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丹东七中七年级美术上册 对印的乐趣教案

合集下载

对印的乐趣教案

对印的乐趣教案

对印的乐趣教案、编辑指导思想本根据美术程标准的要求:要求学生采用易于处理的底板,通过画、印等方法,制作对印版画。

对印是独幅版画的一种制作方法。

通过在底板上涂色、压印得到丰富而奇妙的肌理效果。

对学生而言,充满诱惑力,而且对印的方法易于理解、接受和操作,制作材料随手可得,制作成果当堂可见,而且没有雷同,所以容易激发学生的制作欲望和兴趣。

从中体会肌理、色彩和形状的美感。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2、教育内容与目标:应知:了解对印原理和制作方法。

应会:尝试多种对印方法,用自己喜爱的方法抽象或具象的对印作品。

隐藏内容和目标:通过小组制作,体验集体制作的乐趣,学会交流,懂得合作与分工,分享成功的快乐。

教学的重点:掌握图色方法和压印方法。

教学的难点:如何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利用不同的媒材和方法制作有个性的作品。

学习材料:底版颜料涂色工具、A4A3纸等。

教学流程:、设疑导入:教师在玻璃板上涂色,放纸压印,叫学生猜:纸上会出现什么呢?教师揭纸展示,学生欣赏到一个美丽的花瓶,有着独特的绘画所不能表现的特征。

同时展示,激发学生发现美的愿望。

2、自主探究:请学生看大屏幕,并阅读对印的方法,自己掌握对印的各种方法,并从中体会玻璃对印、折叠对印、实物对印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提出自己的问题。

并与学生分享自己的问题,解决自己的问题。

3、拓展创新教师找学生进行实物对印并从中指导。

教师在玻璃底版上从冷到暖的有序涂色,覆盖比涂色大一倍的纸,用手按住纸面中间,左手拉住靠身边的纸角一起旋转4度左右。

产生丰富并具有动感的肌理。

请学生说一说对色彩的认识。

并以此介绍色彩知识:三原色、对比色、相近色等,演示调色过程。

使学生了解简单的色彩知识。

4、实际操作:学生动手实际创作,尝试不同的方法。

、作品展示对小组的作品进行集体讨论,看看某些具有自然景观效果或某些类似于人物、动物的对印作品能否进行添加形成一张具象的作品,能否结合其他学生的作品经过剪裁,组合成一张抽象的作品。

七年级美术上册对印的乐趣教案及反思

七年级美术上册对印的乐趣教案及反思

一、教案主题:《对印的乐趣》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对印的基本技巧和应用。

2.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和艺术创造力。

3. 提高学生的手工制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对印的定义和基本技巧。

2. 对印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

3. 手工制作对印作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对印的艺术作品,引发学生对对印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向学生讲解对印的定义和基本技巧,让学生了解对印的制作过程。

3. 示范:教师示范制作一个简单的对印作品,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操作。

4. 创作:学生分组合作,选择一个主题进行对印创作。

五、教学评价:1. 对印作品的创意和技巧。

2. 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参与度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学生对对印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对对印的制作技巧掌握得较快,但部分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缺乏创意。

为了改善这个问题,我在课后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艺术创作,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我也意识到在教学中,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更多的关注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对印技巧和应用。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探索对印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设计、建筑等。

2. 组织学生参观艺术展览,深入了解对印艺术的发展和演变。

3. 邀请艺术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对印艺术的价值和意义。

八、教学资源:1. 对印艺术作品的图片和视频。

2. 制作对印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3. 艺术家讲座的相关资料。

九、教学时间:1课时(40分钟)十、教学难度:★★☆☆☆(初级)六、教案主题:《对印的乐趣》七、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对印的基本技巧和应用。

2.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和艺术创造力。

3. 提高学生的手工制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八、教学内容:1. 对印的定义和基本技巧。

2. 对印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

3. 手工制作对印作品。

九、教学过程:1. 复习:回顾上节课学过的对印技巧和应用,巩固学生的记忆。

七年级美术《对印的乐趣》教案

七年级美术《对印的乐趣》教案

七年级美术《对印的乐趣》教案1.1 设计意图:通过引言部分,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了解对印艺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1.1.1 细节说明:通过展示对印艺术作品,让学生初步感受对印艺术的魅力。

1.1.2 细节说明:介绍对印艺术的历史背景和创作方法,为学生学习对印艺术奠定基础。

1.1.3 细节说明: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和要求。

二、知识点讲解2.1 对印艺术的基本概念:讲解对印艺术的定义,让学生了解对印艺术的特点和魅力。

2.1.1 细节说明:通过对印艺术作品的展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对印艺术的美感。

2.1.2 细节说明:介绍对印艺术的历史发展,让学生了解对印艺术在各个时期的特点。

2.1.3 细节说明:讲解对印艺术的基本创作方法,为学生动手实践提供指导。

三、教学内容3.1 对印艺术作品的欣赏:让学生欣赏对印艺术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3.1.1 细节说明:展示不同类型的对印艺术作品,让学生了解对印艺术的多样性。

3.1.2 细节说明:分析对印艺术作品的特点,让学生深入理解对印艺术的美感。

3.1.3 细节说明:引导学生对对印艺术作品进行评价,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四、教学目标4.1 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对印艺术的基本概念和创作方法,能够独立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重印艺术作品。

4.1.1 细节说明:通过对印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让学生掌握对印艺术的基本特点。

4.1.2 细节说明:通过教师的示范和学生的实践,让学生掌握对印艺术的基本创作方法。

4.1.3 细节说明: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重印艺术作品。

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对印艺术的基本概念和创作方法,能够独立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重印艺术作品。

5.1.1 细节说明:通过对印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对印艺术的基本特点。

5.1.2 细节说明:通过教师的示范和学生的实践,让学生熟练掌握对印艺术的基本创作方法。

对印的乐趣 叙述式教学设计

对印的乐趣  叙述式教学设计

《对印的乐趣》——教学设计孙铁军呼市第26中学一、概述1、本课是人美版《美术》教材七年级上册第8课《对印的乐趣》2、本课要求学生采用易于处理的底版,通过画、印等方法,制作对印版画。

对印是独幅版画的一种制作方法,通过在底版上涂色、压印得到丰富而奇妙的肌理效果,在对印造型的基础上可适当添画,把无意识创造平面肌理效果与有意识的创造形象有机的结合起来。

教学重点是掌握涂色方法和压印方法。

教学难点是如何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利用不同媒材和方法制作有个性特色的作品。

3、本课所需课时:1课时45分钟二、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了解对印原理和制作方法。

理解在底版上涂色、压印得到丰富而奇妙的肌理效果,在对印造型的基础上可适当添画,把无意识创造平面肌理效果与有意识的创造形象有机的结合起来。

掌握涂色方法和压印方法,能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探索不同的制作方法,制作出具象或抽象的作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画、印等方法和自己制作对印版画的活动,体会尝试多种对印方法,用自己喜爱的方法制作抽象或具象的对印作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制作对印的乐趣,乐于创作表达,学会交流,懂得合作分工,分享成功的快乐。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1.对学生而言,对印在小的时候便已尝试过,既熟悉又充满诱惑力,而且对印的方法易于理解,接受和操作,制作材料随手可得。

2.初步掌握了造型的基本方法,能够理解画面色调的表现方法。

3.学生的想象力很丰富,并且具有一定的创造力和动手的能力。

学生还应该进一步学习对印、剪裁、添加、组合等技法。

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探索不同的制作方法,制作出具象或抽象的作品,体会肌理、色彩和形状的美感。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本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是根据美术课程标准要求:要求学生采用易于处理的底板,通过画、印等方法,制作对印版画。

在对印造型的基础上可适当添画,把无意识创造平面肌理效果与有意识的创造形象有机的结合起来。

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有:讲授法、先行组织者策略、启发式方法、演示法、示范——模仿法。

七年级美术上册对印的乐趣教案及反思

七年级美术上册对印的乐趣教案及反思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对印的概念和特点,掌握对印的基本技巧。

2. 通过对印创作,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对印的概念和特点介绍。

2. 对印的基本技巧讲解和演示。

3. 对印创作实践。

4. 学生作品展示和评价。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对印的概念和特点,对印的基本技巧。

2. 教学难点:对印创作实践,学生作品的创新和独特性。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

2. 范例作品。

3. 绘画工具和材料。

4. 展示平台。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些有趣的对印作品,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对印的概念和特点,讲解对印的基本技巧。

3. 示范演示:教师演示对印创作的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对印的技巧。

4. 学生实践: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对印创作实践。

5. 作品展示: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进行评价和交流。

6. 总结反思: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总结课堂内容,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8. 课后跟进:教师在课后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鼓励学生的创新和实践。

六、教学策略: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清晰地了解对印的过程和技巧。

2. 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对印创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 采用评价交流法,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培养学生的评价和交流能力。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对印的概念和特点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对印的基本技巧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对对印创作的创新和独特性的表现。

八、教学反思:1. 是否有效地讲解了了对印的概念和特点,让学生掌握了基本技巧。

2. 是否给予了学生足够的实践机会,让学生能够独立进行对印创作。

3. 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在对印创作中表现出独特的风格。

九、课后作业:1. 完成一幅对印作品,要求画面清晰,色彩搭配合理,具有创新性。

七年级美术上册《对印的乐趣》教案3篇

七年级美术上册《对印的乐趣》教案3篇

七年级美术上册《对印的乐趣》教案七年级美术上册《对印的乐趣》教案3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七年级美术上册《对印的乐趣》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七年级美术上册《对印的乐趣》教案1[课型]新授制作课[课时]1课时[授课对象]七年级学生[教材分析]本课要求学生采用易于处理的底版,通过画、印等方法,制作对印版画。

对印是独幅版画的一种制作方法,通过在底版上涂色、压印得到丰富而奇妙的肌理效果,在对印造型的基础上可适当添画,把无意识创造平面肌理效果与有意识的创造形象有机的结合起来。

[教学目标]应知:了解对印原理和制作方法。

应会:尝试多种对印方法,用自己喜爱的方法制作抽象或具象的对印作品。

隐形内容和目标:通过分组制作,体验集体制作的乐趣,学会交流,懂得合作分工,分享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掌握涂色方法和压印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利用不同媒材和方法制作有个性特色的作品。

[工具与材料]底版(玻璃木板布料塑料板不易吸水的纸版)、颜料(水粉、水彩、油墨、油画颜料、调色油)、浆糊或胶水,涂色工具,作业纸(不吸水的挂历纸背面、光滑的名信片或贺卡等)。

[课室安排]全班60人,每4人一组,分成15组。

[教学过程]设疑提问,导入新课。

师:在玻璃板上涂色,放纸压印,让学生猜:纸上会出现什么呢?生:西瓜、苹果——————师:揭纸展示。

生愕然,原来是一个怪怪的人脸。

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师:利用多媒体展示自己把自然界形成的石纹、石形、木纹、叶纹等变化万千的图形造型做成的课件。

生:观赏图形造型。

(猜问题,易引学生进入角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课件的直观作用,可以起到诱发学生从中发现美的欲望。

)学生自主探究。

生:仔细阅读书上讲授的两种制作方法,抓住关键点,自己动手尝试对印制作方法。

七年级美术《对印的乐趣》教案

七年级美术《对印的乐趣》教案

七年级美术《对印的乐趣》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对印的概念和技巧,能够运用对印方法创作出具有独特视觉效果的作品。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3. 通过对印活动的实践,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互相欣赏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对印的概念介绍2. 对印的技巧讲解与实践3. 对印创作实践4. 作品欣赏与评价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对印的方法和技巧,能够独立完成对印作品。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创新和对印技巧的运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对印相关资料、作品示例、绘画工具和材料。

2.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和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对印作品,引导学生关注对印现象,激发学生对印创作的兴趣。

2. 知识讲解:介绍对印的概念、特点和技巧,讲解对印的原理和方法。

3. 实践环节: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对印实践,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作品创作:学生根据对印技巧独立创作作品,教师巡回指导,提供建议。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创作水平。

教师还需要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兴趣。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在未来的教学中提供针对性的指导。

七、评价与反馈:1. 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参与度、学习态度和团队协作能力。

2. 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包括对印技巧的掌握、创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3. 学生作品的创意、技巧和完成度。

4. 学生对作品的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

八、作业布置:2. 鼓励学生在家中尝试对印创作,并将作品分享给家人和朋友,收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九、课程延伸:1. 邀请家长参与对印作品的展示和评价,增进家长对美术教育的了解和支持。

2. 组织学生参观美术展览或相关活动,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

3. 开展对印主题的校内外比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作热情。

第8课 对印的乐趣

第8课  对印的乐趣

第8课对印的乐趣一、教材分析1、编辑指导思想:本课根据美术课程标准要求:要求学生采用易于处理的底版,通过画、印等方法,制作对印版画。

对印是独幅版画的一种制作方法。

通过在底版上涂色、压印得到丰富而奇妙的肌理效果。

有时出现的图像酷似山川、河流、花草、动物、云雾等。

因此,在对印造型的基础上可适当添画,把无意识创造平面肌理效果与有意识的创造形象有机地结合起来。

对学生而言,对印在小时候便已尝试过,既熟悉又充满诱惑力,而且对印的方法易于理解、接受和操作,制作材料随手可得,制作成果当堂可现,且没有雷同,所以容易激发学生的制作欲望和兴趣。

学生可以通过对印、剪裁、添加、组合等技法,运用恰当的工具、材料,探索不同的制作方法,制作出具象或抽象的对印作品。

从中体会肌理、色彩和形状的美感。

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2、教育内容与目标:(1)应知:了解对印原理和制作方法。

(2)应会:尝试多种对印方法,用自己喜爱的方法制作抽象或具象的对印作品。

(3)隐性内容和目标:通过分小组制作、体验集体制作的乐趣,学会交流,懂得合作与分工,分享成功的快乐。

教学的重点:掌握涂色方法和压印的方法。

教学的难点:如何充分发挥想像力和创造力,利用不同媒材和方法制作有个性特色的作品。

(4)学习材料:底版(玻璃、木板、布料、塑料板、不易吸水的纸板、垫板)、颜料(水粉、水彩、油墨、油画颜料、调色油)、浆糊或胶水、涂色工具、作业纸(不吸水的挂历纸背面,光滑的名信片或贺卡等)。

二、教学设计参考·教学活动的方式与教学方法:1、设疑导入:教师在玻璃板上涂色,放纸压印,让学生猜猜:纸上会出现什么呢?教师揭纸展示,学生愕然,原来是一个怪怪的人脸,学生在哄笑中激发了兴趣。

也可将自然界形成的石纹、石形、木纹、叶纹等变化万千的图形造型做成课件让学生观赏,同样可以起到诱发学生从自然形成的纹、形中发现美的欲望。

2、自主探究:请学生仔细阅读书上讲授的两种制作方法,抓住关键点,自己动手尝试对印制作方法,针对可能出现的困惑和技法上可能出现的问题,事先提几个问题起提示和思考作用:不同厚薄的色彩产生怎样的效果?不同轻重的压印产生怎样的效果?不同的底版产生怎样的效果?先涂深色再涂浅色或先涂浅色再涂深色会产生怎样的效果?怎样得到自己想要的图形?通过思考和尝试,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学习,提升学生的感悟和认识。

12-对印的乐趣

12-对印的乐趣

第九课对印的乐趣(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对印的基本知识。

并学会
用对印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意图。

制造丰富而微妙、天趣自然的画面效果。

2.思想目标:增长知识,开拓视野,陶冶情操,提高欣赏水
平,以达到提高个人素质的教育目的。

3.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独幅版画的表现能力、鉴赏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教学难重点:
1.重点:对印的表现能力、整体的创新意识。

2.难点:表达意图的准确性与独创性,对印手法的多样性,
以及自然文理的丰富性。

三教学用具:对印作品学生作品
四板书设计:对印的乐趣
1.对印的特点。

2.制作技法。

3.作业要求。

4.评分标准。

五教学过程:
导入:
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讲评优秀作品。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1).板书课题:对印的乐趣
(2).作品欣赏,分析对印的特点。

(见图例)
(3).讲解、演示,对印的基本技法。

(4).作业要求:
制作一幅作品(花与花瓶)。

要求作品配色新颖、和谐、独特、制作手法多
样。

时间要求:25分钟
色彩的和谐性、整
体的合理性、构思的独特性。

(7).巡回指导。

(8).展示讲评、评分
练习:
按照讲授练习的程序,在指定部位完成对印的独幅版
画。

小结:回顾本节学习内容,展示部分优秀作品,现场讲评。


置下节课所带学习用品(水粉工具)。

七年级美术上册对印的乐趣教案及反思

七年级美术上册对印的乐趣教案及反思

七年级美术上册对印的乐趣教案及反思1.1 课程背景1.1.1 对印是一种传统的印刷技术,通过将纸张对折并进行印刷,可以创造出对称的图案和效果。

1.1.2 在本节课中,学生将通过学习对印的技巧和应用,体验到印刷的乐趣,并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1.1.3 本节课适合七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可以通过对印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创意和情感。

二、知识点讲解2.1 对印的基本概念2.1.1 对印是指将纸张对折后,通过印刷的方式,使两个部分相互映衬,形成对称的图案。

2.1.2 对印可以通过不同的印刷工具和材料来实现,如木刻、石刻、橡皮图章等。

2.1.3 对印的作品可以应用于各种场合,如书籍装帧、海报设计、服装图案等。

2.2 对印的技巧2.2.1 设计图案:学生需要设计出对称的图案,可以采用简单的几何形状或者复杂的自然图案。

2.2.2 制作印刷版:学生可以选择木板、石板或者橡皮图章等材料,将设计的图案刻制在上面。

2.2.3 印刷:学生将纸张对折,并将印刷版放在上面,通过滚轮或者刷子施加压力,使油墨均匀分布,然后展开纸张,观察对印的效果。

三、教学内容3.1 教学活动3.1.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对印的作品,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3.1.2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对印的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1.3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自评和互评。

3.2 教学资源3.2.1 教材:教师准备相关的教材和参考资料,供学生学习和参考。

3.2.3 展示平台:教师准备展示平台,供学生展示和评价作品。

四、教学目标4.1 知识与技能4.1.1 学生能够理解对印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4.1.2 学生能够运用对印的方式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图案作品。

4.1.3 学生能够欣赏和评价对印作品的美感。

4.2 过程与方法4.2.1 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对印作品,培养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4.2.2 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掌握对印的技巧,提高动手能力。

初中美术对印乐趣说课稿

初中美术对印乐趣说课稿

初中美术对印乐趣说课稿初中美术对印乐趣说课稿初中美术对印的乐趣说课稿《对印的乐趣》说课一、教材分析《对印的乐趣》是本教材绘画系列课中的一个环节,属于“造型表现”范畴。

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美术学科要想在大多数学生中保有一席之地,就应该使之与学生发生兴趣方面的关系,即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兴趣”“并且要在基础美术教育中,使全体性的实现成为可能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种灵活多变的拓印技巧,一旦与儿童绘画的审美趣味相结合,就会产生一种即具有儿童情趣又有现代感的效果。

本课的设计意图是对应低年级的儿童特点和制作能力,引导学生灵活掌握版画的制作方式,不拘一格,通过合理巧妙的设计制作,发挥想象力,提高动手制作能力,并充分体验印制的乐趣,锻炼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

二、说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对印版画的简单印制技巧,学会对饮版画不同的表现方法。

2、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学生小组探究能力的培养以及发散思维、求异思维的锻炼。

激发学生不断追求创新的创造意识,注意培养学生感受、分析、表达能力。

三、说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重点:认识对印版画是造型表现的一种表达方式,学习简单的对印技巧并创造性的表达。

难点:如何巧妙地将印好的画面进行新的创意。

四、说教学材料水粉颜料、各色卡纸,调色盘,毛笔等。

《对印的乐趣》教学反思《对印的乐趣》是本教材绘画系列课中的一个环节,同时也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水粉这种绘画工具,想到低年级在以往的教学中使用的都是水彩笔或是蜡笔等绘画工具,而在涂色之前是用铅笔现起稿才涂色的,这就有可以改正的机会。

考虑到低年级学生有可能会不感下笔绘画所以我采用这种灵活多变的拓印技巧,与儿童绘画的审美趣味相结合,就会产生一种即具有儿童情趣又有现代感的效果。

本课我对应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和制作能力,引导学生灵活掌握版画的制作方式,引导学生灵活掌握版画的制作方式,不拘一格,通过合理巧妙的设计制作,发挥想象力,提高动手制作能力,合作能力,并充分体验印制的乐趣,锻炼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

人美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第八课对印的乐趣word说课稿

人美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第八课对印的乐趣word说课稿

对印的乐趣教案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对印的乐趣》,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程序这四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根据美术课程标准要求,这节课要求学生采用易于处理的底版,通过画、印等方法,制作对印版画。

对印是独幅版画的一种制作方法。

通过在底版上涂色、压印得到丰富而奇妙的肌理效果。

在对印造型的基础上可适当添画,把无意识创造平面肌理效果与有意识的创造形象有机地结合起来。

并通过本课的学习,为以后学习版画制作奠定基础。

2、教学目标:采用底版,通过画、印等方法,制作对印版画。

通过在底版上涂色、压印得到丰富而奇妙的肌理效果。

并可适当添画,把无意识创造平面肌理效果与有意识的创造形象有机地结合起来。

通过本课的学习,为学习版画制作奠定基础。

知识与技能:了解对印原理和制作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探究、小组合作,学生能大胆尝试多种对印方法,主动探究用自己喜爱的方法制作抽象或具象的对印作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学习,体验集体制作的乐趣,学会交流,分享成功的快乐。

3、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涂色方法和压印的方法。

难点如何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利用不同媒材和方法制作有个性特色的作品。

4、学生分析:本课面对的是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对印在小学的美术课中便已尝试过,既熟悉又充满诱惑力,而且对印的方法易于理解、接受和操作,容易激发学生的制作欲望和兴趣。

但由于过多的接触了一些具象知识,学生的想象力受到一定的限制。

所以本课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大胆进行创造活动。

5、资源分析: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教材学生准备底版、水粉用具等二、说教法:1、本课我先以印刷工人的小故事来引起学生对课题的关注。

接着展示了四幅对印范画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猜测范来内容来进行交流并初步获得学习乐趣。

我认为教师最好在一上课的时候就能抓住学生,把学生吸引到课堂中来。

这样,就要求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一个优美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

对印的乐趣教案

对印的乐趣教案

对印的乐趣教案1、编辑指导思想本课依据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要求同学采纳易于处理的底板,通过画、印等方法,制作对印版画。

对印是独幅版画的一种制作方法。

通过在底板上涂色、压印得到丰富而奇异的肌理效果。

对同学而言,布满诱惑力,而且对印的方法易于理解、接受和操作,制作材料顺手可得,制作成果当堂可见,而且没有雷同,所以简单激发同学的制作欲望和爱好。

从中体会肌理、颜色和外形的美感。

培育同学的想象力、制造力和动手力量。

2、教育内容与目标:(1)应知:了解对印原理和制作方法。

(2)应会:尝试多种对印方法,用自己宠爱的方法抽象或具象的对印作品。

(3)隐蔽内容和目标:通过小组制作,体验集体制作的乐趣,学会沟通,懂得合作与分工,共享胜利的欢乐。

教学的重点:把握图色方法和压印方法。

教学的难点:如何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制造力,利用不同的媒材和方法制作有共性的作品。

(4)学习材料:底版(玻璃纸)颜料(水粉、油墨)涂色工具、a4 a3纸等。

教学流程:1、设疑导入:老师在玻璃板上涂色,放纸压印,叫同学猜:纸上会消失什么呢?老师揭纸展现,同学观赏到一个漂亮的花瓶,有着独特的绘画所不能表现的特征。

同时展现课件,激发同学发觉美的愿望。

2、自主探究:请同学看大屏幕,并阅读对印的方法,自己把握对印的各种方法,并从中体会玻璃对印、折叠对印、实物对印的特点,及留意事项。

提出自己的问题。

并与同学共享自己的问题,解决自己的问题。

3、拓展创新老师找同学进行实物对印(玉米)并从中指导。

老师在玻璃底版上从冷到暖的有序涂色,掩盖比涂色大一倍的纸,用手按住纸面中间,左手拉住靠身边的纸角一起旋转45度左右。

产生丰富并具有动感的肌理。

请同学说一说对颜色的熟悉。

并以此介绍颜色学问:三原色、对比色、相近色等,演示调色过程。

使同学了解简洁的颜色学问。

4、实际操作:同学动手实际创作,尝试不同的方法。

5、作品展现对小组的作品进行集体争论,看看某些具有自然景观效果或某些类似于人物、动物的对印作品能否进行添加形成一张具象的作品,能否结合其他同学的作品经过剪裁,组合成一张抽象的作品。

对印的乐趣教案

对印的乐趣教案

对印的乐趣教案教案标题:探索印的乐趣教学目标:1. 了解印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2. 掌握印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习印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运用印刷技术进行创作。

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准备:1. 印刷工具和材料:印刷墨水、印版、印刷纸、刮刀等。

2. 艺术品欣赏:展示一些印刷作品,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印刷艺术。

3. 教学辅助工具:投影仪、电脑等。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展示一些印刷作品,引发学生对印刷艺术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讨论印刷艺术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知识讲解:1. 解释印的定义和基本原理,介绍不同类型的印刷技术。

2. 示范印刷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包括准备印版、涂刷墨水、印刷等步骤。

实践操作:1. 分发印版、印刷纸等材料给学生。

2.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创意进行设计,并将设计图案转移到印版上。

3. 学生使用刮刀涂刷墨水,并将印版放置在印刷纸上进行印刷。

4. 学生可以尝试多次印刷,调整墨水的用量和印刷的力度,以获得不同效果。

作品展示:1. 学生完成印刷作品后,展示并讨论作品的特点和创意。

2. 鼓励学生互相欣赏和交流,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反馈。

总结回顾:1. 总结印刷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引导学生思考印刷艺术的应用领域和创作可能性。

拓展活动:1. 邀请专业印刷艺术家或工作人员进行讲座或工作坊,进一步拓展学生对印刷艺术的认识。

2.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印刷艺术展览或工作室,深入了解印刷艺术的发展和应用。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包括技巧运用、创意发挥等。

2. 评估学生对印刷艺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可以通过口头或书面形式进行。

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在其他艺术创作中运用印刷技术,如绘画、陶艺等。

2. 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类型的印刷艺术,如木刻、丝网印刷等。

教学建议:1. 设计教学活动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对印的乐趣教学设计.doc

对印的乐趣教学设计.doc

对印的乐趣教学设计李大力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美术四大学习领域中的“造型.表现” 课型。

根据美术课程标准要求,这节课要求学生采用易于处理的底版, 通过画、印等方法,制作对印版画。

对印是独幅版画的一种制作方法。

通过在底版上涂色、压印得到丰富而奇妙的肌理效果。

在对印造型的基础上可适当添画,把无意识创造平面肌理效果与有意识的创造形象有机地结合起来。

并通过本课的学习,为以后学习版画制作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本课面对的是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对印在小学的美术课中便已尝试过,既熟悉又充满诱惑力,而且对印的方法易于理解、接受和操作,容易激发学生的制作欲望和兴趣。

但由于过多的接触了一些具象知识,学生的想象力受到一定的限制。

所以本课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大胆进行创造活动。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对印原理和制作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探究、小组合作,学生能大胆尝试多种对印方法,主动探究用自己喜爱的方法制作抽象或具象的对印作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学习,体验集体制作的乐趣,学会交流,分享成功的快乐。

四、重点、难点1.重点:掌握涂色方法和压印的方法。

2.难点;如何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利用不同媒材和方法制作有个性特色的作品。

3.重难点解决办法:通过教师的演示,解决本课的重点。

以教师完成的作品引导学生联想,并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大胆创作,解决本课难点。

五、设计理念:1、坚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学习美术的能力,能够在他们不同的潜质上获得不同的发展。

2、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

3、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利用不同媒材和方法制作有个性特色的作品。

六、教法学法1.教法:演示法、欣赏法2.学法:讨论法、探究法七、教学过程1.设疑激趣,抓住重点。

前段时间我在咱们班搞了一个问卷调查,主要就是想了解一下大家升入初中后对美术课的一些真实想法。

我发现很多同学都认为自己的绘画水平比较差,很难创作出一幅满意的作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对印的乐趣》
总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对印原理和制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尝试多种对印方法,用自己喜爱的方法制作抽象或具象的对印作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肌理、色彩和形状的美感,体验美术学习活动的乐趣,增强合作意识。

培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对印和涂色的方法
教学难点:
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利用不同媒材和方法制作有个性特色的作品。

讲授新课
一、激趣导入
1、欣赏作品
展示有对印效果的绘画作品3幅,《北国风光》郭德庵(如图所示),课本作品《视线》加纳光於(日本)、《水帘洞》韩铁山,请学生欣赏。

(以中外画家的作品、色彩绚烂的画面和丰富的肌理效果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产生学习原动力。


2、师生讨论
教师提问:这些画与你们平时经常看到的画有什么不同?
生:……
3、教师直观演示对印
教师谈话引入:这样的有纹理的效果你平时见过吗?我先试一试。

教师当堂演示:在16开明胶片上,涂画调了糨糊的色彩,然后取铅画纸盖在明胶片上,轻压,掀起……(直观演示,初步了解对印的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实践的目的性,克服盲目练习造成的时间和资源的浪费。


二、探究实践
1、这种创造方法是不是很有趣,这种方法我们称为对印。

你也来试试吧?展示作业要求:每一小组合作完成两幅作品,一张直接用颜料印,一张用调了糨糊的颜色印,比较两幅作品在纹理方面有什么不同?同时思考:纹理的方向和掀纸的方向有什么对应关系?纹理和颜料所含的水分多少有关吗?(明确实践的目的,在自主尝试过程
中,了解对印的方法)
2、学生尝试对印,并在实践过程中探究对印的方法。

3、作品展示,比较两类作品有什么不同?并和其他小组的同类作品比较,讨论并回答展示的问题。

(在思维的碰撞中进一步明确对印的正确方法,为体验成功作好充分的准备。


三、造型表现
1、相信大家已经了解了对印的方法和过程,知道了色彩要饱满,水分要充足,在颜料未干时压印,才会有丰富的肌理效果。

(适时总结,有利于学生理清思路。


2、这样的作品还不够完整,我们先来看几幅的作品,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展示作品做的。

(如上图所示)(激发学生的制作欲望和兴趣。


3、小组讨论后得出结论,可用对折印、裁剪、添加,组合等方法,使画面更完整,更丰富。

(学习经验,拓展思维)
4、演示实践题(请各小组合作完成一对印幅作品,并为自己小组的作品取一个合适的名字。

)(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节省有限的课堂时间)
3、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1)为有困难的小组提供帮助。

(2)展示有借鉴意义的作品,提高作品成功率。

五、拓展迁移
1、一张对印作品除了漂亮的色彩,还可以利用各种材料产生丰富的肌理效果。

如树叶、树皮、木头、席子、泡
沫板……表面都是有肌理的,在颜料里加入浆糊或是在画好的底板上洒上盐或油也会形成特殊的肌理效果。

(展示如下图所示的几幅运用各种材料制作的肌理效果明显的对印作品。

)(拓展思维,促进学生进一步探索绘画创作的新途径,保持对美术的持久兴趣。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