与价格

经济学中的市场与价格教案:经济学中的市场与价格一、引言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生产、分配和消费物质财富的一门社会科学。

其中,市场与价格是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

市场是交易双方进行商品和服务交换的地方,而价格则是交换的衡量标准。

本教案将围绕市场与价格展开讨论,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概念。

二、市场1. 市场的定义与分类市场是指交易双方进行商品和服务交换的地点和机构。

根据交易的对象和形式,市场可以分为实物市场和虚拟市场,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等。

学生可以通过示例来理解这些分类,并分析它们的特点和运作机制。

2. 市场供求关系市场供求关系是市场价格形成的基础。

通过图表的形式,学生可以理解供给和需求曲线的变化对价格的影响。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

3. 市场竞争市场竞争是市场运作的重要特征之一。

通过介绍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和寡头垄断市场等不同形式的市场竞争,学生可以了解不同竞争程度对市场价格和经济效率的影响。

三、价格1. 价格的定义与特征价格是交换商品和服务所需支付的货币或其他价值形式。

通过讨论价格的基本特征,如相对性、变动性和可观测性,学生可以理解价格在市场中的作用和意义。

2. 价格形成机制价格的形成是供求关系和市场竞争的结果。

教师可以通过实例分析市场价格形成的过程,并向学生介绍市场价格形成的主要机制,如竞争定价、谈判定价和拍卖定价等。

3. 价格对经济决策的影响价格是市场信息的重要表达形式,也是制定经济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

通过案例分析,学生可以了解价格对消费、生产和投资决策的影响,以及价格信号的重要性。

四、市场与价格的调节作用1. 市场调节资源配置市场通过价格机制来调节资源的供求关系,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教师可以通过实例来说明市场如何通过价格的上升或下降来引导资源的流向,以及市场失灵的可能原因。

2. 政府调节市场在市场经济中,政府有责任对市场进行适度调节和干预,以维护市场的公平和稳定。

经济思想史复习资料

经济思想史复习资料

经济思想史复习资料2.0(完整版)一、常识题1.古罗马提出了庄园经营应遵循多卖少买原则的是(加图)。

2.以下属于重商主义的基本观点的是(对外贸易是增加财富的真正源泉)。

3.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实际上是指(完全竞争市场机制)。

4.“斯密教条”是指(社会总产品价值只能分解为工资、利润和地租)。

5.亚当•斯密研究经济理论的出发点/基础是(分工和交换学说)。

6.对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产生重要影响的经济学家是(马尔萨斯)。

7.马尔萨斯最有名的理论是(人口理论)。

8.李嘉图对于国际贸易提出了(相对优势理论)。

9.李嘉图理论体系的核心是(分配理论)。

10.最早提出建立“纯粹经济学”主张的是(西尼尔)。

11.萨伊的销售论认为(供给为本身创造需求)。

12.经济思想史上第一个论证了资本主义制度必然发生经济危机的是(西斯蒙地)。

13.数理经济学的鼻祖是(古诺)。

14.“和谐经济论”的提出者是(巴斯夏)。

15.魁奈依照社会上人们与“纯产品”生产的关系,把社会上的人分为(生产阶级、不生产阶级、土地所有者阶级)。

16.萨伊认为政治经济学研究涉及的一般法则包括(生产法则、消费法则、分配法则)。

17.斯密关于资本的用法包括(农业家的用法、矿业家的用法、制造者的用法、批发商人的用法、零售商人的用法)。

18.威廉•配第的重要经济学著作有(《赋税论》、《政治算术》、《货币略论》、《爱尔兰的政治解剖》)。

19.斯密的赋税四原则包括(公平原则、经济原则、便利原则、确定原则)。

20.纯产品理论在魁奈经济理论体系中占有中心地位/核心。

21.亚当斯密提出“经济人”与“看不见的手”理论。

22.色诺芬在他的《经济论》中第一次提出经济一词。

23.加图经济思想主要体现在《农业志》,认为农庄生产应以满足自己的需要为主。

24.瓦罗在《论农业》中将奴隶当成工具,瓦罗在农业生产上看到了雇佣劳动比奴隶劳动优越。

25.尼科尔•奥雷斯姆《论货币的最初发明》是经济思想史上第一本专门讨论某一经济问题的专著。

经济学常识

经济学常识

金融基础知识1 金融:货币资金的融通,是以银行为中心的各种形式的信用活动以及在在信用基础上组织起来的货币流通。

2 货币:从商品世界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并能反映一定生产关系。

货币功能:价值尺度流通功能贮存功能支付功能。

3 信用:一种体现特定经济关系的信贷行为。

4 利息:使用借贷资金的报酬,是货币资金所有者凭借对货币资金的所有权对这部分资金使用者索取的报酬。

5 利率:计算使用借贷资金报酬的依据。

6 金融工具:在金融市场可以买卖,载明了相关主体的财产权利关系的信用工具。

包括股票、票据、债券、眼衍生金融工具等。

7 股票:股份公司发给投资者,作为入股凭证的一种有价证券。

8 票据: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所规定的汇票、本票和支票。

是发票人依据票据法发行,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或委托他人支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持票人的有价证券。

9 债券:债务人向债券人借款,并承诺在将来预定时间向债券人偿还本金和利息的一种债券债务凭证。

10 衍生金融工具:又称金融衍生工具,包括期货、期权和远期利率协议。

11 期货:双方约定在将来有效时间内,以商定的价格买入或卖出标的物的资产。

12 期权:买方支付给卖方一笔期权费后,卖方赋予买方将来某日前的任何时间,按约定的价格或约定协议买入或卖出某种特定资产的权利。

13 远期利率协议:买卖双方以和约的形式,在将来特定的时间以特定价格买进或卖出标的资产。

14 金融市场:进行货币借贷、办理各种票据和有价证券买卖的场所或领域,包括货币市场、资本市场、金融期权与期货市场和外汇市场。

15 政策性银行:由政府投资建立,根据政府的决策和意向专门从事政策性金融业务的银行。

包括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16 存款准备金:商业银行在吸收存款后,以库存现金或在中央银行存款的形式保留的,用于应付存款人随时提现的那部分流动资产储备,是银行所吸收的存款总量的一部分。

17 通货膨胀: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由于货币供应量过多,使有支付能力的货币购买力大于商品的可供量,从而引起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

第三篇 交换理论 《现代政治经济学》PPT课件

第三篇  交换理论  《现代政治经济学》PPT课件

7.5 交换过程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
基本内容: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商品交换依据商品实体中所蕴含的价值量进行等价交换。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仅取决于单位商品生产者的活劳动新创造的价
值量,而且取决于生产该单位商品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量。由社 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新创造的价值量和转移价值量的统一,构成 该商品的社会价值量。
氏族部落 家庭内部
共同体扩大 人口增长
交往
自然分工
扩大
部落之间 交换产品
不同生产领域 演变 分离
相互依赖的 生产部门
产生 社会分工
Modern Political EconomicsBiblioteka 7.2交换的一般内容:商品
7.2.1 商品概念
商品作为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伴随着社会分工与产品交换的 产生而产生,商品是交换的一般内容。
币量所引起的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
☆ 衡量通货膨胀程度的主要指标是物价指数,主要有消费者物价指数和生 产者物价指数。
通货紧缩是由于流通中的货币供应不足及流通量下降而导致的单
位货币升值、物价持续下跌现象。
☆通货紧缩一般用消费物价指数作为度量指标。
Modern Political Economics
(3)价值:交换行为的量度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内容和基础,而交换价值则是价值的表 现形式。商品的价值是内在的、抽象的,是一种绝对的量。
价值体现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比较劳动和交换劳动 的经济关系,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是商品最本质的要素。
Modern Political Economics

第七章交换与交换模式ppt课件

第七章交换与交换模式ppt课件
才愿意交换; 第二,他愿意为较大的利益交换,不愿为较
小的利益交换; 第三,如果不交换便没有利益,他愿意为较
小的利益交换,而不愿意不交换 推论:对一个谋求自己利益的人而讲,只有他
对他所要得到的物品的估价比他具有的物品 高的时候,交换在经济上才有可能
精选课件ppt
9
三种交换类型下的价格决定问题: 第一种类型 孤立的交换 即一个卖主和一个买主之间的交易。
种观念,即理性人只想按照经济原则以最小 的努力来满足最简单的需求,此外别无所求; (2)心理的而非经济的需求,是促进和保持 交换关系的动力,因而是解释社会行为的关 键; (3) 交换关系也能具有超出当事人双方的意 义,间接交换的复杂模式可以维持扩展和延 伸了的社会网络; (4)符号性交换关系是基本的社会过程,它 可以造成等级分化,也可以将社会整合为一 个有内聚力的、团结的整体。
互惠原则以及公平交易的原则:在交换的过程中,行 动者相互都在揣测对方的想法,以便知道他人的某些 需求
交换过程中难免会导致竞争
在对偶交换中,常常出现权力分化
权力的分化造成了两种相互冲突的力量:
整合的倾向&对立和冲突的倾向
精选课件ppt
26
3.埃默森的交换网络理论
个人与集体行动者之间的各种交换能否 以同样的原则来理解
是不一样的。
就对规则的遵守或违反情况而言” 经济交换:对规则违反者的制裁更为有力 社会交换:对规则遵守者的鼓励与赞赏则更为
有效
精选课件ppt
36
(4) 经济交换:具有随时性特征
第七章 交换与交换模式
不同视野下的交换行为 经济交换与社会交换 交换模式
精选课件ppt
1
第一节 不同视野下的交换行为

简述门格尔的财货概念

简述门格尔的财货概念

简述门格尔的财货概念
门格尔是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他在经济学领域做出了许多贡献。

其中,他
提出的财货概念对于经济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简述门格尔的财货概念,并分析其对经济学的影响。

一、引言
门格尔是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他在经济学领域做出了许多贡献。

其中,他提出的财货概念对于经济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简述门格尔的财货概念,并分析其对经济学的影响。

二、财货概念的定义
门格尔提出的财货概念是指一种具有经济价值的物品,这种物品可以通过交换或其他方式获取。

财货概念是门格尔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之一,他认为财货是人们经济活动的重要对象,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

三、财货概念的影响
门格尔的财货概念对于经济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影响。

首先,财货概念明确了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将经济学的研究范围限定在具有经济价值的物品上,避免了经济学研究中的盲目性和泛泛而谈。

其次,财货概念为经济学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使得经济学研究可以更加系统和科学。

最后,财货概念也为经济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使得经济学研究可以从财货的角度出发,深入探讨人类社会经济的发
展规律。

四、结论
门格尔的财货概念是经济学领域的重要理论之一,对于经济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经济学发展简史

经济学发展简史

经济学发展简史虽然人类在远古时代就已经存在经济活动,但是那时人们只有一些朴素的经济思想.在前资本主义时代,人们关注的是作为生产单位的家庭,如奴隶主庄园或封建主庄园的经营管理,那时的经济学可以称为家政经济学.经济学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而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科学的.要把握经济学发展的脉络,需要从三个方面对经济学理论加以考察.一,当时社会的经济政治状况;二,以往积累的经济理论;三,其它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文化背景.另外有两个问题需要关注:一是当时的经济学家所关注的问题,一是当时所用的经济学分析方法和分析工具.此外,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在同一时期,也必定是百家争鸣,有很多种理论学说,但一般会有得到认可的主流学派,这是经济学发展的主要线索和轨迹.我们的论述也将以主流学派的变迁为主,兼顾同时期有重要影响的非主流学派.就每一个学派来说,会有它的典型代表人物,弄清楚了代表人物的思想,也就对该学派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经济学发展的主要流派大致划分为五个阶段:启蒙阶段(重商主义,重农学派);古典学派;新古典主义;凯恩斯主义;新古典综合派.从古典主义出发,特别是根据李嘉图的理论,马克思,列宁等发展了有关社会主义的经济理论.经过将近一个多世纪的社会主义实践后,前苏联和东欧开始了激进的私有化改革,试图实行全面市场经济.中国则走了一条与之不同的渐进道路. 与新古典综合派相对应的其它现代经济学派有新自由主义,货币主义,理性预期学派,新剑桥学派,新制度主义等等,这些学派都可以在以前的非主流经济学派中找到他们的影子,并或多或少吸取了主流经济学的观点,正日益成为新古典综合派的有力竞争者.整个经济学的发展可用下图来表示.一,古希腊经济实践的思辨虽然伴随着商品交换,就逐步形成了财富,分工,价格,供求,货币等概念,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的形成缓慢而流长.远在经济思想形成以前,伴随着文明的发源,在古希腊已开始对经济实践进行思辨.古希腊最早研究经济的是苏格拉底的弟子色诺芬(约公元前430-335),他的著作《经济论》以对话的形式转述了苏格拉底的许多经济思想.《经济论》是论述奴隶主家庭经济的著作,其副标题是关于"财富管理的讨论",成为古希腊关于经济的代表作,其主要思想包括从使用价值的角度认识财富,维护自然经济,高度重视农业等.其他的哲学家,如柏拉图也在其《理想国》分析了分工,等级,公有财产等概念,而亚里士多德对经济的研究则已深入到简单的判断和推理,并第一次认识到货物有两种用途,一种是本身固有的,一种是交换产生的,这一思想被亚当.斯密发展成为"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即使是在西方哲学起源的古希腊,也没有以成熟的方法论研究经济现象,哲人仅仅是根据日常生活实践,提出一些关于经济的朴素推理和简单概念.到了中世纪,经济学仍没有自己的独立位置,而是归属于神学,属道德神学或伦理学的组成部分.进入16世纪,经济学归入经院法学体系,虽然没有作为一个整体被论述过,但利息,货币等问题的讨论已是司空见惯了.而此时西欧各国大多已步入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思想开始有了萌芽.二,启蒙阶段近代史的研究者谁都无法不注意到那些在1600年后两百年间足以促成法国大革命和工业革命的因素,而最深刻的变革出现在经济领域.始于16世纪,从西班牙征服者而开始的杀人越货的海外扩展,使欧洲成为庞大的世界贸易体系的中心.正是这个时期,出现了配第等著名经济研究家,并形成了重商主义和重农主义两大经济思潮.2.1,配第创立早期古典政治经济学威廉.配第(William Petty,1623~1687)是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统计学的创始人.马克思评价他为"现代政治经济学的创始者"和"最有天才和最有创造的经济研究家".配第还留下了许多关于医学,数学,物理和统计方面的著作.其代表作《赋税论》出版于1662年,共分十五章,所研究的中心问题是政府怎样征收和使用赋税,才能促进财富生产,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配第在《赋税论》中的第一个重要经济观点,是从生产过程来考察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过程,把劳动看作财富的源泉.配第有一句名言:"土地为财富之母,而劳动则为财富之父和能动的要素"配第在《赋税论》中的另一个重要经济观点,是把劳动时间看作衡量价值的尺度和基础.这是劳动价值论的一个基本观点.配第在创立劳动价值论上的贡献,不仅在于首先明确地用生产中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决定价值,而且在于他已经看到价值量的大小和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正比,却和劳动生产率成反比.配第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考察了地租的性质和来源,在《赋税论》中提出了第三个重要的经他的另一名著《政治算术》(1672年出版)被马克思视为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分离出来的最初形式.在著作中,他广泛运用经验归纳和数学方法研究经济实践,使经济学开始有了自己的研究方法.作为十七世纪杰出的经济思想家,他的许多观点和研究方法开经济领域之先河,深深影响了后期形成的重商主义者和重农主义者.2.2,重商主义重商主义是随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海外贸易的增长而一同兴旺起来的,其基本假设是出口为国家带来财富.这一学派的倡议者支持并主张政府采取措施保护贸易顺差.重商主义者坚信,对外贸易是国家致富的唯一手段.在国际金融制度得到高度发展以前,对外收支逆差必须用现金弥补,而国际间唯一可接受的现金形式是金银,因此贸易赤字会导致国库空虚,反之则国库殷实.从中可得出结论,出超将带来国内经济增长,而入超会使国内经济萎缩.这种思想迎合了当时政治和经济环境的需求,并在事实上引导了十七,十八世纪的商业革命.尽管西欧多数国家准备采纳重商主义,其程度有所不同.西班牙尽管坚持向外国关闭其殖民地市场,积聚金锭和银锭,却从未达到重商主义者所要求的自给自足,从而必须以贵金属去交换英国或法国的其它制品.荷兰人反对重商主义所隐含的经济集权化,同时国土太小无法自给自足,因而一直信守自由贸易.正是法国人和英国人把政府中央集权化与独立的商业企业最有效的结合起来,奉行重商主义.英国早期的合营公司都是为商业贸易所建立,并有不少斯特许公司,政府允许他们在某一地区进行贸易垄断,成为重商主义者与资本家利益吻合的实例.如英属东印度公司,在18世纪末之前一直是印度次大陆地区剥削开拓的实际统治者.2.3,重农主义重农主义主导了法国十七,十八世纪的经济思想.法国在十八世纪还保持着封建经济的结构,其工业变化,海外贸易的步伐并非那么快捷有力,为主的经济活动仍然是农业生产.地租连同向耕种者征收的赋税是法庭,军队和艺术文明的经济来源.农民只得用剩余部分来维持自己的生存和再生产.重农主义者以此为依据提出,产生地租的土地是纯产品依赖的唯一源泉.重农主义者将国民分为三个阶级,即生产阶级,土地所有者阶级和不生产阶级,最早运用社会阶级体系来说明社会经济结构.弗兰斯瓦.魁奈(1694-1774)是十八世纪法国最著名的经济学家,重农主义学派的领袖和宗师."自然秩序"是魁奈及其重农主义体系的精髓,成为重农主义者看待问题的基本出发点,根本标准及最终归宿.在魁奈重农主义体系中,自然秩序和自然权利紧密相连,自然权利包括财产所有权和自由,而在财产所有权中,土地所有权是基础,是国家统治的自然秩序的根本条件,是进行农业资本主义的根本条件.魁奈的代表作是《经济表》.《经济表》以商品资本的循环为基础,把一年土地上生产出来的总产品作为分析的起点,抓住了社会资本再生产研究中最主要和最困难的问题,即社会产品在物质上如何得到替换和在价值上如何得到补偿的问题,第一次分析了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过程,概括了重农主义的经济理论和政策.随着资本主义向纵深发展,制造业日趋重要,重商主义和重农主义变得陈旧,他们的后继者—古典经济学派开始了经济学的又一轮革新.三,古典经济学派在深刻改变西方文明形态方面,英国工业革命(詹姆斯.瓦特于1763年发明蒸汽机),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年)和法国大革命(始于1789年)都发生在十八世纪.而在经济学领域,亚当.斯密于1776年发表《国富论》,标志着古典经济学的诞生,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已形成了完整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古典经济学派是自由竞争资本主义从起飞到昌盛时期的主流经济学派,它忠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产业资本的利益和要求,既是对封建旧制度以及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国家干预主义经济思想的批判,也是对经济自由主义新时代的呼唤和论证.古典经济学信奉经济自由主义.他们坚信,自由竞争市场势力的自发作用能够保证经济生活的协调和稳定增长,反对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他们不是无政府主义者,但他们认为,国家只需充当为自由竞争市场经济创造良好外部条件的"守夜人".古典经济学派关注经济增长.在他们看来,经济活动的首要任务就是增加生产,为此必须增加资本积累,改进生产方式,提高劳动生产率.他们还研究与此密切相关的分配和产品实现问题,研究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中的规律,以及相应的经济政策.古典经济学的奠立者是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马尔萨斯,萨伊对亚当·斯密的体系进行了扩展,而J.S.穆勒则是古典经济学的集大成者.亚当·斯密亚当.斯密(1723-1790 英国)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以下简称《国富论》是他的代表作.在这本名著作里,斯密缔造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概括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在它的形成阶段的理论成就,最先系统阐述了政治经济学的各个主要学说,对资产阶段政治经济的形成和发展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亚当.斯密1748年毕业于牛津大学, 1751年返回格拉斯大学讲授逻辑学,第二年担任道德哲学讲座,并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斯密在格拉斯哥一直居住到1764年,这使他有可能长期实地观察这个苏格兰工业中心的经济生活.斯密曾经积极参加当地的社会活动,特别是参加当地的经济学会活动,并和万能蒸汽机的发明者瓦特认识,曾经支持瓦特改进蒸气机的实验活动.1764年,斯密辞退了大学教授的职务,到欧洲大陆旅行.在巴黎,他认识了法国启蒙学派代表人物伏尔泰,重农学派主要代表魁奈和杜尔阁等名流,这对他的经济学说的形成有很大影响.1767年他返回家乡专心致力于《国富论》的写作.经过十年的刻苦努力,终于在1776年完成了这部巨著.《国富论》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了许多方面的经济理论,但是对政治经济学的发展来说,最重要的贡献还在于斯密所论述的劳动价值论和三个阶级三种收入的学说.斯密认为,政治经济学的目的在于"第一,给人民提供充足的收入或生计,或者更明确地说,使人民能给自己提供这样的收入或生计;第二,给国家或社会提供充足的收入,使公务得以进行.总之,其目的在于富国裕民."于是,研究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就成为《国富论》的主题.斯密看来,国民财富的源泉是劳动,国民财富的增长取决于劳动生产力的增进,而后者又取决于分工.斯密进而以交换来解释分工产生的原因,指出分工的程度取决于交换的能力或市场范围,货币只是一种流通工具.斯密区分了商品的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认为只有劳动才是价值的普遍尺度和正确尺度,然而他又认为商品的真实价格由工资,利润,地租三部分构成,由此他第一次将社会分为无产阶级,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他认为,资本积累是发展生产的另一必备条件.斯密从"经济人"观念出发,系统论述了经济自由主义的理论和政策,他认为,人们受"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支配,在追求个人利益时却使整个社会获得最大利益.在"自然秩序"下,能使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协调,促进社会财富增长.国家的职能是保护国家和个人的安全,建设并维护私人无力办或不愿办的公共事业,起"守夜人"的作用.在《国富论》里,除了上面谈到的经济学说之外,斯密关于分工,交换和货币的学说,关于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学说,关于社会再生产学说以及基于"国际分工"的自由贸易学说,都有深远的影响.对资产阶级经济学影响最大的主要是他所鼓吹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亚当.斯密将科学抽象法和经验归纳法系统运用于其著作中,这种二重研究方法是古典经济学方法论的第一个系统形式,它吸收了历史上经济学方法论领域几乎所有的科学因素,在经济学研究方法论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大卫.李嘉图和马克思继承和发扬了亚当.斯密的科学抽象法,使劳动价值论逐步完善,最终成为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剥削本质的工具.马尔萨斯和萨伊则继承和发展了亚当.斯密的经验归纳法,直到今天还影响着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大卫·李嘉图大卫·李嘉图(1772-1823 英国)是英国古典经济学的伟大代表.他生活于英国正发生产业革命,社会经济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的年代.那时,工业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的地主贵族之间的矛盾尖锐,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和对立也开始发展和显露.李嘉图的主要经济思想反映在他1817年出版的著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简称《赋税原理》)之中. 李嘉图从人性出发研究分析社会经济现象,认为个人利益是人类行为的准则,社会完全屈从于个人.他坚持使用抽象法. 在他的劳动价值论中,他指出,价值由劳动时间决定,但并不是个别生产者在生产商品时实际所耗费的劳动,而是必要劳动.商品的交换价值取决于他们的绝对价值.货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因为他是表现其它商品价值的媒介.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他提出了分配理论.他认为,在既定的收入格局下,地租是主动的,首要的,最有保证的;工资有其固定不变的法则和水准,是发展生产不得不支出的代价;利润则是支付了地租和工资之后的余额,最容易受到损害.对外贸易学说是他的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对外贸易的扩张虽然大大有助于一国商品总量的增长,从而使享用品总量增加,但却不会直接增加一国的价值总量,因为价值总量由本国商品所包含的劳动决定.但是,如果存在比较成本差别,则国际分工可以带来劳动节省和效率提高,因此,他主张贸易完全自由.马尔萨斯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1766-1834 英国)是与李嘉图同时代的人,以其"人口论"而驰名于世.他的代表作有《人口原理》(1798年),《政治经济学原理》(1820年)等.在他的人口论中,马尔萨斯从两个前提出发:一,食物为人类生存所必需;二,两性间的性欲是必然的,且几乎会保持现状.在这两个前提下,他断言,人口以几何比率增加,而生活资料只能以算术比率增加,人口的增长必然超过生活资料的增长,因此,人口的增加会受到生产资料的限制.由于马尔萨斯试图证明劳动人民贫困和失业是因为人口增长过快,而与资本主义私有制无关,因此,他被马克思称为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的代表.萨伊让.巴蒂斯特.萨伊(1767-1832 法国)是19世纪初期法国古典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亚当·斯密学说的系统化者,他的主要作品是《政治经济学概论》,《政治经济学问答》和《政治经济学教程》等.他认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财富的生产,分配和消费,从而将经济学划分为生产,分配消费三部分.他提出效用价值论,指出物品的效用是物品价值的基础,价值来源于物品的效用.物品效用由劳动,资本和土地(自然)共同创造出来,物品价值也由这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于是,劳动,资本和土地的所有者工人,资本家,地主相应地得到各自的报酬:工资,利息和地租.萨伊认为,供给创造需求,从全社会来看,总供给一定等于总需求,产品过剩的经济危机不可能出现.J.S.穆勒J.S.穆勒(1806-1873 英国)是古典经济学的集大成者,他所处的时代是英国资本主义正处于比较繁荣发展的时期,工人运动和社会改良运动高涨,使他成为一个折衷主义者.他的《政治经济学原理及其在社会哲学上的应用》在很长时间内是作为大学经济学的初级教程.穆勒认为发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财富的生产和分配,同时也将社会经济繁荣与衰退的原因,精神,心理,社会关系和人类天性等也作为讨论范围.他的的折衷主义理论体系建立在对生产规律与分配规律的分析之上.他将生产仅仅看作人和自然的关系,不依社会制度改变;而财富分配则取决于社会的法律和习惯,会依社会的变化而改变.他认为唯一的生产力是劳动生产力;但又认为资本是劳动产品的积蓄来为利润辩解.他规定了使用价值,价格,价值(交换价值)的定义.他将价值分为市场价值和自然价值.市场价值决定于需求和供给;自然价值决定于它的获取难度.他第一次提出了信用与物价的关系.他完全接受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论,但他的论证方法不同,他比较的是同量劳动的不同效率或产量.他考察了社会进步对生产和分配的影响,批判了奴隶制和封建制,对资本主义进行了肯定,但认为需要进行改良,对经济自由主义和干涉保护主义采取折衷,提出了适度干涉主义.马克思卡尔.马克思(1818-1883德国)也诞生于固定经济学昌盛的时代.他是社会主义国家的精神领袖,国际无产阶级的导师.虽然他的影响力并不只限于经济领域,他对经济学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一般认为马克思对经济学的贡献主要是发展了剩余价值学说,并分析了资本家剥削的本质.马克思是第一个充分利用历史唯物观和辩证法研究经济问题的学者,建立了一个全新的经济研究领域.他还在穆勒的基础上,解释了资本主义所固有的基本矛盾,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必然性和周期性.客观上,后期的资本主义国家为解决自身矛盾所带来的危机,加强了经济调控,而经济学也进入了下一个时代—新古典时代.四,新古典主义十九世纪末,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新技术特别是在金属,化学,电力领域出现的新技术,导致新产品的出现和效率的进一步提高,需求和产量的增加引发工业领域的重大重组.同时,经济领域的竞争开始国际化,并导致频繁的经济危机,失业,通货膨胀使社会冲突的焦点从资本家和地主的对抗,转向工人和资本家的对立.此时,推行经济自由主义,重视资本积累,同时强调社会各阶级的经济作用和分配规律的古典经济学说,逐渐被新古典经济学说所替代.新古典主义是十九世纪末叶以来具有广泛影响和重要地位的经济理论.它的基本观点和古典主义相同,主张自由放任的经济思想;同时它也融合和吸收了其它一些学派的观点.它渊源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的所谓"边际革命".当时奥地利的门格尔,英国的杰文斯和法国的瓦尔拉斯几乎同时提出了以边际效用决定商品价值的理论.他们使用抽象演绎法,边际分析法,心理分析法和数理分析法建立了包括边际效用理论,时差利息论和一般均衡论等在内的理论体系.它把市场现象归结为个人选择的结果,着重解释在技术知识,社会习惯以及资源稀缺的约束下,个人在市场上进行的主观评价和选择,会导致市场过程的协调和均衡,进一步证明了自由放任的正确性.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特点是:经济和谐观新古典主义认为,经济体系的变动和发展是渐进的,而不是突变的;是和谐的,而不是冲突的;对经济刺激的反应是灵活的.边际分析是体现这种观点的的分析工具.供求力量决定价格的主观价值新古典主义认为商品和要素的价格决定于市场上的供求力量.市场上的理性行为是,需求一方,消费者寻求最大的满足;在供给一方,生产者追求最大利润,通过价格的变动,使供求量调整到双方相等时的均衡状态.完全竞争的经济新古典主义的均衡价值理论建立在完全竞争的基础上,认为资本主义经济是一个完全竞争并趋于均衡状态的经济.充分就业的经济新古典主义认为市场供求力量能使一国经济实现充分就业,一切生产要素在分配中所得到的份额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銀行需要流動性的原因有三,其一為因應 中央銀行法定準備率的規定,第二是應付 客戶存款提現需求的波動,其三則為季節 性、臨時性貸款的增加。 商業銀行的徵信原則 ◆在世界第二次大戰以前,各國銀行對借款 人的評估標準是以三C為主,也就是所謂的 品格(character)、能力(capacity)及 資本(capital),這三者後來又再加上了 擔保品(collateral)及經濟狀況 (condition)成為五C。
10-1 商業銀行 (5/13)
◆準備貨幣方程式(reserve money equation)為:資產=準備貨幣+其他負債+ 其他項目淨額因而準備貨幣=資產-其他負 債-其他項目淨額。 ◆準備貨幣方程式若由資產與負債兩個層面 來討論,可表示如下: ◆準備貨幣=資產(A)負債(B) ◆A: ◆ 國外資產 ◆ 對政府債權
10-1 商業銀行 (6/13)
◆ 對金融機構債權 ◆ 對公民營事業債權 ◆B: ◆ 政府存款 ◆ 央行票券餘額 ◆ 金融機構轉存款 ◆ 國庫存款轉存款 ◆ 外幣存款轉存款 ◆ 其他項目淨額
10-1 商業銀行 (7/13)
10-1 商業銀行 (8/13)
◆M=H.m(貨幣供給量=準備貨幣乘上貨幣 乘數) ◆貨幣乘數(money multiplier)可表示成: ◆m=(C+D)/(C+E+RD+RT) ◆即m=(k+l)/(k+e+rD+rT.T)。其中k=C/D= 通貨對活期性存款比率;e=E/D=超額準備 對活期性存款比率;rD=RD/D=活期性存款 之法定準備率;t=T/D=定期性款對活期性 存款比率。即M1B=(k+1)/(k+e+rD+rT*t)
第十章 銀行與生活
本章大綱
10-1 商業銀行 10-2 中央銀行 10-3 貨幣數量學說
10-1 商業銀行
10-1 商業銀行 (1/13)
問題討論
金融業的發展與什麼因素迫切攸關?它反映 出了什麼樣的經濟現象。 我國金融機構目前遭遇到什麼樣的瓶頸?金 融控股法的實質意義為何?
解說
信用創造 ◆貨幣供給是一種透過金融仲介機構,將貨 幣以槓桿的方式進行擴張之過程,其牽涉 到存款貨幣與存款貨幣機構之間的關連。
10-1 商業銀行 (3/13)
◆指超額準備扣除借入準備後的剩餘部分。 若自由準備金為正數,則可稱為「淨超額 準備」;若自由準備金為負數,即稱之為 「淨準備不足」。 ◆茲將上述整理為下列公式: ◆實際準備=庫存現金+在中央銀行的存款 ◆超額準備=實際準備-應提準備 ◆自由準備=超額準備-借入準備
10-1 商業銀行 (4/13)
10-1 商業銀行 (2/13)
◆現代商業銀行的資產結構中,包含了第一 準備金、第二準備金、放款及投資長期證 券等。 ◆這些準備金依其實際需要,分為以下幾種 「準備」: ◆一、實際準備(actual reserves) ◆二、應提準備(required reserves) ◆三、超額準備(excess reserves) ◆四、借入準備(borrowed reserves) ◆五、自由準備(free reserves)
10-1 商業銀行 (10/13)
◆政府存款 ◆準貨幣性存款 ◆郵政儲金 ◆其他項目淨額 銀行資金管理 ◆銀行資金管理約略可分成三種: ◆一、負債管理 ◆資產負債管理(Asset Liability Management,簡稱ALM)乃主張在資產與負 債之間妥善配置,以兼顧流動性與獲利性。 其重要之方法有二,即資產分配法與資金 轉換法。
10-1 商業銀行 (13/13)
◆一、何謂三C? ◆品德(character) ◆能力(capacity) ◆資本(capital) ◆二、何謂五P? ◆借款者(people) ◆資金用途(purpose) ◆還款財源(payment) ◆債權確保(protection) ◆借戶展望(perspective)
10-1 商業銀行 (11/13)
◆1.資產分配法(Asset Allocation Method) ◆2.資金轉換法(Conversion of Funds Method) ◆二、資產負債管理 ◆最後我們再簡述一下所謂流動性 (Liquidity)乃是指要在短期內以低廉成 本取得現金的能力。
10-1 商業銀行 (12/13)
10-2 中央行
10-2 中央銀行 (1/14)
解說
中央銀行的主要功能在做為銀行的銀行,提 供各商業銀行的資金融通,故中央銀行又可 稱為「最後貸款者」(lender of last resort)。 其次為負責發行國幣,其所鑄造的國幣或通 貨都為境內法償,人民必須使用,故衍生出 中央銀行的第三項功能就是控制適當的貨幣 數量。
10-1 商業銀行 (9/13)
◆倘若我們將貨幣定義擴大為M2=C+D+T,則 M2可表示成: ◆M2=(k+l+t)/(k+e+rD+rT.T).H ◆影響貨幣供給額M1B的因素,可由下式求 得:M1B=資產(A)負債(B),其中 ◆資產A: ◆國外資產淨額 ◆對政府債券 ◆對公民營事業債權 ◆負債B:
◆第二準備金的主要特性是具有迅速的變現 性、較少的損益性,通常具備這二項特性的 金融資產,常是票面利率與期限固定不變。 準備貨幣 ◆銀行創造信用的過程,主要來自於準備貨 幣之數量。此處所指之準備貨幣(reserve money),又稱為貨幣基數(monetary base)、基礎貨幣(base money)或強力貨 幣(high powered money),係由存款貨幣 機構及郵匯局的準備金與貨幣機構(及郵匯 局)以外各部門持有通貨(currency in circulation)的合計數。
10-2 中央銀行 (2/14)
央行的第四項及第五項功能分別為管制銀行 業務及作為政府的銀行 中央銀行的其他功能還有監督國內各種銀行 的業務,並經管外匯準備,調節國際收支。 外匯準備就是清償國際債務所需要的外國貨 幣及其他國際支付工具。 國際收支則包括以對外貿易為主的經常帳收 支,以及表現長短期資金流動的資本帳收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