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布线系统建设方案
监控综合布线设计方案

监控综合布线设计方案监控综合布线设计方案一、项目概述本项目是对某公司办公楼进行监控系统的综合布线设计,主要包括视频监控、网络监控和报警系统的布线。
二、设计方案1.视频监控布线视频监控系统主要包括摄像头、监控主机和显示设备。
根据公司办公楼的结构和布局,摄像头需要布置在各个关键区域,如大堂、会议室、办公区等。
摄像头应选用高清晰度、高清晰度、防水防尘、夜视功能等特点。
监控主机和显示设备需要放置在安全可靠的房间,离摄像头较近,以便实时监控和数据传输。
2.网络监控布线网络监控系统通过网线连接到监控主机,实现监控数据的传输和存储。
为了保证网络的稳定性和传输速度,需要使用高性能的网线,如Cat6或Cat6a网线。
布线需要根据办公楼的结构和布局进行规划,合理划分主干线和分支线,避免信号干扰和数据丢失。
网络监控系统还需要设置网络交换机和路由器,用于将监控数据传输到监控中心。
3.报警系统布线报警系统主要包括探测器、报警主机和控制器。
探测器需要布置在办公楼的各个关键区域,如入口、走廊和重要设备房间等。
布线需要保证探测器与报警主机的连接可靠,以及探测器之间的互相协调。
报警主机和控制器需要放置在安全可靠的房间,方便监控和数据传输。
4.布线要求(1) 选用优质的布线材料,确保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布线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设计,确保符合安全规定和建筑结构要求。
(3) 布线需要隐藏在墙壁、地板或天花板中,以保护线缆,并保持整个办公楼的整洁。
(4) 布线需要合理划分主干线和分支线,确保网络传输速度和质量。
(5) 布线应保证监控系统、网络监控和报警系统之间的互相连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三、总结通过对监控综合布线设计方案的规划,可以实现对办公楼的全面监控、网络监控和报警系统的有效布置。
此外,布线需要保证可靠性、稳定性和高速传输,以满足监控系统的要求。
最终方案需要与公司的需求和资源相匹配,确保能够提供全面的监控保障和数据传输。
大楼综合布线工程施工方案

大楼综合布线工程施工方案一、项目概述大楼综合布线工程是指在大型建筑物内,通过铺设电线、光纤等,并设置相应的插座、网络端口等设施,实现电力、通信和数据等多种功能的布线系统。
这项工程是大楼建设和运营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直接关系到大楼内部各种设备和中央控制系统的正常运行。
本文将针对大楼综合布线工程的施工方案和具体要求作出详细介绍。
二、工程内容和要求1. 电力布线:包括供电线路以及各种插座和配电箱的布置。
电力布线必须符合国家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确保安全可靠。
布线材料选用规定规格的电线,并按照工程图纸的要求进行布置,所有接头需采用安全可靠的连接方式,并保证电气接地符合规范。
2. 通信布线:包括电话线路、网络线路、传真线路等的布设。
通信布线需要根据大楼的使用需求和规划情况,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布置。
网络线路要满足宽带接入和高速传输的要求,电话线路要能够满足通话质量和通信稳定性的要求。
3. 安防布线:包括监控摄像头、入侵报警、门禁系统等设备的布置。
安防布线必须考虑到大楼的结构和功能布局,确保监控设备的全面覆盖和报警设备的可靠性。
4. 照明布线:包括公共区域和办公区域的照明设备的布置。
照明布线需要满足照明亮度和照明效果的要求,同时考虑能耗节约和照明设备寿命的问题。
5. 控制系统布线:包括智能化控制系统、楼宇自控系统等的布置。
控制系统布线需要与大楼的机电设备协调配合,实现楼宇设备的集中控制和运行管理。
6. 数据中心布线:如果大楼内设有数据中心,则需要专门考虑数据中心的布线需求,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和稳定。
7. 绿色布线:在整个布线工程中,需要考虑绿色环保的要求,选择符合国家环保标准的材料和设备,确保施工过程的环境友好和施工结果的能源节约。
8. 其他布线:根据大楼的具体功能和使用需求,可能还需要考虑其他类型的布线,如音视频布线、空调控制布线等。
三、施工方案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1 项目准备在正式启动施工前,需完成项目经理、主管工程师等负责人的聘请,并进行相关资质手续的办理。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1.项目背景与需求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如今的企业、机构、学校和商家等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传输和通信,因此,建立一个高效、可靠、安全的综合布线系统已成为现代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满足当今商业环境中不断增长的数据需求,公司决定将整个办公场所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升级为现代化的综合布线系统。
该系统必须能够提供高速数据传输、语音通信、视频传输和多媒体应用等功能。
在设计综合布线系统时,需要结合公司业务特点、空间布局以及数据流量的需求,选择适当的技术和设备,以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可扩展性和经济性。
2.系统总体架构设计综合布线系统是以网络为基础,支持多种数据、语音和视频应用的基础设施。
该系统应足够灵活,以支持未来可能的新型数据应用。
系统总体架构如下图所示:(图片插入)该系统的主要特点包括:由一个主干线连接建筑内所有的楼层和办公室采用类别6A双绞线布线,提供10GbE以太网数据传输速度采用数字电话交换机(IP PBX)和IP电话,支持语音通信提供视频监控和多媒体应用;保证系统可扩展性,以应对未来应用的发展3.系统细节设计3.1 布线设计本方案采用类别6A双绞线进行布线,它可以提供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并支持更高级的应用,如高清视频和IP电话等。
为了确保良好的信号质量和抗干扰能力,布线应符合类别6A标准,採用被覆盖的铜线。
同时,每个接头都应触手可及,以便于后期的维护和管理。
所有的布线都应放置在标准的布线槽中,以增强保密性和安全性,并便于管理。
(图片插入)3.2 机房设计机房是综合布线系统的“大脑”,它应该能够容纳所有的数据设备和电缆,并保持安全、整洁、有效的运作。
机房应该设置在公司建筑物的核心位置,离主干线较近,并具有专门的空调、UPS或发电机以及其他重要的设备。
此外,需要保证机房内的所有设备均符合标准,能够正常运作,且在维修和升级过程中,机房应有清晰的标识和指导。
同时,为保证机房的整洁和安全,应设有身份验证和门禁系统。
办公大楼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

办公大楼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办公大楼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在当今社会中,信息已成为一种关键性的战略资源。
为了使信息能准确、高速地在各种型号的计算机、终端机、电话机、传真机和通讯设备之间传递,世界上有不少发达国家正纷纷兴建信息高速公路。
因此在新建大楼或旧楼改造的工程中迫切需要一种先进的布线系统来铺设信息高速公路。
综合布线系统正是这样一个系统,它以其极大的灵活性、适用性、可靠性、完整性等优点代替了传统的布线系统概念,并在我国很快为各级主管和技术人员所认识。
综合布线系统结构从功能上看,综合布线系统包括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垂直干线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
1、工作区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是指从水平系统用户信息插座延伸至数据终端设备的区域,由连接线缆和适配器组成。
工作区的UTP/FTP跳线为软线(Patch Cable)材料,即双绞线的芯线为多股细铜丝,最大长度不能超过5M。
2、水平子系统水平子系统指从楼层配线间至工作区用户信息插座。
由用户信息插座、水平电缆、配线设备等组成。
综合布线中水平子系统是计算机网络信息传输的重要组成部分。
采用星型拓扑结构,每个信息点均需连接到管理子系统。
由UTP、STP线缆构成。
最大水平距离:90m(295ft)。
指从管理间子系统中的配线架的JACK端口至工作区的信息插座的电缆长度。
工作区的patch cord、连接设备的patch cord、cross-connection线的总长度不能超过10m。
水平布线系统施工是综合布线系统中最大量的工作,在建筑物施工完成后,不易变更。
因此要施工严格,保证链路性能。
综合布线的水平线缆可采用超五类、六类双绞线、也可采用屏蔽双绞线,甚至可以光纤到桌面。
3、管理子系统在综合布线六个系统中对管理子系统的理解定义上各标准、厂商有所差异,单单从布线的角度上看,称之为楼层配线间或电信间是合理的,而且也形象化;但从综合布线系统最终应用--数据、语音网络的角度去理解,称之为管理子系统更合理。
办公大楼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

办公大楼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
4.2综合布线系统结构
6.建筑群子系统
当学校、政府机关、大院的建筑物之间有语音、数据、图象等相联的需 要时,由二个及以上建筑物的数据、电话、视频系统电缆组成建筑群子系统。 包括大楼设备间子系统配线设备、室外线缆等。可能的路由:架空电缆、直埋 电缆、地下管道穿电缆。 建筑群子系统介质选择原则: 楼和楼之间在二公里以内、传输介质为 室外光纤、可采用埋入地下或架空(4M以上)方式、需要避开动力线、注意光纤 弯曲半径。建筑群子系统施工要点:包括路由起点、终点;线缆长度、入口位 置、媒介类型、所需劳动费用以及材料成本计算。建筑群子系统所在的空间还 有对门窗、天花板、电源、照明、接地的要求。
办公大楼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
4.1项目设计目标
先进性:系统布线方式合理。所有布线均应采用世界上最新通信标准,并为同 时传输多路实时多媒体信息提供足够的余量。 经济性:统一考虑闭路电视系统、网络系统、通信系统和视频点播系统,统一 设计,统一施工,统一管理。避免重复劳动和设备占用。 可维护性:系统设计应科学合理,做到维护简单、方便。故障影响范围尽可能 小。
办公大楼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
4.1项目设计目标
兼容性:综合布线是完全独立的而与应用系统相对无关,可以适用于多种应
用系统。
开放性:系统应采用开放式体系结构,符合多种国际上现行的标准,对多数 著名厂商的产品都是开放的,并支持所有通信协议。 灵活性:系统应采用标准的传输线缆和相关连接硬件,模快化设计,所有通道都是通 用的。所有设备的开通及更改均不需改变布线线路,并可灵活多变组网。 可靠性:系统应采用高品质的材料和组合压接的方式构成一套高标准的信息 传输通道,每条通道都要采用专用仪器测试链路阻抗及衰减率,以保证其电气性能。 应用系统应采用点到点端接,任何一条链路故障均不影响其它链路的运行,从而保证 整个系统的可靠运行。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1.综合布线系统说明本项目的综合布线系统包括网络布线、信息点安装及相应管线、桥架设计。
所有信息点采用86型的信息面板,楼宇的数据传输介质采用24AWG线规的超五类非屏蔽双绞线。
根据不同容量选用相应规格的PVC线槽和金属桥架。
我们充分考虑了本项目的环境、运行方式和可能采用的网络结构,结合以往的工程经验,提出了本设计方案。
考虑到该项目的重要性和未来扩展性,我们认为该布线系统应该是一个标准化、模块化、系统化、高度灵活的智能型布线网络。
2.系统设计原则本项目的网络建设应本着高性能、高稳定性、高可靠性、可扩展性与经济适用的原则。
在综合布线方案设计构建中,应坚持以下布线原则:实用性:布线系统应能够在现在和将来适应技术的发展,并且实现数据通信、语音通信、图像通信。
灵活性:布线系统应满足灵活应用的要求,遵循结构化布线的标准,适应不同拓扑结构的网络,在不改变布线系统情况下,能进行设备的移动、更新和升级。
即任一信息点能够连接不同类型的设备,如计算机、打印机、终端。
经济性:在满足应用要求的基础上,尽可能降低造价。
综合布线过程是对各种网络线缆统一规划、统一安装施工过程,减少了不必要的重复布线、重复施工,节约了线材。
由于采用综合布线系统,单位避免了重复设置信息机构和重复建设信息网络,从整体上讲节省了投资,避免了大量的重复建设,提高了网络效益。
综合布线系统采用标准化的设计,统一安装施工,使整个系统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便于集中管理维护,并减少日后的维护费用。
统一性:整个建筑的信息网络建设基于一个统一的网络管理中心的模式,不同系统不同网络及不同类型的网络之间的连接完全兼容。
兼容性:综合布线系统的设施可以满足多种系统中的性能。
开放性:综合布线系统中使用开放式系统结构,符合国际上流行的标准。
系统对国际上所有著名厂商的产品都应是开放的,可以将不同厂家的不同传输介质和不同设备集成在本系统内。
可靠性:采用高品质的材料和组合压接方式构成一套高标准信息通道,所有线材、器件均通过UL、CAS及ISO论证。
综合布线设计方案三篇

综合布线设计方案三篇篇一:智能大楼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第一章前言由于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和信息社会的召唤,迫使现代建筑观念不得不更新。
各种电话,计算机网络、空调、保安监控、消防等系统,按传统的方法进行布线,使得整个大楼很难管理,也很难适应时代前进的步伐,而且会招来许多的麻烦。
例如:房间里没有必要的信息插座,天花板承受的电缆布线重量过大。
线缆通道过窄,弯道过多,线缆很难通过。
没有安放布线系统的设备空间。
在这种情况下,若需要移动,增加和改变通信电缆时,往往必须在墙上钻孔,铺设新的线缆。
这不但费时费工,而且会破坏大楼的美观和强度。
因此,在设计大楼时,必须十分重视对大楼的各种布线统一规划。
按照国际标准和工业标准,规范化布线。
智能大楼的建设,应注重这些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且应与大楼的建筑设计同步进行。
另外还应给这些基础建设留有相应的经费预算。
本方案以智能大楼的基本要求为基础,对布线系统提出总体设计方案。
第二章项目总述1、布线系统需求分析2、设计目标根据智能大楼的建筑分布、环境要求,“定制性”设计本综合布线系统。
系统设计贴切配合用户特点,旨在建立高技术起点、高品质、开放性的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集成视频、话音、和计算机网络数据通信功能;此外,本系统设计中应结合用户提出的性能价格比、安全性、扩展性的选择考虑。
具体达到下列目标:--标准化的网络系统本设计中各规范,技术指标及产品,均符合国际和工业标准,并可提供多厂牌产品的支持能力。
--系统冗余及强大的扩充性配合技术发展趋势选择国际标准布线方案,兼容目前需求和未来发展,预留足够的扩充能力。
--资源共享通过网络实现各部门,各单位的相互连接,实现资源的共享及外部网络的连接。
--高速的传输速率建立起100MBps的计算机网络并提供通信介质上的622MBps传输潜力,使未来能弹性提升为155M、1000M高速网络,以满足未来网络技术及业务发展的需求。
--完备的网管功能由中心网管工作站,即可充分掌握及管理整个网络的运转状态,易于维护且可保证网络的安全。
综合布线系统实施方案(超级全)

综合布线系统1)系统施工步骤2)系统施工方法及工艺A.信息插座的端接➢信息插座应牢靠地安装在平坦的地方,外面有盖板。
安装在活动地板或地面上的信息插座应固定在接线盒内。
插座面板有直立和水平等形式,接线盒有开启口,应可防尘。
安装在墙体上的插座应高出地面30cm,若地面采用活动地板,应加上活动地板内的净高尺寸。
固定螺钉需拧紧,不应有松动现象。
信息插座应有标签,以颜色、图形、文字表示所接终端设备的类型。
➢信息插座坚固,有标签,以颜色、图形、文字表示终端设备的类型。
接线时注意接线方式,根据不同的终端设备接线有不同标准接线方式,接线要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B.信息模块的端接➢信息插座分为单孔和双孔,每孔都有一个8位/8路插针。
这种插座的高性能、小尺寸及模块化特点,为设计综合布线提供了便利。
它采用了标明多种不同颜色电缆所连接的终端,保证了快速、准确的安装。
信息模块的端接过程如下:(1)从信息插座底盒孔中将双绞电缆拉出约20~30cm;(2)用环切器或斜口钳从双绞电缆剥除10cm的外护套;(3)取出信息模块,根据模块的色标分别把双绞线的4对线缆压到合适的插槽中;(4)使用打线工具把线缆压入插槽中,并切断伸出的余缆;(5)将制作好的信息模块扣入信息面板,注意模块的上下方向;(6)将装有信息模块的面板放到墙上,用螺钉固定在底盒上;(7)为信息插座标上标签,标明所接终端的类型和序号。
信息插座的端接方法如下页图所示:C.双绞线线缆布放线缆布放的一般要求如下:➢线缆布放前应核对其规格、程式、路由及位置是否与设计规定相符合;➢布放的线缆应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等现象,不应受到外力挤压和损伤;➢在布放前,线缆两端应贴有标签,标明起始和终端位置以及信息点的标号,标签书写应清晰、端正和正确;➢信号电缆、电源线、双绞线缆、光缆及建筑物内其他弱电线缆应分离布放。
➢布放线缆应有冗余。
在二级交接间、设备间,双绞电缆预留长度一般为3~6m,工作区为0.3~0.6m,有特殊要求的应按设计要求预留。
办公楼综合布线系统解决方案

办公楼综合布线系统解决方案目录一.综合布线系统概述 (4)1.1概述 (4)1.2综合布线与传统布线的比较 (4)1.3综合布线系统的结构 (5)1.4系统设计原则 (7)1.5综合布线系统的标准和规范 (8)1.6综合布线系统产品的一般选型原则 (9)二.爱谱华顿综合布线系统解决方案 (9)2.1爱谱华顿公司简介 (9)2.1.1 爱谱华顿综合布线系统符合相关国际、国内标准 (10)2.1.2 爱谱华顿综合布线系统卓越的性能 (10)2.1.3 爱谱华顿综合布线产品优良的品质 (10)2.1.4 爱谱华顿综合布线系统完善的产品线 (10)2.1.5 爱谱华顿综合布线系统全面的服务与支持 (10)2.2爱谱华顿综合布线系统的主要产品特点 (11)2.3爱谱华顿综合布线系统质量保证体系 (11)三.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 (12)3.1本设计方案综合布线系统需求概述 (12)3.2本设计方案综合布线系统总体规划说明 (13)3.2.1工作区子系统的产品选型 (14)3.2.1.1数据语音部分 (14)3.2.1.2工作区子系统的安装说明 (16)3.2.1.3工作区子系统材料配置清单: (17)3.2.2配线(水平)子系统的产品选型 (17)3.2.2.1数据语音部分 (17)3.2.2.3配线(水平)子系统的安装说明 (18)3.2.2.4 水平区子系统材料使用清单: (19)3.2.3管理子系统的产品选型 (19)3.2.3.1数据光纤部分 (19)3.2.3.2数据管理部分 (23)3.2.3.4网络机柜部分 (25)3.2.3.5管理间子系统环境要求: (26)3.2.3.6管理间子系统材料使用清单: (26)3.2.4干线(垂直)子系统产品选型 (27)3.2.4.1数据主干光缆 (27)3.2.4.2语音主干 (28)3.2.4.3干线(垂直)子系统的说明 (28)3.2.4.4干线(垂直)子系统的施工说明 (28)3.2.4.3干线(垂直)子系统材料使用清单: (29)3.2.5设备间子系统的产品选型 (29)3.2.5.1设备间子系统的环境要求 (29)3.2.5.2设备间子系统的材料使用清单: (30)3.2.6综合布线系统图 (30)四.综合布线系统施工方案 (30)4.1系统施工方案综述 (30)五.综合布线系统测试验收方案 (40)5.1综合布线验收标准 (40)5.2综合布线测试内容 (40)5.3工程验收: (41)5.4售后服务与培训 (41)5.5质量保证 (42)六.项目材料清单 (43)清单详情请见《综合布线清单》。
校园网络综合布线系统方案

1. 前言 32. 设计概述及产品选型 32.1 工程概况 32.2 设计范围及分工 32.3 产品选型 33. 系统设计目标及原则 43.1 系统设计目标 43.2 系统设计原则 44. 需求分析及设计假定 54.1 需求分析 54.2 设计假定 65.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66. 系统详细设计 66.1 传输介质选择 66.2 工作区子系统76.3 水平(配线)子系统76.4 管理子系统86.5 设备间子系统96.6 (垂直)干线子系统106.7 建造群子系统107.图纸分册108.货物清单和货物价格13随着计算机应用的不断普及,学校的教学管理也相应的发生着变化。如何能更加充分的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进行教学、管理,又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校园网的实施为学校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法。校园网的建设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建设校园网不仅能够更加合理有效地利用学校现有的各种资源,为学生学习、教师备课、教学管理以及从外界获取信息,掌握先进的信息工具创造了环境, 同时对学校的日常工作也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为学校未来的不断发展奠定基础,使之能够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为了建设校园网,综合布线系统是基础。它为信息资源的传递提供了物质通道。因此寻求一种更合理、更优化、弹性强、稳定性和扩展性好的布线技术, 已成为当务之急,它不但能够满足现在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迎接未来对配线系统的挑战。、办公室, 图书馆教工宿舍、学生宿舍在内总计17700 个信息点和7230 个电话接口,主要解决学校的教师及学生的信息化管理和对教育的访问,建成后的校园网络为8000 多师生提供信息服务。校园网络的建设包括三个区域,分别是核心区、图书馆区、学生宿舍区。其中核心区包括10000 个摆布的信息点和162 个电话接口;图书馆区包括700 个信息点和68 个电话接口;学生宿舍区包括7000 个摆布的信息点和7000 个电话接口。。本次校园网络综合布线方案涉及的范围为:◆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供应、安装、接续、测试、验收、系统质保、技术支持、售后服务和培训;◆ 弱电管线的设计、施工和协调。, 国内品牌的超5 类布线产品性能已非常稳定,一些国内知名品牌与国际品牌相比,具有较好的性价比。本设计方案中的综合布线系统选择唯康通信(Vcom) 公司的综合布线产品。UTP 采用TUM404EGY 超5 类线缆,配线架采用PP24-MR 模块式配线架,信息模块采用非PCB 免打线设计的MOU45E-WH 模块,灌篮采用单模中心束铠装8 芯(室外)FSCTA-8 光缆等。,能实现数据和语音通信。。任何一个信息插口,均能连接不同的设备,如计算机, 终端, 传真机, 和电话。并可连接不同类型的局域网。( 如:TOKEN RING 网,ETHERNET 网等) 。也可连接计算机终端设备实现异步通信。所有这些不同类型的连接方法均可通过在管理子系统中更改跳线来方便地实现。,其余所有接插件均是模块化的标准件。, 以便将来要扩展时,可以方便地将设备扩充进去。15-20 年的使用寿命,用户可以获得20 年质量保证。、国内标准、规范或者工业标准等。选择的产品为国内知名品牌,其产品符合国际规范(CECS72:95 规范),并通过了电子通讯标准协会(EIA/TIA)的认证,在中国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总之,系统设计必须满足学院网络信息化建设的需求 ,为系统的信息交换和处理提供一个性能好,可靠性、可用性高的网络平台,并能满足一定的冗余性。为了实现上述的设计目标,在进行校园网络的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时必须遵循如下设计原则:☆ 先进性:布线系统的设计目标决定了系统必须采用当今的最先进的技术、方法和设备, 既要反映当今水平,又具有发展潜力, 同时布线系统又是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投入使用的一项实际工程, 因此涉及的技术和器材必须是成熟的。☆ 开放性:布线系统要具有开放性和灵便性,一方面布线系统要能适应不同用途要求(如话音、数据和图象的传输),同时又要能够支持不同厂家的网络设备。☆ 扩充性:布线系统应具有15-20 年的使用寿命。信息技术的发展非常之迅速, 因此在设计布线系统时,应考虑具有充分的扩展能力。☆ 可靠性:布线系统是智能大楼的信息传递的通道。要保证信息可靠的传递,必须要有可靠的布线系统。☆ 标准化:为便于设计、维护和有生命力,布线系统的设计必须采用成熟的国际、国内标准、规范或者工业标准等。☆ 可比性:在满足用户的需求前提下,提供与同类产品相同功能、质量及服务,做到最佳性能价格比。根据用户需求,本方案采用的综合布线系统最终为用户提供一个开放的、灵便的、先进的和可扩展路线基础,能够满足学院网络信息化建设的需求,为系统的信息交换和处理提供一个性能好,可靠性、可用性高的网络平台,并能满足一定的冗余性。综合布线系统的需求:◆ 能够支持各种计算机网络设备,支持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具有先进性、可靠性和可扩充性;◆把好质量关,杜绝工程质量事故;◆ 学校的信息点分为数据接口、电话接口接口。具体信息点分布如下。工程工区栋数信息电话教学区7 900 56科教楼 1 200 30食堂 3 10 50学生公寓16 7000 7000办公楼 1 90 150图书馆 1 26 26其它 2 700 10合计31 17700 7230 在方案中,将对校园网络综合布线系统进行一些设计假定,以方便后续的方案叙述。假定各配线机房内均安装了高架地板,线缆经过地板下通往配线机柜, 同时机柜下部还安装了电源插座。假定计算机网络设备的光纤模块均使用ST 接口,这样光配线架无论采用哪一种接口,只需配一端是ST 头的异种跳线就可以实现光端箱与网络设备之间的跳线。该校园网布线系统设计,将采用国内知名品牌的综合布线系统技术及产品,来为计算机网络、语音通讯、图象传输等提供一条实用的和可扩展的模块化介质通路,适应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整个学校的布线系统采用光纤-UTP 铜缆混合方案。考虑到楼群的结构及多模光缆、双绞线支持的最远距离,计算机中心机房设在科技大楼,在其它大楼各设 1 个楼宇配线间。楼群配线间与楼宇配线间的数据主干系统采用六芯室外多模光缆连接 ,可支持从传统以太网、令牌环网、100Mb/s 快速以太网、FDDI,622Mb/s ATM、千兆位高速以太网等多种应用,水平子系统布线采用超五类非屏蔽双绞线,可支持高达 622Mbps ATM 和 550MHz 带宽图象应用,能更有效地减低串音干扰,使语音、数据及图象传输更清晰、更有效。根据学校具体情况及用户所提出的要求,本方案设计中数据主干传输介质采用室外多模光缆,建造物内的水平子系统在性能上可采用三类、超五类和六类线缆。三类线缆一般使用其作为语音和低速设备的传输介质,超五类线缆能支持最高622M 的高速网络,技术成熟,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六类线缆的性能指标在超五类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但其成本相对昂贵,且对产品的兼容性及施工技术要求严格。因此我们确定水平子系统的传输介质选用超五类非屏蔽双绞线,彻底满足其数据、语音、图象传输及抗干扰的要求。工作区子系统为用户提供一个满足高速数据传输的标准信息出口,并实现了信息口与设备终端的匹配、连接。该部份主要包括跳线、软线等非有源器件,其数据部份采用(RJ45-RJ45)超五类压接跳线,每一个信息插座应可支持如下的终端设备:数据通信、语音通信、图象传输等根据标书的要求,本项目共计数据点 17700 个。详细的分布见下表。水平(配线)子系统由信息插座、信息插座至楼层配线设备的电缆或者光缆、楼层配线设 备和跳线组成。信息插座均为 RJ-45 制式。每一条数据水平双绞线的长度均不应超过 90 米。水平双绞线布线从房间内的信息点引出并布到相应的楼宇配线柜内 。整个布线为星 型拓扑结构连接方式。其敷设采用 PVC 线槽安装。根据整个学校信息点数量配置,分布到各教室、办公室、实验室及其它房间的的信息点数量基本上惟独 ~ 个,所以信息点插座 采取安装在墙壁上的办法,其安装高度全部为离地 300mm 。为了保证系统的安全可靠性,所有的配线设备及网络设备必须置于 19"机柜内。水平 铜缆采用CLA04e 超五类非屏蔽双绞线。配线设备采用 PNC24 24 口配线板。信息点插座 模块采用 JKB03 型模块。面板采用单/双孔 86 型面板。其模型见下图:工程工区 教学区 科教楼 食堂 学生公寓 办公楼 图书馆 其它 合计信息点 6000 400 200 7000 600 40 10 17700栋数 7 1 3 16 1 1 2 31水平线缆计算:本方案设计按每一个信息点的平均水平距离为 10 米计算,共需超五类非屏蔽双绞线 为:一箱线缆能布的点数为:305÷10=30(个)需线缆箱数为:17700÷30 = 590(箱)考虑到其它用缆,共需超五类双绞线约 596 箱。管理应对设备间、交壤间和工作区的配线设备、线缆、信息插座等设施,按一定的模式 进行标识和记录,并符合以下规定:规模较大的布线系统宜采用计算机进行管理 ,简单的布线系统宜按图纸资料进行管 理,并应做到记录准确,及时更新、便于查阅。每条电缆、光缆、配线设备、端接点、安装通道和安装空间均应给定惟一的标志。 配线设备、缆线、信息插座等硬件均应设置不易脱落和磨损的标识 ,并应有详细的书 面记录和图纸资料。电缆和光缆的两端均应标明相同的编号。名称19”配线柜(30U) 25 回线高频接线模块 250 回线背装架 100 回线背装架 24 口 Patch-Pannel型号PT/XG.30U.60PT/FT2-55 PT/8.037.061 PT/8.037.100HXPT/FA3-08VI序 号 1 2 3 4 5数量 40 600 20 50 3006 PT/4.431.000 管理线盘707 PT/8.840.072 标志块608 PT/UTP.C3.025 3 类 25 对 UTP 电缆909 PT/FB.SN.004 4 芯室内多模光纤4510 PT/TX.ST1.02 ST-ST 光纤单芯多模跳线2011 PT/TX.STC1.02 ST-SC 光纤单芯多模跳线4012 PT/GP11A 12 口光纤分线盒9013 PT/FL.ST.01 ST 法兰盘适配器60整个学校的主设备间(计算机中心机房)设在科技楼,主要放置主配线机柜、网络服务器、交换机及其它网络设备等。考虑到大楼的高度及宽度,在教学区与办公区,宿舍元分别设立分配线间。为了保证系统的安全可靠性,所有的配线设备及网络设备必须置于机柜内。(1)温、湿度要求根据综合布线系统有关设备和器件对温、湿度的要求,设备间安B 级执行。即温度为12~30 摄氏度,相对湿度为35%~70%,温度变化率<10 度/小时。(2)隔热、防尘、防火、防静电要求这些因素会对计算机系统的性能及安全带来严重的影响,为了使系统安全、可靠地运行,在对计算机机房装修材料的选用、施工工艺等方面应加以考虑。建议地板选用抗静电活动地板,墙壁采用防火涂料或者装金属塑铝板,天花吊顶选用金属天花。(3)照明要求设备间在距地面0.8m 处,照度不应低于200Lx。(4)供配电要求设备间的供电电源应满足以下要求:频率:50Hz;电压:380V/220V;建议提供独立电源。干线系统是指从主配线间至楼层配线间的电缆。本综合布线系统由于没有此外设置楼层配线间,故不考虑垂直干线子系统的设计。建造群子系统将一个建造物中的线缆延伸到建造群的此外一些建造物中的通信设备和装置上。它是整个布线系统中的一部份(包括传输介质)并支持提供楼群之间通信设施所需的硬件,其中有铜线,光缆等。本项目中建造群子系统指的是计算机中心机房与其它各楼宇之间的光纤连接。本方案中的数据主干线缆采用室外型多模光缆,其敷设方式室内采用金属桥架,室外采用走地沟的方式。。
综合布线系统技术方案及配置

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
工作区子系统
包括信息插座、跳线 、连接器等,为用户 提供数据和语音接口 。
水平子系统
连接工作区子系统和 干线子系统,采用水 平电缆(如UTP电缆 )实现楼层内信息点 的互联。
干线子系统
连接主配线架和设备 间,采用主干电缆实 现楼层间或建筑群间 的信息传输。
04
综合布线系统测试与验 收
测试标准与工具
测试标准
根据国际和国内相关标准,如 TIA/EIA-568-B、ISO/IEC 11801等 ,制定详细的测试标准和规范。
测试工具
使用专业的测试工具,如电缆测试仪 、认证测试器、网络分析仪等,对布 线系统进行测试。
测试内容与方法
测试内容
包括电缆测试、连接性能测试、通道性 能测试等,确保布线系统满足设计要求 和用户需求。
缆线的敷设与端接
敷设方式
根据建筑结构和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缆线敷设方式,如架空、地埋、桥架等。
端接技术
采用专业可靠的端接技术,如压制、焊接或压接等,确保缆线连接的稳定性和可 靠性。
03
综合布线系统配置
水平子系统的配置
水平子系统是从楼层配线架到 信息插座之间的布线系统,负 责将配线架上的线缆连接到各 个信息点。
VS
测试方法
采用认证测试、链路测试、通道测试等多 种方法,对布线系统进行全面检测。
验收流程与注意事项
验收流程
制定详细的验收流程,包括初步检查、测试计划制定、测试数据采集、问题整改、最终验收等步骤。
注意事项
确保验收人员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对测试结果进行认真分析,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布线 系统性能稳定可靠。
综合布线系统技术方 案及配置
综合布线设计方案(精选)

综合布线设计方案(精选)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篇一一、需求分析综合布线系统是整个学校信息交换的物理层;其承载了学校内的所有数据、语音的数据交换工作。
二、设计原则根据综合布线设计规范之要求,本项目将遵循综合布线系统原则,即标准化、模块化、先进性、综合性、灵活性、可靠性、可扩充性和经济性。
三、设计依据《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23)《智能建筑工程建设标准》(dbj14-s5-2004)《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t50339-2003)《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gbj 16-8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yd/t926 1-2-1997学校通信综合布线系统行业标准《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四、系统设计1、总体设计本工程利用综合布线系统作为实现各种语音、图像、数据信息交换传递的基础。
按综合配置设计,整个综合布线系统采用三级星形网络拓朴结构,数据建筑群配线架cd和配线设备bd置于网络设备机房内(设备间)。
楼层配线架fd置于每层的弱电机房内(电信间),楼层配线架fd至楼层区域配线箱(te),包括至每个数据端点(to)的距离不应超过90米。
从bd至每个楼层fd,光纤传输主干采用48芯万兆光纤。
垂直主干光纤网络采用以太网络结构。
2、系统组成及结构根据eia/tia568a,iso/iecis 118o1及我国的标准,布线系统可划分为六个独立的子系统:1)工作区子系统 (work area subsystem)2)水平子系统 (horizontal subsystem)3)垂直主干子系统 (riser subsystem)4)设备间子系统 (equipment subsystem)5)管理区子系统 (administration subsystem)6)建筑群子系统 (campus subsystem)3.1工作区子系统3.1.1布点原则工作区子系统由信息插座延伸到工作站终端的用户连接电缆及适配器组成。
综合布线、网络管线布设方案

综合布线、网络管线布设方案1. 用户需求1.1. 系统设计目标综合布线系统包含了语音通信和计算机局域网络,涉及的传输介质有光纤、大对数线缆、双绞线等。
总体设计思路:“统一设计、统一规划、统一施工、统一管理”的原则。
建立一套先进、完善的综合布线系统,为高性能的网络设备提供平台,为各种应用,包括语音、数据等应用系统提供接入方式,既充分满足各功能区域当前的使用需求,又考虑系统将来发展的需要,从而实现系统配置灵活、易于管理、易于维护、易于扩充的目的。
系统设计结构严格按照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管理间子系统、主干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及建筑群子系统共六个子系统进行划分和组成。
竣工后的综合布线系统应能为各种智能化应用提供开放式布线结构,系统配置灵活、易于扩充、易于管理、易于维护。
建成后的系统应满足相关的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
1.2. 系统建设原则(1)系统应采用模块化、开放式结构,在保证系统可靠性、先进性的同时,本着经济、实用、合理的原则,使系统具有良好的性能价格比,使系统的档次与整体建筑水平相匹配。
(2)选用优秀的技术解决方案,采用国内外成熟的先进技术和设备,确保系统的先进性和开放性、兼容性和扩展性、适应性和应变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以保证系统有长久的生命力。
(3)系统配置应采用有长期动态寿命的产品,不应采用过渡性的技术及产品。
既能满足当前的要求,也能经得起科技进步与时间的考验。
(4)具有鲜明的大楼智能系统专业性,区别一般的智能化系统,能为智能管理的高效运作提供充分的条件和优越的环境。
(5)系统整体上应达到较高水准。
1.3. 设计指导思想(1)实用性:系统的规划设计与实施必须符合智能管理的实际需要,充分考虑投资的合理性。
不片面追求系统的先进性和超前性,以防止造成投资的浪费。
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明确服务功能和服务对象,通过功能需求和投资分析,制订出合理的方案,设计一步到位、确保主要功能的实现。
(2)可靠性:系统应达到本“技术文件要求”的功能,并具有长期稳定工作的能力。
校园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

校园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校园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不断增加,校园网络作为大众接触互联网的主要途径之一,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而校园网络中的综合布线系统是影响整个网络稳定性和传输速率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于校园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方案,需要进行细致的规划和布局。
一、布线系统的分类一般来说,校园综合布线系统可以划分为电力布线系统、通信布线系统和控制布线系统三个部分。
电力布线系统是指为满足电力供能、硬件设备的使用和环境安全等方面的需求而设置的电力系统组件,如出线板、开关面板、电缆桥架等。
通信布线系统是指为满足校园网络传输需求而设置的组件,如各种传输介质、接线排配线装置等。
控制布线系统是指为满足自动化控制、监控等需求而设置的组件或设备,如控制电缆、传感器、工控程序等。
在实际的校园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过程中,应该对这三个局部都进行规划和分配,既要达到性能目标,也要尽量减小设计成本。
二、校园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1、设计目标校园综合布线系统设计的主要目标是满足以下几点。
(1)行业要求。
校园综合布线系统设计应该符合国内外行业的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并满足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达到规范化要求。
(2)性能要求。
系统性能目标包括带宽、稳定性、可靠性、灵活性和兼容性等。
(3)成本要求。
系统设计应该兼顾成本与性能的平衡,实现设计效果与成本之间的最优化。
2、布线系统规划在系统设计之初,需要进行规划和分配,包括建筑结构、建筑平面、物理线路、终端数量等等。
需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
(1)建筑结构:不同建筑结构的布线规划不一样,因为不同的结构有不同的通路和穿插次数,所以需要对访问各个建筑物的路径进行计划和分析。
(2)建筑平面:建筑平面中的大小和内部隔离度都会对布线规划产生影响,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应该特别注意和规划。
(3)物理线路:要考虑到减少线路长度、减少芯线间的扰动、避免长距离的穿插等问题,可合理使用线缆管理系统、安装电缆桥架等。
综合布线系统施工方法

1.1.1 综合布线系统施工方法1.1.1.1 布线系统实施方案1.水平电缆穿放➢水平线缆的穿放,最好在墙面一次装修完成后进行。
布线径内的管、槽安装到位并连通,管内无杂物和浸水,管口光滑无毛刺。
配线架安装位置已确定。
➢穿放时可从同一管路的末个信息口端开始,延伸至IDF,中间插入或经过的过渡盒时,每处都有人照应,以防电缆扭曲。
➢管道较长或有弯曲,借助牵引线(引线器)进行,防止强拉,破坏线缆特性。
➢管口加护套,避免划伤电缆外皮。
➢电缆两端编号标志要一致,以免造成信息口和配线架之间的标识混乱。
➢为了防止电缆浪费,建议对每盘电缆已布数量的记录计算盘底长度,以便安排合适位置使用。
➢两端预留长度要适当,一般信息口端预留长度为20∽30cm ,配线架端放至指定位置后再预留约50cm,作为富余量和工作长度。
➢布放后的电缆必须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防止被人剪断,或因其它原因而损伤电缆。
➢布线要统一设计,不准架空走线,与大楼已有其他线互不干扰,美观。
➢除非已进入设备机壳内,所有线缆必须放置于线槽、线管内,不得外露。
➢所有的线缆敷设在指定的线槽或线管内,线缆的敷设平直,拐弯半径符合规范的要求,严格禁止产生扭绞、打圈等现象,不受到外力的挤压和损伤。
➢在安排线缆路线时,必须考虑线缆的最小弯曲半径,并提供参数审核。
➢敷设多条电缆的位置用扎线带绑扎,并做出标识,扎线带保持相间距,线缆扎线带的绑扎不能太紧以免影响线缆的使用。
➢线缆布放时长度有冗余,至少留有三次维修长度。
在前端设备安装位置、设备间的铜缆的预留长度一般为2米至3米,光缆的设备端预留长度为3米至4米。
有特殊要求的按设计要求预留长度。
2.缆线端接(卡接)缆线卡接系在配线架上和信息模块上进行,具体操作详见《安装维护手册》,在工艺方面注意以下几点:➢剥除电缆外护套时,剥除长度要合适,使用切刀不可用力过度,以防损伤内导线。
➢配线时,注意线对编序(以色谱识别)不能差错,电缆编序详见《PIC 电缆颜色编码》。
综合布线系统策划书3篇

综合布线系统策划书3篇篇一《综合布线系统策划书》一、项目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对于高效、稳定的网络通信需求日益增长。
为了满足企业内部数据、语音、视频等多种信息的传输和交换,构建一个先进、可靠的综合布线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二、项目目标1. 提供高速、稳定的网络连接,满足企业当前和未来的业务需求。
2. 实现灵活的布线布局,便于日后的扩展和调整。
3. 确保布线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三、需求分析1. 确定网络覆盖范围,包括各个办公区域、车间、仓库等。
2. 统计信息点数量,包括计算机、电话、监控设备等所需的接口。
3. 考虑网络带宽需求,根据业务类型和流量预估确定合适的传输速率。
四、布线系统设计1. 选择合适的布线标准,如 Cat6 或更高标准。
2. 规划布线拓扑结构,采用星型或树型结构。
3. 确定配线间位置,便于管理和维护。
五、设备选型1. 线缆:选择质量可靠、性能优良的双绞线、光缆等。
2. 配线架:满足信息点数量和扩展需求。
3. 模块:与线缆匹配,保证连接质量。
六、施工方案1. 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确保按时完成。
2. 安排专业的施工队伍,保证施工质量。
3. 施工过程中注意保护线缆和设备,避免损坏。
七、测试与验收1. 对布线系统进行全面的测试,包括线缆连通性、传输性能等。
2. 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验收,确保系统符合要求。
八、项目预算1. 列出设备采购费用、施工费用、测试费用等各项明细。
2. 合理控制预算,确保项目的经济性。
九、售后服务1. 提供一定期限的质保服务,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
2. 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及时解决用户遇到的问题。
十、项目实施计划1. 确定项目启动时间和各阶段的时间节点。
2. 明确项目负责人和各部门的职责分工。
3. 定期召开项目会议,跟踪项目进度。
篇二《综合布线系统策划书》一、项目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对于高效、稳定的网络通信系统的需求日益增长。
为了满足企业业务发展的需要,构建一个先进、可靠的综合布线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机房综合布线系统施工方案

安徽省电力公司信息配线架综合布线系统施工方案安徽省电力公司办公区配线间包括芜湖路办公区的老调度楼内的四个配线间和老办公楼内的三个配线间.黄山路办公区新调度大楼内24层楼的楼层配线间每层分别一个.此次改造系机房建设1.1施工准备1材料、设备传输部分:对绞电缆、光缆、光纤连接头、光纤耦合器等。
机房部分:交接箱、机柜、各类配线架、配线模块、跳线等.终端部分:信息插座、光纤插座、8位模块式通用插座、多用户信息插座.上述设备材料的规格、型号、数量应符合设计及合同要求,并附有出厂质量检验合格证、性能检验报告及“C C C"认证标识等。
电缆所附标志、标签内容应齐全、清晰。
镀锌材料:镀锌钢管、镀锌线槽、金属膨胀螺栓、金属软管、接地螺栓。
其他材料:接线盒、地面插座、塑料线槽及其附件。
塑料线槽其敷设场所的环境温度不得低于-15℃,其阻燃性能氧指数不应低于27%。
2机具设备安装器具:煨管器、液压开孔器、套丝机、钢锯、电工组合工具、射钉枪、拉铆枪、手电钻、台钻、高凳等。
测试器具:网络测试仪、光时域反射仪、万用表、兆欧表、铅笔、皮尺、水平尺、小线、线坠等。
专用工具:剥线器、压线工具、光纤熔接机、显微镜、切割工具、玻璃磨光盘、烘干箱。
3作业条件线缆沟、槽、管、箱、盒施工完毕.土建装修工程完工,线路全部贯通。
配线间、设备间的环境温度、湿度、照度等均应符合设计要求,通风良好,且室内无危险物品,消防器材齐全。
4技术准备施工图纸齐全。
施工方案编制完毕,并经审批。
施工前应组织施工人员熟悉图纸、方案及专业设备安装使用说明书,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及安全、技术交底.1.2操作工艺1工艺流程2操作方法(一)、管路敷设:参见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管路敷设。
(二)、线缆敷设重要管路采用地下通信管网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Y D J39中相关规定。
线缆敷设一般应符合下列要求:(1)线缆的布放应自然平直,线缆间不得缠绕、交叉等。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XXX科技有限公司20XX年XX月XX日目录一系统概述 (2)二系统组成 (2)三设备部署 (4)四系统划分 (5)一系统概述整个布线系统由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干线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垂直干线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及建筑群子系统等六个子系统构成,并且选用星型结构,自插座至楼层配线架,最后通过数据/语音主干线缆统一连接至主设备间配线架,以便于集中式管理,充分考虑了高度的可靠性、高速率传输特性、灵活性及可扩充性。
二系统组成综合布线系统示意图根据项目需求,综合布线系统分为内网和外网两部分,具体要求如下:(一)、外网外网采用FTTH的方式,由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管理子间系统、垂直干线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构成。
1.工作区子系统:计算机网络信息插座选用六类RJ45插口模块,语音信息插座选用语音4芯电话模块,带倾斜防尘的面板。
并采用86H暗盒及墙型面板,未特别标明的场合安装高度底距地0.3m,与强电插座外沿水平距离为0.2m。
2.水平子系统:水平子系统数据电缆采用超六类八芯非屏蔽双绞线,语音电缆采用4芯电话线到多媒体箱,多媒体箱内设置语音、数据、路由器模块(预留ONU安装位置及支架,ONU由运营商负责实施),从多媒体箱到分光分纤箱采用两芯皮线多模光纤负责语音和数据的接入。
3.管理间子系统:设置在楼层分光分纤箱(常规只做预留空箱给各个运营商)。
4.垂直子系统:采用单模光纤,连接到分光分纤箱。
(常规由运营商敷设)(二)、内网内网主要由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管理子间系统、垂直干线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构成。
1.工作区子系统:电话及计算机网络信息插座选用六类RJ45插口模块,带倾斜防尘的面板。
并采用86H暗盒及墙型面板,未特别标明的场合安装高度底距地0.3m,与强电插座外沿水平距离为0.2m。
2.水平子系统:水平子系统电缆采用超六类八芯非屏蔽双绞线,沿垂直、水平金属桥架及JDG(SC)管敷设。
小区综合布线设计方案

小区综合布线设计方案小区综合布线设计方案为了更好地满足小区住户对网络服务和通信设备的需求,我们经过调研和分析,为该小区制定了一套综合布线设计方案。
此方案旨在提供高速、稳定的网络连接和通信设备,以满足小区住户的需求。
一、网络布线方案:1. 首先,我们将为小区建立光纤主干网。
选择高质量的单模光纤作为主干线路,以提供高速、稳定的信号传输。
主干线路将覆盖整个小区,连接到光纤交换机或网络中心。
2. 在小区内部,我们将使用类别6或以上的双绞线来布置水平布线。
这将为住户提供高速网络连接。
在每个楼层建设网络机房,并在楼栋之间建设光纤配线间,以便于管理和维护。
3. 在每个住户房间内使用CAT6或以上级别的网络插座,以提供高速网络接入。
每个插座均采用双口设计,方便住户同时连接网络设备和电话设备。
4. 我们将为小区提供无线局域网(WLAN)覆盖,以提供无线网络连接。
在小区内设置多个无线接入点,确保整个小区都能获得信号,满足住户的无线上网需求。
二、通信设备布置方案:1. 在小区内设置移动通信基站,以提供稳定的移动信号覆盖。
合理选择基站的放置位置,使信号能够覆盖整个小区。
2. 在小区内的公共区域设置监控摄像头,以提高小区的安全性。
同时,设置访客呼叫系统,为住户提供便捷的门禁服务。
3. 在每个楼栋安装报警系统,为住户提供安全保护。
报警系统将与中央监控室连接,确保住户在有紧急情况时能够及时获得帮助。
三、电力布线方案:1. 在小区内设置电力配电室,配备有备用发电机和UPS电源,以保证电力的稳定供应。
2. 在每个住户房间内设置两个电源插座,供住户使用。
一个插座用于日常用电,另一个插座用于电脑、电视和其他电子设备的供电。
四、综合布线管理方案:1. 我们将为小区建立综合布线管理系统,对网络和通信设备进行监控和管理。
管理系统将包括设备状态监测、故障诊断和维护计划等功能,以确保设备一直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2. 我们将派遣专业的技术人员负责维护和管理小区的综合布线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布线系统建设方案
1、系统设计
系统设计构思应成熟、简单可靠,能保证长期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低成本,又要符合二十一世纪的运营、管理、发展要求的需要,并在一定时期内保持其先进性。
系统设计能适应今后不断发展的网络技术的需求,能够支持数据通信、语音通信、多媒体通信、各种控制信号通信。
系统设计能满足酒店内各种通信设备的功能要求。
在数据信息点上能任意连接计算机、打印机、传真机等设备,在语音信息点上能任意连接各种类型的电话、内部通讯终端等设备。
系统设计保留一定的扩充容量,以便将来需求增大时易安置设备。
系统设计因考虑所处环境的抗干扰性,数据主干应采用光缆方式。
除客房语音水平线缆可采用三类,其余水平线缆均应采用5E类UTP。
语音跳线采用三类、数据跳线采用5E类。
综合布线系统的所有线缆在敷设过程中必须一根线缆放到位,中间不能有断点。
总配线箱和分配线箱内配线架的摆放及线缆走线必须合理。
接插件、模块及跳线的标志齐全,线缆终端必须有编号和标签颜色,以标明线号、线位、区号和房号。
信息插座面板应有标识,以色标和编号表示插座类型和连接铜缆号,以颜色、图形、文字表示所接终端设备类型。
网络线路和电源插座必须被安装在家具中或固定的地方。
例如接待员的柜台、餐厅的桌子(安装POS机)的地方。
要考虑系统内各设备之间的相互连接问题,应在设计方案和图纸中明确线缆的走向、定位、接口位置、固定方式、线缆接线盒的分布等方面的要求,还要说明每根线缆的类型、编号以及接线盒标记等,以保证各系统设备的完整性。
2、产品技术规格及性能指标
(1)数据主干应采用多模室内光缆。
(2)语音主干应采用三类大对数非屏蔽双绞铜缆UTP。
(3)数据水平子系统应采用5E的4对双绞铜缆UTP。
(4)RJ45标准模块式配线架,19”标准宽度,提供不同数量的信息接口,配线架框架材质应为金属,配线架应配有标签及理线架和托线架。
(5)接线模块与水平线缆端接应采用免工具安装。
(6)语音主干配线架,19”标准宽度,应可根据语音容量需求模块组合,最少连接次数不低于25次。
(7)配线架与水平系统线缆必须在配线架背面完成,跳线连接必须在配线架正面操作。
除必须符合对所有产品要求的标准外,还必须符合EN55022对EMC要求。
(8)语音总配线架,应采用组合式标准语音配线模块,并配理线框及托线框。
(9)RJ45信息插座
(10)RJ45数据信息插座可采用非屏蔽式,根据信息点分布可选用单口或双口信息插座。
面板颜色应与室内装饰和其它面板颜色相协调。
A. 根据信息点所在位置应采用墙面式,管槽面式,通用式等。
B. 信息插座的接线模块要求与Cat5E/Cat3 RJ45标准模块式配线架的要求相同。
C. 信息插座面板应配有标签。
(11)跳线
A. 语音总配线架语音标准模块快接跳线。
B. 采用1对式专用跳线,进行语音系统中模块快接跳线。
C. 语音主干配线架1对~RJ45跳线。
D. 由语音二芯到RJ45跳线,连接主干语音配线架与三类RJ45标准模块式配线架。
E. 通过接插件方式跳线达到水平系统语音和数据系统的互换,不允许采用正面打线方式。
F. 必须符合对所有产品要求的标准中对语音部分的规定。
G. RJ45~RJ45数据Cat5E或更高性能的UTP跳线
H. 除必须符合对所有产品要求的标准外,还必须符合EN55022对EMC的要求。
I. 符合IEC603.7/ClassA对RJ45接头标准的规定。
(12)光缆接续箱
A. 19”宽,能安装在19”标准机柜上。
B. 适合多口光纤ST耦合模块的安装。
(13)多口光纤ST耦合模块
A. 每个光纤ST耦合模块包括多个独立ST金属耦合器。
B. 能安装在光缆接续箱上。
C. 金属光纤耦合器盲板,能安装在光缆接续箱上。
(14)光纤ST尾纤
A. 1米多模光纤ST尾纤,采用非融接方式与光纤主干连接。
B. 符合IS011801对光纤连接的标准。
(15)光纤跳线
A. 多模ST—ST跳线,单模/多模SC—ST跳线,单模/单模SC—SC跳线
B. 符合IS011801对光纤跳线的标准。
(16)综合布线系统应能应付每星期7日,每日24小时无休息地正常传输语音、数据和图像。
3、布线点位设计原则
(1)酒店信息点位根据传输功能的不同大致可分为两大部
分:
A. 语音传输点位:主要为用户提供电话语音传输服务
B. 数据传输点位:主要为酒店内各类网络设备提供接入服务(2)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又可分为:
A. 客房服务点位:及在客房内为客人提供电话语音及宽带上网服务的信息点
B. 酒店公共区域服务点位:及在公共服务区域为酒店客人提供语音及宽带上网服务的信息点,其中部分宽带上网点位将被无线上网设备所使用
C.
酒店管理系统使用点位:及酒店内各类信息管理系统需使用的点位,需要使用这些点位的系统有——PMS、POS、财务管理系统、门禁系统、电话计费系统、VOD系统、酒店信息发布系统、客房管理系统、宽带及无线上网计费系统、网络管理系统、BA系统以及这些系统相互的接口系统等
D. 酒店行政管理使用点位:是指酒店0A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等所使用的信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