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水产养殖40年:改革、成效、问题与对策(下)
水产养殖污染现状及治理措施
水产养殖污染现状及治理措施当前,我国水产养殖业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产业之一,但也存在着一些污染问题。
水产养殖污染不仅对水质环境造成危害,同时也影响了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加强水产养殖污染的治理和管理,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水产养殖污染现状1. 水体污染问题水产养殖业经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饲料、饲料添加剂和药物,这些物质会直接排放到水中,造成水体污染。
大量的有机废弃物和氨氮等有害物质对水体造成严重污染,使得水质恶化,生态环境受到破坏。
水产养殖场周围的土壤也受到了严重的污染。
养殖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和营养盐,通过土壤渗透造成了土壤的污染。
土壤污染不仅影响了周围的农作物生长,更加严重的是对地下水造成了污染威胁。
3. 生态环境问题水产养殖污染对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养殖污水中的有机物和营养盐会导致水中藻类的大量繁殖,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使得水生动物生存环境受到威胁。
1. 加强政策法规的制定政府应当加大对水产养殖业的监管力度,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水产养殖业的生产经营行为。
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加强对水产养殖企业的监督检查,严格执行环保标准,提升企业对环境污染的法律责任。
2. 推广清洁生产技术鼓励水产养殖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生产过程中对水体和土壤的污染。
推广循环利用养殖废弃物的方法,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3. 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建立水产养殖污染的环境监测体系,实施定期的环境监测和评估,及时掌握养殖废水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
4. 科学合理规划养殖区域制定水产养殖的规划,合理布局养殖区域,避免过度集中的养殖区,减少养殖过程中对水体和土壤的污染。
5. 提升养殖人员的环保意识加强水产养殖业人员的环保意识教育,提高养殖从业人员的环保意识和技术水平,增强他们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6. 强化企业自律管理水产养殖企业应建立健全的环保管理机制,进行环境保护投入,建设污染治理设施,确保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最小影响。
水产养殖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探究
水产养殖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探究水产养殖业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水产养殖业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随着发展的速度加快,水产养殖业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探讨水产养殖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1.环境污染随着水产养殖业的扩大规模和密度增大,养殖场周围的水质也越来越受到污染。
大量的养殖废水、饲料残渣和养殖动物排泄物排放到水体中,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和富氧化程度降低,进而影响水生态系统的平衡,对水域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2.品质安全问题一些水产养殖企业为了追求利润,可能使用激素、抗生素和其他化学物质来促进生长或防病。
这些化学物质如果使用不当,可能对养殖水产品的品质和安全产生负面影响,对消费者的健康构成潜在的威胁。
3.养殖品种单一化为了追求高产量和高效益,一些养殖场往往只种植一种或者几种特定的水产养殖品种,导致了养殖品种的单一化。
这种单一化不仅容易造成疫病的传播和传染,也容易使得市场价格波动,对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对策探究1.加强环保意识,推动养殖业绿色发展对于环境污染问题,我们需要加强养殖场的环保意识,鼓励养殖场采取科学的养殖方式,合理利用养殖废水和养殖动物排泄物,减少对水环境的影响。
政府可以加大对环保设施建设的投入,鼓励养殖场引进相关的环保技术和设备,提高养殖业的环保水平。
2.规范养殖品质,保障水产品品质安全为了解决养殖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应加强养殖业的监管力度,严格规范养殖品质,加强对养殖场的质量把控,提高水产养殖产品的质量检验标准,保障消费者的安全食用需求。
鼓励水产养殖企业引进生态养殖技术,推广有机养殖模式,保证水产品的品质安全。
3.多样化养殖品种,提高养殖业的抗风险能力为了避免养殖品种的单一化问题,我们可以推动养殖场发展多样化的养殖品种,鼓励种植不同种类的水产养殖,提高养殖业的抗风险能力,降低疫病传播的风险,也可以平衡市场价格波动,促进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渔业发展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渔业发展的问题和解决措施1. 渔业发展的现状好啦,咱们今天聊聊渔业,听起来可能有点枯燥,但其实这个话题可有意思了!说起渔业,大家脑海中可能会浮现出那种蓝天碧海,渔船摇摇晃晃的美丽画面。
可是,现实可没有这么简单。
现在的渔业发展就像是一道混合了酸甜苦辣的菜,问题一箩筐,解决办法也得提上日程。
1.1 过度捕捞首先,咱们得提到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过度捕捞。
就像是你去自助餐,看到心仪的食物,恨不得一口气把整个盘子都端走。
但这么一来,后面的“食客”可就没得吃了。
这种行为不仅让鱼类资源迅速减少,还打乱了生态平衡,真是得不偿失啊。
鱼类也得喘口气,不然就要跟咱们的晚餐打个招呼了。
1.2 环境污染接着,就是环境污染。
这可真是个头疼的问题。
咱们的水域因为工业废水、塑料垃圾等问题,鱼类的生活环境可谓是雪上加霜。
想象一下,一条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结果发现旁边漂浮着一块塑料袋,心里得多失落啊!这不仅影响鱼的生存,还可能导致鱼类的种群数量减少,甚至出现灭绝的危险。
2. 解决措施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问:“那怎么办呢?”别急,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不是没门儿。
咱们可以从几个方面着手。
2.1 可持续捕捞首先,推广可持续捕捞是个好主意。
就像是种田,咱们得适度耕作,保持土壤的肥沃。
渔民们可以通过科学评估,了解哪些鱼类是可以捕捞的,哪些是要留给后代的。
这样一来,不仅能保证眼前的收益,还能为将来的渔业发展铺平道路,真是一举两得。
2.2 环保意识其次,提升公众的环保意识也是个关键。
你看,很多人可能没意识到,吃一条鱼背后其实是有许多生态问题的。
通过宣传教育,让大家明白爱护环境的重要性,养成“绿色消费”的习惯,比如选择可持续捕捞的海鲜,这样一来,大家都能做出一点贡献。
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每个人的小行动加起来,就能产生大变化。
3. 渔业的未来说到未来,渔业的发展真的需要每个人的努力。
相关部门、企业和公众都要齐心协力。
就像打麻将,只有牌友们都配合得好,才能胡牌。
渔业行业的困境与改进对策设想
渔业行业的困境与改进对策设想一、渔业行业的困境1. 资源持续衰竭: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全球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全球海洋渔业资源正呈现逐渐衰竭的趋势。
过度捕捞、非法捕捞和不合理的捕捞方式导致了许多鱼类种群面临灭绝甚至消失的风险。
2. 养殖环境污染:养殖渔业是渔业行业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然而,养殖活动所排放出来的废水、废弃物和饲料污染等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渔场生态平衡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3. 市场需求疲软: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和市民收入增加,人们对于食品安全和健康要求更高。
然而,在当前市场上,一些不明来源、缺乏安全保障的渔产品滥竽充数,导致市民对于渔产品缺乏信任和消费意愿。
二、改进对策设想1. 管理与监测措施a. 资源保护与恢复:加强渔业行业的管理和监测工作,制定并执行合适的渔业开发计划,限制捕捞规模和力度,保护重要水域生态系统和鱼类种群。
同时,积极推动渔业资源的科学养殖和育种工作,增加可持续利用的机会。
b. 强化执法力度:完善渔业行业的法律法规制度,并加强对非法捕捞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和风险。
c. 提升监测能力:加大投入用于海洋环境监测设备、技术等方面,在时间上、空间上进行精确化、全面性的踏查与监控。
2. 提升养殖渔业可持续发展能力a. 环境友好型养殖:推广使用环保型饲料、控制养殖密度、改进废水处理技术等手段减少养殖对海洋环境的污染。
此外,通过建立健全的“三共治”(生产者共同体、政府部门以及第三方组织共同参与)模式,促进各方的合作,实现养殖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b. 科技创新推动:加大科研投入,鼓励培养和吸引渔业科技人才,利用先进的生物工程和遗传改良技术提高养殖品种的生长速度、抗逆能力和风味特点。
同时,应积极推广并应用智能化技术,提高养殖效益和资源利用率。
3. 提升市场竞争力a. 增强产品质量与安全管理:加强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从渔场到餐桌的溯源体系,并严格执行相关标准和法规,确保渔产品的质量安全。
我国水产养殖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水产养殖遇到的问题及对策一、我国水产养殖的发展现状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水产养殖业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发展势态,在近60年的发展历程中经过了建国初期的恢复发展和随后的调整徘徊时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渔业一直坚持“以养为主”的发展方针。
1988年中国水产养殖产量达到532万吨,超过捕捞产量;1989年中国水产品产量达到1152万吨,跃居世界第一位,成为世界主要渔业国家,成功走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以养为主”的渔业发展道路。
自1991年以来我国水产品总产量一直稳居世界第一位,2010年中国水产养殖总产量达到3829万吨,淡水水产品出口约120万吨。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最新公布的资料显示,中国水产养殖产量占世界的62%,占亚洲的70%,是世界唯一一个养殖产量超过捕捞产量的主要渔业国家。
二、我国水产养殖存在的问题1.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导致水产养殖品食用不安全环境污染存在多方面因素,化肥、农药、兽药、生产调节剂等农用化学品的大量使用,在我国农业的可持续高速发展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养殖过程中滥用药物,导致水产养殖品中药物残留超标在水产品养殖过程中,目前我国存在的现状是高密度,多品种,集约化的生产方式。
3.养殖种质退化,病害泛滥自1992年中国对虾流行病爆发以来,水产养殖品病害一直不断,并且蔓延到其它养殖虾类养殖生物,使淡水养殖业蒙受了重大的损失4.水产饲料加工业大部来源家禽、畜牧业的基础过渡形成,鱼类饲料研究没有国家统一标准,对鱼类不同生长发育期所需的营养标准没有统一规范。
加工饲料的原料没有国家统一检测规范。
5.水产差殖品质量安全研究薄弱目前我国水产养殖品质量安全研究十分薄弱,标准体系中还存在很多问题,诸如标准体系不健全与执行力度差。
6.信息不灵,市场行情不详养殖单位、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有一定的盲目性,一哄而上,一哄而败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渔民由于信息不灵,他们尤其关注的是养什么?怎么养?如何销?如何解决这三个问题,将是发展我国水产养殖业的的关键因素。
水产养殖发展碰到的问题
水产养殖发展面临的问题随着人类对水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水产养殖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然而,水产养殖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水源问题、养殖技术问题、种质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市场需求问题、政策支持问题、病害防治问题、人力资源问题等方面探讨水产养殖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水源问题水产养殖需要大量的水资源,因此水源的供应和质量对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许多地区的水资源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这给水产养殖带来了很大的威胁。
同时,一些地区由于气候变化等原因,水源供应不足,这也制约了水产养殖的发展。
二、养殖技术问题水产养殖需要一定的技术和经验,然而目前许多养殖户缺乏必要的技术和经验,导致养殖效益不高,甚至出现亏损。
一些地区缺乏先进的养殖模式和技术,这也制约了水产养殖业的发展。
三、种质问题种质是水产养殖业的重要基础,然而目前许多养殖户使用的种质质量不高,导致养殖效益不佳。
一些地区缺乏优质的种质资源,这也制约了水产养殖业的发展。
四、环境污染问题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往往伴随着环境污染的问题。
一些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不注重环保,导致水体污染严重,这不仅影响了水产品的质量,也威胁了生态环境的安全。
五、市场需求问题随着人们对水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市场需求也成为了水产养殖业发展的一大问题。
一些地区由于市场需求不足,导致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受到限制。
六、政策支持问题政策支持是水产养殖业发展的重要保障,然而目前一些地区缺乏对水产养殖业的政策支持,导致水产养殖业的发展缺乏必要的保障。
七、病害防治问题病害防治是水产养殖业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些养殖户缺乏病害防治的知识和技术,导致病害频发,这不仅影响了水产品的质量,也增加了养殖成本。
八、人力资源问题水产养殖业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包括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劳动力等。
然而目前许多地区缺乏必要的人力资源,导致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受到限制。
水产养殖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探究
水产养殖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探究水产养殖业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水产品消费需求的增加,水产养殖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在发展的过程中,水产养殖业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比如环境污染、生产效率低下、市场竞争激烈等。
有必要对水产养殖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1.环境污染严重随着水产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水域和海洋水质遭受的压力越来越大。
水产养殖业的废水、养殖排泄物和饲料残骸等污染物对水域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严重影响了水产资源的生长和繁衍。
2.养殖技术滞后我国水产养殖业大多数还停留在传统的养殖方式上,养殖技术相对滞后,生产效率和养殖成本都较高,很难满足市场需求。
3.市场竞争激烈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市场上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水产品价格波动大,养殖户利润空间较小,经营成本压力持续增加。
二、对策探究1.加强环保意识,推进清洁养殖为了减少水产养殖对水域环境的污染,可以推行清洁养殖技术,采用生态循环养殖模式,减少废水排放,提高水产养殖业的环境可持续性。
政府可以加大环保政策的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净化水产养殖产业的环境。
2.推进科技创新,提高养殖效率水产养殖业需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广先进的养殖技术和设备,提高养殖效率和产出。
可以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鼓励科研院校和企业联合开展科研攻关,针对水产养殖业生产过程中的难题,开展技术攻关,不断提高养殖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3.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政府部门要健全水产养殖的市场准入机制,建立健全的水产养殖品质标准,加强市场监管力度,打击假冒伪劣水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要建立健全水产养殖产业的信息公开制度,为消费者提供准确的产品信息,加强产品质量监督,提高水产品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4.加强产业协作,促进产业健康发展水产养殖产业要加强内部合作,构建产业链的协同发展机制,加强产业间的合作和交流,促进产品加工和销售环节的协同发展,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
中国湖泊水产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结合 , 殖 投 入较 大 , 的 品质处 在 上 述 两者 之 间 , 养 鱼
线技术服务人员突破 了 10 ,他们长期战斗在水 0人 产养殖最前线 , 从事着测水 、 解剖 、 诊断、 治疗、 讲解 、 培训等繁琐的服务工作 , 以专业 、 专注 、 专心的“ 三专 精 神 ”服务 于众 多华扬 动保 战 略合作 伙伴 和广 大养
殖户 朋友 ,并得 到 了普遍 赞誉 和好 评 。华扬 人 深信
: ‘ 科技成就价值 , 服务创造未来” 。 社会 在 进 步 , 业 在发 展 , 扬 人 高举 的 “ 行 华 一切
为 了健 康养 殖 ” 的大 旗将永 远飘 扬 。
养殖与饲料
2 1 第 9期 0 2年
水 产 导 刊
放 的品种 不合 理 ,不 规范 的投饵 和不 科 学 的养殖 技
术, 造成水体中营养元素过剩 , 显示富营养化状态 , 而且总体产量不高。 12从距 城 市远 近 来看 。 市 中心 的 湖泊 。 . 城 由于房 地 产 业 的兴 旺 , 湖泊水 体 的营养 状态产 生很 大 影响 对 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的流入 ,湖泊富营养 化非常严重 , 经常暴发蓝藻或大量死鱼 , 城市 中心还 有些湖泊周边 已经发展成为风景旅游 园林 区,但水 质污染普遍严重。 这些湖泊一般是依靠城市污水 , 主
而湖泊也是我国重要的资源 , 如何利用、 保护湖泊资 源, 使湖泊的养殖生产开发与环境达到和谐统一 , 则 是新形势下重提湖泊开发与保护的重要课题 。
植物 由 8 属降至 4 属。 7 5 我 国万亩 以下 的湖泊 面积 小 、 于控 制 , 易 一般 以 人工养 殖 为主 , 主要养 殖鲢 、 鱼 。但 由于放 养及 投 鳙
水产养殖环境管理与污染减排的政策建议
水产养殖环境管理与污染减排的政策建议水产养殖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对于提高渔业产量、促进农民增收、保障国内水产品供应具有重要意义。
水产养殖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对水体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
针对水产养殖环境管理与污染减排问题,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一、加强水产养殖环境管理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水产养殖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明确水产养殖的环境保护责任和相关标准,建立健全水产养殖污染防治的法律体系。
2. 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对水产养殖场所的监管力度,加大违法行为惩罚力度,严肃查处违法养殖行为,净化水产养殖市场秩序,保护水产养殖环境。
3. 实施区域化管理根据各地水产养殖的实际情况,制定区域化管理措施,实施差异化管理政策,因地制宜地开展水产养殖环境管理工作。
4. 加强技术支持加强对水产养殖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提高养殖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
二、推动清洁生产1. 建设示范项目在重点水产养殖区域建设清洁生产示范项目,推广和应用清洁养殖技术,提高水产养殖的生产效率和环保水平。
2. 鼓励企业自愿实施对自愿实施清洁生产的水产养殖企业给予经济补贴和税收优惠,引导企业积极参与清洁生产,减少环境污染。
3. 加强科技创新加大水产养殖清洁生产技术研究力度,提高技术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废弃物排放。
三、加强污染减排管理1. 加强废水处理对水产养殖场所的废水进行规范处理,采用生物处理技术、植物净化技术等手段,降低废水中的有机负荷和氨氮排放。
2. 推动循环利用推动水产养殖场所对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如废料做为饲料、有机肥料等,减少废弃物的排放,降低环境污染。
3. 完善监测体系建立完善的水产养殖场所的污染监测体系,监测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物的排放情况,及时发现和纠正污染行为。
四、加强环境教育和宣传1. 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对水产养殖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提高养殖户和消费者对环保意识,引导全社会形成保护水产养殖环境的良好氛围。
水产养殖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探究
水产养殖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探究1. 引言1.1 水产养殖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探究水产养殖业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在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保障粮食安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人口增加、生态环境恶化、资源短缺等问题日益凸显,水产养殖业发展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水产养殖业存在着规模小、技术落后、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
由于信息不对称、资金短缺等原因,许多养殖户没有足够的技术和资金支持,导致养殖规模不断缩小,效益降低,甚至出现养殖户因亏损而停业的情况。
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还受到环境污染和水质恶化的影响。
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和城市化进程加剧,水域污染日益严重,水产养殖业面临着水质下降、疾病暴发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养殖业的发展和产量。
针对水产养殖业存在的问题和挑战,需采取有效的对策措施。
加强监管和规范发展是重中之重。
政府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的制度和法规,规范养殖行为,减少污染,提高水产养殖的质量和效益。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加大科研力度,积极推广先进技术,推动养殖业转型升级,提高生产效率和养殖质量,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2. 正文2.1 水产养殖业发展现状分析水产养殖业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随着人们对优质水产品需求的增加,水产养殖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水产养殖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逐年增加,成为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在水产养殖业发展现状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我国水产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种类也日益丰富。
以鱼类养殖为例,鲫鱼、鲤鱼、鲢鱼等常见养殖品种的产量持续增长,为市场提供了丰富的选择。
虾、蟹、贝类等水产品的养殖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形成了多元化的养殖产业格局。
随着水产养殖业规模的扩大,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养殖池塘的过度开发和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制约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饲料品质参差不齐、水质管理不善等问题也影响了养殖水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养殖业的发展不平衡,一些地区的养殖产业规模和水平相对滞后,需要进一步加强发展。
我国水产养殖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可持续发展
我国水产养殖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可持续发展我国水产养殖业是我国重要的渔业产业之一,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如何实现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当前我国渔业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我国水产养殖对环境的影响1. 水体污染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水产养殖对水体质量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主要是养殖废水中大量的饲料残渣、动物粪便和养殖废料的排放,导致水域生态系统的破坏和水质恶化。
养殖过程中使用的兽药和饲料添加剂也会对水体产生一定的污染。
2. 岸线生态破坏为了养殖更多的水产品,一些水产养殖场会将原本的湿地和红树林等生态环境毁坏,用于兴建养殖池塘。
这样的做法不仅丧失了原有的生态价值,还会导致岸线的生态环境恶化。
3. 物种入侵水产养殖过程中,为了提高产量,有时会引进外来的鱼种和虾种。
这些外来物种如果逃逸到水域,有可能对当地的生态系统造成破坏,甚至对原有的水生动植物物种构成威胁。
二、我国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1. 推动水产养殖技术的改进和革新通过技术的改进,可以降低养殖对水体的污染。
采用循环水系统、提高饲料利用率、精准投喂、科学运筹等措施,可以减少养殖过程中的养殖废水排放,降低水体污染。
2. 强化水产养殖的环境监管政府部门需要加强对水产养殖业的监管力度,制定严格的水产养殖产业标准和环保规定,加大对违规养殖场的处罚力度,保障水产养殖业健康发展的保护水环境的健康。
3. 加强科学管理水产养殖过程水产养殖业要根据生态环境特点,科学合理地规划养殖区域,保护和修复养殖周边的湿地和红树林,使用环境友好型的养殖设施和工艺,控制养殖密度,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4. 推动水产养殖业与循环经济的结合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充分利用和循环利用养殖产生的废弃物和废水,进行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5. 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增加对水产养殖技术、养殖废水处理技术、养殖环保技术等方面的科研投入,通过科技创新,提高水产养殖的环保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水产养殖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水产养殖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水产养殖业是一项重要的农业产业,也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水产品需求的重要途径。
然而,水产养殖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如水质污染、疾病爆发等,影响了养殖效益和产业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重点讨论水产养殖中的常见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
一、水质污染问题水质污染是水产养殖中最为常见且严重的问题之一。
水质污染不仅会影响养殖动物的生长与繁殖,还可能导致水产品质量下降甚至死亡。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水质污染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方法:1. 水体富营养化在养殖过程中,水中过多的营养物质(如氨氮、硝酸盐等)积累会导致水体过度富营养化,促进藻类大量繁殖,引发水华。
此时可采取以下措施:(1)合理控制投料量,避免过度投喂,减少底泥中的有机物;(2)增加曝气设备,提高水体溶解氧含量,抑制藻类生长;(3)定期清理池塘底泥,减少营养物质积累。
2. 水体重金属污染水体中的重金属污染会危害养殖动物的健康并影响水产品质量。
常见的解决方法包括:(1)选择合适的养殖区域,避开可能受到工业废水排放的地区;(2)定期监测水体中的重金属含量,一旦超标应及时采取措施处理;(3)植物修复法,通过种植适应性强的水生植物来吸附和减少重金属污染。
二、疾病防控问题疾病是水产养殖中另一个常见且严重的问题。
水产养殖动物易受到病原体的感染,导致养殖业损失严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疾病防控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方法:1. 水生动物常见疾病常见的水生动物疾病包括细菌性疾病、寄生虫感染和病毒性疾病等。
为了防止疾病的发生和传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养殖动物的免疫力,定期进行免疫接种;(2)定期检测水质和养殖动物的健康状况,一旦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3)定期消毒养殖设施和工具,防止病原体交叉感染。
2. 防止饲料污染饲料是水产养殖中重要的营养来源,但不合格的饲料可能会引发疾病。
为了防止饲料污染,可从以下方面入手:(1)选择正规的饲料供应商,确保饲料质量;(2)定期进行饲料检测,确保合格;(3)合理饲养密度,避免过分浪费饲料造成污染。
当前中国渔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对策
当前中国渔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对策一、当前中国渔业发展现状中国渔业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高速发展期和近年来的调整整顿,步入了一个持续、稳定、健康的阶段、其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素质明显提高.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中国对渔业经济体制和价格体制进行了改革,极大地调动了渔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使我国渔业走上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水产品产量大幅度提高,自1990年起连续十几年位居世界第一位、渔业的发展不仅满足了人们的水产品需求,扩大了水产品出口,而且为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增加了渔民的收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近年来,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我国渔业经济增长方式开始发生重大转变,从过去单纯追求产量增长,转向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的提高;注重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减缓海洋捕捞产量高速增长对资源造成的压力,对海洋渔业结构实行战略性调整,自1999年开始,首次提出海洋捕捞产量“零增长”的目标,后又进一步提出“负增长”的目标对海洋捕捞强度实行了严格的控制制度。
自XX年起,为减缓新的海洋制度实施对我国海洋渔业造成的影响,国家实施了海洋捕捞渔民转产转业工程,连续三年由中央政府出资对渔民报废渔船实施补贴,引导渔民压减渔船,退出海洋捕捞业。
近年来我国水产品产量增长幅度保持在3-4%左右,呈现稳定发展的态势;其中养殖产量增长幅度较大。
而捕捞产量已开始出现下降的趋势.XX年水产品总产量达4565万吨,较上年增长4%,其中海洋捕捞产量1433万吨,比上年下降22%。
由于国家加大了渔港和渔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并在产业政策上予以扶持,我国渔业整体素质和现代化水平有一定提高;同时由于坚持了以市场为导向,及时对产品结构和生产方式进行调整,狠抓产品质量,使渔业效益明显提高,渔业产值和渔民收入有了较大幅度增长。
水产养殖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而且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目前,我国水产养殖业已从过去追求养殖面积扩大和养殖产量增加,转向更加注重品种结构调整和产品质量提高。
养殖渔业工作中的关键问题及对策
养殖渔业工作中的关键问题及对策养殖渔业是我国重要的水产养殖产业之一,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保障粮食和水产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养殖渔业中,仍存在着一些关键问题,如养殖环境污染、饲料安全问题、养殖技术不足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
首先,养殖渔业中的养殖环境污染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废料对水体造成污染,危害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
针对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一是加强养殖场的环境管理,建立严格的废水处理系统,确保废水经过处理后才排入水体。
二是推广循环养殖模式,将养殖废料做好分类处理,可以作为肥料或其他饲料使用,减少养殖对环境的污染。
其次,饲料安全问题也是影响养殖渔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
目前,一些不合格的饲料会对养殖的水生动物健康造成威胁。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一是建立完善的饲料质量监测制度,加强对饲料生产企业的监管,确保饲料质量符合标准。
二是推广优质饲料的使用,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减少对水生动物的负面影响。
另外,养殖技术不足也是制约养殖渔业发展的重要问题。
在养殖过程中,一些农民缺乏科学的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导致养殖效果不佳。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一是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通过组织养殖技术培训班、开展技术指导服务等形式,帮助农民掌握科学的养殖技术和管理知识。
二是建立养殖示范场,通过示范效应,引导农民学习和应用先进的养殖技术,提高养殖效益。
此外,养殖渔业发展还需要加强相关政策的支持和引导。
政府可以加大对养殖渔业的扶持力度,通过优惠政策和财政补贴等方式,鼓励农民养殖水产,增加农民收入。
同时,还需要建立健全的市场监管体系,加强对养殖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监督检查,保障消费者的利益。
综上所述,养殖渔业工作中存在着养殖环境污染、饲料安全问题、养殖技术不足等关键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加强环境管理、推广循环养殖模式、建立饲料质量监测制度、推广优质饲料的使用、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以及加强相关政策的支持等对策,逐步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养殖渔业的健康发展。
水产养殖污染现状及治理措施
水产养殖污染现状及治理措施水产养殖是指在水域中种植、养殖水生生物的活动,包括海水养殖和淡水养殖。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水产养殖已成为重要的经济产业。
随着水产养殖规模的扩大和密度的增加,养殖业也带来了一些环境污染问题。
本文将分析水产养殖的污染现状,并探讨相应的治理措施。
一、水产养殖污染的现状1. 水体污染水产养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排泄物、残饵和养殖废水,其中含有大量的有机废物和营养盐。
这些废物会通过养殖池或网箱的排放口直接排放到水体中,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发蓝藻水华、水质恶化等问题,对水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
2. 污染物排放除有机废物和营养盐外,水产养殖中还会使用饲料、饲料添加剂、抗生素等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在养殖过程中可能会残留在水体中,对水生物造成毒害,同时也会加重水体的化学污染。
3. 壤土污染水产养殖的废水和固体废物会直接排放到土壤中,引起土壤污染,影响土壤质量和农作物的生长。
4. 生态破坏部分水产养殖业者为了获取更高的产量,会进行过度捕捞和过度养殖,破坏了水域生态平衡,使一些稀有的水生生物濒临灭绝。
1. 推动养殖技术的进步应加强水产养殖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提高养殖效率,减少养殖密度和养殖废物排放,降低对水体的污染压力。
2. 完善废水处理设施对水产养殖场的废水进行收集和处理,采用生物处理、植物净化或人工湿地等方法净化水质,降低有机废物和营养盐的含量,减少对水体的污染。
3. 加强监管和执法建立健全的水产养殖管理制度,加强对水产养殖行业的监管,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对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提高养殖者的环保意识。
4. 发展循环农业水产养殖与农业、畜牧业相结合,采取循环利用废水和废物的方式,发展集约化、循环化的水产养殖模式,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5. 加强环境教育加强水产养殖从业人员和消费者的环境教育,提高其对环境污染问题的认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水产养殖污染治理的良好氛围。
6. 支持科研攻关加大对水产养殖污染治理技术的科研投入,支持环保科技的发展和应用,提高水产养殖的环保技术水平。
农村水产养殖中存在问题及建议
农村水产养殖中存在问题及建议作者:魏少波来源:《探索科学》2019年第05期摘要:通过提高水产养殖技术来实现当前我国水产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成为广大水产养殖者关注的主要方面。
但是,在现阶段对水产养殖技术进行推广的过程中同样遇到了很多的问题。
关键词:水产养殖;存在问题;建议本文通过对农村水产养殖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及建议。
一、农村水产养殖中存在的问题1.养殖户使用过期、违禁药物过期药物往往会失效或变质,不但治不了病还会延误治疗时间,甚至引起中毒死亡。
有些不法商贩还在偷偷地卖违禁药品。
不可否认这些药品的疗效的确明显,但是因为它们的残留量大且易产生耐药性,甚至有致癌作用,所以列入禁用药物。
如果渔民还是继续使用,最后吃亏的只有自己。
其他违禁药物还有痢特灵、红霉素、孔雀石绿、亚甲基蓝等。
2.养殖知识缺乏性养殖户未能掌握充足的投食知识,导致饲料得不到充分利用,从而产生严重的水污染现象。
在当前市场发展趋势下,水产饲料的种类较多,但质量的差异较大。
所以,在日常投食工作中,一些含氮的有机物无法得到保障,导致养殖生物自身营养性不够,从而使其带来一系列问题。
受饲料自身的影响,营养元素不够均衡,导致养殖对象摄取的元素有限,从而造成严重的污染现象。
对于一些没有被利用的饲料或残渣,如果不采取相关措施对有机物进行分解,将增加饲料成本,使鱼塘的底部产生缺氧现象,从而增加一些寄生虫或者细菌。
同时,在一些恶劣天气情况下,也会对一些生物造成影响,制约经济效益的获取。
3.养殖方式过于传统在现阶段我国水产养殖进行的主要形式还是家庭作坊式,规模较小,养殖者的素质不高。
因此这些家庭作坊式养殖者对养殖技术的了解也极其有限。
同时在进行养殖过程中并不重视技术,对养殖技术对养殖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在进行养殖过程中大多仍旧采取传统的养殖手段,依靠前人进行养殖总结出的经验进行养殖操作。
虽然在多年进行水产养殖过程中已经总结出了一整套较为有效的养殖方法,但是知识依靠经验进行,没有较多的科技进行支撑。
水产养殖技术在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水产养殖技术在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一、技术认知问题。
部分农民对新养殖技术缺乏了解,难以理解其原理和操作方法,导致无法正确应用。
二、技术培训不足。
水产养殖技术的培训不够全面和系统,有时只是简单地传授基本知识,忽略了实际操作技巧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三、信息传播不畅。
水产养殖技术的推广渠道有限,很多农民无法及时获取到最新的技术资讯和培训信息。
四、质量监控不到位。
一些水产养殖技术产品的质量监控不够严格,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影响了技术的推广效果。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应对策略:
一、加强技术宣传和解释。
通过专业培训师和技术人员,向农民普及新养殖技术的原理和操作方法,提高农民对技术的认知度。
二、完善技术培训体系。
建立全面、系统的水产养殖技术培训体系,包括理论学习、实践操作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和创新意识。
四、加强质量监管。
建立严格的水产养殖技术产品质量监管制度,加强对技术产品生产、运输和销售环节的监督和检测,保证技术产品的质量稳定和可靠。
五、提供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
建立水产养殖技术支持中心,为农民提供技术咨询和问题解答服务,及时解决农民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提高技术的应用效果。
六、鼓励示范推广。
选派技术能力较强的养殖户作为示范户,向其他农民展示和分享自己的成功经验和技术成果,激发农民的学习兴趣和信心,推动技术的广泛应用。
通过以上应对策略的实施,可以提高水产养殖技术的推广效果,促进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我国渔业经济发展现状及建议
我国渔业经济发展现状及建议渔业经济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饮食健康。
近年来,我国渔业经济发展迅速,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本文将围绕我国渔业经济发展现状及建议展开讨论。
我国渔业经济有着悠久的历史,经历了从原始捕捞到现代化养殖的发展过程。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渔业经济逐渐走上正轨,实现了从捕捞为主向养殖为主的结构转变。
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我国渔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渔业生产国之一。
然而,在渔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渔业资源日益枯竭,近海捕捞量明显下降。
养殖业结构不合理,存在过度投喂、过度养殖的现象。
渔业生产方式落后,科技含量低,渔民文化素质有待提高。
国际贸易形势严峻,渔业出口面临诸多挑战。
加强养殖业发展。
政府应加大对养殖业的扶持力度,提高养殖技术水平,优化养殖结构,减少过度养殖和投喂。
同时,要注重生态平衡,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
提高渔民文化素质。
通过渔民职业技能培训、渔民创业扶持等措施,提高渔民的文化素质和生产技能,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渔民队伍。
促进海洋牧场建设。
政府应加大对海洋牧场建设的投入,通过现代化技术手段,提高海域管理能力,实现海域的生态化和可持续发展。
同时,要注重培育新的海洋产业,提高海洋经济效益。
政策支持。
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渔民进行养殖业结构调整和海洋牧场建设,为其提供必要的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
资金支持。
政府应设立渔业经济发展专项资金,为渔民提供贷款支持和补贴,鼓励渔民进行养殖业和海洋牧场建设的投资。
技术支撑。
政府应加大对渔业科技研究的投入,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引进和推广先进的渔业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渔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我国渔业经济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但也存在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只有通过政府和渔民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渔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加强养殖业发展、提高渔民文化素质、促进海洋牧场建设等建议的实施,将有助于提高我国渔业生产水平,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1刘子飞1赵文武2(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北京100141;2.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北京100125)三、水产养殖面临的问题改革开放40年以来,经过市场化改革与协调发展,我国水产养殖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新时代大背景下,仍然面临着一些系统问题,主要包括水产养殖供给结构性过剩、资源环境约束趋紧、水产种苗繁育与病害防治需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突出、养殖成本上升压力明显等。
1.水产养殖供给结构性过剩水产养殖产量快速增加,目前我国养殖水产品约占国内全部水产品产量的75%、占世界养殖水产品的66%,供给总量充裕,但呈现结构性过剩问题,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优质水产品比重较低。
在我国水产养殖产品中,传统大宗水产品仍占绝对份额,在养殖鱼类产品方面尤为突出(鱼类是我国水产养殖和居民消费的主要部分,且水产养殖供给结构性过剩的问题也集中在鱼类方面,甲壳类、贝类、藻类等供给结构性过剩问题不明显。
因此,此处以鱼类为主要分析对象)。
2017年,青鱼、草鱼、鲢、鳙、鲤、鲫、鳊、罗非鱼合计产量(1851.73万吨)分别占我国淡水养殖产量、淡水养殖鱼类产量的63.74%、72.87%,鲈、鲆、大黄鱼、石斑鱼、鲷、美国红鱼、军曹鱼、鲽合计产量(77.90万吨)占我国海水鱼类产量的54.88%(我国海水养殖中贝类统计口径与鱼类不具有可比性,因此,未计算主要海水养殖鱼类品种占海水养殖产量的比重)。
按照行业集中度标准,我国淡水养殖鱼类与海水养殖鱼类的Cr8均在40%以上,为寡占型行业,主要养殖品种占比过大,处于非平衡状态。
二是养殖水产品价格一直处于低位。
据全国80个水产品批发市场监测数据来看,最近10年,我国养殖水产品综合价格没有明显增长态势。
运用非参数法对2010年1-12月月度养殖水产品综合价格增长率与CPI 数据(CPI 原始数据来源于东方财富网·数据中心)进行差异性检验,结果表明,我国水产品价格近7年来增速显著低于CPI。
所以,实质上我国养殖水产品价格不仅没有增长而是下降的。
按照供需理论,产品价格下降的根本原因是供过于求,并且需求没有下降,而是供给总量增加过快或结构性过剩的缘故。
其有力的一个佐证是:近年我国水产品进口增速高于出口,特别是对虾、龙虾、鳕鱼等进口增幅更大,同时市场火爆产品(如淡水小龙虾、对虾等)已经由出口转为内销,甚至成为净进口国,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国内居民对优质水产品需求强劲。
2.资源环境约束趋紧伴随水产养殖的扩张与产量不断增加,加上新时代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明显增强,生态与资源环境对我国水产养殖的约束愈加趋紧,产业发展面临巨大压力。
第一,我国水产养殖方式亟须进一步提升与转变。
在各水产养殖模式中,精养、集约化养殖方式占比仍较少,大水面、池塘、滩涂、筏式等粗放养殖方式仍占绝对份额,淡水和海水养殖分别为94.67%、95.38%,这些养殖方式具有“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高、产出低”的低效率问题,加上传统追求产出最大化的观念及高密度养殖模式,投饵和污染形势严峻,给我国部分养殖水域造成了较大生态与环境问题。
第二,生态环境保护行动挤压水产养殖空间。
2015年以来,我国开展了环保督查,为了减少污染和保护水域生态环境,湖南、江西、江苏、浙江、福建、湖北、广西等多个渔业大省出台了江河湖泊拆围、水库拆箱、大水面禁肥等政策,使得水产养殖面积缩减明显。
2018年8月,农业农村部公布了《淡水养殖尾水排放要求(征求意见稿)》和《海水养殖尾水排放要求(征求意见稿)》,扩大了资助项目:农业农村部软科学课题(长江渔民退捕生态补偿补偿制度研究:2018085)、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基于经济效率与绿色发展的中国主要出口水产战略研究:2018HY-ZD08;2016C012)、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现代渔业重大基础性问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12019.1范围且严格了尾水排放污染物标准和监管与处罚措施等。
这些都可能增加水产养殖的环境成本和减少养殖面积。
据统计,较2015年的846.50万公顷,2017年我国水产养殖面积(744.90万公顷)减少了12%以上,其主要原因就是环保导致的内陆及近海拆除养殖矮围、网围等。
第三,鱼粉和冰鲜小杂鱼投喂带来的资源破坏与环境污染压力问题。
大黄鱼、鲈、石斑鱼、黄颡鱼、乌鳢、蟹类等优质水产品规模不断扩大,加上配合饲料研发与应用有限,我国水产养殖对鱼粉、冰鲜小杂鱼的需求与实际投入大幅增加。
目前我国水产品进口的一半以上都是用于养殖饲料的鱼粉,而且我国近海资源逐渐衰退和捕捞的绝大部分幼杂鱼流进饲料加工厂。
3.种苗繁育与病害防治问题改革开放40年,水产种苗繁育与病害防治技术的进步是我国水产养殖增长的重要因素,但与产出快速增长的产业需求相比还有较大提升空间,特别是在某些优质水产品上和环境约束趋紧的当下这一问题更加突出。
一是以对虾为代表的水产种苗对外依存度高。
对虾是国内需求和产出快速增长的一个优质水产品种,但我国目前的对虾亲本或种苗90%以上都依赖于国外,且以美国单一来源为主,完全无定价权和几乎整个产业受制于人。
二是良种保障能力低。
内陆江河、湖泊野生水产种质资源衰退,正逐渐降低和威胁着主要水产养殖品种亲本来源质量。
湖北、湖南、广西、江西等水产养殖大省水产种苗繁育粗放生产和标准化程度低,造成种苗质量供应参差不齐,大多数养殖区域水产种苗通过异地进水花标粗获得,如广西罗非鱼、黄颡鱼、加州鲈、鳜鱼等苗种主要依赖于广东区域。
三是受水域环境污染、种质资源下降等影响,水产养殖病害防治问题突出。
草鱼出血病、罗非鱼白点病和链球菌病、加州鲈诺卡氏菌病、淡水小龙虾黑鳃病、对虾黑斑病、大菱鲆细菌病等都是主要养殖品种频繁发生的病害,造成了较大的损失和鱼药投入及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一直困扰着水产养殖主体和渔业主管部门等。
4.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目前,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在三个环节比较突出。
一是养殖环节。
为了避免高密度、良种不足、冰鲜杂鱼饵料投喂等带来的养殖病害风险与问题,水产养殖主体通常采取在投喂的饲料中添加抗生素、激素类等药物或超范围使用饲料添加剂的措施,甚至使用违禁药物或不按照限用药物的规定使用。
二是加工环节。
在加工中随意或超量使用食品保鲜剂、着色剂、添加抗生素等问题。
三是流通与销售环节。
为在销售中保持水产品的体色鲜艳和防止腐败,一些不法商贩在鲜活水产品中使用违禁药物,“三鱼两药”问题一直困扰着养殖水产品。
2014-2016年,水产品抽检合格率在农业农村部抽检的五大类农产品中连续三年排名垫底。
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对市场信心与消费者需求产生严重负面影响,削弱了水产养殖业发展的根本动力。
5.养殖成本上升随着我国水产养殖要素投入增加和规模扩大,水产养殖饲料、种苗、基础设施、塘租等成本不断上升,逐步挤压水产养殖利润空间,导致养殖水产品竞争力趋于下降。
据对940个养殖点的监测数据,单位养殖水产品的成本由3411.83元/吨上升到了6457.40元/吨,增长了近90%。
其中,饲料、种苗、水域租金等比重较大的投入要素均增加明显,分别增加了3.9倍、4.7倍、7.9倍。
而我国水产品价格增长缓慢,导致我国水产品生产效益下降明显。
四、对策建议经过40年的市场化改革和协调发展阶段,我国水产养殖已进入生态优先阶段。
新时代,需准确把握水产养殖形势,明晰水产养殖新阶段的主要矛盾,瞄准增加优质、安全水产品和优美生态水域供给的目标,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推进我国水产养殖转型升级,为建成现代化渔业强国奠定基础。
1.调优水产养殖结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有效增加优质水产品供给。
一是优化水产养殖品种结构。
减少价格持续低迷、养殖量过大等大路货品种供给,如适当调减青鱼、草鱼、鲢、鳙、罗非鱼产量,适当扩大黄颡鱼、鲈鱼、鳝鱼、 鱼、乌鳢、鲑鳟类、对虾、小龙虾、蟹类等优质和市场需求旺盛与潜力较大的水产品供给。
二是优化水产养殖空间结构。
因地制宜,在划定的水产宜养、限养、禁养区基础上,逐步退出禁养区的水产养殖主体,结合区域水产品生产竞争力与优势,选择适宜区域22019.1水产养殖资源禀赋的品种,增加优质水产品和优美水域供给。
2.推进水产绿色健康养殖绿色健康是新时代水产养殖的方向,具体可以通过两方面推进。
一是改革和完善养殖制度。
目前的养殖制度以颁证和产权为主,在后续的养殖方式、品种、密度、投喂、进排水等方面关注不足,加上水产养殖生产外部性明显,导致养殖水域污染严重。
为此,可以借鉴国外水产养殖经验,推行可持续养殖或养殖容量制度。
发挥财税解决外部性问题的作用,在养殖前期进行生态环境的论证,严格养殖过程中的标准化指导与监管和加强投入控制。
减少高密度、高投入、高污染养殖水面,增加绿色养殖的比重。
二是改进水产养殖模式。
根据区域资源禀赋条件,淘汰落后水产养殖模式和产能,大力推进生态养殖方式。
适度和有序拆除湖泊、江河、水库等禁养区域的网箱、矮围网围养殖设施,提升信息化、智能化等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支撑能力,持续实施池塘标准化改造、养殖尾水处理设施升级等,扩大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比重,提高水产养殖装备水平。
充分发挥鱼作为水生生物的净水、活水和生态位作用,在适宜水域滩涂区域发展与推广净水渔业、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等。
3.加强种苗繁育与病害防治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历程表明,种苗与病害防治是水产养殖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未来应该进一步提升种苗繁育与病害防治水平。
一是加大良种繁育与推广力度。
支持和鼓励水产种苗与良种场建设,加强水产养殖种质资源保护,扩大水产良种选育、繁育资金投入,推进水产种苗繁育、销售等操作标准化、统一化及质量监管,加强水产种苗“繁、育、推”一体化体系建设,提升水产养殖良种化率。
二是加强水产养殖病害防控。
提升水产养殖主体病害防控意识和能力。
加大水产种苗的检验检疫,避免无序流通,从源头降低病害发生率。
构建和实施水产养殖病害综合管控措施,包括用药、动保产品、功能性饲料添加剂、冰鲜小杂鱼投喂等方面。
加强水产养殖病害防控。
4.加强水产养殖产品质量监管水产品质量安全属于公共品问题,具有明显的外部性,主要责任应由政府部门来承担。
一是应加强水产品监管制度。
加大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水产养殖过程规范化、标准化操作,加大养殖水产品抽检范围与力度,特别是针对“三鱼两药”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检测与整治,提高违规违法添加和使用违禁投入品行为惩罚力度。
二是推进养殖水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
科学建设和大力推行水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支持和促进行业与团体标准研究与推广,严格执行强制性标准认证。
三是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评级行动。
加大宣传,扩大水产品质量社会责任意识,增加水产品消费者质量安全辨识能力,对进入“失信”黑名单的企业形成约束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