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故事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运用
浅谈故事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运用
2021年2期┆281 课堂 浅谈故事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运用刘汉玲摘 要: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对于学生们的综合能力提升来说,具备相当重要的意义。
因此,教师们不仅要结合新课程改革的实际要求,不断地改善传统的教育理念,更好地发挥出教师们的指导作用,还要采取更加具有创新性的教学策略,以学生们为主体,有效的提升道德与法制课程教学的实际教学成效,更加快速地实现教学目标。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故事教学;运用策略近几年来,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与进步,新课程的改革工作已然进入全面深入的阶段,而传统的教学模式显然无法有效地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
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对于学生们的综合能力提升来说,具备相当重要的意义。
因此,教师们不仅要结合新课程改革的实际要求,不断地改善传统的教育理念,更好地发挥出教师们的指导作用,还要采取更加具有创新性的教学策略,以学生们为主体,有效的提升道德与法制课程教学的实际教学成效,更加快速地实现教学目标。
一、现阶段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现状 就目前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际教学成效来看,其与新时期对人才素养能力的培养要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直接影响,教师们对这门课程的重要性还没有产生全面的认知,仍旧采取的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难以有效的激发出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日常课程的开展更多的是流于表面的形式,并没有采取更加具有时效性的教学措施进行及时的引导,使得学生们的素养能力无法得到更加具有实质性的提升,学生们的主体地位得不到明显的体现,不利于学生们的全方位发展。
另外,课堂作为培养学生们道德素养能力以及树立法治观念的重要途径,教师们并没有充分地发挥出其指导作用,在开展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大多数都是以说教为主,难以调动学生们的课堂积极性,使得学生们的知识储备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综合能力亦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与强化。
二、故事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运用的实际意义教师们在开展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实时的结合新时期新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制定更加具有时效性的教学内容,采取更加具有创新性的教学策略,是未来小学教育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故事教学法是一种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故事情节和人物行为,来帮助学生了解道德规范、法律法规等内容。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中,故事教学法可以被广泛运用。
一、选择与设计适合的故事选择合适的故事是故事教学法的重要前提。
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语言表达能力、教学目标等因素,选择讲述不同主题、有各种道德价值的故事,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利用互动课堂加强学生参与故事教学法适合将学生们引入到故事情节中并积极地思考、互动。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来加深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思考,让学生从中受益。
同时,积极利用课堂互动,确保每个学生有机会参与其中,以促进整体教学效果。
三、鼓励讨论和分享故事教学法强调鼓励学生讨论和分享。
如果老师能够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与经历,学生就可以在与同学一起探讨中提高自身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强化实际练习的环节故事教学法广泛应用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
通过丰富的实际操作,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巩固自己的知识,更好地理解道德与法律,使教育效果更具有实际意义。
五、加强反思与纠正通过反思和纠正的方式,加强对事实的认识和对社会价值的判断,提醒学生遵循道德规范和遵守法律规定。
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大对学生合适的评价,鼓励更多的思考和探索,并更好地调动学生知识运用能力。
总之,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故事教学法是一种动态且有趣的教学方法。
优秀的故事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道德灵魂和法律意识,还能带来全新的思考角度。
因此,作为教师应积极利用故事教学法,让学生在探索自我和发现之中成长。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故事讲解法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故事讲解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通过讲解故事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
故事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引起他们的思考,并帮助他们理解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个适合用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故事。
故事一:《老板的秘密》小明是一家超市的清洁工,他每天认真工作,将超市打扫得干净整洁。
一天,小明发现在一个角落里掉了100元钱,他纠结了很久,最终决定将钱交给了超市的老板。
老板非常感激小明的诚实,为了奖励他,决定提拔他为店长助理。
通过这个故事,孩子们能够明白诚实是一种美德,而且诚实会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奖励。
同时,故事还可以引导孩子们思考如何正确处理发现他人失物的情况。
故事二:《小明和小红的决定》小明和小红是两个好朋友,他们一起上学、玩耍,非常开心。
一天,小明突然生病,不能上学了。
小红面临一个抉择:是去上学,还是留下来照顾小明?最终,小红决定留下来照顾小明,帮他送药、煮粥,直到他康复。
通过这个故事,孩子们能够体会到友情的可贵,并学会从朋友的需要出发,主动提供帮助。
同时,故事还可以引导孩子们思考如何在面临困难和抉择时做出恰当的决定。
故事三:《小鸟的故事》小明是一位热爱大自然的孩子,他经常观察小动物们的生活。
一次,他发现一只小鸟的翅膀受伤无法飞翔。
小明决定把小鸟带回家,并细心照料。
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小鸟的翅膀康复了,可以重新飞翔了。
小明开心地将小鸟放飞,并观察它快乐地飞向天空。
通过这个故事,孩子们可以明白保护动物和尊重生命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同时,故事还可以引导孩子们思考如何关爱动物、保护环境,营造一个美好的生态环境。
通过讲解这些故事,可以使小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体会到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
在故事讲解的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讨论故事中的道德问题,如诚实、友情、保护动物等,提高他们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
除了讲故事之外,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游戏等形式加深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理解。
比如,可以组织学生们分角色扮演故事中的人物,并让他们通过角色扮演来讨论和解决道德问题。
浅谈故事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
浅谈故事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摘要:小学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最初阶段,学生除了要接受基础的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外,还要接受基本的道德与法治教育。
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不同于语文、数学等文化学科,它的意义在于指导学生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行为。
想要让学生真正理解课程要传达的思想,教师可以以学生感兴趣的讲故事的方式来进行教学,以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故事教学法;小学课堂;道德与法治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涵盖范围广泛,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仅仅引领学生看看教材的图片,读读教材上的文字,并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与法治意识。
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喜欢听故事的特点,将教材中的知识转化为兴趣盎然的故事,让学生边听故事边接受道德与法治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教学效果。
一、巧用童话故事,激发学习兴趣童话故事往往带有一定的神话色彩,深得小学生的喜欢。
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讲述新课前,可以根据教材知识以学生感兴趣的童话故事开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导入新知识的学习。
例如,在学习《吃饭有讲究》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讲与吃饭有关的童话故事进行新课导入。
教师可以这样导入:猫妈妈每天都带小花猫出去找吃的,但是小花猫很挑食,只吃肉,一点蔬菜也不吃。
猫妈妈对小花猫说:“孩子,你这样不行的,蔬菜也是很有营养的,只吃肉不行的。
”小花猫不听,依然只找肉吃,小花猫变得越来越瘦了,猫妈妈无奈。
直到有一天,小花猫突然浑身无力,走不动路,无法出去觅食了。
猫妈妈急忙带小花猫去看医生,医生检查了一番,结果是维生素缺乏严重,要多吃蔬菜,营养均衡才行。
小花猫这才意识到了挑食的严重性,从此不再挑食,什么都开始吃了,身体也渐渐好了起来,又能跟着猫妈妈高高兴兴地去觅食了,猫妈妈也很是欣慰。
讲完这个故事,可以让学生回答自己从故事中收获到了什么。
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除了不挑食,我们在吃饭的时候还应该注意些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吃饭有什么讲究吧。
浅谈绘本故事在小学低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绘本故事在小学低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摘要】引言:绘本故事在小学低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引发学生情感共鸣、培养学生道德情感、传递法治知识等方式,绘本故事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素养和品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绘本故事不仅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更是小学低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深入探讨绘本故事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意义是必要的。
本文将从以上几个方面对此进行探讨,旨在展现绘本故事在小学低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教育教学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发。
【关键词】绘本故事, 小学低年级, 道德教育, 法治教学, 情感共鸣, 素养, 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 品德, 必要性, 教学组成部分.1. 引言1.1 绘本故事在小学低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重要性绘本故事在小学低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绘本故事可以引发学生情感共鸣,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和形象鲜明的角色,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
绘本故事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通过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行为,启发学生明辨是非、善恶,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感和行为规范。
绘本故事还可以传递法治知识,让学生了解法律规则和法治精神,引导他们遵纪守法、遵守规则,培养良好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绘本故事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愉快的阅读中感受到知识的乐趣,提升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绘本故事可以提升学生的素养和品德,通过优秀的绘本作品,引导学生审美情感和人生态度,塑造他们的价值观念和品格修养。
绘本故事在小学低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实践价值,对学生成长成才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2. 正文2.1 绘本故事引发学生情感共鸣的作用绘本故事引发学生情感共鸣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精心挑选的绘本故事,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产生共鸣和情感连接。
这种情感共鸣可以激发学生对故事中人物的喜怒哀乐的感受,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内涵和道德意义。
浅谈故事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运用
浅谈故事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运用作者:张京华来源:《中国校外教育(中旬)》2019年第10期【摘要】小学思想品德课是“向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
思想品德课以“五爱”为基本内容,“向小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国家公民应有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教育”。
小学教育是人生的重要阶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今后的人生观价值观,而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能够提升学生的品德,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多方面发展。
在新形势下,随着教学改革的进行,小学教师对道德与法治课进行了新的认识,从基本学情出发,以学生的最基本需求出发,确定合适的教学策略,以此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故事教学;小学课堂;道德与法治2016年的《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指出:“提高育德能力。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学习实施《指导纲要》纳入教师培训计划,深刻领会《指导纲要》的核心要义,不断增强广大教师立德树人的意识,提高师德修养和育德能力。
”但是,小学生很多时候会因为年龄和经历的限制,对于课本中的很多内容仅靠教师的理论知识讲述和课本上简单的绘本帮助,是无法深刻理解的。
所以,教师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要抓住学生爱玩爱听故事的天性,利用故事教学法来抓住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和学习兴趣。
在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中存在着教师综合德育方面知识的欠缺和忽略学生主体地位的两大弊端。
小学道德与法治在小学阶段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国刚刚在小学道德和法治教育课程上进行改革,所以教师很多开展德育以及法治教育方面的实际教学经验较少,在相关教育活动开展方面还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教学理论,导致在具体教学环节当中,教师的教学理论过于落后,教学内容设定的难度不符合学生的认知理解水平。
各种突出教学矛盾的存在,严重抑制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成效。
而且在教学过程中依旧没有做好从教师主导到教师引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转化,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效果。
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绘本故事教学的策略
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绘本故事教学的策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是培养学生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的重要环节。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运用绘本故事教学的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道德和法律知识。
选取合适的绘本。
绘本是小学教学中常用的教材形式,它能够通过图画和文字的结合,生动形象地展现故事情节和情感交流,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情感共鸣。
在选择绘本时,要注意故事内容与学生的年龄、心理发展水平相适应,符合《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要求。
开展情感热情的导入。
在课堂上,可以通过音乐、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为学生创造一个积极活跃的学习氛围,引起他们的好奇心和关注度。
可以集体观看一段与绘本故事相关的电视剧片段,或者播放一段震撼人心的音乐作为导入,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接着,展开故事阅读。
在故事阅读环节,教师要通过适当的语调和表情,真实地还原故事中的情节、人物和冲突,让学生更容易地投入到故事情境中,产生共鸣和情感体验。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绘本图片,让学生自己猜测故事的发展、人物的感受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然后,开展问题引导与讨论。
在阅读故事后,教师可以提出一些与故事情节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促使他们将故事中的道德和法律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教师可以问:“故事中的小明偷别人的东西,这样的行为对他和被盗者有什么影响?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他人的财物?”通过问题引导与讨论,可以加深学生对道德和法律原则的理解,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进行情感体验与写作表达。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心理体验等方式,亲身感受故事中的情感冲突和解决方法。
也可以让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或者写下自己的读后感,以梳理思路,加深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领悟。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绘画、写作等形式,创作自己的绘本故事,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
教学篇誗方法展示故事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赵新梅(张家港市实验小学,江苏张家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小学阶段的教育越发受到人们的关注。
在小学教学过程中,要强调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其中,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学生培养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的关键,需要教师和家长提高重视程度。
因此,就需要将故事教学法融入教学中,提高教学效果,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育平台。
为了保障课堂教学效果更佳,教师可以通过选择适合的故事来提高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意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价值观念,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优秀的人才。
一、什么是故事教学法所谓的故事教学法,就是以故事为主要的教学素材,教师通过搜集故事、选择故事、在课堂上呈现故事,并加以分析、评价来开展教学。
故事教学法这一教学模式特别适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课堂教学,因为故事是儿童认识世界的一扇窗户,对孩子的吸引力是无穷无尽的。
故事有很多种,例如童话故事、寓言故事、英雄故事和科学家故事等。
喜欢听故事,是小学生普遍的心理特征。
教师在授课过程当中引用生动活泼的故事,能够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小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十分强烈,在课堂当中为小学生讲一些他们喜欢听和有趣的故事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故事教学的价值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通过引用道德故事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
由于小学生在日常学习当中喜爱故事,因此教师融合故事来完善教学过程,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进步,也能够让学生在课堂当中更好、更高效地理解知识,强化学生的道德品质以及道德素养。
为了实现课堂活动的目标,教师应当对课堂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从而促进学生进步,帮助学生构建有效的学习策略,从而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会对有趣的故事产生兴趣,教师将故事引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能够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为学生创建一个优秀的平台,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发展,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能够掌握一定的道德与法治知识,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当加大对学生的引导,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进步,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知识,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浅谈故事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运用
浅谈故事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运用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社会的教育方式也在不断发展与改进。
特别是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故事教学法越来越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它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成为习得道德和法制知识的重要手段。
本篇文章就是要浅谈一下故事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运用。
一、故事教学法的特点故事教学法是一种以故事为载体(文学、生活等),通过学生的阅读、讲述和思维,调动学生情感、意志、智力的积极性,能够在课堂上实现思维与知识的整合,同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创造力。
故事教学法的多样性也是其特点之一。
它不仅可以利用各种文学类方式,如寓言、小说、诗歌、传记等讲述故事,也可以用生活类的方式,如新闻、纪实、影视、现场讲座等形式讲述。
尤其是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利用生活中的教育案例,真实和生动,在学生的记忆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故事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运用故事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广泛运用,通过讲述故事,让学生了解、认识到身边的事物和人物,引导他们理解什么是道德规范、法律法规,学习如何做人、如何进行互动,并能够很好地增强学生的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通过情感化的故事,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感受、领会、理解道德、法制知识。
1、故事教孩子做人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经常会有一些讲述人性故事的教学。
孩子们学习这些故事,就能够领会做人的道理,例如《孔乙己》、《草房子》、《如何做一个好学生》等等,他们看到了故事中主人公的美德和善良,有了明确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他们能够从情感上理解道德,认识到我们应该回报社会、多关心他人、保持诚信和美好的品质等等。
孩子们通过故事学习道德,较容易接受,把课堂的知识融入到生活中,更容易成为未来更优秀的公民。
2、故事教孩子认识法律对于很多小学生而言,对法律概念的认知还很浅显,不过通过法律主题故事的学习,能够帮助孩子们认识法律规则,了解法律的意义和用途,如《神器》、《找孩子》等等。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运用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运用技巧一、使用故事教学法需要特别注意使用故事教学法来探究分析道德与法治知识时,首先师生要树立正确的看法,引导学生从实践出发,融汇贯通多学科、多学派,把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挂钩,采用案例研究方法,把复杂事物形象化,使学生能够准确把握知识内容。
其次,教师要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好好教小孩玩耍,孩子就会玩出真知灼见”为原则,以感染力强的故事形象为媒介,给孩子描绘出一个可信的,充满希望的世界,让孩子在吸引力中进入到某一个情境,孩子在体验情节当中积累知识,体会价值观,培养思维能力,加强自学能力,实现知识转化,进而获得心理反馈,达到实践教学的最终目的。
二、故事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运用(一)讲述故事教师可把这样的故事讲给孩子。
从小就喜欢客套客气的小葵和小妹妹在一起玩耍,非常幸福快乐。
有一天,小葵说:“妹妹,我今天买了一盒巧克力,你吃吗?”小妹妹点点头,于是小葵就让妹妹先吃。
妹妹一拿起巧克力,小葵就让她先吃一块,然后再“大家一起分”。
故事中小葵乐于分享,不惜牺牲自己,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二)讨论故事小葵礼貌客气、乐于分享,两个孩子共同体验了“先分享后享受”的欢乐,教会孩子们:要客气有礼仪,要珍惜物品,要乐于分享,要听从他人,要尊重他人,学会理解、宽恕、体谅他人等社会意识和道德情操。
可以通过讨论的方式,帮助孩子们理解相关的道德与法治知识,学会正确的做人思考问题。
(三)练习故事通过练习故事,帮助孩子把课堂学习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比如,教师可以把故事中小葵和小妹妹的故事,想象成实际生活中的情景,然后在班上分组实施练习,帮助孩子习得行为习惯,培养它们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尊重法治、守法办事的意识。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策略探讨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策略探讨摘要:传统的思想政治课叫做《思想品德》,而现在改成了《道德与法治》这不仅是名称的变化,也意味着主题和内涵的变化,教学方面也会根据教材进行相应的调整。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必须要创新应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提高教学质量,而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故事教学法,创新教学形式更加吸引学生们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当中。
关键词:故事教学法;小学;道德法治1.道德与法治课堂应用故事教学法的原则从小学入学的第一天开始就要进行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学习,所以故事教学法不能脱离道德与法治课堂与课本。
在一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中,设置了更符合小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内容,在课本当中对学校生活对老师和同学之间的交往以及上下学路上所注意事项进行不同的分析,这些内容都是小学生在上学初期所能遇到的问题。
比如:在进行《我是小学生》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故事教学法对同学们在上下学途中和第一天学习的情况进行故事讲述,通过故事教学法让学生们对故事中主人公的行为进行模仿,看看主人公在学校里是如何交朋友、如何上下学、如何与教师沟通,这样更能够吸引小学生注意力,让小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对道德与法治学习的兴趣。
此外,故事教学法要始终将小学生放在主体位置。
任何教学内容都要遵循小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学习特点,如果只对课本内容进行枯燥的讲解,则无法让小学生深入理解道德与法治课堂的重要意义,应该根据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采取有趣的学习形式,提高教学效果。
二、故事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一)故事导入,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要应用故事教学法就要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很多小学生在学习时没有足够的学习兴趣,无法集中学习注意力,尤其在教学初期没能运用有效的学习方式则会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所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提升学习欲望,可以将提前准备好的故事引入到课堂当中,让学生对本堂课产生兴趣。
浅谈绘本故事在小学低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绘本故事在小学低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绘本故事是小学低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一种极为重要的教学资源,其具有生动形象、丰富多彩的特点,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的道德良知和法治意识。
本文将通过对浅谈绘本故事在小学低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从绘本故事的选择、教学方法和效果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绘本故事的选择在小学低年级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的绘本故事非常重要。
学生在低年级,通常对于文字阅读的能力较弱,但是对于图画的理解能力和兴趣却很高。
在选择绘本故事的时候,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心理特点,选择那些图画内容精美、故事情节简单而丰富的绘本故事,以便更好地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兴趣。
还可以选择一些富有道德教育和法治意识的绘本故事,通过这些故事,让学生在娱乐的获得道德与法治方面的教育。
二、绘本故事的教学方法在小学低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绘本故事的教学方法也是非常关键的。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或者是亲自讲解的方式,将绘本故事进行展示。
在展示故事时,老师可以配合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表情,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
老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通过提问、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故事中的道德问题和法治意识进行思考,并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解释,帮助学生理解和领会故事所要传达的道德与法治内涵。
绘本故事在小学低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具有显著的效果和意义。
通过绘本故事的讲解和展示,可以增强学生的道德意识和法治观念,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和法治理念。
绘本故事的形象生动、情节简单,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绘本故事能够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和想象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作者:张华兵来源:《现代交际》2019年第21期摘要: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因此,党中央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义务教育。
探索适合小学生的法治教育方式,以提升法治教育效果,应该引起小学政治教师的重视。
根据小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在小学政治课上采用故事教学法,提出针对分阶段教学策略,以期可以打造高效有趣的课堂,吸引学生注意力,启发学生自主思考,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新课标要求的教育目标。
关键词:故事教学法小学法治教育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21—0206—022016年秋季入学始,全国中小学适用人教版《道德与法治》新版教材。
该教材突出法治教学内容,重在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
因此,教师应针对新教材、新目标,选择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的教法方法,例如故事教学法,上好道德与法治课,打造高效有趣、具有精彩魅力的课堂。
一、故事教学法的概念故事教学法是教育者在教学活动中以教材为载体,以故事为主要素材,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真实、生动、有趣的故事,对所讲内容加以强调或说明,甚至可以直接用故事内容代替讲课内容,从而吸引学生集中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自主思考。
通过故事教学法进行教学,可以使学生直接从所讲故事中悟到其中蕴含的道理,掌握其中的知识等的一种深入浅出、化繁为简、寓教于乐、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
二、故事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一)一至二年级着重建立学习兴趣与情感1.看图片讲故事人教版《道德与法治》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心智水平、认识特点,在教材中大量使用图片、连环画,再配以恰如其分的简短文字,让小朋友看图认字。
通过一幅幅声情并茂的、引人入胜的连环画把抽象的法律规则具象化。
因此,老师在备课时,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片,发掘这些图片背后蕴藏的法、理、情,在教学过程中,以教材中的图片为载体激励学生,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发现这些图片背后的大道理,教师再加以提炼、升华,使这些道理内化为心、外化为行,成为引导学生成长的指路明灯。
谈故事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运用
探索篇•方法展示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在小学阶段具有重要的地位,因为如今关注的是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和强化,教师要注重对教学手段进行适当的创新与改进,迎合新课改提出的各方面要求,将新的理念以及手段融入道德与法治课上。
故事教学法基于这样的背景被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发挥出非常关键的教学作用,让教学效率实现了大幅度的提升,也促进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故事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故事教学法也是将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与生活联系在一起,对学生实施更具有实效性的教育。
一、故事切合教材的特点(一)推动集中主题教学新版的道德与法治课本上体现了对儿童思维特点的尊重,在一年级的《我是小学生啦》这节课中,主要的内容就是新入学的学生开开心心进入校园、交朋友、相互认识这样的过程。
实际上这些都是根据新生的生活编排的内容,同时更具备主题性,让单元教学更加统一。
(二)适合儿童的表达方式新版的道德与法治课本改变了以往图文形式单一的内容体系,而是将一些带有儿童爱好风格的绘本加入了进来。
实际上绘本本身就是儿童非常喜欢的一种内容形式,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1]。
绘本中将一些与儿童生活非常贴近的内容编制成故事和图画,这样可以让学生在绘本故事中找到自己的同伴,同时也找到与自己曾经经历相似的故事。
这样可以在描述故事人员以及交代人际关系的时候更能将学生的共鸣激发起来,虽然其中的一些道理并不是学生短期内可以想明白的,但是这些绘本还是有助于学生对内容的理解。
(三)强调学生主体性新教材将学生确立为课堂主体,这与新课改的要求是一致的。
学生是道德与法治课上的主体,教师也要尊重这一地位,并用儿童更能接受和喜欢的方式,与学生开展对话以及互动。
这样可以让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教师要真正走进学生的世界中[2],了解学生真正的学习需求以及学习特点。
而故事教学体现的就是这样的一个原理,满足学生在兴趣爱好上体现出的需求,用学生喜欢的方式授课以及讲解。
二、故事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运用策略(一)结合教材,看图讲故事道德与法治课本并不仅仅是教科书,其实也是一本连环画,其中有着数量非常多的图画以及简明的文字,构成了丰富生动的小故事。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制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策略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制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策略摘要】在素质教育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道德与法治课堂也在全国小学教学中得到了推广和普及。
人教版的《道德与法治》教材中通过许多故事和绘本式的插图,向学生传递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念,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故事教学法,吸引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道德与法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故事教学法策略“道德与法治”课程即以往的“思想与品德”,其涵盖的内容更加广泛,且很多知识具有一定的抽想象,很多小学生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
虽然教材中为了方便小学生理解,绘制了很多绘本故事,但是由于小学生年龄和生活经历的限制,依然难以理解。
这时教师如何利用教材中静止的文字与图画,转变为学生的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摆在每一个道德与法治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迁移童话,拨动学生心弦儿童的世界,是一个充满童趣的世界。
在这样一个世界,他们会认为自己就是童话世界中的人,并凭着自己的本能与直觉,不自觉的与童话故事中的人物进行对照,后者从中认识到自己的差距,或者见贤思齐。
比如在教学《我们爱整洁》这一节课时,为了使学生能够认识到整洁的重要性,在进行教学时,便可以为学生编制如下童话故事:话说一天,森林王国的国王要举行一场盛大的晚会,来庆祝春天的到来,所有森林中的小伙伴都可以参加。
森林中的小伙伴们听到之后都高兴坏了,为了在参加宴会中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给大家,纷纷做着各项准备,比如准备衣服,文艺演出的节目等等。
只有小猪亮亮不以为意。
终于,在全体小伙伴的盼望中,森林晚会终于开始了。
所有人在这一天都穿上了自己最漂亮的衣服,高高兴兴的走进会场。
只有亮亮依然在泥土中玩耍之后,脏兮兮的就跑了过来。
在门前亮亮被森林守卫给拦了下来,说亮亮衣衫不整,不允许入内。
这时亮亮不服气,表示所有人都可以进去,为什么我不可以?于是,等守卫不注意,偷偷混进了晚会现场。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越来越重要,但如果只是单纯的传授理论知识,学生可能会感到枯燥乏味。
因此,故事教学法成为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通过讲述生动有趣的故事,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知识。
1、定位教学内容在进行故事教学前,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选择适合的故事内容。
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的故事需要简单易懂,生动有趣,情节简短,结构紧凑,理念明晰,能引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思考,以达到德育教育的效果。
2、故事讲述方式在讲述故事时,教师要注意语调、语速和表情的搭配,将故事情节描述清晰,生动形象。
无论是口头讲述还是使用多媒体等形式,都要扫除一切干扰让学生专注听故事,逐步聚焦故事中蕴含的道德与法治教育。
3、措辞精炼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措辞精炼,讲述过程中需要挖掘故事中的道理,让学生更加理解相关行为的好坏,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精心打造的故事,加上教师的精彩演绎,能够深深地打动学生的心扉,让他们引以为戒,知错能改。
4、引导思维在讲述完故事之后,教师可以通过开放式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启迪学生深入思考故事背后深层次的含义和人物的行为,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增强学生的知识储备和思维能力,提高道德素养,积累人生经验。
5、多样化表现形式故事教学法是一个可以多样化表现的方法,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让学生更好地接受道德与法治教育。
故事可以呈现在课堂上,也可以通过寓言、童话等形式呈现。
此外,也可以通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形式来让学生更加全面地接受教育。
总之,故事教学法是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中非常有效的方法之一,通过讲述生动有趣的故事,将道德教育引导得更加形象具体,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道德与法治教育。
教师需要善于发掘故事中的深层次含义,挖掘其思想内涵,从而提高小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思维能力。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1. 引言1.1 引言故事教学法是一种通过讲述生动有趣的故事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情感、品德的教学方法。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故事教学法有着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通过引导学生通过故事来感受、思考和探讨道德和法治的问题,可以使道德和法治教育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更具有实际应用意义。
故事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道德和法治的概念,将抽象的道德规范和法律条文转化为具体生动的情境和人物形象,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也能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其内在的道德感和法治意识。
2. 正文2.1 故事教学法的概念故事教学法是指通过讲述富有情节和情感的故事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学习兴趣,达到教育和培养学生的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
故事教学法不仅仅是单纯的讲故事,更侧重于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和反思,帮助他们理解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培养他们正确的情感和价值观。
故事教学法强调情节的设置和人物的塑造,通过展现人物的行为和思想,向学生传递一定的道德和法治观念。
通过故事中的冲突、转折和结局,引导学生思考其中的道德选择和后果,并通过讨论加深对道德与法治的理解。
故事教学法注重情感的感染和情感的教育,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故事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理解和接受道德与法治的知识,培养正确的情感和价值观,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2.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意义故事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意义非常重要。
通过故事教学法,可以让抽象的道德与法治概念变得具体形象,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和接受。
故事中的人物、情节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道德与法治对于人们生活的重要性,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行为和态度。
故事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故事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运用
作者:刘杰
来源:《天津教育·下》2018年第04期
讲述故事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由于年龄和认知能力的限制,对于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并且很难对这些内容产生兴趣。
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积极性,从而不利于学生学好道德与法治课程知识。
而故事教学法作为一种融入趣味性、生动性、连贯性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可以将晦涩抽象的知识生动地表达出来。
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利用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故事的引导下,产生进一步探究学习的欲望,从而实现主动学习。
例如在学习“家乡变化大”时,我先向学生讲述几十年来我的家乡所发生的变化以及其间发生的有趣故事,用我的家乡变化的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关注点集中到家乡变化上,从而认真听我讲课,并积极思考家乡的变化。
接下来,我让学生畅谈自己所了解到的家乡变化,并唤起学生对家乡的那份深厚的思想感情,进一步鼓励学生热爱自己的家乡,好好学习,长大后为家乡做贡献。
挖掘教材故事丰富教材内容不少教师在运用故事教学的时候,只注重利用故事来吸引学生,而忽略了将课本知识融入故事中,导致学生只是在听故事而并没有学会任何道德与法治的知识,显然这样的故事教学不能实现教会学生的目的,因此是失败的。
所以教师在运用故事教学法教学时,一定要慎重选择故事,使故事中蕴含着相关的教材知识,并能够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
这样既能使学生在有趣的故事中快乐学习,又能将道德与法治知识传授给学生,从而构建出高效的道德与法治课堂。
例如:在学习“中秋节”时,由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中秋节的由来以及习俗,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在教学时,我向学生讲述了“嫦娥奔月”的故事,从神话故事入手,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也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之后,我组织学生说一说中秋节我们都准备什么,中秋节有什么意义。
最后,我又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我国各地中秋节时举办的一些活动,还有准备的一些食物等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有关中秋节的知识。
这样学生不仅能够在与教材内容有着密切联系的故事中更加深入地了解知识、拓展学习的渠道和空间,而且,还能在问题的思考与探究以及直观视频的展示中加深印象,进而,在确保教学目标顺利实现的同时,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思考故事培养道德法治意识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讲故事时,必须要引导学生对故事的内容和情节进行思考,并从多种角度启发学生,从而使学生产生道德法治意识。
如: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提问的方式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而在讲完故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深层次上考虑故事蕴含的启发意义和道德与法治的相关知识。
总的来说,教师要在故事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培养学生的道德法治意识。
例如在学习“了不起的中国人”时,我向学生讲述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故事,告诉学生袁隆平不畏艰难、甘于奉献、热爱祖国、一心為民,他的研究成果为解决中国人民的温饱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更为世界和平和社会进步树立了丰碑。
讲完后我向学生进行提问交流:从袁隆平的故事中我们
可以学到什么?从而引导学生对袁隆平的故事进行思考,并鼓励学生学习袁隆平的高尚品格,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坚韧不拔、勇于奉献的美好品质。
可见,我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对一些优秀的精神品格有了更深层次的感悟和认识,促进了道德意识的萌芽生长。
选择生活故事践行道德法治准则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树立道德与法治意识并进一步在现实生活中能够遵守道德规范和法律规定,做一个遵纪守法、道德高尚的公民。
其中“在现实生活中自觉去践行道德与法律知识”是关键,也是最终的教育目标。
因此,教师要善于讲述生活实际中的故事来对学生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故事中认识到道德与法治是一门与生活紧密相连的学科,并能够在故事的影响和激励下从日常生活中践行道德法治准则,从而养成优秀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品格。
例如在学习“你我互相尊重”时,我向学生讲了两个生活中的小故事作对比,第一个小故事如下:小明在扫地,小刚在刚刚打扫干净的地面上扔了一团废纸,因此小明和小刚打了一架,两人不再来往;第二个小故事:小明在扫地,小丽主动帮他捡起了地上的废纸,小明说:“谢谢你。
”小丽说:“不客气,这是我应该做的。
”小明和小丽成为了好朋友。
讲完故事后,我组织学生进行思考,为什么第一个故事中,小明和小刚互不来往,而第二个故事中,小明和小丽成为了好朋友。
这样一来学生能够在故事对比中理解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尊重,二来也能在生活化的故事中将尊重他人的美德传承下去。
所以,在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发挥生活故事的作用,要立足于生活,进而使学生在学习故事中掌握知识,并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