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留日学生对西方民主政治理论的传播-精品文档
20世纪西方学者的民主理论析评_辛向阳
20世纪西方学者的民主理论析评_辛向阳20世纪西方学者的民主理论析评·115·国外流派与思潮20世纪西方学者的民主理论析评辛向阳【内容提要】在当前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错误的观念,这些观念几乎都与20世纪的西方民主理论密切相关。
对于20世纪西方出现了各种民主理论,应当进行整体上的剖析。
这种剖析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分析20世纪西方学者的民主理论,弄清民主的概念与基本含义,破除“西方民主中心论”思想,深刻把握这些多元化民主理论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实质,清除这些理论在民主集中制思想上制造的一些思想混乱,必须分析清楚西方民主理论的演变规律及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西方民主中心论民主理论马克思主义作者辛向阳(1965-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发展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北京 100732)。
对于20世纪西方学者的民主理论,从不同的角度看会得出不同的看法。
要想对西方20世纪西方学者的民主理论有一个科学、清晰的认识,必须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站在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的立场上。
一、民主的概念与基本含义由于自身阶级利益的需要,民主这个概念被西方学者搞得混乱不堪,奥维尔曾经描述:“民主一类词语不仅没有公认的定义,甚至建立这种定义的努力也会遭到各方的抵抗……任何政体的捍卫者都声称他所捍卫的是民主政体,深恐一旦民主同任何一种意义挂钩,便有可能使他们无法再去利用它。
”①的确,西方学者对民主下的定义可谓五花八门。
美国学者卡尔·科恩在1971年出版的《论民主》一书中说:“民主是一种社会管理体制,在该体制中社会成员基本上能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或可以参与影响全体成员利益和行为的决策过程。
”②由此,科恩认为,民主过程就是一种参与的行为,民主是一种做事的方式和方法。
科恩还列举了三种关于民主的定义:民主是社会主要势力大致保持平衡的体制;或者民主是一种领导人必须争取成员的支持的体制;或者民主是宪法对基本自由的保障确能付诸实行的一种体制。
20世纪初西方伦理学在中国传播特点及影响
20世纪初西方伦理学在中国传播特点及影响作者:徐曼来源:《历史教学·高校版》2011年第12期[摘要]20世纪初期,在西学东渐大背景下,西方伦理学在中国的传播开始全面起始,并在传播渠道、传播主体、传播途径上呈现出鲜明的特点。
在传播渠道上主要是通过日本间接输入,日本起到了关键的桥梁作用;在传播主体上,启蒙思想家及思想敏锐的新型知识分子和留日学生成为这一时期传播西方伦理学的主导力量;在传播途径上,以翻译、出版西书、刊载文章和学堂教育为主。
西方伦理学在中国的传播,改变了人们的道德观念,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近代社会的变革与发展。
[关键词]传播渠道,传播主体,传播途径,影响[中图分类号]K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7—6241(2011)24—0058—06中国近代,在经历了鸦片战争、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的种种抗争与失败之后,文化先觉者们的文化哲学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文化的表层深入到了文化的核心;从文化的器物层面深入到了文化的精神层面。
正是在这种社会文化心理背景和救亡图存的社会大背景下,20世纪初,西方伦理学在中国的传播开始全面起始并在传播渠道、传播主体、传播途径上呈现出鲜明的特点,这不仅改变了人们的道德观念,也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从一个侧面,为我们勾勒出了这一时期西学东渐、中西文化交流的清晰画面。
一20世纪初,西方伦理学主要通过日本间接输入,日本起到了关键的桥梁作用。
1868年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全面学习西方,并卓有成效,这引起了中国人的注意。
通过日本转介西学成为当时有识之士的共识。
从1896年清政府选派唐宝锷、朱忠光等13人首批赴日留学开始,留日学生人数逐年增多,20世纪初呈直线上升趋势,至1906年达到顶峰,为一万三四千人。
正如梁启超所说:“戊戌政变,继以庚子拳祸,清室衰微日益暴露,青年学子,相率求学海外;而日本以接境故,赴者尤众。
壬寅癸卯间,译述之业特盛;定期出版之杂志不下数十种,日本每一新书出,译者动数家;新思想之输入,如火如荼矣。
以日本为革命基地,留日学生办报情况,同乡会情况
以日本为革命基地,留日学生办报情况,同乡会情况一,留日学生办报情况时间:1894~~1919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背景:19世纪后期,一系列对外交战,尤其是甲午战争的惨败和大批屈辱条约的签订使满清政府逐渐意识到了向西方学习的必要性,“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之说由此兴起。
于是,从19世纪末开始,清政府就源源不断地向日本输送留学生。
当然,清政府派遣留日学生的目的是为了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涌入日本的大量留学生们不仅吸收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还接触了西方民主政治学说,革命思想日渐活跃。
留日学生,积极创办进步刊物,大力宣传反清思想,启发了民智,促进了民族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留日学生把向中国人介绍传播新思想、新文化,作为自己的一个神圣的责任,所以当时在日本他们办了很多报刊和杂志,翻译出版各种书籍。
把西方和日本的资产阶级的新思想新文化,经过自己的消化改造,再向广大的留学生和国内的知识青年进行广泛地传播。
报纸:举例:20世纪初留日学生办的刊物大概有70到80种之多。
他们编译的书刊有几百种。
下面列举几种比较有名的报刊。
1.《民报》近代政论杂志。
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
月刊。
光绪三十一年(1905)十一月创刊于日本东京。
编辑负责人初为张继﹐其后为章炳麟﹐20期后为陶成章。
共出26期﹐附《天讨》1册。
《民报》发刊词为同盟会领导人孙中山所撰﹐第一次提出了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这是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三大纲领﹐为当时政治革命的最高奋斗目标﹐成为当时进步的政治团体(包括文学团体)的旗帜。
《民报》的编辑和撰稿人也基本上都是留日学生。
2.《浙江潮》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2月17日在日本东京创刊。
月刊。
共出12期,每期60余页。
由中国留日学生浙江同乡会主办,孙翼中、蒋方震、马君武、蒋智由、王嘉榘等任编辑。
以“输入文明”,“发其雄心”,“养其气魄”,“汹涌革命潮”为主旨,设有社说、论说、学说、大势、记事、杂录、小说、文苑、谈丛、时评、专件、调查会稿、浙江文献录、图画等栏目。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留日学生的译书活动及影响
[ 关键词] 清末 民初 留 日学生
一
汉译 日书
推 进
. 百种 之说 , 但据 目前所 占有的资料 , 只有几十种 。 似乎 3湖南译 编社。 10 年 l 月由中国留 日学生杨守仁 和黄兴等人创 . 92 1 办于东京 , 翌年 陈天华也参加 了该 项的编辑工作 。10 年起 发行月刊 93 《 游学译 编》 。该刊 以翻译为 主, 刊登 内容主要有外 国教育 、 军事 、 历史 、 地理 、 说 、 学 评论等 , 不过后来刊登 的文章 以政史类为多 , 政治倾 向比较 浓, 且常 常引用各种 日本 的学说 和评论 。 4闽学会。 10 年由福建学生组织成立 , 《 . 94 发行 闽学会丛书》 兼有 , 同 乡会 编辑书籍 的性质 。从该 书所译 内容来看 , 主要有政 治学 、 历史 学、 地理学 、 经济学 、 社会学 、 教育学等 。 5国学社 。该社 南张肇桐 、 . 嵇镜 、 叶澜等 中国留日学生于 10 年发 93 起创 办 。该社 成员主要是 以江浙 留 日学生 为中心的翻译 团体 , 主要T 作是编辑 中小 学堂教科书兼翻泽东西名籍 , 此外 , 他们还计划陆续编辑 中学伦 理教科 书 、 中学生理教科 书 、 中学博物教 科书 、 中小学 唱歌教 科
科技信皇
1 世纪末 2 世纪初 巾国留日学生的译书活动及影响 9 0
南京航 空航 天 大 学外 国语 学院 李楠楠 王鹏 飞 ( 导 老师 ) 指
[ 摘 要]9 纪末2) 纪初 , 1世 ( 世 在我 国教 育史上是 一个令人瞩 目的转变 时期 , 日学生和 大量的 日文 书籍翻译对我 国近代教 育发展 和 留 社会 变迁起到 了极 大的推 动作用 , 正如冯 自由在《 革命 逸史》 中所说“ 日本维新 以后 以翻译 西书为汲汲今 其国人 与泰 西各种 学问皆贯 串有得 , 颇得力 于译 出和 文之 书。 以译 书为视 点 , ” 考察 留 日学生对晚 清时期 日书 中译概况 。数 以万计的 留 日学生回国后 , 为近代 成 中国学 习 日 本和 西方先进 文明的重要媒介 , 不仅对近代 中国的政治 、 军事 、 文化等方 面发挥 了积极 作用 , 一定程 度上推进 了中国 也在 教育向着近代化方向发展 。
湖湘文化(答案较全)
湖湘文化练习题一、判断题。
(根据各题内容判断正误。
请在正确的描述后画“√”,在错误的表述后画“×”)1.宋代,湖湘学派在湖南广为流传,占据了学术主导地位。
(√)湖南在传说的《禹贡》九州中属于荆州,在春秋战国时属于楚国,为南楚。
(√)2.宋代,湖湘学派在湖南广为流传,占据了学术主导地位。
(√)3.在知行关系上,湖湘学派强调致知力行,知行互发,因此湖湘学派带有某些事功的倾向。
(√)4.宋代,湖南出了一位大哲学家周敦颐,他长期在湖湘为官,对湖湘本土的影响非常大。
(×)5.在政治思想上,王船山反对维护封建伦理纲常与传统伦理,体现了民主启蒙思想的特点。
(×)6.魏源的《海国图志》以及《皇朝经世文编》都风行海内,在国内引起巨大反响。
(×)7.胡元倓以“养成中等社会人才”为志愿从事教育事业,他创办了明德中学。
(√)8.民国初年,湖南社会风气变化的总趋势是逐步走向现代文明,但是旧的观念与习俗依旧普遍存在。
(√)10.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湖南创办了很多文化书社,使湖南新书报的流行进入一个新阶段。
(√)11.世纪初,杨毓麟、宋教仁、章士钊等是湖南人士中宣传和研究民主共和主义的最得力者。
(√)12.屈原遭放逐湘楚时吟咏而成的《九歌》、《离骚》瑰丽浪漫,灵动激越,展现了南楚文化所特有的艺术风格。
(√)13.唐开科三百年,长沙刘蜕始举进士,时谓之“破天荒”。
由此也可以看出湖南文化的衰微。
(√)14.周敦颐引道教思想入经学、以太极阴阳解释宇宙发生与起源,被后人推为理学祖师。
(√)15.张栻曾经受学于胡宏,此后又在长沙创设城南书院,掌教岳麓书院,传授理学,从学者众多,因而奠定了湖湘学派规模,湖南的学术中心也自衡山转移到了长沙。
(√)16.湖湘学派最早创世者的学术思想都直接渊源于二程。
(√)17.宋.代,湖湘学派中涌现的著名人物就有彪居正、胡大时、彭龟年、吴猎等。
(√)18.湖湘学派对近代湖湘文化的演变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
湖湘文化(地域文化)综合练习四
湖湘文化(地域文化)综合练习四一、判断题。
(根据各题内容判断正误。
请在正确的描述后画“√”,在错误的表述后画“×”)1.胡元倓等于1903年3月创办了明德学堂,这是湖南开设最早的私立中等学校。
2.教会学校中最著名的是由美国雅礼会创办的雅礼学校,1906年开办,宗旨是“启迪学生智慧,培养优照品性,培植学生忠君爱国的思想”。
学校学期瑶科为四年,本科五年,学习内容注重“中西并重”。
3.徐特立发起创办的杂志《周南教育》是湖南第一家民办的教育刊物。
4.20世纪初,湘籍留日学生所办的《游学译编》、《二十世纪之支那》、《洞庭波》等,都具较大影响。
5.《游学译编》是湖南留日学生创办的第一个刊物,1902年11月出版于东京。
编辑人员有杨度、周家树、杨笃生、黄兴等。
.6.杨毓麟在《新湖南》中以论述民族建国主义为出发点,系统地阐述自己关于个人权利及国家民主的思想。
他认为,每一个种族都有自己特定的语言、习惯、宗教,以及不同的求生手段与权利,即有“特别之性质”和“特别之思想”。
7.,杨毓麟的《新湖南》是将西方近代民主政治思想论述得最全面、最深刻的文章之一。
8.20世纪初,湘籍人士中对西方议会民主制度最有研究的是章士钊9.章士钊在《王船山史说申义》一文中,他又发挥湖南先贤王船山的民族主义学说,借古代历史斥满洲贵族为“异族”、“夷逖盗贼”。
但是章士钊并不以单纯排满为最终目的。
他指出,如果仅以排满为革命主旨,不灌输和培养国民主义,那么社会可能仍归向专制主义统治而需要进行第二次革命。
10.黄兴积极致力于发展实业和教育。
他指出,不论是解决人民贫困,还是奠定保证国家独立的物质.基础,发展实业是最根本的方法。
11.黄兴积极致力于发展实业,提出五项具体主张:一,修铁路;二,发展农业,移民实边;三,开发矿业资源;四,提倡国民捐;五,改革航运。
其中,铁路建设尤其重要。
12.易白沙发表《述墨》、《孔子平议》、《诸子无鬼论》等一系列文章。
西方民主思想在上个世纪之交的传播
西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民主思想在 上个世 纪之交 的传播
赵淑 娟 ( 北大学 河 010) 70 0
摘要 :十九世 纪末 、二 十世纪初 ,中国民族 危机加剧 ,西 方民 位 、作 用 等方 面 ,是 权力 平等 的成 员 。 “ 男女 同为 天下 之菁 英 , 主思 想得到进一步传播 ,其影响也逐渐扩 大。 中国人对 西方民主 的认 同有无 量 之盛 德大 业 ,平 等平 均 。因此 ,重男 轻女 ,歧 视和 迫 害 识 进 一 步 深 入 。 与 早 期 的 改 良思 想 家 不 同 , 这一 时期 , 不论 是 维新 派 妇 女是 违悖 人性 与理性 的 。固 还是革命派 ,都接受 了天赋人权 ,社会契约, 自由、平等、博 爱的思 2 世 纪 初期 , 由于 大 批 青 年 出 国 留 学和 国 内新 式 学 堂 的兴 O 想。但 由于中国特殊的 国情 ,人们对其有所选择 和侧 重。中国人 民最 办 ,涌 现 出一 代新 的知 识 分子 群体 ,其 中一 部 分人 成为 革命 派 的 终 选 择 了马 克 思 主 义 ,走 上 了社 会 主 义 道 路 。 骨 干 力 量 。 他们 所 输 入 和 宣 传 的 是 更纯 正 的西 方 民 主 的 民主 思 关 键 词 :民 主 思 想 ;传 播 ;马 克 思 主 义 想 。孙 中山十 分重 视 民主 思想 ,一 生为 在 中国 建立 资产 阶级 民主 在 近 代 , 中 国人 对 西 学 的 传 播 和 吸 收从 一 开 始 目的 就 很 明 制 度奋 斗 ,并 将其 作为 民权 主 义 的 目标 。他 十 分推 崇卢梭 、林 肯 确 。这 就是 为 了救 国,为 了 中国 的独立 、民主和 富 强 。十九 世纪 等 资产 阶级 民主思 想家 ,他 把卢 梭视 为 民权 主义 的圣 人 ,并夸 张 末 、二 十世 纪初 ,世 界资本 主 义发 展到 帝 国主义 阶 段 。世界 形势 地 说 : “ 由于卢 梭才 发 生 了法 国大命 。”卢梭 的思想 在孙 中 山的 的变 化 ,对 于半 殖 民地半 封建 的 中国发 生 了重 大 的影 响 。帝 国主 政 治理 论 中都得 以体现 。诸 如 ,他把 卢 梭 民权理 论 中的重 要概 念 义掀 起 了瓜分 中 国的狂 潮 ,与此 同时 ,帝 国主义 的思想 文化 侵略 “ 公意 ”一 词 ,直接 拿 了过 来 ,为 中 国革命 做注解 ,他说 : “ 满 也 比 以前 扩大 了范围和 规模 。中华 民族 的危 机进 。 步加 深 ,社会 清政 府 者 ,君 主 专 制之 政府 ,非 国 民公 意之 政府 也 ”, 这 反 映 。 。 。 矛 盾进一步 加 剧 。 了卢梭 国家 政权 必 须 以公意 作 为 自己存 在的 根据 和行 使 的依据 之 思 想 。在令 他 不满 的 《 临时 约法 》 中 ,孙 中山说 : 唯有 “ 中华 民 由于 民族 危机 的加 剧 ,先进 的中 国人 自觉 的把 吸收 西学 与救 国之 主 权属 于 国 民全 体 ”的 这一 条是 他 的思想 ,这 明显 闪耀着 卢 亡 图存 、振兴 中华 的历 史使 命 结合起 来 ,掀 起 了一股 介 绍西 方资 梭主 权在 民思想 的光 辉 。孙 中 山在解释 共 和制 下 ,人 民和 政府 的 产阶 级 民主 学说 的热潮 ,如 卢梭 的 《 民约论 》 ,19 年 上海 的 同 关 系时 形象 地 以 “ 东 ”和 “ 事人 ”来 比喻 。他说 “ 和之 真 88 股 办 共 文译 书局 出版 了 日本 中江笃 介 的汉 文译 本第 一章 ,称 为 《 民约通 意义 在使 人 脱离 奴隶 , 凡百政 制 以 民为主 。譬 如 商业 , 国家如 一 义》 ,是最 早 的 中文译 本 。10 年底 到 10 年初 , 留学 生杨廷 栋 公 司,人 民即公 司之 股 东, 国 民即公 司之 董事 ,政 府 即公 司之 办 90 91 又依据 日译 本转 译 此书 的一 部分 ,在 《 书汇 编 》上连 载 。 10 事人 ” , 并告 诫人 民 “ 译 92 政府 善则 扶之 ,不 善则 推翻 之 ” 这充分 年上海 文 明书 局 印刷 了杨廷 栋 的全 译本 ,书 名 《 路索 民约论 》 。 反 映了卢 梭政 府 是主 权者 人 民 的执 行 人 ,是人 民的仆人 ,其权 力 孟 德斯 鸠 的 《 法 的精 神》 , 1 0 年上 海文 明书 局 出版 了张相 文 来 自人 民并 受人 民 的监督 ,人 民可 以限制 、改 变甚 至使 用 暴力 收 论 93 根 据 日本 文转 译 的本 子 ,取 名 《 法精 神 》 。10 年 商 务 印书 回委托 给政 府 的权 力 的思 想 。 万 99 馆 出版 了严 复根 据 英文 本翻 译 的此 书 ,取名 《 意》 。对 卢梭 、 法 孟 德斯 鸠 、约翰 ・ 穆勒 、斯 宾塞 等人 ,也都 有专 文介 绍其 生平 及 从 甲午战 后到 辛 亥革 命 的十几 年 间 ,西方 资产 阶级 民主思想 学 说 。如梁 启超 的 《 民约论 巨子 卢梭 之 学说 》、 《 理学 大家 孟 的广泛 传 播 ,大大 解放 了中 国人 的思想 ,使先进 的中 国人对 西方 法 德 斯鸠 之学 说 》, 马君武 的 《 勒约 翰之 学说 》等 。此 外 ,西 方 民主有 了教真 切 的 了解 和 认识 ,在 选择 上 也有 了很 大 的进 步 。 由 弥 资产阶 级 民主革 命 时期 的历 史和 重要 文献 , 也是 当 时翻 译 介绍 的 于 当时 中国社 会所 面 临 的主要 任务 是挽 救 民族 危亡 ,争 取 国家独 重 要 内容 ,如 《 兰两 革命 史》 、 《 国独立 战争 史》 、 《 大 立 富 强 ,尽管 西方 民主 主 义被 大量 介绍 到 中 国,西 方主 要思 想家 法 美 义 利 独立 战争 史》 、美 国 《 独立 宣 言 》和法 兰西 《 权宣 言 》 。卢 的著作 都 被译 成 中文 出版 ,但 中 国人对 这些 思想 学 说的 吸收 是有 人 梭 、孟 德 期鸠 、弥 勒 约 翰等 关 于天 赋 人 权 、 三权 分 立 、社 会 契 选 择和 侧 重的 。在 思想 和制 度 层面 上 ,他 们的 侧重 点仍 是政 治制 约 、 自 由平 等 学 说 的广 泛 介 绍和 传 播 ,在 中 国产 生 了极 大 的 影 度 层 面 。 虽 然 资产 阶 级 自由、平 等 、博 爱 的 思想 对 广大 群众 起 响 。从 甲午 战后 到辛 亥 革命 的十 几年 间 ,中 国人对 西方 民主 有 了 到 了一 定 的启 蒙作 用 ,但 自由、平 等 、博 爱的观 念 并没有 真 正深 比较真 切 的了解 和认 识 ,在选 择上 也有 了很 大 的进 步 。与早 期 的 入 人心 。所 以在辛 亥革 命 失败 后才 出现 了民主共 和招 牌掩 饰 下 的 改 良思 想家 不 同,这 一 时期 ,不 论是 维新 派还 是革 命派 ,都接 受 封 建专 制 。近 现代 西方 政 治思 想在 中 国广泛 传 播 的同时 ,也 受到 了天赋人权 ,社会契 约 , 自由、平等 、博 爱 的思想 。 了中 国几 干年 传统 思想 强 有力 的制 约 。传统 思想 在 漫长 过程 中 曾 严 复 是近 代 向西方 寻 找真 理 的先 进 的 叶 国人 之 一 。严 复 认 得 到反 复 的发 展和 阐扬 ,其 精 华与 糟粕 都起 着顽 强 的制 约作用 。 ] 为, “ 自由”是 人 的天赋 权利 ,不仅 不可 剥夺 ,而 且一 个人 只有 中国人 在接 受 西方 政治 思潮 冲击 的 同时 ,并 没有 完全 动摇 对 自己 得到 “ 自由” ,才称 其 为完全 意义 的人 。否则 ,则 “ 固有其 生 也 传 统思 想 的纵 向认 同心 里 。 中国近 代 民主 思想 ,不 是西 方资产 阶 不 如其 死 ,其 存 也不 如 其亡 ” 在 这 里 ,严 复 将 “自由”视 为人 级 民主 思想 的机 械 译述 ,他 的 发展 也不 是西 方 民主 思想足 迹 的简 的 自然属 性 , 以强调 “自由”之重 要 。 同时 ,严复 也指 出 ,获取 单 再现 。它 的 发生 、发 展都 受着 中 国社会 矛 盾 的严格 制约 ,带 有 自由不 能不 择 手 段 , 反 复 强调 “ 得 自 由,而 以他 人 之 自 由为 鲜 明 的中 国特 色 。近代 中 国逐渐 认 识 、接受 了 西方 资本主 义政 治 人 界 ” 的原 则 。他认 为 “ 民主 作 为一 种 政 治制 度 ,只 有在 承 认人 制度 和 民主 思想 观 念 ,并试 图加 以实践 。但 这个 过程 是缓 慢 的 、 的权 利 、 肯定 人 的价 值 的基 础之 上 ,才 有 可 能 ,才有 意 义 ” 。 曲折 的,甚 至被 扭 曲 。到头 来 ,中 国依然 没 有摆 脱半 殖 民地半 封 严 复认 为 中 国之 所 以 屈辱 挨 打 ,正 是 中 国人 没 有 自 由。他 满 怀 建 社会 的地 位 , “ 国”不 过 是一个 空招 牌 。但 我们 也不 应低 估 民 信 心 的 断言 ,只 要 中 国 实现 了 自治 和 自 由,数 十 年 后 就 将 与 欧 了当时 中 国人在 介 绍 、传播 西方 民主思 想和 政 治制度 方面 所做 的 洲 各 国 “ 富 而 比强 ”。 至 于平 等 观念 ,严 复说 : “ 国有家 努 力和产 生 的积极 影 响。 方 有 者 ,不 患寡而 患不 均 ,不 患贫 而患 不安 。盖 均无 贫和 无 寡 ,安无 倾 ” 。 严 复将 自由与 平 等的 学 说合 并起 来 , “自由者 ,各 尽其 注 释 严 中华 96 53 2 天 赋之 能事 ,而 自承 之 功 过 者 也 。 虽然 ,彼 设 等 差 而 以 隶相 尊 ①王械主编 《 复集 》. 书局1 8 年版 ,第3 . .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七单元 近代中国人民的觉醒与探索(试题部分)
第七单元近代中国人民的觉醒与探索时空定位【阶段特征】从甲午中日战争到20世纪初是中国近代文明的深化时期。
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社会各阶层掀起了救亡图存斗争。
《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
这一时期民族危机不断加深,自然经济解体加快,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维新思想有了进一步发展。
政治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
..........义和团运动是一场农民阶级掀起的反帝爱国运动,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迷梦,但也存在盲目排外的局限性经济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侵华进入以资本输出为主的新阶段.................。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工业得到初步发展。
近代社会生活进一步变化思想文化甲午中日战争后,救亡图存成为时代最强音,资产阶级维新派登上政治舞台,大力宣传维新变法思想,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由此开端.............;维新变法运动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考情探究】5年考情备考策略考题分布考查角度考情综述全国课标Ⅰ卷,28,4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化近几年高考对本单元的考查,从知识上看,主要考查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社会剧变、戊戌变法、清末新政;从题型上看,既有选择题,也有非选择题,非选择题则体现了与时(1)整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领域出现的变化,并注意分析变化的原因、影响(2)关注清末政治。
该内容考查较多,所选主题多为教材之外,注意依托清末社会环境复习(3)关注思想文化发展与社会变迁的联系,把思想文化,28,4分甲午战争时期清政府的外交局限,41(2),9分清末城镇乡地方自治的历史背景,29,4分影响20世纪初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因素政热点的联系;从学科核心素养上看,主要考查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素养发展同时代背景相联系全国课标Ⅱ卷,28,4分西方人对戊戌变法的态度,42,12分洋务企业变迁的启示【考点集训】考点一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与义和团运动1.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申报》刊文指出,中国“十余年来,旧观顿改,以此言守,尚何虑敌焰之嚣张乎”,并主张“我正宜乘机惩戒日本,规覆琉球,乃可一劳永逸”。
中国学习日本的政治制度的事件
中国学习日本的政治制度的事件中国学习日本的政治制度始于20世纪初期,因为当时的日本政治制度被认为是西方国家民主制度与东亚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一种成功实践。
这一学习的运动在中国与日本的关系发生变化时期,如第一次世界大战、日本占领中国东北、抗日战争等阶段均有不同的体现。
20世纪初期,中国开启新文化运动,呼吁改革,推崇西方文化,因而对日本政治制度也开始产生学习热潮。
当时日本的宪政体制被视为比中国更先进,因此中国的知识界赞扬日本的政治制度,认为它成为了一种新的政治文化的代表。
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家们喜欢研究日本的宪政制度、民主制度以及在经济发展上所采取的做法,希望将这种先进的制度引进到中国。
特别是1920年代初期,中国学者来到日本,改变了中国学习的方向,他们开始强调其实践和学术上的创新,提倡通过自觉的改革使中国走向现代化。
这些人从日本学习引进宪政和法制理论,寻求一种适合中国现实的宪政制度。
然而,到了1930年代,中日两国关系的紧张使得中国学者又对日本政治制度表现出了不信任。
1937年7月,日本侵华全面爆发抗日战争,中国民间的学者们再次对日本的政治制度表现出了抵触。
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日本的制度模式已经被视为是一种帝国主义统治的工具,不再具有参考意义。
到了20世纪末,中国的改革开放反倒开始吸取西方国家的经验,尤其是美国和欧盟等,而不再将日本的政治制度作为参考。
但是,可以说中国在学习日本的政治制度过程中,对于一些重要的制度建设及民主诉求等方面,依旧有所借鉴和参考。
20世纪初西方伦理学在中国传播特点及影响
<div class="article_tit"> 20世纪初西方伦理学在中国传播特点及影响 </div> <span>作者 : 徐曼</span> <p> [摘要]20世纪初期,在西学东渐大背景下,西方伦理学在中国的传播开始全面起始,并在传播渠道、传播主体、传播途径上呈现出鲜明的特点。
在传播渠道上主要是通过日本间接输入,日本起到了关键的桥梁作用;在传播主体上,启蒙思想家及思想敏锐的新型知识分子和留日学生成为这一时期传播西方伦理学的主导力量;在传播途径上,以翻译、出版西书、刊载文章和学堂教育为主。
西方伦理学在中国的传播,改变了人们的道德观念,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近代社会的变革与发展。
<br/> [关键词]传播渠道,传播主体,传播途径,影响 <br/> [中图分类号]K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7―6241(2011)24―0058―06 <br/> 中国近代,在经历了鸦片战争、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的种种抗争与失败之后,文化先觉者们的文化哲学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文化的表层深入到了文化的核心;从文化的器物层面深入到了文化的精神层面。
正是在这种社会文化心理背景和救亡图存的社会大背景下,20世纪初,西方伦理学在中国的传播开始全面起始并在传播渠道、传播主体、传播途径上呈现出鲜明的特点,这不仅改变了人们的道德观念,也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从一个侧面,为我们勾勒出了这一时期西学东渐、中西文化交流的清晰画面。
<br/> 一 <br/> 20世纪初,西方伦理学主要通过日本间接输入,日本起到了关键的桥梁作用。
<br/> 1868年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全面学习西方,并卓有成效,这引起了中国人的注意。
通过日本转介西学成为当时有识之士的共识。
20世纪初留日学生对西方民主政治理论的传播-精品文档
20世纪初留日学生对西方民主政治理论的传播一、身负使命的学习者在清末“留学救国”的社会思潮推动下,曾经掀起了一股留学日本的热潮,留学与否甚至成为是否爱国的标志。
在社会舆论和上层人士的推动下,1896年清政府首次派13人赴日留学,此后人数逐年增加,到1905年达八千人,可能是到那时为止“世界史上最大规模的学生出洋运动”。
他们大部分进入专门接纳中国学生的学校就读,其课程根据留日学生的特点设置。
如日华学堂于1898年在东京创立,设置正科和特别科,科目包括法学、日语、英语、德语、文学、地理等;创立于1904年9月的经纬学堂是明治大学的下属机构,其课程包括刑律科、警务科、师范科等;早稻田大学也于1905年9月设立清国留学生部,其本科包括师范科、政治理财科、商科等。
当时学习政法的人最多,因为人们认为日本崛起正是因为政治改革的成功。
国内新政改革的需要促使他们热衷法政学科。
1904年5月,日本法政大学法政速成科的设立更使这类学生激增,“夫法政乃中国今日之最重之急务,自此科之设,其发达如此之速且盛”。
他们在学校接受到了系统的法政教育,促使他们更关注政法类的新学问。
时人期望通过日本学习西方文化,将西方文化全面引进中国,特别是在政治制度层面上学习西方,所以留日学生们积极将所学的西方民主政治理论向国内传播。
特别是日俄战争对国人思想的影响非常大,当立宪的日本战胜专制的俄国之后,“在政治主义上也使人对于立宪自由增加一层新信仰”。
受日本国内政治、社会环境的影响,留学生们更加热衷于对民主政治的宣传。
学生中有的是青少年,有的是已有功名的士大夫,他们大都具有一定的判断力,能够从学校所学中选择适合中国的政治学说,传播到国内。
二、从接受者到传播者“受众的群体背景或社会背景是决定他们对事物的态度和行动的重要因素”,当留日学生从接受者转变为传播者,他们“不但掌握着传播工具与手段,而且决定着信息内容的取舍选择”。
传播方式上,他们注重效率。
传播内容上,他们关注国内需求,选择政治改革所需的经典著作。
留日学生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留日学生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作者:杨鹏来源:《社会科学家》 2019年第3期杨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杨凌712100)摘要:20 世纪初,马克思主义随着西学东渐和国人的留学运动而引入中国。
中国共产党建立之前,留日学生一直是这一学说的主要输入者。
他们通过创办报刊、组建学会、译介书籍、撰写文章等方式传播马克思主义。
当然,留日学生所传播的马克思主义多少带有照搬、模仿日本的痕迹。
但是其社会影响十分深远,正是因为留日学生的宣传和介绍,马克思主义才得以在中国生根发芽并进入国人的思想。
关键词:留日学生;马克思主义;中国;早期传播中图分类号:B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40(2019)03-0022-04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曾指出,“以往民族自给自足的状态将不复存在,将被各个民族之间的往来和联系所取代,不仅是物质生产,同时在精神生产方面均有所体现,不同民族的精神逐渐成为人类社会共有的财产,被世人所承认。
”[1]无论是一种理论还是一种学说,诞生之后会逐渐在人类社会传播,从本土传播到世界范围内,对各国的社会思潮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最初作为一种西方社会政治思潮的马克思主义,在西方文化传入中国半个世纪之后,由一批走在时代前列的留日学生引入中国。
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件大事,它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以及中国革命的实践奠定了理论基础。
有关留日学生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这一论题,已有成果多为学者利用文献资料进行的宏观论述或个案研究,缺乏深入系统的考察。
有鉴于此,笔者将结合当时的社会情况,客观分析19 世纪末至中国共产党建立期间,留日学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条件、路径、内容、特点及其影响,进而揭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的传播态势及规律。
一、留日学生早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时代背景1895 年,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海战中失败,中国的兵权、利权、商权等丧失殆尽。
面对亡国灭种的危机,大清“天朝上国”的迷梦方得初醒,朝野上下大为震撼,忧心如焚。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以留学生为视角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以留学生为视角作者:魏善玲来源:《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魏善玲(徐州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江苏徐州 221009)摘要:从20世纪初开始,马克思主义及其文艺理论被介绍到中国来大多是通过留日学生从日本转译而来的。
十月革命之后,留学生成为在华宣传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坚力量。
1927—1937年间,留学生掀起了译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热潮。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从西方横向移植过来的,这一特殊之处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与留学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早期传播;留学生中图分类号:I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4074(2010)04-0121-0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06JJD77001)魏善玲(1974-),女,江苏沭阳人,硕士,徐州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编辑。
一、留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最早译介(1901—1919)在20世纪初期,留日学生最早把马克思主义介绍到中国。
1900年,中国留日学生主办的《译书汇编》杂志,刊登了日本学者有贺长雄著述的《近世政治史》的译文,提到了马克思和欧洲的社会主义学说。
[1]除了《译书汇编》外,当时在国外留学生出版的刊物如《新世纪学报》、《民报》、《浙江潮》等十几种刊物几乎都介绍过马克思、恩格斯及他们的学说。
1903年2月,留日学者马君武在《社会主义与进化论比较》一文中,介绍了马克思的学说:“马克司者,以唯物论解历史学之人也。
马氏尝谓阶级竞争为历史之钥。
”(《译书汇编》第11期,1903年2月15日)同年,上海广智书局出版了留日学者赵必振翻译的日本学者福井准造的《近世社会主义》,该书涉及到马、恩有关文艺问题的论述,包括文艺的倾向性、阶级性等问题,是我国第一部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的译著。
在辛亥革命前,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也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西方政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1895—1905)
Vo l.32No .3Mar.2011第32卷第3期2011年3月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J o urnal of C hifeng University (S o c.S ci )近代以来,以民权、宪政为基本内容的西方政治思想对中国政治制度的变迁影响巨大。
从1895年到1905年的10年间是西方政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的高潮期和关键期。
本文力图通过梳理此10年间西方政治思想在中国传播的具体过程,以期从宏观上把握西方政治思想在中国传播的具体内容、形式及理念。
一洋务运动时期,西方自然科学书籍开始大量传入中国,其中也有少量介绍西方政治制度的书籍。
这些数学、物理、化学及工程、技术类西学知识在洋务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对西方政思想的传播并无直接效果,少量的有关西方国家政治、历史的书籍也多停留在介绍层面。
甲午战后,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从“器物”到“制度”的嬗变。
1895年5月,在得知《马关条约》的签订后,正在北京参加会试的康有为发动了“公车上书”。
在上书中,康有为提出了“拒和、迁都、变法”几项主张。
虽然“公车上书”并未成功,但大批举人集体上书情愿在近代史上尚属首次,中国的知识分子第一次以一种不同以往的历史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由此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从此,“中国知识分子作为一个显著的新社会型群体而崛起”[1],西方政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也由此“新社会型群体”主导。
第四次上书被拒后,康有为决定游说政府官员,使他们了解变法,支持变法。
于是,在他的组织下开办了报纸《中外记闻》以宣传变法,并组织强学会以游说当时的上层知识分子。
随着宣传的深入,强学会也日益发展壮大,它几乎成为“京师高级官员俱乐部”,“其成员分别来自或代表着军机处、总理衙门、内阁、翰林院、督办军务处等机构或这些机构的主要官长”[2],而像康有为这样的普通的知识分子人数并不多。
另外,英美传教士李提摩太、李佳白、林跃之也等纷纷加入,甚至当时英国驻华公使欧格纳也亲自参加,并捐助图书。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产阶级向西方学习——维新思想和三民主义
重点突破一:维新思想与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
思潮
项目
内容
维新思想 康:借经学否定 君主专制 梁:伸民权,设 议院,变法图存 严:主权在民, 借进化论论证变 法的合理性 变君主之法为立 宪之法 (君主立宪)
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推翻清政府 民权主义:建立资产阶 级民主共和国(核心) 民生主义:核定地价、 国民共享
推翻专制,建立民国 (民主共和)
实践
相同: 目的: 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 (异曲同工) 作用:
材料二:在1911年以前约十年间的中国精神生活中,最 突出的特点就是外国的影响。…这种情绪自从1860年前 后已在慢慢地增长,到19世纪90年代以后又加速发展了, 而在1905年以后达到了发狂的程度。 ——(美)费正清、刘广京编《剑桥中国晚清史》 (2)根据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材料二中“19世纪90年代 以后”中国思想解放“加速”“发狂”的主要表现及出 现这些表现的共同原因。(10分) 表现: 康梁宣传维新思想,主张君主立宪;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 主张民主共和。(4分) 原因: ①民族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②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③ 洋务运动的破产等。④受西方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的影响 (其他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不超6分)(6分)
B
5.(2010· 广东韶关高三第一次调研)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 倡导者和19世纪末的中国维新思想宣传者的手段都很高明。 两者的“高明”之处是( ) A.利用宗教反对封建思想 B.建立政党宣传政纲 C.组织团体宣传新思想 D.借助传统文化外衣
D
6.(2011年1月佛山市质检7题)孙中山说:“在国内,君主可 以不要,忠字是不能不要的。……为四万万人效忠,比较为 一人效忠,自然是高尚得多,故忠字的道德还要保存。”孙 中山对“忠”的理解是( ) A.弘扬传统的忠孝思想 B.保持忠君爱国思想 C.要有牺牲和奉献精神 D.强调国家民族意识
留日学生传导的社会革命思潮
留日学生传导的社会革命思潮在世界资本主义近代化大潮的冲击下,古老的中国开始了艰难而缓慢的近代化历程。
受到列强的侵略和压榨,中国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在不同程度的缓慢发展。
惨败的刺激却使把持政权的清廷权贵们看到,在错综复杂的条件下,为了继续保全其统治地位,就不得不寻思变革,主要是教育方面的改革,以利用这种和缓性的活动来对应各方面的压力,平息人民的反抗和革命的呼声。
留日学生的留学途径曲折多样,中国的官派留学是经过十年的磨练,洋务派官员方始明白了要将外国所长的船坚炮利通过仿造来达到,完全不是一两年可以做到的,必须直接派人到西方国家去实地学习,考察才能有所进展。
以幼童出身的学子到美国学习十五年的计划,由于这种留学方式旷日持久,培养出来的学子不知中国文化,是一批新洋人。
代表人物是容闳(1828.11.17-1912.4.21)原名光照,族名达萌,号纯甫,英文名YungWing,广东香山县南屏村(今珠海市南屏镇)人,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外交家和社会活动家。
容闳是第一个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的中国留学生,是中国留学生事业的先驱,被誉为“中国留学生之父”。
因此在守旧派的反对下,清政府撤回了全部学生。
另一条途径的留学,是从专业人员中挑选一批人才到国外继续深造,以期在四五年内学成归国成为技术骨干。
这一建议由沈葆桢(1820年—1879年),原名沈振宗,字幼丹,又字翰宇,汉族,福建侯官(今福建福州)人。
晚清时期的重要大臣,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民族英雄。
中国近代造船、航运、海军建设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直到1875年才有眉目,但李鸿章率先在1876年3月,派7名军官到德国军事学院进修水陆军械技艺,1877年5月福建船政学堂学习海军驾驶的12名留学生到达伦敦,进入格林尼治官学,学习制造的14人和学矿冶的4人同时到达法国,进入削浦官学、多廊官厂、巴黎官矿学习制造。
1881年首批人员回国,是中国最早培养的一批采矿、冶金和机械工程人员。
20世纪初期与20世纪末期中国留日学生的比较
20世纪初期与20世纪末期中国留日学生的比较摘要]文中以20世纪初期、20世纪末期这两个时期的留日热潮为背景,从留学的社会原因,在日的留学活动和生活,以及回国后对社会所产生的影响等对两个不同时期的留学活动进行了比较分析。
[关键词]留日学生留日热潮留学活动几千年前,日本在思想、文学、制度、衣食住上就深受中国的影响。
曾在隋唐时派遣留学生到中国学习。
但是,到近代,日本逐渐强大起来,这种关系也随之发生变化。
从1896年开始,中国派留学生到日本。
中国留日学生盛行的时期分为二个。
一个是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初(1896-1937年)。
还有一个是中日关系正常化(1972年)之后,从80年代到现今。
这两种留日热潮有本质的区别。
下面就关于这两个时期的留学生为什么去日本留学,过着怎样的留学生活,留学生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等问题进行研究比较。
一、留学日本的原因1、20世纪初期社会背景:说到留学的原因,就必须从当时的中国、日本及世界的社会情况来谈,任何事情都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很深的关系。
20世纪初期的中国是二千年以来封建社会的末期,比不上西洋先进的文明。
以前,中国拥有古老的文化,优秀的哲学和文学,发明了印刷术,罗盘针,火药和造纸术。
从十六世纪开始,西洋进入近代,随着科学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
无论在技术方面还是思想方面都比中国先进得多。
但是中国人以自己为世界中心,认为中国是文化的本源,不愿认可西洋的近代化。
中国朝廷也认为自己是“上国”“天朝”,有比世界任何国家都优秀的文化。
与此相反,以前在经济、思想方面学习中国文明的日本开始学习西洋文明。
特别是明治维新时期,日本举国上下吸取西洋先进的近代观念和知识。
比中国率先进入近代化。
而且,成为亚洲先进国的日本以中国被列强欺辱为契机,在1894年发动中日战争,加入了瓜分中国的行列。
思想变化:西洋人到中国的时间比到日本早,中国吸取西洋文化也比日本方便,但为什么就比日本落后,受侵略呢?看到中国缔结一个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现实,清朝政府的君臣感到迷茫,大受打击。
中国近代最早宣传自由平等社会进化观念传播西方社会政治学说
中国近代最早宣传自由平等社会进化观念传播西方社
会政治学说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维新派大力传播西方的社会政治学说,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社会进化等观念,批判封建君权和封建纲常伦理,有利于民主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在维新派的推动下,形成广泛的文化革新运动,并对近代教育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具有爱国救亡意义的变法维新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对社会进步和思想文化的发展,促进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世纪初留日学生对西方民主政治理论的传播
一、身负使命的学习者
在清末“留学救国”的社会思潮推动下,曾经掀起了一股留学日本的热潮,留学与否甚至成为是否爱国的标志。
在社会舆论和上层人士的推动下,1896年清政府首次派13人赴日留学,此后人数逐年增加,到1905年达八千人,可能是到那时为止“世界史上最大规模的学生出洋运动”。
他们大部分进入专门接纳中国学生的学校就读,其课程根据留日学生的特点设置。
如日华学堂于1898年在东京创立,设置正科和特别科,科目包括法学、日语、英语、德语、文学、地理等;创立于1904年9月的经纬学堂是明治大学的下属机构,其课程包括刑律科、警务科、师范科等;早稻田大学也于1905年9月设立清国留学生部,其本科包括师范科、政治理财科、商科等。
当时学习政法的人最多,因为人们认为日本崛起正是因为政治改革的成功。
国内新政改革的需要促使他们热衷法政学科。
1904年5月,日本法政大学法政速成科的设立更使这类学生激增,“夫法政乃中国今日之最重之急务,自此科之设,其发达如此之速且盛”。
他们在学校接受到了系统的法政教育,促使他们更关注政法类的新学问。
时人期望通过日本学习西方文化,将西方文化全面引进中国,特别是在政治制度层面上学习西方,所以留日学生们积极将
所学的西方民主政治理论向国内传播。
特别是日俄战争对国人思想的影响非常大,当立宪的日本战胜专制的俄国之后,“在政治主义上也使人对于立宪自由增加一层新信仰”。
受日本国内政治、社会环境的影响,留学生们更加热衷于对民主政治的宣传。
学生中有的是青少年,有的是已有功名的士大夫,他们大都具有一定的判断力,能够从学校所学中选择适合中国的政治学说,传播到国内。
二、从接受者到传播者
“受众的群体背景或社会背景是决定他们对事物的态度和
行动的重要因素”,当留日学生从接受者转变为传播者,他们“不但掌握着传播工具与手段,而且决定着信息内容的取舍选择”。
传播方式上,他们注重效率。
传播内容上,他们关注国内需求,选择政治改革所需的经典著作。
作为新理论的传播者,他们在选择内容时,是根据国内的情况而定,并非盲目选择。
留日学生是传播主体,他们兼具接受者和传播者两种角色,他们的理论素养与传播热情,直接影响到传播质量,他们选择何种方式对传播范围和传播效果有直接影响。
在当时的中国,所有传播西方民主政治理论的人员中,留日学生的热情是最高的。
留日学生从身负使命的接受者到热情洋溢的传播者,这两种角色的转变只在旦夕之间,他们几乎是“朝受课程于讲室,夕即移译以饷祖国”。
作为受众的留日学生,他们的价值取向、思想高度和时代背景影响他们的选择。
当他们转变为传播者,同样受到上述因素的
影响,很自然地会以自己的理解去代替国内的受众。
他们能否真正理解国内民众的接受力呢?他们极有可能选择曾经给自己很
大刺激的著作,将之译介到国内,这些译作即承载着留学生自己的理想。
留学生在日本学习期间接触到的新思想,特别是课程所学知识对他们的影响很大,如留学生翻译的《日本宪法与各国宪法比较》,是日本法政大学法政速成科所学的课程之一。
留日学生的选择虽然不能代表全部的国内民众,但是他们的选择确实影响了很大一部分国内民众。
1903年以前,留学生已经成立了几家翻译社团,如译书汇编社(1900年)、教科书译辑社(1901年)、湖南编译社(1902年)、国学社(1903年)等,这些翻译社团都进行了有组织、有选择的翻译活动。
1902至1903年,留日学生人数增加迅速,留学生创办的刊物已经形成较稳定的读者群,所以他们的译述事业也特别兴盛,这也导致有些书被多次翻译,但是那些书亦是名家所著,符合社会需求,受到国内民众欢迎。
二、重实效的传播方式
新学说的引进及其影响范围与效果,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传播方式的选择是很关键的一环。
因为报刊具有传播速度快、发行量大、传播范围广、舆论影响大等优势,所以留日学生首选报刊作为传播媒介。
梁启超曾于1899年在《清议报》上说:“吾中国之治西学者固微矣。
其译出各书,偏重于兵学艺学,而政治
资生等本原之学,几无一书焉。
”政治学被梁启超看作“开国智强国基之急务”“本原之学”,这可以说是当时的知识分子的共识。
在1903年以前,由留日学生创办的报刊主要有《开智录》《译书汇编》《国民报》《游学译编》《湖北学生界》《浙江潮》《江苏》,留日学生创办的月刊《译书汇编》,刊载民主政治理论文章最多,其宗旨便是“采择东西各国政治之书,务播文明思想于国民”,该刊主要载欧美政法类名著,先连载译文,连载完毕发行单行本。
《游学译编》是由留学生团体湖南编译社创办的月刊,该刊政治气味较浓,不仅刊载译文,也选译与中国有关的报纸杂志上的论文,经常引用日本的学说和时论,不过还是以刊载译文为主。
初期的留学生并不具备做新闻报刊的条件,虽然如此,留学生创办的杂志如《江苏》《湖北学生界》等的水准还是比当时国内的杂志要高很多,因此拥有广大的读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报刊上的政法类文章是为了适应国内政治改革的需求,体现了他们对民主政治理论的选择。
因办刊的资金来源不稳定,初期发行量较小,留学生创办的报刊起初生存艰难,留学生必须有所选择,他们看重的是西书的知名度,中国读者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对中国的有用度和适用度。
其中大多是转译自日文的西书,很多都是经典之作,因此留日学生创办的报刊才渐渐发展起来,在国内赢得大量读者。
三、结语
关于留日学生引进新思想,人们常常称之为“梁启超式”的输入,实际上不能如此笼统地评价。
虽然梁启超评价的是壬寅、癸卯(1902-1903)间的情况,但是在1904年以前,留日学生创办的杂志、翻译团体已经有很多,并且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留日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奔赴日本留学,承担着救亡图存的使命,在日本忍辱负重地学习,将新知识以最快的方式传播到国内。
他们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引进大量新思想,本身对日语的掌握或许都不能说精通,又急于求成,所以就会出现“本末不具,派别不明”等情况。
20世纪初“西方民主学说主要是通过日本的途径介绍进来的”,那时摆在留日学生眼前的是日本明治维新几十年的成绩,他们课业所学的亦是经典教材,且目中所见亦是受到日本社会欢迎而被时代认可的著作。
因为自身的一些局限,导致留学生对西方政治理论的理解出现偏差,无法辨明本末之别,这也在所难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