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SCDMA-LTE SRAN 3.0-----Relay

合集下载

TD-SCDMA相关参数解释.doc

TD-SCDMA相关参数解释.doc

TD-SCDMA相关参数解释1、TD Radio窗口PCCPCH RSCP值是从Service Cell Measurement中取的,在Idle、Cell_FACH和Cell_DCH状态的时候都有值。

时隙0的RSCP值。

DPCH RSCP值是从SFN TS Measurement中取的,是指业务时隙的RSCP值,此处取的是第一个业务时隙的RSCP值,在RRC建立完成之后有值。

是每个下行业务时隙的RSCP值。

(DPCH分为DPCCH和DPDCH,一个时隙下面的一个码道应该对应一个DPDCH)Pathloss的算法:Measurement Control中的PrimaryCCPCH-Tx-Power减去Service Cell Measurement中的RSCP。

UTRA Carrier RSSI值是从Service Cell Measurement中取的,在Idle、Cell_FACH和Cell_DCH状态的时候都有值。

时隙0的RSSI值。

(协议中写的是只有在Cell_DCH状态下才有此值)Timing Advance值是从Service Cell Measurement中取的,和GSM中的概念一样表示时间提前量,根据UE距离基站的远近调整发送时间,远离基站则需提前发送,在基站附近时由于同步的需要,有时会要求UE延迟发送(所以有负值)。

在Cell_FACH和Cell_DCH状态的时候有值。

UpPCH TxPower值是从SFN TS Measurement中取的,是指上行导频信道的发射功率,在手机刚接入的那一刻或切换时才有值。

BLER是所有传输信道的误块率的一个混合值,是根据BLER Measurement信令计算的,计算方法:(各个传输信道加起来的Bad_CRC_Count)/(各个传输信道加起来的Total_CRC_Count)×100%。

UE_TxPower值是从SFN TS Measurement中取的,是指手机当前占用的上行业务时隙的TxPower,在Cell_FACH和Cell_DCH 状态的时候有值。

3G无线传输技术对比

3G无线传输技术对比

3G时代TD-SCDMA/WCDMA/CDMA2000简要对比2008年4月1日起,中国移动在八大城市正式启动TD社会化业务测试和试商用工作。

2009年1月7日下午,工信部正式向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这三大运营商发放全业务牌照,这意味着中国的通讯全面走向3G时代。

名词解释:TD-SCDMA:TD-SCDMA作为中国提出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于2008年4月1日正式进入试用阶段。

做为我国知识产权为主的、被国际上广泛接受和认可的无线通信国际标准,它是我国电信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WCDMA:是一种由3GPP具体制定的,基于GSM MAP核心网,为无线接口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与现在市场上通常提供的技术相比,它能够为移动和手提无线设备提供更高的数据速率。

输入信号先被数字化,然后在一个较宽的频谱范围内以编码的扩频模式进行传输。

CDMA2000:也称为CDMA Multi-Carrier,由美国高通北美公司为主导提出,摩托罗拉、Lucent和後来加入的韩国三星都有参与,韩国现在成为该标准的主导者。

这套系统是从窄频CDMA One数字标准衍生出来的,可以从原有的C DMA One结构直接升级到3G,建设成本低廉。

2009年起,CDMA2000标准将由中国电信运营。

目前的应用情况:TD-SCDMA:TD是中国力推的3G标准。

政府政策扶持加之电信重组方案,以及2008年夏季北京奥运等诸多因素,使得TD-SCDMA 3G网络早于其它两家网络先行在国内开始了试商用。

可以说,2008年TD一期城市建设,主要就是为奥运服务的。

移动TD二期扩容和改造在今年3月底完成,中国移动TD二期建网的28个城市省会城市以及直辖市包括:石家庄、太原、呼和浩特、长春、哈尔滨、南京、杭州、合肥、福州、南昌、济南、郑州、武汉、长沙、南宁、海口、重庆、成都、贵阳、昆明、拉萨、西安、兰州、西宁、银川、乌鲁木齐。

此外,宁波、大连两个非省会城市也被纳入TD二期建网城市之中。

中国移动TD-SCDMA介绍

中国移动TD-SCDMA介绍

可视电话(new)
可视电话业务是一种集图像、话音于一体的多媒体通信业务, 可以实现人们面对面的实时沟通,即通话双方在通话过程中 能够互相看到对方场景,近年来已在远程会议、远程教学、 远程医疗等方面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客户可以在TD-SCDMA网络覆盖范围内使用可视电话。 当网络不能支持或通话对方手机不能支持时,通话可自动回 落为普通语音通话。 面向客户: 此业务向所有中国移动TD-SCDMA社会化业务测试和试 商用客户开放。
TD-SCDMA全球网络建设:
TD-SCDMA的实际网络速度可达384Kbps。全球已 建成207个HSDPA网络、51个HSUPA网络,其中 135个HSDPA网络支持3.6Mbit/s的传输速率,55个 HSDPA网络支持7.2Mbit/s的传输速率,而国内的 TD-HSDPA网络支持下行上网速度可达3.6Mbit/s (实际速度也可达1~3Mbit/s),上行速度也可达 384kbit/s,可与有线宽带相媲美。 HSDPA:(High 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 表示高速下行分组接入技术。 HSUPA: (high speed uplink packet access)高速上 行链路分组接入技术.
数据上网(new)
TD-SCDMA数据上网是面向商务人士与集团客户推 出的基于笔记本电脑或PDA终端通过GPRS无线接 入互联网/企业网,获取信息、娱乐或移动办公业务 的业务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TD-SCDMA数据上网突破了移动终端 接入Internet必须依赖网线或电话线的束缚,您可随 时随地将您的笔记本电脑通过无线方式接入Internet, 为真正意义上的移动办公提供解决方案。
TD-SCDMA技术
TD-SCDMA是集码分多址(CDMA)、时分多址(TDMA)、 频分多址(FDMA)等技术优势于一体,采用智能天线、联合 检测、接力切换、同步CDMA、软件无线电、低码片速率、多 时隙、可变扩频系统、自适应功率调整等技术,具有系统容 量大、频谱利用率高、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的移动通信技术。 TD-SCDMA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通信技术标准,与 欧洲的WCDMA标准、美国的CDMA2000标准并称为3G时代主流 的移动通信标准。

TD-SCDMA概述

TD-SCDMA概述

TD-SCDMA概述一、TD简介TD-SCDMA——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时分同步的码分多址技术)。

TD-SCDMA作为中国提出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简称3G),自1998年正式向ITU(国际电联)提交以来,已经历经十来年的时间,完成了标准的专家组评估、ITU认可并发布、与3GPP(第三代伙伴项目)体系的融合、新技术特性的引入等一系列的国际标准化工作,从而使TD-SCDMA[2]标准成为第一个由中国提出的,以我国知识产权为主的、被国际上广泛接受和认可的无线通信国际标准。

二、TD-SCDMA的优势中国提出的TD-SCDMA是建立在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基础上的国际技术标准,具有技术领先、频谱效率高并能实现全球漫游、适于网络规划和优化、适合各种对称和非对称业务、建网和终端的性价比高等五大突出优势。

1、TD-SCDMA的技术优势TD-SCDMA是TDD和CDMA、TDMA技术的完美结合,具有下列技术优势:第一,采用时分双工(TDD)技术,只需一个1.6MHz带宽,而FDD为代表的cdma2000需要1.25×2 MHz带宽,WCDMA需要5×2MHz才能通信;其话音频谱利用率比WCDMA高达2.5倍,数据频谱利用率甚至高达3.1倍[1] ;无须成对频段,适合多运营商环境。

第二,采用智能天线、联合检测和上行同步等大量先进技术,可以降低发射功率,减少多址干扰,提高系统容量;采用“接力切换”技术,可克服软切换大量占用资源的缺点;采用TDD不要双工器,可简化射频电路,系统设备和手机成本较低。

第三,采用TDMA更适合传输下行数据速率高于上行的非对称因特网业务。

而WCDMA并不适合,不得不在R5版本中增加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HSDPA)。

第四,采用软件无线电先进技术,更容易实现多制式基站和多模终端,系统更易于升级换代,更适合在GSM的大城市热点地区首先建设,借以满足局部用户群对384kbps多媒体业务的需求,通过GSM/TD双模终端以适应二网并存的过渡期用户漫游切换的要求。

td-scdma 标准

td-scdma 标准

td-scdma 标准TD-SCDMA标准。

TD-SCDMA(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是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也是全球唯一的TD-SCDMA制式。

它是一种3G移动通信技术,采用了时分复用和同步码分多址技术,具有高频谱效率、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

TD-SCDMA标准的制定是为了满足中国大陆地区特殊的移动通信需求。

在中国,人口密度大、城市化程度高,因此对移动通信系统的覆盖能力和容量需求非常高。

TD-SCDMA标准的推出,填补了中国在3G移动通信领域的空白,也为中国在国际移动通信领域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TD-SCDMA标准的技术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TD-SCDMA采用了时分复用技术,通过对时间的合理利用,实现了多用户之间的资源共享,提高了频谱利用率。

其次,TD-SCDMA还采用了同步码分多址技术,有效地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保证了通信质量。

再次,TD-SCDMA还具有较好的覆盖能力,能够满足城市和农村地区的通信需求。

最后,TD-SCDMA还支持语音、数据、图像等多种业务,为用户提供了更丰富的通信体验。

TD-SCDMA标准的推广和应用,为中国移动通信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TD-SCDMA标准的推动下,中国移动通信产业实现了从跟随者到领跑者的转变,为中国在国际移动通信领域的话语权提升做出了重要贡献。

总的来说,TD-SCDMA标准是中国在移动通信领域的重要成果,它不仅填补了中国在3G移动通信领域的空白,也为中国在国际移动通信领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5G技术的不断发展,TD-SCDMA标准也在不断演进和完善,为中国移动通信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通过对TD-SCDMA标准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中国在移动通信领域的发展历程,也可以更好地认识中国在国际移动通信领域的地位和作用。

TD-SCDMA 小常识

TD-SCDMA 小常识

TD-SCDMA 小常识TD-SCDMA的中文含义为时分同步码分多址接入,该项通信技术也属于一种无线通信的技术标准,它是由中国第一次提出并在此无线传输技术(RTT)的基础上与国际合作,完成了TD-SCDMA标准,成为CDMATDD标准的一员的,这是中国移动通信界的一次创举,也是中国对第三代移动通信发展的贡献。

在与欧洲、美国各自提出的3G标准的竞争中,中国提出的TD-SCDMA已正式成为全球3G标准之一,这标志着中国在移动通信领域已经进入世界领先之列。

该方案的主要技术集中在大唐公司手中,它的设计参照了TDD(时分双工)在不成对的频带上的时域模式。

TDD模式是基于在无线信道时域里的周期地重复TDMA帧结构实现的。

这个帧结构被再分为几个时隙。

在TDD模式下,可以方便地实现上/下行链路间地灵活切换。

这一模式的突出的优势是,在上/下行链路间的时隙分配可以被一个灵活的转换点改变,以满足不同的业务要求。

这样,运用TD- SCDMA这一技术,通过灵活地改变上/下行链路的转换点就可以实现所有3G对称和非对称业务。

合适的TD-SCDMA时域操作模式可自行解决所有对称和非对称业务以及任何混合业务的上/下行链路资源分配的问题。

TD―SCDMA的无线传输方案灵活地综合了FDMA,TDMA和CDMA等基本传输方法。

通过与联合检测相结合,它在传输容量方面表现非凡。

通过引进智能天线,容量还可以进一步提高。

智能天线凭借其定向性降低了小区间频率复用所产生的干扰,并通过更高的频率复用率来提供更高的话务量。

基于高度的业务灵活性,TD―SCDMA无线网络可以通过无线网络控制器(RNC)连接到交换网络,如同三代移动通信中对电路和包交换业务所定义的那样。

在最终的版本里,计划让TD―SCDMA无线网络与INTERNET直接相连。

TD-SCDMA所呈现的先进的移动无线系统是针对所有无线环境下对称和非对称的3G 业务所设计的,它运行在不成对的射频频谱上。

TDSCDMA系统概述(1003211)

TDSCDMA系统概述(1003211)

TD-SCDMA系统概述
中国移动为什么采用了TD-SCDMA
CHINA MOBILE GROUP NEIMENGGU CO., LTD.
TD-SCDMA系统概述
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
3GPP-WCDMA:
2110-2170MHz,1920-1980MHz ,频分双工系统 世界上有最多的运营商采用,还具有终端优势
可以借助智能天线实现用户定位。 联合检测消除多径、多址干扰。
CHINA MOBILE GROUP NEIMENGGU CO., LTD.
TD-SCDMA系统概述
什么是TD-SCDMA----CDMA
CHINA MOBILE GROUP NEIMENGGU CO., LTD.
TD-SCDMA系统概述
DG U
TS0
W P p TS1
P
P
T
T
S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S
TS2
TS3
TS4
TS5
TS6
CHINA MOBILE GROUP NEIMENGGU CO., LTD.
TD-SCDMA系统概述
什么是TD-SCDMA-- Smart antennas
TD-SCDMA与其它3G标准最大的区 别就是智能天线技术,可以通过智能 天线技术实现波束赋形的能力。
CHINA MOBILE GROUP NEIMENGGU CO., LTD.
TD-SCDMA系统概述
什么是TD-SCDMA----TDD
TDD,便于支持非对称业务 TD-SCDMA系统支持灵活设置上下行时隙转换点,来适应
不同业务上下行流量的不对称性; 合理配置时隙转换点是提高系统频谱利用率的有效手段
3GPP-TD-SCDMA:

td scdma标准

td scdma标准

td scdma标准TD-SCDMA标准。

TD-SCDMA(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是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也是全球第一个商用的3G移动通信标准之一。

TD-SCDMA标准采用了时分复用和同步码分多址技术,具有频谱效率高、覆盖范围广、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中国的移动通信网络中。

TD-SCDMA标准的制定与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

最初,中国在1998年提出了自主研发3G标准的构想,随后在2000年正式启动了TD-SCDMA标准的研发工作。

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成功制定了TD-SCDMA标准,并于2006年在全国范围内商用。

目前,TD-SCDMA已成为中国移动通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亿万用户提供高质量的通信服务。

TD-SCDMA标准在技术上具有多项突破和创新。

首先,它采用了时分复用和同步码分多址技术,有效提高了频谱利用率,使得网络能够更好地应对高密度用户接入的情况。

其次,TD-SCDMA标准在信道编码、调制解调、功率控制等方面进行了优化,提高了通信质量和系统容量。

此外,TD-SCDMA还引入了智能天线技术,提高了网络覆盖范围和抗干扰能力,使用户在高速移动和密集城市环境下也能获得稳定的通信体验。

TD-SCDMA标准的发展对中国移动通信产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TD-SCDMA的商用推动了中国移动通信产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壮大,促进了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其次,TD-SCDMA的成功应用为中国企业赢得了在3G移动通信领域的话语权,提高了国际竞争力。

同时,TD-SCDMA的发展也为中国在国际标准制定和技术规划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中国在全球移动通信领域的话语权提供了坚实基础。

总的来说,TD-SCDMA标准作为中国自主研发的3G移动通信标准,不仅在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和创新,而且对中国移动通信产业的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

TDSCDMA业务运营与组网

TDSCDMA业务运营与组网

CATALOGUE目录•TD-SCDMA网络概述•TD-SCDMA业务运营•TD-SCDMA组网技术•TD-SCDMA网络优化•TD-SCDMA业务运营挑战与解决方案•TD-SCDMA组网案例分析无线接入网传输网TD-SCDMA网络发展历程010203标准化阶段商用化阶段发展与演进阶段业务需求分析030201网络规划与设计网络拓扑结构频率规划容量规划03业务推广业务部署与实施01业务平台建设02业务测试无线组网技术无线覆盖范围频谱利用率抗干扰能力核心网组网技术核心网架构采用分布式、扁平化的网络架构,减少网络层级和节点,提高网络性能和可靠性。

路由优化通过优化路由算法和协议,降低网络时延和丢包率,提高数据传输效率和用户体验。

负载均衡通过合理分配网络资源,平衡负载,避免网络拥塞和性能下降。

传输可靠性传输时延优化传输速率提升传输组网技术网络性能优化详细描述总结词1. 设备升级3. 网络结构优化2. 参数调整0102总结词详细描述 1. 加强设备备份2. 优化故障处理机制3. 提高网络自愈能力0304050102总结词详细描述 1. 强化网络安全防护2. 优化鉴权机制3. 加强数据传输安全030405缺乏创新业务用户接受度不高业务发展瓶颈网络覆盖问题覆盖不均衡在某些地区,TD-SCDMA网络的覆盖存在不均衡的情况,有些地区覆盖较好,有些地区覆盖较差,需要加大网络建设力度,提高网络覆盖水平。

室内覆盖不足在室内环境下,TD-SCDMA网络的覆盖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采用多种技术手段,如分布式天线、小型基站等,提高室内覆盖效果。

设备兼容性问题设备兼容性不足缺乏统一标准解决方案建议加强技术创新提高网络覆盖和质量加强设备兼容性测试案例一总结词详细描述该案例介绍了某运营商在TD-SCDMA网络优化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包括性能优化、故障排除等方面的具体措施。

详细描述该运营商在TD-SCDMA网络优化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技术手段进行性能优化,如负载均衡、干扰抑制等。

TD-SCDMA简介

TD-SCDMA简介

TD-SCDMA特点概述
其系统的主要特点有: TD-SCDMA系统采用双频双模(GSM 900 和TD-SCDMA) 终端,支持TD-SCDMA系统内切换,并有支持TD-SCDMA到 GSM系统的切换。在TD-SCDMA系统覆盖范围内优先选用 TD-SCDMA系统,在TD- SCDMA系统覆盖范围以外采用现有 的GSM系统。
TD-SCDMA特点概述
其基站的主要特点有: (1)3载波设计,每载波带宽1.6MHz,共占用5MHz带宽; (2)低中频数字合成技术解决多载波的有关问题; (3)公用一套智能天线系统; (4)公用射频收发信机单元; (5)基于软件无线电的基带数字信号处理技术; (6)低功耗设计,每载波基站耗电不超过200W; (7)高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TD-SCDMA RTT的优势
· TD-SCDMA技术的高性能主要表现在: (3)多种使用环境 TD-SCDMA系统是按照ITU要求的三种环境设计的,而 UTRA TDD则不支持移动环境。 (4)设备成本 在无线基站方面,TD-SCDMA的设备成本至少比UTRA TDD低 30%。
TD-SCDMA RTT的优势
TD-SCDMA特点概述
总的说: TD-SCDMA系统的使用不需立即重新建设一个第三代移动 通信网络,而是在已有的第二代(如 GSM)网络上,增加TDSCDMA设备即可。根据我国GSM网络的现状,该系统可分阶段 完成移动通信向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的过渡。 首先,基站在用户密度大的地区推广应用,解决 GSM容 量不足问题。系统设备价格(平均每用户价格)将比用GSM扩 容降低至少20%。与GSM 系统同基站安装,不需基建投资; 其次,双频双模终端,在TD-SCDMA网络覆盖不到的地方使用 GSM基站,使用户没有局部覆盖的感觉。双频双模手机的价格 和现在GSM双频手机相当。在向第三代网络过渡时,GSM无线 基站完全可以继续使用,不致有越来越大的第二代系统的包 袱。

TD-SCDMA

TD-SCDMA

·首页/ 关于TD-SCDMATD-SCDMA移动通信系统标准是中国提出并被国际电信联盟(ITU)接纳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

TD-SCDMA集成了频分(FDMA)、时分(TDMA)、码分(CDMA)和空分(SDMA)四种多址接入技术的优势,全面满足ITU提出的IMT-2000的要求,与WCDMA、CDMA2000一起成为公认的三种主流的3G技术标准。

TD-SCDMA是近百年来我国通信史上第一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通信标准,它的出现在我国通信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在移动通信领域的技术水平,是整个中国通信业的重大突破。

作为3G的国际主流标准之一,TD-SCDMA技术必将引导中国乃至全球3G及后3G技术的演进和发展。

对于全球的运营商和通信设备制造商,TD-SCDMA更是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

TD-SCDMA凭借频谱利用率高、系统容量大、建网成本低和高效支持数据业务等优势,必定会在全球范围内占有一席之地。

TD-SCDMA的关键技术,如时分双工(TDD)、智能天线(SA)、联合检测(JD)、上行同步(ULSC)、动态信道分配(DCA)和接力切换(BHO),使得系统的容量、性能有了很大的提升。

另外由于TD-SCDMA的固有特点在支持3G应用方面也具有独特的优势。

通过近几年业界的共同努力,TD-SCDMA产业链已经初步成熟,其规模还在不断扩展和壮大。

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厂商都陆续推出了自己的商用产品,其中大唐移动自行研发的TD-SCDMA RAN系统、终端及网优、网规系统已经通过了一系列的试验和测试,已经具备了规模商用的能力。

相信在政府的支持下,通过业界进一步的努力,TD-SCDMA必将赢得美好的未来。

时分双工(TDD)Time Division DuplexTD-SCDMA是TDD系统,有如下特点:TDD无需使用对称频段,便于灵活使用频率资源TDD高效支持非对称上下行数据传输,有效提高频谱利用率TDD基站终端无需双工器,简化系统设计,降低成本TDD上下行无线传播环境一致,便于使用智能天线、功率控制等技术,有效降低系统干扰,提高系统性能智能天线(SA) Smart Antenna智能天线是由多个天线单元组成的天线阵,在通信过程中动态调整各个天线单元激励信号的相位和幅度,形成在空间针对用户的波束,此波束会随用户移动而移动,始终跟随用户。

TD-SCDMA培训资料

TD-SCDMA培训资料

TD-SCDMA培训资料TDSCDMA 培训资料一、TDSCDMA 简介TDSCDMA 是 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的缩写,即时分同步码分多址接入技术。

它是我国提出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移动通信(3G)标准之一。

TDSCDMA 相对于其他 3G 标准,具有独特的技术特点和优势。

例如,它采用了时分双工(TDD)模式,能够灵活地分配上下行时隙,更好地适应非对称业务的需求;同时,其智能天线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频谱利用率和系统容量,降低干扰。

二、TDSCDMA 关键技术(一)智能天线技术智能天线通过多个天线阵元组成的天线阵列,能够根据信号的到达方向自适应地调整波束方向和形状,从而增强有用信号,抑制干扰信号。

这大大提高了系统的性能和容量。

(二)联合检测技术联合检测技术可以有效地消除多址干扰和码间干扰,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容量。

它通过对多个用户的信号进行联合检测和处理,提高了接收信号的质量。

(三)接力切换技术接力切换是一种介于硬切换和软切换之间的切换技术。

它能够在不中断业务的情况下,快速、准确地完成切换,减少了切换过程中的掉话率和中断时间。

(四)动态信道分配技术TDSCDMA 采用动态信道分配技术,能够根据用户的业务需求和信道质量,实时地分配信道资源,提高频谱利用率和系统容量。

三、TDSCDMA 网络架构TDSCDMA 网络主要由核心网(CN)、无线接入网(RAN)和用户设备(UE)三部分组成。

核心网负责处理语音、数据和多媒体等业务的交换和控制。

无线接入网由基站(Node B)和无线网络控制器(RNC)组成。

基站负责与用户设备进行无线通信,无线网络控制器则负责对基站进行控制和管理。

用户设备包括手机、数据卡等终端设备,用于用户接入网络并使用各种业务。

四、TDSCDMA 频谱资源TDSCDMA 所使用的频谱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一定的分配和规划。

中国移动LTE与TD-SCDMA数据业务互操作参数配置

中国移动LTE与TD-SCDMA数据业务互操作参数配置

中国移动通信网络组织规范中国移动数据业务互操作参数配置指导手册版本号:V5.0.0╳╳╳╳-╳╳-╳╳发布╳╳╳╳-╳╳-╳╳实施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发布目录前言--------------------------------------------------------------------------------------------------------------------------------- 4范围--------------------------------------------------------------------------------------------------------------------------------- 5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 5 1.数据业务互操作原理及信令流程---------------------------------------------------------------------------------- 61.1空闲态重选--------------------------------------------------------------------------------------------------------- 61.1.1TD-LTE到TD-SCDMA重选 ------------------------------------------------------------------------------ 71.1.1.1重选原理 -------------------------------------------------------------------------------------------------------- 71.1.1.2重选流程 ------------------------------------------------------------------------------------------------------ 131.1.2TD-SCDMA到TD-LTE重选 ---------------------------------------------------------------------------- 141.1.2.1重选原理 ------------------------------------------------------------------------------------------------------ 141.1.2.2重选流程 ------------------------------------------------------------------------------------------------------ 18 1.2连接态重定向 --------------------------------------------------------------------------------------------------- 191.2.1TD-LTE到TD-SCDMA重定向------------------------------------------------------------------------- 201.2.1.1重定向原理 --------------------------------------------------------------------------------------------------- 201.2.1.2重定向流程 --------------------------------------------------------------------------------------------------- 251.2.2TD-SCDMA到TD-LTE重定向------------------------------------------------------------------------- 271.2.2.1重定向原理 --------------------------------------------------------------------------------------------------- 271.2.2.2重定向流程 --------------------------------------------------------------------------------------------------- 292.数据业务互操作参数配置------------------------------------------------------------------------------------------ 312.1空闲态重选配置 ------------------------------------------------------------------------------------------------ 312.1.1eNodeB配置数据 ------------------------------------------------------------------------------------------- 322.1.1.1配置数据 ------------------------------------------------------------------------------------------------------ 322.1.1.1.1邻区配置数据 ----------------------------------------------------------------------------------------------- 322.1.1.1.2重选参数配置数据 ---------------------------------------------------------------------------------------- 332.1.1.2配置建议 ------------------------------------------------------------------------------------------------------ 342.1.1.2.1邻区配置建议 ----------------------------------------------------------------------------------------------- 342.1.1.2.2配置建议 ----------------------------------------------------------------------------------------------------- 352.1.2RNC配置数据 ----------------------------------------------------------------------------------------------- 372.1.2.1配置数据 ------------------------------------------------------------------------------------------------------ 372.1.2.1.1邻区配置数据 ----------------------------------------------------------------------------------------------- 372.1.2.1.2重选参数配置数据 ---------------------------------------------------------------------------------------- 382.1.2.2配置建议 ------------------------------------------------------------------------------------------------------ 392.1.2.2.1邻区配置建议 ----------------------------------------------------------------------------------------------- 392.1.2.2.2重选参数配置建议 ---------------------------------------------------------------------------------------- 392.1.3MME配置数据 ---------------------------------------------------------------------------------------------- 402.1.3.1对接MSC的SGs接口配置数据 ------------------------------------------------------------------------ 402.1.3.2对接SGSN的Gn接口配置数据 ------------------------------------------------------------------------ 412.1.4DNS配置数据 ----------------------------------------------------------------------------------------------- 412.1.4.1MME根据RAI进行DNS查询SGSN的配置数据 ------------------------------------------------- 412.1.4.2SGSN根据RAI进行DNS查询MME的配置数据 ------------------------------------------------- 422.1.4.3SGSN根据APN进行DNS查询融合网关的配置数据 -------------------------------------------- 422.1.5MSC数据配置 ----------------------------------------------------------------------------------------------- 422.1.5.1对接MME的SGs接口实体的配置数据 ------------------------------------------------------------- 422.1.6检验方法及错误影响说明---------------------------------------------------------------------------- 43 2.2连接态互操作配置--------------------------------------------------------------------------------------------- 432.2.1eNodeB配置数据 ------------------------------------------------------------------------------------------- 432.2.1.1配置数据 ------------------------------------------------------------------------------------------------------ 432.2.1.1.1邻区配置数据 ----------------------------------------------------------------------------------------------- 432.2.1.1.2重定向参数配置-------------------------------------------------------------------------------------------- 442.2.1.2配置建议 ------------------------------------------------------------------------------------------------------ 452.2.1.2.1邻区配置建议 ----------------------------------------------------------------------------------------------- 452.2.1.2.2重定向参数配置建议 ------------------------------------------------------------------------------------- 452.2.2RNC配置数据 ----------------------------------------------------------------------------------------------- 472.2.2.1配置数据 ------------------------------------------------------------------------------------------------------ 472.2.2.1.1邻区配置数据 ----------------------------------------------------------------------------------------------- 472.2.2.1.2重定向参数配置数据 ------------------------------------------------------------------------------------- 472.2.2.2配置建议 ------------------------------------------------------------------------------------------------------ 482.2.2.2.1邻区配置建议 ----------------------------------------------------------------------------------------------- 482.2.2.2.2参数配置建议 ----------------------------------------------------------------------------------------------- 482.2.3核心网数据配置 ----------------------------------------------------------------------------------------- 482.2.4检验方法及错误影响说明---------------------------------------------------------------------------- 48编制历史 ------------------------------------------------------------------------------------------------------------------------ 49数据业务连接态下的重定向和空闲态小区重选是LTE与TD-SCDMA系统间互操作的技术方案,目前已在部分城市启动外场测试工作,为指导后续各城市CSFB数据配置工作的顺利开展,特编订《中国移动LTE与TD-SCDMA数据业务互操作参数配置原则(总则)》。

一个时代正在结束,再见TD-SCDMA

一个时代正在结束,再见TD-SCDMA

一个时代正在结束,再见TD-SCDMA【161】2019,请善待通信人【162】芯片之争,终于有人说出了本质【163】传输管线大标到底隐藏了哪些“坑”?【164】中国铁塔及北京、重庆公司严正声明【165】代维行业还有未来吗?近日,一封由福州市无线电管理局发给福州移动的一封函表明:福州移动TD-SCDM基站正式退网。

△福州移动3G正式退网这份函的内容大致是,福州市无线电管理局同意注销福州移动已经停止使用的TD-SCDMA基站6535个,对数据库中TD-SCDMA基站数据予以封存并收回原核发的无线电台执照。

也就是说,TD-SCDMA,正式踏上退网之路。

3G时代,我国就是凭借TD-SCDMA站上世界移动通信标准的舞台。

要说作为3G通信标准的TD-SCDMA,那得从1G时代的通信标准说起。

1G-5G,全球移动通信标准发展历程我概括为:1各自为政的1G时代1G,模拟语音时代,移动通信的拓荒时代。

全球共出现了8套通信标准,可以说这是一个“各自为政”的时代。

△1G时代全球通信标准北欧采用NMT、美国通信市场的AMPS成为主流标准,英国、日本以及部分亚洲地区则采用TACS,法国、西德、意大利则分别采用RC2000、CNet-20和RTMS。

1G时代,没有形成全球统一的移动通信标准,但是各国对统一通信标准的重要性已有了较强的共识。

2双雄争霸的2G时代2G,数字通信时代。

蜂窝通信基础设施逐渐完善,全球移动通信标准也进入GSM、CDMA双雄争霸的时代。

△双雄争霸时代2G时代,通信技术主要是两大阵营:欧洲电信标准协会基于TDMA(时分多址)主持开发的GSM;高通投入研发的CDMA(码分多址)。

GSM成为全球第一代数字移动通信标准奠定了爱立信、诺基亚在无线移动通信设备方面的龙头地位,坚定拥护与之分庭抗礼CDMA标准的高通也强势崛起。

△2G时代GSM与CDMA的对比GSM系统的推出,标志着全球通信使用方式的重大转变,也推动了手机从奢侈品向必需品的过渡。

TD-SCDMA技术特点

TD-SCDMA技术特点

TD-SCDMA的技术特点TD-SCDMA是采用时分双工模式(TDD)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其主要的技术特点为:――采用智能天线技术――采用上行同步方式――采用接力切换方式――采用低码片速率TD-SCDMA是目前世界上唯一采用智能天线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在TD-SCDMA系统中,由于采用了TDD模式,上、下行链路采用同一频率,在同一时刻上下行链路的空间物理特性是完全相同的,因此,只要在基站端依据上行数据进行空间参数的估值,再根据这些估值对下行链路的数据进行数字赋形,就可以达到自适应波束赋形的目的,充分发挥智能天线的作用。

CDMA系统中多个用户的信号在时域和频域上是混叠的,接收时需要把各个用户的信号分离开来。

理想情况下,利用扩频码的正交特性可以保证解调时能无偏差的解调出户数据。

而实际系统中由于同步的不准确,空间信道的多径特性等造成的影响,导致各用户信号之间不能维持理想的正交特性。

这时对某一特定用户而言,所有工作在同频段的其他用户的信号都是干扰信号,随着用户数目的增多,干扰逐渐增大,系统用户数增加到一定数量时,干扰增大到无法将有用信号提取出来,因此,CDMA系统是个干扰受限的系统,对于CDMA 系统而言提高系统的容量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

采用智能天线和上行同步技术后,可极大的降低多址干扰,只有来自主瓣方向和较大副瓣方向的多径才对有用信号带来干扰。

因此,可有效地提高系统容量,从而明显提高了频谱利用率。

智能天线的采用,也可有效的提高天线的增益。

同时,由于智能天线可以采用多个小功率的线性功率放大器来代替单一的大功率线性放大器,而单一大功率线性放大器的价格远高于多个小功率线性放大器的价格,所以智能天线可大大降低基站的成本。

智能天线带来的另一好处是提高了设备的冗余度,因智能天线系统中8 台收发信机共同工作,任何一台收发信机的损坏并不影响系统的基本工作特性。

智能无线的采用可大致定位用户的方位和距离,因此,基站和基站控制器可采用接力切换方式,根据用户的方位、距离信息来判断手机用户现在是否移动到了应该切换给另一基站的临近区域,如果进入切换区,便可通过基站控制器通知另一基站做好切换的准备,达到接力切换的目的。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场景一:密集城区深度覆盖补盲
Macro Cell
Macro Cell
Macro Cell
Macro Cell
Macro+ eRelay + Micro coordinated network
Rel ay Rel ay
Rel ay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Rel ay
密集城区利用宏站覆盖,留下覆盖盲区。有些盲区尚无传输到达,可以利用宏站的无线资源做回传 ,无需传输,快速部署,加强覆盖,大程度提升用户体验。
缆传输给RRN3201。
3. DCPI的POE输出距离在设备
功耗不大于55W时可以支持
100米(RRN3201最大功耗
20W),传输输入距离没有
特别限制(BBU最大距离100 米)。 注:对于DCPI的详细规格见下面 章节描述。
设备介绍 – DCPI
DCPI的作用是将传输电信号和-48V电源信号合成POE传输信号,具体规格见下:
防雷方案 – RRN室外- POE室外
RRN 离RRN 1米内网线 剥皮,使用接地夹 接地。(需防水处 理)
说明:
1. 除网线两端接地外,RRN和Dock设备本身也要求
可靠接地。
2. Dock设备建议塔下安装,安装高度一定要小于
10m。
CAT5E室外 屏蔽网线
Dock 离Dock 1米内网线剥 皮,使用接地夹接地 。(需防水处理)
应用场景二:农村/景区/山区深处 覆盖延伸
村庄
城镇
景区深处
宏站为城镇/景区提供覆盖,覆盖范围有限,在人烟稀少的村落/景区深处,以Relay来覆盖降低成本

应用场景三:高速路沿线覆盖增 强
TDL 1900
移动高速路的GSM沿线覆盖已经相当完善,通过共站建设的TDL难以达到同等覆盖。 • 新增Relay站点节省传输配套,便于选点和建设,实现低成本完善4G覆盖。
<10m
防雷方案 – RRN室外– POE室内
RRN 离RRN 1米内网线剥 皮,使用接地夹接地 。(需防水处理)
说明:除网线两端接地外,RRN和DCPI设备本身 也要求可靠接地。
CAT5E室外 屏蔽网线
馈窗口网线剥皮, 使用接地夹接地。 (需防水处理)
DCPI
密级:内部公开
Thank You


未经授权,不许扩散

Relay 相对于宏站而言,成本较低。
应用场景四: 特殊场景(海岛、 海面、航线、草原超远覆盖的进 一步延伸)
高达40 Km 高达20 Km
渔 船
海面场景的超远覆盖,部署Relay 实现大幅度覆盖距离延伸。 • • 在小岛上建设Relay站点,不考虑传输配套,简单便捷。 Relay配合宏站实现超更超远距离海面覆盖,把4G带到更广泛的应用范围。
密级:内部公开
TDSCDMA-LTE SRAN 3.0 Relay解决方案

未经授权,不许扩散
系统设备组成
Relay系统包含宿主基站Donor eNodeB(DeNB)和中继站Relay Node(RN)两个逻辑节点。
RN分为RN-UE(RUE)和RN-eNB(ReNB)两部分,RUE的实体为RRN3201(也称为回传模块),
ReNB为支持Relay增强功能的eNodeB(也称为接入模块)。ReNB和普通UE之间的接入链路用于普通
UE接入。DeNB和RRN之间的中继链路用于ReNB回传,同时DeNB也可以接入普通UE。 ReNB(接入模块)有小站和宏站两种,其中小站就是在SRAN2.0引入的BTS3205E,宏站包括TDLTE传统室外覆盖和室分覆盖的所有设备。 Relay配套版本:eRAN 8.0。
组网场景 – 小站
组网说明:
接入模块为小站BTS3205E时,RRN3201的传输和供电功
能通过接入小站的DOCK模块获得,具体连接方式为
RRN3201的DATA0/PoE接口连接DOCK模块的WAN接口 ,采用室外屏蔽网线,最大拉远100米。
BTS3205E最大功耗为120W,RRN3201最大功耗为20W
场景介绍
Relay Node
宿主基站 (Donor eNB)
Relay Node
Relay 方案实现覆盖延伸,主要特点: • • 宿主基站为用户提供覆盖,并且给Relay节点提供回传链路。 Relay节点为其覆盖区域用户提供业务。

Relay采用的是宿主基站的无线回传链路,部署Relay不依赖于光纤、微波等其它传输资源。
,RRN3201接入BTS3205E以后对原拉远规格(2.5方
/AC/200米)无影响。
组网场景 – 宏站/室分站
组网说明:
1. 如果接入模块为TDL传统的宏
站与室分站,无法提供POE电
源,则需要有其它设备需要对 RRN3201供电,因此引入新 设备DCPI(DC Power Injector)。 2. DCPI的作用为将传输电信号 和-48V电源信号通过POE线
海上 油井
RRN3201是带外Relay方案中的无线回传设备,它用于为基站提供无线回传服务。带外Relay方案为 运营商提供了一种适应多种无线与传输组网场景并且能够快速部署、提供满足性能规格的低成本“最后 一公里接入”解决方案。最后一公里接入可以分为有线和无线两大类,通常最后一公里(甚至是最后 100m)部署有线回传的CAPEX会高于无线方式,而且有线回传可能会受市政工程的限制而不可实施,因 此无线回传是最后一公里的重要组成部分。
设备介绍 – RRN3201
RRN3201的主要规格见下:
频率
带宽规格 通道 发射功率 子帧配比 天线规格 防雷 安装方式 工作温度
外部接口 供电方式 整机功耗 防护等级 体积重量 尺寸
D频段:2575-2635MHz F 频段:1880-1915Mhz 10MHz,20MHz 1T2R 24+-2dBm 2:2,3:1 内置平板天线 POE单线1KA,8线6KA 抱杆,杆径范围支持48~380mm -40℃~+50℃ 1*FE/POE:连接ReNB,支持数据传输和通过PoE取电。 1*FE:连接ReNB,支持数据传输。 1*USB:调试接口 PoE输入-48 V DC/0.6 A 20W IP65 4.2L(不含安装件),3.5Kg(不含安装件) 340mm×200mm×60mm
应用场景 尺寸
重量 电源输入
室内机房与室外柜 36.0mm×145.6mm×84mm
0.5kg –38.4 V ~ –57.6 V 19英寸450mm深机柜(IMB03) 无线室外机柜(APM30H、TMC11H) 室内墙壁
安装方式
注:该DCPI为室内型DCPI,当DCPI室外安装时,
必须安装在APM30H、TMC11H等室外机柜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