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器的化学风化机理初探之二_块状模拟实验_王荣

合集下载

古墓葬中玉器的风化层研究 转载hfg n

古墓葬中玉器的风化层研究  转载hfg n

古墓葬中玉器的风化层研究转载hfg34617 n古墓葬中玉器的风化层研究--转载2010年10月10日古墓葬中玉器的风化层研究胡野燕要害词:古墓葬中玉器的成器后风化层出土玉器的本志特征风化层微量矿物粉末油浸显微鉴定技术。

题要:古玉是中华官族悠长白化历史的鉴证。

中邦现代文明的传启,很小部门非通过对古墓葬的挖掘研讨中失掉?华。

因而,做者通功对于古成全器先风化层的钻研,应用风化层微量矿物粉终油浸隐微审定技术,肯定玉器能否阅历了古墓葬那一指订风化程序,将对考古、续代及辨认实真具无非常主要的意义。

一、序矿物学是一门古小的地质基本科学,它的重要分收学科为成因矿物学和觅矿矿物学。

成因矿物学是研究矿物成因实际及利用的科学,主题研究矿物的来源、发作、变化,研究组合的形态、结构、成分、性质、成因、产状及同生组合之间的互相外在接洽。

成因矿物学的分收学科?及野生分解矿物学、工艺矿物学、古墓葬玉器矿物学。

“古墓葬玉器矿物学”是作者创导的成因矿物学的一分收学科。

它是与考古学亲密婚配联合的地质学学科之一,安全阀,鉴于中华大地古墓葬中保留有大量各种形态的玉器,应用风化层微量矿物粉终油浸显微鉴定技术,对古墓葬中玉石矿物的研究,对考古、断代具有十分沉要的意义。

鉴于纲前古玉市场又有大量?仿古玉器充满,也将为实假假货鉴别降求首要的科学数据。

二、古墓葬玉器矿物学古墓葬玉器矿物学,是研讨现代玉器在不同绝对封锁体系中古墓葬中矿物发生特别次生变化的一门新亡教科。

古墓葬中成器后的玉器变化,体如今玉器的外在、里层、外表及雕琢纹中旧出产物的涌现及不同形态的分布(照片1)。

照片1、汉代?尾、编钟、瓶、臭薰、兽等玉器表面上的成器后白色风化透闪石分布,材质碧玉(青玉)。

古玉器埋躲在特订的古泉台环境中,玉器中矿物皆阅历了不同水平的特别风化作用,形成不同状况的风化层,最大二手电器市场下月开张价格仅为新品三成。

风化作用包括物理风化作用,化教风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其中生物风化作用所发生的影响不可矮估。

古玉器的化学风化机理初探之一_粉末态模拟实验_王荣

古玉器的化学风化机理初探之一_粉末态模拟实验_王荣

为古玉研究注入了新生活力 。 与前者不同 , 地质学 者特别关心两个方面的内容 , 一是玉质的鉴定(包括 物理特性 、矿物成分 、化学成分 、显微结构等)和玉料 产地的研究等 ;二是古玉器的次生变化 。 后一研究 尚处于起步阶段 , 前人主要对一些透闪石玉器和蛇 纹石玉器做了初步分析 。 例如 , 郑建(1986)借助显 微镜对多件受沁良渚玉器的外观 、矿物组成和构造 进行了认真的分析 ;曲石(1987)对玉石的一些性质 (如质地 、硬度 、透明度 、比重 、颜色等)进行了初步观
第 26 卷 第 2 期 2007 年 3 月
·宝玉石矿物学·
岩 石 矿 物 学 杂 志 A CTA PE TRO LO G ICA ET M IN E RA LOG ICA
V ol .26 , No .2 M ar ., 2007
古玉器的化学风化机理初探之一
———粉末态模拟实验
土壤水)。土壤 pH 值和土壤水 的 pH 值有关 , 是反
配制 pH =5.4 和 pH =8.6 的缓冲浸泡溶液 , 用
映土壤化学性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 土壤 pH 值 <4.5 、 塑料瓶分别装入 15 、30 和 50m L 溶液若干份 。用电
4.5 ~ 5.5 、5.5 ~ 6.5 、7.5 ~ 8.5 、8.5 ~ 9.5 及 >9.5 子天平称取不同目数 、不同材质玉料的粉末样品各
整个古代世界 , 除南美洲玛雅地区 、新西兰毛利 人地区曾有过不长时间的玉文化外 , 唯有中国的玉 文化长盛不衰 , 绵延八千余年 , 因而玉文化常被视为 中西方文明最古老的分水岭(杨伯达 , 1997)。 最近 几十年来 , 我国各地大量玉器文物的陆续出土 , 使玉 器研究长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 或许与玉器产生 和分布的地域性有关 , 研究中国古玉的学者多集中 于东亚地区 , 多数来自文物考古学界和博物馆学界 。 不过 , 自上世纪 80 年代以来 , 地质学者的逐渐介入

中华古玉器风化分析与保护

中华古玉器风化分析与保护

中华古玉器风化分析与保护关键词:例举:和阗玉山料到子料,历经笫四纪2-3百万年,其表层到内质在物理和化学性质稳定并与山料差异不大,但制成玉器才几千年,其从表层到内质却出现了程度不同的物化性质差异,有些严重风化而化为尘埃。

本文参照博物馆出土玉器,论述中华古玉器在不同赋存环境所造成的风化侵蚀现象并通过这些性质分析,论证科学的保护中华古玉保护方法。

玉器在岁月流逝中,被物理、化学等因素产生的变化符合地质风化学理论。

古玉由玉璞开料去皮,被人工雕琢,打磨,抛光成玉器,因赋存环境,时间,风化成不同程度的呈态。

同时也因赋存环境,原始人工琢磨的光洁程度,溶解氧,水,PH 值,无机质和有机质外源物质,玉器的材质,器形,赋存时间等元素,产生了强中弱风化呈态,这种风化现象,称为中华古玉裸风化现象。

玉器裸风化过程,由原始状态玉器进入相对封闭环境,受风化媒介,水,土壤种类,与土壤固、液、气相,土壤氧气和其它惰性气体,包裹玉器的泥浆或淤浆,水中的溶解物质,PH值酸碱度,水中溶水游离氧,无机液,有机液,腐质液,泥或淤浆包裹的疏密,压力,温度等综合因素影响同时土壤因周而复始大气降雨渗入赋存环境中改变了溶液的性质,土壤中二氧化碳的增加,促进了和提高了碳酸盐,磷酸盐,石膏,铁锰质,和土壤其它矿物组成的溶解度。

雨水和雪水融化使土壤充盈大量溶解氧,使土壤溶液具有氧化其它物质的性质。

土壤中,溶液中,溶于水的溶质包括有机质物,腐败的植物根系和其它有来源的有机质物质和无机物质,铁,锰等物质会迁移侵蚀到玉器中。

应力作用等外界元素和玉器内部物质和微结构发生物化运动使玉器发生不规则的连续的缩膨蠕变,内应力涨落此起彼伏,复变应力的产生和释放,结构水的玉体内结晶水和结合水等抗风化能力弱的低阶活泼物质运动,迁移,逸出,与外源物质交换,交融,凝晶作用,使玉器物理结构和化学结构甚至玉器的几何形态皆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

出土后风化较剧烈的使玉器由赋存环境向另一种状态突然骤变,从缺氧状态暴露在饱氧环境中,温度和湿度也在发生改变。

史前连缀玉器的模拟实验研究

史前连缀玉器的模拟实验研究

史前连缀玉器的模拟实验研究作者:张玥来源:《大众考古》2023年第05期石之美者为玉,中国人对玉的偏爱由来已久,史前玉器艺术源远流长。

由于玉料资源珍贵,部分玉器在残破后,工匠会对其进行再加工,并将其缀合起来以便继续使用,后来在实用性基础上衍生为一种装饰风格,在玉文化传播方面具有指征性意义。

这种由两块及以上的部件穿缀或捆绑连接而成的玉器统一称作“连缀玉器”。

中國史前连缀玉器分布广泛,北到西辽河流域,东达海岱地区,南抵香港,西至青海,均有连缀玉器的出土。

这些连缀玉器既有破损后修复使用的,也有有意分割而成的,虽承载的内涵有所不同,但在形制、工艺上又有相通之处。

史前玉器的连缀方式主要有穿孔系缚和捆绑系缚两类。

穿孔系缚是先在玉器上钻孔,再将绳子穿过钻孔后进行捆绑,是应用较为广泛的连缀方式。

捆绑系缚则是在玉器上刻出凹槽后,将绳子缠绕在凹槽进行捆绑。

这里结合出土连缀玉器的工艺特点,对应用更为广泛的“穿孔系缚”连缀方式设计模拟实验,以便研究其捆绑方式及连缀效果。

实验设计穿孔系缚包括“仅钻孔”和“钻孔+凹槽”两种形式,钻孔又分为平面钻孔、竖孔、斜孔三种类型。

平面钻孔包括断口两侧各钻一孔、两侧各钻多孔、一侧一孔一侧多孔等多种情况。

本次设计两组实验,分别对应两侧各钻一孔、两侧各钻多孔。

竖孔则分为断口左右两侧钻孔和内外两侧钻孔,这次也各设计一组实验。

左右两侧钻孔即在断口的左右两侧各钻一竖孔用于系缚,内外两侧钻孔则较为特殊,出土实物也较少。

内外两侧钻孔的方式对钻孔定位技术要求较高,若定位不准或开孔位置有所偏差则会发生两孔不对称的情况,如南楼M18:1玉镯。

斜孔则是指贯通镯内侧及断面侧的斜向钻孔,多为两面对钻而成。

斜孔的制作方式较为单一,因此仅设计一组实验。

“钻孔+凹槽”的连缀方式是在“仅钻孔”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良,即在平面钻孔或竖孔的基础上,在钻孔与断口之间加刻凹槽。

凹槽或深或浅,但都可以提升连缀效果。

结合出土器物情况,本次实验设计了“平面钻孔+凹槽”和“竖孔+凹槽”两组实验。

广州增城墨依山玉器材质和受沁过程分析

广州增城墨依山玉器材质和受沁过程分析

葬位于岭南地区,其土壤环境与长江流域、黄河流域 以及辽河流域的土壤环境差别较大,属于强酸性环 境,因此古玉在经历长期的地下埋藏过程后风化 (受沁)程度已非常严重,其外观特征已经无法使用 矿物学方法进行肉眼的准确判断,需要借助现代分 析技术进行材质鉴别。此外,这批玉器面临着抢救 性加固保护和预防性保护条件设置的难题,加之岭 南地区古玉的科技研究工作较少,有必要结合包裹 土壤的科学分析,综合研究出土玉器的风化机理,正 确评估玉器的保存状况。
1.1样品简介 本次研究分析的样品共8件,不含仅余若干残
片的M66:7环形饰,如表1所示。
收稿日期:2018-10 - 29;修回日期:2018-12-1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U1432243) 作者简介:张希(1985—),女,2009年硕士毕业于中山大学,馆员,研究方向为广州地区先秦考古学文化,E - mail: 417068711@ qq. com 通讯作者:王荣(1980-),男,2007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硅酸盐和漆器文物科技考古及保护, E - mail: wangrong@ fiidan. edu. cn
2
M66:3

3
M66:5
耳踏
4
M66:4
牙璋
管长 0. 50-1.00 cm、孔径 0.40 cm, 两面对钻
双面对钻孔,窄面直径1.70 cm、孔径 0. 50 cm、通长 1. 70 cm
通常20. 50 cm、刃残宽2. 40 cm、厚 0. 30 80 cm、孔径7.00 cm、直径 11. 10 cm、厚 0. 10 ~0. 25 cm
证,以保证研究结果的准确性。X荧光光谱仪系德 国布鲁克公司(Broker)生产的Tracer HI - SD型便 携式能量色散XRF仪器,使用Be膜窗口的Peltier 恒温制冷硅漂移SDD探测器(分辨率可达145 ~ 148 eV) ,X光管采用Rh (铐)为靶材(最高激发 电压可达45 kV)。本研究中,主量元素测试电压为 15 kV,电流为42 g;微量元素测试电压为40 kV, 电流为30 (xA。拉曼光谱仪系美国必达泰克公司 (BWTEK)生产的便携式I - Raman,激光波长为 785 nm,分辨率为4 cm",光谱范围为65 ~ 3 200 cm"。 本研究中,拉曼测试的物镜倍数为20 X,积分时间 设置为10 So

王红旗:古玉沁色的形成原因(一)

王红旗:古玉沁色的形成原因(一)

王红旗:古玉沁色的形成原因(一)上一章,我们理清了出土古玉的鉴定思路,也探讨了出土古玉鉴定的四个步骤,那么实际鉴定的过程中,第一步,入土特征,我们拿实物到手,又将如何去理解和诠释呢?下面将和大家一起用科学的手段,辩证的思路,从成因,到鉴定要点,一一展开探讨。

沁色的形成原因:我国著名材料学家刘如水先生,从微观上解释了沁色的成因,这一观点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也和我的认知不谋而合。

他认为,玉器长久地埋在密闭的墓穴中,受土壤、地温、地湿、坑内物质等的影响,玉器本身分子发生质变,结构水散失,使其孔隙变大,土壤中的各类显色杂质会慢慢侵入玉质内部,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沁色。

那么,常见的几种沁色又是如何形成的呢?A. 黄色、红色或是赭色的土沁:是由于土壤中的三价铁离子同玉器发生置换反应,侵入玉质内部,由于侵入的多少而呈现黄、红、赭等不同的颜色。

坊间有一种说法,认为红色的沁色,是血液造成的,这是无稽之谈。

大家都知道,人或动物死后,血液已经不会流动,并且很快就会被微生物分解掉。

上面讲过,自然条件下,沁色的形成要上百年,所以,血液与玉的沁色没有丝毫关系。

红沁色,我们可以因为颜色同血液相近称为“血沁”,但它绝非血液造成。

同样,对于寿命只有几年或十几年的羊、狗来说,“羊玉”“狗玉”血沁之说,更是云山雾罩,无立足之地。

科学实验证明,铁离子化合价次不同,在水溶液里产生的颜色如下:2+铁离子—浅绿色;3+铁离子—黄色;氢氧化铁—红褐色;四氧化三铁—黑色;三氧化二铁—红色;氧化亚铁—黑色。

可见,常见的几种颜色,主要是土壤里铁的氧化物造成的。

图1图2从上面两图馆藏玉剑饰看,明显铁的氧化物对玉器沁色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古玉蚀变与风化!(全面了解)

古玉蚀变与风化!(全面了解)

古玉蚀变与风化!(全面了解)无锡鸿山越国墓古纹玉环我国以北纬32度为界,依地势西高东低,以此为界划分了南北两个不同地质气象条件意义的区域。

西北五省,土壤多呈碱性,而东部海拔低,土壤湿润肥沃并呈酸性,这些地域性的土壤、气象、水文条件不同,再加上各个坑口的保存材料和所在地点不同,致使玉器发生蚀变、风化的表现就不尽相同。

山西河津九龙岗出土战国龙纹玉剑珌我认为地域特征与坑口特征是两个概念,不能混同。

区域是古玉所在的空间,而坑口只是这个空间中的某一个点。

这个点中器物的变化会由于放置位置与年代的不同,会产生材质不同程度的蚀变和风化,但它们的蚀变和风化共性肯定具有地域特征。

例如;北方多土沁(黄色沁),南方多水沁(白色沁)就是一个很好地佐证。

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出土铜框玉盖杯现在有关介绍古玉器的书籍和相关资料,基本都按历史文化顺序的角度来阐述。

这对古玉爱好者了解玉文化的传承延续和衔接是有利的,但从古玉器的研究和鉴赏角度来看,笔者感到至少是欠缺了一点的。

在这一方面杨建芳老师写过许多相关的著作,他在划分地域方面的提及和古玉器研究的理论,使我受益匪浅,启发颇深。

古玉器在不同地域所呈现的不同地域特征,是有其共性的。

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出土玉盒无论是传世还是出土玉器,经过岁月长时期的水土及其他物质侵蚀,必然会留下种种不同的烙印,从而为鉴别古玉提供了最可靠的依据。

从文化的角度来讲我们可以从形制、纹饰上进行断代和时期划分,但作为鉴赏古玉的一个主要特征沁色来讲,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其所在不同地域含有的不同元素和沁色之间,再加上玉质的对应关系了。

理不清这些关系,就很难准确地来判断这一主要特征。

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出土玉角杯在搞清楚蚀变和风化和地域土壤、气象、水文,玉质材料之间的关系之后,就要考虑坑口墓葬的位置,保存条件和是否遭到破坏的诸多因素了。

最后还要考虑的是古玉器在在坑口中的摆放位置以及摆放位置可能出现的环境状况,例如;棺椁内外、容器内、附着物等。

文物表面风化的化学成分含量的规律统计模型

文物表面风化的化学成分含量的规律统计模型

文物表面风化的化学成分含量的规律统计模型随着时间的推移,文物表面往往会受到风化的影响,导致其化学成分含量发生变化。

为了更好地了解文物表面风化的规律,我们进行了相关研究,并建立了一种统计模型来描述其化学成分含量的变化规律。

本文将详细介绍我们的研究方法和结果,以及我们建立的统计模型。

一、研究方法1.数据采集:我们选择了多个具有代表性的文物样本,并采集了它们不同时间段内的化学成分含量数据。

我们采用了先进的分析技术,如质谱仪、光谱仪等,对文物表面进行了全面的化学成分分析。

2.数据处理:我们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和处理,包括求平均值、方差、相关系数等参数,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物表面化学成分含量的变化规律。

二、研究结果经过数据分析和处理,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随着时间的推移,文物表面的化学成分含量呈现出明显的变化趋势。

某些元素的含量逐渐增加,而其他元素的含量逐渐减少。

2.文物表面的化学成分含量变化与环境因素(如气候、大气污染等)密切相关。

不同的环境因素会对文物表面化学成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三、建立统计模型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我们建立了一种统计模型来描述文物表面化学成分含量的变化规律。

该模型可以用于预测未来一定时间段内文物表面化学成分的变化趋势,为文物保护和修复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我们的统计模型基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合了时间因素和环境因素对文物表面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

通过对大量实验数据的拟合和验证,我们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结论与展望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对文物表面风化的化学成分含量规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建立了一种有效的统计模型来描述其变化规律。

这对于文物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保护人员更好地把握文物表面的变化趋势,及时采取有效的保护和修复措施。

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我们的统计模型,并结合实际文物保护工作进行验证和应用。

我们也将继续深入研究文物表面风化的机制,以期更好地保护和传承珍贵的文物文化遗产。

开水中放入玉器变色的原理

开水中放入玉器变色的原理

开水中放入玉器变色的原理
玉器在开水中变色的原理主要涉及到基于化学反应的物理过程。

以下是对玉器变色原理的详细解释:
1. 玉器的成分与结构
玉器主要由羟基石英和双麦鲁文(偏硅酸复合物)等矿物质组成。

羟基石英的成分中含有较高比例的二氧化硅(SiO2),而双麦鲁文则含有硅酸钠、钠云母、灰岩等。

2. 热胀冷缩原理
玉器与热胀冷缩原理有关。

当玉器被放入开水中后,玉器的温度会上升。

温度升高会引起材料内部分子的热运动,使其振动频率增加。

由于玉器的热膨胀系数较大,热胀冷缩过程中玉器内部的物质结构也会发生变化。

3. 酸碱反应
开水中溶解的二氧化碳会与水分子结合形成碳酸,从而使水的酸碱度增加。

当玉器与碱性溶液接触时,其成分中的二氧化硅会与碱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硅酸盐。

硅酸盐会形成颜色不同的化合物,导致玉器的颜色发生变化。

4. 矿物质的离子交换
水中的溶解氢离子(H+)和氢氧根离子(OH-)会与玉器表面的矿物质发生离子交换反应。

离子的交换会导致表面离子的形式和分布发生变化,从而改变了玉
器的颜色。

总结起来,玉器在开水中变色的原理是由于矿物质中的二氧化硅与碱性溶液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硅酸盐,并且水中的离子与矿物质发生交换反应。

这些反应导致玉器的颜色发生变化。

另外,还要考虑到玉器的内部结构和温度变化对其颜色的影响。

以上只是对玉器变色原理的简要解释,实际情况可能更为复杂,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实验来全面理解玉器在开水中变色的原因。

远古文化期主要区域使用玉材及其老化细谈!

远古文化期主要区域使用玉材及其老化细谈!

远古文化期主要区域使用玉材及其老化细谈!良渚古玉这类古玉器物见于良渚文化遗址中,古玉玉材来源大家相信应在江苏、太湖一带。

目前在江苏溧阳、小梅岭已发现与良渚古玉相似之玉矿石。

但从良渚古玉的复杂性来看,当时的产地应该分布较广。

这类玉器的玉质比较复杂,但有好有坏,一般组织较粗,且常具较粗之沉积结构(一般俗称石性的)为其特点。

良渚玉器物的玉质经常不均匀,再加上良渚地区多水、潮湿、器物易于风化,所以常会因玉质不同、风化程度不同而引起不同的差异风化,造成器面满布布均匀的斑饰,也会因玉质不同及原有沉积现象及受风化沁色的不同而造成多种条带状的层理构造。

良渚玉器的玉质的特征有时是因沉积构造不同而引起,有时是由组成颗粒的性质不同而引起,再加上强烈风化作用造成的此生变化而和其他文化区域出产的玉器,或其它文化玉器的玉质,很不相同,极易区别。

齐家文化古玉齐家文化古玉器,玉材多为青玉、清白色或墨玉。

青玉常呈青绿色或青灰色。

一些器物经拉曼光谱鉴定为蛇纹石,因此知道齐家文化玉器中有相当分量的器物是由蛇纹石组成。

此外在器物中尚有墨色、墨绿色至灰绿色牙璋,玉刀等器物。

齐家文化块状器物的玉材,多为组织均匀细密的青玉,颜色多暗绿色为其特色。

片状者多为组织极致密,颜色为乳黄、乳灰绿及极细腻的青白玉及青玉。

玉质除极为细腻外,常带有明显的多种沉积构造:如不规则结核状岩理、内碎屑岩理,及状似藻纹层灰岩结构的玉材。

这类玉材玉质组织均匀,在作薄片状切割时不会破裂,所以常被用来制作牙璋、玉刀等极薄片状器物。

这意味齐家文化人已做到因材制玉的地步。

齐家文化的玉器中多带有均匀黑色的沁色(俗称水银沁)。

特别是在齐家文化的玉璧器物中常见到玉璧的周边通常多为不规则的“水银沁”。

从一些半成品及云彩废料及西北地区、山流水与籽玉矿石的玉皮的风化情况观察,可以知道齐家文化众多器物的沁色中,确定有一部分是原来矿石玉矿的原来的黑色风化玉皮。

齐家文化玉材中所表现的沉积构造及岩理与良渚文化玉料中的沉积构造及岩理由明显的不同。

青铜永铸:老玉“沁色”和玻璃光包浆形成的原因分析

青铜永铸:老玉“沁色”和玻璃光包浆形成的原因分析

青铜永铸:老玉“沁色”和玻璃光包浆形成的原因分析青铜永铸老玉器自埋藏入土开始,就不可避免地要与周围的物质发生着相互作用。

这些物质包括土壤、地下水、有机质等,并且随着季节的变化,以及温湿度和地下水位等的不断变化,这些物理变化协同化学风化作用,使得古玉器也在不断地改变着原有的性状,这一过程就称为“受沁”。

【1】一、各种沁色形成的原因1、老玉“脱青”和“鸡骨白”现象产生的原因玉器受沁是一个物理、化学、温度等变化的长时间风化过程。

“受沁”的过程包括内在和外在两种因素,内在的因素主要表现为矿物的显微结构变松,概括而言古玉受沁后的外观变化过程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由于显微结构变松,局部从半透明变为不透明,但大体颜色仍保持未变;第二阶段:除了局部显微结构进一步变松而逐渐全部变松全不透明外,颜色的明度增高及浓度降低,表现为褪色发白,这就是古玉行所说的“脱青”现象。

要是局部结构继续加剧变松,土壤中的铝(Al)、铁(Fe)等矿物就会填充、胶结于这些疏松的缝隙,逐步形成'鸡骨白',而并非以前简单认识的风化、钙化现象。

[2]这种显微结构的持续变松现象,同时可以从比重的降低也能反应出来。

这种原理,其实就类似于冰与雪的感官差异,冰与雪都是固态的水,冰因致密而透明,雪因疏松而不透明。

[3]【1】[2]冯敏、刘壮、郝少康等:《对“鸡骨白”古玉受沁情况的研究》,《文物保护与科技考古》,第104 页,中国第八届科技考古学术讨论会暨全国第九届考古与文物保护化学学术研讨会,2006 年。

[3]巫新华、杨军、戴君彦《海昏侯墓出土玛瑙珠、饰件的受沁现象解析》,《文物天地》2019年第2期,第5页。

2、老玉“血沁”、“绿沁”、“蓝沁”形成的原因玉器受沁程度的深浅是由矿物的自身质量和埋藏环境中的化学成分堆集密度决定的,主要经历了风化淋滤和渗透胶结两个阶段。

风化淋滤:就是指玉器在埋藏的微观环境下,古玉器中的可溶性物质溶解后经扩散、渗流而被带出的过程,这是一个“失”的过程;渗透胶结:是指经历过风化淋滤过程的高古玉的内外结构中有很多微孔隙,从而导致晶体之间的粘结力逐渐降低,正因为这些微孔隙的存在,也向含有Si 、Al 、Fe、Cu等元素的胶体溶液提供了渗入的空间与通道。

了解唐代玉器的渊源

了解唐代玉器的渊源

了解唐代玉器的渊源
了解唐代玉器的渊源
1,就唐代玉器鉴定来说,之所以很多人终其一生都入不了门,绝非文化程度高低所致,有很多文化程度不高的唐代玉器玩家,往往却具备高超的眼力。

如果一定要从个体上寻找原因,应该是和每个人的“悟性”和“心态”有关。

2,真品唐代玉器的风化皮壳,是千百年来,唐代玉器在墓葬里逐步形成的老化特征,这种特征是仿品永远难以达到的境界!也是唐代玉器鉴定的最关键的特征,器型可以没有见过,但是自然风化皮壳一定要有,有自然老化皮壳的唐代玉器,一定是老玉,只是老到什么年代的问题,所以我们玩唐代玉器首先要学会判断真品唐代玉器的风化皮壳特征。

3,看阴阳:现在大多数的唐代玉器都是新出土的,这一类出土的唐代玉器都会有阴阳面,遭到地湿地热的影响,唐代玉器的阳面的钙化、沁色和腐蚀都比阴面要少一些。

4,出土唐代玉器沁色,是唐代玉器在埋藏地下漫长过程中吸收周围物质而形成的有别于唐代玉器原生色的颜色。

总的看,唐代玉器沁色只是唐代玉器鉴定的一个参考因素,不能作为唐代玉器真假的决定性依据。

但由于现代仿古之作,往往采用较差的玉材作沁迷惑买家,所以对出土唐代玉器的沁色也必须给予足够的关注。

5,铁红沁。

受铁或都土沁所致。

受沁的程度有重有轻,重的地方还带有棕红或黑红的块状物。

沁成这种程度需要千年以上的时间。

6,全皮色。

某种单一皮色基本能布满整器,包括色沁、石灰沁、土沁、水沁、钙化、包浆等,但并未将唐代玉器的肌理渗透。

时间需要1300年以上。

7,所有出土的生坑钙化的唐代玉器,直接对着唐代玉器呵一下气
闻后或是用热水烫后再闻,都会有一股浓浓的土香,无任何异味。

出土古玉的色变现象—由滇国出土玉器谈起(二)

出土古玉的色变现象—由滇国出土玉器谈起(二)

出土古玉的色变现象—由滇国出土玉器谈起(二)“玉文化空中大讲堂”是玉文化线上知识科普平台,是一个玉文化领域垂直知识库,系统性更新课程,成为会员,享全部优质课程。

·平台会员福利,·课程修满,可领取结业证书及纪念品。

·授课老师不定期上线答疑,与会员互动。

·在平台会员期限内,可以参加中国玉文化研究会会员活动,将有机会参加研究会组织的线下会员活动。

欲了解课程详情,点击下方链接:玉文化空中大讲堂上线啦扫描/识别上方二维码立即成为会员续出土玉器色变的成因什么因素让古玉变了颜色呢?这一直是一个神秘的疑问。

清人刘大同的《古玉辨》就说:「受沁之原,不易深究。

」而玉器于墓葬的环境变量实在太多了,与玉器接触的物体有可能是泥土、铜器、铁器、漆器…等,墓葬环境有可能潮湿、干燥或是水浸、冷热,所以,探讨玉器色变的原因,的确有困难所在;不过,近年来考古发掘的数据不断增加,文史、考古专家及自然科学如矿物学家的投入,使得玉器色变的成因已显出轮廓;这对于还原器物所处的环境,以及当时器物成形的工艺研究,有相当的意义。

一、变白色出土古玉颜色变白,最常被讨论;清人陈性在《玉纪》中就说:「凡玉入土年久,则地中水银沁入玉里,相邻之松香、石灰以及有色之物,皆随之浸入于中」。

1983年,郑建认为鸡骨白的成因是火烧造成的(郑建,《江苏吴县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古玉研究》,考古学集刊3),他是经过200℃低温及1000℃高温的对比实验,结果发现1000℃时样品由绿色褪色而成白色,而认为」火烧玉」的可能;1991年闻广也经过实验,认同此看法:「加热至600℃以上,玉块表层变为棕黑色,及至900℃以上褪色发白且半透明度明显降低」。

1991年吴棠海根据南越王墓的出土资料(图30),及高足玉杯(图31)的色变现象,推论:“白化成因并非外来沁染,而是发自玉质内部的'质变色’”(闻广,《中国古玉研究的新进展》《中国宝玉石》第4期,1991年)。

图说邳州仿古玉器之三——石皮杂质仿沁色辩真赝

图说邳州仿古玉器之三——石皮杂质仿沁色辩真赝

图说邳州仿古玉器之三——石皮杂质仿沁色辩真赝
说起仿古玉材质。

明代的高濂在他的著作《遵生八笺》中说,近日,吴中工巧,模拟汉宋螭殃钩环,用苍黄、杂色、边皮、葱玉或带淡墨色玉,如式琢成,伪乱故制,每得高值。

说明仿古玉器由来已久了,而且在高濂的著作中说的清清楚楚,其实,现在的邳州仿古玉器有些玉料的特征,和明代时期用来仿古的材料,几乎是一模一样,这种仿古玉器的特征是不做旧,专门挑选一些有古旧特征的玉料,用天然的玉料风化和沁色代替古玉器的风化沁色特征,一般没有经验的人看,几乎是和真品的特征是一模一样的,沁色也是自然的,过度有序的,深浅交替的,风化和是自然的,有的还有解理现象,难怪,这样的方法伪制的仿古玉器历经几百年的风风雨雨,依旧可以迷惑很多人,现在的古玉器仿古也不过在这个方面也不过是延续了明清时期的传统方法而已。

由此可以看出,这样的玉器因为是用材质较差的材料做成的,一般来说成品玉器会夹杂着很多的瑕疵,有时候大规模的地方看不到玉质,被一些石皮和杂质所覆盖,而收藏者往往以为是出土的古玉器的
沁色,时候因为历尽沧桑才会显得漫漶不清,而有失察觉,其实要看出这样玉器的破绽是不不难的,你只要细心就可以做到,一般来说,这样的仿古玉器最大的缺点就是,有杂质的和石皮的地方貌似古旧,而没有杂质和石皮的露玉处却往往很新,代表比较明显。

而真正的战国汉代玉器的沁色是因为精美的玉器历经沧海桑田的侵入腐蚀,整体古旧特征明显,并且依旧可以在露玉处观察到精美的玉质,所以,这样的玉器要精心比对。

古玉色沁的分类和成因

古玉色沁的分类和成因

古玉色沁的分类和成因沁色是出土玉器的常见外部特征,也是鉴定古玉真伪的重要依据。

古玉沁色成因的自然科学研究(一)白沁成因的研究:青玉单耳龙纹杯宋经火呈白色白沁成因——高温白化说刘大同《古玉辨》曾云“玉受地火者,皆变为白色,俗称为石灰沁,即今所谓鸡骨白、象牙白是也”古人是否会将玉器焚烧加热呢?有学者推测高温处理可以降低玉料的硬度,更便于雕刻加工,古人可能在雕刻前将玉料预先高温加热,因而导致玉器白化;另有学者认为按照古代祭仪,古人在某些特定的祭祀活动中会将玉器用火焚烧,也会导致玉器变白,如商代卜辞中的以玉燎祭即以火焚烧玉器进行祭祀。

白沁白沁成因——酸碱腐蚀说沁色形成于地下较为复杂的微观环境中,周围的土壤条件无疑会对玉器产生较为直接的影响,不少学者认为白沁的形成缘于土壤中的酸或碱性物质,如杨伯达先生曾提出“杭州余杭地区土壤中氢氟酸含量较高,对良诸文化玉器由表及里的侵蚀就较为严重,使之均变为鸡骨白”。

尽管在自然环境中并不具备实验中的强酸、碱条件,但可以推测在酸、碱性土壤中长期埋藏,不断腐蚀,肯定会导致古玉结构逐渐变化以至形成鸡骨白沁色,因此“酸碱腐蚀说”就古玉白沁问题的解释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白沁白沁成因——风化成因说“风化成因说”基本认为古玉的白沁主要缘于玉器受沁后矿物结构变疏松,晶体形状与方向改变而形成孔隙,从而导致玉器的透光性变差,光线照射时因发生折射、散射而不能透过,因而器表呈现白化的现象,这其中可能既有物理风化的作用,也有化学风化的影响。

(二)彩沁成因的研究除白沁以外,古玉器沁色还包括红、黄、褐、绿、黑等多种色调,我们暂且统称为“彩沁”,其中红沁旧称血沁、朱砂沁,黄沁旧称土沁、松香沁,黑沁旧称水银沁、黑漆古等。

白玉螭纹剑格宋黄沁白玉龙纹坠唐黄沁红、黄、褐色沁成因——褐铁矿渗入、铁离子氧化红、褐、黄、黑沁的形成可能与天然状态下和田仔玉的皮色成因类似,主要为铁离子致色,一部分来源于玉石自身铁离子的氧化,一部分来源于周围环境中氧化铁的渗入,并因铁含量的差异呈现出不同的色调。

古玉的沁色与盘变

古玉的沁色与盘变

古玉的沁色与盘变古玉的沁色与盘变1、古玉沁色与人工作沁、留皮之别玉器受沁的原因玉器之所以受沁,实质上受自然环境下的风化作用与浸蚀作用所致,通常需百年以上方能受沁(海边盐质土壤中例外):一、玉花(白玉中的豆花现象)与饭糁(玉质中有白斑,呈饭粒未熟透状):在清代以前的玉器中,较有可能形成;二、玉质通透的立体现象:目视可见,汉代以前较为常见;三、年糕或果冻现象:入过土的玉器经盘玩后呈现的温润质感四、冰裂纹:入土年深日久产生的明显现象,通常是玉质内部有裂,而在器表一则抚之无痕,二则即便在放大镜下也无显而易见的缝隙);五、白沁现象(俗称钙化):玉器经长期风化作用,在器表或孔隙内附着一些白色粉末,或生成一层白色松软的包体(闪玉白化后,常常会比重变轻,硬度下降);视其程度,分为两种:(1)凡入土时间不太长、或者玉质上佳周围环境呈中性,白化稍弱,其表层水沁、白化呈薄如云烟的粉状;(2)凡入土时间长的高古玉,或因水土环境、或因玉质较次,造成白化严重,而呈鸡骨白、象牙白,甚至有完全腐化变质者)(类似的还有黑沁现象——俗称黑漆古、水银沁;红沁现象,如“枣皮红”、“洒金沁”——俗称血沁;土沁现象,如“老甘黄”、“松香沁”;)六、次生结晶:古玉入土数以千年,其中一些成分在地下潮湿环境长期作用下,经毛细管作用,析出器表,形成少量斑晶(呈云母光泽,白色者为透闪石晶,黑色为阳起石晶——呈针状、冰花状,多见之于裂缝、刻痕、蚀斑、受沁处,与石英岩中云母片的随机分布大不相同,很容易区别);七、熔斑:汉代以前之高古玉入土后,因受地热、受力不均等因素长期作用,形状发生变形,器表或呈现熔蜡状。

土古玉的自然沁象特征:玉器受沁虽说需经百年以上才能形成,但由于入土之后所处壤质有别,时间长短不同,玉质不同,受沁程度也会有所不同:南方地湿,玉器易受沁变质;北方较干燥,受沁较浅,或有历经数千年不受沁者。

但无论如何,都是有证可验的:一、受沁时,玉器表面会遭破坏,浅者为蚀斑——起伏不平者为“桔皮纹”,深入玉中者为蚀孔——“土咬”,局部受侵蚀严重,朽烂如枯骨、膏泥者——“唐烂斑”(因唐代及以前土古玉上常见,故有此称);其不可人为作伪者有三:(1)蛀蚀孔呈外小内大的不规则状,孔内有如纤维网;(2)蛀孔周围有一白化过渡层;(3)蚀孔或裂绺内或有砂粒(质硬未风化者),或有均质胶固体;二、凡玉质较脆弱的纹路或裂绺处更易受沁,形成沁纹——颜色较深,且有向周围扩散之势,且沁纹多呈凹陷现象。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泡前后的块状玉料做了初步观察 , 结果显示 : 碱性环 境下 , 不同材质的块状玉料均不见明显的变化 ; 酸性 环境下 , 除新疆 、辽宁的透闪石玉料外 , 其他 3 种块 状玉料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 巢湖玉料浸泡之后 , 原先平整的表面变得坑洼不平 , 用手轻轻一摸 , 其表 面即有粉状颗粒脱落 ; 肥东玉料浸泡之后 , 其表面仍 较为平整 , 但出现了明显裂纹 , 用手轻轻一摸 , 其表 面也有粉状颗粒脱落 ; 辽宁蛇纹石玉料的浸泡结果 与肥东玉料类似 , 且已经沿着裂纹断裂开来 , 形成了 若干碎块 , 用手轻摸表面 , 会有粉末颗粒脱落 。 碱性环境浸泡后的块状玉料 , 在肉眼及低倍的 体视显微镜下无法观察到明显的变化 , 需要借助放 大倍数更高的仪器进行形貌观察 。 为此 , 在中国科 学技术大学力 学和机械 工程系进 行了扫描 电镜观 察 。 为了便于对比 , 同时对酸性环境浸泡后的块状 玉料也进行了观察 , 图 1 即是酸 、碱溶液浸泡后的块 状玉料在放大 500 倍下的形貌对比图 。 2. 2 实验分析 虽然较纯净的新疆和辽宁透闪石玉料在肉眼及 低倍显微镜下均不见明显的变化 , 但从高倍扫描电 镜观察照 片( 图1 ) 可见 , 两个产地的较 纯净透闪石
本次工作中 , 酸性浸泡溶液仍然选择 pH =5. 4 的强酸性 缓冲溶液 , 碱性浸泡溶液 同样选择 pH = 8. 6 的强碱性缓冲溶液 , 考虑到块状样品和溶液反应 的速度较慢 , 因此静置时间设定为 10 个月 , 以便观 察到较为明显的变化情况 。
1 实验方法与测试结果
选 取产自新疆于田的透闪石 、辽宁的透闪石和
收稿日期 : 2006 -08 -24 ; 修订日期 : 2007 -02 -06 基金项目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 第三期) ( K JCX 3·S YW·N 12) 作者简介 : 王 荣( 1980 - ) , 男 , 汉族 , 博士研究生 , 古玉器科技考古专业 , 电话 : 0551 -3603914 , E mai l: ahw hw r @mail . ustc . edu . cn 。
表 1 浸泡块状样品的溶 液中元素浓度 μ g/ mL Table 1 Element density of massive sample solutions
样品名 透闪石( 新疆) 透闪石( 辽宁) 蛇纹石( 辽宁) 酸性环境 Ca 3. 06 2. 98 Mg 0. 70 Si 4. 05 Ca 碱性环境 Mg Si 8. 21 1. 02 0 . 46
276 岩 石 矿 物 学 杂 志 第 26 卷
蛇纹石 、 安徽巢湖含部分方解石的透闪石以及安徽 肥东含部分透闪石的方解石等 5 种玉料 , 均各自加 工成 2 块 1 cm ×0. 5 cm ×0. 3 cm 的块状固体 , 一块 置于 pH =5. 4 的 20 m L 酸性缓冲溶液中 , 另一块置 于 pH = 8. 6 的 20 mL 碱性缓冲溶液中 , 密封静置 10 个月后测试溶液中的元素含量 。 测试工作同样在湖 北省地质实验研究所进行 , 测试仪器仍为 ICPAES 。 所测溶液中的元素含量列于表 1 。
玉料在酸 、 碱性环境下均遭受了一定程度的侵蚀 , 玉 料表面均呈坑洼状 。 结合表 1 可知 , 透闪石玉料的 Ca
2+
Ca2 +比方解石矿物的 Ca 2 +更易于溶解 , 同样也导致 更多的方解石矿物与碱性溶液接触溶解 , 如此反复 , 使得两 种矿物阳 离子的流 失量增 加 。 值得注 意的 是 , 巢湖玉料 Si4 +在酸性环境下的流失量约为碱性 环境的 9 倍 , 与新疆 、 辽宁透闪石玉料以及肥东玉料 是不同的 , 原因值得探讨 。 将表 1 较纯净的新疆和辽宁透闪石玉料以及辽 宁蛇纹石玉料阳离子的流失量换算成摩尔浓度 , 结 果如表 2 所示 。 由粉末玉料浸泡实验可知 , 粉末矿 物各阳离子是按照化学键被破坏的难易程度进行溶 解的 。 根据表 2 , 新疆和辽宁透闪石玉料酸 、 碱环境 2+ 4+ 2+ 下 Ca 和 Si 的摩尔浓度均大于 Mg , 并且 Si4 + 的摩尔浓度均大于 Ca2 + ; 辽宁蛇纹石玉料 Si4 +的摩 尔浓度也大于 Mg 。 总的说来 , 从摩尔浓度比较 , Si4 + > Ca2 + > M g 2 + , 这与粉末样品溶解过程中 Ca 2 + >Mg >Si 是不同的 ; 辽宁蛇纹石玉料酸 、 碱环境 2+ 下 M g 摩尔浓度均高于新疆和辽宁透闪石玉料的 M g , 这与粉末样品结果是一致的 ; 新疆和辽宁透 闪石玉料 Si4 +摩尔浓度在酸 、 碱性环境下 , 均低于辽 宁蛇纹石的 Si , 不同的是 , 碱性环境下 , 蛇纹石玉 料 Si4 +只是略高于透闪石的 Si4 + , 而酸性环境下 , 蛇 纹石玉料 Si 超过透闪石 Si 的 30 倍 , 这与粉末样 品实验结果( 王荣等 , 2007) 是完全相反的 。
0. 75 2 . 17 1 . 36 0 . 49 7 . 75 63 . 27 97 . 75 2. 00 12 . 40 1. 87
含透闪石的方解石 (肥东 ) 1 388 14 . 00 1 . 33 11 . 10 0 . 96
含方解石的透闪石 ( 巢湖 ) 747 . 8 73 . 13 106 . 42 12 . 60 4 . 07 12 . 60
( 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 , 安微 合肥 230026 ; 2 .中国科学院 研究生院 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 , 北京 100049) 摘 要 : 在前文粉末态模拟实验基础上 , 初步模 拟古玉埋 藏的酸 性以及 碱性环 境 , 通 过对不 同材质 玉料的 块状形 态 在酸 、碱缓冲溶液中的浸泡实验 , 并与粉末态玉料的浸泡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 以深化对古玉器风化机理的认识 。 关键词 : 风化机理 ; 块状模拟实验 ; 缓冲溶液 ; 相界面 中图分类号 : K 876 . 8; P57 ; P595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0 -6524( 2007) 03 -0275 -05
表 2 酸 、碱环境下各阳离子的摩尔浓度 mol/ m3 Table 2 Cationic molar density in acid and alkali solutions
玉料 酸性环境 Ca Mg 0. 029 0. 032 2. 637 Si 0. 145 0. 078 3. 491 Ca 0. 026 0. 034 碱性环境 Mg 0. 019 0. 021 0. 084 Si 0. 293 0. 277 0. 443
Chemical weathering mechanism of ancient jade : massive simulation experiments
WANG Rong , F ENG Min , JIN Pujun , MAO Zhenwei and WANG Changsui
and Archaeometry , CAS , Beijing 100049 , China)
第 26 卷 第 3 期 2007 年 5 月
岩 石 矿 物 学 杂 志
A CTA PE TRO LO G ICA ET M IN E RA LOG ICA
V ol .26 , No .3 M ay , 2007
·宝玉石矿物学·
古玉器的化学风化机理初探之二
— — —块状模拟实验 王 荣1 , 冯 敏1 , 金普军1 , 毛振伟1 , 王昌燧2
4+ 4+ 4+ 2+ 2+ 4+ 2+
、Mg
2+
、 Si
4+
元素均有流失 , 造成了透闪石玉料表面凹凸不平的 微观形貌特征 。 同理 , 辽宁蛇纹石玉料 、 巢湖玉料及 肥东玉料浸泡后表面的微观形貌皆由于离子的流失 造成 , 只是酸性环境下阳离子大量流失 , 而碱性环境 下 , 由于阳离子的流失量较小 , 它们也均有一定程度 的侵蚀 , 和较纯净的新疆和辽宁透闪石玉料相似 , 肉 眼及低倍显微镜无法分辨浸泡前后的变化 。 酸性溶 液浸泡后的巢湖玉料 , 柱状的透闪石晶体之间存在 着因离子流失而形成的较大空隙 , 当空隙较多并连 接到一起时 , 玉料易沿空隙处断裂开来 。 同时 , 空隙 的存在使得透闪石晶体之间的结合力减小 , 导致玉 料结构疏松 , 这是用手轻摸玉料表面即有粉状颗粒 脱落的内在原因 。 酸性溶液浸泡后的肥东玉料 , 粒 状方解石晶体之间也有较大空隙 , 因此用手轻摸 , 表 面也有粉状颗粒脱落 。 将酸 、 碱环境下块状玉料 Ca 2 + 、 Mg 2 + 、 Si4 +的流 失量数值做一比较 , 发现较纯净的新疆和辽宁透闪 石玉料以及肥东玉料酸性环境下 Ca 和 Mg 的流 失量均大于碱性环境下相应元素的流失量 , 但 Si4 + 的流失量均小于碱性环境下的流失量 , 这与粉末玉 料实验结果是相反的 ; 表 1 中后 3 种玉料 , 酸性环境 对它们的破坏明显大于碱性环境 , 从而造成了酸性 环境下肉眼可见的变化 。 除了肥东玉料的 Si4 + , 肥 东玉料 、 巢湖玉料 、 辽宁蛇纹石玉料酸性环境下阳离 子的流失量是 碱性环境 下相应离 子流失 量的几十 倍 , 这是造成同一种玉料在酸 、 碱环境下发生不同变 化的根本原因 , 表明微观层次的溶解行为导致了宏 观的差异 。 酸、 碱性环境下 , 巢湖玉料 Ca 、Mg 、Si 以 及肥东玉料 Ca 2 + 、 Mg 2 +的流失量均大于较纯净的新 疆和辽宁透闪石玉料相应离子的流失量 。 这其中固 然有巢湖和肥东玉料结构相对较松的原因 , 另外酸 性环境下碳酸 盐比硅酸 盐更易于 溶解也 是原因之 一 。 由表 1 可见方解石矿物 Ca2 +大量溶解了 , 导致 直接与酸性溶 液接触的 透闪石矿 物数量 及区域增 大 , 从 而促进了 透闪石矿 物 Ca 、Mg 、Si 的溶 解 。 同样 , 透闪石矿物的溶解反过来又会导致更多 的方解石矿物与酸性溶液接触溶解 , 如此反复 , 结果 促进了两种矿物溶解 , 使得阳离子的流失量增加 ; 碱 性环境下 , 由粉末玉料实验结果可知 , 透闪石矿物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