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数学三下《认识面积》word教案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什么是面积》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什么是面积》北师大版
举例:比较两个长方形的面积,一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为3厘米和4厘米,另一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为6厘米和2厘米,让学生通过计算得出面积相等的结果。
四、教学流程
三年级下册数学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什么是面积》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比较大小的纸片或物体?”(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面积的概念和度量方法。
3.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有待提高。在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部分学生发言不积极,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讨论主题不够感兴趣或者缺乏自信。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我可以在设置讨论主题时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同时鼓励他们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
4.教学评价方式有待丰富。在本次教学中,我主要关注了学生对面积概念的理解和应用,但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不够充分。今后,我可以增加课堂提问、小组互评等环节,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面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举例:在度量不规则图形面积时,可以采用分割、拼接等方法,将不规则图形转化为规则图形进行度量。
(3)面积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学生往往难以将面积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教师需要设计具有实际意义的练习题,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举例:计算教室地面的面积,让学生了解面积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1课时什么是面积(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1课时什么是面积(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1课时什么是面积(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面积的概念,理解面积的含义。

2.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操作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 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1. 面积的概念。

2. 面积单位的意义。

3. 面积的测量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面积的概念及面积单位的意义。

2. 教学难点:面积测量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面积卡片等。

2. 学具:直尺、圆规、剪刀、彩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面积的概念。

2. 新课:讲解面积的概念,让学生了解面积的含义。

3. 活动一:让学生观察、比较不同形状的图形,认识面积单位。

4. 活动二:分组合作,探究面积测量方法。

5. 巩固练习:布置相关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

7.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面积的概念2. 面积单位的意义3. 面积的测量方法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让学生完成相关练习,巩固面积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2. 提高题: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运用面积知识。

3. 拓展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研究,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对面积概念的理解,及时纠正错误认识。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操作能力。

3. 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关注学习困难的学生,提高整体教学效果。

总计:约2000字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因为这是整个教案中实施教学的核心环节,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实现,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1. 导入情境创设:利用学生熟悉的日常场景,如房间的地面、书本的封面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感受面积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问题提出:通过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面积吗?”引发学生的思考,为后续教学做好铺垫。

北京版数学三下《认识面积》word教案

北京版数学三下《认识面积》word教案

认识面积教学内容:第38页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教学引导学生感知面积的大小,理解面积的意义,通过操作形成“面积”概念;学会使用重叠法、数方格的方法比较不同的面积。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和多角度思考问题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形成“面积”概念;会使用重叠法、数方格的方法比较不同的面积。

教学难点:形成“面积”的概念。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5分钟)1.请同学回忆一下,测量长度用哪些计量单位?1厘米大约有多长?请在空中比划一下,1分米有多长?1米有多长?2.(出示照片框)照片框是用木条钉成的,这一周的木条长是它的什么?给照片配上一块玻璃,要装多大的玻璃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新授(28分钟)(一)认识面积。

1.认识物体的表面。

教师拿出数学课本,摸摸它的封面,告诉学生这是数学课本的封面;再摸摸黑板的面,告诉学生这是黑板的面。

然后,让学生摸一摸铅笔盒盖的面、课桌的桌面。

指出:像课本封面、黑板面、铅笔盒盖的面、桌面等都是物体的表面。

(板书:表面)2.认识平面。

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指名学生摸一摸它们的表面,使学生感知它们都是平面图形。

(板书:平面)教师出示图让学生指出哪些图形是封闭的,哪些不是。

然后告诉学生:封闭的平面图形叫做围成的平面。

(在“平面”前面板书:围成的)4.认识表面和围成的平面的大小。

(1)让学生说说摸过的物体的表面哪个最大?哪个最小?(2)让学生观察黑板上的长方形和正方形,说出哪个大些,哪个小些。

(3)让学生说说上图(2)有没有大小。

(没有)为什么?(因为不是围成的平面。

)教师指出:从上面的举例,我们可以看出物体的表面、围成的平面图形,它们都有大小。

5.教师归纳面积的含义。

像我们刚才摸过的物体的表面的大小、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都叫做它们的面积,用比较简练的话来说就是: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面积》教学设计(精选5篇)

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面积》教学设计(精选5篇)

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面积》教学设计(精选5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面积》教学设计(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面积》教学设计1学习目标:1.结合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面、面积的含义,能用正方形作单位表征简单图形的面积。

2.经历面积与周长的区分,加深学习重点:结合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

学习难点:面积与周长的区分学习准备:学具(方格纸、圆片、正方形、三角形、小印章等)、课件。

学习过程:预设一、激情导课本节课我们学习与“面”有关的知识二、民主导学1.任务一:初步认识面(1)摸一模,认识面。

请学生用手摸一摸数学书封面,再摸一摸课桌的桌面。

通过更丰富的素材,积累比较面的的经验。

教师请学生观察教室中黑板面和国旗的表面,(2)找找自己身上的面,比比脸面与桌面的不同。

(3)认识曲面(苹果、乒乓球)2. 任务二:认识面积大家来进行涂色比赛。

请一名同学上台来涂,其他同学在自己的座位完成涂色任务,最快涂完的获胜。

2.探讨比赛规则是否公平,知道“面积”的概念。

)结合实例认识面积。

教师举例说明:黑板表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积;国旗表面的大小,就是……(板书课题:认识面积。

)2.学生举例说明物体表面的面积。

(1)动作、语言相结合,说明身边物体的面积。

请学生边摸边说,什么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什么是课桌面的面积……(2)通过想象,举例说明其他物体表面的面积。

请学生结合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物体,边想象边说一说它们的面积。

3.用丰富的实例,进一步完善对面积的认识。

(1)摸摸字典的封面和侧面,说一说哪一个面的面积比较小。

4.周长与面积的区别5. 将数学书按不同位置摆放,说一说封面面积的大小是否有变化。

三、检测导结完成第62页做一做。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面积(7篇)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面积(7篇)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面积(7篇)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面积1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目标:1、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2、培养学生用面积单位直接测量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概括和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教学难点:初步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面积概念教学准备:学具袋、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51.“涂颜色”比赛。

2.导入。

刚才老师画的是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平面图形的周长。

而这两位同学涂的,是平面图形的大小,也就是平面图形的面积。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学习有关面积的知识。

二、进行新课 20(一)面积和面积单位1.物体的表面。

让学生闭起眼睛,把数学书和铅笔盒的表面看一看、摸一摸。

比一比,哪个表面大。

比课桌面和椅子面,再出示两张树页,进行比较。

教师揭示: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

2.平面图形。

投影出示两个大小不等的正方形,让学生比较这两个正方形哪个比较大?哪个比较小?第一组:圆形第二组:提问:(1)第一组两图相比,哪个面积大?(通过观察,学生看到三角形面积中可以包含这个圆的面积,因此三角形面积大于圆面积。

)(2)怎样比较第二组两图?(这两幅图可以用重叠的方法来比较。

得出图1的面积比图2的面积大。

)3.揭示面积概念。

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都是有大小的,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4.比较面积大小。

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有各种形状和大小,有规则的也有不规则的。

像刚才两位同学涂的平面图形就是不规则的,请你比较下面各组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

第三组:第三组两图的形状差别较大,不能用重叠的方法,怎样来比较它们的大小呢?大家可以拿出纸和笔,同桌两人合作,想个可行的方法。

(教师巡视,指导)请一生投影演示方法,提问:你听懂了吗?(用划方格的方法。

如下图所示。

通过数方格,看哪个图形包含同样大小的方格数多,哪个面积就大。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什么是面积(认识面积)|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什么是面积(认识面积)|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 什么是面积(认识面积)|北师大版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 什么是面积(认识面积)|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关于面积的知识。

我们将通过北师大版的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来了解面积的概念,以及如何计算面积。

在这一章节中,我们会学习到面积的定义,面积的单位,以及如何用不同的方法来计算面积。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面积的概念,掌握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掌握面积的计算方法。

难点是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面积的概念,我准备了一些实物,如课本、练习本、直尺、三角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向学生们展示一些实物,如课本、练习本,让他们观察这些物体的表面大小,并引导学生思考:我们怎样才能知道一个物体的表面大小呢?3. 面积计算:然后,我会引导学生学习面积的计算方法。

我会用一些简单的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来演示如何计算它们的面积。

5.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例题后,我会给学生一些练习题,让他们在课堂上完成。

我会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6. 板书设计:在课堂上,我会用板书来展示面积的计算公式,以及一些重要的知识点。

7. 作业设计:课后,我会给学生布置一些作业,让他们巩固所学的知识。

作业题目包括计算不同图形的面积,以及解决实际问题。

8.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我会反思这一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学生们是否掌握了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如果有可能,我还会给学生提供一些拓展延伸的学习材料,帮助他们进一步深入学习。

这就是我对于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 什么是面积(认识面积)的教学设计。

我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面积的概念,掌握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在实践情景引入环节,我选择了课本和练习本作为实物示例。

2019-2020年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面积》word教案1

2019-2020年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面积》word教案1

2019-2020年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面积》word教案1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实例和画面活动,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

2、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实例和画面活动,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经历比较两个图形米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用具:挂图、幻灯、小黑板、实物。

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借具体实例,来学习面积。

二、引导探索1、看图,比较一下每组图形的大小。

2、介绍面积定义:物体的表面积或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面积。

3、你还能举例说明身边物体的表面或图形的大小。

4、比较下面图形的大小。

5、小组讨论进行实际操作,如何比较这两个图形的大小。

6、汇报操作方法。

三、拓展应用。

1、说一说每种颜色图形的面积是多少。

2、这两个图案哪个面积大?附送:2019-2020年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面积》教学设计与反思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拱北小学薛颖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42、43页。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在比较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的过程中体会面积的含义,知道物体的表面和平面图形有大小之分,能选择不同的方法比较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

●数学思考、解决问题1.体会利用数格子来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并感知其局限性,体会到在比较面积大小的时候统一标准的必要性。

2.建立探索式的学习方式,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目标让学生在有趣的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通过分享用估测解决问题的经验,从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养成办事要想策略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课前准备的东西(桔子、柚子)带来了吗?你们能猜出我让你们带这些东西做什么吗?(二)探究新知,构建模型。

1.初步感知面积的含义。

(1)动手操作,感知物体的表面。

每六个同学围坐一桌,每桌准备一个柚子,每人准备一个桔子。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 面积的认识|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 面积的认识|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 面积的认识|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认识面积的概念,了解常见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2.掌握正方形、长方形、菱形、三角形四种常见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3.发现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教学重难点1.面积的概念及相关概念(单位、平方等)2.面积计算的实际应用3.辨认图形并计算面积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教师板书并提问:“小明家的客厅是哪种形状的?它的大小如何描述?”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然后,出示正方形、长方形、菱形和三角形等图形,并做出简要介绍。

在介绍过程中,教师可以提问“这些图形有什么联系和区别?”或者“哪些图形容易计算面积?哪些图形计算面积较难?”引导学生了解面积的概念和单位,如平方米、平方厘米,并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感知面积的实际应用,如测量房间面积、购买地毯等。

2. 探究面积的基本计算方法教师出示一个正方形纸片,并问学生:“如何计算这个正方形的面积?”引导学生使用公式s × s(或s²)计算出正方形的面积,并让学生尝试利用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其他正方形的面积。

接着,以长方形为例,教师出示一张长方形的图形,并引导学生从图形库里找到2个相似图形进行拼合,再用尺角器量出所得长方形的长度和宽度并计算面积。

教师再给出长方形的面积公式,s × t(或st),并带领学生使用公式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其他三角形和菱形的面积计算同上。

3. 举一反三:从计算单个图形的面积到判断形状大小的关系教师布置题目: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的面积都是12平方米,哪个图形的周长更长?让学生自己考虑答案,并给予提示。

引导学生查看公式,了解周长和面积的关系,得出结论:相同面积的情况下,周长更小的图形更紧凑,形状更小。

4. 小结巩固设计一系列面积计算小练习,包括正方形、长方形、菱形、三角形等图形的计算,并在教师示范之后,要求学生自学、讨论并解决问题。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什么是面积,面积公式以及面积的实际应用。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认识面积|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认识面积|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 认识面积|北师大版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 认识面积|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案,第五章的第一节——认识面积。

在这一节中,我们将学习面积的概念,以及如何比较不同图形的面积大小。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面积的含义,学会用不同的方法比较图形的面积大小,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掌握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

难点是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面积的概念,我准备了一些实物模型和图片,以及一些用来测量和比较的工具,如尺子、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六、板书设计在课堂上,我会设计一些简洁明了的板书,帮助学生们理解和记忆面积的概念以及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

七、作业设计作业设计如下:1. 请同学们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例子可以体现出面积的概念?答案:可以找到一些例子,如房间的面积、桌子的面积等。

2. 请同学们用尺子测量一张纸的尺寸,然后计算出它的面积。

答案:根据纸的尺寸,计算出它的面积。

3. 请同学们用剪刀剪出两个不同的图形,然后比较它们的面积大小。

答案:根据图形的尺寸,计算出它们的面积,并进行比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对面积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但在实践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对于如何比较图形面积大小还不够熟练,我在课后会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辅导。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们在课后寻找更多的例子,运用所学的知识,将数学与生活结合起来。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面积的概念面积的概念是本节课的基础,也是学生们容易混淆的地方。

面积是图形所覆盖的平面空间大小,是一个量,用来描述图形的大小。

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面积的概念,我通过实物模型和图片引入了生活中的面积现象,让学生感受到面积的存在。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2认识面积|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2认识面积|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2 认识面积|北师大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的重要性。

本节课,我将带领同学们学习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的第五章第二节内容——认识面积。

一、教学内容1. 面积的概念:介绍面积的定义,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

2. 面积的计量单位:学习面积的计量单位,如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等。

3. 面积的计算:教授面积的计算方法,让学生能够运用公式计算简单图形的面积。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 理解面积的概念,掌握面积的计量单位。

2. 学会计算简单图形的面积,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面积的概念,面积的计量单位,简单图形的面积计算。

难点:面积的计算方法,特别是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学具:练习本、尺子、铅笔、剪刀、彩纸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地面、桌面等,引导学生发现面积的存在。

2. 面积的概念: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引出面积的定义。

3. 面积的计量单位:学习面积的计量单位,让学生了解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4. 面积的计算:教授面积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运用公式计算简单图形的面积。

5.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面积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6.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一些典型的例题,让学生掌握面积计算的方法。

7.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如何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分享计算方法。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 面积的概念2. 面积的计量单位3. 面积的计算方法七、作业设计(1)正方形面积:边长为4厘米(2)长方形面积:长为6厘米,宽为3厘米(3)三角形面积:底为8厘米,高为5厘米2. 实际应用题:小明家的客厅长9米,宽6米,请计算小明家客厅的面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拓展延伸: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物体,尝试计算它们的面积,如计算书本的封面面积、自己的房间面积等。

北师大版数学三下《什么是面积》word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三下《什么是面积》word教案

《什么是面积》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4单元“什么是面积”P47-49。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具体实例和画图活动,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动手、动脑,激发学生的热情,使学生具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结合具体实例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

难点: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四、课时课型:1课时、新授课(几何教学)五、教学准备:教具:课件、数学书、科学书、长方体盒子、正方体盒子学具:透明方格纸、1个圆纸片(r=1cm),正方形纸片(最大面积),长方形有(最小的面积),正方形纸片(2cm x 2cm)、正方形纸片(6x6cm)、长方形纸片(4x10cm)、周长6x4=24cm和4x9=36cm的两条强子。

六、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师:同学们,请捧起数学书用手来摸一摸数学书漂亮的封面,什么感觉?生:平平的、滑滑的师:我们的科学书也有这样一个漂亮的封面,它的面也是-------平平的、滑滑的,那你知道这两本书的封面,哪个大、哪个小吗?生:科学书封面大、数学书封面小。

师:在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物体它们也有这样一个平平的、滑滑的面你能说一说吗?生:桌面铅笔盒面、黑板面师:那黑板面和桌面哪个大哪个小啊?师:生活中的物体它们都有面,不同的物体它的面的大小是不同的,在数学当中我们把物体表面的大小称为它的面积,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什么是面积”。

(板书课题)板书:物体表面的大小-------------------面积(二)初步感受物体面积的大小师:像桌子表面的大小我们就把它叫做桌子面的面积。

那手掌的面积是指什么呢?生:指手掌表面的大小。

(生和师比手掌)师:xx give me five!看到这两个手掌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最好用上我们刚刚学的这个词-----------面积。

北京版三年下面积和面积单位word教案

北京版三年下面积和面积单位word教案

面积单位素质教学目标:知识:熟悉常常利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初步成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实际观念;能力:培育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和空间观念及想像能力。

思品:通过学习了解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建设中的应用,培育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明确学习目的。

教学重点:熟悉常常利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教学难点:初步成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实际观念;教学进程:一、温习导入(5分钟)一、在上一节课,咱们熟悉了面积,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能够用什么方式?二、教师出示两个边长20厘米的正方形,把它们贴在黑板上,让两个学生别离用边长5厘米和1分米的正方形去拼摆,摆完后,各自说出摆的结果。

请同窗们比较两个正方形的面积。

为何不能比?教师指出:适才老师给出的两个正方形的面积相等,可是由于两个同窗所用的小正方形的大小不一样,也就是面积单位不一样,所以量出结果就不相同。

若是要使量得的结果相同,就必需要有一个统一的面积单位。

(板书:面积单位)二、新授(25分钟)(一)熟悉平方厘米师:统一的常常利用的面积单位有三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边说边板书出三种面积单位。

)1.让学生拿出课前预备好的正方形,量一量它的边长。

教师指出: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2.让学生观察一下1平方厘米的大小,并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和自己的手指甲比一比,看哪个指甲的面积接近1平方厘米,然后,让学生说一说,周围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接近1平方厘米。

3.用1平方厘米测量图形的面积。

让学生拿出课前预备好的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纸(中间不画虚线),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去量,看这张长方形纸能够摆放几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并说出那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几平方厘米。

(二)熟悉平方分米。

1.熟悉1平方分米量一量学具里正方形的纸板的边长是多少分米?师:那个正方形的纸板的就是1平方分米。

2.用一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测量课桌面的面积。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5.1 认识面积 北京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5.1 认识面积 北京版

认识面积教学目标:1、在摸一摸、比一比、涂一涂等学习活动中,感悟什么是面积,理解并掌握面积的含义。

2、在实际比较图形大小的过程中,经历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进一步理解面积的含义。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合作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面积的含义,感悟统一单位的必要性,感受用正方形做面积单位的便捷与合理。

教学难点:面积概念的建立教学用具:课件、两个不同颜色的长方形、小正方形、小圆片等教学过程一、课前导入:听唱《小小粉刷匠》。

二、探究与解决1、找一找,说一说、摸一摸周围物体认识表面师:同学们,我们生活中很多物体周围的物体上有面吗你在哪儿见过“面”?师:请你们张开手掌,认真地、慢慢地摸这个面的全部。

感觉怎么样教师出示桔子,请学生摸桔子的表面,对比桔子的面与刚才摸过的面有什么不同?师:说明这些都是物体表面。

板书:物体表面2 直观感知面有大小,建构面积概念师:请你们想想,这些物体的表面都一样吗师:哪里不一样师:你能举个例子吗师:你能找一个比黑板的面小的面吗找一个比黑板的面大的吗?再找一个大很多的面师:通过比较,我们发现物体的表面是有大,有小的。

板书:大小3、揭示面积概念师:在刚才摸的过程中,我们感受到了面的大小,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的面积。

板书:认识面积齐读课题说一说:课件数学书封面的大小是数学封面的面积。

师:请同学们摸着数学书的封面说说。

4、完善面积概念结合封闭图形,认识面积师:刚才我们通过观察、比较发现物体表面的面积有大有小。

那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它们都有面积吗请同学们观察这几个图形,给图形涂上你喜爱的颜色,然后发现了什么课件生:第四个图形没有封上。

请学生将一些物体的表面画下来是什么图形完善面积概念: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找生连起来读。

师:真聪明,一学就会。

5.感受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课件展示:你们看看是老师手掌面积大,还是他手掌面积大像这种面积差别大的,我们可以用观察的方法比较它们观察法。

北师大小学数学三下《5.1什么是面积》word教案 (1)doc

北师大小学数学三下《5.1什么是面积》word教案 (1)doc
4〕照顾导入情境,比拟方形按钮的大小
小结方法“统一标准〞
利用小方块师生共同测量方形按钮大小,得出结论,照顾开头。
2、结合板书,引导学生进展知识整理
四、练中玩,升华认识
明理:面积一样,形状可能不同
1、爸爸妈妈什么原因意见不一?
情境:妈妈量了餐桌的桌面面积是36个小垫子的大小,爸爸拿着那个垫子去买了一块面积也是36个小垫子大小的餐台垫。拿回家一配却不适宜,你们明白什么原因吗?
2、咨询题激趣
同学们,你认为猫老大和淘气应该按……〔确信吗?〕
3、看来,同学们都非常严肃地对待那个咨询题,临时还不能确信地拿出解决方案,要解决那个咨询题,需要学习一个新的知识。
板书课题:面积
二、摸一摸,初步认识
1、摸纸盒的外表
生活中到处都有物体,老师拿的物体是纸盒,注意看老师是如何摸的,摸的是纸盒的哪个面?
1、比拟面积的大小,体验方法的多样化
1〕、面积有大有小,长方形纸片的面积与梯形纸片的面积相比拟,谁大谁小?
像如此通过眼睛观看就能比拟面积大小的方法,我们把它叫做“观看法〞
学生举例
2〕、提供学具:两张大小差不多的三角形纸片
学生动手操作,小结“重叠法〞
3〕提供学具:从教材附页剪下的长方形、正方形纸片
学生动手操作,小结“剪拼法〞
这是哪一个面?那个呢?
〔老师摸的是纸盒的上面、下面、前面、后面。〕
小结:这些基本上纸盒的面。
2、摸课本、铅笔盒、课桌的面。
拿起你们的课本象老师如此摸一摸。摸的是课本的什么面?
用如此的方法再摸一摸铅笔盒的面、摸一摸课桌的面。
你是怎么样摸的,摸的是哪个面?学生个不反应〔要求有不同类型的同学汇报〕
3、介入概念
2、小练习:教材P41第1题

《面积的认识》(教案)-2020-2021学年数学 三年级下册 北师大版

《面积的认识》(教案)-2020-2021学年数学  三年级下册  北师大版

《面积的认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

2.通过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等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

3.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

难点: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初步感知。

师: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出示苹果)谁想摸一摸它?什么感觉?生:凸出来的师:请同学们拿起自己的数学书、摸一摸它的封面、(把手伸平从头到尾)课桌(仔细,完整的摸),什么感觉?(二)充分感知,引导建构。

1、师:刚才你们摸到的就是物体的表面,还有哪些物体有面呢?(找到就摸一摸,说说感觉)师:这就说明,物体的表面有平的,也有像苹果一样不平的。

2、小小粉刷匠:师:(出示两面长不相同但宽相同的长方形墙)说一说用同样的速度,哪面墙先刷完?为什么?(因为左边的小,右边的大,所以左边的先刷完。

)师:这里的大与小指的是什么呢?(墙的表面)师:你会比较它们的大小吗?(课件)师:物体表面有大小之分,物体表面的大小就叫做它们的面积(板书)师:同学们请看,这两个谁是正方形?(对,因为正方形是有四条相同的边首尾相连围成的,像这样首尾相连围成的图形叫做封闭图形,那么,我们还学过哪些封闭图形,你能举例吗?)师:封闭图形也有大小,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板书)老师把它连成一句话(给出定义:物体表面的大小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板书:大小面积。

)(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什么是面积,全班说一说)3、运用“面积”说一说:师:刚才我们认识了面积,比如黑板的表面比电视机的表面大,现在还可以怎么说?4. 比较面积的方法(1)师:这句你会说吗?(填词:黑板面的面积比数学书面的面积大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学生:看(数学书中这种方法叫做观察法)(2)课件出示两个一条边相等另一边不等的长方形。

师:看老师准备的这两个图形,猜猜哪个的面积大?(观察不出来)生:(答案不统一)师:说说你是怎样想的?(重叠法)(3)体验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什么是面积》word教案 (10)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什么是面积》word教案 (10)

年级:三年级什么是面积 3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结合具体实例和画图活动,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

2. 能力目标: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3. 情感目标: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以及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实例和画图活动,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1. 理解图形面积的含义。

2. 能够正确的判断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教具课件设计者太和镇小学三年教研组刘晶等教师教学设想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 学 设 想教学步骤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一、导入部分二、新授部分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给你们介绍数学王国的新朋友了,你们高兴吗? 1. 认识物体表面的面积。

首先我们来玩第一个游戏: ① 摸一摸:摸一摸课桌面、数学书的封面、铅笔盒的面,再摸摸自己的脸、手掌面。

师:我们刚才摸的这些,都是物体的表面。

② 比一比:比一比身边两个物体的表面的大小。

2. 比较数学书和练习本师:数学书和练习本比,哪个大?你是怎样比较的?比较它们哪一部分的大小呢?3. 并和小伙伴比比手掌面的大小。

③ 说一说:通过刚才的比较,我们发现了物体的表面有的……有的……(师作手势)谁来说说你刚才比较的结果?4. 认识图形的面积学生拿出数学书和练习本进行实际的比较,并观察、触摸所比较的部分。

三、探索方法①描一描:选一样刚才摸过的物体,把它的面描在白纸上。

②比一比:出示两组平面图形,让学生比一比面积的大小。

③说一说:现在谁能说说什么叫做面积?比一比,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1. 拿出两个大小相差很多的图形,比较大小。

2. 请学生拿出附页2中已剪好的图5,观察这两个图形的面积。

3. 你觉得哪种方法更好些呢?活动三:创意大比拼,体验面积相同的图形可以有不同的形状创作要求:在方格纸上画3个面积等于7个方格的图形,比一比,谁画得准确而有创意。

活动思考:通过这次活动,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呢?学生进行描绘齐读面积的定义。

三年级数学下册 认识面积教案 北京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 认识面积教案 北京版

认识面积素质教学目标:知识:通过教学引导学生感知面积的大小,理解面积的意义,通过操作形成“面积”概念;学会使用重叠法、数方格的方法比较不同的面积。

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

思品: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和多角度思考问题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形成“面积”概念;会使用重叠法、数方格的方法比较不同的面积。

教学难点:形成“面积”的概念。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5分钟)1、请同学回忆一下,测量长度用哪些计量单位?1厘米大约有多长?请在空中比划一下,1分米有多长?1米有多长?2、(出示照片框)照片框是用木条钉成的,这一周的木条长是它的什么?给照片配上一块玻璃,要装多大的玻璃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新授(28分钟)(一)认识面积1、认识物体的表面教师拿出数学课本,摸摸它的封面,告诉学生这是数学课本的封面;再摸摸黑板的面,告诉学生这是黑板的面。

然后,让学生摸一摸铅笔盒盖的面、课桌的桌面。

指出:像课本封面、黑板面、铅笔盒盖的面、桌面等都是物体的表面。

(板书:表面)2、认识平面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指名学生摸一摸它们的表面,使学生感知它们都是平面图形。

(板书:平面)3、认识围成的平面教师出示图让学生指出哪些图形是封闭的,哪些不是。

然后告诉学生:封闭的平面图形叫做围成的平面。

(在“平面”前面板书:围成的)4.认识表面和围成的平面的大小。

(1)让学生说说摸过的物体的表面哪个最大?哪个最小?(2)让学生观察黑板上的长方形和正方形,说出哪个大些,哪个小些。

(3)让学生说说上图(2)有没有大小。

(没有)为什么?(因为不是围成的平面。

)教师指出:从上面的举例,我们可以看出物体的表面、围成的平面图形,它们都有大小。

5.教师归纳面积的含义。

像我们刚才摸过的物体的表面的大小、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都叫做它们的面积,用比较简练的话来说就是: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二)教学用重叠的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面积
教学内容:第38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教学引导学生感知面积的大小,理解面积的意义,通过操作形成“面积”概念;学会使用重叠法、数方格的方法比较不同的面积。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和多角度思考问题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形成“面积”概念;会使用重叠法、数方格的方法比较不同的面积。

教学难点:形成“面积”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5分钟)
1.请同学回忆一下,测量长度用哪些计量单位?
1厘米大约有多长?请在空中比划一下,1分米有多长?1米有多长?
2.(出示照片框)照片框是用木条钉成的,这一周的木条长是它的什么?给照片配上一块玻璃,要装多大的玻璃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新授(28分钟)
(一)认识面积。

1.认识物体的表面。

教师拿出数学课本,摸摸它的封面,告诉学生这是数学课本的封面;再摸摸黑板的面,告诉学生这是黑板的面。

然后,让学生摸一摸铅笔盒盖的面、课桌的桌面。

指出:像课本封面、黑板面、铅笔盒盖的面、桌面等都是物体的表面。

(板书:表面)
2.认识平面。

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指名学生摸一摸它们的表面,使学生感知它们都是平面图形。

(板书:平面)
教师出示图让学生指出哪些图形是封闭的,哪些不是。

然后告诉学生:封闭的平面图形叫做围成的平面。

(在“平面”前面板书:围成的)
4.认识表面和围成的平面的大小。

(1)让学生说说摸过的物体的表面哪个最大?哪个最小?
(2)让学生观察黑板上的长方形和正方形,说出哪个大些,哪个小些。

(3)让学生说说上图(2)有没有大小。

(没有)为什么?
(因为不是围成的平面。


教师指出:从上面的举例,我们可以看出物体的表面、围成的平面图形,它们都有大小。

5.教师归纳面积的含义。

像我们刚才摸过的物体的表面的大小、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都叫做它们的面积,用比较简练的话来说就是: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二)教学用重叠的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同学们一眼就看出黑板的面积比课桌面大,再看这里的两个图形。

(出示两张不同颜色的长方形纸)
提问:
“你能一眼看出哪个图形的面积大吗?”
“不能,怎么办呢?”,老师把它们重叠起来。

“现在能判断出它们的大小吗?”
“哪个大?能知道大多少吗?”
2.用数方格的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教师出示一个长30厘米、宽15厘米的长方形和一个边长20厘米的正方形,用重叠的方法比较它们的面积。

这时不能判断出它们的大小。

教师把它们粘贴在黑板上,把两个图形划分成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方格(边长5厘米)。

提问:
“数一数长方形里包含几个小正方形,正方形里包含几个小正方形。


“长方形里包含 18个小正方形,正方形里包含 16个小正方形,所以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比正方形的大。

用来量面积的那个小正方形就叫做一个面积单位。


“长方形的面积比正方形大几个面积单位?”
“从上面可以看出:用重叠的方法和用数小正方形的方法比较面积大小,哪种精确些?”
通过教师的演示和学生回答问题,使学生明确:用划分成小正方形的方法来比较面积的大小,不仅能看出谁的面积大,而且还知道大多少,所以这种方法比重叠的方法精确些。

三、巩固练习(5分钟)
比较下面图形的面积,哪个大,哪个小?
第42页第1题、第4题。

四、总结(2分钟)
用数方格的方法要注意什么?
板书设计:
面积比较面积的大小重叠法数方格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