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排螺旋CT胸腹联合增强扫描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合集下载

胸部多层螺旋CT的临床应用

胸部多层螺旋CT的临床应用

胸部多层螺旋CT的临床应用摘要】多层螺旋CT(MSCT)的技术通常可用于长时间屏气、覆盖范围较大的扫描,如胸腹联合或胸腹盆腔联合扫描、大范围的CT血管造影(全下肢CT血管或全肺动脉造影)。

其优点是节省X线球管的损耗,减少X线曝射量。

扫描速度提高。

空间分辨率提高。

本文将论述这一技术在胸部疾病检测的应用。

【关键词】胸部CT 螺旋CT 胸部疾病检测(一)多层螺旋CT(MSCT)的技术在单层螺旋CT(SSCT)中其探测器准直宽(detector collimation)等于X线束准直宽(X-ray beam col- limation)从而产生了层厚。

所以层厚是由X线束准直宽来决定的。

也即CT球管旋转一周只采集一层的原始数据。

而MSCF的层厚是由探测器列数和后重建来决定的。

它采用的是宽探测器技术。

即探测器的排列数增加,可达16~32列,采用可调节宽度的锥形X线束,根据拟采集的层厚选择锥形X线束的宽度,后者可激发不同数目的探测器,从而达到由一次采集却同时获得多层图像信息的效果。

也即 CT球管旋转一周可采集4~8层的数据。

公式为D=N×d。

其中D为X线束准直宽,d为探测器准直宽,N为探测器列数。

MSCT探测器准直宽d是1/N的X线束准直宽。

如果机内有4列探测器(N),其探测器准直宽为1.25mm 时,则X线束准直宽为5mm。

SSCT的螺距即床移动速度与层厚之比,一般选择为1~1.5:1。

若螺距增大,图像质量就可降低;MSCT的螺距概念与SSCT不同,它是床移动速度(table speed):探测器准直宽,也即1/N的X线束准直宽。

假设4列螺旋CT探测器采用1.25mm的探测器准直宽,则X线束准直宽为5mm。

若床移速度设定为7.5mm时,则螺距7.5:1.25=6:1或称螺距6,而不是7.5:5=1.5:1(螺距1.5)。

通过这样的优化采样扫描来提高z轴空间分辨率,从而提高图像质量。

当螺距为6或8时,通常可用于长时间屏气、覆盖范围较大的扫描,如胸腹联合或胸腹盆腔联合扫描、大范围的CT血管造影(全下肢CT血管或全肺动脉造影)。

CT增强检查的临床意义

CT增强检查的临床意义

谢谢大家的聆听!
5、造影剂不良反应的表现
副作用的发生率与造影剂的剂量及给药速度成正比。造影剂副反 应的机制相当复杂,尚未完全阐明。除造影剂的高渗外,还有化学毒 性及神经毒性。 (1)轻度反应 热感,恶心、呕吐、喷嚏、头晕、轻度头痛、局部 荨麻疹、轻度胸闷,不需要做任何处理 (2)中度反应 有较明显头疼、胸闷、气急,全身荨麻疹、血压轻 度下降,需要做过敏处理
CT增强检查的临床意义
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影像学 诊断水平也不断提高,这其中很大 程度得益于CT扫描技术的不断改进 完善以及对比剂在增强扫描中的应 用,明显提高了病变检出率及诊断 准确性。
一、造影剂的临床应用
1、造影剂的定义



所谓造影剂是指临床检查和治疗过程中为了增加某 一内脏组织或腔道对比度,更加清晰地显示器官或 腔道的形态、轮廓及病变特征,常需要应用某种特 殊物质,这种物质就叫对比剂(contrast medium ),俗称造影剂。 造影剂没有任何的治疗作用。 造影剂在体内不发生代谢,72小时内99%以上通过 尿液以原型排出体外。
例2:女,58岁,3年来多次出现手足抽搐症状, 近一月来自觉头晕头疼
胶质母细胞瘤(IV级)增强后肿瘤边界、周围水肿显示清晰。
例3:右眼眶海绵状血管瘤
R
L
CT
AX
R
L
眶内海绵状血管瘤CT增强:渐进性强化
例4:神经鞘瘤
R
L
CT
AX
R
L
CT
骨窗
AX
R
L
CT
增强 AX
R
L
视 神 经 受 压 移 位 CT 增强 COR
(3)重度反应 喉头水肿,严重呼吸困难、循环系统障碍,休克直 至死亡,需要紧急抢救。

CT增强扫描对腹部疾病的诊断价值

CT增强扫描对腹部疾病的诊断价值

CT增强扫描对腹部疾病的诊断价值全身CT的广泛应用,CT诊断对医学的作用是巨大的,尤其是CT增强扫描的开展,对腹部疾病的诊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在全身CT应用于临床诊断之前,腹部疾病除了临床医生进行体格检查,还要依靠普通X线检查(透视、钡餐),内窥镜检查,超声,实验室检查,病理检查等。

以上的一些检查对腹部疾病的诊断,并不能达到满意的诊断结果。

全身CT的应用是腹部疾病的诊断,尤其是CT增强扫描的开展,对腹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下面具体地讨论CT增强扫描对腹部要脏器检查的实际应用价值。

我院是专业治疗肝病和肿瘤的医疗机构,所以进行腹部CT扫描的病人很多,根据诊断需要,70%以上的病例都同时做了CT增强扫描检查。

CT增强扫描,可以准确的观察肝脏疾病的位置、形态、大小、境界、密度、比邻关系、血液供应等情况,得到的病变信息量远远高于其他影响学检查,对肝区的大多数疾病做出准确的定性诊断。

彩超检查,已成了肝脏疾病的初检方法,起到了最初筛查的作用,能够及早的发现病变,但其很难确定病变的性质,我们通常对彩超下发现的肝部疾病,几乎全做CT增强检查,根据动脉期、静脉期、平衡期的不同改变,是否出现强化及何期出现了强化,以及出现强化的程度等,基本大多数都能确定其病变性质,对肝脏占位性病变、肝血管瘤、肝囊肿、肝脓肿、肝结核等,都能做出准确的诊断。

胆囊系统疾病的检查以遗忘采用DR平片、胆囊造影、超声波检查等,但CT增强扫描可以准确的观察胆囊的位置、形态、大小、胆囊壁的厚度、密度、有无结石和占位,胆囊管的管径,分辨率较高,且可发现普通X线检查不易发现的较低密度不易显影的结石,对扫描不仅能够观察胆囊全身的改变,还能清楚的观察胆囊与周围脏器之间的比邻关系,且无创伤,操作简单,安全有效,既与普通X线检查、超声波及造影检查有着相互补充的作用,且诊断率明显优于以上这些检查手段。

CT增强扫描,对胰腺疾病的检查,有其明显的诊断价值。

螺旋CT的原理、主要技术特点及临床应用

螺旋CT的原理、主要技术特点及临床应用

螺旋CT的原理、主要技术特点及临床应用常规CT从发明到现在已经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史。

这三十年CT技术大量地应用到临床的同时,CT机自身的各项功能也显著增强。

从第一代到第四代CT的发展,扫描时间从数分钟减少至1s-2s,工作周期时间也缩短到l0s以下,不过主要结构并没有根本性的变化。

但近年来采用的滑环技术使CT上了一个很大的台阶。

采用滑环技术不仅缩短了工作周期时间,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了螺旋CT。

即在连续扫描的同时,病床承载病人连续送入机架扫描孔。

扫描轨迹为螺旋形曲线,可以一次收集到扫描范围内全部容积的数据,所以也称为螺旋容积扫描。

这是CT技术上的一项重大突破。

我科自前年十月份引进一台美国MarconIMXS000双层螺旋CT,经过近一年半的使用,充分说明了其绝对的优越性。

现结合我科的实际工作就螺旋CT的原理,技术特点及其临床应用价值做一综述。

1 螺旋CT原理螺旋CT扫描,就是在扫描的同时,患者随扫描床匀速运动,而X线管球和探测器组则相当于电机的转子一样,不停地围绕患者的“感兴趣区”(Range of interesting)作快速连续360度旋转,同时探测器组连续采集数据,如此扫描若干周后,其结果是球管相对患者“感兴趣区”体表的扫描轨迹是一螺旋形路经。

故称为螺旋容积扫描CT(HelicaSpiralVolumetric Scanning CT)。

螺旋扫描得以实现,关键之处是采用了滑环技术(Slip-Ring Technique)传统的CT扫描机球管系统的电力及信号传递是由电缆完成的,在扫描时球管作往复圆周运动,电缆也随之来回缠绕,并发生拉伸和绞合。

阻碍了探测器组的持续旋转,使得扫描无法连续进行。

因而明显地影响了扫描速度的提高,获取数据的范围也受到限制。

滑环技术的发展,解决了上述电缆连接的缺点。

该技术的实现,包括两个关键的解决:第一,它应用了中频技术将高压发生器制作得很小,并与凹球管连在一起形成组合,固定在机架内,随机架旋转而同步运动。

CT增强扫描的临床应用 ppt课件【34页】

CT增强扫描的临床应用  ppt课件【34页】

CT增强检查的目的及临床应用
❖ 男性,52岁,体检发现左肺下叶不规则占位。
CT增强检查的目的及临床应用
目的2
根据病灶的强化及血供特点,有助 于疾病的定性诊断及鉴别诊断。
CT增强检查的目的及临床应用
CT增强检查的目的及临床应用
CT增强检查的目的及临床应用
目的3
准确定位,明确侵犯的范围及 程度。有助于手术方案的制定。
CT增强检查的目的及临床应用
肝囊肿
肝癌
肝血管瘤
CT增强检查的目的及临床应用
肝囊肿
低密度病变:边界光滑,囊壁薄 平扫CT值约0-20Hu 增强扫描无强化。
CT增强检查的目的及临床应用
肝血管瘤
是最常见的肝良性肿瘤,约占 84%
CT增强:特征性 “早出晚归”征 象
平扫期:圆形低密度灶,边界清楚。
动脉期:病灶边缘呈高密度强化, 与主动脉相同。
CT增强检查的目的及临床应用
男性,67岁,B超体检发现肝右叶低回声结节, 无临床症状。
平扫期
动脉期
CT增强检查的目的及临床应用
男性,56岁,低血糖反复发作多年。
CT增强检查的目的及临床应用
男性,74岁,右上腹不适三月。超提示肝内低回 声结节。
CT增强检查的目的及临床应用
目的1
通过增加组织对比度,从而 发现平扫无法发现的小病灶。
CT增强扫描的目的及临床应用
目录
CT增强扫描的定义 CT增强扫描的目的及临床应用 CT增强扫描新技术应用--CTA技术
CT增强扫描的定义
定义
增强扫描-静脉内注入含碘对比剂后的CT扫描 平扫--无对比剂注入的CT扫描
含碘对比剂
泛影葡胺--离子型、高渗型 碘海醇--非离子型、低渗型

螺旋CT的临床应用

螺旋CT的临床应用

螺旋CT的临床应用螺旋CT的临床应用传统的CT旋转部件为往返的旋转运动,影响和限制了扫描速度。

随着滑环技术的应用,CT机开发了螺旋扫描这种崭新的技术。

它是利用滑环技术,球管围绕机架连续旋转曝光,球管曝光的同时检查床同步匀速移动进行扫描,连续采集人体的容积数据进行各个扫描层面图像的重建。

扫描轨迹是螺旋线,即称为螺旋扫描(Spiral CT,Helical CT)。

由于螺旋CT扫描的不只是人体的一个层面,而是人体的一个长段,采集的数据是一个连续的螺旋形空间内的容积数据,是三维的信息,因而又称为容积CT扫描。

螺旋扫描方式使CT实现了由二维解剖结构图像进入三维解剖结构图像的飞跃。

螺旋CT可分为常规螺旋CT和多层面螺旋CT。

1. 常规螺旋CT(1)结构特点:螺旋扫描要求能连续扫描时间达30秒以上,人体检查的覆盖面在60cm-180cm。

因而必须具备: ①大功率、大热容量的X线球管。

②高密集的检测器系统。

③运算速度快,存储容量大的计算机系统。

通常扫描时间为0.5-1秒。

重建时间在3-5秒,甚至短到1-2秒。

可成功地实现实时成像。

(2)螺旋CT的优点:①扫描速度快,可达亚秒级,螺旋扫描对某一部位的扫描是连续无间断的,没有层间间隔时间,扫描速度在0.5-1秒范围。

大部分不同部位的CT检查,患者可在一次屏气中完成扫描,从而避免常规呼吸—闭气扫描方式时因横隔位置不一致造成的漏扫。

②小病灶的检出率高,若病灶直径小于扫描层厚(<LCM)< FONT>,在取层时容易夹在两层之间而造成漏诊。

加上呼吸因素的影响,还可造成扫描盲区。

螺旋扫描是三维立体采样,利用重叠重建,不会因层面间隔导致漏扫以及它具有在选定位置及间隔上进行回顾性重叠重建的能力,所以提高了病灶检出率。

③螺旋CT的0秒间隔扫描使增强扫描时间缩短,全部扫描在增强高峰期完成,可追踪造影剂的流程,减少造影剂的用量。

螺旋扫描造影剂的优化用量仅为常规用量的1/2-2/3;④可回顾性任意重建,传统CT标准单层扫描因部分容积效应的影响衰减值的测量不易准确,螺旋CT可通过螺旋整体数据做任一位置、任一层厚的重建,使病变最大径线位于扫描层厚的中心,从而最大限度减少部分容积效应;⑤扫描时间短使病人更容易接受或耐受CT检查,这对危重病人和只能短时保持的功能极限位的快速诊断更有意义。

CT增强扫描的临床应用

CT增强扫描的临床应用

CT增强扫描的临床应用引言概述:
CT增强扫描是一种通过给患者注射含有对比剂的物质来增强图像对比度的技术。

它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包括诊断肿瘤,评估血管病变,检测器官功能等。

本文将详细讨论CT增强扫描的临床应用。

正文内容:
1.CT增强扫描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鉴别恶性和良性肿瘤
定位肿瘤的具体位置和范围
评估肿瘤的血供和血管结构
监测肿瘤治疗的效果
辅术规划和引导肿瘤切除
2.CT增强扫描在血管病变评估中的应用
检测动脉狭窄和闭塞
评估血管壁的异常和病变
鉴别动脉瘤和血管瘤
检测血管内血栓形成
规划血管手术和介入治疗
3.CT增强扫描在脑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评估脑部肿瘤和血管病变
检测脑卒中和脑出血
评估颅内压增高的原因
观察颅内炎症和感染
诊断脑部先天性异常
4.CT增强扫描在腹部疾病评估中的应用
检测肝脏、胰腺、肾脏等器官的肿瘤和病变评估腹主动脉瘤
检测腹腔内脓肿和炎症
诊断肠道梗阻和肠壁病变
观察腹腔内出血和囊肿
5.CT增强扫描在骨骼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评估骨折的范围和程度
检测骨肿瘤和骨转移
观察关节炎和关节积液
评估骨髓炎和骨感染
规划骨科手术和引导骨骼系统治疗
总结:
CT增强扫描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肿瘤诊断、血管病变评估、脑部疾病诊断、腹部疾病评估和骨骼系统疾病中。

其通过注射对比剂来提高图像对比度,使医生能够更准确地诊断和评估疾病。

随着CT技术的不断进步,CT增强扫描在临床应用中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为医生提供更多的临床决策依据。

胸腹部CT联合增强扫描方式分析

胸腹部CT联合增强扫描方式分析

胸腹部CT联合增强扫描方式分析赵海波【摘要】目的回顾性探讨胸腹部肿瘤CT联合增强扫描时间的选择及扫描方式的优化,更好地显示病变部位及周围组织情况.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7月间行胸腹部CT增强检查的患者120例,分为A、B、C三组:A组,扫描期相为肝脏动脉期、肺部、肝脏静脉期,扫描方向为头足向;B组,扫描期相为肝脏动脉期、肺部+肝脏静脉期,扫描方向为头足向;C组,扫描期相为肝脏动脉期+肺部、肝脏静脉期,扫描方向为足头向.三组患者图像以双盲法评价分级.结果 C组的图像质量明显优于A组和B组,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比较、B组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腹部肿瘤患者进行胸腹部CT联合增强扫描时,在常规扫描参数相同的前提下,肝脏动脉期+肺部、肝脏静脉期,足头向的扫描方向为最佳扫描方式,以利于肿瘤的诊断及临床分期.%Objective To retrospectively investigate the optimization of scan mode and the selection of scan time in the combined thoracic and abdominal tumor enhanced CT. Methods One hundred and twenty patients tested by the chest and abdomen enhanced CT examination were selected in Liuzhou Worker' s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0 to July 2011. They were divided into A,B and C groups, A:liver arterial phase,lung,liver venous phase, scanning direction: head to foot; B: liver arterial phase, lung and liver venous phase, scanning direction:head to foot;C :liver arterial phase and lung,liver venous phase,scan direction:foot to head. The CT images were evaluated by double-blind trials. Results The image quality of C group was better than A and B group. The differencesamong the three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 P < 0. 05 ).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A group and B group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 05 ).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A group and C group, B group and C group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 P < 0. 05 ) . Conclusions The optimal scan mode based on the same general premise is liver arterial phase and lung, liver venous phase, scan direction: foot to head,which is good for tumor diagnosis and clinical stage.【期刊名称】《北京生物医学工程》【年(卷),期】2013(032)002【总页数】3页(P198-200)【关键词】胸腹部;增强;体层摄影术;X射线计算机;扫描时间【作者】赵海波【作者单位】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放射科,广西柳州5450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18.04胸部肿瘤和腹部肿瘤在人体肿瘤性病变中占85%以上,统计柳州市工人医院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间,因肿瘤性病变进行增强CT检查的患者中,胸部和腹部肿瘤约占97%,其中同时进行胸部和腹部增强扫描的患者占77%。

X线检查、CT平扫及增强扫描的临床应用-文字

X线检查、CT平扫及增强扫描的临床应用-文字

X线检查、CT平扫及增强扫描的临床应用概况:近二、三十年来,影像检查技术飞速发展使影像诊断从单一的X线诊断发展为包括超声成像、计算机体层成像(CT)、磁共振成像(MRI)、发射体层成像(ECT)、单光子发射体层成像(SPECT)、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PET)和数字血管造影术(DSA)等多种成像技术的学科。

每种成像技术又有多种检查方法。

各种成像技术都有它的优势和不足,并非一种成像技术可以适用于人体所有器官的疾病诊断,也不是一种成像技术完全能取代另一种成像技术,而是相辅相成,互相补充的。

●在选择检查手段时应当权衡利弊,择优选择。

一般应选用简单方便、安全、痛苦少的无创或微创性和费用低的成像技术。

●诊断一经确定,无需再作其他检查。

但个别病例则需综合采用几种成像技术与检查方法才能明确诊断。

各系统疾病影像诊断最佳选择CT的优势:●扫描速度快,图像清晰,分辨率高,能对病变作出明确诊断,螺旋薄层不会遗漏小病变,可对疾病作出早期诊断。

●显示出血及骨骼病变优于MRI;●利用先进的图像后处理工作站,可对图像进行三维重建,使病变显示更加直观、准确,且不需要插导管就可以作CT血管造影,或对气道、肠道等空腔器官进行仿真内窥镜检查。

CT的缺点:●有放射线损伤;●头颅扫描颅底时可产生骨伪影;●盆腔的显示不如MRI,不能区分子宫、前列腺的细微结构,如子宫粘膜及结合带、前列腺中央叶及外周叶….等。

●增强扫描:即使已做过碘过敏试验阴性者,过敏体质患者也要承担碘过敏的风险,严重过敏可导致死亡,死亡率约1/3-5万。

CT扫描的适应症:任何一种影像学检查手段,有长处和短处,CT扫描也不例外,虽然全身各部位都可以检查,但决不是所有病变做扫描可获得准确诊断,而有其相应的适应性。

●颅内病变:颅内肿瘤、颅外伤、脑血管病,脑变性疾病、先天性畸形、颅内感染性疾病、脑积水、代谢性疾病。

●五官:眶内炎症、眶内肿瘤、眼眶外伤及眶内异物;外耳、中耳、内耳先天性畸形、颞骨外伤、耳硬化症、中耳炎症、颈动脉球瘤;鼻窦炎、鼻窦囊肿及息肉,鼻窦及鼻咽部肿瘤、喉癌、涎腺肿瘤以及炎症。

CT增强扫描的目的和意义

CT增强扫描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可以 探索更多的新技术在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 ,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THANKS
谢谢
03
CHAPTER
CT增强扫描的意义
对临床诊断的价值
01
02
03
鉴别病变性质
通过观察病变部位在增强 扫描后的强化特点,有助 于鉴别病变是良性还是恶 性。
发现微小病变
增强扫描能够提高图像的 对比度,有助于发现一些 平扫时难以察觉的微小病 变。
判断病变侵犯范围
通过增强扫描可以清晰地 显示病变侵犯的范围,有 助于临床医生制定治疗方 案。
CT增强扫描的目的和意义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CONTENTS
• 引言 • CT增强扫描的目的 • CT增强扫描的意义 • 案例分析 • 结论
01
CHAPTER
引言
主题简介
• CT增强扫描是一种医学影像学检查技术,通过向患者注射造影 剂,以提高病变组织与正常组织之间的密度差异,从而更准确 地诊断疾病。
内容概述
• 本章节将介绍CT增强扫描的目的和意义,包括其在各种疾 病诊断中的应用和价值。
02
CHAPTER
CT增强扫描的目的
明确病变性质
01
增强扫描通过观察病变组织与正 常组织之间的密度差异,有助于 明确病变组织的性质,如鉴别肿 瘤、炎症、结核等。
02
增强扫描可以显示病变组织内部 的血流情况,有助于判断病变组 织的生长速度和恶性程度。
评估治疗效果
随访监测
增强扫描可以用来评估治疗效果,通 过比较治疗前后病变的变化情况,可 以判断治疗是否有效。
对于已经接受治疗的患者,增强扫描 可以用于随访监测,及时发现复发或 转移的迹象。

ct增强的临床应用PPT课件

ct增强的临床应用PPT课件

主动脉
扫描时间18-22s,速率3-4ml/s, 层厚2-2.5mm
肺动脉栓塞
胸部CT增强扫描程序
肺结节
常规扫描 40s 动态增强扫描 速率3-4ml/s 30s 70s 120s 180s
适当层厚,以结节直径的1/3作层厚为佳
肺动脉
扫描时间12-15s,速率3-4ml/s, 层厚2-2.5mm
+C60秒
Dynamic MSCT scanning
+C90秒
鉴别肺内孤立性病变
大多数肺部结节可以通过形态学区分良恶性质或 做出定性诊断。部分肺内孤立性结节形态学特征 不典型,增强扫描有助于帮助为病灶定性。
0-20HU 无强化 良性病变可能性大 20-60Hu 轻中度强化 恶性结节可能性大 >60Hu 明显强化 炎性结节可能性大
主动脉
扫描时间18-22s,速率3-4ml/s, 层厚2-2.5mm
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多平面重组(MPR),显示内膜片起自左锁骨下动脉远侧, 为主动脉夹层Ⅲ型
头颅CT增强扫描程序
CT增强扫描新技术应用
CTA
非创伤性血管成像技术
简称 CT血管造影
(需结合CT后重建处理显示,如三维重建、多 平面重组MPR等)
肾脏 皮质期-髓质期-分泌期
正常肝脏CT
平扫
动脉期
门脉期
延迟期
肝囊肿
肝Hale Waihona Puke 管瘤延迟肝血管瘤早出晚归
肝癌
快进快出
平扫 低密度
动脉期 高密度(相对)
门脉期 低密度(相对)
肝癌
胆管细胞癌
平扫
动脉期
延迟强化
门脉期
延迟8’
延迟15’

增强CT临床应用课件

增强CT临床应用课件

04
增强剂的副作用:过敏反应、 肾功能损害等
05
增强剂的使用禁忌:孕妇、 肾功能不全患者等
06
增强剂的使用后处理:观察 患者反应,及时处理不良反

扫描前的准备
01 患者需空腹,避免食 物和饮料的摄入
02 患者需去除金属物品, 如首饰、皮带等
03 患者需去除衣物,换 上医院提供的衣物
04 患者需保持情绪稳定, 避免紧张和焦虑
02 脑肿瘤:增强CT可
以清晰地显示肿瘤的 边界、大小和位置, 为手术治疗提供指导。
04 脑外伤:增强CT可
以显示脑组织的损伤 程度和范围,为治疗 提供依据。
3
增强CT的注意事 项
增强剂的使用
01
增强剂的种类:碘对比剂、 钆对比剂等
02
增强剂的剂量:根据患者体 重、年龄等因素确定
03
增强剂的注射方式:静脉注 射、动脉注射等
降低辐射剂量
01 02 03 04

01
技术进步:采用更先进的成像技 术,降低辐射剂量
02
优化扫描参数:调整扫描参数, 减少辐射剂量
03
智能剂量控制:利用人工智能技 术,自动调整辐射剂量
04
提高图像质量:通过图像后处理技 术,提高图像质量,降低辐射剂量
果。
03
04
增强CT的成像原 理是基于X射线 的吸收和散射特 性,通过计算机 对X射线数据进 行处理和分析,
形成图像。
增强CT的成像 原理可以更清晰 地显示病变组织, 提高诊断准确性。
增强CT的临床应用
01 肿瘤诊断:通过增强CT检查,可以清晰地显示肿瘤的形态、大小、位置等 信息,有助于肿瘤的诊断和分期。
02 血管病变诊断:增强CT可以清晰地显示血管的形态、走行和病变情况,有 助于诊断血管狭窄、动脉瘤、静脉血栓等血管病变。

CT增强扫描的临床应用

CT增强扫描的临床应用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CT增强 扫描图像进行自动分析和诊 断,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效 率。
个性化扫描方案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 ,制定个性化的CT增强扫描 方案,以提高扫描效果和患 者体验。
远程医疗服务
通过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 ,实现远程CT增强扫描图像 的传输和诊断,为偏远地区 患者提供及时的医疗服务。
过敏反应的处理
如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扫描和造影剂注射,给予抗过敏和急救 措施。
其他并发症的处理
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对于造影剂外渗引起的局部疼 痛或肿胀,可进行冷敷或药物治疗。
06
CT增强扫描的临床价值及展望
临床价值评估
1 2 3
提高病变检出率
通过增强扫描,可以更清晰地显示病变与周围组 织的对比度,从而提高病变的检出率。
CT增强扫描的临床应用
汇报人:XX
2024-01-23
CONTENTS
• 引言 • CT增强扫描基本原理 • CT增强扫描在各系统中的应用 • CT增强扫描的优势与局限性 • CT增强扫描操作规范与注意事
项 • CT增强扫描的临床价值及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提高病变检出率
CT增强扫描通过静脉注射 造影剂,增加病变与正常 组织间的对比度,从而提
02 肾功能损害
造影剂需要通过肾脏代谢,对 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造影剂 可能加重肾脏负担,甚至导致 肾功能进一步恶化。
03
辐射剂量
04
CT增强扫描需要使用X射线进行 成像,因此患者会接受一定的辐 射剂量。虽然现代CT设备已经 采取了多种措施降低辐射剂量, 但长期或频繁接受CT检查仍可 能增加辐射相关风险。

增强技术在胸部CT扫描中的应用

增强技术在胸部CT扫描中的应用

增强技术在胸部CT扫描中的应用胸部CT检查大多数情况系都需要静脉注射造影剂后进行,目的是将血管、纵隔结构及肺门结构与病变区分开,尤其是血管与肿瘤的区分。

肥胖病人纵隔内有大量脂肪,可形成有效的天然对比,因此静脉注射造影剂就不象纵隔缺乏脂肪对比的消瘦病人显得那么重要。

事实上,后者如不用增强扫描就很难分辨纵隔内的正常解剖结构与纵隔、奇静脉等。

为了对动脉瘤或夹层动脉瘤等血管病变、淋巴结病变、肿瘤及畸形等进行准确定性,必须进行增强.需要进行螺旋CT增强扫描的情况包括:肺及纵隔肿瘤,血管疾病及畸形,创伤,感染性疾病有可能蔓延至肺门及纵隔者,肉芽肿性疾病及胸膜腔病变等。

相反,大多数累及大、小气道以及肺间质的病变并不需要增强,如支气管扩张、肺转移瘤、肺气肿以及肺纤维化等.大多数情况下,12~15s的延迟就可在肺动静脉及体循环(包括主动脉弓分支)中产生很好的增强效果;20S延迟即可强化双侧的锁骨下及颈总静脉交汇点;10s延迟肺动静脉强化好,但整个主动脉及主动脉弓分支的强化不足。

根据有关文献,从肘前静脉至胸腔内各结构的循环时间依次为:上墙静脉3.7±1.5s,肺动脉6。

5±2。

5s,升主动脉10。

5±3.0s,降主动脉及颈部血管12。

3±3.8s,颈静脉17.8±5.0s。

以上延迟时间只是近似的,需根据病人估计的心输出量及怀疑病变情况作出适当调整。

螺旋CT检查需预先在高压注射器的遥控器上设置造影剂量,计算公式如下:剂量=流速(毫升/秒)x{扫描延迟时间(秒)+扫描时间(秒)-7},这里的7秒是造影剂到达肺动脉干的时间。

这个公式适应于造影剂浓度为300mg碘/ml,流速2ml/s时;当造影剂浓度为150mg碘/ml,流速3~4ml/s时,造影剂剂量翻倍.另一种计算造影剂剂量的方法是根据病人体重,方法是:剂量(300mg碘/ml)=体重(kg),或剂量(150mg碘/ml)=体重(kg)x2,这种方法在儿童检查中较前者方便,也适用于大多数成人.当胸腹部螺旋CT检查同时进行时,需增加30%的造影剂量。

肺癌患者胸腹盆联合增强CT扫描方案的优化研究

肺癌患者胸腹盆联合增强CT扫描方案的优化研究

肺癌患者胸腹盆联合增强CT扫描方案的优化研究朱晓霞; 李铭; 金倞; 赵伟; 孙英丽【期刊名称】《《放射学实践》》【年(卷),期】2019(034)002【总页数】5页(P147-151)【关键词】扫描方案;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肺肿瘤; 胸膜侵犯; 辐射剂量【作者】朱晓霞; 李铭; 金倞; 赵伟; 孙英丽【作者单位】200040 上海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放射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814.42; R734.2影像学检查在肺癌的治疗前评估及治疗后随访中起着重要作用,胸腹盆联合增强CT扫描是其中一种重要的检查方式。

肺癌的治疗指南和相关文献[1-7]指出,以下四种情况的肺癌患者建议行胸腹盆联合增强CT扫描:①肺癌根治术前,无纵隔及肺门淋巴结转移,但出现腹部症状或有腹部病史的患者;②确诊纵隔或肺门淋巴结转移,需要进行全身评估,制定下一步治疗方案的患者;③肺癌根治术后随访,若随访胸部CT发现新发病灶或原有病灶增大,或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者;④放化疗进程中的患者,在第2~3次后需行全身CT评估治疗的情况。

目前胸腹盆联合增强CT扫描尚无公认的标准化方案,不同医院的检查设备、检查技师及阅片医师的习惯也不尽相同,甚至连常规的扫描方案也有所不同,而目前的检查方案主要基于专家意见,证据水平不高。

指南虽建议对肺癌患者实施此项多部位联合检查,却未给出具体扫描方案的建议。

本研究拟从强化程度、对比剂伪影、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四个方面比较两种不同的检查方案,以得出适用于诊断肺癌转移及是否合并其他原发肿瘤的胸腹盆联合增强CT扫描方案。

材料与方法1.病例资料收集2017年2月~9月在我院进行胸腹盆联合增强CT扫描作为初始检查或肺癌随访的128例患者。

排除标准:①肾小球滤过率<60 mL/min,碘对比剂过敏或其他原因无法完成增强扫描;②体重过轻(<50 kg)或过重(>100 kg)。

最终纳入本研究的患者104例,其中男78例,女26例。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排螺旋 C T的 扫 描 技 术 参 数 设 计 是 进 行 胸 腹 联 合 增 加 扫 描 首先 要 解 决 的 问题 。 理 利用 优 化 扫 描 参 数 , 提 高 图像 合 可
质量 水 平 同时节 省 造影 剂 使用 剂 量 ,现 分 析本 院 5 0例 同时 进 行单 部位 增强 扫描及 胸腹 联合增 强扫 描 的患者 , 报道 如下 :
( 下转 第 8 7页 )
CHI A MODE N RN MED CI I NE 中 国 当 代 医 药 8 5
2 1 年 9月第 1 01 8卷第 2 7期
影像 与介入
C T值 为 中心 进行 扫 描 , 这个 中心 即为 窗位 。 位 的高低 影 响 窗 图像 的亮 度 : 位低 图像 亮 度 呈 高 白色 ; 窗 窗位 高 图像 亮 度 呈
1资 料 与 方 法
延 迟 时 间为 2 7~ 5s ; 胸腹 联 合 增 强 扫 描方 法 : 检 5s 0 7 / ③ / 一 受
者 注 射 造 影剂 前 口服 5 0 8 0ml 开水 以充 盈 胃肠 道 0 ~ 0 温 选 用 1 - 1G静 脉针 穿 刺 前 臂 。 8 2 注射 液 用 碘 普 罗 胺 10ml浓 0 ( 度 为 3 0mgm1 , 7 / ) 由熟 练 掌 握 C T操作 技 术 以 及 静 脉 穿刺 技 术 的 医疗技 术 人员 操作 ; 根据 受检 者 的平 扫 图像 设 定 增 强层
移 8例 , 肺癌 淋 巴结 转 移 5例 , 肝癌 肺 转 移 4例 , 管 细 胞癌 肺 转 移 3例 , 肝 肾 淋 巴瘤 l 胆 肺 3例 , 腹 夹 层 主 动 脉 瘤 胸
7 ;0例胸 腹联 合 增强 扫 描 的 图像 质 量 良好 , 单 部位 扫描 图像质 量 接 近 , 很 大差 别 : 部 位 增强 扫 描辐 射 剂量 例 5 与 无 单
乘 积 ( L 为 6 0mGY・m[ 当层 厚 分 别 为 3、 7mm. D P) 5 c 。 5、 管 电流分别 为 3 、0 7 、0 1 0m 05 、O 9 、6 A时 , 各组 的扫 描放 射 剂 量 各
表 1 胸 腹 联 合 增 强 扫 描 在 不 同 病 变 脏 器 的 造 影 剂 用 量 、 射 速 度 、 位 及 扫 描 参 数 设 定 参 考 注 相
21 0 1年 9月第 1 8卷 第 2 7期
影像 与介入
单排螺旋 C T胸腹联合增 强扫描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张 长 顺
云南 省 富源 县人 民医 院放射 科 , 云南 富源
65 0 55 0
[ 要1目的 : 察增 强 扫描 技术 在 单排 螺旋 C 摘 观 T胸 腹联 合增 强 扫描 中的相 关参 数 设定 技术 , 探究 其 临床 意 义 。 方法 : 选取本院 5 0例 行 胸 腹联 合 增 强扫 描 的 患者 , 根据 病 变 部位 采 用 相应 的扫描 技 术 以获 得 最 佳 图像 质 量 , 根据 图像 质 量 结 果评 价单 排 螺旋 C T胸腹 联 合增 强 扫描 的 扫描 参数 优 化是 否有 临 床 意义 。结 论 : 本组 肝 血管 瘤 1 0例 。 肺癌 肝 转
好 的效 果 。

种 方 法 的改进 对 提 高影 像 的质 量 显得 微 不 足道 , 当 但
相 对 提 高 X 线 剂 量 . 线 剂 量 的 大 小 是 C 图 像 质 量 的 X T
几 种方 法 综 合 应用 , 即可 显 示 出 它 的优 越 性 , 断 率 大 幅 提 诊 高达 7 %, 种 方法 的应 用 对诊 断早 期 水 肿型 胰 腺炎 起 到一 3 此 定作 用 , 临 床诊 断有 所 帮助 。 对 [ 参考 文 献】 .
低黑 色 . 但在实 际操作 中 尚需兼 顾其 他结构选 用适 当的窗位同 。
能 异 常 和损 害 , 循 环停 滞 , 管 通 透 性 增 加 , 质渗 出 , 微 血 间 甚 至 血 液 中有形 成 分外 溢嘲 。使 血管 边缘 模 糊不 清 。
这 些 因素 导 致 急 性水 肿 型胰 腺 炎 早 期 在 影像 学 有所 表
大 约 为胸 腹联 合 增强 扫 描 的 2 3倍 。 论 : 排螺 旋 C ~ 结 单 T胸 腹增 强 扫 描可 获得 质 量较 好 图像 , 减少 受 检者 接受 的 x 可
线剂量, 获得 病 变部 位 的有 用诊 断 信息 , 具有 临床 使 用价 值 。
f 关键 词1 CT检 查 ; 射 剂量 ; 化 扫描 参数 ; 辐 优 胸腹 联 合增 强扫描 【 图分 类号】R 1 . 中 8 75 【 献标 识码 】 文 C 【 文章 编 号】 6 4 4 2 ( 0 】 9 C 一 8 — 2 1 7 — 7 1 2 1 0 ( )0 5 0 1
[】 肖宗 林 , 红 俭 , 宝 华 . 性 胰 腺 炎 C 8 安 武 急 T诊 断 及 其 临 床 预 后 分 析 『. J 基 ]
图像 层次 多 、 对 比度 差 。窗 宽 小 、 但 图像 层次 少 , 图像 对 比 而
度 好 。如 要 提高 两种 密 度相 差 不 大 的组 织 的分 辨率 , 需要 则
2 ~ 0岁 , 均 5 . 38 平 0 5岁 ; 中 肝 血 管 瘤 1 其 0例 , 癌 肝 转 移 肺 8例 , 癌淋 巴结转 移 5例 , 癌 肺 转移 4例 , 管 细胞 癌 肺 肺 肝 胆 转移 3例 , 肺肝 肾淋 巴瘤 1 3例 , 腹夹 层主 动脉 瘤 7例 :0例 胸 5 患 者 同 时进 行 单部 位 ( 、 、 ) 强 扫 描 ; 组 5 肺 肝 肾 增 本 0例 患 者 自愿 参 加 本 调 查研 究 , 签 署 知情 同意 书 , 并 同时 进 行 单 部 位
t au f TJR dooy18 ,5 () 6 — 7 . i vleo [.a il , 5163: 7 7 2 c C ] g 9 7 [] 韦 英 炜 , 昕 , 兰 生 . 价 多 层 螺 旋 C 2 黎 钟 评 T对 急 性胰 腺 炎 的诊 断 价 值 lI J_ 中 国 医药 导 报 ,0 853 ) 7 2 0 。(6: . 9 【] 杨 建 忠 , 海 荣 . 螺 旋 c 3 单 多层 T诊断 急 性 胰 腺 炎 5 6例 分 析 【10 05 (0: J2 1,31) .
迅速 发 展成 为 医学 影像 诊 断 中 的重 要手 段 , 临床 的广泛 使 用 也使 C T成 为 医疗 射 的主 要 来 源 ,所 以在 C T检查 中应 尽
可 能根 据 患者 的体 型 、 描部 位 、 织结 构 特点 、 断 目的等 扫 组 诊 来制定相 应 的扫描方 案 , 可减少 患者接受 检查 时 的辐 射剂量[ n 。
放射学杂志,0 02 () 9 — 9 . 2 1.95: 5 67 6
[】 黄 筵庭 . 性 胰 腺 炎 的病 理 生理 [] 5 急 J. 外 科 学 杂 志 , 8,0) 5 — 5 . 实用 1 66 : 4 4 6 9 4 【] 郑 小 华 . 性 胰 腺 炎 的 c 6 急 T诊 断 价 值 [. J 中外 医学 研 究 ,0 1 () 9 ] 2 1 , 7: . 9 3 [] 曹 丹 庆 , 祖 龙 . 身 C 7 蔡 全 T诊 断 学 [ . 民军 医 出版 社 ,9 651 1— 0 M】 人 19 ,() 5 2 . :
11一 般 资 料 .
回顾 2 0 0 7年 2月 ~ 0 0年 2月 接 收 的 5 21 0例 行 胸 腹 联
合 增 强 扫 描 及 单 部 位 增 强 扫 描 患 者 的临 床 资 料 .0例 均 经 5 病 理 及 手术 证 实 为 恶性 肿 瘤 , 中 , 3 其 男 2例 , l 女 8例 。 龄 年
现。 只不 过 是表 现 比较 轻微 且 相对 滞 后 。这 样 就对 影 像 质量 提 出更 高要 求 , 我们 通 过几 种 方法 进行 改进 , 达到 目的 。 以
33改 进 扫 描 条 件 及 窗 技 术 的 意 义 .
实 际工 作 中 , 笔者 将 窗 宽 缩 窄至 2 0 窗位 调 低 到 2 5、 5起 到 较
自2 0世 纪 的 7 0年 代 初 X线 C T发 明 以来 , 旋 C 螺 T即
压 注射 器 ; 胸 腹单 部 位 扫描 方 法 : 检 者 扫描 前 V 服 5 0 ② 受 I 0~
8 0ml 开水 , 单 部 位 ( 、 、 ) 描 动脉 期 , 脉 期 及 0 温 行 肺 肝 肾 扫 静 延 迟 期 , 据病 灶 部 位 、 根 血供 情 况 具 体 确定 扫描 部 位 及 延 迟 时 间 ; 部 第 一 相 位 25ml , 力 10 k a 总剂 量 1 0ml 肺 . / 压 s 0 P , 0 , 延 迟 时 间 为 2 /0 7 / 肝 脏 第 一 相 位 为 25ml , 力 5 s — 5s 7 一: . / 压 s 为 10k a 总 剂 量 为 10m1延 迟 时 间 为 2 ~ 5s 0 7 , 5 P , 0 . 0 2 , ~ 5s 7 -: 肾脏第 一 相位 为 25ml , . / 压力 为 10k a 总剂 量 为 1 0ml s 5 P , 0 ,
[]B h aa J asnJ CN iihD , 1 r a cettspo ns 1 a hzr , no H ,adc Pe a. ct p nra rgo— E R t A e ii
保 证 。剂量 的高 低影 响 噪声 的 大小 , 噪声 的 大小 对 图像 质 而 量 有很 大影 响。 增加 X线 剂量 , 增加 了 图像 的信 息量 , 降低 了 图像 的噪声 从 而 提高 了 图像 的质 量 一。提 高 管 电压 、 电流 管 可增 强 图像 的清 晰度 缺点 是 加 大 了患者 的辐 射量 ,但与 其 能够 及 早诊 断 、 及 时 治疗 。使 其 疾病 尽 快 向好 的方 面 终 归 或者 起 到 减 低 B h a— h zr的级 数 。笔 者觉 得 是值 得 的 。 aa 薄层 扫 描 , 面 的厚 度也 是 影 响 图像 分辨 率 的一个 重 要 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