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及语用答案

合集下载

课外古诗词鉴赏(荟萃100首含答案)

课外古诗词鉴赏(荟萃100首含答案)

课外古诗词鉴赏(荟萃100首含答案)1.村夜白居易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这首诗的体裁是: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把“月明荞麦花如雪”一句的意境描绘出来。

诗人借景物的变换写出了感情的变化。

这种感情变化的过程是:[ ]→想排遣烦闷→[ ]【答案】【小题1】七言绝句【小题2】白色的荞麦花,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犹如一片耀眼的白雪。

诗人精神为之一振,倍感欣喜。

【小题3】孤独寂寞由于惊喜而忘了孤寂【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判断诗歌体裁的能力。

诗歌种类繁多,依据不同的内容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

按语言,可以分为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按格律,可以分为律诗和绝句。

结合诗歌内容,.这首诗的体裁是七言绝句。

本题考查学生描绘诗句意境的能力。

首先要读懂诗句,在读懂诗句的基础上,去了解诗句所写的内容,根据语境,用艺术的表达方式进行描写。

其中,可以运用修辞手法以及细节描写,但切记一点,描写不是翻译,不能将其当做翻译来写,要根据其内容进行想象和拓展,并要与主题结合。

多运用带有情感色彩的词语会使你的描写更加生动,形象。

示例:白色的荞麦花,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犹如一片耀眼的白雪。

诗人精神为之一振,倍感欣喜。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及情感的理解把握能力。

解答时,应先通读全诗,理清诗意;然后细读诗歌的关键语句,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最后结合全诗内容,分析品味即可。

结合诗歌内容,诗人借景物的变换写出了感情的变化。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写出了诗人的孤独寂寞;“独出门前望野田”写出了诗人想排遣烦闷;“月明荞麦花如雪”写出了诗人由于惊喜而忘了孤寂。

2.天平山中[明]杨基细雨茸茸湿楝①花,南风树树熟枇杷。

徐行不记山深浅,一路莺啼送到家。

【注】①楝(liàn):楝树,落叶乔木,春天开淡紫色花。

请发挥想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歌前两句展现的画面。

有人认为本诗末句中“送”字用得最为精妙,请说说妙在何处。

2023届高考最后冲刺:古代诗歌阅读+语言文字运用+默写(答案详解)

2023届高考最后冲刺:古代诗歌阅读+语言文字运用+默写(答案详解)

古代诗歌阅读+语言文字运用+默写一、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崔曙汉文皇帝有高台①,此日登临曙色开。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②风雨自东来。

关门令尹③谁能识,河上仙翁④去不回。

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注】①望仙台:河上公曾授汉文帝以《老子》而去,后文帝于西山筑台以望之,曰望仙台。

②二陵:峭山分南北两山,相传周文王曾在此避雨。

③关门令尹:关,即函谷关。

令尹,即尹喜,曾任函谷关的关门令。

④河上仙翁:即河上公。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是一首登临怀古兼投赠的七律,首句及偶句押平声韵,韵脚为“台”“开”“来”“回”“杯”。

B.颔联融合古今,典雅厚重,气象苍茫,于三晋、二陵的壮阔之景中寄寓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C.颈联写函谷关挽留老子的尹喜行踪无人知晓,河上仙翁也一去不回,虚实结合,意味深长。

D.全诗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用典丰富恰切,意境开阔,格调雄健。

2.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评价此诗“一气转合,就题有法”,请结合这首诗,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6分)二、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 I (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

“横竖就拿那么一点工资,还要24小时使唤人了?”“你瞧,又开始画饼了,我要是信了,怕是要哭断肠去了。

”最近,“林黛玉发疯文学”在网络走红。

网友们脑洞大开,各类生活场景将林黛玉的“怼人”话术巧妙应用,短视频平台也掀起了二次创作。

有人质疑网友将林黛玉怼人的话语单独挑出来搞成经典语录,而不看这些话语在原著里的语境,有①之嫌。

对此,专家认为,新媒介技术的变化确实产生远离纸质阅读这样一个趋势,但尽管许多都被娱乐化,经典仍然还是经典,经典只有传播了,才有价值。

在网友对“林怼怼”的模仿热潮中,不难发现,职场话题是创作焦点。

“横竖就拿那么一点工资,还要24小时使唤人了?”一句,表达的是职场人对过度加班的不满;“你瞧,又开始画饼了,我要是信了,怕是要哭断肠去了”,则是借林妹妹之口,直言对老板空洞承诺的反感。

14届9模讲评诗歌鉴赏

14届9模讲评诗歌鉴赏
刘长卿所在之地,联 想到身处“洞庭湖岳
阳”的朋友源中丞,
表达的仍然是离别之
于归纳,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诗歌鉴赏《雨多极凉冷》
诗歌鉴赏
总分的思路清晰。
有思路,有简析。语言简洁优美,丰满生动
8题参考答案:
写出了诗人对天气突然转凉的惊诧的情态。 (2分)【总说】 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日子,但今年的伏天,几 场雨过,秋风忽起,转眼入秋,入秋之迅速始 料未及,故用“焉知”一语表现诗人的惊讶。 (3分)(意思对即可)【分述】
地偏山吐月,桥断水浮空。 鸡犬邻家外,鱼虾小市中。
总结点一
诗歌鉴赏“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 2014年西安市高三第一次 年”
这类的写从时间空
间写失意愁苦的句子 还有有:本诗中的亦 是如此。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 潮阳路八千。”(《左迁 至蓝关示侄孙湘》);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 里路云和月。”(《 满江 红》)等
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自夏口至鹦鹉洲夕望岳阳寄源中丞⑴
汀洲无浪复无烟⑵,楚客相思益渺然⑶。 汉口夕阳斜渡鸟⑷,洞庭秋水远连天。 孤城背岭寒吹角⑸,独树临江夜泊船。 贾谊上书忧汉室,长沙谪去古今怜。
总结点三
送别诗特点:一
题目特点明显:
《别舍弟宗一》
《湖口送友人》
《送元二使安西》
送别诗特点:五
送别诗中的
“自伤”之意
零落残魂倍黯然,双
垂别泪越江边。《别 舍弟宗一》 零落梅花过残腊,故 国归去又新年。《湖 口送友人》
“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 (《自夏口至鹦鹉洲夕望岳阳寄源中丞》八校联考) 要注意的是古人往往运用 这种“虚实之景”或“ 各自所在之景”的方式 来抒发离别相思之苦。 前者如柳永的“今宵酒 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 月。”后者如杜甫对李 白的思念:“渭北春天 树,江天日暮云。” 其中“汉口”为作者

语文诗歌鉴赏——整理版(3)

语文诗歌鉴赏——整理版(3)
20
分析全诗情感
• 一般提问: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 变式提问: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
的思想感情?有人这样认为,有人那样认为,你觉得呢?请 说出理由。 • 答题步骤:1、表述自己的观点(明确)
2、用原诗句证明此观点(具体) • 答题套路:我认为( ),原因是( )(从原诗中找到
2.诗人自身形象
在古代诗歌中,诗人自身形象一般有以下几 种类型: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屈的形象。 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 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 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 死亦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 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 格。
提问方式 分析人物形象
• 一般提问: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 变式提问:请分析抒情主人公当时的心情。
•答题步骤:1、人物特点+身份地位 (特点如:不慕权
贵 、忧国忧民、寄情山水等,身份如:英雄、游子、思 妇、隐者等)【总】 2、结合诗句翻译、分析其特征(表 达技巧)【分】3.情感、作用。 【总】 •答题套路:这首诗通过( )等句子塑造了一个( ) 的形象,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 方法点拨:1.整体理解的基础上,从诗句中确定人物形象的身份,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北陂杏花 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简析这首诗塑造的杏花形象。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诗歌鉴赏精选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诗歌鉴赏精选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诗歌鉴赏精选及答案一、小学语文诗歌鉴赏专项训练1.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岭上逢久别者又别权德舆十年曾一别,征路此相逢。

马首向何处?夕阳千万峰。

(1)这首诗前两句在看似平淡的叙述中流露出了________之情。

(2)从情景交融的角度,分析这首诗最后一句的妙处。

【答案】(1)示例:(久别重逢的)惊喜(2)示例:通过描写夕阳余晖映照着千万山峰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即将与友人又别的伤感之情以及对前途迷茫的感慨。

【解析】【分析】(1)首先要熟读诗歌,把握内容,抓住关键句子“十年曾一别,征路此相逢”体会感情,表达了久别重逢的惊喜。

(2)这首诗描写了夕阳余晖映照着千万山峰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离别的伤感和对前途迷茫的感慨。

故答案为:⑴示例:(久别重逢的)惊喜;⑵示例:通过描写夕阳余晖映照着千万山峰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即将与友人又别的伤感之情以及对前途迷茫的感慨。

【点评】⑴本题考查古诗的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⑵本题考查学生句子的赏析,要按照题目提示,从情景交融的角度赏析。

答题格式:通过写什么景色,表达了什么感情。

2.阅读古诗,回答问题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潮平两岸阔”的“阔”字,用得极妙,请简析。

(2)对这首诗赏析正确的一项是()A. 首联以对偶句发端,写了诗人回乡看到的家乡美景。

B. 诗的颔联写景致的缺憾:残夜中的海日和旧年中的江春,使人顿生惆怅之情。

C. 颈联在描写景物、时令之中,蕴含着一代胜过一代的人生哲理。

D. 全诗写景逼真,虚实结合,抒情真挚,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答案】(1)“阔”表现长江水波激荡,春潮涌流,江水几与岸平,显得江面广阔浩渺,视野也因之开阔。

(2)D【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品味经锤炼的字的妙处。

“潮平两岸阔”,“阔”,是表现“潮平”的结果。

专题组合训练二名句+语基+语用+诗歌

专题组合训练二名句+语基+语用+诗歌

专题组合训练二名句+语基+语用+诗歌(时间:45分钟,分数:51分)一、名句默写(6分)1.(2013·广东省仁化中学模拟)补写出下面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 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 分)(1)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2)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________________。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____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二、语言基础(9分,每小题3分)2.(2013·广东省实验中学模拟)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A.跻.身/稽.查教诲./阴晦.供.认/供.职B.佝.偻/勾.当揩.油/楷.书曲.折/乐曲.C.粗糙./超.过缜.密/嗔.怪湖泊./泊.车D.眼睑./拣.选绸.缪/倜.傥称.道/称.职3.(2013·江门市一模)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希望双方共同努力,以实际行动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继续鼓励和保护双向投资,实现双边贸易平衡、多元化、可持续发展。

B.这架造型独特的直升机属于当地的一家直升机租赁公司,现在被一家煤气服务公司租用,用于检查煤气管道是否存在泄漏。

C.据媒体报道,前段时间,一架MQ-8B“大力侦察兵”飞机在帕克斯基地成功地完成了首次无人机采用生物燃料的飞行试验。

D.二月初,亚洲遭遇极寒天气,日本雪灾迄今夺去至少63人死亡,韩国首尔最低温度零下17摄氏度,是55年来最低纪录。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本人比较认同这样的国学定义:国学分为狭义上的国学和广义上的国学,狭义上的国学就是指经史子集,而广义上的国学则包括民国以前中国所有的学术与文化之总和。

七年级 语文诗歌鉴赏练习及答案

七年级 语文诗歌鉴赏练习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诗歌鉴赏练习及答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约客(宋)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第四句诗中的“闲”字能否改为“忙”字?为什么?(2)请用自己的话生动地描述这首诗优美的意境。

【答案】(1)不能。

因为“闲”字恰如其分地表现了诗人焦急等待客人到来而客人却迟迟不到的无聊和无奈的心情。

“忙”字则与诗的意境和诗人的心情不协调。

(2)在一个烟雨迷蒙的夜晚,乡村池塘中传来阵阵蛙鸣。

直到半夜诗人也没有等到他约请的朋友,只好一个人伴着昏黄的油灯,无聊地敲着棋子,棋子震落了灯花。

【解析】【分析】(1)解答此题,要认真阅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歌大意,根据诗歌内容及主题,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等来理解。

“闲敲棋子”是一个细节描写,诗人约客久候不到,灯芯很长,诗人百无聊赖之际,下意识地将黑白棋子在棋盘上轻轻敲打,而笃笃的敲棋声又将灯花都震落了。

这种姿态貌似闲逸,其实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无聊与焦躁。

因此,“闲”的意思是无聊,如果换成“忙”,就与诗歌当时的意境不吻合了。

(2)此题不能直译诗句,要有适当的想象,语言要优美。

示例:梅子黄时,家家户户都笼罩在烟雨之中,远处那长满青草的池塘里,传出蛙声阵阵。

已约请好的客人说来却还没有来,时间一晃就过了午夜,我手拿棋子轻轻地敲击着桌面,等着客人,只看到灯花隔一会儿就落下一朵故答案为:⑴不能。

因为“闲”字恰如其分地表现了诗人焦急等待客人到来而客人却迟迟不到的无聊和无奈的心情。

“忙”字则与诗的意境和诗人的心情不协调。

⑵在一个烟雨迷蒙的夜晚,乡村池塘中传来阵阵蛙鸣。

直到半夜诗人也没有等到他约请的朋友,只好一个人伴着昏黄的油灯,无聊地敲着棋子,棋子震落了灯花。

【点评】⑴本题考查诗歌鉴赏的炼字能力。

解答此题要认真阅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歌大意,结合诗歌的内容和主题、写作的背景灯进行分析。

⑵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想象和联想能力。

诗歌、语用回顾

诗歌、语用回顾
1、对比手法。六代的繁华与现在的衰
败形成鲜明的对比,抒发一种昔盛 今衰的感慨。 2、借古讽今。热闹、繁华的万千门 户已是杂草丛生,只因为一曲后庭花, 揭示出统治者荒淫误国,借此讽喻现 代不要重蹈覆辙。
归嵩山作①
王维
清川带长薄②,车马去闲闲③。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迢递④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注释:①这首诗是王维辞官归隐途中所作。②长薄:绵 延的草木丛。③闲闲:从容貌。④迢递:远貌。 1.请简要分析颔联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5 分) 1. ①拟人。 ②这两句以“如”和“相与还”赋予“流水想感情,仿佛它们对诗人有深长的情意,在和 归隐的坚决态度。 诗人结伴而归。 ③表面写物,实则写人,旨在表现自己归山时悠然自得之 情。 (“拟人”1分。解释其运用2分,思想感情2分。)
1、“世味年来薄似纱”一句,包含着诗人陆游怎样的人 生感慨?请谈谈你的看法。 •空有一腔报国热情,却不被人理解,英雄无用武之地的 人生感慨。
临安①春雨初霁② 陆游 世味③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④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⑤斜行⑥闲作草,晴窗细乳⑦戏分⑧茶。 素衣⑨莫起风尘叹,犹及⑩清明可到家。
【注释】①风流:古人以风流赞美文人,主要是指有文采,善词章 ,风度潇洒,不钻营苟且等。 【补充注释】①红颜:指年青的时候 。②轩冕:指官职,轩:车子;冕:高官戴的礼帽。③卧松云:隐 居。④中圣:曹魏时徐邈嗜好饮酒,他将清酒称为圣人,浊酒称作 贤人。“中圣,就是喝醉的意思。⑤清芬:意为高风亮节。 (1)从整首诗的构思角度入手,分析诗人是如何表达感情的? •①首联点题,开门见山,抒发了对孟浩然的钦敬之情; •②二、三两联描绘了孟浩然摒弃官职,白首归隐,醉酒月中,迷 花不仕的高雅形象,揭示出“可爱”之处; •③尾联归结到对孟浩然的“敬爱”,把他的高雅比为巍峨峻拔的 山峰,令人仰止。

部编七年级 下册语文诗歌鉴赏及答案

部编七年级 下册语文诗歌鉴赏及答案

部编七年级下册语文诗歌鉴赏及答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诗歌鉴赏1.古诗阅读兰[明]徐渭兰亭旧种越王兰①,碧浪红香天下传。

近日野香成秉束②,一篮不值五文钱。

【注释】①传说越王勾践在兰亭种植兰花。

②秉,量词,束,把。

(1)诗中的“兰”比喻________,“野香”比喻________;(2)兰花“一篮不值五文钱”表达了作者________。

【答案】(1)君子;伪文人和被诗人所不齿的人(2)鄙视那些伪文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人生态度。

【解析】【分析】(1)这首诗的题目是“兰”,第一句写旧日在兰亭种下一片越王兰,第二句描写了兰的叶和花,碧绿的叶子像波浪一样,红色的花儿香气四溢,第三句写最近把这些野花扎成束,一筐野花也不值五文钱。

徐渭非常喜欢兰花,写了不少关于兰花的诗。

这些诗表面上是看写的是花,其实是托物寓意,借写兰花表现自己的理想和情操。

兰花在文人墨客眼里是君子的象征,这首诗也不例外,相对应,野花就比喻伪文人和被诗人所不齿的人。

(2)诗中的野花比喻伪文人和被诗人所不齿的人,这些人就像野生兰花一样碧绿的叶子像波浪一样,红色的花儿香气四溢,他们沽名钓誉,表面看道貌岸然,其实骨子里却追名逐利,没有真才实学,作者说这样的人不值一钱,就明确表达了对这些人的鄙视,也表现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人生态度。

译文:从前我在兰亭种下一片越王兰,碧绿的叶子像波浪一样,红色的花儿香气四溢.现在一把野花不值五文钱.故答案为:⑴君子伪文人和被诗人所不齿的人⑵鄙视那些伪文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人生态度。

【点评】⑴本题考查词语内涵的能力。

解答此题要在理解句子字面意思的基础上,结合文章的内容与主旨,分析出其深层内涵。

⑵此题考查对思想感情的理解能力。

理解诗句所表达的情感,一是间接的从诗中所描写的景物特点上揣摩,理解诗人心境和情绪,二是抓住诗中诗人直接表达情感的句子理解,三是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理解。

2.古诗阅读西溪独泛[唐]皎然道情何所寄,素舸①漫流间。

古代诗词鉴赏练习及答案

古代诗词鉴赏练习及答案

古代诗词鉴赏练习及答案
1. 题目:《静夜思》作者:李白
诗词:
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解析:
这首诗是唐代李白的作品。

诗中描绘了一个夜晚的情景,诗人独自一人,凝视着明亮的月光。

他对月亮感到吸引,并且思念着自己的家乡。

2. 题目:《登鹳雀楼》作者:王之涣
诗词: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解析:
这首诗是唐代王之涣的作品。

诗人描述了登上鹳雀楼的壮丽景色,通过山川河流的连续无尽,传达了人类对于追求更高层次的渴望。

3. 题目:《鹿柴》作者:王之涣
诗词: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解析:
这首诗也是王之涣的作品。

诗人描绘了一幅无人居住的空山景象,只能听到遥远的人声。

当夕阳的余晖照射进深林,景色反射到青苔上,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景象。

4. 题目:《登高》作者:杜甫
诗词: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解析:
这首诗是唐代杜甫的作品。

诗人描绘了登高途中的景色,用生动的描述表达了秋天的凄凉和人生的苦难。

风声急促,天空高远,猿猴悲鸣,鸟儿归巢。

诗中还提到了滚滚而来的长江以及纷纷落下的枯叶,给人一种萧条的感觉。

以上是一些古代诗词鉴赏练习及答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通过这些练习,你可以进一步欣赏和理解古代诗词的美妙之处。

请继续努力学习,深入挖掘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

高考语文古诗鉴赏题含答案

高考语文古诗鉴赏题含答案

高考语文古诗鉴赏题(含答案) 高考语文古诗鉴赏题(含答案)「篇一」水调歌头·游览(宋)黄庭坚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③。

溪上桃花无数,枝上有黄鹂。

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

祗恐花深里,红路湿人衣。

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④。

谪仙何处,无人伴我螺杯。

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长啸亦何为?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

[注释] 此词大约写于被贬官时期。

‚瑶草:仙草。

③武陵溪:出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④金徽:瑶琴。

7、下列对这首宋词上阕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瑶草一何碧”运用比兴手法,赞美瑶草(仙草)像碧玉一样可爱,激起读者兴趣,把读者引进仙境中去。

B、“溪上桃花无数,枝上有黄鹂”承接“春入武陵溪”,表现了“桃花源”仙境的清丽澄净,幽静脱俗。

C、“我欲穿花寻路”三句表达了作者对此境的喜爱,满怀喜悦规划着自己的行程,渴望有更美的发现。

D、“祗恐花深里,红路湿人衣”故意正话反说,说仙境里花深露重,怕会打湿衣服,实际表现了词人对仙境的深深喜爱和依恋。

参考答案:选CD。

解题说明:本体考查的是诗歌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分析与鉴赏能力。

本词实际上是化实为虚,运用想象,以虚衬实,以理想仙境之虚衬托现实黑暗、作者内心不满之实。

C 项,“我欲穿花寻路”三句虚写想象、以虚衬实,写词人幻想能找到一个自由施展才能的理想世界,含蓄地表示对现实的不满。

D项“祗恐花深里,红路湿人衣”承接前三句,写词人担心仙境里花深露湿,沾湿人衣,既写现实的游览,又曲折地表现他对纷乱人世的厌倦但又不甘心离去的矛盾。

所以D错。

8、结合下阕内容,简要分析词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6分)参考答案:词人想象“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弹瑶琴)”表现他的志行高洁、与众不同。

‚接着说李白不在,无人陪他饮酒,是说他缺乏知音,感到异常寂寞,同时曲折地表达出他对现实的不满。

③词人说自己到仙境探索是为了得到灵芝仙草,不是为了得到像“朱唇丹脸”一样的桃花,即使得不到又何必长啸呢?以象征性的语言说明自己不必去为得不到功名利禄而忧愁叹息。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专题训练语言篇(含答案)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专题训练语言篇(含答案)

诗歌专题训练------语言篇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感遇陈子昂苍苍丁零①塞,今古缅荒途。

亭堠②何摧兀③,暴骨无全躯。

黄沙漠南④起,白日隐西隅。

汉甲三十万,曾以事匈奴。

但见沙场死,谁怜塞上孤!【注】①丁零:古代的少数民族,汉代臣属匈奴,游牧于我国北部和西北部边地,唐时称回纥。

②亭堠:边境守望的城堡。

③摧兀:险峻貌。

④漠南:蒙古大沙漠以南,即今内蒙古一带。

1、请简要概括本诗的语言特色,并举例分析。

二、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下面小题。

闻省城急报①袁宏道黄鹄矶头红染泪,手杀都堂如儿戏。

飞鞍叠骑尘碾尘,报书一夕三回至。

天子圣明臣敛手,胸臆决尽天下事。

二百年来好纪纲,辰裂星纷委平地。

天长阍永叫不闻,健马那堪持朽辔。

书生痛哭倚蒿篱②,有钱难买青山翠③。

【注】①省城:湖北武昌,作者系湖北人,当时告病家居。

急报:紧急上报皇帝的突发事件,指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以朱蕴珍为首的皇族哗变,杀死湖广巡抚赵可怀事。

②蒿篱:蒿草编成的篱笆,指隐者、寒士所居。

③买山:典故出自《世说新语》,此处指避乱。

2.这首诗语言凝练生动,请简要分析。

三、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下面小题。

午日①观竞渡边贡②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③。

云旗猎猎翻青汉④,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

【注】①午日:端午节这天。

②边贡,明代著名诗人、文学家。

③木兰舟:这里指龙舟。

④青汉:云霄。

3.边贡的诗以富有文采为时人称许。

请赏析其颔联的这一语言特点。

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插田歌(节选)刘禹锡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

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

齐唱郢中歌,嘤伫如《竹枝》。

4.本诗与初中所学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两首诗的语言风格有何不同?五、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苏秀道中【注】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曾几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部编本七年级下册古诗词八首习题解答

部编本七年级下册古诗词八首习题解答

部编本七年级下册古诗词八首习题解答第一首:《赋得古原草送别》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答:白居易。

2. 这首诗主要描写了什么?- 答:描写了作者离别古原草场的情景。

3. 诗中的“古原草”指的是什么?- 答:指的是古代的草原。

4. 诗中的“送别”意味着什么?- 答:意味着作者要离开这片草原。

5. 诗中作者对古原草的感情如何?- 答:作者对古原草充满了眷恋之情。

第二首:《静夜思》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答:李白。

2. 这首诗主要描写了什么?- 答:描写了作者在深夜思念亲人的情景。

3. 诗中的“床前明月光”意味着什么?- 答:意味着床前有一轮明亮的月光。

4. 诗中作者对亲人的思念如何表达?- 答:作者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5. 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答:写作背景可能是李白在旅途中思念家人。

第三首:《登鹳雀楼》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答:王之涣。

2. 这首诗主要描写了什么?- 答:描写了作者登上鹳雀楼后的景色和感受。

3. 诗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是什么意思?- 答:意味着白天的阳光逐渐西沉,黄河水流注入大海。

4. 诗中作者对登高远望的感受如何表达?- 答:作者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表达登高远望的兴奋之情。

5. 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答:写作背景可能是王之涣游览鹳雀楼时的所见所感。

第四首:《望江南》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答:杜牧。

2. 这首诗主要描写了什么?- 答:描写了作者对江南的向往和思念之情。

3. 诗中作者对江南的景色有何描绘?- 答:作者描绘了江南的水乡、山色和花草。

4. 诗中作者对江南的思念如何表达?- 答:作者通过描绘江南的自然景色来表达对江南的思念之情。

5. 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答:写作背景可能是杜牧在北方思念故乡江南的景色。

第五首:《悯农》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答:李绅。

2. 这首诗主要描写了什么?- 答:描写了农民的辛劳和生活困境。

部编初中七年级 语文诗歌鉴赏练习含答案

部编初中七年级 语文诗歌鉴赏练习含答案

部编初中七年级语文诗歌鉴赏练习含答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诗歌鉴赏练习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颔联主要描绘了一幅什么图景?(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答案】(1)潮水上涨,与堤岸齐平,江面更显宽阔,正是顺风行船,一叶白帆好似挂在江天之上。

勾勒出了一幅壮美的大江行船图。

(2)抒发了诗人旅居外地时深切的思乡之情。

【解析】【分析】(1)注意这两句诗描写的景物有:江潮、江岸、船帆,注意形容词和动词“平”“阔”“正”“悬”,既然题目要求描绘画面,就要在头脑中把这些意象想象成画面,并用恰当、优美、形象、生动的语言把它描绘出来。

如:潮水上涨,与堤岸齐平,江面更显宽阔,正是顺风行船,一叶白帆好似挂在江天之上。

勾勒出了一幅壮美的大江行船图。

(2)结合诗歌最后两句分析,可以看出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旅居外地时深切的思乡之情。

故答案为:⑴潮水上涨,与堤岸齐平,江面更显宽阔,正是顺风行船,一叶白帆好似挂在江天之上。

勾勒出了一幅壮美的大江行船图。

⑵抒发了诗人旅居外地时深切的思乡之情。

【点评】⑴本题考查描绘诗句景象的能力。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有很多写景的诗句都给人以美的享受。

解答这样的题,首先要分析诗句中的意象和意境,并在头脑里想象这样的意境,然后再结合诗意进行描绘。

描绘的语言一定要恰当、优美、生动、形象,给人以美的享受。

⑵此题考查对思想感情的理解能力。

理解诗句所表达的情感,一是间接的从诗中所描写的景物特点上揣摩,理解诗人心境和情绪,二是抓住诗中诗人直接表达情感的句子理解,三是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理解。

2.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春兴(唐)武元衡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注释】作者的家乡在洛阳附近。

(1)诗中“________”一词写出了杨柳的枝繁叶茂,“________”一字写出了梦境的一再出现。

八年级上册诗歌鉴赏语文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诗歌鉴赏语文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诗歌鉴赏语文试题含答案一、八年级上册诗歌鉴赏1.阅读李白的《渡荆门送别》,完成各题。

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颈联描绘了两幅图画,第一幅是________图;第二幅是________图。

(2)“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这两句诗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阅读诗歌,回答问题【甲】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乙】南园十三首(其五)李贺男儿何不带吴钩①,收取关山五十州②?请君暂上凌烟阁③,若个④书生万户侯?【注】①吴钩:刀名,刃弯。

②关山五十州:指当时藩镇割据,中央不能掌管的地区。

③凌烟阁:贞观十七年,唐太宗为长孙无忌、杜如晦、房玄龄、魏征、虞世南等二十四位开国功臣建的一座楼阁。

阁内绘有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皆出自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之手,意在让后人永远记住他们为唐王朝建立的不朽功勋。

④若个:哪个。

(1)请简析【甲】诗中“黑云压城城欲摧”中“压”字的妙处。

(2)【甲】诗以“色”绘诗,【乙】诗以“问”成诗,各具特色,请任选一诗简要分析。

(提示:【甲】诗可结合“塞上燕脂凝夜紫”分析)3.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夜宿七盘岭沈佺期①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

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

芳春平仲②绿,清夜子规啼。

浮客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

【注释】①沈佺(quán)期:唐代诗人。

②平仲:银杏的别称。

③浮客:游子。

诗人自指。

(1)“夜宿七盘岭”中“宿”字的意思是________。

(2)“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3)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心境?4.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采桑子欧阳修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2024届高考语用综合题语境训练:《诗经》(含解析)

2024届高考语用综合题语境训练:《诗经》(含解析)

语用综合题语境训练--------《诗经》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共计305篇,分风、雅、颂三部分的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期的大部分诗歌的《诗经》,集中反映了周王朝500年间由盛转衰的社会风貌和风土人情。

梁启超说,《诗经》是我国最古而最优美之文学作品。

《诗经》之美,不仅在词,亦在情。

不仅抑扬顿挫,音律和谐,朗朗上口,富有美感,还有真挚、纯粹而热烈的情感。

所谓经典,大抵都是能让人情到深处,①……《诗经》是古代学子们的必读书目,被孔子奉为经典。

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

儒家尊崇礼教,孔子将学《诗经》和学礼②,可见他将《诗经》放在了何等重要的位置。

孔子曾以一句话概括了《诗经》的宗旨,即“《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孔子认为《诗经》所表达的思想纯正无邪,所以就以《诗经》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来教育弟子。

比如,《蓼莪》讲述报效祖国与为父母尽孝难以双全,当祖国需要时,仍会③地选择为国尽忠,体现了家国情怀,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诗经》收录了诸多情感真挚的诗歌,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周王朝对礼的重视,以及华夏民族的人伦美德。

《诗经》中表达的对亲人的思念,对父母的孝心,对朋友的忠诚,对爱情的忠贞,对自由的追求……经过千年流转,依然能对今天的我们起到思想教化的作用。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

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作为五经之一的《诗经》,既是文学的,①。

作为文学经典,《诗经》确立了三千年中国古典诗歌的基本情调。

作为文化经典,《诗经》是周朝礼乐的组成部分,表现了周人农事、宴饮、战争、婚恋各个方面的情形,展示着先民对天人、家国、上下、男女关系的理解。

通俗而言,《诗经》所记录的就是我国最早的诗,②。

比如结婚的时候,典礼旁边有人歌唱;宴饮的时候,歌唱以表示主人对客人的热情接待。

诗歌鉴赏(题目)语言方面及答案

诗歌鉴赏(题目)语言方面及答案

古诗鉴赏考点精练一鉴赏诗歌的语言★考点过关题1.(北师大附属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题)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顾炎武①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

离怀销浊酒,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注】①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

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贵斗争。

清兵南下,参加人民抗清起义。

入清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势,志存恢复。

(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是日惊秋老:是无情的日月送来秋天,催人衰老,令人震惊。

B.相望各一涯:天各一方,遥相瞩望。

C.离怀销浊酒:离别的情怀只能借浊酒来排遣。

D.逐客已无家:亡国之人,已无家可言。

(2)“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中的“肝胆”和“阅”在这里各是什么意思?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2.(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2)题。

至后①杜甫冬至至后日初长,远在剑南思洛阳②。

青袍白马有何意,金谷铜驼③非故乡。

梅花欲开不自觉,棣萼④一别永相望。

愁极本凭诗遣兴,诗成吟咏转凄凉。

【注】①这首诗做于安史之乱后的第二年冬至前后。

②诗人青少年时期在洛阳度过。

③金谷、铜驼:指金谷园、铜驼陌,皆洛阳胜地。

④棣萼:出于《诗经·小雅·常棣》“棠棣之华,萼不韡韡(wěi,光明华美的样子)。

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冬至”点题,冬至之后,白日渐长,写出诗人身在蜀地,心思洛阳的现状。

B.“青袍白马”运用借代手法,代指叛军。

诗人此时不禁想到叛军攻入洛阳的情景。

C.洛阳胜地金谷园、铜驼陌受到战争破坏,让诗人心生国破家亡、物是人非之感。

D.尾联直抒胸臆,诗人在愁苦之余本想写诗遣愁,诗成之后却心生寂寥倍感凄凉。

(2)本诗的颈联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其精妙之处。

3. (揭阳市三中2019届高三10月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小题。

下册语文课后诗词赏析及训练有答案

下册语文课后诗词赏析及训练有答案

下册语文课后诗词赏析及训练有答案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五)、逢入京使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表达了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2、“凭君传语报平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理?表达了诗人挂念亲人而又无可寄托,担心亲人挂念自己的复杂心理3、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一下前两句所展现的画面。

离开长安已经好多天了,回头一望,只觉长路漫漫,尘烟蔽天.诗人又思念起家乡和亲人,不禁掩面抽泣,泪水很快就沾湿了双袖。

4、一二句“龙钟”“泪不干”的浓重色彩与三四句“凭君传语报平安”的轻描淡写似乎有些矛盾,你是怎样理解的?答:不矛盾。

“马上相逢”彼此行色匆匆,没有纸笔,赶紧托他捎回平安的口信,真切地表达了思家的深情。

这“传语”二字,寄托了诗人全部的思家之情;而“平安”二字,却是家人最挂怀的讯息。

纯朴的描写流露出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六)、滁州西涧 1、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诗歌表现出来的景象。

我单单喜爱这涧边生长的野草,是那样幽静而富有生趣;河岸上茂密树林的深处,不断传来黄鹂鸟的叫声,是那样婉转动听。

因傍晚下了春雨,河面像潮水一样流得更急了;在那暮色苍茫的荒野渡口,已没有人渡河,只有一只小船独自悠闲地横泊在水边,任凭潮来潮去。

2、在诗人笔下,幽草的寓意是什么?生于偏僻之处而不甘堕落、坦然、安贫乐道的高尚气节。

3、人们历来称赞“野渡无人舟自横”中的“舟自横”三字,结合整首诗歌,请你也来品一品这三个字的妙处吧。

“舟自横”三字,一说小舟处此清闲之地,闲而无用,表达诗人的不被重用的忧伤情怀;一说小舟处此激流之中,坦荡悠然,表达诗人的宽广胸怀;两种心情交织在一起,构成诗歌丰富的精神内涵。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表达了诗人恬淡闲适的胸襟和脱俗隐逸的忧伤情怀。

(七)、江南逢李龟年 1、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对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对国运衰微的现实的无限感慨和自身身世飘零的深切感伤。

2、“落花时节”有什么特殊含义?比喻国运衰微,人生落魄,盛时不再。

2021年高考语文二轮温习专题组合练05语用文言文诗歌名句

2021年高考语文二轮温习专题组合练05语用文言文诗歌名句

专题组合练05 语用+文言文+诗歌+名句(时间:45分钟赋分:44分)一、语言运用(9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利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有利于主导国际舆论场;从经济上看,则①成立普遍的临时性同盟,从舆论上看,铄石流金....有利于减少经济投入,摊薄战争本钱。

博得②有人以为特朗普是靠连年打拼积累的经验进行了一次媒体战役,即通过大放厥词....媒体的关注,从而取得免费的报导。

46个修正案,整部法律条文增加十余条,被新华社盛赞③这次《立法法》修改,连篇累牍....为“迈向良法善治的里程碑”。

,前后取得“大连④元宝豆腐由富含蛋白质的黑龙江非转基因大豆制成,在大连路人皆知....知名安心品牌”“大连名牌产品”等称号。

,既抹杀了罗振玉对王国维的帮忙提携之⑤这些说法明显带有情绪性,不能算作持平之论....功,也错把王国维看成了傀儡式人物。

、⑥很多案例表明,公租房管理乱象背后往往存在着腐败问题,一些政策执行者上下其手....内外勾结,把公租房变成了“私家产”。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⑤⑥D.③④⑥答案B解析①铄石流金:能使金石熔化,形容天气极热。

此处不合语境。

②大放厥词:原指铺张辞藻或各抒己见;现用来指夸夸其谈,大发议论,有贬义。

符合此句语境。

③连篇累牍:形容叙述的篇幅过量。

贬义。

此处褒贬不妥。

④路人皆知: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此处不合语境。

⑤持平之论:指公正的意见,也指折中、调和的话。

符合此句语境。

⑥上下其手:比喻暗中勾结,随意玩弄手法,串通作弊。

符合此句语境。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A.唐县检察院踊跃探索深化检务公动工作的新途径,通过推行案件公开听证、文书说理、通报工作等,丰硕了检务公开新内涵,展示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B.当下,很多艺术家把摄影作为重要的传播媒介,融入到艺术创作的构架中,与带有声音和视频功能的流媒体结合,进行了有利的视觉创作和尝试。

C.人民币正式加入SDR货币篮子,成为全世界储蓄货币,这不仅透射出中国在全世界治理中的话语权的不断提升,也表明中国开始融入世界金融体系。

04 2024年高考新课标Ⅰ卷古诗阅读+默写+语用详尽解析

04 2024年高考新课标Ⅰ卷古诗阅读+默写+语用详尽解析

感谢观看
译文:因为喜爱这庵堂前的一脉清泉,我背着行李来此借宿一宿。泉水声刚刚响起 时,我还以为有小溪正对着门户,但听得久了,却仿佛感觉整间屋子都变成了小船,正 在水面上飘荡。泉水声时而变得如怒涛般壮伟,时而又如滴滴细雨般清脆圆润。你看那 王羲之的《兰亭序》,也是用湍急的流水声来代替了管弦之音。(公众号 语文畅学优)
D.诗人与兰亭诸贤一样,都把对音乐之美的追求寄托于山水而摒弃了乐器。 【答案:C 曲解诗意【解析】本选项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根据诗歌内容,“君看昔日兰亭帖 ,亦把湍流替管弦。”意指昔日王羲之等兰亭集会,兰亭诸贤将湍急的流水声当作了管弦之音,自然的声音 当作了天然的音乐。诗人听山泉声音之美妙,不由想起古代文人墨客的“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 觞曲水”的雅趣,表达了自己对于这种自然之美的欣赏和推崇。选项中“摒弃了乐器”并不准确,“亦把 湍流替管弦”,诗人和兰亭诸贤一样,喜欢水流自然之声,但这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要“摒弃乐器”,不能 绝对化思维。
示例四:汉皇重色思倾国 御宇多年求不得
【解析】唐代诗人写时事,常常托之于汉代,如"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
贼"借汉喻唐以古喻今。因此,横线处应该填写的内容是:“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
家破残贼”。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高适的《燕歌行》,通过描绘汉代边境的战事来
隐喻唐代边境的战乱,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渴望。
16.诗中以对比的方式,对泉声进行了生动的描写,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赏析。(6分 )
【解析】【审题】(1)关键信息:泉声描写,对比手法,内容简析;(2)答题 思路:对比1+描写1;对比2+描写2;对比所达到的表达效果总结分析。(2)读诗 句,找对比,析效果 泉声描写1:骤闻将谓溪当户,久听翻疑屋是船。 诗意:初听泉声,以为是溪水就在门口,久听泉声,又怀疑屋子像在船上。 对比:乍听与久听的不同:乍听泉声时,感觉是一条溪水从门前流过;久听后感觉水声 逐渐弥漫于四周,使人有身处舟中之感。对比突出了泉声如溪水潺潺、又如船行水上, 表现出泉声的动听和变化多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高考新课标全国I卷8.这首诗描写了边地雨雪交加、荒凉苦寒的环境。

“别路”的意思是戍卒离别家乡到边关的路。

9.这样写的好处是,不仅点明了边塞“天寒”“地暗”的环境,也真实生动地透露出戍卒在这种环境中产生的“旗彩坏”“鼓声低”的心理感受。

这首诗表现了戍卒身处辽远而艰苦的边塞的思乡之情。

【赏析】江总今存征戍诗五首:《陇头水二首》《关山月》《骢马驱》《雨雪曲》,皆为乐府横吹曲辞,多描写边塞之荒僻与离人之忧愁,尤值一提是《雨雪曲》。

起句“雨雪”点题,“榆溪”乃边关之溪,“陇西”乃边关要塞,可见戍地之寒远。

“天寒旗彩坏”虽未如“风擎红旗冻不翻”形象,却异曲同工。

诗末回首遥望来时路,无限思乡之愁起。

《乐府诗鉴赏辞典》称此诗“苍凉劲直,颇有气骨”。

江总(519-594),字总持,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东)人,南朝陈大臣。

幼聪敏,有文才。

年十八,为宣惠武陵王府法曹参军,迁尚书殿中郎。

所作诗篇,深受梁武帝赏识,遂擢为侍郎,后更官至太子中舍人。

张缵、王筠、刘之遴,乃一时高才学士,皆对江总雅相推重,与之为忘年友。

侯景反,台城陷,辗转避难,流寓岭南。

陈文帝天嘉四年(563年)还为中书侍郎。

后主即位,历任尚书仆射、尚书令,世称“江令”。

江总虽身为宰相,但不理政务,终日与陈暄、孔范等陪侍陈后主,游宴后宫,吟作艳诗,荒唐无度,当时谓之狎客。

入隋,为秦王文学,卒于江都。

有集三十卷,已亡佚,明人辑有《江令君集》。

江总是宫体诗重要作家,今存诗近百首,浮艳靡丽,内容贫弱,多是一些为统治者淫乐助兴之作。

16、【答案】①难道感恩就只是给父母洗脚吗?②学校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③“一刀切”的模式④反而会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⑤学校、家长和社会的共同努力【解析】①处要注意前面的“质疑”一词,“质疑”什么?当然是将感恩片面地理解为给父母洗脚。

②什么“无疑是正确的”呢?根据前一句话,是说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这是从大处来说,结合这一语段的主要内容,就是指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了。

③“简单地”是指做法,“不少学校”都这样,感恩教育模式化了。

④要注意前有“不但”,后面可接递进关系或跟上文意思相反或出乎预料的语句。

⑤既然感恩教育“涉及到很多方面”,单靠学校一方就很难做得很好了,需要各方一起努力了。

17、【答案示例】蜡烛如果害怕燃烧,那它永远不会发光;鲜花如果害怕凋谢,那它永远不会灿烂;骏马如果害怕失足,那它永远不会奔驰。

【解析】很有意思,海南省文昌市小学教研室编制的《2009年人教版实验教材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第七题第2小题就是这个题目,高考命题者只是稍稍作了一些改动。

做好这道题并不难,先认真阅读所给的示例,就会发现这样一个内在联系:“种子发芽”“雏鹰高飞”“钻石生辉”;再自己选择三个合适的话题根据句式进行写作就行了。

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I卷8、答: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

诗人春日眺望经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9、答:①触景生情;②寓情于景;③写哀景抒哀情。

诗歌简析:这是一首怀古诗,首句统摄全篇点明作者的情感极其哀愁,这哀愁是由荒郊中看到的景色引起的:泾水弯弯曲曲靠在遥远的村子旁边;因为过多的放牧牛马,春天的草已经看不到多少了;原野上的田地没有人耕种,只有秦朝时的古碑还在,还能证明这里曾经的兴盛;天色已晚,云彩与积雪一道围绕在苍山上,几缕炊烟伴着残阳,绿树显得格外昏暗,行客之路尽是黄沙。

看到这荒凉的景色,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再回想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诗歌用了触景生情、寓情于景的手法,借泾水、春草、古碑、苍山、残阳、绿树、黄沙等凄凉败落的景物,表达了自己的怀古伤今之情。

在情景处理上,用极富特征的荒凉景物抒发了对唐王朝国势日衰的悲叹。

颈联采用拟人,写景细致入微。

16.巴黎之行让我对法国作家和诗人维克多•雨果有了更深的了解。

他在著作权保护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他促成了法国文学创作者的著作权保护机构——法国文学家协会的建立,促成了保护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的国际公约——伯尔尼公约的制定。

17.略2012年高考新课标全国I卷8、【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能力。

【方法点拨】解答时要联系全词词句,联系题目、作者的情况,准确把握从题目上可以看出(思远人),可以看出是一首思念怀人之作;在写法上,借秋景、飞云、归鸿等意象来表现这一情感。

【参考答案】这首词表达了对远方行人的深切思念首句起兴,以红叶黄花染绘出深秋的特殊色调,渲染离别的悲凉气氛,增添对远方行人绵绵不尽的思念情怀。

9、【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

【方法点拨】通过阅读,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各个意象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用什么研墨,用泪水也,以泪水研墨,和泪作书思念到深处,不停流泪,泪水落到纸上,红笺因而褪去了颜色。

【参考答案】关系是:“就砚旋研墨”暗指以临窗滴下的泪水研墨,和泪作书。

原因是:红笺被泪水浸湿由于情到深处,词中主人公在作书时不停流泪,泪水落到纸上,红笺因而褪去了颜色。

16、【解析】本题综合考查考生句式变换以及语言表达连贯、简明、得体、准确的能力【方法点拨】作答本题首先要审清题意要求,如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不得照抄材料,每句不超过20个字,按照要求,才能得到理想的分数。

【答案示例】我们的祖先就开始采掘铜矿,铸造铜器了;这却一直没有得到考古发掘的证实;我国至迟在夏晚期就已经开始使用铜器了17、【解析】本题考查考生仿写句式的能力【方法点拨】作答本题注意要求,要选用一个对象,使用到拟人修辞,句式和原句相同在仿写时注意拟人要用词贴切,体现出拟人的特点,内容上要合理通顺,所选话题要相关,如梅花、昙花都属植物【答案示例】蚂蚁用弱小身躯扛起生命的重量,那是在启迪我们:弱小并不可怕蜜蜂在风吹雨淋中勤奋采蜜,那是在告诉我们:人生需要勤奋2013年高考新课标全国I卷8、答:那些整天酣饮的酒徒一个个封侯拜将,而自己只能做一个闲散的江边渔翁。

表达了对自己壮志未酬而只能隐居的无奈和牢骚。

9、答:用来含蓄地表达对统治者的不屑和愤慨之情。

皇帝既置我于闲散,镜湖风月原本就属于闲散之人,又何必让皇帝来恩赐呢?再说,天地之大,何处容不下我一个闲散之人,谁有稀罕你皇帝的恩赐!【全诗赏析】这是陆游闲居故乡山阴时所作。

山阴地近镜湖,因此他此期词作多为“渔歌菱唱”。

山容水态之咏,棹舞舟模之什,貌似清旷谈远,翛然物外,殊不知此翁身寄湖山,心存河岳。

他写“身老沧洲”的惨谈生活,正是“心在天山”的痛苦曲折的反映。

这首《鹊桥仙》即其一例。

仔细品味当得诗人心思、真实处境。

词从南郑幕府生活写起。

发端两句,对他一生中最难忘的这段戎马生涯作了一往情深的追忆。

在华丽的明灯下与同僚纵情赌博,骑上骏马猎射驰驱,这是多么豪迈的生活!当时南郑地处西北边防,为恢复中原的战略据点。

王炎入川时,宋孝宗曾面谕布置北伐工作;陆游也曾为王炎规划进取之策,说“经略中原必自长安始,取长安必自陇右始”(见《宋史"陆游传》)。

他初抵南郑时满怀信心地唱道:“国家四纪失中原,师出江淮未易吞。

会看金鼓从天下,却用关中作本根。

”(《山南行》)因此,他在军中心情极为舒畅,遂有“华灯纵博”、“雕鞍驰射”的“当年豪举”。

词句显得激昂整炼,入势豪迈。

但第三句折入现实,紧承以“谁记”二字,顿时引出一片寂寞凄凉。

朝廷的国策起了变化,大有可为的时机就此白白丧失了。

不到一年,王炎被召还朝,陆游转官成都,风流云散,伟略成空。

那份豪情壮志,当年曾有几人珍视?如今更有谁还记得?词人运千钧之力于毫端,用“谁记”一笔兜转,于转折中进层。

后两句描绘出两类人物,两条道路:终日酣饮耽乐的酒徒,反倒受赏封候;志存恢复的儒生如已者,却被迫投闲置散,作了江边渔父,事之不平,孰逾于此?这四、五两句,以“独”字为转折,从转折中再进一层。

经过两次转折进层,昔日马上草檄、短衣射虎的英雄,在此时却已经变成孤舟蓑笠翁了。

那个“独”字以入声直促之音,高亢特起,凝铸了深沉的孤愤和掉头不顾的傲岸,声情悉称,妙合无垠。

下片承“江边渔父”以“轻舟”、“低逢”之渺小与“苹洲烟雨”之浩荡对举,复缀“占断”一语于其间,再作转折进层。

“占断”即占尽之意。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无拘无束,独往独来,是谓“占断烟雨”。

三句写湖上生涯,词境浩渺苍凉,极烟水迷离之致,含疏旷要眇之情。

词至此声情转为纾徐萧散,节奏轻缓。

但由于“占断”一词撑拄其间,又显得骨力开张,于舒缓中蓄拗怒之气,萧散而不失遒劲昂扬。

“占断”以前既蓄深沉的孤愤和掉头不顾的傲岸之情,复于此处得“占断”二字一挑,于是,“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官家赐与”这更为昂扬兀傲的两句肆口而成,语随调出,唱出了全阕的最高音。

唐代诗人贺知章老去还乡,玄宗曾诏赐镜湖一曲以示矜恤。

陆游借用这一故事而翻出一层新意——官家(皇帝)既置我于闲散,这镜湖风月本来就只属闲人,还用得着你官家赐与吗?再说,天地之大,江湖之迥,何处不可置我八尺之躯,谁又稀罕你“官家”的赐与?这个结句,表现出夷然不屑之态,愤慨不平之情,笔锋直指最高统治者,它把通首迭经转折进层蓄积起来的激昂不平之意,挟其大力盘旋之势,千回百转而后骤现,故一出便振动全词,声情激昂,逸响悠然,浩歌不绝。

这首抒情小唱很能代表陆游放归后词作的特色。

他在描写湖山胜景,闲情逸趣的同时,总蕴含着壮志未酬、壮心不已的幽愤。

这首《鹊桥仙》中雕鞍驰射,苹洲烟雨,景色何等广漠浩荡!而“谁记”、“独去”、“占断”这类词语层层转折,步步蓄势,隐曲幽微,情意又何等怨慕深远!这种景与情,广与深的纵模交织,构成了独特深沉的意境。

明代杨慎《词品》说:“放翁词,纤丽处似淮海,雄快处似东坡。

其感旧《鹊桥仙》一首(即此词),英气可掬,流落亦可惜矣。

”他看到了这首词中的“英气”,却没有看到其中的不平之气,清代陈廷焯编《词则》,将此词选入《别调集》,在“酒徒”两句上加密点以示激赏,眉批云:“悲壮语,亦是安分语。

”谓为“悲壮”近是,谓为“安分”则远失之。

这首词看似超脱、“安分”,实则于啸傲烟水中深寓忠愤抑郁之气,内心是极不平静,极不安分的。

不窥其隐曲幽微的深衷,说他随缘、安分,未免昧于骚人之旨,委屈了志士之心。

这首词,读来荡气回肠、确是上乘之作。

16、水是很多物质的溶剂才能被植物吸收没有水就没有植物的生命17、中国环境标志(俗称“十环”),图形由中心的青山、绿水、太阳及周围的十个环组成。

(2分)图形的中心结构表示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外围的十个环紧密结合,环环紧扣,表示公众参与,共同保护环境;同时十个环的“环”字与环境的“环”同字,其寓意为“全民联合起来,共同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