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道”: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纲领8页word文档

合集下载

2大学之道

2大学之道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成书于汉代,为西汉礼学 家戴圣所编。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主要内容是先秦的礼 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思想、美学思想,是研 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大学》相传是孔子门生曾参于春秋末年战国时期所作, 原本是《礼记》中的一篇。 《大学》很长一段时间内未能引起 儒者的特别注意和关注。后朱熹将其编入“四书”,便与《论 语》《孟子》《中庸》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且居“四书”之 首,地位空前。同时,确立了其在经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 译文:大学的宗旨在于 彰明美好的德行,在于 亲近爱抚民众,在于使 自己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拓展 ➢ “三纲领”具体指什么?
明,明之也。明徳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 也;但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然其本体之明,则有尝息者, 故学者当因其所发而遂明之,以复其初也。
“止于至善”就是要将自己的道德品质和社会、国家的治理提升到 最完美的地步,不达到最理想的境界绝不停止,实际上是一个无限的完 善过程。
研读文本 ➢ “三纲领”具体指什么?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明明德”——“为仁由己”,自觉地完善自我修养。 “亲民”即“新民”——“推己及人”,亲近爱抚民众 “止于至善”——“终身行之”,不达到最理想的境界不停止,这 是一个无限的完善过程。
明确: 1.论证结构严谨,条理清晰。先提 出表明宗旨的“三纲”,然后提出实现 “三纲”的具体步骤,说明治国平天下 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浑然一体, 结构严谨,条理清晰。 2.运用排比、顶真手法,句式整齐, 节奏分明,增强了语势,具有无可辩驳 的力量。
课堂小结
1.掌握重点文言字词“修”、“诚”、“致”等, 并能够独立翻译文章。

《大学之道》

《大学之道》

《大学》之道对未来的启示
社会和谐的基石
01
《大学》之道倡导仁爱、诚信、和合等价值观念,有助于促进
社会和谐与稳定。
生态文明的理念
02
《大学》之道强调天人合一的思想,对于现代生态文明建设具
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创新发展的动力
03
《大学》之道鼓励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为推动社会创
新发展提供动力源泉。
如何将《大学》之道传承下去
利益,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社会治理:如何借鉴《大学》之道
社会治理需要注重公平正义和公共利益,借鉴《大学》之道的思想,建立科学合理的社会治 理体系。
社会治理需要注重道德教育和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平。
社会治理借鉴《大学》之道的意义:社会治理需要借鉴《大学》之道的思想,注重公平正义 和道德建设,建立科学合理的社会治理体系和文化氛围,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发展。
道德伦理的指引
《大学》之道强调修身、齐家、 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对于现代 社会道德伦理的重建具有重要价 值。
文化自信的源泉
《大学》之道作为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提 升民族文化自信,促进文化交流 与传承。
智慧人生的启示
《大学》之道蕴含着丰富的人生 哲理和智慧,对于个人成长和人 生规划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教育普及
媒体传播
《大学》之道应纳入各级教育体系,通过 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等形式,普及传统文 化知识,培养文化自信。
利用现代媒体手段,如网络、电视、广播 等,广泛传播《大学》之道的思想精髓, 提高社会认知度。
学术研究
社会实践
鼓励对《大学》之道进行深入研究,挖掘 其现代意义,为传承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

《大学之道》课件

《大学之道》课件
05
CHAPTER
大学之道的未来发展
全球化背景下,各国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为大学之道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交流平台。同时,全球范围内的教育改革和创新也为大学之道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机遇
全球化也带来了文化冲击和价值观的碰撞,对大学之道的传统理念和价值观带来挑战。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保持和发展大学之道的独特价值和精神内涵,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大学之道强调的是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有助于培养人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大学之道是培养人的思想、品德和行为的重要途径,对于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之道不断吸收新的思想和理念,形成了多元化的教育体系。现代的大学教育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加注重创新、实践和人文精神的培养。
将立德树人作为大学之道的根本任务,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之道的教育教学,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采用多样化的教育教学方法,如线上线下结合、翻转课堂等,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质量。
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为大学之道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
03
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大学之道倡导长远眼光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有助于企业实现长期稳定发展。
01
强化企业道德建设
大学之道强调道德修养和人格魅力,有助于企业建立良好的道德形象和企业文化。
02
提升员工素质
大学之道注重人才培养和教育,有助于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04
CHAPTER
丰富中华文化的内涵
培养道德品质

《大学之道》(实用课件)

《大学之道》(实用课件)
——王阳明《亲民堂记》
研读文本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 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1)知止而后有定: 知道要达 到的“至善”境界,则志向坚定 不移。 (2)静: 心不妄动。 (3)安: 性情安和。 (4)虑: 思虑精祥。 (5)得: 处事合宜。
明,明之也。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 者也,但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然其本体之明,则未尝有当 息者。故学者当因其所发而遂明之,以复其初也。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因此,大学之道的首要目的就是“明明德”,即除蔽复初、除暗复明,彰 显“明德”之本然之明。对于个人而言,就是通晓、领悟、崇尚天道、天德、 天理,以此修养内心品德而成为君子。
研读文本
【止于至善】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最终追求)
朱熹: 止者,必至于是而不迁之意;至善,则事理当然之极也。言明明德、 新民,皆当止于至善之地而不迁也,盖必其有以尽天理之极而无一亳人之欲 之私也。
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 与国 人,交止于信。《大学》
研读文本 三纲领的逻辑关系
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明美好 的德行, 在于亲近爱抚民众, 在于使自己达到道德修养的 最高境界。
叹为观止, 古文观止
大学之宗旨
“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
所谓“明德”就是人天生拥有的善性, 但这种善 性会被外在的东西所污染, “明明德”, 就是把 人天生的固有的善性发挥出来。总之, “明明德” 是自身的修养。
导入:四书是指哪四本书?
温故知新
四书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 《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六经 《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乐

《大学之道》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大学之道》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表转折关系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 表假设关系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劝学》
表因果关系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表目的关系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02文言落实
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5大学之 道
古:和自己有血缘关系的宗族
今:家庭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01文言落实
<名> <动>
而 <代>
颊毛、胡须
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5《论语》十二章
通“如”,好像 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吕氏春秋》
通“尔”,你,你的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聊斋志异·促织》
这样,此 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助>
表示偏正关系,≈之/的 虞之与 虢,相恃而势。《淮南子·人间》
还是缺少责任意识,缺失家国情怀。
• 在《大学》这类传统典籍里,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培养 人的最终目的是令其承担社会责任。这对当下一些过度重视对学生的知识教 育而轻视道德培养的学校来说,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
著作。
01文化常识
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5大学之 道
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 《大学章句》,最终和《中庸》《论语》《孟子 》并称“四书”。
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 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 极大的影响。
《大学》为“四书”之首,是孔子讲授“初 学入德之门”的要籍。
➢ 首句开宗明义,提出大学之道的“三纲”; ➢ 第二句连用五个“而后”,形象地展现了大学的宗旨对人修身
养性逐步影响的过程,从“知止”到“能得”,各方面的因素 关系紧密; ➢ 第三句承接上文对如何达到大学之道,阐明其中的逻辑关系, 为下文引出八条目做准备。

《大学·大学之道》

《大学·大学之道》
6
• 知至而后意诚。意诚 而后心正。心正而后 身修。身修而后家齐 。家齐而后国治。国 治而后天下平。
• 只有推究事物的原理,而后才 能达到认识明确;只有达到认识 明确,而后才能意念真诚;只有 意念诚实,而后才能思想端正; 只有思想端正,而后才能提高 自身的品德修养;只有提高了自 身的品德修养,而后才能整治 好家庭和家族;只有整治好家庭 和家族,而后才能治理好邦国; 只有治理好邦国,而后才能使
2021/10/10
11
就这里而言,实际上包括“内修”和“外治” 两大方面:“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内 修”; “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外治”。而其 中间的“修身”一环,则是连结“内修”和“外治” 两方面的枢纽,它 “内修” 所要达到的目的,又 是“外治”的基础。
2021/10/10
12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铸造了一代又一 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心理,时至今日,仍 然在我 们身上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2021/10/10
13
2021/10/10
2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在亲民,在止於至善。
“大学的根本”,在于使 人们的美德得以彰显,在 于使天下的人弃旧图新, 在于使人们达到最好的境 界。
2021/10/10
3
•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 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 能虑;虑而后能得。
• 知道所应达到的境界,而 后才能有坚定的志向;有了 坚定的志向,而后才能内 心安宁;内心安宁而后才能 泰然安稳;泰然安稳而后才 能行事思虑周详;行事思虑 周详而后才能有所收获。
2021/10/10
1
《大学》原本是《礼记》中的一篇,北宋程颢、程颐 将其抽出,独立成篇,“二程”认为:“《大学》,孔氏 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于今可见古人为学次第者, 独赖此篇之存,而《论》《孟》次之。学者必由是而学焉, 则庶乎其不差矣。”南宋朱熹为《大学》作章句集注,将 它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成一书,这就是《四 书集注》。元仁宗延祐年间复科举,官方规定以《四书集 注》取士,从此《四书集注》奠定了它在封建正统思想文 化中的地位。《大学》,也获得了官方的认可与推崇,对 古代教育,甚至整个中国社会、传统文化都产生了极大的 影响。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大学之道》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大学之道》
《大学》一书,为春秋时孔子的门徒曾参(一读shēn,一读 cān)所著。曾子(前505年-前435年),鲁国南武城(今山东 平邑,一说山东嘉祥)人 。春秋末年思想家,儒家大家,孔子 晚年弟子之一,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夏禹后代。其父曾点, 字皙,七十二贤之一,与子曾参同师孔子。
倡导以“孝恕忠信”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修齐治平”的政 治观,“内省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的孝道观至今仍具 有极其宝贵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曾子参与编制了《论语》、 撰写《大学》、《孝经》、《曾子十篇》等作品。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 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 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 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 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 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 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 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 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大学》
《大学》是孔子讲授“初学入德之门”的 要籍,《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之书。 朱熹把《大学》《中庸》两篇从《礼记》 中抽离出来并作章句,为《论语》《孟子》 作集注,合成《四书章句集注》。宋元以 降,《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成为封建科举考试的钦定书,而《大学》 则是四书之首。
《大学》的作者
第一段分析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 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 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大学之道》PPT课件

《大学之道》PPT课件



七、整理知识,背诵记忆
重点实词:静、安、虑、得 词类活用:在明明德 先齐其家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特殊句式: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1.词类活用
八、当堂训练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明”,形容词用作动词,彰明 )
(2)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齐”,使动用法,使……整齐有序 )
(3)欲正.其心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正,使动用法,使……端正 )
精讲点拨:
原文: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①本末:“本”原指木之根为常;“ 末 ”指木 之梢为迹 。后分别引申为本根、本始和末迹、 末节。指事物的根源和结局。 ②道:规律
释义:每一样东西都有根本有始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 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精讲点拨:
二、学习目标
1、了解曾子及其思想主张。 2、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 3、解读文本的核心思想“三纲 ”“八目”的内容。
三、学生自学 独立思考
阅读文本,结合课下注释,初步了 解文章内容。(3分钟)
问: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了解作者:
曾子(前505年-前435年),名参 ,字子舆,春秋末年思 想家,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2、欲明明德于天下,应该做到八个方面,即“八目”,请概括(各用一个词概 括)。他们之间哪一个是根本?各方面有什么关系?
八目”:格物(探究事物原理)、致知(获得知识)、诚意(使心意诚实)、正心(端正内心)、 修身(修养自身)、齐家(整治家庭)、治国(治理国家)、平天下(使天下归于太平)修身是根本。
修身的方法: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修身的目的:齐家、治国、平天下
倡导以“孝恕忠信”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修齐治平”的 政治观,“内省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的孝道观至今 仍具有极其宝贵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

5.2《大学之道》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5.2《大学之道》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 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 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 身为本。
翻译: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 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 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 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 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 下才能太平。上至天子下至平民百姓,都应该以修养自 身的品德为根本。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 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 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翻译: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学习 和应用于生活,使人到达最完善的境域。 知道应到达的 境域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平静不躁;平静 不躁才能使内心安定;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 周详才能够处事合宜。每一样东西都有根本有始末,每 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 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所以《大学》之中有言,明明德于天下,就是在天下 人面前做自己。而做自己而能为天下人所见,必以其 明德,又必有可见,否则难明于天下!
何为“明明德”,何为“亲民”,何为“止于至善”?
德,是人之所固有。
明德,人之能感、能觉、能知,就是明德。人之自知, 知他,就是明德。人之能行,就是明德。
明明德不是自己的行为吗?为何是与人之道?
《大学》是讲治国平天下的学问,但是它按照孔子 like these sweet mornings of spring which I enjoy with my
whole heart. I am alone, and

2024年《大学之道》课件

2024年《大学之道》课件
《大学之道》课件
2024/2/29
1
目 录
2024/2/29
• 课程介绍与背景 • 儒家思想与《大学》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道德伦理与人格塑造 • 知识学习与智慧启迪 • 社会责任与担当精神 • 总结回顾与展望
2
01
课程介绍与背景
2024/2/29
3
《大学》概述
2024/2/29
《大学》是儒家经典之一,为四书之首,主要阐述了儒家思想中关于大学教育及 人生修养的理念。
儒家思想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尊重,倡导仁爱之心,注重
人际关系的和谐。
中庸之道
02
中庸之道是儒家思想的重要观念,主张追求平衡、适度,避免
极端,以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
礼制规范
03
儒家思想重视礼制规范,认为礼是维护社会秩序和道德伦理的
重要手段。
8
《大学》在儒家经典中地位
01
四书之首
《大学》是儒家经典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引导学生思考现代社会中如何运用《 大学》中的思想来指导自己的学习和 生活,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 一。
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 ,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生境界。
2024/2/29
5
授课内容与安排
2024/2/29
授课内容
介绍《大学》的作者、成书背景及历史地位;讲解《大学》 的基本思想和主要内容;分析《大学》中的教育理念、人生 修养及治理之道等。
宽容豁达
学会宽容待人、豁达 处事,以开阔的胸怀 容纳不同的观点和经 历。
诚信守约
树立诚信观念,遵守 承诺和约定,赢得他 人的信任和尊重。
责任感与担当精神
培养强烈的责任感和 担当精神,勇于承担 责任和义务。

大学之道论述

大学之道论述

大学之道论述大学之道论述三纲八目的追求编辑大学之道大学之道(1),在明明德(2),在亲民(3),在止于至善。

知止(4)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5)。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6);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7);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8);致知在格物(9)。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10),壹是皆以修身为本(11)。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12)。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13),未之有也(14)!(经)注释(1)大学之道:大学的宗旨。

“大学”一词在古代有两种含义:一是“博学”的意思;二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大人之学”。

古人八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十五岁入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

所以,后一种含义其实也和前一种含义有相通的地方,同样有“博学”的意思。

”道“的本义是道路,引申为规律、原则等,在中国古代哲学、政治学里,也指宇宙万物的本原、个体,一定的政治观或思想体系等,在不同的上下文环境里有不同的意思。

(2)明明德:前一个“明”作动词,有使动的意味,即“使彰明”,也就是发扬、弘扬的意思。

后一个“明”作形容词,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品德。

(3)亲民:《管子·形势解》:“道之纯厚,遇之有实,虽不言曰'吾亲民’,而民亲矣”。

王阳明曾与弟子徐爱辨亲民和新民,认为“宜从旧本作'亲民’”,列在《传习录》首章,“说亲民便是兼教养意,说新民便觉偏了”。

“亲民”的目的主要是在于“齐家”,齐家即亲民也。

“亲民”二字与上面“明明德”结合,即弘扬光明的品德要学习和应用于日常生活当中,大人的学问即从生活中而来。

【高中语文】《大学之道》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高中语文】《大学之道》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大学之道》教学案主题:《大学之道》课时:1学习目标1.我能理解“三纲”“八目”的具体所指。

2.我能理解“三纲”“八目”的内部关联.学习过程《大学之道》一、导入1.各大学校训:华东理工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华中科技大学-明德厚学求实创新厦门大学--自强不息止于至善香港大学--明德格物中国政法大学-明德任责2.“大学”:“古之王者……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

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

”——《汉书》在古代指“大人之学”,即伦理、政治、哲学等方面的学问,与“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的“小学”相对。

大学之道,讲的就是大人之学、成人之学的基本原理。

《大学》只有两千一百多字,课文节选的两段是开篇部分,只占全文篇幅的十分之一左右,但作为总纲,意义重大。

3.《礼记》:《大学》本出《礼记》,《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书中内容主要写的礼制,体现了先秦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思想、美学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相传为孔门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所作,经西汉戴圣汇编成书。

在流传过程中,经董仲舒、郑玄、孔颖达和宋代理学家如程颢程颐等大儒的推崇《礼记》在儒家政教系统中的地位日益提升。

朱熹把《大学》《中庸》两篇从《礼记》中抽离出来并作章句,为《论语》《孟子》作集注,合成《四书章句集注》。

宋元以降,《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成为封建科举考试的钦定书,而《大学》则是四书之首。

4.《礼》与《礼记》(1)成书的时间不同礼记:礼记成书于汉代,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

据传为孔子的七十二弟子及其学生们所作。

周礼:周礼成书于战国时期,乃至于汉初时期。

世传为周公旦所著,但实际上成书于两汉之间。

(2)内容不同礼记:礼记主要记载了先秦的礼制,叙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思想、美学思想,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第二周《大学之道》导纲

第二周《大学之道》导纲

第三周《大学之道》导纲班级:姓名:小组号:学习目标1.理解“三纲”“八目”的内涵。

2.梳理“三纲”“八目”的逻辑关联。

3.结合人生经验和社会现实,思考《大学之道》在实现自我人生价值中的指导意义。

重点难点1.梳理文章重点实词、虚词,理解“三纲”“八目”之间的关系。

2.“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四者之间的关系,儒家认为怎样才能修身?课程流程一、知识链接1.《大学》本出《礼记》。

《礼记》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相传为孔门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所作,经西汉戴圣汇编成书。

在流传过程中,经董仲舒、郑玄、孔颖达和宋代理学家如程颢、程颐等大儒的推崇,《礼记》在儒家政教系统中的地位日益提升。

朱熹把《大学》《中庸》两篇从《礼记》中抽离出来并做章句,为《论语》《孟子》做集注,合成《四书章句集注》。

宋元以降,《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成为封建科举考试的钦定书,而《大学》则是四书之首。

“大学”二字在古代指“大人之学”,即伦理、政治、哲学等方面的学问,与儿童从事的洒扫、应对、礼乐射御书数等“小学”相对。

大学之道,讲的就是大人之学、成人之学的基本原理。

《大学》之书,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法也。

盖自天降生民,则既莫不与之以仁义礼智之性矣。

然其气质之禀,或不能齐,是以不能皆有以知其性之所有而全之也。

一有聪明睿智能尽其性者出于其间,则天必命之以为亿兆之君师,使之治而教之,以复其性。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四书五经”,是“四书”与“五经”的合称。

在诸多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中,“四书五经”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

“四书五经”翔实地记载了我国早期思想文化发展史上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史实资料以及孔孟等思想家的重要思想。

“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作品,“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五部作品。

二、课程主体1.初读课文,结合课本注释翻译理解文章大意。

古今异义:大学(古义:①博学;②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大人之学”。

《大学之道》译文、挖空与选择题等训练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大学之道》译文、挖空与选择题等训练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大学之道》译文、挖空与选择题等训练(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考点:1.原文、译文与拓展阅读2.经典语句赏析3.挖空训练(给加点字注释)4.选择题【考点解读】文学常识《大学》本出《礼记》《礼记》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教育、政治、美学思想。

相传为孔门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所作,经西汉戴圣汇编成书。

又称《小戴礼记》《小戴记》。

在流传过程中,经董仲舒、郑玄、孔颖达和宋代理学家如程颢、程颐等大儒的推崇,《礼记》在儒家政教系统中的地位日益提升。

《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齐治平“思想的散文,原是《礼记》第四十二篇,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

南宋朱熹把《大学》《中庸》两篇从《礼记》中抽离出来并作章句,为《论语》《孟子》作集注,合成《四书章句集注》。

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

《大学》则是四书之首。

原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语法(一)古今异义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古义:穷理、正心、修身、治人的学。

)2.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古义:到)(二)词类活用1.形容词的活用(1)在明.明德(形容词用作动词,彰明)(2)欲齐.其家者(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整齐有序)(3)欲正.其心者(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端正”)(4)欲诚.其意者(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真诚,诚实”)2.动词的活用(1)知止.而后有定( 动词用作名词,停止的地方,目标,文中指“至善”的境界)特殊句式1.倒装句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状语后置句,应为“古之于天下欲明明德者”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彰明美好德行的人)译文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学习和应用于生活,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之道”: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纲领文献标识码:A一、“大学之道”的内涵“大学之道”是《大学》的精髓。

《大学》开篇就予以明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

”这是对大学教育目的和为人做学的纲领性表达。

“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被后人称为“三纲领”。

这里的“大学”,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即高校及高校教育。

涂又光教授认为“大学”有四种意义:成人终生教育、“大人”教育、大学问、大学校,基本的意思就是“大学问”、“大学校”。

《大学》之“大学”,只指大学问,不指大学校[1]。

要了解“大学之道”的真谛,必须先明白“道”。

“道”字在传统的古书中,大约有五种意义与用法:一是道路的道;二为理则,或为方法上的原理、原则的浓缩之名词,如:“一阴一阳之谓道”。

三是指形而上哲学的代号。

如《易经?系传》所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四是讲话的意思。

五指宗教或学术宗派的最高主旨,或是主义的代号和标志。

如:“侠义道”或“五斗米道”等[2]。

大学之道的“道”是第二种意义上的道,它体现于事称为理,体现于人称为德。

这里指宗旨、目标,或者说是根本理念和精神实质。

它渗透在三纲的每一纲中。

“明明德”,即彰明个人完美的德性,简单地说就是培养完美的人格。

“明明德”中两个“明”,前一个“明”是动词,彰明、复明的意思。

“明德”是人的光明本性,即人天生的善性。

教育的作用就是要发扬人的光明本性,健全人格,这是大学教育的起点。

个人的完善不是目标,凡事都须由己及人,使别人也去其“旧染之污”,于是高一步的目标就是“新民”。

“新民”是指通过教与学,修己立人,推己及人,化民成俗,更新民众,改良社会风气。

“止于至善”,就是说善无止境,因而人需要用毕生的精力去追求。

“止于至善”是明明德和新民的目标,是大学教育的终极目标。

然而,“至善”是人生道德的最高境界,实际上是无止境的,因此,“止于”有不止的涵义,即不懈的追求。

“止于至善”是止与不止的辩证统一。

“三纲领”的核心是“明明德”。

对于如何实现“三纲领”,大学明确了具体的八个步骤: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就是大学的“八条目”。

八条目中“修身”是中心,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些步骤,都是“修身”的途径和手段,“修身”是为了齐家,治国,平天下,达到最后的完成,即“止于至善”。

因而,“明明德”与“修身”一回事,前者是后者的内容。

由此可知,“大学”教育的目的是使人人成为“仁人”,成为“君子”,使社会得以仁爱太平。

“三纲领”表达了儒家以教化为手段的“仁政”、“德治”思想。

二、中国古代高等教育中的“大学之道”在中国古代高等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成均、私学、太学、书院是几个阶段的主要形式。

由于成均处于历史上的“传说时代”或“半信使时代”之初,所以成均的教育理念只能以传说为依据。

私学,孔子可谓代表,而太学和书院则分别以董仲舒和朱熹为代表。

1.成均之“道”我国的高等教育史可以追溯到五帝时期,相传五帝时的学校名称为成均。

在《周礼》、《礼记》中,均有“成均”或“成均之法”的记载。

不过,这些均为后人的追记。

邓玄注引汉儒董仲舒之语日:“五帝名大学日成均”。

夏、商、周时期,学校开始区分为大学、小学。

庠、序、辟雍、泮宫、瞽宗等就是当时大学的名称[3]。

五帝三代时期,在大学朝夕授业的只有大小乐正。

这正是学皆始于乐的‘掌成均之法’的系统。

所以将五帝三代的学校之制,尤其是大学之制,名为成均系统,是恰当的Ⅲ。

当时大学教育的创立与发展,是为了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

这种学在官府的教育目的主要是培养官吏,所以要求他们必须德才兼备。

这样,教育的内容必然要以强化政治、伦理、修身养性为主,因此,人伦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孟子?滕文公》指出,古代的学校有共同任务,“皆所以明人伦也”。

西周时期统治阶级“敬德保民”的政治主张体现在教育上就是修己治人,其中“修己”以“敬德”为主旨,“治人”以“保民”为基调,这种以保民为基石的思想品质表现之一就是新民。

姬旦在《尚书》中提出“作新民”的命题,主旨就是通过化民成俗的教化活动规范或笼络民心,进而稳固国基[5]。

由此可见,最初的大学教育宗旨和“修身”、“平天下”的思路是一致的。

2.私学之“道”春秋战国时期,官学随着奴隶社会的没落开始衰落,私学兴起。

私学主要讲政治,讲伦理,传授知识,研究学术,具有一定高等教育的属性[6]。

这一时期,儒家、墨家、法家、纵横家等都开办私学,聚徒讲学,其中以儒家规模最大。

儒家私学,首推孔子。

孔子因兴办教育而流芳百世,他的伦理道德教育思想极其丰富。

孔子非常重视教育的作用,认为教育对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是立国治国、社会革新的“庶富教”三大要素之一。

他首次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认为人人有可能而且应当接受教育,这是孔子人性论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此基础上,孔子主张“有教无类”。

他的学生众多,先后传授弟子三千,其中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

孔子主张“德政”的政治主张决定了他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君子”。

对于君子的要求,孔子有许多论述,最基本的是要求在品德修养和能力上都要与一般人不同。

孔子对于君子的要求,最终目的是“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学而优则仕”,把学生培养成官吏,所谓“修身、治国、平天下”的套路,正是这种思想的发展。

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仁”是最高的道德标准,也是伦理道德教育的核心概念。

《礼记?中庸》说:“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仁”是修己爱人的内在自觉性。

人们“仁”的养成,需要施之以教育。

孔子的“仁”,后来发展成为儒家教育理想对人才培养的最高道德修养境界。

一个人有了“仁”,就有了爱,就有了“忠恕”。

为了仁爱,就要修己立人,并且依据人伦,由原初的对亲人的本能的爱,由亲及疏,推己及人,使整个社会进入一种“礼治”的“天下平”的局面[7]。

《大学》是儒家学者论述大学教育的论文,是孔子伦理道德教育思想的概括性表达,其精神自然蕴含在私学的发展过程中。

3.太学之“道”太学是封建社会官办的高层次的正规大学教育,是在董仲舒的教育理念影响下创立和发展的。

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家,均习惯于以人性论作为出发点,进而探讨教育的作用。

董仲舒的太学教育理念是建立在其人性论的基础上的。

关于人性,董仲舒不说性善,不说性恶,而说性“灵”。

他认为,“人受命于天”,“得天之灵”,由于性灵,故可以为善,可以为恶[8]。

因此,董仲舒相信教化的作用,他认为人是需要教化而且可以教化的,只有通过教化才能使人性善。

他说:“今万民之性,待外教然后能善,善当与教,不当不性。

”(董仲舒?春秋繁露)他的太学教育理念的主要内容包括兴太学以养士求贤、化民成性等几个方面。

鉴于人才缺乏的现实,董仲舒建议办太学来养士,培养贤人。

他认为平时不养士,用时想求贤,必然不能满意。

“养士之大者,莫大乎太学,太学者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

”(汉书?董仲舒传)太学是培养贤人最重要的阵地,也是进行教化的源头。

所以,他建议:“臣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数考问以尽其材,则英俊宜可得矣。

”(汉书?董仲舒传)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公孙弘等人的建议,在地方设立庠序,在中央设立太学。

董仲舒对教化的社会作用极为重视,提出“教,政之本也”、圣王应“以教化为大务”、“任德而不任刑”(董仲舒?春秋繁露)的思想。

“凡以教化不立而万民不正也。

夫万民之从利也,如水之走下,不以教化堤防之,不能止也。

是故,教化立而奸邪止,其堤防完也;教化废而奸邪并出,刑罚不能胜也,其堤防坏也。

”(汉书?董仲舒传)他这种“德治”的总体思想,强调的依旧是传统的“齐家”的儒家套路。

关于教化的根本目的和宗旨,董仲舒归结为教民性成善。

他在《天人策》篇中指出:“是故王者上谨承天意,以顺命;下务明教化民,以成性也;正法度之宜,别上下之序,以防欲也。

修此三者,而大本举矣。

”承天意教民性成善,这既是天立王和为王者所规定的专任,也是王者明教化民的中心任务,王者对万民百姓所进行的一切教化,目的都是为实现这个任务,以达到“教化大行,天下合洽,万民皆安仁乐谊,各得其宜,动作应礼,从容中道”的理想境地。

董仲舒从人性论出发所建构的较为完整的道德教化思想体系,既是他“德治”、“仁政”政治主张的具体延伸,也是他为汉武帝所提供的治国方略中的重要内容。

董仲舒坚持儒家的教育理想――培养“仁人”,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有效地推行德治,教民成善,以德立国,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达到“国治”、“治民”、长治久安的政治目的。

4.书院之“道”书院是我国一种重要的高等教育组织形式,宋代时处于鼎盛时期。

朱熹制定的《白鹿洞书院揭示》明确提出了书院的教育目的,是我国第一个比较完整的书院学规,在整个书院史上具有广泛影响,也是此后各书院效仿的典范。

朱熹认为教人为学首先就是要使学生明义理、会做人,《揭示》开始就明确提出了书院的教育方针是实施“五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朱子大全?文集卷第七十四)为了实现这个方针,朱熹还提出了为学、修身、处事和接物的重要原则。

为学之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修身之要:“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

”处事之要:“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接物之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朱子大全?文集卷第七十四)从以上可以看出,书院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明“理”,即懂得做人的规范。

首先,通过学、思、辨的为学过程明白道理,进而将这些道理应用到各人“修身”、“处事”、“接物”之中去,而致力于“穷天理”、“明人伦”及学生个人人格品质的完善?他的教育目的和宗旨就是“明人伦”,培养为国家服务的“仁人”、“圣贤”。

朱熹把教育划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

朱熹认为,“古之为教者,有小子之学,有大人之学。

”这是以年龄为标准而划分的。

他认为8岁至15岁是小学阶段,15岁以后进入大学阶段,也就是在小学阶段“学其事”,大学阶段就是要在此基础上“明事理”。

对孩童,应该从洒扫、应对、进退上进行伦常礼数教育,进而教他礼、乐、射、御、书、数之文,使儿童在日常生活中,熟悉伦常礼乐之教。

然后,在“小学”的基础上,进入“大学”。

大学的教育是教人穷理正心,修己治人[9]。

即按照《大学》一书中规定的八条目的步骤,使其“明明德”,最后达到“止于至善”的目的。

紧接着,朱熹通过一段跋,对《揭示》作了进一步解释:“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朱子大全?文集卷第七十四)这段解释进一步表明了《揭示》的意义。

说明为学之意,可以从古昔圣贤那里取得要旨,讲明义理,加强自身的修养,同时注重去感化别人,而并非只是为学得杂博知识,做些华丽文章,用以沽名钓誉,争权夺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