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现代化经济体系_的要素是什么_刘志彪

合集下载

新时代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涵

新时代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涵

新时代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涵一、引言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中国正积极推动新时代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这一发展目标旨在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提升国家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

本文将围绕着新时代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涵展开论述。

二、内涵的定义与背景新时代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涵,是指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利用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一套完整理念和方法。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正面临着经济结构转型、增长动力转换和创新驱动等重大挑战,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成为了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

三、创新驱动和提质增效1.从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要素驱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经济发展的需求。

新时代下,中国正致力于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

创新驱动的经济体系重点关注科技创新、创业创新和制度创新,推动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提升整体经济竞争力。

2.提质增效的重要性提质增效是新时代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核心任务之一。

通过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市场化改革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等手段,可以优化经济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而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四、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1.低碳经济与环境保护新时代下,低碳经济成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发展清洁能源、推动节能减排等措施,可以有效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构建生态文明,保护环境资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2.绿色发展与经济转型绿色发展是新时代经济体系的重要特征之一。

绿色发展要求在经济增长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五、开放合作与国际竞争力1.经济全球化与开放合作新时代下,经济全球化对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起到了重要作用。

开放合作可以促进资源配置的优化和国际市场的拓展,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力。

2.国际竞争力与自主创新国际竞争力是新时代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指标之一。

新时代经济建设的总纲领

新时代经济建设的总纲领

3 0 现代国企研究 MODERN SOE RESEARCH
April, 2018
的质量和效益。这是跨越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 展阶段关口的迫切要求。
第一,只有努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坚持质量 第一、效益优先,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 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才能改变长期以来在赶 超型旧体制下形成的速度、数量偏好的粗放型发展特 征,才能使供给结构较好地适应需求结构的快速变化和 不断升级的趋势,才能真正地化解过剩产能、降低经济 杠杆,加快振兴实体经济。
进入新时代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 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为此必须 在战略上从追求增长速度转型为追求质量经济体系,实 现经济发展速度与民生幸福的双重追赶。这一战略转变 趋势叠加上我国人口提前老龄化的社会环境,意味着中 国发展环境和条件将发生巨大的变革,其中,一个最重 要的经济现象,就是可能会出现以要素价格不断上扬为 基本特征的经济趋势。如果这种成本上升的趋势不能为 生产率上升速度所消化,不能从依赖于低成本比较优势 转向创新驱动、提高生产率和附加价值的竞争优势,我 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动力将有所衰减,经济运行将可能出 现滞胀格局并陷入发展的陷阱。
二是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我国的 人均收入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 距。然而,中国可以在衡量发展水平和 发展质量的其他指标方面奋起直追,领 先世界。如在教育年限、预期寿命等方 面,中国的进步都十分迅速。
三是现代化产业体系和结构。在作 为发展中大国经济的语境下,现代化产 业体系在我国是指要全面地构建比较稳 固的现代农业基础,比较发达的制造业 尤其是高等级的装备制造业,以及门类 齐全、迅速发展的现代服务业。总体要 求是技术进步不断提高,产业国际竞争 力不断增强。这样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是 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物质基础。

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课后答案

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课后答案

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课后答案What is a classic? It takes about 100 years to become a classic.大家好,今天由我来给大家解读十九大报告的第五部分——“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一部分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是经济建设发展的总体战略部署;十九大报告在这一部分还提出了一个新概念——“现代化经济体系”;那么,如何理解这一新概念的内涵,怎么把握它的重点我今天的讲座就围绕此主题展开,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十九大至二十大的重大战略目标;第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总要求基本任务;第三,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三个支柱;第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六个重点,这是今天讲座的重点部分;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十九大至二十大的重大战略目标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关于经济建设的一个重大战略目标;那么,为什么要提出这个战略目标一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内在要求我国经济从数量追赶转向质量追赶;党的十八大提出“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一重大变化,更为突出地要求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把“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放在最核心的位置;如果不重视经济发展质量、不提升质量,产能过剩就无法得到有效化解,对外贸易优势有可能会慢慢丧失,经济竞争力也有可能会迅速下降;可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内在要求;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党的十九大之后,我们还将加大工作力度,取得更大的进展;也就是说,要进一步推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就必须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是攻关期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以上两点,就可以说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由何提出;三什么是现代化经济体系要领会“现代化经济体系”这一新概念,首先要理解什么是现代化;现代化,是我们的一个奋斗目标;近代以来,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实现现代化;现代化的重中之重是经济现代化;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提出“四个现代化”,即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2012年,十八大报告提出“新四化”,即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这是推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非常重要的因素;对于实现现代化,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一个重大的战略目标,到本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也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个新目标;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这五个词体现的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富强强调经济建设,民主强调政治建设、文明强调文化建设、和谐强调社会建设、美丽强调生态文明建设;这一目标描绘了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新图景;那么,要达到这一目标,我们就要“分两步走”,第一步是从2020年到2035年,第二步是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也就是前15年和后15年;另外,十九大报告指出,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也就是说,到2020年,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总之,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对即将实现的现代化提出的要求,它源于我们对现代化的追求;那么,什么是现代化经济体系它由三个部分构成:一是动力体系,就是发展要有动力,要有新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重视新旧动能的转换,推动增长动力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加快转向创新驱动;现代化经济体系由新旧动能的转换、创新驱动力的形成建立现代动力体系;二是产业体系,就是要有产业支撑;三是经济体制,就是要有体制支撑;上述就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本概念;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总要求按照十九大报告第五部分内容,我们做一个总结和梳理;一动力体系十九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这一要求自“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之后更为明确;“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就是必须通过改革才能形成现代动力体系;“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这又是一个新提法,我称为“三大变革”;其中“质量变革”,意味着不但要把质量放在首位,还要让质量发生根本性变化;总之,以“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为原则和要求,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成“三大变革”,进而完成动力转化,形成现代动力体系;而形成现代动力体系最终要实现的目标,就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这是人类社会共同的标准;创新、科技进步是衡量世界各国先进程度、现代化程度的标准;而劳动、资本、土地三要素之外的一个要素就是科技进步,就是全要素生产率;简单地说,一个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在达到现代化水平后,其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率要超过60%-80%;这时就可以说,这个国家建立了现代经济发展的动力体系;因此,现代动力体系的形成,最终是要让全要素生产率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二产业体系过去,我们将产业分为一次产业、二次产业、三次产业;如果产业达到了现代化的水平,也就是实现了现代化的农业、工业、服务业,其特征是质量效益都比较高,技术进步率也比较高,这样的产业体系就叫做现代产业体系;目前,我们的现代产业体系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不够强,实体经济不被重视,金融领域热衷于泡沫经济;为此,党的十九大提出,要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三经济体制从微观到宏观的角度,我们将现代经济制度分为现代产业制度、现代产权制度、现代财政制度、现代金融制度;十九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这就要求我们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2015年12月,习近平同志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2016经济工作重点围绕实施五大政策支柱,即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十九大报告对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提出了具体要求,明确提出宏观调控有度,我认为这是一个新的说法,值得我们研究;这要求我们探索宏观调控要怎么做才能有效有力,以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宏观调控不是万能的,更不是什么都要管,而是有选择地、有重点地开展,而且要精准有效;三、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三个支柱十九大报告的第五部分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应该说这部分在报告中的份量还是比较重的;报告细化到了六大主要任务: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这体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五方面也是我们在工作中要不断深化贯彻的;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三个支柱是什么一是通过改革和创新形成新动能;二是解决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提高发展的整体性和协调性;三是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现代化经济体系包括三个部分:动力体系、产业体系、经济体制;实际上,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与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三个部分是有很大关系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也就是说,我国的发展已经到了比较高的水平,生产力也有了很大提升;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主要解决的就是结构性问题;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支柱也要有问题导向;改革和创新是培育动力源的两个关键,因此我们要深化改革、促进创新,这样才能有新的动力;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一从改革创新入手,培育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新动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着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水平;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二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提高发展的整体性和协调性我们讲,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体现在“三农”问题上,也就是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也是十九大报告中的一个新提法;二是体现在区域性问题上;有些地区在经济发展上还存在缺少活力、效率低的情况,有些地区的产业发展及其他各方面发展也不是特别充分;这些都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都是我们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三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要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战略性重组,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六大重点学习十九大报告第五部分的内容,我强烈地感受到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六大主要任务就是强国之道;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是发展和改革的一个重要切入点;之所以说这个工作非常重要,是因为它是培养动力的需要;动力的发展需要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完善、发展也必须要改革;那么,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攻方向是什么是质量效益的问题——质量效益不高;以前,我们的增长主要是靠要素投入和投资驱动,现在要开始改变这种面貌;所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攻方向是要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为了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显着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这些年,我国形成了一定的质量优势,但还要巩固增强,要形成我们自己的质量优势;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也是围绕产业体系的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形成来展开的;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第一项工作是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中国的很多工业品在世界都名列前茅——中国的钢铁产量世界第一,把另外九个排在前十名的国家远远地抛在后面;中国的水泥产量占全世界的50%左右,煤炭产量也接近50%;所以说“大”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现在我们要变成强国;要想变成强国,具体要怎么做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时代,除了政治特征、经济特征外,还有环境的变化;我们现在所处的环境是战略机遇期,正好迎头赶上第三次产业革命——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这样的新经济,所以发展得非常迅速,而且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所以我们要通过新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全面提升产业水平;十八大之后,我们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未来要继续把这个工作做得深入,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新动能从何而来从新经济而来,从实体经济和传统产业的融合上来,形成新的产业、新的消费热点;这就是未来中国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第二项工作是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水平;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这里所说的全球产业链中高端不仅是指工业,产业链的概念是包括工业、制造业、服务业等在内的,所以“全球产业链中高端”包含了制造、加工、创新和服务等内容;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第三项工作就是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是强国的重要基础;中国为发展中国家怎么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可以这样说,基础设施建设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重大战略的成功,世界各国都可以借鉴中国的经验;现在,中国也是很有优势的,中国的许多基础设施建设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包括高铁、高速公路等,无论是总量还是质量,都排在世界前列;基础设施的优势我们要保持,并且要继续加强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当然,我们也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比如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在基础设施上表现得十分明显,农村的基础设施、中西部的基础设施都还存在不足,也就是不充分;基础设施建设是“传统+新兴”——传统的基础设施有公路、铁路、港口、机场等,而新兴基础设施更要重视,像信息网络、物流的发展等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这也是存在投资潜力的原因;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第四项工作是坚持“三去一降一补”;“三去一降一补”的最终目的是存量和增量并重,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实现供需动态平衡;也就是说,我们需要的平衡是动态的、长期的平衡,不能形成大量的产能过剩、价格下跌、企业效益滑坡;通过“三去一降一补”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长期制约发展的结构性矛盾基本化解了,让市场规律正常地、有效地起作用;这样一来,经济就有了可持续增长的基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第五项工作是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这几年我们简政放权,进行商事制度改革,降低企业创业成本,使新的企业、新的市场主体大量涌现——从开始时每天1万家增加到万家,后来又增加到万家,到2017年达到了每天万家,这既体现了市场的活力,也体现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第六项工作是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我们的劳动者大军不能再是低层次的产业工人;现在,我国每年有700多万的高校毕业生,这样的人力资源数量简直不得了;如果我们把劳动者大军都变成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人才,这对经济增长实现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对创新驱动,都是非常重要的贡献;十九大报告中提到的“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意味着就业水平、就业质量、人才水平在明显提高;二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早在2007年的国家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十一五”规划中就提出,将创新型国家作为总体目标;创新要靠科技;即使是在改革开放前,我们都在追求科技上的进步,那么在建设现代化的今天,我们更要把创新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这是十九大报告里的原话;那么,我们要做哪些工作呢第一,要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创新有三个来源: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在新时代,我们要特别重视原始创新;我们的科学家一定要搞原创,前沿性的、原创性的成果要成批量地出现;在科技领域,现在的中国和十年前、十五年前的差距是很大的;第二,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应用技术最终要为我们所用,要发挥经济效益;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这些提法中,有些是以前就讲过的,有些是十九大的新提法;从这些提法中也能看出,我们的目标是全面的而不是单向的,我们要在整体上强起来;如何建设一个强国其中一点就是要有过硬的技术,只有应用技术达到很高的水平,才能实现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目标;这是现实的要求;第三,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在战略科技方面,我们要站在前面;十九大报告提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是以前就提过的,这个要求是一贯的;从创新体系建设上来讲,如果是基础性、原创性研究,它的基础可能是国家;如果是一般应用型的创新体系,它主要依靠的就是企业,所以要特别支持中小企业的创新,这个思想也是一贯的; 第四,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以前,我们对知识产权的重视不够,现在则是主动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这对我们自身也是非常有利的;知识产权保护得好,创新才能具有强大的基础和强大的动力;十九大报告提出,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不仅要强化知识产权保护,还要强化知识产权创造和强化知识产权运用;这是对知识产权制度的完善,也是我国建立创新型国家的关键一环;要实现强国目标,技术水平要不断提高,知识产权制度也要不断完善,这是现在非常紧迫的任务;第五,要注重对人才的培养;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六个重要任务,最终都落在人才上面;十九大报告提出,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我认为,培养造就战略科技人才是非常关键的;我们要实现强国目标,推动创新驱动,就要更加注重人才的培养;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我认为这是具有特别的意味的;提到乡村振兴,要特别注意“振兴”两个字;我认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在我国一些乡村地区还是非常明显的;这也是我们现在面临的一大难题;当前,一些农村的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但从实际上看,我国乡村是有文化、有发展基础的;十九大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个提法就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也是十九大报告在经济发展方面的一个亮点;在乡村振兴方面,我们的发展思路已经越来越清晰了,发展重点也越来越突出和全面;我们并不是仅从某一个方面来发展乡村,而是要全面、系统地振兴乡村,这是非常重要的;第一,各级政府都要高度重视乡村振兴;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第二,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过去我们强调农业现代化,现在提出农村现代化,这就是一个社会概念了;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也就是“双现代化”;我认为,农业农村现代化要比农业现代化更加宽广,当然农业作为产业也有它的重点;那么,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总要求是什么就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也就是说,要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以上这些方面都要达标;第三,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这些也是我们以前一直在做的事情;报告还提出,要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第四,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农民的财产保护和权益保护确实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么这方面的问题肯定会通过改革给予解决的;第五,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不管经济怎样发达,如果粮食安全有问题,社。

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内容

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内容

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内容
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
1. 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通过市场机制调节供求关系,实现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和效率。

2. 私有产权制度:确立私有产权的保护和使用权,鼓励个人和企业进行创新、投资和经营,增强经济主体的活力和创造力。

3. 健全的法律体系:建立法制化的经济体系,制定公平公正的市场规则,保护经济主体权益,维护市场秩序和竞争环境。

4. 高效的国家治理体系:建立和完善宏观调控机制,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实现经济平稳增长和稳定发展。

5. 健全的金融体系:发展健全的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提供多元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和金融创新。

6. 科技创新和教育体系:加强科技创新能力,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提升劳动力素质和教育水平,培养人才。

7. 国际合作与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开放市场,引进外资和技术,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全球经济共同繁荣。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容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容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容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加快推进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必须加强科技研发、技术转移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工作,推动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变。

2. 深化市场化改革。

市场化改革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保障,必须加强制度创新,推动资源配置更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加快建设现代市场体系。

3. 加强金融支持。

金融支持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保障,必须加强金融体制改革,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加快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和金融风险防范体系。

4. 培育新兴产业。

新兴产业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必须加强新兴产业的研发、推广和应用,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型经济。

5.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要求,必须加强区域协调发展规划和政策制定,推动城乡一体化、产业协调、交通联通、生态共治等方面的工作。

总之,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加强各方面的工作,推动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 1 -。

简述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容

简述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容

简述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容
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一套指导经济发展的经济制度,其特征是高度市场化、重视科技进步和竞争性,强调公平、安全、包容性和可持续发展。

第一,市场化。

在现代经济体系中,市场价格是调节经济活动的重要手段,而资源的配置由市场自由流动和市场机制调节。

有了市场,贸易活动才会更加活跃,商品和服务的投入和交换更加频繁,实现社会经济生活的广泛繁荣。

第二,重视科技进步。

现代经济体系需要建立现代科技基础设施,推动科技进步,实现创新驱动型发展,不断提高生产力,并把科技进步带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沿。

第三,强调竞争性。

现代经济体系要以竞争性为导向,建立完善的竞争机制,激发企业家的创造性,推动企业家利用最先进的技术和最佳经营方式,改善产品质量,降低价格,促进经济发展。

第四,强调公平、安全、包容性和可持续发展。

现代经济体系要认真落实社会公平,保障基本的享有权利,加强社会服务,实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同时,要创造一个包容性的社会环境,实现增长与公平、包容性和可持续发展的统一,从而使每一个公民都能受益于经济发展。

总之,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一套以市场化、科技进步、竞争性、公平、安全、包容性和可持续发展为特征的经济制度,它不仅对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而且能有效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只有在这
样的经济体系下,才能实现经济的最大化和社会的最大化,从而让每一个公民都得到公平的分享。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容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容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容
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要素
1、加快实施科技创新战略,加大投入,把创新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核心环节,着力提高技术水平,推动经济快速发展。

2、落实节能减排政策,促进资源充分利用和循环利用,不断提高节约技术水平,保护环境,建立可持续发展体系,防止污染、腐败。

3、完善经济政策,改善财政制度,加强税收政策等经济改革,精细化调控,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4、提升专业技术水平,加强人才培养,为经济发展建立良好的技术支撑,把引进企业或技术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

5、改革和完善市场机制,加强市场监管,完善行政审批等流程,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保证企业正常经营管理,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6、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金融产品,加强财经市场的监管,降低融资成本,提高金融创新能力,为企业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

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实施措施
1、实施科技创新战略,突出科技创新,把创新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核心环节,大力发展科技创新。

2、加强节能减排,推进节能减排政策,实施节能技术改造,提高节约技术水平,保护环境,建立可持续发展体系。

3、改进经济政策,改进政府政策,改善行政审批流程,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大众经济发展。

4、加大人才培养,加强高技术人才的培养,加大投入,提高专
业技术水平,为经济发展建立良好的技术支撑。

5、改革市场机制,加强市场监管,完善市场规则,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保护消费者权益,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6、着力金融改革,完善金融产品,加强财经市场的监管,降低融资成本,提高金融创新能力,为企业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

强化实体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

强化实体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

强化实体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刘志彪摘 要: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要把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本文理解“高质量发展”的深刻内涵,剖析我国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之间的发展失衡问题,以及实体经济内部的结构性矛盾。

最后,提出推动我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思路和举措,在引导经济发展脱虚向实的同时,推动以虚促实和新旧产业融合。

关键词:十九大报告;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要把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实体经济既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主要着力点,又是打造协同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要素之一。

切实提高实体经济的发展质量,是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抓手,也是解决我国当前结构性失衡问题的关键点。

一、理解“高质量发展”的深刻内涵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是对十九大报告要求的一个具体落实。

这次会议的主题词是“发展高质量经济”。

按人民日报社论定义,所谓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

这就进一步指出了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的基本特征,就是转向了高质量发展。

推进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要求。

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是继过去两年来“三去一降一补”行动取得阶段性成就之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又一个必然的重要的行动。

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一是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之后的必然。

过去是短缺经济,主要应该用速度加快解决“有”“无”的问题;现在是过剩经济,必须开始用质量去解决“好”“坏”的问题。

全面理解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科学内涵

全面理解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科学内涵

地 增 强道 路 自信 、理论 自信 、制 度 自 解 决 “如何 生产 和 为市 场提 供什 么样 济的开放格局;拓展对外贸易 ,培育贸
信 、文 化 自信 ,既 不走 封 闭僵化 的老 产 品 ”的问题 。针 对市 场对 “高 、精 、尖 ” 易 新业 态新 模式 ,推进 贸 易强 国建 没 ;
的 体 rk出 发 ,将 j 放 “ 位 一 体 ” 艟 【}1 特 色社 会主 义 的经 济 j 础
三是 建 设 现 代 化 经 济 体 系的 根
总 体布』l_ljl搴『1“四个 f1 伐略布 J _j巾来
二是 建 设 现 代 化 经 济体 系的 本 本 遵循 是 坚持 和完善 中国特 色社会 主
容 紧 彩,而且 与 接成 间接 相 天 的 持 会 卞 义市场 经 济 改 :方 向 ,推 的积极 性 、 充 分地 尊 和满 足 人
城 j、广 泛 , 为 J 个 if4 ;确 地把 握 动 济持 续健 康发 展 。” 特 以经 济建 群 众 n勺小 小 利 诉求 ,这 是 建 I『
发 展 目标 上 讲 ,“支 持 传 统 产 业 优 化 改 革和 发 展 的最 大 推动 器 ,也是 建设 (16(}6RJZAI{)9)的阶段 性 成 果 。
升 级 ,加 快 发 展 现 代 服 务 业 ,瞄 准 国 中国特 色 社会主 义市场 经济 的重 要 法
产 业 运 行 机 制 上 讲 ,是 要 “加 快 建 设 工 匠精 神 ,营造 劳动 光 荣 的社会 风 尚 经济体 制这一 方 向协 同推 进 ,同时也使
实 体 经 济 、科技 创 新 、现 代 金 融 、人 力 和 精益 求精 的敬 业 风气 。”
各方 面 自身 相关 环节 更 好适 应社 会主

如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如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坚 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 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 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2017年,中国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首次提出高质量发展的新表述。2021年,接连强调“高质 量发展”,意义重大。2021年3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 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9月14日,国务院批复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关 于推进资源型地区高质量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
参考资料: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理论大纲
《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理论大纲》是高培勇主编的经济学著作,首版时间是2019年5月。
参考资料:新时代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研究:以福建福州为例
《新时代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研究:以福建福州为例》是一本2023年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作者是刘名远。
参考资料:高质量发展如何建Fra bibliotek现代化经济体系?
名词解释: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2019年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名词解释:现代化经济体系
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由社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构成的一 个有机整体。
内容介绍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变为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 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跨越由“量”到“质”关口的迫切 需求,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坚实基础。
措施
图片暂时无法显示,请下载后尝试
左图表示了本步骤的内容,以图片内 容为准。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本要求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本要求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本要求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本要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阐述:首先,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推动产业创新、业态创新、模式创新等全面创新。

这要求我们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

其次,协调发展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特征。

我们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

这要求我们在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注重平衡各方利益,缩小区域差距,实现共同发展。

再次,绿色发展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由之路。

我们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这要求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强对环境的保护,推动绿色低碳产业的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此外,开放发展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在要求。

我们要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这要求我们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加强与各国的经贸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最后,共享发展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根本目的。

我们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这要求我们在发展过程中,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

综上所述,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本要求包括创新驱动、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

只有全面贯彻落实这些要求,才能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经济体系现代化的内容标准

经济体系现代化的内容标准

经济体系现代化的内容标准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科技进步的加速推进,经济体系的现代化已经成为了各国共同的发展目标。

那么,经济体系现代化的内容标准是什么呢?首先,现代化的经济体系必须具备高度的市场化程度。

市场化是现代经济体系的核心,只有市场化程度高的经济体系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

具体而言,市场化程度高意味着企业能够更加自主地决定产品的生产、定价和推广策略,同时也意味着市场机制能够更加有效地调节经济生产和分配。

其次,现代化的经济体系必须具备高度的技术含量和创新能力。

科技创新是现代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撑,只有具备强大的技术优势和创新能力的经济体系才能在全球化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具体而言,现代化的经济体系需要积极推进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同时还需要注重人才培养和知识产权保护。

第三,现代化的经济体系必须具备良好的法制环境和规范化管理。

法制环境和规范化管理是现代经济体系的重要保障,只有具备良好的法制环境和规范化管理的经济体系才能更好地保障市场秩序和公正竞争。

具体而言,现代化的经济体系需要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和监管体系,同时还需要对企业进行规范化管理和合规经营。

最后,现代化的经济体系必须具备良好的社会责任和环境保护意识。

社会责任和环境保护是现代经济体系的重要价值取向,只有具备良好的社会责任和环境保护意识的经济体系才能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和承担环境保护责任。

具体而言,现代化的经济体系需要注重企业社会责任,推动绿色发展和低碳经济建设。

综上所述,现代化的经济体系需要具备高度的市场化程度、技术含量和创新能力、良好的法制环境和规范化管理、以及良好的社会责任和环境保护意识。

只有具备这些标准的经济体系,才能更好地适应全球化的挑战和机遇,实现长期可持续性发展。

经济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经济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
提高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技 能水平。
人才流动与配置机制
建立健全人才流动和配置机制,推动人才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为经济发展 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金融服务要素
多层次金融市场
建立健全多层次金融市场,为企 业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和金融 服务。
金融科技发展
绿色发展
企业应积极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减 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实现经济 、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协同发展。
金融机构实践
服务实体经济
防范金融风险
金融机构应积极服务实体经济,支持小微企 业、民营企业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推动 经济转型升级。
金融机构应加强风险管理,完善内部控制, 防范金融市场风险,维护金融稳定。
招商引资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境外投资,促进经济发展。
06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微观主体和区域 实践
企业实践
创新引领
企业应注重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 提高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增强市 场竞争力。
质量第一
企业应强化质量意识,提高产品质 量和服务水平,树立良好的品牌形 象。
效益优先
企业应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 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
现代化经济体系有利于提高我国经济 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增强我国经济的 国际竞争力。
要点二
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现代化经济体系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 态的必然选择,可以促进经济持续健 康发展。
要点三
贯彻新发展理念
现代化经济体系贯彻创新、协调、绿 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有利 于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我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要性
技术转移
建立健全技术转移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应 用。

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涵与建设重点

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涵与建设重点

2018.5 19
略 ,应 着力 加 强创 新 体 系 建设 ,强 化 战 略科 技 力 量 。要建立 以企业 为主体 、市场 为导 向 、产学研深 度 融合 的技 术创新体 系 。加强科 技人才培 养 ,不 断 提 高科技创新 的 内生 动力 。积极 倡导创新 文化 ,把 全社会智 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 。
发展协调 ,预防宏观 经济风险等 。必须 以完善 产权 制度和要 素市场化配 置为重点 ,全 面实施市场 准入 负面清单 制度 ,清理废 除妨碍统 一市场和公平 竞争 的各种规定 和做法 :推 动各种所有制 经济依法平 等 使用 资源要 素 ,坚决破 除不合 理 限制 和隐性 壁垒 ; 打破行政性垄 断 。防止市 场垄断 ,加快要 素价格市 场化改革 ,放 宽服务业 准入限制 ,完 善市场监管体 制 ;完 善政府 守信践诺机制 .确保政策 承诺 严格兑 现 ,加 强对政 务失信 行为 的监 管和惩戒 。
2.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十 九 大报 告 指 出 。创 新 是 引领 发 展 的第 一 动 力 ,是建设 现代化经 济体系 的战略支撑 。实施创 新 驱动 战略既是培 育国际竞争新优 势的迫切需 要 ,也 是提高经 济增长 的质 量和效益 、降低资源 与能源消 耗 、改善 生态环境 、建设 美丽 中国的迫切需要 。随 着我 国在 国际上低成本 优势 的逐渐 弱化 。加快培 育 创新优 势将 为我 国经济 发展提 供持 久动力 。同时 , 通过 运 用新 技 术 改造 提 升传 统 产业 、发 展 新 兴产 业 ,既 可 以增 强产 业 整体 竞 争力 ,又可 以降低 消 耗 、减少 污染 ,改变 长期 以来 粗 放式 的发展 模式 , 增 进 经济 发 展 的文 明程 度 。实施 创新 驱 动发展 战

时政热词:现代化经济体系。

时政热词:现代化经济体系。

时政热词:现代化经济体系。

一、什么是现代化经济体系?1.现代化经济体系(系统论)主要包括几方面的内容:一是要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二是要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三是要建设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四是要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五是要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六是要建设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七是要建设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

以上几个体系是统一整体,要一体建设、一体推进。

我们建设的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借鉴发达国家有益做法,更要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现代化经济体系究的着力点在哪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就是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具体地说,就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二、为什么要建设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目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跨越。

由“量”到“质”关口的迫切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坚实基础。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适应经济发展新特征新要求的主动选择。

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是遵循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必须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政绩考核,创建和完善制度环境,推动我国经济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认识

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认识

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认识
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指在现代化的社会背景下,建立起来的具有高效率、高效益、高质量、高竞争力的经济体系。

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包括经济结构、经济制度、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等方面。

一、经济结构
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经济结构应该是多元化的,包括农业、工业、服务业等多个领域。

农业是国家的基础产业,工业是国家的重要支柱产业,服务业是国家的新兴产业。

这三个领域的相互支撑和协调发展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特征。

二、经济制度
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经济制度应该是市场经济制度。

市场经济制度是以市场为基础,以供求关系为调节机制,以自由竞争为核心的经济制度。

市场经济制度具有自由、公正、高效、灵活等优点,可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的持续发展。

三、经济政策
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经济政策应该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政府为调节者的政策。

政府应该制定合理的宏观经济政策,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以促进
经济的稳定增长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四、经济管理
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经济管理应该是科学、规范、高效的管理。

管理者应该具备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能够有效地协调各个方面的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经济的效益。

总之,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需要在经济结构、经济制度、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协调和管理,以实现经济的高效率、高效益、高质量和高竞争力。

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课后答案)之欧阳体创编

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课后答案)之欧阳体创编

大家好,今天由我来给大家解读十九大报告的第五部分——“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这一部分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是经济建设发展的总体战略部署。

十九大报告在这一部分还提出了一个新概念——“现代化经济体系”。

那么,如何理解这一新概念的内涵,怎么把握它的重点?我今天的讲座就围绕此主题展开,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十九大至二十大的重大战略目标;第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总要求(基本任务);第三,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三个支柱;第四,建设现代
化经济体系的六个重点,这是今天讲座的重点部分。

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十九大至二十大的重大战略目标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关于经济建设的一个重大战略目标。

那么,为什么要提出这个战略目标?
(一)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内在要求我国经济从数量追赶转向质量追赶。

党的十八大提出“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这一重大变化,更为突出地要求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把“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放在最核心的位置。

如果不重视经济发展质量、不提升质量,产能过剩就无法得到有效化解,对外贸易优势有可能会慢慢丧失,经济竞争力也有可能会迅速下降。

可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内在要求。

高中政治部编版《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ppt演示文稿1

高中政治部编版《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ppt演示文稿1
3.2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学习重难点
重点:1.如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2.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原因
难点:1.实体经济的地位 2.怎么样大力发展壮大实体经济
是什么
六个体系 一个体制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为什么
重要性 必要性
怎么做
产业体系 城乡区域发展体系 全面开放体系
一、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涵是什么?
建设现 代化经 济体系
二、为什么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1.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 增加村民就业率→村民收入提高→乡村脱贫致富→乡村旅游兴起
④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提供高质量产品 ④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提供高质量产品。
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迫切要求 ④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提供高质量产品
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
增加村民就业率→村民收入提高→开发乡村资源→助力乡村振兴
②③ 好D. 生活的向往打下坚实而强大的物质基础。
三、怎么样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城乡区 域发展 体系
收入分 配体系
产业 体系
现代化 经济体

全面开放 体系
政府和 市场
绿色发 展体系
市场体 系
目标
产业体系
地位
要求:大力发展实体经济
措施
城乡区域发展体系 目标 乡村振兴战略 地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投资一直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力军”。随着传统 产业的规模不断扩张,产能过剩矛盾非常突出;消费在国 内生产总值中占比偏低。
拉动经济 增长的三 驾马车: 从经济增长动力的角度看,投资、消费和出口三股动力存 投资、消 在不均衡现象,经济增长较大程度依赖投资和出口,制约 费、出口 着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领导科学2017·11月下梦想和共同的追求为基础,逐步形
成携手共进以发展中国家为主体的
国与国、国与区域的命运共同体。

三是不断发展和拓展各领域的
命运共同体,经济、政治、文化、安
全、军事、生态、人文等各领域共同
体,是构建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
部分。

四是重点打造以经济和安全为
发展主导的命运共同体,以发展固
安全,以安全促发展。

五是倡导“互为中心”打造国与
国、国与区域、区域与区域命运共同
体,形成连带互动效应。

六是正确处理利益共同体、安
全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
体四者的统一关系,要从行为体之
间的历史、现实和未来整体衡量,着
重分析现阶段各利益群体经济关系
和利益关系问题,以此调动各方积
极性。

(摘自《人民论坛》2017年5月
上,张华波、宋婧琳/文)
“现代化经济体系”的
要素是什么
“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十九大报
告中基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的目标,创新性地提出来的一个突
出的、具有建设性的重要范畴。


据十九大报告精神,新时代我国现
代化经济体系的基本框架主要由以
下要素构成。

一是经济总量和发展速度。


国现在已成为全世界第二大经济
体。

只要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保持
在6%—7%,到2050年左右,中国人
均GDP 、人均GNP 或国民收入达到
世界现代化国家的平均水平,我国
的经济总量就绝对处于世界第一的
位置。

二是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


国的经济总量超过美国只是时间问
题,但是人均水平要超过美国,在相
当长的时期内,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情。

然而,中国可以在衡量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的其他指标方面奋起直追。

三是现代化产业体系和结构。

在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经济的语境下,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指要全面地构建比较稳固的现代农业基础,比较发达的制造业尤其是高级化的装备制造业,以及门类齐全、迅速发展的现代服务业。

四是现代化空间布局结构和协调程度。

具体是指国土资源利用效率较高、要素密集程度较大、生态容量适度、城市群落连绵、区域发展差距较小的生产力布局结构。

五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体制机制。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是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

六是高水平的开放经济体系。

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一定是全方位立体开放的经济体系,是深度加入全球分工体系、与世界经济之间有着良性循环关系的经济,不仅可以输出商品和要素,而且可以吸收商品和要素,但绝不是依赖型的输入型经济;不仅可以引进来,而且可以走出去;不仅可以对东开放,而且可以沿“一带一路”向西向南开放。

(摘自2017年11月6日《北京日报·理论周刊》,刘志彪/文)中国治理结构变革可从县域起步创新县域治理结构,一是要按照国家宪法和法律的基本要求,给予县域更大自主权,甚至逐步向县域自治方向发展演进,这是大国未来不可能不走的道路。

二是要对县域治理结构进行大胆探索。

如,强化人大的权威,县委书记、县长由一个人来做,减少班子重叠状况等。

书记、县长如何由一个人来做?首先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

根据党管干部原则,党委可以提出若干个县委书记候选人,在此基础上,让党员代表大会投票选举。

比如党员投票选五个,其中前三名推介给县人代会,参加县长竞争。

在人代会上,谁得票最多谁就当县长,也是当然的县委书记。

这既体现了党内民主,也体现了人民当家做主的人民民主。

这一点既加强了人大的权威,又加强了人大对县长、书记的监督,同时体现了人民民主和党的领导。

(摘自《同舟共进》2017年第10期,汪玉凯/文)推进“合宪性审查”:“依宪治国”的重要举措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维护宪法权威。

”其中,“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第一次出现在党代会文件中。

所谓“合宪性审查”,就是由有关权力机关依据宪法和相关法律的规定,对于可能存在违反宪法规定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以及国家机关履行宪法职责的行为进行审查,发现违反宪法的问题并予以纠正,以维护宪法的权威。

“合宪性审查”所要解决的问题是违宪问题,目标是维护宪法权威、保证宪法实施,制度功能是推进“依宪治国”价值要求的实现。

“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从当下的制度安排来看,并不是要另起炉灶,成立多少合宪性审查机构,关键是要在实践中将现行《立法法》第99条所规定的“合宪性审查工作”付诸实践,让“合宪性审查”制度“动起来”“活起来”“用起来”,让宪法真正成为判断人们行为对错的是非标准和判断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是否“合宪”的裁判规则。

(摘自2017年11月6日《北京日报·理论周刊》,莫纪宏/文)责任编辑介明菊
21DOI:10.19572/ki.ldkx.2017.33.037
DOI:10.19572/ki.ldkx.2017.33.038DOI:10.19572/ki.ldkx.2017.33.03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