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理论与批评》

合集下载

文学理论与批评的演进历程

文学理论与批评的演进历程

文学理论与批评的演进历程文学批评是指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度分析和评价的活动。

它是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也是文学创作的重要指导。

文学批评的发展与演进,标志着文学理论与批评的演进历史。

一、传统文学批评传统的文学批评是文学理论的初级阶段,以文学作品的价值评价为主,并借鉴传统诗歌的审美标准。

文学批评家通过分析文学作品的内容、情节、人物、语言、艺术手法、结构等方面,认为文学作品的价值在于作者的才能、思想和艺术表现。

例如,古希腊文艺复兴时期的亚里士多德《诗学》中提出了巨匠、睿智和机会等关于文学批评的议题,成为文学批评为主导范式的标志之一。

二、现代文学批评现代文学批评的发展是现代化进程的必然结果,它代表了文学理论的高级阶段。

现代文学批评的主要特点是思想解放、方法创新和趋向多元。

其中,唯美主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意识流批评、形式主义等成为代表性的批评方法,不断拓展了文学批评的面貌。

1. 唯美主义批评唯美主义批评是西方文学批评中的一种流派,强调文学作品的音乐性、韵律和感官上的美感,着重分析作者的艺术表现和精神创造。

例如,英国诗人奥德斯曼·西德尼《阿波洛尼亚式诗学》、法国诗人保罗·瓦莱里《文艺的局限》等唯美主义文学批评论著,代表了这一批评方法。

2. 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批评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批评是强调直接描写社会、人物、生活现实的批评方法。

现实主义批评强调真实、科学的思维,自然主义批评则注重对自然和人的客观描述。

例如,弗洛贝尔、茨威格等作家代表了现实主义批评,而泰尔曼、神秘学派代表了自然主义批评。

3. 形式主义批评形式主义批评是一种以形式美为核心的批评方法,其主张文学作品本质在于形式、结构和语言表述,强调艺术表现的形式美学意义,反对文学作品的主题意义。

例如,俄国形式主义者杜布洛夫斯基提出词语构成的句子、情境、主题三个层次,成为形式主义批评的代表。

三、后现代文学批评后现代文学批评是对现代文学批评方法的批判、启示和超越,其主张文学作品不再是封闭、自足的艺术体系,而是与社会、历史、人生等现实联系紧密的语言实践。

茅盾建国后的文艺理论和批评

茅盾建国后的文艺理论和批评

茅盾建国后的文艺理论和批评一茅盾的现实主义文艺观,是欧洲19世纪人道主义和法国自然主义的“中国版”。

他1918~1 949年30年间留于世上的几乎所有的文字,都向人们传达出这一强烈而明确的信息。

他的现实主义文艺观是围绕着这一主轴展开的:第一,茅盾是五四“为人生的文学”的主要倡导者之一。

他反对“文以载道”和“游戏人生”的文学观,强调文艺推动社会改革的思想启蒙作用,主张文艺如实地反映作者的人生感受和人民生活。

他认为,文学的目的“不是高兴时的游戏与失意时的消遣”,“文学是为表现人生而作的”,它应该“抨击一切摧残、毒害、窒塞‘最理想的人性’之发展的人为的枷锁”。

第二,提倡现实主义艺术精神和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注重艺术形式和艺术技巧的探索,反对公式化、概念化的创作倾向。

茅盾指出,俄国、法国1 9世纪现实主义是最值得中国作家效仿的对象,因为俄国现实主义体现出博大的人道主义情怀,而法国现实主义则体现出客观描写现实、追求真实再现的理性精神。

真正的作家应该坚持“进步的世界观,战斗的现实主义,以及融合中外古今而植根于广博生活经验的艺术形式”。

可以说,表现伟大的时代性题材与作者写自己最熟悉的生活相统一, 是茅盾文艺观最突出的特色。

茅盾现实主义文艺观的形成及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显著影响,有其特殊的时代温床和思想渊源。

从思想起源上看,茅盾是直接受五四新文化洗礼的那一代人。

在人格发展上,接受了个性自由、个性解放精神完整的锻造;文学思想上,广泛而全面地吸收了西方各种文艺思潮尤其是人道主义和自然主义的艺术营养。

他从一开始就相信了新文化思想的根本价值选择:思想启蒙与文学救国。

20年代末,当启蒙主义文艺思潮发生分裂,从中分化出主张战斗的现实主义的左翼文艺思潮时, 茅盾成为它的中坚和主要的作家、评论家之一。

解放后,文学的环境和时代对作家的要求,都发生了根本性的重大逆转。

时代不再要求作家充当社会的批判者、打破“窒塞‘最理想的人性’之发展的人为的枷锁”的思想者和战士,而要求他把歌颂与粉饰社会的光明面,作为文学创作的中心任务;强调作家把现实生活概括得“更集中、更典型、更强烈”;提倡写工农兵,文艺为工农兵服务。

《文艺理论与批评》

《文艺理论与批评》

《文艺理论与批评》《文艺理论与批评》为国家文艺理论类重要核心期刊。

本刊倡导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框架来观察、分析和评论当代中国以及世界的文艺现象和思潮,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建设作积极的贡献。

本刊坚持人民美学的立场,探索中国的文论和批评方法,对80年代以来日趋僵化的新潮话语和洋八股保持警惕和批判的意识。

本刊以发现、培养年青的、新锐的左翼作者为己任。

它刊发的重要文章有见解,有力度,有针对性,信息量大,准确及时,有参考和保存价值。

本刊设有“理论探索”、“中国问题/中国话语”、“商讨与争鸣”、“当代文艺评论”、“自由论坛”、“作家书简”、“海峡论坛”、“外国文艺研究”、“文坛信息”、“聊天室”等栏目,内容丰富多彩。

本刊每逢单月24日出版,全年6期。

每期定价人民币8.00元,全年48.00元。

本刊国内代号:82-205;本刊地址:北京朝阳区惠新北里甲1号,邮编:100029。

来稿要求:1、来稿应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准确性和可读性,要求论点明确、内容充实、数据可靠、文字精炼,以不超过8000字为宜,杜绝一稿多投。

论文应包括:题名(20字内,含英文题名)、作者姓名、所在单位及所在城市、邮编、中文摘要、关键词(4~8个)、分类号、正文、参考文献。

属基金项目资助的请详细注明基金项目具体名称及编号,并附作者简介(姓名、性别、出生年、学历、职称、研究方向),以及通讯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

2、中文摘要(200字左右)以提供文章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章重要内容。

其基本要素包括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并拥有与文章同等量的主要信息,即不阅读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

如第一次投稿或对投稿有任何疑问,均可联系本刊189/918/33174,本刊将第一时间对问题进行解答,欢迎各界人士投稿。

3、文内表格一律用三线表;插图切勿过大,各图形符合制图规范;正文(含图、表)中的物理量和计量单位应符合国家标准;外文字母、单位、符号的大小写、正斜体、上下角标、矢量、矩阵和易混淆的字母应书写清楚。

【经典译林世界文学名著】《最后一课》译者导读

【经典译林世界文学名著】《最后一课》译者导读

最后一课(经典译林)都德最后一课译序都德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在1912年被首次翻译介绍到中国韩一宇:《都德〈最后一课〉汉译及其社会背景》,《文艺理论与批评》,2003年01期。

从此,在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它被长期选入我国的中学语文教材,超越了不同时期、不同意识形态的阻隔,成为在中国家喻户晓、最具群众基础的法国文学名篇之一。

尽管在它之后,都德有大量的其他作品被陆续译介,但是中国人记忆最深的,永远是《最后一课》。

一代又一代的中国读者,通过《最后一课》了解到“法语是世界上最美丽、最清晰、最严谨的语言”,懂得了“当一个民族沦为奴隶时,只要它好好地保存着自己的语言,就好像掌握了打开监狱的钥匙”。

可以说,在汉语关于都德的语汇中,最具表现力的就是《最后一课》,它甚至可以作为都德的代名词,作为“爱国主义”的符号,融入近代中国人百年的情感之中!生平阿尔封斯·都德是法国19世纪著名的现实主义小说家。

他于1840年5月13日出生在法国南部普罗旺斯地区尼姆城一个破落商人的家庭。

九岁时因父亲生意失败,举家移居里昂。

在里昂中学读书时,都德经常到书店博览群书,广泛涉猎,扩大了知识视野。

1857年,父亲彻底破产,家道中落,十七岁的都德被迫辍学,自谋生路,到阿雷小学校任自习辅导员;半年后,他因不堪忍受“对贫穷的侮辱”,远走巴黎,投靠在那里当职员的哥哥艾尔内斯特。

在哥哥的帮助下,都德在巴黎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并过着年轻文人的清苦的生活。

在此期间,他常为《费加罗报》、《巴黎日报》等报纸撰写文章,还结识了另外两位同样来自普罗旺斯的青年——日后成为政坛巨头的莱昂·甘必大和普罗旺斯文学的捍卫者、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弗雷德里克·米斯特拉尔,后者与都德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1860年,都德进入当时内政部长和立法会议主席莫尔尼公爵的办公室,担任他的三等秘书。

这使他既有机会看到巴黎社会各种各样的人,又能保证有足够的时间继续从事文学创作。

西方文艺理论与批评

西方文艺理论与批评

大纲要求
通过自古希腊至当代的西方文论全史的学习,熟悉 西方自古至今文艺理论家的基本见解,并掌握其研 究问题的视角、立场、价值判断和基本方法 。
课程名称Βιβλιοθήκη 西方文艺理论与批评课程编号
050101B01
课程类别
专业共同必修课
教学方式 总学时数
讲授,讨论式教学 54
考核方式 实验课学时数
笔试
适用专业 学分
本 课 程 共 一 十 五 章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导论
主要讲述五个问题
一、本课程的审视点 二、西方文艺理论的基本框架 三、西方文学理论的学科边界 四、本课程的论述方式 五、学习方法
导论
一、本课程的审视点


高尔吉亚的文学观 语言的文学运用形式具有韵律性。单是这种形式(而不 是内容)就能给人以美感,使观众产生从心灵到肉体状 态的一系列变化。文学内容的基本特征是虚构性,用虚 构的内容进行说服,使观众在心灵上受到“蒙蔽”,当 然这种蒙蔽并不排除能够产生美感。
苏格拉底的文学观 苏格拉底有关文学的论述都包含在柏拉图写作的苏格拉 底对话中。柏拉图和苏格拉底两个人的声音,今天已经 很难分清楚了。在这些文本中包含了对文学、以及文学 活动规律的最早但也十分深刻的认识。可以说,柏拉图 -苏格拉底的论述打开了关于文学认识的最初的视域。 这一视域由这几个要素构成:诗(文学)的本质;诗 (文学)的社会地位;诗(文学)的作用。
导论
二、西方文学理论与批评的基本框架 从公元前431年高尔吉亚开创智者学派传授“修辞术”、 苏格拉底在雅典就文学的社会意义进行提问开始,文学 理论的“边界”实际上就已经划定了。文学自身的形式 规律和文学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从那时就成为了文学理 论的基本话题。

《文艺批评主体论》课件

《文艺批评主体论》课件

3 个人经验和背景
每个批评主体的个人经验 和背景都会在作品鉴赏和 评价中发挥作用。
文艺批评主体的发展
1
古代
古代文艺批评主体以皇帝、贵族和文人为主,基于经典和传统的艺术标准进行评 价。
2
近代
近代文艺批评主体受启蒙思想和现代文化影响,注重个人独立思考和自由表达。
3
现代
现代文艺批评主体多元化,包括学者、评论家、艺术家和普通观众,形成多元的 文化对话和评审体系。
文艺批评主体论的意义
1 促进文艺发展
各种批评主体的多元对话 和观点交流有助于文艺创 作的创新和进步。
2 保证作品质量
3 增强读者欣赏体验
批评主体对作品的评价和 批评监督作用,有助于提 高作品的质量和艺术水准。
批评主体的解读和评价能 够丰富读者的观察角度, 提供更深层次的作品解读 体验。
结论
文艺批评主体是文艺批评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作品的解读和评价,推动 文艺的发展与进步,同时也与时代的变迁和文化的传承密切相关。
文艺批评主体的类型
作者
作者作为创作主体,对作品的创作理念和艺术表达起着重要的影响。
读者
读者作为接受作品的主体,对作品的解读、评价和传播具有重要作用。
批评家
批评家作为专业从事文艺批评的主体,通过专业的分析和评价,影响着作品的接受和发展。
文艺批评主体的特点
1 观点
每个批评主体具有不同的观点和价值取向,对作品的评价和解读呈现多样性。
2 标准
不同的批评主体有不同的衡量标准,对作品的评判标准有所不同。
3 方法
不同的批评主体在文艺批评中采用不同的方法和途径,用以分析和评价作品的艺术性和 意义。
文艺批评主体的影响因素

文学理论与批评

文学理论与批评

文学理论与批评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不仅仅是纯粹的娱乐和消遣,更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精神和文化的表达和展示。

文学理论与批评作为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度分析和评价的学科,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文学理论与批评的定义、发展历程以及现代文学理论的主要流派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文学理论与批评的定义文学理论与批评是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的学科,它研究和探讨文学作品的内涵、形式和技巧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文学理论与批评的研究,我们可以对文学作品进行理性的解读和深入的思考,进而增进我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水平。

二、文学理论与批评的发展历程文学理论与批评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早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就提出了诗学理论,对戏剧、史诗和叙事诗等不同文学形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在中国,王夫之的《文心雕龙》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文艺批评的奠基之作。

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学理论与批评逐渐发展并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和流派。

19世纪末20世纪初,结构主义和形式主义成为主导,强调对文本结构和形式的分析。

20世纪中叶,意识流批评和后现代批评等新兴学派逐渐兴起,对主体性、语言的解构和意义的多义性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同时,批评方法也逐渐多元化,包括历史批评、女性主义批评、马克思主义批评等。

三、现代文学理论的主要流派在现代文学理论中,存在着多种不同的流派和理论观点。

以下是对一些主要流派的简要介绍:1. 结构主义:结构主义认为文学作品是由符号系统组成的,通过分析文本的结构和符号间的关系来解读和理解作品的意义。

2. 形式主义:形式主义关注文学作品的形式和技巧,并强调作品自身的独立性和艺术性。

3. 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批评强调主体性的分裂、意义的多义性和文本的自我反思。

4. 后殖民主义:后殖民主义批评关注文学中的种族、性别、阶级等议题,探讨被殖民地和后殖民地的作家所表达的文化认同和权力关系。

5. 女性主义:女性主义批评关注女性在文学中的形象和角色,探索文学作品中的性别问题。

文艺理论与批评要坚持唯物论、坚持辩证法——重新学习《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几点体会

文艺理论与批评要坚持唯物论、坚持辩证法——重新学习《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几点体会

我们 今 天重 新 学 习《 话 》 要 同了 解马 克 恩主 讲 , 义 中国化 的历 史进程 结合 起来 ,要真 正理 解什 么是
马克思 主义 的 中国化 ?推进 马 克思主 义 中国化 的本
代 西方 文艺理 论 的方 法和 概念 ,不 管是 适用 的还 是 不 适 用 的都 引人 中 国 当代 文 艺 理论 与 批评 体 系 , 就 可 以认 为是解 决马 克思 主 义文艺 理论 中国化 的创新 问 题 。于 是 , 质 和精神 、 性和理 性 、 物 感 人与 自热 、 个
片面 、 象的理解 为理论 指向 。 们 以为只要把 西方 抽 他
所 谓 “ 潮” 新 的东西 , 不管 它 科学不 科学 、 正确 不正 确
论 中国化 的关 键之 所在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都 拿来 展示 一番 ,就 可 以 冒充 和替 代新 时期 文艺 理
论 与批 评 的进展 与功 绩 ;以为 只要 把花 样翻 新 的 当
质和 内涵 究竟是什 么 ? 《 讲话 》 是毛 泽 东为保卫 和巩 固我们 党 的马 克思 主 义理 论基础 而写 的众 多理 论著 作之 一 ,曾经是 我
C A ̄ON RE AND C TI S RI CLM

纪念《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 上的讲话》 发表 7 周年特辑 o
们 党具 有重 大历 史意 义的 延安 整风 运动 的主 要学 习 文件之 一 。它 发表于 一 九四二 年五 月间 , 当时 , 国 中 共产党 已经走过 了二 十一 年 的战斗 历程 ,领 导 了两 次大 革命 ,并正 处在 一个 新 的大革 命时 期 即抗 日战
纪念《 延安文艺座谈 会上 的讲话》 在 发表 7 周年特辑 f )

文学理论与批评

文学理论与批评

第一章孔子的文艺思想一、“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不学诗,无以言。

(《论语〃子路》)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这两段话是讲人们在特定场合赋诗言志,通过文艺进行政治沟通(达政)以完成某种使命(专对)。

在此,孔子是把《诗》当作实用对象而不是审美对象来对待的,他所谈的是文艺的实用功能,也是对春秋时期赋诗言志的总结。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论语〃述而》)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论语〃泰伯》)这两段话涉及文学艺术的特点及其具有的审美功能。

第一段话本意是论为学之法,其中“道”、“德”、“仁”三者都是抽象的思想原则,“艺”则包括艺术(礼、乐)和技术(射、御、书、数)。

“志”、“据”、“依”,是讲主体与对象之间是一种有明确功利目的、有一定逻辑思路的定向交往。

而“游”则不然,“游者,玩物适情之谓”(朱熹《论语集注》,)所谓“玩物适情”是指那种心情快适而又无拘无束的感性活动,主体与对象之间是一种无明确目的、无一定逻辑思路的自由交往。

“玩物适情”的“游”,正是审美心理的突出特点,也是艺术思维必不可少的前提。

“兴于诗”,是讲诵习诗歌能够使人奋起,产生向上的志向。

“兴,起也,言修身当先学诗”(《论语集解》引包咸注)。

因为具有感人形象并体现了一定道德原则的《诗》,能引发志意,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同时启迪心智,帮助人们了解社会,因此被列为启蒙教育的教材。

“立于礼”,是说熟悉和遵循礼制能够使人在社会上安身立命。

“礼”是儒家规范人与人之间关系和人的行为的一整套礼法制度,其精神实质就是“仁”、“义”:所谓“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之也”(《孟子·离娄上》)、“君子处仁以义,然后仁也;行义以礼,然后义也;制礼反本成末,然后礼也。

三者皆通,然后道也。

”(《荀子·大略》)“成于乐”,“乐”特指雅乐,包括音乐和歌舞。

[文学理论与批评]第一章网络版文学理论与批评

[文学理论与批评]第一章网络版文学理论与批评

第一章文学本质论一、几类有代表性的文学本质观述略(一)再现说(摹仿说)“摹仿”一词最早见于赫拉克利特,强调的是艺术与自然在构成上的相似性(即艺术摹仿自然),但自然又摹仿逻各斯,随着逐层的摹仿,其真实性也逐层下降。

德谟克利特对摹仿说的发展起到了转折性的作用,提出了摹仿的主体问题。

在其感觉论的基础上强调主体积极的内摹仿活动,但也与前人一样认为这种内摹仿抓住的是不真实的东西。

苏格拉底把心灵看作摹仿的中介,并把“人是万物的尺度”解释为“事物就是对我显现的那个样子”。

柏拉图将世界为三重:理念世界,现实世界,艺术世界。

三者关系:现实世界摹仿理念世界;艺术世界摹仿现实世界。

理念世界最真实,艺术世界最不真实。

至亚里斯多德,摹仿说才有根本上的改变。

主要著作:1.理论性科学:《工具论》、《物理学》、《形而上学》等;2.实践性科学:《尼各马可伦理学》、《修辞学》等;3.创造性科学:《诗学》等。

《诗学》中译本主要有:1.傅东华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26;2.天蓝译,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3;3.罗念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4.陈中梅译,商务印书馆1996;5.达宁译,延边人民出版社1999;6.刘晟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诗学》是西方第一部系统性文艺理论专著。

其方法论特点:一是严谨的逻辑推理;二是自然科学方法和社会科学方法结合。

现存二十六章,可以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序论,包括1-5章。

主要分析了各种艺术所摹仿的对象、摹仿所采用的媒介和方式,以及艺术由此而形成的差别(分类),进而指出了诗的起源,还追溯了悲剧与喜剧的历史发展。

第二部分悲剧论,包括6-22章,讨论了悲剧的定义、构成要素和写作风格等。

第三部分史诗论,包括23-24章。

第四部分批评论,第25章,讨论批评家对诗人的指责,并提出反驳这些指责的原则和方法。

第五部分史诗与悲剧的比较,第26章。

“四因说”:质料因,构成事物的材料;形式因,决定事物的“样式”;动力因,变化的动力;目的因,为事物追求的目的“四因说”。

文艺批评的理论反思

文艺批评的理论反思

文艺批评的理论反思文艺批评是一种研究文学、艺术和文化现象的重要方式,也是文艺经验和价值体验的一种重要载体。

它把日常生活的文化、史学、心理学、哲学等多方面的知识系统与文艺作品的艺术特征及思想情感价值相结合,以具体的表达方式来进行客观的分析评论,从而给作者及读者带来新的思考。

人类文化历史的发展史,可以说正是一部文艺批评史,文艺批评在审视人类智慧、思考和创作精神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文艺批评一方面提供全面深刻、可靠可信的分析研究,另一方面也仅仅是文学及艺术研究的分支,它涉及的内容多种多样,包括文学批评、艺术批评、科技批评、建筑批评等,并能被用于对比、对照、对比各种文艺艺术现象,从而有助于人们提高文艺素养,加强鉴赏能力。

文艺批评理论可以说最早正式出现于古希腊,他们从西方文学和艺术发展史中提取出一些已有的文艺批评术语,概括出一些文艺批评思想,从而形成西方文艺批评的理论基础。

到达中国,发展出独特的“中国文艺批评”,并且以独特的视角,从众多文学作品中提炼出精粹的文艺批评理论,比如:儒家中的《宋书》、《诗经》,以及唐宋时期的明代著名学者王安石的《明史》,这些书籍都是文艺批评家研究批评艺术和文学作品的重要参考。

今天,文艺批评理论已经发展到令人印象深刻的高度,由于与各种文学作品的关系日益密切,文艺批评的理论体系不断完善,从而实现从定量分析到定性探讨,从分析视角深入到反思视角的演进。

文艺批评的理论反思首先要坚持正确的评论观点。

文艺批评理论不是专为眼前的文学作品而设,更不是单纯的分析和欣赏,而是要求从整体上看待文学作品,将其与历史、文化环境和社会背景、社会社会现实环境结合起来,从而有针对性地讨论其中的叙事技法、独特的艺术魅力以及其各种文学形态等。

文艺批评理论反思还要注重客观性。

文艺批评作品不能受到当下的政治和社会利益的影响,不能被极端的价值观和主观的思想色彩所左右,而应以客观的视角来看待文学作品,不但要客观认识作者的文学作品,还要客观认识文学作品的社会背景。

《2024年傅雷文艺批评论》范文

《2024年傅雷文艺批评论》范文

《傅雷文艺批评论》篇一一、引言傅雷,一位卓越的文艺批评家、翻译家,他的文艺批评论在中国现代文艺批评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傅雷的文艺批评以其深刻、独到、全面而著称,他不仅关注艺术作品本身,更注重作品背后的文化、历史和社会背景。

本文旨在探讨傅雷的文艺批评论,分析其理论体系、批评方法和价值取向,以期为当代文艺批评提供借鉴和启示。

二、傅雷文艺批评论的理论体系傅雷的文艺批评论具有鲜明的理论体系。

他强调文艺作品的审美价值,注重作品所表现的人性、情感和思想。

他认为,文艺作品是艺术家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探索和表达,是反映社会现实和人类心灵的重要手段。

因此,他在批评中始终关注作品的艺术性、思想性和社会性,力求在作品中发现深刻的内涵和价值。

三、傅雷的批评方法傅雷的批评方法独具特色。

他善于从多个角度分析作品,包括文化、历史、社会、心理等方面。

在批评中,他注重作品的细节描写,善于捕捉作品中的矛盾和冲突,从而深入剖析作品的主题和意义。

此外,他还注重作品与作者的关系,通过了解作者的生活经历、思想观念和艺术风格等方面,更好地理解作品。

四、傅雷的文艺批评价值取向傅雷的文艺批评价值取向主要体现在他对人性和情感的关注。

他认为,文艺作品应该反映人类共同的情感和价值观,揭示人性的复杂性和多面性。

因此,他在批评中始终关注作品所表现的人性、情感和思想,力求在作品中发现深刻的内涵和价值。

同时,他还强调文艺作品应该具有社会责任感和道德价值,通过作品传达正能量和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五、傅雷文艺批评论的实践应用傅雷的文艺批评论在实践应用中具有广泛的价值。

他的批评方法可以为当代文艺批评提供借鉴和启示,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评价艺术作品。

此外,他的批评思想还可以为文化交流和传播提供有益的参考,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

在当今社会,随着文化的多元化和全球化趋势的加剧,傅雷的文艺批评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六、结论综上所述,傅雷的文艺批评论具有深刻、独到、全面的理论体系和批评方法。

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与批评

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与批评

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与批评由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创办的文艺理论、评论双月刊——《文艺理论与批评》,于九月一日问世。

该刊创刊号发表编辑部专论《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与批评》,就当前文艺理论工作提出看法。

文章写道:文艺理论批评的基本任务是总结艺术经验、探讨艺术规律。

理论创新的标志是什么?就是对新情况新问题作出科学的说明,就是发现了前人所没有认识到的客观规律,或者对已经发现的客观规律的认识继续深化。

如果在认识客观规律上比起前人来有所前进,那么,即使它还不够完全,不够精确,仍然应当承认这是创新。

如果无助于认识客观规律,甚至背离了客观规律,那么,即使运用了许多新术语,构造了罕见的新体系,也不能算是真正的创新。

我们对国外的文艺理论,需要接触,需要引进,简单排斥的态度是错误的。

但对任何国外的东西,都需要加以鉴别。

鲁迅的“拿来主义”便包含着鉴别,包含着吸收其精华、抛弃其糟粕这个原则。

如果不加分析地搬用西方的理论模式来剪裁中国的社会实际和文艺实际,这只能是一种新的教条主义,而决不是什么创新。

科学理论的新成果,只能从实际中来,只能靠实事求是得出来。

我们一定要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则同文艺运动的具体实践密切结合起来,一定要把理论工作的重心放在研究新情况新问题上面来,切切实实地发扬实事求是的精神,兢兢业业地占有尽可能充分的实际材料,认认真真地探求事物的客观规律。

这样,才有可能在理论上作出新的发现,才能够有效地开拓出文艺理论工作的新局面。

在谈到所谓“外部研究”和“内部研究”时,文章提出这样的看法:研究我们的文艺运动,既要考察艺术生产,也要考察社会需要。

这几年来,对于作家作品的研究蔚然成风,理论和创作的联系更加密切了。

这是十分可喜的。

如果说有什么需要改进的,我们认为研究的空间还要进一步扩大。

要深入研究文学,也要深入研究各种姐妹艺术;要大力研究创作、表演、鉴赏,也要大力研究群众文艺生活、文艺管理体制,要把艺术生产和社会需要结合起来考察。

文艺理论与批评 [《文学的基本原理》]

文艺理论与批评 [《文学的基本原理》]

《文艺理论与批评 [《文学的基本原理》]》摘要:有不少同志指出,“这本书谈外部规律多,谈内部规律少,即对艺术本身的特点谈得很不够,可是,现在的文学概论,并没有把中国古代文论的精华融进内容中去,《文学的基本原理》也引用了古代文论的一些话,只是装饰性的点缀一下一九八二年六月八日在《文汇报》发表王元化《关于文艺理论的若干问题》一文,其中第一部分“要重视文艺基础理论的研究”着重谈到对已有几种文艺理论书看法。

文章认为,已经出版的文艺概论,比较有影响的是以群在“文革”前主编、现在重新修订的《文学的基本原理》。

但如果以科学著作的严格要求来看,这部书的水平还很低,存在不少缺点。

它基本上没有跳出苏联三十年代的老框框。

有不少同志指出,“这本书谈外部规律多,谈内部规律少,即对艺术本身的特点谈得很不够。

”作者认为:从维诺格拉多夫,经过季摩菲耶夫,直到今天出版的许多文学概论,基本上都是大同小异,几十年来在体系上仍然是墨守原来的框架,涉及到的文艺问题还是那些谈了又谈毫无新意的老问题。

采用的范畴和概念也仍是十分贫乏的几乎人人熟悉的老一套。

它们之间的差别,无非是在问题的罗列上作些调整,可以说是“新瓶装旧酒”。

文章还谈到: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前,毛主席就提出了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问题。

可是,现在的文学概论,并没有把中国古代文论的精华融进内容中去。

《文学的基本原理》也引用了古代文论的一些话,只是装饰性的点缀一下。

今天不打破过去陈陈相因、固步自封的框子,文学概论是写不好的。

作者在这一部分的最后说:“总之,要打破过去的框架,善于吸取我们已有的文艺科学及其他有关科学理论的成果,创立具有我们民族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这是当前文艺理论界的一项重要任务。

” (《文学的基本原理》(修订本),以群著,上海文艺出版社一九八○年十二月第一版,1.55元).。

《文艺理论与批评》庆祝创刊十周年

《文艺理论与批评》庆祝创刊十周年

《文艺理论与批评》庆祝创刊十周年佚名【期刊名称】《当代思潮》【年(卷),期】1996(000)006【摘要】《文艺理论与批评》于一九九六年十月八日在北京召开了创刊十周年座谈会。

首都文艺界、理论界一百五十多人与会。

宋平同志从外地让秘书打电话表示祝贺,邓力群同志亲自到会表示祝贺。

许多单位和个人写了贺信和贺辞。

魏巍等同志热烈发言。

发言人一致认为,《文艺理论与批评》创刊以来,以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为指针,切实贯彻“二为”、“双百”方针,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发表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的文艺理论和批评文章,为社会主义文艺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成为在国内国外均有影响的刊物。

广大文艺工作者、理论工作者为有这样一块阵地感到由衷的高兴。

《文艺理论与批评》庆祝创刊十周年【总页数】1页(P20-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61【相关文献】1.当下文艺理论批评中"追时风"现象剖析——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体系初探》作者商榷 [J], 余昌谷2.文艺理论与文艺批评在互相促进中发展——评熊元义的《文艺批评的理论反思》[J], 余三定3.《文艺理论研究》创刊十周年学术笔谈(二) [J], 陈涌;敏泽;洁泯;吴调公;罗洛;林焕平;钱中文;毕朔望;刘烜;吴奔星;徐开垒;王愚;鲁枢元;黄世瑜;王元骧;陈辽;王纪人;李衍柱;刘衍文;花建;叶纪彬;宋耀良4.《文艺理论研究》创刊十周年学术笔谈(一) [J], 夏衍;荒煤;吴组缃;季羡林;许杰;程千帆;王西彦;罗竹风;郭豫适;田仲济;周来祥;胡经之;张文勋;唐正序;顾易生;智量;江曾培;黄海澄;朱立元;夏康达;曹阳;王富荣;吴士余;方克强5.如何建构中国网络文学评价体系与批评标准——“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网络文学研究分会第六届学术年会暨‘中国网络文学评价体系与批评标准’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J], 江秀廷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与当下文艺批评的价值导向

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与当下文艺批评的价值导向

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与当下文艺批评的价值导向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与当下文艺批评的价值导向吴正锋:2014年《文艺理论与批评》第1期发表《党性原则与湖湘气派的完美融合――读胡光凡〈美的领悟与思考〉》的评论,继此之后,2014年2月24日《文艺报》又发表《思辨与美的真诚守盼》一文。

这些文章对于您数十年如一日,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审美观为指导,致力于弘扬主流价值观的“立场坚守与价值取向”,给予充分肯定和赞赏。

中国论文网/5/view-6101091.htm今天,我们就从文艺批评标准谈起吧!您认为文艺批评有没有科学标准?-----------------------------------------------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我们今天提出加强文艺批评的导向作用,是否有要回到过去“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的老路上去的意思?胡光凡:批评标准,是衡量、评价文艺作品的准绳与尺度。

虽然有的批评家声称他手中并没有什么尺子,但我仍然认同鲁迅先生这个判断:“……我们曾经在文艺批评史上见过没有一定圈子的批评家吗?都有的,或者是美的圈,或者是真实的圈,或者是前进的圈。

没有一定的圈子的批评家,那才是怪汉子呢。

”(《花边文学・批评家的批评家》)鲁迅在这里所说的“圈子”,也就是文艺批评的标准,也可以叫做尺子吧!一般来说,批评家总是依据自认为最正确、最科学的标准,来考察和评价文艺作品,阐释文艺思潮和文艺现象的。

批评标准的科学性,是指它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的价值坐标必须体现客观事物的规律,具有真理性。

但客观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文艺批评作为一种精-----------------------------------------------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神现象,也应放在一定的历史范围内、历史条件下和历史过程中加以分析。

批评标准的真理性既有绝对的意义,又具有相对的意义。

二十世纪中国文艺理论批评史反思

二十世纪中国文艺理论批评史反思

二十世纪中国文艺理论批评史反思本文中,我试图对中国二十世纪文艺理论批评史做一番回顾,我知道我是偏颇的,怀着偏见的,但是这又如何?请允许我用稍嫌悲观的态度来对待即将过去的二十世纪,因为我希望能用乐观的态度对待即将来临的二十一世纪。

一、二十世纪中国文艺理论批评对世界文艺理论批评史作出了什么贡献?二十世纪,世界范围内形成了阐释学美学、接受美学、符号美学、解构主义美学等一系列具有创见的文艺解释体系,但是它们当中却没有一个原产于中国。

相对而言中国的文艺理论工作者不应当为此而感到惭愧吗?93年至今,我曾经两次参加“二十世纪中国文艺理论批评史”课题的写作,其中一套书即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这些课题都是大项目,所耗经费多,参加的人员多,工程庞大。

但是每次重读二十世纪中国文艺理论批评史原始文献,我都有一种疑惑,二十世纪中国文艺理论批评真的值得我们花费这么大的力气重复地进行回顾、总结吗?我的观点是二十世纪中国文艺理论史基本上是一部外国文艺理论的引进史,而不是一部文艺理论的创造史。

我的意思是说,中国二十世纪文艺理论史缺乏理论上的原创性,因而缺乏独立的理论品格。

中国20世纪文艺理论史在多大的程度上是自己自为的创造史,又在多大的程度上是别人的借鉴史?李泽厚在《当代西方美学名着译文丛书》的总序讲:“许多爱好美学的年轻人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冥思苦想,创造庞大的体系,可是连基本的美学知识都没有。

因此他们的体系和文章基本上是空中楼阁,缺乏学术价值。

这不能怪他们,因为他们不了解国外研究成果和水平。

这种情况表现在目前的形象思维等问题的讨论上。

”这是针对美学这个学科而言的,但是对于二十世纪中国文艺理论批评来说同样如此,而且这个意见即使拿到今天依然没有过时,依然有切中时弊之感。

中国20世纪文艺理论批评史的确缺乏富于学术价值的独创的理论体系。

例如“和谐说”,“和谐”作为文艺理论批评的本体概念,它在多大的程度上是一个当代性的独创概念呢?比较有力度的体系是李泽厚的客观人本主义理论体系、高尔泰的主观人本主义理论体系,但是李泽厚和高尔泰的文艺理论体系的共同弊病是用文化范畴取代美学范畴,例如李泽厚的“积淀说”,这个概念在多大的程度上是一个美学范畴,而又在多大的程度上是一个文化范畴呢?在这里,我所要求于文艺理论的,是具有完善的理论结构,具有独创的范畴系统,具有周延的历史阐释力的体系,例如黑格尔式的“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学说体系,而不是在一般的意义上所讲的文艺思想、理论观念、美学立场,我所要求于文艺理论的,不仅是这些,还要有完善的美学理论形态――美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问题的系统的理论阐释。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艺理论与批评》
《文艺理论与批评》为国家文艺理论类重要核心期刊。

本刊倡导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框架来观察、分析和评论当代中国以及世界的文艺现象和思潮,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建设作积极的贡献。

本刊坚持人民美学的立场,探索中国的文论和批评方法,对80年代以来日趋僵化的新潮话语和洋八股保持警惕和批判的意识。

本刊以发现、培养年青的、新锐的左翼作者为己任。

它刊发的重要文章有见解,有力度,有针对性,信息量大,准确及时,有参考和保存价值。

本刊设有“理论探索”、“中国问题/中国话语”、“商讨与争鸣”、“当代文艺评论”、“自由论坛”、“作家书简”、“海峡论坛”、“外国文艺研究”、“文坛信息”、“聊天室”等栏目,内容丰富多彩。

本刊每逢单月24日出版,全年6期。

每期定价人民币8.00元,全年48.00元。

本刊国内代号:82-205;
本刊地址:北京朝阳区惠新北里甲1号,邮编:100029。

来稿要求:
1、来稿应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准确性和可读性,要求论点明确、内容充实、数据可靠、文字精炼,以不超过8000字为宜,杜绝一稿多投。

论文应包括:题名(20字内,含英文题名)、作者姓名、所在单位及所在城市、邮编、中文摘要、关键词(4~8个)、分类号、正文、参考文献。

属基金项目资助的请详细注明基金项目具体名称及编号,并附作者简介(姓名、性别、出生年、学历、职称、研究方向),以及通讯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

2、中文摘要(200字左右)以提供文章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章重要内容。

其基本要素包括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并拥有与文章同等量的主要信息,即不阅读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

如第一次投稿或对投稿有任何疑问,均可联系本刊189/918/33174,本刊将第一时间对问题进行解答,欢迎各界人士投稿。

3、文内表格一律用三线表;插图切勿过大,各图形符合制图规范;正文(含图、表)中的物理量和计量单位应符合国家标准;外文字母、单位、符号的大小写、正斜体、上下角标、矢量、矩阵和易混淆的字母应书写清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