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学法指导

合集下载

也谈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学法指导

也谈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学法指导

也谈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学法指导摘要:探讨教师如何从备课环节、教学课堂环节、练习反馈环节等方面指导学生学习历史的一些方法,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学会分析历史事件,掌握学习历史的一些基本方法和历史思维方法,以利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

关键词:知识体系;学法指导;学生主体;循序渐进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我们在探索教学方法改革的同时,还应有意识地开展对学生学法的指导。

人们常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帮助学生掌握恰当合理的学习方法,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在这方面,有许多同行专家已经开始了研究和探索,有不少有益的经验供我们借鉴。

但是作为一线教师,绝不能照搬他人的成果,应结合本人的教学特点以及教学对象等实际情况,加以继承发展。

创造发挥,把学法指导贯穿于教学的过程,笔者现将在日常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作一介绍,和广大同仁分享。

一、备课环节要备学法众所周知,备课是教学过程中的基础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首要因素,只有认真充分地备课,才能产生高效率、高质量的课堂。

长期以来,我们的备课活动主要围绕着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等方面,而忽视了对学生学法的预设和指导。

为了使学法指导既具有针对性,又具有时效性,必须在备课中兼顾学法指导,并对此作精心准备和设计。

(一)构建知识体系教育家布鲁纳说:“务必教给学生以基本结构。

”所以,在备课中,我们必须对知识点加以组织和构建,使教材知识结构化,并揭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使之构成一个基本的知识体系,从而使散乱的历史现象实现简单化、序列化、结构化、网络化。

这有助于学生从宏观上把握历史规律及时代特征。

(二)设计教学方案中要加强学法指导在备课中,我们应该概括典型材料进行教学设计,从而加强学习和研究方法的指导。

例如,在《辛亥革命》的备课中,传统的教学设计是:(1)辛亥革命的背景;(2)武昌起义及革命形势之发展;(3)辛亥革命的结局及历史意义,这样的组织虽然面面俱到,但既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也不能使学生掌握历史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既不能发展学生的智力,也不利于提升学生的能力。

谈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学法指导

谈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学法指导

谈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学法指导作者:唐应发来源:《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6年第2期四川省凉山州宁南县初级中学校唐应发学法指导,并不神秘,就其字面而言:就是学习方法的指导。

对初中历史教师来说,就是教会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

我认为初中历史的学法指导包括两个大的方面:第一,就是理解掌握每一课知识要点的学法指导;第二,就是历史复习方法的学法指导。

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学法进行指导,不仅有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而且便于学生对本课知识要点的掌握。

同时,也可强化学生的课堂记忆,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最终目的。

那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法进行指导呢?我认为就应该从理解掌握每一课知识要点的学法指导和历史复习方法的学法指导入手。

现在我们就先谈理解掌握每一课知识要点的学法指导。

理解掌握每一课知识要点,我们的历史教师每节课都在做,而且各有各的教学方法。

这各自的教学方法就是学法指导。

这时,我们的目的就是教会学生如何掌握本课的知识要点并对知识要点有一定的记忆。

我认为要做到这一点,只有在学生的头脑中多次再现知识要点,才能做到掌握并有一定的记忆。

我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完成这一过程的。

1.初步感知;2.理解确认;3.巩固记忆。

一、初步感知:即课前预习可安排学生在家预习,并查阅一些相关知识,最好能立出一些必须掌握的要点问题,或者就把课文当小说读一遍也行。

如果以上都做不到,只有在上课时,让学生先看一遍课文,初步了解一下本课写了些什么,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二、理解确认:在学生阅读课文时,教师将本课的知识要点以问题的形式板书在黑板上这样便于学生把握本课知识要点,也便于学生对知识要点的记忆。

例如: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十九课、美国南北战争。

可列出以下问题:1.美国领土扩张的方式?方向?领土扩张的实质?2.南北战争爆发原因?南北矛盾的焦点?战争的导火线?战争爆发时间?3.战争过程?4.南北战争的性质?意义?这些问题既突出了单个的知识要点,又包含了课文重点内容。

探究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学习方法指导

探究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学习方法指导

探究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学习方法指导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学习方法指导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理清学习内容:在学习历史知识时,学生需要先理清学习内容的逻辑顺序和重点,可以通过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来帮助自己更好地掌握知识点。

2. 多角度思考:历史是一个多维度的学科,学生需要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理解历史事件,可以通过阅读不同的历史资料和文献来拓展视野。

3. 掌握学习方法: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可以尝试使用思维导图、制作笔记、讨论和辩论等方法来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4. 注重实践:历史知识是需要实践和应用的,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历史文化活动、田野考察等方式来深入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

通过以上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

深入学习历史知识不仅可以增加知识储备,还可以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思考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历史教学中的学法指导主要有哪些内容

历史教学中的学法指导主要有哪些内容

历史教学中的学法指导主要有哪些内容学法指导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

使学法指导既要有针对性,又要有实效性,渗透到整个教学活动中,适时加以点拨、强化。

从而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具广度、深度,对知识的应用更具创造性。

在历史课堂教学改革中,我根据教学的时代性特征把学法指导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课前准备备学法:(一)揭示知识体系:在备课中,要对教材的知识点加以组织或重组,使历史知识结构化,并最大限度地揭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庞杂、散乱的历史现象变得简单化、条理化、网络化,使之成为一个基本的历史知识体系。

这是学生掌握历史知识、把握历史规律前提。

(二)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历史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教会学生掌握探求真理的方法,使之能多角度、深层次地认识历史现象,解决历史问题。

例如,在讲述《鸦片战争》一课中,传统的教学设计是:1.战争前中西方社会的对比。

2.鸦片的输入及危害。

3.中国的禁烟运动与第一次鸦片战争。

4.中国战败的原因分析。

这样的组织虽然面面俱到,但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就不能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能力。

我是这样设计的:1.中国落后于西方的原因是什么?(讲授生产力与生产关系);2.林则徐是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为何称之为民族英雄?(指导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3.当时的阶级矛盾十分尖锐,人民群众为何会支持林则徐的禁烟斗争?(讲述阶级矛盾服从于民族矛盾的哲理);4.禁烟运动与鸦片战争有没有必然的联系?(讲述偶然性与必然性的辩证关系);5.鸦片战争中国为什么会失败?(讲解现象与本质辩证关系的观点);6.引导学生讨论辨析“落后应该挨打”与“落后必然挨打”的观点(指导学生怎样定论历史的方法)。

这样既加强了学习方法的指导和知识的传授,又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创设了一个良好的氛围。

二、课堂教学教学法: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中心环节,它是师生进行信息传递与反馈情感交流和行为相互作用的主阵地。

初中历史学法指导

初中历史学法指导

初中历史学法指导
学法指导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它标志着我国教学改革的目标和内容的一次重大调整,即教学由教师“教会”转到学生“学会”上来。

因此,对教师而言,是否重视学法指导,真正实现让学生从学会向会学的转变就反映出一个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

所以说重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也就抓住了课改的实质。

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因包括以下一些基本内容:
一、培养学生的计划性
让学生养成有计划学习历史的习惯。

并且计划因包含计划阶段、实施阶段和评价阶段几个不同的层次。

二、自我提问习惯的养成
就是在完成某一学习任务的过程中能提出一系列的设疑,以帮助思考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学会写学习日记
目的是帮助学生反思一天的学习情况总结学习活动,逐渐积累关于自己学习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

四、鼓励学生进行评价
培养学生对自己和他人的学习进行评价、分析,形成评价学习的能力。

历史学法指导不管对教师还是学生都是一个似曾相识的课题。

我们已经不是第一次探讨过它。

但在教学实践中往
往被漠视。

需要我们足够重视并且坚持努力下去,它的优越性就会日益显现出来。

我们共勉吧!。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学法指导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学法指导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学法指导四川省达县北山乡中心学校刘宇摘要:中学历史教学中应增强学法指导,教师在进行学法指导时应注意紧扣教材、注意进程、教师示范,历史教学中需要学生把握和应用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中学历史学法指导学习方式“教的最高境遇是不教”,教育的真理在于“教会学生学习”,历史教学中应树立以学生学习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增强对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指导无疑是教给学生获取历史知识和提高能力的金钥匙。

历史学法指导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各类历史学习活动,从而取得知识、形成历史学习能力的手腕。

教师在进行历史学法指导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紧扣教材,指导学法教材不同,学法也不一样,没有统一的“学法”模式,即便同一内容,因学生对象、教学条件不同,学法也不尽相同,关键是揭露客观而一般的学习规律。

教学活动中,能够从多方面、多角度揭露学习规律。

二、注意进程,归纳学法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是不知足于只让学生把握现成的知识,能说出正确的结论,而是注意学生的学习进程。

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积存历史知识、从积存历史知识到明白得历史的进程。

引导学生参与合理的学习进程,事实上确实是引导他们把握正确的学习方式。

对学习进程的指点,实质上的帮忙学生对学习对象慢慢提高熟悉层次。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咱们应该注意学生的不同情形,并以此为基础,灵活地调控或变换教学进程,使学生最大限度地抵达学习目标。

3、教师示范,展现学法当学生在学习中碰到疑难,思维受阻的时候,教师要做出示范,,展现学法,以法获知,供学生仿效。

教师讲讲义身也是学习方式的示范,通过教师的示范、指导、训练,让学生把握经常使用的学习方式,再应用这些方式,取得讲义中的历史知识,再获取课外历史知识。

第二教师也要向学生介绍一些大体的学习方式,从简单的仿照学习方式到较高层次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历史教学中需要学生把握和应用的学习方式具体如下:列表归纳法:比如学完近代史上外国入侵者发动的一系列战争,就能够够把近代史上的侵华战争名称、简单通过,每次战争终止后签定的条约,造成的阻碍,通过列表的方式来把握,既简单明了,又能突出重点。

历史课堂中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历史课堂中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历史课堂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俗话说:“予人以鱼,惠其一时,授之以渔,惠其一世”。

若学生学历史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会事倍功半。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所以教师在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提高学生的的学习效率。

一、首先要引导学生养成提前预习的习惯众所周知,在任何一门学科中,预习对于提高课堂的效率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是我们历史学科在这一点上却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地位,由于历史在家长、学生中的地位较低,加上近几年初中学生的作业负担普遍较大,我们指望每一节课前学生都能像语数英等学科那样认真地预习是不现实的,我们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引导学生进行一些必要的预习,这就更加要求我们历史教师必须提前做好一定的设计,以真正的提高历史预习的有效性。

1.期初预习,全册通览初中历史学习难度不大,但受课节少的影响,要想要学好却有一定的难度。

为了树立学好历史科的信念,我建议学生在学期初新教材刚发下来时,就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对整本书进行通读。

当然,这个阶段的通读仅仅要求泛读即可,以便建立当册历史知识的整体印象,初步了解新的一个学期要掌握的历史课的内容、布局和分量。

这种方式的预习对大部分学生来说难度不大,许多学生很自觉地就提前浏览了教材中一些感兴趣的内容。

2.单元预习,阶段预热初中历史课本,每册五六七单元不等,但是每个单元都有一个中心或记叙着一个时代,单元内各个课时联系很紧密。

所以,要求学生在新单元即将开始的时候,以单元为单位,在单位时间内进行预习,目的是深入理解本单元各课的内在联系、编排规律、主要历史要点等。

3.课前预习,提前准备受时间限制,我要求学生课前预习,一般布置很少的内容,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让学生提前浏览教材,知道下节课我们将学习的主要内容;阅读教材中的楷体字部分内容以及自由阅读卡等这些需要学生自学而又比较感兴趣的内容;二是布置学生提前搜集一些课外的资料以备课堂所需,如学习八下第2课《最可爱的人》时,我让学生搜集一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的战斗英雄,在学习八下第9课《改革开放》一课时,我让学生提前搜集改革开放前后人民生活的变化资料。

初二历史学法指导

初二历史学法指导

初二历史学法指导如下:
1. 精读教材:初二历史主要学习中国古代史和近代史。

首先,要认真阅读教材,把握教材的主要内容和重点。

2. 多做笔记:在学习历史课程时,要多做笔记,记录下自己的理解和心得体会。

可以将重点、难点和自己的疑问写在笔记本上,方便以后查阅和复习。

3. 学会分类归纳:历史课程中有很多人物、事件和时间,要学会分类和归纳。

可以将不同朝代、不同历史事件、不同历史人物进行分类,方便记忆和理解。

4. 了解历史背景:历史是一种连续性的发展过程,要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和原因,才能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意义和影响。

5. 进行思辨:历史不仅仅是一个事实的记录,还需要进行思辨。

要多思考历史事件的内在逻辑和历史人物的行为动机,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6. 培养历史视野:历史是一个多元文化的交融和碰撞,要培养开放的历史视野。

可以通过阅读历史小说、观看历史电影等方式,了解不
同文化背景下的历史发展和演变。

7. 善于比较:历史不仅仅是一个单一的线性发展过程,还需要进行比较和对比。

可以将不同朝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历史事件进行对比,理解历史的多元性和复杂性。

8. 多做练习:历史学习需要多做题、多做思考和多做归纳总结。

可以通过阅读历史材料、自主查找资料、参加历史讲座等方式,提高历史学习的效果和质量。

以上就是初二历史学法指导,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历史教学中学生的学法指导的重要性

历史教学中学生的学法指导的重要性

历史教学中学生的学法指导的重要性历史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而学生的学法指导在历史学习中起着关键作用。

学法指导旨在引导学生正确学习历史的方法和技巧,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相关概念。

本文将探讨学生学法指导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指导方法。

I. 学法指导对学生学习历史的重要性学法指导在历史教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首先,它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学习历史需要耐心和毅力,因为历史是一个复杂而广阔的领域,需要学生持之以恒地进行学习。

通过学法指导,学生可以了解到历史学习的目的,并明确学习历史的积极意义,从而更好地培养出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其次,学法指导有助于学生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并非简单地记忆历史事件和人物,而是需要学生通过批判分析和发掘,理解历史事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学法指导可以教导学生如何进行历史证据分析、对比研究和归纳总结,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思维能力。

最后,学法指导还能帮助学生提高历史学习的效果。

历史学科的内容繁杂,学生常常面临信息过载的情况。

通过学法指导,学生可以学会筛选和组织历史知识,在大量的历史资料中找到关键信息并进行整合。

这样,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历史概念和事件,并能够在考试或写作中运用自如。

II. 学生学法指导的实用方法为了有效指导学生学习历史,教师可以采取以下实用方法:1. 引导学生阅读和思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历史文本的阅读和思考是学法指导的基础。

教师可以提供历史文本,让学生通过阅读和分析对历史事件进行辩证思考。

此外,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观点,并进行讨论和互动,以促进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主动性和独立思考能力。

2. 组织历史实践活动历史实践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历史体验,帮助他们将抽象的历史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例如,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历史遗址或进行实地考察,可以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并使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历史事件和背景。

3. 创设合作学习环境合作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他们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初中历史课堂强化法律教育的途径

初中历史课堂强化法律教育的途径

初中历史课堂强化法律教育的途径初中历史课堂是学生了解国家历史和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了解法律制度和法治观念的重要场所。

强化法律教育,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不仅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还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那么,如何通过初中历史课堂来强化法律教育呢?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一、通过历史案例引导学生学习法律知识历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和案例往往与法律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这些案例可以引导学生学习法律知识。

在历史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历史案例,如“法家与儒家的论战”、“秦始皇统一六国”、“三国魏蜀吴的兴起与覆灭”等,来引导学生了解古代的法律制度和司法制度。

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分析历史事件中的法律问题,让学生积累法律知识,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法律发展情况。

历史上的一些伟大人物在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也发挥了重要的法治作用。

在历史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介绍一些历史人物的作用,如孔子、屈原、司马迁等,来引导学生学习他们对法治的贡献。

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分析历史人物的作用,让学生了解法治对社会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正确的法治观念。

历史文化是国家民族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历史文化可以引导学生学习法治精神。

在历史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介绍一些历史文化,如“孔孟之道”、“礼乐文化”、“儒家思想与法治”等,来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的法治精神。

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分析历史文化中的法治精神,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对法治的影响,培养学生珍爱传统文化和法治精神的意识。

在历史课堂上,教师通过以上途径来强化法律教育,不仅可以丰富历史教学内容,还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法律观念和法治观念。

在强化法律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相关的案例和素材,引导学生积极学习法律知识,养成正确的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

如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开展学法指导

如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开展学法指导

如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开展学法指导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还能提高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经过课堂实践,对一些探索性做法进行介绍。

一、教师在课前备课中要兼顾学法指导“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备课是教学的起始环节,它是上好一堂课的先决条件,为了使学法指导既具有针对性,又具有实效性,教师必须在备课中兼顾学法指导,并加以精心设计,这是做好学法指导的前提条件。

1.对教学方案进行精心设计在新课改背景下,历史教学的目标不再仅仅是教授学生书本,还需要教会学生探究历史真理的方法,使他们能多角度、深层次地认识历史事件,解决历史问题,从而增强个人的历史认识能力。

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中根据相关的典型材料优化教学设计,对学生加强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的指导,这是学好历史的关键。

例如,在对中国近代史“鸦片战争”进行备课时,传统的教学设计包括四个方面:〔1〕对鸦片战争发生前中西方的社会状况进行比照。

〔2〕鸦片的输入及其重大危害。

〔3〕中国开展的禁烟运动。

〔4〕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爆发。

这样的教学设计虽然很全面,但不仅无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还不能使学生掌握历史分析的根本理论和方法,更不能开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能力。

2.注重学生知识体系的建设3.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二、学法指导在课堂中的具体渗透方法课堂教学是教学诸多环节中的中心环节,它是师生之间进行信息传递与反响、情感交流的主要場所,备课中的教学设计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加以落实,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

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有机地渗透学法指导是十分重要的措施。

1.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创设一个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的情境,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近现代美国外交政策的变化过程”的知识复习为例,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讲述法,让学生根据课本知识探究“门罗主义—大棒政策—金元外交—冷战政策”的开展变化过程,主要作用仅是为学生解决了“是什么”的问题。

谈中学历史教学中学法的指导思路

谈中学历史教学中学法的指导思路

《谈中学历史教学中学法的指导思路》摘要:这些对学生的要求实际上是对老师的教法指导起到了督促作用,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那么,如何指导学生从宏观上整理知识,构架立体的历史知识之树呢,在讲“西安事变”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张学良、杨虎城扣押蒋介石后该如何处置,是杀、是关、还是放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非常重要,学生的学生方法和复习思路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能力的提高,现在的历史考试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考查显得非常重视,在基础知识的考查基础上还要重视能力的培养。

这些对学生的要求实际上是对老师的教法指导起到了督促作用,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一、教师在教学中要方法灵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借助青年学生思想活跃,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灵活巧妙地运用各种方法,激发学习热情和进取精神。

讲《唐朝的衰落和灭亡》时,事先准备的小黑板上写着清代史学家赵翼在《唐女祸》中的一段话:“开元之治,几乎家给人足,而一杨贵妃足以败之。

”然后提问:“大家想想,这种说法我们能同意吗?如果不同意,我们用哪些史实为杨贵妃‘平反’呢?唐朝衰落的原因到底在哪里?”这一激一问,课堂顿时活跃起来,学生一个个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历史责任感,满怀热情地投入学习,认真默读课文,思考问题,竞相回答,渐渐归结出唐朝衰落的原因。

这样,同学们对唐衰落的原因既概括得清清楚楚,又记得牢实。

二、在历史教学中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历史基础知识,包括微观和宏观两部分,即具体的知识点和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高考历史问答题对历史知识的考查要求,主要的是概括性条理化的宏观知识。

这就要求中学历史教学应打好基础,强化整理、归纳、概括知识能力的训练,着力构架立体的知识之树,形成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

只有掌握了概括而又系统化、条理化的历史知识,在考场上才能运用自如,有的放矢,适应问答题对再现史实能力的考查要求。

那么,如何指导学生从宏观上整理知识,构架立体的历史知识之树呢?①利用课本目录,大事年表,熟记历史分期和篇、章、节要目,把握历史演进过程中前后知识的内在联系,建立整体的知识框架。

(学法指导)历史教学中学生反思学习学法指导.doc

(学法指导)历史教学中学生反思学习学法指导.doc

(学法指导)历史教学中学生反思学习学法指导所谓元认知,是指对自己认知过程和认知能力的认识,即反省认知。

元认识思想的核心在于强调认知活动中认知主体对目标的制定和确立,强调认知主体对认知过程与结果的自我监控、自我管理、自我调节以及自我改善。

良好的学习方法是学生反思能力训练、培养的关键。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导,为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对教学内容进行讲授、示范、指导,促使学生内化和运用知识,并对学生提出适当的问题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和运用方法进行反思,另一方面,还要培养学生针对自己学习的情境、状态、方式、结果,根据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困惑,矫正自己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有意识地监控自己的学习方向、学习兴趣、学习需要、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实现学习目标。

历史教学中我们尝试如下几种途径进行学法指导:一、指导学生课前反思大多数学生上课处在被动学习的状态,缺乏目标意识,就很难形成有意注意。

一节课下来,不知所云。

因此,课前,要指导学生自我提问:本节课我准备好了吗?(笔记、学习用具、预习、情绪)有无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确定好了吗?如果没有就迅速准备。

二、引导学生课间反思 1.教材为何这样安排?学生学习时大多存在着只看内容不看目录的现象,不利于对知识的整理和积累。

上课时,应首先帮助学生构建各章节的知识框架,让学生知晓该如何分析本节与前面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对教材的整体认识,从而做到融汇贯通,把教材吃透学活。

进而启发学生自我提问:我是如何看书的?我是不是存在这种现象?以后该如何改进?如: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清朝的覆亡”一章时,提问学生:前面一章内容是什么?(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与本章内容有何关系?教材这样安排的意图是什么?(整个一部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史,也是先进的中国人的抗争史。

前面叙述的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维新派都没有能够挽救中国危机,中国人民继续探索。

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试图用暴力革命的方式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所谓元认知,是指对自己认知过程和认知能力的认识,即反省认知。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 , 发挥学生 的主体作 用 , 也不能使学生掌握历 ( 一) 审题 能力 的指导 史分析 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 既不能发展学生的智力 , 也不利 于提 升 通过指导来提 升学生对于习惯表达不一致的 已知条件的有效 学生 的能力 。 转换能力 , 对 解 题 起 关 键 作 用 的 隐 含 条件 的挖 掘 加 工 能 力 , 排除无 如果改为这样设计 : 效信息 , 提炼有效信息的扬弃能力等。 1 . 1 9 世纪末 , 因为什 么会 出现资产阶级革命派 ? 体现了什么样 ( 二) 深刻理解题 意的指导 的哲学原理 ?( 认识经济基础 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 系) 通过指 导使学生对 问题部 分 , 能分 清题型要求 、 限制等 , 对 问 2 . 孙 中山是 资产 阶级革命 派 的代 表人物 , 他为什 么不能提 出 题隐含部分能找准切入 点 ,分析层次及所用 的知识点理论或历史 彻 底 的革 命 纲 领 ? ( 传授 评 价 历 史人 物 的基 本 理 论 ) 规律等 。 3 . 当时 清政 府统治 十分腐败 , 人 民群众 为何对革 命保持观 望 ( 三) 指导学生养成反思答题过程 的习惯 和冷漠? 假如没有袁世 凯 , 当时中 国是 否能够成为真正的资产阶级 主要是反思答题是否正确 、 全面 , 以此来不断提升学生思维 的 共 和 国? ( 偶 尔性 与 必 然 性 辩证 关 系的认 识 )


从 宏 观 上 把 握 历 史 规 律及 时代 特 征 。 1 . 要指导学 生加强基 础知识 的理解和基本技 能的训练 , 为学 ( 二) 设 计 教 学 方 案 中要 加 强 学 法 指 导 生创 造供思维形成 和发展 的天地 。 在备课 中, 我们应该概括典型材料进行教学设计 , 从而加强学 2 . 要加强历史 患维 的指 导 , 使之能历史 地 、 唯物地 、 辩证 地分 习和研究方法的指导。例如 , 在《 辛亥革命》 的备课 中 , 传统 的教学 析 和认 识 问题 。 设计是 : ( 1 ) 辛亥革命 的背景 ; ( 2 ) 武 昌起义及革命形势之发展 ; ( 3 ) 3 . 通过题型 的训练 , 知识 的迁移去拓展学生思维。 辛亥革命 的结局及历史意义 , 这样的组织虽然 面面俱 到 , 但 既不 能 三、 练 习环节点拨 , 强化学法
( 一)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 中培养的活动 , 是 以培养学 生能力 、 提倡学生素质为 目标 不 能照 搬 他 人 的成 果 , 应 结合 本 人 的 教学 特 点 以及 教学 对 象 等 实 际 的, 因而在教学 中必须 以学生 为主体 , 通 过细节创设情境 , 让学生 情况 , 加 以继 承 发 展 。 创造发挥 , 把 学 法 指 导 贯 穿 于 教学 的过 程 , 笔 者现将在 日常教学实践 中的一些体会作 一介绍 , 和广大同仁分享 。 自己去发现并分析解决问题 。 下 面以《 明清时期商 品经济 的萌芽》 为例 , 采用提 问法和讨论 备 课 环 节 要 备 学 法 明确向学 生提 出以下 问题 : 众所周 知 , 备课是教学过程 中的基础环节 , 是提高教学质量的 法 , 1 . 明清时期的商品经济为何会 出现繁荣景象? 首要因素 , 只有认真充分地备课 , 才能产生高效率 、 高质量的课 堂。 长期 以来 , 我们 的备课 活动主要 围绕着备教 材 、 备学生 、 备教 2 . 从 当 时 活 跃 的 商 品 经济 可 以看 出什 么 样 的 趋 势 ? 法等方面 , 而忽视 了对学生学法 的预设和指导 。 为了使学法指导既 3 . 束缚 当时经济发展 的主要 因素有哪些? 具有针对性 , 又具有 时效性 , 必须在备课 中兼顾 学法指导 , 并对此 4 . 选取有关晋商的资料 , 供学生阅读分 析。 作精心准备和设计 。 这样 的教学过程 , 学生 的主体作用表现为在教师的指导下 , 主 ( 一) 构 建 知识 体 系 动去结合史实提炼要点 , 相互讨论 、 纠错 , 从而解决“ 是什 么” “ 为什 教育家布鲁 纳说 : “ 务必教给学生以基本结构 。” 所以, 在备课 么” “ 还有什么 ” 的一系列 问题 , 引导学 生学会思考问题 、 解决 问题 。 中, 我们必须对知识 点加以组织和构建 , 使教材 知识结构化 , 并揭 ( 二) 注意循序渐进 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 系 , 使之构成一个基本 的知识体 系 , 从而使散 学 习历史有三个层次的要求 , 即“ 认知 、 理解 、 运 用” , 学法 指导 乱 的历史现象实现简单化 、 序列化 、 结构化 、 网络化 。 这有助 于学生 也 就需 要 在 这 三 个 方 面 有 序 进 行 。 究和探索 , 有不少有益 的经验供我们借鉴。但是作为一线教师 , 绝
教法探索
新 课程 N E W C U R R I C U L U M
也谈 中学历史教学 中的学法指导
翟 旭 玉
(节、 教学课堂环节、 练 习反馈环 节等方面指导学生学 习历史的一些方法, 目的是为 了让学 生能学会
分析历史事件 , 掌握学 习历史 的一些基本方法和 历史 思维方法 , 以利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 良好 习惯。 关键词 : 知识体 系; 学法指导; 学生主体 ; 循序渐进 随着课程改革 的深入进行 , 我们在探索教学方法改革的 同时 , 和优秀的意志品质 、 人格修养 , 就必然表现出一定的责任感。学习 还 应 有 意识 地 开 展 对 学 生 学 法 的指 导 。 知识 、 钻 研 学 法 也 就 有 了更 高 的 自觉 性 。 二、 课 堂教 学 环 节 要 重 视 学 法 指 导 人们常说 : “ 授之 以鱼 , 不如授之 以渔。” 帮助学生 掌握恰 当合 课堂教学是教 学活动 的中心环节 ,备课中的教学设计需要通 理的学习方法 , 将有助 于提高学生 的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 , 培养学 因而学法指导主要决定于这一环节 。 生终身学习的良好 习惯 , 在这方面 , 有许 多同行专 家已经开始了研 过课堂教学来完成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