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文化解放的维度及其政治旨趣
马克思现代性论域的三个维度
“ 现代 ” 起始 于笛 卡尔 “ 思故 我在 ” 我 的哲 学革命 , 社 会 学家 把实证 的资 本 主 义意 识 形 态 的形 成作 为 现 代 的开 端 。相应 地 , 尔纳 和 贝斯特 把“ 代性 ” 凯 现 理
解 为一 个特定 的历 史 时期 ; 吉登斯 等 人把“ 现代 性” 理解 为 一种独 特 的社会 生 活模式 和制 度模 式 ; 利奥
赵 红 灿 , 忠 军 池
( 国矿 业 大 学 学 生 工 作 处 , 苏 徐 州 中 江 211) 2 i6
摘
要 : 于 实 现人 的 解 放 和 自由全 面 发 展 的 最 高理 论 旨趣 , 基 以从 “ 判 旧世 界 中发 现 新 世 界 ” 己任 的 马 批 为
克 思 , 现 代 性 论 域 有 着 明 确 的 指 向 , 就是 资 本 主 义 社会 本 身 。 围 绕 着 对 资 本 主 义 社 会 的 考 察 , 克 思 的 现 代 其 那 马 性 论 域 有 着 三 个 维度 : 是 揭 示 资 本 主 义 意 识 形 态 下人 被 抽 象为 “ 性 的 主 体 性 ” 现 代 性 副 本 批 判 维 度 , 是 一 理 的 二
个 方案 。 与西方现代 性理 论不 同的是 , 马克 思 以世 界历
的资本 主义 社会 的所 指 , 含着 “ 性 的主体 性” 蕴 理 的
意识形 态批 判之 维 、 资本 的 主体 性 ” “ 的社 会现 实批 判之维 和“ 现实 的人 ” 实践 生成 的超 越之维 。
一
史的全景视野 , 人的 自我解放 的远 景摹 画 , 不仅指 导
在 马 克 思 那 里 , 本 被 理 解 为 社 会 历 史 现 实 存 原
塔等 人把 “ 代性 ” 现 理解 为一 种特 殊 的叙事方 式 ; 哈 贝 马斯把 “ 现代 性 ” 解 为 自启 蒙 以来 尚未 完 成 的 理
马克思社会形态思想的三重维度及时代价值
马克思社会形态思想的三重维度及时代价值作者:尉迟光斌来源:《理论导刊》2022年第06期摘要:马克思社会形态思想是人们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方位的重要认识工具。
马克思以“现实的个人”的生产和生活为横断面,剖析人类历史一定发展阶段呈现出的地质般的“社会形态”,揭示出人类历史发展五大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基本趋势。
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探讨了人类社会发展中国家与社会的互动关系,论证了以国家共同体形式存在和发展的“国家形态”,形成了其社会形态思想的个人、国家、人类社会三重维度及其辩证关系。
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表明,科学把握马克思社会形态思想的三重维度及其内在张力关系,对于洞察当今世界走向和中国社会实践的历史方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现实的个人”;社会形态;国家形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图分类号:A8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22)06-0080-08基金项目:湖北省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中青年理论家培育计划(第七批)(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习近平关于新时代奋斗精神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与时代价值”(20ZD229)。
作者简介:尉迟光斌(1970-),男,湖北十堰人,湖北医药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武汉大学哲学院访问学者,哲学博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
“社会形态”是马克思主义者研究和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把握人类历史方向和方位无法绕开的重要概念。
自其产生以来,围绕究竟是“两形态”“三形态”,还是“四形态”“五形态”,学术界争议不断,由此造成了一些理论认知和社会实践困惑。
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表明,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思想,对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和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之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不仅直接关系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且深刻地影响着世界格局。
重申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三个本质维度
长期 以来 ,对马 克思 的共 产 主义 思 想 有 多重 解 释路
之 中。所 以,对 于整个 马克思主义来说 ,共产主义 并不是
仔细研究可见马克思哲学的创生过程绝非哲学与经济学的简单结合而是象征着对社会问题的经济思考和哲学批判这种思考和批判的矛头曾经指向许多学科和产业所以德国的法哲学英国的经济学法国的唯物论以及在141今天依然很有市场的许多思潮和流派都曾被马克思质疑和批判过当然最为关键的是马克思对我们今天依然身处其中的工业商业金融业及其所代表的现代性范式也进行了本质的揭露和批判在这种意义上马克思的哲学具有丰厚的社会和历史内涵这一点远非抽象的人本主义自由主义或一般的社会科学所能概括和阐发的因而在两大发现面前马克思所创立的新哲学的综合性和开放性毋庸置疑它同时意味着马克思既不可能是纯粹的哲学家更不可能是纯粹的经济学家在他那里哲学资源和经济问题始终融合在一起所以马克思处理经济问题的方式既抽象又具体在他那里既有从猴体解剖到人体解剖从地租到资本的具体的历史向度又有从人体解剖到猴体解剖从资本到地租的逻辑向度
是地讲 ,所 有这些理解路数都有一定 的道理 ,并 且证 明了
马克思 共产主义思想 的丰富性 ,但是 ,最 实质 的问题肯定 是 :马 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本质规定性 究竟 是什么?或者
义思想 的关 系就显得尤其重要 。
1 .“ 经 济 问题 ” 之 于 马 克 思 主 义 思 想 旨趣 的 转 向
、
共产主义 的经济维 度
在 “《 莱 茵报》 时期 ”的苦恼直接相关 ,它直接导致 了马
马克思哲学的三个基本维度和两个基本发展方向分析
马克思哲学的三个基本维度和两个基本发展方向分析马克思哲学具有三个基本维度,即本体论维度、认识论维度和实践论维度。
在马克思哲学中,这三个基本维度是内在统一、不可分离的。
马克思哲学具有两种基本发展路向,即批判性地向群众的生活和哲学家的生活汲取营养并以此来发展自身、丰富自身的倾向。
在马克思哲学中,这两种基本发展路向也是内在统一、不可分离的。
但是,马克思哲学的这些内在特质至今并没有被给予合理而充分的领会和把握。
这种状况必然影响对马克思哲学的整体性理解。
基于此,笔者拟对此予以简要探讨,不妥之处,请同仁批评指正。
一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维度所表明的是马克思哲学的基本立场,马克思哲学的认识论维度所表明的是马克思哲学本身的言说方式和澄明形式,马克思哲学的实践论维度所表明的是马克思哲学的实践趋向和目的指向,三者必然内在统一于马克思哲学中,因此,认识和理解马克思的哲学观及其哲学的基本命题就需要在上述三种维度中进行。
本体论是哲学关于人之存在根据的根本看法。
其对于哲学而言具有始源性意义和价值。
本体论所表达是源始的存在学概念,而这种概念是先于一切科学基本概念的定义。
因此,它必然表达了哲学是其所是的基本立场。
恩格斯指出,在哲学史上,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因此,全部哲学必然都会在思维和存在二者之间何者具有先在性上做出选择并以此作为自身哲学的基本立场。
对此所作的不同回答便必然分野出不同的哲学阵营,即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两大阵营。
马克思虽然选择了唯物主义的本体论命题作为自身哲学的本体论概括,但是并没有沿袭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立场,而是对它们进行了扬弃或者根本改造。
正是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哲学的基本立场不仅同唯心主义的基本立场有了根本区别,而且同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也有了根本不同。
因此,深刻理解和完整把握马克思哲学的基本立场之真正内涵就成为理解马克思哲学之本体论的关键和根本枢机。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自由观透析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自由观透析马克思曾经说过:“自由不仅包括我靠什么什么生存,而且也包括我怎样生存,不仅包括我实现自由,而且也包括我在自由地实现自由。
”[1]77在马克思那里,作为人的本质的自由,是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来实现的。
人类的历史就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自由是一个被不断实践的过程,即是一种价值取向。
马克思把人理解为实践的存在,人类在实践上的历史进行就是对自由探求的过程。
自由没有终点,但是是有方向的,马克思主义体系的宗旨是达到全人类的解放,并不是个人、集团或者某个阶级的解放。
自由的指向就是人类的全面发展。
但是马克思主义的根基就是个体的自由。
马克思曾经提出“每个人的自由是全体人自由的前提”,“自由人的联合体”之类诸概念。
因此,脱离类的自由的存在主义的个体自由是不切实际的。
可以概括地说,马克思所谓的自由是人通过扬弃异化的力量对自己的外在支配达到的自律。
“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已经被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1]P460。
由此可见,马克思的自由是与行动、革命相结合的。
马克思认为,自由王国在于真正物质生产领域的彼岸,而不是一种知识论的自由。
因为知识论的自由仅仅是认识了的必然,但“这个领域始终是个必然王国”[1]P927共产主义在马克思思想里,是一种具体的历史的理想,他要求解决人类最基本的问题,永恒的革新世界。
马克思的自由思想是一个内容复杂的实践过程,但也不缺乏形而上的价值维度,它拥有着人类最美好的憧憬。
达到全人类的解放一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宗旨。
马克思的诸多著作,与其说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不如说是政治斗争史。
人类只有获得解放,才能达到彼岸的自由。
马克思主义的自由思想中,一再阐明和发挥“自由人的联合体”的概念。
1848年《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明确规定了共产主义的社会政治理想,“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P273。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非常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胡文莉 2017年11月9日பைடு நூலகம்
二、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哲学基石
•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哲 学基石。
•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 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得以存在与发 展的哲学基石。马克思、恩格斯在运用唯物史观分析揭 示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坚 持从唯物主义的哲学立场出发,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目
录
01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地位
02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哲学基石
03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政治立场
04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价值目标
一、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地位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一个重要 组成部分,它是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对文化的社会 地位和作用及发展规律的科学揭示与概括,是一种 科学的、唯物的文化观。作为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以唯物史观为基点,从世界观的 层面来认识和审视社会文化现象,为人们进一步研 究社会文化建设与发展规律提供了一种思路和范式。
二、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哲学基石
(一)实践属性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根本属性 (二)批判属性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精神实质 (三)发展属性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显著特征
三、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政治立场
• 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政治立场 • 所谓“政治立场”,就是人们在观察、分析、处理和解决
二、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哲学基石
• 对人类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并提出 “哲学正变成文化的活的灵魂”这一富有思辨性的观念。 因而,从哲学视角来解读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对其实践 属性、批判属性和发展属性进行哲学层面上的学理分析, 是我们科学理解、准确把握和有效运用马克思主义文化 思想指导我国文化建设的逻辑起点。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研究综述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研究综述作者:张海霞来源:《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2年第8期收稿日期:2012-05-14作者简介:张海霞(1985-),女,陕西延安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社会发展研究。
张海霞(湖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湘潭 411201)摘要:人的解放是马克思终身为之奋斗的崇高理想,也是马克思全部思想的宗旨。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人的解放”的思想一直是我国学术界研究的热点。
近年来,学术界主要从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体系中的地位、形成和发展、内涵、实现途径、现实意义与时代价值、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与相关问题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不断拓展和深化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研究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马克思;人的解放;研究综述中图分类号:B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5884(2012)08-0166-02一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体系中的地位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体系中的地位问题实际上是关于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定位问题。
通过对近些年来相关文献的整理和归纳,可以看出学者们对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的定位大体相同,而且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人们思想的不断解放,对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理解也更加准确、深刻和富有时代内涵。
美国学者杜娜叶夫斯卡娅评论道:“马克思主义是一种解放理论,否则它什么也不是。
”我国学者孙正聿在《解放何以可能——马克思的本体论革命》一文中认为“解放何以可能”,这构成了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
王海峰在《哲学与人的解放——论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解放”主题》中指出,哲学,就其本性来讲,是关于人的自由与解放的学说,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学说,彻底地体现了这一本性。
学者李兵认为马克思哲学是以人的解放为理论旨趣,以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人的非人的生存状况为理论进路,以探索变革人的生存方式的现实道路为理论内涵的“解放何以可能”的解放论哲学。
另外,一些学者通过选取特别的角度把其他哲学家的解放思想与马克思解放思想进行比较,更加凸出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是指导人们实现真正的自由与解放的思想。
人的全面发展与当代中国人的解放的旨趣、历程和尺度--关于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思考
类 解 放 的尺 度 , 以人 的 全 面 发 展 的 价 值 标 准 , 照 人 类 全 部 历 史 括 动 和 整 个 历 史 进 程 。 我 们 即 观
需 要 从 解 放 的 旨趣 、 程 和 尺 度 的统 一 , 理 解 马 克 思 关 于 人的 全 面 发 展 的 学 说 。 历 来
尽 管 人 们 可 以从 学 科 分 类 的 角 度 把 马 克思 的 学 说 分 述 为 哲 学 、 治 经 济 学 和 科 学 社 会 主 政
义 理 论 , 而 , 其 实 质 内 容 和 社 会 功 能 而 言 , 克 思 的 学 说 就 是 关 于 人 类 解 放 的 学 说 , 就 是 然 就 马 也 关 于 实 现 人 的 全 面 发 展 的 学 说 。 这 个 学 说 既 表 达 了 人 类 解 放 的 旨趣 , 对 人 的 全 面 发 展 的 价 即 值 理 想 的承 诺 ; 表 达 了人 类 解 放 的 历 程 , 对 人 的 全 面 发 展 的 实 现 过 程 的 揭 示 ; 表 达 了 人 又 即 也
一
、
解 放 的 旨趣 : 想 之 维 的 承 诺 理
把 人 类 奋 斗 的最 高 理 想 定 位 为 人 类 自身 的解 放 , 以 “ 即 每个 人 的 自由 发 展 ” 为条 件 的 “ 切 一 人 的 自 由发 展 ” 这 首 先 是 意 味着 马 克 思 对 真 正 的“ , 以人 为 本 ” 价 值 理 想 的 承诺 — — 把 人 从 一 的
①@
《 克 思 恩 格 斯 进 集 { 1卷 . 民 出 版 杜 1 7 马 第 ^ 9 2年 鸯
的非现实化 , 象化 表 现为对象 的丧 失和 为对 象所 奴役 , 有表现为 异化 、 化 ” 对 占 外 ∞。 正 是 这 种 “ 化 劳 动 把 自我 活 动 、 由 活 动 贬 低 为 手 段 , 而 把 人 的 类 的 生 活 变 成 维 持 人 的 肉 体 生 存 的 异 自 从 手 段 ” 造 成 了“ 从 人 那 里 的 异化 ” 而 “ 人 与 自 己本 身 相 对 立 的 时 候 , 么 其 他 人 也 与 他 , 人 0; 当 那 相 对 立 ” 因 此 ,人 从 他 的 类 的 本 质 异 化 出去 这 一 命 题 , 的 是 一 个人 从 其 他 人 异 化 出去 , 0; “ 说 以 及 他 们 中 的每 个 人 都 从 人 的本 质 异 化 出 去 ~ 。正 是 针 对 人类 这 种 “ 人 ” 或 “ 化 ” 存 在 非 的 异 的
马克思文明观的三个基本维度
马克思文明观的三个基本维度马克思主义文明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对文明问题上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路径。
马克思主义文明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文明本质、文明演进规律和对文明问题的基本态度和基本要求的总和,是指导我国文明建设的理论指导和政治指导。
马克思主义文明观包含着三个基本维度:文明的本质、文明的演变和文明的发展方向。
这三个维度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对文明问题的整体观点,为我们深刻认识文明的内涵和规律、全面掌握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科学把握人类文明发展的方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文明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人类在不断的社会实践中所创造和积累的一切精神文化和物质产品。
它包括文化、制度、风俗、习惯等内容。
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结果,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标志。
文明具有历史性、社会性和多样性的特点。
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的一种精神和物质的文化建设,是人类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文化传统。
文明的演变。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明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产生、发展和演变的。
文明的发展是一个漫长而坎坷的进程,渗透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
文明的演变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在不断变革和发展之中。
它表现在社会经济生活方式的变迁、政治制度的革新、思想意识的变化、科学技术的进步等方面。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明的演变是历史的必然结果,是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由生产力和社会关系的变化所导致的。
在文明的演变过程中,不同的社会形态相互取代,不同的文明交融碰撞,形成新的文明。
文明的演变具有不确定性和多样性的特点。
文明的发展方向。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明的发展是一个朝着全人类共同利益的方向发展的过程。
文明的发展应当以促进全人类幸福为根本目标,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任务,以维护和发展人的基本权利和自由为根本保障。
文明的发展应当以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动力,以政治制度的完善为基础,以社会和谐稳定为保障。
文明的发展应当以文化传承和创新为重点,以生态环境的保护为条件,以民族和种族的平等和融合为基础。
文化多元主义与马克思主义
文化多元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文化也许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明确地成为激烈争夺的基本资源,一种前所未有的全球性文化自觉已经决心要永远结束某一种文化的权威乃至霸权地位,而且这股来势凶猛的潮流业已得到它的命名:文化多元主义。
本文将要探讨的文化多元主义限于过去十年中主要发生在第一世界、尤其是美国的一场文化大论战。
①这是一场狂欢节般的论战,形形色色的“"文化左派“"们结成彩虹大联盟,②向所谓的西方文化霸权发起前所未有的凌厉攻势,举凡与殖民主义、种族主义、性别主义有共谋之嫌的文化经典、文化表象、社会体制、历史叙事及民族认同等等,无不受到严厉的质疑和无情的拷问。
一时之间,差异性、异质性和多样性高奏胜利的凯歌,而同一性,同质性和普遍性则显得左支有细,溃不成军。
就在苏联集团土崩瓦解,持续半个世纪的冷战以资本主义大获全胜而告终之际,第一世界内部的文化左派,凭借其微观政治,险些创下“"美国解体“"的奇功。
①相距万里之遥,难免隔雾看花,不易把捉此中究竟。
文化多元主义,对于处在边缘地位的群体来说,就象无边的荒野中一片百花齐放的文化乐园,既是一种诱人的承诺,又是其拖延已久的兑现。
在自由主义者断言“"历史的终结“"之后,更主要的,在后现代主义对“"启蒙“",“"进步“"与“"解放“"的宏伟叙事作出不可调和的决裂姿态之后,文化多元主义似乎已经成为人人终将各得其所的代用乌托邦。
显而易见,从主流的或保守的观点来看,文化多元主义无异于文明的灾难,一场摧毁一切价值及其标准的“"文化战争“",典型地体现了后工业社会向“"新部落主义“"的野蛮倒退。
另一方面,一些马克思主义者同样对文化多元主义的激进性持怀疑的批判立场,他们坚持总体性的分析方法,在文化多元主义与全球资本主义之间发现了某种共谋关系。
马克思文化观的多维解读
马克思文化观的多维解读第一篇:马克思文化观的多维解读马克思文化观的多维解读[摘要] 马克思的文化观是辩证的文化观,而辩证的文化观必然是多维和多义的开放系统。
无论是关于文化本质还是文化和经济关系,我们都应该从一个多维的视域来加以观照和解读,而不能固守单一的维度,拒斥其他的范式。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本文在反思传统文化观的基础上,试图对马克思的文化观作出新的多维解析。
[关键词] 马克思文化观多维性多义性长期以来,理论界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这就是用唯物史观的原理来诠释文化的本质及其功能。
实际上,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那里,其文化观是多维和多义的,它是一个充满辩证张力的开放体系。
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来阐明马克思的科学文化观,还其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本来面目,对于我们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文化的本质是多义的。
马克思既从劳动实践的维度规定了文化的本质,也从“时代精神” 和“文明的活的灵魂” 的维度上定义了文化的内涵,这是马克思文化观的辩证特质文化概念有广义狭义之分,这在马克思的文化观中也有所体现。
问题在于,无论是作为广义还是狭义的文化,其内在的本质是什么?马克思又是如何界定它的内在本质的?马克思从其创造的“新唯物主义” 或“实践的唯物主义” 出发,首先将文化的本质定义为创造性的对象化活动。
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马克思的新世界观理论虽然处在形成的过程中,但是其基本思想和基本观点已经奠定。
尽管《手稿》没有专门提到文化的概念,但在其劳动异化理论中,却对文化本质作了十分深刻和精炼的阐述。
马克思指出,人正是改造对象世界中,不仅把自然界变成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将其对象化在自己的对象化世界中,使之变成自己有机的身体;而且在这种活动中使自己变成真正的对象化的存在,劳动成为他的“生命活动”,并在这种“生命活动”中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文化观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文化观马克思主义概论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核心,通过对社会、经济和政治等各个领域的研究和分析,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观点和理论。
其中,文化观是马克思主义概论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出发,深入探讨其核心内容和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概述马克思主义将文化视为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认为文化是由人类社会的生产和交往活动所创造的,并且与经济基础密切相关。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强调文化的阶级性和与社会经济结构的一致性。
在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中,文化被看作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表现形式,是阶级斗争的产物。
文化不仅仅是个别人的思想和精神活动,更是人们相互之间的交往和共同实践的结果。
同时,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与经济基础存在着密切联系,文化不是超结构,而是经济基础的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还强调文化的变革,认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文化会随着社会经济形态的变动而发生相应的变化。
文化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社会进步的推动力。
二、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核心内容1. 文化与经济基础的关系在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中,文化与经济基础密不可分。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文化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济基础的生产力水平决定了文化的发展水平,不同的经济制度会呈现出不同的文化特征。
2. 阶级性和阶级斗争文化是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的表现。
在不同的阶级社会中,不同阶级的文化表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和利益诉求。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指出,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文化具有资产阶级的特点,而社会主义社会中的文化则应当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文化。
3. 人民大众的创造性和积极性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认为人民大众是创造文化的主体,他们具有丰富的创造力和积极性。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人民大众应当是文化创新的主体,通过广泛参与文化生活和活动来培养和发扬社会主义文化,推动文化的进步。
三、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意义和现实价值1. 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为我们认识和理解世界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框架。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当代旨趣与路径解析
一
界社会主义发展 的实际相结合 ; 既重视坚持它 的基本 原理与推进它 的中国化相结合 , 又要重视它与 国外 马 克思主义 的理论实践相结合 , 如此等等 。
时下 ,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化问题研究 中, 学术
以我们要 重构 自我 , 挥我们 自己的特 长。我们应该 发 清醒地认识到 : 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的时代立 场及主导方向, 将其原 有的先锋理念 注入 中华民族 精
神和当代文化的精髓 中, 才能在 “ 构建和谐社会” 这一
中国化; 既强调马克思主义 与当代建设实践 的具体 问
题相结合又注重 它与优 秀的传 统文化 、 历史经验等历
摆脱纷争无序 而导致 的存 在性危机 , 完成 各种研究 视
阈正确 的学术定位和向马克思 主义的理性 回归。 当代 的学者对马克思哲学 的研究采取了多种取 向
题和现状来解读 马克思主义哲 学 , 使之在形式 抑或 内 容上都带上我们当代 的特性 。 在 当代马克思 主义哲学研 究 中, 几乎所有 的哲 学 问题都是众说 纷纭 , 衷一 是 , 莫 越是 争论 就越 说不 清 楚, 不但争论不出来一个稳定 的结果 , 而且会使问题变
所面临的新课题 时 , 创造性 地构建 出一个 中国现代 版 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为此 , 必须从古今 中西 的大视 阈 出发 , 既重视哲学层 面上 的中国化又要重视政治上 的
规定性 的危险: 语言上表现为汉话 胡说 , 西方语 言成为 主导的语 言, 大量的重复和模仿西方 的语言 ; 问题 的表
究 的 当代 旨趣 。
关
浅析马克思从政治解放到人类解放的思想
员 的人 , 即作 为封 闭于 自身 、 私 人利益 、 私 人任性 、 同 时脱离 社会 整体 的个人 的人 ” _ l 】 4 , 即资产 阶级政 治 解 放所 解放 的对象 只是 相对 于资产 阶级政 治 国家 中
的市 民社会 中 的利 己主 义 的人 而 已 , 这 种市 民社 会 中的人 是 同普 遍 的人 相 对 立 的 自私 自利 的 人 。 因
作者简 介 : 杨麟慧 , 女, 河南洛 阳人 , 河南 科技 大学硕士研究生。
任何 一个 理论 的形 成都 是 以其 当时所 处 的社会 的社 会物 质生 产 、 经 济发 展 水 平 和 文 化 环境 为依 据 的, 都 离不 开现 实 的物质 基 础 。因此 , 马克 思开 始是
站在 历史 唯物 史 主义 的角度来 研 究人 类社 会 的发展 的, 他 将人 类 社 会 的发 展 历 程 看 做 是 一 部 “ 在 一 定
治解 放 固然是存 在 一 定 的历 史 进 步性 的 , 但 是 由于 其政 治解 放 只是资 产 阶级 要 实 现 其 自身 地 位 、 利 益
和 统治 的方法 , 它有 着 资 产 阶级 骨 子 里 的虚 伪 性 和 资产 阶级 发展 过程 中所 不可 避 免 的 内在 的局 限性 。
7
思认 为 资 产 阶 级 的 “ 政 治 革 命 是 市 民 社 会 的 革
速发 展 , 促 进 了资产 阶级 政 治 民 主思 想 的构 建 。但
是, 同时它 也 出现 了更 为严 重 的后 果 , 使 政治 国家 开
始脱 离它所 形成 的基 础—— 现实 中 的市 民社 会 。马 克思认 为 , 在人类 历史 的发 展过程 中 , 资产 阶级 的政
马克思的文化概念
马克思的文化概念
马克思的文化概念
马克思对文化的看法独一无二,它完全反映了19世纪末资本主义官僚社会的
现状。
他认为,文化本质上是一种思想的产物。
资本主义的文化,根据马克思的观点,是官僚主义社会的产物,其核心思想是劳动者的劳动只是一种工具,为了达到资本家的追求,即获取收益。
另一方面,马克思把文化分为三个维度:社会文化、机构文化和行为文化。
社
会文化特指一个社会的精神趋势,主要反映出一个社会的意识形态特征;机构文化是社会各种机构所表达的思想和价值观;行为文化则指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所承认,接受,实行的价值观念,或其习俗性行为。
这三个维度并不是纯属对立的,而是相互交织关联的。
马克思认为,只有在同
时改变社会文化、机构文化和行为文化的三个维度的基础上,才能使文化走向真正的革命,从而促进社会的进步和意识形态的转变。
而这些改变的前提是改变社会生活的经济基础,及时促进全社会的向上发展,以及实现有效的政治参与和参与方式的优化,实现人民对政治和文化运动的真正自由,实现解放人民的思想和精神,把人们从经济思维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使他们自由地参与和有效参与大众创造的文化建设的活动。
政治解放_社会解放和劳动解放_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再探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解放、社会解放和劳动解放)))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再探析刘 同 舫追求人类解放(首先是无产阶级的解放)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母题,然而,学界对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的研究,大多集中在马克思对资产阶级政治解放的辩证审视时期所提出的思想上,笔者认为这是不够的:实际上,进入经济学研究以后,马克思的人类解放思想明显地具体化为社会层面和个体劳动层面两个不同的维度;而在历史唯物主义形成以后,这两个不同维度又分别潜蕴于历史辩证法的客体向度和主体向度中,并相应地演变为社会解放思想和劳动解放思想。
一、政治解放的意义及其限度1843年初,带着物质利益难题的困惑,马克思重返书斋,围绕着国家、市民社会、法之间的相互关系,阅读了大量的历史学、政治学和社会学著作。
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理性主义国家观的神秘主义实质:/人永远是这一切社会组织的本质0(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6第1卷,第293页),/政治国家没有家庭的天然基础和市民社会的人为基础就不可能存在0;/家庭和市民社会是国家的前提0,但黑格尔/思辨的思维却把这一切头足倒置0,使国家/理念变成了独立的实体0(同上,第251页)。
马克思同时超越了费尔巴哈把人的本质归结为人的自然属性的自然主义人本观,认为/人并不是抽象的栖息在世界以外的东西。
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0;而且,是/国家、社会产生了宗教即颠倒了的世界观,因为它们本身就是颠倒了的世界0,所以费尔巴哈从人本异化角度对宗教的批判应该继续深入到对国家、社会等/尘世现实生活0的批判。
/人的自我异化的神圣形象被揭穿以后,揭露非神圣形象中的自我异化0(同上,第453页)就成了马克思自觉的理论使命。
完成这个使命的过程,同时也是马克思揭露和批判资产阶级政治革命所带来的政治解放的实质和局限性的过程。
马克思明确肯认:/政治解放当然是一大进步0(同上,第429页):其一,政治解放使/国家摆脱犹太教、基督教和一切宗教而得到解放0,国家/不再维护任何宗教,而去维护国家自身0(同上,第426页);更具体地说,就是/使政治国家返回实在世界0(同上,第283页),而不再是基督教国家。
马克思文明观的三个基本维度
马克思文明观的三个基本维度马克思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对于文明观的思考影响了世界上无数的人们。
马克思的文明观具有三个基本维度,这三个维度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构成了马克思对于文明观的整体认识。
接下来,我们将分别对这三个基本维度进行分析和阐述。
第一个基本维度是阶级观。
马克思认为,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是由阶级斗争驱动的。
在他看来,社会的发展过程是一个阶级之间的斗争过程,而这个斗争过程在文明的变革和演进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马克思强调,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因。
在古代社会,奴隶制时代的劳动者和奴隶主的矛盾,封建社会的农民和贵族的矛盾,资本主义社会的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这些矛盾的激化和斗争推动了社会的变革和进步。
马克思的这一基本维度突出了社会结构和阶级矛盾对于文明发展的重要性,为我们深刻理解人类文明的历史和现实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指导。
第二个基本维度是生产方式观。
马克思认为,文明的发展和进步是由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推动的。
在他看来,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推动文明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
生产关系则是人类社会的制度和组织形式,它们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和演进。
马克思指出,人类的生产方式决定着人类的社会制度和组织形式,而这些制度和组织形式又反过来影响和制约着生产方式的发展和变革。
马克思强调,唯有在生产方式的变革和生产关系的转型中,才能解决社会的矛盾和推动文明的进步。
马克思的这一基本维度突出了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对于文明发展的决定性作用,为我们深刻认识人类文明的动力和规律提供了理论支撑。
马克思的文明观具有三个基本维度,即阶级观、生产方式观和意识形态观。
这三个基本维度相互交织、相互贯通,构成了马克思对于文明观的整体认识。
这一整体认识突出了社会结构和阶级矛盾、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以及意识形态和精神观对于文明发展的重要性,为我们深刻理解人类文明的历史和现实提供了基本思路和方法论指导。
马克思传统文化
马克思传统文化马克思传统文化,是指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一系列理论和思想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文化现象。
马克思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价值观,对于推动社会进步和实现人类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传统文化强调人的解放和社会公正。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而人的解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
马克思传统文化强调人的自由和平等,主张消除剥削和压迫,实现社会的公正和共享。
这一价值观在当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推动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具有指导作用。
马克思传统文化倡导科学理性和批判精神。
马克思主义强调实践和理论的统一,主张通过科学的研究和实践探索社会发展的规律。
马克思传统文化注重思辨和批判,鼓励人们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
这一理念对于培养创新精神和推动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马克思传统文化强调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国际主义。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是命运相连的共同体,各国人民应该团结合作,共同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
马克思传统文化倡导国际主义精神,主张消除狭隘的民族主义和地区偏见,实现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共同利益。
这一观念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尤为重要,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的意义。
马克思传统文化还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创造。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人应该在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方面都得到充分的满足。
马克思传统文化倡导自由创造和个性发展,主张人们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也要关注他人的利益和社会的整体利益。
这一理念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马克思传统文化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的产物,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价值观。
它强调人的解放和社会公正,倡导科学理性和批判精神,强调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国际主义,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创造。
马克思传统文化对于推动社会进步和实现人类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应该在当代社会得到充分的重视和传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哲学研究马克思文化解放的维度及其政治旨趣刘同舫摘 要 “文化”概念的追本溯源展示出文化的政治意蕴,这表明文化是一种政治力量。
马克思的文化解放理念建立在政治经济批判之上,既要求批判继承前人的文化思想,创造出符合社会发展趋向的文化形态,也要求抨击统治者的文化压制和精神束缚,在与政治解放、经济解放互动中实现人类解放,并彰显了文化解放的历史形态和阶级性质。
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建构是马克思文化解放理念的政治旨趣。
关键词 文化 文化解放 阶级性质 政治旨趣 虽然在马克思的经典著述中,并没有明确将“文化解放”作为特有概念展开论述,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否认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体系中包含有对“文化解放”这一问题的思考。
一直以来,学术界对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研究,着重强调物质资料生产的基础性,这无可厚非,亦为正确的理论路径。
但在重视物质生产基础性之同时,却似乎忽视了文化生产的价值性,或将文化生产降低为庸俗文化产品的批量复制,由此导致在认识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体系上,只重视政治解放、经济解放等物质利益方面的理论论述,而相对忽视深入地阐发马克思在文化解放方面的思想论述。
从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看,人类社会的文化解放维度与政治解放、经济解放维度一样,体现了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
文化解放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从古至今人类社会总是处于不断的文化解放状态之中;在文化发展史中,文化的枷锁与文化的解放往往呈同步并行状态,人们不断地批判旧文化的束缚,却难免陷入新文化的枷锁。
文化解放正是在不断地摆脱异化所造成的文化枷锁中逐步前进的,与政治解放、经济解放呈互动之势,最终消灭异己的政治力量,实现人向自身本质的回归。
马克思文化解放理念建立在政治解放、经济解放的基础之上,在解释社会现实的同时,为我们指明了改造现实和创造真正文化的历史道路。
因此,我们应当辩证地分析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多重性,在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基础上,认识和挖掘马克思关于“文化解放”的思想。
一、“文化”概念:追本溯源与政治意涵为了更清晰地分析理解“文化解放”之思想实质,必须对“文化”概念追本溯源,理清其在历史沿革中的具体内涵,从而弄清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体系中的“文化”概念。
文化(culture)概念,在西方最初与农业活动有关,意为“照料、培育”,指的是对自然的化育;到古罗马时期,西塞罗定义“文化”为通过智慧教养人,拓展了文化的内涵;文艺复兴时期,托马斯·莫尔承继西塞罗的观点,认为文化是对人之本性的培养,提倡人类必须摒弃本身之恶习,培育灵魂深处热爱智慧之本性。
可以说,启蒙运动之前的西方思想界普遍认为“文化”是对人的本性或说天性的化育培养,其目的是教养出卓越之人。
启蒙运动之后,文化的内蕴不断扩展,直至成为专指与物质领域相对的精神领域之事物,包括精神生产能力与精神产品。
比如,英国学者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中即认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
”①这是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概念,它表明了文化的历史地位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后来,文化的地位一再被抬高,直至被认为是人类及其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
而在现代人看来,文化作为对现代社会的一个批判概念,文化批判能极大地帮助我们摆脱目前的现代性困境,因而它不仅关系个人,更关系社会,由此它将成为自觉的社会目标。
如雷蒙德·威廉斯所说:“文化成为制度的最终批评者,成为取代和改善的过程,然而在根本上又超乎制度之外。
”②以上从历史沿革的角度检视了文化概念之演变,充分展示了人们关于文化理解的丰富性与多重性。
阿格尼丝·赫勒在《现代性理论》一书中提出,能够区分出三种不同的文化概念:“被理解成`高级文化'(high cul ture)的文化,被理解成`文化话语' (cult ural discourse)的文化,以及最后,人类学的文化概念。
……`高级文化'概念的出现要早于文化作为话语的概念,而人类学的文化概念是相当晚才出现的。
”③仔细分析即可看出,赫勒对文化概念的此种区分,希图表明文化是一种政治力量。
在赫勒看来,“高级文化”之“高级”一词,指的是在日常生活与思想层面之上的空间,故一旦进入了高级文化领域,即意味着上升,也就是获得了提升自己的能力与空间。
这与西塞罗和莫尔所倡导的文化是对人类天性的教化的涵义存在相通之处。
然而,这作为“高级文化”的文化概念,却原初地凸显了文化的政治意涵,标示了统治者对被统治者的文化压制与精神束缚。
高级文化的出现自然以低级文化作为参照,而最初的低级文化并不是同“原始”相联系的,而是同不高雅、异己、粗陋相联系的。
这种区分是由罗马人提出的。
他们以希腊文化为基础,区分了“有文化的”人(会说希腊语和理解希腊文化的人)和没文化的人(也就是那些不识希腊语和不懂欣赏希腊文化的人),后来遂演变成高级文化和低级文化的区分。
占统治地位的文化精英决定了什么是高级文化,并由此达成了对被统治者的精神统治。
虽然说赫勒并不否认高级低级文化的区分带有明显的政治性,但是,却否认作为文化话语的文化概念具有政治意涵。
在赫勒看来,这是一种文雅的交谈(co nver sation)文化,没有高级低级之分,而且,也不“意味着上升”,不与个人的能力空间相联系,只是同个人态度的改变相关。
但是,交谈之文化却毕竟有谈话的规则、谈话人的身份的区分,以及谁掌握交谈主导权的问题,这都使得交谈的文化并不似赫勒所说的那样能够避免两极对立、避免统治与被统治的政治问题。
赫勒指出,“在人类学概念的意义上,所有的人类社会都是文化,因为它们向它们的居民提供规范、法则、叙事、形象、宗教等等。
没有独一无二的文化,也不会只有两种文化(比如说,人文主义的和科学的,或高级的和低级的),而是存在着多元的文化”④。
这意味着每一种生活方式都是一种文化,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这些文化之间是平等的。
但是,生活在一定文化族群之中的人类不可能不偏爱某一种文化,不可能不进行文化间价值高低的比较,由此可能导致文化上的“种族中心主义”。
而且,无论是在民族之间,抑或在阶级之间,这都不可避免地会导致文化上的暴力。
就此而言,文化的区分必定是以经济、政治上的区分为基础的,文化始终是有政治性和阶级性的。
通过上述对文化的追根溯源和政治意涵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透视出文化美妙光环之下赤裸①②③④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连树声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1页。
雷蒙德·威廉斯:《文化与社会》,吴松江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406页。
阿格尼丝·赫勒:《现代性理论》,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64页。
阿格尼丝·赫勒:《现代性理论》,第164~165页。
的历史现实。
文化解放之必要性首先缘于对文化现实基础的分析。
对于坚持唯物辩证法的马克思来说,其对文化的认识与把握,恰切地彰显了此种分析路径。
马克思既承续了前人文化研究的优秀成果,又从人类解放的宏大视域中,科学地阐释了文化的具体内涵。
概括而言,马克思理论意义上的文化概念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文化,其本质含义是自然的人化、社会和人的存在方式三者的合一,映现的是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的物质和精神力量所达到的程度、方式和成果,具体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三个方面。
狭义文化,其实质为精神文化,指的是观念形态和社会心理、习惯、习俗的总和,具体包括以意识形态为主要内容的观念体系,以及由人们长期的实践经验积淀而成的具有相对稳定性和持续性的社会心理、习惯和习俗等。
可见,马克思的文化认识涵盖了文化的多重性意涵,强调了文化的现实基础和政治性。
就此而言,马克思的文化解放理念既要求批判继承传统文化,也要求抨击统治者的文化压制和精神束缚,它是一个创造正确反映和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观念文化以及形成与此相适应的社会心理、风俗和习惯的过程。
二、文化解放:历史形态与阶级性质如前所述,马克思之文化解放理念,要求批判继承前人的文化思想,创造出符合社会发展趋向的文化形态。
因此,理解和分析文化解放,需要明确文化解放维度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将其置于社会形态的理论框架中,对文化解放作出历史的考察,厘清文化解放的历史形态。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历史地将人类社会划分为三大形态,我们据此检视文化解放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可大致确定文化解放的历史形态。
在“最初的社会形态”里,由于人类的生产能力低下,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和孤立的地点上劳动,而且人类的劳动以占有和生产实物为目的,由此联结人类族群的也只能是自然发生的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人的依赖关系”。
这时候,文化领域并未凸显,也没有丰富的文化精神产品,人类尚未在文化消费中实现文化享受,更多的是存在一种体现原始崇拜的图腾、仪式活动或乐舞等原初意义的人类信仰行为。
在“第二大社会形态”里,人类分工有了很大发展,交换成为一种必须的生活方式。
在交换中,一方面形成了“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另一方面形成了“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体系”①。
在这种社会形态中,文化领域有了令人惊异的发展,建构了一个巨大的文化空间和文化市场。
但由于文化的发展以政治和经济利益为取向,文化不断地被推向了平庸:标准化、齐一性、无风格,且抹煞主体性、泯灭个性和创造性,实际上造就着“反文化”,也加剧了人的异化过程。
在“第三个阶段”的社会形态里,伴随着生产力的巨大发展,消费产品极大丰富,不但发达的物质生产使人们有充足的物质产品消费,而且,精神文化领域的生产也令人们有多彩多样的文化产品消费。
人类由此能够进入第三个阶段,即“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②。
因此,每个社会成员能在人类物质和精神文化活动的全部成果中,自由地选择、占有它们,在最符合个体本身的兴趣、爱好的各种社会文化活动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能力,以至形成充分的文化创造和实现充分的文化享受。
这是文化解放的最后历史形态,也是文化解放的最终完成。
由以上社会形态变迁可分析出文化解放的历史定位,即在“最初的社会形态”里,文化创造仅限于原初的信仰行为,文化解放尚未成为一个历史的任务;在“第二大社会形态”里,随着商品经济及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文化领域也得以充分发展,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其负面作用却也极端地表现出来,唯有经过社会主义制度,人类的文化解放才能充分展开,并焕发出新的创造力;到“第三个阶段”的社会形态,伴随着发达的物质生产和商品经济的消亡,文化解放的实现以人在自由而全面发展中的文化创造和享受的方式出现,走向人对自身本质的真正占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