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下册正方体的认识导学案

合集下载

正方体的认识导学案 (1)

正方体的认识导学案 (1)

体积和体积单位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体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度量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能感知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的实际大小。

2、我能正确区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学习重点、难点:初步建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体积概念。

教具学具:课件、同样大小透明水杯4个,大小石块各一块。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激情导入,解读目标(课前)1、计量长度要用()单位。

常用的长度单位有()、()、()。

2、计量面积要用()单位。

常用的面积单位有()、()、()。

二.自主探究(仔细观察,用心思考)探究活动一、动手用两个一模一样透明杯做这两个实验,实验(一):先往一个杯子倒满水,把一块石头放入另一个杯子里,再把第一个杯子里的水倒入第二个杯子里。

1、我观察到第一个杯子里水()。

(倒没倒完?)2、为什么?因为第二杯水里有石头,石头占了(),说明物体都占有一定的()实验(二):两个杯子里倒上一样多的水,放入大小不同的石块1、我观察到两个杯子现在水面上升的高度()2、为什么?因为石块的()不同,他们所占的()也有大有小,这说明物体所占的()也有大有小。

3、()叫做物体的体积。

4、说说什么是电视机的体积?什么是影碟机的体积?什么是手机的体积?谁的体积大、谁的体积小呢?探究活动二、通过看书我知道:1、计量体积要用()单位,常用体积单位有()、()和(),用字母表示分别是()、()和()。

2、棱长是()的正方体,体积是1cm3;棱长是()的正方体,体积是1dm3;棱长是()的正方体的1m3。

3、说一说身边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厘米?说一说身边哪些物理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分米?说一说1立方米有多大?探究活动三、小组合作(摆一摆)用4个棱长1㎝的小正方体摆成一个长方体,你知道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吗?三.展示提升,当堂检测1、用适当的体积单位填空⑴、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用字母表示可以分别写成()、()、()。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导学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导学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导学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导学案【第1篇】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理解教学目标:1、 使学生通过观察实物、动手操作等活动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 或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2、 使学生在活动中通过建立图形的表象的过程,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点。

教学准备:人准备一个长方体小纸盒、每个小小组准备一个正方体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1、 由平面图形引到立体图形。

出示一张长方形的纸,让学生说出它的形状,然后把很多这样的纸摞在一起,问学生还是长方形吗?接着电脑演示由面到体的过程,揭示课题:“长方体的理解”。

2、 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立体图形。

让学生用手摸长方体的纸盒的面,使学生感觉它很平,再用两只手握一握长方体的纸盒。

问:有什么感觉?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指出它占有一定的空间,像这样占有一定空间的物体的形状就是立体图形 电脑显示若干立体实物)。

问: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什么图形呢?在这里面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的呢?3、举例。

让学生举出日常生活中见过的长方体的物体实例。

二、 引导探究1、出示例1:1)拿一个长方体的纸盒来观察:长方体有几个面?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一个长方体,最多能同时看到几个面指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学具,回答上面的问题。

2)抽象图形。

说明:因为我们最多只能看到长方体的3个面,所以通常这样画长方体。

师边讲边画长方体的直观图,注意要规范。

)问:实物中长方体的每一个面是什么形?作图时,根据作图的原理除了前面和后面之外,其他各个面都画成了什么形?但实际是什么形?让学生上去指一指,图上哪3个面是我们能直接看到的?另外3个面在哪里?2、 理解长方体各部分的名称。

1)教师结合直观图逐一向学生介绍棱和顶点,并即时在图中作出标注。

2)同桌学生用手摸长方体纸盒,互相指出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正方体导学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正方体导学案

第2课时正方体课题正方体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长方体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

基于学生已具有概括长方体特征的能力,因此,本节课在探究正方体的特征时,着重让学生自主探究和归纳整理。

让学生在小组活动和实践操作中,通过“看、摸、量、数、比”等活动丰富对正方体的感知,形成表象,掌握正方体的基本特征,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正方体,掌握正方体的特征。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探究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联系与区别。

3.通过学习活动培养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发展空间观念。

学习重点掌握正方体的特征,理清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学习难点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形成表象。

学前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正方体模型学具准备:正方体纸盒小正方体若干个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一、复习导入,引入新课。

6分钟)1.课件出示长方体,请学生用语言描述长方体的特征。

2.看上图,说出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厘米。

3.引导学生想象导入新课。

当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都相等时,这个长方体变成了什1.根据已学知识,回答长方体的特征。

2.回答出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7cm、3cm和2cm。

3.学生可能想象到:长方体的长、宽、高都相等了,那么每个面的大小都一样,每个面都是正方形。

4.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填一填。

(1)长方体有()个面,它们一般都是()形,也可能有()个面是正方形。

(2)长方体的上面和下面、前面和后面、左面和右面,面积分别()。

(3)长方体的12条棱,每相对的()条棱为一组,钟)它的高是多少厘米?答案:(1)8×12=96(cm)(2)48÷4-5-4=3(cm)四、巩固提升。

(8分钟)1.完成教材第20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21页第6题。

1.小组合作动手搭一搭。

2.理解题意,独立思考完成,全班交流订正。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五、课堂总结。

(3分钟)1.今天这节课,大家有什么收获?2.布置作业。

2024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导学案3篇

2024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导学案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导学案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导学案第【1】篇〗《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初步学会看立体图形。

2、使学生认识并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长、宽、高。

3、能比较区别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特征。

4、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1、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认识长、宽、高。

2、初步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形成表象。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体、正方体模型;长方体框架。

课前谈话:师:老师听说我们班的孩子是最聪明的,这样,老师课前先和大家玩个游戏——猜相对词。

仔细听,东——,南——,天——,上面——,右面——,前面——。

难不倒大家呀,看来大家真是名不虚传。

老师期待着课堂上大家的精彩表现。

一、新课导入。

1、看,老师带来了一些物品,都认识吧。

如果我不小心触碰到桌子,哪件就不能平稳地摆在那里呢?我就取走它。

如果我还想将剩下的物体分成两类,你会怎样分?(分成长方体和正方体)3、师:这一组叫——长方体,这一组叫——正方体。

(粘贴)他们呀,都是我们的老朋友了,今天我们将再次拜访他们,进一步认识它们。

二、新课教学。

1、长方体的认识。

(1)为什么这些物体在桌子被触碰时依旧能平稳摆放呢?原来秘密藏在它们的面上,你来摸摸?有什么感觉?(光滑平整)你也来摸摸,有何感觉?这些叫做长方体的面。

(出示)长方体有几个面围成的?谁来为我们数数?他指,我们一起说出是哪个面?长方体一共有几个面?(评价:我发现他在数的时候做到了一对一对地数,很有顺序,这样就不容易重复或遗漏;如果我们在数的时候能做到按一定的顺序,就不容易重复或遗漏了,谁能能重新试一试吗?)我们把这些一对一对的面叫做相对面。

(2)下面,高举你的长方体,徐老师说出哪个面,你就边说边摸它的相对面,好吗?长方体一共几个面?(板书:6个面)(3)孩子们,当你把手从一个面滑向另一个面时,你摸到了什么?你来摸摸。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导学案(优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导学案(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导学案(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导学案第【1】篇〗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0~11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或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图形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图形学习的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增强空间观念,发展空间想像能力。

教学难点:认识长方体、正方体面和棱的特征。

教学准备:(教具)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具各一个、长方体框架一个、课件;(学具)正方体、长方体的物体各一个、土豆和小刀、若干小棒和三通接头。

教学过程:一、切物成形,导入新课。

学生动手切土豆。

切第一刀,认识“面”。

切第二刀,认识“棱”。

切第三刀,认识“顶点”。

继而通过屏幕演示,将土豆切成一个长方体。

二、循序渐进,探究特征。

1.自主观察,了解“面”、“棱”、“顶点”的数量。

(1)独立数一数长方体“面”、“棱”、“顶点”的数量。

(2)交流结果和数法。

知道: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3)提出研究角度:这堂课将从面、棱、顶点三个方面继续研究长方体。

2.渐次展开,探究长方体的特征。

(1)动手操作,探究“棱”的特征。

①活动提示。

●材料说明:材料中配有颜色不同的小棒和连接小棒的接头。

●学会合作:四人小组合作完成一个长方体框架。

●自主探究:仔细观察完成的作品,结合活动单在小组内交流你的发现。

②动手操作。

③汇报交流。

在操作交流中发现: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2)直觉判断,认识直观图。

①初步认识。

相机出示直观图(见右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的“面”和“棱”。

②直觉判断。

正方体的认识 导学案_502167

正方体的认识 导学案_502167
三、互学
1.正方体是由个的正方形围成的图形。正方体也有条棱,它们的长度。正方体也有个顶点。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异同点
相同点
不同点








从比较中可以看出,正方体和长方体有什么关系?(书30页并用红笔做上记号)
3、对学:独学中不会的问题向对子请教吧!
4、群学:组长组织组员解决有困惑的问题,把自己本组不能解决的问题暴露在黑板上。
3、长方体六个面中,不可能有正方形。()
4、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36厘米,棱长是3厘米。()
五、整理导学案。
师生笔记
襄阳市前进路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导学案
正方体的表面积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刘习秀
审核人
辛红、郭峰、刘习秀
复备人
刘习秀
本周行为训练重点
自主学习
班级
小组
姓名
学习
目标
1、我能说出什么是正方体的表面积,会说出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会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
四、评学(过关检测)
大展示
(1)、填空起跑线
1、棱长是3厘米的正方体,棱长总和是()厘米。
2、正方体有()个面,每个面都是()形,6个面的面积(),12条棱的长度(),它是特殊的()体。
3、长方体框架根据相对位置关系,可以分成()组,每组有()条。
(2)、法官我来当
1、长方体每个面都是长方形。()
2、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襄阳市前进路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
正方体的认识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张春林
审核人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课时 正方体的认识导学案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课时  正方体的认识导学案

导学流程 一、前置性学习:
自主 空间
长方体有一个很可爱的兄弟,长得跟它像极了!猜一猜,它是谁?仔细观察
你准备的正方体,你能发现它与长方体哪些地方很像吗?
二、独立自主学习:
准备一个正方体纸盒,观察后说出你的发现:
1、正方体的面:
2、正方体的棱:
3、正方体的长、宽、高存在什么关系?
交流自己的感觉和认识,小组内整理填写书本 20 页的表格。
第 2 课时正方体的认识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谋攻》 原创不容易,【关注】,不迷路!
学习
第 2 课时:正方体的认识 P20

内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习
目标 重难

写人 1、通过观察和操作等教学活动,认识正方体,掌握正方体的特征。 2、通过观察和比较,弄清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正方体的特征。 学习难点:长方体、正方体的异同点。
4cm
2、一根长 96 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体,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是厘米? 3、一个面的面积是 36 平方分米的正方体,它的棱长总和是多少? 4、现在有一根 150 厘米长的铁丝,用这根铁丝焊接成了一个正方体的框架, 还剩铁丝 6 厘米。这个正方体框架的棱长是多少厘米?
思 学 反
【素材积累】 辛弃疾忧国忧民 辛弃疾曾写《美芹十论》献给宋孝宗。论文前三篇详细分 析了北方人民对女真统治者的怨恨,以及女真统治集团内部的尖锐矛盾。后七篇 就南宋方面应如何充实国力,积极准备,及时完成统一中国的事业等问题,提出 了一些具体的规划。但是当时宋金议和刚确定,朝廷没有采纳他的建议。
三、合作互助学习:
1、正方体是由个的正方形围成的图形。正方体也有条棱,它们的长度。正
方体也有个顶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导学案 第3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 第2课时 正方体的认识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导学案  第3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  第2课时  正方体的认识

第2课时正方体的认识学习内容第2课时:正方体的认识P20编写人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和操作等教学活动,认识正方体,掌握正方体的特征。

2、通过观察和比较,弄清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重难点正方体的特征。

学习难点:长方体、正方体的异同点。

导学流程自主空间一、前置性学习:长方体有一个很可爱的兄弟,长得跟它像极了!猜一猜,它是谁?仔细观察你准备的正方体,你能发现它与长方体哪些地方很像吗?二、独立自主学习:准备一个正方体纸盒,观察后说出你的发现:1、正方体的面:2、正方体的棱:3、正方体的长、宽、高存在什么关系?交流自己的感觉和认识,小组内整理填写书本20页的表格。

三、合作互助学习:1、正方体是由个的正方形围成的图形。

正方体也有条棱,它们的长度。

正方体也有个顶点。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异同点:长方体正方体相同点不同点从比较中可以看出,正方体可以看成、、都相等的长方体。

你能画图表示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关系吗?四、展示引导学习:分小组展示合作互助学习中的疑问和收获。

五、评价提升学习:(一)填空起跑线。

1、正方体和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的数目都一样,因此正方体可以看成()、()、()都()的长方体,也可以说正方体是()的长方体。

2、棱长是a厘米的正方体,棱长总和是()厘米。

当a=6厘米时,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厘米。

3、长方体框架根据相对位置关系,可以把12条棱分成()组,每组有()条。

(二)法官我来当。

1、把正方体放在桌面上,最多可以同时看到6个面。

()2、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3、长方体六个面中,不可能有正方形。

()4、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36厘米,棱长是3厘米。

()(三)解决问题。

1、计算下面正方体的棱长总和。

4cm2、一根长96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体,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是厘米?3、一个面的面积是36平方分米的正方体,它的棱长总和是多少?4、现在有一根150厘米长的铁丝,用这根铁丝焊接成了一个正方体的框架,还剩铁丝6厘米。

3.2 正方体的认识(导学案)- 五年级下册数学 人教版

3.2 正方体的认识(导学案)- 五年级下册数学  人教版

3.2 正方体的认识(导学案)- 五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正方体,知道正方体的特征,理解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概念。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立体图形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认识正方体,理解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概念。

2. 教学难点: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公式的推导。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a. 利用身边熟悉的物体,如魔方、骰子等,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共同特征,引出正方体的概念。

b. 学生分享对正方体的初步认识,教师总结并板书正方体的定义。

2. 探究新知a. 学生分组合作,利用正方体模型或图片,观察正方体的特征,如面、棱、顶点等。

b. 各小组汇报观察结果,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正方体的特征。

c. 学生尝试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计算方法,并推导出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公式。

3. 巩固练习a. 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巩固正方体的认识。

b. 教师选取典型题目,进行讲解和点评。

4. 课堂小结a.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b.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给予鼓励和评价。

5. 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a. 完成教材上的课后练习题。

b. 观察生活中的正方体物品,思考它们的特点和用途。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认识了正方体,理解了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概念。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正方体的特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立体图形的探究欲望。

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上,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通过对生活中正方体物品的观察和思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正方体的特征和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正方体的认识

正方体的认识

_正方体的认识_导学案姓名:学习内容正方体的认识日期2012.3.4我会学习二、探索新知,反馈预习1.汇报正方体的特征。

昨天让同学们已经观察了一下正方体,现在汇报一下你发现正方体的特征:(1)观察并回答:①它们的形状都是什么体?(正方体)②正方体还有一个名称你知道吗?(立方体)(2)用填空的形式小结。

正方体是由个的正方形围成的图形。

正方体也有条棱,它们的长度。

正方体也有个顶点。

2.反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异同点。

(1)教师:请同学们拿出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讨论一下,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请小组代表完成下表:形体面棱顶点面的形状棱长面积正方体年级五年级课型新授课主备教师刘兴起齐红丽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和操作等教学活动,使学生认识正方体,掌握正方体的特征。

(2)通过观察和比较,弄清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3)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空间观念。

重点难点长方体的特征及长、正方体的异同点。

学具准备学案、课本、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各一个知识链接一、复习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长方体,请大家拿出上节课做好的长方体,边观察边填写下表以上是长方体的特征及有关知识,(拿出一个正方体)你知道它有什么特征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和研究正方体的特征。

形体面棱顶点面的形状棱长面积长方体我会新知预习我会学习形体面棱角顶点面的形状面积棱长长方体6 12 86 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时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每组互相平行的四条棱的长度相等正方体6 12 8 都是正方形都相等都相等从比较中可以看出,正方体和长方体有什么关系?结论:长方体的所有特征,正方体都具备,可以说成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它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

用图表示。

我预习的小问号?我能闯关1、一个长方体是由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的,它的长,宽,高。

共用了个小正方体。

如果要摆一个长10厘米,宽5厘米,高6厘米的长方体,那么一排要摆个,摆排,摆层,共需要个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

XX年五下数学正方体的认识导学案【DOC范文整理】

XX年五下数学正方体的认识导学案【DOC范文整理】

XX年五下数学正方体的认识导学案课题:正方体的认识学习目标掌握正方体的特征,形成正方体的概念。

理解正方体与长方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通过观察思考和动作操作,培养探索与抽象概括的能力。

学习重点正方体的特征。

学习难点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

一、自主学习快乐导航长方体的特征是:长方体有个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有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有个顶点。

自学自研认真阅读教材第20页。

准备一个正方体模型,观察:正方体有个面,条棱,个顶点。

用上下、前后、左右标在正方体的面上,然后沿着棱剪开,比一比,两个面是完全相同的。

用尺量一量,正方体的棱长度相等。

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正方体是由个的正方形围成的图形。

正方体也有条棱,它们的长度。

正方体也有个顶点。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异同点形体相同点不同点面棱顶点面的形状面积棱长长方体正方体从比较中可以看出,正方体和长方体有什么关系?即:正方体可以说成是长、宽、高都相等的体,它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用图表示为。

三、过关检测:填空:棱长是3厘米的正方体,棱长总和是厘米。

正方体有个面,每个面都是形,6个面的面积,12条棱的长度,它是特殊的体。

长方体框架根据相对位置关系,可以分成组,每组有条。

判断:长方体每个面都是长方形。

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长方体六个面中,不可能有正方形。

四、拓展延伸因为正方体是长、宽、高都的长方体,所以正方体是的长方体。

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为a,棱长之和是,当a=6厘米时,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厘米。

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5厘米,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多少厘米?用72厘米的铁丝焊接成一个正方体的框架,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是多少厘米?五、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愉悦指数六、作业布置《作业本》P14、15。

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导学案

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导学案
导学重点:掌握长方体面、棱、顶点的特征并认识长、宽、高。
学习难点:形成长方体的概念,发展空间概念。
学习准备:课件长方体模型课前收集的长方体纸盒等
导学过程:
流程
预学材料
导学预设
个性
补充
创景导入
1.谈话引入:回忆我们以前学过那些几何图形?(学生边回答边课件展示)这些都是什么图形?(这些都是平面图形。)
2.引入课题:讲桌上放一些物体,要求学生观察它们的形状。
长方体有个顶点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下有两个相对面是正方形12条棱可以按前后方向左右方向竖直方向分组来数每组有猜想一
五年级下册数学
《长方体的认识》导学案
导学目标:
1.初步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了解长方体各部分的名称。
2.知道长方体面、棱、顶点及长、宽、高的含义。
3.通过观察、想象、动手操作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1.完成一个长方体框架。
2.引导思考:12条棱可以分成几组?每一组的长度有什么关系?
预设:可以分4组。每一组棱的长度相同。
3.在几何图上辨认长方体的长、宽、高。
巩固提升
1.同桌合作动手剪一剪
2.判断
(1)凡是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的物体都是长方体。()
(2)长方体相对的棱长相等。()
(3)长方体的6个面一定都是长方形。()
(它们都是长方体。)
明确:这些物体占有一定的空间,它们都是立体图形。
交流点拨
(实物感知,概况长方体的特征)
课件出示例题1。
1.拿出自己准备好的长方体实物,动手摸一摸,进一步感知长方体的面。(先认真倾听老师的介绍,再动手找出自己)
2.汇报交流:小组内交流
3.观察后提出猜想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教案-1 正方体的认识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教案-1   正方体的认识

5.1 正方体的认识班级: 姓名:【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实物和动手操作等活动,会叙述正方体的特征。

2.能正确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

【学习过程】一、课前小测1.填一填。

形状 数量 特征 面 棱 顶点 面的形状 面积 棱长长方体2.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长方体的特征。

二、自主探究1.探索正方体的特征。

从正方体的面、棱、顶点这三个方面认真观察正方体的特征。

并把你的观察结果填在表格中。

形体 数量 特征 面 棱 顶点 面的形状 面积 棱长 正方体我知道了由( )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做正方体。

2.比较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异同点,探索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3.先独立想一想再与组内同学交流,最后把你们的发现填入下表中。

形体 相同点 不同点 面 棱 顶点 面的形状 面积 棱长长方体 ( )个 ( )条 ( )个 ( )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时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的面积( ) 每组互相平行的四条棱的长度( ) 正方体 ( )个 ( )条 ( )个 ( )个面都是正方形 ( )个面的面积都相等 ( )条棱的长度都相等做一做:(1)正方体有( )个面,( )个顶点,( )条棱,所有的面都是完全相可以把你的发现与同伴交流一下!并按着“面、棱、顶点”有序的摸一摸,数一数。

你还有什么困惑吗?小组内交流一下吧!同的()形,所有的棱长度都()。

(2)正方体可以看作是()、()、()都相等的长方体。

三、课堂达标1.用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一个稍大一些的正方体,至少需要多少个小正方体?动手摆摆看。

2. 判断题(在题后的括号内打上“√”或“×”)。

(1)正方体是特殊的方体,又叫立方体。

()(2)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9cm,棱长总和是36cm,。

()(3)决定正方体大小的是它的棱长。

()(4)正方体六个面的面积都相等。

()(5)相交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6)一个正方形的棱长是9cm,棱长总和是36cm,。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正方体的认识》导学案设计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正方体的认识》导学案设计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正方体的认识》导教案设计课题正方体的认识课型新讲课设计说明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长方体的认识的基础长进行教课的。

学生已拥有归纳长方体特色的能力,所以,本节课侧重让学生自主研究和归纳整理。

1.以旧引新,形成知识的优异迁徙。

运用知识的迁徙掌握新知,是培育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

本节课的教课方案先全面体现上节课长方体的有关知识,既复习了长方体的认识,又能指引学生从面、棱、极点几个角度去认识正方体。

再体现正方体物体,让学生理解它的长、宽、高都相等,指引学生归纳这样的立体图形叫做正方体,又叫做立方体。

这样从旧知走向新知,在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长进行教课,能更好地让学生研究新知。

2.侧重沟通,形成合作意识。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数学课程标准》所倡议的。

本节课的教课方案在研究正方体的特色时,采纳小组沟通的方式,集体察看正方体,发现正方体的特色。

在议论前,让学生带着“正方体有几个面?面有什么特色?正方体有几条棱?棱有什么特色?正方体有几个极点?”这样的问题进行思虑,使学习的目的性更为明确。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 课件正方体模型学生准备正方体纸盒教课过程教课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成效检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5分钟)1.复习引入。

课件出示长方体,复习长方体的特色。

2.要修业生说出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厘米。

3.指引学生想象:当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都相等时,这个长方体变为了什么?4.引入新课。

同学们猜得对不对呢?正方体拥有什么特色呢?这节课我们就来一同学习正方体的特色。

(板书课题:正方体的认识)1.察看课件出示的长方体,依据已学知识回答长方体的特色。

2.先分别找出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厘米,而后报告。

3.思虑老师提出的问题,有的学生可能想到:长方体的长、宽、高都相等了,那么每个面的大小也就同样了,每个面都是正方形。

4.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填一填。

(1)长方体有 ()个面,它们一般都是()形,也可能有()个面是正方形。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正方体的认识》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正方体的认识》
四、巩固训练,整理提高
1.基础知识练习:
说一说学习本课后对正方体的认识。
2.拓展提升练习:
写一写正方体的构成元素。
3.考点强化练习:
分别说说正方体区别于长方体的特点是那些?
通过练习,进一步让学生掌握知识点加强知识点的巩固运用。
学后反思
我学到的知识或我的疑惑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
课题
正方体的认识
执教教师
学生
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重难点预测
重点
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棱长的含义和正方体的拓展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学习流程
学法指导
一、自主学习,个性指导
任务1:根据教材说说下面物体是什么形状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正方体;
任务2:自主学习说出正方体各部分的名称;
自主学习完成教师交给的自学内容,标出难点和疑点,下一步解决。
二、合作释疑、互助研讨(对学、群学)
任务1:正方体有哪些元素组成;
任务2:交于顶点的三条棱分别叫做什么?
任务3:正方体的面和棱有什么特征,为什么?(探究重难点)
合作探究,交流互助并与其它同学交流意见得到共识。
三、精心点拨,启发引导
要点点拨:
正方体
正方体


顶点
面的形状
面的大小
棱的长短
6
12
8
正方形
都相等
都相等
让学生在直观认识的基础上再进一步通过观察、动手操作比较等活动合作学习研究正方体面、棱、顶点的特点和培养学生的学习的能力。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一个长方体(不含正方体)最多有4个面的面积相等。
4.如果一个长方体的12条棱的长度都相等,这个长方体一定是正方体。()
5.正方体的六个面都是正方形,长方体的六个面都是长方形。()
三、用110厘米长的角铁焊成一个长方体框架,长是宽的2倍,宽是高的1.5倍,求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用方程解)
(四)谈收获:
育才小学数学导学案
课题
正方体的认识
课型
展示
学生姓名
备案教师
杨菲菲
1、学习目标
1.认识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展开图。
复备栏
2、学习重点、难点
建立三维视图意识,能分清正方体的面、棱、顶点
3、自主学习
(1)温故知新
长方体的特征:
(二)探究新知
1.仿照长方体的探究方法来研究正方体的特征。(本书附页中有图可剪下来制作)
2.正方体6个面特征:
正方体12条棱特征:
课流程
(一)我展示,我精彩:
利用制作的正方体来展示正方体的特征。
(二)主持人强调,重点整理:
(三)学以致用,异组检测:
填空1.长方体有()个面,()条棱,()个顶点。
2.正方体有()个面,()条棱,()个顶点。
3.长方体的棱长总和公式是()。
4.正方体的棱长总和公式是()。
5.长方体的()个面()(填一定或不一定)是长方形,可能有()个面是正方形。
6.至少用()个小正方体才能拼成一个大正方体。
7.正方体是()的长方体。
8.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36厘米,它的一条棱长是()厘米,一个面的面积是()厘米。
判断1.正方体的6个面的面积一定都相等。()
2.正方体也叫做立方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