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学习]2018_2019高中物理第二章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第一节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第二节自由落

合集下载

2018_2019版高中物理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2.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2018_2019版高中物理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2.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t0=
������-������0 ������
=
0-15 -3
s=5
s,可见
6
s
后汽车已经停止运动,因此汽车在
6 s 后速度为 0。
答案:(1)20 m/s (2)6 m/s 0
类型一 类型二 类型三
题后反思(1)在解题时,要先规定正方向,一般以v0的方向为正方向,
若v0=0时,一般以a的方向为正方向。(2)物体做减速运动时,a的方
温馨提示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加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不变, 意味着物体速度随时间做均匀变化,即在相等时间内速度变化量相 等。
一二三
二、对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的理解
1.速度公式v=v0+at反映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瞬时速度随时间变 化的规律,式中v0是开始时刻的瞬时速度,v是经时间t后的瞬时速度。
温馨提示公式
(3)如图丙,图线在t1时刻由向上倾斜变为向下倾斜,表示在t1时刻 物体的加速度方向改变,但不表示速度方向改变,在t2时刻速度方向 才改变。
一二三
温馨提示若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当减速为零后,又 反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如果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仍与开始时相同, 则整个往返过程都可以叫作匀变速直线运动。如图乙所示。
向与v0的方向相反,注意符号不要弄错。(3)对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的物体,应注意物体速度减为零之后能否加速返回,若不能,应注意
题中所给时间与物体所能运动的最长时间 t=
������0 ������
的关系。
类型一 类型二 类型三
触类旁通若要使汽车在3 s末停下来,则汽车刹车的加速度的大小 是多少?
解析: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有
一二
设初始时刻(t=0)的速度为 v0,t 时刻的速度为 v,不妨取 Δt=t-0,

高中物理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1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课件新人教版_1

高中物理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1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课件新人教版_1

3.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画运动示意图分析复杂运动的习惯,这样 运动过程会变得形象、直观,便于研究。解题时要思路开阔,通过联想 比较,筛选最简洁的解题公式。另外还要注意总结分析问题的方法,除 了常用的解析法,还有图像法、比例法、极值法、逆向转换法等。
1.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目标体系构建 课前预习反馈 课内互动探究 核心素养提升 课堂达标检测 夯基提能作业
思路引导:(1)牢记实验操作的步骤;(2)知道操作过程的注意事项。 解析:(1)步骤A中应先通电,再放纸带,顺序不能颠倒;D中取下纸 带前先断开电源。 (2)遗漏的步骤G:换上新纸带,重复实验三次。 (3)步骤完善后,合理的实验步骤顺序为:BFCADG。
对点训练
1.(多选)2020·云南曲靖一中期中考试)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
5.要区别计时器打出的点与人为选取的计数点,一般在纸带上每 隔四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即时间间隔为T=×5 s=。
6.不要分段测量各段位移,应尽可能地一次测量完毕(可先统一量 出各计数点到计数起点O之间的距离)。读数时应估读到毫米的下一位。
7.描点时最好用坐标纸,在纵、横轴上选取合适的单位,用细铅 笔认真描点。
(1)下表列出了打点计时器打下B、C、E、F时小车的瞬时速度,请在 表中填入打点计时器打下D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
位置 速度/(m·s-1)
B 0.737
C 0.801
D ______
E 0.928
F 0.994
(2) 以 A 点 为 计 时 起 点 , 在 坐 标 图 中 画 出 小 车 的 速 度 — 时 间 关 系 图 线。
2.数据处理
(1)表格法
①从几条纸带中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舍掉开始一些比较密集

2018_2019高中物理第2章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2.4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课件沪科版必修1ppt版本

2018_2019高中物理第2章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2.4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课件沪科版必修1ppt版本

1234
解析 答案
(2)刹车开始后3 s内的位移大小和3 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
答案
10 m
10 3 m/s
解析 设经时间 t0 停下 t0=0-av0=0- -510 s=2 s t2=3 s时的位移大小等于前2 s内的位移大小 s2=v0t0+12at02=10 m
3 s 内的平均速度 v =st22=130 m/s. (或由逆向思维法求刹车后 3 s 内的位移 s2=12at02=12×5×22 m=10 m.)
2.处理追及相遇问题的三种方法 (1)物理方法:通过对物理情景和物理过程的分析,找到临界状态和临界 条件,然后列出方程求解. (2)数学方法:由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表达式是时间t的一元二次方 程,我们可利用判别式进行讨论:在追及问题的位移关系式中,若Δ>0 ,即有两个解,并且两个解都符合题意,说明相遇两次;Δ=0,有一个 解,说明刚好追上或相遇;Δ<0,无解,说明不能够追上或相遇. (3)图像法:对于定性分析的问题,可利用图像法分析,避开繁杂的计算 ,快速求解.
注意 虽然汽车刹车后不会以原来的加速度反向做加速运动,但我们在 处理这类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时,可采用逆向思维法,即把运 动倒过来看成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例2 一辆汽车正在平直的公路上以72 km/h的速度行驶,司机看见红色 信号灯便立即踩下制动器,此后,汽车开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设汽车减 速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2,求: (1)开始制动后,前2 s内汽车行驶的距离. 答案 30 m
解析 答案
三、追及相遇问题
1.追及相遇问题是一类常见的运动学问题,分析时,一定要抓住: (1)位移关系:s2=s0+s1. 其中s0为开始追赶时两物体之间的距离,s1表示前面被追赶物体的位移 ,s2表示后面物体的位移. (2)临界状态:v1=v2. 当两个物体的速度相等时,可能出现恰好追上、恰好避免相撞、相距最 远、相距最近等临界、最值问题.

高中物理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第1节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新人教版必修1PPT课件

高中物理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第1节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新人教版必修1PPT课件

(2)由上述数据画出小车的 v-t 图像如图 所示,由图线的斜率可求得它的平均加速度 a =ΔΔvt =1.206.1ms /s=12.6 m/s2。
(3)将图线延长后,与纵轴的交点的速度 表示零时刻小车经过 A 点的速度大小。
[答案] (1)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 时刻的瞬时速度 3.90 2.64 1.38
(2)v-t图线见解析 12.6 m/s2 (3)表示零时刻小车经过A点的速度大小
[例3] 在用打点计时器“研究物体的速度随时间的
变化规律”的实验中,某同学将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三条纸
带,分别以间隔相同点迹的方式依次剪成短纸条,按先
后顺序一端对齐粘贴在一起。然后用平滑线段将各段纸
带顶端的中点连起来,形成图2-1-5,则根据纸带的特
离x,并记录填入表中。
位置编号 0 1 2 3 4 5 时间t/s x/m
v/(m·s-1)
(2)分别计算出与所求点相邻的两计数点之间的距 离Δx1、Δx2、Δx3…。
(3)利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中间 时刻的瞬时速度求得各计数点1、2、3、4、5的瞬时速 度,填入上面的表格中。
(4)根据表格的数据,分析速度随时间怎么变化。
D.取下纸带 E.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 限位孔 将以上步骤完善后写出合理的实验步骤顺序。
[解析]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 实验中,要先接通电源,再放开纸带,在取下纸带 前要先断开电源,为减少误差,应重复两次,即再 打两条纸带。
[答案] A中应先接通电源,再放纸带。 D中取下纸带前应先断开电源。 补充步骤F:换上新纸带,重复两次。 步骤顺序为:BCEADF。
点即可研究物体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以下说法正

2018-2019年高中物理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专题2.1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重点回眸

2018-2019年高中物理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专题2.1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重点回眸

1.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一、实验步骤1.如图1所示,把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没有滑轮的一端,连接好电路.图12.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使细绳跨过滑轮,下面挂上适当的钩码,放手后,看小车能否在木板上平稳地加速滑行,然后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把纸带的另一端固定在小车的后面.3.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位置,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串小点,随后立即关闭电源.换上新纸带,重复操作两次.二、数据处理1.挑选纸带并测量在三条纸带中选择一条点迹最清晰的.为了便于测量,舍掉开头一些过于密集的点迹,找一个适当的点当作计时起点(0点),每5个点(相隔0.1 s)取一个计数点进行测量,如图2所示.(相邻两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图22.瞬时速度的计算和记录(1)计算方法:时间间隔很短时,可用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表示这段时间内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即v n=x n+x n+12T.例如,图中计数点4的速度v4=x4+x52T,其中T=0.1 s.(2)设计表格并记录相关数据3.作出小车运动的v-t图象(1)定标度:坐标轴的标度选取要合理,应使图象大致布满坐标纸.(2)描点:在坐标纸上描出各个坐标点的位置.(3)连线:用一条平滑的曲线或直线“拟合”这些点.4.实验结论如果画出的v-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说明小车做速度均匀变化的直线运动.图象和纵轴的交点表示开始计时时小车的速度——初速度.三、注意事项1.开始释放小车时,应使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2.先接通电源,等打点稳定后,再释放小车.3.打点完毕,立即断开电源.4.选取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舍弃开头点迹密集部分,适当选取计数点(注意计数点与计时点的区别),弄清楚所选的时间间隔T等于多少.一般在纸带上每隔4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即时间间隔为T=0.02×5 s =0.1 s.5.在坐标纸上画v-t图象时,注意坐标轴单位长度的选取,应使图象尽量布满坐标纸.6.利用描出的点作v-t图象时,不要将相邻的点依次相连成折线,而应使大多数点在直线(或曲线)上,不在线上的点均匀分布在直线(或曲线)两侧,个别离线较远的点舍去.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

高一物理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第1,2,3节

高一物理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第1,2,3节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第2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一、速度与时间图象当物体运动的v-t 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这表示物体的速度不随时间变化,也就是匀速直线运动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是一条倾斜的直线)除了图象,还可以用公式表达物体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由a=t V ∆∆=tv t ∆-0v 其中: Vt —末速度, V0—初速度, ΔV =V2-V1 是速度的变化量推导出:at v v +=0 这就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公式所以如果知道加速度、时间的变化两t ∆以及初速度,就可以求解末速度或者求解t 时刻的速度。

例题1: 汽车以40km /h 的速度匀速行驶,现以0.6m /s2的加速度加速,10s 后速度能达到多少?【解析】61Km/h 。

解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关系题目步骤: 1、规定正方向(设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

加速运动,a 为正值。

减速运动,a 为负值。

2、明确初速度v0、末速度v 、加速度a 和时间t 及各量的正负号。

3、将已知量带入公式求未知量,若所求量是矢量,要说明方向。

【即境活用】1.关于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线是一条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B .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C.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 D .非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线是一条倾斜的直线2.图2-9所示是几个质点的运动图象,其中是匀速运动的是 (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3.对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 ( )AB C .速度变化率大的加速度大D 4.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B C.任一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相等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D .如果物体运动的路程跟所需时间的比是一个恒量,则这个物体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5.汽车在一条平直公路上行驶,其加速度方向与速度一致。

现有加速度减小时的四种说法:(1)汽车的速度也减小;(2)汽车的速度仍在增大;(3)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静止;(4)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的速度达到最大。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1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教案(4)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1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教案(4)

高一物理课堂教案2016年 10 月 19 日为了:钩码太多,小车加速度过大使纸带上点过少(西瓜拉钩码一下就过去了,留下点迹太少,不足以探究规律);钩码太少,小车加速度太小使一定时间内各段位移无太大差别,致使误差增大(点太密集,不方便测量)。

(4)实验时应该先开启打点计时器电源再释放小车?为了:国家的电力资源比较紧张?不是。

为了记录下来小车运动的所有点(否则会造成有效数据的缺失)。

打完一条纸带后,应该先断电源后取纸带?为了:打点计时器是不能连续工作的仪器,用完后要先断电。

(5)释放小车后,用一只手在定滑轮一端准备接住小车?为了:防止小车撞击定滑轮或者小车落地(实验室经常满地残骸,为了保护仪器)。

(6)取下纸带后,将所用钩码质量标注在纸带上,并给纸带编号?为了:便于比较不同速度下小车的运动情况。

(7)测量长度时不要用短刻度尺分别测量相邻两个计数点的长度,最好用长刻度尺对齐各计数点(不要移动尺子)读出各计数点间长度的值。

为了:避免误差的累积(但凡测量都是有误差的。

不要小看这些误差,千里之提毁于蚁穴,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8)一般在纸带上每5个(隔4个)取一个计数点,即时间间隔T=0.02*5=0.1s(9)长木板不能侧向倾斜,但是一端可以稍微高一些(一定注意度,人说过犹不及,稍微高一些可以平衡摩擦力;垫太高就和西瓜一样)。

(10)本实验不需要弹簧测力计,不需要测量拉力的大小。

二、处理数据注意事项:为了:减少测量误差和便于计算(1)起点:舍弃纸带开头一些过于密集的点迹,找一个适当的点作为计时起点。

(2)选点:选择相隔0.1s的若干计数点进行测量。

选点方式:每5个“计时点”或者每隔4个“计时点”选一个“计数点”。

(3)为了让小车速度有所改变以探究规律?增减所挂砝码或者在小车上放置重物。

处理数据的步骤:(1)打出纸带以后啊,我们就要处理纸带上的数据啦。

怎么处理呢?我们知道最常见的数据处理方法是“计算列表法”。

高中物理第2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第1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教案1鲁科版必修1

高中物理第2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第1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教案1鲁科版必修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教材分析过对质点的认识,了解物理学研究中物理模型的特点,体会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经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研究过程,理解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体会实验在发现自然规律中的作用.用打点计时器、频闪照相或其他实验方法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能用图象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体会数学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重要性. 学生状态分析掌握y=kx+b图象,但对斜率认识有误区,对速度的变化首次定量涉及,有一定的数据分析能力.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知道它是如何推导出来的,知道它的图象的物理意义,会应用这一公式分析和计算.2.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会应用这一公式分析和计算.3.能推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和速度的关系式,并会运用它进行计算.过程与方法从表格中分析处理数据并能归纳总结.培养学生将已学过的数学规律运用到物理当中,将公式、图象及物理意义联系起来加以运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本质特点,既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教学设计教学重点应用数学工具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和位移公式.教学难点1.注意数学手段与物理过程的紧密联系.2.将公式、图象及其物理意义联系起来.3.获得匀变速运动的规律,特别是用图象描述运动.图象的应用和公式的选择是两个难点. 教具准备多媒体工具,作图工具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物理学中将物体速度发生变化的运动称为变速运动.一般来说,做变速运动的物体,速度变化情况非常复杂.本节,我们仅讨论一种特殊的变速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 推进新课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合作探究请同学们阅读P 33的实例并合作讨论表31的数据.从数据中可知:小车速度不断增大,但是加速度保持不变.得出结论:物理学中,称物体加速度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为匀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是一种最简单而且特殊的变速直线运动,它的重要特点是:物体在直线运动过程中,加速度为一恒量.当加速度与速度同向时,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加速度与速度反向时,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是一种理想化的运动,自然界中并不存在,但是为了讨论的方便,人们通常将某些物体的运动或其中一段运动近似认为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关系v-t=v 0+at 速度公式:a=tv v t 0-⇒v 0+at (由加速度定义推导) 其中v-t 为末速度(时间t 秒末的瞬时速度) v 0为初速度(时间t 秒初的瞬时速度) a 为加速度(时间t 秒内的加速度)讨论:一般取v 0方向为正,当a 与v 0同向时,a>0;当a 与v 0反向时,a<0. 当a=0时,公式为v-t=v 0 当v 0=0时,公式为v-t=at当a<0时,公式为v-t=v 0-at (此时a 只能取绝对值)可见:v-t=v 0+at 为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的一般表达形式(只要知道v 0和a 就可求出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速度—时间图象:(1)由v-t=v 0+at 可知,v-t 是t 的一次函数,根据数学知识可知其速度—时间图象是一倾斜的直线.(2)由v-t 图象可确定的量: 可直接看出物体的初速度;可找出对应时刻的瞬时速度; 可求出它的加速度(斜率=加速度); 可判断物体运动性质; 可求出t 时间内的位移.例如:根据图3-1-1我们可以求出:图3-1-1(1)甲的初速度为2 m/s ,乙的初速度为12 m/s ; (2)在第2 s 末甲、乙瞬时速度相同,均为6 m/s ;(3)甲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2 m/s 2;乙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为-3 m/s 2; (4)甲、乙前2 s 内的位移分别为:s 甲=(2+6)×2/2 m=8 m s 乙=(12+6)×2/2 m=18 m. 三、位移—时间关系v =20tv v + (由课本35页拓展一步v-t 图推出)由于物体做匀变速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化是均匀的,它在时间t 内的平均速度等于初速度和末速度的平均值. —时间关系s=v 0t+21at 2. 教师精讲因为s=t v ,v =20t v v +,所以s=2v v t +×t s=21(v 0+v 0+at )t=v 0t+21at 2. 2.讨论:当a=0时,s=v 0t ; 当v 0=0时,s=21at 2;当a <0时,s=v 0t-21at 2(此时a 只能取绝对值). [[例题剖析3]以8 m/s 匀速行驶的汽车开始刹车,刹车后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 2,试求: (1)汽车在第3 s 末的速度为多大?通过的位移为多大? (2)汽车开始刹车后的最大位移. (3)汽车通过最大位移中点时的速度.解析:(1)由公式v-t=v 0+at 可知v 0为8 m/s,加速度a 为-2 m/s 2,3 s 末的速度为2 m/s 由公式s=v 0t+21at 2可知s=15 m. (2)汽车最大滑行位移为16 m.(3)汽车滑行过最大位移中点时的速度为4m/s. 答案:(1)2 m/s;15 m (2)16 m (3)42 m/s 四、位移—加速度关系由s=v 0t+21at 与v-t=v 0+at 推出vt 2- v02=2as 课堂例题1.自主思考——判一判(1)加速度保持不变的运动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2019秋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教学课件: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第1节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019秋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教学课件: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第1节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度的实验,其装置如图所示。在小车上固定挡光片,使挡光片
的前端与车头齐平,将光电门传感器固定在轨道侧面,垫高轨
道的一端。小明同学将小车从该端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获得
了几实组验实次验序数据。 不同的挡光片
通过光电门的时间/s 速度/(m·s-1)
第一次

0.230 44
0.347
第二次

0.174 64
3.如果要研究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可否用 气垫导轨这一装置?为什么?
气垫导轨的光电门能记 录挡光的时间间隔,很 难记录多个位置对应的 时刻
4.如图,小车后面拖一条纸带,连接打点计时 器,纸带上打出的点迹是否反映了小车的运动 情况?用这种方法是否可以研究滑块运动速度随 时间的变化规律?
打点纸带可以记录小车 的运动情况 可以
注意操作顺序,再接通电源
B.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并接好电路
C.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吊着适
当重的钩码,放手后看小车是否能在木板上做平稳的加速
运动
D.取下纸带
E.把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并使附有
定滑轮的一端伸出桌面
F.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
计数点
A
B
C
D
E
速度/(m·s-1) 0.70 0.91 (2)计数点O对应的速度为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10 1.30 1.49
m/s,加速度为
m/s2。
题6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 流电源频率为50 Hz,记录小车运动的一段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上选择 A、B、C、D、E、F六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 (1)由纸带提供的数据求出打下C、E点时小车的速度,填入表中:

高中物理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1 实验:探究

高中物理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1 实验:探究

一、实验步骤 1.如图所示,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放在实验桌上, 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没有 滑轮的一端,连接好电路.
2.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使细绳跨过滑轮,下边 挂上钩码,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把纸带的一端固 定在小车的后面.
3.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接通电源后,释 放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 打下一列小点.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1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 时间变化的规律
一、实验目的
1.进一步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 2.利用 v-t 图象处理数据,并据此判断物体的运动 性质. 3.能根据实验数据求加速度.
二、实验原理
1.利用打点计时器所打纸带的信息,代入计算式 vn
=xn+xn+1,即用以 2T
5.要防止钩码落地,避免小车跟滑轮相碰,当小车 到达滑轮前及时用手按住.
6.要区分打点计时器打出的计时点和人为选取的计 数点,一般在纸带上每隔 4 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即时间间 隔为 t=0.02×5 s=0.1 s.
7.在坐标纸上画 v-t 图象时,注意坐标轴单位长度 的选取,应使图象尽量分布在较大的坐标平面内.
类型二 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
【典例 2】 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研究小车速度 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 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 间隔为 T=0.10 s,其中 x1=7.05 cm,x2=7.68 cm、x3= 8.33 cm、x4=8.95 cm、x5=9.61 cm,x6=10.26 cm.
2×0.10
m/s
≈0.99 m/s.
以纵轴表示速度,以横轴表示时间,描点连线如图所 示.

高中物理第二章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1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物理第二章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1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典题例解
【例 1】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用打点 计时器在纸带上打的点记录了小车的运动情况。某同学做此实验 时的步骤如下:
A.使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然后放开小车,让小车运动,再 接通电源;
B.把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使滑轮伸出桌面,将打点计时器固 定在长木板没有滑轮的一端,并接好电路;
知识精要 实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选取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适当选取计数点(注意计数点与计 时点的区别),弄清楚所选的时间间隔 T 等于多少秒。 (2)牵引小车的钩码质量要适宜。如果质量过大,纸带上打出的 计时点太少;如果质量过小,打出的点过于密集,不便于测量距离。 (3)要防止钩码落地,避免小车跟滑轮相碰,当小车到达滑轮前及 时用手按住。
v/(m·s-1)
(3)以速度 v 为 y 轴,时间 t 为 x 轴建立直角坐标系,根据表中的 数据,在直角坐标系中描点。
(4)通过观察思考,找出这些点的分布规律,画出 v-t 图线。
预习交流 2
一小球在桌面上从静止开始做加速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
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小球每次曝光的位置,并将小球的位置编
号。如图所示,1 位置恰为小球刚开始运动的瞬间,作为零时刻。摄
影机连续 2 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 0.5 s,小球从 1 位置到 6 位置的
运动过程中经过各位置的速度分别为 v1=0,v2=0.06 m/s,v3=
m/s,v4=0.18 m/s,v5=
m/s。
答案:0.12 0.24
一、 实验原理与操作
物体的运动通常是比较复杂的。放眼所见:在生活中,人们跳远 助跑、水中嬉戏、驾车行驶、高山滑雪;在自然界里,雨点下落、鸽 子飞翔、猎豹捕食、蜗牛爬行、蚂蚁搬家、……这些运动中都有 速度的变化。物体的速度变化存在规律吗?怎样探索复杂运动蕴含 的规律呢?

高中物理第2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第1节实验探究小车速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物理第2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第1节实验探究小车速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2 0.1s vD=vCE=0.45 m/s
vE= 20.0 9.0 102 m =0.55 m/s
2 0.1s 将各速度及对应时间在坐标系中描点,可知这些点大致在一条直线上.过这些点作一条
直线得到 v-t 图像如图所示 答案(dá àn):(2)图见解析
第十五页,共17页。
(3)根据图线可得小车(xiǎochē)运动的加速度为
第九页,共17页。
典例研习
通法悟道
类型(wùd实à验o(s)h·íyàn拓)原理宽与操思作路
【(l例èi1x】íng在) “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
上一打的点记录了小车的运动情况.某同学做此实验时的步骤如下:
A.拉住纸带,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位置,放开纸带,再接通电源;
第二页,共17页。
2.活动建议 (1)通过实验研究质量相同、大小不同的物体在空气中下落的情况,从中了解 空气对落体运动的影响. (2)通过查找资料等方式,了解并讨论伽利略对物体运动的研究在科学发展和 人类进步上的重大意义. 二、高考内容及要求 1.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公式、图像(tú xiànɡ).(Ⅱ) 2.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说明:匀变速直线运动图像(tú xiànɡ)只限于v-t图像(tú xiànɡ).
B.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
C.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挂上适当的钩码;
D.小车停止运动后,直接取下纸带;
E.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
F.换上新纸带,再重复操作两次,然后从各纸带中选取一条点迹清晰的进行测量并
数据处理.
第十页,共17页。
其中错误(cuòwù)或遗漏的步骤有
第八页,共17页。

秋高中物理第2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1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课堂达标新人教版必修1(2

秋高中物理第2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1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课堂达标新人教版必修1(2

2018年秋高中物理第2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1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课堂达标新人教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年秋高中物理第2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1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课堂达标新人教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年秋高中物理第2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1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课堂达标新人教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第二章 1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1.(湖南省衡阳八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检测)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按照实验进行的先后顺序,将下述步骤的代号填在横线上__DBFAEGC____错误!A.把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固定在小车后面B.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木板的没有滑轮的一端,并连好电路C.换上新的纸带,再重做两次D.把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E.使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接通电源,放开小车,让小车运动F.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边吊着合适的钩码G.断开电源,取出纸带解析:正确的实验步骤是:把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木板没有滑轮的一端,并连好电路,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另一端吊合适的钩码,把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固定在小车后面,使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再放开小车,让小车运动,打完一条纸带,断开电源,取下纸带,换上新纸带,再重做两次,即顺序为:DBFAEGC。

2.(山东威海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三校联考)光电计时器是一种常用计时仪器,其结构如图甲所示,a、b分别是光电门的激光发射和接收装置,当有滑块从a、b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显示出物体的挡光时间。

高一物理第二章匀变速线运动的研究第一节

高一物理第二章匀变速线运动的研究第一节

应对市爱护阳光实验学校高一物理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第一节【本讲信息】一. 教学内容: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第一节: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二. 知识要点:1. 根据相关器材,设计并熟练操作。

2. 会运用已学知识处理纸带,求各点瞬时速度。

3. 会用表格法处理数据,并合理猜测。

4. 会用v—t图象处理数据,观察规律。

5. 掌握画图象的一般方法,并能用简洁语言进行阐述。

三. 、难点:1. 图象法研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 对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探究。

3. 各点瞬时速度的计算。

4. 对数据的处理、规律的探究。

5. 教具:学生电源、导线、打点计时器、小车、4个25 g的钩码、一端带有滑轮的长木板、带小钩的细线、纸带、刻度尺、坐标纸、多媒体课件、计算机四. 过程:〔一〕进行进行前,先回忆上一章是怎样使用打点计时器?探究小车的运动规律解析:把打点计时器固好,装好纸带。

开启电源,手水平地拉动纸带,纸带上就会打出一行小点。

及时关闭电源。

打点计时器是按间歇工作设计的,所以长期工作可能会因线圈发热而损坏。

这样做是为了保护打点计时器。

阅读课本第34页“进行〞标题下的两段文字后分组进行讨论方案。

器材:中需要的器材该有: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小车,带小钩的细线,钩码,打点计时器,纸带,刻度尺,学生电源,导线。

过程提示:1. 把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平放在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在长木板上远离滑轮的一端,连接好电路。

2. 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使细绳跨过滑轮,下边挂上适宜的钩码,启动电源,然后放开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完一条后立即关闭电源。

3. 换上纸带,重复操作三次。

要求熟练地摆好器材,进行合理、准确的操作,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

中要“三思而后行〞,注意逻辑性、合理性及其相关考前须知,而且确保准确。

〔二〕处理数据我们通过打点计时器得到了假设干条纸带,采集了第一手资料,面对打出的纸带如何研究小车的运动呢?怎样选择纸带,如何测量数据,如何设计表格,填写数据1. 要选择一条最清晰的纸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第二节 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学习目标] 1.知道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性质和特点.2.会分析记录自由落体运动的纸带或频闪照片上的运动信息.3.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知道在地球不同地方重力加速度大小不同.一、探究自由落体运动 1.落体运动的思考(1)亚里士多德的观点: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得快.(2)伽利略的观点:物体下落过程中的运动情况与物体的质量无关. 2.自由落体运动 (1)定义物体仅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2)自由落体运动具备两个特征 ①初速度为零;②只受重力. (3)实验探究将一系有纸带的重物从一定的高度自由下落,利用打点计时器记录重物的下落过程.分析纸带上记录的运动信息,可以找到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二、自由落体运动的猜想和验证 1.猜想自由落体运动是否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2.验证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一是利用测量得到的位移和时间数据,由s =12at 2求出自由落体运动在各段的重力加速度,看是否相等来验证;二是求出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在不同时刻的速度,作出v -t 图象,进行验证. 三、自由落体加速度1.定义: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称为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重力加速度,用g 表示.2.方向:重力加速度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3.大小: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的重力加速度都相同,在地球上不同的地方,g 值是不同(填“相同”或“不同”)的,但差别不大.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在空气中自由释放的物体都做自由落体运动.(×)(2)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3)自由落体加速度的方向垂直地面向下.(×)(4)伽利略通过实验的观察与计算,直接得到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2.一物体从塔顶做自由落体运动,经过3 s落地,取g=10 m/s2,则物体落地时的速度v=__________m/s,方向________;塔高H=________m.答案30 竖直向下45一、自由落体运动和自由落体加速度某实验小组利用打点计时器记录物体自由下落的运动轨迹时,得到一条如图1甲所示的纸带.其中,A是打出的第1个点.由纸带上的数据可以看出,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的位移变大,即物体的速度增大.据此猜测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为了验证这一猜测,请做以下工作:(已知打点计时器的频率为50 Hz)(1)求出B、C、D、E、F点的瞬时速度;(2)在图乙坐标系中作出物体下落的v-t图象;(3)根据图象作出判断,并求出物体下落过程的加速度.甲乙图1答案(1)自由落体运动v0=0 ①匀变速直线运动v =v 0+v t2② 平均速度公式v =s t③由①②③得v t =2v =2·st计算各点的瞬时速度v B =2s AB t AB =2×1.9×10-30.02 m/s =0.19 m/sv C =2s AC t AC =2×(1.9+5.8)×10-30.04 m/s =0.385 m/sv D =2s AD t AD =2×(1.9+5.8+9.6)×10-30.06 m/s ≈0.577 m/sv E =2s AE t AE =2×(1.9+5.8+9.6+13.4)×10-30.08 m/s≈0.768 m/sv F =2s AF t AF =2×(1.9+5.8+9.6+13.4+17.3)×10-30.1 m/s=0.96 m/s(2)作出v -t 图象如图.(3)因为物体运动的v -t 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所以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v -t 图象的斜率求得加速度a ≈9.60 m/s 2(由于有空气阻力和摩擦阻力的作用,测得的加速度比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偏小).1.自由落体运动(1)自由落体运动实质上是初速度v 0=0,加速度a =g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个特例.(2)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理想化的运动模型.只有当空气阻力比重力小得多,可以忽略时,物体的下落才可以当做自由落体运动来处理.(3)运动图象:自由落体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斜率k=g.2.自由落体加速度(重力加速度)(1)方向:总是竖直向下,但不一定垂直地面;(2)大小:①在同一地点,重力加速度都相同.②地球上纬度不同的地点重力加速度不同,其大小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大,赤道上最小,两极处最大,但各处的重力加速度都接近9.8 m/s2,因此一般计算中g取9.8 m/s2或10 m/s2.例1(多选)关于自由落体运动及重力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自由落体运动不受任何外力的作用B.熟透的苹果从树枝开始自由下落的运动可视为自由落体运动C.同一地点,轻重物体的g值一样大D.g值在赤道处大于在北极处答案BC解析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是初速度为零且只受重力作用,A错;熟透的苹果在下落过程中虽受空气阻力作用,但该阻力远小于它的重力,可以忽略该阻力,故可将该过程视为自由落体运动,B对;同一地点,重力加速度都相同,与质量无关,C对;赤道处g值小于北极处,D错.例2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量大的物体自由下落时的加速度大B.雨滴下落的过程是自由落体运动C.从水平飞行着的飞机上释放的物体将做自由落体运动D.从二楼阳台由静止释放的石块,可近似看做自由落体运动答案 D解析自由下落的物体的加速度相同,都是重力加速度g,A错误;雨滴下落过程中的空气阻力不能忽略,B错误;从水平飞行着的飞机上释放的物体不是从静止开始下落即初速度不为零,C错误;从二楼阳台由静止释放的石块,重力远大于阻力,可近似看做自由落体运动,D 正确.二、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1.速度公式:v t =gt . 2.位移公式:s =12gt 2.例3 从离地面500 m 的空中自由落下一个小球,取g =10 m/s 2,求: (1)小球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2)自开始下落计时,小球在第1 s 内的位移、最后1 s 内的位移. (3)最后1 s 的初速度.答案 (1)10 s (2)5 m 95 m (3)90 m/s解析 由s =500 m 和自由落体加速度,根据位移公式可直接算出落地所用时间,根据运动时间,可算出第1 s 内的位移.最后1 s 内的位移是下落总位移和前(n -1) s 下落位移之差. (1)由s =12gt 2得落地所用时间:t =2s g=2×50010s =10 s. (2)第1 s 内的位移:s 1=12gt 12=12×10×12 m =5 m因为从开始运动起前9 s 内的位移为s 9=12gt 92=12×10×92 m =405 m所以最后1 s 内的位移为Δs =s -s 9=500 m -405 m =95 m.(3)最后1 s 的初速度即下落9 s 末的速度,v t =gt 9=10×9 m/s=90 m/s例4 一个小球从s 高处自由落下,经过最后200 m 所用的时间是4 s ,求高度s 和小球下落s 所用的总时间T .(g 取10 m/s 2,空气阻力不计) 答案 7 s 245 m解析 根据题意画出小球的运动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t =4 s ,s ′=200 m.根据自由落体公式得:s =12gT 2,s -s ′=12g (T -t )2代入数据解得:s =245 m ,T =7 s.1.(重力加速度及自由落体运动的理解)(多选)在忽略空气阻力的情况下,让一轻一重的两块石块从同一高度同时自由下落,则关于两块石块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重的石块落得快,先着地 B.轻的石块落得快,先着地C.在着地前的任一时刻,两块石块具有相同的速度、相同的位移、相同的加速度D.两块石块在下落时间段内的平均速度相等 答案 CD解析 两石块都做自由落体运动,运动规律相同且具有相同的加速度,由于从同一高度下落,落地时间必然相同,故A 、B 错误.因h 、t 相同,故v =s t =h t必相同,D 正确.由v =gt 和s =12gt 2可知,C 正确. 2.(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某人估测一竖直枯井深度,从井口由静止释放一石头并开始计时,经 2 s 听到石头落地声,由此可知井深约为(不计声音传播时间,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 )A.10 mB.20 mC.30 mD.40 m 答案 B解析 已知初速度为0、加速度a =g =10 m/s 2、时间t =2 s 这三个物理量,所以直接应用位移公式s =12gt 2=12×10×22m =20 m ,由此可知井深约为20 m.3.(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一物体从H 高处自由下落,经时间t 落地,则当它下落t2时,离地的高度为(不计空气阻力)( )A.H 2B.H 4C.3H 4D.3H 2答案 C解析 根据s =12gt 2,下落高度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所以下落t 2时,下落高度为H4,离地高度为3H4.4.(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一颗自由下落的小石头,经过某点时的速度是10 m/s ,经过另一点时的速度为30 m/s ,求经过这两点的时间间隔和两点间的距离.(不计空气阻力,g =10 m/s 2) 答案 2 s 40 m解析 根据速度公式v t =gt 得t 1=1010 s =1 s ,t 2=3010s =3 s所以Δt =t 2-t 1=2 s根据位移公式s =12gt 2得s 1=12gt 12=12×10×12m =5 ms 2=12gt 22=12×10×32 m =45 m则s =s 2-s 1=40 m一、选择题考点一 自由落体运动和自由落体加速度1.(多选)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初速度为零的竖直向下的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B.只在重力作用下的竖直向下的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C.自由落体运动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变化量相等 D.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答案 CD解析 选项A 中,竖直向下的运动,有可能受到空气阻力或其他力的影响,下落的加速度不等于g ,这样就不是自由落体运动,选项B 中,物体有可能具有初速度,所以选项A 、B 错误;选项C 中,因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恒定,由加速度a =ΔvΔt 可知,Δv =g Δt ,所以若时间相等,则速度的变化量相等,故选项C 正确;选项D 可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判定是正确的. 【考点】自由落体运动 【题点】自由落体运动的理解2.小明发现从核桃树上同一高度一颗核桃和一片树叶同时从静止落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核桃和树叶的运动都是自由落体运动B.核桃先落地是由于核桃受到的重力较大C.核桃和树叶的运动都不能看成自由落体运动D.假如地球上没有空气,核桃和树叶会同时落地 答案 D解析 从树上落下的核桃所受阻力相对重力来说很小,可看成自由落体运动,而从树上落下的树叶所受阻力相对重力来说较大,不能看成自由落体运动,A 、B 、C 错误.假如地球上没有空气,则核桃和树叶不受空气阻力,都做自由落体运动,下落快慢相同,同时落地,D 正确. 【考点】自由落体运动 【题点】自由落体运动的理解3.(多选)下列关于重力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力加速度g 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B.在地球上不同地方,g 的大小是不同的,但差别不大C.在地球上同一地点,轻石块与重石块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是相同的D.纬度越低的地方,重力加速度g 值越小 答案 BCD解析 重力加速度是矢量,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地球上同一地点,一切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都相同,地球上不同地方g 的大小是不同的,但差别不大,纬度越低的地方,g 值越小.故正确选项为B 、C 、D. 考点二 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应用4.一个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下落速度v t 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答案 D解析 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v t =gt ,g 是常数,故下落速度v t 与时间t 成正比,D 正确. 5.科学研究发现,在月球表面:(1)没有空气;(2)重力加速度约为地球表面的16;(3)没有磁场.若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在空中从同一高度同时由静止释放氢气球和铅球,忽略地球和其他星球对月球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氢气球将加速上升,铅球自由下落 B.氢气球和铅球都处于静止状态 C.氢气球和铅球都将下落,但铅球先落地 D.氢气球和铅球都将下落,且同时落地答案 D解析 自由落体运动是从静止开始、只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自由落体运动必须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故在月球上由静止释放的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因氢气球与铅球由同一高度同时释放,根据s =12g 月t 2,知它们同时落地,D 正确.6.空降兵从飞机上跳伞时,为了保证安全着陆,着陆前最后阶段降落伞匀速下落的速度约为6 m/s.空降兵平时模拟训练时,经常从高台上跳下,则训练用高台的合适高度约为(g 取10 m/s 2)( ) A.0.5 m B.1.0 m C.1.8 m D.5.0 m答案 C7.用如图1所示的方法可以测出一个人的反应时间,设直尺从开始自由下落,到直尺被受测者抓住,直尺下落的距离为s ,受测者的反应时间为t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计空气阻力)( )图1A.t ∝sB.t ∝1sC.t ∝sD.t ∝s 2答案 C解析 由s =12gt 2得,t =2sg,因为自由落体加速度g 为常数,故t 与s 的平方根成正比,即t ∝s ,C 对.8.雨滴自屋檐由静止滴下,每隔0.2 s 滴下一滴,第一滴落地时第六滴恰好刚要滴下,则此时第二滴雨滴下落的速度为(不计空气阻力,g =10 m/s 2)( ) A.8 m/s B.7.84 m/s C.7.2 m/s D.7 m/s答案 A解析 由题意知,雨滴落到地面用时1 s ,第二滴下落了t =0.8 s ,由v t =gt 知,v t =8 m/s ,故A 正确.9.某同学在实验室做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铁质小球被电磁铁吸附,断开电磁铁的电源,小球自由下落,已知小球的直径为0.5 cm ,该同学从计时器上读出小球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1.00×10-3s ,则小球开始下落的位置距光电门的距离为(不计空气阻力,取g =10m/s 2)( )图2A.1 mB.1.25 mC.0.4 mD.1.5 m答案 B解析 小球通过光电门的时间很短,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可看成瞬时速度,为v =s t=5m/s ,由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可知h =v22g=1.25 m ,选项B 正确.10.(多选)一小球从空中由静止释放,不计空气阻力(g 取10 m/s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2 s 末小球的速度为20 m/s B.前2 s 内小球的平均速度为20 m/s C.第2 s 内小球的位移为10 m D.前2 s 内小球的位移为20 m 答案 AD解析 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第2 s 末小球的速度为v t =gt =10×2 m/s=20 m/s ,故A 正确;前2 s 内小球的位移为s 2=12gt 2=12×10×4 m=20 m ,前2 s 内小球的平均速度为v =s 2t =202 m/s =10 m/s ,故B 错误,D 正确;第1 s 内小球的位移为s 1=12gt 12=12×10×1 m=5 m ,故第2 s 内小球的位移为Δs =s 2-s 1=20 m -5 m =15 m ,故C 错误. 【考点】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应用 【题点】自由落体运动的比例式的应用 二、非选择题11.(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应用)如图3所示,有一条竖直悬挂起来的长为4.2 m 的细杆AB ,在杆的正下方离B 端0.8 m 的地方有一个水平放置的圆环C ,若让杆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g 取10 m/s 2).求:图3(1)从杆下落开始,上端A 及下端B 到达圆环所经历的时间;(2)AB 杆通过圆环的过程中所用的时间.答案 (1)1.0 s 0.4 s (2)0.6 s解析 (1)杆做自由落体运动,杆的B 端到达圆环的时间为t B ,则s B =12gt B 2,将s B =0.8 m 代入求得:t B =0.4 s杆的A 端到达圆环的时间为t A ,则:s A =12gt A 2 将s A =5.0 m 代入求得:t A =1.0 s.(2)杆通过圆环的过程中所用的时间:t =t A -t B =0.6 s.12.(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应用)如图4所示,一滴雨滴从离地面20 m 高的楼房屋檐自由下落,下落途中用Δt =0.2 s 的时间通过一个窗口,窗口的高度为2 m ,g 取10 m/s 2,不计空气阻力,问:图4(1)雨滴落地时的速度大小;(2)雨滴落地前最后1 s 内的位移大小;(3)屋檐离窗的上边框有多高?答案 (1)20 m/s (2)15 m (3)4.05 m解析 (1)设雨滴自由下落时间为t ,根据自由落体运动公式s =12gt 2得t =2 s. 则雨滴落地时的速度v =gt =20 m/s.(2)雨滴在第1 s 内的位移为s 1=12gt 12=5 m 则雨滴落地前后最后1 s 内的位移大小为s 2=s -s 1=15 m.(3)由题意知窗口的高度为s 3=2 m ,设屋檐距窗的上边框为s 0,雨滴从屋檐运动到窗的上边框所用时间为t 0,则s 0=12gt 02. 又s 0+s 3=12g (t 0+Δt )2 联立解得s 0=4.05 m.【考点】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应用【题点】自由落体运动公式的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