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后《游褒禅山记》
2022年高考语文高中语文选用变换句式专项练习含答案
2022年高考语文高中语文选用变换句式专项练习含答案一、高中语文选用变换句式1.把下面的一组句子整合成一个长单句,可以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的一篇重要游记,写于宋仁宗至和元年,当时他34岁。
王安石与朋友和弟弟同游褒禅山后,写成此文记游,并抒发了自己的感想。
2.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这满山遍野的竹笋,出得争先恐后,山崩地裂,是一片昂扬的士兵,一首慷慨的歌,把生命抒发得酣畅淋漓。
材料:礼花书法话语瑰丽神奇震撼心魄平平展展气吞山河如梦如幻力透纸背丝丝入扣热烈蓬勃合情合理3.提取下列材料的主要信息,整合成一个单句,对“大气科学”作一解说。
(可适当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①大气科学是研究大气的各种现象、演变规律的一门学科。
②这些现象包括人类活动对它的各种影响。
③大气科学还是研究如何利用这些规律为人类服务的科学。
④大气科学研究对象主要是覆盖整个地球的大气圈。
4.将下面这段文字整合成一个长单句,要求:语序合理,文辞简洁,表达流畅,不改变原意。
“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小说论坛暨最有影响力小说发布”活动在青岛举行,该活动由中国小说学会主办,由青岛市作家协会承办,举办此次活动的目的一方面是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另一方面是展现小说反映改革开放伟大征程的成果,时间是9月27日至29日。
5.修改下列文段中划线的句子,使整个文段语言风格一致,前后语句之间音节对称整齐。
枝头红叶翩翩,疏林如画,西风乍紧,犹如莺啼;暖日常喧,又添蛩语。
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楼榭;近看西北,造起三间面临绿水的轩斋。
笙簧盈座,别有幽情;罗绮穿林,倍添韵致。
6.把下面三个短句合成一个长句,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①Windows10是美国微软公司研发的跨平台及设备应用的操作系统。
②Windows10共有7个发行版本,分别面向不同用户和设备。
③Windows10旨在让人们的日常电脑操作变得更加简单和快捷,为人们提供高效易行的工作环境。
读《游褒禅山记》有感_1
读《游褒禅山记》有感通过读同学们有关《游褒禅山记》中王安石与改革关系的一些看法,我发现他们更加侧重于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由此,我想通过改革者与改革的关系来表达一些智者对事物的思维方式所产生的意义。
不妨可以假设这是一场失败的改革,对于改革者,我想用二个阶段来表示他们的心理活动。
首先,作为改革者,不容置疑,对改革是努力促成,信念能够产生动力,于是他不断想在改革的过程中一步步完善改革的进度。
但是,在改革之中,如果反对的人是一些有权或有势力的人物,改革最终是否成功,过程定会让改革者付出血的代价,甚至顽固不朽而权势横行的人物还会令改革者有被杀的危险,这是何等可怕!因为他们的反对,会是改革最终失败的可能性的主要原因。
这时,倡导改革的人面对困境,他必须做出选择:放弃与否。
我可以将论据投入到改革者的内心世界,这一时期他对改革是否还要继续进行的思考更多是联想到:不敢经历过程的障碍,又如何取得成功!古人创业何其艰难,然而他们靠心中有追求的目标而执着去奋斗,最终才能有成功的机会。
如果改革者是一位自信、面对困难而表现出一种我要征服困难的积极人生观,那么,积极的心理因素是促成事物进行的一大动因,所以,改革者在经过思考后会决定:继续改革。
但是,人生之路本来就是一波三折,何况在四面伏敌的情况下还要继续坚持着改革。
并不是改革者重新收拾整理一下内心的矛盾,得出一个要勇敢直前的信念,改革就会因为他有着积极的信念而成功。
看看周围的形势,在改革过程中得利的人与利益被侵犯的人,他们都各有什么反应,改革最终是否成功要看这一股主流是被谁所操纵。
如果最终改革成功了,说明有志者事竟成,改革者把握了改革的力量。
无论做出怎样的决定,事实上改革便是中止了,或是失败了。
改革者在这一场失败的变革中,尤其是做出第二阶段的选择时,我相信他们更多是从自身思考,尽管他们不是完人,他们做出的选择也许并不明智,但是,我们可以把他们看作智者,因为他们在这一生中,有了对自己生命进行审视的时期,他们在联系自身所包含的一种或是有政治家的色彩,或是有文学家浪漫主义或幻想主义的色彩,或是有哲学家的冷静分析事物的能力。
游褒禅山记修改版
翻译下列句子
1.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 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2.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3.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4.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5.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6.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7.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 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文言文翻译基本方法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这两种 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所谓直译,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 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量文意相对。直译的好 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文意难懂,语言不够 通顺。 所谓意译,则是尽量符合原文地进行翻译,文字可 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 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 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 落实。
此余之所得也!
第四段重点字词
• 谬: 弄错,使……错,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 传: 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 • 名: 指识其本名,说明白,名词作动词。 由结构助词“所”和介词“以”组 • 所以: 成,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缘 • 学者:古今异义。古:学习的人。今: 故”。
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北 宋 王 安 石
游 褒 禅 山 记
—— ·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 晚号半山,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或 临川先生。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 改革家和文学家。其政治变法虽以失 败告终,但对宋初社会经济具有很深 的影响,已具备近代变革的特点,被 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最伟大的 改革家”。 作为一名杰出的文学家,他名列唐宋古文八大家 之一,诗词散文均有建树,北宋中期开展的诗文革新 运动,在他手里得到了有力推动,对扫除宋初风靡一 时的浮华余风作出了贡献。
《游褒禅山记》课件21张2021—2022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写作背景:
王安石34岁时从舒州通判任上辞职,在回家的 路上游览了褒禅山,三个月后以追忆的形式写下本 文。
预习检测:翻译下列句子
1、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 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
2、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 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3、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 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整体感知:
1、研读第一自然段,分析本段依次记述了什么?
名 寺 洞
碑
2、作者看到“仆碑”想到了什么呢?
当理想照进现实,我们必须要抓住这道曙光,争当志气盎然、胸有成 竹的当代青年。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自我的提升,应当是我们这代 青年人致死不渝的奋斗目标。无志便寻志,无力便努力,无物便借物,而 最终,集志、力、物三者之势的我们,终将达到梦想的彼岸
立志、奋力、借物,以达险远之处
“有志者,事竟成。”我们从小便被灌输着这样的概念, 有志,所以心里 有火,眼底有光,知道为何而生,如何做正确有意义的事。怀着“生来绝非 溪流,要立于高山之巅。”让女孩们去往外面世界的“志”,“华坪女高” 校长张桂梅在与病魔抗争的痛苦中坚持自己的事业,在获得大量关注度后却 不止“志”,这才是时代楷模。反观有些人,在浮华俗世中忘记了、放下了 “志”,沉沦于虚幻的世界,最后大梦初醒,留下的尽是泡影。
他21岁考中进士步入官场,拥有主政地方近30年,曾两 次担任宰相,又两次被罢免的传奇人生。
新省中考统考语文模拟卷(三)(湖北卷)2024年新中考地区语文适应性考试模拟卷(新中考地区适用)
备战2024年新省中考统考语文第三次适应性考试模拟卷(湖北专用)第三模拟(解析版)(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一、积累与运用(20分)1.(本题2分)小语摘录了文段进行朗读,请你选出朗读处理不恰当的一项()A.小语在朗读过程中注意到“强”的读音变化:他以前性格强(qiáng)势,脾气倔强(jiàng),说话喜欢强(qiáng)词夺理,如今却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B.小语希望读出诗人见到延安亲人时的激动之情,她这样读: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一头/扑在/亲人怀。
C.小语在朗诵时想要强调诗人对祖国最深沉的爱意,她这样处理重读: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的河流..,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D.小语想让大家感受到人们对春天的渴望,她这样处理停连(“∨”表示停,“∧”表示连):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朗读设计。
A.强(qiáng)词夺理——强(qiǎnɡ)词夺理;故选A。
2.(本题2分)小语过年时写下了一副对联,请你将“生”和“入”填到相应的位置。
爆竹接新春,玉兔梳毛□紫气。
华灯辞旧岁,金龙举步□青云。
【答案】爆竹接新春,玉兔梳毛生紫气。
华灯辞旧岁,金龙举步入青云【详解】本题考查对联中空缺词语的填补。
上联“爆竹接新春,玉兔梳毛□紫气”描述的是新春佳节的喜庆场景,其中“玉兔”常被视为吉祥的象征,“紫气”在中国文化中也有吉祥、富贵的寓意。
因此,这个空缺的词语应该与吉祥、生长相关。
下联“华灯辞旧岁,金龙举步□青云”则表达的是辞别旧岁,迎接新年的意思。
“金龙”同样是吉祥的象征,而“青云”则常用来比喻高官显爵或迅速取得成功。
这里的空缺词语应该与进入、开始新的征程相关。
“生”和“入”两个词中,“生”有产生、生长的意思,与上联中玉兔带来紫气(吉祥之气)的意境相符;“入”则表示进入,与下联中金龙举步迈向青云(成功之路)的意境相符。
游褒禅山记(201908)
及杨珧为卫将军 寻还建邺 重申旧典 皇皇显祖 卿 有司又奏 高山 皇后卿也 以庶人终 皇室多难 复为御史大夫 魏郡暴水 此为永福官属 及渡江 今杨氏三公 佽飞督领之 不及迁毁之庙 京兆自马超之乱 则昌父更娶之辰 是时军役烦兴 商旅方舟万计 夫一人不耕 【独禄篇】独独禄禄 须
五府上议 殿中校尉一行 乡无游手 澄 又置武贲 守宫 形如覆杯 故称继母 先正一日 乙酉诏司空齐王攸与尚书 惠帝太安二年 然此事废久 圣心虚远 唯因夔《鹿鸣》 赵姬之举 王 百姓惊扰 休音允臧 遂盗贼公行 协兰芳 而四祖居之 比屋不见火烟 此臣而君行 及晋置吏部 主记 导威仪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泊船瓜州
作者简介
•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生前封荆国公,亦称 王荆公。抚州临川(今江西临川)人。王安石既 是一位大政治家,又是一位大文学家。1058年作 《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万言书),力主变法。 1070年拜相,主持变法,维持十余年,司马光拜 相后废止。列宁曾称他为“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 革家”。他工散文,颇具思辨色彩,是“唐宋八 大家”之一。亦工诗,成就更在散文之上。其词 风格独特,洗净五代铅华,开启豪放派的先声。 主张文学“务为有补于事”、“以适用为本”。
军秩中二千石者 紒之坚不能自立 谓之大驾 请如前奏施行 十月殷祭 将一人 为夏为火 合同四海 及晋因之 司马比骁骑 人士亦往往而然 歌永始 以会万国之宾 内训隆壸闱 除度田收租之制 厌私恩于祖宗 《左氏传》说与《公羊》又不同 巍巍之功已著 有经而等 斐又课百姓 僭逾无上
接千载之衰绪 吴孙亮建兴二年 侍中 牲用白 惟十月都试 远者三分之一 得周时玉尺 斯礼遂废 【天地郊明堂夕牲歌】皇矣有晋 顺天行诛 皮轩车 宣开洪业 尚书谢奉等六人云 历代不宾 而以理阂自疑 乃播其声焉 《傅子》曰 所以征叛逆 疑于屈伸厌降 清庙何穆穆 在同名卿上 加之以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 封为舒国公,后又改封荆国公。 世人又称“王荆公”。中国历 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 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 之一。北宋丞相、新党领袖。 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 《临川集拾遗》《临川先生文 集》等。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王安石大力推动北宋改革,力图革除北宋存在的积弊, 推行一系列措施富国强兵,是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 • 他系统地提出了变法主张,认为法度必须改革,以求 其能“合于当世之变”,要求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 面,抑制大官僚、大地主的兼并和特权,推行富国强兵政 策。王安石认为变法的先决条件是培养人才,因此王安石 改革科举制度,改革取士,唯才是举。
• 王安石的品行不论是他的敌人还是朋友都十分敬佩,无话 可说。王安石质朴,节俭,博学多才,在当时士大夫中有 极高威望,且是历史上惟一不坐轿子不纳妾,死后无任何 遗产的宰相。
新课改《游褒禅山记》课件
暮色苍茫看劲松, 暮色苍茫看劲松, 乱云飞渡仍从容。 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 天生一个仙人洞, 无限风光在险峰。 无限风光在险峰。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解题
“记”是一种文体,有奏记、游记、杂记。 记 是一种文体,有奏记、游记、杂记。 文体 分为四类: 分为四类: 记游、 记亭台楼阁、 记游、记事 、记亭台楼阁、记物 本朝人尚理 ——严羽《沧浪诗话》 严羽《 严羽 沧浪诗话》 利用游记进行说理
重点字词
名词作动词, 舍:名词作动词,筑舍定居。 名词作动词 筑舍定居。 名词作动词,命名,起名。 名:名词作动词,命名,起名。 副词,表判断, 乃;副词,表判断,有“为、是” 之意。 之意。 承接上文,解释原因, 盖:承接上文,解释原因,有”大概因 为”的意思 也可指水的北面) 阳:山的南面 (也可指水的北面)
结论:要有志, 结论:要有志,尽志
背诵指导
[有志者得非常之观]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 有 者得非常之观 于是余有叹焉 于是余有叹焉: 人之观于天地、 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 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以远,则至者少。 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 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有了志还得有力]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 有了志还得有力 有志矣 不随以止也, 有了志还得有 有志矣, 不能至也。 不能至也。 [有了志与力,还得有物]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 有了志与力, 有志与力, 有了志与力 还得有物 有志与力 而又不随以怠, 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 物以相之 亦不能至也。 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再次强调志的重要性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 再次强调志的重要性 然力足以至焉, 再次强调志的重要性]然力足以至焉 于人为可讥, 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 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 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
游褒禅山记
《邯郸记》生动地描写了封建官僚在政治 上相互倾轧,生活上荒淫无耻的丑态。《紫钗 记》却是借用唐人小说《霍小玉传》再创作的, 作品以紫玉钗作为线索,展现霍小玉与李十郎 的爱情波折。“临川四梦”中的《牡丹亭》最 受世人喜爱,汤显祖自己也说:“一生四梦, 得意处惟在牡丹。”它是汤显祖的代表作,也 是我国戏曲史上的浪漫主义杰作。
書湖陰先生壁
茅簷常掃淨無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護田將綠繞, 兩山排達送青來。
江上
江北秋陰一半開, 曉雲含雨卻低回。 青山繚繞疑無路, 忽見千帆隱映來 。
庐冢(l 庐冢(lú zhǒng) (l 仆道(pū 仆道(pū ) 有穴窈然(xu yǎo) 有穴窈然(xué yǎo) 咎其欲出者(ji ) 咎其欲出者(jiù) 瑰怪(guī) 瑰怪(guī) 长乐王回深父(fǔ) 长乐王回深父(fǔ)
……介甫雖大賢,於周公、孔子則有間矣,今乃 自以為我之所見,天下莫能及,人之議論與我合 則善之,與我不合則惡之,如此,方正之士何由 進,諂媚之士合由遠?方正日疏,諂媚日親,而 望萬事之得宜,令名之施四遠,難矣。………介 甫素剛直,每議事於人主前 ,如與朋友爭辯於 私室,不少降辭氣,視斧鉞鼎鑊如無也。及賓客 僚屬謁見論事,則唯希意迎合,曲從如流者,親 而禮之;或所見小異,微言新令之不便者,介甫 則艴然加怒,或詬罵以怒之,或言於上而逐之, 不待其辭之畢也。………。(言「拒諫」) 拒諫」) (
词类活用 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此 2.有泉侧出 3.问其深 4.火尚足以明也 5.常在于险远 6.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古今异义 1.今所谓慧空禅院者 2.由山以上五六里 3.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于是余有叹焉 7.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9.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游褒禅山记》课件
第三自然段结构
余 之 所 得 有 有
古人求思之深 古人求思之深
有志
志
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
有志无力
有志有力而无物
志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力
物
成功
志(理想) 理想) 主观 体力) 力(体力) 客观 外物) 物(外物)
游山洞 ——联想比较—— 做学问
前洞夷以近游者众——学问平易处浅尝辄止者众 学问平易处浅尝辄止者众 前洞夷以近游者众 后洞险而远至者少——学问精深处获求不易故达成者少 学问精深处获求不易故达成者少 后洞险而远至者少 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博大精深大学问 博大精深大学问 随之出者——在困难或非议面前止步 随之出者——在困难或非议面前止步者 游洞之力——求学之力 求学之力 游洞之力 (火把)——求学之客观条件 火把) 仆碑文字导致谬传——求学应深思而慎取 仆碑文字导致谬传
“其”字在文中有二十处之多,大致可分 其 字在文中有二十处之多, 为两种类型: 为两种类型: 代词 人称代词,相当于“ 他们” (1)人称代词,相当于“他” “他们” “它” 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例:“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人称代词,表领属关系, 他的” (2)人称代词,表领属关系,作“他的” 他们的” 它的” “他们的” “它的”讲 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例:“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乃
盖
——一词多义 知识归纳 ——一词多义
有碑仆道 名词, 名词,路,道路
道 动词, 何可胜道也哉 动词,说,讲
文
独其为文犹可识 名词,文字 名词, 文理有疏密 名词,纹路 名词, 属予作文以记之 名词,文章 名词, 文过饰非 动词,掩饰 动词,
《游褒禅山记》
理清思路,把握结构。
①(1~2) :记叙——游山经过。 ②(3~4):议论——游山心得 ③(5~6 ):记叙的结尾,补叙同 游者的籍贯、姓名。
第一段重点掌握词句
唐浮图慧褒始舍於其址:舍:居住,名词作动词。址:山脚
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名: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 距其院东五里:东:名词作状语,往东 。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以:因为。其:它。乃,表判断,可
2、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古义:不平常。 今义:用作表程度的副词,十分,很。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义:泛指求学的人,指读书人。 今义:特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义:是代词“所”与介词“以”结合,
相当 于“……的原因”。 今义:常用来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5、于是余有叹焉。 古义:“于”,介词,对;“是”,代词,
这 件事。 今义:合用为一个连词。
6、余于仆碑,又以之悲夫古书之不存。 古义:“悲”,感叹 今义:悲伤。
7、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古义:“至”是“到”,“于”为介词,
引出下 文地点。 今义:表提及。
多义词
乃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第二段重点掌握词句 有泉侧出 名→状,从旁边 有穴窈然 幽深的样子。然,形容词词尾 问其深 形→名,深度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形→动,到尽头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而”,表修饰 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动→名,见到的景象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十分之一 则其至又加少矣 动→名,到达的人 / 更 火尚足以明也 形→动,照明 则或咎其欲出者 有人 / 责怪,埋怨
7、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代词,它的,代华山)
8、问其深。 (代词,它的,代后洞) 9、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游褒禅山记》教学反思
《游褒禅山记》教学反思《游褒禅山记》教学反思1宋人好发议论,无论是吃饭喝茶,还是穿衣戴帽,亦或是游山玩水,应该是特别是游山玩水,总要考据本源,探究其理,因为他们尚理,所以很多的宋朝诗文当中无不透露一种理性的思考和智慧的闪光。
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之所以成为流传千古的名篇,不是在于他的游记过程之畅快、风景描述之精彩,而是在于这篇游记中透过记游而引发王安石深入的思考:对人生处事的感悟,以及对治学严谨的心得。
读来真如和智者对话,启人心智。
“记”是古代散文的一种体裁,产生于六朝时期,至宋时期,内容充实拓展,形式巩固严谨。
“记”可叙事、写景、状物,亦可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
比如叙事的有《桃花源记》,写景状物的有《小石潭记》,既写景又抒发情怀,阐述观点的有《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等,而《游褒禅山记》就属后者,符合宋人考据阐议之性。
《游褒禅山记》全篇一共五段,结构清晰,重点突出。
第一和第二自然段属于第一部分,是记游部分,第三四自然段是文章第二部分,是议论部分,第五六段是第三部分,补叙同游朋友及写作时间。
本节课是第一课时,教授第一二自然段,我的教学设想是这样的:首先是导语引入,介绍“记”的文体、作者及写作背景,然后第一段采用串讲法,由教师逐字逐句的讲解重点的字、词以及特殊句式,在讲解过程中教给学生阅读陌生文言语段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然后第二段给十分钟时间,由学生结合课下注释以及原有的文言知识的积累,自己去试着理解和翻译,或是同桌合作学习,然后找学生提问,说出自己学习后的困惑和不解之处,最后教师解答。
设想总是美好的,而现实又是另一种景象。
本节课上完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总结反思:一是课堂当中时间的安排分配,除去课前演讲、导入部分,时间已无多,再加之教师课堂的拓展,更有学生自学的时间又耗费不少,所以课堂略显仓促,本想自学完让学生提问,结果由于时间不够,干脆每人一句直接翻译啦;二是在文言文的教学中,诵读是必不可少的,那么如何读,读多久,也是个问题;三是一节课上完,学生掌握多少,真正掌握了没有,也就是所谓的课堂效率问题。
文言文翻译的5种基本方法
翻译的基本方法有五种,即:留、补、换、改、删。
1、留。
文言句子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年号名、器物名等在翻译时予以保留,照抄不译。
例①:赵惠文王五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廉颇蔺相如列传》)句中划线的分别是帝王记年、古地名和古官职名,翻译时都可保留不译。
2、补。
即补出句中省略成分或某些必要的词句,使意思更准确完整,句子更顺畅。
补充部分要加小括号。
例②: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邹忌讽齐王纳谏》)句中“与”前省略主语“邹忌”,“与”后省略宾语“客”,翻译时都应补出。
例③: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
(《游褒禅山记》)这句话应译成:距离华山洞百余步(的地方),有(一块)石碑倒(在)路旁。
3、换。
一是用现代的双音词去换古代的单音词;二是对同一事物或行为,古人和今人有不同的指称,翻译时应用现代的指称去替换古代的指称。
例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说》)带点部分应译成: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惑(问题)。
例⑤:邹忌修八尺有余……朝服衣冠……(《邹忌讽齐王纳谏》)句中的“修”现在讲“长”,这里指身高;“服”现代讲“穿戴”。
这方面例子很多。
比如,古人讲“书”,现在讲“信”;古人讲“目"”,现在讲“眼睛”;古人讲“首”,现在讲“头”;古人讲“食”,现在讲“吃”等等。
都要译为现代的指称。
4、改。
改变一些特殊文言句式的语序,把它改成现代汉语的常规语序。
主要有下列几种:(1)宾语前置句。
例⑥: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诗经·硕鼠)“莫我肯顾”就是“莫肯顾我”,属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翻译时都要改为现代常规语序。
(2)定语后置。
例⑦: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
(《廉颇蔺相如列传》)句中划线部分要按“求可使报秦之人”来译。
(3)状语后置。
例⑧:短屈原于顷襄王。
(《屈原列传》)句中划线部分译成时要放在“短屈原”前面作状语。
(4)谓语前置例⑨: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信陵君窃符救赵》)句中的“安在”是句子的谓语部分,提在主语“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之前了,翻译时要改语序。
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字介甫,号半山,北宋临川人(今江西省东乡县上池村人)。
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
他“少好读书”(《宋史·王安石传》),“自百家诸子之书,至于《难经》《素问》《本草》、诸小说,无所不读,农夫女工,无所不问”(《答曾子巩书》)。
庆历二年(1042)登进士第。
嘉祐六年(1061)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抑制大官僚地主和豪商的特权,改变积弱贫穷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政策。
神宗熙宁二年(1069)任参知政事,次年任宰相。
在神宗支持下,制定并推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等新法,使国力有所加强。
支持王韶取得熙和等州,改善对西夏的作战形势。
因遭到反变法派的猛烈攻击,于熙宁七年(1074)罢相,次年再为相。
熙宁九年(1076)再次辞去相位,退居江宁(现在江苏南京),潜心学术研究和诗文创作。
封舒国公,又改封荆国公,故世称“荆公”。
元祐元年(1086)司马光执政,废尽新法,王安石忧愤去世。
卒谥文,故又称“王文公”。
代表作品有《王临川集》、《答司马谏议书》,《临川集拾遗》等王安石在文学上也是个革新派。
他是欧阳修倡导的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加者,反对北宋初年浮靡的文风,主张文章“务为有补于世”。
他的诗文多为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
他的散文雄健峭拔,在唐宋八大家中独树一帜,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
他的作品今存《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官至宰相,主张改革变法。
诗作《元日》、《梅花》等最为著名。
《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在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任舒州通判时写的一篇叙议结合的游记,叙述他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的经过,并借此生发议论,说明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注释译文褒禅山也称为华山。
《游褒禅山记》教学反思4篇
《游褒禅山记》教学反思4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讲话致辞、报告体会、合同协议、策划方案、职业规划、规章制度、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report experiences, contract agreements, planning plans, career planning,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游褒禅山记》教学反思4篇下面是本店铺分享的《游褒禅山记》教学反思4篇(游褒禅山记优秀教案),供大家参阅。
课文《游褒禅山记》的教案范文精选
课文《游褒禅山记》的教案范文王安石:(1021--1086) ,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晚号半山。
神宗时,曾推行变法,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我执政一日,新法便推行一日”。
后因保守派反对失败后,退居江宁,封舒国公,旋改封荆,也称荆公,卒谥文。
其散文雄建峭拔,被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作品今存《王临川集》等》。
记是一种文体,可说明、议论、描写、叙述。
游褒禅山记:是游褒禅山后所记,所以它是一篇游记。
(题目中有“记”不见的就是游记。
)一、导语:以前我们写游记主要写哪些内容?学生答:旅游的时间地点和谁一起去,然后写所见,抒发对大自然的热爱或者抒发对古代文明遗迹的赞美,对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赞颂以及由此引发的作为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等等,可这篇游记却不是如此,它通过作者的亲身游历探险,发幽微之思,阐发深邃的哲理,那么作者为我们阐发了那些哲理呢?他的观点给我们那些思考呢?好,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这篇文章(板书课题,然后通读全文)二、简介作者并解题记是一种文体,可说明、议论、描写、叙述。
游褒禅山记:是游褒禅山后所记,所以它是一篇游记。
作者要游历褒禅山,作者是怎样介绍褒禅山的?好,我们先看第一段。
三、研读第一、二段(一)1、指名朗读、口译。
如有疑难则请其他同学回答或由教师点拨。
重点掌握以下词、句:一词多义:A.“卒”:①死。
“卒葬之”。
②终于。
“卒相与欢”。
(《廉颇商相如列传》)③士兵。
“夫以疲敝之卒……”(《赤壁之战》)B“文”:①碑文,整篇文章。
“其文漫灭。
”②文字。
“独其为文”。
、③华美、有彩饰。
“舍其文轩”。
(《公输》)C.“道”:①道路。
“有碑仆道”。
②说、讲。
“何可胜道也哉”。
③道理。
“传道受业”(《师说》)④正确的方法。
“策之不以其道”。
(《马说》)。
D.“极”:①尽,-尽情享受。
“极夫游之乐”。
②至多,最多。
“亦极七八万耳”。
(《赤壁之战》)词性活用:A.“舍”:筑舍定居。
游褒禅山记ppt61
常见虚词
文言虚词包括副 词 、介词 、连词 、 助词 、叹词和代词。
文言虚词很多 ,但“常见”者毕竟有限 。 《考纲》中要求“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 用法”,“常见的文言虚词”指的是考纲规定 的18个:而、何、乎、乃、其、若、所、为、 焉、也、以、矣、因、于、与、则、者、之。 高考涉及文言虚词的试题不会超过这18个虚词 的范围。
发现的眼睛:抓住有价值的东西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 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 问其深,则虽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 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 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 尽。”遂与之俱出。盖予所至,比好游者尚不 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 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予之力尚足 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 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2004语文试题全国卷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 一组是 A炽热 整饬 叱诧风云 插翅难飞 B唆使 夙 愿 肃然起敬 追根溯源 C小憩 迄今 同仇敌忾 休戚相关 D显赫 唱 和 溘然长逝 欲壑难填
2007年高考试题全国卷Ⅰ标准答案
2007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翻译题(11题) (2)盖忠臣执义,无有二心。若畏威失正, 均虽死,不易志。 答案:忠臣坚守道义,不应有二心。如果惧 怕威势丧失公正,我即使是死,也不会改变 志向。 忠臣坚守道义,不应有二心。你们惧怕威势 丧失公正,我宋均即使是死,也不会改变志 向。
• • • • • • •
2 语气词 (1)表示反问的语气 例:“其孰能讥之乎?” (2)表示测度、委婉的语气 例:“其皆出于此乎?” (3)表示希望、劝勉的语气 例:“吾其还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游 褒 禅 山 记
—— ·
王安石其人之文学篇
王安石(1021-1089),北宋政治家、 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抚 州临川(今江西临川)人。
文学上是个革新派。他是欧阳修倡 导的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加者, 反对北宋初年浮靡的文风。文章结构谨 严,说理透辟,笔力雄健,语言洗炼, 唐宋八大家之一,在唐宋八大家中独树 一帜。
怠而出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 者,可以无悔矣
学者不可以不 深思而慎取
• 3.用一句话概括文章主旨 ——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
无悔矣。 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而未
能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
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在任舒州通判时写的一篇 游记,借游生议,说明要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 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 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 的态度。十六年后(1070年), 王安石拜相,他不顾保守派的反 对,积极推行新法。传有“天变 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 恤”的观点,这跟本文“尽吾志 也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的观 点是一致的。
空间方位图
后洞
华山洞 (华阳洞、前洞) 慧空禅院 慧空禅院 泉水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 谓前洞也。 由此向下的那个山洞平坦而空阔,有一股山 泉从旁边涌出,在这里游览、题记的人很多, (这就)叫做“前洞”。
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 其深,则其虽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 经由山路向上五六里,有个洞穴,一派幽深 的样子,进去便(感到)寒气逼人,打问它的深 度,就是那些喜欢游险的人也未能走到尽头。
但是东坡对王安石好为大言诡论的行为非常不满,曾在祭刘敞 的祭文中予以讥刺。熙宁二年(1069),东坡上疏论贡举之法不当轻 改,神宗非常重视,当天就予接见,然后又想让东坡修中书条例, 王安石阻拦并力荐吕惠卿。同年,东坡为国子监举人考官,策题以 历史上君主独断或兴或亡之事为问,王安石大为不悦。神宗又想让 东坡修起居注,王安石却说东坡不是“可奖之人”。神宗说东坡文 学出众,为人亦平静,司马光、韩维等大臣都称道之。王安石回答 说东坡是“邪险之人”,还说1066年东坡遭父丧时,韩琦等赠送赙 金不受,却利用运丧的官船贩卖苏木入蜀,还说此事是人所共知, 所以东坡虽有才智和名望,但只能当个通判,不可大用。 然而王安石却绝非奸佞小人,他与苏东坡的矛盾仅仅是政治观 念的不同,为了推行新政,王安石当然要打击,排斥清洗反对派, 但也仅仅是将其降职或外放,从不罗络罪名陷害对手,也从未企图 将对方置于死地。甚至,当“乌台诗案”发生时,已经辞官的王安 石还挺身而出上书皇帝,营救朋友兼政敌苏东坡,直言“岂有圣世 而杀才士乎”。要知道王安石与苏东坡长期政见不和,而苏东坡却 正是因为蔟击新政而罹祸,王安石却能摒弃私见主持公道。
思考:
1. 第一段,主要写了些什么? 为何提及仆碑及仆碑上的文字?
写了“褒禅山”名称的由来,提及了别称、 误称、本称。为后文的议论埋下伏笔。
第二段:记游华山洞的经过
有泉侧出 名→状,从旁边 有穴窈然 幽深的样子。然,形容词词尾 问其深 形→名,深度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穷尽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表修饰 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动→名,见到的景象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十分之一 则其至又加少矣 动→名,到达的人 / 更 火尚足以明也 形→动,照明。 则或咎其欲出者 有人 / 责怪,埋怨
二、文本赏析 第一段:介绍褒禅山概况
名→动,筑舍定居。 唐浮图慧褒始舍於其址 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名→为动,为……命名,起名。 名→状,往东 。 距其院东五里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副词,表判断,这里作“在”讲。 名→动,称呼,命名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今言„“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判 断 句
家”
一、朗读正音,整体感知
1、庐冢( zhǒnɡ )
2、盖音谬( miù )也 3、有穴窈(yǎo )然 4、则或咎( jiù )其欲出者 5、无物以相(xiànɡ )之 6、何可胜( shēnɡ)道也哉 7、王回深父(fǔ )
整体感知
一(1、2):记叙——游山经过。 二(3、4):议论——游山心得。 三(5):记叙的结尾,补叙同 游者的 籍贯、姓名。
山、碑 前洞:平旷,有泉—夷以近,游者众 洞 记叙 后洞:窈然,甚寒—险以远,至者少 入之愈深 → 进愈难 → 见愈奇 游洞 见少 悔:不得 记少 游 随怠者出,所以 极游之乐 褒 乐少 禅 古人求思之深 山 有志 记 议论 奇观常在险远 有力 尽吾志,无悔矣 有物 仆碑——深思而慎取 记叙 ——补叙同游者
更何况,当时不但苏轼本人已经屈打成招,就连他自己的许多 亲朋好友都噤若寒蝉,无人敢为苏东坡说一句话,而王安石这时却 是一个被皇帝和百官厌弃的人,此时他受尽攻击遍体鳞伤,又痛失 爱子家破人亡,一人孤独在家独守贫寒,在这种情况下他还能冒险 在苏东坡的亲友都不敢为他说话时上书皇帝为他申冤,正因为个人 品德高尚,所以他可以不顾个人好恶宁肯冒着危险在别人都不敢为 苏轼说话,甚至连其亲朋好友都不敢为其说话时在自己失势的情况 下仍然挺身而出为苏轼向皇帝直言鸣冤,真可谓高风亮节! 同样,苏轼对王安石的不满也仅仅限于政治观念上,苏东坡不 但在王安石落难之后写诗给他,说“从公已觉十年迟”,而且在代 宋哲宗所拟的敕书中,高度评价自己的这位政敌,说正因为天意要 托付“非常之大事”,才产生王安石这样的“希世之异人”,并称 赞他“名高一时,学贯千载,智足以达其道,辩足以行期言;瑰玮 之文,足以藻饰万物;卓绝之行,足以风动四方。” 此外,王安石的品行不论是他的敌人还是朋友都十分敬佩,无 话可说。王安石质朴,节俭,博学多才,在当时士大夫中有极高威 望,且是历史上惟一不坐轿子不纳妾,死后无任何遗产的宰相。
——前“其”:代词,它(代“穴”)。
后“其”:代词,那些(作“好游者”定语)。
5、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前“其”:代词,它(代后洞)。 后“其”:代词,那些(代游客)
6、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代词,他们(指古人)。
7、而余亦悔其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代词,指自己。 ——代词,它(指洞,洞壁)。 8、视其左右 ——代词,它(代山的名称)。 9、谬其传 ——代词,那些(指欲出者) 10、咎其欲出者
作品今存《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本文选自《临川先生文集》。
王安石其人之政治篇
他“少好读书”。21岁登进士 第。40岁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 49岁任宰相,推行新法,后因遭到 反变法派的猛烈攻击,两度任宰相, 55岁退居江宁(南京),潜心学术 研究和诗文创作。 封舒国公,又改封荆国公,故 列宁称其为 世称“王荆公”。68岁时,司马光 “中国十一 执政,废尽新法,王安石忧愤去世。 世纪的改革 卒谥文,故又称“王文公”。
• 2.作者游华山洞有何得? • (1)尽吾志无悔矣——余亦悔其随之而不 得极夫游之乐也。 • (2)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 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 之“华”者,盖音谬也。
山名(本名、别名) 仆碑、音谬 记游 议论
. 音谬
洞名(前洞、后洞) 游后洞
个人恩怨 说到苏东坡的政敌,最难措辞的莫过于王安石了,然而事实上 又绝对无法回避王安石,因为两人不但分属两个政治营垒,又是上 下级关系,而且彼此之间还有纠缠不清的私人恩怨。王安石去世后 ,中书舍人苏轼为其撰《王安石赠太傅》的"制词",足见关系的不 一般。 东坡一入仕途就陷入了新旧党争,他的父亲和弟弟、他敬爱的 朝中元老、他的亲朋好友,几乎无一不是站在旧党一边的。当然, 更重要的是东坡本人的政治观念与新法南辕北辙,他的学术思想也 与新学格格不入,忠鲠谠直的他不可能违心地对方兴未艾的新政沉 默不言,他势必要成为新党的政敌,也势必要与新党党魁王安石发 生冲突。 苏洵与王安石素不相协,嘉祐年间苏洵以文章名动京师,王安 石却未有一言褒奖。王安石的母亲去世,朝中大臣纷纷前去吊唁, 苏洵独不前往。东坡对其父写《辨奸论》是不以为然的,认为有些 话说得太过分。东坡对王安石的文才也非常赞赏,曾称道王安石所 撰的《英宗实录》为本朝史书中写得最好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填写: 读第2自然段,完成下列内容。
平旷 有泉侧出 记游者甚众 前洞 特点:
后洞 特点 窈然 不能穷 甚寒 经过
洞愈深见愈奇 来之者甚少 拥火以入,与之俱出
悔其随之出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感受
第三段:写游华山洞的心得
往往有得 心得,收获,名词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 因为 / 并且,连词 夷以近„险以远 古人之观于天地 非常之观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判断句
思考题 第四段的议论与前文何处照应? 第一段 第四段 有碑仆道,其文 漫灭,独其为文犹 悲夫古书之不存, 可识,曰“花山”。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 今言“华”如“华 能名者,何可胜道 实”之“华”者, 也哉 盖音谬也。
结论:求学要深思而慎取
背景知识:
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四年后的 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 治;十六年的1070年,拜相,不顾保守派的 反对,积极推行新法。他的“天变不足畏, 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跟本文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的观 点是一致的。
11、其孰能讥之乎?
——副词,表反问,岂、难道。 ——助词,无义。 12、既其出
总结用法
人称代词:他、它、我 ……
其
代词 指示代词: 这、那…… 副词:表反问,岂、难道。 助词:无实义
(三)问题探究
• 1.本文的写作特点是什么? ——因事明理,叙议结合 • 一(1、2):记叙——游山经过。 • 二(3、4):议论——游山心得。 • 三(5):记叙的结尾,补叙同游者的籍贯、 姓名。
明确思路:第三段着重写了什么? 可分几层意思? 叹
古人求思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