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中国的传统都无法持久
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困境及建议
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困境及建议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困境1.教育体制不完善:现代教育系统注重理论知识和应试能力,传统文化教育较为薄弱,导致学生对传统文化了解匮乏,传统文化无法得到有效传承和发展。
2.社会价值观念转变: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社会价值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同度降低,传统文化传承遇到了巨大困难。
3.媒体影响力的削弱:现代社会媒体的普及和快速发展,使得年轻人更多关注流行文化和时尚潮流,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下降,传统文化传承面临挑战。
4.城乡差异化:传统文化在城市和农村的传承发展存在差异,城市化进程导致传统文化在城市中逐渐失去土壤,传统文化的传承面临更大的困境。
5.商业化倾向:部分传统文化被商业化利用,以商业目的进行传播,使得原本纯粹的传统文化变得商业化,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髓被淡化,传承受到威胁。
6.人才流失: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者和传统手艺人逐渐减少,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不高,在传承者的培养和传承方面存在困难。
7.文化多元化: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国文化相互影响,传统文化面临着来自外来文化的竞争和冲击,传承发展困难。
8.法制保护不完善:传统文化在法律保护方面存在不足,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规范,使得传统文化在保护和传承上受到阻碍。
9.传统文化资源的整合和利用困难:传统文化资源分散且存在散失现象,整合和利用困难,制约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10.传统文化传承者的老龄化:传统文化传承需要时间和精力的投入,但传承者多为年长者,他们的离世导致了传统文化传承的中断和困境。
二、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建议1.加强教育体制改革:在教育体系中加大传统文化教育的力度,增加传统文化课程的设置,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同。
2.加强社会宣传和推广: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兴趣。
3.加强传统文化研究与保护:加大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和保护力度,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对传统文化资源的整合和保护。
中国封建王朝为何越不过300年的坎儿?
中国封建王朝为何越不过300年的坎儿?中国历代王朝,自秦统一天下,分分合合,历经数代强盛而统一的大帝国,中华文明绵延至今那么,大盛世为什么不能持久呢?重点关注以下两点:1、管理制度缺乏弹性因为经济发展是波动的、弹性的,靠一时丈量土地、审查户籍所建立起来的刚性管理制度,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渐渐不符合现状,从而失去效率2、土地兼并带来严重后果根据封建经济规律,土地产权会逐渐向少数人手中转移,即土地兼并问题土地产权发生了变化,则意味着人身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原来自给自足的自耕农,越来越多人失去了土地,成为了依附于一方地主的佃农每当一个自耕农成了佃农,就意味着中央政府对地方的实际控制力降低了一分朝廷无法从他身上收到一毛税,也无法直接征调他扩充国家的兵力和劳力地方上的豪强势力,则有足够的利益动机,瞒报其名下的土地和人口(这里还要尤其考虑到经济繁荣时期人口激增的问题),在其自身势力扩充的同时,削弱了中央的势力,成为中央集权制度最大的离心力而缺少了税收和人力的中央政权,在抵御外部侵略和赈灾等问题上,会越来越力不从心,从而导致新的动乱因素那么,若中央以强硬态度,重新丈量和划分土地,清查人口,夺回对社会基层的控制权,是否可行呢?王莽会哭着告诉你万万不可行乱世之末,大多数人口失去了土地和产业,沦为饥饿的流民,新王朝均田安民是众望所归但是政局稳定之后,再设法破坏既有的产权关系,阻挠土地和农奴的贩卖,势必损害地主集团,甚至一部分自耕农的利益,从而遭致激烈的抵制所以大家只能坐等一场毁灭一切的乱世,重新洗牌历朝历代,土地兼并史自秦开始至近代,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就是中央政府和地方豪强集团争夺土地和人口的过程,是小农经济vs庄园经济的过程,如天平般左右摇摆与之相对应的,就是封建小农经济从繁荣到凋敝的周期而300年,基本就是这一周期的最大值1、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因为中国古代所有封建王朝里,没有一个统治时间超过了300年的两汉虽然号称有四百余年光景,但实际上中间是有过中断和灭亡的而唐朝即便是把武则天称帝建周的时间算进去,也才只有289年;至于其他的隋、元、明、清等王朝则更短,其中作为统一王朝的隋朝只有37年在奴隶制王朝中,夏、商、周倒是国运长远,例如周朝号称800年江山不过里面的水份非常大,因为夏和商都是松散的部落联盟国家,而周又陷于诸侯国并立,它们的疆域都不大,而且还都是分裂状态,无法与后世的大一统封建王朝秦汉晋隋唐元明清相比周朝结束后、从秦朝开始,中国才真正统一,并正式进入封建王朝时代然而秦与秦之后的统一王朝,没有一个超过了300年,至于那些割据的短命政权更不用说“兴衰和更替”就像是魔咒一般笼罩着所有的封建王朝,以至于有人说封建王朝的规律就是兴起、鼎盛、衰落、灭亡、再兴起、再鼎盛、再衰落、再灭亡,周而复始。
中国封建社会滞长的原因
中国封建社会滞长的原因中国是世界上少有的历史文化从未间断、一直延续至今的国家。
中华文明尽管也历经沧桑,却始终绵延发展、传承不绝,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而从公元前5世纪的战国时代到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的封建社会前后却延续了两千多年。
自1840年开始,中国开始了一百多年的漫长屈辱史,而与此同时,西欧却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着。
对于中国的停滞原因,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1、经济原因:在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中,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
封建统治阶级从皇帝、贵族、官僚到一般地主拥有最大部分土地,而占多数的农民则很少或者没有土地。
这时期基本生产结构是以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牢固结合的小农经济。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曾有利于封建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稳定,但同时又束缚和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对新的生产方式具有较强的排斥力和抵抗力。
在社会内部,促使工业迅速发展和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的有效机制缺乏,造成封建经济发展的迟缓。
2、政治原因: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皇权,历朝统治者不断加强中央集权,加紧对地方官员的控制和监督,巩固了封建统治,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生机和活力。
西欧资本主义从孕育、发展直至取代封建主义,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萌芽阶段;资本主义因素互相结合壮大阶段;取代封建制度,确立资本主义结构阶段。
西欧经济结构中资本主义萌芽是从城市和市民阶级中出现的。
公元十世纪左右,西欧的城市作为农村自然经济的对立物开始兴起,商人和从领主庄园中逃亡出来的农奴,成为城镇的市民。
政治结构中的新组织的萌芽,最早在十一世纪的英国产生。
到十三世纪末,由贵族、教士、市民组成的议会,已发展成为管理英格兰国家事务的政权组织形式了。
意识形态结构中的萌芽是人文主义。
它的曙光于十四世纪出现在意大利上空,十六世纪文艺复兴运动达到高潮。
较之于西欧,中国封建社会长期迟滞,并不是因为它内部没有资本主义因素。
中国传统文化传承问题及解决方案
中国传统文化传承问题及解决方案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积累的宝贵文化遗产,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然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着许多问题,如传承不易、衰退和遗失等。
本文将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问题出发,分析相关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一、问题分析1.传承不易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丰富多彩的内容,如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家思想、中医药、书法、绘画、古典音乐、古典舞蹈等,这些传统文化对后代的传承需要长期的学习和实践。
然而,随着社会的变迁,传统文化的传承变得越来越困难,很多年轻人甚至不了解或者对传统文化缺乏兴趣。
2.衰退和遗失一些传统文化形式,如传统手工艺、民间习俗、传统节日等,由于现代化的影响,逐渐衰退和遗失。
一些老手艺人年龄偏大,年轻一代缺乏传承,导致传统手工艺的衰落。
此外,一些传统节日和习俗也在现代社会中逐渐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和魅力。
二、问题原因1.社会变迁随着社会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消费习惯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许多人对传统文化缺乏了解和认同,对于古老的传统有一定的距离感和陌生感。
2.教育缺失在现行的教育体系中,传统文化的传承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支持。
学校教育更加注重理工科和应试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上存在一定的限制和不足。
3.社会环境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较快,人们的精力和时间都主要集中在工作和生活的琐事上,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和传承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容易被忽视和边缘化。
三、解决方案1.加强教育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是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关键。
应该通过改进教育体系和课程设置,加大传统文化教育的力度和深度,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不仅要在学校课程中加入传统文化的教育内容,还要通过文化活动、讲座等形式进行传统文化的普及和推广。
2.推动政策政府应该通过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对传统文化进行保护和扶持。
例如对于传统手工艺人员给予补贴和奖励,对传统文化项目给予支持和资助等。
浅谈中国文化为什么经久不息
浅谈中国文化为什么经久不息?一、引言任何科学理论,文化知识都在遵循一个原则向前发展着:用则宝,弃则废。
纵观世界各民族,各国家的科学文化发展,不外乎古、今,有、无属性四象。
我们可以称其为:无古无今,有古有今,有古无今,无古有今。
其实说中国是有古有今的文化传承之邦,只是相对于古巴比伦的远古文明的消失,古埃及,古印度远古文明的传承中断而言的。
中外历史学家们,对于这古今文化的变迁与远古文明的失传原因大多归结于外族入侵与国家灭亡。
但是,它并不是远古文明失传的根本原因。
因为中国也曾经受过外族侵略,如元朝,清朝,同样是汉族受到外族侵略后而亡国。
宋亡而元出,明亡而清出。
但是,国亡文化犹在,文明传承不仅仅没有中断,反而越更加丰富多彩。
二、中华文化经久不息的原因(一)天然地理因素一种文化所占据的地理体量,从最原始的意义上决定着这种文化的能量。
中华文化体量足够庞大。
与它同时存在的其他古文明,体量就小得多了。
即便把美索不达米亚文化、埃及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等所有文化发祥地的面积加在一起,也远远比不上中华文化的摇篮黄河流域。
如果把长江流域、辽河流域、珠江流域的文化领地都标上,那就比其他文化领地面积总和大了几十倍。
中华文化不仅地域辽阔,且从地形、地貌到气候、物产都极为丰富、极多差异。
永远的山重水复,又永远的柳暗花明。
一旦踏入不同领地,就像来到另一个世界。
相比之下,其他文明领地,在生态类别上都比较单调。
在古代,文化的地理体量由边界来定。
中华文化的巨大的体量四周,还拥有让人惊惧的围墙和隔离带。
一边是地球上最密集、最险峻的高峰与高原,一边是难以穿越的沙漠与针叶林,一边是古代航海无法战胜的大海,这就构筑成内向的宏伟。
这种内向的宏伟,让各种互补的生态翻腾、流转、冲撞、互融。
这边有了灾荒,那边却是丰年。
一地有了战乱,可以多方迁徏。
这种生生不息的运动状态,潜藏着可观的集体能量。
由地域的体量转化为集体的能量,集体的能量是无与伦比的。
正是这一层层的地域体量和人体能量,最终积蓄成为巨大的文化能量,把长寿的希望许给了中华文化。
传统文化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传统文化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遗产的国家,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仅是国家的瑰宝,更是影响和塑造了世界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随着现代化的推进,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某些问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的对策进行探讨。
一、传统文化的传承面临严峻挑战在现今社会中,由于物质文化的消费和现代化的影响,很多人的精神世界正在发生着变化。
传统文化在这种情况下就面临着失去传承的威胁。
具体表现在:1.很多传统文化载体,如传统戏曲、乐器等文化遗产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被人们遗忘,甚至不再有人继承。
2.现代文化的快速发展以及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年轻人对传统文化越来越缺少了兴趣和理解。
解决方案:1.加强传统文化的宣传,通过音乐、电影等文化载体来具体呈现传统文化。
2.加强传统文化遗产维护的力度,将文化遗产保护好,并加强对文化遗产的开发和利用。
3.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在中小学课程中增加传统文化课程。
二、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冲突在现代社会,传统文化的某些价值观念和现代社会的一些规则和价值观念发生了冲突。
例如传统文化强调家长权威、长辈的权威和尊重等观念,而现代社会则强调平等、民主、自由等价值观。
这种冲突往往会导致两种文化之间的难以调和甚至撕裂。
解决方案:1.加强文化教育,提高人们的文化认识和理解。
2.制定相关法律,完善法律体系,增强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保障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合法性和存在价值。
3.加强传统文化的解读和梳理,通过新的文化载体来传播传统文化,并增加与现代社会的沟通和交流。
三、传统文化与其他文化之间的融合关系融合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传统文化也应该在融合进程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然而,在与其他文化融合的过程中,传统文化也存在一些问题。
如:1.在文化融合的过程中,传统文化需与外来文化进行融合,但融合中可能导致其部分特征的消失。
2.文化交流中,部分不符合传统文化的观念可能会出现,导致文化自身矛盾。
中华文明为什么绵延不绝?
中华文明为什么绵延不绝?(一)、何为中华民族几千年以来,由于生产力水平较低,中国古代的疆域很像一个“回”字。
长江黄河区域以内人口稠密,主要是农耕生活方式,相当于里面的小“口”;长江黄河区域以外,人烟稀少,其中西北面以游牧生活方式为主。
再往外,东、南靠大海,其他方向是西伯利亚或者大山脉做天然屏障,这构成了外面的大“口”。
经过历朝历代大“口”之内各民族的物理碰撞与思想交锋,伴随着物质资源的全局优化配置,同时亦是出于应对特大自然灾害的需要,大“口”之内的各民族之间越来越趋于融合,居住在大“口”之内的人们,统称中华民族。
历史上所以有逐鹿中原一说,就在于中华民族的疆域有一个重心所在,这个小“口”就是重心,她不仅是财富与人口的重心,也是思想与文化的重心。
(二)华夏文化的核心李际均语说:“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民族的根和归属的标志。
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缺乏主体价值观,就会造成国家和民族前进方向的迷失。
”而华夏文化则是中华民族的根。
华夏文化的高峰在春秋战国时期,其特点是:虽然百家争鸣,却大都符合以民为本。
提倡百家争鸣是落实以民为本的重要条件。
以民为本是华夏文化的核心和根本。
举例说明:《尚书·五子之歌》:“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儒家《孟子·尽心上》:“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法家《商君书·修权》:“故尧舜之位天下也,非私天下之利也,为天下位天下也。
”道家《道德经》:“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诸子百家的共性是“以民为本”,儒家尚仁义,墨家推兼爱,连法家都承认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不容否认的是,自罢黜百家之后,作为华夏文化重要特点的“百家争鸣”开始消弱。
尽管如此,历朝历代,包括新中国,zhengfu内部都有儒法两家的代表人物。
历代zhengzhi家,宣传的口号大多符合“民本主义”。
如杨么的“等贵贱,均贫富”、李自成的“均田免粮”、孙zhongshan的“三民主义”、毛runzhi的“为人民服务”、直至“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中华文明连绵不绝的原因
中华文明连绵不绝人类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四大文明古国,除中国外,还有古巴比伦,古希腊,古埃及。
古巴比伦,古希腊,古埃及都曾盛极一时,然而都由于外族的入侵而失去了独立,中断了古代文明。
如公元前525年古埃及被波斯帝国灭亡;公元前1595年古巴比伦被赫梯灭亡;古印度长期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北部遭到外族入侵,近代又长期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我们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文明传统未曾中断的古国。
中华民族以其惊人的延续力,绵延五千年,这不是没有原因的。
首先,中华文明巨大的包容性。
中华民族历史上曾多次受到外族入侵,蒙古,满族,更是入主中原,建立了政权。
然而由于这些民族多落后于汉族太多,而且汉族在数量上也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所以他们多数同化于汉族,成为中华民族的一部分。
外来文化在与中华文明的碰撞中与中华文明溶为一体。
中华民族没有排外的宗教意识,因而能够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而且吸收过程中对外来文化进行修改,使之符合中华民族的固有文化,同时也只有这些文化才能在中国得以生存。
惊人的包容性,是中华文明历久弥坚的重要原因。
其次,大一统的政治传统。
“王者受命,制正月以统天下”。
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
”“六合同风,九州共贯也“自秦始皇一统天下,建立统一中央集权国家以来,中国历代有作为的帝王都追求大一统。
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大都有比较强盛的国力,能够有效地抵御外地侵略,为百姓提供安定的生活环境,因而得到百姓支持,大一统的文化,沉淀于中国人民的心理之中 ,经二千余年的发展 ,最终成为一种根深蒂固的文化。
在中国,分裂国家从来得不到大多数人的支持。
第三,中国古代极富弹性的封建科举制度。
与西方刚性的封建制度不同,中国古代制度富于弹性。
在封建社会,强调儒家思想的科举制度是非凡的考试制度:不仅为国家选拔人才,普及教育,而且极大的调和了社会矛盾,为社会下层人士提供了上升通道,更利于国家的统治。
中国科举制度产生的秀才、举人、进士和翰林相当于西方的专科、学士、硕士与博士学位。
中国文化为什么没间断,有何文化魅力
反观历史,古代印度就是因为宗教冲突,而毁灭了自己。 再看看西方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说西方的历史就是 一部宗教战争的历史。
第三个要感谢的人是文人。 不要说“百无一用是书生”,正是这个士大夫的存在,才是中华文明能够保存。 他们是中华文明的火炬手,他们的存在,中华文明的火炬才能,传递到现在。
中国文化为什么没间断,有何文化魅力。
文人统治,是中华文明能够保存的主要原因。孔子, 而是仓颉,他创造了文字,是中华问题的载体。有了这个载体,我们才能看到浩如烟海的文献, 看到古人的经, 史,子,集。
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古代巴比伦的古代楔形文字,由于艰涩难懂, 逐渐被人遗忘。还有像印加帝国,也是消逝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在现在考古中, 有许多古代文明, 都因为没有问题, 或者文字艰涩难懂, 而不能让世人真正的了解。
中华文化没有中断的原因
中国文化何以成为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中惟一没有中断的文化体系?●如何理解传统文化中的包容精神?●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如何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包容精神?在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中,中国文化被认为是惟一没有中断的文化体系。
中国文化之所以没有中断,原因当然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笔者认为,就是中国文化有很强的包容性。
正是这种包容性,维系了中国文化脉络绵延不绝,它所哺育出来的民族精神维系了我们民族生生不息。
中国传统文化以其包容性而成为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中惟一没有中断的文化体系在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中,古埃及文化和古巴比伦文化是如何中断的以及中断的原因,学术界至今也没有得出一个统一的结论。
现今的西方文化,已经可以确认不是古希腊文化的延续。
因此,在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中惟有中国文化一枝独秀地维持到现在,而且还在不断地发展壮大。
其中原因何在?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那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起了很大的作用。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对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尽管有不同的见解,但有一条却是众所公认的,那就是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精神。
其中厚德载物内含着中华民族的包容精神。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代表、为主体的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首先体现在厚德载物思想上。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然的理解是,天地最大,它能包容万物,天地合而万物生、四时行。
从这种对自然的理解中引申出做人的道理:人生要像天那样刚毅而自强,像地那样厚重而包容万物。
维系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文化是儒学。
儒学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社会里对中华民族在思想方式、行为规范、道德礼仪等各个方面,长期起着支配作用。
儒学主张泰山不辞细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这种精神使中国文化具有巨大的包容性,对外来文化向来不排斥。
可以说,中国文化之所以博大精深,川流不息,正是由于其吸纳百川的结果。
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还集中体现在儒家文化的多元开放的文化理念上。
中国传统节日的传承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
中国传统节日的传承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之一。
但是,在现代社会中,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国传统节日的传承面临一系列的问题。
本文旨在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传承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1.商业化影响严重随着商业化的发展,一些传统节日在现代社会中逐渐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和价值,变成了被商家利用的工具。
例如,春节期间出现了许多商家为了赚钱而制造的“年货”,不仅使传统年俗不受重视,而且也破坏了节日的纯洁性和传统文化的传承。
2.缺乏有效传承由于传统节日的许多习俗、民俗已经逐渐消失,很多年轻人对于传统节日的了解和认识非常有限。
在传承方面,家庭、学校、社区等传统的传承方式逐渐式微,传承国粹的责任感和意识正在逐渐减弱。
3.快节奏生活影响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和高压力的工作环境使年轻人的精神压力更大,更加注重实用性和快捷性。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中国传统节日这些传统文化的传承,许多年轻人已经失去了兴趣和热情。
二、发展对策1.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要让传统节日发挥出应有的价值,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
政府、学校、家庭等各个方面都应该发挥积极的作用,加强对传统节日的宣传和普及,让年轻人了解并感受到传统节日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
2.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学校应该将传统文化教育列入必修课程,将传统节日和相关文化知识融入到教育内容和课程中去,切实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传统节日的认识和理解,培养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和责任感。
3.加强家庭教育家庭应该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积极传递传统文化,传承祖先的智慧和文化传统。
让孩子在家庭中接触、了解中国传统节日,通过亲身体验和亲情教育,让孩子养成尊重传统、热爱传统的良好品质。
4.倡导传统文化创新传统节日不应固守形式主义,而是要不断创新,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相结合。
政府和教育部门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倡导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为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提供更多的创新空间。
浅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困境与对策
浅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困境与对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代代相传、并为人类继承下来的各种非物质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口头传统、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传统手工艺等。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现代社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面临着许多困境。
本文将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困境入手,探讨对策,以期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1. 传统技艺衰落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年龄偏大,由于缺乏有效的传承机制和传承人才,许多传统技艺面临失传的危险。
年轻一代不愿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导致这些传统技艺逐渐衰落。
2. 市场需求弱化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传统手工艺品的市场需求逐渐减弱,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很难在市场上获得足够的收入,这也使传承工作变得困难。
3. 社会环境变迁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迁,一些传统活动不再适应现代生活的需求,传承者和后继人才很难找到合适的场所和机会进行传承和发展。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对策1. 加强传承教育要想有效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要加强传承教育,培养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
政府可以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的投入,学校也可以开设相关的课程,培养更多的传承人才。
2. 激发市场需求针对市场需求弱化的问题,可以通过创新设计和推广营销等方式,激发市场对传统手工艺品的需求。
政府可以在市场营销方面给予相应的支持和扶持措施,进一步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市场竞争力。
3. 搭建传承平台针对社会环境变迁的问题,可以加强传承平台的建设,为传承者和后继人才提供更多的传承机会。
政府可以建立相关的传承基地和传承机构,提供场所和资源支持,搭建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平台。
4. 加强政策支持政府可以通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扶持力度。
这包括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经费投入,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和资金补贴,对传承者进行保护和激励。
5. 引导社会关注除了政府的支持外,还需要引导社会各界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性。
传统节日气氛越来越淡的原因
传统节日气氛越来越淡的原因
1.家庭的小化:传统的节日集聚很多家庭聚会,是家庭总聚在一起的日子,但是现在很多家庭都变得小,随着时代的变迁,越来越多的家庭拆分了,家庭聚会的人数也越来越少,没有足够的家庭聚会这样不容易维持传统节日的气氛。
2.社会性娱乐变得更流行:过去,社会节日是一个有很多家庭聚会、吃特殊食物、享受乐趣的日子,而现在,随着社会娱乐业发展,许多娱乐性的活动变得更流行,如春游、电影等。
这些社会性的活动反倒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和精力,让传统节日氛围有所改变。
3.各种新发明的出现: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新发明和新产品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之中,这样,各种特殊历史文化传统和特殊传统习俗只是被记录而不是继续出现下去,这势必会影响传统节日气氛。
传统技艺传承困难的原因
传统技艺传承困难的原因传统技艺传承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改变使得人们对于传统技艺的需求和兴趣减弱。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们更倾向于选择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和商品。
对于传统技艺来说,由于其与现代生活的脱节和消费需求的减少,导致了传承人的减少和技艺传承的困难。
其次,现代教育体制的变革对传统技艺传承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传统技艺通常需要长时间的实践和经验积累,而现代教育注重理论知识和应试能力的培养,对于传统技艺的传承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
这导致了传统技艺传承的困难,因为很多年轻人往往缺乏接触和学习传统技艺的机会。
此外,生活成本的提高和传统技艺的经济回报不高也是传承困难的原因之一。
由于传统技艺通常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练习,而且生活成本逐渐增加,导致了年轻人不愿意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去传承和发展传统技艺。
另外,传统技艺往往难以与现代市场和商业化需求相匹配,传承人很难从中获得可观的收益和回报,这也导致了传统技艺的传承问题。
最后,传承环境和社会认可的缺失也是传统技艺传承困难的原因之一。
传统技艺的传承需要一定的传承环境和社会认可,比如传承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相关机构和组织的支持与鼓励等。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传统技艺往往受到来自现代化的冲击和快节奏的社会发展等因素的阻碍,很多传承环境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这也导致了传统技艺传承困难的情况。
综上所述,传统技艺传承困难的原因包括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改变、现代教育体制的变革、生活成本的提高和经济回报不高,以及传承环境和社会认可的缺失等。
为了保护和传承传统技艺,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和社会行动,包括加强传统技艺的教育与培训、提高传统技艺的经济回报和市场价值、建设和改善传承环境与机制等。
这样才能使传统技艺焕发新的生机,得到有效的传承和发展。
浅析传统民俗节日的衰退原因
浅析传统民俗节日的衰退原因传统民俗节日在现代社会逐渐衰退的现象备受关注。
传统民俗节日是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历史文化的传承和民族精神的延续。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许多传统民俗节日逐渐失去了往日的热闹和盛况,其衰退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传统民俗节日衰退的原因进行浅析。
首先,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传统民俗节日的举办地点逐渐从农村转移到城市,逐渐丧失了原汁原味的浓厚乡土气息。
农村居民外出务工、孩子读书等原因导致在传统节日时无法返乡参与,使得传统节日庆祝活动失去了原本的规模和热闹。
在城市中,由于生活节奏快、工作繁忙,居民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参与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使得传统民俗节日的衰退成为了常态。
其次,现代传媒的发展也对传统民俗节日的衰退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电视、网络等媒体的普及,使得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更加多元化,节日时期更多人选择宅在家里观看电视、网上购物,而不愿意外出参与传统民俗节日的庆祝活动。
传统节日的意义也逐渐淡化,人们对传统习俗的认同感和参与热情逐渐减弱,使得传统民俗节日失去了生机和活力。
再者,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很难抽出时间和精力参与传统民俗节日的活动。
相比之下,现代社会更加注重实用性和效率,传统节日被一些人认为是浪费时间和资源的活动,从而导致传统民俗节日的衰退。
另外,一些商家也借助传统节日举办促销活动,商业气息浓厚,导致节日庆祝活动失去了原汁原味。
总的来说,传统民俗节日的衰退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城市化进程加快、现代传媒的普及、生活节奏加快、商业化等因素。
为了保护和传承传统民俗节日,我们需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重拾对传统节日的热爱和热情,同时也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共同努力,共同维护和弘扬传统民俗节日的文化价值,让传统美德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
希望我们的传统民俗节日能够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成为中华文化的瑰宝,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文化财富。
传统文化过时了吗?
传统文化过时了吗?
中国传统文化不会过时,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不同的文化形态来表示的各种民族文明,风俗,精神的总称。
1、世代相传。
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内有所中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变,但是大体上没有中断过,总的来说变化不大。
2、民族特色。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
3、历史悠久。
有五千年的历史。
4、博大精深。
“博大”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丰富多彩,“精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测。
新解为什么中华文明延续几千年都没有中断?
新解为什么中华文明延续几千年都没有中断?察古编者按所有古老的文明,如“四大文明古国”,除中国之外,各国后来的文明演变都显得特别剧烈,以至于面目全非者大有存在。
反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变化,既循序渐进,又源远流长。
中国历史文化的连续性,值得探究。
美国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到21世纪》在介绍中国文明的总体状况时,以印度为对象进行比较,指出:“与印度文明的松散和间断相比,中国文明的特点是聚合和连续。
中国的发展情况与印度在雅利安人或穆斯林或英国人到来之后所发生的情况不同,没有明显的突然停顿。
当然,曾有许多游牧部族侵入中国,甚至还取某些王朝而代之。
但是,不是中国人被迫接受入侵者的语言、习俗或者畜牧经济,相反,是入侵者自己总是被迅速、完全地中国化。
”历史文化的强大连续性,是中国文明的一大特征。
中国文化的核心政治观念从未发生动摇,是中国历史连续性的重要表现。
中国历史与文化,确有自身的发展规律,而这种发展,并没有对前一阶段的文明成果彻底砸烂推翻,而是有继承有发展,用孔子的说法即“损益”。
虽然有改朝换代,虽然有外部力量入侵,但中国历史文化的基本面貌没有发生根本变化,文明的连续性因而获得承认。
中国古代历史可以分为前后两期:夏商周时代可以称为贵族时代,其政治、文化都由贵族主导。
秦汉以后的新时代,可以称作士大夫时代,无论是政治还是文化,士大夫发挥着无可替代的核心功能。
中国与西方早期国家的历史有很大的相似性,比如夏商周的贵族时代,与古希腊、罗马时期的贵族很类似。
从部落贵族发展出来的国家统治集团,依靠血缘关系维系统治,而贵族在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都拥有无法比拟的特权。
贵族内部也有等级划分,公侯伯子男的爵位系统标志着贵族内部的等级性。
中国没有西方式的神庙组织,但中国有发达的宗法体系,在维护贵族体制上,发挥重要的功能。
春秋战国时代,中国的贵族时代走上完结之路。
贵族时代的完结,并不意味着贵族时代的一切都化为灰烬,损益的历史发展规律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发挥出来。
牟宗三中国文化的断续问题
牟宗三中国文化的断续问题
中国历史悠久,是一个极具文化底蕴的国家。
然而,在近代以来
的漫长岁月中,中国文化却经历了一系列的断续问题。
牟宗三在其著
作《中国文化的断续问题》中,深刻地分析了这些问题的原因和影响,引起了广泛关注。
首先,牟宗三指出,中国文化的断续问题始于明清时期的文化危机。
当时,中国正处于封闭状态下,科举制度的僵化和专制思想的蔓
延导致了学术界的沉沦和知识分子的迷茫。
这种危机不仅导致了学术
的停滞,也使得中国的思想观念逐渐落后于其他国家。
其次,近代以来的列强入侵和民族危机更是加剧了中国文化的断
续问题。
随着西方文明和科学技术的传入,中国文化陷入了一种失衡
状态。
中国人不再信任自己的文化,开始模仿和学习西方,导致了中
国传统文化的逐渐丧失和失传。
然而,牟宗三并非只是看到了中国文化的消失和逐渐式微,他也
指出了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世界中的重要性。
牟宗三认为,中国文化
的精髓,无论是儒家思想,还是佛教、道教等,都可以为现代世界提
供有益的启示和参考。
他主张要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新理解和发掘,使其在现代世界中焕发出新的光彩。
综上所述,中国文化的断续问题是一个深刻的问题。
从中国封闭
和文化危机的时期开始,到列强入侵和现代化的挑战,中国传统文化
始终处在断续的状态。
但是,我们可以看到,面对这些问题,我们不
能放弃对我们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和挖掘。
只有通过重新理解和发掘
中国传统文化,才能让它在现代世界中发挥出新的作用和光彩。
为何中华传统文化不会后继无人
传统,是一个沉重而模糊的概念。
古愁莽莽不可说(龚自珍诗句),青史凭谁定是非(林则徐诗句)。
传统在历史之流的滚滚风涛里形成,一个古老民族的历史传统,总给人以混茫幽窅的印象,似乎无比丰厚,而又无从把握。
概念的模糊性并不妨碍它的认识功能。
传统一词广泛流行,但人们对于传统的理解,往往流于把它过去化、凝固化。
似乎传统仅仅属于过去,而与现代相距很远,只有离开现代的立足点,才能回头去理解或重现传统。
所以,对传统,有恢复或抛弃之说。
恢复论者视传统为民族旧文化中某种一脉相承之统绪,即三代以来原于中国文化之一本性而形成的道统之相传,并悲叹其在中国走向近代的文化历程中发生了断裂;因而大声疾呼,要以孔子作《春秋》之存亡继绝的精神来恢复中国文化中一贯之传统。
抛弃论者视传统为沉重的枷锁,为陈旧的过时物,强调必须挣脱传统之束缚,才能彻底重建新文化,因此,同样大声疾呼,为了实现现代化,中国的传统文化最好后继无人。
果真如此吗?不尽然。
传统,并非已经死去的历史陈迹,而是至今活着的文化生命。
它渊源于过去,汇注于现在(经过现实一代人的参与),又奔流向未来。
人,作为类存在的社会人,其类特性就在于自由自觉地参与创造历史的活动,人只能生活和思考在他自己不断创造的历史之中,而不可能遗世而独立,也就只能承先启后地处在某种传统之中。
全盘西化论和保存国粹论之所以必然落空,就因为两者都把自己身处于其中的历史传统误解为凝固化了的异己的外在物,似乎可以随意抛弃或须加抢救。
事实上,传统内在于现实的人们及其对传统的心态中,并不断地被人们评判、理解、复制和重构而成为动态的流程。
老黑格尔说:传统并不是一尊不动的石像,而是生命洋溢的,有如一道洪流,离开它的源头愈远,它就膨胀得愈大。
传统既然流动,必非铁板一块而是多元的。
历史的长河宽容殊途百虑之学。
所谓罢黜百家、裁判异端的嚎叫,正证明了百家和异端的顽强存在。
纵观历史,正宗与异端,精英与大众,主流与支流,神奇与腐朽,从来是相待而有,并行不悖。
中华文化没有中断的原因
中国文化何以成为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中惟一没有中断的文化体系?●如何理解传统文化中的包容精神?●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如何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包容精神?在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中,中国文化被认为是惟一没有中断的文化体系。
中国文化之所以没有中断,原因当然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笔者认为,就是中国文化有很强的包容性。
正是这种包容性,维系了中国文化脉络绵延不绝,它所哺育出来的民族精神维系了我们民族生生不息。
中国传统文化以其包容性而成为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中惟一没有中断的文化体系在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中,古埃及文化和古巴比伦文化是如何中断的以及中断的原因,学术界至今也没有得出一个统一的结论。
现今的西方文化,已经可以确认不是古希腊文化的延续。
因此,在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中惟有中国文化一枝独秀地维持到现在,而且还在不断地发展壮大。
其中原因何在?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那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起了很大的作用。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对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尽管有不同的见解,但有一条却是众所公认的,那就是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精神。
其中厚德载物内含着中华民族的包容精神。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代表、为主体的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首先体现在厚德载物思想上。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然的理解是,天地最大,它能包容万物,天地合而万物生、四时行。
从这种对自然的理解中引申出做人的道理:人生要像天那样刚毅而自强,像地那样厚重而包容万物。
维系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文化是儒学。
儒学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社会里对中华民族在思想方式、行为规范、道德礼仪等各个方面,长期起着支配作用。
儒学主张泰山不辞细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这种精神使中国文化具有巨大的包容性,对外来文化向来不排斥。
可以说,中国文化之所以博大精深,川流不息,正是由于其吸纳百川的结果。
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还集中体现在儒家文化的多元开放的文化理念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何中国的传统都无法持久?
腾讯文化王姝蕲 2015-06-29 07:27
[摘要]中国有时候希望对外形成一种形象,认为国际社会对中国有一些定式的期待,所以中国要满足国外对中国的期待。
腾讯文化王姝蕲发自北京
6月27日,由墨卡托基金会、lens、腾讯文化联合主办的墨卡托沙龙在北京举办了以《传统与创新》为题的第三场讨论,主持人阿克曼向中方嘉宾萧开愚、欧方嘉宾艾伊娜提出了如下问题:创新与传统的关系在欧洲与中国分别如何理解,传统与创新的关系在工业革命前的欧洲和中国是怎样的?创新本身是否是一种价值观,创新是否必然意味着与传统割裂?
中国从来没有持久的传统
何为传统?中、欧嘉宾都认为很难定义。
诗人、河南大学教授萧开愚在对谈一开始便提出:‚中国没有一个单一的传统。
从殷、商、周、秦、元、清以来,每一个阶段中国人都不得不接受另外一个传统对我们过去生活传统的全面覆盖。
长此以往,我们形成了一种生物钟,到了一定的时间就会自发地期待新的刺激。
我们以为自己有一个单
纯、持久、稳定的传统。
但事实上这个传统本身是混合了不同的新因素的。
‛
艾伊娜博士
来自德国的艾伊娜博士也有同样的看法:‚在德国也是这样子,很难对传统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因为我们要考虑到很多不同的因素。
‛
然而传统与创新孰重孰轻,中、欧双方存在不小的差异。
中方嘉宾萧开愚认为,在工作实践中,传统最好占有70%到75%的比例,这样使创新部分比较稳定,可得到较明确的解释。
如果这个比例被打破了,就有可能造成某一种崇拜。
比如低于高于75%时产生对传统的崇拜,或者低于70%时,产生对新事物的崇拜。
而欧洲嘉宾艾伊娜则说,‚在欧洲传统仅占30%,‘传统’很多时候像一个骂人的话,似乎包括了各种邪恶的东西,会抑制自我的自由演变和生长,这个是欧洲人对于传统的一种看法。
现在欧洲开始有
传统的复兴,一些学生开始学习传统的学科,比如艺术。
但是中国的这种传统复兴可能更加强烈。
这样的趋势是否跟现代化生活的创新构成一种矛盾?一般看来,创新会取代老版本的传统,但是我认为,创新其实也不一定是破坏传统,而是可以让传统实现延续,尽管这种传统可能会经过一些微调。
‛
‚科学万能‛只是黄粱一梦
萧开愚
萧开愚的个人经历体现了创新和传统的对立统一。
他曾经是一名中医,当时非常崇拜西医,因为他们有听诊器、温度计、化验室里的瓶瓶罐罐、有颜色的试剂,有X光等很庞大的机器照出来片子,这些片子要用灯光来看。
在西医面前,中医萧开愚感到自卑:‚我觉得我自己从事的职业是跟算命的老太婆或者卖耗子药的人差不多,好像没有什么技术含量。
好像我干的是一个反动的事情,连我非常崇拜的鲁
迅,也是主张取消中医的人。
在中医学校学习,要非常强大的理智才让自己从这个情况里面冷静下来,想清楚自己干的是另外一个知识系统里面的工作。
‛
中国人这种对科学的崇拜、对机器的崇拜,曾经受到英国哲学家罗素的批评,他认为中国的传统当中有非常妨碍公共利益产生的观念,比如‚孝‛就是一种妨碍公共利益的伦理观。
他又说,但是比起欧洲人的爱国主义,孝还是要好得多,温和得多。
因为爱国主义会导致军国主义,导致战争,导致消灭另外一个民族的冲动。
然而罗素的这番言论中国人并不爱听,直到梁启超于1918年底赴欧,亲身了解到西方社会的许多问题和弊端。
回到中国以后梁启超发表了非常著名的文章《欧游心影录》,宣扬西方文明已经破产,主张光大传统文化,用东方的‚固有文明‛来‚拯救世界‛。
他写到:‚当时讴歌科学万能的人满望着科学成功黄金世界指日出现。
如今功总算成了,一百年物质的进步比从前三千年所得还加几倍。
我们人类不惟没有得着幸福,反而带来许多灾难,好像沙漠中失路的旅人,远远望见个大黑影,拼命往前赶,以为可以靠他向导,哪知赶上几程,影子却不见了。
因此无限凄惶失望。
影子是谁,就是这位‘科学先生’。
欧洲人做了一场科学万能的大梦,到如今却叫起科学破产来。
这便是最近思潮变迁一个大关键了。
‛在梁启超之后,张君劢、梁漱溟等人对此做了更加细致、更加有学术性的批评。
中国为迎合西方而生造‚传统‛
关于破坏和建立,传统和创新的关系,在中国具有复杂性,沙龙主持人墨卡托基金会中国代表阿克曼举了一个例子:‚山西大同是一个老城市,受了现代化的破坏性创新,所以前几年大同市政府决定恢复传统,把大同的中心地区全部拆掉,建立一个辽代的大同。
他们建了一个八公里的城墙,在城墙之内把所有代表现代创新的房子,甚至最新的购物中心拆掉,开始盖辽代式的房子。
‛
艾伊娜因此联想到圆明园的问题:‚圆明园有300多公顷的面积,在考虑重建时首先考虑到的是在圆明园东部的地方重建一个楼,这个楼跟原来中国的传统没有一点关系,他们如果重建这个楼的话,要怎么重新注入传统呢?中国有时候希望对外形成一种形象,认为国际社会对中国有一些定式的期待,所以中国要满足国外对中国的期待。
我们有时考虑在社会当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这样的想法也会成为一种推动力。
刚刚提到圆明园和大同市这两个例子,就是使用符号来重新
建造传统,这也是相当有意思的问题,我认为推动因素是中国要在国内外创造形象。
‛
活动介绍
‚墨卡托沙龙‛旨在促进中欧民众就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思想和理念的交流,自2012年起,已举办了以‚文化大都市——大都市文化‛、‚得与失‛、‚知识分子以及科学在中国与欧洲所扮演的角色‛、‚未来‛、‚故乡‛、‚传统与创新‛为主题的十余场沙龙,所有内容均可在腾讯网文化频道腾讯书院栏目中查阅。
本文系腾讯文化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