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科技学院国学院以弘扬九疑古琴文化为己任

合集下载

柳公权小楷《九疑山赋》续考

柳公权小楷《九疑山赋》续考
中 图 分 类 号 :J 2 9 2 . 3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章编 号:1 6 7 3 — 2 2 1 9( 2 0 1 7 )0 4 — 0 0 2 8 一 O 2
南怀瑾先 生说 :“ 我们 研究古文典籍 ,不必从别处 引经 据典 , 大 做文章 ,只要 以原书 章节内容互相对照诠释 , 便可
相 符 ,东西井然 ,如数家珍 ,外地 文人骚客安能 如此清楚 。
“ 零 陵舂 陵 ,分 于 秦 之 后 ,汉 之 前 ” ,这 是作 者 叙 述 舂
陵立侯 国的时间 。 舂 陵侯 国是公元前 1 2 4年汉 武帝从零 陵郡 划 分设立 的,隋朝又被并入 营道 县 。 舂 陵候 国地名 使用时 间
定 ,人名 、地名 、官名 因犯御讳必 改。宋 朝视传说 中的人 皇
灰质 溶液凝结而 成的 “ 梯 田” 、“ 岛屿”和洞 中夏天 清爽宜人 气温的真实 写照 。 没有进 入洞中亲眼看到 ,亲身感受到 的人
收 稿 日期 :2 0 1 7 -0 3 -2 3
赵玄 朗为祖宗 ,就把 当时名将杨延 朗改为杨延 昭 ; 理学家周 敦颐原名周悖 实,因与宋英宗 旧名 ( 原名赵宗 实)相 同 ,犯
短 ,它虽 是 “ 光武发祥之 ,难 以如此晓然 明白。 “ 十洲三 岛” 、“ 六月无夏”二句 ,是作者对 紫霞洞 中石
避讳 ,是官 吏、文 人骚客 ,黎民百姓都逃 不开的概 念 。
而最重要 的是君主名字一御 讳 , 说 要改字 ,写要缺笔 。唐 太
的人才知道 才会 如此称 呼 ; 文 本描 绘九峰 ,高低准确 ,左右

文本 是唐 朝人 撰 写
前文 已从 国情 、意境 、道徒修 炼方法进行 了探析 ,本文 再从避讳、政权机构 、石 刻三个方面进行诠释 。

传承古琴艺术弘扬传统文化

传承古琴艺术弘扬传统文化

传承古琴艺术弘扬传统文化
茂名网讯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推进电白区古琴事业发展,9月19日,区古琴文化协会举行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见图),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

区文广新局、区民政局、区文化馆等相关部门领导及广东省古琴研究会副会长陈是强老师到会指导。

据悉,古琴位居琴棋书画四艺之首,至今有三千年以上历史,历来是文人墨客雅士左琴右书修身居家必备,在历代诗词歌赋里常以丝桐或七弦出现。

古琴作为中国最早的弹拨乐器,不仅是中华文化中的瑰宝,更是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古琴艺术,不仅是一门专业的音乐艺术,它还积淀了中国的千年历史、政治、哲学、美学、文学、艺术,它的内涵博大精深,对培养人的情操,提高美育、德育具有很高的价值,探索和弘扬古琴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电白区古琴协会是粤西地区首个古琴文化协会,该协会的成立,标志着电白区古琴文化传承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为下一步弘扬和发展古琴文化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

该协会为广大琴友提供一个了解古琴文化、欣赏古琴艺术的空间和平台,也让更多的古琴爱好者加入到发展古琴艺术的行列中来,通过接触古琴来体验传统文化,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会后,举行了粤西月圆琴韵清暨茂名电白古琴文化协会成立雅集。

当晚,区古琴协会
与和泰沉香联合邀请省古琴研究会副会长陈是强老师等一行到水东城区忠良街电白沉香博物馆,探讨交流沉香和古琴传统文化。

通讯员何玉梅。

湖南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校传承探析

湖南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校传承探析

湖南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校传承探析湖南省是中国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乡,拥有着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湖南省特有的文化瑰宝,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高校作为传承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阵地,承载着推动湖南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责任和使命。

本文将对湖南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传承中所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一、湖南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湖南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湖南省独有的文化资源,包括湘剧、土家山歌、湘南山歌、琴弦乐器、湖南民歌等众多具有代表性的音乐形式。

这些音乐形式传承了古老的民族传统,融合了湖南地域文化和民俗习俗,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独特的地方风情,被认定为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传承湖南地域文化,弘扬湖南音乐艺术,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高校作为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力量,对于传承湖南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起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湖南省的许多高校都设立了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的相关专业,对于湖南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和努力。

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理论与实践相脱离。

一些高校的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更注重理论性的教学和研究,而忽视了实践性的培养和传承。

学生只是关注乐理和音律的学习,而忽略了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技艺和传统技法。

这导致了学生缺乏真正的传统艺术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

2.师资队伍短缺。

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需要有专业的传承人员和艺术家,而目前湖南省的高校师资队伍相对匮乏,专业传承人才不足。

这导致了传承教学质量的不稳定,无法保证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质量和水平。

3.产学研结合不够。

目前一些高校的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专业缺乏产学研结合的机制,学校与传承社区、艺术团体的联系不够密切,无法将学生与实际传承场景相结合,使学生的传承专业技能得不到很好的锻炼。

湖南科技学院第七届文化艺术节活动方案

湖南科技学院第七届文化艺术节活动方案

湖南科技学院第七届“西山之韵”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方案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文件精神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大力弘扬民族先进文化知识,以迎接建国六十周年为契机,积极传播爱国精神,从而进一步构筑良好的爱校、爱家环境,营造高雅的文化氛围,打造品位高、特色明、时代强的校园文化,全面展示我校大学生的文化艺术素养以及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促进广大同学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根据工作安排,结合我校实际,经研究,决定举办第七届“西山之韵”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具体方案如下:一、活动主题、参与对象与举办时间活动主题:庆祝建国六十周年爱国、爱校、爱家参与对象:我校全日制在校学生举办时间:2009年9月至12月底三、组织领导机构成立湖南科技学院第六届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组委会,组委会成员为工会、学工部、宣传部、团委及各系。

领导成员如下:顾问:唐艳明陈仲庚主任:潘剑锋卢桂珍蒋亚军委员:高丹杨琴林泽红唐君王瑛冯煜李杨李观求刘华王志堂龚纯波唐华丽基艳刘铮办公室:吴春江刘佳周晓锋组委会办公室设在校团委。

三、活动的内容与形式本届校园文化艺术节以“爱国、爱校、爱家”为主题,宣扬爱国主义精神,以营造高雅艺术氛围,繁荣校园文化生活,弘扬校园文化艺术,培养学生的文化艺术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为目的,以“面向学生,人人参加,有所提高”为宗旨,大力开展校园文化艺术活动。

涵括了充分表现大学生高雅、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积极追求进步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现时代特色、校园特色的流行前沿艺术等方面的活动内容。

校园文化艺术节以系列主题活动的方式组织实施,鼓励各级学生组织、学生社团承办特色活动,创造各类具有大众参与特点的优秀项目、比赛方式,吸引广大同学积极参与活动,充分拓展大学生文化艺术才能和综合素质。

九嶷山舜文化资源及其旅游开发初探

九嶷山舜文化资源及其旅游开发初探

第29卷 第4期嘉应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V o.l 29 N o .4 2011年4月J OU RNAL OF JI AY I NG UN I VER SITY (Ph ilosophy &Socia l Sc i ences)A pr .2011九嶷山舜文化资源及其旅游开发初探杨载田1,2,刘天曌2(1.湖南科技经贸职业学院经济管理系,湖南衡阳421001;2.衡阳师范学院资源与旅游系,湖南衡阳421008)收稿日期:2011-01-18基金项目:湖南省普通高校省级精品课程项目(湘教通[2006]33号);衡阳师范学院科学基金项目(08c01)。

作者简介:杨载田(1941-),男,湖南益阳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区域旅游经济。

摘 要:九嶷山舜文化主要突显于九嶷山及其相关景区景点、舜帝陵庙及其祭舜礼祖谒陵活动,以及历代先贤明哲的名作之中。

为弘扬九嶷山舜文化,对/突出大主题,做好大文章0、/构建舜文化圈、实施舜文化旅游联动开发0、/内练内功、外塑形象0等构想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九嶷山;舜帝;/二妃0;舜文化;旅游开发中图分类号:F 59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642X (2011)04-0045-05一、九嶷山舜文化资源九嶷山舜文化内容丰富,既有传说的,也有现实的;既有精神的,也有物质的;既有古代的,也有现代的,积淀深厚。

但是,这些都离不开九嶷山、舜帝陵,以及传承和播扬舜文化的历代贤人及其佳作。

(一)九嶷山及其突显舜文化的相关景区景点九嶷山,本名九疑山,又名苍梧山。

5史记#五帝本纪6载:舜/南巡狩,死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之九嶷,是为零陵。

0故而九嶷山是舜文化的载体。

它位于湖南南部零陵地区(今名永州市)南境,为南岭山系萌渚岭支脉的向东延伸部分。

总面积530km 2,其中九嶷山体核心区域面积约200k m 2,由变质岩和花岗岩构成的海拔1000m 以上的山峰87座,主峰畚箕窝海拔1959.2m 。

[最新]湖南科技学院校歌《潇湘之歌》歌词及释义

[最新]湖南科技学院校歌《潇湘之歌》歌词及释义

[最新]湖南科技学院校歌《潇湘之歌》歌词及释义湖南科技学院校歌《潇湘之歌》歌词及释义歌词:肩负时代重任,胸情青春信念。

群英荟萃在潇湘,校园永远是春天。

德才兼备,自强不息;学无止境,气有浩然。

无论潮起潮落、千回百转,潇湘总是奔流在发展的前沿。

舜德薪火相传,柳学流长源远。

地灵人杰育英才,潇湘为我展新颜。

科教创新,敢为人先;春华秋实,饮水思源。

无论海角天涯、星移斗转,潇湘总是我们永恒的眷恋。

全歌分为结构相同的两段,它是按一个学子从入校到毕业的线索来叙写的。

第一段的立足点是入学与入学教育。

“肩负时代重任,胸情青春信念”——既是叙事,又是抒情:金秋季节,全国各地优秀学子如众水之归海,纷纷踏上赴湖南科技学院求学的征程,伴随着他们飞扬的豪情与浪漫的憧憬的,是父老乡亲的殷殷嘱托……“群英荟萃在潇湘,校园永远是春天” ——既是写实,又是赞美:来自五湖四海的精英聚首一堂,相见恨晚;一代名师与优秀学子开始了可遇而不可求的师生之缘。

整个校园沉浸在一片惺惺相惜、相见恨晚的热烈气氛之中……其情其景正如《祈祷》所言:“世上少了夏秋冬”。

于是,“校园永远是春天”顺势而出,水到渠成。

“德才兼备,自强不息” ——是“校训”。

跨进校门的新生,不能不接触“校训”。

“校训”是千锤百炼的名言,这在客观上为后面两句的写作带来了困难:首先,从内容上说,它必须对校训有呼应与发展;其次,从“份量”上说,不能显得太“轻”,以免“压不住”而产生“失衡”。

“学无止境” ——语出清代刘开的《问说》。

其原文为:“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但其基本内涵早就贯穿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中。

例如孔子曾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而“气有浩然”则出于孟子的名句:“吾善养浩然之气”。

“学无止境”与“气有浩然”语出名家,气势恢弘,一句说“才”,一句说“德”,构成一副对仗工整、音韵和谐的对联,对校训的内涵作了很好的阐发。

虞舜与九嶷大舜文化研讨会综述

虞舜与九嶷大舜文化研讨会综述

第34卷第2期湖南科技学院学报V ol.34 No.2 2013年2月 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Feb.2013“虞舜与九嶷”大舜文化研讨会综述张京华(湖南科技学院 濂溪研究所,湖南 永州 425100)摘 要:“虞舜与九嶷”大舜文化研讨会于2012年9月26-27日在湖南永州宁远召开,参会学者70人,参会论文54篇。

清华大学教授、海内著名专家李学勤先生的文章《虞舜在中国早期文明史上的地位与贡献》,以提纲挈领的风格,讨论了9个方面的问题。

湖南省舜文化研究会唐之享会长的文章《促进民族融合的伟大历程——试论舜帝南巡的历史意义与精神遗产》,从历史意义与精神遗产等多方面,探讨舜帝南巡在民族融合中的伟大贡献。

山东省大舜文化研究会谢玉堂会长的长文《舜葬九疑的新思考》,提出并解答了两个问题:(1)舜在百岁高龄的晚年为什么还要去江南巡狩?(2)舜为什么身葬九疑?本次研讨会的主题为“虞舜与九嶷”,会议收到“舜葬九嶷”主题论文14篇,“舜帝南巡”主题论文4篇,合计论文18篇,是近年来关于虞舜与九疑山关系问题的最为集中的探讨,论文从数量到质量,都有较大突破,为今后的递进研究搭建了一个新的平台。

此外,在“舜文化”的文化史研究、“舜文化”的精神史研究、“古史研究”、“家庭伦理、勤政廉政、和谐社会”研究、“舜文化”与旅游经济研究、“文学、诗学、美术”研究等6个方面,也有相关探讨。

关键词:虞舜与九嶷;舜葬九嶷;舜帝南巡;大舜文化研讨会;会议综述中图分类号:K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219(2013)02-0008-06一“虞舜与九嶷”大舜文化研讨会于2012年9月26-27日在湖南永州宁远召开,参会学者70人,参会论文54篇。

清华大学教授、海内著名专家李学勤先生的文章《虞舜在中国早期文明史上的地位与贡献》,以提纲挈领的风格,讨论了9个方面的问题。

传统古琴斫制技艺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

传统古琴斫制技艺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

传统古琴斫制技艺研究国家社科基金
传统古琴斫制技艺的研究是国家社科基金的资助项目,旨在探究古琴制作的传统技艺和工艺,保护和传承我国古代琴制造工艺的宝贵遗产。

该研究项目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深入研究:
1. 古琴制作技艺的历史演进与传承:研究古琴制作技艺的起源、发展和演进过程,探究传统技艺在其制作中的作用,并关注其在不同历史时期和地域中的特点和变异。

2. 古琴斫制技术与工艺:研究古琴制作的各种技术和工艺,包括原材料的选取和加工、琴体的制作过程、弦轴和琴弦的安装、以及琴面的装饰等方面。

通过对各种技术和工艺的比较研究,寻找到最优的斫制方法。

3. 古琴制作与音质研究:通过对不同材质、不同构造和不同工艺的琴体进行试制和音质测试,探究古琴音色的形成机理,促进琴体制作和音质的提升。

4. 传统古琴斫制技艺的现代传承和创新:秉承传统古琴制作技艺的精神,研究如何将传统技艺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以求在琴体制作的过程中更好地保留传统技艺的同时,适应现代市场需求与发展趋势。

通过对传统古琴斫制技艺的研究,将推动中国古琴制作技艺的保护、传承和发展,为我国古琴文化的传播与推广提供坚实的基础。

国学院的人文环境

国学院的人文环境
并 以民 国文 献 的搜 集为基点 ,集群 策群力 ,推 出一个书 系 2007年批准为 湖南省社会科学规划 办基地 ,2017年湖 南省
— — 无锡 国学专科学校丛书 ;另一 方面对有重要影 响的 舜 文化 研究会迁至我校 ,国学 院作为副会长单位 ,辑录近 百
近现代 国学大师进行个案研究 ,以张 尔 田、孙德谦等为核 心, 年来 有关舜文化研究 的文 献资料 ,协 助完成 虞 舜大典 ·近
我们又 成立 ‘‘ 近代 学林 百名家集 编纂处”,对 民国学术文 现代 文献卷 ,出版 湘妃考 等著作 ,申报 “清徐旭旦 九
献的二 次开 发利用 。
疑 山志 整理与研究”等课题 ,进 而规划祭舜旅游线路 图。
湖 南省湘学研 究院湖南科技学 院基 地 ,2013 年批准成
虞舜创制五弦琴 ,作 南风歌 。“民国古琴 第一 人”杨
国学 院 的人 文环境
邓 盼
(武 汉 大 学 文 学 院 , 湖 北 武 汉 430072)
自湖 南科技 学院正 门左行百余米 ,一幢灰 白色 二层古 旧 校 内 目前仅 存 的几处历史 建筑之一 ,见证 了学校 的发展变
小楼 映入 眼帘 ,在一众钢筋水 泥建 筑中独树一 帜,这便 是 国 迁 ,是凝 固的校史 ,凝缩 的岁月 。此楼原本未命名 ,重 修之
元 为核 心的汉唐先贤研究 。五 是以朱衮、唐瑶、宗稷 辰、陆 老 师来校 ,成立 “九疑 古琴 社”、“斫琴坊”,作为 国学院的
增祥 为核心 的明清乡 贤寓 贤研 究 ,加强永州地 域文化研究力 学生社 团 ,开展了一系列古琴雅集活动 。打谱周 敦颐琴曲 太
度 。
极 游 ,在 “纪念周 敦颐诞辰 1000周年 学术研 讨会”上演奏 ,

新媒体背景下九疑古琴文化传承与弘扬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九疑古琴文化传承与弘扬研究

第40卷第8期2019年8月湖南科技学院学报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V〇1.40 No.8Aug.2019新媒体背景下九疑古琴文化传承与弘扬研究周平尚(湖南科技学院国学院,湖南永州425199)摘要:九疑琴派是中国传统琴学中一个全国性的同时又具有鲜明地方色彩的重要琴派,是一个浸润着九疑舜陵清淑之 气、澡雪着虞舜湘妃衹祥感召的独特琴派。

目前,九疑琴派面临着知晓度不高、传承人过少、传统传承途径过窄等问题,文 章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提出弘扬和传承九疑古琴文化的对策。

关键词:九疑古琴;存在问题;路径选择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219 (2019) 08-0014-02永州是一本既厚重又经典的书,是虞舜、柳宗元、周敦 颐过化之地。

永州占称零陵,舜帝“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 南九疑,是为零陵”。

虞舜创制五弦琴,作《南风歌》,又作《卿云歌》IU。

永州古琴历史悠久深厚。

清代时,杨宗稷 (时百)建立九疑琴社,立一家宗风,形成九疑琴派。

杨宗 稷(1864-1931),字时百,又作诗百,号九疑山人,为清 末民初古琴大师,琴风苍劲坚实,清丽脱俗,讲究吟猱节奏, 著《琴学丛书有“民国古琴第一人”之称。

作为永州本 土产生的九疑派古琴,是永州本上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 一。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九疑琴派面临着知晓度不高、传承人过少、传统传承途径过窄等等问题,新媒体背景下如何 使九疑古琴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弘扬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传承和弘扬九疑古琴文化的重要意义(一)有利于宣传永州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永州历史文化渊源深厚,不仅体现在文学、史学、哲学 h,而且也体现在文艺上,在古代书法、绘iM和音乐方商,都有体现。

历代永州先人以其风华绝代的智葸创造了许多地 方文化特色大餐,犹如一道色香味倶全的饕餮盛宴,在历史 的长河中潜移默化地熏陶着永州人民的血脉和基因,造就出 永州特有的人文底蕴和超凡品格,形成了永州特冇的文化景 观,这也是永州经久不衰的“文化之根”和‘‘文化之魂”。

古琴公益讲座策划书3篇

古琴公益讲座策划书3篇

古琴公益讲座策划书3篇篇一古琴公益讲座策划书一、活动主题“聆听琴韵,感悟人生”二、活动目的1. 弘扬古琴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古琴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2. 提高公众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水平,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承。

3. 为古琴爱好者提供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增进彼此的友谊。

三、活动时间和地点时间:[具体日期]地点:[详细地址]四、活动对象古琴爱好者、文化艺术爱好者、普通市民等。

五、活动内容1. 古琴演奏邀请专业古琴演奏家进行现场演奏,展示古琴的独特魅力。

2. 古琴知识讲座邀请古琴专家进行古琴知识讲座,介绍古琴的发展历程、制作工艺、演奏技巧等。

3. 古琴体验设置古琴体验环节,让参与者亲身体验古琴的弹奏,感受古琴的韵味。

4. 文化交流设置文化交流环节,让参与者与古琴专家、爱好者进行交流,分享古琴学习和演奏的经验和心得。

六、活动宣传1. 社交媒体宣传利用、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发布活动信息,吸引更多人关注。

2. 海报宣传在公共场所张贴活动海报,提高活动的知名度。

3. 邀请媒体参与邀请当地媒体参与活动报道,扩大活动的影响力。

七、活动预算1. 场地租赁费用:[X]元2. 古琴演奏家费用:[X]元3. 古琴专家讲座费用:[X]元4. 宣传费用:[X]元5. 其他费用:[X]元八、活动注意事项1. 活动现场要保持安静,不得大声喧哗。

2. 参与者要爱护古琴,不得随意触摸和损坏。

3. 活动期间要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九、活动效果评估1. 通过参与者的反馈和意见,了解活动的效果和不足之处,以便今后改进。

2. 对活动的参与人数、宣传效果等进行统计和分析,评估活动的影响力和效果。

篇二古琴公益讲座策划书一、活动主题“聆听琴韵,感悟人生”二、活动目的1. 弘扬古琴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古琴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2. 提高公众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水平,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承。

3. 为古琴爱好者提供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增进彼此的友谊。

三、活动时间和地点时间:[具体日期]地点:[详细地址]四、活动对象古琴爱好者、文化艺术爱好者、普通市民等。

潇湘水云古琴讲解

潇湘水云古琴讲解

潇湘水云古琴讲解潇湘水云古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被誉为"古琴之冠"。

下面,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潇湘水云古琴。

一、概述潇湘水云古琴是中国古代古琴传统发源地之一,起源于湖南省岳阳市,是一种细腻、柔和、悠扬的传统中国古琴,具有高雅的音乐艺术价值和深刻的文化内涵。

潇湘水云古琴以其绵长浑厚的音色,得到了众多音乐家和古琴爱好者的喜爱和推崇,也成为了中华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二、历史渊源潇湘水云古琴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

据传,早在唐代,岳阳便是古琴的发源地之一,潇湘水云古琴的雏形也是在这个时期逐渐形成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宋、元、明、清等时期,潇湘水云古琴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传承,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特色,成为了中国古代古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制作工艺潇湘水云古琴的制作工艺以手工打造为主,需要经过多道工艺和琴面加工,才能制成一架完整的古琴。

材质上,潇湘水云古琴的琴杆和琴身都采用优质的木材,头板和尾板则选用了华美的象牙或龙骨,琴弦则是采用高质量的丝线或者龙须制成。

在制作过程中,还要进行精细的雕刻和绘制,才能体现出潇湘水云古琴的工艺精湛和艺术价值。

四、音乐特色潇湘水云古琴的音乐特色是其最为吸引人的地方。

它以其细腻、柔和、悠扬的音色而著称,能够表现出深情厚谊、悲欢离合和宏伟壮丽的气势,具有深刻的情感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潇湘水云古琴的音乐作品涵盖了广泛的主题和内容,包括山水田园、宫廷雅乐、民间曲调等,还有一些旨在表达对生命、对祖国、对自然等理念的音乐作品。

五、文化价值潇湘水云古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

它不仅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代表之一,而且还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和审美情趣。

潇湘水云古琴源远流长,传承至今,在文化保护和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六、结语潇湘水云古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一种高雅的艺术品,也是一项需要长期学习和钻研的技艺。

千年之约,圣迹之旅

千年之约,圣迹之旅

千年之约,圣迹之旅易子薇【期刊名称】《湖南科技学院学报》【年(卷),期】2017(038)007【总页数】2页(P14-15)【关键词】周敦颐诞辰1000周年;游学活动;随笔【作者】易子薇【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学院国学院,湖南永州 42519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244.2说到宋学第一人,则不得不提到周敦颐,论其学脉精神,推为宋学之创始者无疑是当之无愧的。

小学课本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是古往今来君子的核心气质,也是我对周敦颐先生最初的印象。

周敦颐,字茂叔,号濂溪,湖南道州人,学者称濂溪先生。

宋宁宗时赐谥为“元”,世称“周元公”,尊称为“周子”。

黄庭坚曾说:“濂溪先生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

”后来朱熹也说:“濂溪在当时,人见其政事精绝,则以为宦业过人。

见其有山林之志,则以为襟怀洒落,有仙风道气。

无有知其学者。

”从历史流传的纵向来看,作为北宋五子之一,程朱理学的开山鼻祖,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他影响着我国宋、元、明、清及至今日已千年。

从波及范围的横向来看,周敦颐不仅仅是湖湘的、也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

湖南图书馆组织的游学活动之二“先贤追踪篇”,借这个机会我们走访濂溪博物馆、周敦颐故居,圣脉和月岩,追随圣贤的足迹,感受湖湘精神。

5月23日下午,在湖南科技学院国学院听完小伙伴弹古琴后,我和亮、蓉、姝也参与在濂溪书院纪念馆“打拓片互动”的志愿行列中,我们耐心地向从长沙来的小伙伴讲解拓片的制作流程和注意事项,并赠送他们了现场制作的拓片作为留念。

之后,我们六个出发去朝阳岩公园,张京华老师向我们讲解了朝阳岩刻石,也带我们一同参观了刻在朝阳岩上濂溪先生的亲笔真迹。

那天下午下着濛濛细雨,青石板路有些许滑,冷风吹着稍有些凉意,撑着小伞的同时,我不经裹紧了一下身上的风衣。

参观完朝阳岩后,我们和张老师、周老师等一一挥手道别,紧接着我们背上行囊踏上了大巴车,开启了道县之旅模式。

我们坐在大巴车的最后两排,大巴在高速上时而平缓、时而颠簸地开着,车窗外间歇的下过几次小雨,窗外,青山被浓雾所环绕,与天上厚重的云朵融为一体,有如临仙境之感,我不禁打开相机,想把这种“缥缈意境”定格。

国学院专聘古琴教师欧阳平彪采访记

国学院专聘古琴教师欧阳平彪采访记

国学院专聘古琴教师欧阳平彪采访记
李燕
【期刊名称】《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8(039)004
【摘要】欧阳平彪(1983-),字正修,号九疑琴庐,又号舂陵琴虫.出生于湖南宁远县清水桥镇平田村,师承李天桓先生、乔珊先生等九疑琴家,为其入室弟子,现为湖南科技学院国学院专聘古琴教师.文章是对欧阳平彪的采访纪录.
【总页数】3页(P29-31)
【作者】李燕
【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学院国学院,湖南永州 42519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632
【相关文献】
1.欧专局迎来新局长内外政策将稳中求进——巴努瓦·巴迪斯戴利当选欧专局局长[J], 任晓玲
2.“互联网+”时代“视聘”的特征、优势与完善——以“欧孚视聘”为研究个案[J], 骆雯萱;张洁;丁福兴
3.九疑派古琴传承基地落户湖南科技学院国学院 [J], 周平尚
4.湖南科技学院国学院以弘扬九疑古琴文化为己任 [J], 周平尚
5.中国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四川省阳平乳制品厂”采访记 [J], 金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周敦颐与古琴考述

周敦颐与古琴考述

周敦颐与古琴考述欧阳平彪【摘要】周敦颐雅好古琴、与范仲淹、王安石、赵抃、黄庭坚等琴家均有交流,论文对其相关事迹略作考辨.【期刊名称】《湖南科技学院学报》【年(卷),期】2017(038)008【总页数】4页(P27-30)【关键词】周敦颐;古琴;琴史【作者】欧阳平彪【作者单位】宁远县实验中学,湖南宁远 425600;湖南科技学院国学院,湖南永州42519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J632周敦颐(1017-1073),原名敦实,字茂叔,后世称“濂溪先生”,又称周元公、周子,道州营道楼田堡(今湖南省永州市道县)人。

曾任桂阳县令、永州通判、江西南安军司理参军等。

北宋理学鼻祖、文学家、古琴家。

弟子有程颢、程颐两兄弟。

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爱莲说》等。

阅读《元公周先生濂溪集》可知,周敦颐雅好古琴,自己也提到与古琴相伴。

另外,濂溪友人蒲宗孟、后世之人都曾提到周敦颐与古琴相关的条目。

周子《通书》中有《礼乐》和《乐》三篇,这也是周敦颐的音乐思想观。

周敦颐通过古琴与古人对话,与天地对话,悟道,参透人间的真谛。

周敦颐的礼乐思想,尤其是琴乐思想,理学弟子都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如朱熹最早提出琴侓学,蔡元定的十八律等。

由于周敦颐遗留著作较少,故提到周子与古琴的资料有限,只能从诗词及墓志铭等去考证。

1.周敦颐《书堂》诗云:“元子溪曰瀼,诗传到于今。

此俗良易化,不欺顾相钦。

庐山我久爱,买田山之阴。

田间有流水,清泚出山心。

山心无尘土,白石磷磷沉。

潺湲来数里,到此澄澄深。

有龙不可测,岸竹寒森森。

书堂构其上,微几看云岑。

倚梧或欹枕,风月盈中襟。

或吟或冥默,或酒或鸣琴。

数十黄卷轴,贤圣谈无音。

窗前即畴囿,圃外桑麻林。

千蔬可卒岁,绢布足衣衾。

饱暖大富贵,康宁无价金。

吾乐盖易足,名溪朝暮侵。

元子与周子,相邀风月寻。

”2.蒲宗孟《先生墓碣铭》:“生平襟怀飘酒,有高趣,常以仙翁隐者自许。

尤乐佳山水,遇适意处,终日徜徉其间。

酷爱庐卓,买田其旁,筑室以居,号曰‘濂溪书堂’。

九疑芳华r——三代古琴传人的文化贡献

九疑芳华r——三代古琴传人的文化贡献

九疑芳华r——三代古琴传人的文化贡献
李素瑾
【期刊名称】《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8(039)007
【摘要】李素瑾老师,1940年生,祖籍辽宁抚顺,出生于重庆,现居北京。

是北京古琴研究会在全国首批招生的学员,著有《琴学杂记》。

1958年李素瑾拜师于杨葆元先生门下习琴,成为杨葆元先生关门弟子。

杨葆元先生去世后,又跟随众多琴家如查阜西、关仲航、溥雪斋等人学琴。

李素瑾是九疑琴派非物质文化传承人。

近年来,李素瑾特别关心九疑琴派的传承,教大家学琴,在家中举办古琴雅集活动。

湖南科技学院坐落于湖南省永州市,是九疑琴派杨宗稷先生的故里,2018年李素瑾老师由湖南科技学院国学院特聘为琴学研究专家。

【总页数】2页(P28-29)
【作者】李素瑾
【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学院国学院,湖南永州 42519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648.31
【相关文献】
1.陈氏洪均生派第三代传逍遥门第十三代传人——武术名家孙国玺 [J],
2.九疑派古琴创始人杨宗稷先生故居 [J],
3.九疑派古琴传承基地落户湖南科技学院国学院 [J], 周平尚
4.九疑派古琴家杨葆元先生 [J], 欧阳平彪
5.九疑:灵魂与精神的归宿--对何绍基《咏九疑》诗的解读 [J], 杨金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千年之约,圣迹之旅

千年之约,圣迹之旅

千年之约,圣迹之旅易子薇【期刊名称】《湖南科技学院学报》【年(卷),期】2017(038)007【摘要】湖南图书馆与湖南省濂溪学研究会共同组织的"千年之约,圣迹之旅"——纪念周敦颐诞辰1000周年游学活动,于2017年5月23-24日举行。

23日,邹序明副馆长、王茜主任带领游学者从长沙出发,中午抵达永州,在湖南科技学院中餐之后,在国学院小成堂品茶座谈,国学精英班学生表演古琴曲《太极游》。

游学者参观国学院内濂溪书院纪念馆,并尝试椎拓濂溪诗刻。

国学精英班6名同学加入游学团队,由王茜主任授予标牌。

国学院赠送限量印制的千年诞辰纪念藏书票给游学者。

下午,步行至朝阳岩,瞻仰周敦颐亲笔石刻真迹,由张京华教授带队讲解。

晚至道县住宿。

24日考察濂溪故里,圣脉泉、周敦颐纪念馆、道山"濂溪"榜书石刻、月岩摩崖石刻,由濂溪故里月岩风景区管理处黄胜贤主任讲解。

下午游学者分别返回长沙和永州。

文章是国学精英班6名同学所写的游学观感。

【总页数】2页(P14-15)【作者】易子薇【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学院国学院,湖南永州 42519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244.2【相关文献】1.《千年之约》文艺晚会的服装设计r——《千年之约》的形状 [J], 韩春启2.穿越千年的追寻之旅——解读《千年狐》主题 [J], 蒋瑛3.千年圣迹法门寺 [J], 唐宏4.我越过山丘,你温柔等候.我心怀期待,你有好的故事.七城精英,共赴宝岛设计之约. “中国设计精英之旅第44期(全国团)——台湾当代华人设计美学之旅”纪实 [J], 《设计家》;5.守一方净土,赴千年之约——评徐坚强教授无伴奏合唱作品《归园田居》 [J], 卫璐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 南 科 技 学 院 国 学 院 以弘 扬 九 疑 古 游 日 ” 湖 南 科 技 学 院 国 学 院 九 疑 古 琴 社 师 生 欧 阳 平 彪 、 屈 梦 君 、 刘 思 捷 、 邱 玲 等 , 在 冷 水 滩 区 蔡 市 镇 邓 家 铺 村 潇 湘 文 化 园 演 唱 了 琴 歌 《湘 妃 思 舜 》 和 琴 箫 合 奏 《阳 关 三 叠 》 , 向 大 众 展 演 了 九 疑 古 琴 派 的 独 特 风 采 , 赢 得 了 一 致 喝 彩 。
古 琴 是 中 华 民族 最 早 的 弹 拨 乐 器 之 一 。 在 几 千 年 的 发 展 传 承 中 , 古 琴 融 入 了 中 国 古代 的 哲 学 理 念 ,涵 盖 了儒 家 、道 家 、佛 家 以及 古 代 文 学 、 美 学 、 律 学 的 深 厚 内 涵 , 形 成 了 自 己独 有 的 文 化 体 系 。 据 湖 南 科 技 学 院 国 学 院 院 长 张 京 华 教 授 介 绍 , 永 州 的 琴 脉 源 远 流 长 , 舜 帝 制 五 弦 琴 , 歌 南 风 之 诗 , 是 为 永 州 琴 脉 之 始 。 娥 皇 、 女 英 也 擅 长 音 乐 , 自 古 相 传 有 “湘 灵 鼓 瑟 ” 故 事 。 从 梁 末 邱 公 明 隐 于 九 疑 山 作 《幽 兰 》 , 到 南 宋 末 郭 沔 绝 爱 九 疑 山 作 蕤 宾 调 《潇 湘 水 云 》 , 再 到 民 国 初 杨 宗 稷 创 建 九 疑 琴 社 , 立 一 家 宗 风 ,形 成 九 疑 琴 派 。九 疑 琴 派 是 一 个 浸 润 着 九 疑 舜 陵清 淑 之 气 ,澡 雪 着 虞 舜 湘 妃 祗 祥 感 召 的 独 特 琴 派 , 是 永 州 历 史 文 化 的 重 要 特 色 。
交 流 ,努 力 将 九疑 古 琴 派 在 我 省 发扬 光 大 传 承 和 弘扬 地 方 优 秀传 统 文化 贡 献 力 量 。
(文 字 /周 平 尚 摄 影 /周 平 尚 )
国学 院 以传 承 和 弘扬 九 疑 古 琴 文 化 为 派 第 四 代 传 人 欧 阳 平 彪 为 国 学 院 古 琴 教 师 阳 平 彪 师 承 九 疑 琴 派 第 三 代 传 人 李 天 桓 先 生 地 即 杨 宗 稷 先 生 故 居 老 屋 。 国 学 院 成 立 扬 九 疑 古 琴 艺 术 , 培 养 古 琴 人 才 , 多 次 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