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年初二物理基础学科调研测试试卷

合集下载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全册全套试卷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全册全套试卷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全套试卷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一、初二物理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在观看交响乐队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同属于管乐器的圆号、小号、长号、大号发出声音的高低各不相同,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管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管内空气柱的长度有关猜想二:管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管内空气柱的横截面积(粗细)有关小明找来了两个未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制成了一些哨子(如下图所示).注射器的规格分别为2.5ml和5ml.他一边吹哨子一边调整注射器内空气柱的长度,同时利用专用仪器测出声音的频率和响度,详见下表(表中“ml”表示毫升,“cm”表示厘米)(1)选用序号为A、B、C的三次实验做对比,可以得出:在空气柱的______相同时,管内空气柱越短,音调越______.(2)选用序号为______的两次实验做对比,可以得出:在空气柱的______相同时,管内空气柱横截面积越大,音调越______.(3)序号为C、D的两次实验中,响度大的是______(选填“C”或“D”).【答案】横截面积(或粗细)高 A、D(或B、E或C、F)长度低 D【解析】【分析】【详解】要研究音调的高低和什么因素有关,需用控制变量法.(1)选用序号为A、B、C的三次实验做对比,可以得出:在空气柱的横截面积(或粗细)相同时,管内空气柱越短,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越多,频率越快,音调越高.(2)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需控制琴弦的长短和琴弦的材料不变,所以要选择A、D(或B、E或C、F).由此可得,在空气柱的长度相同时,管内空气柱横截面积越大,音调越低;(3)序号为C、D的两次实验中,D实验时的声音强度为75分贝,大于C实验时的声音强度.2.在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条件时,同学们做了以下实验.(1)小华同学将一只通电的小电铃放在连通了抽气机的玻璃罩内,如图1所示,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会发现声音的响度逐渐减小。

江苏省苏州市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试题 苏科版

江苏省苏州市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试题 苏科版

注意事项:1.本试卷选择题共24分,非选择题共76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2.答题前请考生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等信息填写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3.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主观题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4.作图题可用2B铅笔作答,并请加黑、加粗.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摄氏温标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A.120℃B.100℃C.90℃D.0℃2.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固体能发声,液体和气体不能发声B.固体和液体能发声,气体不能发声C.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发声D.气体不能发声,其原因是它没有形状3.调节收音机的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4.下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3×108m/sB.学校附近禁止鸣笛是为了在传播路径上减弱噪声C.课堂上能听到老师讲课的声音,说明空气能够传播声音D.先后用不同的力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不同6.小明是一位初二的男生,下列与他相关的一些数据的估测,明显不合理的是A.他每分钟脉搏大约是70次左右B.他的身高大约是17dm左右C.他的正常体温大约是38.5℃左右D.他正常步行的速度大约是1.4m/s左右7.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河底的石块看起来比实际上要浅,属于光的反射现象B.斜插入水中的钢勺好像在水面处折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C.天鹅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D.教室侧面的同学有时看不清黑板上的字,是因为漫反射造成的8.物态变化现象在一年四季中随处可见.关于这些现象以及发生这些现象过程中的吸、放热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汽化现象,要吸收热量B.夏天常用干冰给运输中的食品降温,这是升华现象,要放出热量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会出现小露珠,这是液化现象,要吸收热量D.初冬的早晨落叶上会出现一层白霜,这是凝华现象,要放出热量9.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变快的是A.用电吹风机吹头发B.给墨水瓶加盖C.用地膜覆盖农田D.把新鲜的苹果装入塑料袋10.如图甲所示,在水中A处有一条鱼,但岸上的人却看到这条鱼在B处,图乙所示的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原因的光路图是11.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蜡烛由远处向凸透镜焦点靠近的过程中,小丽观察并记录了像在光屏上的变化情况,其中错误的是A.像不断变大B.像始终是实像C.像始终是倒立的D.像先变小后变大12.甲、乙两车分别从P、Q两点同时同向作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分别如图(a)、(b)所示,经过6s两车相遇.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甲、v乙,P、Q间的距离为S,则A.v甲>v乙,S=16mB.v甲> v乙,S=8mC.v甲< v乙,S=16mD.v甲< v乙,S=8m二、填空题(本题共11小题,每空1分,共27分)13.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 m/s;天文学中常用天文单位(AU)和光年(1.y.)做距离单位,1AU是指地球到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1l.y.是指光在真空中传播一年所通过的距离,光从太阳发出到达地球所需时间约为8min,则1AU ▲ 1 l.y.(填“小于”、“等于”或“大于”).14.温度一定时,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的(选填“相同”或“不同”).图中蒙住双眼的小王能辨别周围同学的声音,这是因为不同人声音的▲不同,同时还可以根据声音的▲来大致判断周围同学离他的远近(均选填“响度”、“音调”、“音色”).15.某固态物质加热变为液态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观察图像回答下列问题:(1)该物质是▲(填“晶体”或“非晶体”),其熔点是▲℃;(2)该物质在第3min时的状态是▲态,此时它将▲(填“吸热”或“放热”).16.下图为色光三原色的示意图,图中区域1应标▲色,区域2应标▲色.17.一只小鸟在平静的湖面上飞过,当小鸟距水面3m时,小鸟在湖面的“倒影”是▲(填“实”或“虚”)像,它是由于光的▲形成的,该“倒影”距小鸟▲ m.18.有一种能反映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装置叫做干湿泡温度计.它是由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其中一个温度计的玻璃泡被湿布包起来了,两个温度计的读数不一样,湿泡温度计读数较▲;在一定的气温下,两个温度计读数的差别越小,表示空气的湿度越▲.19.人眼看不见的光一红外线和紫外线在生活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电视机的遥控器是利用▲对电视机进行遥控的;验钞机是利用▲工作的.20.雨后初晴的夜晚,地上有积水,当我们迎着月光走时,地面上发亮处是积水,这是因为地面上暗处是光发生了▲反射,地面上发亮处是光发生了▲(以上两空填写“镜面”或“漫”)反射.在光发生漫反射时,反射角▲(选填“等于”或“不等于”)入射角.21.如图甲所示是苏州某路口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下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时的现场照片,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透镜,它的工作原理与▲(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相似.如图乙和丙是一辆汽车经过路口时与一辆自行车相撞后被先后拍下的两张照片,由图可以看出汽车是逐渐▲(选填“靠近”或“远离”)摄像头.22.甲、乙两车沿平直马路以相同速度向同一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前4s的路程为40m,那么在第8s时的速度是▲ m/s,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的(选填“运动”或“静止”).23.某人以6m/s的速度跑完全程的一半,后又以4m/s的速度跑完剩下的一半路程,此人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m/s.三、解答题(本题共7小题,共49分.第24、27题各8分;第25题6分;第26题7分;第28、29题各5分;第30题10分,解答(3)时要有解题过程)24.按照题目要求作图:(1)如图甲所示,一束光AO从空气中入射到水面上,请画出反射光线,并用字母β表示反射角.(2)在图乙中,画出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路图.(3)一束光线经过某透镜前后的情况如图丙所示,请在图中虚线框内画出这个透镜.(4)在图丁中,应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成的像A'B'.25.苏华同学在一个养蜂场看到许多蜜蜂聚集在蜂箱上,双翅没有振动,仍嗡嗡地叫个不停.由此她对老师讲过的“蜜蜂发声是双翅不断振动产生的”这一结论产生怀疑.为了弄清蜜蜂的发声部位到底在哪里,苏华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①把多只蜜蜂的双翅用胶水粘在木板上.蜜蜂仍然发声;②剪去多只蜜蜂的双翅,蜜蜂仍然发声;③在蜜蜂的翅根旁发现两粒小“黑点”,蜜蜂发声时,黑点上下鼓动;④用大头针刺破多只蜜蜂的小黑点,蜜蜂不发声.请回答:(1)苏华同学在实验时,采用多只蜜蜂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2)从实验①和②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3)“用大头针刺破多只蜜蜂的小黑点”基于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

苏科版八年级(上)期末调研考试物理试题

苏科版八年级(上)期末调研考试物理试题

苏科版八年级(上)期末调研考试物理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质量相同的甲、乙两辆小车同时同地沿相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车的惯性大B.乙车的速度大C.第4s两车相距为40m D.甲车的动能大2 . 甲、乙两车同时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向东平稳行驶,如图所示,采用“频闪摄影”的方式,使用照相机每隔10s 拍下一张照片,记录下汽车的位置,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做减速直线运动B.甲车全程所用的时间比乙车所用时间长C.乙车全程的平均速度为108km/h D.甲、乙两车全程的平均速度相等3 . 生活中的声音非常丰富,非常美妙,你认为下列正确的是:()A.有些高科技产品,不振动也可以发出动听的声音B.“声纹锁”只有房主说话时才能打开,主要是辨别声音的音色C.电子超声牙刷,它能发出次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D.马路旁边住宅楼窗户安装双层真空玻璃目的是具有更强的安全性4 . 在日常生活中,下列估算最接近实际的是A.自行车轮子的直径为2米B.一瓶500毫升矿泉水的质量约为500克C.中学生的重力约为50千克D.正常人步行的速度为5米/秒5 . 对生活中物理量的认识,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A.一袋普通方便面的质量大约是500gB.唱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时间大约是15minC.水沸腾的温度约为65℃D.一支普通牙刷的长度大约是20cm6 . 关于光的折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折射光线一定在法线和入射光线所确定的平面内B.折射光线和人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C.人射角总大于折射角D.光从空气斜射人玻璃中时,入射角大于折射角7 . 在图所示的现象中,能用光的反射定律解释的是A.经凸透镜成放大的像B.山峦在水中的倒影C.在墙上投出的手影D.烛焰通过小孔成像8 . 我国研制的“全碳气凝胶”是目前世界上密度最小的固体材料,其密度仅为0.16 kg/m3,用该种材料制成的体积为8 cm3的“碳海绵”可以放置在鲜花上.则()A.该材料体积越大,密度越小B.8 cm3的该材料质量为1.28 gC.该材料制的物品带到太空,质量减小D.1 m3的该材料质量为160 g9 . 能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花香四溢B.雾气缥缈C.尘土飞扬D.雪花飘飘10 . 下例长度的正确测量是()A.B.C.D.11 . 坩埚是冶炼金属用的一种陶瓷锅,能够耐高温.坩埚内盛有锡块,坩埚放在电炉上加热,锡在逐渐熔化的过程中A.要不断吸热,温度不断上升B.要不断放热,温度不断上升C.要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D.要不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12 . 关于光学知识说法正确的是A.漫反射不遵从光的反射定律B.小猫叉不到鱼,是因为看到鱼变深的虚像C.白光通过三棱镜发生色散D.近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13 . 室内温度为20摄氏度,此时用沾有酒精的棉花涂抹一下温度计的玻璃泡,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如图中能比较正确反映温度计示数变化的是A.B.C.D.14 . 如图所示,是三个不同的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图.则关于这三个声音的音调和响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和乙的音调相同,乙和丙的响度相同B.乙和丙的音调相同,甲和乙的响度相同C.甲和丙的音调相同,丙和乙的响度相同D.乙和丙的音调相同,甲和丙的响度相同15 . 下列有关质量和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由可知,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B.将密闭容器中的气体压缩,密度变大,因此其质量增大C.由热胀冷缩的现象可知物质的密度与温度有关D.一杯酒精用去一半后,剩余酒精的密度将变为原来的一半16 . 某同学进行“用温度计测水温”的实验操作,分别如图中A、B、C、D所示,其中正确的是A.B.C.D.17 . 关于摩托车和电动摩托车(如图)的比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摩托车装有排气管,电动摩托车也装有排气管B.月球上不能使用摩托车,但能使用电动摩托车C.摩托车行驶时会造成大气污染,电动摩托车行驶时不会造成大气污染D.摩托车行驶时将汽油的化学能最终转化为机械能,电动摩托车行驶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18 . 下列连线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物态变化:B.知识和应用:C.现象与原因:D.科学家与贡献:19 . 三只完全相同的杯子里装有同样多的水,把质量相等的甲、乙、丙三个实心球分别放入这三只杯子里,它们都沉没于水中,且均没有水从杯中溢出。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全册全套试卷检测题(Word版 含答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全册全套试卷检测题(Word版 含答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全册全套试卷检测题(Word 版 含答案)一、初二物理 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下图为一声速测量仪器的使用说明书和实验装置图,阅读并回答问题.(1)若把铜铃放在甲、乙的中点,则液晶显示屏的示数________.(2)一同学将铜铃放到甲的左边,并与甲、乙在一条直线上,则铜铃离甲越远,液晶显示屏的数值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一同学想验证声速与气体内部压力的关系,把铜铃固定放在甲的左边,并与甲、乙在一条直线上,然后在甲、乙之间加压,发现液晶显示屏的数值变小,则声速随气体压力的增大而________.A .变大B .变小C .不变D .无法判断(4)如图中,已知s 1=20 cm ,s 2=80 cm ,液晶显示屏上显示:1.875,则此时声速约为________m/s .【答案】为零 不变 A 320 【解析】 【分析】【详解】(1)液晶屏显示甲、乙接收到信号的时间差,放在中点时,声音传播的距离相等,用时相等,所以时间差为零,即液晶显示屏的示数为零.(2)设甲与铜铃的距离为s 1,甲、乙相距为s 2,铜铃放到甲的左边,则1212s s s s t v v v+=-= 因此s 1增大,△t 不变,液晶屏显示数值不变. (3)设甲与铜铃的距离为s 1,甲、乙相距为s 2.1212s s s s t v v v +=-=,增加压力时△t 变小,由于s 2不变,根据s v t =知,速度v 变大. (4)如题图中所示,显示的时间差为:21s s t v v =-,所以(8020)cm320m/s1.875msv-==.【点睛】重点是速度公式的应用,注意理解液晶屏显示数值是两接收器收到声音的时间差,利用好此差值,则题目可解.2.小丽同学在观察小提琴、二胡等乐器的弦振动时猜想: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高低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全册全套试卷检测题(Word版 含答案)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全册全套试卷检测题(Word版 含答案)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全套试卷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一、初二物理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来下表的几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2)选用编号A、C的两根琴弦进行实验,是为了验证猜想_______;(3)如果小明还想验证猜想三,则他可以选择编号为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此时表中所缺的数据应该填_______.【答案】A B 二 C D 0.76【解析】(1)根据控制变量法的思路,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择长度和材料相同,而横截面积不同的琴弦,所以应选用编号为A和B的琴弦进行实验;(2)选用编号A、C的两根琴弦进行实验,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而长度不同,所以是为了验证猜想二;(3)验证猜想三,同样根据控制变量法的思路,应保证横截面积和长度相同,而材料不同的琴弦进行实验,所以则他可以选择编号为C和D的琴弦进行实验;则此时表中所缺的数据应该填入和C的横截面积相同,即0.76mm2.点睛:关键是实验中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当一个结果受多个因素的影响时都使用此方法进行实验,实验时让一个因素变化,而其它因素都控制相等或相同即控制变量.2.(1)由图(a)可知当线轴的甲轮刚接触到棉布时,其速度的大小将(变小/不变/变大),而乙轮的速度不变;(2)从图(a)、(b)两种类似现象可知,光由空气斜射入玻璃时而发生折射现象的原因可能是.(3)下列几个研究案例中与本题的研究方法相同的是…A.用水波来形象地认识声波;B.探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C.在探究发声的音叉是否在振动时,将一个乒乓球靠近它,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D.将闹钟放在钟罩内,通过抽气来探究声音能否在空气中传播.【答案】(1)变小;(2)光由空气进入水中的速度变慢了;(3)A.【解析】试题分析:(1)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阻力对物体运动的作用.同时要知道若物体不受力,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2)分析(a)和(b),要注意从中找出相同点,总结规律.(a)发生折射是由于速度发生了变化,从(a)联想(b)的原因.(3)要解决此题需要知道类比法.将物理现象与生活现象类比,找出它们的相同点.更容易理解.解:(1)在滚动过程中,由于甲首先到达细布,受到摩擦力而速度变小;乙此时仍在光滑的木板上,由于不受摩擦,所以乙的速度不变.(2)从(a)图看,由于甲端的运动速度发生了变化,甲端的运动方向发生了偏折,所以(b)中光线的传播方向发生了变化,可能是由于光的传播速度发生了变化,即可能是光由空气进入水中的速度变慢了.(3)此题这种研究方法为类比法,在前面电学中,将水流类比为电流、水压类比为电压、通过水波认识声波等都属于此种研究方法.选项B探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运用了控制变量法;选项C在探究发声的音叉是否在振动时,将一个乒乓球靠近它,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运用了转换法;选项D将闹钟放在钟罩内,通过抽气来探究声音能否在空气中传播,运用了理想实验法.故只有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1)变小;(2)光由空气进入水中的速度变慢了;(3)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在此题中关键要找出生活现象和物理现象的相同点,运用类比法将知识进行迁移,这也是我们学习能力的一种体现,在平时要注意总结.3.如图所示,一个正在发声的警报器置于密闭的玻璃罩内悬浮(与玻璃罩、底座没有接触),阿恩能听到警报器的声音。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全册全套试卷测试卷 (word版,含解析)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全册全套试卷测试卷 (word版,含解析)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全套试卷测试卷(word版,含解析)一、初二物理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某兴趣小组计划探究“铝棒的发声”.同学们使用一根表面光滑的实心铝棒,一只手捏住铝棒的中间部位,另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粘少许松香粉,在铝棒表面由手捏部位向外端摩擦,可以听见铝棒发出声音,而且发现在不同情况下铝棒发声的频率是不同的,为了探究铝棒发声频率的影响因素,该兴趣小组找到不同规格的铝棒、虚拟示波器等器材进行探究.实验前同学们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A:铝棒发声的频率可能和铝棒的横截面积有关猜想B:铝棒发声的频率可能和铝棒的长度有关猜想C:铝棒发声的频率可能和手捏铝棒的部位有关为了验证猜想A,同学们选择4根铝棒,每次均捏住铝棒的中间部位,由手捏部位向外端摩擦,实验所得的数据记录于下面的表格中,在2%的误差允许范围内(频率相差在70Hz 以内)的测量值可以认为是相等的.(1)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铝棒的发声频率与横截面积是______________的.(选填“有关”或“无关”)(2)为了验证猜想B,同学们选择横截面积均为2.9×10﹣5m2的铝棒,实验所得的数据记录于下面的表格中,同学们从表中前两列数据很难得出频率f与长度L之间的关系,他们利用图象法处理数据,画出了频率f与长度的倒数1/L的关系如图所示,分析可知发生频率f 与铝棒的长度L的关系是成______(正/反)比.(3)同学们又通过实验探究了铝棒发声的频率和手捏铝棒部位的关系,在实验过程中,有同学们将发声的铝棒一端插入水中,可以看到______________现象,有同学用手迅速握住正在发声的铝棒,可以听见声音很快衰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无关反比例水花四溅振幅减小,响度减小【解析】(1)通过比较表格中的1和3(或者2和4)可知,,当铝棒长度都为0.71m时,横截面积不同,频率为3500hHz和3530Hz,由于这两个频率在2%的误差允许范围内(频率相差在70Hz以内),故频率是相同的,故结论为:铝棒的发声频率与横截面积是无关的;(2)由图象可知,频率f与长度的倒数1L的关系是一条直线,即成正比,故发生频率f与铝棒的长度L的关系是成反比; (3)有同学们将发声的铝棒一端插入水中,铝棒振动,引起水的振动,故可以看到水花四溅;有同学用手迅速握住正在发声的铝棒,可以听见声音很快衰减,原因是铝棒的振幅减小,响度减小。

苏科版八年级(上)期末调研物理试题.docx

苏科版八年级(上)期末调研物理试题.docx

苏科版八年级(上)期末调研物理试题姓名: 班级: 成绩:一、单选题1.下列现象中不是机械运动的是B.在下落的A.彗星拖着长长的尾巴扫过夜空+雨滴的运动D.嫦娥一 C 爱国卫生运号卫动星绕月正常飞行2.下列关于生活中光学元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利用凹透镜制成的B.幻灯机是利用凹透镜来成像的C.利用照相机拍摄时,成正立、缩小的虚像D.用凸透镜做放大镜时,成正立、缩小的实像3.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A.-43°CB. -37°CC. 43°CD. 37°CA.照相机、幻灯机的镜头都相当于凸透镜B.潜望镜利用了光的反射C.近视眼是将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面D.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射出红外线5.关于生活中的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成实像时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成虚像时对光线有发散作用B.平面镜成像时,物体与平面镜距离越远,所成的虚像越小C.眼睛近视了看不清书本上的字,应该配戴用凸透镜做成的眼镜,可以起到放大作用D.因为光的折射,我们观察到日出的时刻会比实际日出时间早6.火锅是我国独特的传统美食,考古学家认为周代的鼎器应是火锅最早的雏形,当时的人以陶罐为锅,到宋代,火锅的吃法在民间己十分常见。

下列有关火锅的解释错误的是A.固态的牛油锅底变为液态需要吸热B.锅底的汤汁越煮越少是因为发生了汽化C.煮火锅时火锅上方的“白气”是汽化现象D.火锅汤汁沸腾后,在持续加热的过程中温度将不再升高7.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摩拜、0F0为首的共享单车应运而生,由于其方便快捷,符合低碳出行理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下列数据最符合实际的是A.共享单车的质量大约为100kgB.人骑行后的心率大约为120次/分钟C.共享单车的车轮直径大约为1. 5mD.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大约为60km/h8.我们有这样的体验: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人逐渐靠近镜面时,会感觉自己的像在“变大”,这是因为()A.像真的变大了B.像相对于人眼的视角变小了C.像实际变小了D.像相对于人眼的视角变大了9 .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敲击鼓面,看到鼓面上的泡沫颗粒跳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直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拨动时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说明响度由频率决定10,平面镜对光线既不会聚也不发散,那么凹面镜对光线有什么作用呢?小明开动脑筋,想到了所有可能情况: 会聚、发散、既不会聚也不发散.然后他利用激光手电筒对着凹面镜照射,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则小明的科学探 究经历了哪些环节A. 提出问题、设计和进行实验、交流与合作B. 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设计和进行实验C. 猜想和假设、设计和进行实验、分析与论证D. 猜想和假设、设计和进行实验、交流与合作二、填空题11 ,阅读下列表格,请写出你得到的两个与声速有关的结论:A. B.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音量减弱,说明空气能够传声发声的扬声器外,烛焰晃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C.D.几种物质中的声速/ (m/s)空气(151)340海水1531空气(25C)346铜(棒)3750煤油1324大理石3810蒸饲水1450铝(棒)5000(1)_____(2)_______12.图所示的温度计的示数为°C,图所示的体温计的示数为°C|ii H i|i :i r -1 _T]ii H'■ I "i|iH i|i ii i|ii ii|r i; -I- 111 J. -i> -i|i' i. \4U13.食品运输过程中,通常用干冰或冰块来保鲜,这两种方法包含的共同的物理原理是(选填“吸执”或“放执”)八、、--7A4 八八、、y •14.深秋,为避免树上的桔子在夜间气温骤降时被冻伤,果农经常在傍晚给桔子树喷水.如图所示,虽然水在夜间结了冰,但桔子却没有被冻伤,这是因为夜间气温骤降时,水(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成冰,(选填“放出”、“吸收”)热量,使温度不会降得太低,所以没有冻坏桔子.15.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人们正常休息,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的声音产生____ 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苏科版八年级(上)期末质量调研物理试题.docx

苏科版八年级(上)期末质量调研物理试题.docx

苏科版八年级(上)期末质量调研物理试题姓名: 班级: 成绩:一、单选题1.下列所给的物态变化过程中都吸收热量的是A. 蒸发和液化B,升华和汽化 C.凝华和凝固 D.熔化和液化 2 .关于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实像是实际光线相交形成,光屏能接受到B. 虚像是实际光线相交形成,但光屏接受不到C. 小孔成像成的是倒立实像D. 实像、虚像都能用眼睛观察到3 .如图所示是用相同的加热器给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加热时,根据测量结果绘制的图象,已知甲、乙 两物质的比热容分别为c 甲、。

乙,由图象可知( )4 .交通部门常用测速仪来检测车速。

测速原理是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到被测车反射回的超声波信号, 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车速,如图在某次测速中,测速仪发出与接收超声波的情况如下图所示,x 表示超 声波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

则该被测汽车速度是(假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40m/s,且保持不变)A. 。

甲>(2乙,其中甲是晶体 B. 。

甲>。

乙,其中乙是晶体5 .我们说步行上学的同学是静止的,是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的() A.路旁的房屋 B.身边骑过的自行车 C. 并肩前行的同学 D.迎面走来的行人6 . a 、b 两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它们的质量分别是12°g 、60g,体积分别为15cm\ 12cm 3,在这两个金属球中,如果有一个是实心的,那么8 ,如图为2019年元宵晚会上的乐器节目《金蛇狂舞闹元宵》,其中有二胡、竹笛、古筝、琵琶演奏。

下列关 于节目用乐器演奏时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C. 听众能区别二胡、竹笛、古筝、琵琶的优美声音是因它们的音色不相同D. 坐在电视机前观看节目,也能听到这些优美的声音,这是通过电磁波传播的9 .有关误差的正确说法是A. 误差就是测量中的错误B. 误差是由测量者的粗心造成的C. 误差是完全可以避免的A. 28.34m/sB. 13.60m/sC. 14.17m/sD. 14.78m/s A. 这个实心球是a,金属的密度是8g cm' C.这个实心球是b,金属的密度是8g cm' 7 .下列估测中,符合生活实际的是A. 成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5m/sC.学校眼保健操的时间约为15minB. 这个实心球是a,金属的密度是5g cm'D. 这个实心球是b,金属的密度是5g cm’B. 人头发丝的直径约为1mm D.小华的100m 短跑成绩约为6s实际飞机,这是因为光从. 射向D. 采取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10 .下列透镜中,属于凹透镜的是( ) 11 .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只要物体振动,人们就能听到声音B. 二胡演奏的优美旋律,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C.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 m/sD. 航天员在太空与地面交流时,声音是通过声波传回地球的12 .下列与光现象有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手影是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 老花镜的镜片是用凸透镜制成的C. 照相机利用了凸透镜能成倒立缩小的虚像的原理D. 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二、填空题13 .甲、乙、丙、丁四辆小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运动速度相14 .如图所示的甲、乙两架飞机,一架是实际飞机,一架是从潜水艇上观察到的该飞机的像,则 是A.同的小车是 和;速度最快的小车是B.15 ,如图,把一个凹透镜X 放在一个凸透镜3的前10cm 处,能使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通过这两个透镜后, 会聚在户上的一点S ;已知光屏距透镜30cm,现保持光屏和透镜的位置不动,把凹透镜拿走,将一点光源C 放在 凸透镜的主光轴上距凸透镜30an 处,也能使C 点的像成在光屏上的S 点,则凹透镜的焦距是 cm,凸PA B § c 新-•”透镜的焦距是 __________ cm. * U $16 . 一台好的音响设备,不仅能起到“扩音”的作用,而且应有较高的“保真度”,从声学上讲,前者是使声音 的 增大,后者是要较好的保持原声的.城市主要道口设有噪声监测设备,某时刻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41.10的数字,这个数字的单位是,若有大卡车路过,显示屏上显示的数据将(填“增大”“不 变”或"减小”).17 . 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家颁给了 “高亮度蓝色发光二极管(LED )”的三位发明者,在此前,红色、一 色发光二极管已经面世,但直到发明了蓝色发光二极管后,利用发光二极管才能产生白色光源(如图甲所示)。

江苏省苏州市八年级物理上学期基础学科调研测试试题(无答案) 苏科版

江苏省苏州市八年级物理上学期基础学科调研测试试题(无答案) 苏科版

苏州市八年级物理基础学科调研测试注意事项:1.本试卷选择题共24分,非选择题共76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2.答题前请考生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等信息填写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3.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主观题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4.作图题可用2B铅笔作答,并请加黑、加粗.一、选择题(本题共12 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对下列物理量的认识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日常所用中性笔的长度约为l0dmB. 中学生的步行速度约为5km/hC.正常人的体温约为41℃D. 居住区的噪声标准约为80dB2.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泡沫塑料小球,小球被多次弹开.该实验中所观察到的现象,说明了A.小球被音叉弹开的幅度越大,说明音叉的频率越大B.小球的作用,是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C.小球被弹开说明发声物体在振动D.小球被弹开说明空气一可作为传声介质3.演奏二胡前,琴师经常要调节弦的松紧程度,其目的在调节弦发声时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振幅4.寒冷冬季的早晨,往往能在草叶上看见晶莹的霜花,它是属于下列哪种物态变化A.熔化B.液化C.凝华D.蒸发5.下列减慢蒸发的措施中正确的是A.将地面上的积水向周围扫开B.将湿手放在干手器下吹干C.将湿衣服晾在通风的地方D.将新鲜蔬菜装入保鲜袋6.下列单位换算的算式中,正确的是7.在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8.我们经常在雨后的天空看见彩虹,形成这一美丽景观的原因是A.光的反射B.光的漫反射C.光的色散D.光的直线传播9.小明为一小组同学拍照,使用镜头焦距不能变化的相机.在拍摄时,发现有个别同学没有进入镜头,为了使全组同学都进入镜头,他应采取的方法是A.小组人不动,照相机离小组远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B.小组人不动,照相机离小组近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C.小组人不动,照相机离小组近一些,镜头往前伸一些D.小组人不动,照相机离小组远一些,镜头往前伸一些10.下列光路图能正确反映光线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的是11.小明在光具座上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当光屏、透镜及烛焰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由此判断,他所用凸透镜的焦距A. 一定在9cm到12cm之间B. 一定在6cm到12cm之间C. 一定在6cm到9cm之间D. 一定小于6cm12.如图所示的图象中,描述的是同一种运动形式的是二、填空题(本题共11小题,每空1分,共28分)13.在图甲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物体的长度是Cm;在图乙中,体温计的示数是℃ .第13题图14.在桌面上撒些碎纸屑并用力敲击桌面,我们看到纸屑在桌面上“跳舞”,,同时能听到敲桌子发出的声音.这种用纸屑“跳舞”说明物体发声条件的思想方法是;纸屑“跳舞”还能说明声音能传递 .15.如图所示,将一只小门铃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接通电路,可清楚地听到铃声,若用抽气机逐渐抽去玻璃罩内的空气直到抽完,则铃声将会,停止抽气,并让空气重新进入玻璃罩内,你就会,这实验说明 .16.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的物理量.把标准大气压下的温度定为O℃,标准大气压下的温度规定为1000C.根据下表判断极寒地区测量气温应选择 (选填“水银”或“酒精”)温度计.17.小明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塑料袋挤瘪,排出袋中空气后把口扎紧,然后放入80℃以上的热水中,过一会儿,塑料袋,说明 ;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过一会儿,塑料袋又,是由于 .18.炸油条、炸土豆用菜油;煮玉米棒子、煮鸡蛋用水.这样可以对不同烹饪手段提供各自所需的 (选填“热量”或“温度”),这是因为油和水的不同.19.如图所示为色光三原色的示意图.图中区域1应标色,区域2应标色.20.暗室里,在发白光的手电筒前放置一块红色的透明胶片,对着白墙照射,白墙上会出现颜色的光斑;在白纸上写有红色的字,用绿色的光照射它,看到的是绿纸上写有颜色的字.21.一束激光在空气中传播2s,通过的路程约为 m ;当这束激光以30°的入射角射到平而镜上时,反射角是°.22.如果没有好的用眼习惯,容易使眼睛近视.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 (选填“前”或“后”).其矫正万法是配带透镜.23.俗话说“水涨船高”,“水涨”是以为参照物的,“船高”是以为参照物的.三、解答题(本题共8小题,共48分.第24题8分,第26、27、31题6分,第25、29题7分,第28题3分,第30题5分.)解答第31题(1) (2)时要有解题过程.24-1. 如图所示,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的像A'B'.24-2. 如图所示为小孔成像,在图中作图解释蜡烛AB在屏上所成像A'B’的原因.24-3. 作出图中与凸透镜出射光线对应的入射光线.24-4. 作出图中与凹透镜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25.如图所示是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当水温上升到84℃时,每隔1 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min后停止记录.(1)第三次数据没有记录,当时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读数为℃.(2)图乙中,表示水在沸腾时的现象是其中的图,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 .(3)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C .(4)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中的小方格纸上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5)为了缩短把水加热到沸腾的时间,请你提出一条有效的操作建议: .26.在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中,需要的器材有:茶色玻璃、方格纸、刻度尺、棋子等.(1) 选用茶色玻璃,不用平面镜,这样做的目的是 .(2) 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3) 实验中刻度尺的用途是 .(4) 在实验中,小明提出一个问题,人照镜子时镜中的像是正立的,可岸边的景色在水中却成倒影(如图甲、乙),你的解释是 .(5)小红在平面镜前,看到镜中自己的像,当她走近或远离镜子时,觉得镜中像的大小好象在发生变化,她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小明,小明认为镜中的像是不会发生变化的.现在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证明镜中的像在物靠近或远离镜面时与物的大小关系 .27.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探究中:(1) 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2) 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请你指出其中一条可能的原因: .(3) 调整后,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时(如图乙),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实像(填写像的性质); (填光学仪器)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4) 如果将蜡烛在乙图的基础上远离透镜,若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28.在测斜面上小车下坡的平均速度实验中,斜面应选择较小坡度,这样设计的原因是.若停表刻度盘上每小格为1s,该实验中秒针转动不超过1圈,则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实验中,小车通过上半程的平均速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车通过下半程的平均速度.29.一般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小丽注意到:温度计中不同液体热胀冷缩的程度似乎不同,她猜测:物体热胀冷缩的程度可能与物质的种类等多个因索有关。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初二年级物理学科质量检测.docx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初二年级物理学科质量检测.docx

初中物理学习材料唐玲出品初二年级物理学科质量检测一、选择题(本题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1.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B. 物体的振幅越大,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C. 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速度一样快D.超声波、次声波是人耳听不到的声音2.在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乒乓球,发现乒乓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C.延长音叉的振动时间 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C.“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是指次声波传播很远D.“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4.在一些“模仿秀”电视节目中,表演者在模仿歌星演唱时,主要是模仿歌星声音的(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5.如图所示小王同学正在弹奏吉他。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不同位置按压吉他弦,可以改变音调B.吉他声只能在空气中传播C.吉他音量大小与弹奏时所用的力度有关D.吉他声具有能量6.如图所示,小明用筷子的一端捆上棉花蘸水后充当活塞,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中,做成“哨子”。

吹奏乐曲时,用嘴吹管的上端,同时上下推拉活塞。

推拉活塞主要是为了改变乐音的()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振幅7.对于下列四幅图,说法正确的是( )A.小明敲鼓时用力越大,鼓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B.广口瓶中的空气越稀薄,人听到手机的响声越大C.纸板划得越慢,梳齿振动得越慢,发出的音调越低D.安装“噪声监测仪”可以根治噪声污染8.2011年3月11日发生在日本的强烈地震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下列说法中,你认为错误..的是( )A.地震时伴有次声波产生B.地震时会产生地震波,这种地震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地震时产生的地震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D.受灾人员通过呼喊和敲击方式求救主要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9.在医院、学校和科学研究部门附近,有如图所示禁鸣喇叭的标志。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 (2).docx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 (2).docx

初中物理学习材料唐玲出品苏州市2010-2011学年初二基础学科期末调研测试试卷物理2011.1 注意事项:本试卷分单项选择题(第l~第12题)、非选择题(第13题~第31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1.答题前请将答题卷(卡)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2.请将选择题的答案填在答题卷的答题表内(使用机读答题卡的必须用2B铅笔将机读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卷(卡)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题和在本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3.作图题可用2B铅笔作答,并请加黑、加粗.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如图所示是探究声现象的实验装置,利用该装置可演示A.敲音叉的力越大,乒乓球被弹得越远,听到的声音音调就越高B.敲音叉的力越大,乒乓球被弹得越远,听到的声音的响度越大C.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2.影响声音传播速度大小的因素是A.声源振动的幅度 B.声源振动的频率C.发声物体的材料和结构 D.传播声音的介质3.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固的是A.初冬的清晨,河水结成冰 B.炎热的夏天,冰棍周围冒“白气”C.寒冷的冬天,地面上出现霜 D.初秋的夜晚,树叶上出现露珠4.下列措施能使液体蒸发加快的是A.在盛有水的杯子上加盖 B.新植的树要剪除一部分枝叶C.把湿衣服晾在向阳、通风处 D.把新鲜蔬菜用保鲜膜包好后放入冰箱5.如图所示,ABCDE是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由图线可知A.AB段是冰的熔化过程B.BC段是冰的熔化过程C.CD段是水的凝固过程D.DE段是水的凝固过程6.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日食和月食是由于光的反射引起的B.高楼大厦的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是由于光的镜面反射引起的C.通过放大镜看到被放大的字是由于光的反射引起的D.太阳光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组成的7.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8.下列光路图中能正确反映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的是9.动物世界中,在陆地上奔跑得最快的是猎豹,其速度可达40m/s;在海洋中游得最快的是旗鱼,其速度可达100km/h;在空中飞行得最快的是雨燕,其速度可达3km/min.比较它们的速度大小A.猎豹最大 B.旗鱼最大 C.雨燕最大 D.三者一样大10.下列四幅图中,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近视眼校正后成像情况的图分别是A.甲和丙 B.乙和丙 C.甲和丁 D.乙和丁1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把烛焰放在凸透镜前30cm处,光屏上可接收到例立、缩小、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A.30 cm B.20 cm C.15cm D.10cm12.我国自1984年4月8日发射第一颗地球同步通信卫星以来,已经陆续发射了多颗这类通信卫星.同步通信卫星虽然绕地心运动,但是地球上的人却觉得它在空中静止不动,那么,它绕地心转动一周需要的时间为A.1天 B.30天 C.120天 D. 365天二、填空题(本题共12小题,每空1分,共30分)13.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表明发声的物体在▲,同时可说明声音具有▲.14.通常情况下,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称为▲,请你列举一个人们利用这种声波的实例:▲.15.周日,小华在厨房间修理桌子,不时敲打有“噪声”发出,为了不影响隔壁小明的学习,小华采取了三种方案来减弱噪声:①在被敲的地方垫一块抹布;②把房间、厨房门窗关严;③嘱咐小明暂时用耳机塞住耳朵.第一种方案是在▲处减弱噪声;第二种方案是在▲中减弱噪声;第三种方案是在▲处减弱噪声.16.带滴墨水装置的小车每隔相等的时间滴一滴墨水,把小车放在铺有纸带的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会在纸带上留下一系列墨水“滴痕”.小车先后两次向右做直线运动,得到两条有“滴痕”的纸带,如图所示.(1)小车每隔相等的时间滴一滴墨水,表明小车在纸带上留下任意相邻两个“滴痕”的时间间隔▲.(2)由纸带甲的“滴痕”表明,小车在这段时间做▲运动.(3)由纸带乙的“滴痕”表明,小车在这段时间内的运动速度逐渐▲(减小/增大).17.小华打开冰箱门,发现冷冻室的侧壁上有很多霜,这是水蒸气▲(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形成的,这个过程中水蒸气▲(吸收/放出)热量,当他拿起湿抹布去擦时,抹布却粘在了侧壁上,这是因为发生了▲(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现象.18.2010年12月12日前我们苏州有46天没有降雨了.到了12日下午,苏州大市范围内普降中雨,这场雨是苏州气象部门在江苏省气象局的统一部署下,实施人工降雨的结果,人工降雨的方法之一是向云层中投撒干冰,被投撒到云层中的干冰很快▲为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云层中的水蒸气▲为小水滴或凝华为小冰晶,下落而形成雨(填物态变化名称).19.光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m/s.20.有时教室黑板会“反光”,使部分同学感到很刺眼,黑板“反光”是光的▲反射现象;为了保护同学的眼睛,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提出一条改变这种现象的建议:▲.21.如图所示,小华同学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改变透镜与纸的距离,会在纸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这表明凸透镜对光有▲作用,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就是凸透镜的▲.22.俗话说“水涨船高”,“水涨”是以▲为参照物的,“船高”是以▲为参照物的.23.如图所示的是百米赛跑过程中某时刻甲、乙两运动员的位置示意图.(1)两运动员中,▲的速度较大,因为在相等的时间内该运动员通过的▲较大.(2)乙运动员百米跑的成绩是10s,则他的平均速度是▲ m/s.24.如图所示,图(a)是一支常见体温计的示意图,它的量程范围是▲℃,此时体温计的示数为▲℃;为了提高体温计的测量精度,特意将液管做得很细,由于液柱太细难以看清液面的位置.为此,体温计玻璃管的读数部分的横截面做成特殊形状,如图(b)所示,读数时视线应沿图中所示的▲ (A/B/C/D),方向观察,这是利用凸透镜能成▲的原理.三、解答题(本题共7小题,共46分.解答第31题时应有解题过程)25.(6分)按题目要求作图(1)如图甲所示,AO是一条与平面镜成60°角的入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度数.(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乙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A'B'.(3)在图丙中画出光从空气进入玻璃和离开玻璃后的光路(要求标出法线).26.(4分)如图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边长,A尺的分度值是▲,B尺的量程是▲.由图可知▲ (A/B)尺使用不正确,根据正确使用的尺可读出木块的长度为▲ cm.27.(6分)某实验小组在做“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a、b所示.小组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1)图▲ (a/b)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2)从记录的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此时水沸腾的温度是▲℃.(3)分析上述实验数据,你还能得到的结论是(请写出一条):▲28.(4分)如图所示是小华进行探究光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纸板A是固定不动的光屏,纸板B是可以绕ON前后折转的光屏.(1)纸板B在实验中除了能呈现光外,另一个重要作用是:▲.(2)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29.(4分)如图所示是某实验小组合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物距用μ表示,焦距用f表示).当μ>2f时,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倒立、缩小的▲像(虚/实);若想得到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蜡烛应向▲(远离/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同时光屏应向▲(远离/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若μ▲(大于/小于)f,则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都不能接收到烛焰的像.30.(9分)测量纸锥下落的速度.(1)你认为需要测量的量是:▲和▲;你的依据是:▲.(2)你选用的主要实验器材是:▲.(3)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小华准备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设计了如下的表格,进行实验测量并计算出纸锥下落的速度.你认为小华这样做能减小实验误差吗?答:▲;为什么?答:▲.31.(13分)某一段时期,上海到南京的T722次特快列车的运行时刻表如下表所示.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通过计算回答下列问题:(1)列车由上海驶往南京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大?(2)列车在哪个路段运行得最快?(3)若按最快的速度由上海直接驶往南京所需时间是多少?(4)若将列车在每路段的运动看作是匀速运动,按上述列车运行时刻表所提供的数据,并以上海发车时间9:00为计时的始点,请在下图所示的坐标上画出里程一时间图象,从而表示出列车从上海到南京的整个运行情况.。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物理试卷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物理试卷

宿迁市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6分) 1.以下估测中最接近事实的是 A .八年级物理课本的宽度约5mB .今年宿迁地区冬季最低气温-35℃C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2m/sD .一只乒乓球的直径是4dm2.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是A .关闭房间的门窗B .会场内把手机调到无声状态C .高速公路旁的房屋装隔音窗D .机场跑道工作人员使用防噪声耳罩 3.两只相同的杯子放置在窗前,分别盛放等高的水和汽油.一段时间后,两杯中的液面如图所示.该事例说明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A .表面积大小有关B .温度高低有关C .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有关D .种类有关4.关于光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树荫下的“光斑”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B .雨后天空的彩虹,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C .影子的形成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D .在岸边看到水中鱼的位置,其实就是鱼在水里的实际位置 5.下列关于实像和虚像的说法,正确的是A .虚像是人的幻觉,其实并没有光线进入人眼B .实像能成在光屏上,而虚像则不能C .实像都是由光线的折射形成的,虚像都是由光线的反射形成的D .实像有放大的有缩小的,虚像都是与物等大的6.一凸透镜焦距在10cm 与15cm 之间,当物体距凸透镜的距离为25cm 时,所成的像一定是 A .放大的 B .缩小的 C .正立的 D .倒立的 7.如图,画中人出现了错误判断,以下四幅图中,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原因的光路图是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第3题图 水汽油 第7题图 A B C D空气 水空气 水 空气 水 空气 水8.如图所示的军事观察孔,图中的虚线表示空气孔的观察范围,如在孔中嵌入玻璃 砖后,则观察的范围将 A .变大 B .变小 C .不变D .无法确定9.一辆汽车的从甲地开往乙地,平均速度为15m/s ,当通过途中一座长为90m 的小桥时,所需的时间为A .大于6sB .小于6sC .等于6sD .都有可能 10.小明用同一刻度尺测量一枝铅笔的长度,三次测得的数值分别是12.43cm 、12.45 cm 、12.44 cm ,以下哪一值更接近真实值A .12.4 cmB .12cmC .12.44 cmD .12.45 cm11.如图,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烛焰像.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f ,由此可以判断像距v 和物距u 所在的范围是 A .v < f B .v > 2f C .u > 2f D .f < u < 2f12.下列选项中的两个物体,可认为保持相对静止的是A .地球和太阳B .一列沿平直轨道行驶的列车中的3号车厢与6号车厢C .人走路时,人的左脚和右脚D .火箭发射离开地面时,火箭和发射台13.甲图是小艳用某透镜观察小明眼睛时的情况;乙图是小亮利用某眼镜观察到的物理课本的情况。

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阶段调研测试 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阶段调研测试 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阶段调研测试 苏科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1.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 .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C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D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2.下列图中,主要描述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是 ( )3.如图所示,在四个完全相同的玻璃杯内装有质量不等的同种葡萄酒,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四个玻璃杯,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这“不同的声音”主要是指声音的 ( ) A .音调 B .振幅 C .音色 D .响度4.如图所示,用一张硬卡片先后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听到卡片声音发生变化。

这个实验用来探究 ( )A .音调是否与声源振动频率有关B .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C .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D .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5.为了减少教室周围环境的噪声对上课学生的干扰,在下列措施中,有效、合理和可行的是( ) A .老师讲话的声音大一些 B .学校为每个学生免费佩戴一个防噪声的耳罩 C .在教室的周围植树或建隔声板 D .在教室里多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6.下列关于蒸发和沸腾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蒸发和沸腾都需要从外界吸收能量 B .蒸发和沸腾都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 C .蒸发和沸腾都属于液化现象D .蒸发的快慢与温度无关,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 7.下列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 ( )A .早春,皑皑的白雪开始消融B .初夏,青青的小草挂上露珠C .深秋,红红的枫叶蒙上白霜D .严冬,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8.在同一环境中对温度计进行了如下操作,温度计的示数下降最快的是 ( )C .回声定位D .超声波探查B .敲瓶底火焰摇动橡皮膜A .探测海深9.冬天,医生检查患者牙齿时,常把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适当烤一烤,然后再伸进患者口腔内,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防止镜子接触患者口腔时患者感到太冷 B.进行消毒C.镜面不会产生水雾,可以看清牙齿 D.防止镜框受热膨胀,致使镜片脱落10.下列物理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 ( )11.用一支示数不准确的温度计测量冰水混合物的温度,示数为-2℃;用它测量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示数为103℃;用它测量某种液体的温度,示数为19℃,则该液体的实际温度为 ( ) A.16.2℃ B.18.1℃ C.19℃ D.20℃12.现代建筑出现一种新设计: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人颗粒状的小球,球内充人一种晶体材料,当温发升高时.球内材料熔化吸热;当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凝固放热,使建筑物内温度基本保持不变.下图中表示球内材料熔化图象的是 (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3.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3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的深度为 m,这种方法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用来测量月亮到地球的距离,原因是。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学期初中8年级期末调研测评.doc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学期初中8年级期末调研测评.doc

初中物理学习材料唐玲出品淮安楚州2006 - 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中8年级期末调研测评物 理 试 题欢迎你走进物理世界,做一个懂得生活的人! 考试时间:2007年2月3日 3:00 — 4:40 (共10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第 Ⅰ 卷 ( 2 8分 ) 一、选择题:(本题15小题。

每小题2分,共30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将正确答案填入第Ⅱ卷的选择题答题卡中,答案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1.图1所示,张华同学做“隔着木板用磁铁吸引铁钉”的实验。

实验所用的器材是A.磁铁、铁钉、木板B.磁铁、铁钉、玻璃C.磁铁、木板、塑料D.铁钉、磁铁、搪瓷2.按自行车铃,铃声清脆;把手放在铃盖上,铃声立即消失。

此现象说明A.空气能传播声音B.车铃声具有能量C.物体振动才发声D.声速与温度有关3.图2所示,建筑工地电焊工用的面罩,前面的黑玻璃片,能防止强光和紫外线对眼睛的灼伤;护耳用于A.声源处减弱噪声B.防备外物损伤耳朵C.人耳处减弱噪声D.固定较重的钢面罩4.生活中通常见到的“露”和“雾”是水的A.气态B.液态C.固态D.离子态5.自然界中经常发生的物态变化现象,属于熔化现象的是A.初春,河岸边冰雪消融B.炎夏,森林里白雾弥漫C.深秋,果树上挂满白霜D.寒冬,天空中雪花纷纷6.绿色植物的叶片呈绿色,是由于绿叶能A.反射绿光B.吸收绿光C.吸收红光D.吸收蓝光7.图3所示水在自然界中的化身,既可能呈固态,也可能呈液态的是 图 1 图 28.红外线是位于红光外侧,人眼看不见的光线。

生活中利用红外线工作的家用电器设备有A.验钞器B.收音机C.手电筒D.遥控器9.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应用光的直线传播知识,完成工作任务的有A.激光测距B.紫外灭菌C.干冰灭火D.超声清洗10.图4所示,猴子看到井里的月亮是A.月亮影子B.月亮虚像C.月亮实像D.光的折射11.图5是视力矫正原理模型图。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测试试题 苏科版-苏科版初中八年级全册物理试题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测试试题 苏科版-苏科版初中八年级全册物理试题

2015-2016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10月八年级物理(时间:10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一般说来,大礼堂的四周墙壁都做成凹凸不平像蜂窝状似的,这样做是为了A.减弱声音的反射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C.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我们能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主要根据它们发声的音色不同3、医院的护士℃的体温计,先后测体温分别为37℃和38℃的甲、乙两人的体温,则测得的数据分别为A. 37℃和38℃B. 37℃℃℃和38℃D. 3℃℃4、学校上课铃声在校园传播的过程中A.音色会逐渐改变C.音调会逐渐降低D.音色、响度和音调都不会改变5、如图1所示,水在壶中被加热,又从凉铁板上掉下的水是蒸馏水在获得蒸馏水的过程中,水经历的物态变化是A.先升华,后凝华B.先汽化,后液化C.先液化,后汽化D.先汽化,后凝固6、有甲、乙两只昆虫,甲的翅膀每分钟振动480次,乙的翅膀每秒钟振动300次,人凭听觉能感觉到在飞行的昆虫是A.甲 B.乙 C.都感觉到 D.都感觉不到7、如图2所示是小明绘制的某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像。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图像中间的水平线段表示这段时间内物质不吸热C.图像可能是蜡的熔化过程D.图像表示某种晶体的熔化过程8、下列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的是A.早春,皑皑的白雪开始消融B.初夏,青青的小草挂上露珠C.深秋,高速公路的上团团白雾D.严冬,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9、根据下表中几种物质的熔点(在标准大气压下),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金在温度为1064℃时一定会熔化成液态B.在零下255℃时,氢是固态C.水银温度计可测量零下40℃的气温D.用钨制成的灯丝不易熔化10、下列对各种温度值的判断正确的是A.人体正常体温约为32 ℃B.电冰箱冷冻室的温度约为5 ℃C.人体感到温暖舒适的温度约为24℃D.某某的最低气温约为-30 ℃11、小华在钢水管的一头敲一下,小珍在另一头却听到三下声音,这三下声音依次是由下述物质传播的A.钢、空气、水B.钢、水、空气C.水、空气、钢D.空气、水、钢12、水银、甲苯、酒精的熔点分别为-39 ℃、-95 ℃、-117 ℃因此在我国北方地区温度计内灌装的液体最不适用A.水银 B.甲苯 C.酒精 D.都不适宜二、填空题(共13小题,每空1分,计40分)13、完成下列关于声音的相关内容填空。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学期调研试卷.doc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学期调研试卷.doc

初中物理学习材料唐玲出品张家港市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调研试卷初二物理 (2011。

10)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通过学习“声”,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最小B 、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够听到声音C 、只要听到物体在发声,那么物体一定在振动D 、不振动的物体也有可能发声2.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静。

究其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 A .可能是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 B .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 C .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 D .可能是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 3.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B .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 .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音具有能量D .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能分辨出所用乐器,是利用声音的音色不同 4.下面现象能说明声音传递能量的是: A. 利用声纳探测海底深度 B. 利用超声波进行金属内部探伤C. 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机械D. 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大雨5. 关于声现象中,以下知识结构错误的是:次声波 在声源处减弱A .声波按频率分 可闻声波B .减弱噪声的途径 在传播中减弱 超声波 在人耳处减弱频率 传递信息C .声音的特征 响度D .声音的利用音色传递能量6.300年前,意大利科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在房间里挂了许多铃铛,然后 让蝙蝠在房间中自由飞。

第一次未对蝙蝠有任何限制,铃铛未响;第二次蒙住学 校 班 级 姓 名 考 试 号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蝙蝠的眼睛,铃铛也未响;第三次塞住蝙蝠的耳朵,房间中的铃铛响了。

下列问题不是该实验所研究的是A.蝙蝠飞行是靠什么躲避障碍物的B.眼睛对蝙蝠飞行是否起作用C.耳朵对蝙蝠飞行是否起作用D.铃铛是怎样发声的7.坎儿井是新疆吐鲁番地区庞大的地下灌溉工程,坎儿井的作用是A.阻止输水过程中水的蒸发和渗漏B.减少输水过程中水的蒸发和渗漏C.减少输水过程中水的蒸发和沸腾D.阻止输水过程中水的蒸发和沸腾8.两盆冰水混合物,各自处于太阳下和背阴处,在盆内冰尚未熔化完以前,用温度计去测盆内水的温度时A. 太阳下的那盆水温度较高B.背阴处的那盆水温度较高C.两盆水的温度一样高D. 不知气温高低,无法判断9. 在下列几组物态变化的过程中,都是吸热的是A.熔化、液化 B.液化、汽化C.汽化、熔化 D.凝固、液化10.两支内径粗细不同,下端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的合格温度计,同时插入同一杯热水中,水银柱上升的高度和温度示数分别是A.上升高度一样,示数相等B.内径细的升得高,它的示数亦大C.内径粗的升得低,但两支温度计的示数相同D.内径粗的升得高示数也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苏州市初二物理基础学科调研测试试卷
2011.1 注意事项:
本试卷分单项选择题(第l~第12题)、非选择题(第13题~第31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1.答题前请将答题卷(卡)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2.请将选择题的答案填在答题卷的答题表内(使用机读答题卡的必须用2B铅笔将机读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卷(卡)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题和在本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
3.作图题可用2B铅笔作答,并请加黑、加粗.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
....选项正确)
1.如图所示是探究声现象的实验装置,利用该装置可演示
A.敲音叉的力越大,乒乓球被弹得越远,听到的声音音调就越高
B.敲音叉的力越大,乒乓球被弹得越远,听到的声音的响度越大
C.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2.影响声音传播速度大小的因素是
A.声源振动的幅度B.声源振动的频率
C.发声物体的材料和结构D.传播声音的介质
3.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固的是
A.初冬的清晨,河水结成冰B.炎热的夏天,冰棍周围冒“白气”
C.寒冷的冬天,地面上出现霜D.初秋的夜晚,树叶上出现露珠
4.下列措施能使液体蒸发加快的是
A.在盛有水的杯子上加盖B.新植的树要剪除一部分枝叶
C.把湿衣服晾在向阳、通风处D.把新鲜蔬菜用保鲜膜包好后放入冰箱
5.如图所示,ABCDE是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由图线可知
A.AB段是冰的熔化过程
B.BC段是冰的熔化过程
C.CD段是水的凝固过程
D.DE段是水的凝固过程
6.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日食和月食是由于光的反射引起的
B.高楼大厦的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是由于光的镜面反射引起的
C.通过放大镜看到被放大的字是由于光的反射引起的
D.太阳光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组成的
7.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8.下列光路图中能正确反映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的是
9.动物世界中,在陆地上奔跑得最快的是猎豹,其速度可达40m/s;在海洋中游得最快的是旗鱼,其速度可达100km/h;在空中飞行得最快的是雨燕,其速度可达3km/min.比较它们的速度大小
A.猎豹最大B.旗鱼最大C.雨燕最大D.三者一样大10.下列四幅图中,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近视眼校正后成像情况的图分别是
A.甲和丙B.乙和丙C.甲和丁D.乙和丁
1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把烛焰放在凸透镜前30cm处,光屏上可接收到例立、缩小、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A.30 cm B.20 cm C.15cm D.10cm
12.我国自1984年4月8日发射第一颗地球同步通信卫星以来,已经陆续发射了多颗这类通信卫星.同步通信卫星虽然绕地心运动,但是地球上的人却觉得它在空中静止不动,那么,它绕地心转动一周需要的时间为
A.1天B.30天C.120天D.365天
二、填空题(本题共12小题,每空1分,共30分)
13.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表明发声的物体在▲ ,同
时可说明声音具有▲ .
14.通常情况下,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频
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称为▲ ,请你列举一个人们
利用这种声波的实例:▲ .
15.周日,小华在厨房间修理桌子,不时敲打有“噪声”发出,为了不影响隔壁小明的学习,小华采取了三种方案来减弱噪声:①在被敲的地方垫一块抹布;②把房间、厨房门窗关严;③嘱咐小明暂时用耳机塞住耳朵.
第一种方案是在▲ 处减弱噪声;第二种方案是在▲ 中减弱噪声;第三种方案是在▲ 处减弱噪声.
16.带滴墨水装置的小车每隔相等的时间滴一滴墨水,把小车放在
铺有纸带的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会在纸带上留下一系列墨水
“滴痕”.小车先后两次向右做直线运动,得到两条有“滴痕”
的纸带,如图所示.
(1)小车每隔相等的时间滴一滴墨水,表明小车在纸带上留下任意相邻两个“滴痕”的时
间间隔▲ .
(2)由纸带甲的“滴痕”表明,小车在这段时间做▲ 运动.
(3)由纸带乙的“滴痕”表明,小车在这段时间内的运动速度逐渐▲ (减小/增
大).
17.小华打开冰箱门,发现冷冻室的侧壁上有很多霜,这是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形成的,这个过程中水蒸气▲ (吸收/放出)热量,当他拿起湿抹布去擦时,抹布却粘在了侧壁上,这是因为发生了▲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现象.
18.2010年12月12日前我们苏州有46天没有降雨了.到了12日下午,苏州大市范围内普降中雨,这场雨是苏州气象部门在江苏省气象局的统一部署下,实施人工降雨的结果,人工降雨的方法之一是向云层中投撒干冰,被投撒到云层中的干冰很快▲ 为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云层中的水蒸气▲ 为小水滴或凝华为小冰晶,下落而形成雨(填物态变化名称).
19.光在▲ 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m/s.20.有时教室黑板会“反光”,使部分同学感到很刺眼,黑板“反光”是光的▲ 反射现象;为了保护同学的眼睛,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提出一条改变这种现象的建议:▲ .
21.如图所示,小华同学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
的另一侧,改变透镜与纸的距离,会在纸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
光斑,这表明凸透镜对光有▲ 作用,光斑到凸透镜的距
离就是凸透镜的▲ .
22.俗话说“水涨船高”,“水涨”是以▲ 为参照物的,“船高”是
以▲ 为参照物的.
23.如图所示的是百米赛跑过程中某时刻甲、乙两运动员的位
置示意图.
(1)两运动员中,▲ 的速度较大,因为在相等的时
间内该运动员通过的▲ 较大.
(2)乙运动员百米跑的成绩是10s,则他的平均速度是▲ m/s.
24.如图所示,图(a)是一支常见体温计的示意图,它
的量程范围是▲ ℃,此时体温计的示
数为▲ ℃;为了提高体温计的测量精
度,特意将液管做得很细,由于液柱太细难以看
清液面的位置.为此,体温计玻璃管的读数部分
的横截面做成特殊形状,如图(b)所示,读数时
视线应沿图中所示的▲ (A/B/C/D),
方向观察,这是利用凸透镜能成▲ 的
原理.
三、解答题(本题共7小题,共46分.解答第31题时应有解题过程)
25.(6分)按题目要求作图
(1)如图甲所示,AO是一条与平面镜成60°角的入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并
标出反射角度数.
(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乙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A'B'.
(3)在图丙中画出光从空气进入玻璃和离开玻璃后的光路(要求标出法线).
26.(4分)如图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边长,A尺的分度值是▲ ,B尺的量程是▲ .由图可知▲ (A/B)尺使用不正确,根据正确使用的尺可读出木块的长度为▲ cm.
27.(6分)某实验小组在做“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a、b所示.小组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1)图▲ (a/b)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2)从记录的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此时水沸腾的温度是▲ ℃.
(3)分析上述实验数据,你还能得到的结论是(请写出一条):▲
28.(4分)如图所示是小华进行探究光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纸
板A是固定不动的光屏,纸板B是可以绕ON前后折转的光屏.
(1)纸板B在实验中除了能呈现光外,另一个重要作用是:
▲ .
(2)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
OE方向射出,这表明:▲
29.(4分)如图所示是某实验小组合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物距用μ表示,焦距用f表示).当μ>2f时,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倒立、缩小的▲ 像(虚/实);若想得到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蜡烛应向▲ (远离/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同时光屏应向▲ (远离/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若μ▲ (大于/小于)f,则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都不能接收到烛焰的像.
30.(9分)测量纸锥下落的速度.
(1)你认为需要测量的量是:▲ 和▲ ;你的依据是:▲ .
(2)你选用的主要实验器材是:▲ .
(3)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小华准备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设计了如下的表格,
进行实验测量并计算出纸锥下落的速度.
你认为小华这样做能减小实验误差吗?答:▲ ;为什么?答:▲ .31.(13分)某一段时期,上海到南京的T722次特快列车的运行时刻表如下表所示.
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通过计算回答下列问题:
(1)列车由上海驶往南京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2)列车在哪个路段运行得最快?
(3)若按最快的速度由上海直接驶往南京所需时间是多少?
(4)若将列车在每路段的运动看作是匀速运动,按上述列车运行时刻表所提供的数据,
并以上海发车时间9:00为计时的始点,请在下图所示的坐标上画出里程一时间图象,从而表示出列车从上海到南京的整个运行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