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的密实度
含水率和压实度的关系

含水率和压实度的关系
含水率和压实度是土壤力学中的两个重要参数,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含水率是
指土壤中水分的含量,一般用干土重和湿土重之差除以干土重计算得出,单位为百分比。
压实度是指土壤的密实程度,包括干密度、最大干密度、最小干密度和相对密度等指标。
W = (Gs × Gs + e) / Gs × 100%
其中,W为含水率;e为土壤的孔隙度;Gs为土颗粒的比重(一般为2.65)。
这个公式表达了含水率和压实度之间的直接联系。
根据公式,当土壤的孔隙度一定时,含水率的增加会导致土颗粒之间的距离减小,从而使土壤的密实程度提高。
反之,当含水
率降低时,土颗粒之间的距离增大,土壤的密实程度会降低。
在实际工程中,含水率和压实度之间的关系对土壤的轻重压杆和抑制沉降有着很大的
影响。
例如,在建筑物地基的施工中,为了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必须保证土壤
具有一定的压实度,并且在一定范围内控制含水率,从而避免地基沉降过大,导致建筑物
受损甚至倒塌。
总的来说,含水率和压实度是土壤力学中非常重要的参数,它们紧密联系在一起,对
土壤的力学性质和工程应用有着重要影响。
在实际工程中,对于含水率和压实度的控制要
求特别严格,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和优化,以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
土的密实度

详细内容:土石料的压实,是土石坝施工质量的关键。
维持土石坝自身稳定的土料内部阻力(粘结力和摩擦力)、土料的防渗性能等,都是随土料密实度的增加而提高。
例如,干表观密度为l.4t/m³的砂壤土,压实后若提高到1.7t/m³,其抗压强度可提高4倍,渗透系数将降低至1/2000。
由于土料压实结果,可使坝坡加陡,加快施工进度,降低工程投资。
一、土料压实特性土料压实特性,与土料本身的性质、颗粒组成情况、级配特点、含水量大小以及压实功能等有关。
对于粘性土和非粘性土的压实有显著的差别。
一般粘性土的粘结力较大,摩擦力较小,具有较大的压缩性,但由于它的透水性小,排水困难,压缩过程慢,所以很难达到固结压实。
而非粘性土料则正好相反,它的粘结力小,摩擦力大,具有较小的压缩性,但由于它的透水性大,排水容易,压缩过程快,能很快达到密实。
土料颗粒粗细组成也影响压实效果。
颗粒愈细,空隙比就愈大,所含矿物分散度愈高,就愈不容易压实。
所以粘性土的压实干表观密度低于非粘性土的压实干表观密度。
颗粒不均匀的砂砾料,比颗粒均匀的细砂可能达到的干表观密度要大一些。
土料的含水量是影响压实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用原南京水利实验处击实仪(简称南实仪)对粘性土的击实试验,得到一组击实次数、干表观密度与含水量的关系曲线,如图4 2所示,图中”为击实次数,G为饱和度。
在某一击实次数下,干表观密度达到最大值时的含水量为最优含水量;对每一种土料,在一定的压实功能下,只有在最优含水量范围内,才能获得最大的干表观密度,且压实也较经济。
非粘性土料的透水性大,排水容易,压缩过程快,能够很快达到压实,不存在最优含水量,含水量不作专门控制。
这是非粘性土料与粘性土料压实特性的根本区别。
压实功能的大小,也影响着土料干表观密度的大小,从图4—2可见,击实次数增加,干表观密度电随之增大而最优含水量则随之减小。
说明同一种土料的最优含水量和最大干表观密度并不是一个恒定值,而是随压实功能的不同而异。
土力学-1.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1.5 砂土的密实度

土 土愈松散。 力 学
e Vv Vs
南 华
2.相对密实度Dr
砂土在最松 砂土在天然状 散状态时的 态下孔隙比
e Vv Vs
大
孔隙比学Βιβλιοθήκη 资Dremax e emax emin
砂土在最密实状 态时的孔隙比
环
安 当Dr=0时, e=emax,表示土处于最疏松状态;
学 当Dr=1.0时, e=emin,表示土体处于最密实状态
院
Dr≤1/3
疏松状态
土
1/3<Dr≤2/3
中密状态
力 学
2/3<Dr≤1
密实状态
南 华
二、按动力触探确定砂土的密实度
大
天然砂土的密实度,可按原位标准贯入试验的锤击
学 资
数N进行评定。天然碎石土的密实度,可按原位重型圆
环 锥动力触探的锤击数N63.5 进行评定(GB50007-2002)
安
学
密实度
南
§1.5 砂土的密实度
华 一、相对密实度
大
学
土的密实度指单位体积土中固体颗粒的含量。根据
资 环
土颗粒含量的多少,天然状态下的砂、碎石等处于从紧 密到松散的不同物理状态。无粘性土的密实度与其工程 性质有着密切关系
安 学
1.孔隙比e
院
孔隙比e可以用来表示砂土的密实度。对于同一种土,
当孔隙比小于某一限度时,处于密实状态。孔隙比愈大,
松散
稍密
中密
密实
院
按N评定砂石密实度 N≤10 10<N≤15 15<N≤30 N>30
土 按N63.5评定碎石土密实度 N63.5≤5 5<N63.5≤10 10<N63.5≤20 N63.5>20 力 学
2.3 土密实度、压实和工程分类

掌握
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含量小于全质量50%
掌握
塑性指数Ip>10的土
10<Ip≤17 Ip>17 粉质粘土 粘土
2.6 土的渗透性
土的渗透性
水透过土体孔隙的现象成为渗透osmosis
土具有被水透过的性能称为土的渗透性 permeability
渗透理论
一、渗透模型
假设: 渗流模型的流量等于真 实渗流的流量;
3. 液限测定方法:
液塑限联合测定法和碟式仪法
液塑限联合测定法:以圆锥体入土深度 17mm土样含水量即液限。 《 土 工 试 验 方 法 标 准》 ( GB/T501231999 )规定 76g 圆锥仪入土深度恰好为 17 毫米所对应的含水率为17 毫米液限, 与碟式仪入土深度恰好为10 毫米所对应 的含水率为10毫米液限一致。
砂土
土的名称 砾砂 粒组含量 粒径大于2mm的颗粒 占全质量25 ~50% 粒径大于0.5mm的颗 粒超过全质量50% 粒径大于0.25mm的 颗粒超过全质量50% 粒径大于0.075mm的 颗粒超过全质量85% 粒径大于0.075mm的颗 粒超过全质量50%
粗砂
中砂 细砂
粉砂
粉土 塑性指数Ip≤10的土 粘性土
粘性土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外一种状态 是逐渐过渡的,并无明确的界限。
2. 塑限测定方法:
搓滚法和液塑限联合测定法
塑限测定方法:
搓滚法: 调制均匀的湿图样,在毛玻璃上 搓滚成3毫米直径的土条,若这个时刻恰好 出现裂缝,就把土条的含水率定为塑限
液塑限联合测定法: 取代表性试样,加入 不同数量的纯水,调制成三种不同稠度的 试样,用电磁落锥测定圆锥在自重76g作用 下经5~15秒后沉入试样的深度。以含水率 为横坐标,圆锥入土深度为纵坐标,在双 对数纸上绘制关系曲线。入土深度2毫米所 对应的含水率为塑限。
土方密实度测试相关要求

土方密实度测试相关要求1.测试标准:-国家或地区相关标准:根据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土工、建筑等相关标准进行测试。
-项目要求:根据具体项目的要求,结合相关标准制定测试标准。
2.测试样品:-根据项目要求,选择代表性的土方样品进行测试。
-样品应符合规定的采样方法和采样数量。
3.测试设备:-水密性测试仪:用于对土方材料的水密性进行测试判断。
-颜料渗透仪:用于评估土方材料中颜料的渗透性能。
4.测试方法:-准备土方样品:根据项目要求,对土方样品进行制备,并保证样品具有代表性。
-渗透性测试:使用颜料渗透仪,将颜料涂于样品表面,并观察颜料在土方中的渗透情况,评估土方材料的渗透性能。
-水密性测试:使用水密性测试仪,对土方样品进行测试,评估土方材料的水密性能。
5.测试步骤:-样品准备:采用规定的方法采集土方样品,并进行制备,确保样品具有代表性。
-渗透性测试:将涂有颜料的样品放置于颜料渗透仪中,观察颜料在土方中的渗透情况,记录颜料渗透的程度。
-水密性测试:将土方样品放置于水密性测试仪中,进行水密性测试,记录测试结果。
-结果评估:根据颜料渗透的程度和水密性测试结果,评估土方材料的密实性能,以判断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6.结果报告:-编制详细的测试报告,记录测试方法、样品信息、测试结果等内容。
-报告中应包含测试结果的评估和结论,并与相关标准进行对比。
-在报告中注明测试的可行性、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7.质量控制:-在测试过程中,应进行质量控制,包括设备校准、样品准备和测试操作的准确性等。
-根据相关标准要求,制定质量控制方案,并对测试结果进行验证。
综上所述,土方密实度测试的要求包括测试标准的选择、样品的准备、测试设备的选择和质量控制等方面。
在进行测试时,需要严格按照标准要求和测试流程进行操作,并编制详细的测试报告,以确保测试的可行性和结果的准确性。
路基压实度检测方法

路基压实度检测方法路基压实度是指路基土的密实程度,是路基土工程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路基土的压实度对路基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对路基压实度进行准确可靠的检测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路基压实度检测方法。
一、动力触探法。
动力触探法是一种常用的路基压实度检测方法,它利用冲击波在土体中传播的速度来判断土壤的密实程度。
通过在路基土体上进行一定深度的冲击,然后测量冲击波的传播速度,就可以得出土壤的密实程度。
这种方法简单、快捷,适用于各种路基土体的检测。
二、静力触探法。
静力触探法是利用静载作用下土壤的变形来判断土壤的密实程度的一种方法。
通过在路基土体上施加一定的静载,然后测量土壤的变形情况,从而得出土壤的密实程度。
这种方法对土壤的变形要求较高,适用于较硬的路基土体的检测。
三、核密度法。
核密度法是利用核密度计来测量土壤的密度和含水量,从而得出土壤的密实程度的一种方法。
通过在路基土体上进行一定深度的测量,然后计算土壤的密度和含水量,就可以得出土壤的密实程度。
这种方法准确度较高,适用于各种路基土体的检测。
四、声波法。
声波法是利用声波在土体中传播的速度来判断土壤的密实程度的一种方法。
通过在路基土体上进行一定深度的声波测量,然后测量声波的传播速度,就可以得出土壤的密实程度。
这种方法对土壤的声波传播速度要求较高,适用于各种路基土体的检测。
综上所述,路基压实度的检测方法有多种,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和特点。
在实际工程中,可以根据路基土体的特点和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以确保路基的工程质量。
希望本文介绍的方法对大家有所帮助。
土的基本物理力学指标

设计地 震分组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Ⅰ
特征周期值(s) 场地类别 Ⅱ 0.35 0.40 0.45 Ⅲ 0.45 0.55 0.65 Ⅳ 0.65 0.75 0.90 0.25 0.30 0.35
等效剪切 波速(m/s) vse>500 500≥vse>250 250≥vse>140 vse≤140 土的类型 坚硬土或岩石 中硬土 中软土 软弱土
Ⅰ 0 <5 <3 <3
场地类别 Ⅱ Ⅲ
Ⅳ
≥5 3~50 >50 3~15 >15~80 >80 土的类型划分和剪切波速范围 岩 土 名 称 和 性 状 稳定岩石、密实的碎石土
土层剪切波速范围(m/s) vs>500 500≥vs>250 250≥vs>140 vs≤140
中密、稍密的碎石土,密实、中密的砾、粗、 中砂,fak>200的粘性土和粉土,坚硬黄土 稍密的砾、粗、中砂,除松散外的细、粉砂, fak≤200的粘性土和粉土,fak>130填土,可塑黄土 淤泥和淤泥质土,松散的砂,新近沉积的粘性土 和粉土,fak≤130的填土和流塑黄土
注:fak为由载荷试验等方法得到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 vs为岩土剪切波速。
碎石土的密实度 重型圆锥动力触探击数N63.5 密实度 N63.5≤5 5<N63.5≤10 10<N63.5≤20 N63.5>20 松散 稍密 中密 密实
砂土的密实度 标准贯入试验实测击数N 密实度 N63.5≤10 10<N63.5≤15 15<N63.5≤30 N63.5>30 松散 稍密 中密 密实
碎石土的密实度 重型圆锥动力触探击数N120 密实度 N63.5≤3 3<N63.5≤6 6<N63.5≤11 11<N63.5≤14 N63.5Hale Waihona Puke 14 松散 稍密 中密 密实 很密
土的密实度

详细内容:土石料的压实,是土石坝施工质量的关键。
维持土石坝自身稳定的土料内部阻力(粘结力和摩擦力)、土料的防渗性能等,都是随土料密实度的增加而提高。
例如,干表观密度为l.4t/m³的砂壤土,压实后若提高到1.7t/m³,其抗压强度可提高4倍,渗透系数将降低至1/2000。
由于土料压实结果,可使坝坡加陡,加快施工进度,降低工程投资。
一、土料压实特性土料压实特性,与土料本身的性质、颗粒组成情况、级配特点、含水量大小以及压实功能等有关。
对于粘性土和非粘性土的压实有显著的差别。
一般粘性土的粘结力较大,摩擦力较小,具有较大的压缩性,但由于它的透水性小,排水困难,压缩过程慢,所以很难达到固结压实。
而非粘性土料则正好相反,它的粘结力小,摩擦力大,具有较小的压缩性,但由于它的透水性大,排水容易,压缩过程快,能很快达到密实。
土料颗粒粗细组成也影响压实效果。
颗粒愈细,空隙比就愈大,所含矿物分散度愈高,就愈不容易压实。
所以粘性土的压实干表观密度低于非粘性土的压实干表观密度。
颗粒不均匀的砂砾料,比颗粒均匀的细砂可能达到的干表观密度要大一些。
土料的含水量是影响压实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用原南京水利实验处击实仪(简称南实仪)对粘性土的击实试验,得到一组击实次数、干表观密度与含水量的关系曲线,如图4 2所示,图中”为击实次数,G为饱和度。
在某一击实次数下,干表观密度达到最大值时的含水量为最优含水量;对每一种土料,在一定的压实功能下,只有在最优含水量范围内,才能获得最大的干表观密度,且压实也较经济。
非粘性土料的透水性大,排水容易,压缩过程快,能够很快达到压实,不存在最优含水量,含水量不作专门控制。
这是非粘性土料与粘性土料压实特性的根本区别。
压实功能的大小,也影响着土料干表观密度的大小,从图4—2可见,击实次数增加,干表观密度电随之增大而最优含水量则随之减小。
说明同一种土料的最优含水量和最大干表观密度并不是一个恒定值,而是随压实功能的不同而异。
第5讲 土的物理特征指标

半固态:当含水量继续减少时,土体因水份减少而发生体积收缩, 称为半固态。 固态:当含水量进一步减少,但其体积不再收缩时,粘土处于固 态。
处于固态的土,基本上只含强结合水;处于半固态的土,含强 结合水及部分弱结合水;处于塑性状态的粘性土含有结合水和少部 分自由水;处于流动状态的粘性土含有大量的自由水。
土根据标准贯入试验的锤数N分为:松散、稍密、中密、密实 四种。
即: N≤10 10<N≤15 15<N≤30 N>30
松散 稍密
中密
密实
二、粘性土的稠度(物理特征 )
粘性土:是指具有可塑状态性质的土,它们在外力的作用下,可 塑成任何形状而不开裂,当外力去掉后,仍可保持原形状不变, 土的这种性质称为可塑性。
稍密
0.6≤e<0.75e<0.7 0.7≤e<0.85 0.85≤e<0.95
松散 e≥0.85 e≥0.95
2、用相对密度Dr评价土的密实度:
Dr
emax e emax emin
式中:e——天然孔隙比; emax——最疏松状态下的孔隙比,即最大孔隙比; emin——最密实状态下的孔隙比,即最小孔隙比。
含强结合 水
含强结合水 及部分弱结 合水
含结合水 及少部分自 由水
含大量自由 水
流动状态:当粘土中水较多、土粒完全被水隔开时,土成泥浆状, 可流动。这时土的抗剪强度极低。
可塑状态:在外力作用下可塑成任何形状而不发生裂缝,当外力移 去后能保持既得形状,不回弹也不坍塌,粘性土的这种特性称为 可塑性,相应的状态为可塑状态。此时土有很小的抗剪强度。
Ip>17为粘土; 10<Ip≤17为粉质粘土; Ip≤10为粉土
2粘性土的液性指数(稠度)
2.液性指数IL: 它是粘性土的天然含水量和塑限之差与塑性指数的 比值,记为IL则:
碎石土目测法密实度划分标准

碎石土目测法密实度划分标准
碎石土的密实度可以通过野外目测法进行划分,根据骨架颗粒含量和排列、可挖性、可钻性,将碎石土分为密实、中密、稍密、松散四种密实状态。
具体标准如下:
1. 密实:骨架颗粒含量多,颗粒排列紧密,孔隙小而均匀,结构密实。
挖时不易碎块,无自由下落现象;干钻不易钻进。
2. 中密:骨架颗粒含量较多,颗粒排列较紧密,有部分孔隙,结构较密实。
挖时稍有碎块,自由下落现象不太显著;干钻稍难钻进。
3. 稍密:骨架颗粒含量较少,颗粒排列松散,有较多孔隙,结构较疏松。
挖时显著碎块,有自由下落现象;干钻容易钻进。
4. 松散:骨架颗粒含量很少,颗粒排列极松散,有较大孔隙,结构松散。
挖时极显著碎块,有自由下落现象;干钻很容易钻进。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标准可能会因不同地区和不同行业而有所差异。
土工密实度检测方法

密实度检测方法压实度是填土工程的质量控制指标。
一是根据现场试验测得的湿密度和试验室测定的含水率求出的现场实际干密度,此为试样干密度,设为A密度。
二是由击实试验后所得的试样最大干密度,设为B密度。
实际压实度=A/B。
用此数与标准规定的压实度比较,即可知道土的压实程度是否达到了质量标准。
1、挖坑灌砂法
挖坑灌砂法是检测压实度最常用的试验方法之一,本方法适用于在现场测定基层(或者底基层)、砂石路面以及路基土的各种材料压实层的密度和压实度。
方法与步骤
1)准备试验仪器。
2)标定筒下部圆锥体内砂的质量。
3)标定量砂的单位质量。
4)选一块平坦表面,并清扫干净,其面积不得小于基板的面积。
5)将基板放在平坦的表面上,当表面的粗糙度较大时,要考虑粗糙表面砂的质量。
6)沿基板孔凿洞,并将洞内的材料取出称重。
7)灌砂:打开灌砂筒的开关,让砂流入试坑内,砂不流时,关闭开关,并称取灌砂筒内剩余砂的质量。
8)计算试坑内砂的质量。
9)测定试样的含水量。
10)计算试坑内材料的湿密度、干密度以及压实度。
2、环刀法:。
无粘性土的密实度

孔隙比
Dr
em ax e em ax em in
砂土在天然状 态下孔隙比
砂土在最密实状 态时的孔隙比
Dr≤1/3 1/3<Dr≤2/3 2/3<Dr≤1
疏松状态 中密状态 密实状态
当Dr=0时,e=emax,表示土处于最疏松状态; 当Dr=1.0时,e=emin,表示土体处于最密实状态
emax与emin :最大与最小孔隙比
2.4无粘性土的密实度
无粘性土的密实度指单位体 积土中固体颗粒的含量。
密实度的判别方法:
1.孔隙比e
孔隙比e可以用来表示砂土的密 实度。对于同一种土,当孔隙比 小于某一限度时,处于密实状态。 孔隙比愈大,土愈松散
emin = 0.35 emin = 0.20
2.相对密实度Dr
砂土在最松
散状态时的
emax:松散器法:将松散的风干土样通过长颈漏斗轻轻 地倒入容器,避免重力冲击,求得土的最小干密 度再经换算得到最大孔隙比
emin: 振击法:将松散的风干土样装入金属容器内, 按规定方法振动和锤击,直至密度不再提高,求 得土的最大干密度再经换算得到最小孔隙比
注意:室内测得理论上的最大与最小孔隙比有时人为误差较大
3.按动力触探(DPT)确定无粘性土的密实度
密实度
按
N
评定63.5松散 N≤来自0稍密 10<N≤15
中密 15<N≤30
密实 N>30
压实度与密实度的区别

压实度与密实度的区别
压实度指的是土或其他筑路材料压实后的干密度与标准最大干密度之比,以百分率表示,试验方法通常有灌砂法,环刀法,核子仪测定法等;
密实度指的是材料体积内固体所充实的程度。
试验方法有标准贯入试验,动力触探试验等。
点位数量按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随机选点方法确定
其他回答共2条
压实度是填土工程的质量控制指标,土的压实度等于土的实际干密度与最大干密度的比值,用百分比表示。
先取压实前的土样送试验室测定其最佳含水量时的干密度,此为最大干密度。
再取压实后的土样送试验室测定其实际干密度,用实际干密度除以最大干密度即是土的实际压实度。
用此数与标准规定的压实度比较,即可知道土的压实程度是否达到了质量标准。
压实度=试件干密度/标准干密度(100%)
密实度试验是指回填施工时用环刀取样后经试验测得的土的干容重及含水率。
砂土的相对密实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砂土的相对密实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简要介绍砂土的相对密实度是什么,为什么它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并提出文章主要讨论的问题。
概述部分可以这样写:砂土的相对密实度是指砂土在实际状态下的密实程度与其最大密实程度之间的比值。
砂土的相对密实度是土壤力学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对于地基工程、岩土工程以及土木工程等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在实践中,砂土的相对密实度直接影响着土壤的力学性质、水文性质、甚至是环境行为。
因此,准确测量和理解砂土的相对密实度对于确保工程结构的安全性、提高土壤水分利用率以及环境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对砂土的相对密实度这一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首先,我们将对砂土的定义进行阐述,包括其组成成分和特性。
其次,我们将重点关注影响砂土相对密实度的因素,以及如何准确测量砂土的相对密实度。
最后,我们将探讨相对密实度对砂土性质的影响,并提出一些对于工程实践的启示和建议。
通过对砂土的相对密实度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土壤力学行为,为地基工程、岩土工程以及土木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对于土壤的保育与治理等环境问题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的内容将严谨而全面地介绍砂土的相对密实度这一问题,并希望能为相关研究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视角。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包括对整个文章结构进行概述和说明。
可以如下编写: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展开对砂土的相对密实度进行探讨:第一部分为引言部分,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等内容。
在概述中,将简单介绍砂土的相对密实度的重要性和研究背景。
文章结构部分将具体说明本文的组织结构和各个章节的主要内容。
目的部分则明确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部分是正文部分,主要包括砂土的定义、组成和特性等方面的叙述。
在砂土的定义中,将对砂土的概念和分类进行介绍。
砂土的组成部分将详细探讨砂土中各种成分的组成和含量分布情况。
在砂土的特性方面,将重点分析砂土的颗粒特性、物理性质、力学性质等方面的特点和变化规律。
填筑土密实度检测方法

填筑土密实度检测方法一、细粒土现场检测1.1室内击实试验:确定土的最大干密度(ρ d max)和最优含水率 (w op) ,指导施工控制质量的依据,检测时作为评价压实度(Dy)的重要指标压实度(Dy)= ρdy /ρ d max或ρd必须≥ D设×ρdy式中:ρd必须—现场必须达到的干密度g/cm3Dy—设计要求达到的压实度ρdy—现场实测干密度g/ cm3.1.2、现场环刀法检测a.密度(ρ)ρ =m/vb.含水率(ω)烘干法,酒精烧干法ω=[(m/m d )-1]×100c.干密度(ρd)ρd = ρ/(1+ ω)式中:m—湿土质量 g;v—环刀容积cm3;m d—干土质量 g。
1.3现场灌水法测定检测(适应于含砾卵石)ρ=(mp/ms)/ρs干密度(ρd)ρd = ρ/(1+ ω)式中:mp—取自试坑内的试样质量gms—注满试坑所用水的质量 g;ps—水的密度,取1.0 g/cm3注:ms/ρs —试坑内试样的体积cm3二、粗粒土现场检测2.1室内相对密度 Dr试验确定最大干密度(ρ d max)和最小干密度(ρ d min)。
现场灌水法测天然密度(ρ)、干密度(ρd)、含水率(ω),方法同1.3。
现场相对密度为:D r现= ρ d max (ρd -ρdmin )/ ρd (ρdmax -ρdmin )式中:ρdmax—试验最大干密度 g/cm3ρdmin—试验最小干密度 g/cm32.2现场必须达到的干密度ρdo≥ρ d max.ρdmin /[ρ d max - D设(ρ d max-ρ d min )]ρdo—现场实测干密度g/cm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 11详细内容:土石料的压实,是土石坝施工质量的关键。
维持土石坝自身稳定的土料内部阻力(粘结力和摩擦力)、土料的防渗性能等,都是随土料密实度的增加而提高。
例如,干表观密度为l.4t/m3的砂壤土,压实后若提高到1.7t/m3,其抗压强度可提高4倍,渗透系数将降低至1/2000。
由于土料压实结果,可使坝坡加陡,加快施工进度,降低工程投资。
一、土料压实特性土料压实特性,与土料本身的性质、颗粒组成情况、级配特点、含水量大小以及压实功能等有关。
对于粘性土和非粘性土的压实有显著的差别。
一般粘性土的粘结力较大,摩擦力较小,具有较大的压缩性,但由于它的透水性小,排水困难,压缩过程慢,所以很难达到固结压实。
而非粘性土料则正好相反,它的粘结力小,摩擦力大,具有较小的压缩性,但由于它的透水性大,排水容易,压缩过程快,能很快达到密实。
土料颗粒粗细组成也影响压实效果。
颗粒愈细,空隙比就愈大,所含矿物分散度愈高,就愈不容易压实。
所以粘性土的压实干表观密度低于非粘性土的压实干表观密度。
颗粒不均匀的砂砾料,比颗粒均匀的细砂可能达到的干表观密度要大一些。
土料的含水量是影响压实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用原南京水利实验处击实仪(简称南实仪)对粘性土的击实试验,得到一组击实次数、干表观密度与含水量的关系曲线,如图4 2所示,图中”为击实次数,G为饱和度。
在某一击实次数下,干表观密度达到最大值时的含水量为最优含水量;对每一种土料,在一定的压实功能下,只有在最优含水量范围内,才能获得最大的干表观密度,且压实也较经济。
非粘性土料的透水性大,排水容易,压缩过程快,能够很快达到压实,不存在最优含水量,含水量不作专门控制。
这是非粘性土料与粘性土料压实特性的根本区别。
2 / 11压实功能的大小,也影响着土料干表观密度的大小,从图4—2可见,击实次数增加,干表观密度电随之增大而最优含水量则随之减小。
说明同一种土料的最优含水量和最大干表观密度并不是一个恒定值,而是随压实功能的不同而异。
一般说来,增加压实功能可增加干表观密度,这种特性,对于含水量较低(小于最优含水量)的土料比对于含水量较高(大于最优含水量)的土料更为显著。
二、土石料的压实标准土料压实得越好,物理力学性能指标就越高,坝体填筑质量就越有保证。
但土料的过分压实,不仅提高了压实费用,而且会产生剪力破坏,反而达不到应有的技术经济效果。
可见对坝料的压实应有一定的标准,由于坝料性质不同,因而压实的标准也各异。
(一)粘性土料粘性土的压实标准,主要以压实干表观密度和施工含水量这两个指标来控制。
1.用击实试验来确定压实标准我国过去大多数工程采用xx25击(87.95(t·m)/m3)作为标准压实功能,得出一般不少于25~30组最大干表观密度的平均值以(t/m3)作为依据,从而可确定设计干表观密度乃(t/m3):(4-5)式中m——施工条件系数,一般I、Ⅱ级坝及高坝,采用O.97~0.99,中低坝采用0.95~O.3 / 1197.此法对大多数粘土料可能是合理的、适用的。
但是,仔细分析一下各种土料的最大干表观密度与压实功能的关系便可发现,所谓标准压实功能87.95(t·m)/m3只是个经验数值,如图4—3所示。
A线在击实次数小于15时,最大干表观密度随击数增长较快,以”后增长较慢。
而B线最大干表观密度则几乎与击数成直线变化。
对于以线,若仅从最大干表观密度与击实关系来看,压实功能只要选15~20击即可,而对于B线则难以选定。
所以如何选定标准压实功能,是用击实试验方法确定压实标准的关键,为此,建议按下列原则进行。
1)用塑限(下同)作为最优含水量,从压实功能与最大干表观密度、最优含水量关系曲线上初步查得相应的压实功能,如图4-4所示。
2)应满足沉降变形的要求,即应使选定的干表观密度满足压缩系数n:0.0098~0.0196cm3/kg左右。
控制压缩系数,对于高坝、两岸接坡以及与混凝土的连接部位尤为重要。
例如岳城水库坝下埋管式泄洪洞两侧,由于填土干表观密度较坝体的1.68t/m3提高到1t 73t/m3,使口一0.0206cm3/kg,运行20多年来没有产生裂缝。
3)天然含水量情况。
当天然含水量与塑限接近且易于施工时,应选择天然含水量作为最优含水量来确定压实功能。
这样可减少对含水量的处理,简化施工。
此外,击实的最大干表观密度与粘粒含量有一定的关系。
当粘粒含量为20%左右时,干表观密度最高,随着粘粒含量的增加,最大干表观密度明显减小。
当确定填土的设计干表观密度时,也应考虑粘粒含量的影响。
2.用最优饱和度与塑限的关系,计算最大干表观密度由于塑限综合反映了土的物理化学性质、颗粒组成以及亲水性质,用式(4-6)计算的最大干表观密度(t/m3)比较符合实际情况,但塑限必须试验准确。
4 / 11=(4-6)式中——土的密度,t/m 3。
——土料的塑限,以小数计;——土料的最优饱和度(即最优含水量条件下的饱和度),以小数计。
3.施工含水量确定从标准击实曲线上得到的最优含水量(下同)是一个值,而实际的天然含水量总是在某一范围内变动。
为适应施工的要求,必须围绕最优含水量规定一个范围,即含水量的上下限。
当确定后,在相应的击实曲线上,以作一水平线与之相交的两点间,就是含水量的控制范围,其大小与击实曲线型式有关,如图4—5所示。
A型曲线较平缓,B型曲线较陡,因此满足n的含水量范围两者是不相同的,前者比后者大得多。
当含水量低于“w。
0.05”时,填筑土体容易发生裂缝;含水量从小于“(或)—(0.02~O.03)”增加到接近时,土的柔性大大增加。
此外,施工含水量的范围还要考虑到施工碾压的可能性,例如含水量超过“+0.02”左右,羊脚碾碾压困难。
通常对压实标准要求较高的土石坝,施工含水量的上限一般不超过(或)+(0.02~O.03)”;下限一般不低于“(或)- 0.02”。
5 / 11较为理想的是用低于的土料填筑心墙的下部,以降低孔隙压力和压缩性;而用高于的土料填筑其上部及邻近坝肩的区段,以增加塑性和变形能力,从而减少开裂的可能性。
(二)砂土及砂砾石砂土及砂砾石是填筑坝体或坝壳的主要坝料之一,对其填筑密度也应有严格要求。
它的压实程度与粒径级配和压实功能有密切的关系,一般用相对密度来表示:(4-7)式中——砂石料的最大孔隙比;——砂石料的最小孔隙比;e——设计孔隙比。
在施工现场,对相对密度进行控制仍不方便,通常将相对密度换算成相应的干表观密度(t/m),作为控制的依据。
(4-8)式中——砂石料最大干表观密度,t/m。
;——砂石料最小干表观密度,t/m。
设计的相对密度,与地震等级、坝高等有关。
一般土石坝,或地震烈度在5度以下的地区,不宜低于0.67;对高坝,或地震烈度为8~9度时,应不小于0.75。
对砂性土,还要求颗粒不能太小和过于均匀,级配要适当,并有较高的密实度,防止产生液化。
美国陆军工程兵团规定:砂土和砂砾石填筑的相对密度不应小于0.85,且任意一部位不应低于O.80。
6 / 11(三)石渣及堆石体石渣或堆石体作为坝壳材料,可用空隙率作为压实指标。
根据国内外的工程实践经验,碾压式堆石体空隙率应小于30%,控制空隙率在适当范围内,有利于防止过大的沉陷和湿陷裂缝。
一般规定其压实空隙率为22%~28%左右(压实平均干表观密度为2.04~2.24t/m)以及相应的碾压参数。
例如,对坚硬岩石,采用振动碾重10t,铺料厚度1~2m,振动碾压4~6遍,加水量20%~25%左右,施工中严格管理,经压实空隙率与施工参数,可满足高土石坝的变形与稳定要求。
建议根据小于5mm的细粒含量,来确定相应的设计空隙率,并控制合格率70%~80%,见表4—1。
面板坝堆石体的压实标准也用空隙率表示,由于面板坝对碾压堆石的变形,较土石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提出了更高压实标准和更薄铺料厚度的要求。
据国内外若干工程面板坝上游堆石压实标准:主堆石区平均填筑密度大多为2.24~2.35t/m。
,相应的空隙率为21%~25%;用砂砾料填筑的面板坝,砂砾料压实的平均空隙率则为15%左右。
三、压实机械及压实参变数压实机械对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和造价有很大的影响。
压实机械的选择原则:应根据筑坝材料的性质、原状土的结构状态、填筑方法、施工强度及作业面积的大小等,选择性能能达到设计旖工质量标准的碾压设备类型。
如按不同材料分别配置不同的压实机械,就会出现机械休闲的情况。
所以,在确定机械种类和台数时,还应从填筑整体出发,考虑互相配合使用的可能。
7 / 111.羊脚碾羊脚碾的羊脚插入土中,不仅使羊脚底部的土料受到压实,而且使侧向的土料也受到挤压,从而达到均匀的压实效果,如图4-6所示。
羊脚碾仅适用于压实粘性土料和粘土,不适用压非粘性土。
土料压实层在一定深度的范孱内,可以获得较高的压实干表观密度,胆土体的干表观密度沿深度方向的分布不均匀,图4-7为某工程的实测资料。
羊脚碾的独特优点是能够翻松表面土层,可省去刨毛工序,保证了上下土层的结合质量。
此外,羊脚碾还能起到混合土料的作用,可以使土料级配和含水量比较均匀。
羊脚碾的最大接触应力()近似按下式计算:(4-9)式中Q——羊脚碾重,t;——每个羊脚顶端面积,cm;n——插入土中一排羊脚个数;、——插入土料中一排羊脚的前、后排羊脚个数。
羊脚顶端接触应力的过大或过小,都会降低碾压效果。
当土料含水量接近最优含水量时,羊脚顶端的最佳接触应力,可按表4—2选用。
2.气胎碾气胎碾适用于压实粘性土料,也适用于压实非粘性土料,如粘性土、粘土、砾质土和砂砾料等,都可以获得较好的压实效果。
气胎碾的充气轮胎,在压实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弹性,可以和压实的土料同时发生变形,轮胎与土料的接触应力分布,如图4-8所示。
气胎碾的接触应力,主要取决于轮胎的充气压力,与轮胎的荷载大小无关。
气胎碾的最大特点就是能够改变轮胎的充气压力来调节接触应力,以适应压实不同性质土料的要求。
增加气胎碾的荷载,可加大轮胎与土料的接触面积,增加压实深度,提高生产效率。
目前,国外常使用的气胎碾重量为4050t,8 / 11有的高达200t。
气胎碾比羊脚碾的压实层厚度大,压实密度沿层厚分布也比较均匀,如图4-9所示。
气胎碾接触应力(MPa)(4-10)式中,P——轮胎内的充气压力,MPa;——轮胎静刚度系数,与轮胎结构、荷载及充气压力有关。
无实测资料时,可参考表4-4选用。
一般压实时,采用的轮胎内充气压力大致如表4—5所示。
为了使压实效果最好,建议气胎碾选用的接触应力为土料极限强度的8090%;气胎碾的轮胎间隙应为(0.3~O.4)B,气胎允许的垂直压缩变形不大于(0.13~0.15)B,B为气胎的腹宽。
表4—6为国内外部分土石坝工程使用气胎碾压实资料。