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民族团结教学设计
民族团结的教学设计 民族团结教案范文六篇
民族团结的教学设计民族团结教案范文六篇教学设计:民族团结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和内涵。
2. 掌握民族团结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3. 了解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特色。
4. 提高爱国主义观念和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
1. 民族团结的内涵和重要性。
2. 民族团结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3. 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特色。
4. 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发展。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 学生集体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 老师出示图片,让学生谈论自己的家乡或祖辈的故乡,了解多样化的民间文化。
(二)学习环节(30分钟)
1. 分析民族团结的内涵和重要性。
2. 讲解民族团结的发展历程和现状,让学生理解所处的社会变革。
3. 介绍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特色,增强学生认识自我、认同文化的需求。
(三)活动环节(15分钟)
1. 学生分组,自愿讨论自己所在的区域或家乡的传统文化的特色和传承。
(四)总结反思(5分钟)
1. 老师总结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问题:“我们该如何保护和传承好自己的民族文化?”
2. 学生反思,概括今天所学内容,并表达自己的看法。
四、教学评价
1. 学生能够表达民族团结的内涵和重要性,并理解所处社会变革的历程和现状;
2. 学生能够对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特色有比较深入的理解,能够认识到保护和传承好自己的民族文化是必要的;
3. 学生思想能够得到拓展和提高,表现出良好的情感态度和思想品质,能够提升爱国主义观念和自豪感。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1课 民族团结》教学设计_6
《民族团结》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了解和掌握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内容和意义,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少数民族地区的迅速发展,西部大开发给少数民族地区带来了新气象。
培养以唯物主义历史观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运用讨论法,讲解法和图片展示法等培养学生从历史资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掌握探究式学习的方法,培养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注重历史学习和现实的密切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通过对孔繁森先进事迹的学习,形成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逐步确立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作贡献的人生理想。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经过近两年的历史知识的学习,基本掌握了学习历史的方法,分析历史的能力逐步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也逐步提升,本课内容较枯燥,我从导入新课就开始注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兴趣,学生学习气氛活跃,效果较好。
教学重点: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教学难点: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和内容教学过程:一.导入:展示我国第五套人民币100元钞票,切入学生生活实际,引入已退出市场的第四套人民币,上面的印刷图案体现出我国的不同的民族,考考大家能辨认出多少个民族名称?这实际上反映出我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多民族)我国有多少个民族?多少个少数民族?请欣赏我们56个民族大家庭一幅图片,多么和谐,多么温暖!那么我们56个民族的大家庭怎样才做到和睦相处,共同发展的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第11课民族团结一探究竟。
二.授课与活动:活动一:品味民族风情开展民族知识的小竞赛,看看同学们对民族知识的了解有多少?抢答的方式激发兴趣。
展示图片,提出问题,学生迅速抢答。
点评和过渡:学生们表现非常积极,懂得的民族知识还真不少,为你们点赞!从刚才的知识抢答活动中,我们感受到我国民族交往的历史是悠久的,而且从中也感觉到了少数民族拥有着独特的民族风情,这一切都为我们中华民族增添了靓丽的色彩,那么,我国这些不同特色的民族到底是怎样做到和睦相处,共同发展的呢?我们党实行了什么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第11课民族团结教案
第11课《民族团结》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的政策,少数民族跨入社会主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各族人民共同繁荣。
民族工作的成就。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各族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大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保证。
我们要维护国家统一、巩固各族人民大团结。
通过对有关民族工作知识内容的学习,进一步认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团结对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
3.过程与方法:归纳各族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史实,培养学生通过具体事件发现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倡导积极思考、与他人交流合作的学习方法,并鼓励学生用此方法来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培养学生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注重历史学习与现实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点及突破:本课重点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可以通过设疑法引导学生理解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
通过结合生活实际补充大量的生动的图文信息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如何实行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歌曲《爱我中华》。
这首《爱我中华》是我国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会歌,每当听到这首优美的旋律,我们都能深深地感受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兴盛。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民族团结》一课。
讲授新课:一、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1.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分布的特点提问:(1)我国有多少个少数民族?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汉族占主体,少数民族有55个。
在全国总人口中汉族占92%,少数民族占8%。
(2)我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什么?(学生看图说分布特点)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杂居。
汉族集中的地区有少数民族,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有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居住。
这是大杂居。
小聚居表现的很明显。
(举班级的例子。
班级绝大多数同学是汉族,请问班级里哪位是少数民族同学?你知道你们民族主要聚居在什么地方吗?)这种分布特点是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相互交往、流动形成的。
教学设计5:第11课 民族团结
第11课民族团结教学目标:道德认知目标:1、知道民族团结的故事。
2、懂得各民族之间应互相尊重,平等相等,和睦相处。
道德情感目标:敬仰维护民族团结的人,培养热爱少数民族的情感。
道德行为目标:1、为增进民族团结而努力,不做有损民族团结的事。
2、收集我国各民族和睦团结的资料。
教学重点:使学生懂得各民族之间应互相尊重,平等相等,和睦相处。
教学策略:1、运用多媒体课件渲染气氛,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2、运用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
3、榜样感染法,正反事例对比法。
4、自己动手收集资料法。
师:上课,同学们!请坐。
在上课之前,请同学们带着几个问题来听这首歌——《爱我中华》。
(多媒体展示问题,播放歌曲)1、我国有多少个少数民族?并最少说出五个少数民族的名称?2、你从这首歌曲中感受到了什么?生1:我国有56个少数民族,有蒙古族、回族、朝鲜族、壮族、满族。
生2:不对,是55个少数民族,汉族不是少数民族。
生3:还有瑶族、侗族、白族、藏族、傣族。
生4:还有土家族、高山族、布依族、维吾尔族、苗族。
生5:我从歌曲中感受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亲如一家人,大家共同团结、互相热爱。
师:对。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在广袤的土地上居住着56个民族。
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各族人民都是国家的主人。
今天,就让我们共同来探讨关于“民族团结”这个话题。
一、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课前收集到的一些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请各组派代表发言。
生1:我是壮族人。
我们壮族妇女穿无领、绣花滚边上衣,束绣花围腰,穿绣花鞋,戴银首饰,缠白头巾。
住房一般是上层住人,下层圈养禽畜的“干栏”。
每年农历三月三日都要举行歌圩活动——“歌节”。
这一天,壮族青年男女穿上盛装,成群结队地赶到预定的场所,尽情歌唱,尽情欢乐。
在歌节场上,还有抛绣球、碰红蛋、演壮戏等活动,非常热闹。
生2:我是瑶族人。
瑶族妇女头饰很讲究,槯髻插簪,佩戴银花、银牌、银串珠,还有耳环、手镯、戒指等银饰品。
第11课 民族团结学案
第11课民族团结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各民族分布特点、民族区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及其作用,掌握民族团结的概念,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和睦、友好、互助、联合的关系,以及各族人民齐心协力促进祖国发展和繁荣的状态。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培养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良好习惯,获得正确分析问题的能力,利用教材有关照片及其说明文字,结合本校西藏班网页介绍的内容,通过汉藏“民族团结”的感性认识,联想到全国各民族的大团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一些少数民族文化习俗,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民族大家庭的认同感,自觉承担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责任,了解孔繁森的感人事迹,自觉学习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确立起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远大理想。
学习重点: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以及人民政府实行的各民族共同发展政策。
学习难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学习过程】(一)学生自学,教师点拨:(认真读课文,在书上标出相应知识点。
)1、提示:阅读教材第56页“民族区域自治”的综合信息,完成下列思考题。
填空:(必做题,每题10分):(1)我国56个民族形成了()关系。
形成了()格局。
(2)在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应实行()(3)民族自治地方分为:()()()大家谈:(1)怎样理解民族区域自治?(2)为什么说实行民族区域自治适合中国国情?此政策有什么作用?2、提示:阅读教材57页“各民族共同发展”的综合信息,完成下列思考题。
填空:(必做题,每题10分):(1)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西藏地区胜利完成(),废除了()制度,成为我国的重要牧区。
百万农奴翻身当家作了主人,进入了社会主义阶段。
(2)内蒙古自治区的(),成为国家重要()。
西双版纳()是我国()。
(3)党中央提出()战略以来,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出现了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
大家谈:(1)把你知道的有关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相关问题说给大家听听。
第11课 民族团结教案
第11课民族团结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2.掌握各民族共同发展。
二、能力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比较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大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保证。
我们要维护国家统一、巩固各族人民大团结。
2.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少数民族的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了民族团结、共同繁荣。
●教学重点1.民族政策2.各民族共同繁荣●教学难点各民族跨入社会主义●教学方法1示例法。
通过举典型例子来证明课本上的观点。
2比较法。
通过解放前后少数民族地区生活的变化,来论证党和政府民族政策的正确性。
●教具准备1.投影仪多媒体电脑2.相关的图片音像资料●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课前放“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五十六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的歌曲,烘托课堂气氛。
1、课前提问:我们本册教材前三个单元别介绍了什么内容?2、导入语:今天我们开始学习第四单元——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请同学们看大型民族歌舞《团结颂》剧照。
(多媒体显示),《团结颂》是国家民委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而特别举办的。
它气势恢弘、创意新颖,共有来自全国30多个民族的400多名演员参加演出,展现了中国各民族人民奋发图强奔向新世纪的精神风貌。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民族团结》一课。
3、新授:第11课民族团结一、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1)、.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分布的特点[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课本第一段的内容,了解我国民族构成和分布的特点。
多媒体显示民族表格和主要民族的分布地图,【教师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迄今为止,通过识别并经中央政府确认的民族有56个。
在中国,由于汉族以外的55个民族相对汉族人口较少,习惯上被称为“少数民族”。
民族团结教案
民族团结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和意义;2. 掌握民族团结的内涵和特点;3.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民族观念;4. 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民族团结的定义和内涵;2. 民族团结的重要性;3. 民族团结的特点;4. 民族团结的示范案例。
三、教学过程【引入】1. 为学生播放民族团结的相关视频,引发学生对民族团结的思考和兴趣。
【核心知识讲解】1. 定义和内涵:民族团结是指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共同团结、互相尊重和协作的状态。
内涵包括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交流、民族共同进步等。
2. 重要性:民族团结是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的重要条件和基础。
民族团结是保障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必要保障。
3. 特点:民族团结是多元文化共生的结果,各民族在共同进步中实现自我发展。
民族团结是各民族相互交融、相互学习的过程,促进各民族发展的互补。
【案例分析】1. 介绍“兄弟民族团结”的案例:详细讲解兄弟民族之间的相互帮助、相互支持和相互合作,如中华民族和蒙古族之间的友谊等。
2. 介绍“多民族共同进步”的案例:详细讲解在多民族聚居地区,各民族共同参与经济建设、文化交流和教育发展,实现共同进步。
3. 介绍“一带一路推动民族团结”的案例:详细讲解“一带一路”倡议在促进各民族交流合作、促进区域共同发展中发挥的作用。
【讨论与总结】1. 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和案例的启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2. 教师引导学生对民族团结的意义进行总结,概括民族团结的内涵和特点。
四、教学体会本节课对民族团结的概念、内涵和重要性进行了全面的介绍,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民族团结的具体表现形式。
通过讨论和学生的思考,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关于民族团结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热情。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更加深入了解和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积极践行民族团结的价值观。
第11课民族团结
年 级八年级主备教师
授课教师
学 科历史课题
第11课 民族团
结
总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和掌握: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内容和意义;各民族大开发给少数民族地区带来了新气象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识读、表述和归纳等方法,积累必要的基础知识产党领导下走势社会主义道路的史实,培养通过具体事件发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团结对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
教 学 重 点
教 学 难 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教 法 学 法讲述法,讨论分析,合作探究,教 学 准 备
白板教学,多媒体设备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个 性 设 计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播放歌曲《爱我中华》,展示人民币图片,观察纸币上的图案和文字。
1、纸币上都有哪些民族的头像?2、将民族人物头像,文字印在人民币上,其象征意义是什么?第二环节:自主学习,建构知识自主学习一:展示学习目标:1、我国有多少个少数民族?其分布特点是什么?2、我国政府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实行了怎样的政策?为什么要实行这样的政策?3、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分析,理解,领悟其中内涵。
小组合作探究,共同完成:
组员分工,以教学重点。
学生从教材中
培养学生合作
调动学生的积
检查记录检查人:检查时间。
《民族团结》的教学设计
《民族团结》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由56个民族组成。
(2)中国也是一个多语言,多文字的国家。
(3)了解少数民族习性,增进班级同学情谊。
2、过程与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倡导积极思考、与他人交流合作的学习方法,并鼓励学生用此方法来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愿意为各族人民团结和睦尽自己的责任。
教学重点及突破:了解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多语言、多文字的国家。
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补充大量的生动的图文信息帮助学生了解。
教学难点及突破: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讲解各民族的风俗人情,从而激起他们的爱国意识。
增进班级同学之间情谊,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
教法与学法:1.提问探究法。
2.材料归纳法。
3.小组活动法。
4.讲述法、讲解法。
5.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教学准备:师:各民族的资料,挂图,课件。
生:收集有关少数民族资料,初步了解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一元纸币。
课时:一教学过程:一、导入1、播放歌曲《爱我中华》2、这首《爱我中华》是我国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会歌,每当听到首优美的旋律,我们都能深深地感受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兴盛。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伟大的中华民族》一课。
3、板书课题。
二、学习课文.领悟道理1、认识民族的结构。
师:我们中国全称是什么?生:中华人民共和国师:从这首歌曲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生:回答了解到的信息。
师小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由56个民族组成。
2、认识少数民族的含义,出示少数民族的名称。
师: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你知道为什么把他们称作少数民族吗?生:小组合作探究,派代表全班交流。
师生共同总结:汉族:11.6亿人口多少数民族:1亿人口少3、回族的分布。
师:投影出示民族分布图,引导观察。
了解我国的五个自治区。
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了解民族分部。
第11课民族团结 教案
《第11课民族团结》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和掌握:民族的分布特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内容和意义;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少数民族地区的迅速发展2、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教学重点]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人民政府实行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教学难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导言:我国秦汉以来,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之间虽然有矛盾和战争,但是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和睦、友好、互助、联合的关系却是主流,各族人民齐心协力促进祖国的发展和繁荣,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如何巩固和发展呢?请大家学习新课。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思考完成下列问题.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
1、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制度,我国共有五个省级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自治区。
2、民族区域自治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和地区发展有重大意义,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是解决问题的基本政策。
3、新中国建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实行的政策。
4、中央提出实施战略以来,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出现了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
(二)合作探究:1、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我国民族区域的分布特点是历史形成的,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符合国情实际。
它有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也有助于保障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地区事务的权利。
它有助于国家富强,也有助于各民族繁荣。
它有助于各民族巩固热爱祖国的情感,也有助于大家增强热爱本民族的情感。
(三)拓展延伸:1、从孔繁森的先进事迹中,说说他有哪些高贵品质值得提倡?1、民族区域自治背景:各民族分布特点:政策: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意义:2、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措施:实行各民族的政策中央提出了的战略。
(五)随堂检测:(六)教学反思:。
第11课 民族团结(精选2篇)
第11课民族团结(精选2篇)第11课民族团结篇1第11课民族团结教师: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学习目标:1、掌握民族团结的概念、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西部大开发等基础知识。
2、通过学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培养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基本观点。
3、通过学习,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树立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重点: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以及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政策。
难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完成知识梳理二、合作交流,共同提高1.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是什么?2.西部大开发主要在哪些省市自治区进行?简单说说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意义。
对于如何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你有何合理性的建议?三、小结歌谣记忆法56个民族56朵花,平等团结是一家,区域自治是国策,共同发展变化大,如今西部大开发,各族人民乐开花四、达标测试1.(•湖北荆州)新中国建立初期,党中央决定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a.政治协商制度b.社会主义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按劳分配制度2. (•四川内江)XX年4月,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发生地震。
同胞有难,全国人民感同身受,倾力相助。
请问我国在藏族聚居地设立的省级行政区域是()a.西藏自治区b.内蒙古自治区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d.广西壮族自治区3.(•浙江宁波)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之一。
下列做法有利于民族团结的是()①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②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③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④在国家机关统一使用汉字与普通话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后,全国共设立了几个省级民族自治区?()a. 2个b. 3个c. 4个d. 5个5.建国62年以来,我国民族团结之花开得异常鲜艳。
《民族团结》说课教案
11《民族团结》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1课《民族团结》,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对本节内容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和作用:《民族团结》是初中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1课,主要介绍新中国成立后的民族政策和各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情况。
它不仅是本课的重点,同时也为本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后两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海峡两岸的交往”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各民族分布的特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少数地区的迅速发展;西部大开发给少数民族地区带来了新气象。
2.过程与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倡导积极思考、与他人交流合作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比较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大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保证。
我们要维护国家统一、巩固各族人民大团结。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民族区域自治。
处理方法:通过设疑引导学生理解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补充大量的图文信息,帮助学生理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情况。
2.难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处理方法:让学生讨论历史上各民族友好交往、共同反抗外敌、争取独立解放斗争的资料,对我国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感性认识,最后通过教师讲解达成共识。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逐渐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初步的归纳、综合能力。
在教学中大量采用同学们乐于接受的图片来讲解教材中抽象的知识点,注意趣味性与学科严谨性、科学性相融合。
三、教法学法1. 教法: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主要采取:创设历史情境、图史结合、问题导学、分组合作等方式相结合进行探究式教学,充分调动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学法:学生利用大量的图片和文字资料,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总结归纳等方法对教材内容进行有效的分析、掌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课民族团结教学目标:1、掌握民族团结的的概念、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西部大开发的基础知识。
2、通过对有关民族工作知识内容的学习,进一步认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团结对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
3、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思考、与他人交流合作,注重历史学习与现实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以及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政策。
措施:通过设疑法引导学生理解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
通过结合生活实际补充大量的生动的图文信息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如何实行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教学难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措施:这一知识点涵盖的知识面较广,理论性较强,学生难以把握,在讲课过程中从我国各民族分布特点入手,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讲解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同时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也有较大的差异。
因此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是保证祖国统一、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重要举措。
教学过程:课前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导入新课:背景音乐:《大中国》每当听到这首优美的旋律,我们都能深深地感受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兴盛。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民族团结》一课,出示学习目标及重难点。
我们来进行一个民族知识小竞赛。
看来同学们对少数民族的知识了解的还真不少。
那我再给大家出一道题,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什么政策呢?(生: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我们要学习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
一、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
新中国建立后实行各民族一律平等,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中国共产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三个原则)。
1、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分布的特点提问:(1)我国有多少个少数民族?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汉族占主体,少数民族有55个。
在全国总人口中汉族占92%,少数民族占8%。
(2)我国各民族分布的格局(特点)是什么?(学生看地图册说分布特点)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杂居。
汉族集中的地区有少数民族,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有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居住。
这是大杂居。
小聚居表现的很明显。
这种分布特点是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相互交往、流动形成的。
这种分布特点有利于各民族在经济、文化上密切往来,相互吸引,互相依存,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什么实行这一制度呢?首先请同学们回顾一下,在历史上各民族进行了哪些友好的交往?中央政权如何管辖少数民族地区的?近代各民族在反抗外敌、争取独立解放的斗争中作出了什么贡献?学生回答后,老师归纳补充如下:(1)友好交往: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了和西域各族的友好交往。
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北方少数民族尊称了天可汗。
唐和吐蕃关系友好。
(唐文化是吸纳了外来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达到封建文化的高峰)(2)管辖:汉代设西域都户,是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开始。
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政权,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
汉、蒙、维杂居通婚,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清朝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在新疆设伊犁将军。
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设置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管西藏。
(3)反抗斗争:1840年开始中国遭受列强入侵,少数民族人民和汉族人民并肩反抗外国的入侵。
1888年和1904年,英帝国主义先后两次发动了对中国西藏的侵略战争。
英勇的西藏军民奋起抵抗,连僧人都行动起来,他们用土枪、大刀、长矛等落后武器,同用快枪、火炮武装起来的英国侵略军进行了殊死斗争。
抗日战争时期,鄂伦春族子弟积极参加东北抗日联军,英勇奋战。
当地鄂伦春族人民不顾日本侵略军的残酷迫害,为抗联带路、送信、运粮、侦察敌情,配合抗联攻打据点,用鲜血捍卫了祖国的尊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西藏宗教领袖班禅大师致电表示拥护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
以上这些史实说明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血肉联系。
(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A.中国历史上长期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符合中国国情和历史传统。
B.各民族长期的经济文化联系,形成了各民族只适宜于合作互助,不适合分离的民族关系。
C.近代以来,各民族在共御外敌、争取民族独立解放的革命斗争中,建立了休戚与共的亲密关系,形成了相互离不开的政治认同。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一九五四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其基本内容是: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原则,主张民族不论大小、不论先进或落后,都应该一律平等,互相团结;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实现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大力帮助少数民族加速经济、文化的发展,逐渐消除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民族间的不平等。
(学生读图找到我国设立的自治区。
)提问:谁知道青海省有哪些少数民族?哪些自治州、自治县?我们县又有哪些自治乡?青海是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少数民族人口约占全省总人口的45.5%。
在青海世居的少数民族有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蒙古族等。
其中土族、撒拉族是全国唯一在青海特有的少数民族。
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黄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海南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玉树藏族自治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互助土族自治县化隆回族自治县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日月藏族乡(3)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优越性有哪些?启发学生发言:民族区域自治是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之下的,是否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呢?少数民族有管理本民族事务的权利,这能起到什么作用呢?更好地照顾到本民族文化传统、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
A.有助于把国家统一和少数民族自治结合起来。
既维护了国家主权统一,又保障了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地区事务的权利。
(例:西藏自治区人大代表的构成中少数民族代表占80%以上。
西藏的门巴族虽然人口极少,但在全国人大中还有自己的代表。
这表明西藏各族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也体现了民族平等的原则)B.有助于把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特点结合起来,做到因民族制宜,因地区制宜,从而有利于民族自治地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例:西藏立法和行政机关在执行全国法定节日的基础上,还将“藏历年”和“雪顿节”等藏民族的传统节日列入自治区的节假日。
根据西藏特殊的地理因素,自治区把职工的工作时间每周定为35小时,比全国法定职工周工作时间少5个小时。
西藏自治区还有变通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权利。
如西藏人大通过了《西藏自治区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变通条例》,西藏在历史上形成了一夫多妻和一妻多夫。
准予维持,不定为重婚罪。
)C.有助于把国家富强和民族繁荣结合起来。
D.有助于把各民族热爱祖国的感情和热爱本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
那么,在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下,我国如何促进各民族的共同发展。
二.各民族共同发展1.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主改革新中国成立时,少数民族有四种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封建地主经济;封建农奴制(民主改革西藏前实行封建农奴制度,百万农奴毫无人身自由,可以被农奴主买卖、或赠送给别人,他们的后代仍是农奴);奴隶制;保留原始公社制度残余的(如鄂仑春族)。
经过民主改革,各民族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一下跨越了几个社会历史阶段。
(西藏1961年改革完成,百万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和土地,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2.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基础产业发展由于历史和自然等因素,少数民族地区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极其薄弱,因此建国后我国首先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提问:青藏、川藏、新藏等公路是什么时期修建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学生观看川藏公路图片)看这条川藏公路,蜿蜒于群山之间,人民解放军在修筑这条公路时,克服了高原冻土、泥石流、雪害、山体滑坡等一系列技术难题,终于使这条公路于1954年12月正式通车,密切了内地和边疆的联系,它们为西藏经济建设的发展和西藏各族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3.发展农牧业经济,加大改革的力度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产业主要是畜牧业、畜产品加工如毛纺、皮革制造等等。
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传统产业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展示“蒙牛”产品的商标)提问:这是哪个企业产品的商标?蒙牛乳业集团在哪个省?蒙牛乳业集团创造了中国民营企业超速发展的神话。
从1999年创立到现在,蒙牛在全国乳制品企业中的排名上升至第一位。
2004年蒙牛又花2亿元在呼和浩特建起了一个蒙牛澳亚示范牧场。
这个牧场将欧洲式、美洲式、澳洲式、亚洲式的种草、养牛、挤奶技术集于一体,简直就是个“牧场联合国”。
目的就是要使中国的种草、养牛、挤奶技术,快速实现与欧美发达国家百年经验技术的接轨!这是推动中国乳业发展的大事。
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少数民族地区也紧跟开放的步伐,广西的北海市被列为国家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
乌鲁木齐、南宁、昆明、呼和浩特、银川、西宁、贵阳被国家列为内陆开放城市。
在这些地区国家实行更加优惠的政策。
提问:目前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面临着什么发展机遇?(国家1999年提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
)提问:西部大开发在哪些省市自治区进行?为什么实行西部大开发,西部大开发有哪些重点的项目?西部大开发涉及的省、市、自治区:重庆、四川、云南、贵州、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内蒙古、广西等。
西部大开发的原因:西部地区由于受历史、自然和区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总体发展水平与东部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近十几年来,这种差距还呈拉大趋势。
在继续加快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不失时机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对于逐步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加速实现全国各地区的共同繁荣和人民的共同富裕,保持社会稳定,将发挥重要作用。
广大西部省区地处祖国边疆,是少数民族集中聚居的地方。
多年来,国内外敌对势力利用西部民族和宗教问题搞颠覆和分裂活动。
维护和保持民族地区的稳定,挫败国内外敌对势力分裂我国的阴谋,很关键的一条,就是不断加快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增强整个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根本上巩固社会稳定和边疆安宁的大好局面。
西部大开发的重点项目有哪些?包括西气东输、西电东送、水利枢纽、青藏铁路、交通干线等重大项目。
而其中最让西部人动心的是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两大世纪工程,这是让西部人走向富裕、为东部建设贡献力量的工程。
西气东输:西部地区蕴藏天然气资源约占全国陆上天然气资源总量的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