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河四中新教育实验实施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河四中新教育实验实施工作方案
开展新教育实验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入推进课程改革的重要平台。新教育实验的开展,为教师搭建了实现专业发展的理想舞台,为学生创建了快乐成长的理想乐园,为学校构建了提升教育品质的理想平台。以“新教育实验”为抓手,根据《临河区教科局推进新教育实验工作的实施意见》,我校正式启动新教育实验,我们将严格按照临河区教科局有关推进新教育实验的文件,认真实施上级新教育实验方案,将新教育实验作为主线,纳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来。为更好的实施新教育实验,特制定以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十九大思想为指导,以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核心价值追求,旨在全校范围内更新教育理念、改善教育方法、提升教师素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升我校教育品质,努力实现“教师的行为方式、学生的生存状态、学校的发展模式、教育的科研范式”四大改变,让新教育实验惠及广大师生,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全面推动全校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让我校教育充满生机和活力。
二、工作目标
㈠总体目标:促进学生在健全人格、学有所长基础上的个性化发展,促进教师在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技能基础上的专业化发展,促进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共同发展,探索学校教育改革、创新、发展的理想道路。
㈡具体目标:
1、营造书香校园。积极营造书香校园阅读氛围,开展多彩的读书活动,让阅读成为师生最日常的生活方式,让师生共沐书香。
2、构筑理想课堂。学习新教育教学理念,探索适合我校的教学模式,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在传授文化知识与学生生活体验之间形成有机联系,并追求个性化的课堂,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以“每周研讨课”为载体,组织开展教师课堂比武以及各类专题教研活动,通过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来提高学科课程的教学质量。
3、每月推进一事。是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学校与社会行生活的节律,每月开展一个主题活动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公民意识,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
三、新教育实验领导组:组长:张晓波
副组长:张卫民、汪玉霞、郭彪、
成员;魏建华柴旭晨贾辉马征贺春丽马静王红梅魏婕乔红艳领导小组主要负责统筹推进新教育实验工作;研究制定学校实验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工作方案,开展新教育实验项目课题研究,研究部署新教育实验规划和解决实施中的重大问题;
并分工负责“十大行动研究”对各个实验小组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和评估考核;总结经验,培植典型,对在新教育实验中取得突出成效的教研组和个人予以表彰。领导小组下设新教育联络.宣传中心。联络.宣传中心负责联络与新教育实验的相关各部门及教科局新教育实验工作小组的接洽沟通,及时传达新教育的活动与上级部门的要求,并将我校新教育开展的各项活动及时向外宣传。编辑新教育实验简报,报道活动开展情况;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它工作。联络和宣传中心主任由担任。
四、确立了种子教师,起到榜样和引领作用
我校首批确立的种子教师共4名,对种子教师明智而可行的做法是“底线”加“榜样”,这是许多学校在做新教育实验之初的行动策略。所谓“底线”,就是常规,就是全校老师都可以做到的事和必须遵守的规则。对一个普通老师来说,他可以参加学校的营造书香校园的活动,可以在教学中逐步渗透新教育理念并探索“理想课堂”,可以加入专业阅读的行列以提高自己的新教育素养,还可以参加所在班级的一些新教育活动,等等。而“榜样”,则是少数(最初甚至只有几个)新教育理念的坚定认同者和先行者,对于种子教师,我认为应具有以下要求:
(1).富有童心,有着高度的职业认同,具有教育理想主义情怀;
(2).对教育教学有较强的理解能力、研究能力、领悟能力和专业功底;
(3).长期扎根在讲台与班级,发自内心喜欢上课和带班,有教育智慧;
(4).喜欢阅读,有一定的教育理论素养和人文视野;勤于反思,有一定的写作能力;(5).能够耐住寂寞,不为流俗所动,关注自身的专业发展,追求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一个学校,如果有几个或一批新教育种子教师先导,如果他们做得有声有色,这个学校的新教育实验便有点模样了。
五、新教育实验具体分工:
营造书香校园专题组:组长:郭彪副组长:贺春丽马静
主要成员:王珍各班班主任
构建理想课堂专题组:组长:张卫民副组长:魏建华柴旭晨
主要成员:王红梅魏婕乔红艳
推进每月一事专题组;组长:汪玉霞副组长:贾辉马征
主要成员:各班班主任
请各专题组的领导对以下自己负责的每一个行动的具体内容进行修改和补充,进一步完善。
四、新教育实验项目实施内容
(一)营造书香校园
1、创建书香班级
以班为单位创建书香班级,要求有自己班级特色,并制定符合本班的学期读书计划,每次班级开展特色读书活动时,报团委和政教处登记,并积累读书活动的相关书面材料(活动方案、记录、总结等),学期结束作为评比书香班级依据。
让所有的教室都成为阅览室,教室里设置“读书角”,采取学生自筹与学校配备相结合的形式筹集图书,并将图书角取上生动的名字,各班专门配备两名学生作为班级图书管理员,负责班级图书的借阅、登记、归还等工作。
建立书香班级档案。包括:创建书香班级方案实施方案、计划读书活动记录,学生做好读书手抄报、读书笔记、读书资料剪集等,将读书活动中读到的精彩片段、好词好句、名人名言、心得体会以及参加读书实践活动的作品获奖情况等记录下来,建立书香班级档案。
组织开展“读书标兵”、“书香班级”的评选活动等。
2、开展丰富多彩学生读书活动
⑴开展读书主题班会。各班于九月中旬召开一次主题班会,在班会上,举行“建设书香校园”的读书活动启动仪式,号召全体同学积极投身到“建设书香校园”的读书活动中。
⑵每一位同学要在老师的具体指导下制订切实可行的阅读计划,教师要负责学生阅读指导,要教会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并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
⑶坚持每日晨诵和午读。晨诵为20分钟,午读均为午饭后时间为40分钟。可诵读课本中经典古诗文篇目,也可读课本外古今中外优秀的儿童文学(儿歌、诗词、散文、寓言、故事……)。
⑷周末和假期鼓励学生在家看学校推荐的书,写读书体会。
⑸学校要定期组织学生开展有关的读书实践活动,并评出“校园读书之星”。
3、教师读书活动
⑴要求教师读好四类书:读经典名著,增文化底蕴;读教学专著,强教学实践;读教育学,悟学生心理;读报纸杂志,解世事风情。
⑵全体教职工每人至少读完两本书,并完成读书记载、写出读书心得一篇。
⑶全天候开放校园阅览室,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学习相关教育理论,学校或教研组应有固定的时间组织教师进行集体学习。
⑷鼓励教师通过互联网学习。
⑸要求老师经常写一些教育教学随笔,促使教师对自己每天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生活感悟、学生成长进行反思。
(二)打造理想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