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
高一上册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高一上册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卷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在答题卡上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现代文阅读(共36分)(一)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XXX与XXX幸福观比较XXX①XXX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变革的时代,也是一个乱世。
XXX小心翼翼地调和着新旧社会中的矛盾,企图在其中找到新的出路,实现人与人的和谐相处。
每个人都能成为道德至上的君子,人格完善;社会在“礼”的规范下,尊卑有序,井井有条;统治者做到“克己复礼”、“仁者爱人”,遵循中庸之道,XXX认为人们生活在这样的社会中一定是幸福的。
XXX同样生活于社会转型过渡时期,其时整个希腊社会处于动荡不安、内忧外患之中。
他从维护马其顿统治利益出发,既否决消极禁欲,也否决过度吃苦,希望经由进程伦理道德平衡社会中的各种干系以实现政治社会安定和谐。
这就需求每一个个体在其道德行为中寻求欲望、情绪、理性间的和谐。
因此,二人都想经由进程理论的建构去调节XXX当时他们所面临的复杂的社会矛盾,从而达到自己理想中的社会境界。
②孔子思想中浸透着道德的身影,因此,XXX的幸福观里,个体肯定要不竭完善自身的道德人格,加强道德修养,只有具备道德才是获得幸福的前提条件。
统治者用道德原则治理国家的政事,才干不乱自己的统治,“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XXX受其老师XXX底的影响,也肯定德行的重要性,认为唯有品质优良的人材干够做到公正、控制,才干为善。
常人所获得的一般幸福可以通过XXX来实现,依靠智德所获得的幸福才是最大的幸福。
人以荣誉为幸福。
XXX认为以荣誉为幸福的观点太肤浅。
他也否决以物质财产为幸福,因为它不是引发自己而是为了其他东西被追求。
“快乐、荣誉、德行比财产更有资格被视为生活的目的,因为他们都引起本身而被追求,然而他们看来也并非幸福(最高善)。
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
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本试题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厚德载物”的当下价值“厚德载物”作为中华美德的一种概括,历来是仁人志士崇尚的最高道德境界。
道德状况是社会进步与否的重要标志,影响着一个国家、民族的长治久安。
没有道德,哪来和谐?儒家“厚德载物”思想的当下价值毋庸置疑。
“厚德载物”,出自《周易·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通俗地说,厚德载物,就是地的本性是顺天而动的,人应效法地,以厚德宽容待人。
所谓“厚德”即“大德”、“高德”,即最高尚的道德。
所谓“载物”之“物”,不仅专指万物,而且首先指一切人。
“厚稳载物”,即以深厚的德泽育人利物。
厚德载物强调容人、容物。
做人要有深厚的道德修养,要胸怀宽广,气度宏大,既容人之短,恕人之过,更要宽厚待人。
“厚德载物”有利于培养现代品德人格,保证人生代价的实现。
儒家寻求“厚德”的君子人格,儒家君子人格所具备的品德品质为现代理想人格提供了实际模式。
现代理想人格依然寄托着人们的等候和寻求,它要求人们具有广博的爱心,有道义感,有品德操守,要精确处理义利关系,要有承担责任与苦难的勇气,等等。
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解释,一个人事业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智力因素,而且还取决于非智力因素,出格是人的品德品行。
凡是有作为、成大器者,无不具有高度的责任感、进取心、自自信心等品质。
“厚德载物”督促人们寻求高尚的精神生活,增进个人幸福。
儒家强调人与动物的根本不同在于人寻求精神生活,品德理性正视人的现实生活的精神维度,主张向内寻求生命的根据和快乐的泉源。
儒家很多富有生命力的传统品德,如正义、诚笃、信赖、刻薄等等,已构成人们恒久的品德情怀,使人有尊严地生活。
现实社会中,物质生活进步后,人的幸福感并不肯定增加,人们领会到生活不只是为满足物质享乐而忙碌,还应有精神寻求的乐趣。
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
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第Ⅰ卷(客观题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 下列成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悼念(diào)穴位(xué)契约(qì)卓有成效(zhuó)B. 拜谒(yè)教诲(huì)解剖(pōu)不可估量(liáng)C. 削弱(xuē)碛口(qì)惩治(chéng)强聒不舍(qiáng)D. 芰荷(jì)慰藉(jiè)飞猱(náo)载笑载言(zǎi)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坐镇辩证法入不敷出循私舞弊B. 帐篷金刚钻计日程功夸夸其谈C. 翱翔烟幕弹唇枪舌箭前倨后恭D. 沉缅暴发户甘拜下风举棋不定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在赏读古代诗词时,我们耳边常会响起诗人们放达的歌声,“_______”就是这种情怀的体现。
②小王设计的方案终于获得通过,他难以_______自己喜悦的心情,忽然站起来大呼:“成功啦!”③然而,我_______从来没有问过父亲的生日在哪一天,_______没有为他庆祝过一次生日。
A. 老夫聊发少年狂抑制竟/更B. 暮霭沉沉楚天阔抑制却/也C. 老夫聊发少年狂克制却/也D. 暮霭沉沉楚天阔克制竟/更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 他最近的状态一直不佳,接连几次考试都不理想,屡试不爽,心情糟透了。
B. “书山有路勤为径”,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我们更要努力攀登书山,而不能高山仰止。
C. 入夜,月色溶溶,水天寥廓,我们或坐在树下谈笑自若,或坐在船上叩舷高歌,或立于小石桥上对月凝思。
D. 从被科尼法官讲述的一起案件深深触动,到把科尼的故事写成《复活》,托尔斯泰惨淡经营了整整12年之久。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主流文学一般而言更加关注现实和历史,而科幻文学关注的是未来。
所以在文学手法上,科幻更多的不是去反映、隐喻或批判现实,而是把作家的思考投射到未来。
此外,在读者群上,主流文学背靠学院正统,在其身后存在一个庞大而悠久的评价体系。
相比之下。
科幻文学则更依赖于市场和读者的肯定。
在科幻界还有一种说法,即“科幻是最大的一种现实主义”。
因为所谓“未来”,正是必将到来的“现实”,是现实在靠前的时间轴线上的投影。
科幻文学同样可以带入问题意识,去探讨主流文学正在涉及或未曾涉及的领域,并通过在时空上拉开距离形成陌生化的效应。
其实科幻文学也和中国梦产生了莫大关联。
有人认为,科幻是唯一可以直接描写出中国梦的文学题材——因为其他文学类型都只能聚焦于未完成的当下,科幻小说却可以直接描摹出中国梦成为现实的绚烂图景。
在这种意义上讲,科幻文学的确是一种最具现代感和现实性的文学类型。
不仅主流文学,任何文学类型的创作都要求作家足够洞悉世界、生活和人本身,科幻也不例外。
但对于科幻文学,只深入生活是不够的。
还需要作家了解科技前沿,寄托思考和想象,尤其要发挥创新能力。
我认为,科幻文学是创新意识最强的一种文体。
科幻文学的兴盛,将会对建设创新型国家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科幻文学是一种让想象力得到驰骋与磨砺的文学体裁,无论创作还是阅读,都是对想象力的锻炼,而它与科技的内在关系,也使我们能够重新审视科技在当代社会的地位。
2023年高一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含参考答案
2023年高一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含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中国人礼治的理念始于3000年前的殷周之际。
有鉴于商纣王腐败失德而亡国的教训,周公提出了勤政爱民的“德治”纲领,并将它转换为可操作的制度体系,从而有效地将德治思想落实到社会的各个层面,这一划时代的伟大事件,史称“周公制礼作乐”。
其后经孔子与七十子后学,以及孟子、荀子等人的弘扬和完善,礼乐成为儒家文化的核心。
西汉以后,作为理论形态的《仪礼》《周礼》《礼记》先后被列入学官,不仅成为古代文人必读的经典,且成为历朝制礼的基础,对中国文化和历史的影响极之深远。
随着东亚儒家文化圈的形成,礼乐文化成为东方文明的重要特色。
《礼记》说:“礼也者,理也。
”礼就是按照道德理性的要求制定的社会生活规范,大到政府的典章制度,小到人际交往的规矩、个人修身养性的法则,乃至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无不在礼的范畴之中。
儒家礼乐文化的内涵非常丰富,几乎涉及古代社会的所有领域,略举数端如下:在理论层面提出礼是人类自别于禽兽的标志。
孔子最早提出“鸟兽不可与同群”的命题,七十子接着展开深入讨论,人与禽兽的根本区别不是有没有语言能力,而是能否按照礼的要求在生活。
《礼记·冠义》说:“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
”《礼记·曲礼》说:“鹦鹉能言,不离飞鸟。
猩猩能言,不离禽兽。
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因此圣人“为礼以教人,知自别于禽兽。
”懂得“自别于禽兽”,就是有了文化自觉。
为了唤醒人的文化自觉,儒家把礼作为文明与野蛮相区别的标志。
相传孔子作《春秋》,以为万世龟鉴。
儒家提出“天人合一”的理论,认为人类社会是自然的一部分。
儒家认为人类与自然之道相贯通,礼就是自然法则在人类社会的体现,故在礼的设计上,处处依仿自然,使之与天道相符,由此取得形而上的根据。
《礼记》说:“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
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答题卡)2023
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检测高一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古典小说以及“旧历史小说”常常体现单一的、线性的时间观念,归根结底与传统的历史时间观念及其深厚的文化内涵有关。
中国古代一贯奉行“天人合一”的思想总是使古人时刻牢记要把天道、时间、人心交融为一体。
自然,与此相应的是,时间观念上的整体性和生命感,使中国人采取独特的时间标示的表现形态。
它不同于西方主要语种按“日-月一年”的顺序标示时间,而是采取“年-月-日”的顺序。
人们对此也许习以为常;不过一种文化方式正是到了习以为常的境地,方能沉积为民族群体的潜意识。
中西文化之异,并不一定在于我有的你没有,而在于可以互相对应的时间标示采取了逆行的顺序,或者处于顺序构成的不同位置。
道理很明显,在“年-月-日”或“日-月-年”时序表述中,同样的组合因素以不同的结构组合,或以不同的顺序排列,是具有不同的意义的。
顺序也是一种意义,而且是精神深处反复估量和整理了的意义。
不同的顺序反映了二者的差异:一、它的第一关注点不同,是年还是日,是整体还是部分;二、它在第一关注以后的思维方向不同,是以大观小,还是以小观大;三、确定了思维方向以后,它的前后环节的衔接方式不同,是以前环节统率后环节,还是以前环节积累成后环节,是统观性的,还是分析性的。
在中国人的时间标示顺序中,总体先于部分,体现了其对时间整体性的重视,其统观性、整体性时间观念异于西方的积累性、分析性时间观念。
由此他们以时间整体性呼应着天地之道,并以天地之道赋予部分以意义。
时间的整体观是与天地之道的整体观相联系的,或者说,前者是后者的一部分或一种表现形式。
中国远古时代,人们观天以测岁时,依靠对日月星辰运行的轨道和位置来标示出年岁季节、月份和日子,以此指导自己的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
因此远古人对天象运行位置比后人更关注、更熟悉,与天象的心离得也似乎比后人更近。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 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测试范围:必修上册全册。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2023·江苏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我说中国的基层是乡土性的,那是因为我考虑到从这基层上曾长出一层比较上和乡土基层不完全相同的社会,而且在近百年来更在东西方接触边缘上发生了一种很特殊的社会。
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他们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
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
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
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
在我们这片远东大陆上,可能在很古的时候住过些还不知道种地的原始人,那些人的生活怎样,对于我们至多只有一些好奇的兴趣罢了。
以现在的情形来说,这片大陆上最大多数的人是拖泥带水下田讨生活的了。
我们不妨缩小一些范围来看,三条大河的流域已经全是农业区。
而且,据说凡是从这个农业老家里迁移到四围边地上去的子弟,也老是很忠实地守着这直接向土里去讨生活的传统。
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
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人教版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带答案解析)
人教版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带答案解析)高一上学期语文学科期末考试试题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21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家池的修禊俗修禊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粹。
东汉应劭《风俗通义·祀典》中说:“禊者,洁也。
谨按《周礼》男巫掌望祀,旁招以茅,女巫掌岁时以祓除衅浴。
”但从《诗经·溱洧》来看,修禊由纯祭祀活动逐步演变为带有节日性的活动。
三月桃花盛开,百花馥郁,河水荡漾,水盈碧泛,阳光明媚的时候,郑国的青年男女到溱洧两水上沐浴,以洁身除秽邪之气,临别互赠花草。
《韩诗》载:“郑俗,三月上巳,之溱、洧之上,招魂续魄。
秉兰草,拂不祥。
”这应该就是修禊的前身。
但是到了两汉,修禊的形式发生了变化。
其神秘繁复的色彩减少了很多,祭祀只是象征性的,在水曲隈处喝酒吟诗成主要内容,成为一种官民同乐的高雅有趣的节日活动。
到了宋代,其内容已经是根据喜好随意增减了。
文人雅士多曲水流觞,临河赋诗歌咏。
一般民众则游春踏青,赏览春光。
史上最著名的一次修禊集会是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王羲之父子、谢安、孙绰等共41人在山阴(今绍兴)兰亭举行的。
贤士名流分列两岸,参差坐于茂林修竹中,曲水赋诗,纵酒狂欢。
王羲之作《兰亭集序》,成为天下第一行书。
但影响巨大波及全国的修禊活动是清康乾年间扬州瘦西湖畔的三次“红桥修禊”,主持者皆为名士,参加者近万,规模空前,成为中国诗歌史上的盛举。
其方式是在洗濯后,列坐水畔,随水流羽杯,举觞吃酒,吟诗作词。
襄阳也是一个有修禊传统的地方,而家池就是主要的修禊地点。
《湖广通志·襄阳府》载:“县东十里,有白马泉,晋凿齿居焉,因名家池。
”宋祝穆撰《方舆胜览·襄阳府》载:“每年三月三日,刺史禊饮于此。
”六朝时的《荆楚岁时记》云:“三月三日,四民并出水滨,为流杯曲水之饮,取黍曲菜汁和蜜为饵,以厌时气。
高一语文期末测试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悲欢离合(liè)B. 畸形(jī xíng)C. 惊涛骇浪(hài làng)D. 情不自禁(jī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B.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
C. 他不但成绩优秀,而且热心帮助同学,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
D. 由于连续的降雨,导致道路积水严重,交通受到了严重影响。
3. 下列词语中,与“叹为观止”意思最接近的一项是:A. 无与伦比B. 举世闻名C. 无比惊叹D. 令人称奇4. 下列句子中,使用比喻手法最恰当的一项是:A. 他的声音如洪钟般响亮。
B. 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C. 他的笑容如阳光般温暖。
D. 他的故事像小说一样精彩。
5.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
B. 《西游记》是明代吴承恩所著。
C. 《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
D.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
6. 下列诗句中,意境最为开阔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C.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D.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7. 下列成语中,与“对症下药”意思相反的一项是:A. 南辕北辙B. 画蛇添足C. 本末倒置D. 贻笑大方8.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运用最巧妙的一项是:A. 月亮升上了天空,仿佛在向人间洒下清辉。
B. 那朵花,像个小姑娘的脸颊,红扑扑的。
C. 那座山,就像一位慈祥的老人,静静地俯瞰着脚下的村庄。
D. 小明的笑声,像银铃般清脆悦耳。
9. 下列句子中,句式变换最恰当的一项是:A. 她勤奋好学,成绩优异。
B. 成绩优异,是因为她勤奋好学。
C. 因为她勤奋好学,所以成绩优异。
D. 她之所以成绩优异,是因为勤奋好学。
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一、检阅我们的家底:(2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空旷(guǎng) 跛脚 (b) 倒坍(tān) 相形见绌(chū)B.蜷缩(qun) 吞噬 (sh) 惬意 (qi) 恪尽职守(k)C.峥嵘(zhēng) 笔杆(gān) 刹那 (sh) 浅尝辄止(zh)D.眩晕(xun) 骸骨(hi) 饿殍(f) 猝不及防(c)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春夏之交,群峰碧绿,我漫步于参天古木之中,发现一大从新长的桉树,枝桠上翘,新芽竟长,欣欣向荣。
B.我沿着第五大街散步,只看看万花简般五光十色的景象。
我确信,那些活动在人群中的妇女的服装色彩一定是一副决不会令我厌烦的华丽景象。
C.这次抢购风潮来得迅猛,波及面广,其原因固然很多,比如媒体披露真相滞后,少数商家乘机利用等,但归根结底,是群众性的盲目跟从。
D.信息产业部21日起动阳光绿色网络工程系列活动,活动将持续一年,全面治理互连网.移动通信网上违法不良信息,倡导网络文明。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味道是最说不清楚的。
味道不能写只能闻,要你设身处地去闻才能明了。
B.人类用食物作为诱饵,许多小鸟都在劫难逃。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是对此真实的写照。
C.刚刚参观了城市远景规划展览的代表和委员们,在座谈会上高谈阔论,表现出参政议政的极大热情。
D.今夏洪水肆虐,淹没无数的城镇和大片的良田,是可忍孰不可忍,我们必须精诚团结,战胜洪魔。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3分)( )A.这次网络短训班的学员,除北大本校人员外,还有来自清华大学等15所高校的教师、学生和科技工作者也参加了学习。
B.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增强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
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一个学期即将告别我们而去,朋友,想必你在期末考试中一定收获满满吧。
是不是打算核对一下答案你呢?以下是由小编为大家精心带来的“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本试卷分阅读题和表达题两部分共16题,共120分,共3页。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 阅读题,共58分)一.古代诗文阅读(44分)(一)文言文阅读(2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1~5题。
(22分)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
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
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
除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关中自元昊叛,民贫役重,岐下岁输南山木筏,自渭入河,经砥柱之险,衙吏踵破家。
轼访其利害,为修衙规,使自择水工以时进止,自是害减半。
徙知徐州。
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
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
”驱使复入。
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
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
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
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
朝廷从之。
徙知湖州,上表以谢。
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诗托讽,庶有补于国。
御史李定等摭其表语,并媒蘖所为诗以为讪谤,逮赴台狱,欲置之死。
锻炼久之,不决。
神宗独怜之,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
轼与田父野老,相从溪山间,筑室东坡,自号“东坡居士”。
四年知杭州。
杭本近海,地泉咸苦,居民稀少。
唐刺史李泌,始引西湖水作六井,民足于水。
白居易又浚西湖水入漕河,自河入田,所溉至千顷,民以殷富。
湖水多葑,自唐及钱氏,岁辄浚治,宋兴,废之,葑积为田,水无几矣。
轼见茅山一河,专受江潮,盐桥一河,专受湖水,遂浚二河以通漕。
人教版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带答案解析)
人教版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带答案解析) 一、混合默写1.在横线上填写诗文原句。
(1)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_____,_____。
(《诗经·邶风·静女》)(2)《荀子·劝学》里的“_____,_____”这两句中,作者将“思”与“学”进行对比,强调了“学”的重要性。
(3)_____,_____?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韩愈《师说》)(4)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以水喻愁、将抽象的情感形象化的句子是“_____,_____。
”二、选择题2.许多成语源自《论语》,给人以丰富的教益。
下列对相关成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从心所欲:随自己的心意,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鼓励大家追求无拘无束、无欲无求的生活。
B.子曰:“君子不器。
”(《论语·为政》)君子不器:君子不能像器皿一样只有单一的用途。
启示我们不囿于一技之长,应求“道”。
C.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论语·为政》)周而不比:团结而不勾结。
使人认识到要以公正之心待人,不怀成见及私心,不徇私护短。
D.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
见义不为,无勇也。
”(《论语·为政》)见义勇为:见到合乎正义的事就奋勇地去做。
启发我们要勇担道义和职责,成为仁义之人。
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赤壁赋苏轼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高一语文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瞬息万变融会贯通B. 窃窃私语翻箱倒柜C. 惟妙惟肖略知一二D. 妙手偶得略胜一筹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的出行变得越来越方便。
B.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对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增强了我的实践能力。
C. 他的演讲声情并茂,使在场的观众深受感动。
D.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该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3. 下列句子中,使用成语正确的一项是()A. 他勤奋好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班上的佼佼者。
B. 面对困境,他沉着冷静,终于化险为夷。
C. 她的舞姿轻盈,犹如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
D. 他的成绩虽然有所提高,但与优秀同学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壮丽的河山。
B. “这个问题很重要,请你仔细考虑。
”老师严肃地说。
C. 她微笑着,轻声说:“没关系,我能行。
”D. 我去过很多地方,如北京、上海、广州等。
5.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星星像顽皮的孩子,在天空中眨着眼睛。
B. 这座山高耸入云,仿佛直插云霄。
C. 她的声音悦耳动听,像一首优美的歌曲。
D.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大地一片生机勃勃。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沁园春·长沙》中,“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一句中,“携”字的读音是______。
7. 《背影》中,“那情形实在凄凉,我那时想:大约孔乙己是死了。
”这句话中的“孔乙己”指的是______。
8. 《荷塘月色》中,“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这句话中的“弥望”的意思是______。
9. 《三国演义》中,“千里走单骑”的故事讲述了关羽在曹操麾下,为了寻找刘备,独自一人骑马穿越千里荒野的故事。
10. 《骆驼祥子》中,祥子为了生活,做过______、______等工作。
统编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题卷附答案解析
统编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题卷2022.01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当前乡村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对乡土文学的概念内涵产生了新的挑战。
自1990年以来,随着大量农民进入城市,乡村生活方式有了极大的改变,传统乡村生活的状貌正在逐渐失去。
从文学角度来说,随着乡村社会的变化,传统乡土文学作品会进一步减少,很可能难以作为一种文学类型或文学题材而继续存在。
据此,有一些批评家认为乡土文学已经失去了生存的基础,面临消亡。
其实不然,乡土文学是一个有丰富内涵的概念,即使是在传统乡村逐渐消逝的背景下,它也有存在的一席之地。
它并不随乡村面貌的改变而消逝,而是在不断的发展和演变中拓展自己、转换自己。
具体说,在乡土社会发生巨大转变的今天甚至是不久的将来,“乡土精神”应该成为“乡土文学”最基本的核心,构成这一概念的灵魂。
乡土精神的内涵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
一是对乡土的热爱和关注,这是乡土精神的基础和重要内容。
只有对乡村和乡村人的关爱,才能呈现出乡土的内核。
二是对乡土文明生活方式和核心价值观的向往与认同,这是一种基本的精神姿态,或许它不是现代的,但却是与乡土内在关联的。
当然,它的内涵具有一定的发散性,如对人类生态的关注,对现代文明缺陷的批判等,都是与之相关联的主题。
三是对一些美好乡土文化价值观的揭示和展示,而“乡土文化”这一概念中包含有多元因素,文学应该张扬其中的美善一面,它的基本内容包括对自然的热爱和尊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对人类质朴人性的认同,张扬人自身的力量和价值;强调人情、人伦,对人类精神价值表示尊重。
有人更习惯于用“乡土文化”来指称乡土文学的内涵,实际上,乡土精神比乡土文化更合适。
乡土文化内涵的指向性更单一,也更保守;乡土精神则更抽象,与传统乡土生活方式之间的关系要间接和深远。
换言之,乡土精神虽然以乡土为基础,但它并不局限于传统乡土文化,它能够吸收现代精神的因素,对传统乡土文化有扬弃和现代的改造重生。
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哪些“现代化”的内容呢?每个中国人生来就属于一个毫无疑问的国家和民族,这种国家归属感和民族归属感渗透到每个中国人的血液。
大概许多人没有意识到,我们中国人视为理所当然的这种国家和民族意识非常具有现代性。
现代的经济、政治与社会制度,无论是国内层面或国际层面,无不是建立在国家制度之上的,没有国家制度简直不可想象。
在思想领域,民族主义是现代社会较之一切政治意识或宗教观念都更为重要的意识形态。
在多数情况下,民族利益高于阶级利益、教派利益。
中国人民历来把“国”与“家”相连,把“国”视为“家”的扩大,“国家”成为我们华夏子孙最为稳定而深厚的人生依附和精神家园。
除了外患所迫,中国鲜有企图从内部分疆裂土的。
即使内忧外患最为深重的时候,中国也少有无政府状态。
民族意识则往往更加强烈,民族命运屡屡浴火再生。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饱受屈辱。
但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又让我们看到了民族复兴的光明愿景。
不能不说,人民强烈的国家意识、民族意识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巨大成就并保持社会稳定的强大推动力量。
在人类实现大同社会之前,或者在人类实现无阶级、无国家的共产主义社会之前,这种爱国精神和民族主义意识始终是一种现代的和先进的制度。
儒学之所以充满了现代性,乃是因为它是一种世俗的社会知识体系和行为规范体系。
它用世俗的、建立在实用理性基础上的观点和原则,解决了西方人需要借助神才能解决的信仰问题;同时,它又通过诉诸人的内在道德规范,解决了西方文化中必须通过外力强制立法才能解决的行为规范和社会秩序问题(即所谓法治和德治之分)。
费孝通先生认为,中国儒家文化是以较低的成本实现了中国社会的延续、稳定与治理。
高中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高中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考试时间:90分钟分值:120分卷Ⅰ(18分)一、文言文基础检测(共6小题)1.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共其乏困B.毋内诸侯C.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D.竖子不足与之谋2.下列各项中,画线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B.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C.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邻之厚,君之薄也D.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失其所与,不知3.下列加横线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B.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C.太子丹恐惧D.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4.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以身翼蔽沛公②群臣怪之③此其志不在小④越国以鄙远⑤顷之未发,太子迟之⑥素善留侯张良⑦吾得兄事之⑧项伯杀人,臣活之⑨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⑩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A.①⑦/②③/④⑤⑧/⑥⑨⑩B.①③⑩/②④⑤/⑥⑦/⑧⑨C.①⑦⑩/②⑤/③④/⑥/⑧⑨D.①/②③④/⑤/⑥⑨⑩/⑦⑧5.下列各句中,句式特征和例句相同的一组是()例句: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A.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B.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C.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D.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6.下列关于古代文学常识的表述,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纪是纪传体史书中帝王传记的专用名词。
项羽没做皇帝,但司马迁认为他实际上有着和天子等同的地位和作用,故将其列入本纪。
B.古代的很多地名和现在是不同的,如关中,它是指函谷关以西的地区;山东,指的是崤山以东,也就是函谷关以东的地区。
C.古代人乘车,主帅居中,驭手居左,称车左;参乘(陪侍或保卫人员)又称车右,“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参乘即为此义。
D.古时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
室内最尊的座次是东面,“项王、项伯东向坐”,体现了项羽、项伯尊贵的地位。
语文高一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悲愤交加沦陷恶劣B. 残酷无忍疲惫不堪欣喜若狂C. 窃窃私语欣欣向荣摇摇欲坠D. 前仆后继赤膊上阵殊途同归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加强师资培训、优化教学环境等。
B. 现在的社会竞争激烈,要想脱颖而出,就必须具备一定的能力和素质。
C. 我国在科技、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D. 我一直想当一名教师,为此我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3. 下列诗句中,意境优美的一项是()A.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B.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C.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D.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4. 下列句子中,表达效果最佳的一项是()A. 他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他的作品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B. 他的书法技艺精湛,他的作品独具匠心。
C. 她是一位优秀的教师,她的教学方法独特,深受学生喜爱。
D. 他的演讲激情洋溢,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5. 下列词语中,与“英勇”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勇敢B. 英俊C. 英豪D. 英姿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像一座灯塔,指引着我前进的方向。
B. 这本书是一本好书,值得一读。
C. 他像一只勤劳的蜜蜂,为我国的科技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D. 这场雨下得真大,仿佛要把整个城市淹没。
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他的作品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B. 现在的社会竞争激烈,要想脱颖而出,就必须具备一定的能力和素质。
C. 我国在科技、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D. 我一直想当一名教师,为此我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8. 下列词语中,与“谦虚”意思相反的一项是()A. 谨慎B. 自负C. 谦逊D. 谨慎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像一座灯塔,指引着我前进的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2.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9分)提笔忘字:科技进步导致文化衰退?陈雍君日前美国《洛杉矶时报》的一则报道一石激起千层浪:“由于使用拼音发手机短信及电脑打字正在取代拥有数千年传统的一笔一画汉字书写,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记得如何用笔书写汉字。
”显然“提笔忘字”不是个别现象,否则也不会吸引国内诸多媒体纷纷发表报道和评论。
虽然现在用得着手写的地方越来越少,但在偶尔出现需要的时候,如写个便条,填个表格,答个试卷等等,“提笔忘字”却并非偶尔。
此时,人们的解决之道颇为典型:不再去翻新华字典,而是掏出手机按几个按键,用拼音打出忘了的字。
“键盘依赖症”,就是这样活灵活现。
其实自从选择了现代化发展之路,汉字手写被更为高效和标准的键盘输入所替代就是必然结果。
御牛耕地,烧火做饭,这些中国人千百年来赖以糊口吃饭的基本技能,都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生存和生活技能的更新换代,是人类文明逐渐进步的伴随现象,这是生产力不断上升的结果,是历史的必然。
然而,对于汉字书写的淡忘,却绝对是中华文化──至少是传统文化的衰退。
相对于其他生存和生活技能,汉字书写还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因为中国文化之精髓所在就寄托在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的手脑配合之中。
这是汉字区别于其他字母类文字的地方,也是台湾地区力主要把繁体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的原因之一。
倘若大部分中国人都不再会手书汉字,将是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国文化的重大缺失。
作家王蒙曾言:“遗失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精髓与汉字原形,我们成了数典忘祖的新文盲。
”可是,避免成为“新文盲”的目标绝不是一纸政令或者法律法规所能达成的。
今天的人们虽然偶尔还会发出“原来你写的一手好字啊”这样的惊叹,但基本上人们已经淡忘隽秀字体所带来的荣光。
因为,写一手好字已经失去了当年的实际作用,比如找到更好的工作甚至找到更好的对象;因为,写一手好字并不能与现在的办公自动化“无缝衔接”,这是实用主义的选择。
所以政府不能要求人们从高效低碳的无纸化自动办公环境中返回,也不可能要求人们在打字更高效的场合必须使用手写。
就像曾经的清朝,每年的木兰秋闱可以保证八旗子弟不忘骑射,但是却并不能提升哪怕是保持军队战斗力。
所以,要想阻止“提笔忘字”现象的继续恶化,仅仅依靠感慨和呼吁或是一两条无法施行的法令是不够的,必须让能写一手好字重新成为实用追求,甚至让手书汉字不仅成为一项技能,更加成为一种普遍认同的美的享受──就如同现代社会节奏再快,也挡不住大家停下来喝杯茶的兴致。
而我们知道,咖啡和可乐的入侵并没有让中国人遗忘飘荡千年的茶香。
也许,拿起笔享受书写,比将其看作宏图重任更加轻松,更加实际。
选自《科技日报》(2010年8月5日)1.下列对“提笔忘字”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提笔忘字”反映的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再一笔一划书写汉字,而是在使用手机或电脑时用拼音进行交流的现象。
B.“提笔忘字”时不去翻字典,而是拿出手机用拼音打出忘记的字,这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在人们生活中普遍存在。
C.“提笔忘字”如果成为在大部分中国人中都普遍存在的现象,将给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华文化带来一定程度的损失。
D.“提笔忘字”现象可以不再恶化,但必须让能够写一手好字重新成为实用追求,更加成为一种对美的享受。
2.下列对汉字书写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A.汉字书写不仅是生存和生活技能,而且还寄托着中国文化之精髓,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
B.如今写一手好字已经不再令人惊叹,也失去了以此能够找到更好的工作和找更好的对象的功用。
C.无纸化自动办公比手写汉字更加高效,也更低碳,所以政府不能要求人们在一切场合使用手写。
D.“提笔忘字”的最实际解决方案是拿起笔来享受书写,正如中国人停下来喝茶,并享受茶香一样。
3.下列表述与原文意思不符的一项是A.美国媒体率先发现了中国存在“提笔忘字”的现象,这一报道引起了国内媒体的纷纷报道和评论。
B.用键盘输入替代汉字手写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淡忘了汉字书写却表现出传统文化的衰退。
C.台湾地区力主要把繁体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其原因之一是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中寄托了中国文化精髓。
D.行政指令或法律无法避免出现数典忘祖的新文盲,正如木兰秋闱无法提升哪怕是保持军队战斗力。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19分)裴仁基,字德本,河东人也。
祖伯凤,周汾州刺史。
父定,上仪同。
仁基少骁武,便弓马。
平陈之役,以亲卫从征,先登陷阵,拜仪同,赐物千段。
以本官领汉王谅府亲信。
谅反,仁基苦谏见囚;谅败,超拜护军。
李密据洛口,帝令仁基为河南道讨捕大使,据武牢拒密。
仁基见强寇在前,士卒劳弊,所得军资,即用分赏。
监军御史萧怀静止之,众咸怒怀静。
怀静又阴持仁基长短,欲有奏劾。
仁基惧,杀怀静,以其众归密,密以为河东郡公。
其子行俨,骁勇善战,密复以为绛郡公,甚相委昵。
王世充以东都食尽,悉众诣偃师,求决战。
密与诸将计。
仁基曰:“世充尽锐而至,洛下必虚。
可分兵守其要路,令不得东;简精兵三万,傍河西出,以逼东都。
世充却还,我且按甲。
世充重出,我又逼之。
如此,则我有余力,彼劳奔命。
兵法所谓彼出我归,彼归我出,数战以疲之,多方以误之者也。
”密曰:“公知其一,不知其二。
东都兵马有三不可当:器械精,一也;决计而来,二也;食尽求斗,三也。
我按兵蓄力以观其弊,彼求斗不得,欲走无路。
不过十日,世充之首可悬于麾下。
” 单雄信等诸将轻世充,皆请战。
仁基苦争不得。
密难违诸将言,战,遂大败。
仁基为世充所虏。
世充以仁基父子并骁勇,深礼之,以兄女妻行俨。
及僭尊号署,仁基为礼部尚书,行俨为左辅大将军。
行俨每战,所当皆披靡,号万人敌。
世充惮其威名,颇加猜防。
仁基知之,甚不自安,遂与世充所署尚书左丞宇文儒童、尚食直长陈谦、秘书丞崔德本等谋,令陈谦于上食之际,持匕首劫世充,行俨以兵应之,事定,然后辅越王侗。
事临发,将军张童儿告之,俱为世充所杀。
(节选自《北史·裴仁基传》)4.对下列句子中蓝色色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便弓马便:熟习。
B.简精兵三万简:挑选。
C.以逼东都逼:逼近。
D.世充却还却:表示转折。
5.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以其众归密其孰能讥之乎B.王世充以东都食尽引以为流觞曲水C.所得军资纵一苇之所如D.将军张童儿告之不知东方之既白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裴仁基为激励士气,把军用物资分赏给部下,却遭萧怀静制止,这使两人的矛盾激化,并最终导致后者被杀,裴仁基本人叛变。
B.面对王世充的进攻,裴仁基和李密在战术上各有己见,但单雄信等将领支持李密,坚决反对裴仁基的主张,结果因轻敌冒进带来大败。
C.裴仁基父子在战败被俘后,凭借自身的骁勇善战,依然享有很高的名望,但由于得不到王世充的真正信任,便企图劫持王世充而效力于越王。
D.根据文本,可以看出裴仁基性格的多面性:他遇事会“苦谏”“苦争”,不隐瞒自己的观点;另一方面,他也会因他人的猜忌而采取极端手段。
7.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谅反,仁基苦谏见囚;谅败,超拜护军。
(5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世充以仁基父子并骁勇,深礼之,以兄女妻行俨。
(5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11分)采莲曲[唐]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8.作者是如何将采莲少女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结合诗歌前两句,谈谈你的理解。
(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乱入” 一词在诗中的表达效果。
(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1)____,____。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曹操《短歌行》)(2)____,用之不竭。
____,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苏轼《赤壁赋》)(3)亦余心之所善兮,____。
怨灵修之浩荡兮,____。
(屈原《离骚》)三、散文阅读(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25分)人在胡同第几槐刘心武五十八年前跟随父母来到北京,从此定居此地再无迁挪。
北京于我,缘分之中,有槐。
童年在东四牌楼隆福寺附近一条胡同的四合院里居住。
那大院后身,有巨槐。
那株巨槐,仰起头,脖子酸了,还不能望全它那顶冠。
巨槐叶茂如伞,网住好大一片阴凉。
最喜欢它开花的时候,满树挂满一嘟噜一嘟噜白中带点嫩黄的槐花,于是,就有院里还缠着小脚的老奶奶,指挥她家孙儿,用好长好长的竹竿,去采下一笸箩新鲜的槐花,而我们一群小伙伴,就会无形中集合到他们家厨房附近,先是闻见香气,然后,就会从老奶奶让孙儿捧出的圆形盖帘上,分食到用鸡蛋、蜂蜜、面粉和槐花烘出的槐花香饼……后来我搬出那四舍院了,但依然会在梦里来到巨槐之下,梦境是现实的变形。
我会觉得自己在用一根长长的竹竿,吃力地举起不是采槐花,而是采槐花谢后结出的槐豆——如果槐花意味着甜蜜,那么槐豆就意味着苦涩,过去北京胡同杂院里生活困难的人家,每到槐豆成熟,就会去采集,将它晾干后卖给药房做药材……在梦里,我费尽力气也揪不下槐豆来,而巨槐顶冠仿佛乌云,又化为火烫的铁板,朝我砸了下来,我想喊,喊不出声,想哭,哭不出调……噩梦醒来是清晨,但迷瞪中,也还懂得喟叹:生存自有艰难面,世道难免多诡谲……除了院子里的槐树,还有更可爱的胡同路边的路槐。
槐树有多种,国槐虽气派,若论妩媚,则似乎略输洋槐几分。
洋槐开花在春天,一株大洋槐,开出的花能香满整条胡同。
北京胡同四合院树木种类繁多,而最让我有家园之思的,是槐树。
东四牌楼附近,现在仍保留着若干条齐整的胡同。
胡同里,依然还有寿数很高的槐树,有时还会是连续很多株,甚至一大排。
不要只对胡同的院墙门楼木门石墩感兴趣,树也很要紧,槐树尤其值得珍视。
青年时代,就一直想画这样一幅画,胡同里的大槐树下,一架骡马大车,静静地停在那里,骡马站着打盹,车把式则铺一张凉席,睡在树阴下,车上露出些卖剩的西瓜……这画始终没画出来,现在倘若要画,大槐树依然,画面上却不该有早已禁止入城的牲口大车,而应该画上艳红的私家小轿车……过去从空中俯瞰北京,中轴线上有“半城宫殿半城树”一说,倘若单俯瞰东四牌楼或者西四牌楼一带,则青瓦灰墙仿佛起伏的波浪,而其中团团簇簇的树冠,则仿佛绿色的风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